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复习资料讲解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复习资料讲解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复习资料讲解

品种的概念和特性:

品种是经人类培育选择创造的、经济性状和生物学特性符合人类生产、生活要求的,相对整齐一致而能稳定遗传的植物群体。

特性:一个品种具有相对相似的性状,是指其一致性水平能达到不妨碍使用这个群体所需要的整齐程度;品种是在一定的自然和栽培条件下形成的,所以要求一定的自然和栽培条件;品种有明显的地区性和时间性;

DUS测试:

植物新品种测试是对申请保护的植物新品种进行特异性(Distinctness)、一致性(Uniformity)和稳定性(Stability)的栽培鉴定试验或室内分析测试的过程(简称DUS测试),根据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的试验结果,判定测试品种是否属于新品种,为植物新品种保护提供可靠的判定依据。(特异性的判别是根据测试品种在质量性状上有一个性状或数量性状上有二个及二个以上性状与近似品种达到差异,或数量性状有一个性状与近似品种相差二个及二个以上代码,即可判定测试品种具有特异性;一致性是指以代码为单元,分析整个小区植株的变异率,结果的判别是采用3%的群体标准和95%的接受概率;稳定性的判别要求观察植株至少为50株,如果测试品种同一性状在两个相同生长季节表现在同一代码内,或第2次测试的变异度与第1次测试的变异度无显著变化,表示该品种在此性状上具有稳定性。)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概念:园林育种:通过遗传育种理论和手段,创造新种质,选育新品种。

内容:①资源收集、筛选、创新、利用

②品种选育

③杂交种组配选育

④繁育苗木、推广应用

任务:①创造新种质

②筛选、利用新亲本

③选育新品种

④创造物种多样性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的目标和途径

目标:选育新、奇、特、香、抗、多物种园林花草树木的新种质和品种。

途径:改革名花木走新路,改造洋花木为中华,选拔野花木进花园,新的林木花卉王国靠共建。

我国园林植物遗传育种的简史及成就

简史:西方发达:加州的花木70%来自中国。

中国落后:广州还可以,花木是朝阳产业,后起之上,发展快,机遇大。

中国园林之母,园林植物的特点是名花好而多,野花多而奇,表现为:①早、特,②香,③常开,④特异性,⑤抗逆性强,⑥自播、随遇而安适应性广。

成就:①珠三角、长三角园林史悠久,从而复兴大大发起。

②形成产业,发展很快,国内、国外联合经营。

③产值由48亿元~1.3亿美元。

④交流的广而多。

⑤科研形成体系。

⑥新、名、特的花木,从色、型、抗性等方面有了新的创举。

⑦园林培育工厂化。

第二章种质资源

第一节种质资源的概念

种质资源:是园林植物材料中能将其特定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并能表达的遗传物质总称。

作用:①种质资源是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②是不断发展新观赏植物的主要来源;③适应生产的不断发展,需要发掘更多的种质资源。

分类:①本地品种资源;②外地种质资源;③野生种质资源;④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

第二节种质资源的调查、收集、研究、保存、利用。

调查:①地点选择;②记录;③说明书;④报告。

收集:原则:①根据收集的目的和要求,确定对象、类别、数量。

②范围由近到远,从种、变种、类型、个体、及多样性。

③遵循种苗调拔的规定、检疫、登记等。

方法:①直接收集;②交换或购买。

研究:①分类学性状的研究。

②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③观赏特性的研究。

④经济性状方面的研究。

⑤抗逆性及适应性的研究。

保存:保存的种质资源:①对育种具有特殊价值的种。

②生产上重要的品种、品系、突变体及芽变。

③新创造的育种中间材料。

④可利用的野生种或有潜能的野生材料。

保存的方法:①就地保存,利用生态环境保存。

②异地种植保存,建立种质保存基地,省、国、小、中、大型等。

③组织培养保存法:胚状体、人工种子。

④低温保存:短期库、中期库、长期库。

⑤趋低温保存:降温、速冷等。

利用:①引种栽培。②种质转育(杂交、回交、系选等)。③种子创新(诱变育种、基因工程等)。

④直接利用。⑤间接利用。

第三章种子驯化

第一节引种的概念及重要性

引种驯化:将野生或栽培种或营养体从其自然分布区域或栽培区域引入到新的地区种植。

重要性:①迅速而经济地丰富城市园林绿化树种一种有效的方法。

②使种或品种在新的区域里比原产地表现更突出。

③利于杂交创新新品种。

第二节引种原理

达尔文认为:引种驯化是植物本身适应了新环境条件和改变对生存条件要求的结果,选择则是人类驯化活动的基础。

米丘林:杂交是最有希望的驯化方法,杂交时利用地理上和生态上远缘的植物做亲本,可增强杂交后代对新环境的适应力。地理上和生态上远缘杂交的种子引种,由于基因的重新组合,产生后代的多样性,通过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根据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原理,选出

对当地适应性强的重组类型,其实质是选择了适应的基因型,再繁殖推广而达到引种驯

化成功。(遗传学原理)

影响因子:①生态环境。

②主导因子:温度、雨量、光照、土壤、生物因子

③生态型:是指同一种(变种)范围内在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与解剖结构上,与当地

主要生态条件相适应的植物类型。

生态型的确定:①分布区的主要生态条件。

②植物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和形态解剖特征。

③引种驯化中重要原则是近区采种。

④引种时要选择合适的种源。

第三节引种方法

程序:①引种试验;②评价试验;③推广应用。

方法:①利用遗传性动摇的可塑性大的材料作为引种驯化。

②采用逐渐迁移播种方法。

③引种驯化栽培技术的研究。

④引种要结合选择来进行。

标准:新引种的品种与原产地比较,不需特殊保护能正常生长,形态、生理、性状、产量等指标正常或提高,并能正常繁殖。

问题:①注意检疫;②防病、虫;③芽率、纯度、净度;④减少人为及机械损伤等。

第四章选择育种

第一节选择育种的概念

选种:对园林植物繁殖的群体所产生的遗传变异通过选择、提纯以及比较鉴定等手段而获得新品种的一种育种方法。

意义:①选择是植物进化和育种的基本途径之一。

②人工选择可以归纳为无意识选择和有意识选择两类。

③选择是培育良种的手段,也是育种的有效措施。

原理:遗传机制是改变群体内基因和基因型频率,从而使某些基因型的分离重组给某些有价值基因型的出现提供条件。

作用:①选择对隐性基因的作用。

②选择对显性基因的作用。

③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一个极重要的因素。

选种目标:为改变现有园林植物品种和创造新类型、新品种所要求达到的目的和指标。

目前园林育种可行的目标:①抗逆性。

②抗病性。

③新花色。

④枝株奇特。

⑤名、优、特、稀。

第二节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的选择方法

实生选种:是在自然授粉产生的种子播种后形成的实生植株群体中,采用混合选择或单株选择得到新品种的方法。

方法:①逐代混合选,按一定目标改进花卉群体的遗传组成,形成实生繁殖为主的群体品种。

②从实生树群体中选择优株,通过嫁接繁殖以形成营养系品种。

混合选择法:多个基因材料混在一起,群种群收。

优点:简便、易行、遗传性丰富。

缺点:不易鉴别、稳定的慢。

单株选择法:选育的材料原始群体中选择优良单株,分选、分收、分存、分繁的方法。

优点:优良单株成为一个家系,系谱清晰,优势性状明显。

缺点:时间长、稳定快。

一般自花授粉植物,营养繁殖的植物,常采用一次混合选择法,异花授粉植物采用多次混合选或多次单株选择法。

评分比较选择法:表10-1/P111

相关选择法:根据观赏植物种子实生小苗与开花后某些性状的相关性进行早期选择的一种方法。原理:①基因的连锁关系。

②基因的系统效应。

③基因的多效性。

④从发育生理角度预测。

⑤形态特征早期鉴定。

第三节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其相应的选择方法

芽变选种

芽变:发生在芽的分生组织细胞中,当芽萌发长成枝条,并在性状上表现与原来类型不同。芽变包括由突变的芽发育成的枝条和繁育而成的单株变异。

特点:①芽变表现的多样性:株型、色变、花期、育性、抗性。

②芽变的重演性。

③芽变的稳定性。

④芽变性状的局限性。

芽变的细胞学和遗传学基础。

①嵌合体与芽变的发生图10-4/P115

组织发生层:被子植物梢端分生组织都有几个相互区分的细胞层。

垂周分裂:L I层细胞的分裂方向与生长锥呈直角。

只有梢端组织发生层的细胞发生突变时,将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芽变。

缘嵌合体:如果层间不同部分含有不同的遗传物质基础。

周缘嵌合体分为:内周、中周、外周和外中周、外中内周、中内周6种类型。

扇形嵌合体分为:外扇、中扇、内扇、外中扇、中内扇和外中内扇6种类型。

②芽变的转化:一个扇形嵌合体在发生侧枝时,由于芽的部位不同有些侧枝将成为比较稳定的周缘嵌合体,有些仍为扇形嵌合体,但是扇形的宽窄与原扇形成不一定相同,也还有一些侧枝是非突变体。图10-5/P116

③芽变的遗传:a.芽变的遗传类别:染色体数目、多倍性、多倍性、非整倍性、多倍性突变、染

色体结构重组、易位、倒位、重复、缺失、基因突变及核外突变。

b.正突变和逆突变:由显性突变成隐性为正突变,反之为逆突变。

c.各组织发生层的遗传效应。

L I比较单纯,主要涉及与表皮相关的性状,如茸毛、针刺有无等。

L II产生孢原组织,是决定育种有性过程的重要关键。

L III是中柱的组织发生层,从中柱可长出不定芽和根。

所以通过诱导不定芽和根插繁殖也可获得稳定的突变体。

芽变选种法:①目标。

②时期。

③变异分析:直接鉴定,间接鉴定

(遗传物质)(移植鉴定)

三、选择育种的程序

1、初选:经验选择

2、复选:评选、鉴定、繁殖。

3、决选:抗性鉴定、品质、观赏分析、区域试验、异地试验。

4、选择原则:群体大、环境条件一致、特异及综合性状重选。

第五章杂交育种

第一节杂交亲本的选择

杂交育种:是基因型不同的园林植物种或品种进行交配或结合形成杂交种,通过培育选择,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分为有性杂交育种,无性杂交育种,远缘杂交育种。

意义:①是创造新品种新类型的重要手段。

②是生物进化的重要方式。

③是研究遗传理论的重要方法之一。

④杂交选育新品种具有重大经济效益。

⑤杂交育种是改良植物遗传性,从而创造新品种或新类型的重要手段。

在有性杂交中:接受花粉的植株是母本“♀”,供给花粉的植株是父本“♂”父母本称亲本,杂交用“X”表现是♀X♂,后代用:F1、F2、F3……表示。

计划:①育种目标的确定:目标要规定的具体、有针对性、重点突出,使育种工作有的放矢。如:特色、抗性。

②选择亲本的原则:根据目标收集有关的原始材料,所需要的优良性状和特性、双亲互补;

双亲地理远缘、生态类型不同;考虑两个亲本遗传传递能力的强弱;双亲配合力要高。

第二节有性杂交的方式和技术

方式:①成对杂交、即单交。

②复合杂交:三交(A×B)×C,双交(A×B)×(C×D),四交[(A×B)×C]×D。

③回交。(即(A×B)×B,两亲本杂交后代F1所选单株与原亲本之一再杂交。

④多父本混合授粉、自由授粉,以一个以上的父本品种花粉混合授给一个母本品种的方式。技术:两性花:在一朵花里,雄蕊和雌蕊都有。

单性花:在一朵花里,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

花的传粉方式:虫媒、风媒。

花期调整:南北、海拔不同,气候的变化,靠物候性状调节为同期。

花粉收集:抽穗时套代,保持花粉纯正。

花粉贮藏:低温保存、干燥、黑暗。

花粉生活力的测定:①直接授粉统计结实数。

浅谈屋顶花园植物种植设计

浅谈屋顶花园植物种植设计 【摘要】本文结合作者在园林绿化设计过程中实际应用经验,探讨了城市屋顶花园植物种植设计,包括布局配置、结构设计、植物的选择以及设计要点。 【关键词】屋顶花园;应用;设计;植物种植 1 屋顶花园的发展与意义 古老的幼发拉底河下游地区坐落着古代苏美尔人所建的“大庙塔”,这里便是屋顶花园的发源地。由此,人类掀开了屋顶花园建造和屋顶绿化研究的新篇章。 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高层建筑的数量和密度不断增加,工业、商业以及居住用地的不断扩张,而与之对应的可绿化面积却相对减少。在不增加城市用地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扩大城市的绿化范围,提高绿化覆盖率及提升绿化品质,向城市高空拓展绿色空间的理念,成为了新的研究课题。 屋顶花园不但能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治理雾霾,减少城市热岛效应等,而且能净化空气,丰富城市的俯仰景观,提高城市的绿化覆盖率。据测算,屋顶绿化平均滞尘量达到每平方米12.3克,不仅如此,如果一个城市把屋顶面积全部利用起来进行绿化,城市上空的二氧化碳将减少80%左右。 让屋顶花园渐行渐远,体现出应有的价值,首要任务就是重视屋顶花园的植物种植设计。 作者根据实际设计的项目中的屋顶花园植物种植的应用经验,将在下文浅谈屋顶花园植物种植形式设计、种植床结构设计、以及植物选择与设计要点。从作品中挑选了商业、住宅区、特警三个风格迥异的项目案例,每个项目都呈现了趣味性与欣赏性的合理结合。 2 屋顶花园种植形式设计 屋顶绿化设计,植物种植技术以及各种相应的措施正日益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综合国内外有名的屋顶花园设计理念和形式,概括来说主要有点线式、地毯式、自然式和庭院式。 (1)点线式设计形式即采用花盆、花箱等形式分散布置,利用建筑屋顶及周边特点合理布置种植台或种植池。作者在进行中翔元和市民广场设计时,考虑到市民的活动需求,巧妙的运用点式设计形式,在屋顶设计了供市民散步的游步道和的各种类型的活动小广场。绿化结合着种植池来布置,种植池内配有樱花、桂花、山茶、苏铁等小乔木,并结合龟甲冬青、红花继木、金边黄杨、红叶石楠、夏鹃、瓜子黄杨等灌木,营造出舒适的休憩活动空间。另外场地内还布置成品的中庭花箱和长方形的种植花箱。成品的中庭花箱内最外一层种植花叶蔓长春花,

园林植物与种植设计-教案

《园林植物与种植设计》 教案

单元课教案首页 注:1、每次课须填写“单元课教案首页”。以单元课的每一子课题的教学要求设计每一个教案。每个单元的备课由多个教案构成。 2、教学设计含教学方法、教学流程。

第一章园林植物主要功能 第一节防护功能 1.1 调节气温 树木有浓密的树冠,一般说来,树叶面积是其树冠面积的20倍。太阳光辐射到树冠时,有20%—25%的热量反射回天空,35%被树冠吸收,加上树木蒸腾作用所消耗的热量,树木可降低空气温度。据测定,有树荫的地方比没有树荫的地方一般要低3℃~5℃,而在冬季,一般在林内比对照地点温度提高1℃左右。北京天安门广场夏季白天气温一般比郊区高出2℃—3℃;广场的铺装地面比有树荫、草坪的地方平均高1.9℃,最高时温差为2.8℃—3.0℃。 一般树荫能阻挡阳光直射入室内。又因屋顶、墙面和四周地面在绿阴之下,其表面所受的太阳辐射热比一般没有绿化之处要低4—15倍,其传入室内的热量大幅度减少,这是导致夏季室温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1.2 增加湿度 据测定,1公顷阔叶林一般比同面积的光土地蒸发的水量高20倍;每公顷的油松林,一天的蒸腾量为43.6~ 50.2吨,宽10.5米的乔灌木林带,可使近600米范围内的空气湿度增加80%。 1.3 制造氧气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又通过呼吸作用吸收氧,放出二氧化碳。二者相比,白天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要比呼吸作用排出的二氧化碳多20倍。所以绿色植物是氧气的天然加工厂。 1.4 滞尘 植物的躯干、枝叶外表粗糙,在小枝、叶子处生长着绒毛,叶缘锯齿和叶脉凹凸处及一些树木分泌出的一些粘液,都能对空气中的尘土有很好的粘附作用。据科学家考察,一般城市1公顷的地面上,一年内大约可降落3吨尘土。据前苏联有关方面测定,树木下面的空气尘土含量要低于露天广场42.2%,冬季树木的枝干也能减少空气中的含尘18%。 1.5 减噪 林木通过其枝叶的微振作用能减弱噪音。减噪作用的大小,决定于树种的特性。叶片大又有坚硬结构的或叶片像鳞片状重叠的,防噪效果好;落叶树种类在冬季仍留有枯叶的防噪效果好(如鹅耳枥、栎树) 。 一般来说,噪音通过林带后比空地上同距离的自然衰减量多10—15分贝。据南京环境保护办公室测定:噪音通过18米宽、由两行桧柏及一行雪松构成的林带后减少16分贝,而通过36米宽与上述同类林带后,则减少30分贝。 1.6 杀菌

柳州常见园林植物及其选择应用

1.行道树 要求符合以下几个条件:适应柳州的生态环境,抗性较强(抗旱、涝、污染及病虫,耐瘠薄);常绿树种占80%以上,其中观花、芳香树种占20%一30%;树干通直、树型美观,冠大荫浓、遮荫效果好;萌芽力强,耐修剪、易整形;粗生易长,易护理,寿命长。还要注意树种间以及树种与环境间的协调,常绿与落叶,色彩措配和层次等问题。宜用的树种有:小叶榕、高山榕、笔管榕、黄葛树、橡胶榕、红花羊蹄甲、洋紫荆、阴香、蝴蝶果、桂花、广玉兰、苹婆、蒲桃、南洋杉、秋枫、大叶女贞、樟树、芒果、海南红豆、盆架子、红千层、橄榄、木莲、火力楠、相思树、木棉、二球悬铃木、黄连木、重阳木、鹅掌揪、刺桐、乌桕、黄愧、柳树、杨树、蒲葵、鱼尾葵、老人葵、霸王棕、加拿利海枣、国王椰、假槟榔、皇后葵、桄榔、海南蒲桃等。 2.造型、景观植物 造型植物这类植物经过修剪整形可造成各种形态供各类绿地点缀观赏。如罗汉松、千头柏、日本扁柏、龙柏、铺地柏、绒柏、苏铁、三角梅、火棘、大叶黄杨、迎春、尖叶木犀榄、小叶榕、垂叶榕、橡胶榕、黄金榕、海桐、红花继木、九里香、金叶女贞、黄素梅、珊瑚树等。 色块景观植物根据植物不同的花色、叶色及其开花季节,通过分类组合配植成各种图案色块.如桃花、樱花、红花羊蹄甲、洋紫荆、紫荆、刺桐、红叶桃(李)、山茶、黄金榕、金叶女贞、火棘、夹竹桃、一品红、三角梅、黄素梅、红花继木、朱蕉、杜鹃、月季、花叶扶桑、红桑、变叶木、多花紫薇、希茉莉、马缨丹、龙船花、、紫色鸭跖草、吊竹梅、花叶良姜、美人蕉、兰雪花、红叶觅、尖叶红叶觅、雁来红、鸡冠花、五色觅、紫苏、彩叶草、菊类以及其它草本花卉。; 石山土岭的秋色植物有:乌桕、圆叶乌桕、擦木、枫香、银杏、盐肤木、红背娘、黄连木、水杉(水边)、落羽杉、鹅掌楸、南天竹等。 3.杭污染植物 适用于产生污染源区及受污染区的植物配置。如夹竹桃、棕榈、构树、蒲葵、小叶榕、石山榕、大叶女贞、高山榕、樱花、无花果、羊蹄甲、苦楝、刺桐、广玉兰、橡皮树、侧柏、桧柏、龙柏、海桐、悬铃木、芒果、盆架子、驳骨丹、狗骨、大叶黄杨、珊瑚树、蒲桃、米兰、樟、柑、桔、橙、山茶,木槿、木芙蓉、朴树、梧桐、乌柏、泡桐、白蜡树、石榴、番石榴、枇杷、葡萄、罗汉松、紫茉莉、凤仙花、菊花、一串红、牵牛花、金盏菊、石竹、美人蕉、天竺葵、蜀葵、金鱼草、万寿菊,长春花、金银花、紫藤等. 4.耐荫植物 木本耐荫植物如竹柏、罗汉松、桂花、含笑、山茶、油茶、米兰、红背桂、海桐、南天竹、十大功劳、桅子花、白婵、八角金盘、迎春、枸骨、朱砂根、桃叶姗瑚、冬红、朱蕉、八仙花、杜鹃、鹅掌柴、六月雪、虎刺、棕竹、丛生鱼尾葵、散尾葵、三药槟榔、软叶刺葵、珊瑚树等。 藤本耐荫植物如龟背竹、麒麟尾、绿萝、蔓绿绒(红、绿宝石)、野葛藤、合果芋、常春藤、何首乌、金银花、络石等。 耐荫草本及蔽类植物如一叶兰、虎尾兰、红花石蒜、海芋、广东万年青、花叶竹芋、花叶良姜、鸭跖草、吊竹梅、紫色鸭跖草、秋海棠类、紫茉莉、石菖蒲、冷水花、花叶豆瓣绿、虎耳草、文殊兰、沿阶草、吉祥草、麦冬、垂盆草、肾蕨、巢蕨、江南星蕨等。 5.石山绿化植物 石山榕、斜叶榕、小叶榕、黄葛树、任豆、菜豆树、红豆、构树、朴树、榔榆、青檀、乌桕、园叶乌桕、酸枣、板栗、银杏、大叶女贞、苦楝、梧桐、秋枫、蝴蝶果、侧柏、台湾相思、枇杷、桃树、粉苹婆、番石榴、紫薇、羊蹄甲、火棘、小蜡、尾叶桉、新银合欢、石山巴豆、小果化香、香粉楠、马甲子、云实、海桐、十大功劳、南天竹、棕榈、鱼尾葵、苏

9.3;浅谈城市公园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

浅谈城市公园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 摘要:在城市中建设公园可以提高城市的绿化面积,公园可以为市民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方便人民进行游览,城市居民开阵各种集体活动一般都是在公园中进行的,公园可以说是对城市绿化程度的重要反映。现在,我国城市化的规模越来越大,我国的工业化也在不断地发展,城市人口的密度越来越大,城市人口相对集中,再加之人们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因此,人们越来越多的依赖公园的良好环境,对公园的要求也在不断地升高。本文从城市公园园林植物的设计理念、城市公园园林植物种植的形式、城市公园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等方面,提高城市公园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美观度和实用性,为市民提供良好的休息和娱乐环境。关键词:城市公园;园林植物;种植设计 在城市公园中对种植的植物进行精心的设计,可以使市民尽情地感受大自然的独特韵味,净化人们的心灵,可以让市民的精神振奋起来,减轻市民的压力,促进城市居民身心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城市公园的园林植物是对公园设计的主要因素,能使公园具有生命力,对公园园林植物的合理选择可以体现出植物特有的观赏价值,同时也能营造出公园的优美意境。不同品种的植物,经过精心的设计后,不同植物的形状、色彩相得益彰,有利于提高城市公园的观赏价值。一、城市公园园林植物的设计理念 (一)城市公园园林植物的设计要遵循人与自然相互协调的理念 在对城市公园进行的植物进行设计时,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站在市民的角度去设计园林植物,要从植物的生态角度出发,坚持从视觉景观学原理出发,充分考虑到城市公园的生态环境和市民的喜好,营造一种自然的回归,人与自然相融合的意境美,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 (二)城市公园园林植物的设计要确保不同植物间布局的协调性 通常的规则性的公园园林,植物的设计要坚持对植和行植的方法,而在以自然景观为主的公园内,要对植物进行不对称的设计,要充分展现植物的自然之美。对于不同的环境要选择不同的种植方式,在建筑物覆盖比较广的公园内,尤其是在公园的大门和大道处,要选择规则的种植方法,而在那些以自然山水为主的公

常见园林植物名录(附图片)

常见园林植物名录 一常绿乔木 1 樟树樟科 (1)别名:香樟(杭州) 、乌樟(四川) 、小叶樟(湖南) (2)产地与习性:树种分布于浙江、福建、江西、台湾、湖北、湖南、广东、云南等地。喜光、深根性,抗风、抗烟尘,耐寒力稍差,宜微酸性土壤。形态特征:常绿大乔木,树冠球形,叶互生,三出脉,二香气,浆果球形,11月成熟,紫黑色。花期4月~ 5月、果期8月~ 11月、树高可达30米。(3)繁殖与栽培,用种子繁殖,应随采随播。有白粉病、黑斑病、樟叶蜂、樟梢卷叶蛾、樟巢螟、樟天牛等病虫害为害。 (4)应用:寿命长,耐不良气体,城市绿化环保树种。

2 女贞 (1)所属分类:木犀科 (2)别名:桢木、蜡树、将军树 (3)产地与习性:原产中国,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南方各省,华北、西北地区也有栽培。为常绿乔木。喜阳光,但亦耐半阴。喜肥沃的微酸性土壤,中性,微碱性土壤亦能适应,瘠薄干旱则生长慢。花期6月。 (4)形态特征:株高10m,树皮灰色,光滑。叶对生,革质,卵形或卵状椭圆形,全缘,表面深绿有光泽,背面淡绿色。圆锥花序顶生,小花密集,白色有芳香。浆果头核果,蓝黑色间有白色,果期11-12月。 (5)繁殖与栽培:播种法繁殖,种子采后即播,发芽率高,也可沙藏后翌春播种。扦插及易成活。根系发达,萌蘖、萌芽力强,耐修剪整形。 (6)应用:女贞夏季满树白花似宜,浓荫如盖,终年常绿,苍翠可爱。宜作绿篱,绿墙配植,亦可作行首树,有抗污染能力,为工厂绿化的好树种。

3 广玉兰木兰科 (1)别名:大花玉兰、荷花玉兰,洋玉兰。 (2)产地与习性:树种分布于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台湾、河南、广东、广西。广玉兰喜温暖湿润气候,要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喜阳光,但幼树颇能耐荫,不耐强阳光或西晒,否则易引起树干灼伤。抗烟尘毒气的能力较强。病虫害少,生长速度中等,3年以后生长逐渐加快,每年可生长0.5米以上。 (3)形态特征:常绿大乔木,高可达30米,树冠卵状圆锥形。小枝和芽均有锈色柔毛。叶革质,长椭圆形,长10-20厘米,表面有光泽,背面有锈色柔毛,边缘微反卷。花白色,花的直径达20-30厘米,花通常6瓣,有时多为9瓣,花大如荷花,故又名荷花玉兰,芳香。花期5-7月。种子外皮红色,9-10月果熟。 (4)繁殖与栽培:广玉兰可用播种、压条和嫁接三种方法繁殖,主要是嫁接法,用嫁接法繁殖的广玉兰小苗生长快,开花早,很受欢迎。用作嫁接广玉兰的砧木苗主要有白玉兰、紫玉兰、厚朴等。采用前一年或当年粗壮、芽部饱满的广玉兰枝条作接穗,嫁接后的广玉兰,大约20-25天伤口愈合,接着芽腋萌动生长。萌芽后,长到2-3片叶子时,注意及时除草,除去发出的母苗,注意切勿碰撞接穗。以后经常除草施肥浇水。 (5)应用:庭院树、行道树广玉兰树姿雄伟壮丽,叶厚光亮,花大芳香,为城镇绿化的重要观赏树种。适合在公园或较宽广的庭院作观赏绿化树栽植。

景观园林植物配置详解

1.配置 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园林中各种植物(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 园林植物的配置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相互之间的配置。 2.季相 植物在不同季节表现的外貌。植物在一年四季的生长过程中,叶、花、果的形状和色彩随季节而变化。开花时,结果时或叶色转变时,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园林植物配置要充分利用植物季相特色。 在不同的气候带,植物季相表现的时间不同。北京的春色季相比杭州来得迟,而秋色季相比杭州出现得早。即使在同一地区,气候的正常与否,也常影响季相出现的时间和色彩。低温和干旱会推迟草木萌芽和开花;红叶一般需日夜温差大时才能变红,如果霜期出现过早,则叶未变红而先落,不能产生美丽的秋色。土壤、养护管理等因素也影响季相的变化,因此季相变化可以人工控制。为了展览的需要,甚至可以对盆栽植物采用特殊处理来催延花期或使不同花期的植物同时开花。 园林植物配置利用有较高观赏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植物的季相,能给人以时令的启示,增强季节感,表现出园林景观中植物特有的艺术效果。如春季山花烂熳,夏季荷花映日,秋季硕果满园,冬季腊梅飘香等。要求园林具有四季景色是就一个地区或一个公园总的景观来说;在局部景区往往突出一季或两季特色,以采用单一种类或几种植物成片群植的方式为多。如杭州苏堤的桃、柳是春景,曲院风荷是夏景,满觉陇桂花是秋景,孤山踏雪赏梅是冬景。为了避免季相不明显时期的偏枯现象,可以用不同花期的树木混合配置、增加常绿树和草本花卉等方法来延长观赏期。如无锡梅园在梅花丛中混栽桂花,春季观梅,秋季赏桂,冬天还可看到桂叶常青。杭州花港观鱼中的牡丹园以牡丹为主,配置红枫、黄杨、紫薇、松树等,牡丹花谢后仍保持良好的景观效果。 3.草坪 用多年生矮小草本植株密植,并经人工修剪成平整的人工草地称为草坪,不经修剪的长草地域称为草地。用于城市和园林草坪的草本植物主要有结缕草、野牛草、狗牙根草、地毯草、钝叶草、假俭草、黑麦草、早熟禾、剪股颖等。 草坪一般设置在房屋前面,大型建筑物周围,广场或林间空地,供观赏、游憩或作为运动场地之用。西方古代园林中已有规则式草地。18世纪中叶,英国自然风景园出现后,园林中开始大面积使用自然式草坪。中国古代苑、囿有大片疏林草地,近代园林才有草坪。

景观与园林植物配置

景观与园林植物配置 摘要:园林植物的配置是根据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利用植物进行空间划分,创造出特色景观或特殊的环境气氛。 关键词:园林景观植物配置 前言:园林绿化景观效果和艺术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从植物不同的特有观赏性考虑,以便创造优美、长效的园林景观。 1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 1.1符合园林绿地的性质和功能要求 进行园林植物配置,要从园林绿地的性质和主要功能出发,先抓植物的整体风格,再考虑局部的造景点缀,如文化广场宜多植树姿优美、色彩绚丽的树木花草,以形成活泼明快的气氛特色。 1.2充分考虑园林艺术的需要 1.2.1总体艺术布局上要协调 规则式园林植物配置多对植、行植,而自然式园林中则采用不规则的自然式配置,充分发挥植物材料的自然姿态。根据局部环境和在总体布置中的要求,采用不同形式的种植形式,如大门、主要道路、整形广场、大型建筑附近多采用规则式种植,而在自然山水、草坪及不对称的小型建筑物附近采用自然式种植。德胜广场中心区以规则式种植为主,体现建筑及整体布局的庄严之景。

1.2.2充分考虑植物季相变化 园林植物是有生命的,随时间的推移,它的色彩、形态不断变化发展。因而可分区分段配置,根据树木年龄、季节、气候等变化,预先做出安排,及时采取措施,使每个分区或地段突出一个季节植物景观主题,在统一中求变化,以便创造美好的景观,加强艺术感染效果,突出各景区的风景特征,营造景景变化、季季不同的园林景色。 1.2.3全面考虑植物在观形、赏色、闻味、听声上的效果 园林景观植物,各有各自的外形、色感、气味等特征,在进行植物配置时,要全面考虑植物在观形、赏色、闻味、听声上的效果。 1.2.4配置植物要从总体着眼 植物配置,要从总体着眼,要重视植物的景观层次,远近观赏效果;远观整体、大片效果,近赏单株树型、花、果、叶等姿态。植物的选择,先总体,如体型、高矮、大小、轮廓,其次才是叶、枝、花、果。 1.3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满足植物生态要求 植物种类的选择植物是具有生命的,不同的园林植物具有不同的生态和形态特征。进行配置时,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景制宜,要满足植物的生态要求,使植物正常生长,充分发挥其观赏特性。如红岗森林公园,山体上种植耐旱并能衬托山景的小叶榕;德胜水轴两岸水边种植能耐湿、与水景相协调的垂柳。

园林种植设计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大全

绪论 1、园林种植设计:是根据园林总体设计的布局要求,运用不同种类及不同品种的园林植物, 按科学性及艺术性的原则,布置安排各种种植类型的过程、方法。即营造,创建植物种植类型的过程、方法。 2、植物配置:是各类植物之间的安排,搭配,突出的是植,栽植。 3、现代植物造景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 发展趋势:(1)现代园林植物造景中除应保留古典园林中一些园林艺术的精华外,还应提倡和发扬符合时代潮流的植物造景内容,提倡以植物景观为主。 (2)现代园林的植物造景重视植物物种多样性和园林景观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景观多样化的基础。 (3)不少地方积极营造森林公园,有的已进行植物群落设计。另一方面,园林工作者与环保工作者协作,对植物抗污、吸毒及改善环境的功能作了大量研究。 存在的问题:(1)尽管资源丰富,但我国园林中用在植物造景上的植物造景上的植物种类贫乏,而国外公园中观赏植物种类常达千种。 (2)观赏园艺水平较低,尤其体现在育种及栽培养护水平上。 (3)在植物造景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上相差很远,不能满足于现有传统的植物种类及配置方式,应结合植物分类,植物生态,地植物学等学科,提高园林植物造景的科学性。 4、西方园林种植设计概况、造景形式、主要形式的发源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整形植物、花结坛、植物凉亭、植物迷宫)——17世纪法国古典园林(整形植物、植物迷宫、刺绣花坛)——18世纪英国自然风景园(花镜、植物凉亭、绿廊)——20世纪80年代以来(野花园、观赏草) 主要形式的发源:整形植物(古希腊)、植物凉亭和绿廊(古埃及)、花结坛(英)和刺绣花坛(法)、植物迷宫(罗马)、花镜(英)、野花园(英)、观赏草(英) 5、中国传统园林成就、特点 成就:《园冶》明计成《长物志》明文震亨《花镜》清陈昊子 特点:(1)植物配置考虑其生态习性 (2)用具有特定观赏寓意的植物造景 (3)植物配置与诗情画意结合 (4)植物配置显示季相变化 (5)植物造景突出建筑名称 (6)配置方式自由灵活 第二章 一、园林种植设计的基本原则、内涵、应用形式 (1)功能性原则(实用性):1、绿地生态功能2、绿地游憩功能3、绿地景观功能4、历史文化延续功能 (2)生态性原则(科学性):1、适地适树2、物种多样性3、植物群落稳定性4、重视生态系统完善 (3)艺术性(形式美、时空观、意境美):1、总体艺术布局上要协调,满足设计立意要求2、考虑四季景色的变化3、全面考虑植物形、色、味、声的效果4、从整体着眼,注意平面、立面变化5、主次分明、形式多样 (4)经济性:1、合理选择树种2、妥善结合生产3、注重改善环境质量的植物配置方式 生态学与种植设计的关系: 园林种植设计是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植物材料来营造具有视觉美感的景观,而具有美感的植物景观首先要符合植物的生态要求。

浅谈生态园林城市植物种植设计

浅谈生态园林城市植物种植设计 摘要:本文论述了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对植物的选择及配植手法等方面的要求,得出园林种植设计既要要继承传统植物种植手法,又要力求创新、发展,强调与环境相协调,强调生态效益,秉承文化,“师法自然”,体现我们国家和民族历史文脉,展现城市特色的结论。 关键词:生态园林城市植物设计 summar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garden city on the plant selection and arrangement technique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request, comes to a dicision that garden planting design should not only be the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planting techniques, and strive to innovation、development, emphasize the harmony with the environment, emphasizethe ecological benefits, combine our culture, “ learn from nature”, reflect our country and national history context, show city characteristic. key words:ecological garden city, plant,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0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 引言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是近年来的热潮,很多城市加大了对城市园林的关注力度,力求打造一个舒适优美生态的人居环境。而植物种

园林景观绿化植物的配置方案

园林景观绿化植物的配置方案 1、植物间的配置方法 在园林绿化中,植物的布置方法有列植、对植、孤植、群植及丛植等,列植,又称带植,是指将树木成行或成带的种植,一般用于比较规则的广场周围或是道路的两侧绿化。如果作为园林景物的隔离或背景,通常采用密植的方法,形成一个屏障。对植,就是将体积、数目大致相等的植物对称的进行种植,一般在桥头、广场或是门口比较常见。孤植,其目的是突出树木的个体美,一般用于园林的主景,在主景的周边配置其他植物,保证观赏效果,需要注意的是要对种植的距离合理的进行控制。群植及丛植,是不同的树种进行组合种植的方法,一般不少于3株,在园林中广泛的进行应用,群植或丛植不但可以作为主景,也能作为配景,在景物隔离或背景中也有所应用。在植物配置中,应该自然大方,与艺术中的构图规律相符,既要突出个体美,也要表现出植物的群体美效果。 2、植物与园林各要素间的配置方法 ①水景植物配置 在园林中,水体是非常重要的,满足了水体生态环境的需求。在体周边植物的选择上,应该选择耐水喜湿、姿态优美、色彩艳丽的乔木或者灌木作为主景,或者与湖石、花草组合进行装饰。对水景进行丰富时,应该选择有色叶木或花木,在面积比较大的水体周围种植高大乔木时,要注意透景线的开辟及林冠线的起伏。对于有景可映的水面,

不要种植水生植物,这样能够扩大空间感,将远近景色全部投射在水面,形成"水中画"。 ②路边植物配置 可以利用不同的植物构造出不同的园路景观,例如花径、山道、竹径等。园林如果崇尚天然景观时,在行道树的种植时应该打破传统的栽种格局,道路两边的植物不需要选择同类植物,但要保证和谐、均衡的效果。株距与行距应该和路旁的景物协调,留出透景线,在路口,可以种植色彩艳丽的树丛或孤植,作为标志或对景。对于小路或次要园林道路,可以铺设镂空的瓷砖,在瓷砖上镶嵌草皮,对园路的景致是一种丰富。 ③建筑物旁的植物配置 由于临近建筑,因此植物要和建筑风格相匹配、建筑要和周围环境相协调,此外,还要保证建筑物的基础种植,在墙根可以载重灌木或花草,从而使墙面与地面形成过渡。 ④假山观赏石旁植物配置 假山景观以表现石头的质地及外形为主,植物是次要的,因此不宜过多配置植物,可以简单的配置低矮花卉或稀疏带草即可,如果石块位于溪涧旁,用水草配置实现自然趣味。

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

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 1.一般原则: 一、符合园林绿地的性质和功能要求 进行园林种植设计,首先要从该园林绿地的性质和主要功能出发。园林绿地功能很多,具体到某一绿地,总有其具体的主要功能。 二、考虑园林艺术的需要 (一)总体艺术布局上要协调 规则式园林植物配置多对植、行植,而在自然式园林中则采用不对称的自然式配置,充分发挥植物材料的自然姿态。根据局部环境和在总体布置中的要求,采用不同形式的种植形式,如一般在大门、主要道路、整形广场、大型建筑附近多采用规则式种植,而在自然山水、草坪及不对称的小型建筑物附近采用自然式种植。 如右图:不同位置种植的植物形态、大小是不同的,才能创造出协调、多彩的景观。 (二)考虑四季景色变化 园林植物的景色随季节而有变化,可分区分段配置,使每个分区或地段突出一个季节植物景观主题,在统一中求变化。在重点地区,四季游人集中的地方,应使四季皆有景可赏,即使一季节景观为主的地段也应点缀其它季节的植物,否则一季过后,就显得极为单调。 (三)全面考虑植物在观形、赏色、闻味、听声上的效果 (四)配置植物要从总体着眼 在平面上要注意配置的疏密和轮廓线,在竖向上要注意树冠线,树林中要组织透视线。要重视植物的景观层次,远近观赏效果,远观常看整体、大片效果,如大片秋叶,看才欣赏单株树型、花、果、叶等姿态。更主要的还是要考虑庭园种植方式的配置,切忌苗圃式的种植。配置植物要处理好与建筑、山、水、道路的关系。植物的个体选择,也要先看总体,如体型、高矮大小、轮廓,其次才是叶、枝、花、果。 三、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满足植物生态要求 按照绿地的功能和艺术要求选择植物种类,例如行道树满足主要功能蔽荫的同

浅谈城市公园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

浅谈城市公园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 作者:秦治强白银山 来源:《新农村》2013年第04期 摘要:公园在城市公共绿地中居于首要地位,是供人民群众游览、休憩、观赏、开展文娱、社交和体育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反映城市园林绿化水平的重要窗口。随着各地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公园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公园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文章从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原则和配植形式入手,介绍了城市公园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对提高城市公园的景观效果和公园各种功能的发挥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城市公园;园林;绿化;种植设计 城市公园中具有优美的环境,它使游人尽情享受大自然的魅力,从而精神愉悦、身心健康。园林植物是公园造景的主体,园林植物的合理配置既能充分展示其本身的观赏特性,更能创造优美的环境艺术效果。科学、合理的植物种植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园景观的观赏效果和公园各种功能的发挥,充分认识、科学选择、艺术配植绿化植物,对提高公园绿化水平,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保持生态平衡,创造公园优美的景观有重要的意义。 1.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原则 1.1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原则 1.2总体艺术布局要协调 1.3植物配置必须主次分明,疏密有致 1.4植物配置要注意季相的变化 1.5充分考虑植物的观赏特性 1.6植物配置要与建筑物和谐协调 2.园林植物配植的形式 2.1乔木的配置形式 主要有孤植、对植、行植、丛植和群植等。 2.2灌木的配植

灌木枝叶繁茂,可以增加树冠层次。灌木配植得宜,可使景色更富变化。在高大乔木下布置适当的灌木,给人层次丰富的感觉。空透的地方,灌木要有一定的高度。路旁栽植灌木,紧靠路边的,要幽深自然,离路边远的,宜平坦开朗。草地边缘布置大片灌木丛,能增加空间的宁静感。 2.3花卉的配置 规则式配置一般采用花台、花坛、花镜、花带等形式,其特点是能集中地丰富某一局部景色,给人以强烈、鲜明、欢快的感受。自然式配置多采用疏落的丛植形式,饶有自然风趣。 2.4攀缘植物的配置 攀缘植物生长快,枝繁叶茂,花色艳丽,在墙边、棚架花廊、屋顶、墙面均可种植。如蔷薇、爬山虎、葡萄等,能起到遮阴、防尘、隔音、隔热和装饰的作用。 3.公园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 3.1公园绿化树种的选择 要结合公园特殊要求,因地制宜,以乡土树种为主,以外地珍贵的驯化后生长稳定的树种为辅;充分利用原有树木和苗木,速生树种和长寿树种相结合。要选择具有观赏价值,又有较强抗逆性、病虫害少的树种,不得选用有浆果和招引害虫的树种,以便于管理。 3.2公园绿化种植布局 根据当地自然地理条件、城市特点、市民爱好等进行乔木、灌木、草坪的合理布局,创造优美的景观。既要做到充分绿化、遮阳、防风,议要满足游人对日光浴的需要。 3.2.1在娱乐区、儿童活动区,可选用红、橙、黄等暖色调的植物花卉来营造热烈的气氛;在游览休闲区,要形成一年四季季相动态变化,春季观花,夏季浓荫,秋季观叶,冬季有绿色的景观效果,以吸引游客欣赏。 3.2.2公园近景环境绿化可选用强烈对比色,以求醒目;远景绿化可选用简洁的色彩,以求概括。 3.3公园设施环境的绿化种植设计 3.3.1公园出入口的绿化种植设计。绿化时应注意丰富街景并与大门建筑相协调,同时还要突出公园特色。

推荐:园林景观植物配置详解

园林景观植物配置详解 一、配置 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园林中各种植物(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 园林植物的配置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相互之间的配置。 二、季相 植物在不同季节表现的外貌。植物在一年四季的生长过程中,叶、花、果的形状和色彩随季节而变化。开花时,结果时或叶色转变时,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园林植物配置要充分利用植物季相特色。 在不同的气候带,植物季相表现的时间不同。北京的春色季相比杭州来得迟,而秋色季相比杭州出现得早。即使在同一地区,气候的正常与否,也常影响季相出现的时间和色彩。低温和干旱会推迟草木萌芽和开花;红叶一般需日夜温差大时才能变红,如果霜期出现过早,则叶未变红而先落,不能产生美丽的秋色。土壤、养护管理等因素也影响季相的变化,因此季相变化可以人工控制。为了展览的需要,甚至可以对盆栽植物采用特

殊处理来催延花期或使不同花期的植物同时开花。 园林植物配置利用有较高观赏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植物的季相,能给人以时令的启示,增强季节感,表现出园林景观中植物特有的艺术效果。如春季山花烂熳,夏季荷花映日,秋季硕果满园,冬季腊梅飘香等。要求园林具有四季景色是就一个地区或一个公园总的景观来说;在局部景区往往突出一季或两季特色,以采用单一种类或几种植物成片群植的方式为多。如杭州苏堤的桃、柳是春景,曲院风荷是夏景,满觉陇桂花是秋景,孤山踏雪赏梅是冬景。为了避免季相不明显时期的偏枯现象,可以用不同花期的树木混合配置、增加常绿树和草本花卉等方法来延长观赏期。如无锡梅园在梅花丛中混栽桂花,春季观梅,秋季赏桂,冬天还可看到桂叶常青。杭州花港观鱼中的牡丹园以牡丹为主,配置红枫、黄杨、紫薇、松树等,牡丹花谢后仍保持良好的景观效果。 三、草坪 用多年生矮小草本植株密植,并经人工修剪成平整的人工草地称为草坪,不经修剪的长草地域称为草地。用于城市和园林草坪的草本植物主要有结缕草、野牛草、狗牙根草、地毯草、钝叶草、假俭草、黑麦草、早熟禾、剪股颖等。 草坪一般设置在房屋前面,大型建筑物周围,广场或林间空地,供观赏、游憩或作为运动场地之用。西方古代园林中已有规则式草地。18世纪中叶,英国自然风景园出现后,园林中开始大面积使用自然式草坪。中国古代苑、囿有大片疏林草地,近代园林才有草坪。

园林植物与建筑景观的协调配置关系

园林植物与建筑景观的协调配置关系 园林植物与园林建筑的配置是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结合,处理得当,二者关系可求得和谐一致。园林建筑属于园林中以人工美取胜的硬质景观,是景观功能和实用功能的结合体,是园林构景中的主体。园林建筑与植物一起配置时,搭配得当,可将人工美与自然美融为一体,形成巧夺天工的奇异效果。 标签园林建筑;景观;植物配置环境协调 1 园林建筑与植物配置中的相得益障关系 1.1 园林建筑对植物配置的作用园林建筑除了在自身形象的轮廓、线条、色彩与自然环境主动协调外,对于园林植物的配置,必须用花草树木来加以搭配,使之不孤立。 1.1.1 园建筑的为植物种植提供基址通过建筑的遮、挡、围的作用,能够为各种植物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建筑的外环境为植物提供基址。 1.1.2 园林建筑对植物能起到背景、夹景、框景的作用私家园林以墙为纸、以植物绘,使建筑和植物组成优美的构图。 1.1.3 园林建筑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隐建筑物于山水之中,将自然美提升到更高的境界。 1.2 植物配置对园林建筑的作用 1.2.1 植物配置使园林建筑的主题和意境更加突出依据建筑的主题、意境、特色进行植物配置,使植物对园林建筑起到突出和强调的作用。园林中某些景点是以植物为命题,而以建筑为标志。例如杭州西湖十景之一的“柳浪闻莺”,首先要体现主题思想“柳浪闻莺”,柳树以一定的数量配置于主要位置,构成“柳浪”景观。 1.2.2 植物配置协调园林建筑与周边环境建筑造型、色彩等原因与周围环境不相称时,可以用食物缓和或消除矛盾。园林植物能使建筑突出的体量与生硬的轮廓“软化”在绿树环绕的自然环境之中。植物的枝条呈现一种自然的曲线,园林中往往利用它的质感及自然曲线,来衬托人工硬质材料构成的规则式建筑形体,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两种材料的质感。 1.2.3 植物配置丰富园林建筑的艺术构图建筑物的线条一般多平直,而植物枝干多弯曲,植物培植得当,可以使建筑物旁的景色取得一种动态均衡的效果。如青岛的天主教堂前的枝干虬曲的古树配置于圆尖的建筑前,显得既有对比又和谐。树叶的绿色,是掉和建筑物各种色彩的中间色。如白色的香花衬托于灰色的墙前,尤为醒目。墙面上爬山虎更突出了这种色彩的对比。

浅谈城市公园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一)

浅谈城市公园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一) 摘要:公园在城市公共绿地中居于首要地位,是供人民群众游览、休憩、观赏、开展文化娱乐、社交活动和体育活动的优美场所,也是反映城市园林绿化水平的重要窗口。随着我国城市的发展及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人口的集中和密度的增大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公园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公园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文章从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原则和配植形式入手,介绍了城市公园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对提高城市公园的景观效果和公园各种功能的发挥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城市公园;园林;绿化:种植设计 城市公园中具有优美的环境,它使游人尽情享受大自然的诱人魅力,从而振奋精神、消除疲劳、忘却烦恼、促进身心健康。园林植物是公园造景的主体,是园林中有生命的主要材料,园林植物的合理配置既能充分展示其本身的观赏特性,更能创造优美的环境艺术效果。不同形状的树木,经过合理的配置,其高低、大小、形状、色彩的变化会产生韵律感、层次感,对环境的景观效果起着巨大的作用,还可以陪衬其他造园题材形成生机盎然的画面,创造出幽邃旷远的不同意境。科学、合理的植物种植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园景观的观赏效果和公园各种功能的发挥,充分认识、科学选择、艺术配植绿化植物,对提高公园绿化水平,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保持生态平衡,创造公园优美的景观有重要的意义。 1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原则 1.1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原则 要以人为本,遵循生态原则,从视觉景观、生态环境、大众行为等方面考虑,创造回归自然,融于自然的意境,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1.2总体艺术布局要协调 一般规则式园林,植物配植多采用对植、行植等规则式布局,而在自然式园林中,则采用不对称的自然布局,充分体现植物材料的自然姿态。不同的环境要求采用不同的种植形式,如建筑物周围,主要道路及大门处,多采用规则式种植,而在自然山水、起伏草坪及不对称的小型建筑附近,则采用自然式种植,要注意植物空间立体结构的韵律感,以求得总体布局的协调。 1.3植物配置必须主次分明,疏密有致 多树种配植、混植时可以一种或两种为主,切忌平分。常绿树四季常青,庄严深重,但缺乏变化;落叶树色彩丰富,比较轻松活泼,但冬季叶落萧疏。常绿树与落叶树互相配置就能弥补各自的缺点而发挥优势。为了使落叶树突出鲜明色调,常绿树要低于或高于落叶树。灌木群可以利用自然地形起伏,使之形成错落有致的轮廓线。乔木、灌木组成树丛时,开朗的空间要有封闭的局部;封闭的空间要开辟透视线,以形成虚实对比。 1.4植物配置要注意季相的变化 植物的配置要做到“四季常青,三季有花”,又要注意四季景色的变化。每个区域突出—个季节植物,重点地区应使四季皆有景色。在以一季景观为主的地段也应点缀其他季节的内容,否则一季过后,就会显得单调。 1.5充分考虑植物的观赏特性 植物材料本身有各自的观赏特点,有观叶的、观花的、观果的、赏姿的、闻香的和听声的。充分利用其特点可以增强观赏性。提高景观效果,增加趣味性。 1.6植物配置要与建筑物和谐协调 植物配置要按建筑的体型、结构,全面考虑,合理的植物配置不仅可使建筑产生四季的季相变化,还可以衬托和丰富园景。体型较大、立面庄严、视野辽阔的建筑物附近,要选主干高粗,树冠开阔的树种。高大的乔木要配置在建筑物稍远的地方。在结构细巧、玲珑、精美的建筑物四周,要选栽一些叶小、枝条纤细、树冠稠密的树种。考虑透视需要,宜栽一些低矮

青岛海边常用园林植物种类

青岛海边常用园林植物种类 作上木的树种有: 银杏、白蜡、臭椿、合欢、槐树、栾树、刺槐、悬铃木、元宝枫、柿树、旱柳、山桃、晚樱、毛白杨、白榆、皂荚、桧柏、侧柏、白皮松、雪松、油松、华山松、玉兰、洋白蜡等。 作中木在林下较阴的条件下生长的植物有: 鸡麻、连翘、溲疏、大花溲疏、红瑞木、金银木、珍珠梅、柳叶绣线菊、棣棠、大叶黄杨等。 在较疏的林下或全日照条件下生长的中木有: 紫荆、小叶黄杨、猬实、紫叶小檗、圆锥绣球、珍珠梅等。 作下层地被的植物有: 阔叶土麦冬、麦冬、大花萱草、玉簪、二月兰、紫花地丁、地锦等。 适合应用的植物群落模式: (1)毛白杨--元宝枫+碧桃+山楂--榆叶梅+金银花+白皮松(幼)--玉簪+大花萱草 (2)银杏+合欢--金银木+小叶女贞--品种月季--早熟禾 (3)国槐+桧柏--丁香--草 (4)毛白杨+栾树+云杉--珍珠梅+金银木--草 (5)臭椿+元宝枫--榆叶梅+连翘+白丁香--美国地锦+崂峪苔草 (6)毛白杨+桧柏--金银木--紫花地丁+阔叶土麦冬 (7)华山松+馒头柳+西府海棠--紫丁香+连翘--崂峪苔草+早熟禾 (8)国槐+白皮松--花石榴+金叶女贞--崂峪苔草 (9)大叶白蜡+馒头柳+桧柏--麻叶锈线菊+连翘+丁香--宽叶麦冬 (10)悬铃木+银杏+桧柏--胶东卫矛+棣棠+金银木--扶芳藤+崂峪苔草 1

(11)垂柳+栾树+桧柏--棣棠+紫薇+海州常山--崂峪苔草+玉簪 (12)垂柳--白皮松+西府海棠--腊梅+丁香+平枝栒子--崂峪苔草 (13)国槐--红花锦带+珍珠梅--扶芳藤+紫花地丁 (14)侧柏--太平花+金银木--紫花地丁+二月兰 (15)栾树--天目琼花--铁线莲 (16)悬铃木+华山松+臭椿--紫叶李+木槿+红叶桃--宽叶麦冬 (17)国槐+云杉+栾树--山楂+小叶女贞+粉团蔷薇--美国地锦+金银花+崂峪苔草 (18)银杏+合欢+白皮松+栾树--金银木+天目琼花+忍冬=紫叶小檗--金银花+金叶女贞 (19)华山松+馒头柳+绒毛白蜡+西府海棠--紫丁香+连翘+紫珠--金银花+大花萱草+崂峪苔草 (20)油松+元宝枫--珍珠梅+锦带花+迎春--冷季型混播草(黑麦草+高羊毛+早熟禾) 青岛市常用园林植物 1、公园绿地植物推荐种类:银杏、楸树、悬铃木、白蜡、臭椿、合欢、马褂木、苦楝、栾树、榉树、槲树、三角枫、毛白杨、大叶女贞、朴树、椴树、五角枫、樱花、灯台树、国槐、水杉、柳树、流苏、广玉兰、黑松、白皮松、雪松、冷杉、龙柏等,以及碧桃、天目琼花、海桐、锦带、耐冬、紫荆、紫薇、木槿、日本女贞、海棠、法国冬青、石楠、榆叶梅等花灌木。 2、道路绿地植物推荐种类:银杏(雄株)、楸树、悬铃木(少球或无球的)、白蜡、臭椿(雌株)、合欢、马褂木、苦楝、朴树、榉树、黑松、栾树、广玉兰、五角枫、椴树、黄连木、垂柳、七叶树等。不宜栽植黄金槐、香花槐、火炬树、侧柏等绿化先锋树种。 3、居住绿地植物推荐种类:银杏、香椿、合欢、栾树、五角枫、红枫、黄连木、玉兰、龙柏、黑松、广玉兰、耐冬、山楂、石榴、泡桐、垂柳、碧桃、樱花、紫叶李、无花果、石楠、木槿、紫薇、海桐等。 4、厂区绿地植物推荐种类:刺槐、榆树、栾树、臭椿、毛白杨、合欢、泡桐、构树、君迁子、黄连木、银杏、悬铃木、侧柏、白皮松、龙柏、苦楝、三角枫、刺楸、青朴、水杉、桑树、紫穗槐、胡枝子、木槿、爬山虎等。 5、滨海绿地植物推荐种类:黑松、龙柏、短叶罗汉松、女贞、红楠、青朴、黄连木、枫杨、构树、麻栎、盐肤木、合欢、白蜡、桑树、旱柳、苦楝、胡颓子、木槿、大叶黄杨、大叶胡颓子、锦带花、枸杞、千首兰、胶东卫矛、海州常山、扶芳藤、爬山虎等。 6、山林绿地植物推荐种类:国槐、臭椿、黄连木、盐肤木、杜梨、苦楝、黑松、香花槐、黄栌、卫矛、君迁子、麻栎、构树、核桃、板栗、山楂、枣树、柿树等,以及紫穗槐、扁担木、鼠李、荆条、胡颓子、金银木、绣线菊等灌木和木本地被。 2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设计程序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 种植设计程序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 一、种植设计程序 1.研究初步方案 初步 ?根据整体景观布局以及局部景观的设计要点,明确植物材 料在空间组织、造景、改善基地条件等各方面的作用,作 料在空间组织造景改善基地条件等各方面的作用作 出种植方案构思图。 上图:别具创意的小花 车点缀于空旷的草坪上,体 车点缀于空旷的草坪上体 现出设计师的细心与周到。 图剪绿篱 右图:修剪的环状绿篱 象征跑道,辅以骑车雕塑, 别具意味。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 一、种植设计程序 2.选择植物 ?景观设计时,是以植物的景观素材如花、果、叶的色彩、 形体等为出发点进行艺术布局和构图,因此,在实际工作 中还必须进行周密的植物选择工作。 –原则上以乡土树种为主,同时应景观的需求,应考虑已被证明能 原则上以乡土树种为主同时应景观的需求应考虑已被证明能 适应本地生长条件,且长势良好的外来或引进的植物种类。 –此外,也应考虑植物材料的来源是否方便,规格、人格以及数量外考虑植材料来否便格格数是否合乎要求等因素。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 一、种植设计程序 3.详细种植设计 ?此阶段是利用植物材料使种植方案的构思具体化,包括详 细的种植配置平面、植物的种类和数量、种植间距等。 ?详细设计中应根据植物选择过程进一步确定其形状、色彩、 质感、季相变化、生长速度、生长习性、配置效果相匹配 质感季相变化生长速度生长习性配置效果相匹配 的植物种类。 ?种植设计完成后要表现在图纸中。种植设计图是种植施工 种植设计完成后要表现在图纸中种植设计图是种植施工 的依据,其中应包括植物的平面位置或范围、详尽的尺寸、 种植的数量和种类、艺术的规格、详细的种植方法、种植 坛和台的详图、管理和栽后养护期限等图纸与文字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