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医学理论:天地阴阳生杀之理在升降浮沉之间论

中医基础医学理论:天地阴阳生杀之理在升降浮沉之间论

阴阳应象大论云:天以阳生阴长,地以阳杀阴藏。然岁以春为首,正,正也;寅,引也。少阳之气始于泉下,引阴升而在天地人之上,即天之分,百谷草木皆甲坼于此时也。至立夏少阴之火炽于太虚,则草木盛茂,垂枝布叶。乃阳之用,阴之体,此所谓天以阳生阴长。经言岁半以前,天气主之,在乎升浮也。至秋而太阴之运,初自天而下逐,阴降而彻地,则金振燥令,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风厉霜飞,品物咸殒,其枝独存,若乎毫毛。至冬则少阴之气复伏于泉下,水冰地坼,万类周密。阴之用,阳之体也,此所谓地以阳杀阴藏。经言岁半已后,地气主之,在乎降沉也。至于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冷洌,此则正气之序也,故曰:履端于始,序则不愆。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如环无端,运化万物,其实一气也。

设或阴阳错综,胜复之变,自此而起。万物之中,人一也,呼吸升降,效象天地,准绳阴阳。盖胃为水谷之海,饮食入胃,而精气先输脾归肺,上行春夏之令,以滋养周身,乃清气为天者也;升已而下输膀胱,行秋冬之令,为传化糟粕,转味而出,乃浊阴为地者也。若夫顺四时之气,起居有时,以避寒暑,饮食有节,及不暴喜怒,以颐神志,常欲四时均平,而无偏胜则安。不然,损伤脾胃,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真气下溜,或下泄而久不能升,是有秋冬而无春夏,乃生长之用,陷于殒杀之气,而百病皆起;或久升而不降亦病焉。于此求之,则知履端之义矣。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整理 1、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相融洽的科学知识体系。 2、中医基础体系形成标志,四大经典:《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3、金元四大家:①刘完素(河间)—火热论—寒凉派,《河间六书》 ②李东垣(李杲)—内伤脾胃学说—补土派,《脾胃论》 ③张从正(子和)—病由邪生—攻邪派,《儒门事亲》 ④朱丹溪(震亨)—相火论—滋阴派,《格致余论》 4、温病四大家:①清·叶天士——《温热论》 ②清·吴鞠通——《温病条辨》 ③清·薛生白——《湿热条辨》 ④清·王士雄——《温热经纬》 5、整体——是指联系性、统一性和完整体。 整体观念:认为事物是一个整体,事物内部的各部分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事物和事物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医整体观即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与外界环境(自然界、社会)的统一性。 (1)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①结构上: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事不可分割的(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联系) ②生理上:五脏一体观、形神合一 ③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 ④病理上:相互影响,局部病变与整体病变 ⑤诊断上:察外知内 ⑥治疗上:局部病变与脏腑病变,治未病,五行传变 (2)整体观念·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①生理方面②病理方面 (季节气候变化的影响、昼夜晨昏变化的影响、地方区域变化的影响、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3)整体观念·人与社会环境关系密切 6、辨证论治·病、证、症的区别 症:症状: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观异常感觉和某些病态变化):发热、咳喘。 体征:能被觉察到的客观表现:面黄、目赤、脉数。 证:指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含病因、病位、病性和邪正盛衰变化),是确定治法、处方遣药的依据。 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如感冒、痢疾。 7、辨证——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 8、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9、辨证和论治的关系——辨证是确定治疗方法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目的和具体实施。通过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是否准确。故辨证和论治是疾病诊疗中相互联系而不分割的两个方面。 10、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是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和阳,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 中医学:就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与防治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与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基础理论:就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就是阐释与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①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②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双重性 ③中医学就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 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后经宋代林亿等整理而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 1)魏晋隋唐时期: 《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著,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 《脉经》:晋代王叔与所著,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著,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著,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 2)宋、金、元时期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著,确立了三因之病因分类法。 “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 刘完素(河间)主寒凉,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火热论; 张从正主攻邪,认为病皆由邪生,故“邪去则正安”; 李杲(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以补益脾胃; 朱震亨(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而主养阴。 3)明、清时期 出现了大批集成性著作。如明代张介宾之《景岳全书》,李中梓之《医宗必读》,清代王清任之《医林改错》等。 叶桂(天士),吴塘(鞠通)等为代表,创立了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温病的辨证论治的体系,形成了“温病学派”。 4)近代与现代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1、整体观念 (1)定义:人体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联,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及其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中医的整体观念贯穿与中医的生理、病理及诊治等各个方面。

中医基础理论(一)

一、A型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哪一脏与血液生成关系最密切: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2.气机的含义为: A.气的运动 B.气的运动形式 C.气的运动变化 D.气的升降运动 E.气的出入运动 3.主腐熟水谷的脏腑是: A.小肠 B.胃 C.大肠 D.脾 E.胆 4.月经的来潮与以下哪一组脏腑、经脉关系密切: A.心、肝、脾、冲脉、督脉 B.心、肺、肾、阳明脉、带脉 C.心、肾、冲脉、任脉、督脉 D.冲脉、任脉、带脉、心、脾 E.心、肝、脾、肾、冲脉、任脉 5.下列不属于奇恒之腑的是: A.脑 B.髓 C.脉 D.胆 E.命门 6.误治是指下列中哪一项: A.体实者用攻法 B.实证用攻 C.虚证用补 D.虚证用攻 E.体弱者用补法 7.下列中哪一项不属于饮食不洁: A.不清洁食物 B.不卫生食物 C.陈腐变质食物 D.有毒食物 E.偏嗜某种食物 8.气在中医学中的基本概念是: A.泛指机体的生理功能 B.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 C.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 D.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E.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9.“为胃行其津液”的脏是: A.肺 B.脾 C.肾 D.三焦 E.肝 10.《内经》所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的病机,是指:

A.气不摄血 B.气机逆乱 C.血随气脱 D.血随气逆 E.血随气结 二、D型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五脏发生病变时,按相生关系传变可出现哪两种传变: A.母病及子 B.侮其所不胜 C.克其所胜 D.子病及母 E.乘其所胜 2.以下哪两个脏腑有表里关系: A.脾 B.大肠 C.小肠 D.胃 E.肝 3.下列哪两项既属“五体”,又属奇恒之腑: A.脉 B.胆 C.脑 D.骨 E.髓 4.分别循行于躯干前后正中线的是下列中哪两项: A.冲脉 B.任脉 C.带脉 D.督脉 E.肾经 5.十二经脉分布于上肢内、外侧中线的两条经脉是下列中哪两项: A.手太阳 B.手少阴 C.手少阳 D.手太阴 E.手厥阴 6.下列病因和病邪性质、致病特点中,哪两项是相对应的: A.寒邪 B.湿邪 C.其性数变 D.其性凝滞 E.易致疮疡 7.用气与津液的关系来说明临床病理变化,下列各项中,哪两项相互有关: A.气能生津 B.气能行津 C.津能载气 D.气虚导致白汗,多尿等 E.汗、吐、下太过,导致气脱 8.哪两种情志因素最易影响心: A.惊 B.喜 C.怒 D.悲 E.恐 9.以下哪些属于大肠的生理功能: A.分清别浊 B.吸收水谷精微 C.形成粪便 D.进一步消化饮食物 E.排泄糟粕 10.阴盛格阳,其病证的寒热本质是: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提纲 绪论 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述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基础理论的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历代名医和代表著作) (一)先秦、秦、秦汉时期——形成时期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二)隋唐时期——充实、系统化时期 《针灸甲乙经》、《脉经》、《诸病源候论》 (三)宋、金、元时期——争鸣、突破时期 《三因记忆病证方论》宋陈无择“三因学说”、《小儿药证直诀》 刘完素(刘河间)——寒凉派 金元 张从正(张子河)——攻邪派 李杲(东垣老人)——补土派 朱震亨(朱丹溪)——滋阴派 (四)明清时期——集大成时期

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士雄 另有吴有性著《瘟疫论》创“戾气说”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和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 (二)辨证论治——辨析疾病资料以确立症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1、病、症、证的概念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生命过程(重点在全过程)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象(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重点在现阶段) 2、辩证与辨病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①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②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双重性 ③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 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后经宋代林亿等整理而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 1)魏晋隋唐时期: 《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著,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 《脉经》:晋代王叔和所著,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著,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著,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 2)宋、金、元时期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著,确立了三因之病因分类法。 “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 刘完素(河间)主寒凉,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火热论; 张从正主攻邪,认为病皆由邪生,故“邪去则正安”; 李杲(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以补益脾胃; 朱震亨(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而主养阴。 3)明、清时期 出现了大批集成性著作。如明代张介宾之《景岳全书》,李中梓之《医宗必读》,清代王清任之《医林改错》等。 叶桂(天士),吴塘(鞠通)等为代表,创立了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温病的辨证论治的体系,形成了“温病学派”。 4)近代和现代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1、整体观念

中医基础理论培训资料

《中医基础理论》培训资料 梁学亮 一、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是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在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逐步形成的,它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这一独特的理论体系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现分述如下: 1、整体观念。 中医学整体观念包括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的统一性。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由多层次结构构成的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部分之间,各个脏腑形体官窍之问,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人生活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必然受到自然环境、社会条件的影响,人类是在适应自然与社会环境中维持着机体的生命活动。 2.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过程。辨证,是在认识疾病的过程中确立证候的过程,即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有关疾病的所有资料,包括症状和体征,运用中医理论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发展趋向,然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证候的过程。 二、《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 《中医基础理论》主要阐述人体的生理、病理、病因,以及疾病的防治原则等基本理论知识。内容共分:阴阳五行、藏象、气血律液、经络、病因与发病、病机、防治原则等七部分叙述。 1. 阴阳五行,是我国古代的哲学,具有唯物和辩证的观点。中医学运用它来阐明人体的结构、生理、病理,并指导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本书着重介绍阴阳五行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及其在中医学里的应用。 2.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以及脏腑组织器官与外界环境相互关系的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临床各科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本章具体阐明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生理功能和相互联系。 3.气血律液,主要阐述气、血、津液的生成、作用及其相互关系,从而说明气、血、津液既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4.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的相互关系的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是人体沟通表里上下,联络脏腑组织器官,通行气血的一个完整的组织系统。本章着重阐述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的基本概念、分布、走向与交接规律、循行路线,经络的生理功能及经络学说在病理、诊断、治疗上的运用。 5.病因与发病,主要阐述各种致病因素的性质、特点及其所致病症的临床表现。并说明疾病的发生,是由于人体内外环境的失调。 6. 病机,是阐述病理变化的一般规律,主要的有正邪斗争、阴阳失调、气血失常、内生五邪、脏腑经络功能失常等。 7.防治原则,即防病和治病的基本法则。强调预防为主,主张“治未病”,对控制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治疗法则主要介绍“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 1、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衍化为归纳宇宙万物并阐释其 相互关系的五种基本属性。 2、肺主治节:是指肺气具有治理调节肺之呼吸及全身之气、血、水的作用。 3、元气:是人体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气,由肾精(或先天之精)化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 原动力。 4、别络:为脉络中较大者,又称“大络”。,加之任脉、督脉的别络和脾之大络,合称“十 五别络”.若加之胃之别络,又可称为“十六别络”。 5、伤寒:寒客肌表,郁遏卫阳者,称为“伤寒”。 6、痰饮:痰饮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以稠浊的称为痰,清稀的称为 饮。 7、内燥:是指机体津液不足,各组织器官和孔窍失其濡润,而出现干燥苦涩的病理变化。 8、邪正盛衰: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的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之间在相互斗争中所发生的 盛衰变化。 9、正治:是指采用与疾病的症候性质相反的药物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原则。由于采用的 方药与疾病症候性质相逆,故又称“逆治”。 10、赛因赛用:是指用补益药物来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虚证,适用于因体质虚弱,脏腑精气功能减退而出现闭塞症状的真虚假热证。 11、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12、上焦如雾:雾,即雾露。喻指上焦心、肺输布气血的作用如天降雾露。 13、精: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 14、经络: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系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15、中寒:寒邪之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者,称为“中寒”。 16、风为百风之长:一是指风邪常兼他邪而伤人,为外邪致病的先导;二是指风邪袭人,致病最多。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学说

第三单元阴阳学说 细目一:阴阳的概念及属性 1.阴阳的基本含义 阴阳的含义: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类经·阴阳类》“阴阳者,一分为二也。” 阴阳的内涵: (1)阴阳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所指无定在 (2)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对立的事物和现象及其属性,才能用阴阳来说明。 如天地、日月、上下、内外等。 阴阳和矛盾的关系 阴阳说明的是一些特殊的矛盾范畴。 2.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相对性:阴阳中复有阴阳(可分性);在一定的条件下,二者可相互转化;比较的对象发生了变化,事物阴阳属性也会变化。 (2)绝对性:当对立面固定不变时,事物的阴阳属性是固定不变的。 阳 阴 细目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阴阳的一体观 2.阴阳对立制约 3.阴阳互根互用 4.阴阳交感互藏

5.阴阳消长 6.阴阳转化 7.阴阳的自和平衡 1.阴阳一体观 含义: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协调共济。 表现: ①阴阳虽然对立,但在一个统一体中协调共济。 ②统一体中的阴阳相互依赖而存在,任何一方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 ③统一体中的阴阳双方,每一方都涵有另一方,阴中含阳,阳中寓阴,所谓阴阳互藏。 2.对立制约 含义:对立,即统一体中阴阳两个方面的属性相反。 制约,阴阳双方在一定限度内相互牵制互为胜负。 举例:“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 3.互根互用 含义:互根,阴阳相互依存、互为根本。双方各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互用,在阴阳相互依存的基础上,阴阳双方又相互资生、相互为用。 举例:“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阴阳又各互为其根,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4.交感互藏 交感——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阴阳交感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 互藏——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任何一方中都蕴含有另一方。 5.阴阳消长 消长含义:阴阳双方数量或比例上的对比变化。 消,减少;长,增加。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心得

中医基础理论 我们都知道,《中医基础理论》是学习中医很重要的一门学科,而且这也是中医学的基础,所以打好基础比什么都重要。也许对大多数同学来说,这门课很枯燥,又或许对于一部分同学来说老师幽默的讲课方式为枯燥的课堂增添了不少的乐趣,不管怎么样这门学科的重要性都是不可忽略的。三个月过去了,在这我讲讲我的一些学习心得。 一、了解中医发展 绪论部分讲解了中医学的科学属性,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中医理论体系的特点,需要掌握的内容并不是那么多,所以只需要对四大经典有一定的了解,当然这也是作为一名中医学生应该知道的,也许学习中医这些都是需要背下来的,但在这门学科中我们需要掌握的就只是了解而已,同时金元时期的“金元四大家”对中医理论和实践有突破性创新为中医学的发展起到里程碑的作用,所以这也是我们应该掌握的重点,当然还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对于这部分知识没有更好的其他方法,只有靠多花时间读一读,背一背,当然时不时的复习也是很重要的。 二、从中医到哲学 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有关世界本原和发展变化的宇宙观和方法论,是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最有影响的古代哲学思想,也是中医学的重要思维方法。这部分内容深奥而且没有条理性,学好这部分知识需要的是有中医学独特的思维方式,然而世界观是思维方式的基础,它为人们认识和把握外部世界提供了思维背景和认识框架,从而决定了人们的四维空间和思维内容。所以我们需要通过看更多的相关书籍从而去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人的世界观以及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自己对内容的足够了解,这看似深奥的中医哲学相信也不在话下了。 三、联系生活实际 我们学习医学无非就是想通过自己的双手救死扶伤,为人类出去病痛,让世人都拥有健康的身体,幸福的生活。而疾病源于生活,是生活中一些因素引起的,病因的种类很多,如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等,均可导致发病而成为病因,而这些都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或者有的不那么常见,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的基础理知识概要 中医的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运气、脏象、经络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范畴。人们通过对矛盾现象的观察逐步把矛盾概念上升为阴阳范畴,并用阴阳二气的消长来解释事物的运动变化。中医运用阴阳对立统一的观念来阐述人体上下、内外各部分之间以及人体生命同自然、社会这些外界环节之间的复杂联系。阴阳对立统一的相对平衡是维持和保证人体正常活动的基础。阴阳对立统一关系的失调和破坏则会导致人体疾病的发生影响生命的正常活动。 五行学说即是用木、火、土、金、水五个哲学范畴来概括客观世界中的不同事物属性,并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动态模式来说明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和转化规律。中医主要用五行学说阐述五脏六腑间的功能联系以及脏腑失衡时疾病发生的机理,也用以指导脏腑疾病的治疗。 运气学说又称五运六气,是研究、探索自然界天文、气象、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的学说。五运包括木运、火运、土运、金运和水运指自然界一年中春、夏、长夏、秋、冬的季候循环。六气则是一年四季中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因子。运气学说是根据天文历法参数推算年度气候变化和疾病发生规律。 脏象学说主要研究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五脏:心、肝、脾、肺、肾。 六腑:小肠、大肠、胃、膀胱、胆、三焦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经络学说与脏象学说密切相关。 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有沟通内外、网络全身的作用。在病理情况下经络系统功能发生变化,会呈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通过这些表现可以诊断体内脏腑疾病。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根据史书记载我国远古医学典籍有《黄帝针灸》、《素女脉诀》和《神农本草经》即所谓“三世医学”。“三世医学”后中医学的学术发展分别沿着“医经”和“经方”两方面发展。汉以前计医经七家凡二百十六卷经方十一家凡二百七十四卷。但这些典籍大多可能早已散失,所以从现存的医学文献来看,汉以后历代医药学家的学术主张和理论依据几乎都没脱离《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和《伤寒杂病论》这几部古典著作的理论框架。这四部著作可说是汉代以前也就是中医理论体系形成时期的代表经典著作,反映了从先秦至东汉末年之间中医从基础医学到临床医学以及药物、针灸治疗等已形成了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二、中医学理论特点 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是经过长期医学实践主要是临床实践,亦包括对人和动物的解剖观察等,在古代哲学思想指导下并融合了当时的自然科学知识,如天文、历学、农学等而逐步形成的。千百年来一直在指导临床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也就是说这一理论体系产生年代古远,受古代哲学思想和当时的自然科学知识影响很深,同时又来源于实践并长期指导实践。因此它是经过实践反复检验过的。这一独特理论体系有两个基本的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下面就此两点进行论述。 1、整体观念 整体其含义就是指统一性和完整性。中医的整体观念其内涵有两方面:一是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二是重视人与自然界的统一。 中医把人体看成一个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可分为五个系统。这五个系统通过经络相互连结在一起,而以气、血、津液为其活动的物质基础。同时又通过相生相克而相互调节,维持整体水平的协调和平衡。这个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1) 李本强 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立制约: 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 阴阳的互根互用: “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2) 李本强 11. 阴阳的转化: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 (供本科90学时用) 教材主编:孙广仁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供中医药类专业用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福建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

编写说明 本教案根据现行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五年本科《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大纲》要求,以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新世纪第二版)为蓝本,结合我室教学特点,按90学时设计、编写而成。 本教案供中医学、针灸推拿学、康复学、美容学等专业本科学生授课时使用。 本教案中教学目的要求,按主次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教学内容除明确概念外,对重点、难点、疑点,以及教学上的详略处理等均加以标示,并提出注意点,以突出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加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每一章后面附有主要参考书目和复习思考题,以供教师备课时参考,并便于学生课后复习。 ^ 福建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2007年8月 目录 绪论 (4)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9) 第二章精气血津液 (22) 第三章藏象 (34) " 第四章经络 (56) 第五章体质 (64) 第六章病因 (68) 第七章发病 (78) 第八章病机 (81) 第九章防治原则 (97) 《

绪论 【学时】6 【目的要求】 % 1.了解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和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2.熟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及其形成和发展概况。 3.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教学内容】 一、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学科属性 (一)中医学的基本概念 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二)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 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但具有明显的社会科学特性,同时还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是一门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医学科学。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形成与发展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学知识体系。它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学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治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时期:战国至秦汉。 2.基础:(1)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2)医药知识的大量积累。 3.方法:(1)古代医家先后采用直接观察法和整体观察法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进行观察,以探求人体生命的奥秘及生命活动与外界环境的关系;(2)精气、阴阳、五行学说等中国古代哲学中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对医学的渗透。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大纲

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五年本科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供中医药类专业用) 前言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属于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本课程中有关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病因、发病、病机、防治原则),为继续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经典著作和临床各科打好基础。 该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各院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实验教学和多媒体教学,以增强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课程教学大纲,既充分考虑了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在学习方法方面的适应能力,又充分体现了中医基础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反映了中医现代化的要求。 本课程按90学时设计。各院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但不得少于72学时。实验课及其所用学时可由各院校根据实际情况另行安排。 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 绪论 【目的要求】 1.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2.了解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概况。 【教学内容】 —. 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学科属性。 1.中医学的基本概念。 2.中医学的学科属性:属融入人文科学知识的自然科学;受古代哲学思想的深 刻影响;是多学科融合的产物。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形成与发展。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

2.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3.中医学理论的继承和创新。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1.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整体观与现代医学模式。 2.辨证论治:病,证,症的基本概念;辨证与论证的概念、思维过程与关系;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四.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及课程的主要内容。 1.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3.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课时与方法】课堂讲授,6学时,其中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特点占4学时,其他2学时。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目的要求】 1.掌握精、气的基本概念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2.掌握阴阳的基本概念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3.掌握五行的基本概念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4.了解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5.了解中医学思维方法的主要特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精气学说 一.精与气的基本概念 1. 精的基本概念:包括精概念的源流。 2. 气的基本概念:包括气概念的源流。 二. 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 1.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精气构成万物的机理;精气的存在形式。 2.精气的运动与变化:气的运动及其形式;气化的概念与形式。 3. 精气是天地万物之间相互联系的中介:维系着天地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使万物得以相互感应。 4.天地之精气化生为人。 三. 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作为一种思维方法,在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构建中的作用,在整体观念形成中的作用。第二节阴阳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整理笔记

第一章绪论 5)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阳转化,是指一事物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重、极、甚都是阴阳相互转化的内在因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定义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联,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及其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整体观念是关于事物和现象的完整性、统一性和联系性的认识,贯穿于中医的生理、病理及诊治等各个方面。 整体观念主要内容 1)人体整体联系的统一性 a.形态结构的统一性 b.生命物质的统一性 c.机能活动的统一性 2)人与外环境之间的统一性 a.人与自然的统一性 b.人与社会的统一性 整体观念的意义 1)整体生理观 2)整体病理观 3)整体诊断观 4)整体防治观 5)整体观现实意义:a.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b.强调天地人三才一体;c.强调人命至重 辨证论治 (1)辨证论治包括辨证和论治两方面,是中医察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法则。 辨证,就是通过对四诊(望、闻、问、切)所搜集的临床资料(包括症状、体征、病史)进行分析、归纳综合,从而辨识出疾病在这一特定时间范围的原因、病位、性质及邪正关系等病理本质内容,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 论治,则是在辩证基础上所确定的治疗法则。 (2)“症”、“病”、“证”的区别联系: 1)症:指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单个的独立的具体表现,包括症状和体征。 2)病:是机体发生病变时,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及规律所作的概括。 3)证:指证候,是对疾病过程中某一特定病理阶段的 病因、病位、病性及病势(邪正盛衰)四要素的高度概括,反映了病变本质。 “症”、“病”、“证”三者有着密切的关系:症是证的依据,证的本质即是由一组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和体征反映出来的。证是病的某一特定阶段病理变化的实质,中医学尤注重对证的辨识。 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精气学说 精与气的基本概念 (1)精:在古代哲学中又称精气,泛指气,是指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世界万物(包括人体)的本原,有时是指气的精粹部分。在中医学中,精是指精,是人体生命的构成本原,是一种有形的液态物质。 (2)气:是无形而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的本原。在中医学中,气是推动和调控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来源,是无形的运行不息的精微物质。 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 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精气的运动与变化: 1)气机:指气的运动。 2)气化:指气的运动产生宇宙中各种变化的过程。 (3)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 (4)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阴阳学说 概念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的概括。阴阳学说是研究事物阴阳的属性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古代哲学思想,是古代朴素的宇宙观和方法论。 阴阳的基本特征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凡运动的,外在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兴奋的属于阳的范畴。 凡静止的,内在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抑制的都属于阴的范畴。 阴阳的属性 1)阴阳的普遍性 2)阴阳的相关性 3)阴阳的相对性 在一定条件下,阴阳之间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所谓“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4)阴阳的无限可分性 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具有无限可分性。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

中医基础理论 重点总结(全)

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立制约: 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 阴阳的互根互用: “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1. 阴阳的转化: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14. 凡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阴消阳长)的虚热证,宜用补阴治之。这种治疗原则,称之为“阳病治阴”;又称作“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15. 凡阳虚不能制阴而致阴盛(阳消阴长)的虚寒证,宜用补阳治之。这种治疗原则,称之为“阴病治阳”;又称作“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16. 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附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附答案) 【典型试题】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学习中医学的入门课程是: A.医古文 B.中医基础理论 C.中医临床医学 D.中医预防医学 E.中国医学史 2.中医学是发源于哪个国家的传统医学: A.中国 B.日本 C.印度 D.埃及 E.古希腊 3.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是: A.《伤寒杂病论》 B.《黄帝内经》 C.《难经》 D.《神农本草经》 E.《温疫论》 4.下列哪部著作提出以解剖方法直接观察人体: A.《伤寒论》 B.《金匮要略》 C.《黄帝内经》 D.《神农本草经》 E.《难经》 5.中医学中成功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著是:

A.《黄帝内经》 B.《难经》 C.《神农本草经》 D.《伤寒杂病论》 E.《小儿药证直诀》 6.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是: A.《本草纲目》 B.《新修本草》 C.《黄帝内经》 D.《千金要方》 E.《神农本草经》 7.药物的“四气”、“五味”是在哪部著作中首次提出的: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纲目》 C.《新修本草》 D.《难经》 E.《医学纲目》 8.最早提出“七情和合”药物配伍的著作是: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纲目》 C.《新修本草》 D.《难经》 E.《千金要方》 9.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是: A.《黄帝内经》 B.《难经》 C.《诸病源候论》 D.《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E.《温病条辨》 10.提出病因“三因学说”的医家是: A.巢元方 B.华佗 C.张仲景 D.陈无择 E.扁鹊

11.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寒凉派”的代表是: A.叶天士 B.张从正 C.刘完素 D.朱丹溪 E.李杲 12.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攻邪派”的代表是: A.李杲 B.李中梓 C.吴又可 D.张子和 E.王清任 13.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补土派”的代表是: A.叶天士 B.李东垣 C.李中梓 D.张介宾 E.朱丹溪 14.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养阴派”的代表是: A.朱震亨 B.李东垣 C.张从正 D.刘完素 E.吴鞠通 15.提出“百病多因痰作祟”的医家是: A.李中梓 B.朱丹溪 C.李东垣 D.张介宾 E.赵献可 16.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理论的医家是:

(完整版)《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 重点总结 A 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 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立制约: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 阴阳的互根互用:“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1. 阴阳的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中医基础理论经典论述题及答案

内容介绍>> 1.从阴阳对立制约和互根互用关系原理论述阴阳消长基本形式及其指导意义。 2.何谓津液?津液是如何化生的?其具体过程如何? 3.津液的输布、排泄与哪些脏腑的功能活动相关?试分述之。 4.何谓津液?津液有何生理功能?试分述之。 5.何谓人体之气?其生成来源如何?其生成与哪些脏脏的生理活动相关?试分别说明之。 6.气的生理作用有哪些?试从生理和病理的角度论述之。 7.何谓气机?其基本形式如何?脏腑的气机运动有何特点? 8.气机的概念如何?为什么说脾胃是一身气机的枢纽? 9.宗气是如何生成的?其分布和功能如何? 10.试从生成、特性、分布及功能诸方面比较营卫二气的异同点。 11.血液是如何生成的?血液的正常运行方式及与脏腑的关系如何?试分述之。 12.血液的生成与脏腑的关系如何?血液有何生理功能? 13.气对血的作用如何?这种理论对临床实践有何指导意义? 14.何谓“津血同源”?试从生理、病理及临床应用等不同角度论述之。 15.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6.怎样理解心主血? 17.为什么说肺主一身之气?肺的主气功能与呼吸功能之间有何联系? 18.何谓脾主运化?其生理作用如何?为什么说脾为后天之本? 19.何谓肝主疏泄?肝主疏泄的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 20.何谓肾藏精?肾中精气的生理作用如何?为什么说肾为先天之本? 21.试述肾主水在人体水液代谢中的重要作用。 22.从生理和病理两个方面如何理解“肾主二便”? 23.试从生理病理论述肾与骨、髓、脑之间的关系。 24.试述心与脾在生理病理方面的联系。 25.肺与肾在病理上有何联系? 26.人体消化过程主要与哪些脏腑有关?这些脏腑的作用各如何? 27.中医学病因分类主要有哪几种?各包括哪些内容? 28.劳逸过度有何致病特点? 29.饮食失宜包括哪些方面?它有何致病特点? 30.结石有何致病特点? 31.瘀血有何致病特点? 32.水湿痰饮的致病特点如何? 33.七情内伤有何致病特点? 34.何谓热邪?其性质和致病特点如何? 35.何谓湿邪?其性质和致病特点如何? 36.何谓寒邪?其性质和致病特点如何? 37.何谓风邪?试述风邪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 38.何谓扶正祛邪?试述扶正祛邪的临床应用。 参考答案 1.答:阴阳对立制约和互根互用是阴阳学说最基本的规律。阴阳消长大体可概括为四种类型,其内容及指导意义如下: ①此长彼消:即阴长阳消、阳长阴消。这是由于阴阳制约较强造成的。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的“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