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基本建设

第一章基本建设
第一章基本建设

第一章:基本建设

1864年,医院由法国驻沪领事委托天主教江南教会筹建开办,是全国规模最大的西医医院。1877年,医院从租借用地迁入乍浦路桥堍公共租界北苏州路190号,取名“公济医院”。1959年,眼鼻喉科由圆明园路迁往北苏州路410号河滨大楼。1960年,医院在接受市卫生局调拨新址(武进路85号)后,为适应医教研和业务集中工作,陆续拆除、改建一批旧楼,又在武进路85号新建中外宾病房楼、放射信息楼、医技楼、幸福村、门急诊楼等楼房,院址由两处(北苏州路190号、410号)拓展为三处,1998年,医院所有业务集中到武进路85号院区内,布局基本实现“三并一”。2006年、2007年分别完成松江新院一、二期建设。至2017年,医院北部建筑总面积达125045.06平方米,医院南部建筑总面积达123379.56平方米。

第一节:管理机构

一、科室概况

1864-1874年,医院租用法租界外滩洋泾浜附近的科尔贝尔路(即今中山东二路22号新永安路口)转角处的楼房作为院舍。1875年购置苏州河北岸地块,1878年新院建成,正式迁入乍浦路桥堍公共租界北苏州路190号,医院改组董事会,院务一概由该董事会主持并委托扬子保险公司保管地契。1950-1969年,由总务处负责大修大购等事宜。1969年10月初,医院接上级通知要支援内地医疗事业发展,由此组织成立了“安徽长江医院筹建办”,是为基建处的雏形。同年10

月4日,筹建组全体组员赴安徽开展工作,1970年1月,从长江医院撤回响应时代号召成立“人防工程施工组”。1980年,由“人防工程施工组”改名“基建组”。

1986年,成立基建科。1989年,基建科改为基建办公室,由院部直接领导,下设三个科室,行政科、施工科、设备科。1995年,基建办公室正式更名为基建处。

表1 1969-2017年基建处(科、组)历任处(科、组)长、副处(科、组)长情况表

二、荣誉先进

1993年4月,中外宾病房大楼(北部)项目获上海市建设工程

“白玉兰”奖(市优质工程)。

1996年5月,门急诊大楼项目(武进路)获上海市建设工程“白玉兰”奖(市优质工程)。

1997年6月,医技楼项目(北部)获上海市建设工程“白玉兰”奖(市优质工程)。

2006年6月,松江南部一期项目获上海市建设工程“白玉兰”奖(市优质工程)。

2006年6月,松江南部二期项目获上海市建设工程“白玉兰”奖(市优质工程)。

2012年,基建处获医院先进集体。

2017年,改扩建工程获上海市建设工程“白玉兰”奖(市优质工程)。

第二节:院址变迁

一、北苏州河路院区

1963年北苏州路190号医院大门

1864年3月1日,医院前身“Shanghai General Hospital”由

法国驻沪领事委托天主教江南教会筹建开办,租用法租界外滩洋泾浜附近的科尔贝尔路(即今中山东二路22号新永安路口)转角处的楼房作为院舍。1877年,医院迁入乍浦路桥堍公共租界北苏州路190号,取名“公济医院”。

20世纪20年代,医院北苏州路190号1877-1996年的院舍1882年,医院增建5层楼房。1920年,在医院病房大楼西侧,新建5000余平方米前五层、后六层双四合院式结构的西部病房大楼。1937年“八一三”抗战爆发,院长香培儿医师将患者和医务人员安顿在爱文义路(今北京西路)雷士德研究所,并在该处暂住至次年1月。

1953年,医院眼科、耳鼻喉科、儿科、妇产科等已相继单独建科,都急需建立病区,租得圆明园路15-21号处民房,改建成为能够独立开展眼科、耳鼻喉科门诊、急诊和住院业务,配有专科设施的医疗用房。1959年,眼科、耳鼻喉科迁至医院租得的北苏州路410号河滨大楼一至二层,形成一院两址。

1960年,医院增设武进路85号地块,形成“一院三址”。

1975年,在北苏州路院区,将中部大楼东侧原“花棚”拆除,原

地新建5层楼建筑面积1450平方米业务用房,内设“肾移植病房”和“中心实验室”等。

1980年5月4日,拆除北苏州河路190号被列为危房的东部病房大楼4400平方米,并原地翻造新病房大楼。1983年12月28日新病房大楼竣工,1986年投入使用,大楼建筑面积8364平方米,地上8层,1层为检查科室,2-7层为病房,8层为营养部。

1984年,北苏州路190号西部病房大楼加层项目开始建设,建造面积2000平方米。1986年7月,正式定名为“上海中美友谊医学中心”,该项目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个文教卫生事业赠款项目,中心于1989年8月落成。

二、海宁路100号院区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北部位于上海市虹口区海宁路100号,占地34369平方米,现有总建筑面积为125045.06平方米,其中武进路以南院区占地面积26049平方米,建筑面积为77029.76平方米;武进路以北院区占地面积832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48015.3平方米。

20世纪20-30年代公济医院地图

1960年2月20日,市第五人民医院迁往闵行,市卫生局将其武进路85号院舍调拨给医院作为医院分院。

[幸福村]

1974-1975年,为解决部分职工住房困难,建设位于吴淞路和武进路路口的幸福村(原为95号宿舍),建筑高度17.1米,地上6层,占地面积263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800平方米。2000年,为便于管理,同时解决业务用房不足,医院将该处改作业务用房。

1990年3月26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建筑平面总图

[外宾病房楼]

1990年12月5日,外宾病房楼开建,1993年4月启用,建筑高度38.6米,地上6层,地下1层,占地面积820.85平方米,建筑面积6676.1平方米,共设病床80张。为改善干部住院条件,2000年

经医院申请,上海市卫生局和上海市抗震办公室批复同意,在外宾楼原6层上加建二层作为干部病房,加层建筑面积1982平方米。

[中宾病房楼]

1990年12月5日,中宾病房楼开建,1993年4月启用,建筑高度68.1米,地上18层,地下1层,占地面积1992.73平方米,建筑面积20500平方米,共设病床600张。

[放射信息楼]

1993年,锅炉房开建,地上2层,占地面积333.06平方米,建筑面积867.61平方米。2014年锅炉房装修,在原层高内加两层隔层,改造为放射信息楼,2015年初投入使用,建筑高度18.3米,地上4层,建筑总面积1600平方米。

表4 1993、2017年放射信息楼楼层功能情况表

1994年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建筑平面总图

[门急诊楼]

1994年4月,门急诊楼开建,1996年5月竣工,建筑高度30.6

米,占地面积2486.16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4418平方米。门急诊楼分A、B、C三段,A段地上7层,地下1层;B段地上6层,地下1层;C段为半地下室的设备机房。2017年北部的住院医疗综合大楼建造完成后,所有急诊功能均搬迁至住院医疗综合大楼。

表5 1996、2017年门急诊楼楼层功能情况表

[医技楼]

1995年,医技楼开建,1997年6月底竣工,建筑高度42米,地下1层,地上10层,占地面积1388.2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0平方米。

表6 1997、2017年医技楼楼层功能情况表

[眼科中心]

1998年,因海宁路拓宽工程需要,将沿海宁路的副楼三分之二建筑拆除,改建为眼科中心楼,由上海视觉复明医学中心(眼科)使用。原功能为医院护士学校,其于1988年竣工,1998年护士学校并入上海市卫生学校后,后由医院改造成眼科中心。眼科中心楼于1998年竣工,建筑高度18.8米,地上5层,占地面积1068平方米,建筑面积为4519平方米,共设病床134张。为配合“十三五”眼科临床诊疗中心项目实施,2017年眼科整体搬迁至外宾楼地下1层至地上4层,眼科中心楼待拆除。

至1998年,医院在布局上基本实现“三并一”,即北苏州路190号及北苏州路410号的医疗设施科室全部迁入武进路85号院区。

[旧行政楼(医院附属护校校舍)]

2000年,旧行政楼改造完成,地址位于吴淞路海宁路转角,建筑高度15.6米,地上4层,局部2层,占地面积1328.1平方米,建筑

面积4125.4平方米。

原址是市北邮局和居民房,1982年4月,市政府拨款对海宁路96号医院附属护校校舍进行改扩建,1983年竣工。新校舍为L型建筑,主楼五层、副楼三层,占地面积3.5亩,建筑面积5033平方米。2000年,由于医院同时承担上海医科大学的临床教学任务,现有的建筑无法满足学生的居住和学习,经上海市卫生局批准,医院利用规划中行政楼地块,建造临时学生宿舍和部分教室, 2016年将使用功能改回行政办公。

为配合“十三五”眼科临床诊疗中心项目,在2017年北部的住院医疗综合大楼建造完成后,所有行政功能均搬迁至住院医疗综合大楼,旧行政楼待拆除。

[硕士楼、博士楼]

眼科中心东侧为硕士楼和博士楼。硕士楼原为救护大队,于2004年竣工,建筑高度24.3米,地上7层,占地面积415平方米,建筑面积2902平方米。博士楼建筑高度14米,地上4层,占地面积529平方米,建筑面积2116平方米。由于医院业务量的持续增加,门急诊楼负担越来越重,2012年10月,医院向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申请将硕士楼和博士楼的学生宿舍功能装修为内科病房,同年11月得

到批复,装修面积5018平方米,其中硕士楼设病床160张,博士楼设病床81张,于2013年7月30日竣工。为配合“十三五”眼科临床诊疗中心项目实施,2017年,硕士楼和博士楼的功能搬迁至中宾病房楼、住院医疗综合大楼,两栋大楼待拆除。

表9 2004、2017年博士楼、硕士楼楼层功能情况表

楼层初始功能(2004年)最后使用功能(2017年初)

硕士楼

1层硕士学生宿舍水泵房、配电房、物业服务中心2层硕士学生宿舍病房

3-6层硕士学生宿舍病房

7层硕士学生宿舍医生办公

博士楼

1层博士学生宿舍SPD

2-4层博士学生宿舍病房

2014年10月27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北部建筑平面总图[住院医疗综合大楼]

2007年5月1日,医院北部地址正式改为海宁路100号。

2013年12月28日,住院医疗综合大楼(医院北部改扩建工程)

正式开工, 2017年5月25日竣工投入使用,建设用地面积832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8015.3平方米。扩建院区地址为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86号,东至九龙路,北至哈尔滨路,西侧紧邻市级文保单位消防站,南侧隔武进路。该工程内容包括新建一幢建筑高度61.6米,地上15层,裙房5层、地下3层,集急诊中心、手术中心、老年医学科、国际医疗保健中心及病房等功能为一体的急诊及综合大楼(A 楼);对保留的虹口中学教学楼进行加固,改建为新的行政楼(B楼),建筑高度16.4米,地上4层。A楼、B楼间设有两层连接体作为人行通道;在武进路上空建设2个过街连廊与武进路南侧院区形成一个交通便捷、功能互补的整体。

表-10 2017年住院医疗综合大楼楼层功能情况表

[医院其他用房]

药剂体检中心建筑高度7.5米,地上2层,建筑面积1279平方米,2017年初,1层的药剂科迁至医技楼2层,2层的体检中心迁至门急诊楼1层,药剂体检中心待拆除;变配电所位于地下建筑面积311平方米;垃圾房地上2层,建筑面积426平方米;技工间地上2层,1层为技工间,2层为办公用房,建筑面积534平方米;污水处理建筑面积199.26平方米;煤气表站、门卫和收发室建筑面积共53平方米。

三、松江院区

2000年,为响应市政府“一城九镇”整体规划,积极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化,医院与松江区政府签署《关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迁建松江新城区的意见书》,开创“一院两址、错位发展”的新格局。作为上海市首家落户远郊的医院,松江新院是一所功能完善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占地面积400亩。位于松江新城新松江路650号,东侧为方松绿化带,西侧为龙兴路,南边为通源路(今新松江路),北边为文翔路。

松江新院一期项目包括五个单体,分别是门诊楼、医技楼、病房楼、急诊手术楼和科教中心。工程于2003年7月正式开工,2006年6月30日竣工,总建筑面积95252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80711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4541平方米。

[门诊楼]

门诊楼建筑高度18.2米,地上4层,由4栋地上4层框架结构组成。其中A区建筑面积5182平方米,B区建筑面积3189平方米,C区建筑面积3237平方米,D区建筑面积4968平方米。

[医技楼]

医技楼建筑高度6.6米,由3栋地上1层框架结构组成,局部地下1层,其中E区(含入口长廊)的建筑面积6780平方米,F区的建筑面积2593平方米,G区的建筑面积5696平方米,H区建筑面积2455平方米。另外直线加速器区为一独立的结构单元,其四周与医技楼及病房楼相邻处均用沉降缝断开,位于医技楼G区和H区之间,其北侧与病房楼相邻。直线加速器建筑高度5.9米,建筑面积245平方米。

[病房楼]

病房楼建筑高度58.2米,地上10层,地下1层,建筑面积35630平方米。

表-13 2005、2017年病房楼楼层功能情况表

[急诊手术楼]

急诊手术楼建筑高度11.95米,地上2层,地下1层,建筑面积16371平方米。

表-14 2005、2017年急诊手术楼楼层功能情况表

[科教中心]

科教中心建筑高度38.35米(室外地面至电梯机房顶,室外地面至尖顶顶部高度为51.25米),地上7层,建筑面积7656平方米。

[其他用房]

2005年,松江院区其他用房竣工,其中锅炉房建筑高度5米,建筑面积1056平方米;垃圾房建筑高度4.35米,建筑面积64平方米;门卫建筑高度5.38米,建筑面积81平方米;污水处理建筑高度3.95米,建筑面积27平方米;煤气表房建筑高度3.9米,建筑面积22平方米,上述用房均为1层框架结构。

2006年3月10日,松江新院二期项目开工,工程包括三个单体:教学科研楼、学生宿舍楼和职工食堂。2007年7月25日竣工,占地总面积3017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28127.56平方米。

[教学科研楼]

教学科研楼建筑高度23.55米,地上5层,建筑面积8485平方米。

[学生宿舍楼]

学生宿舍楼建筑高度48.85米,地上13层,建筑面积15612.56平方米。

[职工食堂]

职工食堂建筑高度18.55米,地上3层,建筑面积4030平方米。表-18 2005、2017年职工食堂楼层功能情况表

[职工住房]

2002年初,为保障搬迁到松江院区的教职工的日常生活,松江新院重大工程配套项目职工住宅工程开工建设,2005年底竣工,占地面积350亩,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住宅分小高层、联体别墅、独立别墅三大类型,还有配套的地下车库、幼儿园、物业用房等建筑。

2006年正式运行的医院松江南部

第一章 工厂基本建设前期工作

第一章工厂基本建设前期工作 一、基本建设程序 基本建设程序是基本建设中各项工作进行的顺序。 水泥工业基本建设不管是新建、扩建、还是改建工程,都是非常复杂的,其技术要求都很高,特别是一些大、中型水泥生产线,其工艺系统复杂,自动化程度高,工程的综合性非常强,因此,整个基本建设工作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序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确保基建工作的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的投资效果。 1.确定矿山资源 因水泥厂的矿山资源为原料,所以必须具有资源才能建厂。所以,必须按照长期建设规划,资源地质单位要提前找矿,提出推荐矿点的意见,经主管部门组织、研究选定进一步勘探的矿点(注:矿山附近有无建厂的条件),提出储量勘探工业技术要求和储量要求,资源地质单位据此进行详细的勘探,并提出详细报告。经审查批准,矿山资源才能确定下来。 2.项目建议书的编制 阐明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落实建厂条件、资金并作出效益估计,对建厂规模、生产方法作出选择。 3.可行性研究(计划任务书) 建议书审批后可进行此工作。主要任务是:论证该项目在技术、经济方面的可行性、合理性,并在可行性研究的最后确定工厂的厂址。 4.初步设计 厂址批准后,对厂区、矿区进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勘探、测量,并落实电源、交通运输等方面的具体技术条件,然后根据可行性研究的要求,开展初步设计工作。

5.施工图设计 初步设计批准后,即全面开展施工图设计,并安排设备材料的订货和施工计划的编制,进行施工前的准备。 6.施工和安装 工程列入国家年度计划后,即可按施工图设计内容进行施工和安装。 7.竣工验收 工厂建成后,必须经过试生产、竣工验收,最后交付生产使用。 二、矿山资源和原料工作 水泥工业以石灰石、粘土等矿山资源为原料,因此必须拥有储量、质量均符合要求的石灰石、粘土矿山才能建水泥厂。 1.矿点的选择 水泥是石灰石质原料、粘土质原料以及校正原料经配料粉磨、煅烧、粉磨制得的,所以在勘探原料时要注意配套找矿,以保证配料计算符合预定要求(水泥熟料的三大率值)后才能使用。 石灰石质原料的用量大于粘土质原料,理论上应以石灰石矿山勘探为主,但在实际资源勘探时,有时粘土质原料的选择会变得更重要,因为: 第一,粘土质原料赋存条件变化大,质量不够稳定,常因有害成分(K2O,Na2O,Cl-)的超量或质量波动太大而影响配料使用。 第二,与农业争地问题。因此一定要注意资源配套。 还要特别注意的是:矿山附近有无建厂的场地。 2.原料工业性能试验和配料

基本建设的含义和程序

基本建设的含义和程序 第一章建筑经济 第一节概述 一、基本建设的含义和程序 (一)基本建设的含义 基本建设是指以固定资产扩大再生产为目的,而进行的各种新建、改建、扩建、迁建、恢复工程及与之相关的各项建设工作。 (二)基本建设程序 建设程序是指建设项目从设想、选择、评估、决策、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投人生产等的整个建设过程中,各项工作必须遵循的先后次序的法则。这个法则是人们在认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是建设项目科学决策和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按照建设项目发展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过程,建设程序分为若干个阶段,这些阶段是有严格的先后次序,不能任意颠倒而违反它的发展规律。 目前,我国基本建设程序的主要阶段有:项目建议书阶段、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设计阶段、建设准备阶段、建设实施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即决策阶段、实施阶段和运行阶段。其中每个阶段又有不同内容,图1-1 为我国基本建设程序与工程多次计价之间的关系。 主要阶段说明: (l)编制和报批项目建议书:大中型新建项目和限额以上的大型扩建项目,在上报项目建议书时必须附上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获得批准后即可立项。 (2)编制和报批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立项后即可由建设单位委托原编报项目建议书的设计院或咨询公司进行可行性研究,根据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在详细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为项目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原国家计委发布的计投资[1991] 1969 号文件,“从本文下发之日起,将现行国内投资项目的设计任务书和利用外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统一称为可行性研究报告,取消设计任务书的名称”,“所有国内一律编报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报程序、要求和审批权限与以前的设计任务书(可行性研究报告)一致。” (3)编制和报批设计文件:对于大型、复杂项目,可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和要求进

第一章 公路路线概述

第一章公路路线概述 一、填空:1、公路的五个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2、我国公路网分为:高速、一级、二级公路为公路网的骨干线,三级公路为公路网的基本线,四级公路为公路网的支线。3、交通量是公路分级和确定公路等级制的主要依据。4、各级公路主要技术指标:计算行车速度、行车道宽度、路基宽度、极限最小平曲线半径、停车视距、最大纵坡。5、路基宽度由行车道、中间隔离带、路缘带、路肩组成。6、极限最小曲线半径:随计算行车速度、横向力系数、超高横坡度的大小而定。7、公路的组成部分:路基、路面、桥梁、涵洞、渡口码头、隧道。8、高级路面有: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9、次高级路面有:沥青灌入式、沥青表面处治。10、单孔跨径小于5米的,多孔跨径小于8米的叫涵洞。 第二章路面概述 一、填空:1、行车对路面的作用力:垂直力、水平力、震动力。2、自然因素对路面的影响有:水的影响、温度的影响、日光的影响。3、水是影响路面强度与稳定性的自然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4、路面应满足的基本要求:强度、稳定性、平整度、抗滑性、少尘性。5、路面的稳定性分为:水稳定性、温度稳定性、时间稳定性三种。 6、路面垫层按设置目的分为:稳定层、隔离层、防冻层、辅助层。 7、路面按照结构和使用材料(路面的使用品质)分:高级路面、次高级路面、中级路面、低级路面。 8、路面按照行车荷载下的力学性质分为:柔性路面、刚性路面。 9、路面结构层大致分为:面层、基层、垫层三个部分。10、柔性路面具体指:沥青路面、碎(砾)石路面、块石路面。 二、判断题:1、垂直力产生弯沉变形对路面影响最大,作为路面设计主要指标。2、水平力集中在表层剪切变形,与路面厚度无关,与材料抗剪强度有关。3、路面再重复荷载的作用下,材料的破坏强度要比一次荷载的破坏强度低许多,路面的疲劳强度低于路面的极限强度。 4、垫层起到平整层作用,即隔离层、隔温层作用。 5、刚性路面指水泥混凝土路面。 6、高速、一二级公路使用高级路面,面层类型主要有沥青混凝土、热拌沥青碎石。 第三章常用筑路材料 一、填空:1、土按照物理特性及工程特点分为:砂土、重粘土、砂性土、粉性土、粘性土。砂性土、粘性土是路基用土的优良用土。2、公路用砂的主要物理特征有:视密度、密度、级配、细度模数、有害杂质。3、石灰按照氧化镁含量分为钙质石灰和镁质石灰两大类。4、生石灰按照氧化钙加氧化镁含量和未消解石灰含量分为三个等级。5、消石灰按照氧化钙和氧化镁含量、细度、含水量分为三个等级。 70%5mm17%0.71mm4% 6、衡量砂子的颗粒性质有:级配、细度模数。级配有连续级配和间断级配两种。7、按细度模数大小砂子分为:粗砂(3.7-3.1)、中砂(3.0-2.3)、细砂(2.2-1.6)、特细砂(1.5-0.7). 8、公路工程用碎(砾)石的强度用压碎值表示,压碎值越大表示颗粒越软弱。9、路面常用的结合料分为无机结合料和有机结合料两大类。10、影响水泥强的的因素:水泥的细度、拌和时的用水量、养生温度、外掺剂。 11、针入度、延度、软化点是检验石油沥青技术性质的三大指标。12、道路石油沥青的延度不应小于40cm。13、石油沥青A-60、A-100的软化点不低于40-50C. 14 、石油沥青A-140 A-180的软化点不小于25C. 15、钢材按照化学成分分为碳素钢、合金钢。16、碳素钢分为高碳钢、重碳钢、低碳钢。17、钢材按照冶炼方法分:平炉钢、转炉钢、电炉钢。18、钢材按照用处分为:结构钢、工具钢、特殊钢。二、判断题:1、级配越好,砂的孔隙率越小,拌制的混凝土或砂浆质量越好。2、细度模数越大说明砂子越粗,细度模数越小说明砂子越细。3、路面常用的结合料中的无机结合料是通过化学反应来发挥强度的。4、水泥颗粒越细,凝结应化速度越快,早

政府投资项目基本建设程序

政府投资项目基本建设程序 政府投资项目基本建设程序的主要阶段是:项目建议书阶段,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设计工作阶段,建设准备阶段,建设实施阶段和竣工验收、后评价阶段。 一、项目建议书阶段 项目建议书是要求建设某一具体项目的建议文件,是基本建设程序中最初阶段的工作,是投资决策前对拟建的轮廓设想,项目建议书的主要作用是为了推荐一个建设项目的初步说明,论述它建设的必要性、条件的可行性和获利的可能性,以确定是否进行下一步工作。 项目建议书的内容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设项目提出的必要性和依据; 2、产品方案、拟建规模和建设地点的初步设想; 3、资源情况、建设条件、协作关系等的初步分析; 4、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设想; 5、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估计。 各部门、地区、企事业单位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行业规划、地区规划等要求,经过调查、预测分析后,提出项目建议书。有些部门在提出项目建议书之前还增加了初步可研性研究工作,对拟进行建设的项目初步论证后,再行编制项目建议书。项目建议书按要求编制完成后,按照现行的建设项目审批权限进行报批。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 1、可行性研究。项目建议书批准后,即可进行可行性研究,对项目在技术是否磕膝盖内和经济上是否合理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论证。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应是经过资格审定的规划、身机和工程咨询等单位。通过对建设项目在技术、工程和经济上的合理性进行全面分析论证和多种方案比较,提出评价意见。凡可行性研究未被通过的项目,不得编制、保送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进行下一步工作。

2、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确定建设项目、编制设计文件的重要依据。所有基本建设项目都要在可行性研究通过的基础上,选择经济效益最好的方案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于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项目最终决策和进行初步设计的重要文件,要求它必须有相当的浓度和准确性。 可行性研究及可行性研究报告一般要求具备以下基本内容: (1).项目提出的前景和依据; (2).根据经济预测、市场预测确定建设规模、产品方案,提供必要的确定依据; (3).技术工艺、主要设备选型、建设标准和相应的技术经济指标; (4).资源、原材料、燃料供应、动力、运输、供水等协作配合条件; (5).建设条件,确定选址方案、总平面布置方案、占地面积等; (6).项目设计方案,主要单项工程、公用辅助设施、协作配套工程; (7).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土地规划、防震、防洪、节能等要求和采取的相应措施方案; (8).企业组织、劳动定员、管理制度和人员培训; (9).建设工期和实施进度; (10).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式; (11).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2).建立建设项目法人制度。 3、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编制完成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需有资格的工程咨询机构进行评估并通过,按照现行的建设项目审批权限进行报批。可行性研究报告经批准后,不得随意修改和变更。如果在建设规模、产品方案、建设地点、主要协作关系等方面确需变动以及突破控制数时,应经原批准机关同意。经过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确定建设项目,编制设计文件的依据。 三、设计工作阶段 设计是对拟建工程的实施在技术和经济上所进行的全面而详尽的安排,是基本建设计划的具体化,是把先进技术和科研成果引入建设的渠道,是整个工程的决定性环节,是组织施工的依据它直接关系着工程质量和将来的使用效果。已批准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建设项目应通过招标投标择优选择具有相关设计等级资格

工程项目基本建设程序基础知识介绍.doc

工程项目基本建设程序基础知识介绍 基本建设程序的概念 仁建设工程项目是指为完成依法立项的新建、扩建、改建等各类工程而进行的、有起止日期的、形成固定资产、达到规定要求的一组相互关联的受控活动组成的特定过程,包括筹划、可研、勘察、设计、采购、施工、投产试运、竣工验收和考核评价等一系列过程。 建设工程项目有以下特点: (1)建设项目的时效性。具有一定的起止日期,即建设周期的限 制,也即特定的工期控制。 (2 )建设项目地点的特定性。不同的建设项目都在不同地点、占用 一定面积的固定的场所进行的。 (3) 建设项目目标明确性。建设项目以形成固定资产、形成一定的功能、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特定目标。 (4) 建设项目的整体性。在一个总体设计或初步设计范围内, 建设项目是由一个或若干个互相有内在联系的单项工程所组成 的,建设中实行统一核算、统一管理。 (5) 建设过程程序性和约束性。建设项目的实施需要遵循必要的建设程序和经过特定的建设过程,并受工期、资金、质量、安全和环境的各方面的约束。 (6) 建设项目的一次性。按照建设项目特定的目标和固定的建设地点,需要进行专门的单一设计,并应根据实际条件的特点,

建立一次性的管理组织进行建设施工,建设项目资金的投入具有不可逆性。 (7)建设项目的风险性。建设项目的必须投入一定的资金,经过 一定的建设周期,需要一定的投资回收期。期间的物价变动、市场需求、资金利率等相关因素的不确定性会带来较大风险。 2、基本建设程序是对建设工程项目从前期酝酿规划、科研评估到建成投产所经历的整个过程中的各项工作开展的先后顺序的规定。它反映的是工程建设各个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从事工程建设工作各有关单位和人员都必须遵守的原则。 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中各项工作的先后顺序不是随意安排的,而是由基本建设进程,即固定资产和功能目的建造和形成过程的规律所决定的。从基本建设的客观规律、工程特点、协作关系和工作内容来看,在多层次、多交叉、多关系、多要求的时间和空间里组织好工程建设,必须是工程建设中各阶段和各环节的工作有效相互衔接,这必须遵从基本建设程序才能实现。 二、基本建设程序的内容基本建设程序一般包括三个时期、八个阶段的工作。三个时期是指:投资决策时期、建设时期、交付使用期(生产时期\八个阶段:项目建议书阶段,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设计文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建设准备阶段,建设实施阶段,投产试运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后评价阶段。中小型工程建设项目可以是具体情况简化程序。 一、项目建议书阶段(含评估立项) 项目建议书是由投资者(项目建设筹建单位),根据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行业规划、产业政策、生产力布局、市场、所在地的内外部条件等要求,经过调查、预测分析后,对准备建设项目提出的大体轮廓性的设想和建议的文件,是对拟建项目的框架

公路建设项目基本建设程序

公路建设项目基本建设程序 建设项目基本建设程序是项目从设想、选择、评估、决策、设计、施工到建成、验收、投入使用全过程 所必须经历的各阶段、各环节的先后次序关系及相互联系。按照建设项目发展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过程,基本建设程序可分成若干阶段,这些发展阶段有严格的先后次序,不能任意颠倒、违反规律。公路基本建设程序是从事公路建设项目建设管理都必须遵守的工作准则。 一、公路建设程序概述 公路建设一般可分为项目决策阶段、项目实施阶段、项目运营阶段3个大的阶段,对于政府投资的公 路建设项目,具体建设程序如下: 1、根据规划,编制项目建议书。大中型项目需要编制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国家高速公路网项目可直接 进行工程可行性研究。 2、根据批准的项目建议书,进行工程可行性研究,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工可阶段还要完成相关专题 研究,包括土地预审、环评、水保、地质、地震、防洪、文物、通航论证、银行承诺等。 3、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初步设计文件。 4、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对于特殊复杂工程,必要时增加技术设计阶段。 5、根据施工图设计文件,组织项目招标,包括施工、监理招标。 6、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征地拆迁等施工前准备工作,申请质量监督和施工许可。 7、根据批准的施工许可,组织项目实施。 8项目完工后,完善竣工图表和档案资料、工程决算和竣工财务决算,办理项目交、竣工验收和财产移交手续。 9、竣工验收合格后,组织项目后评价

二、公路建设相关法律法规 公路建设要遵循法制化原则,做到依法建设,依法管理,依法监督。目前,我国公路建设领域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与建设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如下: 1、《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2、《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 3、《公路建设监督管理办法》; 4、《公路建设市场管理办法》; 5、《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 6、《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实施细则》; 7、《关于进一步加强公路勘察设计工作的若干意见》。 三、主要建设环节及工作内容 (一)项目建议书。 项目建议书是对投资建设项目的轮廓性设想,是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规划、产业政策、地区规划,经济建设的方针、技术经济政策和建设任务,结合资源情况、建设布局等条件和要求,经过调查、预测和分析,向有关部门提岀的对某个投资建设项目需要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建议书。主要内容: 1.项目提岀的必要性和依据; 2.拟建规模和建设地点初步设想; 3.资源情况和建设条件; 4.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设想; 5.项目建设需要的时间; 6.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初步估计。 (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建设工程基本建设程序 最完整

建设工程基本建设程序 我国工程基本建设主要程序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项目建议书阶段,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初步设计文件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建设准备阶段,建设实施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后评价阶段。这几个大的阶段中每一阶段都包含着许多环节。 一、项目建议书(立项)阶段 项目建议书是项目建设筹建单位,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行业规划、产业政策、生产力布局、市场、所在地的内外部条件等要求,经过调查、预测分析后,提出的某一具体项目的建议文件,是基本建设程序中最初阶段的工作,是对拟建项目的框架性设想,也是政府选择项目和可行研究的依据。 项目建议书的主要作用是为了推荐一个拟进行建设的项目的初步说明,论述它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条件的可行性和获得的可能性,供政府选择确定是否进行下一步工作。该阶段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编制项目建议书 项目建议书的内容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建设项目提出的必要性和依据;②拟建规模、建设方案;③建设的主要内容;④建设地点的初步设想情况、资源情况、建设条件、协作关系等的初步分析;⑤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及还贷方案;⑥项目进度安排。⑦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估计。⑧环境影响的初步评价。 有些部门在提出项目建议书之前还增加了初步可行性研究工作,对拟进行建设的项目初步论证后,再行编制项目建议书。

项目建议书按要求编制完成后,按照建设总规模和限额的划分审批权限报批。 属中央投资、中央和地方合资的大中型和限额以上项目的项目建议书需报送国家投资主管部门(发改委)审批。 属省政府投资为主的设项目需报省投资主管部门(发改委)审批; 属地市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需报地市投资主管部门(发改委)审批; 属区县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需报区县投资主管部门(发改局)审批。(二)办理项目选址规划意见书 项目建议书编制完成后,项目筹建单位应到规划部门办理建设项目选址规划意见书。 (三)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工程规划许可证 在规划部门办理。 (四)办理土地使用审批手续 在国土部门办理。 (五)办理环保审批手续 在环保部门办理。 在完成开展以上工作的同时,可以做好以下工作:进行拆迁摸底调查,并请有资质的评估单位评估论证;做好资金来源及筹措准备;准备好选址建设地点的测绘。 二、可行性研究阶段 可行性研究是对项目在技术上是否可行和经济上是否合理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论证。通过对建设项目在技术、工程和经济上的合理性进行全面分析论证和多种方案比较,提出评价意见。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2015)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 件编制办法-(2015) 3 初步设计 3.1目的与要求 3.1.1除步设计阶段的目的是基本确定设计方案。必须根据批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测设合 同的要求,拟定修建原则,选定设计方案、拟定施工方案,计算工程数量及主要材料 数量,编制设计概算,提供文字说明及图表资料。经审查批复后的初步设计文件,则 为订购主要材料、机具、设备,安排重大科研试验项目,联系征用土地、拆迁,进行 施工准备,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和控制建设项目投资等的依据。 采用三阶段设计时,经审查批复的初步设计为编制技术设计文件的依据。 3.1.2初步设计在选定方案时,应对路线的走向、控制点和方案进行现场核查,征求沿线地 方政府、建设单位及规划、土地、环保等相关部门的意见,基本落实路线布设方案。 对建设条件复杂地段的路线、路基、路面、特大桥、大桥、特长及长隧道、互通式立 体交叉、服务设施,一般应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方案进行同深度、同精度的测设工 作和方案比选,提出推荐方案。 3.1.3初步设计应: 1选定路线设计方案,基本确定路线位置; 2基本查明沿线地质、水文、气候、地震、矿产、文物等情况; 3基本查明沿线筑路材料的质量、储量、供应量及运输条件,并进行原材料、混合料

的试验; 4基本确定路基标准横断面和高填深挖路基、特殊路基的设计方案及沿线路基取土、弃土方案; 5基本确定排水系统与支挡、防护工程的方案、位置、长度、结构形式和尺寸; 6基本确定路面设计方案、路面结构类型及主要尺寸; 7基本确定特大、大、中桥桥位,设计方案、结构类型及主要尺寸; 8基本确定小桥、涵洞等的位置、结构类型及主要尺寸; 9基本确定隧道位置、设计方案、结构类型及主要尺寸; 10基本确定路线交叉的位置、形式、结构类型及主要尺寸; 11基本确定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各项工程的位置、形式、类型及主要尺寸; 12基本确定改( 扩)建工程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方案; 13基本确定环境保护措施与景观设计方案; 14基本确定改路改渠等其他工程的位置、结构形式及主要尺寸; 15基本确定占用土地、拆迁建筑物及管线等设施的数量; 16提出需要试验、研究的项目; 17初步拟定施工方案及工期安排; 18论证确定分期修建的工程实施方案; 19计算各项工程数量; 20计算人工及主要材料、机具、设备的数量; 21编制设计概算。 3.2 组成与内容 3.2.1 初步设计文件由下列十二篇和附件组成。 第一篇总说明第一篇总体设计第二篇路线第三篇路基、路面第四篇桥梁、涵洞第五篇隧道第六篇路线交叉第七篇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第八篇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第九篇其他工程第十篇筑路材料第十一篇施工方案第十二篇设计概算附件基础资料 3.2.2 第一篇总体设计 1 项目地理位置图示出路线在省级以上交通网络图中的位置及沿线主要城镇。 2 说明书 1)概述 (1)任务依据。 (2)设计标准。 (3)扼要说明测设经过。

建设工程项目基本程序文件

基本建设程序 建设程序是对基本建设项目从酝酿、规划到建成投产所经历的整个过程中的各项工作开展先后顺序的规定。它反映工程建设各个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从事建设工作的各有关部门和人员都必须遵守的原则。 基本建设程序,是指基本建设全过程中各项工作必须遵循的先后顺序。这个顺序不是任意安排的,而是由基本建设进程,即固定资产和生产能力的建造和形成过程的规律所决定的。从基本建设的客观规律、工程特点、协作关系、工作内容来看,在多层次、多交叉、多关系、多要求的时间和空间里组织好建设,必须使项目建设中各阶段和各环节的工作相互衔接。 基本建设程序一般包括三个时期六项工作。其中三个时期即投资决策时期、建设时期和生产时期。六项工作即编制和报批项目建议书、编制和报批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和报批设计文件、建设准备工作、建设实施工作(施工组织和生产准备)、项目施工验收投产经营后评价等。 一、基本建设计划的指标体系和主要内容 基本建设计划的指标体系和主要内容详见图一。国家基本建设计划的编制步骤是,先由国务院各主管部门(公司)、地方计划部门和计划单列企业集团,按各自的投资安排权限编制,上报国家计委,国

家计委经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见和综合平衡后编制全国基本建设计划。基本建设计划经国务院审定后,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计划经批准下达后,各部门(公司)、地方都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部门,有权对计划的具体内容作适当调整。如果需要对基本建设总规模、内容作重大调整和修改时,要按原审批程序报请批准。 二、基本建设项目大中小型划分标准和限额规定 基本建设项目一般是指经批准包括在一个总体设计范围内进行建设,经济上实行统一核算,行政上有独立组织形式,实行统一管理的基本建设单位。通常情况下是由若干个有内在联系的单项工程或是一个独立的工程所构成。设计文件规定分期建设的单位,每一期工程作为一个基建项目,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基建单位不止一个基建项目。现有企业、事业单位按照规定用基本建设单纯购置车、船、飞机、勘察设备、施工机械等,不作为基本建设项目。全部投资在10万元以下的工程,不单独作为一个基本建设项目。 按现行规定,基本建设的大中小型项目和限额以上、限额以下项目,是按项目的建设总规模或总投资来确定的。新建项目按一个项目的全部设计能力或所需的全部投资(总概算)计算;扩建项目按扩建新增的设计能力或扩建所需投资(扩建总概算)计算,不包括扩建前原有的能力。 按国家现行规定,非工业项目大中型项目的限额为3000万元,3000万元以上的为大中型项目,3000万元以内的为小型项目。 三、基本建设程序的步骤和内容

工程基本建设程序

工程基本建设程序 我国工程基本建设主要程序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项目建议书阶段,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初步设计文件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建设准备阶段,建设实施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后评价阶段。这几个大的阶段中每一阶段都包含着许多环节。 一、项目建议书阶段(立项) 项目建议书是项目建设筹建单位,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行业规划、产业政策、生产力布局、市场、所在地的内外部条件等要求,经过调查、预测分析后,提出的某一具体项目的建议文件,是基本建设程序中最初阶段的工作,是对拟建项目的框架性设想,也是政府选择项目和可行研究的依据。 项目建议书的主要作用是为了推荐一个拟进行建设的项目的初步说明,论述它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条件的可行性和获得的可能性,供政府选择确定是否进行下一步工作。 该阶段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编制项目建议书。项目建议书的内容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建设项目提出的必要性和依据; ②拟建规模、建设方案; ③建设的主要内容;

④建设地点的初步设想情况、资源情况、建设条件、协作关系等的初步分析; ⑤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及还贷方案; ⑥项目进度安排。 ⑦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估计。 ⑧环境影响的初步评价。 有些部门在提出项目建议书之前还增加了初步可行性研究工作,对拟进行建设的项目初步论证后,再行编制项目建议书。 项目建议书按要求编制完成后,按照建设总规模和限额的划分审批权限报批。属中央投资、中央和地方合资的大中型和限额以上项目的项目建议书需报送国家投资主管部门(发改委)审批。属省政府投资为主的设项目需报省投资主管部门(发改委)审批;属市(州、地)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需报市(州、地)投资主管部门(发改委)审批;属县(市、区)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需报县(市、区)投资主管部门(发改局)审批。 (二)办理项目选址规划意见书。项目建议书编制完成后,项目筹建单位应到规划部门办理建设项目选址规划意见书。 (三)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工程规划许可证。在规划部门办理。 (四)办理土地使用审批手续。在国土部门办理。 (五)办理环保审批手续。在环保部门办理。 在完成开展以上工作的同时,可以做好以下工作:进行拆迁摸底

(建筑工程管理]公路工程建设程序

(建筑工程管理)公路工程 建设程序

公路工程建设程序 壹、申报和获得项目 公路建设是指公路项目的新建、扩建和改建,是形成固定资产的基本生产过程及和之关联的其他建设工作的总称。其他工程建设工作,包括建设单位及其主管部门的投资决策活动以及征用土地、工程勘察设计、工程监理等。这些工作是工程建设必不可少的内容。 公路建设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提供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且对众多产业的振兴发挥促进作用,因此它于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国家也十分重视运用法律于段,通过制定和实施公路建设管理法规,加强对公路建设的管理。 1、公路建设程序的概念 公路建设程序是于认识公路建没客观规律基础上总结提出的,于公路建设全过程中各项工作均必须遵守的先后次序。它也是公路建设各个环节相互衔接的顺序。 公路建设是社会化生产,它有着产品体积庞大、建造场所固定、建设周期长、占.用资源多的特点。于建设过程中,工作量极大,牵涉面很广,内外协作关系复杂,且存于着活动空间有限和后续工作无法提前进行的问题。阅此,公路建设就必然存于着壹个分阶段、按步骤,各项工作按序进行的客观规律。这种规律是不可违反的,如果人为地将公路建设的顺序颠倒,就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所以世界各国对这壹规律均十分重视,对之进行了认真地探索研究,不少国家仍将研究成果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强迫人们于从事公路建设活动时遵守,我国也制定颁行了不少有关公路建设程序方面的法规。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对公路建设认识的不断加深,我们又会总结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公路建设程序。 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等法律中,也有关于工程建设程序的壹些规定。 2、公路建设程序 《公路法》第22条规定:“公路建设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和有关规定进行。”该规定用法律形式确定了公路基本建设程序制度。公路基本建设程序不仅是公路建设质量的保障,也是公路建设科学管理的内容之壹。 根据交通部令2006年第6号《公路建设监督管理办法》第8条的规定,“公路建设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建设程序和有关规定进行。政府投资公路建设项目实行审批制,企业投资公路建设项目实行核准制。县级之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应当按职责权限审批或核准公路建设项目,不得越权审批、核准项目或擅自简化建设程序。” 根据《公路建设监督管理办法》第9条规定,政府投资公路建设项目的实施,应当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1)根据规划,编制项目建议书; (2)根据批准的项目建议书,进行工程可行性研究,编制可行性研究方案; (3)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方案,编制初步设计文件;

基本建设程序包括哪些内容

基本建设程序包括哪些内容 基本建设程序,是指基本建设全过程中各项工作必须遵循的先后顺序。它是指基本建设全过程中各环节、各步骤之间客观存在的不可破坏的先后顺序,是由基本建设项目本身的特点和客观规律决定的;进行基本建设,坚持按科学的基本建设程序办事,就是要求基本建设工作必须按照符合客观规律要求的一定顺序进行,正确处理基本建设工作中从制定建设规划、确定建设项目、勘察、定点、设计、建筑、安装、试车,直到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等各个阶段、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达到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这是关系基本建设工作全局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管理基本建设的一个根本原则。 一个建设项目从计划建设到建成投产,一般要经过建设决策、建设实施和交付使用三个阶段。其主要步骤是:1.项目建议书。 项目法人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规划、行业规划和建设单位所在的城镇规划的要求,根据本单位的发展需要,经过调查、预测、分析,编报项目建议书。 2.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建议书批准后,项目法人委托有相应资质的设计、

咨询单位,对拟建项目在技术、工程、经济和外部协作条件等方面的可行性,进行全面分析、论证、进行方案比较,推荐最佳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项目决策的依据,应按国家规定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准确性,其投资估算和初步设计概算的出入不得大于10%,否则将对项目进行重新决策。 3.初步设计。 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后,项目法人委托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按照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要求,编制初步设计。初步设计批准后,设计概算即为工程投资的最高限额,未经批准,不得随意突破。确因不可抗拒因素造成投资突破设计概算时,经上报原批准部门审批。 4.施工图设计。 初步设计批准后,项目法人委托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组织施工图设计。 5.年度投资计划 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批准后向主管部门申请列入投资计划。 6.开工报告。 建设项目完成各项准备工作,具备开工条件,建设单位及时向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提出开工报告,开工报告批准后即可进行项目施工。 7.竣工验收。

基本建设程序

[基本建设程序]一、概述 (一) 基本建设程序简述 1. 基本概念 以生产性项目为例,建设程序是指建设项目从设想、选择、评估、决策、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投入生产整个建设过程中,各项工作必须遵循的先后次序的法则,基本建设程序。是项目科学决策和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建设程序不可违反,必须共同遵守,这是因为它科学地总结了建设工作的实践经验,反映了建设工作所固有的客观规律。 2. 基本特点 建设程序是由基本建设的基本特点所决定的。其特点有以下几点: (1) 建设周期很长,物质消耗很大。一个项目的建设周期短则二、三年,长则十年,建设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而且在建成投产之前只投入不产出,这就要在投资建设之前,必须充分进行建设前期工作,经过详细周密的调查研究和技术经济论证,搞好可行性研究和项目评估之后,再慎重决策。 (2) 涉及面很广,协作配合、同步建设、综合平衡等问题很复杂,必须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统一建设进度,取得各方面的配合和协作,做到综合平衡。 (3)建设地点是固定的,不可能移动的。因此,建设之前必须把基地的地质、水文、气象、社会条件等搞清楚。并需要选择几个方案进行论证和比较,工作总结《基本建设程序》。 (4)建设过程不能间断,要有连续性。由于建筑项目一般都比较复杂,涉及到土建、工艺、市政公用设施、交通运输等等。要求整个建设过程各阶段、各环节、各步骤一环紧扣一环,循序前进。有条不紊,否则就会打乱仗,造成浪费。 (5)建设项目都有特定的目的和用途,一般只能单独设计,单独建设,即使是相同规模的同类项目,由于地区条件和自然环境不同,也会有很大区别。 3. 主要内容 (1)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规划,结合行业和地区发展规划要求,提出项目建议书; (2)在勘察、试验、调查研究及详细技术经济论证的基础上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3)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设计文件; (4)根据项目的咨询评估情况,对建设项目进行决策; (5)初步设计经批准后,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6)组织施工,并根据工程进度,做好生产准备;(7) 项目按批准的设计内容建完,经投料试车验收合格后,正式投产,交付使用。 4. 基本步骤 (1)项目建议书阶段; (2)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 (3)设计文件阶段; (4)建设准备阶段; (5)建设实施阶段和竣工验收。 (二)项目建议书 1. 场地概述 (1) 说明场地所在的市、县、乡名称,描述周围环境,与当地能源、水电、交通、公共服务设施等相互关系。 (2)概述场地地形起伏、丘、川、塘等状况(如位置、流向、水深、最高最低标高,总坡向,最大坡度和一般坡度等)。 (3)描述场地内原有建筑物、构筑物,以及保留(包括大树、文物古迹等)、拆除、搬迁和保

公路项目建设基本流程(参考模板)

公路项目建设基本程序流程 立项阶段: 1、建设单位根据规划,委托有资质的咨询公司编制项目建议书; 2、项目建议书按项目隶属原则报发改委审批。 工可阶段 1、建设单位根据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2、根据编制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水保、环评、压矿、地质灾害、文物、防洪、通航等调查,编制影响评价报告,同时申请项目控制性工程用地预审,按项目隶属原则报请相关主管部门审批; 3、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咨询公司组织专家对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评审; 4、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通过后,按项目隶属原则和审批权限报发改委审批。 勘察设计招标阶段 1、根据发改委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招标方式,建设单位自行选定招标代理公司编制勘察设计招标文件。 2、建设单位将项目法人、招标文件、招标公告按项目隶属原则报行业主管部门核备;

审中心审核招标控制价; 4、公布招标控制价; 5、招标代理组织开标,从专家库抽取专家组织评标; 6、经建设单位同意,招标代理发布勘察设计中标公示。公示结束后建设单位将评标报告报行业主管部门核备。 7、勘察设计单位根据初步设计批复进行施工图设计工作。同时,建设单位向规划部门申报规划许可证,进行土地勘察定界、土地权属调查、土地权属确认,向土地主管部门申报建设用地。报建设用地批复后进行征地拆迁; 8、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咨询公司组织专家评审施工图设计; 9、初步设计评审通过后,建设单位报财政评审中心评审预算; 10、建设单位按项目隶属原则报行业主管部门审批施工图设计。 施工招标阶段 1、建设单位自行选定招标代理公司编制监理、施工招标文件; 2、招标文件、招标公告按项目隶属原则报行业主管部门核备;

国家投资基本建设程序

国家投资基本建设程序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 一、建设项目 一般是指在一个总体设计或初步设计范围内,由一个或若干个互相有内在联系的单项工程所组成,经济上实行统一核算,建设中统一管理的建设单位称为建设项目。 二、基本建设 凡固定资产扩大再生产的新建、改建、扩建、恢复工程及与之连带的工作称为基本建设。 三、基本建设的目的 是形成新的固定资产,或者说,是以扩大生产能力为主要目的,以建造或购置固定资产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活动。 四、基本建设的特点 一次性投资额大、建设工期长、整体性强、建设地点固定、不可位移、连续性强、参与主体多、协作要求多。基本建设的一系列特点,决定了基本建设工作是一项量大面广、十分复杂和十分细致的工作,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水平,稍有失误或疏漏,就有可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五、基本建设项目的分类 基本建设项目种类繁多,为了适应科学管理的需要,从不同角度反映建设项目的地位作用、性质、投资方向、有关比例关系,在基本建设管理工作中对项目要进行不同组合分类。 1、按行业投资用途分类 (1)生产建设:①、农、林、牧、渔、水利业及其服务业等。②、工业包括煤、油、天然气、金属、建材、木材、自来水、食品、纺织、电力、化工医药、机械、电气、电子、金属加工、石油加工等。③、地质普查和勘探业包括矿产、水文、工程和环境地质调查业及地质测绘业等。④、建筑业包括土木建筑业,线

路、管道和设备安装业,勘察设计业等。⑤、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包括铁路、公路、管道、水上、航空和装卸搬运运输业、邮政、电信业等。

⑥、商业、公共饮食业、物资供销业和仓储业。 (2)非生产性建设:①、房地产管理、公共事业、居民服务和咨询服务业建设。②、卫生、体育、社会福利事业建设。③、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事业建设。④、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事业建设。⑤、金融、保险业建设。 ⑥、国家机关、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建设。⑦、其他行业建设。 2、按建设性质分类 按照建设项目的建设性质不同,基本建设分为新建、扩建、改建、恢复、迁建等。 (一)、项目投资的构成 项目投资额按照工作内容和实现固定资产的方式不同,分为建筑工程、安装工程、设备和工器具的购置及其他费用。(1)建筑工程。是指各类工业与民用的各种房屋、建筑物、构筑物的建造工程。(2)安装工程。是指生产动力、起重、运输传动和医疗、实验等各种需要安装的设备、装置的安装工程(注:安装工程投资额不包括被安装设备和装置本身的价值)。(3)设备、工具、器具购置。是指把有关部门的产品转化为固定资产的购置活动,也称单纯购置。 计算购置额的规定:①固定资产标准按财务部门规定执行;②不论是购置或自制的设备、工具、器具,其价值达到固定资产标准都计入投资额中;③新建或扩建单位的新建房屋,按照设计和计划要求购置和自制的全部设备、工具、器具,不论是否达到固定资产标准,均计入投资额。④其他费用。是指上述费用以外的构成固定资产投资的其他各种费用。 其主要内容是: 1、直接计入固定资产的费用。包括农村建筑单位牲畜购置费、经济林木营造费;新建、扩建、改建项目初期正常需要的办公和生活用具、器具购买费等。 2、分摊计入固定资产的费用,也称共同费用。是指基本建设中必不可少,但并不直接形成项目实体或不直接用于固定资产购置、建造的费用。包括:(1)征用土地费、青苗补偿费和安置拆迁补助费等;(2)建设单位管理费;(3)地质勘察费;(4)可研费;(5)设计费;(6)监理费;(7)质监费;(8)招

第一章概论

第一章概论 (一)填空题 1.固定资产包括:(1);(2)。 2.固定资产按经济用途分:和固定资产。 3.固定资产再生产分:和。 4.基本建设投资经济活动的内容:(1)(2)(3)_。 5.按建设项目的性质分:、、、、_等项目。一个建设项目只有一种性质。 6.建筑业由、、、组成。 7.建筑产品的特点:①②③④。 8.建筑生产的技术经济特点:①②③ ④_。 9.生产经营管理的特点:①②③ ④_。 10.目前我国建设程序的主要阶段:、、、、、、共7阶段。 11.是确定建设项目、编制设计文件的重要依据。 12.建设地点的选择解决:、、三个问题。 13.是安排建设项目和组织施工的主要依据;是现场施工的依据;是进行基本建设拨款或贷款的主要依据。 14.建设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程序包括:、、_、、等工作环节。 15.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新建或改扩建某个项目在_,,。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时间在8个月以上或更长时间。 16.项目实施计划说明该项目建设的期限包括:、、、。 17.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步骤:①;②; ③;④;⑤;⑥。

(二)名词解释 1.基本建设 2.建筑业 3.固定资产 (三)问答题 1.建筑业支柱作用有哪些 2.一般大中型项目的建设要经历哪些阶段 3.可行性研究的主要作用? 第二章建筑工程技术经济分析原理 (一)填空题 1.建筑工程的可比性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可比、可比、可比、可比。 2.建筑工程技术经济分析的程序为——____——。 3.投资构成包括、、、。 4.固定资产包括:、、、、____等等。 5.经营成本是指项目总成本费用扣除、、和____以后的成本费用。 (二)名词解释 1.什么是投资? 2.固定资产? 3.流动资金? 4.经营成本? 5.沉没成本?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 概 预 算 编 制 办 法

二七年十月十九日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 中华人民国交通部公告年第号文 关于公布《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及《公路工程概算定额》(—)、《公路工程预算定额》(—)、《公路工程机械台班费用定额》(—)的公告。 本办法自年月日起施行,以前交公路发[]号同时废止。该办法及定额的管理权和解释权归交通部,日常解释和管理工作由主编单位交通公路工程定额站负责。请各单位在实践中注意总结经验,若有修改意见请函告交通公路工程定额站,以便修订时研用。特此公告。 中华人民国交通部 二○○七年十月十九日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概、预算编制方法. 第一节概、预算编制依据. 一、概算(修正概算)编制依据. 二、预算编制依据.

第二节概、预算文件组成. 一、封面及目录. 二、概、预算编制说明. 三、概、预算表格. 四、甲组文件与乙组文件. 、甲组文件:. 、乙组文件:. 第三节概、预算项目. 一、建筑安装工程费. 二、设备及工具、器具购置费. 三、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第四节概、预算费用的组成. 一、建筑安装工程费. 、直接费. 、间接费. 、利润. 、税金. 二、设备、工具、器具及家具购置费.

、设备购置费. 、工器具及生产家具(简称工器具)购置费. 、办公和生活用家具购置费. 三、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 、建设项目管理费. 、研究试验费. 、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费. 四、预备费. 五、回收金额. 六、公路工程建设各项费用的计算程序及计算方式. 附录一公路交工前养护前指标. 附录二绿化补助费指标. 附录三冬雨季及夜间施工增工百分率、临时设施用工指标. 第一章总则 一、为构建节约型公路行业,适应公路交通建设发展的需要,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提高公路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编制质量,规工程造价文件的编制,根据建设部、财政部发布的《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