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的天空》的说课稿

《拉萨的天空》的说课稿
《拉萨的天空》的说课稿

《拉萨的天空》的说课稿

《拉萨的天空》的说课稿

一、教学背景分析

1、学生起点分析

作为三年级的学生,对于语文学习已有了一些知识能力的储备:在工具书的帮助下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初步学会了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但不同的学生的学习起点不一样,学习个性和方法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2、合理利用背景资料,丰富课本资源

开学发新书时,我给我班孩子布置一个作业:自己回家读读语文书,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课文标上喜欢的记号,再多读几遍,评选自己最喜欢的课文。我会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指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丰富课本资源。

这一次评选,孩子们最喜欢的课文是《哪吒闹海》,第二的是《三袋麦子》。第三的是《让我们荡起双桨》、《卧薪尝胆》和《第八次》。仔细看看这些课文内容,发现孩子们还是喜欢童话作品,对历史英雄人物故事也喜欢,优美的散文也有喜好者。但是《拉萨的天空》这课基本上没有一个孩子选。学生对于拉萨是陌生的`,学生的学习关注

程度值得期待,在课前布置学生浏览、搜集有关西藏的资料是很有必要的。通过交流相关信息,他们会了解到拉萨位于号称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拉萨因日照时间长而成为日光城;他们会知道拉萨的布达拉宫是松赞干布始建,是举行佛事庆典的场所,是拉萨、乃至整个西藏的象征。

本课总课时安排为3课时,我主要就第二课时谈谈我的一些想法。我预设了以下学习目标:

3、学习目标分析

(1)知识和能力目标:在音乐、图片及相关材料的帮助下,帮助学生对拉萨的天空建立起感性认识。

(2)过程和方法目标: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以同桌议读的形式交流感受;在集体精读、赏读中积累语汇,获得言语美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体验与感悟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评价。

二、教学策略分析

第一部分揭题明题,

拉萨是我国西部一座有名的日光城。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道走进西部,走进拉萨,欣赏那里的迷人风光。揭示课题后,可让学生简单说说:从课题看,课文会写些什么内容?

第二部分利用视频文件和老师范读课文,引领学生初步感知课文。

播放富有浓郁西藏风情的视频,同时教师范读课文,以自身的情绪状态能感染学生,使学生潜移默化地进入情境,让学生顿觉拉萨的

天空真蓝、真美。他们带着这样的体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让心灵与文字发生碰撞,并通过语言来抒发感受。

第三部分学生充分朗读,整体感知全文

《语文课程标准》中这样写到: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以利于他们积累、体验、培养语感。所以语文课上最动听的声音是朗朗的书声。作为写景美文,只有让学生以声如文、读中赏析,才能感悟情境。所以朗读是这篇课文的重点。因此,这一阶段,要给予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画出描写天空蓝的句子,再与同桌交流感受。

第四部分品读课文,各抒己见。

在品读课文这一环节的教学,我放弃了逐句教学,每点必扣的方式,用一个问题引导全篇精读:这篇课文你最喜欢哪些词句?为什么?还有什么不懂?

这篇课文中,这几个句子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需要学生老师共同探讨。

(1)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理解总是和拉萨是有名的日光城的联系,理解湛蓝、透亮,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是怎样的?)

对于词语教学,本册教材第二课介绍了无字词典。在本课的生词教学中,也可以利用了无字词典的理念。课文中一些词语,如湛蓝纯净明洁蓝晶晶就可以利用了课件中的图片去理解。这时可以相机进行

生字教学:本节课学习晶字,目的是利用晶字的教学,延伸了解其他品字形结构的字)

(2)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

(这句是一句夸张句,可联系诗句手可摘星辰来理解。为什么说声音可以碰到蓝天,手可以摸到蓝天?)

(3)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

(重点理解纯净、明洁的意思)

假如你现在正站在拉萨的大街上,面对拉萨这湛蓝、明洁、纯净、蓝晶晶的天空,你想说什么?作者也有千言万语,都汇成了一句话。

(4)拉萨的天空蓝得让人神往,它把你的视线紧紧吸引,让你久久不忍移开。

拉萨对学生是抽象的概念,而描绘拉萨天空的词语又是隽永深刻的。如何让学生建立起感性认识,理解课文语言中的意蕴和情感是本课的难点。在这个阶段,根据学生的需要,适当欣赏一组图片,能更好地理解课文描绘的意境;通过朗读和交流,能使在读中解疑,又在读中获得言语美感。这种美感包含在言语所指的内容上,即拉萨的天空本身就是美的;其次还表现为课文遣词造句上质朴的美,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在节奏上还有整齐对仗的美,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明洁。在手法上又用布达拉宫的上空总是蓝晶晶的,这湛蓝的天空就是圣地的窗帘勾勒出简洁

的美。

学生在反复吟读,解疑中,借助形象发挥想象,把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学生口念心诵,感受清新优美的文字,想象美好的图景,体悟作者的情感。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一遍又一遍地有感情朗读,期待学生品出了味,悟出了情,理解课文的语言,也悦纳这种语言,课文语言蕴涵的情感与学生的情感相通、共鸣。

第五部分观景回味,拓展延伸

欣赏一组不同时候的拉萨天空的图片,让学生得到完整的认识,自然而然流露出太美了,我要去那儿,我要珍惜保护她!

我布置了一道这样的练习我的发现,鼓励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美。

拉萨的天空很美,其实,我们中山的天空同样很美,下课后,请同学们去观察我们中山的天空,可以拍照片,可以拍DV,可以写,可以画,看谁能把最美的天空留下来。

三、结束语:

教学的本质是对话。上这堂课有个美好的愿望:引领学生反复触摸文本语言,在琅琅书声中,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实现教学的和谐互动,使阅读教学过程呈现为一种动态性的、生成性的对话过程,从而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审美情趣在整个对话的过程中得以培养与提升。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应用-语文课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应用:语文课教学方法 关于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的应用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课标可以看出来,语文在我们教学中的作用。应该说,我们在教学中,才能把语文课更好的发挥出来,怎么才能让学生对我们的语文课产生兴趣。我想,除了老师本身的知识外,还要有一定的教学辅助工具,才能更好的让学生学习语文。而我认为,多媒体的运用,是我们最好的教学辅助工具。下面我就来谈谈一下在语文课教学多媒体的运用。现在,多媒体的应用已经普及,在以往,我们想都没有,你就是有这个能力,也没有办法让你去实现,因为那个时候没有这种设备。可是现在有了,我们就应该用到它。第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为什么老是不想学语文,并不是难学,而是老师在教学中,没有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整堂课都是老师在讲,学生只是听和写,你说学生还会有什么兴趣,反正最后都要有答案,我又何必去学呢?但是如果应用了多媒体后,这种现象就慢慢的不同了。如我校冯墀莉老师在上《拉萨的天空》一课。老师在制作多媒体的时候,精心选择了拉萨美丽的草原和湛蓝的天空,当老师把图片一放出来,马上引起了学生的一片惊叹声,这个时候,我们预先的教学设计已经成功了。这个时候再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理解,不但使得教学效果好,还能让学生对语文课产生兴趣。第二,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手

段,可以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听到大多数老师都说很累,为什么能?那就是他说得太多了,根本都没有让学生发言的机会,都是老师在说,完了也就下课了。你说这样的课老师不累才怪,而且把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压下去了,久而久之,学生还能有兴趣学习吗?现在我们说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怎样才能有效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是要老师要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的。我们不能老是用单一的方法,多媒体的应用,就是比较先进的手段。在《拉萨的天空》一课中,老师先让学生看看幻灯片里的图片,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最后师生进行总结。通过这样的手段,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但掌握了课文的内容,还学会了互相学习的能力。第三,使得语文的教学开放而有活力。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气氛都是沉闷的,在听评课的时候,基本上这点每次都有,那就是老师没有激起学生学习的氛围。这和前面说的一样,其主要是老师说得太多了,没有留给学生的时间而造成的。而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就可以改变这样局面。我们可以用优秀的教学资源进行同步教学,让学生和别的小朋友一起进行上课。对于这样的课堂教学,可以让学生听到优秀老师的讲课,现时还有机会和更多的朋友进行学习。我们还能用这些教学资源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通过应用这样的教学手段,使我们的教学显得开放和有活力。第四,在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整合了多学科的知识。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能老是只讲语文知识,不能老是让学生学习生字、

新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上册语文拉萨的天空说课设计

2018新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上册语文《拉萨的天空》说课设计 说课是反思教师教学能力,提高教师教学元认知能力的重要环节。此次说课可归为课前说课,是对教学设计实施以后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预测。希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我说的课题是“拉萨的天空”,本课是苏教版国标本(送审稿)第五册的一篇阅读课文。文章以清新凝练的语言描绘了拉萨天空蓝的特点。总课时安排为2课时,本课为第二课时,是一节精读感悟课。 一、教学背景分析 1、学习需要 (1)学生起点分析 作为三年级的学生就语文学习已有了这样的知识能力的储备:在工具书的帮助下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初步学会了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等等。但不同的学生的学习起点不一样,学习个性和风格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未知和神秘吸引人们去探索事物,而“拉萨”对于学生异是好奇向往的对象,由此学习关注程度值得期待。学生通过上网浏览、图书阅读搜集有关的拉萨资料,在第一课时交流相关信息,了解到拉萨位于号称“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四千米以上;拉萨因日照时间长而成为日光城;他们知道了布达拉宫是松赞干布始建,是举行佛事庆典的场所,是拉萨、乃至整个西藏的象征;等等。这一切说明他们已经对拉萨有了初步整体的认识,具备一定的心理接受度。 (2)学习目标分析 a、知识和能力目标:在音乐、图片及相关说明的帮助下,学生对拉萨的天空建立起感性认识。 b、过程和方法目标: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以同桌议读的形式交流感受;在集体精读、赏读中积累语汇,获得言语美感 c、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体验与感悟中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起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感情。 2、教学任务 《语文课程标准》中这样写到: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以利于他们积累、体验、培养语感。所以语文课上最动听的声音是琅琅书声。作为写景美文,只有让学生以声如文、读中赏析,才能感悟情境。所以朗读是本

《拉萨的天空》教材解读

《拉萨的天空》教材解读 拉萨在西藏自治区中部,是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地。拉萨全年无雾,日照充足,有“日光城”之称。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本文既没有写当地的风俗习惯,也没有写精美的建筑,而是写“天空”,可见拉萨的天空一定有神奇之处。 这是一篇散文,文笔优美,描写了拉萨天空的湛蓝、透亮,表达了作者对拉萨的喜爱之情。课文的语言优美,用词准确、生动,比喻贴切。对拉萨天空的描写细致而且形象。如:对天空的蓝,用“湛蓝”、“透亮”、“清水洗过”、“纯净”、“明洁”等词语描述,作者用生动形象的文字将拉萨天空之蓝再现在人们的眼前。 1、本课中关于天空的词语:湛蓝、透亮;纯净、明洁;蓝晶晶。可供学生积累运用;老师也可以对此归类进行词串教学。 2、第二自然段 第一句,极写拉萨之高,可引用唐?李白诗句《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来帮助感受这种夸张的手法来表现拉萨之高。 第二句,这话真是太妙了。妙在哪里呢?可组织学生探究:写出了拉萨天空的干净。洗脸要用干净的水。可见作者借用人们的话写出了自己的感受,突出拉萨天空的蓝、净。 第三句,详细写出了在拉萨湛蓝的天空特有的美景,其实这段文字就是写P37上面的插图。可以让学生图文结合,分别从文

字与图片上感受拉萨的天空之(美)纯净、明洁。 3、紧接第二段,这么美的天空,怎能不让人为之心动,不让人神往呢?导读一下第三节即可。 4、布达拉宫是拉萨的标志建筑,(到那里的游客络绎不绝。)本来这依山而建的布达拉宫就非常雄伟(可以介绍一些数据、配上图片帮助学生感受),有了这蓝天的衬托,引读第2句。 5、情感。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作者对拉萨的天空非常神往,其实是对拉萨的喜爱,对祖国的热爱。 6、词语: 生字词:美妙 纯净 视线 忍心 蓝晶晶 依山而建 圣地 窗帘 贴着 天空词:湛蓝、透亮;纯净、明洁;蓝晶晶 其他词:映衬 对照 隆冬 盛夏 雄伟

何谓说课窦桂梅

何谓说课——窦桂梅在海淀区说课培训大会的发言 0901 这次海淀区进行的“说课练兵”,旨在提高教师的专业基本素养。尤其是课程改革到今天,在回味我们自身专业的时候,不能不思考,我们自身的“武功”到了何种境地。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海淀区这次小学教师新课程教学基本功培训和展示活动,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我们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其意义是深远的。其意义已经超越大赛本身,在大练基本功的过程中,我们得到的是一种回味,一种反思,更是一种提升。 一、什么是说课 何谓说课?遍阅不同的人给出的不同定义,发现虽然表述的形式不同,但所含蕴的意思却没有太大差别,就我个人看,“说课”,可以简单表述为“把自己对课程的理解、对教材的分析、对学情的把握、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对教学过程的设想及其理论依据,向同行或者专家学者表述的过程。”是一种不同于备课和上课的,展现自己教学思想和教学能力的特殊的形式。 “说课”、“上课”,哪一个更有利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这个问题也不时困扰我们对“说课”的认识。也许两者没有优劣之分,只是站位的角度,所要研究的意义不同。说课在展现形式上不同于上课,上课是教师在课堂上和学生共同学习成长的过程。说课是教师个人的“独角戏”,它的听众群体是教师、专家及学者。其目的是给大家清晰明白地展现教学活动的设想,以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 因为面对对象的不同,说课稿的撰写不同于教案。教案主要呈现的内容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及连贯而清晰的教学步骤。教案突出的是教什么、怎么教。说课稿不是教案的细化,不是教学过程的简单复述,也不是对某章某节教材内容的具体分析。说课稿的撰写流程一般包括教材分析、教学理念、教法学法、教学目的和重难点、教学程序设计的背景分析、板书设计等内容。尤其重要的是,对重点环节不仅要写清楚教什么,怎么教,更重要的是还必须写出为什么要这样教,即这样设计的理论依据是什么,要让听者不仅知其然,还要知所以然。 说课稿也不同于教学实录,教学实录主要是通过师生对话真实地再现教学过程。说课则通常是站在预设的角度,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和经验,推测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师生活动。 一句话:说课就是说“教什么”“怎么教”以及“为什么这么教”。 二、为什么要说课 1、有利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习惯上我们将教师专业素养划分为两个部分:学科知识与教学理论,将两者合起来则是学科知识心理学化的具体体现。说课时,教师不但要说清“教”什么,还要说明为什么这样教。这也就包含在说清学科本身的知识结构的同时,还要说清这样教合理性、可行性、高效性的理论支撑是什么。也就是把你做的写出来,把你写的说出来,把你说的展示出来。对方呢把你展示的评价出来,把对你的评价再反馈给你。 这必然要求老师具备课程意识,把握新课改精神和标准,以及拥有基本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才能融会贯通,游刃有余。这样势必有利于促进教师自觉研究教育理论,深入探究课程标准教材或课程目标,达到由理性认识向创造性认识升华的境界,从而提高提高教师专业化素养,由经验型教师逐步变为理论型教师、科研型、创造性教师。这也体现出教师的教研过程更多的是在行动研究的层面上,如何通过说课教师能认真地对某一课题进行深入,就能形成一篇颇有学术意义的个案分析,这样的个案推广开则有利于一个学校或一个区域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在我所在的西苑学区教师的说课中,我们能够看到教师们的这种转变。如:数学学科和科学学科,教师已经有意识从分析学生前测情况进行教学研究,使教学研究与教学设计有机相结合。但是,也看到老师们的研究有时还只停留在模仿的层面上,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教师深入的学习和思考。 2、有利于对课堂的聚焦探究。以往的教研活动中,上课老师处在一种完全被动的地位,他的构思和想法,由于千差万别的课堂走向,未必被听课的老师理解和接受。这种课堂操作者和课堂评论者之间的断层,直接导致了教研实效的低下。而通过说课,可以从授课教师与同行专家两个角度审视我们的教学: 第一,授课教师通过语言的媒介作用,明确自己的教学意图,阐释自己教材处理的方法和目的,将备课的全部思维过程表达出来,让听者听明白,懂其理。在这里,授课老师的隐性思维变成了显性思维,必将有助于老师对课堂的整体理解和全面评价。从而使教研的主题更明确,重点更突出,实效更显著。 第二,同行专家通过倾听教师的阐述,了解教师对待课程深入的思考,以及教学行为背后的理论支撑点。从而从“根部”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进行诊断。 3、有利于课堂多向度的观察。不论什么样的课堂,一旦完成,它就是死了的课堂,就算完美到极点,那也只是一种毫无悬念的完美。这就是课堂的局限性,所以有人说,课堂是遗憾的艺术。 但说课就不一样了,针对不可完全预知的学情,老师可能有好几个设想和猜想,老师斡旋于其中,像一个将军,排兵

《拉萨的天空》的精彩说课稿

《拉萨的天空》的精彩说课稿 《拉萨的天空》的精彩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同行: 大家好!我来自介休市光明小学。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拉萨的天空》第二课时的教学. 教学分析: 《拉萨的天空》是苏教版第五册第二单元的一篇写景美文。本文语言优美,饱含深情地向我们展现了拉萨天空的湛蓝、透亮,表达了作者对拉萨的喜爱之情。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培养语感的好教材。 三年级学生阅读能力比较薄弱,而且他们对于拉萨是陌生的,学生的学习关注程度值得期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网络环境下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和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音乐、图片及相关材料的帮助下,帮助学生对拉萨的天空建立起感性认识。在集体精读、赏读中积累语汇,获得言语美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走进课文,走进拉萨,充分感受拉萨天空之蓝、之美,产生对拉萨这种圣洁之美的向往与追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在网络环境下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和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2、走进课文,走进拉萨,充分感受拉萨天空之蓝、之美,产生对拉萨这种圣洁之美的向往与追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在集体精读、赏读中积累语汇,获得言语美感。 教学过程及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 教学过程分为课文赏读阅读探究升华感情拓展迁移四个环节。 一、?如何让学生建立起对拉萨的感性认识,理解语言中的意蕴和情感。这是本文的第一个整合点。我见通过视频导入激发兴趣赏图精读悟景悟情配乐朗读品味语言的方法来解决。 1、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通过视频,带领学生走进美丽的拉萨。在具有浓郁藏族风情的音乐渲染之下,在优美的拉萨自然风光中,通过教师深情并茂的朗读,把学生带到美丽的拉萨,感受到那儿天空的湛蓝、透亮。经由这样的情感铺设,拉萨被抹上了一层美丽而又神秘的色彩,促使他们自觉、主动地进行阅读探究。 2、赏图精读悟景悟情 请同学们图文结合体会那些语句体现了拉萨天空的湛蓝、透亮。学生将在网络上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学习文章、欣赏图片、朗读交流。 拉萨对学生是抽象的概念,而描绘拉萨天空的词语又是隽永深刻的。如何让学生建立起感性认识,理解课文语言中的意蕴和情感是本

7. 拉萨的天空(第二课时)

7.拉萨的天空(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课文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品读语言,体会作者对拉萨湛蓝、纯净的天空的赞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品读语言,体会作者对拉萨湛蓝、纯净的天空的赞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多媒体电脑一台,图片资料、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播放《青藏高原》歌曲VCD,将学生的视线拉到遥远的西藏。 2、承接歌词讲述:在遥远的青藏高原有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拉萨,它是西藏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拉萨是有名的“日光城”,拉萨以其湛蓝的天空、清澈的河水、新鲜的空气和令人赏心悦目的环境给八方来客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道走进西部,走进拉萨,走进那片圣地,去欣赏那里的迷人风光,去仰望享受那与众不同的蓝天。 3、出示课题: 7、拉萨的天空(齐读课题) 4、通过上一节课对第一自然段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什么?(说一说:拉萨的天空----) 二、精讲点拨,凸现重点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请喜欢第一小节的同学把第一小节读给大家听。 2、这小节告诉我们拉萨的天空是怎样的?(湛蓝透亮)(板书:湛蓝透亮)什么是湛蓝、透亮?(深蓝透明发亮) 3、发现没有,这是一个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拉萨湛蓝透亮的天空比作清水洗过的蓝宝石)。洗过的蓝宝石是什么样的呢?(也是湛蓝透亮的)。我们来看看。(课件出示拉萨天空的图)瞧,是那么湛蓝透亮,美吗? 4、你能把这个句子读好吗?(课件: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评价:在你的朗读中,老师看到了蓝宝石,但还不够湛蓝、不够透亮,这宝石是用清水洗过的吗?(重读“清水洗过的”)再指名读。 5、为什么拉萨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呢?告诉大家,这和拉萨的日照时间长有很大的关系呢,因为拉萨是有名的日光城。谁来读好第一个句子? 6、正因为如此,拉萨的天空才总是那么湛蓝透亮,谁再来读第二句,让我们看到总是湛蓝透亮的天空。(重读“总是”)。我们一起读第一小节。 过渡:拉萨的天空除了湛蓝、透亮外,还纯净、明洁呢。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请大家读读课文第二小节,找找哪个句子写了天空的纯净、 明洁? 2、(出示句子: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 纯净;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指名读。 3、“纯净、明洁”是什么意思呢?你能读出天空的纯净、明洁 吗? 4、大家看,白云和草地映衬对照下的天空显得更加“纯净”与 “明洁”,天空蓝得通透、无暇,加上“白、绿”色的映照,使

《拉萨的天空》评课稿汇编

《拉萨的天空》评课稿汇编《拉萨的天空》评课稿【1】 《拉萨的天空》一文,文章短,内涵深,作者通过多种表达方式描绘了拉萨天空独特的“蓝"。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发现、建构文本的意义,老师在教学中几点做法值得学习、 一、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 拉萨关于学生来讲,一切都显得陌生而遥远。它的天空蓝得如何独特,学生没有真切的感受。因此,一开始老师利用多媒体充分地向学生展示各种拉萨蓝天的图片,在低回的音乐背景下用自己饱含感情的朗读,把学生引领进辽阔、纯净、如仙境般的天地,拉萨的蓝天在学生面前充分展示了自己的魅力。此时老师要小孩们用一个词来形容拉萨的天时,她们异口同声从心中喊出了“蓝!”。情境的创设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在品味文中描述蓝天的语句时,她们凭借多媒体画面与自己既有的生活经验,在心中涌起了对这美丽的天空的无限遐想,产生了独特而到位的体验。 二、在平等的对话中感悟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以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维度的思维与情感都在对话中碰撞、交流,最后达到交融的境界。但对话的中心始终必须是学生。因为文本的意义是学生

在阅读的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我们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与独立性、 在课上老师没有以自己的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是让学生划出文中描写天空蓝的句子,仔认真细读一读,想想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在这个地方教师让学生直截了当面对文本,充分地去读书,与文本对话。在朗读中直面内容,展开联想,学生不仅吸收了文本内容所负载的信息,而且在对话中实现了文本意义与阅读主体之间的互相交流、双向互动。 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交流中教师的适时点拨、激励,有效地煽动了学生的情感,学生在与教师对话,生生对话中,不断实践着思维的碰撞,不断形成新的、创造性的认识、 教师还采取引读、自读、范读、齐读等手段,以读代讲,以读代悟,以读抒情。 最后教师再次运用多媒体展示拉萨不一样的天空,让学生在充分领悟了文本语言的基础上,再来感受拉萨天空的美。学生把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创造性地进行了表达,在这种酣畅淋漓的表达中,我们感受到了学生对拉萨的向往与热爱。学生在如此的语文课上享受到了审美的乐趣,也得到了情感的升华、思维的发展。 正如钟启泉先生所讲,“对话性沟通超越了传统意义的传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拉萨的天空》教案

7、拉萨的天空 一、教学目标 1、学会课后9个生字;认识生字“贴”;通过朗读课文理解“纯净”、“圣地”等由生字组成词语在课文中的含义。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3、在音乐、图片等资料的帮助下品读课文,感受拉萨天空之美,体会作者对拉萨湛蓝、纯净的天空的赞美。 4、品读语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音乐、图片等资料的帮助下品读课文,感受拉萨天空的美,体会作者对拉萨湛蓝、纯净的天空的赞美。 教学难点:品读语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评价 1.认真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抓住学生对生字的读与写,特别对学生钢笔字的书写作为教学字词的重点。在检查学生读书时,抓住学生读书的正确和流利情况,认真落实。 2.在精读感悟环节,围绕“蓝”字展开阅读,在2~4自然段中抓住重点词句,从三个角度感受拉萨天空的蓝,感受拉萨天空的美。 3.学习作者写作时所采用的衬托手法,突出和渲染主题,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四、教与学的准备 教师准备:1、多媒体课件、2、轻音乐。 学生准备:有关拉萨的相关资料。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播放韩红的歌曲《天路》,同时配备拉萨美丽的图片,最后一张图片是西藏铁路。 师:(指着图片)这是一条通向哪里的铁路? 生:拉萨 师:它在我国的最西部,海拔最高,离天空最近的地方,它就是我心中的圣地——拉萨。今天,非常高兴能有机会,和同学们一起走进拉萨,用心去感受拉萨的天空。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朗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可以看看课后的生字表。检查预习,认读生字新词。 (1)把自己在读文章过程中遇到的那些不认识的,或者感觉比较难读准的生字读几遍,把它们牢牢地记在脑子里。 (2)读生字新词。 湛蓝映衬纯净雄伟透亮对照明洁壮丽 (3)你们能为这些生字再找些新朋友吗? (学生说出与生字相关的词语、成语、诗句等均可,说后可让学生在黑板上写下来) 3、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再读课文。(检查读书情况) 4.练习写字。 (1)仔细观察。让学生看看这些生字在书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怎样写才漂亮。

2019年关于说课稿模板范文

2019年关于说课稿模板范文 说课的基本形式是“四大模块”模式,它由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构成。按照这种基本模式要求的框架去进行说课,为大家分享了说课稿的模板,欢迎大家参考! 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xxxx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是人教版教材高二生物必修本第单元第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这为过渡到本节内容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因此,本节内容在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本节内容前面承接本教材的内容,后面是本教材的这部分内容,所以学好这个内容为学好以后的生物知识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而且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内容包含的一些知识,是以后生物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今后高考的必考内容。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识记:理解 2、能力目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高二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重点的依据:只有掌握了,才能理解和掌握 教学难点: 难点的依据: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说教法 我们都知道生物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 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 考虑到我校高二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学生活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发展思辩能力,注重学生的心理状况。 当然教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体现了课改的精神。

界河镇后枣小学语文优秀教案评选方案

界河镇后枣小学语文优秀教案评选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以张磊局长《在全市中小学深化特色建设暨优秀教案评选活动动员会上的讲话》和(枣教发〔2012〕54号)文《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优秀教案评选活动的意见》及界教字[2012]18号文件方案为指导思想,落实“关于开展小学语文优秀教案评选活动的意见”精神,认真做好我校语文优秀教案的评选工作,提升全体语文教师的教案设计能力,特制定本方案: 二、工作目标 1. 提高教学效能,实现团队的共同成长。 2. 认真、及时、高质量完成各册教案设计工作,力争在全市取得优异成绩。 3.实现全员育人工作效度提升。 三、工作措施 1.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王延玲 成员:魏庆田张凤英邱士云赵现水杨彦龙杜娟赵宪清 组长负责整体活动的发动、推进、指导,每周抽查3篇教案。副组长负责把握各学科活动状态,及时指导和积极推进,每周抽查5篇教案,跟进教研活动。把关主任负责所分管学科的活动组织,对所分管学科的上缴教案进行具体审核和指导,跟进教研活动。小组成员具体负责年级主备教师的备课、上课、评课,确保高质量的教案及时上交教导处。 2.宣传发动 充分利用暑期培训时间,组织全体语文教师认真学习市教育局“关于小学语文优秀教案评选办法”的文件精神,吃透样板案例精髓。 3.全面开展“研课标、钻教材、磨教法”活动 本次教案评选不是一个孤立的单项教研活动,要紧紧抓住活动的主题“研课标、钻教材、磨教法”,把教学前的“备课”、教学中的“设计”、教学后的“反思”三项“细活”做好。努力做到“四个结合”。一是备课与“研课标、钻教材”相结合。二是“磨教法”与集体教研相结合。三是任务承担与全员参与相结合。四是层层评选,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 四、教案设计环节要求

三年级语文上册拉萨的天空教案苏教版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拉萨的天空》 教学要求: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 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 2.通过初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挂图;生字卡片;录音磁带;有关拉萨的音像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有关拉萨的音像资料。 2、拉萨是我国西部一座有名的目光城。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西部,走进拉萨,去欣赏那里别具风情的迷人风光,去仰望那与别处不同的天空。 板书课题:7、拉萨的天空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认读生字新词,了解词意。 (1)去掉拼音,读准生字。 (2)给生字找朋友。 (3)读准新词,并再回到文中,读懂新词。 (4)小组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3、先练读课文,再把你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4、初步感知课文。 读了课文,你想说什么? 学生自由表达,教师相机引导。

三、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 指名读。 2、识记生字字形。 3、指导书写。 忍:上面是“刃”,写好“丶”的样子,摆好“丶”的位置。 线:右半部的“戋”中的斜钓要有顶天立地之感,要写得舒展。 晶:是品字形结构的字,借此可帮助学生复习入种字的结构。 第二课时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对拉萨湛蓝的天空的赞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通过对拉萨天空的赞美来表达对拉萨的无限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拉萨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指名朗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二、精读感悟。 1、轻读第一自然段,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⑴拉萨的天空的特点:湛蓝、透亮 ⑵品读比喻句。 把“拉萨的天空”比作什么?由此你体会到什么? ⑶怎样读好这句话? ⑷小结:这一段是全文的总起,一下子把我们带到了令人神往的拉萨,走进那片圣地,去仰望享受那与众不同的蓝天。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拉萨的天空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拉萨的天空说课稿 教材分析: 《拉萨的天空》是苏教版国标本第五册第二单元的一篇写景美文。本文语言优美,饱含深情地向我们展现了拉萨天空的湛蓝、透亮;展现了布达拉宫的雄伟与壮丽圣洁。 教学目标定位: 学生对于“拉萨”是陌生的,学生的学习关注程度值得期待,在课前布置学生浏览、搜集有关西藏的资料是很有必要的。通过交流相关信息,他们会了解到拉萨位于号称“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拉萨因日照时间长而成为日光城;他们会知道拉萨的布达拉宫是松赞干布始建,是举行佛事庆典的场所,是拉萨、乃至整个西藏的象征。 本课总课时安排为2课时,我主要就第二课时谈谈我的一些想法。我预设了以下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分析 知识和能力目标:在图片及相关材料的帮助下,帮助学生对拉萨的天空建立起感性认识。 过程和方法目标:学生用自读的方式、议读的形式交流感受;在集体精读、赏读中积累语汇,获得言语美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体验与感悟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评价。

教学策略分析: 第一部分揭题明题。 揭示课题后读题后复习重点的词语,通过句子“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感知拉萨天空的特点“湛蓝透亮”, 第二部分学生充分朗读,整体感知全文 《语文课程标准》中这样写到: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以利于他们积累、体验、培养语感。所以语文课上最动听的声音是朗朗的书声。作为写景美文,只有让学生以声如文、读中赏析,才能感悟情境。所以朗读是这篇课文的重点。因此,这一阶段,要给予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画出描写天空“蓝”的句子,再与同桌交流感受。 第三部分品读课文,各抒己见。 在品读课文这一环节的教学,我放弃逐句教学,每点必扣的方式,用一个问题引导全篇精读:“这篇课文你最喜欢哪些词句?谈谈感受。” 这篇课文中,这几个句子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需要学生老师共同探讨。 1、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 这句是一句夸张句,可联系诗句“手可摘星辰”来理解。为什么说声音可以碰到蓝天,手可以摸到蓝天。 2、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

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语反思

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语的反思 一、前言 新的课程价值观强调关注人的生命发展,要求从“知识课堂”走向“生命课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证明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重要的是为了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1]也就是说,在教学中关心的不仅仅是人可以获得多少知识、认识多少事物,而应是人的生命意义可以经由教学而得到的彰显和扩展。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可以惊喜的发现,课堂上教师的冷面孔少了,那种粗暴、挖苦的评价语言少了,而多了一份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教师更多地帮助、激励学生树立自信、挖掘潜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但有些教师在这样的引导下极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在课堂上无论学生回答的正确与否,只要举手回答都给予表扬,极易误导学生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同时也可以发现有许多的评价语言几乎是例行公事般地乏味、单调,如都是“表扬他!啪啪——啪啪啪!”“嘿嘿,你真棒!”“真好!”“真了不起!”“你真聪明!”等等这样的声音,或者是常年累月奖励学生“聪明星”,久而久之势必会致使原本应该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过于程式化。这样的评价过于强调教师方面,很少关注学生方面的因素,同时学生的主动学习状态、课堂表现状况和师生互动也都很少纳入课堂评价中。由此可见,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语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评价,关注的也应是学生的发展和变化,从而促进其终身发展。 二、课堂评价语及发展性评价 (一)课堂评价语 所谓课堂评价就是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主要是问答、作业、解释、表现所作出的即兴评价语言。它强调的是在教育活动中,评价者对评价对象的具体行为表现作出的评判和指导,它主要是以教师的口头语言评价为主,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2]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口头语言评价,而口头语言评价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瞬时、即兴的一种评价。正像花儿的美丽需要蝴蝶和蜜蜂的发现一样,学生的成长也需要教师的关注和呵护。所以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口头评价应当努力以真诚的语言、公平的视角去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学生积极的心理状态,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发展性评价 发展性评价是我国当前教学评价改革中提出的一种全新的理念,并且集反馈调节、展示激励、反思总结、记录成长和积极导向的全面化、人性化于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所有课文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所有课文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所有课文 1 让我们荡起双桨 2 学会查“无字词典” 3 古诗两首(山行、枫桥叶泊) 4 做一片美的叶子 5 北大荒的秋天 6 西湖 7 拉萨的天空 8 蒲公英 9 三袋麦子 10 哪吒闹海 11 第八次 12 卧薪尝胆13 世界上的第一个听诊器 14 “东方之珠” 15 小露珠 16 石榴 17 石头书 18 小稻秧脱险记 19 航天飞机 20 军神 21 掌声 22 金子 23 每逢佳节倍思亲 24 孙中山破陋习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目录: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6) (1) 课文 1 长城和运河 (6) 2 美丽的南沙群岛 (9) 3 庐山的云雾 (12) 习作1 (15) 练习1 (18) 课文 4 微笑着承受一切 (23) 5 雪儿 (27) 6 花瓣飘香 (30) 习作2 (33) 练习2 (35) 课文 7 菩萨兵 (40) 8 李广射虎 (44) 9 少年王勃 (47) 10 大作家的小老师 (50) 习作3 (53) 练习3 (55) 课文 11 赶海 (60) 12 荷花 (63) 13 古诗两首 (66) 习作4 (71) 练习4 (75) 课文 14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81) 15 水上飞机 (84) 16 跟踪台风的卫星 (87) 习作5 (91) 练习5 (93) 课文 17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97) 18 狼和鹿 (101) 19 放飞蜻蜓 (105) 习作6 (109) 练习6 (111) 课文 20 恐龙 (116) 21 槐乡五月 (120) 22 海底世界 (124) 23 日月潭的传说 (128) 习作7 (132) 练习7 (134) 课文 24 寓言两则 (138) 25 争论的故事 (141) 26 剪枝的学问 (144)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本 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课文 1 老师,您好! 2 但愿人长久 3 古诗两首 4 秋天 三.课文 5 天安门广场 6 徐悲鸿励志学画 7 虎门销烟

最新教师教学公开课活动总结

教师教学公开课活动总结范文 历时四个周的我园听评课活动结束了,身为一位分管业务的园长,感触颇深。平日里深入班级听课零散,虽然是带着目的去听课,但总感觉不能深入的了解教师组织课堂活动的总体水平,每学期组织一次全园性的听评课活动,为教师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也让管理人员全方面了解了一线教师保教水平,更好的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培训、培养规划、计划,同时也能从教师一节节活动组织中发现规律,总结方法,形成促进保教活动有效开展的方法途径。 人人参与讲课,促进教师相互学习,提高教学水平。我园带班教师三十多人,鼓励人人参与讲公开课,可以全面了解每个教师组织保教活动的方法有什么不同,从中发现教师个人的特长,比如,有的教师善于创设情境组织活动,有的教师善于用肢体语言表达感情,有的教师善用逻辑推理寻找问题答案,有的教师善用语言描述展现生动的形象等等。发现教师个人特长,就多鼓励教师发挥个人优势,学习借鉴别人的好方法,在不断完善中追求完美。 骨干教师讲示范课,发挥带动、示范引领作用。针对我园五大领域的薄弱领域由园里骨干教师分领域讲示范课,既能让骨干教师展现优秀教学活动组织,又能让新教师耳目一新,了解到教学新思路、新方法。比如,我园新调入教师多数是小学教师转岗,听骨干教师的示范课就是对她们最好的培训。 同领域、共研究、善总结,推广好做法。讲同一个领域课程的教师听同一节课,评出不同的观点,总结出同一方法。如,我们在听了大、中、小不同年龄段的音乐课以后,教师们在评议中总结出:在给小、中班幼儿教唱歌曲时,选择歌曲的旋律要节奏感强,欢快,把歌词编成短小的故事、配上动作,幼儿兴趣浓,容易记忆,教唱时不要过分强调教师教一句幼儿唱一句,而更多的是采用“跟唱法”跟琴声、跟老师唱,不限制幼儿自由跟唱;在给大班幼儿教唱歌曲,记歌词时采用“歌词图”,把一句歌词中幼儿认识的常见字用儿童化字体展现,把幼儿不熟悉、不认识的“物”配上直观图片,在引导记歌词时便于幼儿记忆,同时还让幼儿快乐识字。实践证明效果非常好。 视频片段引入课堂,直观、生动,提升课堂活动有效性。作为山区县幼儿园,由于没有配备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少,但在现有条件下为教室装了闭路电视,连接了网络。教师们组织教学时,在设计好活动思路以后,能汲取网络上有关素材,运用到课堂,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科学领域引导幼儿理解“种子的旅行”,运用了网络视频片段,幼儿通过视听,很快明白了种子传播的不同方式,简洁明了,省去了教师很多语言表述。这种方法适用于各领域教学。 课后反思、评议环节扎实开展,找准教研的着力点,促进教研出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所有课文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所有课文 1 让我们荡起双桨 2 学会查“无字词典” 3 古诗两首(山行、枫桥叶泊) 4 做一片美的叶子 5 北大荒的秋天 6 西湖 7 拉萨的天空 8 蒲公英 9 三袋麦子 10 哪吒闹海 11 第八次 12 卧薪尝胆13 世界上的第一个听诊器 14 “东方之珠” 15 小露珠 16 石榴 17 石头书 18 小稻秧脱险记 19 航天飞机 20 军神 21 掌声 22 金子 23 每逢佳节倍思亲 24 孙中山破陋习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目录: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6) (1) 课文 1 长城和运河 (6) 2 美丽的南沙群岛 (9) 3 庐山的云雾 (12) 习作1 (15) 练习1 (18) 课文 4 微笑着承受一切 (23) 5 雪儿 (27) 6 花瓣飘香 (30) 习作2 (33) 练习2 (35) 课文 7 菩萨兵 (40) 8 李广射虎 (44) 9 少年王勃 (47) 10 大作家的小老师 (50) 习作3 (53) 练习3 (55) 课文 11 赶海 (60) 12 荷花 (63) 13 古诗两首 (66) 习作4 (71) 练习4 (75) 课文 14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81) 15 水上飞机 (84) 16 跟踪台风的卫星 (87) 习作5 (91) 练习5 (93) 课文 17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97) 18 狼和鹿 (101) 19 放飞蜻蜓 (105) 习作6 (109) 练习6 (111) 课文 20 恐龙 (116) 21 槐乡五月 (120) 22 海底世界 (124) 23 日月潭的传说 (128) 习作7 (132) 练习7 (134) 课文 24 寓言两则 (138) 25 争论的故事 (141) 26 剪枝的学问 (144)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本 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课文 1 老师,您好! 2 但愿人长久 3 古诗两首 4 秋天 三.课文 5 天安门广场 6 徐悲鸿励志学画 7 虎门销烟

《拉萨的天空》说课文稿

《拉萨的天空》说课文稿 《拉萨的天空》说课文稿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拉萨的天空》说课稿之一,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说课是反思教师教学能力,提高教师教学元认知能力的重要环节。此次说课可归为课前说课,是对教学设计实施以后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预测。希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我说的课题是“拉萨的天空”,本课是苏教版国标本(送审稿)第五册的一篇阅读课文。文章以清新凝练的语言描绘了拉萨天空蓝的特点。总课时安排为2课时,本课为第二课时,是一节精读感悟课。 一、教学背景分析 1、学习需要 (1)学生起点分析 作为三年级的学生就语文学习已有了这样的知识能力的储备:在工具书的帮助下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初步学会了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等等。但不同的学生的学习起点不一样,学习个性和风格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未知和神秘吸引人们去探索事物,而“拉萨”对于学生异是好奇

向往的对象,由此学习关注程度值得期待。学生通过上网浏览、图书阅读搜集有关的拉萨资料,在第一课时交流相关信息,了解到拉萨位于号称“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四千米以上;拉萨因日照时间长而成为日光城;他们知道了布达拉宫是松赞干布始建,是举行佛事庆典的场所,是拉萨、乃至整个西藏的象征;等等。这一切说明他们已经对拉萨有了初步整体的认识,具备一定的心理接受度。 (2)学习目标分析 a、知识和能力目标:在音乐、图片及相关说明的帮助下,学生对拉萨的天空建立起感性认识。 b、过程和方法目标: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以同桌议读的形式交流感受;在集体精读、赏读中积累语汇,获得言语美感 c、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体验与感悟中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起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感情。 2、教学任务 《语文课程标准》中这样写到: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以利于他们积累、体验、培养语感。所以语文课上最动听的声音是琅琅书声。作为写景美文,只有让学生以声如文、读中赏析,才能感悟情境。所以朗读是本课的重点。拉萨对学生是抽象的概念,而描绘拉萨天空的词语又是隽永深刻的。如何让学生建立起感性认识,理解课文语言中的意蕴和情感是本课的难点。 3、教学环境

(三年级语文教案)24寓言两则

24寓言两则 三年级语文教案 一、导入 1、今天,我们要学讲一则寓言故事,我们不仅要学会,还要会讲。什么是寓言呢? 2、(出示投影)注意寓言的寓”(大屏幕演示寓”字的写法)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你们是如何预习的?通过预习你读懂了什么? 相机板书:巴望 焦急 激动 伤心 二、猜猜看 既然你们都读了不少寓言故事,现在老师来考考你们,谁愿意接受挑战?愿意接受挑战的请起立。 (出示课件-猜猜看)

三、读课文,讲故事 1、课堂上最美妙的声音便是同学们的朗朗读书声,请同学们用自己最动听的声音把课文读一遍,要做到正确、流利。一会儿站到前边来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 2、为了展示最佳的读书效果,我们再将课文听一遍。善于聆听也是一种好的读书方法。(出示课件边看边听) 3、同桌互相讲故事。 4、再以第一人称小组中改编故事 四、配音讲故事 1、选出农夫、农妇和他们的孩子的扮演者 2、(出示课件:揠苗助长动画)自我介绍 3、配音讲故事 4、小结。 问农夫:当时你为什么会想到拔苗的办法?现在后悔吗?说说你的想法。现在你最想对观众们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问农妇:你的丈夫做了一件蠢事,你该如何处理这件事?你的丈夫有勇气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讲他的这件蠢事。他真是一个勇敢的人。你看他懊悔的样 子,你该怎么开导他? 问孩子:小朋友,你的爸爸干了一件蠢事,你一开始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现在你知道了吗?你还爱你的爸爸吗?你知道你爸爸为什么会犯错误吗? 五、总结 1、同学们,你们从这位农夫身上应该吸取什么教训呢?(出示课件-总结 的话) 2、我们以后做任何事都不能违背了事物的自身规律,让我们都做一个聪明的 人,做一个善于观察、不急于求成的人。 六、作业 《揠苗助长》新编(说说自己做过的一件蠢事) 人教版小语教材中曾经列有《郑人买履》这则寓言,后修订将其删去,苏教版小语教材重新编进了这则寓言,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其作了认真研读,发现其寓意深刻,对我们今天深有启示:郑人量好尺码而忘记带到集市,在思维的交* 口上,面对生存能力的挑战,他作出了返回家去拿这一愚蠢的决定。面对郑人宁信度,无自信也”的振振有词,我们该给他以怎样的忠告呢?在竞争日趋激烈的21世纪,我们应该从郑人身上吸取教训,莫以种种方式悄然重蹈其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