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面部间隙感染影像诊断及各间隙解剖介绍!

颌面部间隙感染影像诊断及各间隙解剖介绍!

感谢郭蓝田老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提供病例并主持病例讨论!

颌面部间隙为筋膜间,筋膜与肌肉间,肌肉与肌肉间,以及筋膜与骨膜之间的潜在间隙, 各间隙内充满脂肪与结缔组织,彼此之间存在直接或间接的交通。一旦某一间隙发生感染,既可局限于单个间隙,也容易通过其内阻力薄弱的脂肪与结缔组织向邻近间隙扩散从而引起多间隙感染。

筋膜间隙-筋膜间隙正常时为疏松结缔组织或脂肪所填充,感染时成为脓液积聚和蔓延的通道。

颌面部各间隙通过结缔组织相交通,向上可达颅底,向下至纵膈、心包,所以颌面部感染容易演变为多间隙感染,甚至向上引起颅内感染,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脑脓肿等,向下形成纵隔、胸腔及心包感染,导致严重并发症。

各间隙感染病例:

01

眶下间隙

女,31岁,前牙区肿胀不适。

牙根尖周骨质破坏,唇侧皮质不连续,周围软组织肿胀,提示眶下间隙感染。

02

咀嚼肌间隙、翼下颌间隙、颊间隙

男,31岁,患者约3天前出现右侧面部口角区局限性肿胀,无明显触压痛,既往右侧下颌后牙区阵发性锐痛,曾自行口服消炎药处理,自诉牙痛症状无明显缓解,约3天前牙痛症状加重,伴夜间痛,后自觉右侧面部肿胀,约2天前开始发热,体温39.8℃。

03

眶下间隙、颊间隙、咀嚼肌间隙、翼颌间隙

男,41岁,4天前右上后牙疼痛,右侧面部肿胀3天余。

04

咀嚼肌间隙、颌下间隙、左侧颞下间隙,颊间隙,翼颌间隙

男,55岁,左下后牙反复肿疼1年余,加重1月余,疼痛剧烈伴张口受限,面部肿胀。

咀嚼肌间隙有脓肿形成。

05

颌下间隙、颏下间隙

女,68岁,10天前自觉右侧下颌后牙区间断性钝痛,6天前发现右侧颌下区及颏下区肿胀,伴明显触压痛。

龋齿并冠周炎,咽旁间隙有肿大淋巴结。

06

颌下间隙

64M,1个月前出现右下后牙钝痛伴咬合痛,自服红霉素,症状减轻。20天前发现患侧颌面及牙龈肿胀,伴有牙松动、牙周溢脓,抗炎效果不佳。约10天前曾行“脓肿切开引流”,#46、#47拔除。

骨髓炎并颌下间隙及下唇部感染。

07

颌下间隙、咽旁间隙

男,12岁,因“右面部肿痛2天。

淋巴结炎累及颌下间隙、咽旁间隙。

08

颈动脉间隙、咽后间隙、颌下间隙

右侧颈部肿物入院。

淋巴结结核累及咽后间隙。

9

腮腺间隙、咽旁间隙

女,16岁,发现左侧颈部肿物7日余。

鳃裂囊肿并感染。

10

下颌下间隙

女,20岁,1个月前无意间发现右侧颈上部有一肿物,约鸡蛋样大小,触摸时质硬软,稍有疼痛。

鳃裂囊肿并感染。

11

颊间隙、下唇部

男,19岁,3周前自觉左面部肿痛不适,肿痛区可见一约“黄豆粒”样大小的肿物,按压时疼痛加重,至当地医院应用“消炎药”治疗无明显疗效,肿痛症状加重,肿物逐渐增大。

表皮样囊肿并感染。

12

眶下间隙、颊间隙、咀嚼肌间隙、咽旁间隙

男,61岁,左侧面颊部、颌下、颏下肿胀15天,表面皮肤稍红,皮温不高,未扪及明显波动感。

角化囊肿并感染。

13

翼颌间隙、咽旁间隙

左下阻生齿拔除术后10天,伴吞咽疼痛4天。

手术导致的翼颌间隙及咽旁间隙脓肿形成。

14

眶下间隙、颊间隙

42M,10天前发现左侧上唇部有一“粉刺”,开始为红色硬结,用手按压患处,后形成黄白色脓头,8天前左侧上唇肿胀、疼痛,局部破溃溢脓,伴同侧眶下肿胀,发热,体温38℃。

唇痈伴发蜂窝织炎,局部脓肿形成。

15

多间隙受累

(1)左下后牙疼痛11天余,颈部肿胀10天。

(2)右侧颌面部弥漫性肿胀1月余。

参考文献

口腔额面部间隙感染的CT诊断,唐国桂等,上海医学影像杂志,

2005年第14卷第2期。

口腔学笔记 总结5:口腔颌面部感染

口腔颌面部感染 (一)颌面部感染概论 一、颌面部组织结构特点 颌面部感染的特点:牙源性感染居多、混合性感染为主,潜在间隙多易扩散、血液及淋巴循环丰富 通过口鼻与外界相通,生态环境复杂 潜在筋膜间隙 鼻唇静脉血管常无瓣膜 毛囊、皮脂腺、汗腺 血液、淋巴循环丰富 牙源性感染 二、危险三角区 位置 鼻根到两侧口角连线形成的三角形区域 特点 该区域的静脉常无瓣膜,细菌容易经内眦静脉和翼静脉丛进入颅内海绵窦,造成颅内感染四、感染途径 牙源性 腺源性 血源性 损伤性 医源性 五、病原菌 1.化脓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等 2.厌氧菌:类杆菌属,梭杆菌属 3.混合性:需氧菌+ 厌氧菌,最多见(60%) 4.特异性:结核杆菌、放线菌、梅毒螺旋体、霉菌等 六、临床表现 急性或慢性炎症过程 化脓性或腐败坏死性 牙源性或腺源性 急性:局部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慢性:炎性浸润块、瘘管、长期排脓、死骨 全身表现 七、诊断 1. 病史、临床表现 局部红、肿、热、痛 淋巴结肿大 功能障碍:开口受限、吞咽困难 瘘管形成→长期排脓 全身症状

2.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总数升高 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多 核左移或中毒颗粒 3. 辅助检查 波动实验(浅部脓肿) 穿刺抽脓(深部脓肿) X线检查 超声检查 活检 八、治疗 1. 局部治疗 局部制动、严禁挤压 外敷中草药 脓肿切开引流 处理原发病灶,死骨摘除或刮治 2. 全身治疗 抗生素治疗(经验用药、个性化用药) 全身支持疗法 基础疾病治疗(糖尿病等) 切开引流 【目的】排脓减毒,减轻肿痛,防止扩散 【指征】 波动感或穿刺有脓 肿胀明显、压痛局限 全身中毒症状重 脓肿引流不畅 多间隙感染 【技术要点】 位置:最低位,顺着皮纹或隐蔽处 长度:不超过脓肿边界 建立引流: 九、严重并发症 颅内感染 败血症/脓毒血症 眶周蜂窝织炎 急性会厌炎 (二)智齿冠周炎Pericoronitis of Wisdom Tooth

咬肌间隙感染

咬肌间隙感染 【概述】 咬肌间隙感染是指咬肌间隙的化脓性感染,主要临床表现是以嚼肌为中心的急性炎性红肿、跳痛、压痛。 【诊断】 1.病史有急性化脓性下颌智齿冠周炎史。 2.临床表现以嚼肌为中心的急性炎性红肿、跳痛、压痛,红肿范围上方超过颧弓,下方达颌下,前到颊部,后至颌后区。深压迫有凹陷性水肿,不易扪到波动感,有严重开口受限。用粗针从红肿中心穿刺,当针尖达骨面时回抽并缓慢退针即可抽到少许粘稠脓液。病人高烧。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白细胞比例增大。 【治疗措施】 咬肌间隙蜂窝组织炎时除全身应用抗生素外,局部可和物理疗法或外敷中药;一旦脓肿形成应及时引流。史肌间隙脓肿切开引流的途径,虽可从口内翼下颌皱襞稍外侧切开,分离进入脓腔腔引流,但因引流口常在脓腔之前上份,体位引流不畅,炎症不易控制,发生边缘性骨髓炎的机会也相应增加。因此,临床常用口外途径切开引流。口外切口从下颌支后缘绕过下颌角,距下颌

下缘2cm处切开,切口长约3~5cm,逐层切开皮下组织,颈阔肌、以及咬肌在下颌角区的部分附丽,用骨膜剥离器,由骨面推起咬肌进入脓腔,引出脓液,冲洗脓腔后填入盐水纱条引流(图1)。次日交换敷料时抽去纱条,换置橡皮管或橡皮条引流。如有边缘性骨髓炎形成,在脓液减少后应早期施行死骨刮除术,术中除重点清除骨面死骨外,不应忽略咬肌下骨膜面附着之死骨小碎块及坏死组织,以利创口早期愈合。 咬肌间隙感染缓解或被控制后,应及早对引感染之病灶牙进行治疗或拔除。 图1咬肌间隙脓肿口外切开引流术 【病因学】 咬肌间隙(masseteric space)位于咬肌与下颌升支外侧骨壁之间。由于咬肌在下颌支及其角部附着宽广紧密,故潜在性咬

间隙感染--口腔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口腔颌面外科学》第五章讲义2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 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 上医学教育网 做成功医学人 https://www.360docs.net/doc/bc19103484.html,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口腔颌面外科学》第五章讲义2 口腔颌面部感染 第三节 间隙感染 (一)概念 口腔、颜面、颈部深面的知名解剖结构,均有致密的筋膜包绕。在这些解剖结构的筋膜之间有数量不等而又彼此连续的疏松结缔组织或脂肪组织充填,由于感染常沿这些阻力薄弱的结构扩散,故将其视为感染发生和扩散的潜在间隙。根据解剖结构和临床感染常发生的部位,可划分为不同名称的间隙。临床常见的有:咬肌间隙、翼下颌间隙、颞下间隙、颞间隙、下颌下间隙、咽旁间隙、颊间隙、口底间隙等。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均为继发性,常见为牙源性或腺源性感染扩散所致,损伤性、医源性、血源性较少见。感染主要为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引起的化脓性感染,也可由厌氧菌等引起腐败坏死性感染。感染累及潜在筋膜间隙内结构,初期表现为蜂窝组织炎;在脂肪结缔组织变性坏死后,则可形成脓肿。化脓性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间隙内,也可波及相邻的几个间隙,形成弥散性蜂窝组织炎或脓肿,甚至可沿神经、血管扩散,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脑脓肿、败血症、纵隔炎等严重并发症。 (二)眶下间隙感染 眶下间隙位于眼眶下方上颌骨前壁与面部表情肌之间。其上界为眶下缘,下界为上颌骨牙槽突,内界为鼻侧缘,外界为颧骨。间隙中有从眶下孔穿出之眶下神经、血管以及眶下淋巴结。此外尚有走行于肌间的内眦动脉、面静脉及其与眼静脉、眶下静脉、面深静脉的交通支。 1.感染来源 眶下间隙感染多来自上颌尖牙及第一前磨牙或上颌切牙的根尖化脓性炎症或牙槽脓肿。此外,可因上颌骨骨髓炎的脓液穿破骨膜,或上唇底部与鼻侧的化脓性炎症扩散至眶下间隙。 2.临床特点 眶下区肿胀,常波及内眦、眼睑、颧部皮肤。肿胀区皮肤发红、张力增大,眼睑水肿、睑裂变窄、鼻唇沟消失。脓肿形成后,眶下区可触及波动感,口腔前庭、龈颊沟处常有明显肿胀、压痛,极易扪及波动。少数可由此自行穿破,有脓液溢出。感染期由于肿胀及炎症激惹眶下神经,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疼痛。 眶下间隙感染向上可向眶内直接扩散,形成眶内蜂窝组织炎,亦可沿面静脉、内眦静脉、眼静脉向颅内扩散,并发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 3.治疗 眶下间隙蜂窝组织炎阶段可从局部外敷中药及针对感染病灶牙的处理着手;一旦脓肿形成应及时作切开引流术。按低位引流原则常在口内上颌前牙及前磨牙区口腔前庭黏膜转折处做切口,横行切开黏骨膜达骨面,用血管钳向尖牙窝方向分离脓肿,使脓液充分引流,生理盐水冲洗脓腔,留置橡皮引流条。 (三)咬肌间隙感染 咬肌间隙位于咬肌与下颌升支外侧骨壁之间。由于咬肌在下颌支及其角部附着宽广紧密,故潜在性咬肌间隙存在于下颌升支上段的外侧部位,借脂肪结缔组织与颊、颞下、翼下颌、颞间隙相连。咬肌间隙为最常见的颌面部间隙感染之。 1.感染来源主要来自下颌智牙冠周炎及下颌磨牙的根尖周炎扩散而进入咬肌间隙;也可来源于磨牙后三角区黏膜的感染;相邻间隙如颞下间隙感染的扩散;偶有因化脓性腮腺炎波及者。 2.临床特点 咬肌间隙感染的典型症状是以下颌支及下颌角为中心的咬肌区肿胀、充血、压痛,伴明显张口受限。由于咬肌肥厚坚实,脓肿难以自行溃破,也不易触到波动感。若炎症在一周以下,压痛点局限或有凹陷性水肿,经穿刺有脓液时,应行切开引流,否则由于长期脓液蓄积,易形成下颌骨升支部的边缘性骨髓炎。 3.治疗 咬肌间隙蜂窝组织炎时除全身应用抗生素外,局部可用物理疗法或外敷中药;一旦脓肿形成应及时引流。咬肌间隙脓肿切开引流的途径,虽可从口内翼下颌皱襞稍外侧切开,分离进入脓腔引流,但因引流常在脓腔之前上份,体位引流不畅,炎症不易控制,发生边缘性骨髓炎的机会也相应增加。因此,临床常用口外途径切开引流。口外切口从下颌支后缘绕过下颌角,距下颌下缘2cm 处切开,切口长3~5cm ,逐层切开皮下组织、颈阔肌以及咬肌在下颌角度的部分附丽,用骨膜剥离器,由骨面推起咬肌进入脓腔,引出脓液,冲洗脓腔后填入盐水纱条引流。次日换敷料时抽去纱条,换胶皮管或橡皮条引流。如有边缘性骨髓炎形成,脓液减少后应早期施行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表格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表格 名称眶下间隙解剖眼眶下方,上颌骨前壁,表情肌之间。上:眶下缘下:上颌骨牙槽突,内:鼻侧缘;外:颧骨颊部皮肤和黏膜之间的颊肌周围的间隙。上:颧骨下缘下:下颌骨下缘前:颧骨下缘至鼻唇沟经口角至下颌骨下缘的联系后:浅-咬肌前缘深-翼下颌韧带颧弓上方,颞肌分为浅和深两个感染来源上颌前牙和第一前磨牙的根尖化脓性炎症和牙槽脓肿,上颌骨骨髓炎,上唇,鼻侧化脓性炎症扩散上下颌磨牙的根尖周脓肿或牙槽脓肿,颊部皮肤黏膜溃疡继发感染,颊,颌上淋巴结验证扩散临床表现波及内眦,眼睑,颧部皮肤。发红,发紧,水肿,鼻唇沟消失。脓肿形成眶下区波动感,龈颊沟肿胀,压痛,波动感,激惹眶下神经脓肿位置:颊部皮肤下或粘膜下,肿胀和脓肿范围局限波及颊脂垫时,

发展迅速,引起多间隙感染扩散途径治疗上:框内口内上颌尖牙和前磨牙唇侧口腔前庭黏膜面静脉,内眦静转折处切口;脉,眼静脉向颅内扩散颞下间隙,颞间隙,咬肌间隙,翼下颌间隙,眶下间隙口内切口:口腔前庭,下颌龈颊沟之上切开颊部皮下脓肿:皮肤广泛性颊间隙感染:下颌骨下缘1-2cm做切口,平行。颊间隙颞间隙咬肌间隙,翼下颌间隙,颞下间隙,颊间隙感染扩散而导致。耳源性感染,如中耳炎,颞乳突炎,颞部疖痈以及颞部损伤感染相邻间隙感染,上颌结节,卵圆孔,圆孔的阻滞麻醉感染,上颌磨牙的根尖周感染或拔牙后的感染扩散下颌智齿冠周炎下颌磨牙的根尖周炎,牙槽脓肿化脓性腮腺炎邻间隙感染单纯或者多间隙感染,肿胀可局限于颞部或者搏击腮腺咬肌区,颊部,眶部,颧部等。凹陷性水肿,压痛,咀嚼痛和不同程度的张口受限。脓肿形成后,浅部波动感,深部需穿刺。长期位于颞骨表面可造成骨

颌面部间隙感染影像诊断及各间隙解剖介绍!

颌面部间隙感染影像诊断及各间隙解剖介绍! 感谢郭蓝田老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提供病例并主持病例讨论! 颌面部间隙为筋膜间,筋膜与肌肉间,肌肉与肌肉间,以及筋膜与骨膜之间的潜在间隙, 各间隙内充满脂肪与结缔组织,彼此之间存在直接或间接的交通。一旦某一间隙发生感染,既可局限于单个间隙,也容易通过其内阻力薄弱的脂肪与结缔组织向邻近间隙扩散从而引起多间隙感染。 筋膜间隙-筋膜间隙正常时为疏松结缔组织或脂肪所填充,感染时成为脓液积聚和蔓延的通道。 颌面部各间隙通过结缔组织相交通,向上可达颅底,向下至纵膈、心包,所以颌面部感染容易演变为多间隙感染,甚至向上引起颅内感染,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脑脓肿等,向下形成纵隔、胸腔及心包感染,导致严重并发症。 各间隙感染病例: 01 眶下间隙 女,31岁,前牙区肿胀不适。 牙根尖周骨质破坏,唇侧皮质不连续,周围软组织肿胀,提示眶下间隙感染。 02 咀嚼肌间隙、翼下颌间隙、颊间隙 男,31岁,患者约3天前出现右侧面部口角区局限性肿胀,无明显触压痛,既往右侧下颌后牙区阵发性锐痛,曾自行口服消炎药处理,自诉牙痛症状无明显缓解,约3天前牙痛症状加重,伴夜间痛,后自觉右侧面部肿胀,约2天前开始发热,体温39.8℃。 03 眶下间隙、颊间隙、咀嚼肌间隙、翼颌间隙 男,41岁,4天前右上后牙疼痛,右侧面部肿胀3天余。

04 咀嚼肌间隙、颌下间隙、左侧颞下间隙,颊间隙,翼颌间隙 男,55岁,左下后牙反复肿疼1年余,加重1月余,疼痛剧烈伴张口受限,面部肿胀。 咀嚼肌间隙有脓肿形成。 05 颌下间隙、颏下间隙 女,68岁,10天前自觉右侧下颌后牙区间断性钝痛,6天前发现右侧颌下区及颏下区肿胀,伴明显触压痛。 龋齿并冠周炎,咽旁间隙有肿大淋巴结。 06 颌下间隙 64M,1个月前出现右下后牙钝痛伴咬合痛,自服红霉素,症状减轻。20天前发现患侧颌面及牙龈肿胀,伴有牙松动、牙周溢脓,抗炎效果不佳。约10天前曾行“脓肿切开引流”,#46、#47拔除。 骨髓炎并颌下间隙及下唇部感染。 07 颌下间隙、咽旁间隙 男,12岁,因“右面部肿痛2天。 淋巴结炎累及颌下间隙、咽旁间隙。 08 颈动脉间隙、咽后间隙、颌下间隙 右侧颈部肿物入院。 淋巴结结核累及咽后间隙。 9 腮腺间隙、咽旁间隙 女,16岁,发现左侧颈部肿物7日余。 鳃裂囊肿并感染。 10 下颌下间隙

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颌面部感染讲义

口腔颌面部感染 知识内容细讲 概论 口腔内有多种非致病菌与致病菌寄宿 颌面部存在多个窦腔,颌骨周围存在潜在的筋膜间隙 病灶牙为感染发生提供了特有的条件 1.口腔颌面部解剖特点与感染的关系 危险三角

2.感染途径 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等。 3.口腔颌面部感染的临床表现 1)局部症状 急性: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慢性:炎性浸润块,开口受限、瘘口 2)全身症状 畏寒、发热、头痛、全身不适、乏力化验: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上升,核左移 4.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发病因素、临床表现,大多能作出正确诊断。如诊断及时、治疗得当,对缩短病程、防止感染扩散和恶化均有重要意义。

5.治疗原则 局部治疗: 手术治疗:切开引流(指征、要求、目的)、清除病灶 全身治疗 目的: ①使脓液或腐败坏死物迅速排出体外; ②解除局部疼痛、肿胀及张力,以防发生窒息; ③颌周间隙脓肿引流,以免并发边缘性骨髓炎; ④预防感染向颅内和胸腔扩散或侵入血液循环,发生海绵窦血栓、脑脓肿、纵隔炎、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指征: ①疼痛加重,搏动性跳痛,皮肤表面发红、光亮;触诊时有明显压痛点、波动感,呈凹陷性水肿,穿刺有脓。 ②急性化脓炎症,经抗生素控制感染无效,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 ③儿童颌周蜂窝组织炎已累及多间隙感染,出现呼吸困难及吞咽困难者。 ④结核性淋巴结炎,经局部及全身抗结核治疗无效,皮肤发红已近自溃的寒性脓肿。 要求: ①切口在脓腔的重力低位。 ②切口瘢痕隐蔽,切口长度取决于脓肿部位的深浅与脓肿的大小,尽力选用口内引流。颜面脓肿顺皮纹方向切开,勿损伤重要解剖结构。 ③一般切开至黏膜下或皮下即可,按脓肿位置用血管钳直达脓腔后再钝分离扩大创口。 ④手术操作应准确轻柔。颜面危险三角区的脓肿切开后,严禁挤压,以防感染扩散。 下颌智牙冠周炎 病因:盲袋 智牙冠周炎是指第三磨牙(智齿)萌出不全或阻生时,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生的炎症。临床上以下颌智牙冠周炎最常见。上颌第三磨牙亦可发生冠周炎,但发生率较低,且临床症状较轻,并发症少,治疗相对简单。 智牙冠周炎常以急性炎症形式出现。 初期,一般全身无明显反应;患者自觉患侧磨牙后区胀痛不适,当进食咀嚼、吞咽、开口活动时疼痛加重。如病情继续发展,局部可呈自发性跳痛或沿耳颞神经分布区产生反射性痛。当炎症遍及咀嚼肌时,可引起肌肉反射性痉挛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开口受限,甚至出现“牙关紧闭”。由于口腔不洁,表现为口臭,舌苔变厚,龈袋处有咸味分泌物溢出。 全身症状:可有不同程度的畏寒、发热、头痛、全身不适、食欲减退及大便秘结、白细胞总数稍有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上升。 慢性冠周炎在临床上多无明显症状,仅局部有轻度压痛、不适。

【实用】-颌面部间隙感染护理常规

颌面部间隙感染 在正常的颌面部解剖组织中,存在着潜在的彼此相连的筋膜间隙,各间隙内充满着脂肪或疏松结缔组织。感染常沿这些薄弱的结构扩散,故将其视为感染发生和扩散的潜在间隙。根据解剖结构和临床感染常表现的部位,将其分为不同名称的间隙,如眶下间隙、咬肌间隙、翼下颌间隙、颞下间隙、颞间隙、下颌下间隙、咽旁间隙、颊间隙、口底间隙等。感染累及潜在筋膜间隙内结构,初期表现为蜂窝织炎,故此类感染又称为颌面部蜂窝织炎,在脂肪结缔组织变性坏死后,则可形成脓肿。化脓性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间隙内,亦可波及相邻的几个间隙,形成弥散性蜂窝织炎或脓肿,甚至可沿神经、血管扩散,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脑脓肿、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护理评估】 1.健康史评估病人近期健康状况,了解病人是否存在未经彻底治疗的牙病、上呼吸道感染、外伤史等致病和诱发因素等。 2.身体状况 2.1 局部症状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引流区淋巴结肿痛等典型症状。因感染部位不同,可有其他特殊表现,如:咀嚼肌受累,可出现张口受限,进食困难。如眶下间隙感染,可出现眶下区剧痛、眼睑水肿、睑裂变窄、鼻唇沟消失。如炎症侵及喉头、咽旁、口底,可引起局部水肿,使咽腔缩小或压迫气管,或致舌体抬高后退,造成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或吞咽困难,严重者烦躁不安,呼吸短促,口唇青紫、发绀,甚至出现“三凹”征(即呼吸时锁骨上窝、胸骨上窝及肋间隙明显凹陷),此时有发生窒息的危险。浅层间隙感染,炎症局限时可扪及波动感;深层间隙感染则局部有凹陷性水肿及压痛点。 2.2 全身症状因细菌的毒力及机体的抵抗力不同而有差异,如病人表现为畏寒、发热、头痛、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尿量减少等;严重感染可伴有败血症、脓血症,甚至可发生中毒性休克等症状。 3.辅助检查波动实验、穿刺法、B超或CT检查、脓液涂片及细菌培养检查、实验室检查。 4.心理-社会状况颌面部间隙感染所致局部及全身症状严重,病人对疾病的预后十分担忧,感到紧张及焦虑,常常表现出烦躁不安、失眠、沉默或多语,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磁共振影像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磁共振影像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磁共振影像表现,探讨磁共振应用于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10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MRI检查。分析10例患者MRI影像学表现。结果:10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中,8例为蜂窝织炎,2例为脓肿。蜂窝织炎患者其MRI影像学表现为边界模糊、欠清,病变于T2WⅠ上多呈低、等信号,在T2WⅠ上则多呈高信号;脓肿患者其MRI影像学表现为边界较清及清晰,T2WⅠ信号均为明显高,且于增强T1WⅠ上也具有显著的强化表现。结论:依据MRI影像学表现可清晰区分蜂窝织炎和脓肿,了解病变位置及病情进展程度,对于临床治疗具有指导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MRI;影像学表现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为发生于软组织的一种非常见病症。临床多以患者典型炎症表现为判定依据,如:张口受限及面部红肿等,故而确诊并不困难。但是实质上,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病症临床正确定位病灶区却难度较大,究其原因,还在于口腔颌面部组织结构复杂且交通广泛,由此造成深在感染难以于常规诊断过程中被察觉[1]。针对此,现阶段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多采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或超声进行检查。基于此研究背景,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磁共振影像表现,以探讨其于该病症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选取2010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10例,回顧性分析其临床影像学资料,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10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主诉口腔疼痛感强烈,临床皆表现为张口受限及面部红肿、发热等。其中,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24至75岁,平均年龄(47.3±2.5)岁;病程7天至35天,平均病程(18.5±3.6)天;感染位置:3例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牙源性),2例颞下间隙感染(牙源性),翼下颌间隙感染(牙源性)、咬肌间隙感染(牙源性)、舌下间隙感染(牙源性)、下颌下间隙感染(腺源性)及颊间隙感染(牙源性)各1例。 1.2检查方法 1.2.1检查方法 应用西门子MAGNETOM Verio 3T Tim磁共振仪进行MRI检查。扫描参数:建立层厚:1.2毫米,视野:230毫米×230毫米,TR:28毫秒,TE:20毫秒,采集时间:0.5:0.5秒,FA:15度。作矢状面、冠状面及横断面成像。如有必

口腔颌面部感染

第六章口腔颌面部感染 一、教学内容和目的要求 1.掌握口腔颌面部感染的特点,冠周炎、常见间隙感染(咬肌间隙、颊间隙、颞间隙、翼下颌间隙、咽旁间隙、下颌下间隙)、化脓性颌骨骨髓炎、放射性颌骨骨髓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原则。 2.熟悉颜面部疖、痈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其并发症防治和舌下间隙、眶下间隙、颞下间隙和口底蜂窝织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 3.了解颌面部间隙的解剖特点,婴幼儿上颌骨骨髓炎、化脓性淋巴结炎、口腔颌面部特异性感染等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 (1)定义感染(infection)是微生物对宿主异常侵袭所致的微生物与宿主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类疾患,表现为以防御为主的一系列全身及局部组织反应。除由外环境中致病微生物引起的感染外,大多数感染是由于宿主机体各部位的微生态平衡失调所致。口腔颌面部感染的共性表现为局部的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以及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因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生理特点,使感染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其特殊性。 (2)口腔颌面部感染的特点 A.口腔颌面部为消化道和呼吸道的起始端,是细菌最常寄居的部位。易发生各种 感染。 B.口腔颌面颈部具有众多互相通连的潜在性筋膜间隙,感染易于扩散和蔓延。 C.颜面部血循丰富,加之静脉瓣膜稀少或缺如,直接或间接与颅内的海绵窦相通, 感染可扩散至颅内。尤以两侧口角至鼻根联线内的三角区发生的感染,易循内眦静 脉扩散至颅内,而被称为面部“危险三角区”。 D.牙和牙周组织容易罹患病损,且与颌骨关系紧密。牙源性感染是口腔颌面部特 有的感染。 E.面颈部有丰富的淋巴结,感染可循淋巴管引流途径扩散,导致区域性淋巴结炎。 F.口腔颌面部感染多为需氧菌和厌氧菌混合感染。常见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 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等需氧菌和类杆菌属、梭杆菌属等厌氧菌。以化脓性感染 为主,偶见特异性感染。 G.口腔颌面部为身体外露部位,易受各种损伤而继发感染。

颌面部间隙感染

颌面部间隙感染 颌面部间隙感染 【病理特点】 颌面部间隙存在于颌面部筋膜之间,组织结构较松散,其感染容易向邻近组织和间隙蔓延,如果处理不当可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从病因来说最多见于牙源性,系细菌通过病灶牙或牙周病变致间隙感染;其次为腺源性,即细菌经由淋巴途径侵入局部淋巴结致化脓性炎症,继而穿破淋巴被膜扩散致间隙感染,多见于儿童,少见于血源性感染,主要发生于免疫力缺陷或机体抵抗力低下者。 【选择检査的顺序】 1. CT检查首选CT,可以初步鉴别炎症与肿瘤性病变,并观察邻近骨质情况。 2. MRI检查较CT能更清晰地显示病变累及的范围,并进一步与其他病变鉴别,同时可明确骨髓腔有无受累。

左侧咀嚼肌间隙炎症 A. MRI横断面T1WI平扫示左侧咬肌周围软组织增厚,呈不均匀等信号,邻近脂肪间隙模糊不清; B. MRI横断面T2WI示病变呈不均匀高信号; C. MRI横断面增强后脂肪抑制序列示病变明显不均匀强化,范围显示清晰,后缘与腮腺分界不清; D. MRI横断面增强脂肪抑制序列示病变累及深部筋膜,边界不清。 【影像学表现】 1. CT平扫表现为颌面部肌肉肿胀、增厚,肌间脂肪间隙模糊、不清;增强扫描后病变肌肉和肌间隙内出现不均匀强化,对病变的范围显示更为清晰。 2. MRI具有较高的组织对比度,对病变在肌间隙内蔓延的情况显示较CT更为理想,表现为T1WI上肌肉肿胀,信号减低,肌间脂肪的高信号内见有不均匀的条带状等信号影;T2WI病变肌肉和肌间脂肪呈高信号;增强扫描病变组织呈不均匀强化,可清晰显示病变范围(如图)。 【评价】 CT 可以对病变做出初步诊断,可明确显示病变邻近骨质情况,用于病变的筛査。MRI多方位联合应用,尤其脂肪抑制增强扫描对病变累及范围显示准确、清晰。 作者|王振常等 编辑|杨海 审核|头颈编辑部 版权申明:本公众号所有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及个人可与我们联系{微信y779243973},我们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颌面影像]“眶下间隙感染”的临床表现及CT表现(建议收藏)~~~

[颌面影像]“眶下间隙感染”的临床表现及CT表现(建议收 藏)~~~ 眶下间隙感染眶下间隙(infraorbital space)邻近上颌前牙、前磨牙、鼻侧部及上唇,上述部位的化脓性炎症,可侵及眶下间隙。眶下间隙感染多来自上颌尖牙及第一前磨牙或上颌切牙的根尖化脓性炎症或牙槽脓肿。眶下间隙后通颊间隙,并有面静脉和面动脉通过,面静脉连于内眦静脉经眼静脉与海绵窦相通,炎症可循此蔓延。【临床表现】 眶下区肿胀,肿胀范围常涉及内眦、眼睑、颧部皮肤,鼻唇沟消失、张力增大、眼睑水肿、睑裂变窄,脓肿形成后,眶下区可触及波动感,口腔前庭龈颊沟即位于间隙底部处常有明显肿胀、压痛,极易扪得波动,也可自行破溃,溢出脓液。 眶下间隙肿胀及炎症激惹眶下神经,可致不同程度的疼痛,眶下间隙感染向上可向眶内直接扩散,形成眶内蜂窝组织炎,出现眼球前突、眼胀痛,也可沿面静脉、内眦静脉、眼静脉向颅内扩散,并发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 【CT表现】 初期蜂窝组织炎时,表现为眶下间隙增大,蜂窝组织间隙密度可正常或密度不均匀增高,密度常低于周围肌肉,有时与肌肉呈等密度,边界欠清。如该间隙与外界相通或病变由产气杆菌感染可见气体密度影。脂肪结缔组织变性坏死,脓液聚集形成脓肿,表现为团状液体密度影。眶下间隙内软组织肿胀,可见口角提肌、上唇提肌、上唇鼻翼提肌及颧小肌肿胀增粗,密度变低。眶下间隙旁浅筋膜可增厚,边缘毛糙、模糊。有时可见邻近骨质病变,如尖牙、第一前磨牙或切牙根尖炎或脓肿,上颌骨骨髓炎改变。眶下间隙淋巴结较少,所以少见肿大淋巴结。眶下间隙感染易累及颊间隙及颞下间隙。强化检查,眶下间隙不均匀强化,坏死组织、渗出液无强化,脓肿壁呈环形强化,增厚筋膜轻度强化(图1、2)。 图1左侧眶下间隙感染

糖尿病患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临床诊治分析

糖尿病患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临床诊治分析 糖尿病患者,由于其过高的血糖水平,容易导致免疫力下降和口腔组织损伤,从而出现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本文旨在分析糖尿病患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临床诊治。 一、病因分析 1. 高血糖 糖尿病患者血糖过高,容易导致细菌感染引起的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由于高血糖会损伤口腔组织,造成细菌滋生。而当细菌数量增长至一定程度时,可以穿过组织屏障,导致多间隙感染。 2. 免疫功能下降 糖尿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下降,在口腔颌面部范围内,病原微生物的滋生数量逐渐增多,从而最终导致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 3. 齿周炎 糖尿病患者的齿周炎容易诱发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特别是牙槽突、颌骨等部位。由于糖尿病患者体内细胞吞噬功能下降,对口腔深层组织中的微生物无法应对。当细菌对组织扩散时较难及时制止,从而引起多间隙感染。 二、诊断方法 1. 临床表现 糖尿病患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症状表现比较明显,如口腔疼痛、颌面部肿胀、淋巴结增大等。 2. 影像学检查 首选X线检查,包括口腔X线、颌面部X线拍片、CT等。 3. 细菌培养 采集口腔颌面部组织分泌物、脓液等进行细菌培养,以确定感染组织和细菌菌株。 三、治疗方法 控制血糖水平是治疗糖尿病患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关键措施。仅靠药物治疗往往难以治愈,必须从控制高血糖的角度出发。

2. 抗生素 具体治疗中,首选抗生素是目前治疗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有效手段。口服抗生素联合局部冲洗降低微生物量,对于控制病情有显著的帮助。 3. 手术治疗 对于特别严重且无法控制的病例,必须通过手术治疗进行清创和愈合。常见方法包括牵牛花切开排脓、异物清除和颌骨坏死清扫等。 四、预防方法 糖尿病患者的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基本以治疗为主,但在平时生活中,也需要进行一些预防措施。比如定期检查口腔,及时治疗龋齿、牙周病等牙齿疾病,并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此外,在平时饮食和生活方面需注意,避免摄入大量精细食品,减轻糖尿病症状,增强身体免疫力。 总之,糖尿病患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治疗应从根源上入手,控制血糖水平是治疗的关键一步。在治疗过程中,应同时进行抗生素治疗以及手术手段消灭病原微生物。在平时的生活中,也应注意口腔卫生和生活方式,从而避免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

颌面部间隙解剖

颌面部间隙解剖 一、咬肌间隙 咬肌间隙massetericspace(图10-22、23)的前界为咬肌前缘与颊肌;后界为下颌支后缘及腮腺组织;上达颧弓下缘;下抵下颌骨下缘;内侧界为下颌支的外面;外侧界为咬肌及腮腺的深面。此间隙的前方紧邻下牙槽的第三磨牙,在智齿冠周炎、牙槽脓肿、下颌骨骨髓炎时,可扩散至此间隙。 此间隙的感染向前可扩至颊间隙;向下绕过下颌切迹可扩散至翼颌间隙和颞下窝;经颧弓深侧可至颞窝;向下可扩散至颌下间隙,甚至向后下可扩散至腮腺,导致腮腺脓肿。 二、翼颌间隙pterygomandibularspace(图10-22、23) 又称翼下颌间隙,位于翼内肌与下颌支之间,其前界为颞肌及下颌骨冠突;后界为下颌支后缘与腮腺;内侧界为翼肌及其筋膜;外侧界为下颌支的内板及颞肌内面;上界为翼外肌;下界为下颌支与翼内肌相贴近的夹缝。

图10-21 舌咽神经分支 间隙内有舌神经、下牙槽神经、下牙槽动、静脉穿行,下牙槽神经阻滞术即将局麻药物注入此间隙内。牙源性感染常累及此间隙。翼颌间隙的感染可向上扩散至颞下窝和翼腭窝;向内沿翼内肌后缘可扩散至咽旁间隙;向下可扩散至下颌后窝。有时可沿血管神经束向上经卵圆孔蔓延到颅腔。 三、颞下间隙 颞下间隙infratemporalspace(图10-22、23) 位于翼下颌间隙的上方,前界为上颌骨的后面;后界为茎突及茎突诸肌;内侧为蝶骨翼突外侧板;外侧界为下颌支上份及颧弓;上界抵蝶骨大翼的颞下嵴及颞下面;下界为翼外肌下缘平面。 此间隙在位置上处于颌面部诸间隙的中央,在间隙内有翼丛、上颌动脉及其分支和上、下颌神经的分支通过,从而使颞下间隙与邻近的翼颌间隙、颊间隙、咽旁间隙等相通,并可借眶下裂与眶腔、借卵圆孔和棘孔与颅内相通。因此颞下间隙的蜂窝组织炎很少单独存在,常与相邻间隙特别是翼颌间隙的感染同时存在。 四、咽旁间隙 咽旁间隙parapharyngealspace(图10-22)

颌面部间隙的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颌面部间隙的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间隙的解剖及其感染的表现。方法:对53例口腔 颌面部间隙感染CT表现和定位进行分析。结果: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主要是牙 源性和腺源性,其感染有其特定的部位及蔓延途径,熟悉口腔颌面部解剖有助于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诊断和治疗。结论:熟悉口腔颌面部解剖对口腔颌面部间 隙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 颌面部;间隙;解剖;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3月东台市中医院53例颌面部间隙感染CT检查 的患者资料,本组病例男32例,女21例;年龄34-75岁,平均59.3岁。其中患 牙病者34例,部分患者有发热、局部肿痛、压痛以及张口困难。 1.2仪器与检查方法 仪器:Philips brilliance 6 螺旋CT机。 检查方法:以听眦线为基线,扫描范围从颅底至舌骨。如仅口底部肿胀则以 平行于下颌体为基线,扫描范围从下牙槽突至舌骨。图像显示层厚为5mm,必要时重建层厚为3.3mm。造影剂为非离子型碘对比剂碘海醇100ml,静脉注入造影 剂后45s开始扫描。 2结果 本组同一患者存在一处或多处颌面部间隙炎症,其中:眶下间隙7例,颊间 隙 5例,咬肌间隙7例,翼颌间隙4例,颞下间隙1例,咽旁间隙4例,腮腺间 隙2例,舌下间隙3例,舌深部间隙2例,下颌下间隙20例,颏下间隙3例。 3讨论 口腔颌面部、颈部蜂窝组织间隙系指位于筋膜间、筋膜与肌肉间、肌肉与肌 肉间,以及筋膜与骨膜之间的潜在间隙,间隙内有脂肪结缔组织、血管,神经, 有的间隙内尚含有唾液腺及淋巴结。由于颌面颈部各间隙是直接或间接相通的, 一个间隙感染可向周围间隙扩散形成多间隙感染,如控制不及时,可并发败血症、骨髓炎、颅内感染、心脏病,甚至危急生命等并发症[1]。颌面间隙感染以牙源性 常见,其次为腺源性。牙齿在解剖结构上与颌骨直接相连,牙体及牙周感染可向 根尖、牙槽骨、颌骨以及颌面部峰窝组织间隙扩散,由于龋病、牙周病、智齿冠 周炎均为临床常见病,故牙源性途径是口腔颌面部感染的主要来源。腺源性感染 是由面颈部淋巴结感染扩散而引起[2]。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CT表现:初期蜂窝织炎时,表现为间隙增大,密度不均匀增高,如治疗不及时可形成脓肿。其内淋巴结增大,腺体肿胀增大,密度不 均匀增高。邻近病变牙骨质炎症,感染间隙周围软组织肿胀,间隙旁浅筋膜可增厚、毛糙。 口腔颌面部重要的间隙有[3]: 3.1 眶下间隙:上界眶下缘,下界上颌骨牙槽突,内界鼻侧缘,外界颧大肌,前界面部表情肌,后界上颌骨前壁。与上颌牙根尖、鼻、鼻窦相邻,局部炎症可 蔓延至此间隙。 3.2 颊间隙:位于咬肌和颊肌之间,上界上颌骨牙槽突,下界下颌骨牙槽突,内界颊肌,外界咬肌,前界咬肌前缘,后界下颌支前缘和颞肌前缘。上下后牙根尖。

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治疗与护理

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治疗与护理 【概念】 在正常的颌面部解剖结构中,存在着许多潜在的筋膜间隙,为疏松结缔组织、神经、血管和腺体等占据。当感染发生时可在这些间隙中形成蜂窝组织炎并沿间隙扩散。此类感染多为牙源性和腺源性,常进展迅速,并可能引起颅内并发症、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临床特点】 常表现为急性炎症过程,根据感染的性质、途径、部位不同而表现不同。一般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功能障碍。重者高热、寒战。因感染部位不同,可有其他特殊表现。如咀嚼肌受累,可出现张口受限,进食困难。炎症侵及喉头、咽旁、口底可引起局部水肿,使咽腔缩小或压迫气管,或致舌体抬高后退,造成不同程度的呼吸和吞咽困难。腐败坏死性感染局部红、热体征不明显,但软组织有广泛性水肿,全身中毒症状严重,或出现严重并发症,浅层间隙感染炎症局限时可扣及波动感;深层间隙感染则局部有凹陷性水肿及压痛点。穿刺抽脓检查:化脓性感染脓液呈黄或粉红色;腐败坏死性感染脓稀薄、污黑且常有恶臭。蜂窝组织炎所致局部及全身症状严重时,患者感到紧张及焦虑,表现出烦躁不安、失眠、沉默或多语,对疾病的预后十分担忧。 【护理评估】 1、一般情况:评估发病前是否有牙痛史,一般多为牙源性感染。如有呼吸道感染或涎腺肿痛史,则为腺源性感染;评估是否出现畏寒、发热、全身不适等全身症状。 2、专科情况 (1)评估口腔颌面部的肿胀、疼痛、压痛情况,是否有皮肤发红、

张力增大、边界不清,形成脓肿后可在局部扣及波动感。 (2)专科检查:评估是否出现鼻唇沟变浅、眼睑水肿、睑裂变窄,当眶下间隙脓肿形成后,可在眶下触及波动感。颊间隙感染脓肿破溃时可形成颊痰。评估是否有张口受限、口腔卫生较差,出现头痛、高热、呕吐甚至昏迷的患者,应考虑海绵窦静脉炎的可能。咽旁间隙感染如伴有喉头水肿,则可出现声嘶、呼吸困难和进食呛咳。口底多间隙感染则是腐败坏死性病原菌引起的口底蜂窝组织炎,软组织的副水肿广泛,肿胀范围弥散,严重者甚至可达胸前部。皮肤色暗红,质硬如板状。当肌肉坏死、皮下组织软化时,挤压皮肤呈不易回复性的凹陷 有气体存在,可触及捻发音。如肿胀向舌根、会厌或颈前发展则可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出现吸气三凹征,有发生窒息的危险。 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血常规:可出现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等。(2)影像学:明确病灶牙,帮助诊断。 (3)血培养、脓培养:确定病原菌及抗生素药敏试验。 (4)脓肿穿刺:确定脓肿是否形成,获取脓液标本。 【护理措施】 1、耐心向患者解释病情及治疗计划,减轻紧张情绪,消除顾虑。 2、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减少不良刺激,让患者充分休息。 3、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严密观察局部及全身症状。脓肿形成后协助医师切开引流。如肿胀严重引起呼吸困难者,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 4、遵医嘱给予止痛剂、镇静剂,应用抗生素治疗原发病灶。对于病情严重者给予全身支持疗法,输血输液,维持电解质平衡。 5、给予高营养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张口受限者采取吸管进食。

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辅导:颌面部间隙感染病例分析要点

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辅导:颌面部间隙感染 病例分析要点 口腔、颜面、颈部深面的重要解剖结构,均有致密的筋膜包绕。在这些解剖 结构的筋膜之间有数量不等而又彼此相连的疏松结缔组织或脂肪组织填充。 由于感染常沿这些阻力薄弱的结构扩散,故将其视为感染发生和扩散的潜在间隙。口腔颌面部感染均为继发性,大多为需氧菌和厌氧菌引起的混合感染。感染累及潜在筋膜间隙内结构,初期表现为蜂窝织炎;后期脂肪结缔组织变性坏死后,可形成脓肿。化脓性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间隙内,也可波及相邻的几个间隙,形成弥散性蜂窝织炎或脓肿;甚至可沿神经、血管扩散,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脑脓肿等严重并发症。 一、感染途径 1.牙源性 病原菌通过病变牙或牙周组织进入体内发生感染者,常见龋齿、牙周病、智齿冠周炎为主要感染来源。 2.腺源性 面颈部淋巴结可继发于口腔、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炎症改变;淋巴结感染又可穿过淋巴结被膜向周围扩散,引起蜂窝织炎。

3.损伤性 继发于损伤后发生的感染。 4.血源性 机体其他部位的化脓性病灶通过血液循环形成口腔颌面部化脓性病变。 5.医源性 局麻、手术、穿刺等操作时未严格遵守无菌技术。 二、病原菌 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等引起,最常见需氧菌与厌氧菌的混合感染。 三、临床表现 1.局部症状 (1)化脓性炎症的急性期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弓I流区 淋巴结肿大。炎症累及咀嚼肌部位导致不同程度的张口受限;病变位于口底、咽旁可出现进食、吞咽、语言功能障碍,甚至出现呼吸困难;腐败坏死性蜂窝织炎 的局部皮肤弥漫性水肿,无弹性,有凹陷性水肿。当急性炎症局限成脓肿后,脓 液性状有差异。金黄色葡萄球菌:黄色黏稠脓液; 链球菌:淡黄或淡红稀薄脓液, 伴溶血时成褐色;铜绿假单胞菌:翠绿色、稍黏稠有酸臭味;混合细菌感染: 灰白色或灰褐色、有明显腐败坏死臭味。

口腔颌面临床影象诊断学

口腔颌面临床影象诊断学(复习) 医学影像诊断只仅仅是提供一种客观检查诊断方法,医学影像诊断资料不能作为临床诊断的最终和唯一的依据。 ⏹放射线的二重性:既具有诊断、治疗的有益作用也有损伤正常组织导致癌变的不良作用 ⏹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 ⏹电磁辐射——X射线 1 子 2 1X、2 3 4 1 2 3 淋巴、胸腺、性腺、胚胎组织、腮腺(高度敏感)→角膜、晶状体、结膜、血管、皮肤上皮、下腺、舌下腺、肾、肝(中度敏感)→中枢N、内分泌、心脏(轻度敏感)→肌组织、软骨(不敏感) 细胞核>胞浆DNA>蛋白质 研究染色质的辐射效应对于阐明放射病、肿瘤、遗留病和衰老等病理生理学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辐射对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影响往往是抑制和激活并存的。 电离辐射对正常口腔颌面组织的影响 (一)口腔粘膜放射线损伤 轻度黏膜症→明显黏膜症→斑点状黏膜炎→融合性黏膜炎 (二)皮肤损伤

(三)、涎腺损伤(分割累计剂量10Gy开始有味觉损害) 最早出现症状是口干 (四)、味觉损伤 放射直接作用于味觉细胞或由于涎腺功能受损继发味觉改变苦、咸味觉首先受损(五)、对牙颌系统的影响 成人——口干,引起龋病发作:65GY大剂量射线可引发放射性骨坏死 儿童——牙发育迟缓、颌骨短小 全口牙片及曲面体层片(放射量较大)的危害<胸片(放射量较小) 至癌的危险性几乎微乎其微 ⏹放射防护三个主要原则:1、实践的正当性2、放射防护的最优化3、个人剂量的限制⏹ 1 2 3 – 2 – ⏹ ⏹ ①节省时间; ②宽容度好,图像质量稳定; ③降低辐射量; ④便于与患者交流; ⑤易于进行贮存、查询、复制等管理; ⑥为远程医学、图像处理及分析提供了技术基础。 ⏹两种数字化X线成像技术:CR(ComputedRadiography)计算机X线摄影 DR(Digitalradiography)数字X线摄影 ⏹X线平片检查: 一、根尖片是目前口腔临床应用最普通的检查方法 分角线投照技术:X线中心线⊥被检查牙长轴和胶片之分角线。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