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

 中文名称:肩周炎 英文名称:periarthritis humeroscapularis 定义:以肩部逐渐产生疼痛,夜间为甚,逐渐加重,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而且日益加重,致一定某种程度后逐渐缓解,直至最后完全复原为主要表现的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异性炎症。 应用学科:中医药学(一级学科);骨伤科疾病(二级学科);筋伤(三级学科) 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肩周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本病的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多见于体力劳动者。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有可能严重影响肩关节的功能活动。本病早期肩关节呈阵发性疼痛,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以后逐渐发展为持续性疼痛,并逐渐加重,昼轻夜重,肩关节向各个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肩部受到牵拉时,可引起剧烈疼痛。肩关节可有广泛压痛,并向颈部及肘部放射,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三角肌的萎缩。

中医学名: 肩周炎
所属科室: 外科 - 骨科
发病部位: 肩部
主要症状: 酸麻肿胀,疼痛
主要病因: 劳累过度,年龄增长
多发群体: 中年人,老年人
是否进入医保: 是


目录

基本概述 基本知识
疾病简介
症状体征 主演症状
常见症状
临床表现 (1) 肩部疼痛
(2) 肩关节活动受限:
(3) 怕冷:
(4) 压痛:
(5) 肌肉痉挛与萎缩:
(6) X线及化验室检查:
病因 肩部原因
肩外因素
病理 盂肱关节
病理生理
肩周炎该做的诊断检查 一、X线检查
二、肩关节造影
分类分型 分类
分型
治疗方法 家庭治疗措施
早期治疗
中医综合方法
食物疗法
功能锻炼
运动锻炼
运动疗法
康复疗法
肩周炎注意事项
肩周炎的预防 预防需知事项:
预防措施:
采取的措施:
图书—肩周炎
展开 基本概述 基本知识
疾病简介
症状体征 主演症状
常见症状
临床表现 (1) 肩部疼痛
(2) 肩关节活动受限:
(3) 怕冷:
(4) 压痛:
(5) 肌肉痉挛与萎缩:
(6) X线及化验室检查:
病因 肩部原因
肩外因素
病理 盂肱关节
病理生理
肩周炎该做的诊断检查 一、X线检查
二、肩关节造影
分类分型 分类
分型
治疗方法 家庭治疗措施
早期治疗
中医综合方法
食物疗法
功能锻炼
运动锻炼
运动疗法
康复疗法
肩周炎注意事项
肩周炎的预防 预防需知事项:
预防措施:
采取的措施:
图书—肩周炎
展开 编辑本段基本概述基本知识
名称:肩周炎。 部位:颈部、背部。 科室:骨科、中医科 。 症状:颈

肩痛 颈椎关节的根性疼痛 肩关节活动受限 肩部运动受限 肩周炎
检查:骨关节及软组织、CT检查。
疾病简介
肩周炎
肩周炎,全称为肩关节周围炎, 发病年龄大多40岁以上,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且多见于体力劳动者。由于50岁左右的人易患此病,所以本病又称为五十肩。肩周炎祖国医学称之为“漏肩风”、“冻结肩”、“五十肩”等,是以肩关节疼痛为主,先呈阵发性酸痛,继之发生运动障碍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患有肩周炎的患者,自觉有冷气进入肩部,也有患者感觉有凉气从肩关节内部向外冒出,故又称“漏肩风”。其病变特点是广泛,即疼痛广泛、功能受限广泛、压痛广泛。 肩关节周围炎(the frozen shoulder,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简称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肌肉、韧带、肌腱、滑囊、关节囊等软组织损伤、退变而引起的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一种慢性无菌性炎症。它的临床表现为起病缓慢,病程较长,病程一般在1年以内,较长者可达到1-2年。编辑本段症状体征主演症状
本病女性多于男性,左侧多于右侧,亦可两侧先后发病。多为中、老年患病。 逐渐出现肩部某一处 肩周炎
痛,与动作、姿势有明显关系。随病程延长,疼痛范围扩大,并牵涉到上臂中段,同时伴肩关节活动受限。如欲增大活动范围,则有剧烈锐痛发生。严重时患肢不能梳头、洗面和扣腰带。夜间因翻身移动肩部而痛醒。病人初期尚能指出疼痛点,后期范围扩大,感觉疼痛来于肱骨。
常见症状
肩部疼痛,可为阵发性或持续性,急性期时疼痛剧烈,夜间加重,活动与休息均可出现,严重者有触痛,疼痛时汗出难耐,不得安睡,部分病人疼痛可向前臂或颈部放射。肩关节活动受限,尤以外展、外旋、后伸障碍显著,病情严重者不能刷牙、洗脸、梳头、脱衣、插衣兜等,甚至 局部肌肉萎缩等。肩周炎的发病首先发生一侧肩部疼痛、酸痛或跳痛,夜间痛甚,初起因畏痛而不敢活动,久则产生粘连和挛缩,活动受限,尤以外展、上举、背伸时明显,甚者肩关节失去活动能力。编辑本段临床表现(1) 肩部疼痛
起初时肩部呈阵发性疼痛,多数为慢性发作,以后疼痛逐渐加剧或顿痛,或刀割样痛,且呈持续性,气候变化或劳累后,常使疼痛加重,疼痛可向颈项及上肢(特别是肘部)扩散,当肩部偶然受到碰撞或牵拉时,常可引起撕裂样剧痛,肩痛昼轻夜重为本病一大特点,多数患者常诉说后半夜痛醒,不能成寐,尤其不能向患侧侧卧,此种情况因血虚而致者更为明显;若因受寒而致痛者,则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 肩周炎
(2) 肩

关节活动受限:
肩关节向各方向活动均可受限,以外展、上举、内外旋更为明显,随着病情进展,由于长期废用引起关节囊及肩周软组织的粘连,肌力逐渐下降,加上喙肱韧带固定于缩短的内旋位等因素,使肩关节各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当肩关节外展时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特别是梳头、穿衣、洗脸、叉腰等动作均难以完成,严重时肘关节功能也可受影响,屈肘时手不能摸到同侧肩部,尤其在手臂后伸时不能完成屈肘动作。
(3) 怕冷:
患肩怕冷,不少患者终年用棉垫包肩,即使在暑天,肩部也不敢吹风。
(4) 压痛:
多数患者在肩关节周围可触到明显的压痛点,压痛点多在肱二头肌长头腱沟。肩峰下滑囊、喙突、冈上肌附着点等处。
(5) 肌肉痉挛与萎缩:
三角肌、冈上肌等肩周围肌肉早期可出现痉挛,晚期可发生废用性肌萎缩,出现肩峰突起,上举不便,后弯不利等典型症状,此时疼痛症状反而减轻。三角肌有轻度萎缩,斜方肌痉挛。岗上肌腱、肱二头肌长、短头肌腱及三角肌前、后缘均可有明显压痛。肩关节以外展、外旋、后伸受限最明显,少数人内收、内旋亦受限,但前屈受限较少。
(6) X线及化验室检查:
常规摄片,大多正常,后期部分患者可见骨质疏松,但无骨质破坏,可在肩峰下见到钙化阴影。实验室检查多正常。年龄较大或病程较长者,X线平片可见到肩部骨质疏松,或岗上肌腱、肩峰下滑囊钙化征。编辑本段病因肩部原因
①本病大多发生在40岁以上中 老年人,软组织退行病变,对各种外力的承受能力减弱是基本因素; 肩周炎
②长期过度活动,姿势不良等所产生的慢性致伤力是主要的激发因 ③上肢外伤后肩部固定 过久,肩周组织继发萎缩、粘连。 ④肩部急性挫伤、牵拉伤后因治疗不当等。
肩外因素
颈椎病,心、肺、胆道疾病发生的肩部牵涉痛,因原发病长期不愈使肩部肌持续性痉挛、缺血而形成炎性病灶,转变为真正的肩周炎。 肩周炎按形成原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肩关节是人体全身各关节中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其关节囊较松弛,关节的稳定性大部分靠关节周围的肌肉、肌健和韧带的力量来维持。由于肌腱本身的血液供应较差,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退行性改变,加之肩关节在生活中活动比较频繁,周围软组织经常受到来自各方面的磨擦挤压,故而易发生慢性劳损并逐渐形成原发性肩周炎。编辑本段病理盂肱关节
肩周炎
肩关节周围的病变主要发生在盂肱关节周围,其中包括: ①肌和肌腱。可分两层。外层为三角

肌,内层为岗上肌、岗下肌、肩胛下肌和小圆肌四个短肌及其联 合肌腱。联合肌腱与关节囊紧密相连,附着于肱骨上端如袖套状,称为旋转肩袖或肩袖。肩袖是肩关节活动时受力最大结构之一,易于损伤。肱二头肌长腱起于关节盂上方,经肱骨结节间沟的骨纤维隧,此段是炎症好发之处。肱二头肌短头起于喙突,经盂肱关节内前方到上臂,受炎症影响后肌肉痉挛,影响肩外展、后伸。 ②滑囊。有三角肌下滑囊、肩峰下滑囊及喙突下滑囊。其炎症可与相邻的三角肌、岗上肌腱、肱二头肌短腱相互影响。 ③关节囊。盂肱关节囊大而松弛,肩活动范围很大故易受损伤。 上述结构的慢性损伤主要表现为增生、粗糙及关节内、外粘连,从而产生疼痛和功能受限。后期粘连变得非常紧密,甚至与骨膜粘连,此时疼痛消失,但功能障碍却难以恢复。 肩关节是人体全身各关节中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其关节囊较松弛,关节的稳定性大部分靠关节周围的肌肉、肌健和韧带的力量来维持。由于肌腱本身的血液供应较差,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退行性改变,加之肩关节在生活中活动比较频繁,周围软组织经常受到来自各方面的磨擦挤压,因而容易发生慢性劳损。
病理生理

肩关节周围的病变主要发生在盂肱关节周围,其中包括: 1.肌和肌腱。可分两层。外层为三角肌,内层为岗上肌、岗下肌、肩胛下肌和小圆肌四个短肌及其联合肌腱。联合肌腱与关节囊紧密相连,附着于肱骨上端如袖套状,称为旋转肩袖或肩袖。肩袖是肩关节活动时受力最大结构之一,易于损伤。肱二头肌长腱起于关节盂上方,经肱骨结节间沟的骨纤维隧,此段是炎症好发之处。肱二头肌短头起于喙突,经盂肱关节内前方到上臂,受炎症影响后肌肉痉挛,影响肩外展、后伸。 2.滑囊。有三角肌下滑囊、肩峰下滑囊及喙突下滑囊。其炎症可与相邻的三角肌、岗上肌腱、肱二头肌短腱相互影响。 3.关节囊。盂肱关节囊大而松弛,肩活动范围很大故易受损伤。 上述结构的慢性损伤主要表现为增生、粗糙及关节内、外粘连,从而产生疼痛和功能受限。后期粘连变得非常紧密,甚至与骨膜粘连,此时疼痛消失,但功能障碍却难以恢复。编辑本段肩周炎该做的诊断检查一、X线检查
诊断肩周炎时摄X线片的目的之一,是作为肩部骨折、脱位、肿瘤、结核以及骨性关节炎,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鉴别诊断手段。 1、早期的特征性改变 :主要是显示肩峰下脂肪线模糊变形乃至消失。所谓肩峰下脂肪线是指三角肌下筋膜上的一薄层脂肪组织

在X线片上的线状投影。当肩关节过度内旋位时,该脂肪组织恰好处于切线位,而显示线状。肩周炎早期,当肩部软组织充血水肿时,X线片上软组织对比度下降,肩峰下脂肪线模糊变形乃至消失。 2、中晚期 ;肩部软组织钙化,X线片可见关节囊、滑液囊、冈上肌腱、肱二头肌长头腱等处有密度淡而不均的钙化斑影。在病程晚期,X线片可见钙化影致密锐利,部分病例可见大结节骨质增生和骨赘形成等。此外,在肩锁关节可见骨质疏松、关节端增生或形成骨赘或关节间隙变窄等。
二、肩关节造影
肩关节造影是向肩关节腔注入造影剂后摄X线片,以定位确诊肩部疾病的辅助检查方法。一般是以60%泛影葡胺10毫升,加2%利多卡因10毫升稀释,再加入1∶1000的盐酸肾上腺素0.5毫升,注入关节腔后,摄取中心线向头端倾斜20度的前后立位肩关节内旋、外旋片各一张,摄中心线向定端倾斜10度的外旋、外展片各一张。造影摄片可显示: (1)关节囊缩小:关节容量减少,腋隐窝缩小或闭塞,肩峰下滑液囊或肱二头肌长头腱鞘不显影。 (2)关节囊破裂:造影剂自破裂处溢出,在关节外腋窝内呈现不规则片状或袋状影。 (3)肩胛下滑液囊破裂:溢出的造影剂主要积于肩胛下窝内,不超过关节盂缘之外。 (4)肩峰下滑:液囊的形态、容量、滑囊壁下冈上肌的表面形态,以及肩袖损伤的情况。能可靠地反映肩袖破裂情况以及断端回缩情况等。编辑本段分类分型分类
肩周炎按不同的发病部位及病理变化可分成四大类。 ①肩周滑液囊病变:包括滑囊的渗出性炎症、粘连、闭塞及钙质沉积等病理变化,可累及肩峰下滑囊或三角肌下滑囊、喙突表面的滑囊等。 ②盂肱关节腔病变:“冻结肩或继发性粘连性关节挛缩症”早期均可有腔内的纤维素样渗出,晚期出现关节腔粘连、容量缩小。 ③肌腱、腱鞘的退化性病变: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及腱鞘炎、冈上肌腱炎(疼痛弧综合征)、钙化性肌腱炎、肩袖断裂及部分断裂、撞击综合征等。 ④其他肩周围病变:如喙突炎、肩纤维组织炎、肩胛上神经卡压征、肩锁关节病变等。
分型
不同肩周炎患者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病情有轻重之分。 ①轻型:肩部酸痛,夜间不影响睡眠,肩关节功能活动轻度受限,前屈后伸正常。 ②中型:肩部疼痛较重,可影响夜间睡眠,个别体位可引起剧烈疼痛,肩关节功能活动中度受限。 ③重型:肩部疼痛严重,夜间影响睡眠,多个体位均可引起剧烈疼痛,活动受限,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编辑本段治疗方法家庭治疗措施

病起病缓慢,无明显诱因,疼痛可为钝痛、刀割痛、夜间加重,甚至痛醒疼痛常放射至颈、背、前臂及手部,广泛性疼痛而无局限性压痛。因肩周围软组织广泛性粘连而使关节活动受限,以外展、外旋、内旋障碍最明显,如不能梳头、洗脸、穿脱衣服,患侧手不能摸背等。[1] 肩周炎是慢性病能逐渐好转而痊愈,治疗是以止痛、功能锻炼,促进关节功能恢复为原则,可以用理疗、热敷、按摩或推拿,帮助止痛,促进肩关节活动范围增加。在压痛部,可用醋酸强的松龙作局部封闭,每次剂量;醋酸强的松龙25mg+0.5%普鲁卡因4~5ml,每周1次,共3~4次。要注意严格无菌操作。在短期内,尽量不要与水接触,不能洗冷水澡,在能忍受疼痛范围内进行肩关节运动,运动应以自动为主,辅以被动。功能锻炼常借助康复锻炼器材。目的都是为了增加颈肩臂膀肌肉和骨骼的协调性运动,比如跳绳、按摩车和金至康按摩带。现简单介绍一下金至康按摩带锻炼操:第一步,双臂平伸,由颈椎开始依次向下至尾椎,每两个椎骨间隔平行伸拉15次;第二步,左臂抬高,右臂放低,使按摩带与身体呈45度角,上下移动斜拉30次;第三步,左右臂换姿势,右臂抬高,左臂放低,使按摩带与身体呈45度角,上下移动斜拉30次;第四步,单臂背后向下,另一臂上举,使按摩带与身体呈平行状态左右伸移动拉30次;第五步,以方便够达的姿势左右手换持金至康按摩轮对颈肩腰背做恢复按摩锻炼5分钟。每天早晚各锻炼一次,坚持20天。
早期治疗
一个完整的肩关节运动主要由四个关节完成,即盂肱关节、肩锁关节、胸锁关节及肩胛胸壁关节,而肩周炎主要发生在盂肱关节。其特点是逐渐出现疼痛与关节的活动限制,表现为一种特殊的临床过程,即当肩关节的疼痛与活动限制达到某种程度之后,就不再继续发展,并且疼痛逐渐减轻以致消失,关节的活动功能也逐渐恢复,但也有一少部分患者不能完全恢复,这样的一种临床过程可能持续数周至数年不等。 肩周炎这是一种常见病,患者以中年人居多,由于疼痛是肩关节软组织无菌性炎症导致软组织粘连引起的,疼起来不堪忍受,且不断加重,最终严重影响肩关节的活动功能,降低生活质量,有些患者四处求医,反复发作,痛苦不堪,甚至心理蒙上一层阴影,认为肩周炎是不治之症。肩周炎初始疼痛症状往往较轻,常因天气变化或劳累而引发,逐渐发展为持续性疼痛,尤其是在肩关节内旋,后伸,上举,外展等运动时更为明显,甚至剧痛难忍。在休息时疼痛症状也会加重,尤其是夜间睡眠时,严重者可夜不能寐,不能向患

侧压肩侧卧,肩关节活动受限一般发生在疼痛症状明显后的3-4周,之后关节囊,韧带等软组织粘连、挛缩,导致肩关节明显僵硬。所以如果发现有类似的情况应及时就诊,明确诊断,排除其它因素的可能,仔细检查,以防漏诊,避免延误病情。 及时的功能锻炼和康复后保健也是很重要的,肩周炎在治疗过程中以及以后的康复治疗中,加强体育锻炼是预防和治疗肩周炎的有效方法,目的是为了加强肩关节周围组织保护肩关节的力量,消除肩关节肌肉疲劳,但是这种功能锻炼以不加重病人疼痛为前提,一般主张治疗与功能锻炼同时进行,避免愈后并发症,配合正确的功能活动,康复后的保健至关重要,做到以上几个方面,肩周炎可有效治疗。
中医综合方法

1、中药乌拉以祛风散寒、解痉通络,活血化淤为目的的。 2、拔罐, 拔罐治疗肩周炎常选用的穴位有:肩井、肩隅、肩前、肩贞、天宗等穴位。每次选两个穴位,交替使用。 3、刮痧, 刮痧治疗肩周炎常选用的经络有:手臂外侧的肺经、大肠经。每周可刮1~2次。 4、针灸, 针灸治疗肩周炎常选用的穴位有:肩井、肩隅、肩前、肩贞、大椎、曲池、外关、腕骨等穴位。选用1~1.5寸针灸针,用75%酒精棉球消毒皮肤,刺入穴位,留针20~30分钟。每日1次。两周为1疗程。
食物疗法
川乌粥:生川乌头约5g,粳米50g,姜汁约10滴蜂蜜适量。把川乌头捣碎,研为极细粉末。先煮粳米,粥快成时加入川乌末,改用小火慢煎,待熟后加入姜汁及蜂蜜,搅匀,稍煮即可。具有祛散寒湿、通利关节、温经止痛之效。适用于肩周炎风湿寒侵袭所致者. 白芍桃仁粥:白芍20g,桃仁15g,粳米60g。先将白芍水煎取液,约500ml;再把桃仁去皮尖,捣烂如泥,加水研汁,去渣,用二味汁液同粳米煮为稀粥,即可食用。具有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效。适用于肩周炎晚期瘀血阻络者。 桑枝鸡汤:老桑枝60g,薏苡仁10g,老母鸡1只,盐少许。将桑枝切成小段,与鸡共煮至烂熟汤浓即成,加盐调味,饮汤吃肉。具有祛风湿、通经络、补气血之效。适用于肩周炎慢性期而体虚风湿阻络者。
功能锻炼
目前,对肩周炎的治疗,多数学者认为,服用止痛药物只能治标,暂时缓解症状,停药后多数会复发。若患者能坚持功能锻炼,预后相当不错。 以下介绍八个肩关节功能锻炼的动作。 肩部功能锻炼图解-1
1.前后摆动练习:躯体前屈(即弯腰),上肢下垂,尽量放松肩关节周围的肌肉和韧带,然后做前后摆动练习,幅度可逐渐加大,作30~50次。此时记录摆动时间,然后挺直腰,稍

作休息。休息后再做持重物(0.5~2公斤)下垂摆动练习,做同样时间的前后摆动(30~50次),以不产生疼痛或不诱发肌肉痉挛为宜。开始时,所持的重物不宜太重。可以先用0.5公斤,再逐步添加到1公斤,慢慢再添加到2公斤。 2.回旋画圈运动: 患者弯腰垂臂,甩动患臂,以肩为中心,做由里向外,或由外向里的画圈运动,用臂的甩动带动肩关节活动。幅度由小到大,反复作30~50次。 3.正身双手爬墙患者面向墙壁站立,双手上抬,扶于墙上,用双侧的手指沿墙缓缓向上爬动,使双侧上肢尽量高举,达到最大限度时,在墙上作一记号,然后再徐徐向下返回原处。反复进行,逐渐增加高度。 肩部功能锻炼图解-2
4.侧身单手爬墙患者侧向墙壁站立,用患侧的手指沿墙缓缓向上爬动,使上肢尽量高举,到最大限度,在墙上作一记号,然后再徐徐向下回原处,反复进行,逐渐增加高度。 5和6.肩内收及外展患者仰卧位,两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上,放在头后部(枕部),先使两肘尽量内收,然后再尽量外展。 7.拉滑车 8.梳头--患者站立或仰卧均可,患侧肘屈曲,作梳头动作。 请患者注意,以上八种动作不必每次都做完,可以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选择交替锻炼,每天3--5次,一般每个动作做30次左右,多者不限,只要持之以恒,对肩周炎的防治会大有益处。
运动锻炼
另外,再介绍防治肩周炎的运动锻炼,供患者参考: 1.屈肘甩手--患者背部靠墙站立,或仰卧在床上,上臂贴身、屈肘,以肘点作为支点,进行外旋活动。 2.手指爬墙--患者面对墙壁站立,用患侧手指沿墙缓缓向上爬动,使上肢尽量高举,到最大限度,在墙上作一记号,然后再徐徐向下回原处,反复进行,逐渐增加高度。 3.体后拉手--患者自然站立,在患侧上肢内旋并向后伸的姿势下,健侧手拉患侧手或腕部,逐步拉向健侧并向上牵拉。 4.展臂站立--患者上肢自然下垂,双臂伸直,手心向下缓缓外展,向上用力抬起,到最大限度后停10分钟,然后回原处,反复进行。 5.后伸摸棘--患者自然站立,在患侧上肢内旋并向后伸的姿势下,屈肘、屈腕,中指指腹触摸脊柱棘突,由下逐渐向上至最大限度后呆住不动,2分钟后再缓缓向下回原处,反复进行,逐渐增加高度。 6.梳头--患者站立或仰卧均可,患侧肘屈曲,前臂向前向上并旋前(掌心向上),尽量用肘部擦额部,即擦汗动作。
运动疗法
下面为肩周炎患者介绍几种简便易行的运动疗法:徒手体操:做肩关节三个轴向活动,用健肢带动患肢进行各种练习。 器械体操:利用

体操棒、哑铃、吊环、滑轮、爬肩梯、拉力器、肩关节综合练习器等进行锻炼。注意:应在无痛范围内活动,因为疼痛可反射性地引起或加重肌痉挛,从而影响功能恢复。每次活动以不引起疼痛加重为宜。反之则提示活动过度或出现了新的损伤,宜随时调整运动量。 下垂摆动练习:躯体前屈,使肩关节周围肌腱放松,然后做内外、前后、绕臂摆动练习,幅度可逐渐加大,直至手指出现发胀或麻木为止。此时记录摆动时间,然后直腰稍做休息放松,再做持重(1~2公斤)下垂摆动,做同样时间的前后、内外、环绕摆动(30~50次),以不产生疼痛或不诱发肌肉痉挛为宜。也可在俯卧位下进行,即将患肩垂于床外,然后做放松摆动或提重物摆动练习。
康复疗法
1.急性期或早期最好对病肩采取一些固定和镇痛的措施,以解除病人疼痛,如用三角巾悬吊,并对病肩做热敷、理疗或封闭等治疗。 2.慢性期主要表现为肩关节功能障碍。这时以功能锻炼和按摩为主,配合理疗进行治疗。肩周炎康复治疗的方法主要是医疗体操。 (l)体操练习:双手握住体操棒,在体前,手臂伸直,然后反复用力向上举,尽量向头后部延伸;在体后,双手握棒,用力向上举。 (2)手指爬墙练习:侧面或前面站立,抬起患炎侧的前臂,以食指和中指贴墙,然后沿墙向上慢慢作爬墙式运动。 (3)患侧手臂上举,反复摸后脑勺;病侧手于体后,上抬摸背部。如果患侧手臂活动不便,可用健侧手帮助患侧手上抬。编辑本段肩周炎注意事项 1、加强体育锻炼是预防和治疗肩周炎的有效方法,但贵在坚持。如果不坚持锻炼,不坚持做康复治疗,则肩关节的功能难以恢复正常。 2、营养不良可导致体质虚弱,而体质虚弱又常导致肩周炎。如果营养补充得比较充分,加上适当锻炼,肩周炎常可不药而愈。编辑本段肩周炎的预防预防需知事项:
1、加强体育锻炼:加强体育锻炼是预防和治疗肩周炎的有效方法,但贵在坚持。如果不坚持锻炼,不坚持做康复治疗,则肩关节的功能难以恢复正常。 2、营养补充充分:营养不良可导致体质虚弱,而体质虚弱又常导致肩周炎。如果营养补充得比较充分,加上适当锻炼,肩周炎常可不药而愈。 3、要保暖防寒:受凉常是肩周炎的诱发因素,因此,为了预防肩周炎,中老年人应重视保暖防寒,勿使肩部受凉。一旦着凉也要及时治疗,切忌拖延不治。 4、加强肌肉锻炼:加强肩关节肌肉的锻炼可以预防和延缓肩周炎的发生和发展。据调查,肩关节肌肉发达,力量大的人群中,肩周炎发作的几率下降了很多

。所以,肩关节周围韧带,肌肉的锻炼强大,对于肩周炎的治疗恢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预防措施:
1、掌握正确的坐姿和手部姿势。大腿与腰,大腿与小腿应保持90度弯曲;上臂和前臂弯曲的弧度要保持在70-135度;手腕和前臂呈一条直线,避免工作时手腕过度弯曲紧张。 2、尽量避免长时间操作电脑。如果你的工作离不开电脑,那么要做到每小时休息5到10分钟,活动一下颈肩部和手腕。 3、电脑桌上键盘和鼠标的高度,应当稍低于你坐姿时肘部的高度。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操作电脑时对腰背、颈部肌肉和手部肌肉腱鞘等部位的损伤。 4、显示屏比视线略低,以保证颈部血液循环通畅,减少颈肩肌肉紧张而引起的疲劳。 5、不要让手臂悬空。有条件的话,使用手臂支撑架,可以放松肩膀的肌肉。 6、多做颈肩部活动。
采取的措施:
一、双侧手心相对手指交叉然后反转用力向下向外推出连续5次。 二、耸肩5次,然后双手揉肩3分钟。 三、双侧手心相对,以最大幅度缓慢分别向两侧平行分开然后合并,并伴随头向一侧后仰,然后向另一侧后仰,连续10次。编辑本段图书—肩周炎 基本信息 书 名: 肩周炎(第3版)
作 者:李平华 出版时间: 2010-8-1 开本: 16开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专题介绍肩周炎的小册子,包括肩周的解剖,肩关节的构成与功能,肩周炎的病因病理、分期与分型、检查方法、诊断与鉴别诊断、服药治疗、针刺疗法、小针刀疗法、封闭疗法、穴位注射疗法、推拿疗法、物理疗法、外用药物疗法和功能锻炼等。内容简明,图文并茂,实用性强,适于基层医务人员、医学院校师生和肩周炎患者阅读参考。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肩周的解剖与生理 第二章 病因病机 第三章 分期与分型 第四章 检查方法 第五章 诊断与鉴别诊断 第六章 服药治疗 第七章 针刺疗法 第八章 小针刀疗法 第九章 封闭疗法 第十章 穴位注射 第十一章 推拿 第十二章 物理疗法 第十三章 外用药 第十四章 功能锻炼词条图册更多图册词条图片(13张)

参考资料
1. 肩周炎的家庭治疗 .人民网[引用日期 2012-08-9].
开放分类:
关节炎,医疗保健,肩周围关节炎


我来完善 “肩周炎”相关词条:

静脉炎颈椎病脊椎病颈椎骨关节病梨状肌综合症手外伤退行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乳腺增生
坐骨神经劳损类风湿性关节炎软组织挫伤风湿类风湿颈椎炎腱鞘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风湿病网球肘
颈椎增生骨质疏松症神经性耳鸣腰椎退变腰

肌劳损运动损伤软组织损伤扭伤肌肉拉伤痛风
静脉炎 颈椎病 脊椎病 颈椎 骨关节病 梨状肌综合症 手外伤 退行性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 乳腺增生 坐骨神经 劳损 类风湿性关节炎 软组织挫伤 风湿类风湿 颈椎炎 腱鞘炎 腰椎间盘突出症 风湿病 网球肘 颈椎增生 骨质疏松症 神经性耳鸣 腰椎退变 腰肌劳损 运动损伤 软组织损伤 扭伤 肌肉拉伤 痛风 腕管综合征 颈椎间盘突出症 强直性脊柱炎 慢性骨髓炎 老寒腿 热伤风 膝盖积水 关节炎 落枕 三叉神经痛 腰腿痛 手脚麻木 肌肉萎缩 髌骨软化症 神经病 退行性骨关节病 腰疼 偏瘫 脉管炎 股骨头坏死 颞颌关节炎 跌打损伤 腰椎盘突出 风湿性关节炎 缺血性中风 梨状肌综合征 神经痛 膝关节骨质增生 坐骨神经痛 骨质增生 韧带损伤 颈性眩晕 足跟痛 风湿 偏头痛 骨刺 颈肩综合症 椎间盘突出治疗仪 头风病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正文与判断内容均由用户提供,不代表百度百科立场。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如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