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大学金属材料学考试知识点总结

河南科技大学金属材料学考试知识点总结
河南科技大学金属材料学考试知识点总结

合金元素:特别添加到钢中为了保证获得所要求的组织结构从而得到一定的物理、化学或机械性能的化学元素。(常用Me表示)

微合金元素:有些合金元素如V,Nb,Ti, Zr和B等,当其含量只在0.1%左右(如B 0.001%,V 0.2 %)时,会显著地影响钢的组织与性能,将这种化学元素称为微合金元素。

奥氏体形成元素:在γ-Fe中有较大的溶解度,且能稳定γ-Fe的元素C,N,Cu,Mn,Ni,Co等

铁素体形成元素:在α-Fe中有较大的溶解度,且能γ-Fe不稳定的元素Cr,V,Si,Al,Ti,Mo,W等

原位析出:指在回火过程中,合金渗碳体转变为特殊碳化物。碳化物形成元素向渗碳体富集,当其浓度超过在合金渗碳体中的溶解度时, 合金渗碳体就在原位转变成特殊碳化物。如Cr钢碳化物转变

异位析出:含强碳化物形成元素的钢,在回火过程中直接从过饱和α相中析出特殊碳化物,同时伴随着渗碳体的溶解,如V,Nb,Ti。(W和Mo既有原位析出又有异位析出)

网状碳化物:热加工的钢材冷却后,沿奥氏体晶界析出的过剩碳化物(过共析钢)或铁素体(亚共析钢)形成的网状碳化物。

水韧处理:将高锰钢加热到单相奥氏体温度范围,使碳化物完全溶入奥氏体,然后在水中快冷,使碳化物来不及析出,从而获得获得单相奥氏体组织。(水韧后不再回火)

超高强度钢:用回火M或下B作为其使用组织,经过热处理后抗拉强度大于1400 MPa (或屈服强度大于1250MPa)的中碳钢,均可称为超高强度钢。

晶间腐蚀:沿金属晶界进行的腐蚀(已发生晶间腐蚀的金属在外形上无任何变化,但实际金属已丧失强度)

应力腐蚀:钢在拉应力状态下能发生应力腐蚀破坏的现象

n/8规律:随着Cr含量的提高,钢的的电极电呈跳跃式增高。即当Cr的含量达到1/8,2/8,3/8,……原子比时,Fe的电极电位就跳跃式显著提高,腐蚀也跳跃式显著下降。这个定律叫做n/8规律。

黄铜:以Zn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铜合金。

青铜:除黄铜和白铜(铜-镍)合金之外的铜合金。

白铜:以镍为主要添加元素的铜基合金。

灰口铸铁:灰口铸铁中碳全部或大部分以片状石墨形式存在,其断口呈暗灰色。(片状石墨对基体产生割裂作用,并在尖端造成应力集中,故灰口铸铁力学性能较差)

可锻铸铁:可锻铸铁中的碳全部以或大部分以图案絮状的石墨形式存在,它是由一定成分的白口铸铁经长时间高温石墨化退火而形成的。又称韧性铸铁。

蠕墨铸铁:蠕墨铸铁中的碳大部分以蠕虫状石墨形式存在。(高耐热性)

麻口铸铁::麻口铸铁中的碳一部分以渗碳体形式存在,另一部分以石墨形式存在,端口呈黑白相间。(无实用价值)。

基体钢:指其成分含有高速钢淬火组织中除过剩余碳化物以外的基体化学成分的钢种。(高强度高硬度,韧性和疲劳强度优于高速钢,可做冷热变形模具刚,也可作超高强度钢)

双相钢:是指显微组织主要是由铁素体和5%-20%体积分数的马氏体所组成的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即在软相铁素体基体上分布着一定量硬质相马氏体。

黑色组织:高速钢在实际铸锭凝固时,冷速>平均冷速。合金元素来不及扩散,在结晶和固态相变过程中转变不能完全进行,共析转变形成δ共析体为两相组织,易被腐蚀,在金相组织上呈黑色,而称作黑色组织。

低(中高)合金钢:合金元素总量小于5%的合金钢叫低合金钢。合金含量在5%-10%之间的合金钢叫中合金钢。大于10%的高合金钢。二次硬化:在含有Ti, V, Nb, Mo, W等较高合金钢淬火后,在500- 600℃范围内回火时,在M中析出弥散的W,Mo及V的碳化物,并使钢的硬度明显提高。称二次硬化现象)

二次淬火:贫化的残留A中合金元素和C的含量下降,是Ms点升高,在回火过程中转变为M使钢的硬度提高。

第一章

1、合金元素V、Cr、W、Mo、Co、Ni、Cu、Ti、Al中哪些是铁素体形成元素?哪些是奥氏体形成元素?

答:奥氏体形成元素:C,N,Cu,Mn,Ni,Co,等。

铁素体形成元素: Cr,V,Si,Al,Ti,Mo,W。

V、Cr与α-Fe可形成无限置换固溶体;

Mn、Co、Ni与γ-Fe可形成无限置换固溶体。

铁素体不锈钢 1cr17 0cr13Al 奥氏体不锈钢 00cr19Ni10 0cr18Ni9

2、简述合金元素对铁碳相图(如共析碳量等等临界点)的影响。

答:1.改变奥氏体相区位置奥氏体形成元素均使奥氏体存在的区域扩大,其中开启γ相区的元素如,Ni Mn含量较多时可使钢在室温下得到单相奥氏体相区。铁素体形成元素均使奥氏体的相区缩小,其中封闭γ相区的元素如Cr Ti Si等超过一定含量时,可使钢在室温获得单相铁素体组织。

2.改变共析转变温度扩大γ相区的元素,使共析转变温度降低。缩小γ相区的元素,使其升高。)

3.改变S和E等临界点的含碳量几乎所有合金元素均使共析点(S)和共晶点(E)含碳量降低,即S点和E点左移。

3.合金钢中碳化物形成元素(V,Cr,Mo,Mn等)所形成的碳化物基本类型及其相对稳定性。

答:基本类型:根据碳元素原子半径与过渡族金属元素原子半径的比值将碳化物分为第一类和第二类。第一类:当rc/rMe<0.59时形成具有有简单晶体结构的碳化物间隙相,称简单间隙碳化物。如W、MO、V、TI等形成的碳化物。rc/rMe>0.59时,形成具有复杂结构的碳化物,称复杂间隙碳化物。如Cr、Mn、Fe形成的碳化物。第二类比第一类稳定性低。

4.如何利用合金元素来消除或预防第一次、第二次回火脆性?

1)低温回火脆性(第I类,不具有可逆性)

其形成原因:沿条状马氏体的间界析出K薄片;

防止:加入Mo,Ti,V,Al可改善脆性;Si可有效的推迟脆性温度去。

2)高温回火脆性(第II类,具有可逆性)

其形成原因:与钢杂质元素向原奥氏体晶界偏聚有关。防止:在钢中加入适当的W,Mo,Ti等可有效地抑制其它元素偏聚,稀土元素也能抑制回火脆性的产生.

5.如何理解二次硬化与二次淬火两个概念的相关性与不同特点。

相同点:都发生在合金钢中,含有强碳化物形成元素相对多,发生在淬回火过程中,且回火温度550℃左右。

不同点:二次淬火,,是回火冷却过程中Ar转变为m,是钢硬度增加。二次硬化:回火后,钢硬度不降反升的现象(由于特殊k的沉淀析出)6.一般地,钢有哪些强化与韧化途径?强化固溶强化细晶强化形变强化第二相强化

韧化1、细化晶粒2、提高钢的耐回火性3、改善基体韧性4、细化碳化物5、调整化学成分6、形变热处理7、低碳马氏体强韧化8提高冶金质量

█7.20Si2Mn2MoV钢合金化与强韧化机理

答:采用“多元少量”的合金化原则,获得强度塑韧性良好配合,提高钢的淬透性,回火稳定性,抑制回火脆性。

强化:1,固溶强化:加入 Si、Mn、Mo溶于钢的基体中,使晶格畸变产生弹性应力场,与阻碍位错运动,而达到强化效果。2沉淀强化由于高温下VC沿晶界的析出起钉扎作用,增大位错运动阻力,达到强化效果。3细晶强化由于VC的弥散分布阻止A晶粒长大,相界面增加,位错阻力增加位错塞积而强化;

韧化:细化晶粒,细化碳化物,Si,Mn,Mo,V等碳化物形成元素,阻止渗碳体析出长大,从而细化K,而强碳化物形成元素Mo,V阻止A晶粒长大,细化基体组织,提高韧度

第二章工程结构钢

1.对工程结构钢的基本性能要求是什么?

答:(1)足够高的强度和韧性;(2)良好的焊接性及一定的耐蚀性(3)良好的成形工艺性。

2.低合金高强度钢的合金化特点

答:以锰为主,Cr,镍含量较低;微合金化元素有V,Ti,Nb,Mo,B;利用少量磷提高耐大气腐蚀性;加入微量稀土元素,以便脱硫、去气、消除有害杂质、改善夹杂物的形态与分布,提高钢的力学性能,对工艺性能也有好处。

3.微合金化元素在微合金化钢中的主要作用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作用:铌,钒或钛作为微合金元素,其作用之一是通过他们的碳化物、氮化物质点阻止奥氏体晶粒在加热时长大,例:微量钛(w小于等于0.02%)以TiN从高温固态钢中析出,呈弥散分布,对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很有效;作用二是在轧制时延迟奥氏体的再结晶,例:在热加工过程中,通过应变诱导析出铌、钛、钒的氮化物,沉淀在晶界、亚晶界和位错上,起钉扎作用,有效地阻止奥氏体再结晶的晶界和位错的运动,抑制再结晶过程的进行。

1.调质钢、弹簧钢进行成分、热处理、常用组织及主要性能的比较,并熟悉各自主要钢种。

主要钢种:A.调质钢:按淬透性大小可分为几级:

1)低淬透性钢45,40Cr,45Mn2, 45MnB, 35MnSi

3)中淬透性钢635CrMo, 42MnVB, 40MnMoB ,40CrNi

4)高淬透性钢40CrMnMo, 35SiMn2MoV,40CrNiMo

B.弹簧钢:1)Mn弹簧钢: 60Mn,65Mn

2)MnSi弹簧钢:55Si2Mn,60Si2MnA

3)Cr弹簧钢: 50CrMn, 50CrVA, 50CrMnVA (使用T<300℃ )

4)耐热弹簧:30W4Cr2VA (可达500℃)

5)耐蚀弹簧:3Cr13, 4Cr13, 1Cr18Ni9Ti (温度<400℃)

2.马氏体时效钢与低合金超强钢相比,在合金化、热处理、强化机制、主要性能等方面有

何不同?

合金化热处理强化

机制主要性能

马氏体时效钢1)过大γ

相区

(Ni、

Co);

2)时效强

化(Ni,

Ti, Al,

Mo,

Nb ,

Mo);

3)为提高

塑韧

性,必

须严格

控制杂

事元素

含量

(C,S,

N,P)

1)高温

奥氏体

化后淬

火成马

氏体

(Ms:1

00~150

℃);

2)进行

时效,

产生强

烈沉淀

强化效

应,显

著提高

强度。

固溶

强化

第二

相强

位错

强化

高强度,

同时具

有良好

的塑韧

性和缺

口强度;

热处理

工艺简

单;

淬火后

硬度低,

冷变形

性能和

切削性

能好;

焊接性

较好

低合金超强钢1)保证钢的

淬透性(Cr,

Mn, Ni);

2)增加钢的

抗回火稳定

性(V, Mo);

3)推迟低温

回火脆性

(Si); 4)

细化晶粒

(V,Mo)。

淬火 +

低温回

火或等

温淬火

使用状

态下的

组织为

回火马

氏体或

下贝氏

加入

一定

量的

合金

元素

如Cr、

Mn、

Si、

Ni、

Mo、V

等进

行综

强度高;

成本低

廉;生产

工艺较

简单;

韧塑性

较差;

缺口敏

感性大;

焊接性

不太好。

成分热处理常

主要性能

0.25~

0.45%

C的C

钢或

中、低

合金

退火或

正火或

正火+高

淬火+

高温回

火+淬或

表氮

火S

较高强韧性和

良好的综合力

学性能

中、高

碳素

钢或

低合

金钢

淬火+

中温回

高的弹性极限,

高的疲劳强度

和屈强比,足够

的韧性,良好的

表面质量,一定

的淬透性,良好

的耐热性和耐

蚀性。

合合

金化

来有

效地

提高

钢的

过冷

奥氏

体的

稳定

3、 GCr15钢是什么类型的钢?这种钢中碳和铬的含量约为多少?碳和铬的主要作用分别是什么?其预先热处理和最终热处理分别是什么? 答:高碳铬轴承钢 C 含量0.95~1.05%,Cr 含量1.40~1.65%。

C 的作用:固溶强化提高硬度和耐磨性。

Cr 的作用:提高淬透性、耐磨性、减小过热敏感性,增加钢的韧性和耐回火性预先热处理:(扩散退火,正火)+ 球化退火

最终热处理:淬火 + 低温回火 +时效(稳定化处理 )

4.高锰钢在平衡态、铸态、热处理态、使用态四种状态下各是什么组织?为何具有抗磨特性?

平衡态组织:α+ (Fe ,Mn )3C 铸态组织:γ (+ α) +碳化物 固溶处理后组织:单相γ 使用状态下组织: 表面硬层 + 内部γ

高锰钢经热处理后获得单一的奥氏体组织,当它受到剧烈冲击及高的压应力作用时,表层的奥氏体将迅速产生加工硬化,同时伴有奥氏体向马氏体的转变,导致表层硬度提高到450~550HBW ,从而形成硬而耐磨的表面,但内部仍保持原有的低硬度状态。当表层被磨损后,新的表面将继续产生加工硬化,获得高的硬度。

第四章

1. 从总体看,工具钢与结构钢相比,在主要成分、组织类型、热处理工艺、主要性能与实际应用方面各自有何特点?

2、什么是红硬性?为什么它是高速钢的一种重要性能?哪些元素在高速钢中有利于提高钢的红硬性? 答:红硬性:在高温下保持高硬度的能力。在高速切削过程中,刀具的刃部温度可达600℃以上,并且要满足切削性能和耐磨性,这要求它必须具有红硬性。提高红硬性元素:C 碳、W 钨、V 钒、

Co 钴、微合金元素。 3.18-4-1高速钢的铸态显微组织特征是什么?为什么高速钢在热处理之前一定锻造? 铸态组织 : 鱼骨状Le+中心黑色组织 -共析体+白色的马氏体+残留的奥氏体(M+r ’). 铸态高速钢由于组织中存在大量粗大的共晶碳化物,并呈不均匀的网状分布,因而严重影响高速钢的性能,所以必须经过锻轧将其破碎,使其尽可能成为均匀分布的颗粒状碳化物 4.高速钢18-4-1的最终热处理的加热温度为什么高达1280℃?回火及预热工艺及特点? 高速钢中合金碳化物M6C 、M23C6和MC 比较稳定,必须在高温下才能将其溶解。所以虽然高速钢的Ac1为820-840℃,但其淬火加热温度必须在Ac1+400℃以上。 根据情况可采取一次预热和二次预热,一般直径小的工件采用800-850℃,对于大型刃具工件,采用二次预热,第一次预热为500-600,第二次在800-850,预热时间为淬火加热时间的二倍。三次560保温1小时回火。

5.高碳高珞冷作模具钢性能特点,元素作用及其热处理工艺及组织什么?

答;性能特点;具有高强度和耐磨性,也要有一定的韧性,足够的淬透性,淬火变形小。

钢中的元素为C(1.4%—2.3%) Cr(11%--13%)、还有少量的钼和钒。这些元素形成的碳化物在高温淬火时大量溶解于奥氏体中,增加了钢的淬透性;在高温(500℃左右)回火时,合金元素又从马氏体中析出,产生二次硬化,增加了耐回火性,从而提高了钢的硬度和耐磨性;加入钼和钒,除了进一步提高钢的耐回火性,增加淬透性以外,还能细化晶粒,改善韧性。

高碳高铬型钢锻造后采用等温球化退火,温度850--870℃,等温时间3—4h ,退火后得到索氏体型珠光体+粒状碳化物组织。

高碳高铬型钢的淬火回火处理通常有一次硬化(采用较低的淬火回火温度),980~1030℃淬火+150~170℃低温回火,得到组织马氏体和少量残奥

二次硬化法(采用高的淬火温度进行多次回火处理),淬火温度1050~1100℃+490~520℃多次回火,得到的组织马氏体

第五章

1.合金元素对不锈钢的影响。

1)提高金属的电极电位2)是金属易于钝化3)是钢获得单相组织并具有均匀的化学成分,组织结构和金属的纯净度,目的是避免形成为微电势。

2.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产生的原因,影响因素与防止方法。

产生的原因:这类钢在加热到450-850温度区间会发生敏化,过饱和的固溶的碳向晶粒边界扩散,与晶界附近的铬结合形成铬的碳化物Cr23C6,并在晶界析出,由碳比铬的扩散快的多,铬来不及从晶内补充到晶界附近,以至于邻近晶界的晶粒周边的Cr 的质量分数低于12%,即所谓的“贫铬”现象,从而造成晶间腐蚀。

影响因素:不锈钢的碳含量;化学成分;加热温度; 加热时间。

防止方法:1)降低钢中的碳量;2)钢中加入强碳化物形成元素(Ti 、Nb ),形成特殊碳化物,消除晶间贫铬去;3)经1050--1100℃淬火,以保证固溶体中碳和铬的含量。

3.耐热钢中合金元素的作用是什么?耐热钢的种类?

铬:提高钢抗氧化性的主要元素

钼,钨:提高低合金耐热钢热强性能的重要元素

铝:提高钢抗氧化性的辅助元素

硅:提高抗氧化性的辅助元素

镍:主要是获得工艺性能良好的奥氏体组织而加入

钛,铌,钒:这些强碳化物形成元素能形成稳定的碳化物,提高钢的松弛稳定性,也提高热强性 结构钢 工具钢 成分 C :中低C 合金元素:中偏低 中高C 合金元素:中偏低高C 组织 P (S,T ),B ,M M,S,T 热处理 退、正、淬、回火 淬火回火 综合性能 强韧 (热)硬,强 应用 工程或制

碳:碳能强化钢,在较低温度时,钢的蠕变主要是以滑移为主,碳有强化作用;在较高温度下,钢的蠕变是以扩散塑性变形为主,而碳促进了碳原子的自扩散,所以起了不利的作用。

耐热钢分为抗氧化钢和热强钢。抗氧化钢有F型抗氧化钢和A型抗氧化钢;热强刚有珠光体耐热钢,马氏体耐热钢,奥氏体耐热钢。

第六章铸铁

1.铸铁与钢相比,在主要成分、使用组织、主要性能上有何不同?

成分: C、Si含量高,S、P含量高

组织:钢的基体 +(不同形状)石墨;

性能:性能比钢要低,特别塑、韧性;G:HB3-5,屈强20MPa, 延伸率近为0;但具有优良的减震性、减摩性以及切削加工性能、优良的铸造性能、低的缺口敏感性;

2.可锻铸铁的其生产分几步?

1)将一定成分的铁液浇注成白口铸铁2)高温G化退火(900-980度15h 。

第七章

1. 1.以Al-4%Cu合金为例,阐述铝合金的时效过程及主要性能(强度)变化。

1)形成溶质原子(Cu)的富集区—GP[I] 与母相α(Al为基的固溶体)保持共格关系,引起α的严重畸变,使位错运动受阻碍,从而提高强度;

2)GP[I]区有序化—GP[II]区(θ’’)化学成分接近CuAl2,具有正方晶格,引起更严重的畸变,使位错运动更大阻碍,显著提高强度;

3)溶质原子的继续富集,以及θ’’形成θ’已达到CuAl2,且部分地与母相晶格脱离关系,晶格畸变将减轻,对位错阻碍能力减小,合金趋于软化,强度开始降低。

4)稳定相θ的形成与长大与母相完全脱离晶格关系,强度进一步降低。这种现象称为过时效。

2.变形铝合金分类,牌号及主要性能特点。

变形铝合金分为:防锈铝合金、硬铝合金、锻铝合金、超硬铝合金。

1)防锈铝合金有 Al-Mn系,牌号为3A系列铝合金;和Al-Mg系,牌号为5A系列铝合金。很好的塑性加工性能和焊接性能,但强度低且不能热处理强化,只能采用冷变形加工提高其强度。

2)硬铝合金是Al-Cu-Mg合金系,牌号为2A系列铝合金。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强度高,但塑性及承受冷热加工能力差

3)超硬铝合金为Al-Zn-Mg-Cu系,牌号是7A系铝合金。强度高,韧性储备高,具有良好的工艺性能;缺点:耐蚀性差,疲劳强度低,应力腐蚀倾向大。

4)锻铝合金是 Al-Mg-Si-Cu系,牌号为2A系列铝合金,代号用LD和顺序号表示。具有良好的热塑性和锻造性能。

3.铸造铝合金主要分为几类?说明主要铸造铝合金的合金系、牌号及主要性能特点。

答:普通锻铝合金:Al-Mg-Si, Al-Mg-Si-Cu ;热锻铝合金,Al-Cu-Mg-Ni-Fe

合金系牌

主要性能特点

Al-S i系ZL1

xx

最好的铸造性能、中等强度和

抗蚀性,应用最广泛。

Al-C u系ZL2

0x

最高的高温和室温性能,适于

制造大负荷或耐热铸件,但铸

造性能和抗蚀性较差。

Al-M g系ZL3

0x

有最好的抗蚀性和较高的强

度,但铸造、耐热性能差,适

于抗蚀、耐冲击和表面装饰性

高的铸件。

Al-Z n系ZL4

0x

铸态下的高强度铝合金,在强

度、抗蚀性和铸造性能,均中

南航金属材料学期末考试重点(带答案)

1.试述碳素钢中C的作用。(书上没有,百度的) 答:随C含量的增加,其强度和硬度增加,而塑性韧性和焊接性下降。当含碳量大于0.25时可焊性变差,故压力管道中一般采用含碳量小于0.25的钢。含碳量的增加,其球化和石墨化的倾向增加。 2.描述下列元素在普通碳素钢的作用:(a)锰、(b)硫、(c)磷、(d)硅。(P5、P6) 答:Mn在碳钢中的含量一般小于0.8%。可固溶,也可形成高熔点MnS(1600℃)夹杂物。 MnS在高温下具有一定的塑性,不会使钢发生热脆,加工后硫化锰呈条状沿轧向分布。 Si在钢中的含量通常小于0.5%。可固溶,也可形成SiO2夹杂物。夹杂物MnS、SiO2将使钢的疲劳强度和塑、韧性下降。S是炼钢时不能除尽的有害杂质。在固态铁中的溶解度极小。 S和Fe能形成FeS,并易于形成低熔点共晶。发生热脆 (裂)。P也是在炼钢过程中不能除尽的元素。磷可固溶于α-铁。但剧烈地降低钢的韧性,特别是低温韧性,称为冷脆。磷可以提高钢在大气中的抗腐蚀性能。S和P还可以改善钢的切削加工性能。 3.描述下列元素在普通碳素钢的作用:(a)氮、(b)氢、(c)氧。(P6) 答:N在α-铁中可溶解,含过饱和N的钢经受冷变形后析出氮化物—机械时效或应变时效,降低钢的性能。N可以与钒、钛、铌等形成稳定的氮化物,有细化晶粒和沉淀强化。H在钢中和应力的联合作用将引起金属材料产生氢脆。常见的有白点和氢致延滞断裂。 O在钢中形成硅酸盐2MnO?SiO2、MnO?SiO2或复合氧化物MgO?Al2O3、MnO?Al2O3。 4.为什么钢中的硫化锰夹杂要比硫化亚铁夹杂好? (P5) 答:硫化锰为高熔点的硫化物(1600),在高温下具有一定的塑性,不会使钢发生热脆。而硫化铁的熔点较低,容易形成低熔点共晶,沿晶界分布,在高温下共晶体将熔化,引起热脆。 5. 当轧制时,硫化锰在轧制方向上被拉长。在轧制板材时,这种夹杂的缺点是什么? (P5) 答:这些夹杂物将使钢的疲劳强度和塑性韧性下降,当钢中含有大量硫化物时,轧成钢板后会造成分层。 6.对工程应用来说,普通碳素钢的主要局限性是哪些? 答:弹性模量小,不能保证足够的刚度;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较差;缺口敏感性及冷脆性较大;耐大气腐蚀和海水腐蚀性能差;含碳量高,没有添加合金元素,工艺性差. 7.列举五个原因说明为什么要向普通碳素钢中添加合金元素以制造合金钢? 答:提高淬透性;提高回火稳定性;使钢产生二次硬化;(老师课上只说了这三点) 8、哪些合金元素溶解于合金钢的铁素体?哪些合金元素分布在合金钢的铁素体和碳化物相之间?按照形成碳化物的倾向递增的顺序将它们列出。(P17—P18) 答:①Si、Al、Cr、W、Mo、V、Ti、P、Be、B、Nb、Zr、Ta②Ti、Zr、Nb、V、Mo、W、Cr 9、叙述1.0~1.8%锰添加剂强化普通碳素钢的机理。 答:①锰可以作为置换溶质原子形成置换固溶体,通过弹性应力场交互作用、电交互作用、化学交互作用阻碍位错运动;②增加过冷奥氏体稳定性,使C曲线右移,在同样的冷却条件下,可以得到片间距细小的珠光体,同时还可起到细化铁素体晶粒的作用,从而达到晶界强化的目的。③促进淬火效应。淬火后希望获得板条马氏体,造成位错型亚结构。 ④通过降低层错能,使位错易于扩展和形成层错,增加位错交互作用,防止交叉滑移。 10、合金元素V、Cr、W、Mo、Mn、Co、Ni、Cu、Ti、Al中哪些是铁素体形成元素?哪些是奥氏体形成元素?哪些能在α-Fe中形成无限固溶体?哪些能在γ-Fe 中形成无限固溶体?(P15-P16) 答:①V、Cr、W、Mo、Ti、Al②Mn、Co、Ni、Cu ③V、Cr、W、Mo、Ti、Al ④Mn、Co、Ni 11、钢中常见的碳化物类型主要有六种,例如M6C就是其中的一种,另外还有其它哪五种?哪一种碳化物最不稳定? 答:①MeX、Me2X、Me3X、Me7X3、Me23X6②Me3X

2017考研政治马原真理8大知识点

2017考研政治马原真理8大知识点 真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是客观的,这是因为: (1)真理内容是客观的。真理的内容来源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 (2)检验真理的社会实践是客观的。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或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真理的两重属性(同人的认识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相联系),二者是对立统一关系 (1)二者是有区别的。绝对真理或真理的绝对性有三个方面的含义: ①任何真理都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都具有不依赖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②人的认识按其本性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客观世界,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③从真理的发展来说,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相对真理或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条件性。表现为: ①从认识的广度来看,任何真理的认识都是对整个世界某些领域、某些事物和过程的一定范围的正确反映,有待于扩展。 ②从认识的深度看,任何真理都是对特定事物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近似正确的反映,有待于深化。 ③从进程上看,它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于发展。 (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又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结的 ①相对之中有绝对,任何相对真理之中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另一方面,绝对之中也有相对,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②真理是由相对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任何真理性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中的一个环节。 (3)割裂二者的关系犯两种错误:绝对主义真理观和相对主义真理观。绝对主义真理观只讲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相对主义真理观则只讲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与谬误成功与失败(易考分析题) (1)含义:真理是对事物正确的认识,谬误是对事物错误的认识。 (2)辩证关系:对立统一 ①真理和谬误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认识,它们是对立的。 ②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相比较存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真理转化成谬误,谬误转化成真理。 ③坚持真理,修正谬误,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我们要善于坚持和发展真理,敢于和善于同谬误做斗争。在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正确的认识往往会导致成功的实践,而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的实践活动也会达不到自身所期待的结果,导致失败。只要人们分析失败的原因,化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就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变失败为成功。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标准的唯物论)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即主观与客观相符合所要求和实践的本质特点,即直接现实性所决定的。 (2)真理的本性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而主观和客观事物本身都不能作为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只有把主观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对照的东西,才能充当检验真理的标准。唯一有这个

金属材料学考试题库

第一章钢中的合金元素 1、合金元素对纯铁γ相区的影响可分为哪几种 答:开启γ相区的元素:镍、锰、钴属于此类合金元素 扩展γ相区元素:碳、氮、铜属于此类合金元素 封闭γ相区的元素:钒、鈦、钨、钼、铝、磷、铬、硅属于此类合金元素 缩小γ相区的元素:硼、锆、铌、钽、硫属于此类合金元素 2、合金元素对钢γ相区和共析点会产生很大影响,请举例说明这种影响的作用 答:合金元素对α-Fe、γ-Fe、和δ-Fe的相对稳定性以及同素异晶转变温度A3和A4均有很大影响 A、奥氏体(γ)稳定化元素 这些合金元素使A3温度下降,A4温度上升,即扩大了γ相区,它包括了以下两种情况:(1)开启γ相区的元素:镍、锰、钴属于此类合金元素 (2)扩展γ相区元素:碳、氮、铜属于此类合金元素 B、铁素体(α)稳定化元素 (1)封闭γ相区的元素:钒、鈦、钨、钼、铝、磷、铬、硅 (2)缩小γ相区的元素:硼、锆、铌、钽、硫属于此类合金元素 3、请举例说明合金元素对Fe-C相图中共析温度和共析点有哪些影响 答: 1、改变了奥氏体相区的位置和共析温度 扩大γ相区元素:降低了A3,降低了A1 缩小γ相区元素:升高了A3,升高了A1 2、改变了共析体的含量 所有的元素都降低共析体含量 第二章合金的相组成 1、什么元素可与γ-Fe形成固溶体,为什么

答:镍可与γ-Fe形成无限固溶体 决定组元在置换固溶体中的溶解条件是: 1、溶质与溶剂的点阵相同 2、原子尺寸因素(形成无限固溶体时,两者之差不大于8%) 3、组元的电子结构(即组元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 2、间隙固溶体的溶解度取决于什么举例说明 答:组元在间隙固溶体中的溶解度取决于: 1、溶剂金属的晶体结构 2、间隙元素的尺寸结构 例如:碳、氮在钢中的溶解度,由于氮原子小,所以在α-Fe中溶解度大。 3、请举例说明几种强、中等强、弱碳化物形成元素 答:铪、锆、鈦、铌、钒是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形成最稳定的MC型碳化物钨、钼、铬是中等强碳化物形成元素 锰、铁、铬是弱碳化物形成元素 第四章合金元素和强韧化 1、请简述钢的强化途径和措施 答:固溶强化 细化晶粒强化 位错密度和缺陷密度引起的强化 析出碳化物弥散强化 2、请简述钢的韧化途径和措施 答:细化晶粒 降低有害元素含量 调整合金元素含量

最新金属材料学课后习题总结

习题 第一章 1、何时不能直接淬火呢?本质粗晶粒钢为什么渗碳后不直接淬火?重结晶为什么可以细化晶粒?那么渗碳时为什么不选择重结晶温度进行A化? 答:本质粗晶粒钢,必须缓冷后再加热进行重结晶,细化晶粒后再淬火。晶粒粗大。A 形核、长大过程。影响渗碳效果。 2、C是扩大还是缩小奥氏体相区元素? 答:扩大。 3、Me对S、E点的影响? 答:A形成元素均使S、E点向左下方移动。F形成元素使S、E点向左上方移动。 S点左移—共析C量减小;E点左移—出现莱氏体的C量降低。 4、合金钢加热均匀化与碳钢相比有什么区别? 答:由于合金元素阻碍碳原子扩散以及碳化物的分解,因此奥氏体化温度高、保温时间长。 5、对一般结构钢的成分设计时,要考虑其M S点不能太低,为什么? 答:M量少,Ar量多,影响强度。 6、W、Mo等元素对贝氏体转变影响不大,而对珠光体转变的推迟作用大,如何理解? 答:对于珠光体转变:Ti, V:主要是通过推迟(P转变时)K形核与长大来提高过冷γ的稳定性。 W,Mo: 1)推迟K形核与长大。 2)增加固溶体原子间的结合力,降低Fe的自扩散系数,增加Fe的扩散激活能。 3)减缓C的扩散。 对于贝氏体转变:W,Mo,V,Ti:增加C在γ相中的扩散激活能,降低扩散系数,推迟贝氏体转变,但作用比Cr,Mn,Ni小。 7、淬硬性和淬透性 答:淬硬性:指钢在淬火时硬化能力,用淬成马氏体可能得到的最高硬度表示。 淬透性:指由钢的表面量到钢的半马氏体区组织处的深度。 8、C在γ-Fe与α-Fe中溶解度不同,那个大? 答:γ-Fe中,为八面体空隙,比α-Fe的四面体空隙大。 9、C、N原子在α-Fe中溶解度不同,那个大? 答:N大,因为N的半径比C小。 10、合金钢中碳化物形成元素(V,Cr,Mo,Mn等)所形成的碳化物基本类型及其相对稳定性。 答:V:MC型;Cr:M7C3、M23C6型;Mo:M6C、M2C、M7C3型;Mn:M3C型。 复杂点阵:M23C6、M7C3、M3C、稳定性较差;简单点阵:M2C、MC、M6C稳定性好。 11、如何理解二次硬化与二次淬火? 答:二次硬化:含高W、Mo、Cr、V钢淬火后回火时,由于析出细小弥散的特殊碳化物及回火冷却时A’转变为M回,使硬度不仅不下降,反而升高的现象称二次硬化。 二次淬火:在高合金钢中回火冷却时残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的现象称为二次淬火。

马原期末复习 重点整理

马原期末复习重点整理 单元: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理论意义:P2 2. ●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2.怎样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P24-25 ●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 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实践史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 3.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P41. ●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旧质向新质的飞跃。 ●否定时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 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 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4.矛盾分析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P44-45 ●矛盾分析法是对立统一规律在方法论上的体现,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

中居于核心地位,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矛盾分析方法的重要作用,是由对立统一规律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决定 的。 ●矛盾分析方法的具体体现:a.把握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方法b.“两 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c.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与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d.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等 ●矛盾分析方法的核心要求是善于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做到具体矛盾具体分 析,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分析方法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就要求我们不断强化 问题意识,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善于认识和化解矛盾,尤其是优先解决主要矛盾作为打开局面的突破口,以此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 单元: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1.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P61-63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感性认识与理想认识的关系:P68-69 a.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b.理性认识必须依赖于感性认识。 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金属材料学复习资料

金属材料学复习资料 题型:判断,选择,简答,问答 第一章 1.要清楚的三点: 1)同一零件可用不同材料及相应工艺。例:调质钢;工具钢 代用 调质钢:在机械零件中用量最大,结构钢在淬火高温回火后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有较高的强韧性。适用于这种处理的钢种成为调质钢。调质钢的淬透性原则,指淬透性相同的同类调质钢可以互相代用。 2)同一材料,可采用不同工艺。例:T10钢,淬火有水、水- 油、分级等。强化工艺不同,组织有差别,但都能满足零件要求。力求最佳的强化工艺。 淬火冷却方式常用水-油双液淬火、分级淬火。成本低、工艺性能好、用量大。 3)同一材料可有不同的用途。例:602有时也可用作模具。低合 金工具钢也可做主轴,15也可做量具、模具等。 602是常用的硅锰弹簧钢,主要用于汽车的板弹簧。低合金工具钢可制造工具尺寸较大、形状比较复杂、精度要求相对较高的模具。15只在对非金属夹杂物要求不严格时,制作切削

工具、量具和冷轧辊等。 2.各种强化机理(书24页) 钢强化的本质机理:各种途径增大了位错滑移的阻力,从而提高了钢的塑性变形抗力,在宏观上就提高了钢的强度。 1)固溶强化:原子固溶于钢的基体中,一般都会使晶格发生畸 变,从而在基体中产生弹性应力场,弹性应力场与位错的交互作用将增加位错运动的阻力。从而提高强度,降低塑韧性。 2)位错强化:随着位错密度的增大,大为增加了位错产生交割、 缠结的概率,所以有效阻止了位错运动,从而提高了钢的强度。但在强化的同时,也降低了伸长率,提高了韧脆转变温度。 3)细晶强化:钢中的晶粒越细,晶界、亚晶界越多,可有效阻 止位错运动,并产生位错塞积强化。细晶强化既提高了钢的强度,又提高了塑性和韧度,所以是最理想的强化方法。 4)第二相强化:钢中微粒第二相对位错有很好的钉扎作用,位 错通过第二相要消耗能量,从而起到强化效果。 根据位错的作用过程,分为切割机制和绕过机制。 根据第二相形成过程,分为回火时第二相弥散沉淀析出强化; 淬火时残留第二相强化。

沉积相知识点复习 (5)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系试卷 一、填空题( 每空0.5 分,共10 分) 3 、一般说来,层状叠层石生成环境的水动力条件①__________ ,多属②__________ 的产物;柱状叠层石生成环境的水动条件③__________ ,多为④__________ 的产物。①较弱,②潮间带上部,③较强,④潮间带下部至潮下带上部。 6 、Young et al.(1972) 以潮汐作用带为形式的相带模式包括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 ③__ ________ 和④__________ 四个相带。①潮上带,②潮间带,③局限潮下带,④开阔潮下带。 7 、第一部系统论述我国各地质时代的沉积岩层的古地理轮廓的专著是①__________ 编著的② __________ 。①刘鸿允,②《中国古地理图》。 1 、相标志是相分析及岩相古地理研究的基础,可归纳为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和③ __________ 三类。①岩性标志,②古生物标志,③地球化学标志。 6 、Laporate(1969) 以潮汐作用划分的相带模式包括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 和④__________ 四个相带。①潮上带,②潮间带,③潮下带上部,④潮下带下部。 7 、米德尔顿和汉普顿按支撑机理把沉积物重力流划分为四种类型,即①__________ 、②______ ____ 、③__________ 和④__________ 。①碎屑流,②颗粒流,③液化沉积物流,④浊流。 5、按照地貌特点、水动力状况和沉积物特征,可将砂质高能滨岸相划分为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和④___________四个亚相。①海岸沙丘、②后滨、③前滨、④近滨。 6、欧文(Irwin,1965)根据潮汐和波浪作用的能量,将陆表海碳酸盐沉积作用环境划分出了三个能量带,即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和③____________。①远离海岸的X带(低能带)、②稍近海岸的Y带(高能带)、③靠近海岸的Z带(低能带)。 三、比较下列每对术语的异同点( 每小题 4 分,共32 分) 4 、泥岩与页岩——均为粘土岩,前者无页理,后者有页理。 5 、沉积相与岩相——岩相与沉积相是从属关系。沉积相是沉积环境及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岩(物)特征的综合,而岩相是一定沉积环境中形成的岩石或岩石组合,是沉积相的主要组成部分。 6 、河控三角洲与浪控三角洲——为不同作用所控制形成的三角洲。河控三角洲是以河流作用为主形成的三角洲,是高建设性的三角洲,形态上呈鸟足状或朵状。浪控三角洲是以波浪作用为主形成的三角洲,是破坏性的三角洲,形态上呈鸟嘴状。 7 、内波与内潮汐——内潮汐是内波的一种特殊类型。内波是指存在于两个不同密度的水层界面上或具有密度梯度的水体之内的水下波(LaFond,1966 ),内波的振幅、周期、传播速度、深度的变化范围都很大。其中周期与半日潮或日潮相同的内波叫做内潮汐。

金属材料学总结

第一章 1、为什么钢中的硫和磷一般情况下总是有害的?控制硫化物形态的方法有哪些? 答:S与Fe形成FeS,会导致钢产生热脆;P与形成Fe3P,使钢在冷加工过程中产生冷脆性,剧烈降低钢的韧性,使钢在凝固时晶界处发生偏析。 硫化物形态控制:a、加入足量的锰,形成高熔点MnS;b、控制钢的冷却速度;c、改善其形态最好为球状,而不是杆状,控制氧含量大于0.02%;d、加入变形剂,使其在金属中扩散开防止聚焦产生裂纹。 2、钢的强化机制有哪些?为什么一般钢的强化工艺采用淬火加回火?答:a、固溶强化(合金中形成固溶体、晶格畸变、阻碍位错运动、强化) b、细晶强化(晶粒细化、晶界增多、位错塞积、阻碍位错运动、强化) c、加工硬化(塑性变形、位错缠绕交割、阻碍位错运动、强化) d、弥散强化(固溶处理的后的合金时效处理、脱溶析出第二相、弥散分布在基体上、与位错交互作用、阻碍位错运动、强化) 淬火处理得到强硬相马氏体,提高钢的强度、硬度,使钢塑性降低;回火可有效改善钢的韧性。淬火和回火结合使用提高钢的综合性能。 3、按照合金化思路,如何改善钢的韧性? 答:a、加入可细化晶粒的元素Mo、W、Cr; b、改善基体韧性,加Ni元素;

c、提高冲击韧性,加Mn、Si元素; d、调整化学成分; e、形变热处理; f、提高冶金质量; g、加入合金元素提高耐回火性,以提高韧性。 4、试解释40Cr13属于过共析钢,Cr12钢中已出现共晶组织,属于莱氏体钢。 答、Cr元素使共析点左移,当Cr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共析点左移到碳含量小于0.4%,所以40Cr13属于过共析钢;Cr12中含有高于12%的Cr元素,缩小Fe-C平衡相图的奥氏体区,使共析点右移。 5、试解释含Mn钢易过热,而含Si钢高淬火加热温度应稍高,且冷作硬化率高,不利于冷变性加工。 答:Mn在一定量时会促使晶粒长大,而过热就会使晶粒长大。 6、合金钢中碳化物形成规律①②③④⑤⑥⑦ 答:①、K类型:与Me的原子半径有关;②、相似相容原理;③、强碳化物形成元素优先于碳结合形成碳化物;④、NM/NC比值决定了K类型;⑤、碳化物稳定型越好,溶解越难,析出越难,聚集长大也越难。 第二章 1、简述工程钢一般服役条件、加工特点和性能要求。 答:服役条件:静载、无相对运动、受大气腐蚀。 加工特点:简单构件是热轧或正火状态,空气冷却,有焊接、剪切、

《马原》大学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汇总

最新《马原》大学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或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同唯物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奠定思想前提 4、在马克思主义创立过程中,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着作是《德意志意识形态》 5、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着作中,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的着作是《资本论》 6、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剩余价值理论 7、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共产主义者同盟 8、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着特征是实践性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9、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中交织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 10、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专门的哲学术语有着特定的含义和确定的标准,不能随意乱用,也不能另立标准,否则会造成混乱。这里所说的特定含义和确定标准是指对世界本原究竟是物质还是精神的回答;存在和思维是否具有同一性,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的内容,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11、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世界本原问题 1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是指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3、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 14、“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15、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16、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17、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18、对同一张事物的不同看法都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 19、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这说明意识是客观精神的主观映象 20、“思想实验”体现了意识活动的创造性 2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22、“寒路神麦正当时”说明一切事物都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 23、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也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即人特有的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24、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25、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26、柏格森所说的运动变化不是指任何具体的事物的运动变化,而只是纯粹的“动作”,是没有物质承担者的运动

金属材料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第一章钢的合金化原理 1.名词解释 1)合金元素: 特别添加到钢中为了保证获得所要求的组织结构从而得到一定的物理、化学或机械性能的化学元素。(常用M来表示) 2)微合金元素: 有些合金元素如V,Nb,Ti, Zr和B等,当其含量只在0.1%左右(如B, 0.001%;V,0.2 %)时,会显著地影响钢的组织与性能,将这种化学元素称为微合金元素。 3)奥氏体形成元素:在γ-Fe中有较大的溶解度,且能稳定γ相;如 Mn, Ni, Co, C, N, Cu; 4)铁素体形成元素: 在α-Fe中有较大的溶解度,且能稳定α相。如:V, Nb, Ti 等。5)原位析出: 元素向渗碳体富集,当其浓度超过在合金渗碳体中的溶解度时, 合金渗碳体就在原位转变成特殊碳化物如Cr钢中的Cr: ε-Fe x C→Fe3C→(Fe, Cr)3C→(Cr, Fe)7C3→(Cr, Fe)23C6 6)离位析出:在回火过程中直接从α相中析出特殊碳化物,同时伴随着渗碳体的溶解,可使硬度和强度提高(二次硬化效应)。如 V,Nb, Ti等都属于此类型。 2.合金元素V、Cr、W、Mo、Mn、Co、Ni、Cu、Ti、Al中哪些是铁素体形成元素?哪些是奥氏体形成元素?哪些能在α-Fe中形成无限固溶体?哪些能在γ-Fe 中形成无限固溶体? 答:铁素体形成元素:V、Cr、W、Mo、Ti、Al; 奥氏体形成元素:Mn、Co、Ni、Cu; 能在α-Fe中形成无限固溶体:V、Cr; 能在γ-Fe 中形成无限固溶体:Mn、Co、Ni 3.简述合金元素对扩大或缩小γ相区的影响,并说明利用此原理在生产中有何意义?(1)扩大γ相区:使A3降低,A4升高一般为奥氏体形成元素 分为两类:a.开启γ相区:Mn, Ni, Co 与γ-Fe无限互溶. b.扩大γ相区:有C,N,Cu等。如Fe-C相图,形成的扩大的γ相区,构成了钢的热处理的基础。 (2)缩小γ相区:使A3升高,A4降低。一般为铁素体形成元素 分为两类:a.封闭γ相区:使相图中γ区缩小到一个很小的面积形成γ圈,其结果使δ相区与α相区连成一片。如V, Cr, Si, A1, Ti, Mo, W, P, Sn, As, Sb。 b.缩小γ相区:Zr, Nb, Ta, B, S, Ce 等 (3)生产中的意义:(请补充)。 4.简述合金元素对铁碳相图(如共析碳量、相变温度等)的影响。 答:1)改变了奥氏体区的位置:(请补充) 2)改变了共晶温度:(l)扩大γ相区的元素使A1,A3下降;如:(请补充)

地史学复习重点汇总+中国地质大学.doc

沉积环境: 一个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征的自然地理单元 沉积相——反映沉积记录成因(环境、条件和沉积作用)的岩石特征和生物特征的综合。即沉积记录成因的物质表现。生物相岩相 相变——地层的岩石特征和生物特征及其所反映的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在空间(横向)上的变化。 相分析——综合地层的岩石特征和生物特征,推断其成因(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瓦尔特相(定)律亦称相对比原理 :只有那些目前可以观察到是相互毗邻的相和相区,才能原生地重叠在一起; 即在垂向上整合叠置的相是在侧向上相邻的沉积环境中形成的。 “The past history of our globe must be explained by what can be seen to be happening now” (James Hutton). It was named Uniformitarianism by Charles Lyell (1830; Hutton, 1795) Sed. Facies indicators——the physic, chemic and biologic characteristics which indicat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processes and conditions. 。。。。。。 地层:各种层状岩石的统称.包括所有的沉积岩,部分火成岩和变质岩. 地层学:研究层状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地质年代、时空分布规律(狭义)和形成环境条件及其物理、化学性质的地质学分支学科.她的核心目标就是建立地球科学的时间坐标。 地层叠覆律: 原始地层自下而上是从老到新的(上新下老) 原始水平律: 地层沉积时是近于水平的,而且所有的地层都是平行于这个水平面的(水平摆放). 原始侧向连续律: 地层在大区域甚至全球范围内是连续的,或者延伸到一定的距离逐渐尖灭(侧向连续)。 化石层序律:不同时代的地层含有不同的化石,含相同化石的地层其时代相同。

材料科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金属学与热处理总结 一、金属的晶体结构 重点内容:面心立方、体心立方金属晶体结构的配位数、致密度、原子半径,八面体、四面体间隙个数;晶向指数、晶面指数的标定;柏氏矢量具的特性、晶界具的特性。 基本内容:密排六方金属晶体结构的配位数、致密度、原子半径,密排面上原子的堆垛顺序、晶胞、晶格、金属键的概念。晶体的特征、晶体中的空间点阵。 晶胞:在晶格中选取一个能够完全反映晶格特征的最小的几何单元,用来分析原子排列的规律性,这个最小的几何单元称为晶胞。 金属键:失去外层价电子的正离子与弥漫其间的自由电子的静电作用而结合起来,这种结合方式称为金属键。 位错:晶体中原子的排列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有规律错动的一种特殊结构组态。 位错的柏氏矢量具有的一些特性: ①用位错的柏氏矢量可以判断位错的类型;②柏氏矢量的守恒性,即柏氏矢量与回路起点及回路途径无关;③位错的柏氏矢量个部分均相同。 刃型位错的柏氏矢量与位错线垂直;螺型平行;混合型呈任意角度。 晶界具有的一些特性: ①晶界的能量较高,具有自发长大和使界面平直化,以减少晶界总面积的趋势;②原子在晶界上的扩散速度高于晶内,熔点较低;③相变时新相优先在晶界出形核;④晶界处易于发生杂质或溶质原子的富集或偏聚;⑤晶界易于腐蚀和氧化;⑥常温下晶界可以阻止位错的运动,提高材料的强度。 二、纯金属的结晶 重点内容:均匀形核时过冷度与临界晶核半径、临界形核功之间的关系;细化晶粒的方法,铸锭三晶区的形成机制。 基本内容:结晶过程、阻力、动力,过冷度、变质处理的概念。铸锭的缺陷;结晶的热力学条件和结构条件,非均匀形核的临界晶核半径、临界形核功。 相起伏:液态金属中,时聚时散,起伏不定,不断变化着的近程规则排列的原子集团。 过冷度: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的差称为过冷度。 变质处理:在浇铸前往液态金属中加入形核剂,促使形成大量的非均匀晶核,以细化晶粒的方法。 过冷度与液态金属结晶的关系:液态金属结晶的过程是形核与晶核的长大过程。从热力学的角度上看,

最新《马原》大学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汇总

马原必背知识点 最新《马原》大学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或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同唯物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为创 立马克思主义奠定思想前提 4、在马克思主义创立过程中,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著作是《德意志意识形态》 5、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的著作是《资本论》 6、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剩余价值理论 7、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共产主义者同盟 8、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是实践性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9、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中交织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 10、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专门的哲学术语有着特定的含义和确定的标准,不能随意乱用,也不能另立标准,否则会造成混乱。这里所说的特定含义和确定标准是指对世界本原究竟是物质还是精 神的回答;存在和思维是否具有同一性,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的内容,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11、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世界本原问题 1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是指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 转移 13、相信“意念移物” ,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主张精神主宰 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 14、“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15、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16、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金属材料学 简要总结

《金属材料学》复习总结 第1章:钢的合金化概论 一、名词解释: 合金化:未获得所要求的组织结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或工艺性能而特别在钢铁中加入某些元素,称为合金化。 过热敏感性:钢淬火加热时,对奥氏体晶粒急剧长大的敏感性。 回火稳定性:淬火钢在回火时,抵抗强度、硬度下降的能力。 回火脆性:淬火钢回火后出现韧性下降的现象。 二、填空题: 1.合金化理论是金属材料成分设计和工艺过程控制的重要原理,是材料成分、工艺、组织、 性能、应用之间有机关系的根本源头,也是重分发结材料潜力和开发新材料的基本依据。 2.扩大A相区的元素有:Ni、Mn、Co(与Fe -γ无限互溶);C、N、Cu(有限互溶); α无限互溶);Mo、W、Ti(有限互溶); 扩大F相区的元素有:Cr、V(与Fe - 缩小F相区的元素有:B、Nb、Zr(锆)。 3.强C化物形成元素有:Ti、Zr、Nb、V; 弱C化物形成元素有:Mn、Fe; 4.强N化物形成元素有:Ti、Zr、Nb、V; 弱N化物形成元素有:Cr、Mn、Fe; 三、简答题: 1.合金钢按照含量的分类有哪些?具体含量是多少?按含碳量划分又如何? ●按照合金含量分类:低合金钢:合金元素总量<5%; 中合金钢:合金元素总量在5%~10%; 高合金钢:合金元素总量>10%; ●按照含碳量的分类:低碳钢:w c≤0.25%; 中碳钢:w c=0.25%~0.6%; 高碳钢:w c>0.6%; 2.加入合金元素的作用? ①:与Fe、C作用,产生新相,组成新的组织与结构; ②:使性能改善。 3.合金元素对铁碳相图的S、E点有什么影响?这种影响意味着什么? (1)A形成元素均使S、E点向左下方移动,如Mn、Ni等; F形成元素均是S、E点向左上方移动,如Cr、V等 (2)S点向左下方移动,意味着共析C含量减小,使得室温下将得到A组织; E点向左上方移动,意味着出现Ld的碳含量会减小。 4.请简述合金元素对奥氏体形成的影响。 (1)碳化物形成元素可以提高碳在A中的扩散激活能,对A形成有一定阻碍作用; (2)非碳化物形成元素Ni、Co可以降低碳的扩散激活能,对A形成有一定加速作用。 (3)钢的A转化过程中存在合金元素和碳的均匀化过程,可以采用淬火加热来达到成 分均匀化。 5.有哪些合金元素强烈阻止奥氏体晶粒的长大?组织奥氏体晶粒长大有什么好处? (1)Ti、Nb、V等强碳化物形成元素会强烈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因为:Ti、Nb、V等

岩石学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火成岩 岩石:是天然产出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或类似矿物的物质(如有机质、玻璃、非晶质)和生物遗骸等构成的固态集合体。 岩石的成因分类:按岩石的形成作用过程划分为:岩浆岩:是由地幔或地壳的岩石经熔融或部分熔融形成岩浆继而冷却固结的产物。沉积岩:是由地表风化产物、火山碎屑物等,在外力作用下搬运、沉积、固结而成的。变质岩:是由先已存在的岩石(岩浆岩及沉积岩)在温度、压力及应力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为适应新的环境而形成的岩石。 三大岩类之间的循环转换关系:已经存在的沉积岩、变质岩、火成岩抬升到地表以后,经风化剥蚀、机械破碎、搬运、沉积等作用可以形成沉积岩;已经存在的沉积岩、火成岩或变质岩,因温压条件的变化或流体的作用等可形成变质岩;温压条件的进一步变化,可使原来的沉积岩。变质岩或火成岩发生熔融形成岩浆,岩浆在固结形成新的火成岩。 岩石学:是专门研究地壳、地幔及其它星体产出的岩石的分布、产状、成分、结构、构造、分类、命名、成因、演化等方面的科学。 岩浆:是天然形成于上地幔或地壳深部,含有部分挥发分和固态物质、粘稠的、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高温熔融体。自然界中硅酸盐岩浆占绝大多数,极少量是金属硫化物岩浆和金属氧化物岩浆(矿浆)及碳酸岩浆。 岩浆的主要化学成分: (1) 常量元素: O、Si、Al、Fe、Mg、Ca、Na、K、Mn、Ti、P、H、C等,其中O最多。在岩浆结晶过程中这些元素相互结合,组成各种矿物。通常以氧化物形式来表示:如SiO2 、Al2O3 、Fe2O3 、 FeO 、MgO、CaO、Na2O、K2O、MnO、TiO2、P2O5、H2O、CO2 等。但实际上在岩浆中这些元素并非以氧化物形式存在,而多是呈离子、原子或离子团的形式存在,如: Mg2+、 Na +、[SiO4]4-。 另外还有挥发份:CO2、SO2、CO、N2、H2 NH3、NH4、HCl、HF、KCl、NaCl等等。硅酸盐岩浆化学成分以SiO2含量最多,根据SiO2含量将硅酸盐岩浆分成4种类型:1) 酸性岩浆SiO2 > 63%(wt%) 2) 中性岩浆SiO2 52~63%(wt%) 3) 基性岩浆SiO2 45~52%(wt%)

最新金属材料学考试题库资料

精品文档钢中的合金元素第一章 相区的影响可分为哪几种?1、合金元素对纯铁γ相区的元素:镍、锰、钴属于此类合金元素答:开启γ相区元素:碳、氮、铜属于此类合金元素扩展γ相区的元素:钒、鈦、钨、钼、铝、磷、铬、硅属于此类合金元素封闭γ相区的元素:硼、锆、铌、钽、硫属于此类合金元素缩小γ 2、合金元素对钢γ相区和共析点会产生很大影响,请举例说明这种影响的作用均A4δ-Fe的相对稳定性以及同素异晶转变温度A3和答:合金元素对α-Fe、γ-Fe、和有很大影响)稳定化元素A、奥氏体(γ它包括了以下两种情况:温度上升,即扩大了γ相区,A4 这些合金元素使A3温度下降,相区的元素:镍、锰、钴属于此类合金元素(1)开启γ相区元素:碳、氮、铜属于此类合金元素(2)扩展γ)稳定化元素B、铁素体(α相区的元素:钒、鈦、钨、钼、铝、磷、铬、硅1)封闭γ()缩小2γ相区的元素:硼、锆、铌、钽、硫属于此类合金元素(、请举例说明合金元素对Fe-C相图中共析温度和共析点有哪些影响?3 答: 1、改变了奥氏体相区的位置和共析温度A1 A3,降低了γ扩大相区元素:降低了A1 A3,升高了缩小γ相区元素:升高了 2、改变了共析体的含量所有的元素都降低共析体含量 合金的相组成第二章 形成固溶体,为什么?1、什么元素可与γ-Fe 形成无限固溶体答:镍可与γ-Fe 决定组元在置换固溶体中的溶解条件是:、溶质与溶剂的点阵相同1 )2、原子尺寸因素(形成无限固溶体时,两者之差不大于8% 、组元的电子结构(即组元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3 2、间隙固溶体的溶解度取决于什么?举例说明 答:组元在间隙固溶体中的溶解度取决于: 1、溶剂金属的晶体结构 2、间隙元素的尺寸结构 例如:碳、氮在钢中的溶解度,由于氮原子小,所以在α-Fe中溶解度大。 3、请举例说明几种强、中等强、弱碳化物形成元素 答:铪、锆、鈦、铌、钒是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形成最稳定的MC型碳化物 钨、钼、铬是中等强碳化物形成元素 锰、铁、铬是弱碳化物形成元素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第四章合金元素和强韧化 1、请简述钢的强化途径和措施 答:固溶强化 细化晶粒强化 位错密度和缺陷密度引起的强化 析出碳化物弥散强化 2、请简述钢的韧化途径和措施 答:细化晶粒 降低有害元素含量 调整合金元素含量 降低钢中含碳量

沉积岩与沉积相考试题

沉积岩与沉积相 请注意: 1、本考试科目提供一套试题参考答案,进入本门课程点在线考试,随机抽题,如果考试题不是其中试题,千万别点最下面的“完成考试”按钮,立即关闭窗口,重新进入抽题,直到抽到所给这套题为止 2、在线考试只有一次机会,成绩为最终考试成绩,抄袭、雷同作业一律按零分处理。没给答案的可自行发挥,别空题,做完后一定点完成考试显示“答卷结果保存成功”表示提交成功,否则考试结果将无分值

1.成岩作用 广义的成岩作用是指从沉积物到沉积岩,以及在沉积岩形成以后再到它遭受风化作用或变质作用即到其被破坏或发生质的变化以前,发生的一系列的变化或作用,是沉积岩的形成和演化的重要阶段。 2.沉积相 沉积环境和该环境中所形成的沉积物(岩)特征的总和(综合)。 3.河流的“二元结构” 河流沉积的下段是由河床亚相的滞留沉积和边滩沉积组成,是由于河道迁移而引起的沉积物侧向加积的结果,构成了河流沉积的底层沉积。上段由堤岸亚相和河漫亚相组成,属泛滥平原沉积,主要是大量细粒悬浮物质在洪泛期垂向加积的结果,构成了河流沉积剖面的顶层沉积。底层沉积和顶层沉积的垂向叠置,构成了河流沉积的“二元结构”。 4.在海里或江里的岩石或珊瑚虫遗骸堆积成的岩状物 5.海洋或湖泊中,在重力的作用下,沿水下斜坡或峡谷流动的,含大量泥沙并呈悬浮状态搬运的高密度底流 6.如波状层理:纹层呈对称或不对称的波状,但其总的方向平行于层面。 7.又称毛细管浓缩作用或蒸发泵作用。 一般认为在潮上带,早先沉积的碳酸钙沉积物饱含孔隙水,在强烈蒸发时孔隙水沿毛细管上升,并使沉积物下部与海水沟通的孔隙不断获取海洋中正常海水的供给,就像泵汲一样。蒸发泵汲作用进行,使潮上带沉积物上部孔隙水的盐度大大提高,出现文石、高镁方解石及石膏沉淀,特别是石膏的沉淀增高了卤水中Mg/Ca比值,这些卤水就成为一种交代溶液,逐渐交代碳酸钙沉积物而形成白云岩。 8. 三角洲,即河口冲积平原,是一种常见的地表形貌。江河奔流中所裹挟的泥沙等杂质,在入海口处遇到含盐量较淡水高得多的海水,凝絮淤积,逐渐成为河口岸边新的湿地,继而

《马原》大学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汇总

最新《马原》大学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汇总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或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同唯物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奠定思想前提 4、在马克思主义创立过程中,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着作是《德意志意识形态》 5、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着作中,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的着作是《资本论》 6、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剩余价值理论 7、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共产主义者同盟 8、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着特征是实践性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9、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中交织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 10、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专门的哲学术语有着特定的含义和确定的标准,不能随意乱用,也不能另立标准,否则会造成混乱。这里所说的特定含义和确定标准是指对世界本原究竟是物质还是精神的回答;存在和思维是否具有同一性,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的内容,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11、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世界本原问题 1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是指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3、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 14、“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15、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16、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17、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18、对同一张事物的不同看法都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 19、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这说明意识是客观精神的主观映象 20、“思想实验”体现了意识活动的创造性 2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22、“寒路神麦正当时”说明一切事物都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 23、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也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即人特有的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24、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25、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26、柏格森所说的运动变化不是指任何具体的事物的运动变化,而只是纯粹的“动作”,是没有物质承担者的运动 27、唯物主义运动观与唯心主义运动观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28、“从辩证的观点看来,运动可以表现在它的对立面中,即表现在静止中。”蕴含的哲理是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赖的,不了解静止就不能具体地了解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