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工业园区建设方案设计

智慧工业园区建设方案设计
智慧工业园区建设方案设计

智慧工业园区建设方案

第 1 章建设背景

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国全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背景下,在国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形势下,聚集式发展产业成为各地政府的重要工作,园区是承载这一任务的主要载体,在已建园区继续转型升级的同时,大量新建园区不断涌现,园区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在园区探索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信息化建设对于争夺高端产业发展要素、加快科技自主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完善民生保障体系、打造园区独特品牌中具有关键意义。随着信息化走向更广泛、更深入、更智慧,信息化如何支撑园区发展战略、信息化如何应对园区核心业务的需求、如何应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冲击等方面成为园区面临的共同课题。

第 2 章园区创新发展趋势

2.1园区经济向生态型转变

经过多年的发展,园区积累了丰富的产业,形成了企业聚集发展的态势,但是,我国的园区在开发建设的快速推进过程中,仅仅解决了产业“进区入园”,即只关注了产业的地理集中或产业集聚问题,而没有解决产业的链式发展和集群化竞争。随着国家优惠政策统一化、土地、环保政策趋紧,单纯依靠规模效益的粗放型园区经济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

在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下,园区迫切需要改变园区产业间、产业部关联度低、配套性差、资源利用率低的状况,着力完善产业链和产业配套,促进资源利用由“资源-产品-废物”的现行模式向“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转变,尽

量减少生产端的资源投入、尽可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与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实现资源再循环。显然,在两型社会的要求下,建设“资源循环、经济发展”的生态型园区,促进产业的生态化和生产、生活、生态的协调发展,是今后我国各类园区发展的大趋势。

2.2园区企业向高新型转变

在激烈的园区竞争背景下,园区的产业同质化竞争也日趋严重。从世界围来看,产业链的附加值主要向产业链的两端延伸,在研发、设计、创新等上游领域和现代物流、展销服务等下游领域存在着较为丰厚的利润空间,而我国多数园区的产业体系都处于产业链的中间环节。

在竞争的压力下,为了抢占产业链的高附加值端,园区的企业日益增加研发投入,转变以往单纯生产制造的发展方式,向高新型企业演进,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保持竞争领先优势。显然,在园区“二次创业”的过程中,推动园区企业向高新型转变,扶持具有发展潜力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尽快占据科技制高点,促使园区从“制造”转向“创造”转变,是我国园区企业发展的趋势。

2.3园区管理向城市化转变

高水平的产业需要高水平的人才聚集。随着园区的不断发展,园区的人员日益增多,社会功能需求日益复杂,需要有与之相配套的生产生活环境,单纯以工厂为主导的园区很难成就高水平的产业集群。之前我国园区以发展经济为主,社会服务职能相对缺失,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园区必须摈弃单纯工业化的发展思路,转以城市开发的角度去看待园区。

在新的形势下,被征地农民的安置、社区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服务职能的拓展与完善成为园区未来在管理体制创新中的重要方向,管理机构必须将园区的发展纳入到城市/区域的整体空间规划中,承接更多城市功能的转移,并拓展新产生的城市职能。因此,在和谐社会的要求下,园区管理机构将更加注重满足社会功能需求,园区管理方式也将向城市化转变。

第 3 章园区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信息化是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园区提升产业效能和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但是,在多年的园区发展中,信息化建设长期处于被忽视的地位,信息化水平与园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并不一致,与园区的发展要求与定位也不相适应。

3.1信息化配套设施及服务不够完善

园区配套设施建设一直聚焦于交通运输、供水、供电、排污等市政基础设施,近年来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正逐渐受到园区管理机构、入驻企业的重视,但由于园区信息化建设起步晚、时间短,信息化配套设施及服务还不够完善。

首先体现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据赛迪信息调研发现,园区多处于城市边缘位置,移动通信服务没有伴随园区的扩而覆盖新开发区域,或多或少的存在着移动通讯覆盖面窄、信号不稳定等问题。在通信网络建设方面,存在着网络承载能力低,互联网总体接入带宽偏小的问题,光纤入户比例低,无法充分满足企业及居民生产生活的需求。在无线接入建设方面,无线接入点少,覆盖面窄,而且接入带宽小,大多局限于政府、企业办公区域,没有与移动通信网络及与固定通信网络一起形成全覆盖、无间隙的信息网络。

其次,信息化配套设施、服务效能偏低。园区基本建立了数据中心为企业提供主机托管、互联网接入等服务,但还没有建立共享共用的容灾备份中心,呼叫中心,将各种计算能力、存储能力整合并虚拟化,进而提供高效、集约的云服务的情况就更少了。已有的数据中心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在增值服务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是解决中小企业信息化难题的重要手段,目前的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还存在着服务种类少,使用效率低的情况。

3.2信息资源整合利用工作严重滞后

目前各类园区和园区各个部门都在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工作也有了一定的基础。但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指导,各个部门过分强调自身的特殊性,条块分割现象严重,突出表现为一些纵向信息网络自成体系,业务系统封闭运行,不能实现互联互通等,形成了许许多多“信息孤岛”,难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特别是在一些“金”字工程单位,上、下信息交流畅通,但与其他委、办、局之间的横向信息交流共享困难。

由于信息孤岛的存在,许多园区更加忽视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集中表现为数据资源较为分散,信息集成共享度不高。虽然园区网络和业务系统发展速度很快,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却没有提到应有高度,缺少园区信息资源交换平台与中心,普遍存在信息资源规模小、围窄、质量差、更新周期长、共享程度低等问题。目前,

绝大多数园区的信息资源,尤其是大型的公共数据库和主题专用数据库开发滞后,社会可利用的信息资源更加不足;商业性的信息资源开发工作尚未起步;另一方面,公共基础数据采集、共享、交换、维护、储存、利用和发布的规和标准尚未建立,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3.3两化融合推进工作缺乏有效抓手

“两化融合”作为新型工业化的核心容。两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的深度结合,是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两化融合的核心就是信息化支撑,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也成为了园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动力。两化融合的主体是企业,企业既是经济发展的主体,也是信息化建设的主体,必然成为“两化”融合的主体,推进“两化”融合最终也要落在企业身上。在园区推进两化融合的过程中,一方面以重大项目作为两化融合的切入点,这打开了园区两化融合的工作局面。另一方面建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

但是,园区在推进两化融合的过程中,大型两化融合项目使得园区大型、骨干企业得到了更多的扶持,而众多的中小企业得到了更少的资源;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虽然投入运行,但是发挥作用有限,很多企业仍然不重视信息化工作,信息化建设力度不大,而有些企业在信息化投入的积极性高与时效性低之间的矛盾也非常突出,还存在信息化投入的盲目性,未能形成有利的企业信息化氛围。同时,企业信息化专业人才普遍缺乏,人才引入、使用机制不健全、不完善,信息化培训教育工作滞后等问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信息化专业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原因。

3.4园区综合管理缺乏智能化手段

目前园区城市综合管理的容主要局限在城市事件的管理上,对于城市的组成部件、运行状态的信息采集、管理功能偏少,仅有的部件管理也集中在地上设施,而供气、供水、供热、弱电管网等地下基础设施的信息采集功能匮乏。同时城市事件的管理围仅仅局限在城市交通、治安监控等几个方面,而没有覆盖到城市经济管理、空间管理、住宅管理、建筑管理等领域。

造成以上状况的原因是因为目前园区城市综合管理缺乏智能化手段,以人工巡查为主,部件、事件发生变化无法实现与城市管理机构的及时自动通信,城市管理缺乏智能性、主动性,城市综合管理中的问题上传、处理分配、结果反馈等各个环节都缺乏自动化处理手段,同时城市综合管理的应急预案的数字化程度较低,应急预案启动后仍然依靠人工按照流程进行通知,无法第一时间知会各个相关部门,造成应急反应时间延长。城市管理智能化技术及智能化手段的缺乏,使得城市设施静态管理、动态运行监控、智能化运行维护、自动应急指挥处置等全方位城市综合管理能力严重低下。

3.5节能环保新技术应用匮乏

在节能减排方面,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行业,尤其是改造重点用能行业的广度和深度不高。对于园区多数型企业,信息技术主要被应用于管理环节,例如集中建设的OA、ERP等信息系统,而利用信息技术对生产全程实现数字化监控,将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渗透到工具、工艺、流程中,实现对生产管理全流程的“泛在感知”,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种资源消耗的例子明显偏少;比如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路灯根据天气状况自动开启关闭的技术已经成熟,但是应用少见。新技术应用在促进节能减排方面的巨大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第 4 章建设目的

1、智慧化提升园区吸引力

随着园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国各类成熟园区已经开始转型升级,新兴园区正借助后发优势力争实现弯道超车,所带来的结果就是园区招商与服务对象已经从劳动密集型企业迅速转向技术密集型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因为技术含量高、更注重绿色环保、雇佣人员素质较高,所以可以为园区以及地方政府带来更加优质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在同时,也对园区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服务需求。

智慧园区建设,一方面可以提升园区部的政务管理能力,增强园区在推动企业创新上的服务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智慧园区建设,促进节能环保,可以改善园区居民生活环境,显著提升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为园区的企业服务,通过智慧的基础设施、智慧的政府服务、智慧的公共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优良的创新、发展环境,

消除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并适时的为企业发展提供各种支持。通过智慧园区的建设,把园区管理机构、园区企业、园区居民等园区各方的优势资源加以整合并通过各种途径大力推广,为园区打造一个整体的优质品牌,可以显著提升园区对优质企业、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2、智慧化促进园区可持续发展

经过多年的开发与积累,我国园区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2008年以来国家实行了一系列措施,统一了外资税率、明确了基准地价,规了地方政策,这使得园区的政策、成本优势被严重削弱,同时国家严厉的土地、环境政策使得园区空间拓展、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依靠规模效益的粗放型园区经济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可持续发展的压力持续增大。

而信息化在有效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减轻人员负担等方面,具有传统手段无可比拟的优越性。通过信息技术创造先进的智能工具,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物质能量开发利用水平,开发新资源,改善产业结构,提高社会效率,降低环境污染,实现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经济,使许多悲观难题迎刃而解,因此信息化是实现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和高级阶段,而且可持续发展需求为智慧园区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在新形势下园区迫切需要通过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智慧园区建设来破解难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3、智慧化助力园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十二五”时期,各类园区之间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资源要素和产业间的竞争不断升级。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知识技术密集,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的产业。园区要在争夺战略性新兴产业资金、项目、企业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需要将信息技术渗透到园区生产、经营、管理、生活的各个方面,围绕“管理”、“引导”和“服务”三大工作核心,以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最大程度地整合各种创新资源及生产要素,实现创新资源和创新主体的有效聚集和有效流动,营造园区创新环境,加速创新进程,帮助园区实现“关键产业培育壮大”、“创造现代智能园区环境”、“提供高效便捷公共服务”三大任务,扩大园区影响力、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先机。

4、智慧化顺应信息技术创新与应用趋势

目前世界围的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的创新不断催生出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应用,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影响由单纯科学技术领域向生产、管理、生活领域全面渗透。

信息技术的突破发展,使得之前因体制、技术原因而不能实现的资源共享、政务协同等变成技术可行,同时信息化认识水平的提升要求园区管理机构采用信息技术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公共服务,提供了破解“条块结合”难题、创新园区管理体制的契机。同时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智慧园区的基础设施、业务系统的建设必须准确把握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创新带来影响,既要避免系统建成就过时导致的资源浪费,也要避免超前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因此智慧园区建设过程中应合理采用先进、成熟的信息技术及管理模式,有所为有所不为,尽量避免或减轻信息技术革命对智慧园区建设进程造成的冲击。

第 5 章智慧园区总体构架

当前园区的主要工作是如何在资源紧缺的背景下,创造更多的价值,实现园区经济转型、社会和谐。利用电子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与融合,提升园区政府的管理、服务、引导能力,提升企业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的效率,提升园区运行的智能、顺畅程度,提升园区居民生活的便利水平,是智慧园区建设的主要任务。

智慧园区由基础设施、信息资源、业务应用、运行保障四个层次组成

5.1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通过构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为园区的组织和个人提供安全、高速、便捷的网络环境,实现园区的部件、人员随时随地接入网络,奠定了泛在感知的网络基础。新一代的信息基础设主要包括两个层面,全面覆盖的感知层和泛在的传输网络层。

全面覆盖的感知层由各种传感器以及传感器网关构成,不同区域、不同行业采用的感知方式也不尽相同。通过信号、ID和位置感知网络的全面建设,实现对园区主要的公共场所、野外水源、家庭住宅、生产场地和移动车辆等实现感知网络的全面覆盖,使得园区各元素的各类信息均可接入到传输网络层。

泛在的传输网络层建设以泛在接入、高速传输、安全融合为目的,高标准、高起点、集约化规划和建设面向未来的FTTx网络,大规模部署高速无线宽带覆盖,促进电信网、互联网、广电网的融合,构建大宽带、全业务融合的有线无线高速的全覆盖网络,实现多种方式随时随地接入。

5.2集约共享的信息资源利用体系

信息资源建设体系应在园区已有的政务信息化基础上,遵循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和国家有关标准要求,在智慧园区建设的统筹规划下,依照“一体化”集约共享的建设思路,以服务为宗旨,以应用为关键,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线,通过安全、通畅的信息资源交换,实现园区各单位间资源共享,达到业务协同。

集约共享的信息资源体系主要包括三个层次:

信息资源数据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四大基础数据库,其次是园区管理、服务所需要的各类主题数据库,例如市政数据库、决策支持数据库等,信息资源数据还包括视频监控、传感器、RFID等感知层上传的数据。

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建设应遵循国家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标准,规划和完善园区各类主题的应用框架,建立跨部门、跨行业交换和共享的业务资源指标体系,实现不同部门、不同行业间的资源共享。

共享交换平台是业务系统间无缝共享数据、连通信息孤岛的高速公路,为实现应用层各种应用系统的搭建和运行提供支撑服务,包括目录服务系统、交换服务系统、安全服务系统和导航服务、平台管理服务等。

集约共享的信息资源利用体系打破了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从部门级到区域级的提升。通过加强数据的统一管理,可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通过数据的共享交换,实现了智慧园区运营的高效协同,实现了由数据转化为价值。

5.3智慧应用体系

智慧应用体系是智慧园区建设重要的部分,也是可以直接提升园区管理服务能力、生产生活环境的重要构成,智慧应用体系分析、整合园区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于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的各种

需求做出智能响应,使园区运行更加智慧顺畅,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智慧应用体系包括一个支撑平台和四个应用体系。

智慧应用支撑平台是基于云计算技术,通过网络把多个成本相对较低的计算实体整合成一个具有强大计算、存储能力的完美系统,并借助SaaS、PaaS、IaaS等模式把这强大的计算、存储能力分配到终端用户手中。“云”中的资源在使用者看来是可以无限扩展的,并且可以随时获取,按需使用。

安全高效的的电子政务体系以网络为依托,以社会的需求为中心,以“政府就是服务”为出发点,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手段,将传统的政府管理、服务工作移植到网络化、数字化的环境中,帮助企业、公众、社会组织等快速、高效地解决各种事务,协调各种关系。电子政务体系包括网上协同办公、联合行政审批、行政监察、经济运行调节、市场监管、招商引资管理等多种政府管理、服务功能,实现政府管理与服务从“一个政府、多个部门”向“多个部门、一个政府”模式转变。

精细智能的城市管理信息化体系以构建更为高效有序的城市管理模式为目标,依托物联网、云计算等应用理念及最新的电子信息技术成果,广泛布局立体感知、可靠传输、智能处理的感知网络,特别是探索在尽可能多的城市基础设施(如道路、交通信号灯、电灯杆等)上,附载以RFID技术、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等为核心的新型感知终端,全面、实时、准确获取城市运行的相关信息,在园区安全、交通管理、环境保护、应急指挥、能源管理等方面实现城市运营管理从“平面管理”向“立体管理”的转变,提高城市运营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深入智慧的两化融合体系是园区推动经济转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抓手,两化融合体系包括提升传统产业智慧化水平、扶持壮大新型融合智慧产业、建立扶持有利的公共服务体系等。通过深入智慧的两化融合体系提升园区企业对信息化技

术手段和管理工具的应用意识,加强对各类嵌入式的信息产品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工程/工艺等技术、自动控制技术、ERP等业务系统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生产技术、产品、业务、产业的全方位融合,提升园区产业创新能力与发展水平,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全面便民的数字化民生体系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城乡一体、服务为先,重点加强教育、文化、卫生和社区等领域信息化建设,形成新型的全方位的信息化公共服务应用体系,推动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事业、电子商务向社区、街道延伸,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丰富服务容,努力实现公共服务的普遍、优质和高效,为园区群众构建亲民、便民的数字化生活环境。

5.4智慧园区安全体系

智慧园区安全体系需准确建立在业务流程整合、业务数据规交互基础之上,从信息系统等级保护角度提出安全体系的设计思路和安全防护策略,以“整体合规、资源可控、数据可信、持续发展”的生存管理与安全运维模式,详细分析智慧园区安全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界定智慧园区网络区域边界围、安全保障技术路线、安全防护策略等,以此为园区服务机构、管理机构及社会公众等提供安全有效、规合规的信息服务。

智慧园区安全体系包括安全的信息感知、可靠的数据传送和安全的信息操控三方面,具体涉及物理环境安全、通信管理、访问控制、系统开发和维护、信息安全事件管理、业务连续性管理六个层面,并且在每个层面上,都包含安全管理和安全策略的容。

5.5智慧园区管理体系

智慧园区管理体系是对智慧园区规划及建设中所涉及的组织机构、制度规、IT 资产(智慧园区建设涉及的硬件系统、软件系统、IT业务流程,以及建立在这些系统和流程之上的、建设单位部业务流程与知识资源的总和)、安全、运行维护资金等进行管理,有效的融合组织、制度、流程和技术,制定和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实施规和专业化管理,落实运行维护费用,使智慧园区管理体系成为智慧园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通过持续改进管理工作,完善IT管理过程中各个流程管理来确保智慧园区健康运行,达到建设的预期目标。

智慧园区组织建设要求确定和规智慧园区管理体系的管理方式和与之相配套的人员岗位职责安排、机构设置,将智慧园区管理体系相关的全部活动进行统一决策与规划,形成集中统一的智慧园区管理机制。

智慧园区制度规建设分别从管理与操作方面建立智慧园区建设管理过程中各个参与要素(人、流程、工具)的行为准则与工作程序,从智慧园区管理体系总体运行、流程执行和岗位职责三个层次建立考核评价体系,确定智慧园区建设费用的

组成与计算方式,规智慧园区建设费用的来源保障,实现智慧园区建设管理的量化管理。

第 6 章智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容

6.1访客、门禁道闸系统

访客管理系统描述:临时访客通道控制管理系统是一个集智能卡工程、信息安全工程、软件工程、网络工程及机械工程的智能化管理系统。该系统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真正做到人员、证件、照片三者统一。实现“进门登记、出门登记、人像对应、随身物品登记、分级授权管理、历史记录查询、流量分析统计、报表汇总”等功能。使用该系统后,通过人防和技防相结合,重点加强单位来访宾客有序管理,提升单位门卫工作效率、服务品质和单位形象。

道闸(又称检票机或验票机)系统完美结合了红外扫描技术、射频技术、单片机技术、IC卡识别技术及电子、机械等技术,以其先进性、安全性、实用性、扩展性及美观化为设计原则,实现了快速控制人群出入的理想解决方案。该系统具有自动验票(包括IC卡或条码纸票)、身份识别、收费、统计、考勤等功能。因采用全智能化管理,入口处可以实现无人值守,彻底避免了传统进出口管理中费用流失、出入效率低、管理成本高及关系人员私下进入等弊端,是各类园区的最佳选择,目前已在多个领域得到应用。

可广泛应用于智能工业园区、智能小区、高档会所、商业大厦、写字楼、学校、大型厂矿、企事业单位等对临时访客有管理规需求的场所。

6.2背景音乐广播系统

根据工业园区的厂房、仓库、办公场所、停车场等采用IP网络广播系统将音频信号以标准IP包形式在社区部局域网上进行传送。解决传统广播系统存在的长距离音频功率传送布线困难、损耗大、音质不佳、维护管理复杂、互动性能差等问题。

背景音乐广播系统主要涉及工业园区新建绿化草地户外广播,园区的办公楼通道、大堂、公共区域。主要实现功能如下:

1、需要实现工业园区广播系统的基本功能,如寻呼讲话、定时音乐等基本功能;

2、实现消防联动报警和红外防盗报警功能,系统可接入消防报警信号,实现消防联动及防盗报警联动,并支持任意邻层报警;

3、管理中心和分控中心能对工业园区任意区域广播寻呼讲话及编写定时广播音乐,能指定全部、局部或单个终端,实现广播寻呼。

6.3工业园区智能灯光控制系统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利用智能技术来实现环保、节能、自定义场景控制可以有效控制工业园区项目照明强弱、状态等,主要针对园区的公共区域。

1、集中控制、一键完成;

2、场景预设、组合随心;

3、灯光软启、健康环保;

4、多种控制方式、随意指挥;

6.4工业园区智能导航系统

利用分布在工业园区的安卓平台的固定导游系统,让访客可以随时利用工业园区的安卓智能导游系统了解工业园区的相关情况,包括:工业园区拓扑图,报警点,呼叫安保中心,消防指导地图,园区相关联系方式,重要地点说明等。

6.5工业园区智能视频监控系统

应用枪式、半球、云台、高速球等监控设备,具有高清拍摄、防雨、红外夜视补偿、多格式、多分辨率可调的性能。数据通过TCP/IP协议传输,可以自动获取IP,通过手机、PC、移动网关可以进行随时随地的视频监控。可实现自动报警、跟踪、徘徊等行为控制。

6.6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

停车场智能化管理系统采用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 Mifare、EM、LEGIC、TI 等非接触式 IC 卡射频技术,集车辆检测、计算机网络、视频监控、图像识别与处理以及自动控制技术于一体,对出入停车场的车辆实行全自动化管理。系统包含:自动发卡、车辆出入自动控制、车位检索、车型与车牌图像对比、电脑自动计费、电脑语音提示、多个出入口联网运行等功能,具有方便快捷、收费准确可靠、保密性好、灵敏度高、功能强大等众多优点。不仅满足停车用户进出方便、快捷、安全的要求,同时能极大的提高物业管理公司的服务水平及企业形象,并成为安全文明小区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部管理型:贵宾用户自动读卡、远距离读卡,自动放行;

2、缴费管理型:固定用户、月租用户、储值用户自动读卡图像对比、人工放行或自动放行可选;

3、临时收费型:发卡机自动发卡或人工发卡,图像比对、电脑自动计费、人工收费与放行。

6.7LED/大屏信息发布系统

在工业园区门口建立LED大屏幕发布工业园区相关信息,让访客和园区企业可以更好的了解工业园区项目情况。LED/大屏具有可自订尺寸、安全可靠、寿命长等特点。LED/大屏可发布信息包括:视频、文字等。

6.8工业园区安全智能管理系统

1、智能手机巡更系统

工业园区安保人员可利用智能手机GPS定位技术、NFC及二维码建立可管控的智能手机巡更系统;安全、方便,具备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一部手机可实现巡更、安检、查询等功能;

2、智能手机对讲系统

工业园区安保人员利用智能手机实现对讲功能(类似微信),没有费用,没有距离、噪音、可管理性强,一部手机同时可实现通话、安检、查询、视频监控、智能设备管理等强大功能。

3、智能手机监控系统

工业园区安保人员可以通过手机对视频及其他智能探测设备进行监控,预防发生自然灾害及人为偷窃情况进行研判。并通过手机管理客户端进行及时处理并可通过手机拍照及录像及时进行取证。

4、工业园区中安防报警系统

可过视频、探测器对工业园区的厂房、仓库、办公场所、停车场等进行火情、灾情等报警;通过智能安防报警控制系统实时检测工业园区的厂房、仓库、办公场所、停车场的所有项目,可设置自动报警功能。

智能研判:

防盗追踪:

6.9工业园区综合生态监控系统

对工业园区中的天气和环保情况的监控越来越重要,工业园区综合生态监控系统能监测到工业园区中的温度、湿度、有害气体(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火情/风雨等自然情况,同时,也可以监控到工业园区中的环保数据、排污等并作及时数据汇总和报警;同时,可以通过对历史记录的统计分析提前对自然情况的异常和每年多发事件进行预警。

第 7 章智慧园区管理系统建设容

7.1智慧客服服务管理系统

租售管理

租赁园区企业了解园区租赁区域,租赁合同等服务。

园区建筑信息、楼层信息、配套服务信息、合同管理、租户信息管理、租费信息管理等。

400及投诉管理

对园区企业对园区管理服务进行投诉和改进建议的流程化管理等服务。

400系统管理,投诉流程管理,回访和满意度调查等。

收费缴费管理

租费管理,收费管理,租费、收费通知、记录、统计、发票、报表等服务。报修维修管理

报修维修认定、维修费等管理,报修、维修流程、结果判定和意见、满意度调查、费用等服务。

装修及施工管理

装修施工申请手续费用管理、装修施工前信息记录和装修后信息记录管理;装修施工方案管理;装修施工过程管理;完工判定记录等管理,装修施工流程支持服务、方案审批服务、完工竣工服务;费用服务。

保洁及卫生管理

保洁流程管理,保洁工具机具管理,保洁药品药剂管理,保洁功能区管理,保洁客户管理等,保洁流程服务、保洁收费服务、卫生消杀服务、建筑外体保洁服务等。

活动会议接待管理

活动申请管理,活动场所信息管理,活动设施服务管理,交通工具申请管理等,活动会议定制服务,配套服务等。

休闲娱乐配套服务管理

休闲场馆场所预定、场所信息管理、费用管理、折扣管理等;健身、住宿、餐饮、购物、体验等电子化信息服务。

停车证班车约车管理

车辆信息管理、车辆出入证管理、停车费用管理、班车管理、约车管理;停车证办理缴费服务、约车服务、班车服务等。

展览展示管理

展览场所管理,展览场所预定及退订管理,展览容管理,展览配套服务管理;展览预定退订服务,展览配套服务等。

预定配送服务管理

预订服务项目管理,预订流程费用管理,小物流管理;送水、送花、送礼品、送信件、送邮品等服务。

7.2智慧一卡通管理系统

管理中心子系统

管理中心管理:充值、开户销户、卡印刷、挂失等服务;

消费终端管理子系统

消费终端管理:消费终端地址、消费终端消费模式、补助、查询等服务

传输网络管理子系统

传输网络管理:传输网络链路管理,电子图服务;

数据中心管理子系统

数据软件、数据安全管理,数据备份、存储、数据安全管理。

7.3智慧信息发布管理系统

发布中心管理子系统

发布中心软件、设备管理,发布中心文件接收、发布信息归类、发布终端选择等;

传输网络管理子系统

传输网络管理,传输网络电子图管理;

发布终端管理子系统

发布终端设备管理,发布终端设备管理。

7.4智慧音视频管理系统

音视频管理中心子系统

音视频控制室管理:音控室设备管理、软件备份、说明文档、系统图管理等音视频功能区管理子系统

音视频会议室、宴会厅、多功能厅管理,音视频场所管理和设备管理

背景音乐中心管理子系统

背景音乐中心管理:背景音乐主控设备、软件备份、说明文档、系统图等管理;

背景音乐网络传输管理子系统

背景音乐传输网络管理,背景音乐传输网络系统电子图管理

背景音乐终端管理子系统

背景音乐终端管理,背景音乐终端设备信息管理。

7.5智慧安全管理系统

访客管理子系统

访客管理:来访人信息管理、被访人信息管理、事由管理、记录存储查询管理等。

门禁管理子系统

人员出入建筑门管理:身份识别、权限授权注销、用户及门信息管理;

可视对讲管理子系统

可视对讲系统管理:单元梯口机、户机、管理中心、呼救、远程开门、访客视频、开门记录等管理;

人行通道管理子系统

人员出入园区管理:用户信息、授权注销、通道机信息、出入信息等管理;

车辆出入管理子系统

车辆出入管理:车辆出入证、识别车牌、停车、收费等管理

入侵报警管理子系统

非法入侵报警管理:感应报警、报警联动、布防撤防、报警记录、出警信息等管理;

周界报警管理子系统

工业园区规划方案.

工业园区规划方案 2020-07-05 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是阐明具体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企划案。那么大家知道方案怎么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工业园区规划方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目前,我国北方城市的经济急剧程度依然偏低,产业布局相对零散。作为内陆经济开发区的河南省漯河市,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因此,建设集中化半独立式工业园区,遵循“项目导入服从于功能定位”的规划概念,对于完善城市工业布局,优化经济和产业结构,将产生重要影响。运用控制性详细规划手段对小城镇工业园区的发展进行宏观控制,有利于园区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有利于规划仅设管理的规范化,从而推动小城镇经济的健康良性发展。 一、【规划背景】 1.1 规划范围 漯河市工业园区位于漯河市铁东工业区漯周铁路以南,京珠高速路和黑河以西,其东南方是驻马店市,南邻,西临解放路。面积约1200万平方米。 1.2 特殊的区位环境条件 漯河市是河南省中部的一个重要地区,是中国内陆经济特区,著名的双汇工业园就位于其西北方向。该工业园区位于市郊,园区两侧是南外环路和绕城漯界高速公路,漯阜铁路提速工程扩建,漯河东站就在园区旁边,使园区能通过燕山大道直达高速,通过铁路运输方便顺畅,提前进入中原陆路交通快速网,是源汇新一轮城市发展的重点区域,是中外客商和有识之士投资创业的理想宝地。 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具有很强的接受城市辐射能力。整个用地高差起伏不大,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沙澧两河交汇于境内,水资源丰富且水质良好;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四季分明,属典型的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 在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面前,一个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的工业园区是漯河市工业发展和招商引资的重要之地这就决定了园区规划建设的现实性。该工业园区在形成一定规模后将成为中心城市整体经济发展,市域第二产业生产力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1.3 交通优势

智慧信息化数字工业服务产业园区项目建设可行性方案

智慧信息化数字工业服务产业园区项目建设可行性方案

第 1 章建设背景 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国内全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背景下,在国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形势下,聚集式发展产业成为各地政府的重要工作,工业园区是承载这一任务的主要载体,在已建工业园区继续转型升级的同时,大量新建工业园区不断涌现,工业园区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在工业园区探索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信息化建设对于争夺高端产业发展要素、加快科技自主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完善民生保障体系、打造工业园区独特品牌中具有关键意义。随着信息化走向更广泛、更深入、更智慧,信息化如何支撑工业园区发展战略、信息化如何应对工业园区核心业务的需求、如何应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冲击等方面成为工业园区面临的共同课题。 第 2 章工业园区创新发展趋势 2.1工业园区经济向生态型转变 经过多年的发展,工业园区积累了丰富的产业,形成了企业聚集发展的态势,但是,我国的工业园区在开发建设的快速推进过程中,仅仅解决了产业“进区入园”,即只关注了产业的地理集中或产业集聚问题,而没有解决产业的链式发展和集群化竞争。随着国家优惠政策统一化、

土地、环保政策趋紧,单纯依靠规模效益的粗放型工业园区经济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 在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下,工业园区迫切需要改变工业园区内产业间、产业内部关联度低、配套性差、资源利用率低的状况,着力完善产业链和产业配套,促进资源利用由“资源-产品-废物”的现行模式向“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转变,尽量减少生产端的资源投入、尽可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与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实现资源再循环。显然,在两型社会的要求下,建设“资源循环、经济发展”的生态型工业园区,促进产业的生态化和生产、生活、生态的协调发展,是今后我国各类工业园区发展的大趋势。 2.2工业园区企业向高新型转变 在激烈的工业园区竞争背景下,工业园区的产业同质化竞争也日趋严重。从世界范围来看,产业链的附加值主要向产业链的两端延伸,在研发、设计、创新等上游领域和现代物流、展销服务等下游领域存在着较为丰厚的利润空间,而我国多数工业园区的产业体系都处于产业链的中间环节。 在竞争的压力下,为了抢占产业链的高附加值端,工业园区内的企业日益增加研发投入,转变以往单纯生产制造的发展方式,向高新型企业演进,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保持竞争领先优势。显然,在工业园区“二

智慧工业园区建设方案

智慧工业园区建设方案 建设背景 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国内全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背景下,在国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形势下,聚集式发展产业成为各地政府的重要工作,园区是承载这一任务的主要载体,在已建园区继续转型升级的同时,大量新建园区不断涌现,园区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在园区探索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信息化建设对于争夺高端产业发展要素、加快科技自主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完善民生保障体系、打造园区独特品牌中具有关键意义。随着信息化走向更广泛、更深入、更智慧,信息化如何支撑园区发展战略、信息化如何应对园区核心业务的需求、如何应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冲击等方面成为园区面临的共同课题。 园区创新发展趋势 园区经济向生态型转变 经过多年的发展,园区积累了丰富的产业,形成了企业聚集发展的态势,但是,我国的园区在开发建设的快速推进过程中,仅仅解决了产业“进区入园”,即只关注了产业的地理集中或产业集聚问题,而没有解决产业的链式发展和集群化竞争。随着国家优惠政策统一化、土地、环保政策趋紧,单纯依靠规模效益的粗放型园区经济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 在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下,园区迫切需要改变园区内产业间、产业内部关联度低、配套性差、资源利用率低的状况,着力完善产业链和产业配套,促进资源利用由“资源-产品-废物”的现行模式向“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转变,尽量减少生产端的资源投入、尽可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与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实现资源再循环。显然,在两型社会的要求下,建设“资源循环、经济发展”的生态型园区,促进产业的生态化和生产、生活、生态的协调发展,是今后我国各类园区发展的大趋势。

园区规划方案

衡阳位于湖南省中南部,总面积15310平方公里,总人口万(2007年底)。衡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及其深厚。由于地处衡山之南,因山南水北为“阳”,故得此名。而因“北雁南飞,至此歇翅停回”,栖息于城南回雁峰,故雅称“雁城”。 (二)园区现状分析 1、位置及范围:衡阳植物园位于衡阳市雁峰区,紧靠衡昆高速、市外环路,距离市中心5公里。植物园南北长3500米,男士中腰裤,东西宽400-1000米,规划面积为219公顷,其中近期规划面积为109公顷,远期规划面积为110公顷。 2、园区基本概况:衡阳植物园所在地是衡阳林科所科研及生产用地,山林树种丰富,生长茂盛,林业生产集约度高,具体由衡阳市林业局组织实施与具体执行。 3、存在的问题 (1)区域周边存在化工、灯泡制造等企业污染源。 (2)区域内山丘之间跨度过小,功能布局空间有限。 (3)区域规划红线范围内,莫代尔男内裤,民居修建审批失控。 (三)开发条件分析 1、建设条件 (1)气候: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本季韩国超IN女装-女装t恤-甲醛清除剂,光照平均时数1629小时,温度年均18.5度,无霜期283天,年均降水量1368.4毫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 (2)土壤:属于四纪红壤土,含有机质高,氮钾含量丰富,PH值 5.7-6.0,土壤保保肥性强,耕地土层深厚,适宜建设植物园。 (3)水:衡阳植物园靠近湘江,地下水资源丰富,结合喷灌可满足项目供水需要。 由以上分析可知:规划中的衡阳植物园内阳光、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水旱灾害发生频率低,投入产出率高,具备现代生态林业及植物园建设的优越条件。 2、交通条件 公路:衡阳植物园紧靠衡昆高速、市外环路,其所在的衡阳市又是全国45个公路交通主枢纽城市之一,京珠高速、衡昆高速衡枣、107国道(北京至广州)、322国道(衡阳至广西凭祥友谊关,直至越南)、“三南公路”(连接湘赣闽南部)贯穿全境。另有衡邵、衡炎、京港澳(京珠高速复线)潭衡及衡(临)武段、衡(南)岳等高速公路在建中。

产业园区规划设计合同

委托方: 承担方: 委托方委托承担方承担县健康产业园总体规划,经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 第一条本合同依据下列文件签订: 1.《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建设工程勘测设计合同条例》。 2.国家及地方有关规划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法规和规章。 3.规划工程批准文件。 第二条本合同设计项目: 1.项目名称:县健康产业园总体规划 2.项目阶段:园区城市总体规划。 3.规划范围:。面积约平方公里。 第三条委托方应向承担方提交的有关资料及文件: 第四条承担方应向委托方交付的规划资料及成果文件: 1.编制内容及深度要求如下:

1)分析园区基本情况,确定园区发展条件。 2)确定规划区性质、职能和发展目标。 3)划定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并制定空间管制措施。 4)确定规划区发展与控制的原则和措施;确定需要发展、限制发展和不再保留的现状建成区,提出建设控制标准。 5)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建设用地、生态用地和其它用地。 6)研究确定建设用地规模,划定建设用地范围。 7)确定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 8)确定提出主要公共服务设施的规模及布局。 9)确定交通发展战略和公共交通的总体布局,落实公交优先政策,确定园区主次干道系统的走向、断面、交叉口形式,以及广场、停车场等设施的位置和规模。 10)确定绿地系统发展目标及总体布局,划定各种功能绿地保护范围。 11)确定通讯、供水、排水、供电、燃气、供热、环卫发展目标及重大设施总体布局原则。 12)确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目标,提出污染控制与治理措施。 13)确定综合防灾与公共安全保障体系,提出防洪、消防、人防、抗震、地质灾害防护等规划原则和建设方针。 14)确定园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建设的目标,提出建设要求。 15)提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原则和建设方针。 16)提出低碳节能减排要求和措施。 17)确定规划区技术经济指标,空间发展时序,提出规划实施步骤、措施和政策建议。 2.成果文件 总体规划全套文件,包括规划文本、规划图纸和附件三部分。附件包括规划说明书和基础资料汇编两部分。

智慧工业园区整体解决方案

智慧园区整体解决方案 XX有限公司XX分公司 2016年12月

目录 1. 项目背景 1. 合作愿景 2. 解决方案 3. 成果展示 4. 推进计划与实施方案

项目背景 四川江油工业园区是1992年经四川省委、省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工业开发区。原规划面积7.29平方公里,新扩区20.73平方公里,园区规划总面积达到28.02平方公里。 园区为进一步落实“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和江油市委市政府打造“特钢新城”以及“两化”互动、产城一体、园城一体发展的要求,完善园区设施、管理、产能,全面提升园区软硬件技术环境、提升园区对外形象、满足入住企业需求,致力打造西部中小企业腾飞基地。 江油市胜峰天然 气化工有限公司 成都无缝钢管 公司江油钢铁厂 四川艺精长运超 硬材料有限公司 四川清香园调味 品股份有限公司 某某- 有限公司等 四川江油工业园区

需求分析(1/2)-信息资源整合 01园区基础设施不完善 园区服务整体水平需提升 02 03基础应用平台零散 园区集中统一管理平台空白 缺乏统一管理各个区域的数据和信息资源手段 园区内外部产业互动缺失对外业务拓展能力不强

招商环境 目前四川江油工业园区决心打造一流的智慧园区,以互联网为载体的信息化体验环境打造可以提高企业的感知度,增强企业入驻信心。 招商引资 目前园区招商引资面临四川其他产业园区的各方面竞争,招商引资难度加大。 现有的园区内企业生产力过剩,多余产能浪费严重。 价值提升 区域内的企业以孤立存在为主,对于区域内的上中下有产业链资源没有有效的信息互通渠道,无法形成集中发展、资源共享的优势,也无法形成高效、互补的完整产业生态圈。 产业升级 一些产业发展碰触到产业升级瓶颈障碍,亟需依靠移动互联网与“互联网+”实现产业的升级改造。 以手游、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创新、孵化团队在起步阶段需要技术、资金、市场、渠道等多方面的扶持,受限于资源缺乏造成发展困难,创新孵化成果无法进行市场检验并转化为有效收益。完备的交通物流产业链 多个大型创业园区 企业剩余产能进一步释放 大量中小生产型企业 引入产业链稀缺企业入驻 企业生产力进一步提升 产业特色 需求分析(2/2)-产业转型升级

智能园区设计方案

鑫创-智慧园区建设设计方案 北京鑫创佳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〇一六年四月

目录 一、公司简介 (1) 二、建设背景 (3) 三、项目方案 (4) 1、鑫创智慧园区概述 (4) 2、系统内容及架构 (5) 3、建设原则 (7) 4、总体目标 (7) 5、项目建设主要内容 (9) 6、平台开发和设计优势 (11) 7、系统平台优势 (14) 四、项目质量保证体系 (19) 1、质保措施方针 (19) 2、质量组织机构 (20) 3、工程质保措施 (21) 4、工期保障措施 (23) 5、实施过程管理措施 (25) 五、售后服务及培训方案 (27) 1、售后服务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 (27) 2、培训方案 (31)

一、公司简介 ◆鑫创佳业 Siecan 公司名称:北京鑫创佳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名称:Beijing Siecan Polytron Technologies Co., Ltd. 注册资金:2000万元 注册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新龙大厦B座 ◆公司介绍 北京鑫创佳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鑫创佳业Siecan,股票代码:835674)是专注于物联网行业自动识别技术应用开发和技术推广的系统集成商,是一家以互联网+智慧城市综合运营服务为主营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智慧城市综合解决方案的设计;智慧医疗、交通、物流、园区、教育云平台的建设与运营;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是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行业的践行者。 ◆荣誉资质: 荣获国家高新企业证书、北京市科委双软认证、中关村高科技企业认证 产品追溯全过程服务商,中国追溯第一股:股票代码835674; 工信部系统集成三级资质、国家药品电子监管网专业系统集成商 防伪行业协会会员、专注于物联网与自动识别技术应用的信息集成商

产业园区的规划与理念

产业园区规划与自然及社会的和谐统一 1、广州科学城概况 广州科学城位于广州市的东北部,规划用地面积为37km2,是以高科技制造业为基础,以形成科学研究综合体为目标,具有高质量生态环境、完善基础设施、高效率投资服务软环境的多功能现代新型产业区(图1)。 广州科学城的地形主要分为丘陵台地和河涌冲积谷地。其中大部分丘陵台地高程在50m~120m,北部最高的迁岗大山为288m,其地质构成以花岗岩、混合岩为主;河涌谷地则地势平缓,高程一般为15m~20m,其地质主要为第四纪松散堆积浅覆盖区,基岩地基和硬塑粘土地基的强度和埋藏条件相对稳定。科学城中的丘陵山地生态绿化环境良好,树木茂密,枝繁叶茂,以荔枝、橄榄等果树为主,谷地以农田为主。 2、广州科学城用地布局 无论是总体规划还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用地布局都是核心内容之一,是关系着全局性的工作。用地布局是否合理,直接决定着一个城市或园区的环境、开发成本、效率,决定着一个地区的风格和魅力,也决定着其与城市或园区其他组成元素的和谐。总体上说,广州科学城在用地布局方面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图2)。 2.1 与自然和谐统一 为了充分利用科学城现状的地形、地貌和良好的生态、自然资源,规划项目组与重庆建筑大学黄光宇教授合作进行了以“广州科学城生态规划与建设研究”为课题的研究。根据研究成果,科学城总体规划对用地进行了适宜性分析,并以现状山体和河涌为生态系统骨架,充分尊重和利用现状山脉和谷地的走向,把建设用地安排在平坦的谷地上,并按谷地走向进行拓展形成纵向发展轴,横向拓展形成功能组团,各功能组团相对集中且有机疏散。这样的布局结构能充分利用自然山体资源形成较好的城市景观,真正做到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图3)。 2.2 开发的经济性 在园区开发建设中,对大部分地区或城市的政府来讲,资金缺乏是制约园区开发和建设的最主要因素。因此,产业园区规划要把降低投资、提高资金的效益作为规划的主要指导思想,并在具体的规划设计中加以体现。 广州科学城用地规划充分尊重现状山体和生态环境,利用谷地进行开发建设,避免了对山体的大开大

XX生态园规划设计方案

XX生态园规划设计方案 农业生态园就是采用生态园模式进行观光园内农业的布局和生产,将农业活动、自然风光、 科技示范、休闲娱乐、环境保护等融为一体,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家庭生活,提供国民休闲,增进国民对农业及农村的体验为目的的农业经营;是集旅游功能、农业增效功能、绿化、美化和改善环境功能于一体的新型产业园。它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都市休闲游的兴起,促使人们亲近自 然、感受自然的需求持续增长。观光休闲农业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相继岀现了多种类型的 开发运作模式。通过逐渐带动引导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根据地方自然资源优势,科学合理的功能 定位,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汕尾也不例外,现在人们的生活需求更加丰富,追求多元化、 立体性的生活方式,以减轻工作压力,调节生活平衡的愿望与日俱增。但是,全市境内目前尚无一处集休闲、娱乐、观光和健身于一体可供人们工作之余休闲娱乐的生态园,建设一个生态园已 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红海湾XX村自然条件优越,村风淳朴,村内无任何有污染的企业,公路直达本村,距深 汕高速入口20公里,离汕尾市区也只有25分钟的里程,距红海湾风景区1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经营目标:形成汕尾社会各界人士休闲养身会所,品味正宗汕尾海滨野生鱼类,虾类,果 蔬园等健康食品,尽情享受农夫乡村田野农家生活,把红海湾XX村生态园打造成最具汕尾海滨特色的绿色生态园和农家休闲中心,提高红海湾、xx 村社会知名度带动xx 村经济发展。塑造“汕尾海滨,鱼米之乡”标志性绿色生态园。红海湾xx 村生态园以村自然风光为主体,共计总面积

工业园区规划设计

天元世纪:体系完整的工业园区规划设计 工业园区不同于普通的建筑工地,它作为各级政府对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平台,也是政府直接管理的工业投资实体,经过多年的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历程中,往往承担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基于政府意志来有效地推动该区域产业结构进而向更高层次升级。 工业园区的规划设计不仅仅是满足客户要求顺应市场这么简单,还应该要符合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意志,北京天元世纪装饰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会基于园区进行SWOT分析,结合园区实际情况,设计和规划并确定园区定位。 第一,是对于园区的资产做认真调查,再根据地区产业的资源情况特色进行相关的调查研究。经过认真调研以后把这些问题分析清楚后再进一步确定做哪一类工业园区,是做物流工业园区,还是做医药工业园区,或者做食品工业园区。这些都是根据当地有哪些企业、拥有哪些资源,做认真的分析研究。 第二,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很重要。园区的产业定位和产业的选择需要同时策划完成,以便下一步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园区一般有七通一平、九通一平,在这些确定好的同时,一定要对园区认真地规划,尤其重要的是有同类产业或同类

产品的话,一定要集中摆放集中在一个园区发展,方便功能区域的划分,比如装备制造业就要摆在一个区域内集中,集群化地发展。 第三,工业园区里的产业结构调整要规划好。北京天元世纪装饰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会对该园区产业进行摸底调查,并根据调查进行企业的产业的结构调整,令企业能够进一步提档升级,并且会把科技含量低的附加值低的产业转移出去,把科技含量高且产品附加值高、有前途的产业引入进来,加大园区发展价值。

最后,北京天元世纪装饰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会设计完整的工业园区的市场体系建设。包括工业园区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产品研发体系的建设、人才培育体系的建设、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品牌推广体系的建设,等等。还可以加入中介,比如会计、律师服务等行业的体系建设等等,一系列的市场体系建设都要进一步完善,做到不出工业园区,企业中遇到的问题都能够得到解决。这样的工业园区才会有生命力和吸引力。

智慧工业园区建设方案

智慧工业园区建设方案 WORD版本下载后可编辑

第 1 章建设背景 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国内全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背景下,在国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形势下,聚集式发展产业成为各地政府的重要工作,园区是承载这一任务的主要载体,在已建园区继续转型升级的同时,大量新建园区不断涌现,园区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在园区探索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信息化建设对于争夺高端产业发展要素、加快科技自主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完善民生保障体系、打造园区独特品牌中具有关键意义。随着信息化走向更广泛、更深入、更智慧,信息化如何支撑园区发展战略、信息化如何应对园区核心业务的需求、如何应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冲击等方面成为园区面临的共同课题。 第 2 章园区创新发展趋势 2.1 园区经济向生态型转变 经过多年的发展,园区积累了丰富的产业,形成了企业聚集发展的态势,但是,我国的园区在开发建设的快速推进过程中,仅仅解决了产业“进区入园”,即只关注了产业的地理集中或产业集聚问题,而没有解决产业的链式发展和集群化竞争。随着国家优惠政策统一化、土地、环保政策趋紧,单纯依靠规模效益的粗放型园区经济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 在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下,园区迫切需要改变园区内产业间、产业内部关联度低、配套性差、资源利用率低的状况,着力完善产业链和产业配套,促进资源利用由“资源-产品-废物”的现行模式向“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转变,尽量减少生产端的资源投入、尽可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与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实现资源再循环。显然,在两型社会的要求下,建设“资源循环、经济发展”的生态型园区,促进产业的生态化和生产、生活、生态的协调发展,是今后我国各类园区发展的大趋势。

园区规划设计方案

大连田祖生态庄园规划设计方案 一、项目概况 大连田祖生态庄园,位于庄河市大郑镇葛炉村,远离工业区,自然条件优越。园区占地面积5800亩,是集有机农业生产深加工、观光旅游、采摘、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大型生态庄园。现有科技人员20多人,员工120人。 二、规划理念 1.指导思想 本设计充分挖掘田祖人文历史,提炼与农业相关的人文景观;以有机农产品市场为导向,以营造生态景观为宗旨,以有机农业生产和深加工为牵引,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最终达到田祖农庄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的目标。 2.主题定位 田祖农庄的主题定位为自然、新奇、文化、科技、体验,营造一种景观,体现厚重的文化氛围,为现代人提供一个可以令其身心愉悦的休闲佳处,符合现代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生存理念。 3.功能定位 田祖农庄功能定位以农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为主景观轴,建成“生产、展览、旅游、食宿、购物、娱乐”六大要素配套的景观旅游景区格局,发展成为集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观光旅游、休闲娱乐、科普教育、生态度假为一体的综合型生态农业观光园。 4.规划原则

(1)生态原则 生态不仅有它的社会效益,更有它的经济效益,维护生态己经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强调农业观光园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突出田祖农业观光园的生态性、环保性,营造“人文景区,有机农业”,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2)场所精神的提炼与文脉的植入 通过现场的考察,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园区周边的自然景观资源,进行地形改造,在保障景观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经济投入;通过田祖历史文化、地方文化、民俗文化的汇聚、筛选、提炼,将优秀的文化元素植入园中,让整个园区的建设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3)突出重点,强化特色原则 本设计突出田祖农业观光园的重点,强调农业特色,整体建筑风格要符合农业发展现状,要多以茅草屋等最接近自然的建筑载体来呈现与自然的有机结合。农庄要提升农业文化,包装农业产品,打造精品观光农业,建成庄河对外形象展示的一张名片。 (4)可持续发展原则 规划设计一步到位,工程建设分布实施。一期主要做一些比较成熟的项目和主题景观,在二期的地方,进行临时绿化或做临时苗圃,既可节约投资又可保证园区发展的持续性。 (5)市场导向原则※※※ 田祖农庄定位以迎宾服务和农副产品加工贮藏配送收入为主,以园艺观赏植物、现代农业展示等收入为辅,并在这些基础上增设一些有附加收益的项目。另外,在植物配植方面,满足景观需求的前提下,多选用有经济效益的植物,并在游人的观赏过程中要始终如一的贯彻好引导消费工作,从进入庄园到离开庄园都要有相应的利益点作为经济支持,并且要适时、合宜。 (6)要素配套原则

物流园区规划设计方案-精品

大连港物流园区规划设计 方案 大连港鸟瞰图 大连港 团队负责人:崔林林 小组成员:李霞、倪贺、杨亚、蔡鹏、崔林林

简介: 大连港是中国大连的港口,建于清末1898年,是一个天然不冻的良港,亦是中国南北水陆交通运输枢纽和重要国际贸易港口之一。在国际贸易和国内物资交流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大连现有7个专业装卸作业区,共48个泊位,最大水深为17.5米。大连港口水域310多平方公里,陆地面积为4.7平方公里,仓库40座,面积27,000平方米,货场86,000平方米。自开港以来,几经扩建改造,容纳船只通过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已成为大规模、现代化的综合性港口。目前,大连港与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港口建立了业务往来。其港口吞吐量迅速增长,由1980年的3200多万吨,到2008年的2.5亿多吨。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内外实践证明,现代物流业发展已成为提升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综合经济竞争能力的有效手段;物流服务水平和物流成本已经成为投资环境的重要影响因素。为此,国家各有关部门及省市对物流业的发展高度重视,许多省市地区依据自有的区位条件和交通条件将物流业列为支柱产业或优先发展产业。处在辽宁最南端的大

连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基础上,也迎来了发展机遇。加快发展了物流园区这一建设。 一、大连港物流园区物流现状: 置身于东北亚经济圈内,大连港是东北腹地走向东南沿海和国际市场的主要通道和重要枢纽,其良好的自身优势,旺盛的航运市场需求和东北地区的未来发展前景,促使大连港有条件、有能力、有必要加快发展,为东北地区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1.大连港物流产业发展现状: 大连港自1899年建港以来,先后建成了大连湾港、大窑港湾、鲇鱼湾油港、大连湾渔港、和尚岛煤

产业园区的规划设计布局

产业园区的规划设计布局 产业园区的规划设计布局提要:综合保障园:位于基地东南地块。规划内容有行政管理、金融服务、商务接待、文化展览、教育培训,居住,医疗及学校等配套服务功能 自 产业园区的规划设计布局 产业基地内六个产业园依据泾渭工业园产业布局、内外部交通运输条件、园区空间结构和场地条件进行布局。 ①综合保障园:位于基地东南地块。规划内容有行政管理、金融服务、商务接待、文化展览、教育培训,居住,医疗及学校等配套服务功能。综合保障园居中布局便于更好地向周边其他产业园区发挥服务功能。居住及配套设施结合绿化水系廊道布局,创造出生态型的居住社区。 在综合保障园的北部为综合用地,这是本次规划提出的一种增加规划弹性应变能力的用地控制方式,综合用地将来可安排对环境要求较高的技术研发、企业孵化及居住配套服务设施。综合用地的设置首先利用轨道交通对其两侧用地的辐射影响力,其次与纵横两轴作为基地和城市景观大道的构思相协调,并且适应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和市场需求。 ②高新企业园位于台塬之上,安排运输量大的企业。靠近泾渭工业园物流中心,便于物资运输。 采用集约化,多样性布置。道路将地块划分成大小不同

的地块,企业可根据建设需求进行选择,并可灵活调整。相邻企业的管理生活设施相对集中,形成沿渭源北路的两个综合服务中心。厂区规划以一定规模的联合厂房为主,体现工业厂房的规模化,综合化特征。 物流通过东西两翼的泾渭路、渭阳路与外部衔接。人流沿渭源北路与居住区保持便捷畅通。 建筑体块彰显工业生产特点,齐整有序的沿街厂房,对外诠释着企业精神和发展活力,地块内灵活设置绿地,提升空间的环境品质。 ③科技创新园:位于综合保障园西侧。规划满足科研办公、科研试制和试验功能。 景观引入:园区沿横轴展开,水系、绿化穿插其中。 树形生长:以东西向景观轴为主干、以南北向发展轴为支干,以各类科研生产模块为叶片弹性生长,各组建筑相对独立,富有弹性和发展空间,保证园区的创新和活力。 ④化工环保园:位于基地西南角,处在城市主导下风向,以减少对基地的污染。工艺性强的复杂设施布置在内部。使化工环保园外部空间完整、内部空间有序。 自

园区网规划与设计方案

园区网规划与设计方案

园区网规划与设计方案 一.概述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数字化、信息化、地球化的社会,网络时代已经到来,人们的生活、工作、购物、学习、办公等都已经离不开网络。 所谓园区即包括智能小区、校园网、医院、政府及工厂企业等几个智能建筑的综合建筑群,这几个网的区别在于一些应用软件的安装及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需要。例如智能小区有着重解决居民的通讯自动化,抄表自动化,小区的网络化加上公建配套设施中,物业管理的办公自动化以达到整个小区的智能化,而校园网主要解决建设一个以办公自动化、计算机辅助教学、现代计算机校园文化及办公自动化为核心,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技术先进、扩展性强、能覆盖全校主要楼宇的校园主干网络,将学校的各种PC机、工作站、终端设备和局域网连接起来,并与有关广域网相连,在网上宣传自己和获取Internet网上的教育资源。形成结构合理、内外沟通的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能满足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需要的软硬件环境,开发各类信息库和应用系统,为学校各类人员提供充分的网络信息服务。政府上网实质上是在全国范围内构建一个电子政府, 利用信息和通讯技术, 有效地实现行政、服务及内部管理等功能,在政府、社会和公众之间有机服务系统的集合。对于现代的企业,已经开始实行无纸办公,公司之间的联系、企业

方便远程用户的拨号接入,又能满足特殊用户高效地连入广域网,使用灵活;具有很强的分布式数据处理能力。同时,在组建中,对网络产品还有以下要求:坚持开放性,采用国际标准和通用标准;采用先进而成熟的技术;易于技术更新及网络扩展,在将来网络技术升级时还能使用现有的网络技术和产品;实用,性价比高,以太网,快速以太网,千兆以太网和ATM网三者性能状况由低到高,但是价格也是由低到高的,在建设校园网时要充分考虑到学校的经济实力,选择“好用,够用,适用”的网络技术是关键。 三.校园网解决方案 硬件是为构造应用环境和运行软件服务的,所以校园网采用什么样的硬件方案要根据学校现代教育模式的需要和软件运行环境的要求而设计的,无法找到统一或者标准的解决方案。 由于在校园网络的建设中,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同,因此网络建设规模亦不相同,根据具体学校性质、规模,按照小、中、大三种规模进行网络方案分析和设计,分别给出相应实际的解决方案: 3.1 小规模校园网络 3.1.1 应用规模 1个多媒体教室:约40个多媒体用户 1个电子阅览室:约24个多媒体用户

产业园区规划方案

产业园区规划方案 产业园区规划方案 产业园区规划方案 (一) 衡阳位于湖南省中南部,总面积15310平方公里,总人口万(2016年底)。衡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及其深厚。由于地处衡山之南,因山南水北为“阳”,故得此名。而因“北雁南飞,至此歇翅停回”,栖息于城南回雁峰,故雅称“雁城”。 (二)园区现状分析 1、位置及范围:衡阳植物园位于衡阳市雁峰区,紧靠衡昆高速、市外环路,距离市中心5公里。植物园南北长3500米,东西宽400-1000米,规划面积为219公顷,其中近期规划面积为109公顷,远期规划面积为110公顷。 2、园区基本概况:衡阳植物园所在地是衡阳林科所科研及生产用地,山林树种丰富,生长茂盛,林业生产集约度高,具体由衡阳市林业局组织实施与具体执行。 3、存在的问题 (1)区域周边存在化工、灯泡制造等企业污染源。 (2)区域内山丘之间跨度过小,功能布局空间有限。 (3)区域规划红线范围内,民居修建审批失控。 (三)开发条件分析 1、建设条件 (1)气候: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光照平均时数1629小时,温度年均18.5度,无霜期283天,年均降水量1368.4毫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 (2)土壤:属于四纪红壤土,含有机质高,氮钾含量丰富,PH值5.7-6.0,土壤保保肥性强,耕地土层深厚,适宜建设植物园。

(3)水:衡阳植物园靠近湘江,地下水资源丰富,结合喷灌可满足项目供水需要。 由以上分析可知:规划中的衡阳植物园内阳光、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水旱灾害发生频率低,投入产出率高,具备现代生态林业及植物园建设的优越条件。 2、交通条件 公路:衡阳植物园紧靠衡昆高速、市外环路,其所在的衡阳市又是全国45个公路交通主枢纽城市之一,京珠高速、衡昆高速衡枣、107国道(北京至广州)、322国道(衡阳至广西凭祥友谊关,直至越南)、“三南公路”(连接湘赣闽南部)贯穿全境。另有衡邵、衡炎、京港澳(京珠高速复线)潭衡及衡(临)武段、衡(南)岳等高速公路在 建中。 铁路:境内京广铁路与京广港高速铁路武广段四线并行,未来的衡阳将会成为南方最大的铁路枢纽。 民航:市区距长沙黄花国际机场约170公里,行程约2小时。 3、区位条件 衡阳植物园距离衡阳市中心只有5公里,与旅游胜地南岳较近,距离蔡伦、王船山、罗荣桓等名人故居一步之遥,随着衡阳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步伐的加快,衡阳植物园作为现代生态林业休闲观光景点必将吸引远近游客前来观光休闲。 4、市场条件 衡阳总人口万,以衡阳为中心的2小时经济圈,在湖南省境内辐射人口3400万,相当于一个中等省区的人口规模。随着周末及假日经济的形成,本地及周边客源市场潜力巨大。 二、市场分析与定位 (一)旅游发展趋势分析

广东省工业园区规划设计指引

广州市工业园区规划设计指引(试行) 1、导则 为满足广州建设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的需要,实现新期广州市的产业发展目标,科学的利用土地,促进经济发展更好的发挥城市效能,特制定本指引。 本指引使用范围为广州市行政辖区内工业园区规划及建设。有关发展规范及规划标准的准则,应在规划新工业区时应用;如情况许可,该准则亦宜在现有工业区内逐步施行,尤其应在现有工业用地重新整合调整时施行。 本指引是以国家、广东省、广州市的有关规范及标准为依据,参照香港、台湾和国内相关城市的同类标准及准则,结合广州市的具体情况,及历年来城市建设管理经验编制而成。 本指引主要针对工业园区规划设计的一般共性问题的建议引导,特殊要求的工业用地按相关专业要求执行。规划工业园区时,一般应采用上述设计原则,尽管每项具体设计都会受制于个别地块的环境及项目性质。 本指引未包括内容应符合国家、广东省、广州市的有关规范及标准及相关专业规范要求。 本指引应定期的更新以适应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状况的变化及相关规范、工艺、技术的更新。 2、工业园区规划设计 工业园区的界定及分类 工业用途——本指引“工业用途”与国标《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中所分类叙述的工业用地M用途一致。定义一般可表述如下:凡任何处所、或建筑物、构筑物内(不包括露天矿场用地)用作进行物品的制造、更改、清洗、

修理、装饰、精加工、出售前改装、捣碎或拆除、进行物料的改变、包装,或与上述程序项配套的贮存、装卸及有关的研究设计均属工业用途。 工业园区——本指引所指的工业园区为集中一定规模的城市用地用来主要发展工业用途。广州目前情况,根据不同的管理关系,可大致分为国家级、市级、区级、镇级。 工业用地分类——工业用地一般指工矿企业的生产车间、库房及其附属设施用地。本指引主要按国标(GBJ137-90)《城市用地分类及规划建设用地分类标准》分类,结合新的发展形势和本市的实际情况,在国标现有三类工业用地的基础上补充增加高新技术园区用地。 2.2工业园区的规划设计原则 关于工业用地选址及规划布局采取的主要原则有: 一般规划原则 选址应根据广州市战略规划纲要、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要求,结合城市发展目标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及用地、环境要求综合加以确定。 贯彻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的原则,协调好社会、经济、环境三大效益,发挥土地的最大综合效益。 应按不同类型在城市中合理布局,其规划建设应当与周围土地使用功能及环境要求相协调,与城市居住区有适宜便捷的交通联系。 应根据土地价值的级差和区位条件,有重点、分层次、分区域发展不同项目。 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如地质条件、排水条件,不受洪涝威胁。用地宜为平地或大片平坦的阶地。

智慧工业园区规划方案

智慧工业园区规划方案 解决方案概述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产业园区通过招商引资完成大量产业资源原始积累的同时,为了打破园区之间同质化现象,亟需实现“由外源性的产业集聚向内生性创新经济引擎的产业业态转变”,这种转变主要体现在管理与服务能级的提升和园区特色品牌打造与模式输出。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经济研究院--智慧产业园区解决方案根据产业园区的规模化、跨区域、多业态的管理需求,以提升园区服务能级为中心,为产业园区提供基于信息化支撑基础上的服务与运营发展模式,以一种更高效的方法,盘活覆盖产业园区内的各项服务载体与资源,通过集成跨行业、跨专业、跨部门的与园区产业相关的各类资源,为园区企业提供系统、全面、方便、高效的公共性服务,从而在引领产业发展、推动自主创新、促进招商引资、节约企业成本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适用对象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经济研究院--慧产业园区解决方案主要适用于各类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园区,如软件园、生物医药园、服务外包园等等。 应用场景 依托园区实体基地,在实现园区内部信息化运营管控的同时,根据企业迫切需求整合各方服务资源,面向园区各个主体(园区管理机构、企业、创业者、服务机构、投资机构等),以营造特色产业服务环境、提升园区产业运营发展核心竞争力为目标,构建线上线下联动、台前台后融合的一站式产业链协作公共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多元化服务,促进资源共享,打造产业集群。

核心功能体系 考虑到信息化项目是一个长期推进的过程,园区的管理与服务体系会不断进行变化和扩展,因此我们采用统一底层、前台服务应用、后台服务支撑,应用独立,可灵活扩展的系统架构。 前台依托后台的数据中心和服务处理流程,对接外部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内容丰富、动态、可交互、可快速响应的服务应用;后台基于园区服务与运营体系,能够有效提升服务工作效能,并针对各类服务进行有序、规范的支撑与管理。这些应用可根据园区服务资源集聚和服务项目推进的情况进行添加,共享底层基础数据库,并支持APP应用。 1、园区在线综合服务平台

智慧城市智慧园区设计方案

1.1.1智慧园区 (一)建设目标 通过智慧园区建设,可以帮助园区建立统一的组织管理协调架构、业务管理平台和对内对外服务运营平台。围绕园区管理和产业服务,完善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逐步建立“服务网络化、应用智慧化、平台集约化、运营社会化”的自主创新服务体系的新型园区,实现园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产业价值链提升的目标。 (二)建设内容 图5-3-12-1智慧园区架构示意图 1.建设云化的园区信息基础设施 通过建设云化的园区信息基础设施,充分降低企业信息化和创新成本。建设企业信息服务平台,推动园区信息资源共享,为企业提供

信息发布、业务交流平台,提升园区科技服务能力,打造本地企业生态链。实现无线网络覆盖,园区任何角落都能够通过各种设备接入网络,随时随地的访问政府、各产业园区、企业的公共服务,通过授权办理各项业务,使信息服务无处不在。 图5-3-12-2智慧园区信息服务平台示意图 2.建设智慧园区一体化管理平台 通过建设智慧园区一体化管理平台,为企业提供网络基础设施、支付平台、安全平台、管理平台等服务,帮助园区内企业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办公,从而减少企业运营成本。同时提供“一章审批、一网审管、一单规范”和政务服务“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模式,简化审批流程,提高服务效率。 3.完善城市电子商务服务平台 电子商务平台是为城市企业或个人进行网上交易洽谈提供一个虚拟网络空间和保障商务顺利运营的管理环境,通过电商平台协调、

整合信息流、货物流、资金流。企业、商家可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的网络基础设施、支付平台、安全平台、管理平台等共享资源,有效地、低成本地开展自己的商业活动。 建立社区电子商务平台,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居民足不出户即可完成绝大部分生活必需品的采购。建设城市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采用先进的网络架构,全面打造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城,为农牧业直供模式提供线上支持,支持网络下单与支付,配合线下智能配送到社区,形成一个完整的农产品直供模式。 城市电商平台可以采取与国内知名电商厂家如阿里、京东、腾讯等进行合作,借助品牌力量,更好地实现农牧产品线上营销和推广。

智慧工业园区整体建设运营实施解决方案

智慧工业园区建设方案 第 1 章建设背景 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国内全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背景下,在国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形势下,聚集式发展产业成为各地政府的重要工作,园区是承载这一任务的主要载体,在已建园区继续转型升级的同时,大量新建园区不断涌现,园区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在园区探索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信息化建设对于争夺高端产业发展要素、加快科技自主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完善民生保障体系、打造园区独特品牌中具有关键意义。随着信息化走向更广泛、更深入、更智慧,信息化如何支撑园区发展战略、信息化如何应对园区核心业务的需求、如何应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冲击等方面成为园区面临的共同课题。 第 2 章园区创新发展趋势 2.1园区经济向生态型转变 经过多年的发展,园区积累了丰富的产业,形成了企业聚集发展的态势,但是,我国的园区在开发建设的快速推进过程中,仅仅解决了产业“进区入园”,即只关注了产业的地理集中或产业集聚问题,而没有解决产业的链式发展和集群化竞争。

随着国家优惠政策统一化、土地、环保政策趋紧,单纯依靠规模效益的粗放型园区经济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 在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下,园区迫切需要改变园区内产业间、产业内部关联度低、配套性差、资源利用率低的状况,着力完善产业链和产业配套,促进资源利用由“资源-产品-废物”的现行模式向“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转变, 尽量减少生产端的资源投入、尽可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与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实现资源再循环。显然,在两型社会的要求下,建设“资源循环、经济发展”的生态型园区,促进产业的生态化和生产、生活、生态的协调发展,是今后我国各类园区发展的大趋势。 2.2园区企业向高新型转变 在激烈的园区竞争背景下,园区的产业同质化竞争也日趋严重。从世界范围来看,产业链的附加值主要向产业链的两端延伸,在研发、设计、创新等上游领域和现代物流、展销服务等下游领域存在着较为丰厚的利润空间,而我国多数园区的产业体系都处于产业链的中间环节。 在竞争的压力下,为了抢占产业链的高附加值端,园区内的企业日益增加研发投入,转变以往单纯生产制造的发展方式,向高新型企业演进,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保持竞争领先优势。显然,在园区“二次创业”的过程中,推动园区企业向高新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