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仪表教案.

仪器仪表教案.
仪器仪表教案.

汽车数据库和标准波形,使判断故障更为方便。

汽车专用示波器主要用来显示汽车电器控制系统中输入、输出信号的电压波形,以供维修人员根据波形分析判断汽车电器的故障。它能显示电压的瞬时波形,是汽车电器尤其是点火系统故障诊断中的重要设备。

三、汽车专用示波器的基本功能

汽车专用示波器的功能分基本功能和附加功能。基本功能就是对汽车电控系统中的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进行波形显示,附加功能包括万用表功能和发动机性能测试功能。

测试电控系统中主要传感器与执行器的信号波形,如进气压力传感器、空气流量计、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氧传感器、曲轴位置与凸轮轴位置、轮速传感器、喷油器、怠速控制阀、EGR阀、混合气控制阀等。

现代测试用汽车示波器多为双通道显示,甚至为四通道显示。示波器有多个通道接口,能够同时显示多个波形,把示波器连接到四个不同传感器与执行器,即可以把四种信号波形同时显示出来,便于分析判断。

当测试波形信号需要进行分析时,通过功能键操作可对波形进行锁定和存储,以便仔细分析波形、进行判手,也可以通过功能键的操作重新查看和删除。

通过设定信号电压的大小和改变扫描时间长短,可以确定所测波形酌大小与屏幕坐标相配,使观察方便。

示波器设有波形资料库,它收集有各系统电子元件的标准波形,如传感器和执行器、点火波形等。可以通过测试波形与标准波形的对比,进行分析。通过功能键可以调出所需要的标准波形。示波器的附加功能是万用表功能和发动机性能测试功能。它的万用表功能可以很直接地显示出一些简单特定的信号,为使用者提供了方便。示波器备有一些附加测试探头与车辆连接,可以测试发动机的起动电流、交流发电机二极管等。

四、汽车专用示波器的操作方法

1.示波器用语

触发电平:示波器显示时的起始电压值;

触发源:示波器的触发通道【通道( CH1)、通道(CH2)和外触发通道(EXT) 】;

触发沿:示波器显示时的波形上升或下降沿;

电压比例:每格垂直高度代表的电压值;

时基:每格水平长度代表的时间值;

直流耦合:测量交流和直流信号;

交流耦合:只允许信号的交流成分通过它,滤掉7直流成分(电容用来过滤直流电压);

接地耦合:确认示波器显示的OV电压位置;

自动触发:如果没有手动设定,示波器就自动触发并显示信

号波形。

2.使用注意事项:

(1)测试点火高压线时,必须使用专用的电容探头,不能将示波器探头直接接入点火次级电路。

(2)使用汽车示波器时,注意远离热源,例如排气管,催化器等,温度过高会损坏仪器。

(3)汽车示波器在测试时要注意测试线尽量离开风扇叶片、皮带等转动部件。

(4)测试时确认发动机盖的液压支撑是好的,防止发动机盖自动下降时伤及头部或损坏汽车示波器。

(5)路试中,不要将汽车示波器放在仪表台上方,最好是拿在手中测试。

(6)保持汽车示波器经常处于充电表良好状态,使用前准备好测试线,使用专用探针,在测试时可以不用剥残。确保测试线连接可靠,没有虚接现象

五、典型传感器、执行器波形测试

汽车示波器菜单操作方法大同小异,下面以金德K80示波器操作为例说明。

1.空气流量计的波形测试

奥迪A6发动机采用热膜式空气流量计。

(1)连接好波形测试设备,测试笔接人K80通道1(CH1端口),鳄鱼夹搭铁,测试探针接传感器信号输出端子(G70的5号端子)。

(2)关闭所有附属电气设备,起动发动机,使其怠速稳定运转。打开示波器电源开关,在主菜单屏幕下,选择“示波器”,选择“空气/燃油",“空气流量传感器”,再选择“空气流量传感器-模拟型”,按“ENTER”键确认。检查怠速时输出信号电压,作加速和减速试验。

(3)将发动机转速从怠速加至节气门全开(加速过程中节气门应以缓中速打开),节气门全开后持续2s,但不要使发动机超速运转。

(4)再将发动机降至怠速运转,并保持2s。

(5)再从怠速工况急加速发动机至节气门全开,然后再关小节气门使发动机回至怠速。

(6)定住波形,仔细观察空气流量传感器波形。

2.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波形测试

(1)连接好波形测试设备,测试笔接入K80通道1(CHl端口),鳄鱼夹搭铁,测试探针接传感器信号输出端子(ECU的C17端子)。

(2)关闭所有附属电气设备,起动发动机,使其怠速稳定运转,打开示波器电源开关,在主菜单屏幕下,选择“传感器”,再选择“歧管绝对压力(MAP)",按“ENTER”键确认。检查怠速输出信号电压。做加速和减速试验。

(3)将发动机转速从怠速加到节气门全开(加速过程中节气门应缓中速打开),并持续约2 s,不应超速。

(4)再减速回到怠速状况,持续约2s。

零,然后操作表笔进行测量。

5、测量二极管

选用万用表欧姆挡(R×1 KΩ),将万用表的黑表笔接二极管正极,红表笔接二极管负极,可测得其正向电阻;反之,将黑表笔接二极管的负极,红表笔接二极管的正极,测得阻值为反向电阻。以下几种情况表明二极管性能较差或已损坏:

(1)若测得正向阻值太大,表明二极管失去单向导电作用;(2)若测得反向阻值太小,也表明二极管失去单向导电作用;(3)若测得正、反向阻值都为无穷大,表明二极管断路;

(4)若测得正、反向阻值均为零,表明二极管短路。

6、测量三极管

(1)硅管、锗管的判别

根据硅材料PN结正向电阻较锗材料大的特点,可用万用表欧姆挡的R×1KΩ挡测定。

(2)高频、低频管的判别

先用万用表欧姆挡的R×1 KΩ挡,测量三极管的正向:PN结阻值,再转换到R×lOKΩ挡测量,观察指针偏转角度增大情况,偏转角度较大的为高频管,偏转角度较小的为低频管。

(3)测量三极管电流放大倍数。

7、指针式万用表使用注意事项

万用表是比较精密的仪器,如果使用不当,不仅造成测量不准确且极易损坏。但是,只要掌握万用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谨慎从事,那么就能经久耐用。使用万用表时应注意如下事项:(1)测量电流与电压不能选错挡位。如果误将电阻挡或电流挡去测电压,就极易烧坏电表。

(2)测量直流电压和直流电流时,注意“+”、“–”极性,不要接错。如发现指针反转,应立即调换表笔,以免损坏指针及表头。(3)如果不知道被测电压或电流的大小,应先用最高挡进行估测,再选用合适的挡位来测试,以免表针偏转过度而损坏表头。所选用的挡位越靠近被测元件的真实值,测量的数值就越准确。(4)测量电阻时,不要用手触及元件裸体的两端(或两支表笔的金属部分),以免人体电阻与被测电阻并联,使测量结果不准确。(5)测量电阻时,如将两支表笔短接,调“零欧姆”旋钮至最大,若指针仍然达不0点,则这种现象通常是由于表内电池电压不足造成的,应换上新电池方能准确测量。

(6)万用表不用时,不要旋在电阻挡,因为内有电池,如不小心易使两根表笔相碰短路,不仅耗费电池,严重时甚至会损坏表头,最好将挡位旋至交流电压最高挡,以免损坏。

二、数字式万用表

1、数字式万用表优点及结构

数字式万用表采用数字化测量技术和液晶显示器(LCD)显示,具有测量准确度高、测量范围宽、分辨力高、测量速率快、输入阻抗高、功耗小、功能全、集成度高、过载能力强和抗干扰能力

强等优点。

数字式万用表不仅可测量电压、电流、电阻阻值、二极管、三极管等基本参数,有些功能齐全的还可以测量电容、电感、温度和频率等。数字万用表由挡位选择开关、功能转换电路和数字电压表组成。在测量不同的量时,挡位选择开关要置于相应的挡位。

2、数字式万用表工作原理

以测电流来说明数字万用表的工作原理。在测电流时,电流由表笔插孔进入数字万用表,在内部经挡位选择开关(开关置于电流挡)后,电流送到I/U转换电路,转换电路将电流转换成直流电压再送到数字电压表,最终在显示屏显示数字。

被测电流越大,转换电路转换成的直流电压越高,显示屏显示的数字越大,指示出的电流数值越大。不管数字万用表在测电流、电阻,还是测交流电压时,在内部都要转换成直流电压。

3、数字式万用表的使用

(1)使用前的准备工作

1)使用前,应认真阅读其使用说明书,熟悉电源开关、量程开关、插孔、特殊插口等的作用。

2)将电源开关置于ON档位。

(2)操作步骤

1)测量前先估测被测物的大约数值,以选择合适的挡位。

2)测试:

①交直流电压的测量

②交直流电流的测量

③电阻的测量

3)读数显示屏上的数字为测量值。

使用后,拔出表笔,将选择开关旋至交流电压最大挡,并关闭电源。若长期不用,应将表内电池取出,以防电池电解液渗漏而腐蚀内部电路。

(3)使用注意事项

1)如果无法预先估计被测物电压或电流的大小,则应先拨至最大量程挡测量一次,再视情况逐渐把量程减小到合适位置。测量完毕,应将量程开关拨到最大电压挡,并关闭电源。

2)满量程时,仪表仅在最高位显示数字“1”,其他位均消失,这时应选择更大的量程。

3)测量电压时,应将数字万用表与被测电路并联。测电流时应与被测电路串联,测直流量时不必考虑正、负极性。

4)当误用交流电压挡去测量直流电压,或者误用直流电压挡去测量交流电压时,显示屏将显示“000”,或低位上的数字出现跳动。

5)禁止在测量高电压(220V以上)或大电流(0.5A以上)时换量程,以防止产生电弧,烧毁开关触点。

(4)指针式和数字式万用表比较

武汉大学版仪器分析知识点总结(适用考中科院的同学)

第一部分:AES,AAS,AFS AES原子发射光谱法是根据待测元素的激发态原子所辐射的特征谱线的波长和强度,对元素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的分析方法。 特点: 1.灵敏度和准确度较高 2.选择性好,分析速度快 3.试样用量少,测定元素范围广 4.局限性 (1)样品的组成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比较显著。因此,进行定量分析时,常常需要配制一套与试样组成相仿的标准样品,这就限制了该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和分析速度等的提高。 (2)发射光谱法,一般只用于元素分析,而不能用来确定元素在样品中存在的化合物状态,更不能用来测定有机化合物的基团;对一些非金属,如惰性气体、卤素等元素几乎无法分析。 (3)仪器设备比较复杂、昂贵。 术语: 自吸 自蚀 ?击穿电压:使电极间击穿而发生自持放电的最小电压。 ?自持放电:电极间的气体被击穿后,即使没有外界的电离作用,仍能继续保持电离,使放电持续。 ?燃烧电压:自持放电发生后,为了维持放电所必需的电压。 由激发态直接跃迁至基态所辐射的谱线称为共振线。由较低级的激发态(第一激发态)直接跃迁至基态的谱线称为第一共振线,一般也是元素的最灵敏线。当该元素在被测物质里降低到一定含量时,出现的最后一条谱线,这是最后线,也是最灵敏线。用来测量该元素的谱线称分析线。 仪器: 光源的作用: 蒸发、解离、原子化、激发、跃迁。 光源的影响:检出限、精密度和准确度。 光源的类型: 直流电弧 交流电弧 电火花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

ICP 原理 当高频发生器接通电源后,高频电流I 通过感应线圈产生交变磁场(绿色)。 开始时,管内为Ar 气,不导电,需要用高压电火花触发,使气体电离后,在高频交流电场的作用下,带电粒子高速运动,碰撞,形成“雪崩”式放电,产生等离子体气流。在垂直于磁场方向将产生感应电流(涡电流,粉色),其电阻很小,电流很大(数百安),产生高温。又将气体加热、电离,在管口形成稳定的等离子体焰炬。 ICP-AES 法特点 1.具有好的检出限。溶液光谱分析一般列素检出限都有很低。 2.ICP 稳定性好,精密度高,相对标准偏差约1%。 3.基体效应小。 4.光谱背景小。 5.准确度高,相对误差为1%,干扰少。 6.自吸效应小 进样: 溶液试样 气动雾化器 超声雾化器 超声雾化器:不连续的信号 气体试样可直接引入激发源进行分析。有些元素可以转变成其相应的挥发性化合物而采用气体发生进样(如氢化物发生法)。 例如砷、锑、铋、锗、锡、铅、硒和碲等元素。 固体试样 (1). 试样直接插入进样 (2). 电弧和火花熔融法 (3). 电热蒸发进样 (4). 激光熔融法 分光仪棱镜和光栅 检测器:目视法,摄谱法,光电法 干扰: 光源 蒸发温度 激发温度/K 放电稳定性 应用范围 直流电弧 高 4000~7000 较差 定性分析,矿物、纯物质、 难挥发元素的定量分析 交流电弧 中 4000~7000 较好 试样中低含量组分的定量分析 火花 低 瞬间10000 好 金属与合金、难激发元素的定量分析 ICP 很高 6000~8000 最好 溶液的定量分析

郑州大学05级化学本科班仪器分析期未考试试卷(A)

郑州大学级化学本科班《仪器分析》期未考试试卷(卷)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用摄谱法进行光谱定量分析时应选用的条件是()大电流,试样烧完大电流,试样不烧完 小电流,试样烧完先小电流,后大电流至试样烧完 .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加入消电离剂可以抑制电离干扰。一般来说,电离剂的电离电位() 比待测元素高比待测元素低 与待测元素相同与待测元素相近 .对于下列燃烧气和助燃气形成的火焰,其中最常用的火焰类型是空气—乙炔氢气—氧气 煤气—空气乙炔—氧化亚氮 .下列这些光谱定量分析的公式中,使内标法能在实际中得到应用的是 ( – ) Δ ( ) .原子发射光谱的产生是由于:()原子的次外层电子在不同能态间跃迁 原子的外层电子在不同能态间跃迁 原子外层电子的振动和转动 原子核的振动 .矿石粉未的定性分析,一般选用下列哪种光源为好()交流电弧直流电弧 高压火花等离子体光源 .下列仪器排布方法中哪种为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光路图: () ↑照射 ↑引入 .原子吸收分析中光源的作用是:()提供试样蒸发和激发所需的能量 产生紫外光 发射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 产生具有足够浓度的散射光

.原子吸收分析法测定铷()时,加入钠盐溶液其作用是:()减少背景提高火焰温度 减少电离提高的浓度 .原子吸收谱线的多普勒变宽的产生是由于()原子在激发态的停留时间 原子的热运动 原子与其它粒子的碰撞 原子与同类原子的碰撞 .普通玻璃电极不能用于 > 的溶液,这是由于()氢氧离子在电极上反应 钠离子在电极上反应 玻璃电极的内阻很大 玻璃被碱腐蚀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电位选择性系数可用于()估计共存离子的干扰程度 校正方法误差 计算电极的响应效率 估计电极的线性响应范围 .极谱波的产生是由于在电极反应过程中出现()电化学极化浓差极化 对流迁移 .在恒电流电解中,常采用加入试剂的方法来稳定电位,以避免干扰性电极反应的产生,这种加入的试剂称为() 离子强度调节剂去极化剂 极大抑制剂表面活性剂 .在库仑分析中,为了使被测物以电流效率电解,必须()控制试液的离子强度恒定减少工作电极的面积 增大电解电流防止工作电极上有副反应产生 .每当的电量通过电解池时,可以使锌()在阴极上析出的质量是() .在气相色谱法中,调整保留值实际上反映了哪些部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组分与载气组分与固定相 组分与组分载气与固定相 .在气相色谱法中,用于定量的参数是()保留时间相对保留时间 半峰宽峰面积

化学系仪器分析期末试题I

化学系《仪器分析》期末试题I 系级班姓名学号 一.填空题:30分 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主要由,,,以及五个部分组成。 2.火焰原子化中,常用的火焰组成是,和三种。3.化学电池分为和和。 4.离子选择性电极中的原电极分为和。 5.极谱分析法是以为指示电极进行电解,以测定电解过程中的曲线为基础的一类分析方法。 6.电位分析法的理论基础是方程式。 二.选择题(单选):20分 1.石墨炉原子化法的主要缺点是:()A.灵敏度低;B.重现性差;C.不能测定难挥发性元素;D.不能测定液体; 2.光的波长、频率、能量之间具有下列关系:()A.波长越长,频率越低,能量越小;B.波长越长,频率越高,能量越小; C.波长越长,频率越低,能量越大;D.波长越长,频率越高,能量越大; 3、当辐射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中时,下述哪种参量要变() A.波长;B.频率;C.波数;D.方向; 4.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光源的作用是()A.提供试样蒸发和激发所需的能量;B.产生紫外光;C.发射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D产生具有足够强度的散射光. 5.指出下列化合物中,哪一个化合物能吸收波长较长的辐射( ) (1) CH3{CH2)5CH3(2) ( CH3)2C CHCH2CH C(CH3)2 (3) CH2 CHCH C(CH3)2 (4) CH2C(CH3)2 CHCH CHCH 6、下述哪元素的发射光谱最复杂()

A.钠;B.铝;C.碳;D.铁; 7、在气相色谱法中,定量的参数是:() A、保留时间 B、相对保留值 C、峰面积 D、调整保留值 8、色谱法作为分析方法的最大优点是:() A、进行定性分析 B、进行定量分析 C、分离混合物 D、分离混合物并分析之 E、进行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 9.玻璃膜电极的特点,途述错误的是() A.线性范围宽 B.选择性好 C.内阻较低 D.不能用于有侵蚀作用的溶液 10、下列电极不属于原电极的是() A.pH电极 B.氟电级 C.气敏电极 D.液膜电极 三.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0分 1.发射光谱分析法中的光源是用于发射出测定所需波长的光的装置。 2.气相色谱法中的固定相是气体。 3.在电位分析中,指示电极的电极电位要随着待测离子活度的变化而变化。 4.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主要是一种定性分析方法。 5.相间电位是存在于两相界面上的一个电位差。 四.用直接电位法测定水样中Ca2+浓度。移取100mL水样于烧杯中,将饱和甘汞电极和钙离子选择性电极浸入溶液中,测得钙电极的电极电位为-0.0619V(对饱和甘汞电极)。在此溶液中加入1.00ml0.0731mol/L Ca2+的标准溶液后,测得钙电极的电位为-0.0483V(对饱和甘汞电极)。计算水样中Ca2+的浓度。(以mol/L表示)13分

【精品】武汉大学化学系仪器分析课后习题答案

武汉大学化学系仪器分析课后习题答案

光谱分析导论习题解答 1、解: (1) 7 21010 67.6101050.111 ?=??= = -λ σ (2)1498 1047.4107.670/100.3/?=??==-λνc (3)3030 10103300/11 92=??== -σ λ (4) 80.1)10602.1(1095.6889100.310 626.6/19108 34 =?÷????===---λνhc h E 2、解:由计算公式λν/hc h E ==以及各能级跃迁所处的波长范围可得能量范围分别如下: 跃迁类型 波长范围 能量范围/eV 原子内层电子跃 10-3 nm 10nm 1.26106 1.2102

迁 原子外层电子跃 迁 200nm750nm6 1.7 分子的电子跃迁200nm750nm6 1.7 分子振动能级的 跃迁 2.5m50m0.50.02 分子转动能级的 跃迁 50m100cm210-2410-7由上表可以看出分子电子能级跃迁120eV分子振动能级跃迁0.051eV分子转动能级跃迁0.05eV,其电子光谱,振动光谱以及转动光谱所对应的波长范围分别在紫外-可见区,红外区和远红外微波区。 3、解:棱镜的分光原理是光折射。由于不同波长的光有其不同的折射率,据此能把不同波长的光分开。光栅的分光原理是光的衍射与干涉的总效果。不同波长的光通过光栅作用各有相应的衍射角,据此把不同波长的光分开。 光栅光谱棱镜光谱 Sin与波长成正比,所以光栅光谱是一个均匀排列的光 谱色散率与波长有关,为非均 匀排列的光谱 光的波长越短则衍射角越小,因此其谱线从紫到红排 列波长越短,其偏向角越大,因此其谱线从红到紫排列 复合光通过光栅后,中央条 纹(或零级条纹)为白色条 纹,在中央条纹两边,对称 排列着一级、二级等光谱, 没有谱级重叠现象

山东大学化学与仪器分析

化学与仪器分析专科模拟题 一、选择题 1、可用如下哪种试验方法减小分析测定中的偶然误差?( C ) A. 对照试验 B. 空白试验 C. 多次平行测定 D. 校准仪器 2、HPO42-的共轭碱是( A ) (A) H2PO4-(B) H3PO4(C) PO43-(D) OH- 3、下列物质中可用于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是( C ) (A) 固体NaOH (G.R.);(B) 浓HCl (G.R.);(C) 固体K2Cr2O7 (G.R.); (D) 固体Na2S2O3·5H2O (A.R.) 4、已知CaF2的Ksp=2.7×10-11,若不考虑F -的水解,则CaF2在纯水中的溶解度为( )。 A. 5.2×10-5mol/L B. 6.8×10-6mol/L C. 2.6×10-3mol/L D. 1.9×10-4mol/L 5、以KMnO4法测定H2C2O4时,需在一定酸度下进行滴定,下列酸适用的为( B)。 A. H2SO4 B. HCl C. HNO3 D. HClO4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从精密度好就可断定分析结果可靠的前提是( B)。 A.偶然误差小 B.系统误差小 C.平均偏差小 D.标准偏差小 2、在水溶液中共轭酸碱对K a与K b的关系是( B) (A) K a·K b=1 (B) K a·K b=K w(C) K a/K b=K w(D) K b/K a=K w 3、有一化验员称取0.5003g铵盐试样,用甲醛法测定其中氮的含量。滴定耗用0.280mol/LNaOH溶液18.30ml,下列四种计算结果中合理的是( B )。 A.17% B.17.4% C.17.44% D.17.442% 4、BaSO4沉淀重量法测定Ba2+时,对于BaSO4沉淀的洗涤最好使用( C)。 A.母液 B.水 C.稀H2SO4 D.稀HCl 5、在分光光度计上用标准对照法测定某中药注射液中黄酮甙的含量,标准溶液浓度为0.02mg/ml,其吸光度为0.460,样品供试液吸光度为0.230,样品中黄酮甙含量为( A )。 A.0.01mg/ml B.0.1mg/ml C.0.02mg/ml D.0.2mg/ml 6、衡量色谱柱柱效的指标是( D)。 A.相对保留值 B.分离度 C.容量比 D.理论塔板数 7、色谱法定量分析时,要求混合物每一组分都能出峰的方法是( C)。 A.外标法 B.内标法 C.归一化法 D.定量进样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定量分析工作要求测定结果的误差应(B)。 A.愈小愈好B.等于零C.没有要求D.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2、用莫尔法测定KBr含量时,若蒸馏水中含有微量Cl-,为得到准确的分析结果,应作(A)。 A.空白试验B.回收试验C.对照试验D.校准仪器 3、浓度相同的下列物质水溶液的pH最高的是( D ) (A) NaCl (B) NaHCO3(C) NH4Cl (D) Na2CO3 4、沉淀重量法中,使沉淀溶解度减小的是(A)。 A.同离子效应B.异离子效应C.配位效应D.酸效应 5、影响EDTA配合物稳定性的因素之一是酸效应,酸效应是指(A)。 A.酸能使配位体配位能力降低的现象B.酸能使某些电解质溶解度增大或减小现象 C.酸能使金属离子配位能力降低的现象D.酸能抑制金属离子水解的现象 6、用草酸钠溶液标定浓度为0.04000mol·L-1的KMnO4溶液,如果使标定时所消耗草酸钠溶液体积和KMnO4溶 液体积相等,则草酸钠的浓度应为(A)。

大学实验化学 现代化学仪器分析简介

现代化学仪器分析简介 难题解析 [TOP] 例14-1 用标准加入法测定血清中锂的含量。锂标准溶液配制:称取 1.5988g 光谱纯硫酸锂(Li 2SO 4?H 2O)移入500mL 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取4份0.100mL 血清试样分别加入锂标准溶液0.0,10.0,20.0,30.0μL, 然后用蒸馏水分别定容到5.00mL 。锂原子吸收波长为670.8nm ,用锂元素的空心阴极灯,灯电流5mA ,缝宽0.5nm ,空气-乙炔贫燃火焰测得的吸光度依次为0.201,0.414,0.622,0.835。计算此血清中锂的含量。M (Li 2SO 4?H 2O) 为127.9g ?mol -1 分析 根据称取锂标准品的质量与配制标准溶液的体积可计算出锂标准溶液浓度;再由各试样中加入的锂标准溶液的体积计算每一试样中锂的浓度;绘出工作曲线,外延曲线与横坐标轴相交,交点至原点距离所示的坐标值即为锂的浓度。 解 (1)锂标准溶液浓度c s =20.500L mol 127.9g 1.5988g 1???-=0.05000mol ?L -1 (2)当加入10.0μL 锂标准溶液到5.00mL 水中(其中含有0.100mL 的血清试样),加入的锂浓度为 c s1=L 105.00L 1010.0L 0.05000mol 3--61????-=1.00×10-4 mol ?L -1 同理计算加入20.0;30.0μL 浓度分别为2.00×10-4 mol ?L -1 ;3.00×10-4 mol ?L -1 (3)利用实验获得的数据绘出标准加入法测定血清中锂含量的工作曲线(图14-2)。外延曲线与横坐标轴相交,交点至原点的距离为锂的浓度c x =1.00×10-4 mol ?L -1。 (4)血清中锂的含量 =0.100ml 5.00ml L mol 101.0014???--=5.00×10-3mol ?L -1

清华大学仪器分析试题F (1)

清华大学 化学专业《仪器分析》期末考试试题(F卷) 班级: 学号: 姓名: 考试时间: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答错不扣分) 1.摄谱法中,感光板上的光谱,波长每10nm的间隔距离,在用光栅单色器时,下述哪一种说法正确() (1)随波长减少而增大(2)随波长增大而增加(3)随波长减小而减小(4)几乎不随波长变化 2.矿石粉末的定性分析,一般选用下列哪种光源为好() (1)交流电弧(2)直流电弧(3)高压火花(4)等离子体光源3.原子吸收分析法中测定铷(Rb)时,加入1%钠盐溶液其作用是() (1)减少背景(2)提高火焰温度(3)减少铷电离(4)提高Rb+的浓度4.反应色谱柱柱型特性的参数是() (1)分配系数(2)分配比(3)相比(4)保留值 5.对某一组分来说,在一定的柱长下,色谱峰的宽窄主要决定于组分在色谱柱中的() (1)保留值(2)扩散速度(3)分配比(4)理论塔板数 6.在液相色谱中,常用作固定相,又可作为键合相基体的物质是()(1)分子筛(2)硅胶(3)氧化铝(4)活性炭 7.在发射光谱中进行谱线检查时,通常采取与标准光谱比较的方法来确定谱线位置,通常作为标准的是() (1)A: 铁谱B: 铜谱C: 碳谱D: 氢谱 8.指出下列四种化合物中,哪一种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为奇数() (1)C6H6(2) C6H5NO2(3) C4H2N6O (4) C9H10O2 9.在极谱分析中,所谓可逆波指的是() (1)氧化波与还原波具有相同的半波电位(2)氧化波半波电位为正,还原波半波电位为负 (2)氧化波半波电位为负,还原波半波电位为正(4)都不是

大学仪器分析试题及答案

试卷一 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 常用的原子化方法分为火焰原子化和非火焰原子化。 2. 紫外吸收光谱基本上反映的是分子中生色团及助色团的特征,所以它在研究化合物的结构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是推测官能团以及共轭体系的大小。 3. H2O的振动自由度是__ 3 ,在IR图上出现 3 ____个吸收带。 4. 气相色谱中两组分能否很好的分离主要决定于固定相的选择,其次决定于实验操作条件的选择,定性分析的依据是保留值,定量分析的依据是峰面积。 5. 原子吸收法是用空心阴极灯作为光源的,它的阴极由被测元素的材料组成,该光源属于一种锐线光源。 6. 原子吸收分析中的干扰主要有物理,化学,电离,谱线和背景。 7. 以测量沉积与电极表面的沉积物的质量为基础的方法称为电重量分析法。 二、选择题(40分,每题2分) 1. 水分子有几个红外谱带,波数最高的谱带对应于何种振动( C) (A) 2 个,不对称伸缩(B) 4 个,弯曲(C) 3 个,不对称伸缩(D) 2 个,对称伸缩 2. 矿石粉末的定性分析,一般选用下列哪种光源为好(B ) (A)交流电弧(B)直流电弧(C)高压火花(D)等离子体光源 3. 原子吸收分析法中测定铷(Rb)时,加入1%钠盐溶液其作用是(C ) (A)减少背景(B)提高火焰温度(C)减少铷电离(D)提高Rb+的浓度 4. 反应色谱柱柱型特性的参数是(D ) (A)分配系数(B)分配比(C)相比(D)保留值 5. 在极谱分析中,所谓可逆波指的是(A ) (A)氧化波与还原波具有相同的半波电位(B)氧化波半波电位为正,还原波半波电位为负(C)氧化波半波电位为负,还原波半波电位为正(D)都不是 6. 光谱仪的线色散率常用其倒数来表示,即?/mm,此数值愈小,表示此仪器色散率愈(A ) (A)大(B)小(C)不确定(D)恒定 7. 空心阴极灯中对发射线宽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C ) (A)阴极材料(B)填充气体(C)灯电流(D)阳极材料 8. 在吸光光度分析中,需要选择适宜的读数范围,这是由于(A) (A)吸光度A=0.70 ~0.20时,误差最小(B)吸光度A=10% ~80%时,误差最小 (C)吸光度读数越小,误差越小(D)吸光度读数越大,误差越小 9. 下列分子中,不能产生红外吸收的是(D ) (A)CO (B)H2O (C)SO2 (D)H2

大学《仪器分析》期末考试试卷(一)

大学《仪器分析》期末考试试卷 工科大学化学(四)课程24学时1.5学分考试形式:闭卷 专业年级:无机统考(A卷)考试时间100分钟 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70% 考试日期:2018年6月14日 (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无效) 一、填空(35分,每空1分) 1、色谱法中,将填入玻璃管内静止不动的一相称为,带着被分离组分移动的一相称为,装有的柱子称为。 2、液相色谱检测器一般可用,;气相色谱检测器可用,,等。 3、盐桥的作用是。用氯化银晶体膜电极测定氯离子时,如以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应选用的盐桥为。 4、用离子选择电极以一次加入标准法,进行定量分析时,应要求加入标准溶液的体积要,浓度要,这样做的目的是。 5、原子发射光谱常用的光源有、和。 6、原子吸收中谱线变宽的主要原因有、和。 7、在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中,电离度增大会产生线减弱,线增强。 8、原子吸收线的宽度主要是由引起的。 9、原子发射光谱定性的方法有、和。 10、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光谱是由σ→σ*、、和四种跃迁产生的。 11、分子振动能级跃迁所需的能量相当于红外光,分子中电子跃迁的能量相当于光。

12、在AES、AAS、UV-Vis几种光谱分析法中,属于带状光谱的是,属于线状光谱的是。 13、原子发射光谱定量分析的基本关系式是I=ac b,式中a表示、b表示、c表示。 二、选择(15分,每题1.5分) 1、在气相色谱法中,用于定性的参数是() A.相对保留值; B.校正因子; C.半峰宽; D.峰面积 2、今要测定头发中铜的含量可使用的仪器分析方法是() A.核磁共振法; B.气相色谱; C.红外光谱法; D. 原子吸收光谱 3、试指出下述说法中,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 () A.氢气、氮气等是气相色谱法的流动相; B.固定液是气液色谱法的固定相; C.气相色谱法主要是用来分离沸点低,热稳定性好的物质 D.气相色谱法是一个分离效能高,分析速度快的分析方法。 4、在气相色谱法中,用于定量的参数是() A.保留时间; B.相对保留值; C.半峰宽; D.峰面积 5、在异丙叉丙酮CH3C(O)-CH=C(CH3)2中,n→π*跃迁谱带,在下述哪一种溶剂中测定时波长最长 A.水 B.甲醇 C.正己烷 D.氯仿 6、极谱波的半波电位是() A.扩散电流为极限扩散电流一半时的电极电位; B.从极谱波起始电位到终止电位一半处的电极电位; C.极限电流一半时的电极电位; D.参与电极反应物质的析出电位。 7、对矿物中各种金属元素进行定性分析最有效的工具是:() A. 原子吸收光谱法 B. 极谱法

四川大学仪器分析知识点整理

四川大学仪器分析知识点整理 1.[单选题]应力曲线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反映下列哪一项指标: A.力 B.变形 C.时间 D.速度 正确答案:——D—— 2.[单选题]人眼能感觉到的光称为可见光,其波长范围是: A.400-780nm B.200-400nm C.200-600nm D.400-700nm 正确答案:——A—— 3.[单选题]在液相色谱中,为了改变色谱柱的选择性,可以进行如下哪些操作: A.改变流动相的种类或柱子 B.改变固定相的种类或柱长 C.改变固定相的种类和流动相的种类 D.改变填料的粒度和柱长 正确答案:——C—— 4.[单选题]可以消除原子吸收法中的物理干扰的方法是: A.加入释放剂 B.加入保护剂 C.扣除背景 D.采用标准加入法

正确答案:———— 5.[单选题]液相色谱中通用型检测器是: A.紫外吸收检测器 B.示差折光检测器 C.热导池检测器 D.氢焰检测器 正确答案:———— 6.[单选题]用紫外-可见分子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分析的依据不包括: A.吸收峰的数目 B.吸收峰的形状 C.吸收峰的位置 D.最大波长处吸光度大小 正确答案:———— 7.[单选题]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基于从光源辐射出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的光,通过样品的蒸气时,被蒸气中待测元素的: A.原子 B.激发态原子 C.基态原子 D.分子或离子 正确答案:———— 8.[单选题]高效液相色谱仪与气相色谱仪比较增加了: A.恒温箱

B.进样装置 C.程序升温 D.梯度淋洗装置 正确答案:———— 9.[单选题]某物质能吸收红外光波,产生红外吸收光谱图,那么其分子结构中必定: A.含有不饱和键 B.含有共轭体系 C.发生偶极矩的净变化 D.具有对称性 正确答案:———— 10.[单选题]测定粘度时,粘度计在恒温槽内固定时要注意: A.保持垂直 B.保持水平 C.紧靠恒温槽内壁 D.可任意放置 正确答案:———— 11.[单选题]在原子荧光中受激原子与其它粒子碰撞把激活能变成热运动的现象称为: A.自吸现象 B.非共振荧光 C.荧光猝灭

北京化工大学仪器分析,化工类样卷

北京化工大学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 《仪器分析》期终考试试卷 班级:姓名:学号:分数: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 一、选择题(共10题,20分) 1.按分子离子的稳定性排列下面的化合物次序应为( ) (1) 苯> 共轭烯烃> 酮> 醇 (2) 苯> 酮> 共轭烯烃> 醇 (3) 共轭烯烃> 苯> 酮> 醇 (4) 苯> 共轭烯烃> 醇> 酮 2.并不是所有的分子振动形式其相应的红外谱带都能被观察到,这是因为( ) (1) 分子既有振动运动,又有转动运动,太复杂 (2) 分子中有些振动能量是简并的 (3) 因为分子中有C、H、O 以外的原子存在 (4) 分子某些振动能量相互抵消了 3.在溴己烷的质谱图中,观察到两个强度相等的离子峰,最大可能的是:( ) (1) m/z为15 和29 (2) m/z为93 和15 (3) m/z为29 和95 (4) m/z为95 和93 4.一种酯类(M=116), 质谱图上在m/z57(100%), m/z29(27%)及m/z43(27%)处均有 离子峰, 初步推测其可能结构如下, 试问该化合物结构为( ) (1) (CH3)2CHCOOC2H5 (2) CH3CH2COOCH2CH2CH3 (3) CH3(CH2)3COOCH3 (4) CH3COO(CH2)3CH3

5.下列化合物在红外光谱图上1675~1500cm -1处有吸收峰的是 ( ) 6.物质与电磁辐射相互作用后,产生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由于( )。 (1) 分子的振动 (2) 分子的转动 (3) 原子核外层电子的跃迁 (4) 原子核内层电子的跃迁 7.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下列具有最大吸收波长的物质是 ( ) O (1) (2) (3) (4) 8.核磁共振氢谱能给出的信息是:( ) (1) 质子类型 (2) 氢分布 (3) 氢核间的关系 (4) (1)、(2)和(3) 9.对于I=1/2的原子核,在外加磁场中,存在的特定能级数是( )。 (1). 1 (2). 2 (3). 3 (4). 4 10. 一种纯净的硝基甲苯的NMR 图谱中出现了3组峰, 其中一个是单峰, 一组是二重峰, 一组是三重峰. 该化合物是下列结构中的 ( ) (a)CH 3CH 3NO 2 O 2N CH 3 NO 2 O 2N CH 3NO 2 NO 2NO 2 NO 2(b)(c)(d)

仪器分析习题解答第二_化学工业出社

北京化工大学 仪器分析习题解答 董慧茹编 2010年6月

第二章 电化学分析法习题解答 25. 解: pHs = , Es = pHx = pHs +059 .0Es Ex - (1) pHx 1 = + 059.0209 .0312.0- = (2) pHx 2 = +059 .0209 .0088.0- = (3) pHx 3 = +059 .0209 .0017.0-- = 26. 解: [HA] = L , E = [A -] = L , ΦSCE = E = ΦSCE - Φ2H+/H2 = - lg[H + ] [H + ] = k a ] [][- A HA = 01.001.0k a = - lg 01 .001.0k a lg k a = - k a = ×10 -5 27. 解: 2Ag + + CrO - 24 = Ag 2CrO 4 [Ag +]2 = ] [24- CrO Ksp

Ag CrO Ag SCE E /42φφ-= - = - [ + 2 24)] [lg(2059.0-CrO Ksp ] ][lg 24-CrO Ksp = - , ] [24- CrO Ksp = ×10-10 [CrO - 24 ] = 10 1210 93.6101.1--?? = ×10-3 (mol/L) 28. 解:pBr = 3 , a Br- = 10-3 mol/L pCl = 1 , a Cl- = 10-1 mol/L 百分误差 = - - --?Br Cl Cl Br a a K ,×100 = 3 1 31010106---??×100 = 60 因为干扰离子Cl -的存在,使测定的a Br- 变为: a -Br = a -Br +K --Cl Br .×a -Cl = 10-3 +6×10-3 ×10-1 =×10-3 即a -Br 由10-3 mol/L 变为×10-3mol/L 相差 - = pBr 单位 29. 解:

中国科技大学 化学分析 仪器分析习题解答

液相色谱 思考题Questions 1.现需分离分析一氨基酸试样,拟采用哪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 2.提高液相色谱中柱效的最有效途径是什么?减小填料粒度 3. 何谓反相液相色谱?何谓正相液相色谱?液相色谱中,如果采用流动相的极性小于固定相的极性,称为正相色谱,如果采用流动相的极性大于固定相的极性,称为反相色谱 4. 在液相色谱法中,梯度淋洗适用于分离何种试样?分离分配比相差很大的复杂混合物 5. 在液相色谱中,范氏方程中的哪一项对柱效能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分子扩散项 6. 对下列试样,用液相色谱分析,应采用何种检测器: (l)长链饱和烷烃的混合物紫外(2)水源中多环芳烃化合物。荧光 7. 对聚苯乙烯相对分子质量进行分级分析,应采用哪一种液相色谱法?尺寸排阻色谱(又叫凝胶色谱) 8.什么是化学键合固定相?它的突出优点是什么? 化学键合固定相指通过化学反应将有机分子键合到载体或硅胶表面上得到的固定相。其突出优点是键合到载体上的基团不易流失,解决了固定相流失的问题,特别适用于梯度淋洗,且使固定相的功能得以改善。 9.什么叫梯度洗脱?它与气相色谱中的程序升温有何异同? 梯度洗脱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但可以互溶的溶剂,随着时间改变而按一定比例混合,以连续改变色谱柱中冲洗液的极性、离子强度或pH等,从而改变被测组分的相对保留值,提高分离效率,加快分离速度。 相同:都是通过逐渐改变分析条件,在保证物质分离度的前提下,让难流出的物质加速流出,以提高分析效率、更好地分离流动相中不同性质的物质。 不同:程序升温是由于流动相中不同组分的沸点不同,通过程序式地升高温度使不同组分得以分离,而梯度洗脱是由于流动相中各组分的极性不同,通过一定梯度的改变固定相极性而使不同组分更好分离;程序升温只能从低柱温逐步升高,只能改变升温的速率,而梯度洗脱可以使用多种溶剂,采用复杂的比例变化来达到满意的分离效果,更灵活;程序升温多适用于气相色谱,梯度洗脱适用于液相色谱。 10. 指出下列各种色谱法,最适宜分离的物质。 (l)气液色谱:分离相对分子量低、易挥发、受热稳定的物质 (2) 正相色谱:极性化合物的分离 (3)反相色谱:非极性化合物的分离 (4)离子交换色谱:分离离子化合物、有机酸和有机碱等能电离的化合物、能与离子基团相互作用的化合物 (5)凝胶色谱:分离相对分子量高的化合物,常用于鉴定聚合物、大分子的分级 (6)气固色谱:分离气体烃类、永久性气体 (7)液固色谱:极性不同的化合物、异构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