朝阳区胡同概况

朝阳区胡同概况
朝阳区胡同概况

朝阳区胡同概况

新中国成立时,辖域内仅朝阳门关厢、东便门关厢等少数地方有居民,其他广大地域都是农村。现有据可考曾称为胡同的,共计27条,目前仅残存2条。文中年代系指20世纪年代,区的称谓系指朝阳区。

一、存在的胡同

化家胡同

位于区域西部、朝外街道办事处辖域东部。南北走向。北起朝阳门外大街,南至芳草地北巷与芳草地东巷相接。东侧与东大桥路平行。长280米,北段宽约2.5米,水泥方砖路面;南段宽5米,原为土路,70年代筑沥青路面。为机动车、非机动车混行道。成路于清代。以姓氏命名,沿用至今。胡同两侧50年代建平房居住区,60年代建简易楼3幢。两侧有陈经伦中学(原朝阳中学)、朝阳纸盒厂等单位。北口东侧有蓝岛大厦。1990年拆除北口西侧平房,兴建蓝岛西区。南段路旁行道树为国槐。路的北端,被新修的东西向朝外南街截除。

三丰胡同

位于区域和朝外街道办事处辖域西部。东西走向。东起朝外市场街,西至朝外头条。中与三丰南巷、朝外二条、秀水胡同、盛管胡同相交。北侧与净住胡同、盛管南巷平行。长360米,宽3米。原为土路,70年代筑沥青路面。为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成路于清代。该胡同原有一座清代古刹三佛寺(早圮,遗址无存),遂以寺得名。1966年取“三佛”的谐音更为此名。两侧除民宅外,另有市新华实业公司及粮油、副食、

蔬菜、日用百货店等。

二、已拆除的胡同

吉市口胡同

位于区域西部、朝外街道办事处辖域西北部。南北走向。北起吉市口八条,南至朝阳门外大街。中与吉市口头条至八条、杨家胡同等11条街巷相交。东侧与吉市口中巷平行。长400米,宽4米。沥青路面。为机动车、非机动车混行道。成路于清代。南口原为鸡鸭市场,故曾名鸡市口。民国初,寓意吉祥,取其谐音,易名为吉市口。民国后期改名为吉市口胡同。该胡同及其以东地区,原居民多为工匠、手艺人、小商贩等城市贫民,住房矮小简陋。自清末民国初,此胡同以东地区就已形成大片居住区。随之产生了西起吉市口头条、二条,北至吉市口七条、八条的吉市口东巷、吉市口中巷等派生地名。这些小巷的长度为300—400米不等,均宽2.5米,原为土路,60年代末筑沥青路面。为非机动车和人行通道。清代该地为八旗兵东城副指挥署和北营外西一守备署所在地。据《宸垣识略》载:“东城副指挥署在朝阳门外鸡市口。北营外西一守备署在朝阳门外鸡市口头条胡同。”新中国成立后,驻有区第二教师进修学校、区城建公司、东城区建筑公司七队、区挑补绣花厂等企事业单位。居民庭院植有枣、柿、桃、杏、丁香、榆叶梅、紫薇等植物。该处曾有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两处:位于吉市口二条的水月庵,又名万禄寺,建于清代,为四合院式格局,原存关公殿3间及东西配殿各3间,后为区第二教师进修学校占用,1992年拆毁。位于吉市口七条3号的观音寺,建于明代,曾存破旧大殿6间,西耳房2间,后为朝外大

街房管所使用。另据《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载,该地原有一座建于清代的戏园名隆和园,后因上座率不佳而倒闭。1991年吉市口列为危房改造地区,1992年和1995年分两批拆迁。现已改建为新的统建住宅区。现朝外北街北面是吉庆里居民区,朝外北街南面是吉祥里居民区。北京市民主党派办公楼驻吉祥里小区。

元老胡同

位于区域西部、朝外街道办事处辖域北部。南北走向。中段向东微弯,略呈弧形。北起吉市口八条,南至朝阳门外大街。中与吉市口头条至七条、元老下三条至下五条相交。西侧与吉市口东巷平行。长500米,宽4米。原为土路,70年代筑沥青路面。为机动车、非机动车混行道。成路于明代。相传明代曾有一位官宦门第的袁姓老人住此,故名袁老人胡同,清代讹传为元老胡同。区公安分局和安全分局曾驻该胡同1号。北口有吉元饭馆和一些个体户经营的小百货、饮食、缝纫摊点。胡同两侧无行道树,仅有居民庭院种植的果树和灌木等。该胡同南口原有一些历史悠久的店铺。古香古色的店铺门脸,随着朝阳门外大街拓宽改建,被新的商业网点所代替。据传有一家钱庄,清乾隆帝南巡途经此地曾在该钱庄打尖歇脚。此后,生意兴隆不衰,至民国后期才拆除翻建。该胡同随吉市口地区变。

杨家胡同

位于区域西部、朝外街道办事处辖域西北部。东段和西段为东西走向,中段为南北走向;两处九十度直角拐弯,似呈摇柄状。西起朝阳门

北大街,东至吉市口胡同。长380米,宽4米。原为土路,60年代筑沥青路面。为机动车、非机动车混行道。成路于清末。因该胡同原居民中多为杨姓,故名。两侧民宅多为旧平房与四合院。曾驻有北京朝阳医疗器械厂、朝阳小学、朝外副食品门市部等单位。2003年拆除,现为空场。

筛子胡同

位于区域西部、朝外街道办事处辖域中部偏北。东段为东西走向,与吉市口头条平行。中段连续三处九十度拐弯,转为南北走向。东起元老胡同,南至朝阳门外大街。长140米,宽2米。水泥方砖路面。为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相传该胡同在清代有许多制做筛子的手工作坊,故名。胡同两侧多为四合院式的简陋平房。除居民庭院种有零星树木外,无其它绿化。1988年朝阳门外大街拓宽时拆除。

水门关胡同

位于区域和朝外街道办事处辖域西部。东西走向。东起朝外二条,西至朝外头条。中与盛管胡同北口相通。北侧与朝阳门外大街平行,南侧与盛管北巷平行。长120米,宽1.8米。70年代筑沥青路面。为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成路于清末民国初。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为使漕运至大通桥下的船只梯航至朝阳门、东直门的粮仓附近,在疏浚护城河时,于该处设置水门关,故胡同以此得名。居民以回族居多,约占50%。胡同两侧为年久失修的破旧平房民宅。胡同内曾建有一座清真礼拜寺,早已废圮。1993年拆除,原址上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盛管胡同

位于区域和朝外街道办事处辖域西部。南北走向。北起水门关胡同,南至三丰胡同与秀水河胡同相接。中与盛管北巷、盛管南巷相交。东侧与朝外二条平行,西侧与朝外头条平行。长300米,宽3米。原为土路,70年代筑沥青路面。为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成路于清代。该胡同原为白家大院,50年代合并后命此名。据传,此名由笔管胡同演化而成。胡同两侧全系破旧简陋的平房民宅。1993年拆除,原址上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秀水河胡同

位于区域西部、朝外街道办事处辖域西南部。南北走向。北起三丰胡同与盛管胡同相接,南至雅宝路。东侧与朝外二条平行,西侧与朝外头条平行。长550米,宽4—6米。原为土路,70年代筑沥青路面。为机动车、非机动车混行道。成路于清代。清代至民国期间,该地原有一条水沟,每到雨季排水不及,两侧民房则被淹,故曾名臭水河。60年代初治理为暗河道,并将原地名雅化。居民以回族居多。路旁行道树为柳树,株距间种花灌木,两侧建有花坛。路容整洁。1998年拆除南段两边民宅,扩宽道路,建起高楼(京华豪园等)。2002年拆除北段西边民宅,现为空场。

净住胡同

位于区域和朝外街道办事处辖域西部。呈东南、西北走向。胡同中段约100多米长度中有六处拐弯,为全区拐弯最多的一条胡同。东起景升西街,西至朝外二条与盛管南巷相接。中与朝外三条、四条相交。长

310米,宽3米。沥青路面。为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该胡同原有一座建于清代的寺庙,名净住寺,亦称喇嘛庙,故曾名净住寺(寺庙早圮,遗址无存)。1975年地名普查时,更为此名。除胡同西口有一座简易两层小楼外,西侧均为简陋平房民宅。另有市标准件厂仓库和一些个体户经营的旅馆、小吃店。2003年拆除,现为空场。

荣盛胡同

位于区域西部、朝外街道办事处辖域中部。北起朝阳门外大街,向南约60米折向西至朝外市场街。中与南营房一至五条相交。长350米,宽3—5米。沥青路面。为机动车、非机动车混行道。成路于民国期间。因胡同北口原有一座荣盛轩饭庄而得名。中段和西段由两条小巷组成,故曾名荣盛夹道。50年代将原北大街、菜市场正街、菜市场东街并入该胡同,遂更为此名。该胡同两侧企事业单位和商业、服务业网点较多,有沙发靠垫厂、朝阳文化站、朝阳艺术幼儿园、东大桥税务所、仁义旅馆、荣盛旅馆、华东旅馆、荣盛食品店、紫光影院等。1996年始陆续拆除,在原址上建迁移来的雅宝路市场,俗称“大棚”。2002年拆除“大棚”,建昆泰国际中心。

南营房胡同

位于区域西部、朝外街道办事处辖域中部。东西走向。东起神路街,西至朝外市场街。长220米,宽4米。水泥方砖路面。为机动车、非机动车混行道。此地原为清代驻扎八旗兵的兵营,又位于朝阳门大街南侧,故名。该胡同曾名南营房横街,1975年更为此名。居民中满族和八旗后裔居多。据传,当时驻扎该营房的为清正白旗兵及眷属,故房舍均为两

间一套,每五套为一院,排列整齐。房间窄小,俗称“鸽子房”。辛亥革命后,此营房逐渐演变为民宅。1997年拆除,原址在朝阳区人民政府南院。

夏家胡同

位于区域西部、朝外街道办事处辖域中部。基本为东西走向,中段呈南北走向。东起芳草地西街,西至神路街。中与椿树大院、日坛北巷相交。长230米,宽1米。为水泥方砖路面的人行通道。成路于元代。原为东岳庙庙产,佃户夏姓居多,成路后以姓氏命名。50年代初因附近辅华矿药厂发生爆炸事故,大部分房屋受损,后几度翻修,仍破旧简陋。1998年拆除,原址上建天福园社区。

建外南胡同

位于区域西部、建外街道办事处辖域西南部。南北走向。北起建国门外大街,南至通惠河。与西邻的建国门南大街平行。长620米,宽3.5米。原为土路,1969年改筑沥青路面。为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道。成路于清末民国初。因地处原护城河与通惠河汇合处的低洼地,雨后积水,道路泥泞,且胡同呈扁长形,故曾名鸭子嘴。1954年更名为建外四条。因居建国门外南侧,1965年定此名。两侧为平房民宅。胡同内驻有北京内燃机附件三厂、市皮件三厂(其前身始为几户外地移民在此开的一爿制做琴弦的手工作坊)、华通防腐材料厂、市政第五建筑工程公司、东单冷饮厂等企事业单位及粮油、副食、蔬菜等商店。1989年从北段开始拆除,兴建天平得园大酒店、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楼等。

月河胡同

位于区域西部、建外街道办事处辖域西南部。大至呈南北走向,胡同三处拐弯,道路弯曲。北端西口接建外南胡同,南止通惠河。中与建国里三巷相交。长440米,宽2米。原为土路,50年代为煤砟路,60年代筑沥青路面。为非机动车与人行通道。据《宸垣识略》载:“月河寺在朝阳关南,苜蓿园之西,古名宝藏寺……”。据考,明、清时通惠河漕运兴盛,此地车水马龙,来往商旅甚众,故该寺香火兴旺,寺产甚巨。该胡同以寺得名。随通惠河漕运衰落,月河寺早已不复存在,但月河名沿用至今。两侧为平房民宅。曾驻有潮河木器家具厂供销科、顺河保温材料厂供销部、东便门旅馆、饭店、副食店等单位。居民庭院种有零星的柿、枣树,与建国里三巷相交处建有一块36平方米的绿地。现在北段原址上建5座居民楼——月河胡同1至5号,形成居民小区,南段正在盖楼。

砖厂胡同

位于区域西部、建外街道办事处辖域西南部。东西走向,西段稍向北偏,略有下坡。东起永安里,西至建国里二巷。东段北侧与建华南路及建外头、二道街相通;西段南侧与砖厂南巷相连。长470米,宽3—4米。原为土路,60年代筑沥青路面。为机动车、非机动车混行道。成路于清末民国初。西段曾名小蓝靛(甸)厂,东段曾名灵通观。50年代初定为此名。90年代初除西端有一幢铁路职工宿舍楼外,两侧均为平房民宅。现在路北西端是建国公寓,中部有北方中学,东端是居民楼。居民庭院植有枣、香椿、石榴树。2003年路南全部拆除,现在是大空场。

二、易名的胡同

太平北巷

位于区域西部、朝外街道办事处辖域北部。东段和西段为东西走向,中段为南北走向。东起吉市口胡同与吉市口三条相接,西至朝阳门北大街。中与太平巷相交。长114米,宽2米。原为土路,70年代初筑沥青路面。为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成路于清代。据传因该胡同紧邻护城河和菱角坑,有些居民以出售鱼饵营生,故曾名香饵胡同。后因其居太平巷北侧,民国期间易为此名。胡同两侧多为四合院式破旧平房,虽几度翻建,仍简陋拥挤。2003年拆除,现为空场。

西草园

位于区域西部、朝外街道办事处辖域北部。东起工人体育场南路南段与东草园相邻,西与东岳庙接壤,南以朝阳门外大街为界,北与元老下四条毗连。占地7000平方米。居住区内有派生地名西草园胡同。先东西走向,后折转为南北走向。东起工人体育场南路南段,横穿居住区中部,拐直角弯,沿居住区西侧,南至朝阳门外大街。长200米,宽4米。50年代成路时为土路,70年代北段筑沥青路面,南段为水泥方砖路面。明宣德十年(1435年),在东岳庙东侧旷地设置花园草场,为皇城内御马圈贮存草料,故又名草厂。1965年地名普查时为与东邻的东草园相对应,更为此名。清末始住居民,逐渐形成平房居住区。平房沿东岳庙东侧,坐北朝南,排列整齐。1967年建三层简易楼3幢,简易楼为砖瓦、木架、起脊式结构,沿工人体育场南路南段西侧呈横向一字排列。

1986年建五层楼1幢、六层楼2幢。多层楼为砖混平顶结构,沿工人体育场南路北段西侧,临路纵向排列。楼区间有2米宽的沥青道路与工人体育场南路相通。2003年拆除,现为空场。

东草园

位于区域西部、朝外街道办事处辖域东北部。东起工人体育场东路与农丰里相邻,西隔工人体育场南路与西草园交界,北始工人体育场南路与工人体育场相隔,南至朝阳门外大街与原区工人文化宫、陈经伦中学隔路相望。占地12.92万平方米。居住区内有八条南北向的小巷(东草园南胡同、东草园一至七巷)和两条东西向的小巷(东草园北巷、东草园胡同)等10个派生地名。草园来历同西草园。1958年随建工人体育场在此辟为居住区,时名幸福巷。1965年易名东草园胡同。为与西邻的西草园相对应1975年定此名。清末民国初该地始住城市贫民。50年代始建的数十排平房和60年代所建的8幢三层简易楼条件简陋,无配套设施。1981年至1988年新建的2幢六层楼和3幢高层塔楼为砖混和内浇外挂式结构,配套设施完备。平房各排之间有2—3米宽的水泥方砖通道,楼区间为4米宽的沥青道路。居住区内驻有朝外针织一厂、朝阳区描晒图厂、体育场路中学、体育场路小学等单位。1993年后该地区陆续拆迁,原址上现有铂宫、神路园大酒店、金麒大厦、农业银行等,一些高楼还在建设中。

盛管北巷

位于区域和朝外街道办事处辖域西部。东西走向。东起朝外二条,

西至朝外头条。中与盛管胡同相交。北侧与水门关胡同平行,南侧与盛管南巷平行。长110米,宽约1米。70年代铺装水泥方砖路面。为人行通道。成路于清代。因胡同狭窄细长形似笔管,故曾名笔管胡同。50年代将其南段划归盛管胡同,因尚存部分居盛管胡同以北,并与盛管南巷相对应,遂更为此名。两侧为平房民宅。另有神洲、跃华、德元、民族四个个体户开办的旅馆。1993年拆除,原址上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盛管南巷

位于区域和朝外街道办事处辖域西部。东西走向。东起朝外二条与净住胡同相接,西至朝外头条。中与盛管胡同相交。北侧与盛管北巷平行,南侧与三丰胡同平行。长110米,宽4米。原为土路,70年代筑沥青路面。为机动车、非机动车混行道。成路于清末。民国期间名盛管胡同。1977年因其居现盛管胡同以南,并与盛管北巷相对应,故名。两侧为破旧简陋的民宅。1993年拆除,扩展为朝阳门南大街。

朝外二条

位于区域和朝外街道办事处辖域西部。南北走向。北起朝阳门外大街,南至南下坡。中与水门关胡同、盛管北巷、盛管南巷、三丰胡同、三丰南巷、朝外二条东巷相交。东侧与朝外三条、三丰南巷平行,西侧与盛管胡同、秀水河胡同平行。长740米,宽4.5米。50年代筑沥青路面。为机动车、非机动车混行道。成路于清代。因胡同内原有观音寺(早圮,遗址无存),故曾名观音寺和观音胡同。1977年更为此名。两侧平

房居多,中段和南段建有几幢企事业单位的楼房。该胡同曾为朝外街道办事处驻地。两侧有市无线电元件十厂、燕都刺绣厂、北京市第一和第二律师事务所、电焊厂厂办旅馆以及个体户经营的清真饭馆、早点小吃店、理发店等。胡同北口、南口植有数十棵柳树,居民庭院种有零星槐树、枣树。1993年拆除北段,改造扩宽为外交部南街。

朝外四条

位于区域和朝外街道办事处辖域西部。胡同呈“丁”字形。东起景升西街,西至朝外三条,南至净住胡同。东西长80米,南北长68米,宽2米。东西向为沥青路面,南北向为水泥方砖路面。为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成路于清末。因朝阳门外大街南侧有四条南北向胡同,自西向东依次编号,其为第四,故名。清末明国初,原为两条胡同,东西向的称细米胡同,南北向的称黄庙(因胡同内原有一座喇嘛寺庙)。1966年合并为一条胡同,统称此名。胡同两侧均为平房民宅。位于该条5号的黄庙,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清代。此庙座北朝南,三进院。前院山门三间,东西配房各两间,正殿三间。二进院大殿三间,均为大式硬山筒瓦。三进院原有楼房五间,后改为新式平房,南中街二小分校占用。1995年拆除,原址上现为泛利大厦。

椿树大院

位于区域西部、朝外街道办事处辖域中部。东西走向(中段呈南北走向)。东起厦家胡同,西至神路街。北侧与天福巷平行。长180米,宽2米。60年代筑沥青路面。为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成路于清代。此

地元代属东岳庙庙产,种有一棵大椿树,原为几户农民在此耕种,向东岳庙纳租。清末形成居住院落,以树命名椿树大院。民国期间与南邻的碑楼胡同合并。该地民宅在50年代初辅华矿药厂发生爆炸事故时受损最重,虽经翻修重建,仍破旧简陋。1921年,日本人清水安三租用碑楼胡同8号一所民房作校舍,创办崇贞平民女子工读学校。此校为现陈经伦中学的发端。该地区为南营房改造拆迁范围,于1998年拆除,改建为天福园社区。

东大桥东里

位于区域和呼家楼街道办事处辖域西部。东起关东店南街,西至东大桥路,南与市第一清洁车辆厂、北京开关厂毗连,北隔朝阳门外大街与关东店相望。占地5.9万平方米。曾名前、后锯碗胡同。70年代在破旧平房的基础上,先沿东大桥路东侧和朝阳门外大街南侧分批建起多层楼房,80年代建高层楼11幢。高层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51%,配套设施占总建筑面积的6.2%。1990年4月,将原关东店三、四、五巷划归该里,形成现规模。住宅区三面临路,号三角形布局,俗称东大桥三角地。因居东大桥路东侧,1981年6月定此名。境内驻有工商行政管理局、区粮食局直属营业部、区服装公司、海燕服装厂、东大桥残疾人福利工厂、丰田汽车维修中心、东大桥城市信用合作社、北京平壤冷面馆等单位。居住区内植有14块草坪,西北角建有一座街心花园,间有雕塑点缀。楼区道路两侧,植有垂柳、桧柏,葱绿青翠,环境优美。

北京城市建设中的胡同、四合院改造和保护

北京城市建设中的胡同、四合院改造和保护 所谓四合,“四”指东、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的结构。经过数百年的营建,北京四合院从平面布局到内部结构、细部装修都形成了京师特有的京味风格。 北京正规四合院一般以东西方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基本形制是分居四面的北房(正房)、南房(倒座房)和东、西厢房,四周再围以高墙形成四合,开一个门。大门辟于宅院东南角“巽”位。房间总数一般是北房3正2耳5间,东、西房各3间,南屋不算大门4间,连大门洞、垂花门共17间。如以每间11-12平方米计算,全部面积约200平方米。 北京四合院中间是庭院,院落宽敞,庭院中莳花置石,一般种植海棠树,列石榴盆景,以大缸养金鱼,寓意吉利,是十分理想的室外生活空间,好比一座露天的大起居室,把天地拉近人心,最为人们所钟情。四合院是封闭式的住宅,对外只有一个街门,关起门来自成天地,具有很强的私密性,非常适合独家居住。院内,四面房子都向院落方向开门,一家人在里面和和美美,其乐融融。 由于院落宽敞,可在院内植树栽花,饲鸟养鱼,叠石造景。居住者不仅享有舒适的住房,还可分享大自然赐予的一片美好天地。 据《明成祖实录》载,礼部尚书李至刚等在永乐元年正月给朱棣

上书说:“自昔帝王,或起布衣,平定天下,或由外藩,人承大统。而肇迹之地,皆有升崇,窃见北平布政司实皇上承运兴化之地,宜尊太祖高皇帝中都之制,立为京师。”这不正说出了朱棣的心里话吗?他当然照准了。于是在永乐元年正月辛卯日(公元1403年2月4日)将北平改称为北京。从此中国的历史上就有了“北京”这个名称,那么公元1403年2月4日就成了“北京”名称的诞生日。可见“北京”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明朝,到今年,已叫了588年,但却比“胡同”这个名称晚出现了100多年。 其中最长的胡同是东、西交民巷。最窄的胡同,几年来有不断的新发现。较早说崇文区东珠市口北的高筱胡同南口最窄,仅65厘米。有人曾踏勘天桥西永安路北边的小喇叭胡同,发现北口向西拐弯处仅58厘米,大胖子过这个胡同口还得侧着身走。最古老的街巷胡同在现今宣武区长椿街国华商场后身的三庙街一带。这里辽代叫檀州街,比金代的广安门大街还要早呢,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 而现在北京所有的四合院,除去极少特殊人士住的院落外,几乎所有的院子,不管大的,小的,较为整齐的,或者十分残破的,都在院子中盖满了各式各样的小屋,没有一处有院子了。四合院的“院落”,基本上已经不存在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体来说有以下几点:一是人口膨胀,人口密度太大,原来一家住的四合院,后来住两家、三家;慢慢增至四家、五家,后来曾至十几家。而每家的人口也不断增加。二是四合院本身的欠缺,是以院为单位,不

2018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一模)地理

2018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一模) 地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北京时间2017年9月15日19时55分卡西尼号土星探测器发出的最后信号被地球接收。土星的黄赤交角为26.73°,图1为土星照片。据此完成第1-2题。 1.土星 A. 与地球和木星相邻 B. 光环为无数小卫星发射光线所致 C. 表面温度较地球高 D. 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较地球低 2. 最后信号 A. 被地球接收时,旧金山(37°48′N,122°25′W)所在时区的时间为15日3时55分 B. 被地球接收时,孟买(18°56′N,72°49′E)已进入黑夜 C. 被地球接收后的一周内,珀斯(31°52′S,1l5°53′E)正午的日影变长 D. 被地球接收后的一周内,北京升旗时间越来越早 2018 年1月7 日撒哈拉沙漠边缘的艾因塞弗拉镇降下了38 年来的第三场雪,该地前两次降雪分别在2016年和2017 年。专家认为,该地近年来出现的降雪与北极地区海冰融化加快致使欧洲寒潮增强有关。图2为相关地区多年1月等压线形势示意图,图3为艾因塞弗拉镇所在地区地形图。读图,完成第3-4题。

《胡同文化》 .

《胡同文化》 . 授课人:西宁十四中马继福2004年10月13日 教学设想 以《胡同文化》为教学内容,营造人文化的课堂气氛,让学生陶醉其中,设身体验,接受人类文化的濡染和熏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人文教化。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广泛关注日常生活中的文化现象。从感性上认识文化,获得一些有关文化的初步印象。 2、引导学生重点观察十四中这一文化实体,获得关于文化的一些直观认识。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引入新课 1、大家知道我们学校所处的街道“文化街”的来由吗? (提示:由于这里有一座承载和记录了中国文化深厚底蕴的文庙而得名。文庙又称孔庙。1644年建。) 2、事实上,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的文化现象,只要我们认真观察自己的周围,一定会有很多收获,想一想,你所知道的文化有哪些?这些文化有什么特征? (提示:大致有三类:①精神型。如小说、诗歌、戏剧;②物质型。如服装、风筝;③心理型。吃文化、酒文化;) 3、“胡同”能不能成为一种文化?它属于哪种文化? 让我们来看看汪曾祺先生的《胡同文化》,“胡同”到底属于哪种文化? 二、讲读课文 1、读1、5段,讨论问题。 ①“胡同”到底属于哪种文化?用书中原话回答。 (提示:胡同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胡同、四合院是北京人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胡同文化。也就是说,在作者笔下,胡同就是胡同文化,就是北京人的生活,就是北京人的思想。) ②作者写到哪些胡同?观察到了哪些文化现象?有何特征?读2---4段中有,大家边读边找。 (提示: 多:北京的胡同真多啊!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 奇:北京的胡同真奇啊!什么狗尾巴胡同、羊尾巴胡同、大绿纱帽胡同…… 静:北京的胡同真静啊!剃头挑子的“唤头”、磨刀师傅的“惊闺”、算命先生的短笛听得清清楚楚。) 2、胡同如此,胡同内的生活怎样?让我们走进“胡同”感受一下。请一位同学朗读6---7段。讨论问题: ①阅读课文应从语言入手,要抓中心句关键词。这两段的中心句是哪句?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4《胡同文化》课文原文欣赏鄂教版

《胡同文化》课文原文欣赏 汪曾祺:胡同文化 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城里有大街,有胡同。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 东正西。北京人的方位意识极强。过去拉洋车的,逢转弯处都高叫一声“东去!”“西去!”以防碰着行人。老两口睡觉,老太太赚老头子挤着她了,说“你往南边去一点”。这是外地 少有的。街道如是斜的,就特别标明是斜街,如烟袋斜街、杨梅竹斜街。大街、胡同,把北 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胡同原是蒙古语,据说原意是水井,未知确否。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有的是计数 的,,如东单三条、东四十条。有的原是皇家储存物件的地方,如皮库胡同、惜薪司胡同(存放柴炭的地方),有的是这条胡同里曾住过一个有名的人物,如无量大人胡同、石老娘(老 娘是接生婆)胡同。大雅宝胡同原名大哑吧胡同,大概胡同里曾住过一个哑吧。王皮胡同是 因为有一个姓王的皮匠。王广福胡同原名王寡妇胡同。有的是某种行业集中的地方。手帕胡同大概是卖手帕的。羊肉胡同当初想必是卖羊肉的,有的胡同是像其形状的。高义伯胡同原名狗尾巴胡同。小羊宜宾胡同原名羊尾巴胡同。大概是因为这两条胡同的样子有点像羊尾巴、 狗尾巴。有些胡同则不知道何所取义,如大绿纱帽胡同。 胡同有的很宽阔,如东总布胡同、铁狮子胡同。这些胡同两边大都是“宅门”,到现在 房屋都还挺整齐。有些胡同很小,如耳朵眼胡同。北京到底有多少胡同?北京人说:有名的 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通常提起“胡同”,多指的是小胡同。 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它距离闹市很近,打个酱油,约二斤鸡蛋什么的,很方便,但 又似很远。这里没有车水马龙,总是安安静静的。偶尔有剃头挑子的“唤头”(像一个大镊子,用铁棒从当中擦过,便发出噌的一声)、磨剪子磨刀的“惊闺”(十几个铁片穿成一串,摇动作声)、算命的盲人(现在早没有了)吹的短笛的声音。这些声音不但不显得喧闹,倒 显得胡同里更加安静了。 胡同和四合院是一体。胡同两边是若干四合院连接起来的。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我们通常说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 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便不是最主要的部分。 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有在一个胡同里一住住几十年的,甚至有住了几辈子的。胡同里的房屋大都很旧了,“地根儿”房

北京四合院的现状与未来之浅见

北京四合院的现状与未来之浅见 从北京北海白塔居高临下眺望京城,除了皇宫建筑群是一片红墙黄瓦外,四周都是方方块块的灰瓦屋顶和一行行绿色行道树。这就是北京特有的民居建筑群四合院。出生于京城的我,生命最初的九个月就是在四合院中度过的。但是,之后由于拆迁的原故搬进了楼房。后来许久又因上学便利,住在进了白塔寺东廊下胡同中楼房的爷爷家里。于是从那时起至今,远处秒应寺里巨大的老槐树、白塔与近处平房屋顶、香椿树的一年四季的景色,便成了我窗前的一幅一幅画儿。有趣的是,时常还能看见猫儿在房顶上玩耍或是晒太阳。虽说不是住在四合院中,但也是时时感受着胡同中生活氛围。然而对于北京四合院的现状与未来,在这里也只能作为一名学生谈点浅见了。 北京四合院所以有名,首先在于它的历史悠久,自元代正式建都北京时,四合院就出现了。其次在于它的构成有独特之处,在中国传统住宅建筑中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最后,还因为它虽为居住建筑,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 四合院的“四”字,表示的是东南西北四面;“合”是围在一起的意思。也就是说,四合院是由四面的房屋或围墙圈成的。里面的建筑布局,在封建宗法礼教的支配下,按着南北中轴线对称地布置房屋和院落。四合院是个统称,由于建筑面积的大小以及方位的不同,从空间组合来讲有大四合院、小四合院、三合院之分。 四合院中除大门与外界向通之外,一般都不对外开窗户,即使开窗户也只有南房为了采光,在南墙上离地很高的地方开小窗。因此,只要关上大门,四合院内便形成一个封闭式的小环境。住在四合院里的人不常与周围的邻居来往。在小院里,一家人过着日子,与世无争。可以说,四合院是在历史的洪流中,在动荡的社会风云里,北京人所寻觅到的一个安详恬静的安乐窝。一代代的北京人就在这数也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的四合院中度过了漫长的岁月。 而现在北京所有的四合院,除去极少特殊人士住的院落外,几乎所有的院子,不管大的,小的,较为整齐的,或者十分残破的,都在院子中盖满了各式各样的小屋,没有一处有院子了。四合院的“院落”,基本上已经不存在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体来说有以下几点:一是人口膨胀,人口密度太大,原来一家住的四合院,后来住两家、三家;慢慢增至四家、五家,后来曾至十几家。而每家的人口也不断增加。二是四合院本身的欠缺,是以院为单位,不是以房间

胡同文化优秀教学说课

胡同文化优秀教学说课 Final revision on November 26, 2020

二、简介作者,了解作者。(出示幻灯片) 汪曾祺(1920~1998),江苏高邮人,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当过教师、编辑等。少时常到其家所开的万全堂中药店廊下的书摊借阅唱本。生平喜读风物民俗、方志游记、草木虫鱼、书论画论、笔记野史之类的闲杂图书。他说:“我看杂书所用的时间比看文学作品和评论要多得多。”他生活阅历丰富,对社会、对人生有独到的见解。汪先生熟悉市井民居生活,经他的描述,一方水土鲜活的生活,就像一幅幅立体感强的油画,展现在读者面前。 汪先生的《胡同文化》是篇序文,原文有小标题“摄影艺术集《胡同文化》序”。这是一篇匠心独运,充分显示作者个性风格的小品文。作者以一种文化的品味悠闲、散淡地叙说北京胡同,使我们对北京胡同文化现象以及世代居住于此的北京人的文化心态、生活习俗有了如此生动形象的了解。面对新旧文化传统的碰撞,作者在字里行间浸润着一种对胡同文化的怀旧情绪,传递着些许的伤感。3.补录: 人评汪曾祺小品:汪老的随笔小品,像《胡同文化》、《昆明的食菌》、《故乡的野菜》,散而庄,淡而腴。记人事,写风俗,谈文化,忆旧闻,叙掌故,花鸟鱼虫,瓜果食物,夜雨春韭,秋末晚崧,皆有情致。“喧闹如山野之闲花,明净如寒潭之秋水。” 汪曾祺自叙:从我家到小学要经过一条大街,一条曲曲弯弯的巷子。……有人问我是怎样成为一个作家的,我说这跟我从小喜欢东看看西看看有关。这些店铺、这些手艺人使我深受感动,使我闻嗅到一种辛劳、笃实、轻甜、微苦的生活气息。这一路的印象深深注入了我的记忆,我的小说有很多篇写的便是这座封闭的、褪色的小城的人事。 我很喜欢宋儒的诗:“顿觉眼前生意满,须知世上苦人多。”三、阅读课文 1.借助有关的语句给每段作现成的概括,无法借助有关语句进行概括的说明理由。

《胡同文化》 18

《胡同文化》 18 【教学目标】 1、概括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体会作者对胡同文化流露的情感。 2、学习作者用朴实雅致、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来叙事抒情的手法。 【教学重点】 1、对文章深层思想的理解,概括整体内容要点。 2、理清作者思路,体味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1、通过具体词句的品味,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的情感。 2、在初步了解文化这一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把握胡同文化的主要特点。 【教学设想】 运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更加真切感受文章的内容,也有助于学生感性理解基础上的理性思考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人说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今天我们所学课文涉及到的是一种相对古老的建筑--胡同。这是一篇一位大器晚成的,在文坛寂寞了四十年之久的作家--汪曾祺给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序文--《胡同文化》。让我们慢慢品读课文,就象欣赏美妙的音乐一样去感受它内在的文化气息吧! 二、解题 读题,要求学生调动已有经验,充分发挥想象,说说题目告诉了你些什么内容? 明确:(1)胡同:小弄(long)堂(点出了.写作对象) 北京胡同多--“有名胡同三千六,无名胡同赛牛毛” (2)文化: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中“文化”的含义 *现在这社会,没文化是不行的。(知识) *北京大学有很浓的文化氛围。(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科学等) 三、作者简介: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课文的作者汪曾祺先生。汪曾祺(1920~1998),江苏高邮人,著名作家。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此后,当过教师、编辑等。他长期生活在北京的胡同里,有机会经常接触北京的普通市民,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以及表现出来的文化心态。他多年从事民间文艺工作。在他笔下,那一方水土中鲜明特色的生活,就像一幅幅立体感极强的油画,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难以忘怀。代表作品有《受戒》、《大淖记事》等乡村风俗小说。他自称是一个中国式的柔情的人道主义者。

北京市朝阳区初中排名

中学的名称:序号学校名称 1 陈经纶中学 2 一一九中学 3 三里屯一中. 4 十七中学 5 服装附中. 6 新源里中学. 7 垂杨柳中学. 8 工大附中 9 劲松四中. 10 和平街一中 11 中医学院附中. 12 化大附中 13 呼家楼中学 14 八十中学 15 日坛中学 16 东方德才学校. 17 九十四中学. 18 九十四中学机场分校. 19 青年政治学院附中. 20 建院附中 21 信工附中. 22 陈经纶中学分校 23 八十中学(管庄分校). 24 八十中学(体育运动学校). 25 同仁中学. 26 北京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附属鸿阳中学 27 教科院附中. 28 首师大附望京中学 29 朝阳外语学校 30 体育场路中学. 31 虎城中学. 32 劲松一中 33 劲松三中 34 樱花园实验中学. 35 五路居一中. 36 安慧北里中学. 37 团结湖三中. 38 中旅附中. 39 八里庄三中. 40 东方培新学校 41 酒仙桥一中. 42 高家园中学 43 定福庄中学.

44 育人学校. 45 垡头中学. 46 枣营中学. 47 花家地西里中学 48 草场地中学. 49 奶子房中学. 50 民族学校. 51 十八里店中学. 52 七十一中学. 53 楼梓庄中学. 54 十六中学. 55 双桥中学. 56 金盏中学. 57 北苑中学 58 豆各庄中学. 59 九十七中学. 60 黑庄户中学 61 望京实验学校. 62 大望路中学. 63 朝阳工读学校 64 陈经纶中学嘉铭分校 65 民办学校新亚中学66 民办学校世青中学67 民办学校北京忠德学校68 民办学校北京亚奥学校69 民办学校北京北方中学70 北京拔萃双语学校71 北京市实验外国语学校. 72 西藏中学73 民办学校乐成国际学校74 民办学校国际艺术与科学学校75 华侨城黄冈中学76 民办学校爱迪外国语学校77 民办学校青苗国际双语学校78 民办学校北京实验女子中学. 79 温榆河双语实验学校80 陈经纶中学北工大帝景分校81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朝阳中学小学的名称:垂杨柳学区序号学校名称1 垂杨柳中心小学2 垂杨柳四小3 和平实验小学 4 劲松一小5 劲松二小 6 劲松三小7 劲松四小8 沙板庄小学9 水南庄小学10 垡头小学11 垡头二小12 南磨房中心小学13 武圣庙小学14 松榆里小学15 田华小学16 平乐园小学17 垂杨柳学区18 垂杨柳教育辅助中心

胡同文化

《胡同文化》教学反思 《胡同文化》是作家汪曾祺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所写的序言,但作家并未从摄影艺术的角度落笔,而是从北京胡同的民居特点的角度揭示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态即胡同文化的内涵,全文洋溢着浓烈的京腔京味儿,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一贯始终。这篇小品文是提升学生文化品位的典范,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力图挖掘文本背后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力求渲染文化的氛围,激发学生强烈的文化求知欲,让学生进行一次文化的洗礼。 一、妙设导语,创设文化情景。 精妙的导语设计,可以烘托气氛,创设一种与文本契合的情景,激发学生内在的阅读需要,《胡同文化》有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当然需要与之协调的导语来切入。考虑到我的学生(身处西南地区)对北京的胡同了解不多,甚至是知之甚少,因此,如果让学生对北京的胡同有种直观的感知,就会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兴趣,自然的引出对文本的解读,继而层层推进,去领悟胡同文化的魅力。我在设计导语时,抛开了传统的语言文字的渲染,代之以古朴典雅的北京胡同图片和韵味醇厚的京腔京曲《胡同京歌》,那发黄的黑白的胡同照片,那荡气回肠的胡同京歌,深深的吸引了学生们。歌曲一结束,他们回味着,惊叹着,感受着了北京文化那绵绵的艺术魅力,他们在教学的开始就能受到如此的文化冲击,我的教学初衷就达到了。随后,教师揭示课题《胡同文化》和作者汪曾祺,就顺理成章了。 二、简介作家,张显文化风格。 汪曾祺老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代表作有《受戒》、《大淖纪事》等,也是著名的京剧《沙家浜》的主要执笔人之一。他以散文笔调写小说,抒写家乡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他的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师从于沈从文,有“短篇圣手”之美誉。在介绍作家时,适时的补充沈从文及其《边城》,让学生对我国著名的作家们初步的了解的同时,陡生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慨叹,并激发学生传承我国优秀文化之责任感、自豪感。如此的教学,张显了作家的文化风格,也唤起了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觉维护之意识,让学生在铺天盖地的快餐文化中,突出重围,找到自己阅读的最佳位置。 然后教师引出这一番话,自然的过渡到对胡同的解读,对胡同文化的解读:“汪曾祺是江苏人,但他长期生活在北京,生活在北京市民之中,加上他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所以他的小品文特别有京味儿。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北京胡同,感受胡同文化。” 三、解读文本,沐浴文化阳光。 胡同是北京市民特有的建筑风格,一位大师说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石刻的历史。透过建筑,我们可以看到历史,走进人们的生活,解读建筑背后渗透的人们的文化习惯和文化心态。要领悟胡同文化的特色,首先是领略胡同的特点,因此设计了三个环节,层层(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s://www.360docs.net/doc/bc17445448.html,,请保留此标记。)剥笋般一步步揭开北京胡同文化即市民文化的面纱。 首先,带领学生从中心句入手,提纲挈领的梳理文脉,这也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即教会学生概括要点、提取精要的阅读方法,授之以渔,使教学在追求人文性的同时,也兼顾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为此我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激发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探究趣味。1、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过了,各位能不能告诉我什么是‘胡同文化’?请引用书上的一句话回答。 明确:第5段:“我们通常说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反过来说,“胡同文化就是北京的市民文化。” 2、那作者为什么用“胡同”做定语,而不用诸如“草原”“水乡”之类的定语呢?请再引用本段的话回答。

朝阳四大文化

爱我家乡精彩朝阳 ——朝阳四大文化介绍 朝阳,多么美丽的名字,看到或听到她,你的眼前会呈现出满天的红霞、喷薄的日出、云蒸霞蔚的壮观景象。 一、朝阳的基本情况 “朝阳”一名始于清代乾隆四十三年(1778)。据民国二十年(1931)《朝阳县志》记载,因城址东邻凤凰山,山形如青凤昂首展翅对城似鸣状,即取《诗经?大雅篇》“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之意,引“凤鸣朝阳”之句而取“朝阳”二字命名。 朝阳市位于辽宁省西部,南临河北省,北接内蒙古自治区。地处京、津、唐和东北城市群中间,是东北通往关内的咽喉要道。朝阳面向沿海,背依腹地,地理位置优越。全市及辖区县总面积19736平方公里,占辽宁省的七分之一,总人口344万,由汉、蒙、回、满、朝鲜、锡伯族等30多个民族组成。市区面积50平方公里,人口50多万。 朝阳,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在这片充满生机和希望的热土上,有多少美丽的传说在这里流传,有多少历史大戏在这里上演,有多少风云人物在这里弄潮,有多少震惊世界的奇迹在这里诞生……。朝阳,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神奇的古生物化石文化,悠久的三燕文化、神圣的牛河梁红山文化、丰富的佛教文化,构成了朝阳辉煌灿烂文化中四朵美丽的奇葩,正在绽放出夺目的光彩。二、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一)独一无二的化石文化——朝阳——世界古生物化石的宝库 宇宙间最神秘、最被崇拜的因素是生命。人类越进步,社会越发展,科学技术越发达,对生命的起源、演化和发展也就越关注。地层中广泛分布的古生物化石是最精美、最生动的语言,古生物化石从表面看只是石头而已,但深入审视,其中蕴藏着许多万物造化的天然信息密码,蕴藏着科学和艺术的内涵,所以,从利用的角度讲,化石具有艺术观赏效果和美学上的鉴赏享受效果(艺术性)、科学内涵(科学性)和文化底蕴(文化性),可令人们追溯生命之历程和自然历史的脚步,同时,可增长民族自豪感和地方优越感(教育性),还可以拓宽现代人心理空间和精神世界(引导性)。不仅如此,它还能给我们展示一幅史前时期生物历史的画卷,给人以知识,给人以大自然美的享受。古生物的遗体能成为化石的机会极为稀少,大概为十万分之一,沉睡了亿万年的化石重现于世,是大自然

北京胡同现状与保护

关于北京胡同现状及其保护状况的调查(一)实践地点:北京东城区的几大胡同 (二)实践时间:2012年5月1日—2012年5月6日(共6天) (三)实践人员:王志明,梁少峰,姜锡彬 正文如下: 一、实践目的 “北京有多少胡同呢?据文献记载,在明代就多达几千条,其中内城有900多条,外城300多条。清代发展到1800多条;民国时有1900多条;新中国成立初统计有2550多条。后来合并了一些旧名,新命名了一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又拆迁、改造了一些。至今北京有街巷名称的约4000多个。”(来自百度百科) 胡同文化、四合院是老北京文化的代表,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胡同文化更是一枝独秀,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然而随着历史变迁,胡同这一特定的文化产物却在逐渐消失殆尽。胡同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必不可少的文化遗产,我们有必要去了解胡同,去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然而根据问卷调查的数据表明8成以上的人完全不知道胡同或仅对胡同文化了解一点点,所以这就十分有必要去详细了解一下胡同文化的现状。 二、实践过程 实地考察第一站:南锣鼓巷。

南锣鼓巷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也位列规划中的25片旧城保护区之中。南锣鼓巷南北走向,北起鼓楼东大街, 南止地安门东大街,全长786米,宽8米,与元大都(1267年) 同期建成,是我国唯一完整保存着元代胡同院落肌理、规模最大、品级最高、资源最丰富的棋盘式传统民居区。这里也烙上了许多名人的印记,后圆恩寺13号是矛盾的故居,可园是清末大学士文煜的住宅和花园,圆恩寺胡同7号曾是蒋介石的行辕。而酒吧街则是南锣鼓巷的一个重要特色,这里也有许多的特色小店,像若水堂油纸伞、文宇奶酪店等。 5月4号,我和王志明从学校出发,乘坐地铁到达市区。在张自忠路地铁站出站后,我 们明显感到此处的古色古香。我们且行且问,在热心人的指引下,步行几百米后终于到达了此次考察的第一站:南锣鼓巷。不巧,那时候的南锣鼓巷牌坊前正在施工建地铁,周围一片凌乱。不过还是可以看出施工方已经特地避开牌坊以示对胡同的保护。站在南锣鼓巷的入口处,宛如站在了传统与现代这两个维度的交界处。身后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眼前是古色古香的老北京胡同。深入观察后才发现,原来南锣鼓巷并不是只有一条胡同。南锣鼓巷呈南北走向,在东西方向上却延伸出几十条大大小小的胡同。我们重点观察了前圆恩寺和后圆恩寺胡同,还参观了茅盾故居。一路上我们仔细观察,发现胡同大体的建筑保护的比较到位,大部分胡同都保持完整的结构。然而,胡同里实际居住的人数却是少得可怜。很多四合院实际上已是人去院空。有些四合院被改成学校,车库,私人场地等等。我们不禁感叹,胡同虽在,胡同文化何在呢?我们没有感受到。 实地考察第二站:宝钞胡同。 在我们前往交民巷的路途上,恰好经过了宝钞胡同。 进去一看,怎一个乱字了得!路边堆放着各种各样的杂 物还有垃圾。情况比南鼓锣巷差多了。 实地考察第三站:东交民巷。 东交民巷诞生于13世纪末马可·波罗访华 的那个时期。当时,江南的粮食通过大运河运 抵元大都,就在这里卸放,这条小巷就被称为 江米巷。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是一条胡同。胡 同西起天安门广场东路,东至崇文门内大街, 全长近3公里,是老北京最长的一条胡同。 现在里面坐落着最高人民法院、北京警察博物 馆。 在天安门广场附近站岗的军人的热心指 引下,我们轻而易举的找到了东交民巷的入口。 东交民巷非常宽敞。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原来小小的东交民巷里还藏着这么多国家高级部门如最高人民法院等。东交民巷居住的人比较多,胡同也保护的比较好。

北京市朝阳区情况介绍(改良版)

北京市朝阳区区情介绍(改良版) 一、人口、面积、地理位置、历史概况 朝阳区位于北京的东部,介于北纬39°48' 至40°09′ 、东经116°21' 至116 °42' 之间.东与接壤,西与海淀、、东城、等区毗邻,南连丰台、两区,北接顺义、两区。是北京是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区,区内面积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80万人。 朝阳区伴随着古都的发展,历经漫长岁月。从秦至隋唐,该地区属幽州所辖的蓟县,辽时归属燕京道析津府,金时属中都路大兴府,元代属中都路大兴县,明清属京师顺天府,仍为大兴县辖。1925年首次设区,史称东郊区。1949年以后,根据首都北京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行政区划曾多次变更。1958 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东郊区更名为朝阳区。 人口结构 朝阳区的人口特点是总量多、增长快、结构复杂。2003 年,全区万,其中万,万,分别占全市的近1/5和近1/4。朝阳区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虽然长期控制在1‰ 以下,近两年还出现负增长,但户籍人口13 年来平均增速达到16‰ ,2003 年外来人口增速达到62‰ 。朝阳区有大量

外籍人士、商务人士、文化人士,有五大工业基地形成的大量制造业人口,还有17 万左右的农民。高收入人群和低收入人群并存,生活富裕人口和生活困难人口同在。 二、行政区规划 朝阳区区现辖23个,20 个地区办事处。 街道:朝外街道、、、、、、、双井街道、、左家庄街道、、和平街街道、、、潘家园街道、、、香河园街道、、、、大屯街道、东湖街道办事处 地区办事处:南磨坊地区、、将台地区、地区、奥运村地区办事处、小红门地区、地区、三间房地区、东风地区、常营地区、地区、孙河地区、王四营地区、地区、黑庄户地区、崔各庄地区、豆各庄地区、金盏地区、平房地区、地区。 三、经济发展经济结构 朝阳区经济持续高速发展。2001 、2002 、2003 年GDP 增长速度分别为%、%、%。一、二、三产业在中的比例1998 年为::,2003 年为::。第三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不断加强,金融、信息咨询、中介服务、连锁商业、等现代服务业以及房地产、文化体育、旅游休闲等新兴快速发展。在全市工业调整中不断优化,、生物医药、

胡同文化

公开课教案胡同文化 张国义 教学目标: 1.了解胡同文化的特点,理清文章思路。 2.学习本文平实朴素的语言。 3.概括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 4.初步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把握文章的内容,了解胡同文化的主要特点; 2、理清作者思路。 3.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的情感。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有一首歌词这样唱的:“有名的胡同三百六,没名的胡同三百六……”(播放评弹《胡同文化》) 2、提问:听过这首歌吗,对歌词所唱的有何感受? 3、这首歌唱出的是北京往昔的岁月,如今的北京城日新月异,大多数北京市民都已走出窄的胡同、拥挤的四合院,住进了高楼大厦。现存的胡同逐渐消失着、没落着。为着一种难以忘却的情感,出版社专门编辑了一本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著名作家汪曾祺应邀为这一本摄影艺术集撰写了序言,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胡同文化》这篇课文。

二了解作者(多媒体展示) 汪曾祺,江苏高邮人。他长期生活在北京,对北京的掌故,对北京人的思想行为了如指掌,这篇《胡同文化》是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序言,比较鲜明地体现了作者的创作个性,他的小说代表作有《受戒》、《大淖纪事》等,他的小说有一种散文之美,以朴素的文笔,书写生活的诗意。 三读课文,理结构 1、快速阅读课文,划出每一段的中心句。 2、指名读出每一段的中心句。 ①这种方正不但影响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②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 ③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 ④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 ⑤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 ⑥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 ⑦北京人也很讲究“处街坊 ⑧北京人易于满足 ⑨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⑩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 ??举例 ?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 ?这是无可奈何的事。 3、提问:作者是如何围绕“胡同之没”来写作序言的?”

朝阳市土壤简介

朝阳市土壤简介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朝阳市土壤简介 【土壤类型分布】朝阳市土壤总面积为3357万亩,其中褐土2456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地区;棕壤673万亩,占总面积的%,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区,在高山上也有零星分布;草甸土219万亩,占总面积的%,主要分布在河流两岸的河漫滩、超河漫滩及低阶地上,在山间谷地、丘陵漫岗间低平地和山间小平原上也有少量分布;风沙土万亩,占总面积的%,主要分布在建平西部接近内蒙古的边缘地带。 土壤的分布与成土因素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朝阳市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因此,土壤分布不仅具有水平地带性和区域分布规律,而且还具有垂直地带性的分布。 1、土壤的水平分布。朝阳市地貌由努鲁儿虎山脉、松岭山脉的北东向构造平行山脉所组成,使全区地势由北向东南呈阶梯或倾斜状。由西北向东南依次为努鲁儿虎山侵蚀构造中低山;北票-大城子的大凌河两侧断块盆地及侵蚀丘陵谷地;辽西古拗陷松岭山地及山海关隆起褶皱块山的北缘等。努鲁儿虎山和松岭山脉,构成朝阳市山地骨架,是北南和西北热量与水气交流的天然屏障,构成朝阳市不同生物气候及土壤水平地带分布的重要界限。 松岭山脉南麓为棕壤主要分布区,由南向北依次出现的土壤为棕壤-褐土。朝阳县王营子、六家子、瓦房子、董家店,喀左县的羊角沟、尤杖子、十二德堡、南公营子、白塔子,凌源县的三十家子、佛爷洞、河坎子、三道河子、大河北、松岭等乡和建昌县均为棕壤分布区;到朝阳市中部、北部,则由棕壤区变为褐土区,形成纬度地带分布规律。松岭山脉东麓亦为棕壤主要分布区,由东向西依次出现地带性土壤仍是棕壤-褐土。北票、朝阳两县与义县、锦县接壤地区,北起北票小塔子、常河营子、上园、三宝营、巴图营子向南延至朝阳县大屯、根德、王营子、王伦沟等乡均为棕壤分布区,此线向西则为褐土区。 2、土壤垂直地带性分布。朝阳市为辽西中低山丘陵区,海拔1000米以上的中山就有数十座,地势坡度较大,因气候、植被随地势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土壤类型的变化。在松岭山脉北麓和努鲁儿虎山脉中山山地,土壤呈垂直地带性分布,基本组成类型为褐土-淋溶褐土-棕壤-棕壤性土。但因地貌单元不同,其土壤垂直分布界限亦有所不同。 3、土壤区域分布。朝阳市土壤区域分布主要受区域条件、中小地形、成土母质和水文地质的影响,形成不同的规律性的土壤组合变化。

北京胡同与传统文化

从北京胡同看传统文化旅游开发的意义 张少婷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相应地,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旅游的行列,旅游内容呈现多样化,从地质地理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到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和人文活动,丰富多彩。传统文化作为遗址遗迹与人文活动结合的一个旅游资源,正被越来越加以重视,并不断地进行开发,在满足人们精神享受的同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北京胡同游作为传统文化旅游的一朵奇葩,其由盛到衰,又由衰到盛的经历带给我们很多思考。 一、胡同伴我成长 作为一名北京人,红墙故宫、灰瓦胡同一直都是我心中最深的依恋和骄傲。即使北京城如今早已成为了一座现代化大都市,即使摩天大楼上遍布的光幕玻璃使人们目眩神迷,即使五彩霓虹包围的城市日日充斥着动感和奔放,然而静静伫立在城中央那一片古老的矮房和小巷却永远不会脱离每一个北京人的记忆。那一片宁静的湖、古老的瓦、飘动的柳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是无论时光飞旋过多少个年头,都不会改变的安宁。那是北京的根,盘亘在我们心中的根。 记得小时候,我最爱坐在老式自行车的后面,让爸爸带着我穿行于北京老城区,伴着车轮嘎吱嘎吱的响声,听路旁小贩的吆喝。“卖豆汁儿喽”“炸酱面!来了您呐”“糖葫芦儿,一块一串儿咧”,一句句,一声声,老北京城的生机盎然仿佛便从每一个缝隙渗了出来,挡也挡不住。一年又一年,我坐着自行车,走过了故宫,走过了后海,走过了这一片红墙灰瓦。如今,我也常常坐着四个轮子的汽车跑到老城,踏过并不平坦的青石路回忆儿时的感觉。 细数我对老北京的记忆,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一片片幽深的胡同。从前,骑车路过的时候爸爸常常会告诉我那些胡同的名字,于是诸如羊肉胡同、武定侯胡同、丰盛胡同、拐棒胡同等等各式各样的名称便时时在脑海中跳跃。其实小时候我并不十分热爱探寻这些灰暗的小巷子,小小的我总觉得它们徒有好玩的名字,实际却又长又窄,破旧而且拥挤,远不如大街和马路整洁有气魄,白天车水马龙,夜里华灯串串,繁华热闹。然而爸爸却乐此不疲,兴趣盎然。现在想来,那时的我还没有看到胡同中雕刻着岁月时光的牌匾,没有看到灰色砖瓦墙里隐藏的历史画卷,没有看到胡同中炊烟升起时老奶奶满足的笑脸,更没有看到奔跑的孩童身上满溢的欢畅喜悦。对于那时候的我来说,老北京胡同中蕴藏的深沉底蕴还未在我心中扎根。 引起我对胡同看法转变的是2006年1月和爸妈去逛前门的大栅栏。因为前门胡同在2005年开始拆改,计划2008年建成以民族传统商业、文化休闲、旅游、餐饮等结合的特色商业区,除重要文物建筑被保护、修缮外,其余建筑都要拆除,到时整片胡同将从这里消失。爸爸是带我来向北京最著名的胡同区告别的。还记得当时,大部分胡同已被拆除,只留有大栅栏商业街以及大江胡同和小江胡同几处人去楼空的旧址。凄冷的寒风中,残存的瑞蚨祥、内联升、阳平会馆带给我的是莫名的萧索与哀伤。那些儿时的记忆一股脑涌进脑海,都说白

第1课《胡同文化》教案

胡同文化 汪曾祺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读全文,了解胡同和胡同文化的特点,理通作者的行文脉络。 2、体味作者对胡同文化的复杂感情。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概括胡同和胡同文化的特点,掌握概括要点、提取精要的能力。 2、通过品读,体味本文京味语言的特色,提高学生的语言欣赏能力。 三、德育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 2、读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那种怀旧与超脱。 教学重点:训练学生概括要点、提取精要的能力。 教学难点:品味胡同的文化韵味,体味作者对胡同文化的复杂感情。 教学方法: 1、跳读法。本文篇幅比较长,但是语言比较浅白,适合用以训练学生 阅读的速度,同时找关键词、句,概括要点,提取精要。 2、分组学习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分别概括胡同和胡同文化的特点, 不仅训练了学生概括要点、提取精要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之间互 助学习的氛围。 3、师生互动与教师讲解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堂中精神集中,提高学习 效果。 4、朗读法。语言要通过反复诵读才能品出其中的韵味,让学生读出其 中的一些句子,并说说它的妙处。 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教学时间:2课时 预习:

1、通读全文,利用词典排除字词障碍。 2、再读课文,理通作者的行文脉络,整体感知全文内容,并思考以下 问题: (1)、北京的胡同有什么特点? (2)、什么是胡同文化,其内涵是什么? (3)、作者对胡同文化有着怎样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京味儿歌曲《前门情思大碗茶》和“六尺巷”的故事。 二、作者简介 本文是汪曾祺为摄影集《胡同之没》写的序。过去,北京每两排院落之间必会留出通道,这就是胡同。在北京,大大小小的胡同织成荟萃的北京城。 胡同深处是无数温暖的家,这就是北京人对胡同有特殊感情的原因。 三.初读课文,理清结构 分段及段落大意(课件) 第一部分(1一5)介绍北京的胡同。 第二部分(6一12) 胡同文化的特征。 第三部分(13一15)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没落的感受和思考。 四.研读第一部分,了解北京胡同的特点 第一部分介绍北京的胡同。那么作者是怎样来介绍胡同的,胡同有哪些特点?同学们前后位组成一组,用跳读法来快速阅读第1到第4自然段,共同讨论,找出文中描写胡同特点的词句,然后每组派一位同学来回答。 (全班同学分组讨论。) (答: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胡同的取名奇,有各种来源。胡同数不清。胡同总是安安静静的。胡同和四合院是一体的。) 总结:胡同方正、取名奇且来源多、胡同数量多、安静、与四合院是一体的。

汪曾祺《胡同文化》原文欣赏

汪曾祺《胡同文化》原文欣赏 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城里有大街,有胡同。大街、胡同都是正 南正北,正东正西。北京人的方位意识极强。过去拉洋车的,逢转弯处都高叫一 声“东去! ”“西去! ”以防碰着行人。 老两口睡觉, 老太太赚老头子挤着她了, 说“你往南边去一点”。这是外地少有的。街道如是斜的,就特别标明是斜街, 如烟袋斜街、杨梅竹斜街。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这种方正 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胡同原是蒙古语,据说原意是水井,未知确否。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 有的是计数的,,如东单三条、东四十条。有的原是皇家储存物件的地方,如皮 库胡同、惜薪司胡同(存放柴炭的地方),有的是这条胡同里曾住过一个有名的 人物,如无量大人胡同、石老娘(老娘是接生婆)胡同。大雅宝胡同原名大哑吧 胡同,大概胡同里曾住过一个哑吧。王皮胡同是因为有一个姓王的皮匠。王广福 胡同原名王寡妇胡同。有的是某种行业集中的地方。手帕胡同大概是卖手帕的。 羊肉胡同当初想必是卖羊肉的, 有的胡同是像其形状的。 高义伯胡同原名狗尾巴 胡同。 小羊宜宾胡同原名羊尾巴胡同。 大概是因为这两条胡同的样子有点像羊尾 巴、狗尾巴。有些胡同则不知道何所取义,如大绿纱帽胡同。 胡同有的很宽阔, 如东总布胡同、 铁狮子胡同。 这些胡同两边大都是“宅门”, 到现在房屋都还挺整齐。有些胡同很小,如耳朵眼胡同。北京到底有多少胡同? 北京人说: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通常提起“胡同”,多指的 是小胡同。 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它距离闹市很近,打个酱油,约二斤鸡蛋什么的, 很方便,但又似很远。这里没有车水马龙,总是安安静静的。偶尔有剃头挑子的 “唤头”(像一个大镊子,用铁棒从当中擦过,便发出噌的一声)、磨剪子磨刀 的“惊闺”(十几个铁片穿成一串,摇动作声)、算命的盲人(现在早没有了) 吹的短笛的声音。这些声音不但不显得喧闹,倒显得胡同里更加安静了。 胡同和四合院是一体。胡同两边是若干四合院连接起来的。胡同、四合院, 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 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 我们通常说北京的市民文化, 就是指的胡同文化。 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即便不是最主要的部 分。 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 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 不大愿意搬 家。有在一个胡同里一住住几十年的,甚至有住了几辈子的。胡同里的房屋大都 很旧了,“地根儿”房子就不太好,旧房檩,断砖墙。下雨天常是外面大下,屋 里小下。一到下大雨,总可以听到房塌的声音,那是胡同里的房子。但是他们舍 不得“挪窝儿”,――“破家值万贯”。

北京朝阳区疾控中心情况简介

北京朝阳区疾控中心情况简介 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于2002年12月28日,中心建筑面积10000余平方米,固定资产从成立伊始的1670万元增加到目前的2188万元。中心下设13个业务部门和3个职能部门,目前中心实际在岗人员专业技术人员157人。在2005年北京市卫生局对全市疾控系统的业务考核工作中,我们取得了全市第二的成绩;在2006年北京市疾控系统有20家单位参加的技术练兵活动中,取得了全市第一的好成绩。 一、人才梯队建设及师资力量 在三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心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科技兴业”的创业理念,引进专业人才、搭建事业舞台,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中心专业技术队伍建设取得了质的飞跃。2006年,中心又引进博士1名,硕士11名,本科生3名。这些人员引进后,专业技术人员中研究生以上学历38人、本科学历51人、大专学历28人、中专学历41人。正高职称6人,副高职称13人,中级职称50人,初级职称88人。其中还有硕士研究生导师2名。同时我中心为朝阳区卫生防病人员的继续教育基地并设有专门的学术委员会。上述人员都有丰富带教经验与现场工作经验 二、实验室硬件水平 由于中心自身的发展趋势,朝阳区政府及朝阳区卫生局给了中心大力的支持,目前,一般设备已达到了900.76万元,中心实验室配备了全自动酶免样本处理系统、流动分析仪、气象色谱

仪、双道荧光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等大型先进的仪器设备,开展的一些检验项目处于全市疾控系统领先地位。国家CDC艾滋病防治中心实验室及一个食品实验室也设立在我中心。 三、科研学术水平 中心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作为科学的发展观,内引外联,加强与国内外的合作与交流,目前,与中心建立项目合作关系的政府和非政府组织达到了十余家,包括联合国发展计划署(UNDP)、美国CDC、国际企业预防艾滋病联合会(GBC)、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NIH)、开放社会研究所(OSI)、盖茨基金会等,并先后与北京市CDC、国家CDC及上述单位开展项目合作。2006年上半年中心承担2项国际项目、5项国家级项目、2项市委组织部项目、13项市级项目朝阳区科委项项目。中心与13家国际国内非政府组织建立了项目合作关系。 四、下一步发展思路 今后,中心将用“高附加值、高性价比、高效益回报”的理念做好常规工作;用“你无我有、你有我新、你新我变、你变我实”的思想开展创新工作;用“中心有特点、部门有特色、个人有特长”的方法来构建专业技术人员梯队;用“大健教、大防病、大应急”的思路充分调动防病人力资源;以公共卫生融入社区卫生服务为契机,研究规划中心第二次飞跃的战略目标 北京市朝阳区疾控中心 2006年10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