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出处:《中国教育史》

蔡元培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和民主主义教育家。辛亥革命前,他通过兴办教育进行反清革命活动。民国成立之初,他以第一任教育总长的身份,坚决清除教育中的封建专制主义因素,苦心规划民国教育的未来。1917年赴任北京大学校长后,他从自由、民主的原则出发,对北京大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为中国高等教育开辟了

一片新天地。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蔡元培(1868一1940),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人,字鹤卿,号孑民。出身于世代

经商的家庭,祖父经营典当业,家至小康,所生七子,蔡元培父亲排行老大,为钱庄经理,在蔡元培童年时即去世。蔡元培在同胞兄弟姐妹七人中排行第四。

蔡元培5岁入私塾读书,先读启蒙字书,接着饱读经史,学做八股文。16岁(1883年)考中秀才,而后在家乡“设馆教书”,当了两年塾师,特别崇拜宋儒,笃守孝道022岁(1889年)考中举人,次年会试告捷,但未参加殿试。25岁(1892年)再去北京补殿试,取为二甲第三十四名进士,点翰林院庶吉士。27岁(1894年)春应散馆试,得授职翰林院编修。此后中日甲午战争爆发,《马关条约》签订,蔡元培深受震动,开始广泛涉猎译本书报,留心时事,学习日文,努力学习西学。

戊戌变法失败后,他一方面感到要推动中国的变革,应广泛培养革新人才,仅靠少数人奔走呼吁,是成不了气候的;另一方面,他认为清政府已“无可希望”。于是作出

了超乎常人的抉择,毅然辞去翰林院编修之职,于1898年秋南下从事教育活动。蔡元培一生由此发生重大转折,逐渐从一个清王朝的臣子走到了王朝的对立面。

1901年夏,蔡元培到上海,代理澄衷学堂校长。 9月,被聘为南洋公学经济特科班总教习,常在课内课外向学生宣传爱国民权思想,学生的民主意识明显增强。同时与张元济等创办《外交报》,又与蒋智由(观云)、叶瀚(浩吾)等发起成立“中国教育会”,创办爱国女学,组建爱国学社以接收南洋公学退学的学生。中国教育会事实上是一个革命的机关,爱国女学和爱国学社就是两所培养革命人才的学校。

1903年,爱国学社的活动引起清政府的警觉,下令侦讯。蔡元培辗转青岛、日本、绍兴、上海等地,一方面学习德语,准备赴德留学以躲避风头,一方面仍从事教育和革命活动。 1904年光复会在上海成立,被推为会长,1905年同盟会成立,光复会并入,孙中山委任蔡元培为同盟会上海分会负责人。

1907年5月,在驻德公使孙宝琦的帮助下前往德国柏林,一面学习德语,一面教授唐绍仪(后任民国政府第一任内阁总理)4个侄子的中文,同时还为商务印书馆编辑翻译书籍,过着半工半读的生活。1908年秋,入莱比锡大学听课和研究,涉猎心理学、美学、哲学诸学科0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在陈其美去电催促下,蔡元培于11月上旬取道西伯利亚回国。 1912年1月被任命为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至7月因不愿与袁世凯政府合作而辞职,在7个月的时间里,主持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政策、法规,并在全国临时教育会议上通过,确立了其法定地位,奠定了民国教育的基本规模。

此后,蔡元培再赴欧洲,先后留学德国和法国,中途应孙中山之召回国参加二次革命。在欧期间,他仍主要以给商务印书馆编撰书籍维持生活。在法国,他与李石曾、吴稚晖、吴玉章等人组织“勤工俭学会”,与法国友人一道发起“华法教育会”,蔡元培

任中方会长,这些组织直接推动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开展。

1916年底,蔡元培受命担任北京大学校长,1917年1月赴任,对北京大学进行全面改革,使北大由一所痼弊缠绵的旧式学堂一变为生机勃勃的近代新型大学。同时他还兼任多所大学、专门学校、文化教育社团的校长或董事,积极参与推进高等教育和各项文

化教育事业的改革。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蔡元培先后被推任或任命为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国民政府常务委员、中央政治会议委员、代理司法部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1928年8月以后,蔡元培陆续辞去大学院院长等原有任职,并拒绝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等新的职务任命,在国民政府内仅保留中央研究院院长一职,携眷离开南京,定居上海,“尽力于教育学术”。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主张抗日。 1932年12月,与宋庆龄、杨杏佛等发起成立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尽力营救被捕的爱国人士和中共党员。1933年初与陶行知、李公朴等发起举行纪念马克思逝世50周年大会。1937年底,因病移居香港疗养。

1940年3月5日病逝于香港。

蔡元培的著述有不同的集本,如: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一至七卷,中华书局出版1984至1989年版;《蔡元培教育论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等。

1912年初,蔡元培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根据专制时代和共和时代对教育的不同要求,从“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的观点出发,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成为制定民国元年教育方针的I里论基础。文章系统阐述了“五育”各自的内涵、作用和相互关

系。

(一)军国民教育

军国民教育作为一种教育主张,在维新变法时期即已萌芽,以后逐渐发展。鉴于中国近代积弱致侮的事实,部分有志之士希望借此改变中国重文轻武的教育传统,培养国民的强健体魄和尚武精神,强体强兵,御侮图强。主张将军事教育引入到学校和社会教育之中,让学生和民众受到一定的军事教育和训练。在学校教育中,强调学生生活的军

事化,特别是体育的军事化等。

蔡元培认为,军国民教育不是理想社会的教育,“在他国已有道消之兆”,但在中国仍有提倡的必要。从国际形势看,中国“强邻交逼,亟图自卫,而历年丧失之国权,非凭借武力,势难恢复。”从国内形势看,“军人革命以后,难保无军人执政之一时期,非行举国皆兵之制,将使军人社会永为全国中特别之阶级,而无以平均其势力。”可见蔡元培主张军国民教育,有寓兵于民,对抗军阀拥兵自雄,捍卫民主共和的良苦用心。

(二)实利主义教育

实利主义教育也是蔡元培对当时流行欧美、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一种概括,他说:“此其说创于美洲,而近亦盛行于欧陆”,又说:“今日美洲之杜威派,则纯持实利主义者也。”尽管蔡元培当时对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说的理解未必全面,但实用主义教育学说确是因为蔡元培的介绍而与中国教育界见面的,从此引起人们的广泛

关注。

(三)公民道德教育

军国民教育和实利主义教育旨在富国强兵,但即使国富兵强,也会出现如智欺愚、强凌弱、贫富悬殊、资本家与劳工之间矛盾激化的现象,因此必须“教之以公民道德”。蔡元培认为公民道德的基本内容不外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所标榜的自由、平等、博爱(“亲爱”),显然和封建道德的专制等级性不相容,但他明确指出中国传统伦理特别是儒家伦理的一些基本范畴,其内涵和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是相通的。

他认为:孔子所说的“匹夫不可夺志”,孟子所说的“大丈夫者,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自由之谓也,古人称之为“义”。自由突出主体对意志、思想、人格独立的追求,但应从主体而通于客体,“我欲自.由,则亦当尊人之自由”。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平等之谓也,古人称之为“恕”。

平等强调对他人权利价值的尊重,但应由客体而归于主体,“我不以不平等遇人,则亦不容人之以不平等遇我”。但是平等与自由“要皆由消极一方面言之”,都不是积极的道德。在竞争的社会中,那些因天生残弱或为境遇所迫的人不会得到真正的自由和平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同情、关怀和扶持弱者,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中国古人谓之“仁”,“仁”就是博爱,是积极的道德。蔡元培尊重文化的继承性和发展性的统一,因此,能在摒弃封建道德的专制性和等级性的同时,汲取其中有利于资产阶级道德建设的养分。

(四)世界观教育

世界观教育为蔡元培所独创并被作为教育的最高境界。蔡元培受康德心物二元论观点的影响,认为世界分为“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之不可分割的两方面。现象世界是我们可以经验到的,它和时间、空间不可分离,受因果律的制约,其存在形式是相对的,隶属于政治的。实体世界超越于经验之外,只可直观感悟,没有时间空间可言,不受因果律的制约,它的存在形式是绝对的,超越政治的。现象世界中的人,由于存在人我差别的意识,追求幸福的意识,而纠缠于由此而产生的种种矛盾。在实体世界中,

人们摆脱了现象世界的种种矛盾,泯营求而化人我,能实现意志的完全自由和人性的最大发展,思想和言论也不受某一门之哲学某一宗之教义的束缚。所谓世界观教育,就是要培养人们一种立足于现象世界但又能超脱现象世界而贴近实体世界的观念和精神境界,“使对于现象世界,无厌弃而亦无执著”,“使对于实体世界,非常渴慕而渐进于领悟”。

(五)美感教育

美感教育与世界观教育紧密联系。蔡元培认为美感“介乎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之间,而为津梁”。在现象世界中,凡人皆会因生死离合祸福利害等种种境遇而产生爱恶惊惧喜怒悲欢之种种感情,而一旦将这些引入绘画、诗歌、音乐等而成为美的材料,则审美者除得一“浑然之美感”外,不会卷入现实的情感矛盾之中。可见美感已超越利害关系和人我之分界,“而已接触于实体世界之观念矣”。世界观教育即是引导人们具有实体世界的观念,但这不是靠简单的说教可以实现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美感教育,利用美感这种超越利害关系、人我之分界的特性去破除现象世界的意识,陶冶、净化人的心灵。所以美感教育也是世界观教育的主要途径。

大力提倡美育,是蔡元培教育思想和实践的一个重要特点,民国元年制定学制时,他就有意识地提高中小学美育的地位,在北大他亲自开设《美学》课,并一直注意推动公共美育设施和专业美术院校的发展。他认为美感教育具有与宗教相同的性质和功用,但可以避免宗教的保守和宗派之见,又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

蔡元培认为“五育”不可偏废,其中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偏于现象世界之观念,为隶属于政治之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以追求实体世界之观念为目的,为超轶政治之教育。根据当时流行的德、智、体三育的说法,蔡元培认为上述“五育”中,军国民教育为体育,实利主义教育为智育,公民道德教育为德育,美感教育可以辅助德育,世界观教育将德、智、体三育合而为一,是教育的

最高境界。学校中每种教学科目虽于“五育”各有侧重,但又同时兼通数育。

三、改革北京大学,实践大学教育思想

民国成立后,京师大学堂改称北京大学,进行过初步的民主改革,到1916年,学校面貌发生了一些变化,学生数量增加到1500人。但由于继承了“老爷”式学堂的传统,加上受袁世凯搞帝制复古这种政治气候的影响,校内民主思想受到压抑,改革成效不显著,北大的封建沉疴未去,表现为校政腐败,学校制度混乱,学生求官心切,学术空气淡薄,封建文化泛滥,不少师生品行不检,为社会所菲薄等。

在1916年12月蔡元培被任命为北大校长之前,北大已换过五任校长,并未能改变北大的局面,许多人劝他不要就任,以免因改造不好而于声名有碍。蔡元培在孙中山等人的支持下,毅然赴任,对北大进行了全面改革。

(一)抱定宗旨、改变校风

大学应该成为“研究高尚学问之地”,这是蔡元培在1912年担任教育总长时就强调过的。蔡元培认为教师不热心学问,学生把大学当作做官发财的阶梯,这是北大“著名腐败的总因”。因此,他改革北大的第一步是明确大学的宗旨,并为师生创造研究高深学问的条件和氛围。

1.改变学生的观念

1917年1月9日,蔡元培发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的演说,对学生提出三点要求:一日抱定宗旨,二日砥砺德行,三日敬爱师长,将“抱定宗旨”置于首位。蔡元培指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他要求学生从此以后,一定要抱定为求学而来的宗旨,“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以后蔡元培每年在学生开学的时候都要将此重申一遍,1918年他更明确地指出:“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

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学者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

2.整顿教师队伍,延聘积学热心的教员

教师群体的学术水平是一所大学学术水平的标志,也是把大学建成学术研究机构的重要保证。蔡元培认为要打破北大的旧习惯,不仅在改变学生的观念,还应“从聘请积学而热心的教员着手”。他在教师聘任上采取的是“学诣”第一的原则,认为对于具有真才实学,教学热心,有研究学问的兴趣和能力的学者,则不管他的国籍、资格、年龄、思想倾向,都应加以聘任。根据这一原则对北京大学教师队伍进行充实和整顿,一方面延请学有所成、富有声誉的专家学者来北京大学任教,一方面辞掉了一些不称职的中外教师。梁漱溟投考北大落选,但曾在《东方杂志》上发表过《究元决疑论》,对佛学有独到见解,引起学术界注意,为蔡元培所赏识,被聘为北京大学的印度哲学教席,这可以作为北大聘人不拘资历的典型例子。经过整顿,北大教师明显表现出平均年龄轻,富于学术活力的特点。根据1918年统计,217个教员中,90个教授,教授平均年龄30来岁,对其中76人的统计显示,50岁以上6人,35岁以下43人,像胡适、刘半农等被聘为教授时仅二十六七岁。

3,发展研究所,广积图书,引导师生研究兴趣

蔡元培认为大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机关,而是要创新知识,推动学术的进步。为了从机构设置上有利于学术研究,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后,率先在国内大学中设立了各科研究所,至1919年底,北大已先后成立文科、理科、法科和地质学研究所。1922年成立的国学研究所,不仅培养了一大批国学研究人才,其研究成果也斐然可观。蔡元培还十分注意丰富图书馆藏,为学术研究创造条件。针对北大图书馆新书偏少,他任校长后第一次公开讲话中就强调将来要“筹集款项,多购新书”,以“供学生之参考”。以后李大钊执掌北大图书馆,各类图书特别是介绍新思想、新学术的图书得到了充实。

4.砥砺德行,培养正当兴趣

在将北大导向注重学术研究的同时,蔡元培还努力在师生中提倡道德修养。他上任伊始即告诫学生要砥砺德行,敬爱师长。针对老北大缺乏高尚的娱乐和自动的组织,学生不得不于学校以外寻求不正当消遣的情况,他倡导成立了各种体育会、画法研究会、书法研究会、演剧会等,培养学生的正当兴趣。对于教师,蔡元培历来以学识为重,认为个人的品行应由自己负责,学校不宜多加干涉。但是对于那些即使富有学术声誉,但私生活糜烂,甚至诱引学生与之堕落的教师,也坚决解聘。

(二)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也体现在教师的聘任上,蔡元培以“学诣为主”,罗致各类学术人才,使北大教师队伍一时出现流派纷呈的局面。如在文科教师队伍中,既集中了许多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代表人物,如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钱玄同、刘半农、沈尹默等,也有政治上保守而旧学深沉的学者,如黄侃、刘师培、黄节、辜鸿铭、崔适、陈汉章等。在政治倾向上,有的激进,有的保守,有的主张改良。在新派人物中,有马克思主义、三民主义、无政府主义、国家主义的不同代表。当时的北大,《新潮》与《国故》对垒,白话与文言相争,百家争鸣,盛极一时。

(三)教授治校,民主管理

1912年由蔡元培主持制定的《大学令》中,即已确立了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大学校务管理原则,规定大学设立评议会,各科设立教授会,但在北大没有得到很好施行。蔡元培初到北大时,仍然“是一切校务,都由校长与学监主任庶务主任少数人办理,并学长也没有与闻的”。蔡元培任校长后,当年即组织了评议会,从全校每5名教授中选举评议员1人,校长为当然的评议长。评议会为全校最高的立法机构和权力机构,凡学校重大事务都必须经过评议会审核通过,如制定和审核学校各种章程、条令,决定学科的废立,审核教师学衔,提出学校经费的预决算等。接着组织各门教授会,由各门的教授公举教授会主任,任期两年,其职责是:分管各学门的教务,规划本学门的教学工作。

管理体制的改革,体现了蔡元培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思想,目的是把推动学校发展的责任交给教授,让真正懂得学术的人来管理学校。新的管理体制的建立,改变了京师大学堂遗留下来的封建衙门作风,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促进了学校的蓬勃发展。

(四)学科与教学体制改革

1.扩充文理,改变“轻学而重术”的思想

蔡元培认为,没有基础学科的发展,应用学科的发展决不会有后劲,鉴于当时存在“重术而轻学”的现象,蔡元培认为大学要偏重于纯粹学理研究的文、理两科。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他将北京大学工科停办,商科改为商业学,并入法科,同时扩充文、理两科的专业门类,加强两科的建设。北大遂由原来的五科改为文、理、法三科大学。突出文理两科,强调基础理论的地位,也是蔡元培“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观点的延伸。

2.沟通文理,废科设系

蔡元培认为传统文、理分科的做法已不适应近代科学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发展趋势。文科里面包含着理科,理科里面包含着文科,不能截然分开。如教育学、心理学、美学原属文科范畴,现已采用实验等理科的研究方法,地理学中有人文、地质、地文,分别偏于文科和理科,很难辨其学科性质,“文科的哲学,必植根于自然科学,而理科学者最后的假定,亦往往牵涉哲学。”为了避免文理科学生相互隔绝,互不沟通,“专己守残”,“局守一门”,蔡元培采取的一个重要改革措施就是清除人为的科际障碍,废科设系。北大于1919年废除科,改原隶属于科的学门为系,设立14个系,废学长,设系主任。原来的文、理、法三科分别改称第一、二、三院,仅作为各系所在地区的标志(因原来三科分布在不同地区),不代表一级机构。

3.改年级制为选科制(学分制)

1917年10月,教育部召开北京各高等学校代表会议,讨论修改大学规程,北京大学文科提出废年级制,采用选科制的议案,会议议决通过,决定在北大试行。北大选科制规定每周一课时,学完一年为一个单位,本科应修满80个单位,一半必修,一半选修(理科酌量减少),修满即可毕业,不拘年限;预科应修满40个单位,必修占四分之三,选修占四分之一。选修科目可以跨系。1919年暑假后,选科制在北大各系陆续施行。

选科制是当时美国大学中通行的方法,蔡元培极力主张仿效,他认为同在一年级或一专业的学生,其能力和兴趣不可能没有差别,年级制“使锐者无可见长”,而选科制“比现行年级制、划一制可以发展个

性”。改年级制为选科制体现了蔡元培“尚自然”、“展个性”的教育思想,同时也是落实他“沟通文理”思想的一个具体措施,为文、理科学生相互选修课程提供了方便。1922年以后,全国其他高校中也纷纷采用选科制。

在蔡元培的领导下,北京大学的改革是全方位的,除上述之外,还有不少开风气之先的改革。如1920年2月,允许王兰、奚浈、查晓园3位女生入北大文科旁听,当年秋季起即正式招收女生,开我国公

立大学招收女生之先例。北大实行旁听生制度,让教学和学术活动向社会公开。北大还开办了不少平

民学校和夜校等,努力服务于社会。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大学的开放性和平民化程度。

北京大学的改革不仅使自身改变了面貌,也是我国高等教育近代化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这场改革

的灵魂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兼容并包”不仅包容不同的学术和学说流派,不同的人物和主张,也

在男生之外包容女生,在正式生之外包容旁听生。“兼容并包”也并非不偏不倚,而是有所抑扬,封建专制思想文化本已根深蒂固,所包容的主要是资产阶级乃至于无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新人物,北大也因此成为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其影响已远远超出了教育领域。

四、教育独立思想

“教育独立”作为一种思潮,萌发于“五四”之前,发展兴盛于20世纪20年代。由于军阀混战,经济凋敝,北洋政府又不重视教育,国家预算中教育经费比例极低,如1920年前后国家预算中教育经费仅占1.2%左右。仅此有限的预算内经费还常被侵占挪用,也不能如数到位,导致教育经费奇绌,教育事

业陷于难以为继的程度。

蔡元培一贯视教育为救国的基本途径,推崇思想、学术自由,加之身为北京大学校长,对政府官僚掣肘、摧残教育有深切的感受,因此是教育独立的积极倡导和支持者,并从理论上加以引导。1922

年3月,他在《新教育》上发表了《教育独立议》一文,阐明教育独立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成为教育独立思潮中的重要篇章。

他认为政党与教育的对立表现为:

①教育要平衡发展人的个性和群性,政党则不然,它要造成一种特殊的群性,为本党服务,抹杀受教育者的个性。

②教育是求远效的,着眼于未来,其效果不可能在短期内表现出来,所以讲“百年树人”。而政党是求近功的,往往只考虑眼前的利益。

③在政党政治背景下,政权在各党派之间更迭,由政党掌管教育,必然会影响教育方针政策的稳定,影响教育的成效。所以他认为教育要超脱各派政党之外。

为实现教育的真正独立,蔡元培设计了教育经费独立、教育行政独立、教育独立于宗教的具体措施,其中关于教育行政独立的方案是:分全国为若干个大学区,每区设立大学一所,区内的高等专门教育,中、小学教育,社会教育,文化学术事宜均由该大学校组织办理。大学的事务,由大学教授组成的教育委员会主持,校长由教育委员会选举产生。各大学区大学的校长组成高等教育会议,处理各大学区间的事务。教育部只负责处理经高等教育会议议决而与中央政府发生关系的事务,及教育统计报告等,不干涉各大学区事务,教育总长必经高等教育会议认可。这一设想成为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实施“大学区制”的框架基础。

蔡元培在民国历史的几个关键时期被委以教育要职,对

民国教育的大政方针和宏观布局有重大影响。他的教育思想贯串着对民主、科学、自由、个性的追求,充满了爱国主义激情;教育实践中表现出不屈从压力,锐意改革,坚守信念的品质。如果说他民初改革封建教育,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制度,反映的是新时代对教育的要求;20年代提倡教育独立是在教育面临深重危机下的一次无奈抗争;那么对北京大学的改革,包容博大,规模恢宏,影响深远,尤为凸现了他作为杰出教育改革家的远大理想和个性品质,塑造了他在一代学人心目中的精神表率和大学灵魂形象,至今光芒不减。

蔡元培教育思想

蔡元培教育思想的现代诠释 一、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子民,浙江绍兴人,中国近代著名革命家、教育家,光绪年间进士,两度留学德国。清末曾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上海南洋公学教习,创办上海爱国学社和爱国女校,发起组织中国教育会并任会长。辛亥革命后,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主持制定《壬子-癸丑学制》;1915年在法国发起组织留法勤工俭学会及华法教育会,提倡留法勤工俭学。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27年后,任大学院院长和中央研究院院长。一生为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努力奋斗,对中国近现代教育的改革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下面择要介绍其教育思想。 (一)体、智、德、美和谐发展的教育方针思想 1912年4月,蔡元培发表《对于教育方针的意见》一文,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等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他说:“五者,皆今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者也。”[1]他认为,“军国民主义为体育;实利主主义为智育;公民道德及美育皆毗于德育;而世界观则统三者而一之。”[2]1920年他发表《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一文中,系统提出体、智、德、美四者和谐发展的主张。他认为:普通教育的目的在于“养成健全的人格”。这种教育内分四育:“(一)体育,(二)智育,(三)德育,(四)美育。”“这四育是一样重要,不可放松一项的。” 他详细解释论述了这几方面教育的内容。(1)军国民教育即体育,既是强兵富国的需要,也是养成健全人格所必须的。(2)实利主义教育即智育,包括各种普通文化科学知识,有历史、地理、算学、物理、化学、博物(包括树艺、烹好、裁缝、金工、木工、土工等实用技术)、手工等。他认为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而且要训练学生思维细密、对事认真的科学态度。(3)公民道德教育即德育,他认为德育是完足人格之本。德育的内容就是法兰西革命所标揭的自由、平等、亲爱,反映了他要以资产阶级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愿望。(4)美育可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 [4]。 蔡元培提出的体、智、德、美和谐发展的方针符合当时历史的要求,在教育上是一种重大的进步,是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宗旨的否定。从人才培养上,这几方面的教育,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规律,只是不同的阶段在各方面的要求不一而已。 (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高等教育思想 这是蔡元培提出的改革北京大学的原则,成为他发展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他任北京大学校长后的第一次演讲,就明确指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5]次年在《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中又强调:“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6]他认为,大学各种学术派别“常樊然并峙于其中,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7]。直到晚年,他总结一生办教育的经验时还说:“我对于各家学说,依各国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运命,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 他还对“学”与“术”作了严格区分。他说:“学与术可分为二个名词,学为学理,术为应用。各国大学中所有科目,如工商,如法律,如医学,非但研求学理,并且讲适用,都是术。纯粹的科学与哲学,就是学。学必借术以应用,术必以学为基础,两者并进始可。” [9]对中国来讲,更重要的是需要研究学理,若一国内,练习技术的人很多,而研究科学的人却很少,那样的技术也是无源之水,发展是有限的。因此,他主张“以学为基本,术为支

蔡元培教育思想

蔡元培是民国时期非常著名的教育大家,面对当时诡谲变幻的的社会现状,他不仅从理论上对教育与国家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自己的教育理念;而且立足实践,对当时的北大进行一系列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作为中国教育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之一,蔡元培的教育思想经常也作为教师招聘考试的常考点。在此,特将其主要观点汇总,以供大家学习之用。 一、五育并举 蔡元培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完全人格。追求的是人员客观世界的和谐融通。围绕这一观点,蔡元培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其中,前三者偏向于现象世界之观念,属于政治教育;后二者以追求实体世界之观念为目的。在这个知识点中,考察方式主要有三种。 1.蔡元培的五育并举包括哪些,多选题备考。 2.五育中的核心是哪个?公民道德教育 3.以美育代宗教是谁提出的-蔡元培 二、北大改革 (一)改革校风 学生观:抱定宗旨,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砥砺德行;敬爱师长。 教师观:热心积学,学旨第一。 发展科研所,广积图书 培养学生正当兴趣 (二)办学原则: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三)教授治校,民主管理 (四)教学体制改革;扩充文理;废科设系;设选科制 这个知识点经常会以多选题或者表述正确或错误的选项出现。经常考到的知识点有 1.蔡元培北大改革中提出的办学原则 2.蔡元培北大改革中学科和教学体制改革的内容 3.蔡元培北大改革对校风的改革内容 三、教育独立 1922年,蔡元培发表《教育独立议》,提出教育一是要独立于政党,二是要独立于宗教,应当完全交给教育家去办,保有独立的地位。 教育独立应该包括:第一,经费独立,要求政府活出某项固定收入,专作教育经费,不能移用;第二,行政独立,专管教育的机构不能附属于政府部门之下,要由懂得教育的人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名言

蔡元培(1868~1940)自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他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为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的教育体制,尤其是为改革和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一.五育并举的思想 蔡元培是第一位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皆近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的教育思想家,主张五育并举,这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 1.提出背景 辛亥革命胜利不久,南京临时政府刚刚成立时提出来的。当时,中国的教育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关头,随着辛亥革命的胜利,在中国实行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被推翻了,但是教育领域中封建教育的改革,然而,改革刚刚起步,只是颁布了一些具体的暂行规定,还缺乏明确的教育指导思想,缺乏新的教育宗旨。要使资产阶级对封建教育的改革能够深入、健康地开展,迫切需要在统一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尽快地确定一个反映资产阶级要求的教育宗旨,来规定资产阶级对于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只是在这样的形势下,1912年2月间蔡元培发表了著名的教育论文《对于新教育之意见》比较系统地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思想。 2.军国民教育 清末由国外传出,蔡元培认为,他并不是一种理想社会的教育,然而在中国,却是“今日所不能不采者”,主要原因: (一)从国外环境看来,我国处于“邻强交逼,亟图自卫,而历年丧失之国权,非凭借武力,势难恢复。” (二)就国内情况而言,要打破军人成为“全国中特别之阶级”的局面,就“非行举国皆兵之制,否则无以平均其势力”。可见,蔡元培主张军国民教育,是为了对外实行自卫,对内反对军人的强权统治,这在当时是进步的。 3.实利主义教育 实利主义教育被蔡元培认为是富国的手段,他认为世界的竞争不仅仅是在武力,尤其是在财力。因此加强科学技术教育,提高生产力,发展国民经济,国家富强才能够在世界竞争中生存下来。 4.公民道德教育 蔡元培认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固然重要,但是仅有军国民教育和实利主义教育还不够,必须“教之以公民道德”。“何谓公民道德?曰法兰西之革命也,所标榜者,曰自由、平等、博爱。道德之要旨,尽于是矣。” 由此可见,蔡元培所提倡的是西方资产阶级的道德观念,主张用自由、平等、博爱的资产阶级道德,作为进行道德教育的内容。 蔡元培在提倡西方资产阶级道德观念时,并没有全盘否定中国传统的道德思想,他把西方近代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的道德观念,分别比做中国古代儒家所提倡的“义、恕、仁”。毋庸讳言,这种比附是牵强的,然而,他这样做,又是有其深刻用意的。他主张广泛吸收国外文化,同时,他又强调,吸收国外文化时“必择其可以消化者而吸收之”,并且“必须以“我”食而化之,而毋为彼此所同化”,他批评有些志行薄弱者,一到国外留学,“即弃捐其“我”而同化于外人”。 5.世界观的教育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著名的革命家、教育家、思想家

读《蔡元培教育论著选》有感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著名的革命家、教育家、思想家。毛泽东曾说“孑民先生,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这句话确切的概括了蔡元培为教育鞠躬尽瘁的一生。蔡元培主张兴教育以救国,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教育、公民道德、世界观、美育五项教育方针,初步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新教育体制。他学贯中西,主张用教育改造社会,奠定生活,并努力实践,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留下了珍贵的财富。《蔡元培教育论著选》是高平叔编订的文集,转录了《蔡元培教育文选》和《蔡元培教育论集》中重要论文以及蔡元培的其他教育论著。 一、教育方针 蔡元培先生认为教育应以公民道德为中坚,以世界观及美育完善道德,而军国民教育及实利主义,则必须以道德为根本。这五者都是当今教育所不能偏废的。如果用人的身体来作比方:军国民主义就是筋骨,用以自卫;实利主义就是肠胃,提供营养;公民道德就是呼吸循环系统,贯彻全身;美育就是神经系统,用以传导;世界观就是心理,指导行为。因此这五者缺一不可。其中,目前各所学校普遍重视的是德、智、体三育。 先说体育,由蔡元培先生的一句话可以看出他对体育的重视,“有健全之身体,始有健全之精神;若身体柔弱,则思想精神何由发达”身体是人之根本,思想不可能游离身体而存在。如果一味的死读书而把身体弄坏,那我们还拿什么来扩展学识,所以体育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但中国的学生惰性很深,要想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学校必须将体育贯彻始终。 再说智育,蔡元培先生主张打破文、理界限。他认为学生在中学学习,是接受充分普通教育的时期,预备升学的阶段。但是学生常常出现不好的现象,学习文科的人,不愿意研究理科的实学;学习理科的人,也不愿意研究文科。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学识偏枯,危害甚大。譬如机器,必须各部分俱全,否则运用时一定不灵敏。如果在中学的时候普通知识没学完全,将来升学必会发现许多困难,所以文理分科弊处很多。许多教育家也认识到这一点,因此现在教育改革已经逐渐消除文理界限,这与蔡元培先生的观点不谋而合。 论德育,德育是完全人格之本。如果无德,即使体魄智力发达,也只是助其为恶,毫无益处。如今风俗日下,道德摇摆;败德毁行的行为触目皆是,如果不是根深蒂固,怎么会流行于市。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理应自束自爱,砥砺德行;教师更应以身作则,力矫颓俗。故

论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论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刘静 摘要:自由主义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基础,对自由的追求贯穿了其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养成完全的人格,成为一个自由的人;而这种教育本身也须是自由的,因此他提倡学术自由,争取教育独立,目的在于为教育争自由。 关键词:自由;教育;蔡元培 一、自由的理想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从两方面理解自由的涵义:一是向外的自由,这种自由是以理性为基础和根据的,强调在理性面前个体都是平等、自由的,反对任何人为的压制。这种自由观比较重视权利的观念,把自由视为一种不可侵犯的个人权利,如强调政治自由、学术自由、言论自由是人的基本权利。人要争得外在的自由,必须寻求建立种种制度来保护每个人的自由不受外部的侵犯。西方古典传统的自由强调的就是这种向外的自由。二是向内的自由,主要是指一种意志的自由或伦理的自由。此类自由强调个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多是指向一种精神状态或精神境界,像中国古人所描写的理想境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帝力于我何有哉?”,“从心所欲不逾矩”,“上下与天地同流”,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就是一个不受干扰的自由境界。在人类思想史上,自由主义作为一种学说,其主张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个人主义是其哲学基础;在文化上,它拥护思想自由,反对思想专制;在经济上,主张市场经济;在政治上,强调“有限政府”和立宪制。可见,西方的自由主义强调的正是社会的自由或者说向外的自由。中国近代西学东渐以来,西方自由主义思想传入中国。 二十世纪初,中国的自由主义者在风云变幻的情势下登上历史舞台。刘军宁先生认为,中国知识分子对自由主义的学习和引进是从自由主义半途开始的,而不是从自由主义的根本处──以洛克、孟德斯鸠、休谟、斯密、柏克、洪堡、贡斯当、托克维尔、阿克顿等人为代表的古典自由主义开始的,“即使是严复也是怀着‘先天下后个人、先强国后富民’的中式士大夫的使命感,而且对自由主义抱持着工具主义的态度。”[1]因此,这就使得中国的自由主义更加带有自己的特色。李慎之先生在《自由主义传统在中国的发轫与复兴》中认为:自由主义意味着人必须自尊、自强、自律、自省,并对他人要尊重、宽容;自由主义者不但乐于听取各种各样的反对意见,而且保护反对意见。他指出,在中国“自由主义可以是一种政治学说,可以是一种经济思想,也可以是一种社会哲学。它可以是一种社会政治制度,更是一种生活态度”。[2]而且,他认为,虽然中国传统中有许多是阻碍自由主义的,但是在像儒家和道家这样的主流文化中也可以找到与自由主义相互促成的资源,“蔡鹤卿先生就是一个极好的榜样”。[2]蔡元培自由主义的思想正是他追求中西古今文化融通的结果。 蔡元培认为,不同的文化应该互相接触,取长补短,从而产生一种更具“生命力”的文化。 [3](p.50)就中国文化而言,学习西方文化的根本目的,是要“吸收而消化之,尽为‘为我’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及其影响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及其影响 蔡元培是我国著名的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任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教育。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的口号。 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对北大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推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他认为大学的宗旨是研究高深学问,并且不拘一家一言,所谓“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另外,他还提出教育独立思想,为实现教育真正独立,也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和关于教育行政独立的方案。 蔡元培先生的教育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西方现代文明相结合的产物,对中国教育界、思想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和西方现代文明对于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的追求,在蔡元培那里得到了完美的统一。或者说,蔡元培给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注入了新的、富于时代特征的内涵,这对于古老的中华文明向现代形态的转化,有着积极的意义和贡献。蔡元培先生的教育思想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提倡完全人格教育 教育的根本问题是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因为它决定我们用什么去培养和怎么去培养。在这一问题上,蔡元培先生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主张,造就具有完全人格的个人。 完全人格教育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全人格”是他要培养的自由、民主、平等社会新人的目标。蔡元培为实现对国民进行完全人格教育,提出了“五育”并重、和谐发展的教育方针,一方面是适应民主共和政体对教育目标提出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由于他留学西欧,受到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影响,接受现代文明的结果。 在中国近代教育思想发展史上,蔡元培是第一位提出了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皆今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的教育思想家。五育并举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他对于中国近代教育理论的重大贡献。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思想,是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心的德智美诸育和谐发展的思想,这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是首创,顺应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变革,以及世界发展的潮流。 为了切实落实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蔡元培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他之所以要提倡“以美育代宗教”,其理由是:美育是自由的、进步的、普及的,而宗教是强制的、保守的、有界的。毕竟,宗教是有局限的,它与自由、民主、博爱、平等、人权等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是冲突的。因此,在他的教育独立思想中提到教育应脱离宗教而独立。 (二)力倡“尚自然、展个性”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阅读精选(1):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蔡元培(1868~1940)自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他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为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的教育体制,尤其是为改革和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蔡元培是第一位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皆近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的教育思想家,主张五育并举,这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 1。提出背景 辛亥革命胜利不久,南京临时政府刚刚成立时提出来的。当时,中国的教育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关头,随着辛亥革命的胜利,在中国实行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被推翻了,但是教育领域中封建教育的改革,然而,改革刚刚起步,只是颁布了一些具体的暂行规定,还缺乏明确的教育指导思想,缺乏新的教育宗旨。 要使资产阶级对封建教育的改革能够深入、健康地开展,迫切需要在统一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尽快地确定一个反映资产阶级要求的教育宗旨,来规定资产阶级对于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只是在这样的形势下,1912年2月间蔡元培发表了著名的教育论文《对于新教育之意见》比较系统地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思想。 2。军国民教育 清末由国外传出,蔡元培认为,他并不是一种理想社会的教育,然而在中国,却是今日所不能不采者,主要原因: (一)从国外环境看来,我国处于邻强交逼,亟图自卫,而历年丧失之国权,非凭借武力,势难恢复。

(二)就国内状况而言,要打破军人成为全国中个性之阶级的局面,就非行举国皆兵之制,否则无以平均其势力。可见,蔡元培主张军国民教育,是为了对外实行自卫,对内反对军人的强权统治,这在当时是进步的。 3。实利主义教育 实利主义教育被蔡元培认为是富国的手段,他认为世界的竞争不仅仅仅是在武力,尤其是在财力。因此加强科学技术教育,提高生产力,发展国民经济,国家富强才能够在世界竞争中生存下来。 4。公民道德教育 蔡元培认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固然重要,但是仅有军国民教育和实利主义教育还不够,务必教之以公民道德。何谓公民道德?曰法兰西之革命也,所标榜者,曰自由、平等、博爱。道德之要旨,尽于是矣。 由此可见,蔡元培所提倡的是西方资产阶级的道德观念,主张用自由、平等、博爱的资产阶级道德,作为进行道德教育的资料。 蔡元培在提倡西方资产阶级道德观念时,并没有全盘否定中国传统的道德思想,他把西方近代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的道德观念,分别比做中国古代儒家所提倡的义、恕、仁。毋庸讳言,这种比附是牵强的,然而,他这样做,又是有其深刻用意的。他主张广泛吸收国外文化,同时,他又强调,吸收国外文化时必择其能够消化者而吸收之,并且务必以我食而化之,而毋为彼此所同化,他批评有些志行薄弱者,一到国外留学,即弃捐其我而同化于外人。 5。世界观的教育 世界观的教育为蔡元培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所首创的,受到康德哲学的影响,它认为世界分为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两部分,进行世界观教育就在于培养人对现象世界持超然态度,对实体世界则抱用心进取态度,蔡元培的世界观教育,是建立在把世界划分为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这个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基础下,然而,他要求人们遵循思想自由,言论自由的原则,不要被束缚于某一学说的思想,在当时具有打破几千年思想专制统治的解放作用。 6.美育教育

浅谈蔡元培教育思想

浅谈蔡元培教育思想 05级课程与教学论李雪华 2005164 蔡元培(1868-1940),中国近代教育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和民主主义教育家。蔡元培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和科学家,同时也是我国现代心理学的先驱和倡导者.他的一生,除旧布新,锐意改革,积极进取,勇于开拓,为发展中国的教育文化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辛亥革命前,他通过兴办教育进行反清革命活动。民国成立之初,他以第一任教育总长的身份,坚决清除教育中的封建专制主义因素,苦心规划民国教育的未来。1917年赴任北京大学校长后,他从自由、民主的原则出发,对北京大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为中国高等教育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其五育并举、教授治校、教育独立等思想均流传深远,影响了不止一代人。“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之志在民主革命;从五四到人权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周恩来语)这是对蔡先生的光辉一生的高度概括。 从清末的翰林到出国留学,蔡元培不仅具备了坚实的中国文化根底,同时对西方思想文化进行了深刻的研究。他痛切地认识到中国旧的封建教育制度对人才的扼杀,对科举制的余毒深恶痛绝,提出将教育的目标定为“育国家之良民”,认为新教育“当解放个人之束缚,而一任其自由发展。”(《蔡元培教育论著选》),在他看来,教育之目的在于健全人格,这也是现代民主国家的教育的目标之所在。他在《一九零零年以来教育之进步》中指出:“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这个思想贯穿到他的一系列教育改革和实践中去。 一、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五育并举,首倡于蔡元培于1912年2月11日任民国首任教育总长后发表的著名论文《对于新教育之意见》。蔡元培与清末“忠君”、“尊孔”的教育宗旨针锋相对,倡导以军国民教育、实利教育为急务,以道德教育为中心,以世界观教育为终极目的,以美育为桥梁的五项教育。这五项统统不可偏废,并且是相辅相成,相融相通的。前三者为隶属政治之教育,后两者为超轶政治之教育。而蔡元培尤其注重后两者,他曾说惟世界观、美育“鄙人尤所注重”(《蔡元培美学文选》)在我们这里着重谈谈美感教育。 美感教育即美育。它不仅仅包括绘画、雕刻、建筑等方面,而“凡有美化的程度者,均所在包”,所以说这是一种广义的“大美育观”。它与上述所说的人格教育密切,人格教育强调教育是对人的教育,是对人的全面的、健全的人格进行培养和塑造,这本身也是美育的方向和前提。蔡元培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原理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蔡元培美育论集》)他认为,在现象世界,凡人皆有爱恶惊惧喜怒悲乐之情,这种感情随离合生死祸福利害之现象而流转,只有美感教育能够使人脱离杂念,脱离现象世界相对之感情,与造物为友。因此,这种教育的目是在于超越现实利害,架起进入绝对自由的观念世界之桥梁。 由此他提出一个著名的命题——“以美育代宗教”,即是反对愚昧和蒙昧,提倡自由和理性,使人的感情变得纯正健康。他认为,“美育是进步的,宗教是保守的”,“美育是普及的,而宗教是有界的”,其有界表现在不仅教类众多,各教又有派别之分,而这些弊端为美育所无。宗教不能代美育,因为“宗教上的美育材料有限制,而美育无限制,美育应该绝对地自由,以调养人的感情。”(《蔡

蔡元培教育思想的现代诠释

蔡元培教育思想的现代诠释 肖川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西方现代文明相结合的产物,对中国教育界、思想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蕴含了现代教育思想的精髓:教育的目的就在于造就具有“自由之意志、独立之人格”的民主社会的建设者,崇尚有尊严的多样性、有理想的包容性和健康心态的批判性。 ???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和西方现代文明对于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的追求,在蔡元培那里得到了完美的统一。或者说,蔡元培给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注入了新的、富于时代特征的内涵,这对于古老的中华文明向现代形态的转化,有着积极的意义和贡献。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提倡完全人格教育 ??? 教育的根本问题是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因为它决定我们用什么去培养和怎么去培养。在这一问题上,蔡元培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主张,造就具有完全人格的个人。 ??? “人格”是一个内涵非常歧义的概念。不同的学术领域对人格的定义、人格的描述、人格的区分、人格的内涵以及人格的评判标准也就不同。例如:心理学的观察角度和侧重点是人们自然的生理活动和生命活动。所以,它总是从人的生存上或是人的发展上或是精神上来描述人格,把人格分成正常与异常,并试图纠正异常人格以归于正常人格;法学的观察角度的侧重点是人们的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所以,它常常从社会等级和财产隶属关系上描述人格,并将人格分为自由的不自由的,目的在于实现自由人格;而伦理学的观察角度和侧重点则是人们的道德关系和道德实践活动。所以,它常常从人性的规定和文明的发展上来描述人格,并将人格区分为道德和不道德的、高尚的与卑下的,其研究的根本目的是改变卑下的人格,弘扬高尚的人格。各领域对人格的区分,虽然反映了各自领域对人格研究的特点,但又不是泾渭分明的,相互间的关系是交叉而又复杂的。 ??? “人格”一词来自拉丁语“Persona”一词,是面具的意思,它是个体用来向社会显露自己。换句话说,向世界显示的就是我们的人格,是人的社会自我。美国学者B·R·赫根法指出:“人格这个术语来自拉丁词Persona,是面具的意思。把人格定义为面具等于把人格视为人的社会自我,正是人的这一方面被人用来向社会显露他自己。这个定义隐含着这样的意思:由于种种原因,人还有某种隐私的东西没有被显露出来。”〔1〕 ??? 据张岱年先生考证:“在中国古代没有'人格’这个词,但有'人品’、'为人’、'品格’这些词。在中国古典哲学中,有独立人格的思想……就是指人自己有一个独立意志,它不受外界势力的压制。”〔2〕在我国传统的文化心理结构中,人格主要是一个伦理道德范畴。有道德即有人格,缺德就没有人格,德高望重者则人格高尚。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人格即思想人格。这种文化心态是儒学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的折射和积淀。 ??? 有学者概括出,我国理论界现在主要从三个方面理解人格:(1)在伦理学范围内,人格通常被理解为道德人格,指人的道德品质,相当于“人的品格”。由于我国古代哲学主要是一种伦理学,所以“人的品格”成了我国学术界对人格的主要看法;(2)在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眼里,人格和个性是等同的,指人的心理面貌、个人心理特征的总和,接近于“人的性格”;(3)在法学中,人格是一种权利,叫“人格权”,表示法律给予保障的与法律主体不可分离的权利,相当于“人的资格”。〔3〕 “完全人格”是他要培养的自由、民主、??? 完全人格教育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平等社会新人的目标。蔡元培为实现对国民进行完全人格教育,提出了“五育”并重、和谐发展的教育方针,一方面是适应民主共和政体对教育目标提出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由于他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姓名:王言秀学号:065100060 班级:2006级初等教育 摘要:蔡元培,字鹤卿,号孑明,中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和杰出的教育家,于1868年1月11日出生于浙江绍兴。 蔡元培少年时尊崇宋明儒学,学作八股文,为奇古博雅,17岁即中秀才,次年中举人,进士,28岁官至翰林院编修。但是他无意做官。 以下是我对蔡元培先生教育思想的认识: (一)蔡元培的美育教育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史上提倡美育的“唯一的中坚任务”。他认为美育教育是进行世界观教育最重要的途径,使人们从现象世界通向实体世界所必经的桥梁。美育教育的重要性源于其特点,从他看来,人从现象世界通向实体世界存在的障碍不外两种意识,一是人我之差别、二是幸福之营求。“有人我,则于现象中有种种之界画,而与实体违。有营求则当其未遂,为无己之痛苦。及其既隧,为过量之要索,循于现象之中,而与实体隔。”因此,仕人我之见,泯营求之念便是从现象世界走向实体世界的关键,而美感教育的特性恰恰就在于此,他说在现象世界,人人都有爱恶、惊惧、喜怒、悲乐之情,不过这种情感随着人的离合、生死、祸福,利害等现象而改变,但美感教育,使人“自美感以外,一无杂念”,人进入这种境界则“已接触于实体世界观念矣”,后来在《以美育代替宗教说》一文中,他把美感教育这种特性说得更加明确:“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之我见,利己损人之私念,以渐消沮者也。”正因为美育具有陶冶人的感情,使人的道德品质高尚纯洁的特性。因此蔡元培认为:“故教育家欲由现象世界而引以到达于实体世界之观念,不可不用美感之教育”。蔡元培的美感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是唯心主义的,受到康德美学思想的影响较深,他反复宣传美感的普遍性和超越性,也显然是超阶级的、超现实的,过分夸大了美感教育的作用,主张在教育人对美感教育“应特别注重”,这些都是正确的。以上的五种教育,蔡元培认为尽管各自的作用不同,然而均是“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所必需的,是统一的整体所缺一不可的,同时他又指出,这五种教育并不是平分秋色,没有重点的,而必须以公民道德教育为根本,“五者以公民道德为中坚,盖世界观及美育皆所以完成道德,而军国民教育及实利主义,则必以道德为根本”。 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思想,是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心的,德智体美诸者和谐发展的思想,这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是首创的。但是,他也有它的局限性,首先,把世界分为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两部分,又把教育分为隶属于政治于超轶于政治两类,认为军国民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实利主义教于隶属于政治,而其他的超轶于政治,这种划分不科学。其次,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现世的幸福,而是为了达到那个“不可名言”,如果“不得不强为之名”则“或谓之道,或谓之太极,或谓之黑暗之意识,或谓之无识之意志”的实体世界。此外,他在阐述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等问题时,也存在超阶级、超现实、牵强附会等弊病。 (二)大学教育思想

蔡元培先生的教育思想

蔡元培先生的教育思想 在学习了中国教育名家思想这堂课后,我了解到许多之前自己从未见识过的教育名家,每位大家都有自己对教育的独特思想,他们对中国教育的发展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这些教育思想不断流传下来,不仅是对历史的的记录,还激励我们也为现在以及将来的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这篇文章,我结合上课的内容和课外的资料,对蔡元培先生的教育思想做了简单的总结。 蔡元培,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汉族,浙江绍兴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原籍浙江诸暨。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民主进步人士,国民党中央执委、国民政府委员兼监察院院长。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他早年参加反清朝帝制的斗争,民国初年主持制定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第一个法令——《大学令》。 北伐时期,国民政府奠都南京后,他主持教育行政委员会、筹设中华民国大学院及中央研究院,主导教育及学术体制改革。1927年3月28日组织、发起“护国救党运动”,揭开4.12屠杀序幕。1928年至1940年专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贯彻对学术研究的主张。蔡元培数度赴德国和法国留学、考察,研究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和文化史,为他致力于改革封建教育奠定思想理论基础。 蔡先生教育模式新颖,不拘一格,认为教育是国家兴旺之根本,是国家富强之根基。教育思想灵活,兼容并包,不因学术争议而排斥,广泛吸收各家所长。“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他主张教育应注重学生,反对呆板僵化。他还提倡美育、健康教育、人格教育等新的教育观念。 (一)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高等教育思想 他任北京大学校长后的第一次演讲,就明确指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次年在《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中又强调:“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他认为,大学各种学术派别“常樊然并峙于其中,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直到晚年,他总结一生办教育的经验时还说:“我对于各家学说,依各国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运命,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 他还对“学”与“术”作了严格区分。他说:“学与术可分为二个名词,学为学理,术为应用。各国大学中所有科目,如工商,如法律,如医学,非但研求学理,并且讲适用,都是术。纯粹的科学与哲学,就是学。学必借术以应用,术必以学为基础,两者并进始可。”他主张“以学为基本,术为支干,不可不求其相应”。根据“学术并进相应”思想,他主张学科沟通与融合,反对拘泥保守的课程与学习观。 蔡元培以上述思想为指导,对旧北京大学进行了彻底的改革。首先,聘请有学术造诣的各派人员到北大任教,到校不久就聘请了《新青年》杂志主编陈独秀到北大任文科学长,请在学术上有突出造诣的胡适、马叙伦、李仲接(四光)、任鸿隽、马寅初等到北大任教。以后,李大钊、鲁迅也在北大兼课。还留用了有业务专长但思想保守甚至反动的人,像积极拥护袁世凯但学术上与章太炎齐名的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蔡元培先生在1917年1月9日《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演说》中提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为了把大学打造成思想的天堂,他又提出的办学思想“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在蔡元培先生构建的大学理想国中,大学应该广泛吸收各种人才,容纳不同学派,广开言路。如果保守残缺,持一孔之论,守一家之言,是不可能成为真正高水平的大学的。 蔡元培先生这一办学思想的形成,跟他在不惑之年留德求学有关。金耀基说蔡元培德大学思想受德国大学模型之影响,罗家伦则更直接提出蔡元培是受洪堡影响德:“他对于大学的观念,深深无疑义的是受了19世纪初建立柏林大学的洪堡和柏林大学那时代若干大学者的影响。”但是蔡元培却很少援引德国大学为自己的改革主张辩护,他利用德国办学思想的精神,调整后运用到中国。 蔡元培先生的思想自由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是对于教员的任聘方面。他强调“大学为囊括大典包罗众家之学府,无论何种学派,苟其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者,兼容并包,听其自由发展。”他所强调的自由不仅仅是接纳不同的学术流派,更难能可贵的是对教员的政治主张不横加干涉。他聘请教员,最重要的是有没有专门学问,只要有真才实学,无论出身如何,学历如何,均聘为教员。反之,如若学术水平低,则不管什么人,坚持辞退。而对于教员的政治见解,学术派别,只要不妨碍授课,则不作为取舍标准。 1917年,他聘请《新青年》主编陈独秀为文科学长,并聘请李大钊、胡适、钱玄同等“新派”人物在北大任教。更为大胆的,蔡元培还聘用了辜鸿铭。辜鸿铭一生主张皇权,虽与蔡元培的政治信仰不同,但是蔡元培真正做到了思想自由,聘任他在北大教授英文诗集,发挥他的专长。同时也让辜鸿铭给普遍接受西学教育的同学提供崭新的思路,辜鸿铭用自己偏激的行为方式--留辫子,穿旧服,为纳妾和缠足进行头头是道的辩解,来对抗整个社会弃绝中华传统的畸形走向。他维护中华传统的决心深深地感染了同学们。 思想自由的另一方面,则是体现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让同学们接受各个流派的只是。潮社的骨干杨振声回忆说:“可能有一些学生正埋头阅读《文选》中李善那些字体极小的评注,而窗外另一些学生却在大声地朗读拜伦的诗歌。在房间的某个角落,一些学生可能会因古典桐城学派的优美散文而不住点头称道,而在另一个角落,其他几个学生则可能正讨论娜拉离家后会怎样生活。”这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想风格在同一个地方交错重叠的现象,在北大的历史上、甚至在中国的历史上都是空前绝后的。

蔡元培教育思想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蔡元培,中国近代著名革命家、教育家。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一生为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努力奋斗,对中国近现代教育的改革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蔡元培的教育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西方现代文明相结合的产物,对中国教育界、思想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蕴含了现代教育思想的精髓:教育的目的就在于造就具有“自由之意志、独立之人格”的民主社会的建设者,崇尚有尊严的多样性、有理想的包容性和健康心态的批判性。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和西方现代文明对于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的追求,在蔡元培那里得到了完美的统一,蔡元培给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注入了新的、富于时代特征的内涵,这对于古老的中华文明向现代形态的转化,有着积极的意义和贡献。 在中国近代教育思想发展史上,蔡元培是第一位提出了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皆今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的教育思想家。五育并举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他对于中国近代教育理论的重大贡献。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思想,是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心的德智美诸育和谐发展的思想,这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是首创,它适应了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改革封建教育的需要,顺应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变革,以及世界发展的潮流。 1912年4月,蔡元培发表《对于教育方针的意见》一文,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等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他认为,“军国民主义为体育;实利主主义为智育;公民道德及美育皆毗于德育;而世界观则统三者而一之。”1920年他发表《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一文中,系统提出体、智、德、美四者和谐发展的主张。他认为:普通教育的目的在于“养成健全的人格”。蔡元培提出的体、智、德、美和谐发展的方针符合当时历史的要求,在教育上是一种重大的进步,是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宗旨的否定。从人才培养上,这几方面的教育,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规律,只是不同的阶段在各方面的要求不一而已。 他详细解释论述了这几方面教育的内容。(1)军国民教育即体育,既是强兵富国的需要,也是养成健全人格所必须的。(2)实利主义教育即智育,包括各种普通文化科学知识,他认为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而且要训练学生思维细密、对事认真的科学态度。(3)公民道德教育即德育,他认为德育是完足人格之本。德育的内容就是法兰西革命所标揭的自由、平等、亲爱,反映了他要以资产阶级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愿望。(4)美育可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高等教育思想是蔡元培提出的改革北京大学的原则,成为他发展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直到晚年,他总结一生办教育的经验时还说:“我对于各家学说,依各国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运命,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 他还对“学”与“术”作了严格区分。他主张“以学为基本,术为支干,不可不求其相应”。根据“学术并进相应”思想,他主张学科沟通与融合,反对拘泥保守的课程与学习观。他说:“学与术可分为二个名词,学为学理,术为应用。各国大学中所有科目,如工商,如法律,如医学,非但研求学理,并且讲适用,都是术。纯粹的科学与哲学,就是学。学必借术以应用,术必以学为基础,两者并进始可。”蔡元培以上述思想为指导,对旧北京大学进行了彻底的改革。首先,聘请有学术造诣的各派人员到北大任教,到校不久就聘请了《新青

浅析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浅析蔡元培的教育独立思想 訾清巽 (陕西理工学院经济与法学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学专业1301班,陕西汉中,723000) 指导老师:路旭斌 【摘要】蔡元培先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教育家,他学贯中西,气象博大,思想内容极为丰富极为复杂,尤其是他的教育思想影响了一个时代的教育风尚。蔡元培融合了中西文化教育思想中的精髓,主要表现在他的思想中既有传统思想的深刻烙印,同时又深受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蔡元培在欧洲留学多年的特殊经历使他在中西文化冲突下对中国传统教育进行反思、批判,在对西方文化教育进行研究过程中结合自己半个多世纪的教育实践,形成其系统的教育独立思想。 【关键词】蔡元培;教育平等;教育伦理;健全人格;教育独立 (一)蔡元培教育伦理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及思想渊源 1.深入了解蔡元培的思想,首先应该对他所处的社会时代有所了解。蔡元培身处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剧烈的变革中。1840 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此同时,中国人民也开始了反帝国主义与反封建主义斗争的历史。在西方列强的步步紧逼之下,封建王朝的软弱无能暴露无遗,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唤起了有识之士对社会现状的关注和思考。一些思想敏锐的政治家和思想家,针对时局围绕国防薄弱、官僚腐败、人才凋敝、鸦片泛滥等方面提出改革对策,随着外来军事的强力进入和世界格局的重新调整,他们认识到了富国强兵与科技进步之间的密切关系,有识之士开始用政治制度的改良与解救民困的人道救民,如洋务派林则徐和魏源的洋务思想和付诸实践的洋务运动。十九世纪末,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进一步推动了思想变革的进程,甲午战争的惨败成为了新思想集结力量的导火线,此时的蔡元培正任职翰林院编修,他时刻关心时局变化,中国在战场上的惨败,使他痛心疾首,思想上也不断发生变化,在这一时期,蔡元培目睹了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百日维新运动,这次改良运动中所表达的自由平等思想、道德进化思想、民主政治思想和积极的人权观念,使得蔡元培开始接触和吸纳西学,由此他开始摆脱旧学,与更多的有识之士一样,逐步认识到立足于清政府的改良运动已经不能解救国难之危。 2.戊戌变法失败以后,蔡元培决意离京南下,一方面回乡积极办教育,培养新式人才,另一方面把教育作为民主革命的阵地,以寻求解决现实社会积弊之路。由社会政治改良而逐步近于革命之路,社会的激进思想越发浓厚,之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反清民主革命派,以西方自由、平等、博爱为革命目标,通过暴力革命,领导了中华民族的民主革命运动。这说明了先驱思想家在探索拯救国家危亡思想上的日趋成熟,那些积极寻求民主建国的知识分子意识到,必须推翻封建的专制制度才能达到救国与保证民众民主自由、自由、平等权利的实现,他们之所以有这样的理想,就在于博爱天下的胸怀与解救民众痛苦的伦理精神。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以后,中国的传统制度文化受到了激烈的冲击,然而民国之初,就有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辛亥革命时追寻的国家政治理想,只是昙花一现,追究其原因,先驱思想家意识到暴力革命并没有触及到真正的文化内核。思想观念的落后相对于制度的落后是更为致命的,也更加难以改变,经过深入的思考与实践,这些具有现代意识的思想家达成共识,那就是启蒙。只有教育启蒙,才是启蒙运动的深层内化,它能够使科学与民主成为国人思想方式的有机构成部分。教育启蒙思潮的兴起,是近代有识之士在不断学习西方知识的同时,在我国发展的根本问题上探讨救国之道的反映,那时的蔡元培作为一个旧式的翰林学士,又广泛

蔡元培教育思想及时间

从北大改革看蔡元培的教育救国思想 王双伟 (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四川南充) [摘要] 蔡元培先生在执政北大期间对北大进行了彻底的改革,这些改革实践值得我们今天高等教育管理者借鉴和思考,可以使我们沿着蔡先生教育救国的思想来发展我们今天的高等教育,加强我国人才的培养机制和科学技术的研究。本文将重点介绍蔡元培先生在北大的教育实践,使我们现代的教育当权者从中受到启发,对现在大学的管理和改革有所深思,努力办好现代中国的大学。使我国的大学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使我们的国家处于世界强国之列,使国民因为做中国人而倍感骄傲和自豪。 [关键词] 蔡元培教育救国改革北大 [作者简介]王双伟(1988-),女,河南开封人,2011级硕士研究生,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蔡元培先生倾其一生致力于祖国的教育事业,时刻关心着国家教育的发展状况。尽管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蔡先生克服国内外的重重困难,尽力保持国家教育事业的持续进行。反思一下,蔡先生为什么不去发展经济或完善国家的政治体制而一心热衷于教育事业呢?根本原因就是蔡先生抱着“教育救国”的思想,努力发展教育,使处在水深火热中得中国能够走出泥淖走向光明。蔡先生持着一颗火热的爱国之心,努力将自己在外国学习到的先进的教育思想付诸实践来挽救国家,使人民不受封建思想的束缚,不受帝国列强在主权和人权上的侵犯和欺凌。拿起最有力的武器那就是发展教育来拯救祖国四万万同胞和人民。蔡先生为实现教育救国的理想一生都在从事教育工作,对教育进行实践和改革。本文将重点从蔡元培先生在执政北大期间的改革来剖析其教育救国的思想。 一、教育救国思想的来源 在经过了鸦片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寻找救国的途径,此时教育、人才和救国的逻辑关系紧密联系起来。发展教育拯救国家是大部分先进人士的共识。康有为认为“泰西之所以富强,不在炮械军兵,而在穷理劝学”[1],“自强之道,以作育人才为本,求才之道,尤宜以设立学堂为先”[2]。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