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与管理

道德经与管理
道德经与管理

《道德经》与授权

一个很大的建筑公司刚建好了一个社区,什么都有,饭店、超市、小卖部、购物广场等,剩下只有一个任务还没做完,他们还没修走道。员工问了老板怎么修,他说,“先不修,看看人家是怎么走的,后来按照他们走的路修走道“,这个就是无为而治,这个是现代管理和《道德经》的融合。i

作为来自海外的管理学院硕士生,笔者想多理解中国的特色,尤其是哲学和历史,这样能够多了解将来世界上GDP最高的国家而市场。另外笔者对管理的经典理论授权感兴趣,特别是授权这个现象在中国文化下如何体现。因此这片小论文的目的是对老子的《道德经》的第十七章与授权之间的关系提出初步的分析。

选题背景:

在西方国家老子的最著名的一句话来自《道德经》的第十七章,因为这章的主题政治可以使用在管理和领导的领域。虽然不同的翻译成很多不同的文本,但是最常见的英文翻译带来的涵义是授权,读起来很给力。一般来说会像以下的翻译,

“A leader is best when people barely know that he exists, not so good when people

obey and acclaim him, worst when they despise him. Fail to honor people, They

fail to honor you. But of a good leader, who talks little, when his work is done, his

aims fulfilled, they will all say, "We did this ourselves."

原文是: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

不足,焉有不信焉。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最关键是最后一句话,“We did this ourselves”因为这个意思的涵义跟老子的思想没有巨大的关系。也就是说,最普遍的英文翻译会有一点儿误导读者。当时刚开始了解老子的道家思想时,笔者不懂中文所以就以为老子的意思完全符合西方文化,特别是授权这个概念。

有的人遇到新的思想或者理念他们会首先考虑渊源才深思它是否有道理,西方和东方国家都有这种人和想法。笔者在国内生活了这三年碰到这个现象不少次,就是说,有一些人会想甚至说‘这是西方的’意思是‘这个不符合我国,没作用’他们也许没错但是不要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泼掉。以此笔者想分析《道德经》第十七章和相关的道家思想逻辑,探索授权是否中国文化里的原理,分析会成三个不分:

(1)太上

(2)无为而治与自然法

(3)授权的道

一、太上

1. 解释与语译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

有不信焉。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道德经》第十七章ii 老子的“道”和他的具体情况很显然影响甚至引起他对政治的意见,换句换说,当时的社会很乱而离道和德越来越远,这个环境不断的在熏陶老子的哲学思想和道的理解。笔者的不表不是分析老子思想渊源,不过还是想提到这个因素因为对他的影响很大,另外这样读者能够自由研究感兴趣的。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这句的意思指的是四种政治和领导方式,老子写的列表包含基本的对比与评价,第一个要比第二个好,第二个要比的三个好等。“最好的统治者,人民根本感觉不到他的存在;其次一等的统治者、赞美他;再次一等的统治者,人民畏惧他;更次一等的统治者,人民蔑侮他。”iii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这个意思是领导的诚信不足,百姓才会不信任他。这很容易理解,领导说话不算话,谁会信任他。笔者认为老子写了这句不是想强调有目共见的事,而且他要着重这章重点,最好的领导或者统治者,也是说,这句话供给相比作用,烘衬它下面的意思。

犹兮其贵言。这是本章最后部分的第一断,随着中国传统循环思路这部分要回到最前面的‘太上’进行更深刻的解释。意思是说最好的统治者是很悠闲的,从不轻易发号施令。iv他为什么不发号施令呢?是因为他不必那样管理,他不是通过那样的手段管事,反而人民在安闲自适的状态生活,自然成功事遂。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这就是说事情办成了,百姓都说:“我们是自然而然完成的。”林语堂给出这个解释成当时的白话:“等到事情办好,大功告成,人民既不晓得这是国君的功劳,反而都说:“我们原来就是这样的。””v林语堂的解释抓住了老子的意思,统治者在按照无为而治的无为有为方式来管事,他还有功劳,但是老百姓摸不到他看不见的手。

2. 道法自然

老子不断的在重申他核心观念之一,自然,他的提倡的是顺其自然。《道德经》的第十七章也如此,百姓都说:“我自然,”所以笔者烂漫的想知道老子的自然是什么意思。林语堂告诉我们‘我自然’的意思是他们以为那样的成功和能力在他们的群里已经存在,是他们自然的后果。但是,他们不知有之,不知道统治者的贡献,不知道他们自然环境是统治者所造的。怎么造的呢?老子就是倡导一种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思想。

二、无为而治

1. 无为的涵义

某个西安交通大学很有资格的对外汉语教授,并有北大博士学位,方向是古文和古代文化,笔者问他对于老子的无为有什么解释或者看法,他是怎么回答的呢?他的看法太普遍太多人有同样的错觉,他说:“如果下周一有学期末考试,应不应该学习?是不是要无为?不看书,不复习,怎么可能?你建议顺其自然吗?按照老子的‘无为’去考吗?”笔者发现很多老百姓不懂老子的‘无为,’就是说‘无为’的意思不是不做任何事情,‘无为’也不是老子提倡的目的,反而是一种办法,一种手段,一种态度。

老子的道思想经常使用相比较而存在的逻辑思维,比如说高下、存无、难易等,他关键意思是如果没有男就没有女,没有‘有’就没有‘无’vi,同样‘为’需要‘无为’才能存在。林语堂这样一来,无为必须有为才能有作用和存在,所以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八章提到“无为而无不为”,换言之,虽然无为,然而没有一件事情不是其所为。因

此,老子的意思是办事的时候不要妄为,而且不要做太多,干涉自然,不过‘无为’不只是动作原则,它也是一种态度。

2.无为与圣人

老子把他提议的人格叫做‘圣人’,意思是“代表着‘道’、‘德’治理天下。vii”对于老子‘圣人’和‘无为’的关系,它们是分不开的,“圣人的无为和老百姓的无为也是统一的”viii。林语堂的总结很正确,是说:“因此圣人做事,能体合天道,顺应自然,崇高无为,实行不言的教诲。任万物自然生长,而因应无为,不加干预”ix。

三、无为在授权上的探讨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葛荣晋在他的讲座《道商-老子的水性管理》提到了贝尔实验室的成功来源因素之一,贝尔实验室的老办的办公室里贴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的四个字‘无为而治’,下面有解释,“最好的领导者是能帮助人,让人不再需要他。”他办公室里又贴了一个解释说,“领导者的责任在于既要做到你在领导,又要做到别人并不认为你在干预他。”x在葛荣晋的眼中,这个来自美国的领导者对老子的了解很规范。

传统管理模式像一个金字塔一样,强调地位、权利、档次等,并不符合老子的‘太上’理想。随着老百姓素质的增长,现代管理方式也反映变化,这跟妈妈对两岁与二十岁的孩子有不同管理方法是一样的道理,发展就随着发展,这个现象很自然。因为很多现代管理方法来自西方国家,有一些人不考虑,觉得在不相同的文化背景下,使用手段不同。不过笔者想探索以上的分析和现代管理的‘授权’之间的关系。

1.授权的意思

一般来说在中国授权的定义是只上级把自己的职权授给下属,使下属拥有相当的自主权和行动权xi。但是,很多领导分配任务之后经常干预,妄为,这样一来他们把权利收回来,这不是授权而是传统管理方式。笔者认为领导授权的时候必须保持一种‘无为而治’方式才是授权,就是说,授权之后不能干涉,操作任何有关的事情,这对领导来说是很难做到的。

2.无为与授权

老子的‘无为’核心是顺应自然,不要干预他人,管事的时候人民既不晓得领导的功劳,因此下属会说:“我们原来就是这样的“xii,这是老子的治理方法扩展到现代的现

象。这种授权不强调老板赐给下属机会发挥,反而领导随着自然和无为使用识趣的方式来引导下属,目标是使人员以为是他自然而然的成功。故而笔者认为授权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家思想能融合,而且是一个很自然的配合。

四、总结

虽然有一些管理方法和新方式来自西方国家,但是不一定不符合中国文化和历史,授权和老子的‘无为而治’或者‘太上’是个很自然的连接,而且笔者认为这样搭配才会对管理提出作用。授权才能让人觉得领导不在干预他,反而下属会想:“我自然。”

i葛荣晋《道商-老子的水性管理》https://www.360docs.net/doc/bc18908623.html,/v_show/id_XMTIyMjA4Njg0.html ii《道德经》老子

iii杨义主编:《老子评注》岳麓出版社,2007年。

iv杨义主编:《老子评注》岳麓出版社,2007年。

v者:林语堂《老子的智慧》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9年。

vi者:林语堂《老子的智慧》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9年。

vii《中国思想家评传》简明读本-《老子》高华平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viii中国思想家评传》简明读本-《老子》高华平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ix者:林语堂《老子的智慧》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9年。30页

x葛荣晋《道商-老子的水性管理》https://www.360docs.net/doc/bc18908623.html,/v_show/id_XMTIyMjA4Njg0.html xi https://www.360docs.net/doc/bc18908623.html,/wenda/thread?tid=624f0285157bcc3f

xii者:林语堂《老子的智慧》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9年。

道德经的教育管理智慧

道德经的教育管理智慧 一、通无达有之睿智 体现在第一章,开章明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轮廓、边缘)。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总纲,将有与无两种现象揭示出来,无的重要性,超越有形有象的表象世界,去把握更本原的内容。无,宇宙,90%以上是暗物质,却是确实存在的。从自己和生活层面来看,价值观、胸襟,精神决定了一个人的发展,决定了事业的成败,决定了整个企业的发展。无形无象,规律性,创造的精神都无形无象,却可以创造奇迹。例:蓝思科技的女老总。突破一些常规的思维,有形有象的不要过分看重,看到事物更本质的东西和发展的潜力。90%的成果是员工的隐性知识创造出来的。知识可以分为显性和隐性两大类,隐性分两个层面,一是技能层面,感悟、灵感,常常难以用言语表达。例:齐桓公读书的故事。“您读的不过是古人的糟粕罢了。”“从做轮子的经验来看,下得快了急了,轮子很痴,转起来不灵活,只有不快也不慢,做出来的轮子才好用,70岁了,没有人传承技术。做轮子的精神都难以用言语来表达。证明了言语的局限性,隐性知识的重要性。隐性知识还包括价值观、胸怀、理想等。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万事万物都是由对立的两面组成的。阴阳的合和。《不可思议的时代》,用不断的运动去应对不断的运动变化。沙堆实验。最大的不变就是不断的变动,不断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深刻的辩证法的思维,不要固定于某一种思维模式,要及时调整自我。 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说有容易,说无比较难。空掉之后才会更新发展自己的机会。同一样东西如何发挥功用,发挥到极致。一块砖头,想出有多少种功用。从有形有象的事物更多地发挥功能。 要有大的胸怀与眼界。 二、无为管理的治道 (一)无为而治 为无为,则无不治。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自化。无为包括:一是有特定含义的,三重含义,一是不要主观妄为,权力不能任性,要尊重客观规律,就是道,天地之间万物之间都有一个道在支撑,不能违反内在的运行规律。万事万物生长发育。二是让民众自我管理,留空间给下属和老百姓有自己安排自己的空间,最重要的时代特征是互联网时代,个体的作用突显出来,很多的微传媒,自由者的组织,变化组织的变形,减少控制型思维。人是非常厌恶外在控制的。心理学家做过试验。例:噪音处理: 将欲取天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为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赢,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总而言之要保持一个适度,恰到好处。中国智慧最大的是中、和两字,平衡、和谐,阴阳要平衡,财富也不能过分地两极分化。尊重被管理者的人性与需求。 三、慈柔宽厚之胸襟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而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群众路线教育的核心内容。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利己与利他。例:希尔顿酒店的例子,考古队 天下莫柔弱如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

论文关于《道德经》在企业管理领域中的意义

关于《道德经》在企业管理领域中的意义 【摘要】 《道德经》作为传统中国最重要的几部经典之一,是一部伟大的智慧经典,在这仅仅的五千言的著作中论了大千世界的大道理,有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功成事遂,百姓皆为我自然、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善用人者为之下等等,这些理论即使就是在今天的企业管理领域中仍然有很高的意义,很是值得我们去传承。 【关键词】:老子、守中、无为、本性、自然 【正文】 《道德经》老子李耳贡献给人类文明社会的一部智慧盛典,在历史长河中,她所闪耀的智慧光芒,一直照耀着中华大地,在《道德经》的智慧体系中,不仅有精妙的生存智慧,还含着博大精深的企业管理智慧,给在企业管理领域活动的人们,起着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 1、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在《道德经》的第五章中,老子曰:“多言数穷,不如守中”,通俗的说,也就是“不要多管闲事”。这是老子在这一章中提出的最主要的观点。世界的万物,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法则,只要你适应了这一法则,你就有生存的权利,你违背了这一法则,即使你的想法再好,也会被自然所淘汰的。 (1)对任何事情不能过于关注。

天地以万物为刍狗,万物顺其自然,生机勃勃;圣人以百姓为刍狗,百姓各得其所,休养生息,代代相传;百姓以钱财为刍狗,不抱怨,不牢骚,自有生财之道,自有用财之要;学生如果也能以名次、分数为刍狗,不为一时之所得欣欣然,不为一时之所失而惴惴然,轻松愉快,顺其学习的自然规律,问题也就自然解决。 (2)做事不过分,过犹不及。 万事都如橐籥,真理再往前一步就是谬误。做人要留后路,做事要留退路,做任何事情都要留有余地。学习的动机,也像打铁的风箱一样,不能一鼓到底,要保持一定的度,就是那种中虚的状态,在不断地推动下,便可生生不息。 (3)用中性的态度来看待任何事物,事情本来就没有好与坏,就像天地、圣人一样,无所谓仁慈与关怀,他们做的都是应该做的,也都是取法自然,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来做事情的,不必评论好与坏。 所谓“仁”,只是一种情感,而“不仁”就是一种客观,就是一种“中性”的态度。 太阳光照万物,人们感到温暖,那只是人们的感觉,而太阳却并没有想到要给谁一些阳光和温暖;反过来,寒冷与冰冻,照样也是天地自然而为,它也并没有对谁不满意,要给谁制造一点麻烦,狂风暴雨,地震海啸,也不是上天对人间的惩罚,你如果能够站到月球上看看,那只不过是地球自身的一点小小的波动。 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也是一样。有人关心你,不见得就是一件好事,还可以理解成为别人对你的怜悯,还可以理解为别人对你的

智慧树知到2019道德经的智慧启示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学习本课《<道德经>的智慧启示》的出发点是()。答案:从“义理”的角度来学习、探索、应用《道德经》所给予我们的智慧和启示。 老子是()学派创始人。答案:道家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的“其”指代的都是()。答案:道 借用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在《读通鉴论》里的话来概括说明《道德经》的价值,就是:“辨其()以立修己治人之(),察其()以善精义入神之()。”答案:大意#体#微言#用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段话启示我们看问题要有一种()()()()的思维方法。答案:辩证对立#辩证统一#对立统一#一分为二 下面几段话的观点正确的是()。答案:老子所说的“无为”就是做自己应该做的 第二章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的“不勤”的意思是()。答案:不能穷尽 “常使民无知无欲”的意思是()。答案:常使人民不执成见、不生贪欲 “湛兮,似或存。”中的“湛”的指的是()。答案:幽深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是一种()和()的处世之道。答案:先人后己#以退为进 下面与“持盈保泰”含义近似的是()答案:适可而止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的“见”解释正确的是()。答案:同“现”,显露

从言语之道来看,明代殷谐的《海青击鹄图》赋予我们的生活哲理是()()()。答案:慎言慎行#守口如瓶#沉默是金 第三章 老子《道德经》用“上善若水”来说明老子所说的“道”,运用的是()的说理方法。答案:道法自然 下面与“持盈保泰”含义近似的是()。答案:适可而止 “圣人为腹不为目”中的“为腹”的意思是()。答案:注重内在实际 下面与“金玉满堂,莫之能守”的含义近似的是()()。答案: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物壮则老 “生而不有”的意思是()()。答案:生养万物#不据为己有 第四章 《道德经》第十三章老子主要是从()角度来阐述修道与用道。答案:内在情绪 今天的人们学习《道德经》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执《道德经》之道,()”。答案:以御今之有 “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中的“能敝”指的是()。答案:守住道体 老子从“道”的角度认为统治者运用道来治理过国家的最高境界,是老百姓对统治者()。答案:不知有之 下列语句中与“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的“复”含义相同的是()、()、()。答案:周而复始#一元复始#循环往复

孔子儒学与企业文化

孔子儒学与企业文化 有人问我,传统道德的内容是什么?我告诉他两个字:“和谐”。 为什么会是“和谐”两个字?这得要从“道德”两个字的涵义说起。什么是“道”?自然规律是道,社会人性的规律也是道。什么是“德”?德通得,有获得的意思,通达的意思。它包括了三层涵义:认识规律是德;遵守规律是德;更重要的一层就是,主动维护各种规律的和谐更是德。 老子是中国的人文祖先之一,他为后人著了一本《道德经》,这就是老子《道德经》的通篇内容。当然,这是我潜心研读老子《道德经》,最终得出的结论和定义。是不是这么回事,可供方家推敲。 或许有人会问,你说老子的《道德经》我们知道。可你要讲的是孔子儒学,她跟现代企业文化又有什么相干? 据我所知:当今时代,没有哪个企业,不争先恐后的,做自己的企业文化。可稍微好一点的企业文化,无一不是反射孔子儒学之光。尽管《道德经》系老子所著,可儒家思想的道德,比老子的《道德经》来的更加系统和丰富。因此,在现实中,每个企业对她更需要。 更因为我深信:自已有这个能力,能以现代鲜活的生活语言和哲学语言,诠释孔子儒学,同现代企业文化的源流关系。 如果你要问,孔子的儒学跟现代企业文化又有什么相干的话?那您就不懂了。这里我要告诉您:他不单是一个相干的问题,而且是一个事关,每一个企业最终前途的大问题,也是一个事关,国家经济稳健发展的大问题。因此,它也是一个事关,每一社会公民,最终切身利益的大问题。因为,你不知道为什么,而我知道为什么。所以,请您听我向您慢慢道来:今天的人们很讲实惠,当然时间也很宝贵。也许有人问我:我们来听你的演讲,到底能得到哪些好处?我在这里提前告诉大家:你将得到一个完美和谐的世界观。除此之外,没有其它的内容。 有了这套完美和谐的世界观,就能帮你解除心中的许多困惑,找到各种久久沉淀在你心中,许多社会问题的病根;煅炼你辨别是非的能力,促成你识别病灶的原因。从你和我自觉的做起,带动整个社会的进化。才能解决和防范问题的出现,让你和我共同获救,也让你我的子子孙孙,永世受益。 第一,你是一个企业老总,我知道你成天都在困惑什么问题? 你的得力助手,有些人,甚至是你对他恩重如山。为什么他会拆你的台?挖你的墙脚?卷你的货款?破坏你的网络?然后,另立门户开炉灶,和你打擂台? 在你心中深忧现代企业很难做,可你不知困惑的原因在哪里?你怨职工不听话,人前人后不一样;你怨业务员放不了手,货款到手就挪用;你怨有的人胆大更胡为,截留货款满天飞。 你知道为什么产品质量要天天讲,因为它是企业的生命线。可职工他不这么想?为了抢绩效,哪里管得了?产品投放市场总是出问题,搞得你焦头烂额,企业始终难以创优。你不知道为什么团队精神天天讲,可内部总是你争我斗?你说违反制度开除他,而岗前的培训花费,全泡汤。有些人开除不开除他无所谓,他比你还要狠。东方不亮西方亮,有奶便是娘。这样的人天天都在人才市场逛,下一个用他的企业,肯定会再遭殃。你说怎么去鉴别?他的谈雅风度比你强。 你到大学去要人,先看你报酬再跟你讲。普遍眼高又手低,下车间你跟他休张口。即便肯到你的企业去,好多人都是镀镀金,歇歇脚。其实,是他暂时不想掏钱住旅店,而且要吃饭。再到人才市场去要人,好多人只看他的简历表,毕业不到一年,就有三家抢。你以为他真是三家抢,其实,他在哪家都一样,试用期你不敢少他的钱,三个月以后出了门。所以在

《道德经的智慧及应用》02道是什么 道在哪里(上)

第二集道是什么道在哪里(上) 我每次问候:“各位家人,大家好!”我称大家为家人,不是故意讲很感人、很讨好人的名词来感动大家。我讲的是实相,是真的这样。如果大家了解《道德经》的深义之后,了解生命实相之后,就会知道,我们都是一家人。不管什么种族、什么民族、什么国家的人,都是我们的家人。 老子要告诉我们的就是要了解真理、了解生命实相。如果你认为:我是我、你是你、他是他、我们不相干,进一步还在那里勾心斗角、伤害、陷害。那表示你处在无明、不知不觉的世界里面,不知道生命的实相。处在不知道的世界里面,才会在那里互相伤害。如果了解真正生命实相,你会看到我们是生命共同体。 当我们能够了解我们都是生命共同体、我们是一家人的时候,那种慈悲大爱之心就会自然流露。不用刻意去叫他不要伤害别人,他自然不会伤害别人。这就是老子告诉我们,解决事情要从最根本去解决,不是在支流末节。老子要我们学到的就是最高的智慧,从根本、根源去解决事情。 我们每个人开发出我们的良心,就是老子所讲的回归到“道”。回归到“道”就是回归到我们最纯净的良心、道心,佛家称它为佛心,儒家称它为良心、本心,都一样。如果我们能够回归到、开发出我们的清净本心,很自然地就能够了解生命实相,很自然地我们那些贪心、嗔心、设计陷害、勾心斗角就会消失,它是自然地就没有。你真的了解生命实相,它自然就没有。

就像用两个不锈钢的水壶装水,一壶装冷水,一壶装滚烫的水。大人很清楚知道什么是冷的水可以直接喝,什么是滚烫的水现在不能喝。你清楚知道你就不会伤害自己,也不会去伤害别人。如果是年幼的小孩,他分辨不出、他不知道什么是滚烫的水,他好奇好玩,结果他一掰把滚烫的水弄下来、倾倒了,皮肤就会烫伤、受伤。 这就是说你如果分辨不出什么是一般的水,什么是滚烫的水,那就容易受伤。这也是让我们再进一步去了解:如果我们不知道我们生命的实相是共同体的话,就会去互相伤害、排挤、勾心斗角。世间的冲突、对立就是因为不了解生命实相。所以老子是希望我们好好地去认清真理实相、生命实相之后,那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这就是老子的厉害、最高级的智慧!让我们从根本来解决,而不是只找些方法来对治。所以今天大家有幸来学最高的智慧,这是大家的福报,要好好珍惜。 首先我们要了解《道德经》里面老子所讲的“道”到底是什么,进一步要了解“道”跟我们的生命有什么关系。比如了解这个人是我的父母亲,就会很尊重他、敬爱他。如果觉得这个老年人跟我无关,没有血缘关系,内心的对待就不一样。 所以如果觉得所学习的“道”跟你生命无关的话,那你所学的“道”不会实用,也不会真正让你开智慧。如果你体会到原来“道”跟你的生命是息息相关,甚至比父母亲对你都还更重要的时候,你整个展现出来的生命品质就不一样。你会很震撼!

《道德经》领导者的四重境界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在《道德经》第十七章中对古代统治者的四重境界进行了描述,在现代社会,这四重境界对于组织领导者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笔者针对这四重境界的理解,结合现实社会实际情况,从的视角进行了分析。 (1)第一重境界:不知有之。 该境界是领导者的最高境界,即下面的员工不知道有该领导。在现代社会,这一重境界一般适合于企业的最高领导者。在这种境界下的领导者往往能够做到对下属的合理授权,能够下属充分的信任,让下属在公司总体战略和商业规则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而这些领导者则集中于更高层面的工作,更多的在于概念层面和交际层面,如对于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对于战略合作伙伴的交涉等。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最高领导者和基层员工交流和见面的机会比较少,便形成了员工不知道或者不熟悉最高领导者的情况。在这种境界下,企业的文化更多的需要有信任、理解的基因。 (2)第二重境界:亲之誉之。 该境界是领导者的中高层次境界,即下面员工对于该领导者非常亲近,并且充满了赞美。这一重境界适合于企业中层领导者和部分高层领导着。在这种境界下,领导者能够放下架子和员工一起为企业发展而努力,能和员工经常性交流,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智慧,为员工解决工作和生活难题。在这一重境界下,公司的基层员工能够快乐地工作,并且有较强的归属感。这样的企业多数会形成一种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家文化。笔者认为,最高领导者能达到第一重境界的基础是中高层领导者达到第二重境界,这样整个企业才是更加人性化和健康化的企业。在这种境界下,企业的文化便有了快乐、团结、凝聚等元素。 (3)第三重境界:畏之。 该境界是领导者的中低层境界,即下面的员工对于该领导非常畏惧。在这种境界下,员工之所以会尊敬领导,也只是因为该领导处于领导的职位。在现实社会中,很多企业高层领导和中层领导在工作中过渡强调工作结果,并且没有一个良好的工作心态,给整个公司制造一种很紧张的氛围。在这种境界下,企业上下级之间不能进行充分的沟通,中高层对于员工实际需求和想法很难有效把握,员工多数不会畅所欲言。这样的更多体现了层级和制度文化。 (4)第四重境界:侮之。 该境界是领导者的最低境界,即下面的员工对于该领导有很多不满和怨言,私下里都会对其进行批判。大多数领导者是不希望这种结果出现的,出现这种境界的原因有很多,如不负责任、水平不高、没有计划、没有效率、素质不高等都可能导致出现这种境界。在这种境界下,员工大多工作不满意,或者工作推进缓慢,员工的跳槽率也会比较高。若企业领导者有这种境界,则中便多了更多的负面因素,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不利。 以上是笔者对领导者的四种境界的个人理解,主要是基于的视角进行了分析,并没有对企业运行效率和效果进行分析。笔者认为,领导者的境界和企业运作效率并没有特别的关系。最高领导者拥有最低境界的企业也可能运作的很成功,因为其中高层领导者可能拥有更高的境界和领导管理才能。通过对《道德经》领导者四重境界的理解,笔者认为企业领导者的领导风格对于整个的影响深远,企业无论是最高领导者,还是中高层领导着,都应当先做人再做事。企业各个层面的领导者只有把握好自己的境界,整个才会更加和谐健康,企业运作终会成功。 随机读管理故事:《鸭子只有一条腿》 某王爷手下有个著名的厨师,他的拿手好菜是烤鸭,深受王府里的人喜爱,尤其是王爷,更是倍加赏识。不过这个王爷从来没有给予过厨师任何鼓励,使得厨师整天闷闷不乐。有一天,王爷有客从远方来,在家设宴招待贵宾,点了数道菜,其中一道是王爷最喜爱吃的烤鸭。厨师奉命行事,然而,当王爷挟了一鸭腿给客人时,却找不到另一条鸭腿,他便问身后的厨师说:另一条腿到哪里去了? 厨师说:禀王爷,我们府里养的鸭子都只有一条腿!王爷感到诧异,但碍于客人在场,不便问个究竟。饭后,王爷便跟着厨师到鸭笼去查个究竟。时值夜晚,鸭子正在睡觉。每只鸭子都只露出一条腿。厨师指着鸭子说:王爷你看,我们府里的鸭子不全都是只有一条腿吗? 王爷听后,便大声拍掌,吵醒鸭子,鸭子当场被惊醒,都站了起来。王爷说:鸭子不全是两条腿吗? 厨师说:对!对!不过,只有鼓掌拍手,才会有两条腿呀! 要使人们始终处于

道德经与管理

《道德经》与授权 一个很大的建筑公司刚建好了一个社区,什么都有,饭店、超市、小卖部、购物广场等,剩下只有一个任务还没做完,她们还没修走道。员工问了老板怎么修,她说,“先不修,瞧瞧人家就是怎么走的,后来按照她们走的路修走道“,这个就就是无为而治,这个就是现代管理与《道德经》的融合。i 作为来自海外的管理学院硕士生,笔者想多理解中国的特色,尤其就是哲学与历史,这样能够多了解将来世界上GDP最高的国家而市场。另外笔者对管理的经典理论授权感兴趣,特别就是授权这个现象在中国文化下如何体现。因此这片小论文的目的就是对老子的《道德经》的第十七章与授权之间的关系提出初步的分析。 选题背景: 在西方国家老子的最著名的一句话来自《道德经》的第十七章,因为这章的主题政治可以使用在管理与领导的领域。虽然不同的翻译成很多不同的文本,但就是最常见的英文翻译带来的涵义就是授权,读起来很给力。一般来说会像以下的翻译, “A leader is best when people barely know that he exists, not so good when people obey and acclaim him, worst when they despise him、Fail to honor people, They fail to honor you、 But of a good leader, who talks little, when his work is done, his aims fulfilled, they will all say, "We did this ourselves、" 原文就是: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 焉有不信焉。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最关键就是最后一句话,“We did this ourselves”因为这个意思的涵义跟老子的思想没有巨大的关系。也就就是说,最普遍的英文翻译会有一点儿误导读者。当时刚开始了解老子的道家思想时,笔者不懂中文所以就以为老子的意思完全符合西方文化,特别就是授权这个概念。 有的人遇到新的思想或者理念她们会首先考虑渊源才深思它就是否有道理,西方与东方国家都有这种人与想法。笔者在国内生活了这三年碰到这个现象不少次,就就是说,有

道德经中的人生智慧

道德经中的人生智慧 老子的《道德经》五千言,给世人留下了丰富的哲理宝藏,我们不仅可以从社会、文化、政治、经济方面研究其思想所起的指导作用,对我们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也有着宝贵的启示作用。 关于《道德经》,后代解读的各家说法很多,很多专家也都说了,对于“道”每个人的感悟都不相同,有很多可以说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真谛。今天我和大家分享《道德经中的人生智慧》,我也苦于自己的人生经验并不丰富,所以主要是通过搜集很多专家的观点和一些通俗易懂的故事,希望能通过我的浅薄的分享,激发大家对传统精华的重新重视和对人生的一些思考,也就是我此次论文分享的最大收获了。 刚才已经给大家分享了,《道德经》共五千余字,虽然简短,但却内容丰厚,不但可以说是章章精辟,甚至可以说是字字珠玑,内涵深远。我主要将其中一些与我们生活贴近的智慧与大家分享一下,由浅入深,我从个人、家庭、事业等角度,分为以下几方面:首先,作为女生,我首先关注了《道德经》中对女性智慧的赞美。在中国古代社会里,普遍受到传统女性三从四德思想以及女子无才便是德等思想的影响,女性地位普遍低下,而在古代社会中为数不多推崇女性地位的思想家中,最早的正是老子,而在当时全世界范围内的思想家,最推崇女性的也是老子,老子是2500年前第一个女权主义者。 老子认为在女性身上蕴含着极大的力量,老子之所以认为看似柔

软的女性身上有着极大的力量,是因为她们有三个特点:老子认为女人强大力量的第一个来源正是安静。比起男性,女性更加沉稳。老子说:“牝以静胜牡”。就像我们走在野外仰望浩瀚的星空,宇宙是安静的,正是这种安静的力量才是更本质的力量。 老子认为女性的第二个力量来源是柔弱。柔弱是一种更强大的力量。老子说:“柔弱胜刚强”。关于柔软,老子和他的老师有一个故事。说老子在他老师临终前,请教他的老师,说老师您在临走前还有什么要交付于我的么?老师说,你认为牙齿和舌头,哪个刚强哪个软弱?老子说当然是舌头软弱。这时老师张开嘴让老子看,老师因为年老,牙齿已经都掉落了,而软弱的舌头还在。老子因此而悟道。 关于软弱胜刚强,我还要跟大家分享一个故事。在欧洲十世纪的时候,有位康拉特三世,他有一个仇敌巴伐利亚公爵,在一次交战中,康拉特三世将巴伐利亚公爵逼回城内,并把全城包围了起来,决定一举战胜仇敌。但是在欧洲的骑士有一种风度,不伤害女人。所以这个康拉特三世就对城内喊话了,说你们城里的这些女人,我允许你们撤出城去。女人们就问可不可以带一些需要的东西,康拉特三世就想人都放了还差点东西么,再说女人那么柔弱能带多少东西,就同意了。过了不久城门打开,惊人的一幕出现了,女人们纷纷走出来,并且全部抱着自己的孩子背着自己的丈夫,有的还用工具拖拉自己的父母,就连巴伐利亚公爵也坐在他妻子的肩上。虽然早已超过了女人们能承受的负荷,但是为了他们爱的人,他们爆发出了惊人的力量。康拉特三世本来杀人不眨眼,但是看到这一幕,他也留下了眼泪,他也被感

文化传统与现代企业管理答案

文化传统与现代企业管理答案 传统文化概述(一) 1【单选题】古代所说的“扬一益二”中的“益”指的是现在以下哪个地区?()A、成都B、西安C、洛阳D、开封 我的答案:A得分:25.0分 2【单选题】以下哪种文字不是夏商周及秦朝时期所使用的文字?() A、甲骨文 B、草书 C、篆书 D、金石文字 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 3【判断题】两汉时期,我国南方农业生产力就超越了北方的农业生产力。()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判断题】企业的软实力往往决定着企业的未来。()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儒家学派(一) 1【单选题】以下不属于“五经”的是()。 A、《尚书》 B、《周易》 C、《礼经》 D、《论语》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2【单选题】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 A、义 B、忠 C、仁 D、礼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3【判断题】《天人三策》是孟子的儒学著作。()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判断题】《周易》被认为是“五经”之首。()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儒家学派(二) 1【单选题】明朝的科举考试分为四级:院试、乡试、会试和()。 A、国试 B、省试 C、文试 D、殿试 我的答案:D得分:20.0分 2【单选题】我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A、张道陵 B、庄子 C、老子 D、荀子 我的答案:C得分:20.0分 3【单选题】科举制最早从()开始实行。 A、汉朝 B、南北朝 C、隋朝 D、唐朝 我的答案:C得分:20.0分 4【判断题】老子是历史上第一个把“道”划入哲学范畴的人。()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5【判断题】孔子的天命观是对鬼神的迷信。()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道家学派(一) 1【单选题】关于老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是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人 B、老子生于公元前551年

道德经的企业文化智慧

三一文库(https://www.360docs.net/doc/bc18908623.html,)/总结报告/企业文化 道德经的企业文化智慧 老子告诉世人:天下无形万物的背后有人类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到的本源规律,这一本源总则又分为各层次的细则。有形的一切都在无形的法则掌控之中。实际上我们日常商业经营也是无中生有,世间的所有上市公司都源于创始人头脑中的想法、思路、思想风暴。无形的道像气一样无所不入,像水一样无所不适。这就是《道德经》通篇的核心主旨:宇宙间一切有形的万物都源于无形的“道”能量的运行,正所谓“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谈到现代商业管理自然也离不开这一宇宙的基本原则,那就是企业治理的成就归根于企业一代代领导者的企业使命、企业文化。 韦尔奇的管理也是从无形开始的。上任伊始,韦尔奇就提出数一数二的战略愿景。他说:“我们要能够洞察到那些真正有前途的行业并加入其中,要在自己进入的每一个行业里做到数一数二的位置——无论是在精干、高效,还是成本控制、全球化经营方面。不这样,20世纪80年代的公司将不会再出现在人们面前。我们必须做到数一数二,因为如果我们对一项业务的长期竞争力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案,那么终将有一天业务会陷入困境,这只不

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韦尔奇认为GE的各项业务都要力争在市场占有率、在竞争力上达到业界数一数二,否则就要处理掉。追求数一数二,这正是GE的新战略愿景。在此后的20年里,这一愿景就像一面旗帜,指引GE从当年的美国十强之一,变成世界第一;从当年的大而有些僵化的“超级油轮”,变成最具活力的企业——“会跳舞的大象”。 在此基础上,韦尔奇强调要确立面对现实的经营态度。他提出要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安排,而不是按照希望的去做。这对于克服大公司的骄傲自满和忽视现实的经营态度极为重要。他同时提出追求卓越的口号,要求各个企业都要追求卓越的经营目标。韦尔奇喜欢造就一种充满激情的氛围,使员工为追求高质量和出色的工作成就而自豪,使他们愿意并敢于尝试新事物。追求卓越的理念就是为下属设定看似高不可及的目标,以此激发员工的潜能。韦尔奇上任以后所做的都是围绕着无形的理念下功夫,从而奠定了GE飞速发展的基础。 21世纪以来,企业文化这个主题已经从“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乃至被人们称为企业管理的“文化学派”。企业文化被当做“宝”的直接原因就是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本身就需要一个精神,这是属于上层建筑的事。好的企业文化的确能为企业带来好的收益,比如方太集团提出“产品、厂品、人品”的文化精髓,贯彻得非常好,在企业内部树立了很好的情感形象。 但是,企业文化不是点金石,文化的根本在于效应而不在于

道德经与管理

道德经》与授权 一个很大的建筑公司刚建好了一个社区,什么都有,饭店、超市、小卖部、购物广场等,剩下只有一个任务还没做完,他们还没修走道。员工问了老板怎么修,他说,“先不修,看看人家是怎么走的,后来按照他们走的路修走道“,这个就是无为而治,这个是现代管理和《道德经》的融合。i作为来自海外的管理学院硕士生,笔者想多理解中国的特色,尤其是哲学和历史,这样能够多了解将来世界上GDP最高的国家而市场。另外笔者 对管理的经典理论授权感兴趣,特别是授权这个现象在中国文化下如何体现。因此这片小论文的目的是对老子的《道德经》的第十七章与授权之间的关系提出初步的分析。选题背景:在西方国家老子的最着名的一句话来自《道德经》的第十七章,因为这章的主题政治可以使用在管理和领导的领域。虽然不同的翻译成很多不同的文本,但是最常见的英文翻译带来的涵义是授权,读起来很给力。一般来说会像以下的翻译, “ A leader is best when people barely know that he exists, not so good when people obey and acclaim him, worst when they despise him. Fail to honor people, They fail to honor you. But of a good leader, who talks little, when his work is done, his aims fulfilled, they will all say, "We did this ourselves." 原文是:太上,下知有之。其次, 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犹兮其贵言。功成事 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最关键是最后一句话,“ We did this ourselves ” 因为这个意思的涵义跟老子的思想没有

《道德经智慧与应用》第八集 何谓超越二元对立(幻灯片)

《道德经智慧与应用》第八集何谓超越二元对立(幻灯片) 第八集何谓超越二元对立(幻灯片)道者,万物之奥《道德经》62章这几句,希望大家好好去体会,也希望大家能够把我们的很多思想观念逐渐地改变过来。这个不是洗脑,而是我们原来的心灵里面、脑海里边累积了很多不正确的价值观,如果没有校正过来的话,就用这一种不以为然的、不知道是错误的价值观去运作,就会产生很多的痛苦。你很爱你的小孩子,但是小孩子会被你爱得很痛苦。你很爱你的另一半,但是另一半会被你爱得很痛苦。 希望大家好好地去体会,把我们的心胸肚量逐渐地扩大,这就是我们来学习的目的之一。要对我们的生命成长有益助、让我们的心灵不断地净化跟提升、让我们能够开启高等的智慧,来利益更多众生。这就是《大学》里面所讲的,先明明德,再来亲民,就是为百姓服务,进一步达到止于至善。 我们现在来进一步解析:什么叫做二元对立。在法界、大自然里面,这个就是《道德经》第一章所讲的“道”跟“名”,“无”跟“有”都是同样的。法界、大自然包含道、无极的这个虚空、本体,还有现象界显相出来的日月星辰、山河大地,一切的人、事、物。人、植物、动物都是属于所谓的显相。所以法界大自然是包括整体。

在大自然里没有所谓的二元对立,那些二元对立是人类把它虚构出来的。什么叫虚构出来? 二元对立比如说,大家看这张幻灯片。什么叫二元对立?我们这里有看到黑色和白色,对不对?一般人,比如说看到白天就很高兴、很喜悦、很安心,看到晚上就觉得很不好、很恐怖。你喜欢白天、讨厌晚上,这个叫做二元对立。白天跟晚上它是大自然本来、法尔如斯存在的现象。它是一方面让你白天可以动、可以工作;晚上可以休息、可以充电,都各有它神圣的功效。白天晚上有没有平等?实相上是平等,但是众生会贴上自己喜欢跟不喜欢的。 从这里你继续再去归类、归纳,一般人会把他所喜好的就归为白的,把他所不喜欢的就归为黑的。你喜欢的朋友就把他归纳为好人,你不喜欢的那些人就把他归纳为坏人,就这样。所以,在你的世界里面,那个二元对立随时都存在、处处都存在,只是你知不知道而已。 如果你没有上这个课程的话,你是很难对比出来的。这就是上这个课程、听这个课程的价值:让大家清楚地知道什么叫做二元对立,自己有没有活在二元对立的世界,二元对立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要怎么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要怎么样才能够超越二元对立,这才是最重要的。希望大家能够挖到更多宝,好好珍惜!

道德经中的管理思想

道德经中的为政之道 《道德经》开篇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名天地之始;有名,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因此,若此篇能尽论本人欲说之语,则非常道。然欲以常有,观其徼,若真行无为而治之道,则天下万民已德深、福厚,无需引导,而实则非如所想,未得尽善,实需引导,因有此篇。 为政者,作为政府的“道德代理人”,肩负自身道德与公共道德双重德行。为政之道,政者正也,为官之道,官者宝冠盖于双口之上,心正则口正,是非曲直,自有公论,实在无需多言。然而,曲高则和者寡,不向民众传播政治思想,则万民不解其意。厚德者为重,现实中,我们更希望“厚德者众”,但无深厚学术积淀想有深厚德行实为难得,因此圣人提出: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实在也是未开化时代的不得已之举。于今时今日,民风开化、百家争鸣,不应再行“愚民”之道,而应行流水之道,即“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天下因未尽善,需有德深福厚之人善利万民、疏导众生。而流水如人性,人类不可离水而生,但水多则致大水溏泄之势,淹没生灵。因此,为政之道,当在中庸,不可竭泽而渔,更不可水漫金山,应折中取之。为政者,善利教育使民开化、善利医疗使民性命无忧、善利法律使民依规而行、善利交通使民畅行天下,为政至此,则是顺应天道民意,疏导众生,利于万民了。 良人必有三长:才、学、识。学者,史料精熟也;识者,选材精当也;才者,文笔精妙也。而人无完人,处于花花世界,不可强求众人皆精于三长,但若具备其一,则已具良人之德行也。处为政之位,实需良人。 老子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现世并不需要为政者人人学会道德经,但现实需要为政者“居善地,心善渊”,不然现世报也是时有之事。既然居于富丽的楼阁之内,更要时时刻刻铭记服务民生之道。顺应民意即是顺应自然之势,顺应天道之势。但却也不是卑躬屈膝,顺应氓民之意。毕竟,天下未得尽善,并非尽是善民,因此需要为政者因时而行、因势而行,善于“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善民用善言疏导可使其教化,氓民对其依法而行、依法而惩,可使其心转恶为善。因此,氓民多有出言不逊,诋毁法律之言,而善民则有诋毁不善之人言论。为政者,应惩治氓民之言论,而接纳善民之言论并为善民之恼怒予以解决。

道德经的智慧启示章节满分答案

对应章节第一章 成绩类型分数制 截止时间2017-11-30 23:59 题目数6 总分数20 说明: 评语: 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 第1 部分 总题数:6 1 【单选题】(3分) 学习本课《<道德经>的智慧启示》的出发点是()。 C. 从“辞章”的角度来学习、探索、应用《道德经》所给予我们的智慧和启示。 D. 从“考据”的角度来学习、探索、应用《道德经》所给予我们的智慧和启示。 A. 从“训诂”的角度来学习、探索、应用《道德经》所给予我们的智慧和启示。 B. 从“义理”的角度来学习、探索、应用《道德经》所给予我们的智慧和启示。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3分 2 【单选题】(3分) 老子是()学派创始人。 C. 法家 A. 儒家 B. 墨家 D. 道家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3分 3 【单选题】(3分)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的“其”指代的都是()。 A. 常 C. 道 D. 欲 B. 名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3分 4 【多选题】(4分) 借用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在《读通鉴论》里的话来概括说明《道德经》的价值,就是:“辨其()以立修己治人之(),察其()以善精义入神之()。” D. 用 A. 大意 C. 微言 B. 体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4分 【多选题】(4分)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段话启示我们看问题要有一种()()()()的思维方法。 A. 辩证对立 B. 辩证统一

C. 对立统一 D. 一分为二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4分 6 【单选题】(3分) 下面几段话的观点正确的是()。 C. 老子所说的“无为”就是做自己应该做的 B. 老子所说的“无为”就是什么都做 A. 老子所说的“无为”就是什么也不做。 正确 对应章节第二章 成绩类型分数制 截止时间2017-11-30 23:59 题目数7 总分数23 说明: 评语: 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23 第1 部分 总题数:7 1 【单选题】(3分)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的“不勤”的意思是()。 C. 没有穷尽 B. 不勤奋 A.

《道德经》第十五章给我们的启发

《道德经》第十五章给我们的启发 【原文】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惟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古之善行道的人,深奥玄妙,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因为玄妙莫测不容易让人认识,所以下面的描述有些勉强:小心谨慎地好像在冬天渡大河;犹豫不决、畏首畏尾地好像怕惊动了四方邻居;拘谨严肃地好像是在作客;潇洒涣散地好像是冰在溶化;敦厚老实地好像是很朴实;心胸豁达开阔地好像山谷一样幽深;融入任何事物中去都能水乳交融。现代启发本段阐述的内容阐述的是:成大事人高境界的行为规范。在没有制定出周密的计划,没有十足把握的时候,要体现出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高度紧张、高度重视;在为人处事方面,要谦虚谨慎、虚怀若谷,毕恭毕敬低调处理;在处社会方面,要敦厚纯朴、心胸豁达,能够融入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刘伯承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面对内忧外患、满目疮痍的国家,面对水深火热的人民,为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他毅然放弃了显赫的地位和丰厚的待遇,投身于轰轰烈烈大革命的洪流中去。在战场上他是一员令敌人闻风丧胆的虎将;在生活中他又是一个无微不至的慈祥长者;面对文化落后的彝族同胞,他可以和他们的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全国

解放后他功成身退,在军政大学潜心研究军事理论。他的一生轰轰烈烈而又谦虚低调,留给后人的是一本永远也学不完的书。曾国藩研究了三年《道德经》以后,大彻大悟,展现于世人的再也不是当年那个桀骜不驯、凶神恶煞的“曾剃头”了。为使自己的学生李鸿章更好的发挥才干,曾国藩宁愿让出自己的位置;为联络旷世奇才左宗棠,曾国藩情愿把自己比作“雌”把左宗棠比作“雄”;攻下洪秀全的首都南京以后,曾国藩秋毫无犯,没有拿走任何财宝;打败洪秀全以后,曾国藩没有居功自傲,而是急流勇退,他毅然解散了他苦心经营的军队。曾国藩坚忍不拔、矢志不移,以屡败屡战而著称;曾国藩识人善任,不拘一格用人才,以发现重用李鸿章、左宗棠而著称;曾国藩勤俭持家、谦虚低调,以《曾国藩家书》而著称;办事严谨周密、滴水不漏,以功成身退解散军队而著称。老子指出善为道者的行为规范,曾国藩几乎都做到了,所以他能够成为三朝元老,成为后人推崇的典范。对青少年的道德启发老子为成大事的人指出了行为规范,引申到青少年身上就是要做到:“反求诸己、宽以待人。”城市里:两台汽车互不相让,结果后面停了一长串,这种事没少见吧?工作中:“别人都在玩,凭什么要我干?”这种话没少听吧?校园中:“老师偏心眼,我们怎么学得好?”这种牢骚没少发吧?凡是先找别人的原因,自己是“墨索里尼总是有理”,这种人往往被世人唾弃,然而轮到自己的时候又有

翟鸿燊 《道德经》应用智慧

著名国学应用大师讲国学之大智慧三 -------- 《道德经》应用智慧讲稿 主讲:翟鸿燊 第一讲君人南面之术 所谓“君人南面之术”,其现实意义是指领导人都智力之术、管理哲学。它出自班固《汉书、艺文志》。虽然班固是针对道家说的,但《道德经》是他做出如此概括的主要依据。 “道”是老子要求君王们走的路。 学国学不是复古,学国学的内容包括:1、人与人之间的关系;2、人与自然的关系;3、人、自然和道之间的关系。大家知道,释迦摩尼讲的最好的一堂课,就是拈花那堂课,释迦拈花,迦叶一笑,他只讲了一句话;孔子讲的最好的一堂课,就是伸一个手指头的那堂课,他也只讲了一句话,叫吾道一以贯之。 读过道德经的人都知道,道德经里面专门有一章讲: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道德经,第三十九章》 所以卫生么大唐有贞观之治,就是领导宣布以道德治国。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后之首。《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所以庄子讲得一者万事毕,《说文解字》里第一个字就是“一”,老子《道德经》开篇就是道可道,非常道。你用人有限的语言和文字,描绘出来的大道,都不是恒常的大道,但是为什么还写五千字呢?因为文以载道,道不可说,却可以修。所以《道德经,第一章》“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其实道德经开篇,就把修身的方法讲给你了。无欲观妙,有欲观徼,学过佛的人都知道,所以道德经开篇就把真空妙有,般(bo)若观照,定慧等持,定慧双修的修身的方法全都讲给你了。但是今天更多的人都在学的层面上,很少有人进入真修实证,更少有人去追求觉悟。所以道德经是一个让你觉悟解脱的一部经典。所以今天互联网时代,知识以不用储备了,你只需要检索就行,但是人的能量是修出来的,人的智慧是觉悟出来的。

试析《道德经》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管理试析《道德经》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试析《道德经》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张向前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49) 摘要:《道德经》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哲学巨作,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资源,可借鉴《道德经》的管理思想,以 确立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道”与“德”,树立人本思想,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者素质,妥善管理人力资源,最终实 现人力资源管理“无为而治”和“天长地久”。 关键词:《道德经》;人力资源;管理者;管理行为;管理目标 中图分类号:F27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9753(2004)08—0085—07 AnAnalysisofDao——De——JingandHumanResourcesManagement inaModernEnterprise ZHANGXiang——qian (ManagerSchoolof慰’anJiaotongUniversity,Ⅺ’彻710049,China) Abstract:“DaoDeJing”isanimportantandgreatphilosophicalworkproducedinancientChina.andhumanresources arethemostimportantresourcesforanenterprise.Wecandrawlessonsfromthe“DaoDeJing”managementthought, s0asto establish“Dad’and“De'’ofthehumanre:sol3rce8managementinmodementerprises,setupthethoughtthat personis thefirst,improvethehumanresourcemanager’Squality,managehumanresourceappropriately,realize“in— actionbutmanagement”and“everlasting”inhumanresourcemanagement. Keywords:“DaoDeJing”;humanresource;manager;behaviorof management;targetofmanagement 《道德经》亦称《老子》¨j,相传为春秋末老子所著。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德经》一书,五千余言,文约义丰,以其丰富的内蕴和高度凝炼的哲理性,古往今来受到众多学者的高度重视,是一座含藏有深刻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和“无为而治”的政治观之外,还涉及到伦理、军事等许多领域多学科的智慧之矿。老子言:“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意即:明古之理,可今之事。辩证学习和借鉴《道德经》思想对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仍不失其重要的现实意义[21。 一、正确认识人力资源管理之“道”与“德” (一)人力资源管理之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破天荒提出“道”的概念,作为《道德经》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这里第一个“道”是名词,指的是事物发展的本原和实质,或说为原理、原则、真理、规律等。第二个“道”是动词,指解说、表达的意思。老子关于“道”的思想对确立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之道有重要借鉴意义。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否有绝对、一成不变的管理规则或方法呢?显然没有。如:西方近现代管理学家对人的认识从“经济人”一“社会人”一“复杂人”一“自动人”等,都在不断变化,而且至今无法证明基于那种的人性假设理论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更有效。从管理理论发展历程看,西方大体经历了古典管理理论一行为科学理论一现代管理理论等三个阶段,无论哪一种管理理论都无法生搬硬套企业实际人力资源管理之中。在中国自古有“性本善”及“性本恶”之争,近几年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上也有“学海尔学张瑞敏——学海尔不学张瑞敏”等等关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规律、经验之争。这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现象归根结底不是学不学谁、怎样学、怎么学的问题,而是怎样学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有益处。席酉民教授(2002)认为:管理的基本规律、原则、技术和方法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可以学∞J。根据老子“道”的思想,只有正确把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积极学习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及先 收稿日期:2003—12—24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12001),国家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专项项目(A2.9-GL) 作者简介:张向前(1976一),男,福建仙游人,西安交通大学工商管理博士生,国立华侨大学人力资源教研室主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