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作用练习题(带答案)

相互作用练习题(带答案)
相互作用练习题(带答案)

第三章相互作用强化训练

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以下各物理量属于矢量的是( C )

A、质量

B、时间

C、摩擦力

D、动摩擦因数

2.关于重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A、物体本身就有重力,重力没有施力者

B、重心是物体上密度最大的一点

C、脱离支持物的物体,在下落的过程中不受重力

D、重力的大小、方向,与物体是否与地面接触及其运动状态无关

3.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 D )

A、物体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该物体的支持力是同一个力

B、物体所受的重力与该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同一个力

C、物体所受的重力与该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物体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D )

A、根据效果命名的不同名称的力,性质可能相同

B、根据效果命名的同一名称的力,性质一定相同

C、有加快物体运动效果的力叫动力,反之则叫阻力

D、动力和阻力都是根据力的效果命名力

5.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B )

A、向上抛出的石头在上升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小,这是因为受到的重力越来越小

B、在天空飞行的飞机仍然受到重力的用

C、浮在水面上的木块由于受到水的浮力作用,所受重力将变小

D、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面

6.下列关于弹力说法中正确的是 ( BD )

A、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有弹力产生

B、只有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之间才会产生弹力

C、形变大的物体产生的弹力一定比形变小的物体产生的弹力大

D、用细杆拨木头,木头受到的弹力是由于细杆发生形变产生的

7.关于弹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BC )

A、拉力、压力、支持力性质上均为弹力

B、物体由于发生了弹性形变,会对使其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施加弹力作用

C、弹力的大小取决于弹性形变的大小, 对同样一根弹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D、许多物体可以在不发生形变的条件下对物体施以弹力作用

8.下列关于重心、弹力和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物体的重心并不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B.劲度系数越大的弹簧,产生的弹力越大

C.动摩擦因数与物体之间的压力成反比,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D.静摩擦力的大小是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发生变化

9.静止的弹簧秤两端同时受到大小都为4N的力F1、F2的作用,则弹簧秤的示数为( B )

A、0

B、4N

C、8N

D、无法确定

10.关于水平面上滑行的物体所受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运动速度越大所受摩擦力一定越小

B、物体与支持面的压力一定时,滑动摩擦力随接触面增大而增大

C、滑动摩擦力不可能提供动力

D、有摩擦一定有弹力

11.关于静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CD )

A、静摩擦力有最大值,说明静摩擦力的值在一定范围内可变

B、静止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一定是静摩擦力

C、静摩擦的方向可能与其运动方向相同

D、运动的物体可能受静摩擦力作用

12.人握住旗杆匀速上爬,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D )

A、受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下的

B、受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上的

C、手握旗杆的力越大,人受的摩擦力也越大

D、手握旗杆的力增加,人受的摩擦力保持不变

13.如图所示,物体相对静止在水平传送带上随传送带同向匀速运动。它受到的力是( B )

A、重力、弹力、静摩擦力

B、重力、弹力

C、重力、弹力、滑动摩擦力

D、重力、滑动摩擦力

14.关于合力和分力的大小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D )

A、合力必比分力大

B、合力至少比某一个分力大

C、合力可以比任意分力都小

D、合力可以和两个分力的大小相等

15.作用在同一点的两个力F1=3N,F2=5N。无论F1和F2的方向如何,它们的合力大小不可能是( D )

A、3N

B、5N

C、8N

D、10N

16.如下图所示,物体A和B的重力分别为10N和3N,不计弹簧秤和细线的重力和一切摩擦,则

(1)弹簧秤所受的合力为( A ),(2)弹簧秤的读数为( B )

A、0N

B、3N

C、7N

D、10N

E、13N

16题图

17题图

17.如上图甲所示,一物块在粗糙斜面上,在平行斜面向上的外力F作用下,斜面和物块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当F按图乙所示规律变化时,关于物块与斜面间摩擦力的大小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D )

A.一定增大B.可能一直减小C.可能先减小后增大D.可能一直增大

18.如图所示,质量为10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此时受到水平向右外力作用F=20N,物体与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则物体受到的合力是 ( D )

A、20N,水平向右

B、19.6N,水平向左

C、39.6N,水平向右

D、0.4N,水平向左

19.上题中如果物体向左运动(其它条件不变),该物体受到的合力是( C )

A、20N,水平向右

B、19.6N,水平向右

C、39.6N,水平向右

D、0.4N,水平向右

20.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受推力F 1=10N,F2=2N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若撤去力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 D )

A、10N,方向水平向左

B、6N,方向水平向右

C、2N,方向水平向左

D、零

21.作用在物体上某一点的三个力,大小均为100N,彼此之间夹角为120O,则此三个力的合力为( D )

A、300N

B、100N

C、100/3 N

D、0

22.一个力的大小为10N,它可分解为两个分力,其结果可能为( CD )

A、20N 8N

B、6N 3N

C、30N 28N

D、4N 8N

23.有三个力:F1=2N,F2=5N,F3=8N,则 ( D )

A、F1和F2可能是F3的两个分力

B、F1和F3可能是F2的两个分力

C、F2和F3可能是F1的两个分力

D、上述结论均不正确

24.当一个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时( ACD )

A、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等于该物体的重力,但它们不是同一个力

B、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与该物体的重力是同一个力

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使桌面发生了形变

D、桌面因为发生了形变而产生对物体的支持力

25.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有力作用一定有施力物体,可能没有受力物体

B、力有时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C、有受力物体就一定有施力物体

D、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能有作用力

26.以下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两个物体只要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B、两个表面光滑的物体之间不会产生掸力

C、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D、绳的拉力也属于弹力,其方向总是沿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27.关于物体重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重力的作用点叫物体的重心,它一定在物体上

B、任何球形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其球心上

C、物体只在重心处受重力,其它部分不受重力

D、物体悬挂静止不动,则物体的重心必与悬点在同一竖直线上

28.停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篮球,它受到的力有( B )

A、重力和它对地面的压力

B、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

C、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

D、重力、支持力、压力和摩擦力

29.如图,A、B、C三个物体叠放在桌面上,在A的上面再加一个作用力F,则C物体受到的作用力共有( C )

A、1个力

B、2个力

C、3个力

D、4个力

30.用弹簧秤竖直悬挂静止的小球,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BD )

A、小球对弹簧秤的拉力就是小球的重力

B、小球对弹簧秤的拉力数值上等于小球的重力

C、小球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弹簧

D、小球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31.两个共点力的大小都是F,其合力的大小( CD )

A、一定大于F

B、一定小于F

C、由F及两个力的夹角决定

D、一定满足0≤F合≤2F

32.将一个力F分解为两个不为零的力,下列哪种分解方法是不可能的( D )

A、分力之一垂直F

B、两分力与F在一条直线上

C、一分力的大小与F相同

D、一个分力与F相同

33.如图,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受到斜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而没动,则( CD )

A、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mg

B、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等于Fsinθ

C、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小于mg

D、物体所受摩擦力与拉力F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

34.一个置于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G,当用力F竖直下压它,它对地面的压力等于( D )

A、G

B、F

C、G-F

D、G+F

35.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物体间发生相互作用时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等值、反向,所以物体一定保持平衡

C、人加速奔跑时,地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对地的作用力

D、重力和弹力不可能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36.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它对桌面的压力和它的重力之间的关系是( C )

A、压力就是重力

B、压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压力的施力物体是重力的受力物体

D、压力的受力物体是重力的施力物体

37.一辆汽车停在水平地面上,一个人用力水平推车,但车仍然静止,表明( B )

A、推力越大,静摩擦力越小

B、推力越大,静摩擦力越大,推力与静摩擦力平衡

C、推力大小变化时,静摩擦力大小不变

D、推力小于静摩擦力

38.在下列共点力中可能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AD )

A 、3N 、3N 、3N

B 、2N 、3N 、7N

C 、1N 、2N 、4N

D 、4N 、3N 、5N 39.重为G 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物体受力如图所示,这些力之间的关系是( ABD )

A 、 N =Gcosθ

B 、 f =Gsinθ

C 、 f +N =G

D 、 G 2

=N 2+f 2 40.质量为M 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受到的力F 和角α大小相等,则受静摩擦力最大的是 (

A )

41.两个物体A 和B ,质量分别为M 和m ,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A 静止与水平地面上,不计动滑轮与各个物体之间的摩擦,物体A 对轻绳的作用力的大小和地面对对物体A 的作用力的大小分别为 ( C ) A 、g m M mg

)(;+ B 、g m M g m M

)(;

)(+- C 、g m M mg )(;-

D 、g m M g m M )(;)(+-

42.如下图所示,一根弹性杆的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重量是2 N 的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时,弹性杆对小球的弹力 ( D )

A .大小为2 N ,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

B .大小为1 N ,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

C .大小为2 N ,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

D .大小为2 N ,方向竖直向上

43.一个质量可以不计的弹簧,其弹力F 的大小与长度l 的关系如上图所示,这根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C ) A .1 250 N/m B .625 N/m C .2500 N/m D .833 N/m

44.如右图所示,质量为m 1的木块P 在质量为m 2的长木板ab 上滑行,长木板放在水平地面上一直处于静止状态.若a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块P 与长木板a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则长木板ab 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B ) A .μ1m 2g B .μ2m 1g C .μ1(m 1+m 2)g D .μ1m 2g +μ2m 1g

45.如右图所示,一倾角为45°的斜面固定于竖直墙上,为使一光滑的铁球静止,需加一水平力F ,且F 通过球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C )

A .球一定受墙的弹力且水平向左

B .球可能受墙的弹力且水平向左

C .球一定受斜面的弹力且垂直斜面向上

D .球可能受斜面的弹力且垂直斜面向上

二、填空题

46.用弹簧秤沿水平方向拉一重为4N 的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匀速运动时,弹簧秤读数为1.0N ,则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0.25__。当弹簧秤读数增至1.6N 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1.0___N 。当弹簧秤读数减至0.8N 稳定后(木块运动方向不变),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1.0___N 。

47.如图所示,木块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重力的0.1倍,木块的质量为2Kg 。在木块向右运动的过程中,还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大小为10N 的拉力作用,则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______2N_____,方向_____向左_____,木块对地面的摩擦力的方向_______向右______(g 取10N/kg)。 48.试画出下图中质量为m 的物体A 所受的力。

49.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其中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5N 和7N ,这三个的合力的最大值为21N ,则第三个力的大小为____9N______。这三个力的合力的最小值_____0_______。

50.物体与竖直墙壁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的质量为m ,当物体沿着墙壁自由下落时,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_______0N______。 51.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一重200N 的物体,当受到的水平拉力为80N 时,刚好使物体运动起来。物体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_____80______N 。若水平拉力为50N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50______N 。 52.匀速行驶在水平公路上的汽车,受到_____重_______力、______支持_____力、_____牵引______力、______摩擦______力作用(不计空气阻力),其中____牵引_______力是动力。

53.两个共点力的合力最大为15N ,最小为5N ,则这两个力的大小为______5N____和_____10N____,如果这两个力的夹角为90°,则合力大小为__11.18N___。

42题图 43题图 F 支

mg f f f f f

mg mg mg mg

F 支 F 支

F 支 F 支 F 拉 F 拉

A

O F 'F 1F 2F 54.放在水平桌面上一重100N 的物体,当受到的水平拉力为35N 时,物体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水平拉力为120N 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35______N ,若在物体静止时,施加大小为10N 水平拉力,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10______N 。

55.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中,己准备了如下器材:方木板、白纸、弹簧秤、图钉。要完成该实验,还需要的器材有__橡皮条________、__细绳两条______、___三角板_______、___刻度尺_______。

56.将下述实验步骤按正确顺序用数字排列应是___○

4○3○2○1○5○6___。 (1)在白纸上按比例做出两个力F 1和F 2的图示,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求出合力F. (2)只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 (3)记下两弹簧秤读数,描出两力的方向.

(4)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板上A 点,用两条细绳连接在橡皮条的另一端,通过细绳同时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与细绳的连接点到达某一位置、并记下此位置. (5)记下弹簧秤的读数F 和细绳方向,按同一比例做出这个力的图示.比较这个实测合力和按平行四边形法则求出的合力F ,看它们的

大小和方向是否相同.

(6)改变两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重做两次实验,从实验得出结论. 57.某同学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时得到如右图结果。其中A 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 为橡皮筋与 细绳的结点。图中_______ F ________是F 1、F 2合力的理论值;图中______F ’_____是F 1、F 2合力的实验值。 需要进一步比较的是_____F ______和______F ’____。通过本实验可以验证________平行四边形定则__________。

58.物体受到一个水平力F l 的作用,其大小为10N ,若它和另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 2的共同作用恰好为20N ,则F 2大小为___17.32___N 。 59.如图,物体A 静止在斜面B 上,则斜面B 受的力有____4_____个,它们分别是___重力、支持力、压力、摩擦力__。

B 对A 的合力方向是_______竖直向上_________。

三、计算与简答题:

60.由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F 1、F 2,当它们的夹角为90°时合力为F,则当它们的夹角为120°时,合力的大小为多少?

2212F F F += 122

F F ==

当夹角为120°时有120.712

F F F F ==

=合= 61、质量为2kg 的物体放到水平地板上,用一轻弹簧水平拉该物体,当物体刚开始运动时,弹簧伸长了3cm ,当拉着物体匀速前进时,弹簧伸长2cm ,己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200N/m (g=10N/kg )求:(1)物体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为多少?(2)物体和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1)30.03cm m =

12000.036M f F kx N N ==?=弹=

(2)20.02cm m =

22000.024f kx N N ==?=

N f F mg μμ==由

4

0.2

210

f m

g μ==?可得:=62.甲、乙两人沿平直的河岸拉一条小船前进。已知甲的拉力F 1=200N ,方向如图。要使船沿着与河岸平行的直线航道行驶,则乙对船施加的最小拉力为多大?方向怎样?

解:乙对船施加的最小拉力应垂直河岸,如右图。

21sin 100F F N θ==

63.将质量为M 的钢球放在两个光滑的木板之间。 (1)分析钢球受几个力的作用?画出受力示意图。 (2)画出重力G 的两个分力。

(3)求出球对a 、b 板的压力大小。 (1)3个力,如图。 (2)如图。

(3)sin a mg

F θ= ,

tan b mg F θ

=

64.如图所示,质量为m =5kg 的物体,置于一粗糙的斜面上,斜面的倾角为30°,现用一平行于斜面的力F =30N 的力推物体,使

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求: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解:静摩擦力与物体受到的其它力的合力等值反向, 有:1sin 5F F G F mg N θ==-=静

方向沿斜面向下。

A B F 2

F 1

mg

F 2

G 1

G 2

F G 1

G 2

F 支

65.物体放在水平面上,用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力拉物体时,物体匀速前进。若此力大小不变,改为水平方向拉物体,物体仍能

匀速前进,求: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解:水平拉物体时拉力等于摩擦力,斜拉物

体时受力分析如右图,于是有:

()

cos sin F f mg

F f mg F μθμθ==???

==-?? ()cos sin mg mg mg μθμμθ?=-即: cos =1sin θμθ-

1cos =230.268

sin θμθ

-∴=-=66.如图所示,一木块被两块木板夹在中间静止不动,在两侧对木板加水平方向的大小均为N 的力,木块的质量为m 。求:(1)木板对木块施加的静摩擦力为多大?(2)若木块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因数为μ,欲将木块从木板中水平抽出,则所需的外力F 最小为多大?解: (1)每块木板对木块施加的静摩擦力相等,设为f ,有:

2f mg =

12

f m

g =静

(2)将木块匀速抽出外力F 最小, 左视图和受力分析如右图所示。

则有:

()222N

f F N

f F F F m

g μμ?==??

=??=+??

合 2222F N m g μ?=+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mg

f

F 合

F F 支 F

f mg

高中物理:相互作用单元测试题

高中物理:相互作用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10×4=40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在答题卷的对应处)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书对桌面的压力,施力物体是桌面,受力物体是书 B、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形变产生的 C、书对桌面的压力与书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与书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2、关于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万有引力只发生在天体与天体之间,质量小的物体(如人与人)之间无万有引力 B、电磁相互作用是不需要相互接触就能起作用的 C、强相互作用只发生在宇宙天体等宏观物体之间 D、弱相互作用就是非常小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3、下面关于重力、重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力就是物体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 B、重心就是物体的几何中心 C、直铁丝变弯后,重心便不在中点,但一定还在铁丝上 D、重心是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4、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世界第二大斜拉索桥——上海南浦大桥,桥面高46m,主桥(桥面是水平的)长846m,引桥全长7500m,下面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引桥长是为了减小汽车上桥时的阻力,增强下桥时的控制能力,但确增强了汽车对引桥面的压力 B、主桥面上每个索点都是一个支承点,斜拉索将桥的重力都转移到了支承塔上 C、索拉的结构减小了汽车对主桥面的压力 D、增加了汽车在引桥上时重力平行于桥面向下的分力 5、下列说法正确的 A、相互接触并有相对运动的两物体间必有摩擦力 B、两物体间有摩擦力,则其间必有弹力 C、两物体间有弹力,则其间必有摩擦力 D、两物体间无弹力,则其间必无摩擦力 6、如右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一木块,用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的水平 拉力F拉木块直到沿桌面运动,在此过程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f F的 大小随拉力F的大小变化的图象,在下图中正确的是 7、已知两个分力的大小为 1 F、 2 F,它们的合力大小为F,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不可能出现F<F1同时F<F2的情况 B、不可能出现F>F1同时F>F2的情况 C、不可能出现F<F1+F2的情况 D、不可能出现F>F1+F2的情况 8、一根细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G,现把一重为G的物体系在绳的中点,分别握住绳的两端,先并拢,然后缓慢地左右对称地分开,若要求绳子不断,则两绳间的夹角不能超过 A、450 B、600 C、1200 D、1350 9、如图斜面上一小球用竖直档板挡位静止,若将档板缓慢 由竖直放置转为水平放置的过程中,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 及档板对小球的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先减少后增大 B、档板对小球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最后等于小球重力 大小 C、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与档板对小球的弹力都不变。 D、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与档板对小球的弹力的合力始终不变 10、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固定光滑斜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受外力F1和F2的作用,F1方向水平向右,F2方向竖直向上,若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mg F mg F F≤ = + 2 2 1 , sin cos sinθ θ θ F F F F A B C

专题二 相互作用(试题部分)

专题二相互作用探考情悟真题 【考情探究】 考点考向 5年考情预测热 度考题示例学业水平关联考点素养要素解法 常见的三种力、力的合成与分解 常见的 三种力 2017课标Ⅱ,16,6分2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 ★★☆2017课标Ⅲ,17,6分3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 2015山东理综,16,6分4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整体隔离法 力的合成 与分解 2018天津理综,7,6分3科学推理 受力分析、共点力的 平衡受力分析、 共点力 的平衡 2019课标Ⅱ,16,6分4匀速直线运动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极值法 ★★★2019课标Ⅲ,16,6分4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 2017课标Ⅰ,21,6分4科学推理图解分析法 2016课标Ⅰ,19,6分4科学推理整体隔离法 2016课标Ⅲ,17,6分4科学推理 2017天津理综,8,6分4模型建构 分析解读本专题是力学的基础,是贯穿整个物理学的核心。从力学的基本概念出发,通过研究重力、弹力、摩擦力,逐步认识力的矢量性、相互性,以及力在合成与分解时遵循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更是广泛应用于力、热、电等各部分内容的题目中,这就决定了本专题知识在高考中的重要位置。该专题知识若单独出题,主要是选择题,若与其他专题知识结合,则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有选择题,也有大型的计算题。 【真题探秘】

破考点练考向 【考点集训】 考点一常见的三种力、力的合成与分解 1.(2017课标Ⅱ,16,6分)如图,一物块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保持F的大小不变,而方向与水平面成60°角,物块也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A.2-√3 B.√3 6C.√3 3 D.√3 2 答案C 2.(2020届内蒙古联考,4)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A、B两球,由一根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静止于半径为R的光滑半球形碗中,弹簧水平,两球间距为R且球半径远小于碗的半径。则弹簧的原长为() A.mg k +R B.mg 2k +R C.2√3mg 3k +R D.√3mg 3k +R 答案 D 3.(2020届江西上饶六校联考,10)(多选)如图甲、乙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上放置一滑块M,在滑块M上放置一个物块m,M和m相对静止,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物块m受到摩擦力 B.图乙中物块m受到摩擦力 C.图甲中物块m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完整版)相互作用练习题及答案

相互作用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它的几何中心上B.劲度系数越大的弹簧,产生的弹力越大 C.动摩擦因数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与物体之间的压力成反比 D.静摩擦力的大小是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发生变化 2.关于摩擦力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B.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 C.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D.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垂直 3.一条轻绳承受的拉力达到1 000 N时就会断,若用此绳进行拔河比赛,两边的拉力 大小都是600 N时,则绳子() A.一定会断B.一定不会断C.可能断,也可能不断 D.只要绳子两边的拉力相等,不管拉力多大,合力总为0,绳子永远不会断 4.某同学从台阶向下跳到地面的软垫上。从接触软垫到停下来的过程中,该同学的受 力是() A.重力B.重力、垫子的支持力、该同学对垫子的压力 C.重力、垫子的支持力D.重力、垫子的支持力、垫子对该同学的冲击力 5.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的木块,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F1、F2和摩擦力作 去力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 A.10 N,向左B.6 N,向右C.2 N,向左D.零 6.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力把物体向上抛出,物体上升过程中仍受到向上的力 B.一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一个物体直接接触到它并且施加了这种作用 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D.没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照样可以独立存在 7.对两个大小不等的共点力进行合成,则()

高一语文限时练答案

高一语文限时练1参考答案 1.考据学对作者生平也很重视。 2.B 3.(1)用死纪律来限制活作品。 (2)所持的是“批评的态度”,这种态度是冷静的,不杂情感的;是一种反省的理解;预存美丑的标准,把自己放在作品之外去评判它的美丑。 4.C 5.B 6.相同点:注重自我的情感和物的姿态的交流。欣赏的态度忌杂有任何城建,把自我放在作品里面去分享它的生命。 不同点:印象派主张文学批评应当是艺术的、主体的,各人应以自己的嗜好为标准。欣赏的态度全凭直觉。作者认为内行与外行的印象得出的价值未必相同,除直觉外,还要能说出觉得好的道理。 7.这个比喻,将“一双脚站在干涸的湖底的时候的”感觉比喻为“自己踩在了自己的骨头上”的感觉,十分形象逼真,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自己踩在了自己的骨头上,不光是疼痛的感觉,还有因为是自己的骨头而有痛心悔恨的心理;而一双脚站在干涸的湖底的时候,同样不仅有脚底的疼痛,更有因为这湖的干涸是人类自己行为造成的而产生的悔恨心理。 8.①同眼前所见形成强烈对比,巨大的反差能给读者心灵造成震撼;②很好地印证了文章的开头,使开头的比喻更真切,更有说服力;③抒发作者内心的感情,更好地表现作品的主旨。 9.①这些数据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些年份之间却间隔较短,②这就能让读者能具体地感受到环境遭受破坏的程度之深和速度之快,③从而很好地表达作者的情感之深,④让读者产生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共鸣。 10.①“殇”的本意是指没有到成年就死去。现代常用于指重大的灾难事故或心理上的剧烈悲痛创伤或事件所折射出的巨大的悲哀遗憾等。②“湖殇”意思就是因为湖的消亡而感到的悲哀遗憾。③本文以“湖殇”为题,准确地揭示了文章的内涵,飙到了作者的感情。 11.这几段在语言运用上主要有下列特点:①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如“那些缭绕碧波的绿茵,那些水中游戏的鱼鸟,那些湖面泛舟的渔人,那些环湖晚炊的村庄”),使作者的感情表达得更悲痛、更强烈,使文章的语气更通畅,更流利;②运用拟人的手法,将艾比湖比拟为人,从而让读者将心比心,更真切地体会环境遭受破坏的严重性,更强烈的表达作者对破坏环境者愤怒;③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将那些盲目赞美艾比湖的文章比喻为“对着一个病入膏肓的人,赞美她美丽的服饰和迷人的发髻,不知道在鱼缸里长大的鱼,会不会朗诵有关海的诗句”,委婉地对这些文章进行批评;④运用联想的方法,由此及彼,由人联想到鸟,联想到鸟面临的灾难,使环境被破坏的恶劣影响更加具体可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⑤运用设问的手法提出鸟要“如何才能越过灾难,飞抵梦想的天堂”这个让人惊心动魄的问题,让读者感受到环境问题的紧迫性,使文章能更好地打动读者。(意思相近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能紧扣文本也可) 12.(1)贤者能勿丧耳 (2)青海长云暗雪山 (3)水随天去秋无际 (4)两三航未曾着岸 (5)山河破碎风飘絮 (6)知止不殆

相互作用练习题及答案复习过程

相互作用练习题及答 案

相互作用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B.劲度系数越大的弹簧,产生的弹力越大 C.动摩擦因数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与物体之间的压力成反比 D.静摩擦力的大小是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发生变化 2.关于摩擦力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B.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 C.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D.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垂直 3.一条轻绳承受的拉力达到1 000 N时就会断,若用此绳进行拔河比赛,两边的拉力大小都是600 N时,则绳子() A.一定会断 B.一定不会断 C.可能断,也可能不断 D.只要绳子两边的拉力相等,不管拉力多大,合力总为0,绳子永远不会断 4.某同学从台阶向下跳到地面的软垫上。从接触软垫到停下来的过程中,该同学的受力是() A.重力 B.重力、垫子的支持力、该同学对垫子的压力

C.重力、垫子的支持力 D.重力、垫子的支持力、垫子对该同学的冲击 力 5.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的木块,在水 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 N,F2=2 N。若 撤去力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 A.10 N,向左B.6 N,向右C.2 N,向左 D.零 6.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力把物体向上抛出,物体上升过程中仍受到向上的力 B.一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一个物体直接接触到它并且施加了这 种作用 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D.没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照样可以独 立存在 7.对两个大小不等的共点力进行合成,则() A.合力一定大于每个分力 B.合力可能同时垂直于两个分力 C.合力的方向可能与一个分力的方向相反 D.两个分力的夹角θ在 0°到 180°之间变化时,θ 角越小,合力越大 8.已知3个分力的大小依次为3 N、5 N、9 N,则它们的合力大小可能是() A.0 N B.1 N C.5 N D.18 N

第三章2相互作用 单元测试题(答案)

第三章相互作用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其中1-8为单选题,9-12为多选题,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B.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与其几何中心重合 C.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地面向下 D.同一物体在不同位置处重力大小不一定相等 2.设想把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木球中央挖掉一个小球,则它的( A ) A.重力大小减小,重心位置不变 B.重力大小减小,重心在挖去的小球之上 C.重力大小不变,重心向外偏移 D.重力大小减小,重心被挖去而不复存在 3.关于弹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两物体相互接触,就一定会产生相互作用的弹力 B.两物体不接触,就一定没有相互作用的弹力 C.两物体有弹力作用,物体不一定发生了弹性形变 D.在桌面上的物体对桌面产生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4.如图所示,物体A和物体B叠放在一起,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给出的各对力属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是( C ) A.物体A所受的重力和B对A的支持力 B.物体B所受的重力和A对B的压力 C.物体A对B的压力和B对A的支持力 D.物体B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B的支持力 5.如图所示,一重为10 N的球固定在支杆AB的上端,今用一段绳子水平拉球,使杆发生弯曲,已知绳的拉力为7.5 N,则AB杆对球的作用力( C ) A.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为7.5 N B.方向竖直向上,大小为10 N C.方向斜向左上方,大小为12.5N

D.方向斜向右下方,大小为13.5N 6.如图所示,一物块沿固定斜面匀速下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物块受重力和斜面对它的支持力 B.物块受重力、斜面对它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C.物块受重力、斜面对它的支持力、摩擦力和下滑力 D.物块受重力、斜面对它的支持力、摩擦力、下滑力和压力 7.关于摩擦力的方向,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D ) A.静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 B.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D.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同 8.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堆放着原木,关于原木P在支撑点M、N处受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M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 B.N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 C.M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沿MN方向 D.N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沿水平方向 9.关于合力与其两个分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 A.合力一定,两等大分力的夹角越大,两分力越小 B.合力一定,两等大分力的夹角越大,两分力越大 C.两个分力大小不变,夹角越大,其合力越小 D.两个分力大小不变,夹角越大,其合力越大 10.有两组共点力:甲组中三个力的大小分别为6N、8N、12N,乙组中三个力的大小分别为5N、7N、14N,那么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D ) A.甲乙两组力合力的最大值相同 B.甲乙两组合力的最小值相同 C.甲组力合力的最小值不可能等于零 D.乙组力合力的最小值为2N 11.如图所示,有一刚性方形容器被水平力F压在竖直的墙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现缓慢地向容器内注水,直到注满为止,在此过程中容器始终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 )

高中物理--相互作用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物理--相互作用练习题(含答案)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2道小题,每小题0分,共0分) 1.(单选)如图所示,一根弹簧的自由端未挂重物时指针B正对刻度5,当挂上80N重物时(未超出弹性限度)指针正对刻度45,若要指针正对刻度20,应挂重物的重力为() , A., 40N, B., 30N, C., 20N, D., 不知弹簧的劲度系数k的值,无法计算 2.(单选)已知两力的合力为6N,这两个力可能是下列() A.2N、3N B.1N、8N C.6N、6N D.2N、9N 3.(单选)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受到拉力F 的作用,F与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如图所示.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2 N/m B.4 N/m C.20 N/m D.0.05 N/m 4.(单选)在力的合成中,下列关于两个分力与它们的合力的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合力一定大于每一个分力 B.合力一定小于每一个分力 C.合力的方向一定与分力的方向相同 D.两个分力的夹角在0°~180°变化时,夹角越大合力越小 5.(单选)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摩擦力 B.只有运动的物体才受到摩擦力 C.物体受到摩擦力时,一定受到弹力

D.摩擦力的方向和相对运动方向垂直 6.(单选)如图所示,不计重力的轻杆OP能以O点为圆心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P端用轻绳PB挂一重物,另用一根轻绳通过滑轮系住P端.在力F的作用下,当杆OP和竖直方向的夹角α(0<α<π)缓慢增大时,力F的大小应() A.恒定不变B.逐渐增大C.逐渐减小D.先增大后减小 7.(单选)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木块A和B,用一个劲度系数为k轻质弹簧连接,最初系统静止,现在用力缓慢拉A直到B刚好离开地面,则这一过程A上升的高度为() A.B.C.D. 8.(单选)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用水平力F拉物体乙,它们仍保持静止状态,甲、乙接触面也为水平,则乙物体受力的个数为() A. 3个B. 4个C. 5个D. 6个 9.(单选)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四个沿水平面的恒力F1、F2、F3和F4作用,以速率v0沿水平面做匀速运动,若撤去其中某个力(其他力不变)一段时间后又恢复该作用力,结果物体又能以原来的速率v0匀速运动,这个力是() A. F1B. F2C. F3D. F4 10.(单选)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A处于静止状态,所挂的托盘和砝码总重量为6N,弹簧秤读数为2N,滑轮摩擦不计.若轻轻取走部分砝码,使总重量减小为4N,将会出现的情况是()

高二英语练限时训练1及答案 (1)

高二2(18)英语限时训练1 命题:周小华审题:严玲时间:2016.3.1 一、完形填空 Mobile phones are everywhere in big cities. It seems that 1 can survive without one. Mobile phones are a great 2 to stay connected with friends and family. 3 , it is important to remember that there are certain times 4 you should not be using your phone, especially as a student, during school. 5 you are in class, you should not be sending your friends text messages 6 taking phone calls. Your classmates and teachers should not have to deal with this rude 7 . Aren’t you at school to learn? In the United States, students would never be allowed to 8 their mobile phones during class. If you were to send or 9 a text message you would probably be kicked 10 class. It is very disturbing to hear a lot of tones and ringing during 11. There are many more rules for mobile phone use in America and it is to 12 respect for those around you. As a teacher in China, I have to 13 students using mobile phones every day. I have told my class to 14 their phones, but many students do not listen. The 15 to be connected all the time seems to be more 16 than the desire to learn. It’s easy to understand 17 it is so tempting(诱惑人的) to have your phone on during class. It seems so easy just to send a short text message; it’s not hurting anyone, is it? But you may actually be hurting 18 when you do this. Your teacher knows when you use your phone and may give you a 19 grade. Sendi ng a text message also takes your attention away from what’s going on in class, you may 20 something important. 1. A. one B. somebody C. someone D. no one 2. A. way B. road C. method D. path 3. A. But B. However C. So D. Therefore 4. A. which B. that C. when D. where 5. A. After B. Before C. Because D. If 6. A. or B. and C. as well as D. instead of 7. A. act B. action C. habit D. behavior 8. A. have B. take C. use D. send 9. A. receive B. accept C. make D. get 10. A. of B. off C. out D. out of 11. A. school B. class C. office D. home

邢台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单元测试题(Word版 含解析)

一、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易错题培优(难) 1.如图所示,一轻质光滑定滑轮固定在倾斜木板上,质量分别为m 和2m 的物块A 、B ,通过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滑轮连接,A 、B 间的接触面和轻绳均与木板平行。A 与B 间、B 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当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时,物块A 、B 刚好要滑动,则μ的值为( ) A . 13 B . 14 C . 15 D . 16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当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时,两物块刚好滑动,对A 物块受力分析如图 沿斜面方向,A 、B 之间的滑动摩擦力 1cos 45f N mg μμ==? 根据平衡条件可知 sin 45cos45T mg mg μ=?+? 对B 物块受力分析如图

沿斜面方向,B 与斜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 23cos 45f N mg μμ='=?? 根据平衡条件可知 2sin 45cos453cos45mg T mg mg μμ?=+?+?? 两式相加,可得 2sin 45sin 45cos45cos453cos45mg mg mg mg mg μμμ?=?+?+?+?? 解得 15 μ= 故选C 。 2.如图所示,在固定光滑半球体球心正上方某点悬挂一定滑轮,小球用绕过滑轮的绳子被站在地面上的人拉住。人拉动绳子,球在与球面相切的某点缓慢运动到接近顶点的过程中,试分析半球对小球的支持力N 和绳子拉力T 大小如何变化( ) A .N 增大,T 增大 B .N 增大,T 减小 C .N 不变,T 减小 D .N 不变,T 增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对球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和拉力,根据平衡条件作图,如图所示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之相互作用经典测试题(5)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之相互作用经典测试题(5) 一、选择题 1.把一个重为G的物体,用一个水平力F=kt(k为恒量,t为时间)压在竖直的足够高的平整的墙上,如下图所示,从t=0开始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 f随t的变化关系是() A.B. C.D. 2.如图所示,5月28日央视新闻报道:格鲁吉亚物理学家安德里亚仅靠摩擦力将25个网球垒成9层高的直立“小塔”。网球A位于“小塔”顶层,下面各层均有3个网球,网球B位于“小塔”的第6层,已知每个网球质量均为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其他网球对B球的作用力大于B球的重力 B.将A球拿走后,“小塔”仍能保持直立平衡 C.第8层的三个网球与A球间的弹力大小各为mg/3 D.最底层的3个网球受到地板的支持力均为25mg/3 3.某小孩在广场游玩时,将一氢气球系在了水平地面上的砖块上,在水平风力的作用下,处于如图所示的静止状态.若水平风速缓慢增大,不考虑气球体积及空气密度的变化,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细绳受到拉力逐渐减小

B .砖块受到的摩擦力可能为零 C .砖块一定不可能被绳子拉离地面 D .砖块受到的摩擦力一直不变 4.一人站在体重计上称体重,保持立正姿势称得体重为G ,当其缓慢地把一条腿平直伸出台面,体重计指针稳定后读数为'G ,则 ( ) A .G G >' B .G G <' C .G G =' D .无法判定 5.一轻质弹簧原长为8 cm ,在4 N 的拉力作用下伸长了2 cm ,弹簧未超出弹性限度,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A .40 m/N B .40 N/m C .200 m/N D .200 N/m 6.如图所示,细绳MO 与NO 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长度MO >NO ,则在不断增加重物G 的重力过程中(绳OC 不会断)( ) A .绳ON 先被拉断 B .绳OM 先被拉断 C .绳ON 和绳OM 同时被拉断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7.如图所示,用三根轻绳将A 、B 两小球以及水平天花板上的固定点O 之间两两连接.然后用一水平方向的力F 作用于A 球上,此时三根轻绳均处于直线状态,且OB 绳恰好处于竖直方向,两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三根轻绳的长度之比为OA ∶AB ∶OB =3∶4∶5,两球质量关系为m A =2m B =2m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O B 绳的拉力大小为2mg B .OA 绳的拉力大小为103 mg C .F 的大小为 43 mg D .AB 绳的拉力大小为mg 8.灯笼,又称彩灯,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工艺品.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如图是某节日挂出的一只灯笼,轻绳a 、b 将灯

高中物理-相互作用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物理-相互作用测试题(含答案) 1.如图所示,两根刚性轻杆上端由自由旋转轴A 连接,轻杆下端固定一根自然伸长的匀质轻弹簧,围成边长为L 的等边三角形ABC ,将此装置竖直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轴A 处施加竖直向下的大小为F 的作用力,弹簧被拉伸一定长度,若此时弹簧弹力大小恰为 2 F ,则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2.一质量为m 的铁球在水平推力F 的作用下,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和竖直墙壁之间,铁球与斜面的接触点为A ,推力F 的作用线通过球心O ,如图所示,假设斜面、墙壁均光滑.若水平推力缓慢增大,则在此过程中( ) A.墙对铁球的作用力大小始终等于推力F B.墙对铁球的作用力大小始终大于推力F C.斜面对铁球的作用力缓慢增大 D.斜面对铁球的支持力大小始终等于 cos mg θ 3.如图所示,一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固定在地面上,一质量为m 的小木块在水平力F 的作用下静止在斜面上。若只改变F 的方向而不改变F 的大小,仍使木块静止,则此时力F 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

A.60? B.45? C.30? D.15? 4.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C 置于水平地面上,小物块B 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物体A 相连接,连接物体B 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已知A B C 、、都处于静止状态。则( ) A.物体B 受到斜面体C 的摩擦力一定不为零 B.斜面体C 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一定为零 C.斜面体C 有沿地面向右滑动的趋势,一定受到地面向左的摩擦力 D.将细绳剪断,若B 物体依然静止在斜面上,此时水平面对斜面体C 的摩擦力一定不为零 5.如图,用两根等长轻绳将木板悬挂在竖直木桩上等高的两点,制成一简易秋千.某次维修时将两轻绳各剪去一小段,但仍保持等长且悬挂点不变.木板静止时,1F 表示木板所受合力的大小,2F 表示单根轻绳对木板拉力的大小,则维修后( ) A.1F 不变,2F 变大 B.1F 不变,2F 变小 C.1F 变大,2F 变大 D.1F 变小,2F 变小 6.有两根完全相同的轻绳,分别按如图甲、乙的方式固定在A B 、和D E 、两点.将一挂有质量为 m 的重物的光滑轻质动滑轮挂于轻绳上,当滑轮静止后,设图甲、乙中绳子的张力大小分别为 1T 、2T .现将图甲中绳子的B 端缓慢向下移动至C 点,图乙中绳子的E 端缓慢向右移动至F 点, 在两绳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限时训练参考答案

限时训练参考答案 限时训练1:一、二.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D C B C AC CD CD BC 三.计算题 2:3 2:1 限时训练2:一、二.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C C B D B BC BD BD AD 三.计算题 10.解:⑴ -(2分) ⑵ -(2分) ⑶A 点场强仍为 --2分) 限时训练3:一、二.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D A C A C CD AB BC AC 三.计算题 10 解:(1)点电荷在A 点所受电场力F 的方向如答图所示 (2)点电荷的电荷量 q =F E = 1 .0× 10-8 C 限时训练4:一、二.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B A B AC CD BC BD AD 11.(1)A 、C 、D 、F 、H (2)外 (3)0.48 2.20 限时训练5:一、二.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B C C AD AC BD AC BC 11.(1) (B) (2) 750 10 (3)9.5 50 限时训练6:一、二.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B C AD BC CD BC 7.答案:(1)13.55mm (2)0.680 mm (3)○1 ×1 欧姆调零 12或12.1Ω ○2 a. A C E b. B 限时训练七:一、二.选择题 A E F

解析:设粒子刚好打在上极板左边缘时(如图所示). R 1=d 4,又由Bq v =m v 2r ,得R 1=m v 1Bq , 解得v 1=Bqd 4m . 设粒子刚好打在上极板右边缘时, 由图知:R 22=L 2 +(R 2-d 2)2,所以R 2=4L 2+d 24d , 又R 2 = m v 2Bq ,解得v 2=Bq (4L 2+d 2) 4md . 综上分析,要使粒子不打在极板上, 其入射速率应满足以下条件: v Bq (4L 2+d 2)4md 答案:v Bq (4L 2+d 2)4md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B B D C AB AC BC BD AB 三.非选择题: 10.解:由题意可知,导电棒在运动的过程中受到安培力和摩擦力 的作用,如图所示: 由左手定则可知,磁场方向向上; 当电流为2A 时,导电棒作匀速运动,有 f L BI =1 (1) 当电流为4A 时,有:ma f L BI =-2 (2) 由(1)(2)得:B=0.3T 限时训练八:一、二.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D B B A AC AB AC BD AC 三.非选择题: 10、解:① 由粒子进磁场后的运动轨迹可判定该粒子带负电,负电荷在电场中被加速,电场力做正功,∴ U S2 > U S1 ② 粒子经加速电场加速有 2 2 1mv qU = 进入匀强磁场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 qB mv R = 由上面两式可得粒子荷质比 6 2222108.3) 385.0100.5(70522?=???==-B R U m q 库/千克 限时训练九:一、二.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C D D D AC AD AC BD BC 三.非选择题: 10、解: 限时训练十:一、二.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A C C C AC AB AB BD BC 三.非选择题: 解析 t =0时刻的磁感应强度:B 1=2+3×0=2 T t =1 s 时刻的磁感应强度:B 2=2+3×1 T=5 T

(完整)高中物理必修一《相互作用》测试题

高一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单元测试题 本试卷共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从科学方法角度来说,物理学中引入“合力”概念运用了 A.控制变量方法 B.等效替代方法 C.理想实验方法 D.建立模型方法 2.关于力的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 C.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D.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测量 3.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书,会受到弹力的作用,该弹力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书发生了形变 B.桌面发生了形变 C.书和桌面都发生了形变 D.书受到了重力作用 4.下列关于滑动摩擦力的产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互接触且发生相对运动的物体间一定能产生滑动摩擦力 B.只有运动的物体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 C.受弹力作用的物体一定会受到滑动摩擦力 D.受滑动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会受到弹力作用 5.在水平桌面上放着一小球,小球保持静止状态,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桌面对小球的支持力垂直于桌面和桌面的形变方向相反 B.小球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小球的重力大小,所以压力就是重力 C.小球对桌面的压力施力物体是小球,小球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D.水平桌面发生了微小弹性形变,小球没有发生弹性形变

F 1 F 2 图1 F 图3 6.沿光滑斜面自由下滑的物体,其受到的力有 A .重力、斜面的支持力 B .重力、下滑力和斜面的支持力 C .重力、下滑力 D .重力、下滑力、斜面的支持力和紧压斜面的力 7.如图1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上共受到三个力即F 1、F 2和摩擦力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 1=10N ,F 2=2N 。若撤去力F 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 A .10N ,方向向左 B .8N ,方向向右 C .2N ,方向向左 D .0 8.重为500 N 的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木箱与地面间最大静摩擦力为105 N ,动摩擦因数是0.2,如果分别用80 N 和120 N 的水平力推木箱,经过一·段时间后,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分别是 A .80 N 120 N B .80 N 100 N C .0 N 100 N D .80 N 105 N 9.如图2所示,细绳MO 与NO 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长度MO >NO ,则在不断增加重物G 重力的过程中(绳OC 不会断) A .NO 绳先被拉断 B .MO 绳先被拉断 C .NO 绳和MO 绳同时被拉断 D .因无具体数据,故无法判断哪条绳先被拉断 10.如图3所示,用水平力F 把一铁块紧压在竖直墙壁上静止不动,当F 增大时 A .墙对铁块的弹力增大 B .墙对铁块的摩擦力增大 C .墙对铁块的摩擦力不变 D .墙与铁块间的摩擦力减小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本题共3小题,共27分.把答案填在答题纸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N O M C G 图2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之相互作用经典测试题及答案解析(4)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之相互作用经典测试题及答案解析(4)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物块A放在直角三角形斜面体B上面,B放在弹簧上面并紧挨着竖直墙壁,初始时A、B静止,现用力F沿斜面向上推A,但A、B仍未动.则施加力F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之间的摩擦力一定变大 B.B与墙面间的弹力可能不变 C.B与墙之间可能没有摩擦力 D.弹簧弹力一定不变 2.下列关于四项运动的解释,说法正确的是() A.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到最高点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B.跳高运动员在越杆时处于平衡状态 C.举重运动员在举铃过头停在最高点时,铃处于超重状态 D.跳远运动员助跑是为了增加自己的惯性,以便跳得更远 3.某小孩在广场游玩时,将一氢气球系在了水平地面上的砖块上,在水平风力的作用下,处于如图所示的静止状态.若水平风速缓慢增大,不考虑气球体积及空气密度的变化,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细绳受到拉力逐渐减小 B.砖块受到的摩擦力可能为零 C.砖块一定不可能被绳子拉离地面 D.砖块受到的摩擦力一直不变 4.如图所示,细绳MO与NO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长度MO>NO,则在不断增加重物G的重力过程中(绳OC不会断)()

A.绳ON先被拉断 B.绳OM先被拉断 C.绳ON和绳OM同时被拉断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水平轻质弹簧系住,并用倾角θ=37°的木板托住,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则( ) A.小球受木板的摩擦力一定沿斜面向上 B.弹簧弹力不可能为3 4 mg C.小球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D.木板对小球的作用力有可能小于小球的重力mg 6.如图所示,铁质的棋盘竖直固定,每个棋子都是一个小磁铁,能吸在棋盘上保持静止,不计棋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棋子共受三个力作用 B.棋子对棋盘的压力大小等于重力 C.磁性越强的棋子所受的摩擦力越大 D.棋子质量不同时,所受的摩擦力不同 7.木块沿粗糙斜面(斜面相对地面静止)运动,下列对木块的受力分析正确的是(G是重力,N是支持力,f是摩擦力) A. B. C. D. 8.一物体m受到一个撞击力后沿不光滑斜面向上滑动,如图所示,在滑动过程中,物体m受到的力是() A.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斜面的支持力 B.重力、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 C.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

球限时练答案

限时练54答案 球 一.选择题(共3题) 1.由题意可知,6a 2=24,∴a = 2. 设正方体外接球的半径为R ,则 3a =2R ,∴R =3,∴V 球=43πR 3=43π. 答案 C 2.如图画出圆柱的轴截面ABCD ,O 为球心.球半径R =OA =1, 球心到底面圆的距离为OM =12. ∴底面圆半径r =OA 2-OM 2=32,故圆柱体积V =πr 2h =π? ????322×1=3π4. 答案 B 3.作出该球的轴截面图如图所示,依题意BE =2,AE =CE =4, 设DE =x ,故AD =2+x , 因为AD 2=AE 2+DE 2,解得x =3, 故该球的半径AD =5, 所以V =43πR 3=500π3(cm 3). 答案 A 二.填空题(共8题) 4. 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一个半径为1的半球,其表面积为半个球面面积 与截面圆面积的和,即12×4π+π=3π. 5. 由三视图知,几何体下面是两个球,球半径为32; 上面是长方体,其长、宽、高分别为6、3、1, 所以V =43π×278×2+1×3×6=9π+18(m 3). 答案 9π+18 6. 球的半径为R 时,球的体积为V 1=43πR 3,表面积为S 1=4πR 2,半径增加为

2R 后,球的体积为V 2=43π(2R )3=323πR 3,表面积为S 2=4π(2R )2=16πR 2. 所以V 2V 1=323πR 343 πR 3=8,S 2S 1=16πR 2 4πR 2=4, 即体积变为原来的8倍,表面积变为原来的4倍. 答案 8 4 7.(1)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 , 由题意知球的半径为R 2 , V 圆锥=13πR 2h (h 为圆锥的高), V 球=43π(R 2)3=16πR 3,∴13πR 2h =16πR 3, h =12R ,则圆锥的母线l =R 2+h 2=52R , 圆锥的侧面积为π×R ×52R =52πR 2. 球的表面积为4π×(R 2)2=πR 2. ∴圆锥的侧面积与球面面积之比为5∶2. (2)由三视图知该几何体由圆锥和半球组成,且球的半径和圆锥底面半径都等于3,圆锥的母线长等于5,所以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S =2π×32+π×3×5=33π. 答案 (1)52 (2)33π 8. (1)设球的半径为R ,则4πR 2=64π,解得R =4, 所以球的体积V =43πR 3=43π·43=2563 π. (2)设球的半径为R ,则43πR 3=5003π,解得R =5, 所以球的表面积S =4πR 2=4π×52=100π. 规律方法 (1)已知球的半径,可直接利用公式求它的表面积和体积. (2)已知球的表面积和体积,可以利用公式求它的半径. 9. 设球的半径为r ,则圆柱形容器的高为6r ,容积为πr 2×6r =6πr 3,高度为8 cm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单元测试题(较难)(含答案)80272

第三章《相互作用》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甲物体对乙物体有作用,乙物体肯定对甲物体也有作用 B.力是施力物体发出,被受力物体接受的一种特殊物质,力的单位牛顿是度量这种特殊物质多少的国际单位 C.物体间的作用是同时发生的,甲物体作用于乙物体的同时,乙物体也对甲物体发生作用 D.地球对苹果有重力作用,苹果对地球没有力的作用,所以苹果落到地面上 2.如果地面上一切物体受到的重力都消失了,则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江河的水不会流动 B.鸡毛和铁球都可以悬浮在空中 C.天不会下雨 D.一切物体的质量都变为零 3.均匀长棒一端搁在地面上,另一端用细线系在天花板上,如图所示受力分析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4.假期里,一位同学在厨房里协助妈妈做菜,对菜刀发生了兴趣.他发现菜刀的刀刃前部和后部的厚薄不一样,刀刃前部的顶角小,后部的顶角大(如图所示),他先后做出过几个猜

想,其中合理的是( )

A.刀刃前部和后部厚薄不匀,仅是为了打造方便,外形美观,跟使用功能无关 B.在刀背上加上同样的力时,分开其他物体的力跟刀刃厚薄无关 C.在刀背上加上同样的压力时,顶角越大,分开其他物体的力越大 D.在刀背上加上同样的压力时,顶角越小,分开其他物体的力越大 5.在5.12汶川大地震的救援行动中,千斤顶发挥了很大作用,如图所示是简式千斤顶,当摇动把手时,螺纹轴就能迫使千斤顶的两臂靠拢,从而将汽车顶起.当车轮刚被顶起时汽车对千斤顶的压力为1.0×105N,此时千斤顶两臂间的夹角为120°,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此时两臂受到的压力大小均为1.0×105N B.此时千斤顶对汽车的支持力为1.0×105N C.若继续摇动手把,两臂受到的压力将增大 D.若继续摇动手把,两臂受到的压力将减小 6.(上海交大附中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如图所示,物块所受重力为10N,放在光滑斜面上由一弹簧秤沿斜面拉住,使它静止.已知弹簧秤读数为6N,则斜面对物块的支持力大小为(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