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金量的测定(标准状态:现行)

金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金量的测定(标准状态:现行)
金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金量的测定(标准状态:现行)

I C S73.060.99

D4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 B/T20899.1 2019

代替G B/T20899.1 2007

金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金量的测定

M e t h o d s f o r c h e m i c a l a n a l y s i s o f g o l do r e s

P a r t1: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o f g o l d c o n t e n t

2019-12-31发布2020-1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前言

G B/T20899‘金矿石化学分析方法“分为14个部分:

第1部分:金量的测定;

第2部分:银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3部分:砷量的测定;

第4部分:铜量的测定;

第5部分:铅量的测定;

第6部分:锌量的测定;

第7部分:铁量的测定;

第8部分:硫量的测定;

第9部分:碳量的测定;

第10部分:锑量的测定;

第11部分:砷量和铋量的测定;

第12部分:砷二汞二镉二铅和铋量的测定原子荧光光谱法;

第13部分:铅二锌二铋二镉二铬二砷和汞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第14部分:铊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三本部分为G B/T20899的第1部分三

本部分按照G B/T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三

本部分代替G B/T20899.1 2007‘金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第1部分:金量的测定“三

本部分与G B/T20899.1 2007相比,除进行了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 重复性 和 再现性 要求(见2.7二3.7二4.7和5.7);

删除了 允许差 要求(见2007年版的2.7和3.7);

增加了 方法3:活性炭富集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和 方法4:活性炭富集 碘量法 (见第4章和第5章)三

本部分由全国黄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 A C/T C379)提出并归口三

本部分起草单位:长春黄金研究院有限公司二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二山东国大黄金股份有限公司二深圳市金质金银珠宝检验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二河南中原黄金冶炼厂有限责任公司二灵宝黄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二国投金城冶金有限责任公司二赤峰吉隆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二山东黄金冶炼有限公司二招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金翅岭金矿二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二湖南辰州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二潼关中金冶炼有限责任公司二江苏北矿金属循环利用科技有限公司二北矿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三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芦新根二陈永红二马丽军二洪博二孟宪伟二苏广东二王佳俊二苏本臣二周旭亮二穆岩二钟英楠二夏珍珠二卢小龙二张园二俞金生二刘永玉二林常兰二龙秀甲二包卫东二邱盛香二王建政二孔令强二邵国强二王德雨二党宏庆二胡站锋二朱延胜二张斗群二吕晓兆二周发军二徐忠敏二杨永文二高小飞二叶芳芳二田娜二周童二谢大伟二王皓莹二刘秋波三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 B/T20899.1 2007三

金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金量的测定

警示 使用本标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三本标准并未指出所有的安全问题三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三

1范围

G B/T20899的本部分规定了金矿石中金量的测定方法三

本部分适用于金矿石中金量的测定三方法1测定范围:0.20g/t~150.0g/t;方法2测定范围: 0.10g/t~100.0g/t;方法3测定范围:0.10g/t~100.0g/t;方法4测定范围:0.30g/t~100.0g/t三

2方法1:火试金重量法

2.1方法提要

试料经配料二熔融,获得适当质量的含有贵金属的铅扣与易碎性的熔渣三通过灰吹使金二银与铅扣分离,得到金银合粒,合粒经硝酸分金后,用重量法测定金量三

2.2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蒸馏水或相当纯度的水三

2.2.1碳酸钠:工业纯,粉状三

2.2.2氧化铅:工业纯,粉状三氧化铅中的金量小于0.02g/t三

2.2.3硼砂:工业纯,粉状三

2.2.4玻璃粉:粒度?0.18mm三

2.2.5二氧化硅:工业纯,粉状三

2.2.6硝酸钾:工业纯,粉状三

2.2.7面粉三

2.2.8覆盖剂(2+1):两份碳酸钠与一份硼砂混匀三

2.2.9纯银(w A g?99.99%)三

2.2.10硝酸银溶液(10g/L):称取5.000g纯银(2.2.9),置于300m L烧杯中,加入20m L硝酸溶液(2.2.13),低温加热至完全溶解,冷却至室温,移入500m L容量瓶中,用硝酸溶液(2.2.13)洗涤烧杯,洗液合并入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三1m L此溶液含10m g银三

2.2.11硝酸(ρ=1.42g/m L)三

2.2.12硝酸溶液(1+7)三

2.2.13硝酸溶液(1+2)三

2.3仪器和设备

2.3.1试金坩埚:材质为耐火黏土,容积约为300m L或保证放置试料深度不超过坩埚深度的3/4三2.3.2镁砂灰皿:水泥(标号425)二镁砂(?0.18mm)与水按质量比(15?85?10)搅拌均匀,在灰皿机上压制成型,体积不小于5m L,阴干3个月后备用三

实验六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实验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容量法、库仑滴定法测定化学需氧量的原理和技术,熟悉库仑仪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复习第二章有机污染物综合指标的含义及测定方法 二、重铬酸钾法(COD Cr) (一)、原理 在强酸性溶液中,准确加入过量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加热回流,将水样中还原性物质(主要是有机物)氧化,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亚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回滴,根据所消耗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量计算水样化学需氧量。 (二)、仪器 1.500mL全玻璃回流装置。 2.加热装置(电炉)。 3.25mL或50mL酸式滴定管、锥形瓶、移液管、容量瓶等。 (三)、试剂 烘干2h的基准或优质纯重铬酸钾12.258g溶于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稀释至标线,摇匀。 2.试亚铁灵指示液:称取1.485g邻菲啰啉(C12H8N2·H2O)、0.695g硫酸亚铁(FeSO4·7H2O)溶于水中,稀释至100mL,贮于棕色瓶内。 亚铁铵溶于水中,边搅拌边缓慢加入20mL浓硫酸,冷却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标线,摇匀。临用前,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标定。

标定方法:准确吸取10.00m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于500mL锥形瓶中,加水稀释至110mL左右,缓慢加入30mL浓硫酸,混匀。冷却后,加入3滴试亚铁灵指示液(约0.15mL),用硫酸亚铁铵溶液滴定,溶液的颜色由黄色经蓝绿色至红褐色即为终点。 式中:c——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用量(mL)。 4.硫酸-硫酸银溶液:于500mL浓硫酸中加入5g硫酸银。放置1—2d,不时摇动使其溶解。 5.硫酸汞:结晶或粉末。 (四)、测定步骤 1.取20.00mL混合均匀的水样(或适量水样稀释至20.00mL)置于250mL磨口的回流锥形瓶中,准确加入10.00m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及数粒小玻璃珠或沸石,连接磨口回流冷凝管,从冷凝管上口慢慢地加入30mL硫酸-硫酸银溶液,轻轻摇动锥形瓶使溶液混匀,加热回流2h(自开始沸腾时计时)。 对于化学需氧量高的废水样,可先取上述操作所需体积1/10的废水样和试剂于15×150mm硬质玻璃试管中,摇匀,加热后观察是否成绿色。如溶液显绿色,再适当减少废水取样量,直至溶液不变绿色为止,从而确定废水样分析时应取用的体积。稀释时,所取废水样量不得少于5mL,如果化学需氧量很高,则废水样应多次稀释。废水中氯离子含量超过30mg/L时,应先把0.4g硫酸汞加入回流锥形瓶中,再加20.00mL废水(或适量废水稀释至20.00mL),摇匀。 2.冷却后,用90mL水冲洗冷凝管壁,取下锥形瓶。溶液总体积不得少于140mL,否则因酸度太大,滴定终点不明显。 3.溶液再度冷却后,加3滴试亚铁灵指示液,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的颜色由黄色经蓝绿色至红褐色即为终点,记录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用量。 4.测定水样的同时,取20.00mL重蒸馏水,按同样操作步骤作空白试验。记录滴定空白时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用量。

COD标准测定方法-国标GB11914-89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COD 标准测定方法:国标 GB11914-89 化学需氧量的 测定
2011-7-20 8:45:00 来源:姜堰市银河仪器厂
1 应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含 COD 值大于 30mg/L 的水样,对未经稀释的水样的测 定上限为 700 mg/L。超过水样稀释测定。 本标准不适用于含氯化物浓度大于 1000 mg/L(稀释后)的含盐水。 2 定义 在一定条件下,经重铬酸钾氧化处理时,水样中的溶解性物质和悬浮物所消耗的重 铬酸钾盐相对应的氧的质量浓度。 3 原理 在水样中加入已知量的重铬酸钾溶液,并在强酸介质下以银盐作催化剂,经沸腾回 流后,以试亚铁灵为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滴定水样中未被还原的重铬酸钾有西欧爱 好的硫酸亚铁铵的量换算成消耗氧的质量浓度。 在酸性重铬酸钾条件下,芳烃及吡啶难以被氧化,其氧化率较低。在硫酸因催化作 用下,直链脂肪族化合物可有效地被氧化。 4 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实验时所用试剂均为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试验用水均为蒸 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 4.1 硫酸银(Ag2SO4),化学纯。 4.2 硫酸汞(Hg SO4),化学纯。 4.3 硫酸(H2SO4),ρ=1.84g/Ml。 4.4 硫酸银-硫酸试剂:向 1L 硫酸(4.3)中加入 10g 硫酸银(4.1),放置 1~2 天使 之溶解,并混匀,使用前小心摇动。 4.5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 4.5.1 浓度为 C(1/6K2Cr2O7)=0.250mol/L 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将 12.258g 在 105℃ 干燥 2h 后的重铬酸钾溶于水中,稀释至 1000mL。 4.5.2 浓度为 C(1/6K2Cr2O7)=0.0250mol/L 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将 4.5.1 条的溶液 稀释 10 倍而成。 4.6 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 4.6.1 浓度为 C〔(NH4)2Fe(SO4)2· 6H2O〕≈0.10mol/L 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

实验一、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钾法)

实验一、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钾法) 一、概述 化学需氧量(COD),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氧化剂的量,以氧的毫克/升来表示。化学需氧量反映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水中还原性物质包括有机物、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水被有机物污染是很普遍的,因此化学需氧量也作为有机物相对含量的指标之一。 水样的化学需氧量,可受加入氧化剂的种类及浓度,反应溶液的酸度、反应温度和时间,以及催化剂的有无而获得不同的结果。化学需氧量亦是一个条件性指标,必须严格按操作步骤进行。对于工业废水,我国规定用重铬酸钾法,其测得的值为COD Cr。 1.方法原理 在强酸性溶液中,一定量的重铬酸钾氧化水样中还原性物质,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亚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溶液回滴。根据消耗的重铬酸钾量算出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消耗氧的量。 2.干扰及其消除 酸性重铬酸钾氧化性很强,可氧化大部分有机物,加入硫酸银作催化剂时,直链脂肪族化合物可完全被氧化,而芳香族有机物却不易被氧化,吡啶不被氧化,挥发性直链脂肪族化合物、苯等有机物存在于蒸气相,不能与氧化剂液体接触,氧化不明显。氯离子能被重铬酸盐氧化,并且能与硫酸银作用产生沉淀,影响测定结果,故在回流前向水样中加入硫酸汞,使成为络合物以消除干扰。氯离子含量高于2000mg/L 的样品应先作定量稀释、使含量降低至2000mg/L以下,再行测定。 3.方法的适用范围 用L浓度的重铬酸钾溶液可测定大于50mg/L的COD值。用L浓度的重铬酸钾溶液可测定5—50mg/L 的COD值,但准确度较差。 二、仪器及试剂 1.仪器 (1)回流装置:带250ml锥形瓶的全玻璃回流装置见图3-2-1(如取样量在30ml以上,采用 500ml锥形瓶的全玻璃回流装置)。 (2)加热装置:电热板或变阻电炉。 (3)50ml酸式滴定管。 2.试剂

石灰石化学分析方法

石灰石化学分析方法 分析化验联系电话0519886339130找李主任1. 烧失量的测定称取1.0000克试样,至于瓷坩埚中,放在马弗炉内,从低温逐渐升高温度,在900~1000℃下灼烧1h。2. 二氧化硅的测定称取约0.6g试样,精确至0.0001g ,置于铂坩埚中,将盖斜置于坩埚上,并留有一定缝隙,在900~1000℃下灼烧5min,取出坩埚冷却至室温,用玻璃棒仔细压碎块状物,加入0.3g无水碳酸钠混匀,再将坩埚置于950~1000℃下灼烧10min ,取下冷却至室温。将烧结块移入瓷蒸发皿中,加少量水润湿,盖上表面皿,从皿口加入5mL盐酸(1+1)及2~3滴硝酸,待反应停止后取下表面皿,用平头玻璃棒压碎块状物使分解安全,用热盐酸(1+1)清洗坩埚数次,洗液合并于蒸发皿中,将蒸发皿置于沸水浴上,皿上放一玻璃三角架,再盖上表面皿,蒸发至糊状后,加入1g氯化氨,充分搅匀,在沸水浴上蒸发至干后继续蒸发10~15min 。取下蒸发皿,加入10~20mL热盐酸(3+97),搅拌使可溶性盐溶解。用中速滤纸过滤,用胶头檫棒以热水檫洗玻璃棒及蒸发皿,用热水洗涤10~12次。滤液及洗液保存于250mL容量瓶中。将沉淀连同滤纸一并移入原铂坩埚中,干燥、灰化后,放入已升温至950~1000℃的马弗炉内灼烧30min,取出坩埚至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恒量。向坩埚内加数滴水润

湿沉淀,加3滴硫酸(1+4)和5mL氢氟酸,放入通风橱缓慢加热,蒸发至干,升高温度继续加热至三氧化硫白烟完全散尽。将坩埚放入已升温至950~1000℃内灼烧30min,取出坩埚至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恒量。经氢氟酸处理后得到的残渣中加入1g焦硫酸钾,在500~600℃下熔融至透明,熔块用热水和数滴盐酸(1+1)溶解,溶液并入分离二氧化硅后得到的滤液和洗液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3. 氧化钙的测定吸取25mL于400mL烧杯中,加水稀释约200mL,加5mL三乙醇胺(1+2)及适量的CMP(1.000g钙黄绿素、1.000g甲基百里香酚蓝、0.200g酚酞、50g已在105℃烘干过的硝酸钾)混合指示剂,在搅拌下加入氢氧化钾(200g/L)至出现绿色荧光后再过量5~8mL ,以EDTA(0.015mol/L)滴定至绿色荧光消失并出现红色。 4. 氧化镁的测定吸取25mL于400mL烧杯中,加水稀释约200mL,依次加入1mL 酒石酸钾钠(100 g/L)和5mL三乙醇胺(1+2),搅拌,然后加入25mL、pH10缓冲溶液(67.5g氯化氨、570mL氨水)及适量的酸性铬蓝K—萘酚绿B混合指示剂(1.000g酸性铬蓝K、0.200g萘酚绿B、50g硝酸钾),以EDTA(0.015mol/L)滴定,近终点时应缓慢滴定至纯蓝色。5. 浆液pH值的测量电极每天使用前用缓冲溶液进行检查和校核pH值测量必须在现场流动的浆液中进行,并同时观测温度,通过pH计所显示的数字,对浆液在线pH计的读数进行对比。测量完毕

实验二 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实验二水样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实验目的 掌握用高锰酸钾法测定水中化学需氧量(COD)的原理和方法。 主要试剂和仪器 试剂:1.0.02mol·L-1 KMnO4溶液(A液)。2. 0.002mol·L-1 KMnO4 溶液(B 液)。3.1:3硫酸。4. 在105-110℃烘干一小时并冷却的草酸钠基准试剂。 仪器:水浴装置,锥形瓶台秤,电子天平,250mL烧杯,250mL锥形瓶,500mL 烧杯,25mL移液管,250mL容量瓶,洗瓶,酸碱滴定管,胶头滴管,玻璃棒,镊子,烘干箱,称量瓶,50mL小烧杯。 实验原理 化学需氧量(COD)是在一定条件下,采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它是水中还原性物质多少的一个指标。COD越大说明水体被污染的程度越重。 水样COD 的测定,会因加入氧化剂的种类和浓度、反应溶液的温度、酸度和时间,以及催化剂的存在与否而得到不同的结果。因此,COD 是一个条件性的指标,必须严格按操作步骤进行测定。COD 的测定有几种方法,对于污染较严重的水样或工业废水,一般用重铬酸钾法或库仑法,对于一般水样可以用高锰酸钾法。由于高锰酸钾法是在规定的条件下所进行的反应,所以水中有机物只能部分被氧化,并不是理论上的全部需氧量,也不能反映水体中总有机物的含量。因此,常用高锰酸盐指数这一术语作为水质的一项指标,以有别于重铬酸钾法测定的化学需氧量。高锰酸钾法分为酸性法和碱性法两种,本实验以酸性法测定水样的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以每升多少毫克O2表示。 水样加入硫酸酸化后,加入一定量的KMnO4溶液,并在沸水浴中加热反应一定时间。然后加入过量的Na2C2O4标准溶液,使之与剩余的KMnO4充分作用。再用KMnO4溶液回滴过量的Na2C2O4,通过计算求得高锰酸盐指数值。 反应方程式: 测定:4MnO4-+ 5C+ 12 H+ =4Mn2++5 CO2↑+6H2O 标定: 2 MnO4-+ 5C2O42-+ 16H+=2Mn2++10 CO2↑+8H2O MnO4-与C2O42-反应的注意事项:三度一点

国标化学需氧量的测定--COD标准测定法

国标GB 11914-89化学需氧量的测定--COD标准测定法 (YHCOD-100型COD自动消解回流仪的原理及操作过程) 1应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含COD值大于30mg/L的水样,对未经稀释的水样的测定上限为700 mg/L。超过水样稀释测定. 本标准不适用于含氯化物浓度大于1000 mg/L(稀释后)的含盐水。 2定义 在一定条件下,经重铬酸钾氧化处理时,水样中的溶解性物质和悬浮物所消耗的重铬酸钾盐相对应的氧的质量浓度。 3 原理 在水样中加入已知量的重铬酸钾溶液,并在强酸介质下以银盐作催化剂,经沸腾回流后,以试亚铁灵为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滴定水样中未被还原的重铬酸钾有西欧爱好的硫酸亚铁铵的量换算成消耗氧的质量浓度。 在酸性重铬酸钾条件下,芳烃及吡啶难以被氧化,其氧化率较低。在硫酸因催化作用下,直链脂肪族化合物可有效地被氧化。 4 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实验时所用试剂均为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试验用水均为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 4.1 硫酸银(Ag2SO4),化学纯。 4.2 硫酸汞(Hg SO4),化学纯。 4.3硫酸(H2SO4),ρ=1.84g/Ml。 4.4硫酸银-硫酸试剂:向1L硫酸(4.3)中加入10g硫酸银(4.1),放置1~2天使之溶解, 并混匀,使用前小心摇动。 4.5重铬酸钾标准溶液: 4.5.1浓度为C(1/6K2Cr2O7)=0.250mol/L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将12.258g在105℃干燥2h 后的重铬酸钾溶于水中,稀释至1000mL。 4.5.2浓度为C(1/6K2Cr2O7)=0.0250mol/L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将4.5.1条的溶液稀释10 倍而成。 4.6 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 4.6.1 浓度为C〔(NH4)2Fe(SO4)2·6H2O〕≈0.10mol/L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溶解39g 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6H2O〕于水中,加入20ml硫酸(4.3),待其溶液冷却后稀释至1000ml。 4.6.2 每日临用前,必须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4. 5.1)准确标定此溶液(4. 6.1)的浓度。

重铬酸钾法测定化学需氧量(简)

重铬酸钾法测定化学需氧量(CODcr) 步骤: (1)、取20.00ml混合均匀的水样(或适量水样稀释至20.00ml)置250ml磨口的回流锥形瓶中,准确加入10.00m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及数粒小玻璃珠或沸石,连接磨口回流冷凝管,从冷凝管上口慢慢地加入30ml硫酸-硫酸银溶液,轻轻摇动锥形瓶使溶液混匀,加热回流2h (自开始沸腾时计时)。 注1、对于化学需氧量高的废水样,可先取上述操作所需体积1/10的废水样和试剂于15×150mm硬质玻璃试管中,摇匀,加热后观察是否变绿色;如溶液显绿色,再适量减少废水取样量,直至溶液不变绿色为止,从而确定废水样分析时应取用的体积。稀释时所取废水样量不得少于5ml,如果化学需氧量很高,则废水样应多次稀释。 注2、废水中氯离子含量超过30mg/L时,应先把0.4g硫酸汞加入回流锥形瓶中,再加20.00ml废水(或适量水样稀释至20.00ml)、摇匀。以下操作同上。 (2)、冷却后,用90ml水冲洗冷凝管壁,取下锥形瓶。溶液总体积不得少于140ml,否则因酸度太大,滴定终点不明显。 (3)、溶液再度冷却后,加3滴试亚铁灵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的颜色由黄色经蓝绿色至红褐色即为终点,记录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用量。 (4)、测定水样的同时,以20.00ml重蒸馏水,按同样操作步骤作空白试验,记录滴定空白时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用量。 计算: (V0--V1)×C×8×1000 CODcr(02,mg/L)= V 式中,C--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V0--滴定空白时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用量(ml);V1----滴定水样时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用量(ml);V---水样的体积;8--氧(1/20)摩尔质量(g/mol)。

建筑石灰试验方法化学分析方法

建筑石灰试验方法化学分析方法 时间: 2004-01-18 11:57:13 | [<<][>>]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石灰化学分析的仪器设备、试样制备、试验方法和结果计算以及化学分析允许误 差。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生石灰、生石灰粉和消石灰粉化学分析方法,其他品种石灰可参照使用。 2 总则 2.1送检试样应具有代表性,数量不少于100g,装在磨口玻璃瓶中,瓶口密封。检验时,将试样混均以 四分法缩取25g,在玛钵内研细全部通过80um方孔筛用磁铁除铁后,装人磨口瓶内供分析用。 2.2分析天平不应低于四级,最大称量200g,天平和砝码应定期进行检定。 2.3称取试样应准确至0.0002g,试剂用量与分析步骤严格按照本标准规定进行。 2.4化学分析用水应是蒸馏水或去离子水,试剂为分析纯和优级纯。所用酸和氨水,未注明浓度均为浓

酸和浓氨水。 2.5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应进行校正。 2.6做试样分析时,必须同时做烧失量的测定,容量分析应同时进行空白试验。 2.7分析前,试样应于100-105℃烘箱中干燥2h。 2.8各项分析结果百分含量的数值,应保留小数点后二位。 3 分析方法 3.1二氧化硅的测定 3.1.1氟硅酸钾容量法 3.1.1.1方法提要 在有过量的氟,钾离子存在的强酸性溶液中,使硅酸形成氟硅酸钾(KaSiF 6)沉淀,经过滤、洗涤、中 和滤纸上的残余酸后,加沸水使氟硅酸钾沉淀水解生成等当量的氢氟酸,然后以酚酞为指示剂,用氢氧化钠 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3.1.1.2试剂

a.硝酸(浓); b.氯化钾(固体) c.氟化钾溶液(150s/L):将15g氟化钾放在塑料杯中,加50mL水溶解后,再加20mI硝酸,用 水稀释至100mL,加固体氯化钾至饱和,放置过夜,倾出上层清液,贮存于塑料瓶中备用; d.氯化钾-乙醇溶液(50g/L):将5g氯化钾溶于50mL水中,用95%乙醇,稀至100mL混匀; e.酚酞指示剂乙醇溶液(10g/L):将1g酚酞溶于95%乙醇,并用95%乙醇稀释至100mL; f.氢氧化钠标准溶液(0.05mol/L):将10g氢氧化钠溶于5L水中,充分摇匀,贮于塑料桶中; 标定方法:准确称取0.3000g苯二甲酸氢钾置于400mL烧杯中,加入约15 0mL新煮沸的冷水 (用氢氧化钠熔液中和至酚酞呈微红色),使其溶解,然后加入7 ̄ 8滴酚酞指示剂乙醇溶液(10g/L), 以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色为终点,记录V。 氢氧化钠溶液对二氧化硅的滴定度按式(1)计算: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及经验总结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化学需氧量简称COD ,是利用化学氧化剂将废水中可氧化物质(如有机物、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氧化分解。然后根据消耗的氧化剂算出氧的消耗量。用氧mg/L 表示,它反映了水体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 重铬酸钾法测定化学需氧量适用于工艺排放废水,污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测定范围COD 30-700mg/L 的水样,大于此水样应稀释后测定。不适用于氯化物浓度大于1000mg/L 的含盐水中COD 的测定。 一、测定原理是: 在水样中加入已知量的重铬酸钾溶液并在强酸性溶液中以银盐作催化剂,经沸腾回流后,以试亚铁灵为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滴定水样中未被还原的重铬酸钾,由消耗的硫酸亚铁铵换算成消耗氧的质量浓度。 二、试剂配制及其用途: 1、重铬酸钾标准溶液0.25mol/L 称取预先在120度烘干2h 的基准或优级纯重铬酸钾12.258克溶于水中,移入1000ml 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摇匀。重铬酸钾用于氧化水样中的还原物质。 2、试亚铁灵指示剂:称取1.485克邻菲啰啉和0.695克硫酸亚铁溶于水中,稀释100ml ,摇匀,处于棕色瓶内。用硫酸亚铁铵滴定时,颜色变化是由橙色变成绿色再到红褐色指示终点。 3、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浓度:0.10mol/L , 4、硫酸-硫酸银溶液:于2500ml 浓硫酸中加入25克硫酸银,放置1-2天不时摇动,使其溶解.调节溶液PH 5、硫酸汞:AR 或CP ,消除Cl-干扰。 三、分析步骤: 1:回流。取20.00ml 混合均匀的水样(或适量水样稀释至20.00ml )置250ml 磨口的回流锥形瓶中,准确加入10.00ml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及数粒玻璃珠或沸石,连接回流冷凝管,从冷凝管上口慢慢地加入30ml 硫酸-硫酸银溶液,轻轻摇动锥形瓶使溶液混匀,加热回流2小时。 2:滴定。关闭加热装置,待溶液冷却后,用90ml 水冲洗冷凝管壁,取下锥形瓶,此时,溶液总体积不得少于140ml ,否则,因酸度太大,滴定终点不明显。溶液再度冷却后,加入3滴试亚铁灵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的颜色由黄色经蓝绿色至红褐色即为终点,记下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的用量。 3:空白试验:测定水样时,以20.00ml 蒸馏水,按同样的操作步骤作空白试验。记录滴定空白时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用量。 四、结果计算: 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计算: c [(NH4)2Fe (SO4)2·6H2O ]=V 250.010?=V 50 .2 V ——滴定空白时消耗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 2.以mg/L 计的水样化学需氧量(以O 计),按下式计算: V c V V L mg O COD Cr 1000 8)()/,(10???-=

铟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砷量的测定

ICS .77.99 YS Array铟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砷量的测定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Indium Part 1:Determination of arsenic content- Hydride generation-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送审稿) ××××-××-××发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前言 YS/T 276《铟化学分析方法》共包括11个部分: ——第一部分砷量的测定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第二部分锡量的测定苯芴酮-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分光光度法 ——第三部分铊量的测定甲基绿分光光度法 ——第四部分铝量的测定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 ——第五部分锌、铁量的测定方法一:电热原子吸收光谱法 方法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六部分铜、镉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七部分铅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八部分铋量的测定方法一: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方法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九部分铟量的测定EDTA容量法 ——第十部分铋、铝、铅、铁、铜、镉、锡、铊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第十一部分砷、铝、铅、铁、铜、镉、锡、铊、锌、铋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本部分为第一部分。 本部分代替YS/T 276.1-1994《铟化学分析方法水相钼蓝分光光度测定砷量》,与YS/T 276.1-1994相比,主要有如下变动: ──改变了测定方法,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扩展了测定范围由0.0003%~0.0010%至0.0002%~0.0020%; ──补充了精密度、质量保证和控制条款; ──补充了“试验报告”要求。 本部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本部分起草单位: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广西华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冶葫芦岛有色金属集团公司。 本部分起草人:姜求韬、冯先进、阮桂色、高颖剑、杨观新、覃祚明、潘世山、严伟强、鲁青庆池凤华、李遵义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8221.1-1987; ──YS/T 276.1-1994。 2

水中化学需氧量快速测定实验分析

水中化学需氧量快速测定实验分析 摘要:参照国家行业标准《化学需氧量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HJ/T399-2007),使用德国WTW公司生产的COD 消解仪进行水中化学需氧量快速测定实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等指标均较为理想,符合实验室质量控制要求,具有操作过程简单、快速、准确,减少试剂二次污染等优点,很适合在水环境监测部门推广使用。 关键词:化学需氧量;试剂优化;检出限;精密度 中图分类号:X13文献标识码:A 化学需氧量(CODcr)是我国实施排放总量控制的必测指标。本文利用德国WTW公司生产的COD消解仪和使用后废弃的消解管,根据消解仪加热孔浅、消解管短等特点对国家行业标准《化学需氧量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 (HJ/T399-2007)的部分指标进行优化改进,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试剂使用量,降低环境二次污染。 1 试剂优化 《化学需氧量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标准中Ag2SO4成本很高,且容易造成环境的二次银盐污染;H2SO4-Ag2SO4溶液的加入量为4mL,稍微偏多,增加了废液处理负担;水样加入量为2mL,对于有机悬浮物较多的水样来说,加入量

有些偏少,样品代表性偏差。本实验将对以上这些内容稍作优化,Ag2SO4-H2SO4溶液使用MnSO4代替,浓度由10g/L 增加至14g/L,H2SO4-MnSO4溶液的加入量降为2.50mL,水样的加入量增加至3.00mL,K2Cr2O7标准溶液0.500mol/L 的浓度值不变。 2 实验方法 本实验以德国WTW公司生产的CR3200消解仪及配套消解管为例,同样也适用于美国哈希HACH等设备。实验方法如下: 步骤1:打开消解仪,预热到设定的165℃。 步骤2:将3.00mL待测水样沿消解管内壁慢慢加入到消解管中,加入0.25mL0.4g/mLHgSO4溶液、2.50mL MnSO4溶液和1.00mL K2Cr2O7溶液,拧紧盖子,轻轻摇匀。 步骤3:按照HJ/T399-2007技术规程计时加热消解15min 后冷却至室温,在600nm处以水为参比液,使用10mm玻璃比色皿,用721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值。 步骤4:用水代替试样,按照以上步骤测定其吸光度值,空白试验应与试样同时测定。 3 标准曲线绘制 使用1000mg/L的COD标准贮备液配制成0~1000mg/L 的标准系列使用液,然后分别量取3.00mL沿消解管内壁慢慢加入到消解管中,按照前述试验方法进行操作,得到吸光

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

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 教学内容: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化学耗氧量(COD)的基本含义; 2.学习酸性高锰酸钾法测定水的COD的方法,掌握移液管使用和滴定的基本技能。 二、实验原理 化学需氧量又称化学耗氧量(简称COD),是表示水体或污水污染程度的重要综合性指标之一,也是环境保护和水质监测中经常需要测定的项目。通常可利用化学氧化剂(如高锰酸钾)将废水中可氧化物质(如有机物、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氧化分解,然后根据残留的氧化剂的量计算出氧的消耗量。COD 的值越高,说明水体污染程度越重。COD的测定方法,不仅有高锰酸钾高温氧化法,也包括高锰酸钾低温氧化法(氧吸收量)和重铬酸钾法。化学需氧量常由于氧化剂的种类、浓度及氧化条件等的不同,导致对有机物质的氧化率的不同。因此,在排水中存在有机物的情况下,必须在同一条件系测定才可进行对比。 本实验采用酸性高锰酸钾法测定COD。在酸性条件下,向被测水样中定量加入高锰酸钾溶液。加热水样,使高锰酸钾与水样中有机污染物充分反应,过量的高锰酸钾则,可加入一定量的草酸钠还原。最后用高锰酸钾溶液返滴过量的草酸钠(对于反应较慢或溶解较慢的固体试样采用“返滴定”法可以得到较满意的结果),由此计算水样的耗氧量。所涉及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4MnO 4-(过量)+5C+12H+====4Mn2++5CO 2 ↑+6H 2 O(100℃) 2MnO 4-(剩余)+5C 2 O 4 2-(过量)+16H+====2Mn2++10CO 2 ↑+8H 2 O(65~85℃) 2MnO 4-(滴定液)+5C 2 O 4 2-(剩余)+16H+====2Mn2++10CO 2 ↑+8H 2 O 三、实验用品 仪器和材料酸式滴定管、锥形瓶、250mL容量瓶、分析天平、电炉。 药品 3mol·L-1硫酸、高锰酸钾溶液、5%硝酸银溶液、草酸钠固体。 四、实验内容及操作 1.标定高锰酸钾溶液 ①准确称取0.42g左右的草酸钠溶于少量蒸馏水中,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定容,计算此标准草酸钠溶液的浓度。 ②取20.00mL标准草酸钠溶于250mL锥形瓶,加10.00mL3mol·L-1的硫酸酸化,加热至70~80℃,趁热用高锰酸钾滴定,记录高锰酸钾的用量,根据反应方程式计算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

10.实验十.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实验十. 水中化学需氧量容量法与库伦滴定法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了解化学需氧量的基本概念,掌握容量法测定化学需氧量的原理和技术。 二、实验原理: 在强酸性溶液中,准确加入过量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加热回流,将水样中还原性物质(主要是有机物)氧化,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亚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回滴,根据所消耗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量计算水样化学需氧量。 三、实验仪器与药剂: 1、实验仪器 ⑴500mL全玻璃回流装臵。 ⑵加热装臵(电炉)。 ⑶25mL或50mL酸式滴定管、锥形瓶、移液管、容量瓶等。 2、实验药剂 ⑴重铬酸钾标准溶液(c =0.2500mol/L):称取预先在120℃ 1/6K2Cr2O7 烘干2h的基准或优质纯重铬酸钾12.258g溶于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稀释至标线,摇匀。

⑵试亚铁灵指示液:称取1.485g 邻菲啰啉(C 12H 8N 2〃H 2O )、0.695g 硫酸亚铁(FeSO 4〃7H 2O )溶于水中,稀释至100mL ,贮于棕色瓶内。 ⑶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c (NH4)2Fe(SO4)2〃6H2O ]≈0.1mol/L:称取39.5g 硫酸亚铁铵溶于水中,边搅拌边缓慢加入20mL 浓硫酸,冷却后移入1000mL 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标线,摇匀。临用前,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标定。 ⑷硫酸-硫酸银溶液:于500mL 浓硫酸中加入5g 硫酸银。放臵1-2d ,不时摇动使其溶解。 ⑸硫酸汞:结晶或粉末。 四、实验步骤: 1、硫酸亚铁铵溶液的标定: 准确吸取10.00mL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于500mL 锥形瓶中,加水稀释至110mL 左右,缓慢加入30mL 浓硫酸,混匀。冷却后,加入3滴试亚铁灵指示液(约0.15mL ),用硫酸亚铁铵溶液滴定,溶液的颜色由黄色经蓝绿色至红褐色即为终点。 c =(0.2500×10.00)/V (10-1) 式中:c-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 V-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用量(mL )。 2、水样回流消解 取20.00mL 混合均匀的水样(或适量水样稀释至20.00mL )臵于250mL 磨口的回流锥形瓶中,准确加入10.00mL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及

白云石、石灰石、方解石化学分析

白云石、石灰石、方解石化学分析 1.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玻璃工业用白云石、石灰石、方解石化学成分分析的原理,使用的试剂、仪器,分析步 骤和结果处理。 本标准适用于玻璃工业用白云石、石灰石、方解石的化学成分分析。 2.试样的制备 试样必须具有代表性和均匀性,没有外来杂质混入,经过缩分,最后得到约20g试 样,在玛瑙钵中研磨至全部通过孔径150μm(100目)筛,然后装于称量瓶中备用。 3.分析方法 3.1一般规定 3.1.1 标准中同一成分所列不同分析方法,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如发生争议。以第一种方法为准。 3.1.2 所用分析天平感量应为0.0001g,天平与砝码应定期进行校验。“恒重”系指 连续两次称重之差不大于0.0002g。 5.1.3 所用仪器和量器应经过校正。 3.1.4 分析试样应于烘箱中在105-110℃烘干1h以上,冷却至室温,进行称量。

3.1.5 分析用水应为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所用试剂应为分析纯或优级纯;用于标定溶 液的试剂应为基准试剂。对水和试剂应做空白试验。 3.1.6 标准中试剂的浓度采用下列表示法: 3.1.6.1当直接用名称表示下列试剂时,系指符合下列百分浓度的浓试剂: 试剂名称试剂浓度(%) 盐酸 36-38 氢氟酸 40以上 硝酸 65-68 高氯酸 70-72 硫酸 95-98 氨水 25-28 3.1.6.2 被稀释的试剂浓度以下列的形式表示: 盐酸(5+95),系指5份体积的盐酸加95份体积的水配成之溶液。3.1.6.3 固体试剂配制的溶液浓度用重量/体积的百分浓度表示(作标准溶液时除外 ),例如:20%氢氧化钾是指每20g氢氧化钾溶于100mL水而制成之溶液。在没有特别指 明时,均指水溶液。 3.1.7 吸光度测量所用之“试剂空白溶液”指不含待测组分之溶液。3.2 烧失量的测定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方法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方法。 1、本标准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含COD值大于30mg/L的水样,对未经稀释的水样的测定上限为700mg/L。 本标准不适用于含氯化物浓度大于1000mg/L(稀释后)的含盐水。 2 、定义 在一定条件下,经重铬酸钾氧化处理时,水样中的溶解性物质和悬浮物所消耗的重铬酸盐相对应的氧的质量浓度。 3 、原理 在水样中加入已知量的重铬酸钾溶液,并在强酸介质下以银盐作催化剂,经沸腾回流后,以试亚铁灵为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滴定水样中未被还原的重铬酸钾由消耗的硫酸亚铁铵的量换算成消耗氧的质量浓度。 在酸性重铬酸钾条件下,芳烃及吡啶难以被氧化,其氧化率较低。在硫酸银催化作用下,直链脂肪族化合物可有效地被氧化。 4、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实验时所用试剂均为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试验用水均为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 硫酸银(Ag2SO4),化学纯。 硫酸汞(HgS04),化学纯。 硫酸(H2SO4),p=/mL。 硫酸银-硫酸试剂:向1L硫酸中加入10g硫酸银.放置1—2天使之溶解,并混匀,使用前小心摇动。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 浓度为C(1/6K2Cr2O7)=/L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将在105℃干燥2h后的重铬酸钾溶于水中,稀释至1000mL。 浓度为C(1/6K2Cr2O7)=/L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将条的溶液稀释10倍而成。 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 浓度为C[(NH4)2Fe(SO4)2·6H2O]≈/L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溶解39g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6H2O]于水中,加入20mL硫酸,待其溶液冷却后稀释至1000mL。 每日临用前,必须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准确标定此溶液的浓度。 取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置于锥形瓶中,用水稀释至约100mL,加入30mL硫酸,混匀,冷却后,加3滴(约试亚铁灵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滴定溶液的颜色由黄色经蓝绿色变为红褐色,即为终点。记录下硫酸亚铁铵的消耗量(mL)。 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计算: 式中:V--滴定时消耗硫酸亚铁铵溶液的毫升数。 浓度为C[(NH4)2Fe(SO4)2·6H2O)≈/L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将条的溶液稀释10倍,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标定,其滴定步骤及浓度计算分别与及类同。 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溶液,C(KC6H5O4)=/L:称取105℃时干燥2h的邻苯二甲酸氢钾(HOOCC6H4COOK)溶于水,并稀释至1000mL,混匀。以重铬酸钾为氧化剂,将邻苯二甲酸氢钾完全氧化的COD值为氧/克(指1g邻苯二甲酸氢钾耗氧故该标准溶液的理论COD值为500mg/L。

水泥厂原料的化学分析方法

水泥厂原料的化学分析方法 D1石灰石的化学分析方法 D⒈1试样的制备 试样必须具有代表性和均匀性。由大样缩分后的试样不得少于100g,试样通过0.08mm 方孔筛时的筛余不应超过15%。再以四分法或缩分器减至约25g,然后研磨至全部通过孔径为0.008mm方孔筛。充分混匀后,装入试样瓶中,供分析用。其余作为原样保存备用。 D⒈2烧失量的测定 D⒈⒉1方法提要 试样中所含水分、碳酸盐极其他易挥发性物质,经高温灼烧即分解逸出,灼烧所失去的质量即为烧失量。 D⒈⒉2分析步骤 称取约1g试样(m),精确至0.0001g,置于已灼烧恒量的瓷坩锅中,将盖斜置于坩锅上,放入马弗炉内,从低温开始逐渐升温,在950~1000℃下灼烧1h,取出坩锅置于干燥器中,

冷却至室温,称量。反复灼烧,直至恒量。 D⒈⒉3结果表示 烧失量的质量百分数X LOI 按式(D1.1)计算: m-m 1 X LOI =————×100 ......................(D1.1) m 式中: X LOI—烧失量的质量百分数,%; m 灼烧后试料的质量,g; 1— m—试料的质量,g。 D⒈⒉4允许差 同一实验室的允许差为:0.25%; 不同实验室的允许差为:0.40%。 D⒈3二氧化硅的测定(基准法) D⒈⒊1方法提要

试样以无水碳酸钠烧结,盐酸溶解,加固体氯化铵于沸水浴中加热蒸发,使硅酸凝聚,灼烧称量。用氢氟酸处理后,失去的质量即为二氧化硅含量。 D⒈⒊2分析步骤 称取约0.6g试样(m2 ),精确至0.0001g,置于铂坩锅中,将盖斜置于坩锅上,在950~1000℃下灼烧5min,取出铂坩锅冷却至室温,用玻璃棒仔细压碎块状物,加入0.3g研细无水碳酸钠混匀。再将坩锅置于950~1000℃下灼烧10min,取出冷却至室温。 将烧结物移入瓷蒸发皿中,加少量水润湿,盖上表面皿。从皿口加入5mL盐酸(1+1)及2~3滴硝酸,待反应停止后取下表面皿,用平头玻璃棒压碎块状物使分解完全,用热盐酸(1+1)清洗坩锅数次,洗液合并于蒸发皿中。将蒸发皿置于沸水浴上,皿上放一玻璃三角驾,再盖上表面皿,蒸发至糊状后,加入氯化铵充分搅匀,放入沸水浴中蒸发至干后继续蒸发10~20min。 取下蒸发皿,加入10~20mL热盐酸(3+97),搅拌使可溶

化学需氧量(COD)检测方法

废水的化学需氧量(COD)测定方法 一、原理 在强酸性溶液中,准确加入过量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加热回流,将水样中还原性物质(主要是有机物)氧化,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亚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回滴,根据所消耗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量来计算水样化学需氧量。 二、仪器 1.500mL全玻璃回流装置。 2.加热装置(电炉)。 3.50mL酸式滴定管、250mL锥形瓶、10mL移液管、1000mL容量瓶等。 三、试剂 1.重铬酸钾标准溶液(c1/6K2Cr2O7=0.2500mol/L);称取预先在120℃烘干2h的基准或优级纯重铬酸钾12.258g溶于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稀释至标线,摇匀。 2.试亚铁灵指示液:称取1.485g邻菲罗啉(C12H8N2·H2O)0.695g和硫酸亚铁(FeSO4·7H2O)溶于水中,稀释至100mL,贮于棕色瓶中。 3.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c(NH4)2Fe(SO4)2·6H2O≈0.1mol/L]:称取39.5g硫酸亚铁铵溶于水中,边搅拌边缓慢加入20mL浓硫酸,冷却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标线,摇匀。临用前,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标定。 四、标定方法 准确吸取10.00m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于500mL锥形瓶中,加水稀释至110mL左右,缓慢加入30mL浓硫酸,摇匀。冷却后,加入3滴试亚铁灵指示液(约0.15mL),用硫酸亚铁铵溶液滴定,溶液的颜色由黄色经蓝绿色至红褐色即为终点。 C=(0.2500×10.00)/ V 式中:C——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V——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用量(mL)。 五、测定步骤 1.取20.00mL混合均匀的水样(或适量水样稀释至20.00mL)置于250mL磨口的回流锥形瓶中,准确加入10mL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及数粒小玻璃珠或沸石,连接磨口回流冷凝管,从冷凝管上口慢慢地加入30mL硫酸-硫酸银溶液,轻轻摇动锥形瓶使溶液混匀,加热回流2h(自开始沸腾计时)。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 Water quality—Determinotion of the chemical oxygen demand— Dichromate method 1 主题内容与应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含COD值大于30mg/L的水样,对未经稀释的水样的测定上限为700mg/L。 本标准不适用于含氯化物浓度大于1000mg/L(稀释后)的含盐水。 2 定义 在一定条件下,经重铬酸钾氧化处理时,水样中的溶解性物质和悬浮物所消耗的重铬酸盐相对应的氧的质量浓度。 3 原理 在水样中加入已知量的重铬酸钾溶液,并在强酸介质下以银盐作催化剂,经沸腾回流后,以试亚铁灵为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滴定水样中未被还原的重铬酸钾由消耗的硫酸亚铁铵的量换算成消耗氧的质量浓度。 在酸性重铬酸钾条件下,芳烃及吡啶难以被氧化,其氧化率较低。在硫酸银催化作用下,直链脂肪族化合物可有效地被氧化。 4 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实验时所用试剂均为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试验用水均为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 4.1 硫酸银(Ag2SO4),化学纯。 4.2 硫酸汞(HgS04),化学纯。 4.3 硫酸(H2SO4),p=1.84g/mL。 4.4 硫酸银-硫酸试剂:向1L硫酸(4.3)中加入10g硫酸银(4.1).放置1—2天使之溶解,并混匀,使用前小心摇动。 4.5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 4.5.1 浓度为C(1/6K2Cr2O7)=0.250mol/L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将12.258g在105℃干燥2h后的重铬酸钾溶于水中,稀释至1000mL。 4.5.2 浓度为C(1/6K2Cr2O7)=0.0250mo1/L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将4.5.1条的溶液稀释10倍而成。 4.6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 4.6.1 浓度为C[(NH4)2Fe(SO4)2·6H2O]≈0.10mo1/L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溶解39g 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6H2O]于水中,加入20mL硫酸(4.3),待其溶液冷却后稀释至1000mL。 4.6.2 每日临用前,必须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4. 5.1)准确标定此溶液(4. 6.1)的浓度。 4.6.3 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计算: 式中:V--滴定时消耗硫酸亚铁铵溶液的毫升数。 4.6.4 浓度为C[(NH4)2Fe(SO4)2·6H2O)≈0.010mo1/L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将4.6.1条的溶液稀释10倍,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4. 5.2)标定,其滴定步骤及浓度计算分别与4. 6.2及4.6.3类同。 4.7 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溶液,C(KC6H5O4)=2.0824mmo1/L:称取105℃时干燥2h的邻苯二甲酸氢钾(HOOCC6H4COOK)0.4251g溶于水,并稀释至1000mL,混匀。以重铬酸钾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