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学期末复习题

结构化学期末复习题
结构化学期末复习题

结构化学期末复习题https://www.360docs.net/doc/bc2727178.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结构化学复习题

一.选择题

1. 比较 2O 和 2O + 结构可以知道 ( D )

A. 2O 是单重态 ; B .2O +是三重态 ; C .2O 比2O + 更稳定 ; D .2O +

比2O 结合能

2. 平面共轭分子的π型分子轨道( B )

A.是双重简并的.; B .对分子平面是反对称的; C.是中心对称的; D .参与共轭的原子必须是偶数. 3. 22H O 和22C H 各属什么点群( C )

A.,h h D D ∞∞ ; B .2,h C D ∞ ; C .,h D C ν∞∞ ; D .,h D D ν∞∞ ; E22,h C C 4. 下列分子中哪一个有极性而无旋光性( B )

A.乙烯 ;

B.顺二卤乙烯 ; C 反二卤乙烯; D.乙烷(部分交错); E. 乙炔 5. 实验测得Fe (H 2O )6的磁矩为5.3μ.B,则此配合物中央离子中未成对电子数

为( C )

A. 2 ; B .3 ; C .4 ; D .5. 6. 波函数归一化的表达式是 ( C )

A. 2

0d ψτ=? ; B.2

1d ψτ>? ; C. 2

1d ψτ=? ; D.2

1d ψτ

ax e

- 成为算符2

22d Bx dx

-的本征函数的a 值是( B )

A .a=.

a= .

a=.

a= 8. 基态变分法的基本公式是:( D ) A.

?H

d E

d ψψτψψτ

**

≤?? ;B.0

?H d E d ψψτψψτ

**

?H d E d ψψτψψτ*

*

>?? ;D .0

?H d E d ψψτψψτ

*

*

≥??

9. He +体系321ψ的径向节面数为:( D )

A . 4 B. 1 C. 2 D. 0

10. 分子的三重态意味着分子中 ( C )

A.有一个未成对电子;

B.有两个未成对电子;

C.有两个自旋相同的未成对电子;

D.有三对未成对电子. 11. 下列算符不可对易的是 ( C )

A.∧

y x 和 ; B y

x ??

??和 ; C .?x p x i x

?

=?和 ; D .x p y ∧∧

和 12. 波函数归一化的表达式是 ( C )

A. 20d ψτ=? ;

B.21d ψτ>? ;

C. 21d ψτ=? ;

D.2

1d ψτ

13. 在关于一维势箱中运动粒子的()x ψ和2()x ψ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B )

A. ()x ψ为粒子运动的状态函数;

B. 2

()x ψ表示粒子出现的概率随x 的变化情

况;

C . ()x ψ可以大于或小于零, 2

()x ψ无正、负之分; D.当n x ∞→,2x ψ图像中的

峰会多而密集,连成一片,表明粒子在0

时,氯原子的轨道量子数l 的最大值分别为( C )。 A. 1 ,1/2 ; B .1 ,1/4 ; C .1/2 ,1 D .1/4 ,1 15. 下列关于苯甲酸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

A. 有离域∏键10

9∏,分子为平面型; B. 有离域∏键9

9∏,分子为平面型;

C. 有离域∏键10

10∏,分子为直线型; D. 有离域∏键10

9∏,分子为直线型.

16. 对于极性分子AB ,若分子轨道中的一个电子有90%的时间在A 原子轨道

a φ 上,10%的时间在B 原子轨道

b φ上。如果不考虑轨道间重叠,则描述该分子轨道的波函数是( C )。

A. 0.90.1a b ψφφ=+ ; B .0.810.01a b ψφφ=+ ;C

.a b ψ= ; D

.a b ψ=.

17. 氦原子的薛定谔方程为 2212121211122z z E r r r ψψ??

-?-?--+=???

?,这一方程很难

精确求解,困难在于( C )。

A.方程中的变量太多 ;

B.偏微分方程都很难进行精确求解 ;

C.

方程含12r =; D .数学模型本身存在缺陷.

18. 硝酸苯分子中含有下列m n ∏键:( C )

A. 209∏ ;

B. 189∏ ;

C. 109∏ ;

D. 9

9∏

19. 比较 2O 和 2O + 结构可以知道 ( D )

A.2O 是单重态 ; B .2O +是三重态 ; C .2

O 比2O + 更稳定 ; D .2O +

比2O 结合能大

20. 杂化轨道不必满足下列哪一条性质:( B )

A.杂化轨道必须是正交归一的;

B.杂化轨道必然是简并的轨道;

C.轨道杂化前后数目必须守恒;

D.每个轨道在杂化前后总成分保持不变.

21. 假定 3NH +

离子是平面型结构,并且有三个等价H 原子,则成键电子的杂化

形式是( B )

A. 3sp ; B .2sp ; C . sp ; D .2dsp

22. 非过渡元素构成分子或离子其形状主要取决于 ( A )

A.价层电子对数及其相互斥力.;

B.原子半径或离子半径;

C.元素之间的电负性;

D.顺磁磁化率.

23. 由分子图判断分子的静态活性时,自由基最容易发生反应的位置是( C )

A 电荷密度最大处; B.电荷密度最小处; C.自由价最大处; D.键级最大的化学键处.

24. 下列分子形成共轭分子的是( B )

A. 24C H ; B .2CH CHCl = ; C .2HgCl ; D.22Hg Cl

25. 下列函数中属于22d d

dx dx

和的共同的本征函数是( B )

A.kx cos ; B .ikx

e

- ; C .2

kx e

- ; D .4

kx e

-

26. 对量子力学的算符而言,本征函数的线性组合具有下列性质中的(C )

A .是算符的本征函数; B.不是算符的本征函数; C.不一定是原算符的本征函数; D.肯定不是原算符的本征函数.

27. 下列关于氢原子和类氢离子的径向分布曲线D (r )~r 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C )。

A. 径向分布曲线的峰数与n,l 无关;

B. 在最高峰对应的r 处,电子出现的概率密度最大;

C. l 相同时,n 愈大,最高峰离核愈远;

D. 原子核周围电子出现的概率大于0.

28. 下列关于原子单位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D )。

A 角动量以为单位 ;

B .电荷以电子电荷的绝对值为单位;

C .长度以Bohr 半径0a 为单位;

D .能量以Hartree 为单位,约为54.4ev.

29. 苯乙酮分子中含有下列m n ∏键:( C )

A 66∏ ;

B .77∏;

C .8

8∏ ; D .108∏

30. 当以Z 轴为键轴时,两个π型的d 轨道是( B )

A.22,xy x y d d - ; B . ,xz yz d d ; C .,xy xz d d ; D .222,z x y d d - 31 以下关于原子轨道的描述,正确的是:( D )

A 原子空间运动的轨道

B 描述原子中电子运动的轨道,

C 描述原子空间轨道运动的状态函数,

D 描述原子中单个电子空间运动的状态函数

32 对氢原子实波函数px 2ψ和复波函数211ψ,下列哪个结论不对?( D )

A M 2相同

B E 相同

C 节面数相同

D Mz 相同

33. 若l = 3 ,则物理量Mz 有几个取值(

D )

A 2

B 3

C 5

D 7

34. 考虑电子的自旋, 氢原子n=3的简并波函数有几种( C )

A 3

B 9

C 18

D 1

35. 氢原子基态电子几率密度最大的位置在哪个位置( A )

A r =0

B r =a 0

C r =∞

D r

=2 a 0

36. 分子轨道的含义是:( D )

A 分子中电子的空间运动轨迹

B 描述分子中电子运动的状态

C 描述分子的状态函数

D 描述分子中单个电子空间运动的波函数

37. NO 分子的一个成键轨道O N c c φφψ21+=,且c 1>c 2,此分子轨道中电子将有较大的几率出现在:( A )

A N 核附近

B O 核附近

C NO 两核连线中点

D NO 两核之间

38. 按分子轨道理论,下列分子(离子)中键级最大的是:( B ) A F 2 B F 22+ C F 2+ D F 2-

39. 过渡金属配合物溶液一般都有颜色的原因是:( B )

A 自旋相关效应

B d-d 跃迁

C σ-π跃迁

D 姜-泰勒效应

40. 羰基络合物Cr(CO)6中,CO 与Cr 生产配键以后,CO 的键长( A )

A 变长

B 变短

C 不变

D 加强

41 基态氢原子径向分布函数D(r) ~ r 图表示:( C )

A 几率随r 的变化

B 几率密度随r 的变化

C 单位厚度球壳内电子出现的几率随r的变化

D 表示在给定方向角度上,波函数随r的变化

42 类氢离子体系ψ432的径向节面数为:(D)

A 4

B 1

C 2

D 0

43. 氢原子ψ321状态的角动量大小是:( D )

A 3

B 2

C 1

D 6

44. 电子自旋是:(C)

A 具有一种顺时针或逆时针的自转

B 具有一种类似地球自转的运动

C 具有一种非空间轨道运动的固有角动量

D 因实验无法测定,以上说法都不对。

45. 若l = 2 ,则物理量Mz有几个取值(

C)

A 2

B 3

C 5

D 4

46. 采用slater行列式描述多电子体系的完全波函数使因为:(B)

A 电子波函数是对称的

B 保里原理的要求

C 近似求解的要求

D 数学上便于表达

47. 杂化轨道是(A)

A 同一原子的原子轨道线性组合得到的

B 两个原子中原子轨道的线性组合而得到的

C 同一分子中分子轨道间的线性组合而得到的

D 同一分子中各个原子的原子轨道的线性组合而得到的

48 . [Cu(H2O)4·2H2O]2+溶液呈现蓝色的原因是:(C)

A 自旋相关效应

B d-d跃迁 Cσ-π跃迁D姜-泰勒效应

49 下列算符哪个是线性算符:( B )

A exp

B ▽2

C sin D

ψ的简并态有几个(

50 对H原子而言,

32

m

B )

A 16

B 9

C 7

D 3

ψ的径向节面数为:( B )

51 Li2+体系

3p

A 4

B 1

C 2

D 0

52 π型分子轨道的特点是:( B )

A分布关于键轴呈圆柱形对称

B 有一个含键轴的节面

C 无节面

D 由p 原子轨道组成

53 一维势箱解的量子化由来:(D )

A 人为假定

B 求解微分方程的结果

C 由势能函数决定的

D 由微分方程的边界条件决定的

54 m 43ψ的简并态有几个(相对H 而言) (A )

A 16

B 9

C 7

D 3

55 He +体系321ψ的径向节面数为:( D )

A 4

B 1

C 2

D 0

56 立方势箱中2

2

87ma h E <时有多少种状态(

C )

A 11

B 3

C 4

D 2

57. σ型分子轨道的特点是:(B )

A 能量最低

B 其分布关于键轴呈圆柱形对称

C 无节面

D 由s 原子轨道组成

58. 属于下列点群的分子哪个为非极性分子(

A )

A D 6h

B C s C C 3v

D C ∞v

二.判断题

1. 氢原子或类氢离子的波函数有复函数和实函数两种形式。( √ )

2. 电子的自旋可以用地球自转类比。(? )

3. 凡是全充满的电子壳层,其中所有电子的耦合结果总是L=0,S=,J=0。(√ )

4. 晶体场理论认为:电子在d 轨道中排布的情况与△和P 的相对大小有关的,△

P 时采取低自旋排布.(√ )

5. 配位离子[FeF 6]3-为无色,由此可估算出Fe 3+有5个未配对电子。(√ )

6. 当两个原子轨道能量相同时,既使对称性不匹配,也能有效成键。( ? )

7. 两个原子的轨道重叠积分的大小仅与两核间距离有关。(? )

8. 同类型的原子轨道组合成σ型成键轨道必然比相应的π型成键轨道能量低。(? )

9. 以x 轴为键轴时,22x y d -轨道是σ轨道。(? )

10. 定域、非定域分子轨道在本质上来说是等价的,但非定域轨道应用范围更广更灵活。(√ )

11. 解氢原子或类氢离子的薛定谔方程,可以得到表征电子运动状态的所有量子数。(? )

12. 电子云形状或原子轨道形状可用界面图表示。(√ ) 13. 电子的轨道运动和自旋运动是互为独立的。 (? )

14. 晶体场理论认为:配合物稳定的原因是由于中央与配体间形成较强的共价键。 ( ? )

15. 羰基配合物与不饱和烃配合物的成键情况完全相同,都形成σπ-配键。(? ) 16. 同核双原子分子中两个2p 轨道组合总是产生π型分子轨道。(? ) 17. 类氢离子体系,n 相同的全部原子轨道其能量是简并的。(√ ) 18. 价键法认为原子具有未成对电子是化合成键的必要条件。(√ ) 19. 分子的最高占据轨道和最低空轨道属于前线轨道。( √ )

20. C 2 分子中净成键电子对为1个σ电子,2个π电子,所以有相当于2个未配对电子的磁性。(? )

21. 分子图形的全部对称元素构成它所属的点群。 ( √ ) 22. 界面图中的正号代表阳电荷、负号代表阴电荷。(? )

23. 2P 0轨道和2P z 轨道对应,2P +1轨道和2P x 轨道对应,2P -1轨道和2P y 轨道对应。( ? )

24. CFSE 越大配合物越稳定,越小越不稳定。(√ )

25. 用变分法求某个状态的能量,其结果不可能比该状态真实能量小。(√ ) 26. 类氢离子体系,n 相同的全部原子轨道其能量是简并的。(√ ) 27. 同核双原子分子成键的σ轨道都是中心对称的,而成键的π轨道都是中心反对称的。( ? )

28. 杂化轨道是原子轨道的线性组合,所以属于分子轨道。(? ) 29. B2分子中净成键电子为一对σ电子,无磁性。(? )

30. 直链共轭多烯烃的HMO 能级可能简并也可能不简并,由共价键长短决定。(? )

31. 类氢离子体系的实波函数与复波函数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 ) 32. MO 理论采用了单电子近似,所以不考虑电子的相互作用。( ? )

33. 具有自旋未成对电子的分子是顺磁性分子, 所以只有含奇数个电子的分子才能是顺磁性的。( ? )

34类氢离子体系,n 相同的全部原子轨道其能量是简并的。( √ ) 35杂化轨道是由同一原子的不同原子轨道线性组合而成的。( √ ) 36晶体场理论认为配位体与中心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静电作用。( √ ) 37 分子的最高占据轨道和最低空轨道属于前线轨道。( √ ) 38 NH 3分子N 原子采取sp 2杂化。 ( ? )

三.填空题

1. 动能为100eV 的自由电子的波长λ= m 。动能为0.1eV 的自由中子的波长λ= m 。能量等于510eV 光子的波长λ= m 。质量为0.3kg 、速度为10m/s 的小球的波长λ= m 。(电子的质量为319.1110kg -?,电子的电量为191.06210C -?,中子的质量是电子质量的1837倍,346.610J s h -=??)。

(h p λ=,p mv =,21

2

mv eV =)

2. 若力学量算符?F 作用到函数()n x φ上,有?())n n n F x F x φφ=(,且n F 是一常数,则所述方程称为 本征 方程,n F 称为 本征 值,()n

x φ就是属于力

学量算符?F 、本征值n

F 的 本征 函数 3. 在边长为a 的立方势箱中运动的粒子,其能级2

2

3=4h E ma 的简并度是 3

4. 求解氢原子的Φ方程时,可以得到复函数解()m φΦ=im Ae φ,将复函数解进行线

性组合可以得到 实函数解 ,依归一化条件可求得A=1/

5. 电价配合物中往往含有 较多的 自旋平行电子,所以是 高 自旋配合物,共价配合物中往往含有 较少 自旋平行电子,所以是低自旋配合物。

6. 反式二氯乙烯分子因有对称中心而 没有 偶极矩;顺式二氯乙烯分子因无对称中心而 有 偶极矩。

7. 离子键的最基本特点是没有 方向性 和 饱和性 ,它以 静电 引力为基础。 8. 微观粒子运动的量子力学共性有 能量量子化 , 和 波粒二象性 。测

不准关系式为x x p h ???≥,这一关系的存在是微粒具有 波粒二象性 的结果。

9.函数*

)x φ(称为)x φ(的 共轭 函数。

10. 品优波函数三个条件是 单值 , 连续 和平方可积的。 11. 3P 光谱项可分裂成 3 个光谱支项,在磁场中又分裂为 9 个能级。

12. 丁二炔CH C C CH ≡-≡分子中有 两 个正常离域∏键,它们是4,4y ∏和4

,4x ∏ , 分

子为 直线 型.。

13. 晶体场理论认为:配合物中过渡金属离子的五个简并d 轨道在 静电场 的作用下将发生 分裂 ,八面体配合物中t 2g 轨道的能量 低于 e g 轨道的能量,四面体配合物中e g 轨道的能量 高于 t 2g 轨道的能量。

14. 反式二氯乙烯分子因有对称中心,其偶极矩 无 ;顺式二氯乙烯分子因无对称中心,其偶极矩 不为0 。

15. 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可用 波函数 描述,波函数必须满足 单值 , 连续 和 平方可积 三个条件,称之为_____品优_____函数。

16. 算符22224d a x dx ??-????

作用到其本征函数2ax xe -上,所得函数的本征值为 -6a 。算符?x p

作用到ix

Ne ψ-=上,可得?x p

的本征值为-。 17. 求解氢原子的Φ方程时,可以得到复函数解()m φΦ=im Ae φ, 将复函数解进行

线性组合可以得到 实波函数 ,依归一化条件可求得A=1/

18. 配合物中的金属原子或离子称为 中心原子(或中央原子) , 围绕中心原子周围的带有孤对电子的分子或离子称为 配体 , 配体 中直接与中心原子 配合的原子称为配位原子。

19. 在羰基络合物Cr(CO)6中,中心原子Cr 与配体之间存在___σ-π______键,故较稳定。

20. 二氯苯有三种同分异构体(邻,间,对),其中 对位 偶极矩为零。 21. LCAO -MO 三原则为 对称性匹配 、 能量相近 和 最大重叠 。 22任何一个微观体系的运动状态都可用一个波函数Ψ来描述,体系中的粒子出现在空间某点(x ,y ,z )附近的几率密度与___2

(,,)x y z ψ______成正比。

23. 在BF 3分子中存在____6

4π____离域大π键。

24 实验测得某金属络合物的未配对电子数是3,该分子的磁矩为

B μ。

25 在羰基络合物Cr(CO)6中,中心原子Cr 与配体之间存在____σπ-_____键,故较稳定。

26 变分原理可表示为

d d ψψτψψτ

*

*

H ≥E ??,式中ψ称为变分函数,E 0是体系的____

基态能量_______。

27 nlm ψ中的l 称为 角量子数 ,因为它决定体系角动量的大小。 四.简答题

1. 试写出在价键理论中描述 H 2 运动状态的、符合 Pauli 原理的波函数,并区分其单态和三重态。

解:H 2 分子体系: 空间波函数ψs = ψa (1) ψb (2) + ψa (2) ψb (1) ψA = ψa (1) ψb (2) - ψa (2) ψb (1) 自旋波函数 χ1= α (1) α (2), χ2= β(1) β(2) χ3=α (1) β(2), χ4= β(1) α (2) χ5= -χ3+ χ4=α (1) β(2) + β(1) α (2) χ6= χ3- χ4= α (1) β(2) - β(1) α (2) 完全波函数 单重态ψⅠ=ψs χ6 三重态ψⅡ=ψA χ1 ψⅢ=ψA χ2 ψⅣ=ψA χ5

2. 对一个运动速率v<

mv v E v h h

p mv 2

1

===

=

=νλ

A B C D E 结果得出2

1

1=

的结论。问错在何处? 说明理由。

解:A,B 两步都是对的, A 中v 是自由粒子的运动速率, 它不等于实物波的传播

速率u , C 中用了λ= v /ν, 这就错了。 因为λ= u /ν。 又D 中E =h ν是粒子的总能量, E 中E =

2

1mv 2

仅为v <

3. 指出氮原子下列五种组态的性质:基态、激发态或不允许。

1s 2s 2p 3s (a) ↑↓ ↑↓ ↑ ↑ ↓ (b) ↑↓ ↑↑ ↑ ↑ ↑ (c) ↑↓ ↑↓ ↑ ↑ ↑ (d) ↑ ↑↓ ↑ ↑ ↑ ↓ (e) ↑↓ ↑↓ ↑↓ ↑

解: (A) 激发态 , (B) 不允许, (C) 基态,(D) 激发态, (E) 激发态

4. 已知氢原子???

? ??-???? ??-???? ????? ??=002

1

30s 22exp 22141a r a r πa ψ,试写出r ψ-s 2图节面的数目、位置及形状。

解:数目:n -1=1; 位置:r =2a 0 形状:球面

5. 用LCMO 理论,写出N 2分子的基态价电子组态及其键级,说明原因。

答:( 1σg )2( 1σu )2( 1πu )4( 2σg )2

的三重键为 1 个σ键 (1σg )2,2个π键 (1πu )4,键级为 3

( 1σu )2和(2σg )2分别具有弱反键和弱成键性质, 实际上成为参加成键作用很小的两对孤对电子,可记为 :N ≡N: 。因此N 2的键长特别短,键能特别大, 是惰性较大的分子。

6. 举例说明什么是σ轨道、π轨道和δ轨道。

答:设键轴方向为z 轴,

原子轨道s 与s ,s 与p z ,p z 与p z 组合,得到的分子轨道是圆柱对称的,称为σ轨道;

原子轨道p x 与p x ,p y 与p y 组合,得到的分子轨道通过键轴有一个节面,这种分子

轨道称为π轨道;

原子轨道d x2-y2与d x2-y2,d xy 与d xy 组合,得到的分子轨道通过键轴有两个节面,这种分子轨道称为δ轨道;

7. 一质量为m 的粒子,在区间[a ,b ]运动,处于状态1()x ψx =,试将()ψx 归一化。 解:

根据归一化条件:ab

a b b a x x x b

a b a

-=

-=-=-?

11d 112 归一化后波函数为121

)(--=x a

b ab ψ

8.已知二维势箱中的能级公式为222

2

()8x y n n h ml +,对在二维方势箱中的9个电子,

画出其基态电子排布图。 解:

10 n x =3

n y =1; n x

=1

n y =3

8 n x

5 x =1 n y =2

2 n x =1

9. 计算H 原子1s 电子的1/r 的平均值。

(0

3/2

101r a s e

a ψ-

?

=?

?

,积分公式0!d e 10

>=+∞

-?a a n x x n ax n ,)

解:

*3/2

3/2

220

0003

220

03

2

000

11d 11sin d d d 11d d sin d 11241r r a a r a r r e

e

r r

a a re

r a a a a ππ

π

πψψτθθφφθθ

πππ-

-

∞-

-=??

??

=???

?

??= ???

????= ? ?????=??

??

?

??

10. CO 2 有四种振动方式,在红外光谱中,观察到二个强的基频吸收峰,其对应波数分别为:2349 cm -1和 667 cm -1,试指出这两个吸收峰各对应于哪种振动方式。

解:对称的伸缩振动, 为非红外活性。 不对称的伸缩振动 , 为 2349 cm -1,弯曲振动为 667 cm -1 。

11. 下列分子中,O 2, NO , CN , C 2, F 2,键能比其正离子的键能小的是哪些键能比其负离子的键能小的是哪些

答: 比 (AB)+的键能小: O 2, NO,F 2 ;因为失去的是反键轨道上的电子。 比 (AB)-的键能小: C 2, CN ;因为得到的电子填入成键轨道上。

12. CO 是一个极性较小的分子还是极性较大的分子? 其偶极矩的方向如何为什么

答:是一个极性较小的分子, 偶极矩方向由氧原子指向碳原子。由于一方面氧的电负性比氧大,使电子偏向氧,另一方面氧与碳之间的配位键由氧提供电子。

13. 下列休克尔分子轨道中哪个是归一化的?若不是归一化的,请给出归一化系数。(原子轨道???321,,是已归一化的) A )()??2112

1+=

ψ B )()???321224

1

+-=

ψ 解:归一化条件:11

2=∑=n

i i c

A =∑=2

1

2i i c 2(

1)2

12=,a 是归一化的。

B 23)4

2()41(

2)(223

1

2=-+=∑=i i c ,b 不是归一化的。

归一化因子32

即6

1。

14. 判断下列分子所属的点群: SO 3, SO 32-, CH 3+, CH 3-, BF 3

解:SO 3: D 3h ; SO 32-: C 3v ; CH 3+: D 3h ; CH 3-: C 3v ; BF 3: D 3h 。

15. 证明波函数

()

()()()b

a b a ψψψψψψS S s 1s 121u

s 1s 12

1g 221

221

--=

++=

是相互正交的。

解:∫ψg ψu d τ=(4 - 4S 2)-1/2∫(ψa

s 1+ψ

b

s 1)((ψ

a

s 1-ψ

b

s 1)d τ

= (4 - 4S 2)-1/2∫[ψ

a

s 12

b

s 12

] d τ

= (4 - 4S 2)-1/2 [ 1 - 1 ] = 0 故相互正交。

16. 已知[Ni(CN)4]2-是反磁性的,试用晶体场理论推测配位离子的几何构型。

解:有两种可能构型: (a)平面正方形:(d yz d xz )4(d z2)2(d xy )2(d 22y x -)0 (b)四面体 :(e g )4(t 2g )4

前者电子全部配对, μ=0; 后者有二个未成对电子, μ≠0。所以为平面正方形。

17. 写出 NF +的价电子组态、键级和磁性。

解:NF +( 1σ)2(2σ) 2(3σ)2 (1π)4(2π)1 键级 2.5 磁性 顺磁性 ( 有一个不成对电子)

18. 指出下列分子离域π键的类型:

(a) 三硝基甲苯 (b) 苯醌 (c) 对-苯醌一圬 (d) BF 3 (e)对-硝基苯氧负离子

解:(a)∏1518 (b)∏88 (c)∏88 (d)∏46 (e)∏1012 19 写出丁二烯分子的休克尔行列式。

解:

1001

1001

1001

x x x x

20 判断下列络离子哪些是顺磁性的,哪些是反磁性的?

(1) [Fe (CN)6]3- (CN -为强场配离子) (2) [Cr(H 2O)6]2+ (Δ< P) 解:3Fe +有5个d 电子,CN -为强场配离子,有未成对电子,是顺磁性;

2Cr +有6个d 电子,八面体场中d 轨道分裂为能量较低的三个轨道和能量

较高的两个轨道,由于Δ< P ,所以电子尽量分占各个轨道,能量较低的三个轨道有4个电子,能量较高的两个轨道有两个电子,有有未成对电子,是顺磁性。

21 作为合理波函数的条件是什么?

解:单值、连续、平方可积。

五.计算题

1. 限制在一个平面中运动的两个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质点,用长为R 的、没

有质量的棒连接着,构成一个刚性转子。其Schr?dinger 方程为

2222

d ()()8d h E I ψφψφπφ-=。 (1) 求能量的本征值和归一化的本征函数;

(2) 求该转子基态的角动量平均值。

已知角动量算符 M

?=M ?z =-i π2h φ

??。 解:(1) Schr?dinger 方程为222

2

d ()

()8d h E I ψφψφπφ-=

2222

d ()8()0d IE

h ψφπψφφ+=

228()exp IE A i h πψφφ??

=± ? ???

由于

2222228()(2)exp (2)88exp exp 2IE

A i h IE IE A i i h h πψφψφπφπππφπ??=+=±+ ? ???

????

=±± ? ? ? ?????

228exp 21IE i h ππ??±= ? ???

22

8IE

m m h

π=必须是整数 E = I

h m 22

28π,

()()exp A im ψφφ=±

()1

()exp 2im ψφφπ

=

m =0,±1,±2, (2)

()()2*0

20

()d 211exp ()exp d 222h M i

h im i im m

π

π

ψψφπφ

φφφππφπ

?

=-??=--?=??

基态的m 为0,故0M =

2. 已知类氢离子 sp 3杂化轨道的一个波函数为:

x p s 3

sp 2

321

φφψ+=

求这个状态的角动量平均值的大小。

解:

32*23sp

sp

2s p s p 22s p s p 2?d 11

**?(

)()d 221

13

**()(02)d 2232x x x x M M τ=M τ=τ=ψψ?????=+++

?+???

1

322M h ??

=π ???

3. 试用HMO 法求丙二烯双自由基

·CH=C=HC ·

(1)

π电子分子轨道能级能量, (2) 离域能, (3) π分子轨道波函数, (4) π键键级 解:(1)分子中有两个垂直的33∏;

对每一个33∏的久期方程为:

101100

1x x x

= 1230,x x x ===123,,E E E ααα===

(2)离域能=分子不离域的能量-分子离域后的能量

4()4() 1.656αβαβ=+-+=-离域能

(3)将每个x 代入下列方程同时利用归一化,求相应的分子轨道中原子轨道系数:

1231011001x c x c x c ????

???= ??? ???????

对每一个33∏的分子轨道为:

()

11231

2

ψ??=

++

结构化学复习考试题

复习题一 一、单向选择题 1、 为了写出一个经典力学量对应的量子力学算符,若坐标算符取作坐标本身,动量算符 应是(以一维运动为例) ( ) (A) mv (B) i x ??h (C) 2 22x ?-?h 2、 丁二烯等共轭分子中π电子的离域化可降低体系的能量,这与简单的一维势阱模型是 一致的, 因为一维势阱中粒子的能量 ( ) (A) 反比于势阱长度平方 (B) 正比于势阱长度 (C) 正比于量子数 3、 将几个简并的本征函数进行线形组合,结果 ( ) (A) 再不是原算符的本征函数 (B) 仍是原算符的本征函数,且本征值不变 (C) 仍是原算符的本征函数,但本征值改变 4、N 2、O 2、F 2的键长递增是因为 ( ) (A) 核外电子数依次减少 (B) 键级依次增大 (C) 净成键电子数依次减少 5、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 (A) 原子轨道只能以同号重叠组成分子轨道 (B) 原子轨道以异号重叠组成非键分子轨道 (C) 原子轨道可以按同号重叠或异号重叠,分别组成成键或反键轨道 6、下列哪组点群的分子可能具有偶极矩: ( ) (A) O h 、D n 、C nh (B) C i 、T d 、S 4 (C) C n 、C nv 、 7、晶体等于: ( ) (A) 晶胞+点阵 (B) 特征对称要素+结构基元 (C) 结构基元+点阵 8、 著名的绿宝石——绿柱石,属于六方晶系。这意味着 ( ) (A) 它的特征对称元素是六次对称轴 (B) 它的正当空间格子是六棱柱 (C) 它的正当空间格子是六个顶点连成的正八面体 9、布拉维格子不包含“四方底心”和 “四方面心”,是因为它们其实分别是: ( ) (A) 四方简单和四方体心 (B) 四方体心和四方简单 (C) 四方简单和立方面心 10、某晶面与晶轴x 、y 、z 轴相截, 截数分别为4、2、1,其晶面指标是 ( ) (A) (124) (B) (421) (C) (1/4,1/2,1) 11、与结构基元相对应的是: ( ) (A) 点阵点 (B) 素向量 (C) 复格子

厦门大学 结构化学 试卷

1、(10%)类氢离子的2s 轨道为: ()032220202, Zr a s e Zr r e a a m e ??????=?=????????h 其中 试求径向函数极大值离核的距离,并给出He +2s 轨道的极大值位置。 2、(14%) 利用Slater 规则,求Si 原子的第一、二电离能。 3、(15%)写出下列原子的基态光谱项:Si, S, Fe, Ti, Ar 。 4、(20%)a. 写出 O 22-, O 2-, O 2 和 O 2+的电子组态、键长次序和磁学性质; b. 有三个振动吸收带:1097 cm -1,1580 cm -1 和 1865 cm -1 ,它们被指定为是由 O 2, O 2+ 和 O 2-所产生的,指出哪一个谱带是属于O 2+的,为什么? 5. (10%) 以z 轴为键轴,下列原子轨道对间能否组成分子轨道?若能,写出是什么类型分子轨道,若不能,写出"不能"。 s , 2d z d xy ,d xy d yz ,d yz d yz ,d xz s ,d xy 6. (20%)指出下列分子所属的对称点群,并判断其旋光性和极性(并简要说明理由)。 (1) PF 3 (2) BF 3 (3) SO 42- (4) 二茂铁 (5) N ≡C ?C ≡N 7、 (11%)若用二维箱中粒子模型,将并四苯(tetracene C 18H 12)的π电子限制在长900pm 、宽400pm 的长方箱中,计算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的波长。 tetracene 基本常数: m e =9.11 x 10-31 kg; h =6.626 x 10-34 J .S; R = 13.6 eV=1.097 x 105 cm -1;a 0 = 0.53 ? 厦门大学《结构化学》课程期中试卷(2007)____学院____系____年级____专业 主考教师:____试卷类型:(A 卷/B 卷)

结构化学期末试卷(A卷)

《结构化学》期末试卷(A 卷) ┄┄┄┄┄┄装┄┄┄┄┄┄┄┄┄┄订┄ ┄┄┄┄┄┄线┄┄┄┄┄ 一、填空题:(25分) 1、氢原子光谱实验中,波尔提出原子存在于具有确定能量的( ),此时原子不辐射能量,从( )向( )跃迁才发射或吸收能量;光电效应实验中入射光的频率越大,则( )越大。 2、e x ( )(填是或不是)合格波函数。 3、定态指某状态的电子在空间某点的( )不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4、电子衍射不是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而是电子本身运动所具有的干涉效应。对于大量电子而言,衍射强度大的地方,表明( ),对于一个电子而言,衍射强度大的地方,表明( )。 5、CO 的电子组态为1σ22σ23σ24σ21π45σ2,则前线轨道是( )、( )。 6、1,3——丁二烯( )(填有或无)方香性,原因( )。 7、共轭己三烯休克尔行列式为( )。 8、事实证明Li 的2s 轨道能和H 的1s 轨道有效的组成分子轨道,说明原因( )、( )、( )。 9、np 2组态的光谱项为( )、( )、( )。 10、一维势箱中的粒子具有( ),说明该体系的粒子永远运动,其位置算符不具有本征值,具有平均值为( )。 11、晶体宏观外形中的对称元素可有( )、( )、( )、( )四种类型; 二、单选题:20分 1、下列状态为氢原子体系的可能状态是( );该体系能量为( ): A 、2ψ310+3ψ41-1 B 、2ψ221+3ψ32-1 C 、2ψ21-1+3ψ342+3ψ410 D 、3ψ211+5ψ340+5ψ210 111111:() :13() :()139******** R E F R H R -+-+-+ 2、Ψ32-1的节面有( )个,其中( )个平面。 A 、3 B 、2 C 、1 D 、0 3、类氢体系的某一状态为Ψ43-1,该体系的能量为( )eV ,角动量大小为( ),角动量在Z 轴上的分量为( )。 A 、-R/4 B 、-R/16 C 、-2R/9、 D 、 -h/2π E 、-h/π F 、-2h/2π

应用化学《结构化学》期末考试试卷A答案

贵州师范大学2008 — 2009 学年度第 一 学期 《结构化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评分标准 (应用化学专业用,A 卷;闭卷) 物理常数: m e = 9.109×10-31 kg; e = 1.602×10-19 C; c = 2.998×108 m/s; h = 6.626×10-34 J ·s;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20空,每空 2 分,共 40 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在横线上。 1. 结构化学是研究 物质的微观结构及其宏观性能关系 的科学。 2. 测不准原理意义是: 不可能同时准确测定微观体系的位置坐标和动量 。 3. 态叠加原理是: 由描述某微观体系状态的多个波函数ψi 线性组合而成的波函数ψ也能描述这个微观体系的状态 。 4. 若Schr?dinger (薛定谔)方程?ψ = E ψ成立,力学量算符?对应的本征值是 E 。 5. 变分原理: 用试探波函数求解所得到体系的能量总是不低于体系基态真实的能量 。 6. H 2+成键轨道是 ψ1 ,反键轨道是 ψ2 ,电子总能量是ab S E ++= 11β α,键级为 0.5 。 7. 等性sp 3 杂化,杂化指数是 3 。该杂化轨道p p s s sp c c 22223φφ+=Φ,则2 1c +2 2c = 1 。 8. 根据休克尔分子轨道(HMO)理论,苯分子中六个π电子的离域能是: 2β 。 9. O 2分子的键级是 2 , 分子中有 2 个单电子,分子是顺磁性,磁矩为2.828 B. M.。 10. 丁二烯分子C (1)H 2—C (2)H —C (3)H —C (4)H 2的四个π分子轨道和能级分别是: ψ1 = 0.3717φ1 + 0.6015φ2 + 0.6015φ3 + 0.3717φ4, E 1 = α + 1.618β ψ2 = 0.6015φ1 + 0.3717φ2 - 0.3717φ3 - 0.6015φ4, E 2 = α + 0.618β ψ3 = 0.6015φ1 - 0.3717φ2 - 0.3717φ3 + 0.6015φ4, E 3 = α - 0.618β ψ4 = 0.3717φ1 - 0.6015φ2 + 0.6015φ3 - 0.3717φ4, E 4 = α - 1.618β 由此可知,丁二烯π分子轨道的HOMO 是ψ2, LUMO 是 ψ3 , 四个π电子的总能量是4α + 4.742β, 这四个π电子的稳定化能是 |0.742β| ; C (1)—C (2)之间总键级为 1.894 , C (2)—C (3)之间的总键级为 1.447 ; 已知碳原子的最大成键度是4.732,则C (1)的自由价为 0.838 , C (2)的自由价为 0.391 。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 (A) 12. (C) 13. (D) 14. (A) 15. (A) 16. (D) 17. (D) 18. (D) 19. (B) 20. (B)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对的在括号内画√,错的画×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四、名词解释(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 [分子]: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 32. [分子轨道]: 描述分子中电子运动状态的数学函数式 33. [算符]: 用于计算力学量的运算规则 34. [分裂能]: 配位中心原子(过渡金属原子或离子)在配位场作用下其d 轨道分裂为高能级和低能级,高–低能级差即分裂能 35. [John –Teller(姜泰勒)效应]: 过渡金属原子或离子在配位场作用下其d 轨道分裂后使d 轨道中电子分布不均而导致配合物偏离正多面体的现象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任选两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6. 对共轭体系: 将π电子简化为一维势箱模型,势箱长度约为1.3×10-9 米,计算π电子跃迁时所吸收光的最大波长。 解:分子中共有10个π电子,电子排布为: 252 42322 21ψψψψψ。电子从能量最高的占据轨道5ψ跃迁到能量最低的轨道6ψ上所需要的能量: 19 2 93123422222210925.3) 103.1(101.98)10626.6()56(8)56(----?=??????-=-=?ml h E n (焦) ()() 1119 8 3410064.510 925.310998.210626.6---?=????=?=E hc λ(米)

最新结构化学复习题及答案精编版

2020年结构化学复习题及答案精编版

一、 填空题(每空1 分,共 30分) 试卷中可能用到的常数:电子质量(9.110×10-31kg ), 真空光速(2.998×108m.s -1), 电子电荷(-1.602×10-19C ),Planck 常量(6.626×10-34J.s ), Bohr 半径(5.29×10-11m ), Bohr 磁子(9.274×10-24J.T -1), Avogadro 常数(6.022×1023mol -1) 1. 导致"量子"概念引入的三个著名实验分别是 黑体辐射___, ____光电效应____ 和___氢原子光谱_______. 2. 测不准关系_____?x ? ?p x ≥ ________________。 3. 氢原子光谱实验中,波尔提出原子存在于具有确定能量的( 稳定状态(定 态) ),此时原子不辐射能量,从( 一个定态(E 1) )向(另一个定态(E 2))跃迁才发射或吸收能量;光电效应实验中入射光的频率越大,则( 能量 )越大。 4. 按照晶体内部结构的周期性,划分出一个个大小和形状完全一样的平行六面体,以代表晶体结构的基本重复单位,叫 晶胞 。 5. 方程中,a 称为力学量算符?Skip Record If...?的 本征值 。 6. 如 果某一微观体系有多种可能状态,则由它们线性组合所得的状态也是体系的可能状态,这叫做 态叠加 原理。 7. 将多电子原子中的其它所有电子对某一个电子的排斥作用看成是球对称的,是只与径向有关的力场,这就是 中心力场 近似。 8. 原子单位中,长度的单位是一个Bohr 半径,质量的单位是一个电子的静止质量,而能量的单位为 27.2 eV 。 9. He + 离子的薛定谔方程为____?Skip Record If...? ______ ___。 10. 钠的电子组态为1s 22s 22p 63s 1,写出光谱项__2S____,光谱支项____2S 0______。 11. 给出下列分子所属点群:吡啶____C 2v ___,BF 3___D 3h ___,NO 3-_____ D 3h ___,二茂铁____D 5d _________。 12. 在C 2+,NO ,H 2+,He 2+,等分子中,存在单电子σ键的是____ H 2+____,存在三电子σ键的是______ He 2+_____,存在单电子π键的是____ NO ____,存在三电子π键的是____ C 2+__________。 13. 用分子轨道表示方法写出下列分子基态时价电子组态,键级,磁性。 O 2的价电子组态___1σg 21σu 22σg 22σu 23σg 21πu 41πg 2_([Be 2] 3σg 21πu 41πg 2)_键级__2___磁性__顺磁性___。 NO 的价电子组态____1σ22σ23σ24σ21π45σ22π(KK1σ22σ21π43σ22π)___键级 ____2.5_______磁性________顺磁性__________。 14. d z 2sp 3杂化轨道形成______三方双锥形____________几何构型。 d 2sp 3杂化轨道形成_________正八面体形 ___________几何构型。 15. 原子轨道线性组合成分子轨道的三个原则是___对称性一致(匹配)原则____,____最大重叠原则_____和___能量相近原则_____ 16. 事实证明Li 的2s 轨道能和H 的1s 轨道有效的组成分子轨道,说明原因(对称性一致(匹配)原则 )、( 最大重叠原则 )、( 能量相近原则 )。 ψψa A =?

结构化学期末模拟试卷7

一、选择填空: 1.写出下列体系的Schr?dinger 方程:He+和H2 2. 某原子的一个光谱项为3D,问此光谱项中,包含有 ————个微观状态,在这些微观状态中:原子的总轨道角动量|L|=————;原子的总自旋角动量S=————;原子的总角动量|J|可能有哪些值——————。 3. Cu 的基谱项为2S1/2,与其基谱项不同的原子是() A. Au B. Ag C. K D. Zn 4. Fe 的电子组态为:[Ar]3d64s2,其光谱基项为( ) A. 5D4 B. 3P2 C.5D0 D. 1S0 5. 写出d2 组态的所有光谱项——————,根据洪特规则,能量最低的光谱项为。 6.给出下列分子所属分子点群,判断其有无偶极矩和旋光性 有无偶极矩 有无旋光性 分子 点群熊夫里记 号 二氯甲烷 CH2Cl2 SF6 四氯化碳 CCl4 椅式环己烷 1,3,5,7-四甲基环辛四烯 丙二烯 CH2=C=CH2 α溴代吡啶N Br 萘 反式二氯乙烯 H2O2 7. NO 分子基态电子组态(分子轨道表示)为1σ22σ23σ24σ21π45σ22π1,其键级为2.5,分子有无磁性。() 8. 如图所示的两个原子轨道沿z 方向接近时,形成( )轨道

A. σ B. σ* C. π D. π* E.对称性不匹配,不能形成有效的分子轨道。 9. 氢原子处在ψ310 状态,请粗略地画一下径向分布、波函数和电子云图形 二、计算题 1.用HMO 法求解环烯丙基正离子离域π键的 1) 分子轨道波函数、能级、 2) 键级、电荷密度和自由价, 3) 画出分子图。 4) 试比较环烯丙基正离子与环烯丙基负离子的键长。 2.有一微观粒子在箱长为2L 的一维势箱中运动,处在n = 2 的状态中,计算: ① 粒子在 0 ≤ x ≤ L/2 区间中出现的几率; ② 粒子在 x=L/2 处出现的几率密度; ③ 粒子的动能 三、回答问题 富烯的HMO 波函数如下:(注:未按能级排序) φ1=0.602ψ3+0.372ψ4-0.372ψ5-0.602ψ6 φ2=0.5ψ1+0.5ψ2-0.5ψ4-0.5ψ5 φ3= 0.356ψ1-0.663ψ2+0.439ψ3-0.154ψ4-0.154ψ5+0.439ψ6 φ4= 0.709ψ1-0.180ψ2-0.377ψ3+0.301ψ4+0.301ψ5-0.377ψ6 φ5=0.372ψ3-0.602ψ4+0.602ψ5-0.372ψ6 φ6=0.247ψ1+0.523ψ2+0.429ψ3+0.385ψ4+0.385ψ5+0.429ψ6 求:①画出分子图;②指出富烯与亲电试剂发生反应的位置。(不要求计算过程)

结构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03级化学专业《结构化学》课程期末试卷(A) (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由一维势箱的薛定谔法方程求解结果所得的量子数n,下面论述正确的是………………………………..............................( C ) A.可取任一整数 B. 与势箱宽度一起决定节点数 C. 能量与n2成正比 D. 对应于可能的简并态 2. 用来表示核外某电子运动状况的下列各组量子数(n,l,m,m s)中,哪一组是合理的?………………………………………...............( A ) A.(2,1,-1,-1/2 ) B. (0,0,0,1/2) C. (3,1,2,1/2) D. (2,1,0,0) 3. 丙二烯分子所属的点群........................................................( D ) A. C2v B. D2 C. D2h D. D2d 4. 2,4,6-三硝基苯酚是平面分子,存在离域键,它是....( E ) A. 1216 B. 1418 C. 1618 D. 1616 E. 1620 5. 对于),(~2,φ θ Y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φ θ A.曲面外电子出现的几率为0 B.曲面上电子出现的几率相等 C.原点到曲面上某点连线上几率密度相等 D.n不同,图形就不同

6. Mg(1s22s22p63s13p1)的光谱项是..............................................( D ) A. 3P,3S; B. 3P,1S; C. 1P,1S; D. 3P,1P 7. 下列分子中哪一个顺磁性最大................................................( C ) A. N2+ B. Li2 C. B2 D. C2 E. O2- 8. 若以x轴为键轴,下列何种轨道能与p y轨道最大重叠........( B ) A. s B. d xy C. p z D. d xz 9. CO2分子没有偶极矩,表明该分子是:-------------------------------------( D ) (A) 以共价键结合的(B) 以离子键结合的 (C) V形的(D) 线形的,并且有对称中心 (E) 非线形的 10. 关于原子轨道能量的大小,如下叙述正确的是......(D) A.电子按轨道能大小顺序排入原子 B.原子轨道能的高低可用(n+0.7l)判断 C.同种轨道的能量值是一个恒定值 D.不同原子的原子轨道能级顺序不尽相同 11. 已知Rh的基谱项为4F9/2,则它的价电子组态为.....( A ) A. s1d8 B. s0d9 C. s2d8 D. s0d10 12. 线性变分法处理H2+中得到,,S ab积分,对它们的取值,下列论述有错的是……………...........................................(D)

《结构化学》期末考试试卷(A)

只供学习与交流 化学本科《结构化学》期末考试试卷(A )(时间120分钟)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测不准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氢原子 1s 态, (1)2 ψ在 r 为_________处有最高值;(2) 径向分布函数 2 2 4ψr π 在 r 为 ____________处有极大值; 3、OF , OF +, OF -三个分子中, 键级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4、判别分子有无旋光性的标准是__________。 5、属于立方晶系的晶体可抽象出的点阵类型有____________。 6、NaCl 晶体的空间点阵型式为___________,结构基元为___________。 7 、双原子分子刚性转子模型主要内容: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双原子分子振动光谱选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谱线波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什么是分裂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分子H 2,N 2,HCl ,CH 4,CH 3Cl ,NH 3中不显示纯转动光谱的有: __________________,不显示红外吸收光谱的分子有: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对于"分子轨道"的定义,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分子中电子在空间运动的波函数 (B) 分子中单个电子空间运动的波函数 (C) 分子中单电子完全波函数(包括空间运动和自旋运动) (D) 原子轨道线性组合成的新轨道 2、含奇数个电子的分子或自由基在磁性上:---------------------------- ( ) (A) 一定是顺磁性 (B) 一定是反磁性 (C) 可为顺磁性或反磁性 (D )无法确定 3、下列氯化物中, 哪个氯的活泼性最差?--------------------------------- ( ) (A) C 6H 5Cl (B) C 2H 5Cl (C) CH 2═CH —CH 2Cl (D) C 6H 5CH 2Cl 4、下列哪个络合物的磁矩最大?------------------------------------ ( ) (A) 六氰合钴(Ⅲ)离子 (B) 六氰合铁(Ⅲ)离子 (C) 六氨合钴(Ⅲ)离子 (D) 六水合锰(Ⅱ)离子 5、下列络合物的几何构型哪一个偏离正八面体最大?------------------------------------ ( ) (A) 六水合铜(Ⅱ) (B) 六水合钴(Ⅱ) (C) 六氰合铁(Ⅲ) (D) 六氰合镍(Ⅱ) 6、2,4,6-三硝基苯酚是平面分子,存在离域π键,它是:--------- ( ) (A) 16 12∏ (B) 18 14∏ (C) 18 16∏ (D)20 16∏ 学院: 年级/班级: 姓名: 学号: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结构化学考试试题.doc

北京大学1992 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物理化学 ( 含结构化学 ) 考试时间: 2 月 16 日上午 招生专业:研究方向: 结构化学( 40 分) 1.用速度 v=1×109cms-1的电子进行衍射实验,若所用晶体粉末 MgO的面间距为 ?, 粉末样品到底片的距离为 2.5cm,求第 2 条衍射环纹的半径。(8 分) 2.判断下列轨道间沿 z 轴方向能否成键,如能成键,请在相应的位置上填上分子轨 道的名称。 p p z d xy d xz x p x p z d xy d xz (4 分) 3. 实验测得 HI 分子基本光带和第一泛音带的带心分别为 - 1 - 1 2230cm 和 4381cm ,求: (1)HI 的力常数;(2)HI 的光谱解离能。(原子量: H=1,I =)( 7 分) 4.判断下列分子和离子的形状和所属点群: SO32 SO 3 XeOF4 NO 2 NO 2 (5 分) 5. 已知 [Fe(CN) 6] 3-、[FeF 6] 3-络离子的磁矩分别为β、β(β为玻尔磁子)( Fe 原子 序数= 26), (1)分别计算两种络合物中心离子未成对电子数; (2)用图分别表示中心离子 d 轨道上电子排布情况; (3)两种络合物其配位体所形成的配位场是强场还是弱场?(3 分) 6.* 有一立方晶系 AB型离子晶体, A 离子半 555555,PLKNOPCVKJPKGJPFJH;L/’.IK 7. /9*632JKL[PKLP[JLH[PKLPJH[KLPJ[HKLPJ[OLJP[OI;I[OLP[OLPILOPKJ=[KLK’径 8. 为 167pm,B 离子半径为 220pm,按不等径球堆积的观点,请出:(4) B 的堆积方式; (5) A 占据 B 的什么空隙; (6) A 占据该类空隙的分数; (7)该晶体的结构基元; (8)该晶体所属点阵类型。(10分)金刚石、石墨及近年发现的球碳分子(例如足球烯,C60)是碳的三种主要同素异形体,请回答: (9)三者中何者可溶于有机试剂,理由是什么? (10)据推测,有一种异形体存在于星际空间,而另一种异形体在死火山口被发现,说明何者在星际空间存在,何者在火山口存在,解释原因。

2017-2018学年大学结构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2017-2018学年大学结构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注: 一、 选择题 (40分,每题2分) 1、下列分子中,非线性的是 ( ) A 、CO 2 B 、CS 2 C 、SO 2 D 、C 2H 2 2、按照价电子对互斥理论,ClF 3的稳定分子构型是 ( ) A 、三角双锥 B 、”T ”字型 C 、四面体 D 、三角形 3、以下为四个量子数(n, l, m, m s )的四种组合,合理的是 ( ) A 、2,2,0,-1/2 B 、2,1,0,-1/2 C 、2,1,2,+1/2 D 、2,0,1,1 4、已知[Fe(CN)6]3-是低自旋配合物,那么中心离子d 轨道的电子排布为 ( ) A 、t 2g 3e g 2 B 、.t 2g 2e g 3 C 、.t 2g 4e g 1 D 、t 2g 5e g 0 5、设想从乙烷分子的重叠构象出发,经过非重叠非交叉构象,最后变为交叉构象, 点群的变化是 ( ) A 、D 3→D 3h →D 3d B 、D 3h →D 3→D 3d C 、C 3h →C 3→C 3V D 、C 3h →D 3→C 3V 6、基态变分法的基本公式是 ( ) A 、 E ??H ≤∧ * *τ ψψτψψd d B 、 E ??H <∧ 0* *τ ψψτψψd d C 、 E ??H >∧ 0* *τ ψψτψψd d D 、 E ??H ≥∧ 0* *τ ψψτψψd d 7、按照分子轨道理论,下列微粒中最稳定的是 ( )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

应用化学结构化学期末考试试卷B

应用化学结构化学期末考 试试卷B 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

贵州师范大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 《结构化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 (应用化学专业,B 卷; 闭卷) 姓名学号 学院年级专业 本试卷共3页,满分100 e kg;e =×10-19 C;c =×108 m/s;h =×10-34 J ·s; 20空,每空2分,共40分)请将正确答案 1.结构化学是在原子、分子 的水平上深入到电子层次,研究的科学。 年,Heisenberg(海森堡)发现 微观粒子不可能同时具有确定的坐标与动量,即测不准原理。该原理可用数学表达式来描述,此数学表达式是:。 3.用于描述诸如电子、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状态的合格波函数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即单值性、连续性和平方可积性。单值性是指。 4.若ψ是描述某电子运动状态的本征函数,是该电 子的总能量算符,E 是该电子的总能量。若Schr?dinger(薛定谔)方程ψ=E ψ成立,则力学量算符对应的本征值应该 是。 5.变分原理即用试探波函数 ψ求得的体系平均能量ē总是不低于体系基态真 实的能量E 0。该原理的 数学表达式是:。 6.若C 原子采用等性sp 3杂化,则杂化轨道 p p s s sp c c 22223φφ+=Φ的杂

化指数是。该杂化轨道,其中2 1c 和2 2c 分别表示。 7.根据HMO 理论,基态乙烯分子的两个π电子能量是2α+2β,基态苯分子的六个π电子能量是6α+8β。由此可知,苯分子中六个π电子的离域能是:。 8.求解H 2+的Schr?dinger(薛定谔)方程可得H 2+的两个分子轨道: ()b a ab S φφψ++= 2211, 能级是 ab S E ++= 11β α; ()b a ab S φφψ--= 221 2,能级是ab S E --= 12β α。因 此,H 2+的电子总能量是,键级为。 9.研究表明,F 2分子的电子组态 是:(σ1s )2<( s *)2<(σ2p )22p *)2 =(π2p *)2。由此可知F 2 分子的键级是,分子的磁矩为.。 10.理论研究表明,二亚甲基乙基双基分子结构中的中心碳原子的总成键度为,它是共轭体系中碳原子总键度最大的情况。通常定义某个碳原子的总成键度与的差值为该原子的自由价。根据休克尔分子轨道理论计算表明,丁二烯分子C (1)H 2—C (2)H —C (3)H — C (4)H 2的四个π分子轨道和能级分别是: ψ1=φ1+φ2+φ3+φ4,E 1=α+β ψ2=φ1+φφφ4,E 2=α+β ψ3=φφφ3+φ4,E 3=αβ ψ4=φφ2+φφ4,E 4=αβ 由此可知,丁二烯π分子轨道的HOMO 是ψ2,LUMO 是,四个π电子的总能量是;C (1)—C (2)之间总键级为,C (2)—C (3)之间的总键级为;则C (1)的自由价为,C (2)的自由价为。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 确答案填在括号内。

结构化学复习题

结构化学复习题 一.选择题 1. 比较 2O 和 2O + 结构可以知道 ( C ) A. 2O 是单重态 ; B .2O +是三重态 ; C .2O 比2O + 更稳定 ; D .2O + 比2O 结合能大 2. 平面共轭分子的π型分子轨道( B ) A.是双重简并的.; B .对分子平面是反对称的; C.是中心对称的; D .参与共轭的原子必须是偶数. 3. 22H O 和22C H 各属什么点群?( B ) A.,h h D D ∞∞ ; B .2,h C D ∞ ; C .,h D C ν∞∞ ; D .,h D D ν∞∞ ; E22,h C C 4. 下列分子中哪一个有极性而无旋光性?( B ) A.乙烯 ; B.顺二卤乙烯 ; C 反二卤乙烯; D.乙烷(部分交错); E. 乙炔 5. 实验测得Fe (H 2O )6的磁矩为5.3μ.B,则此配合物中央离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为( C ) A. 2 ; B .3 ; C .4 ; D .5. 6. 波函数归一化的表达式是 ( C ) A. 2 d 0ψ τ=? ; B.2d 1ψτ>? ; C. 2d 1ψτ=? ; D.2 d 1ψτ?? ;D . 0?d d H E ψψτ ψψτ ** ≥?? 9. He +体系321ψ的径向节面数为:( D ) A . 4 B. 1 C. 2 D. 0 10. 分子的三重态意味着分子中 ( C ) A.有一个未成对电子; B.有两个未成对电子; C.有两个自旋相同的未成对电子; D.有三对未成对电子. 11. 下列算符不可对易的是 ( C ) A.∧ ∧y x 和 ; B y x ????和 ; C .?x p x i x ∧?=?h 和 ; D .x p y ∧∧和 12. 在关于一维势箱中运动粒子的()x ψ和2 ()x ψ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B ) A. ()x ψ为粒子运动的状态函数;B. 2 ()x ψ表示粒子出现的概率随x 的变化情况;A C . ()x ψ可以大于或小于零, 2 ()x ψ无正、负之分; D.当n x ∞→,2 x ψ图像中的峰会多而密集,连成一片,表明粒子在0

《结构化学》期末考试试卷(B)

化学本科《结构化学》期末考试试卷(B )(时间120分钟)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一维无限深势阱中的粒子,已知处于基态时,在——————处几率密度最大。 2、原子轨道是原子中单电子波函数,每个轨道最多只能容纳——————个电子。 3、O 2的键能比O 2+的键能——————。 4、在极性分子AB 中的一个分子轨道上运动的电子,在A 原子的A ψ原子轨道上出现几 率为36%,在B 原子的B ψ原子轨道上出现几率为64%, 写出该分子轨道波函数———————————————。 5、分裂能:—————————————————————————————。 6、晶体按对称性分共有—————晶系。晶体的空间点阵型式有多少种:———。 7、从CsCl 晶体中能抽出—————点阵。结构基元是:———。 8、对氢原子 1s 态: 2ψ在 r 为_______________处有最高值; 9、谐振子模型下,双原子分子振动光谱选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晶体场稳定化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微观粒子的不确定关系,如下哪种表述正确? ( ) (A )坐标和能量无确定值 (B )坐标和能量不可能同时有确定值 (C )若坐标准确量很小,则动量有确定值, (D )动量值越不准确,坐标值也越不准确。 2、决定多电子原子轨道的能量的因素是: ( ) (A )n (B)n,l,Z (C)n+0.7l (D)n,m 3、氢原子3d 状态轨道角动量沿磁场方向的分量最大值是 (A )η5 (B )η4 (C )η3 (D )η2 4、杂化轨道是: ( ) (A )两个原子的原子轨道线性组合形成的一组新的原子轨道。 (B )两个分子的分子轨道线性组合形成的一组新的分子轨道。 (A )一个原子的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线性组合形成的一组新的原子轨道。 (A )两个原子的原子轨道线性组合形成的一组新的分子轨道。 5、八面体配合物中哪能个电子结构不发生畸变? (A )252)()(g g e t (B )362)()(g g e t (C )242)()(g g e t (D )232)()(g g e t 6、对于"分子轨道"的定义,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 (A) 分子中电子在空间运动的波函数 (B) 分子中单个电子空间运动的波函数 (C) 分子中单电子完全波函数(包括空间运动和自旋运动) (D) 原子轨道线性组合成的新轨道 学院: 年级/班级: 姓名: 学号: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结构化学考试题讲解学习

1首先提出能量量子化假定的科学家是: ( ) (A) Einstein (B) Bohr (C) Schrodinger (D) Planck 1 下列算符中,哪些不是线性算符( ) A ?2 B i d dx C x D sin 2考虑电子的自旋, 氢原子n=2的简并波函数有( )种 A3 B 9 C 4 D 1 3 关于四个量子数n 、l 、m 、m s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由实验测定的 B .解氢原子薛定谔方程得到的: C .解氢原子薛定谔方程得到n 、l 、m .由电子自旋假设引入m s D .自旋假设引入的 4 氢原子3d 状态轨道角动量沿磁场方向的分量最大值是( ) A.5h B.4h C.3h D.2h 5 氢原子ψ321状态的角动量大小是( ) A 3 η B 2 η C 1 η D 6 η 6 H 2+的H ?= 21?2- a r 1 - b r 1 +R 1, 此种形式的书写没有采用下列哪种方法: () (A) 中心力场近似 (B) 单电子近似 (C) 原子单位制 (D) 波恩-奥本海默近似 7 对于"分子轨道"的定义,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分子中电子在空间运动的波函数 (B) 分子中单个电子空间运动的波函数 (C) 分子空间运动的轨道 (D) 原子轨道线性组合成的新轨道 8 类氢原子体系ψ432的总节面数为() A 4 B 1 C 3 D 0 9 下列分子键长次序正确的是: ( ) A.OF-> OF> OF+ B. OF > OF - > OF + C. OF +> OF> OF - D. OF > OF + > OF - 10 以Z 轴为键轴,按对称性匹配原则,下列那对原子轨道不能组成分子轨道: A.s dz2 B. s dxy C. dyz dyz D. y p y p

结构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C )

西南大学结构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C ) 一判断题(15 ) 1、( )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当入射光的频率增大,光电子的动能增大;入射光的强度越大,则光电流越大。 2、( )某状态的电子在空间某点的几率密度不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称此状态为定态。 3、( ) 保里原理是指等同粒子体系的波函数必须用slater行列式描述,符合 反对称要求。 4、( ) 由于MO理论采用单电子近似, 所以在讨论某个电子的运动时完全忽略了其它电子的作用 5、( ) 具有自旋未成对电子的分子是顺磁性分子, 但不一定只有含奇数个电子的分子才能是顺磁性的。 6、( )晶体场理论认为, 中心离子与配位体之间的静电作用是络合物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 7、( )用HMO理论处理, 直链共轭烯烃的各π分子轨道都是非简并的。 8、( )顺磁性分子也有反磁性,但顺磁性大于反磁性。 9、( )晶体的所有宏观对称元素都是其微观对称元素。 10、( )某金属原子采用A 1 堆积型式,其晶胞型式为简单立方。 二选择题(20 ) 1、Ψ 321 的节面有()个,其中()个球面。 A、3 B、2 C、1 D、0 2、下列函数是算符d2/dx2的本征函数的是:();本征值为:()。 A、3x4 B、SinX C、x2e x D、x3 E、3 F、-1 G、1 H、2 3、单个电子的自旋角动量的值是:() :12/2:6/2 C: 6/4 D:3/4 A h B h h h ππππ 4、KCl属于NaCl型晶体,一个晶胞中含()个K+ A、 1 B、2 C、 4 D、 6 5、下列络离子几何构型偏离正八面体最大的是(): A、[Cu(H 2O) 6 ]2+ B、 [Co(H 2 O) 6 ]2+ C、 [Fe(CN) 6 ]3- D、[Ni(CN) 6 ]4- 6、CH 3-CH 2 -OH中OH质子的核磁共振峰发生分裂是由于 ( ) A、受邻近C核自旋的影响 B、受邻近O核自旋的影响 C、受邻近电子自旋的影响 D、受邻近H核自旋的影响 7、金属Cu晶体具有立方面心晶胞,则Cu的配位数为(),堆积类型为()。 A、4 B、6 C、8 D、12 E、A 1 F、A 2 G、A 3 9、电子云图是下列哪一种函数的图形:() A、D(r) B、R(r) C、ψ2(r,θ,φ) D、ψ(r,θ,φ)

结构化学期末复习试题15套

习题5 一、填空题 1能量为100eV 的自由电子的德布罗依波波长为 cm 。 2、氢原子的一个主量子数为n=3的状态有 个简并态。 3、He 原子的哈密顿算符为 4、氢原子的3Px 状态的能量为 eV 。角动量为 角动量在磁场方向的分量为 ;它有 个径向节面, 个角度节面。 5、氟原子的基态光谱项为 6、与氢原子的基态能量相同的Li 2+ 的状态为 二、计算题 一维势箱基态l x l πψsin 2=,计算在2l 附近和势箱左端1/4区域内粒子出现的几率。 三、 简答题 计算环烯丙基自由基的HMO 轨道能量。写出HMO 行列式;求出轨道能级和离域能;比较它的阴离子和阳离子哪个键能大。 四、 简答题 求六水合钴(钴2价)离子的磁矩(以玻尔磁子表示)、CFSE ,预测离子颜色,已知其紫外可见光谱在1075纳米有最大吸收,求分裂能(以波数表示)。 五、 简答题 金属镍为A1型结构,原子间最近接触间距为2.482m 1010-?,计算它的晶胞参数和理论密度。 六、简答题 3CaTiO 结晶是pm a 380=的立方单位晶胞,结晶密度4.103/cm g ,相对分子质量为 135.98,求单位晶胞所含分子数,若设钛在立方单位晶胞的中心,写出各原子的分数坐标。 七、名词解释 1、原子轨道;分子轨道;杂化轨道; 2、电子填充三原则;杂化轨道三原则;LCAO-MO 三原则

习题5参考答案 一、 1.8 10225.1-?; 2.9; 3.() 12 2221222212222?r e r e r e m H +--?+?-= 。; 4.6.139 1 ?- ; 2;不确定;1;1。;. 5.2/32 P ;.6.3S ;3P ;3d ; 二、 在2/l 的几率即几率密度=;22sin 2222 l l l l l =?=?? ? ??πψ ππππ21 412sin 241sin 24/0 2 4/0-=?? ????-=??? ??=?l L l x l l l dx l x l P 三、 βα21+=E βα-==32E E β-=离域E , βπ2-=阴,E , βπ4-=阳,E ,可见阳离子键能大。 四、 ()()=+=+=B B n n μμμ2332 3.87B μ;CFSE=Dq 8- 1 7 930210107511 --=?= = ?cm cm λ ;未落在可见区,离子为无色。 五、 A1型结构,24a r = m r 210492.210÷?=-,m a 1010524.3-?= () 3 323 3331095.81002.61071.584--??=????==m kg a N a NM A ρ 六、 1、198 .1351002.61.4)108.3(23 8=????==-M N V N A ρ 2、如设Ti 为中心位置:)2 1 ,21, 21(Ti ;则Ca 应在顶角位置:Ca(0,0,0);O 在面心,)2 1,0,21)(21,21,0)(0,21,21(: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