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及其分析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及其分析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及其分析

第七章成本核算

本章内容是新增加的,学习时要重点把握以下方面:一是生产成本的核算;二是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三是产品生产成本分析。虽然原来教材中对于收入、费用和利润,费用的内容有一点这方面的内容,但是今年的教材把这部分内容细化了,学习时要注意第二节、第三节和第五节。成本核算主要是存货的成本核算。

第一节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

一、成本核算的要求

(一)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成本计量要求

(二)正确划分各种成本耗费的界限【注意这里看着其实很简单,但是在做综合题的时候保证不出错也是很难得的。】

1、正确划分存货成本与期间费用的界限

购买材料、购买产品或提供劳务过程中形成了存货的成本,存货的成本由产品负担的;但是期间费用是从收入中得到补偿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期间费用不应由产品或者劳务负担,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2、正确划分各期的成本界限

采用的权责发生制还要考虑到受益的原则,现在购买的材料并不一定都要计入本期的产品受益对象上去,可能要以后才计入产品成本。本期受益的才可以计入本期产品耗费,如果本期不受益以后期受益,那么,什么时候受益计入什么时候的当期的产品成本。

3、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成本界限

在领用材料或耗费职工薪酬,没有明确的区分,就应该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合理地分配计入相关的产品成本。(后面讲解的重点)

4、正确划分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成本界限

本期耗费的料费、工费和其他费用以及期初的未完工产品整个耗费的成本,要在完工产品和未完工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后面讲解的重点)

假设期初没有在产品,本期投入的料、工、费本期就全都完工了,本期的产品成本就应该等于本期的完工产品成本。假设期初没有在产品,本期的产品成本就要在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未完工产品成本之间进行分配。一部分完工,一部分还没有完工,分别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未完工产品成本。(这也是后面讲解的重点)

如果期初有在产品,期初在产品成本加上本月的产品成本就要在完工产品和未完工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产品成本=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

期末的=期初的+本期增加的-本期减少的

变形为:月末在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产品成本-本月完工产品成本

(三)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四)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成本计算方法的选择,应同时考虑企业生产类型的特点和管理的要求两个方面。成本计算方法一经选定,一般不能随意变更。

(五)成本核算使用的主要会计科目

应当开设“生产成本”账户,在“生产成本”下面开设“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分别核算基本生产车间和辅助生产车间的生产成本。

此外,在成本核算中有一些不能明确受益对象的就是间接性的费用,要计入“制造费用”科目,注意:不是期间费用,不是不能由产品成本负担的,它是由产品成本的但是不能明确受益对象。例如,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车间主任的工资,应该由产品成本负担的但是很难划分由哪个产品来负担,因此,先计入“制造费用”。又如机物料消耗。

必要时,还可以增设“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科目。(新准则已取消这两个科目)

二、产品生产成本项目

(一)直接材料

(二)直接人工

(三)制造费用

包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等职工薪酬、折旧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

一般来说,制造费用期末无余额,但是季节性企业也可能出现期末余额。

三、生产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一)区分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成本和不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

(二)区分本期的产品成本和非本期的产品成本

(三)在不同产品之间归集和分配

(四)将本期的产品成本和期初的产品成本在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第二节生产成本的核算

【成本这块是计算的重头戏,所以最好的办法是看一遍教材的例题并大量的做练习和模拟题。】

生产成本的核算本质就是一个分配的内容,计算分配率的问题。

一、基本生产成本的核算

(一)直接材料成本的核算

领用的材料是由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在一定的标准下就要进行分配。通常采用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或者是材料定额成本比例来进行分配。

分配率=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或成本)=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分配率。

请看教材276页的【例7—1】

(二)直接人工成本的核算

直接人工成本的核算就是把职工薪酬,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分配。

如果职工薪筹直接明确A产品生产工人的薪酬是多少,B产品生产工人的薪酬是多少,则会比较好处理。如果一个职工既生产A产品又生产B产品,则此时需要进行分配。分配时,按照待分配的费用除以分配标准计算出直接人工成本分配率,再乘以各种产品的标准。

请看教材276页的【例7—2】

二、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核算

三、辅助生产成本的核算

由于很多企业既有基本生产车间又有辅助生产车间,辅助生产车间是为基本生产车间其他辅助生产车间和企业管理部门服务的生产车间。如,供水车间,供电车间,机修车间,运输班等等。辅助生产车间形成的生产费用,要分配到各成本费用里面去。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有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是直接法,一种是交互分配的方法。

1.直接分配法

直接分配法,是不考虑辅助生产车间内部相互提供的劳务量,也就是说,辅助生产车间只为基本生产

车间技它的管理部门提供服务。

比如,机修车间和锅炉车间,机修车间为锅炉车间提供一万小时的服务,锅炉车间为机修车间提供一千立方米的劳务,此种劳务在直接分配法里是不考虑的。

对于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在直接分配法里,关键是计算分配率。

辅助生产成本,在机修车间的角度,其待分配成本是48万元,提供机修服务16万小时,为锅炉车间提供机修服务1万小时,但在直接分配法下,是不考虑这1万小时的。只考虑机修车间为一车间,二车间提供的服务。为一车间提供服务8万小时,为二车间提供服务7万小时,共提供15万小时。

分配率=480000/150000=3.2

为一车间提供机修服务=3.2×80000=256000元

为二车间提供机修服务=3.2×70000=224000元

在锅炉车间的角度,处理方法同理。

借:制造费用——一车间 256000+25500=281500

——二车间 24350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281500+243500=525000

2.交互分配法

交互分配法关键还是需要计算分配率,不同的是分配率需要计算两次。第一次计算的分配率,是待分配的费用除以总的劳务量,是包含辅助生产车间之间提供的服务的,分完之后,可计算出辅助生产车间之间各提供的劳务量。此时,可以把辅助生产车间待分配的费用加上分来的费用减去分走的费用在除以总的劳务量减去辅助生产车间之间提供的劳务量,第二次计算出分配率,此项分配率是已经剔除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的相互提供劳务的。

请看教材276页的【例7—4】

四、制造费用的核算

制造费用的核算,仍然需要计算一个分配率,不光是容易出现计算题,而且容易出现选择性的题目。制造费用,是指企业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比如,生产车间发生的机物料消耗费用,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福利费用等职工薪酬,生产车间的折旧费、办公费和水电费,和季节性停工的费用。这些费用都是需要由产品进行负担的,因此需要先开设“制造费用”科目,在“制造费用”的借方进行归集,然后在把制造费用分配到各产品制造费用受益对象中去。

计物料消耗费用:

借:制造费用

贷:原材料

计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费用:

借:制造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计车间固定资产折旧:

借:制造费用

贷:累计折旧

到期末进行分配,对于分配费用有不同种方法,如,按生产工人工时比例的方法,按生产工人工资比例的方法,机器工时比例法,耗用原材料数量法以及成本比例法等等。在教材P284页,逐一列举了公式,而这些公式的大致结构基本相同。

请看教材276页的【例7—5】

第三节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本节内容是这一章的重点内容,也是比较容易出现计算题的部分,在学习过程中应给予充分的重视。本月发生的生产成本和月初、月末在产品及本月完工产品成本四项成本的关系如下:

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产品成本=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

或者是:月末在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产品成本-本月完工产品成本

在利用以上公式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的时候,我们必须取得在产品数量的核算资料。

一、在产品数量的核算

在产品结存的数量应同时具备账面核算资料和实际盘点资料,并且要把账面数和盘点数进行核对。在核对不符的情况下,要通过“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进行处理。有两种情况,当盘盈时:借:生产成本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进行处理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贷:生产成本

盘亏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贷:生产成本

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进行处理时,

借:管理费用等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书上本分录写反了)

在新会计准则中,存货的盘盈、盘亏的处理有所变化。

二、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本节重点)

(一)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采用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时,每月发生的成本,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月末虽然有在产品,但不计算其成本。这种方法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的产品。

(二)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

采用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时,各月末在产品的成本固定不变,某种产品本月发生的生产成本就是本月完工产品成本。但在年末,应根据实际盘点的在产品数量,具体计算在产品成本,据以计算12月份产品成本。这种方法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但各月变化不大的产品或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的产品。

(三)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成本计价法

采用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成本计价法,月末在产品只计算其所耗直接材料成本,不计算直接人工等加工成本。也就是说,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包括期初和本月发生的直接材料成本之和)需要在完工产品和月末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而生产产品本月发生的加工成本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这种方法适用于各月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也大,直接材料成本在生产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且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就全部投入的产品。

(四)约当产量比例法

这种方法是要重点掌握的方法,经常考计算题。约当产量就是指在产品数量按照完工程度折算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产量。得出约当产量后,将产品应负担的全部成本按照完工产品产量和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的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这种方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

单位成本=

在产品成本=单位成本×产成品数量

月末在产品成本=单位成本×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各工序的完工程度可以事先制定,产品工时定额不变时可长期使用。一般情况下,如果各工序在产品数量和单位工时定额相差不多,在产品的完工程度也可按50%计算。

请看教材288页的【例7-6】和【例7-7】

在实际的生产中,原材料的使用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是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这时在产品不需要计算约当产量,而是按照实际数量和完工产品进行分配。第二种是随着生产的过程陆续投入,这时就要计算在产品的约当产量进行分配了。

请看教材289页的【例7-8】

(五)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这种方法也是要重点掌握的方法,经常考计算题。这种方法知道了在产品的单位定额成本,乘上在产品的实际数量就可以得出月末在产品的成本,然后倒挤出完工产品成本。

这种方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月末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数量×在产品单位定额成本

完工产品总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

完工成品单位成本=

请看教材290页的【例7-9】

(六)定额比例法

采用定额比例法,产品的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按照两者的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比例分配。这种方法适用于各项消耗定额或成本定额比较准确、稳定,但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的产品。

这种方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直接材料成本分配率

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完工产品定额材料成本×直接材料成本分配率

月末在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材料成本×直接材料成本分配率

直接人工成本分配率

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完工产品定额工时×直接人工成本分配率

月末在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直接人工成本分配率

请看教材291页的【例7-10】

三、联产品和副产品的成本分配

(一)联产品成本的分配

联产品,是指使用同种原料,经过同一加工过程同时生产出来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主要产品。

联产品的生产特点是:在生产开始时,各产品尚未分离,同一加工过程中对联产品的联合加工。当生产过程进行到一定生产步骤,产品才会分离。联产品的计算一般分为两个阶段进行:一是联产品分离前发生的生产成本即联合成本,可按一个成本核算对象设置一个成本明细账进行归集,然后将其总额按一定方法如:售价法、实物数量法等,在各联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二是分离后按各种产品分别设置明细账,归集起分离后所发生的加工成本。

联产品的计算的一般程序为:

1.将联产品作为成本核算对象,设置成本明细账

2.计算各种产品的成本

联产品的联合成本在分离点后,可按一定分配方法如:售价法、实物数量法等,在各联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分别确定各种产品成本。

3.计算联产品分离后的加工成本

请看教材293页的【例7-11】和【例7-12】

(二)副产品成本的分配

副产品,是指在同一生产过程中,使用同种原料,在生产主要产品的同时附带生产出来的非主要产品。由于副产品价值相对较低,所占比重较小,因而可以先用简单的方法确定其成本,然后用总成本减去副产品成本就是主产品成本。

四、完工产品成本的结转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第四节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是成本会计中的重要内容,但在初级考试中,只做了解就行,出现计算题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在进行成本计算时,应当根据其生产经营特点、生产经营组织类型和成本管理要求,确定成本计算方法。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三种。重点掌握各种方法的成本核算对象,以及适用的对象。

一、品种法

品种法,是指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核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成本,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它一般适用于单步骤、大量生产的企业,如发电、供水、采掘等企业。单步骤是指产品的生产技术过程不能从技术上划分为步骤,或者管理上不要求按照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这时都可以按照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

二、分批法

分批法,是指以产品的批别作为产品成本核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成本,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如造船、重型机器制造、精密仪器制造等,也可用于一般企业中的新产品试制或实验的生产、在建工程以及设备修理作业等。

三、分步法

分步法,是指按照生产过程中各个加工步骤(分品种)为成本核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成本,计算各步骤半成品和最后产成品成本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多步骤生产,如冶金、纺织、机械制造等。

第五节产品生产成本分析

过去我们本来打算把成本核算作为单独的一章,现在把它压缩成一节,其实分析时在核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分析。这一方面内容在过去教材中没有,纯粹是一章新的内容。这一部分详细的内容,我们在重、难、新的专题里面再设专题来作讲座。在这儿,先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对于生产成本的分析,我们首先学会编制产品生产成本分析表,这个分析表有两种不同的编制方法,一种是按照成本项目编制的,另一种是按照产品生产成本的产品的种类编制的。在学习中,我们要重点注意按产品种类编制的产品生产成本表。编表以后,我们就要进行产品总成本的分析和单位成本的分析。总成本分析,我们也分为按成本项目分析的一些分析指标、分析方法。那么,按成本项目分析可采用比较分析方法,也叫对比分析法这种绝对值比较的方法,也可采用相对的构成比率分析方法。构成比率分析方法也就是相对的比重,在这里要特别注意的就是相关指标的分析方法,也就是对于两个性质不同但相关的指标也要进行比率分析,那么计算产值成本率、销售成本率、成本利润率这些相关的比率分析,这些分析都是按照成本项目进行分析的。除了按照成本项目进行分析,还有按照产品品种种类反映的分析,那么,按照品种种类分析就比较简单了,就将本期实际与计划的进行比较,本期实际与上年实际进行比较,看它的变动情况。这些都是属于按照产品总的成本进行的分析。

那么,对于产品成本分析,除了对总成本进行分析,还包括对单位成本进行分析。但为成本分析又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个就是一般分析,一般分析就是把前面的资料拿来,进行一下比较,与历史的最好水平进行比较,或者环比的进行比较,看你的具体情况。但是这块内容相对次要一些,相对比较简单,看一下就可以。

我们在这儿重点要求大家的是对各主要项目进行分析。对于各主要项目,像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以及制造费用,我们重点掌握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

我们在进行分析时,根据产品的主要材料的值的变化情况,实际与计划进行比较,它有变动,上升或下降的单位成本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由于材料消耗量原因造成的,还是由于价格变动原因造成的?也就是要计算分析它的量差和价差。对于直接材料进行分析,我们要考虑它的单位成本变化对于直接材料影响是由于它量上的原因还是价上的原因;直接人工成本分析也是要分析它直接人工成本的变动是由于耗用工时量的变动还是由于单位工资成本的变动。那么,也就是说,量差和价差的计算是大家必须注意的。

现在为止,我们就把教材的初级职称考试的七章内容全部介绍完了。最后一章可能我们平时接触的比

较少,有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核算内容我们要重点把握:生产成本的核算问题,另外一个是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生产成本的核算及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实际上就是计算分配率。分配率的分子都是待分配的费用,分母都是一个分配标准,分配标准会告诉的,按什么标准。所以只要掌握了分配率,就比较容易了。

最后一个就是产品生产成本的分析,要会编制分析表,还要对它的总成本、单位成本进行分析,知道怎么样进行计算和它分析的思路。

这一章中,在第二节、第三节、第五节比较容易出现一些计算题。

后记

前面讲了七章内容,在这七章,大家重点掌握第二章和第五章的收入问题。

第二章中,重点掌握交易性金融资产、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内容。这是我们在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资产的问题还非常容易和收入的问题结合在一起,并且结合财务报表中的利润表出现一些综合性的题目。

除了收入、资产、会计报表尤其是利润表,还有一些内容,如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核算、成本分析,这块内容也是要引起大家特别注意的,比较容易出现一些计算题。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内容,如:第一章的总论,其他各章的费用等这些问题相对比较次要,比较容易出现客观题。

当然,大家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对前面讲课过程中各章的要点内容分别进行把握教材的内容。

成本核算含复习资料解析

1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第一次交互分配是在()之间进行的。 A、各辅助生产车间 B、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单位 C、各受益的基本生产车间 D、各受益的企业管理部门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交互分配法是分为两步的,一步是对内分配,一步是对外分配,其中第一步对内分配也就是在各辅助车间之间进行分配。 2下列成本核算方法中,不利于考察企业各类存货资金占用情况的是()。 A、品种法 B、分批法 C、逐步结转分步法 D、平行结转分步法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平行结转分步法下,在产品的费用在产品最后完工以前,不随实物转出而转出,即不按其所在的地点登记,而按其发生的地点登记,因而不能为各个生产步骤在产品的实物和资金管理提供资料,不利于考察企业各类存货资金占用情况。 单选题 生产车间登记“在产品收发结存账”所依据的凭证、资料不包括()。 A、领料凭证 B、在产品内部转移凭证 C、在产品材料定额、工时定额资料 D、产成品交库凭证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生产车间根据领料凭证、在产品内部转移凭证、产成品检验凭证和产品交库凭证,登记在产品收发结存账。由此可知,该题答案为选项C。 单选题 某企业有供电和维修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本月供电车间提供电力85000度,其中被维修车间耗用5000度,共发生费用60000元;维修车间提供维修工时11360小时,其中被供电车间耗用360小时,共发生费用11000元。若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则供电车间的费用分配率为()。 A、0.67元/度 B、0.61元/度 C、0.75元/度 D、0.97元/度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直接分配法是直接将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个受益单位或产品,即不考虑辅助生产内部相互提供的劳务量,不经过辅助生产费用的交互分配。所以供电车间的费用分配率=60000/(85000-5000)=0.75(元/度)。 单选题 在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不包括()。 A、直接材料 B、直接人工 C、变动制造费用 D、固定制造费用

初级会计实务(2016)第九章 产品成本计算与分析

第九章产品成本计算与分析(课后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区别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主要标志是()。 A.成本计算对象的确定 B.本期完工产品与上期完工产品的划分 C.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D.生产工艺及生产流程的不同 2.某大型发电企业,不能在技术上划分为步骤,对此企业适合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A.分批法 B.品种法 C.分步法 D.定额法 3.甲公司为单步骤简单生产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A产品,月初月末在产品比较稳定,计算产品成本时可以不予考虑。2016年6月份,A产品共发生材料费用300万元,直接人工100万元,制造费用50万元,共生产A完工产品500件,则该A产品的单位成本为()万元/件。【新出】 A.0.8 B.0.9 C.450 D.500 4.某工业企业为单步骤简单生产企业,设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大量生产A、B两种产品;2016年2月份,A产品实际生产工时1000小时,B产品实际生产工时5000小时。A、B两种产品的原材料都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加工费用发生比较均衡。本月A、B产品共发生直接材料费用1600万元,直接人工450万元,制造费用350万元。假设生产的产品全部完工,则本月生产B产品的成本为()万元。【新出】 A.400 B.1700 C.2000 D.2400 5.甲企业2016年4月份发生如下事项:计提生产用固定资产折旧10万元,生产车间发生办公费0.5万元,水费3万元。确认本月生产工人职工薪酬12万元,车间管理人员薪酬2.5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则甲企业本月应记入“制造费用”科目的金额为()万元。【新出】 A.16 B.13.5 C.28 D.25.5 6.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最适合采用()为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A.品种法 B.分批法 C.分步法

产品成本核算方法

产品成本核算方法 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和财务核算中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问题之一。 一、中小企业的管理特点决定其适用简易的成本核算方法 中小型企业一般指资产规模不大、产品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结构及所耗原材料大致相同的、管理(含财务人员)较少的企业,组织体系通常利用垂直式管理体系,管理跨度较小。中小型企业因数量众多而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到来,掌握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的人员创办新兴的科技企业将呈不断增长趋势,其中将有为数众多的小型企业。中小型企业由于受到规模、财力和人力的限制,企业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务清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基本制度一般不完整,不系统,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信息数据采集不准确。 在生产方面具体表现为: 1.没有专职的成本核算人员; 2.辅助核算部门不独立核算; 3.车间划分不明显或虽明显但传递手续不完善,经常失真; 4.车间管理人员与行政管理人员不易区分——说到这,是否有人会说,那还能核算准,核算不准核算又有何意义?我也有这要样的疑问,也正是如此才更想通过介绍这样一种简单的方法以期能对中小企业成本核算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中小企业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应对成本核算方法进行简化,使成本核算方法能适应其管理现实的需要;也同时决定了他们多数应使用的是实际成本法,而做不到使用标准成本法或作业成本法。 二、核算方法的选择 无论什么工业企业,无论什么生产类型的产品,也不论管理要求如何,最终都必须按照产品品种算出产品成本。按产品品种计算成本,是产品成本计算最一般、最起码的要求,品种法是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若有需要或管理上是按订单生产,可使用分批法。 同时因小企业一般不对外筹集资金,(待查措词)不向公共部门报送报表,所执行的也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企业会计制度》或《小企业会计制度》,执行的是参照税法规定的一种四不像的尽量能起到一些避税效果的会计政策。这在本文所要介绍的核算方法上也能体现出来。 三、相关科目设置及核算思路 1.不再分别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科目,将其合并为一个生产成本科目,不按产品设明细账,直接设原材料、工资及福利费、电力(燃料动力)、制造费用等几个二级明细科目对大项费用进行归集。因为一般中小企业经营范围有限,产品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结构及所耗原材料大致相同,除了主要原材料能归属到具体产品外,其它项目并不能归属到具体产品,核算到产品没有实际意义。但当所用原料及所产产品区别较大,可以按产品设明细账;也可不设,而用成本核算表代替,即所谓的以表代账。

产品成本计算与分析练习题答案

第九章产品成本计算与分析练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适合汽车修理企业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 A.品种法 B.分批法C.逐步结转分步法 D.平行结转分步法 【正确答案】B 【答案解读】汽车修理业一般属于小批单件生产,所以适合采用分批法计算成本。 2.在大量大批且为单步骤生产情况下,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一般是< )。 A.品种法 B.分步法 C.逐步结转分批法 D.平行结转分步法 【正确答案】A 【答案解读】大量大批且为单步骤生产情况下,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一般是品种法。3.在下列方法中,属于不计算半成品成本的分步法是< )。A.平行结转法 B.综合结转法C.分项结转法D.逐步结转法 【正确答案】A 【答案解读】平行结转分步法不计算各步骤所产半成品成本,也不计算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而只计算本步骤发生的各项其他费用以及这些费用中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 4.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时,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是< )。 A.各生产步骤完工半成品与月末加工中在产品之间费用的分配 B.各步骤产成品与各步骤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 C.产成品与月末各步骤尚未加工完成的在产品和各步骤已完工但尚未最终完成的产品 D.产成品与月末加工中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 【正确答案】C 【答案解读】在平行结转分步法下,其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是指产成品与月末广义在产品之间费用的分配。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为< )。A.2% B.2.22% C.2.04% D.2.27% 【正确答案】A 【答案解读】B产品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2000×100-2000×98=4000(元>,降低率=4000÷<2000×100)=2%。 6.下列各种产品成本核算方法,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的是( >。 A.品种法 B.分批法C.逐步结转分步法 D.平行结转分步法 【正确答案】B 【答案解读】分批法主要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 7.下列各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适用于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且需要计算半成品成本的是< )。 A.品种法B.分批法C.逐步结转分步法D.平行结转分步法【正确答案】C 【答案解读】分步法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多步骤生产,根据是否需要计算半成品成本,分为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其中逐步结转分步法需要计算半成品成本。 8.下列各项中,属于品种法特点的是( >。A.分品种、分批别、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 B.分品种、分批别、不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 C.分品种、不分批别、不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 D.不分品种、分批别、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 【正确答案】C 【答案解读】品种法,是指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成本,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特点是分品种、不分批别、不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

成本核算的几种主要方法

成本核算的几种主要方法 因产品生产类型的不同特点和企业不同的管理要求,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即产品的品种、批别、生产步骤。而成本对象的不同,形成了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三种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此外,如果产品的品种规格繁多,为了简化产品成本核算工作,可将产品的品种规格归并分类,按类别开设成本计算单归集费用,然后再按品种规格或生产批别、生产步骤分配费用、计算成本。这种用来简化成本计算工作的方法,成为分类法。分类法不是单独应用的成本计算方法,需与某一种或某两种基本方法结合应用,以便简化基本方法的核算工作,所以属于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以下面表格简单列示不同成本核算方法使用的生产组织形式、生产工艺过程和管理的要求及使用的类型。 成本核算方法 生产组织形式 生产工艺过程和管理的要求 适用的类型 品种法 大量大批生产 单步骤生产或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工成本的多步骤生产 发电、采煤 分批法 小批单件生产 管理上要求分步计算成本 精密仪器、专用设备 分步法

大量大批生产 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 冶金、纺织、造纸 分类法 综合性生产 分步、不分计算成本的生产 家电、服装 http: 产品制造成本构成项目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⒈直接材料成本 ⑴采用实际成本方法核算 获取成本计算单、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材料发出汇总表、材料明细账中各直接材料的单位成本等资料。 ①审查成本计算单中直接材料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中相关的直接材料是否相符,分配的标准是否合理。审查时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非生产耗用材料记入产品成本。如果成本计算单直接材料金额大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的分配金额,应进一步查明原因,审查材料使用对象有无将非产品耗用材料记入产品成本。 但企业会计人员如果有意识地挤占产品成本,在耗用材料进行分配时,就会将非生产耗用材料直接分配到产品成本,使得成本计算单和材料分配汇总表金额相等。核对材料分配表若不能暴露问题,可采取通过非生产性项目的审查,即采用“反查法”的方法进行审查,查明问题后,按照谁耗用谁负担的原则,进行纳税调整。账务处理: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举例

品种法的成本计算方法举例 【例6-1】某厂为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的企业,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企业设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还设有一个辅助生产车间-运输车间。基本生产车间生产所需材料系生产开始时一次性投入。该厂2004年5月份有关产品成本核算资料如下: 月初在产品成本资料 表6-1 月初在产品成本 2、产量资料 表6-2 产量资料(单位:件) 3,该月发生生产费用如下: (1)生产甲产品耗用A材料44000元,生产乙产品耗用B材料16000元,甲乙产品共同耗用C材料4480千克,实际单位成本15元,共计67200元。甲产品C材料定额耗用量为5千克,乙产品C材料定额耗用量为3千克。产品耗用材料均系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运输车间耗用材料800元,基本生产车间一般消耗性材料3650元,厂部管理部门耗用材料1200元。 (2)基本生产车间工人工资30000元,基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8900元,运输车间人员工资2600元,厂部管理人员工资15000元。按工资总额的14%计提职工福利费。 (3)运输车间固定资产折旧费为3500元,水电费为200元,办公费为80元;基本生产车间厂房、机器设备折旧费为15200元,固定资产修理费为1620元,水电费为3900元,办公费为462元;厂部管理部门固定资产折旧费为8500元,水电费为1200元,办公费为3800元。 (4)甲产品实际耗用工时为3800小时,乙产品实际耗用工时为2200小时。 (5)本月运输车间共完成21000公里运输工作量,其中:基本生产车间耗用6000公里,企业管理部门耗用15000公里。 要求:甲乙产品共同耗用材料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生产工人工资按甲乙产品实际耗用工时比例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按运输公里比例直接分配;制造费用按甲乙产品实际耗用工时比例分配;按约当产量法分配计算甲、乙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材料系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材料费用按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数量分配,其他费用按约当产量法分配) 采用品种法计算甲、乙产品成本。 1,分配材料费用 表6-3 材料费用分配表单位:元

库存成本计算方法

库存成本计算方法 商品销售成本是指已销商品的进价成本,即购进价格。由于批发商品的进货渠道、进货批量、进货时间和付款条件的不同,同种规格的商品,前后进货的单价也可能不同。除了能分清批次的商品可以按原进价直接确定商品销售成本外,一般情况下,出售的商品都要采用一定的方法来确定一个适当的进货单价,以计算商品销售成本和确定库存价值,据以核算商品销售损益,以反映经营成果。 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程序,有顺算和倒算两种方法。顺算法先计算商品销售成本,再据以计算期末结存金额;倒算法先计算期末结存金额,再据以计算商品销售成本。 顺算法的计算公式: 本期商品销售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数量X进货单价 期末结存商品金额=期末结存数量X进货单价 倒算法的计算公式: 期末结存金额=期末结存数量X进货单价 本期商品销售成本=期初结存金额+本期增加金额-本期非销售减少金额-期末结存金额按照以上计算方法和商品的不同特点,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方法有以下几种: 、加权平均法(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亦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以当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 去除当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

加权平均单价=(本月收入全部存货成本+月初存货成本)/ (本月收入全部存货数量+月初存 货数量) 本月发出存货成本=本月发出存货数量X加权平均单价 月末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数量X加权平均单价 注:差价计算模块中就是按这种方法处理 月综合差价率=(期初差价+入库差价)/(期初金额+入库金额) 差价=出库金额X月综合差价率 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商品销售成本比较均衡,计算结果亦较准确,但工作量较大,一般适用 于经营品种较少,前后进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 二、移动加权平均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每次进货的成本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成本,除以每次进货数量与原有库存存货的数量之和,据以计算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下库存商品的成本价格根据每次收入类单据自动加权平均;其计算方法是以各 次收入数量和金额与各次收入前的数量和金额为基础,计算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移动平均法与加权平均法的计算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加权平均法一个月计算一次单位成本,而移动平均法每收进一次存货,就计算一次单位成本。 其计算公式如下: 移动加权平均单价=(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商品金额)/ (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 数量+本次收入商品数量) 本批发出存货成本=本批发出存货数量X存货当前移动平均单价 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来的商品成本比较均衡和准确,但计算起来的工作量大,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不多、或者前后购进商品的单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流通类企业。

产品管理-第九章产品成本计算与分析完整版 精品

第九章产品成本计算与分析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主要介绍了企业产品成本的主要计算方法和成本的分析,本章可通过客观题和不定项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基本知识。 最近3年题型题量分析 20XX年教材主要变化 20XX年教材将品种法区分单一品种生产下的品种法和多品种生产下的品种法分别进行解释,修改部分数字错误,增加了简化分批法计算的例题,实质内容没有变化。 本章基本结构框架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概述 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综合运用 产品成本分析 第一节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概述 适应各种类型生产的特点和管理要求,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各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如下表所示: 表9-1 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定额管理也可采用定额法。 【例题1·判断题】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单步骤、大量生产的产品一般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20XX年) 【答案】√ 【解析】本题的考点是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 第二节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 一、品种法的特点 (一)成本核算对象是产品品种; (二)品种法下一般定期(每月月末)计算产品成本; (三)如果企业月末有在产品,要将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二、品种法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一)按产品品种设立成本明细账; (二)登记相关成本费用明细账; (三)分配辅助生产成本; (四)分配制造费用; (五)分配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 (六)结转产成品成本。 品种法下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一)单一品种生产下的品种法 【教材例9-1】某工业企业为单步骤简单生产企业,只生产单一产品甲,月初月末在产品比较稳定,计算甲产品成本时可不予考虑。2×12年8月,甲产品共发生生产费用450万元,完工5 000件,有关生产成本明细账如表9-2所示。 表9-2 生产成本明细账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300 100 50 450 根据表9-2编制甲产品成本计算单如表9-3所示。 表9-3 产品成本计算单 项目总成本(5 000件)单位成本(万元/件) 直接材料300 0.06 直接人工100 0.02 制造费用50 0.01 合计450 0.09 (二)多品种生产下的品种法 【例9-2】略 实质是第八章间接费用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分配、完工在产的划分。 【例题2·不定项选择题】某企业为单步骤简单生产企业,设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连续大量生产甲、乙两种产品,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另设有一个供电车间,为全厂提供供电服务,供电车间的费用全部通过“辅助生产成本”归集核算。 20XX年12月份有关成本费用资料如下: (1)12月份发出材料情况如下: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案例(1).doc

【案例4】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案例 【案例1】小李刚大学毕业,就到某家啤酒生产企业从事成本会计核算工作。小李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归结出该公司啤酒生产过程为:啤酒生产工艺流程可以分为制麦工序、糖化工序、发酵工序、包装工序四个工序。从而就可以完成整个的生产流程。根据掌握的资料,小李认为该啤酒生产企业是典型的分步骤生产,因此将其成本核算方法设计为分步成本计算法。这种分析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是否还有其他反嘎可供选择?实际核算工作中又应怎样去实施呢? 【案例2】某汽车生产企业是新成立的股份制企业,主要生产低排量的小汽车,汽车的所有零部件都是由自己生产,而且使每一种零部件都是在一个独立的生产车间生产。所产零部件大多是企业自己使用,也有部分对外出售;各零部件生产车间生产完成后都移交进入半成品库,最后由装配部门从半成品库领取组装成产品对外出售。根据该企业生产特点,可以采用哪一种或哪几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请说明理由。 【案例3】品种法下的成本计算 一、[资料]海西集团下属的北方公司20×7年8月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本月有关成本计算资料如下: 1.月初在产品成本。甲、乙两种产品的月初在产品成本如下,见表9-1。 表9-1 甲、乙产品月初在产品成本资料表 20×7年8月 工时100 000小时;乙产品本月完工200件,月末在产品40件,实际生产工时50 000小时。甲、乙两种产品的原材料都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加工费用发生比较均衡,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均为50%。 3.本月发生生产费用如下: (1)本月发出材料汇总表,见表9-2。 表9-2 发出材料汇总表

材料的比例进行分配。 (2)本月工资结算汇总表及职工福利费用计算表(简化格式),见表9-3。 表9-3 工资及福利费汇总表 250元,市内交通费65元;供电车间负担的市内交通费145元;机修车间负担的外部加工费480元;厂部管理部门负担的办公费1 360元,材料市内运输费200元。 (4)本月以银行存款支付的费用为14 700元,其中基本生产车间负担的办公费1 000元,水费2 000元,差旅费1 400元,设计制图费2 600元;供电车间负担的水费500元,外部修理费1 800元;机修车间负担的办公费400元;厂部管理部门负担的办公费3 000元,水费1 200元,招待费200元,市话费600元。 (5)本月应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22 000元,其中:基本生产车间折旧10 000元,供电车间折旧2 000元,机修车间折旧4 000元,厂部管理部门折旧6 000元。 (6)根据“待摊费用”账户记录,本月应分摊财产保险费3 195元,其中供电车间负担800元,机修车间负担600元,基本生产车间负担1 195元,厂部管理部门负担600元。 二、[品种法的成本计算程序] 1.设置有关成本费用明细账和成本计算单 按品种设置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见表9-10、表9-11)和成本计算单(见表9-21、表9-22),按车间设置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见表9-12、表9-13)和制造费用明细账(见表9-14),其他与成本计算无关的费用明细账,如管理费用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标准答案完整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标准答案 1.产品成本明细账 车间名称:第一车间单位:元 自制半成品明细账 =270 单位成本=243 000 900 本月减少270×700=189 000(元) 产品成本明细账 (1)借:自制半成品140 000 贷:基本生产成本——第一车间140 000 (2)借:基本生产成本——第二车间189 000 贷:自制半成品189 000 (3)借:库存商品367 500 贷:基本生产成本——第二车间367 500

2.(1)第一步还原 还原分配率= 19 74018 800 =1.05 半成品:12 000×1.05=12 600(元) 原材料:2 270×1.05=2 383.5(元) 工资及福利费:1 630×1.05=1 711.5(元) 制造费用:2 900×1.05=3 045(元) (2)第二步还原 还原分配率= 12 60013 125 =0.96 原材料:760×0.96=7 296(元) 工资及福利费:1 400×0.96=1 344(元) 制造费用:4 125×0.96=3 960(元) (3)计算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 原材料:2 710+2 383.5+7 296=12 389.5(元) 工资及福利费:3 360+1 711.5+1 344=6 415.5(元) 制造费用:4 250+3 045+3 960=11 255(元) 合计 30 060元 (1)从资料中可以看出,采用半成品成本综合结转产成品成本中的绝大部分表现为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费用,显然这不能反映产成品成本中的原始构成情况,因而不能据以从整个企业角度分析和考核产品成本的构成和水平。 (2)在管理上要求从整个企业角度分析和考核产品成本构成和水平时,就必须从最后一步起对产成品成本中的半成品综合成本逐步进行还原,以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资料。 3.产品成本明细账

产品成本计算与分析完整版

产品成本计算与分析完 整版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

第九章产品成本计算与分析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主要介绍了企业产品成本的主要计算方法和成本的分析,本章可通过客观题和不定项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基本知识。 最近3年题型题量分析 2013年教材主要变化

2013年教材将品种法区分单一品种生产下的品种法和多品种生产下的品种法分别进行解释,修改部分数字错误,增加了简化分批法计算的例题,实质内容没有变化。 本章基本结构框架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概述 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综合运用 产品成本分析 第一节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概述 适应各种类型生产的特点和管理要求,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各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如下表所示:表9-1 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此外在产品的品种、规格繁多的工业企业中,为简化成本计算,可采用分类法,为配合定额管理也可采用定额法。 【例题1·判断题】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单步骤、大量生产的产品一般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2009年) 【答案】√ 【解析】本题的考点是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

第二节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 一、品种法的特点 (一)成本核算对象是产品品种; (二)品种法下一般定期(每月月末)计算产品成本; (三)如果企业月末有在产品,要将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二、品种法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一)按产品品种设立成本明细账; (二)登记相关成本费用明细账; (三)分配辅助生产成本; (四)分配制造费用; (五)分配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 (六)结转产成品成本。 品种法下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一)单一品种生产下的品种法 【教材例9-1】某工业企业为单步骤简单生产企业,只生产单一产品甲,月初月末在产品比较稳定,计算甲产品成本时可不予考虑。2×12年8月,甲产品共发生生产费用450万元,完工5 000件,有关生产成本明细账如表9-2所示。

在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在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练习 【练习1】:华海公司生产A、B、C、D四种产品,已知201X年3月份有关产量及费用资料如下:要求:根据不同情况,运用不同在产品计算方法。(选作) 1、本月产品数量资料: 本月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数量 2、本月费用相关资料: 本月生产费用 要求: 1、由于A产品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少,所以A种品采用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则A产品的成本计算单可编制为如下: A产品成本计算单 201X年3月

2、由于B产品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但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所以,B产品采用在产品成本按年初固定成本计算,则B产品的成本计算单如下: B产品成本计算单 201X年3月 3、C产品直接材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所以采用在产品只计算材料成本,假设C产品的材料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则C产品的成本计算单可编制如下: C产品成本计算单 201X年3月 4、假设D产品的在产品月末已接近完工,则D产品的在产品成本按完工产品成本计价,D产品的成本计算单可编制如下: D产品成本计算单 201X年3月

【练习2】A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60元,生产中经三道工序其中:第一道工序材料消耗定额30元,工时50小时;第二道工序材料消耗定额18元,工时30小时;第三道工序材料消耗定额12元,工时28小时。各道工序月末在产品的数量分别为:第一道路工序100件;第二道工序80件;第三道工序60件。本月完工产品为69件,月初在产品及本月发生的材料费用共计4000元,人工费用2300元,制造费用1380元。 要求:计算A产品分次投料、陆续加工各工序投料程度、加工程度下的约当在产品数量及成本和完工产品成本。 【练习3】光明公司生产甲产品,月初在产品和本月生产费用合计为654 000元,其中,直接材料成本为480 000元,直接人工成本为54 000元,制造费用为120 000元。该月完工甲产品1000件,月末在产品盘存200件,甲产品所耗直接材料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的,月末在产品完成定额工时500小时。甲产品定额资料:单位产品直接材料费用定额为300元,每小时直接人工定额为20元,每小时制造费用定额为32元。则甲产品本月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分配计算单,如下表 产品成本计算单 产品名称:丁产品2011年7月金额单位:元 要求:根据已知资料,采用定额成本法计算在产品成本 【练习4】 里尼公司生产乙产品,乙产品有关成本资料如表

成本计算方法习题.doc

分批法: 1.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生产组织属于小批生产,采用分批法计算成本。 (1)5月份的产品批号有:9414批号:甲产品10台,本月投产,本月完工6台。9415批号:乙产品10台,本月投产,本月完工2台。 (2)5月份各批号生产费用资料见表: 生产费用分配表 9414批号甲产品完工数量较大,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其他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在产品完工程度为50%。 9415批号乙产品完工数量较少,完工产品按计划成本结转。每台产品单位计划成本:原材料费用460元,工资及福利费用350元,制造费用240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分批法,登记产品成本明细账,计算各批产品的完工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2.某工业企业生产组织属于小批生产,产品批数多,而且月末有许多批号未完工,因而采用简化的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 (1)9月份生产批号有: 9420号:甲产品5件,8月投产,9月20日全部完工。 9421号:乙产品10件,8月投产,9月完工6件。 9422号:丙产品5件,8月末投产,尚未完工。 9423号:丁产品6件,9月初投产,尚未完工。 (2)各批号9月末累计原材料费用(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和工时为: 9420号:原材料费用18000元,工时9020小时。 9421号:原材料费用24000元,工时21500小时。 9422号:原材料费用15800元,工时8300小时。 9423号:原材料费用11080元,工时8220元小时。

(3)9月末,该厂全部产品累计原材料费用68880元,工时47040小时,工资及福利费18816元,制造费用28224元。 (4)9月末,完工产品工时23020元,其中乙产品14000小时。 要求:1.根据上列资料,登记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和各批产品成本明细账。 2.计算和登记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 3.计算各批完工产品成本。 分步法 1.有关资料如下: 产成品成本还原计算表 产品名称:甲产量: 100件单位:元 要求:(1)计算还原分配率。 (2)将还原前产成品成本中的半成品费用,按本月所产半成品成本的结构进行还原,计算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 2.资料: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分三个步骤连续加工,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各步骤发生的费用已填列在成本计算单中,三个步骤的产量记录如下: 计量单位:件

产品成本计算与分析完整版-

第九章 产品成本计算与分析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主要介绍了企业产品成本的主要计算方法和成本的分析,本章可通过客观题和不定项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基本知识。 最近3年题型题量分析 2013年教材主要变化 2013年教材将品种法区分单一品种生产下的品种法和多品种生产下的品种法分别进行解释,修改部分数字错误,增加了简化分批法计算的例题,实质内容没有变化。 本章基本结构框架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概述 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综合运用 产品成本分析 第一节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概述 适应各种类型生产的特点和管理要求,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各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如下表所示: 表9-1 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此外在产品的品种、规格繁多的工业企业中,为简化成本计算,可采用分类法,为配合定额管理也可采用定额法。 【例题1·判断题】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单步骤、大量生产的产品一般

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2009年) 【答案】√ 【解析】本题的考点是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 第二节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 一、品种法的特点 (一)成本核算对象是产品品种; (二)品种法下一般定期(每月月末)计算产品成本; (三)如果企业月末有在产品,要将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二、品种法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一)按产品品种设立成本明细账; (二)登记相关成本费用明细账; (三)分配辅助生产成本; (四)分配制造费用; (五)分配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 (六)结转产成品成本。 品种法下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一)单一品种生产下的品种法 【教材例9-1】某工业企业为单步骤简单生产企业,只生产单一产品甲,月初月末在产品比较稳定,计算甲产品成本时可不予考虑。2×12年8月,甲产品共发生生产费用450万元,完工5 000件,有关生产成本明细账如表9-2所示。 表9-2 生产成本明细账

成本会计核算方法

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1、品种法 (1)定义 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2)成本对象 品种法的成本计算对象为:产品品种。实际工作中,可以将“品种法”之下的成本对象变通应用为:产品类别、产品品种、产品品种规格。 (3)计算方法及要点 品种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要点为:以“品种”为对象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成本计算单;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会计期间”;以“品种”为对象归集和分配费用;以“品种”为主要对象进行成本分析。 4)适用范围 品种法适合于大批大量、单步骤生产的企业。如发电、采掘业、管理上只要求考核最终产品的企业。 2、分批法 (1)定义 以产品批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2)成本对象 产品的“批”。分批法是一种很广义的成本计算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有“批号”、“批次”的定义。可以按照下列方式确定成本对象:产

品品种、存货核算中分批实际计价法下的“批”、生产批次、制药等企业的产品“批号”、客户订单——即按照客户订单计算成本的方法、其他企业需要并自定义的“批” (3)计算方法及要点 分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要点为:以“批号”、“批次”为成本计算对象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成本计算单。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自,工期”,一般不存在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若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在产品间分配采用定额法。 (4)适用范围 单件、小批生产企业、按照客户定单组织生产的企业——因而也称“订单法” 3、分步法 (1)定义 以产品生产阶段、“步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 (2)成本对象 分步法下的“步”同样是广义的,在实际工作中有丰富的、灵活多样的具体内涵和应用方式,分步法下之“步”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定义为下列“步”含义:部门——即计算考核“部门成本”、车间、工序、特定的生产、加工阶段、工作中心,上述情况的随意组合 (3)计算方法及要点 较之其他方法,分步法在具体计算方式方法上很有不同,这主要

标准成本核算方法

标准成本核算方法 1.A工厂是一个生产某种汽车零件的专业工厂,产品成本计算采用标准成本计算系统,有关资料如下: (1)成本差异账户包括:材料价格差异、材料数量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2)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除直接材料外的其他费用陆续发生,其在产品约当产成品的系数为:月初在产品0.6,月末在产品0.4。 (3)成本差异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在每月末结转“主营业务成本”账户。 (4)单位产品标准成本为56元,其中:直接材料30元(10千克×3元/千克),直接人工16元(4小时×4元/小时),变动制造费用6元(4小时×1.5元/小时),固定制造费用 4元(4小时×1元/小时)。 (5)本月生产能量11000小时,月初在产品数量600件,本月投产数量2500件,月末在产品数量700件,月初产品数量100件,月末产品数量120件。 (6)期初库存原材料1000千克,本月购入原材料30000千克,实际成本88500元(已用支票支付);本月生产领用原材料25500千克。 (7)实际耗用工时9750小时;应付生产工人工资40000元;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15000元;实际发生固定制造费用10000元。 要求: (1)编制以下业务的会计分录: ①购入原材料; ②领用原材料; ③将生产工人工资记入有关成本计算账户; ④结转本期变动制造费用; ⑤结转本期固定制造费用; ⑥完工产品入库; ⑦期末结转本期成本差异。 (2)计算本月的主营业务成本。 (3)计算期末存货成本。 1.【正确答案】(1)编制以下业务的会计分录 ①购入原材料: 实际成本88500(元) 标准成本3元/千克×30000千克=90000(元) 价格差异-1500(元) 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90000 贷:银行存款88500 材料价格差异1500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199不同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有不同的特点,对成本管理有不同的要求。这对成本计算的具体方法有很大影响。也就是说,只有根据企业生产的特点和成本管理的不同要求,选择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才能正确计算产品成本 (一)主要生产类型和成本管理要求 不同企业根据生产过程和生产组织的不同,可分为不同的类型: 1。根据生产过程的特点,可分为 ①一步生产:也称简单生产,即生产工艺中没有任何步骤的不间断生产如发电、熔炼和铸造、采矿业等。 ②多步生产也称为复杂生产,是指在技术上可以中断的由几个步骤组成的生产如果这些步骤按顺序进行,并且不能共存或颠倒,则在最后一步完成之前不能生产成品。这种生产称为连续复杂生产。如纺织、冶金、造纸等。如果这些步骤在时间上不连续,它们可以同时进行。每一步生产不同的备件,然后组装成成品。这种生产称为装配复合生产。如机械、电器、船舶等。:

2。根据生产组织的特点,可分为: ①大规模生产指同一品种和规格的产品的连续和重复生产。这种生产一般品种少,生产稳定。如发电、采煤、冶金等。对大规模生产产品的需求一般是单一和稳定的,而且需求量很大。 ②大规模生产;它指的是预先确定的批次和有限的生产数量。这种生产的特点是品种或规格更多,并且是分批和分批组织的。这种生产组织是现代企业生产的主要形式 ③单件生产它根据订单和每种产品组织生产。这种形式的生产组织是罕见的主要适用于一些大型复杂产品。如重型机械、造船、特种设备等。 不同的企业对成本管理有不同的要求例如,一些企业只需要计算成品成本,而另一些企业不仅需要计算成品成本,还需要计算每一步的半成品成本。一些企业要求按月计算成本,而另一些企业可能只要求在完成一批产品后计算成本。成本管理要求的差异也是影响成本计算方法选择的一个因素。 (2)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确定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第七章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要了解产品成本计算品种法、分步法和分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掌握成本计算的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成本计算的步骤和程序,熟练掌握产品成本计算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运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品种法、分步法和分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掌握成本计算的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成本计算的步骤和程序。分批法的几种方法运用 2、产品成本计算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运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品种法 第二节分批法 第三节分步法 【教学课时】 理论课时 12节 实训课时 6节 第一节品种法 一、定义 亦称简单法。是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并按不同的产品品种开设成本计算单,按产品品种分配和归集生产费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二、适用 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及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但管理上不需要按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生产。 三、品种法成本计算程序 1、根据原始凭证和其他有关资料编制各种生产费用分配表 2、根据费用分配表登记各种成本费用明细帐 3、根据辅助生产费用明细帐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4、根据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登记各种成本费用明细帐 5、根据制造费用明细帐记录编制制造费用分配表 6、根据制造费用分配表登记产品成本明细帐 7、根据产品成本明细帐记录编制产品成本计算单 8、根据完工产品成本计算单编制完工产品成本汇总表 四、品种法举例 85页 第二节分批法 一、定义 分批法又叫定单法。它是以产品批别(或定单)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 二、适用 小批单件的多步骤货单步骤生产,如重型机械制造,船舶制造等。 三、主要特点: 分批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成本计算对象:产品的批别或件别 分批法的成本计算对象是购买者的定单或内部定单或企业事先规定的产品批别,并按每一张定单或每一批产品开设产品成本计算单。对能按定单或批次划分的直接费用,可直接计入各该产品成本计算单的有关成本项目;对不能明确定单或批次的间接费用,先按发生地点归集,然后采用当月分配法或累计分配法,按一定的标准在各受益对象之间进行分配。 (二)成本计算期:产品成本计算时不定期的,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的生产周期基本一致。

第九章产品成本计算与分析(完整版)

第九章产品成本计算与分析本章考情分析 近3年考试的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判断题。2013年试题分数为4分,2012年未直接出题,2011年试题分数为2分,本章内容不重要。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概述第二节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 第三节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第四节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 第五节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综合运用第六节产品成本分析 本章学习导读本章学习重点关注各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特点及优点和缺点,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综合运用及成本分析的方法等。 2014年本章教材无变化第一节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概述 一、确定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主要因素有:成本计算对象、成本计算期及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二、成本计算对象的确定,是正确计算产品成本的前提,也是区别各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主要标志。 三、生产类型不同、管理要求不同,对产品成本计算的影响也不同,这一不同主要体现在产品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上。 四、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决定了不同的成本计算期和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五、产品成本计算的主要方法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种: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简称品种法;以产品的批别为成本计算对象,简称分批法;以产品生产步骤为成本核算对象,简称分步法。 六、各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

【提示】此外在产品的品种、规格繁多的工业企业中,为简化成本计算,可采用分类法;在定额管理工作有一定基础的工业企业中,为配合和加强生产费用和产品成本的定额管理,还可以采用定额法。 【例题?单选题】针对大量大批生产经营组织的特点和管理上要求分步计算产品成本,则选择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A.分批法 B.品种法 C.分步法 D.分类法 【答案】C【解析】针对大量大批生产经营组织的特点和管理上要求分步计算产品成本,则选择分步法作为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第二节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 一、品种法的特点 品种法,是指以产品品种为成本核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成本,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单步骤、大量生产的企业,如发电、供水、采掘等企业。 【例题?判断题】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单步骤、大量生产的产品,一般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2009年) 【答案】√ 【解析】品种法,一般适用于单步骤、大量生产的企业,如发电、供水、采掘等企业。 在这种类型的生产中,产品的生产技术过程不能从技术上划分为步骤,或者生产按流水线组织,管理上不要求按照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都可以按照品种计算产品成本。 品种法计算成本的主要特点: (一)成本核算对象是产品品种。如果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全部生产成本都是直接成本,可直接记入该产品成本明细账的有关成本项目中,不存在在各种成本核算对象之间分配成本的问题。如果生产多种产品,间接生产成本(包括制造费用)则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在各成本核算对象之间进行分配。 【提示】教材第八章中是以品种法介绍的成本计算方法。 (二)品种法下一般定期(每月月末)计算产品成本。 (三)如果企业月末有在产品,要将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二、品种法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了解) (一)按产品品种设立成本明细账,根据各项费用的原始凭证及相关资料编制有关记账凭证并登记有关明细账(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基本生产明细账、制造费用明细账),并编制各种费用分配表分配各种要素费用。 (二)根据各种费用分配表和其他有关资料,登记辅助生产明细账、基本生产明细账、制造费用明细账等。 (三)分配辅助生产成本。 (四)分配制造费用。 (五)分配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 (六)结转产成品成本。 三、品种法下产品成本计算的应用(2013年教材新增) (一)单一品种生产下的品种法 如果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单一品种,可直接根据有关原始凭证及费用汇总表登记生产成本明细账,编制产品成本计算单即可计算该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二)多品种生产下的品种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