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21世纪中国电影与好莱坞电影

比较21世纪中国电影与好莱坞电影

21世纪中国电影与好莱坞电影的比较

世界创造了一个令世人瞩目的好莱坞,也让另一个名字为世人所知:中国电影。那21世纪两者有何差别,两者又将何去何从?

第一,资金问题。好莱坞每出一部电影的平均费用是七千万美元,而中国电影的投资费用为300万左右,差距如

此之大,令人大跌眼镜。

第二,科技问题。好莱坞电影有美国强大的科技力量作后盾,其科技含量在世界范围遥遥领先,而中国科技水

平限制了电影科技只处于低水平。

第三,人才问题。好莱坞在世界范围内寻找最佳演员、导演等人员,形成一种“强强联合”,而中国电影局限于

本国人员,成为电影发展的“瓶颈”。

第四,观念问题。在美国,好莱坞电影中可以批判政府,人们把国旗当裤衩穿甚至焚烧,这种自由、民主的风气

恐怕与中国“拥护党的领导”主题相驳。

好莱坞电影仍在向世界推广,有反对,但更多的是喜欢。中国电影要想把路走宽,走远,必须解放思想,有创新,多学别人的长处,而且要利用好13亿人的大市场,让电影成为一种规范有序的产业,形成中国特色,才是今后制胜的关键。

推荐三十部好莱坞经典电影

好莱坞经典电影 1.《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 (好莱坞经典电影) 中央6套刚刚播放的,呵呵,相信不少人关注过吧.1994年这部被称为《刺激1995》的电影在中国影迷间也有极好的口碑,可见电影超越国界的神奇之处. 2.《辛德勒的名单》(Schindler's List) (好莱坞经典电影) 长达三个多小时哦,耐心看.1993年斯皮尔伯格在《大白鲨》.《夺宝奇兵》.《外星人》.《紫色》四次与奥斯卡失之交臂后,终于在辛德勒和无数犹太难民的帮助下捧得金像. 3..七宗罪(Se7en)(1995)(好莱坞经典电影) 虽说是惊悚片,但不是很恐怖,更多的是心灵的刺激.对人性恶的探析极为通透,深刻,不能错过. 4.《卡萨布兰卡》(好莱坞电影) Casablanca 1942年永远的《北非谍影》,永远的英格丽·褒曼 5.西线无战事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1930) (好莱坞经典电影)

奥斯卡授奖以来第一部具有强烈思想性的作品 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反战电影"之一 揭示了惨绝人寰的战争实况,击溃了所谓的"爱国"迷梦 6.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1939)(好莱坞经典电影) 奥斯卡"第一巨片" 展现着旷世爱情的绝世佳作 好莱坞电影史上一个不可逾越的"至高点" 7.魂断蓝桥Waterloo Bridge(1940)(好莱坞电影) 镜花水月痴人泪,蓝桥愁断离人肠 战争时期一首催人泪下的爱情绝唱 电影史上三大凄美不朽的爱情悲剧之一 8.公民凯恩Citizen Kane(1941)(好莱坞经典电影) 世界电影史上的一次重要实验 反映一个浮士德式的人物在物质世界中的生存状态 一部纯粹的"电影的诗"

好莱坞电影和中国电影中的跨文化现象(一)

好莱坞电影和中国电影中的跨文化现象(一) 自从全球化趋势加剧以后,传媒产业就在日益发达当中,电影产业正在取代传统的文学形式,如小说,成为西方想象东方的载体。很多学者都把学术兴趣转移到电影或者是电影的相关领域当中,并且已经取得了一些学术方面的成果。 一、理论反思 随着高科技媒体的快速发展,电影的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DVD播放器的各种检索功能为老电影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观看形式,也对传统的影响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电影是依赖于胶片来制作幻觉,但是画格本身却是精致的,这种错觉的呈现是传统电影的表现形式。也就是说,电影能够做到挽留演员的生命表象,胶片可以使得静止的瞬间复活。白话现代主义是从经济、技术上大众文化的对应产物,白话是一种社会性的话语形式,是个人的表达形式,在公共场所能够被他人认同,它与方言不同,可以在很大范围内得到应用和流通。白话现代主义可以分析在语言上有很多差异的电影,不同的电影和不同的现代经验可以补充现代主义白话理论,使白话主义更加系统化、精细化。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电影涉及了很多现代性的问题,如失业、贫困、犯罪、危机以及性别等。这些经验在当时的文化当中都有呈现。 二、好莱坞电影的跨文化现象 好莱坞电影当中借鉴中国元素的创造很早就已经存在了。在20世纪初,好莱坞电影就开始刻画华人的形象了,不过很多都是作为陪衬的。中

国形象的典型特征就是唐人街上的长辫子男人、长指甲女人等。好莱坞拍摄了第一步完全以中国为题材的电影《大地》,这部电影当中的故事发生的时间跨度有40年之久,主要展现了一对中国农村夫妻的悲惨命运和他们对中国国土的眷恋之情。这部电影的音乐都是采用的中国音乐,它修正了早期电影当中中国人的形象。在70年代,李小龙带着自己的武术进军好莱坞,引起美国观众对中国文化的热爱,这是中美电影文化进行交流的一次小成就。 在70年代以后,由于互联网对电影的冲击,好莱坞电影在美国国内市场逐渐萎缩,每年只有十分之一的电影可以赢利。在1952年,美国电影从国外获得的收入占总收入的42%,在70年代这一比例升到55%,自从90年代开始,美国电影在欧盟电影市场当中有70%的份额。 由于全球化,好莱坞电影在主体以及拍摄方法等方面产生了变化。贝纳尔多?贝托鲁奇导演于1988年导演的电影《末代皇帝》是一部偏西方视角但是制作很精良的传记电影,这部电影获得了第60届奥斯卡的九个奖项。华裔导演王颖于1993年拍摄了电影《喜福会》,这部电影是根据小说家谭恩美的畅销小说改编而成的,这是当时好莱坞主流的电影之一。很多以中国为题材的电影都有争议,但是这些电影的票房方面都很成功,很有开发的潜力。这吸引了很多导演都以中国为题材来拍摄电影,更多地加入中国元素来吸引大众的眼球。随后的很多电影当中都加入了很多中国元素,如《花木兰》《非常人贩》《面纱》《上海正午》《骇客帝国》《上海骑士》《生死格斗》等。在2008年,好莱

好莱坞模式及其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启示教学文稿

(1)好莱坞模式及其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启示 作者:戈乙美国好莱坞作为成功运作的电影产业模式,已经几乎成了现今商业电影的标志和标准。中国电影虽走过百年,同时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但市场仍处在相对初级的阶段。本文力图通过对美国好莱坞模式的探讨,分析中国电影可借鉴的方面,并结合中国国情和现有状况,探索中国电影产业未来路线和发展方向。 一、好莱坞的发展及现状 好莱坞,本是一个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西北郊区的僻静村庄,因其优越的电影外景拍摄条件,1908年后美国各地的制片商陆续向此处集中,遂逐渐成为美国电影制片业的中心(美国八大影片公司均创办于此)。因此,习惯上把“好莱坞”作为“美国电影业”的同义语。进入20世纪后期,传统的好莱坞八大制片公司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产业的调整和 组合,形成了一些规模更大的产业集团,进入了一个所谓的“巨兽时代” 。正是借助于这种优化组合,好莱坞电影企业加速了资本的

积聚与集中,扩大了资产规模,依靠发达的资本市场与高新技术产业融合,提高了市场竞争力。例如,时代华纳(Time Warner)、迪斯尼(Disney)等集团先通过控制生产、发行和放映完成了纵向整合,继而又通过跨媒介经营、硬件和软件经营共同开发进行了横向整合,同时通过国际分工灵活而符合成本效益地使用资本、劳动力,进行了全球范围的整合。 如今,面对全球电影业的总体不景气和来自欧洲、澳洲及亚洲电影的挑战,好莱坞电影在国际电影市场依然独占鳌头。好莱坞2006年已创造了超过90亿美元的年度国内票房价值,而海外市场更创造了3至4倍于国内市场份额的佳绩。目前,紧排在美国出口产品第一位航空业之后的电影产业所创造的出口收入达到近700亿美元。 二、好莱坞模式及其主要特征 好来坞模式是对好莱坞电影产业的一种概括性的统称,它涵盖了电影的投资、生产、发行、放映及其后产品开发的各个相关环节和领域,是一种高度集成的电影产业运作模式。下面,我们主要从高度商品化、产业系统化、资本国际化和风险投资四个方面对好莱坞模式进行观察和分析。

(完整版)好莱坞电影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好莱坞电影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好莱坞对电影有着一套成熟的商业文化运作模式。电影在好莱坞,是一条欲望的生产和满足的文化流水线。在多年摸打滚爬的历练中,好莱坞掌握了一套“勾兑”大片、名片和“奥斯卡”影片的酿造秘方,就像可口可乐神秘的“7X”秘方一样,它能使普通的碳酸水与众不同、身价倍增,它能“化腐朽为神奇”,化平淡为“可口”和“可乐”。虽然好莱坞的这个配方是个高度机密,但里面至少含有这样一些基本元素:欲望、爱情、自由、正义、神话和美国梦等等,这些我们在几乎每一部好莱坞大片里都能找到。事实上,这个神秘的配方才是好莱坞的核心竞争力,才是它作为全球“梦工厂”和“印钞机”的最大源泉。 凭借着这样的核心竞争力,好莱坞成就了一个又一个现代的传奇。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迅猛推进和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元文化交融沟通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观众的接受心理和偏好也随之多元化。好莱坞追求欲望和利润的痴心脚步已经越来越追不上观众变心的翅膀了,他们渴望有更新颖、更奇异的视觉体验来刷新自己的艺术期待,满足自己高企的审美预期。他们急切地需要世界题材来踏勘和拓展自己的文化影响力和经济盈利能力的新边疆。现在,这只文化大鳄开始向世界张开了大口,在世界各国开设“灌装分厂”,开始梦想攫取最大限度的利润——这样的运作策略和可口可乐、麦当劳、肯德基等跨国公司有着惊人的相似。 影视资源的枯竭和观众审美疲劳带来的焦虑,是好莱坞“文化入侵”其他国家民族素材的重要原因。“欲望工厂”的生产要得以延续,最重要的就是新奇。这不仅仅指电影拍摄技巧和电影明星的不断更新。经过一个世纪的生产,西方市场出现了原料紧缺的状况,好莱坞曾尝试向太空、史前和未来等幻想空间进军,虽然也取得了类似于《星球大战》、《魔戒》等片的巨大成功,但卡通和动漫带来的冲击令它如芒在背,不敢大意。于是,到异域的陌生文化中去寻找宝藏,寻找新的欲望原料,成了好莱坞的新战略。他们把目光瞄向了东方,盯住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 好莱坞来了,留给我们最大的悬念就是:这些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经典题材会被美国人演绎成什么样子?他们将会“戏说”还是“正说”我们的历史和文化记忆?其实,欲望也好,想象也好,说到底好莱坞是一个文化工厂,他们挖掘新题材的冲动都是为了满足自己对利润的追求和攫取,是为了分食世界电影市场的大蛋糕,并不是在从事文化保护计划,他们是好莱坞,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他们将会用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标准来打量和改造传统的民族题材,并按照他们娴熟的商业逻辑来进行运作,推向世界。首先,他们不会“正说”,其次他们也不会“戏说”——这是中国人的文化想象,不符合他们的文化理解——但他们会“西说”,将一个东方的、中国的、民族的、传统的文化题材处理成一个西方的、美国的、好莱坞的和后现代的电影文本。这其中,最大的可能是,传统文化元素的流失和故事逻辑的更改。以此前运作的《花木兰》为例,动画片《花木兰》并不是一个充分尊重中国人印象中那个传统“替父从军”的民间传说的模式和版本,而是进行了大胆的符合西方人接受心理和习惯的艺术夸张和改编,片中花木兰成了一个典型言谈举止大胆率直、情感表露直白主动的西方女子,而全然没有中国传统封建社会里女子的矜持和谨慎。这样的花木兰是典型的西化的花木兰,而非传说中的花木兰。是用自己的文化想象和演绎装进了这个名叫“花木兰”的瓶子里,然后大声吆喝着,出口到中国来大赚其钱。这将对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孩子们对这一中国历史上经典的女性形象的认同和接受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而当好莱坞陆续对《杨家将》、《西游记》、

好莱坞电影在我国发展的状况及对我国文化安全的冲击

好莱坞电影在我国发展的状况及对我国文化安全的冲击 一、文化软实力视阈下的电影与国家文化安全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和国家间相互依存程度的日益加深,国际社会面临更复杂的安全挑战,西方发达国家从未摒弃按照自己意愿去建构和统摄世界的企图,但各国不愿意使用政治和军事这样高成本的方法来处理国家之间的冲突和矛盾,而是凭借经济和科技的优势输出本国的政治文化和价值观念,对其他弱势国家的文化进行侵蚀和冲击,国家文化安全问题日益凸显。1993年,萨缪尔森·亨廷顿(Samuel P.Huntington)提出“文明冲突论”,这一理论的诞生吸引了各国政府和学者对国家文化安全问题的关注,使文化安全逐渐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个国家文化安全背后深刻地隐藏着国家间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文化软实力作为国家文化安全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升温,1990年,美国哈佛大学约瑟夫·奈(Joseph S.Nye)提出软实力(Soft Power)的概念。约瑟夫·奈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既包括经济实力、军事力量、威慑能力等硬实力,还包括意识形态、文化、价值观念的吸引力,这种‘以吸引而非威逼利诱实现目标的能力’就是软实力。”约瑟夫·奈进一步指出软实力的实质是一种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文化在软实力的构成中处于核心地位。 然而,文化软实力是无形的力量,需要借助一定的媒介将其展现出来,被更多的人感知和接受。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依托于文化的扩散和广泛传播,只有当一国文化的精神内涵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才算是真正提升。电影是人类文化创造中最具时代活力、科技含量、市场价值、国际传播意义与社会影响的文化样式之一,运用动态的影像、以视听的方式向世界观众输出一个国家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成为提升一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媒介。电影可以利用丰富多彩的内容把一国的文化隐蔽的、潜在的内置于影片的叙事情节中,观众通过影片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直接感受到一国文化的魅力。今天的电影已经成了一种巨大的、人们无法逃避的文化控制存在,它不仅是大众生活娱乐的领地,而且已经成为我们时代无所不在的文化权力控制者、日常生活信仰的制造者。 二、好莱坞电影在我国发展的状况及对我国文化安全的冲击 (一)好莱坞电影在我国的发展基本状况 1994年,华纳兄弟出品、哈里森·福特主演的《亡命天涯》以2 500万的佳绩在全国创造了进口电影的第一个票房奇迹。从此以后,好莱坞电影对我国电影市场乃至整个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近年来,以《变形金刚》《哈利·波特》为代表的好莱坞电影已深深地扎根于我国的文化土壤,成为每年观众翘首企盼的“头条娱乐事件”。截至2011年12月,我国共引进244部好莱坞电影,这些电影基本是反映世界文明和当代电影艺术及电影技术的最新成就的影片,仔细研究我国进口好莱坞电影的清单,可以在奥斯卡最佳影片、美国电影百佳影片排行榜、美国电影百佳励志片排行榜中找到它们的身影。从题材上来看,我国进口的好莱坞电影中科幻/魔幻类44部,动作/悬疑类121部,爱情类28部,动画类32部,犯罪类8部,战争/灾难类9部。纵观20年来我国引进的好莱坞电影,大多数是“明星阵容强大、投资在一亿美元以上的”好莱坞主流电影。我国的观众在享受影片中画面优美和视觉冲击的同时,已经发自内心地接受了影片中的美国式生活方式,年轻观众喜欢可口可乐、肯德基、牛仔裤、流行音乐,并视为一种时尚和社会潮流。 (二)好莱坞电影对我国文化安全的冲击 电影虽然被称为娱乐产业,但好莱坞对我国观众的影响远非“娱乐”二字的含义所能涵盖。好莱坞电影给我国观众带来娱乐的同时也服务于美国文化的传播,它通过真实与虚拟的两个世界传达出一个美好的美国梦,不断影响和改变我国观众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1.好莱坞电影对我国观众生活方式的冲击。美国电影协会(MPAA)第一任主席威尔·海斯就好莱坞电影的影响力做过这样的比喻:“无论一个女孩是在印第安纳还是什么其他地方,一个时装款式不超过三个月她就会知道,因为她会在好莱坞电影中看到。”好莱坞电影的全

好莱坞电影100大全

英雄本色(1):吴宇森代表作。 真实的谎言:阿诺演的最温情和幽默的电影。 生死时速(1):充满动感,耳目一新! 虎胆龙威系列:呵呵他怎么总是一身伤却不死啊!!! 勇闯夺命岛(石破天惊)动作片颠峰作品!演员表演出色。 刀锋战士(1、2):新式吸血鬼动作片,非常另类和华丽。 神秘的黄玫瑰系列:呵呵因为看的时候年纪小,觉得比西部片还经典。 复仇:也是罗马尼亚的老电影,这部影片的枪战让人百看不厌。 三步杀人曲系列:干净利落的墨西哥风格枪战电影。 ) 第一滴血(1):有内涵有力度有故事,是史泰龙为数不多的好片。 肖申克的救赎(刺激1995):男人必看的励志影片。 教父(1、2):经典黑帮片,有此作品,其他同类一概低头。 美国往事:整个人生都在里面。 天堂电影院:每个男人的童年回忆,太经典了。 无主之城:人家怎么能拍出这么牛的电影! 活着:也许是中国目前最伟大的电影。 阿甘正传:教导所有的人要去宽容别人,傻就是福气。 勇敢的心:民族自尊的好教材,希望大家要爱中国。 楚门的世界:探讨人的价值和人性根本的奇思怪作。) 音乐之声:音乐的力量、音乐的快乐! )辛德勒的名单:震撼人心的历史、充满感染力的摄影和杰出的演员。 拯救大兵瑞恩:最真实反映战争和人性的超级巨作。 猎杀红色十月:节奏和人物拿捏准确的潜艇影片代表作。 兵临城下:从独特的视角描写二战的巨片,演员表演到位。 大逃杀归入战争片只因其太震撼、太残酷。 巴顿将军:全景式展示战争的代表作,演员表演出色。 u-571:效果出众的新型海战片,拍得很有特点。 全金属外壳:库布里克对战争的深刻反思,看过后使人对战争产生恐惧。 星际舰队:科幻性质的战争片,士兵的训练和战斗的描写很有煽动性和争议性。9)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随时看起来都心潮澎湃的好电影! 野战排:反思越战的经典影片。 夺宝奇兵-------------------这个更多的是冒险~不用说了~经典的一塌~ 第一滴血系列---------------导演特德.科特切夫不但将动作场面的气氛拍得紧凑逼人,也将小人物打倒建制恶势力的内蕴拍得太快人心.. 虎胆龙威系列---------------又是老一代经典动作电影~~永远忘记不了那个浑身是胆满身带伤的硬汉。 极限特工系列---------------这是一部"范·迪塞尔影片"... 非常人贩系列---------------弗兰克·马丁是个专门为黑道人物送包裹的“地下送货员”这次他发现包裹里面竟然是一个东方女子,他决定帮这个女孩逃生。 X战警系列------------------X战警1是为了被大众接纳而战,X战警2是为了生命而战,而X 战警3则是为了全球的变种人而战...

中国电影的“好莱坞梦想”——浅析好莱坞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中国电影的“好莱坞梦想”——浅析好莱坞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2-09-03T16:49:36.000Z 来源:《时代报告》2012年第6期作者:卢飞一 [导读] 中国电影在与好莱坞大片的较量与学习中逐渐走向成熟.。 卢飞一(吉林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 130012) 中图分类号:J9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6-0320-02 摘要:好莱坞电影从某种意义上说引领着世界电影的走向,随不绝对,但好莱坞电影在世界电影中确实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且对各国电影都有着一定的影响,这当然也包括中国。全球化的浪潮风起云涌,这是时代的现实图景,但是如何让延续了五千年灿烂辉煌的中华传统文化推陈出新、焕发生机,如何接续传统文化传承的这根千年文脉,增进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大国国民的文化认同,让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通过电影镜头向世界亮出自己独特的民族旗帜,这将是我们面对的一个永恒的话题。 关键词:中国电影;好莱坞;制度;技术 有人认为,好莱坞电影从某种意义上说引领着世界电影的走向,也许这个观点有着明显的偏颇,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好莱坞电影在世界电影中确实占有一席之地,并且对各国电影都有着一定的影响,这当然也包括中国。全球化的浪潮风起云涌,这是时代的现实图景,但是如何让延续了五千年灿烂辉煌的中华传统文化推陈出新、焕发生机,如何接续传统文化传承的这根千年文脉,增进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大国国民的文化认同,让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通过电影镜头向世界亮出自己独特的民族旗帜,这将是我们面对的一个永恒的话题。自1994年第一部美国大片《亡命天涯》引进中国后,我国国产电影面临着来自电影王国好莱坞所带来的巨大的挑战也同时迎来了不少的机遇。从好莱坞大片中,我国电影人看到了电影的商业属性及其所带来的巨大利润。国产电影从90年代的低靡期逐渐过渡到电影的奇观化、独立电影制作、数字化技术加入等多元化并存的局面。中国电影在与好莱坞大片的较量与学习中逐渐走向成熟.。 “流行是安全的,风格是危险的。”制片厂制度下的经典好莱坞电影生产的公式化类型片,在一定的时期,催生了电影向产业的规模化发展。然而发展需要革新,经典好莱坞电影恰恰用单一的线性叙事、类型化人物、模块化连续剪辑为自身筑起一道风格严重的壁垒,衍生出画地为牢的发展危机。反观中国文革时期的样板戏,主题先行,拍摄手法遵循英雄人物“红光亮”,“敌远我近、敌暗我明、敌小我大、敌俯我仰”的原则,即便被后世影评界形容为“戴着镣铐跳舞”,具有一定的艺术探索性,但同样因为固化不变的风格,随着社会车轮的前行而被束之高阁,只能作为单纯的电影文本研究和历史观照。 好莱坞电影的基本元素囊括了欲望、爱情、自由、正义、神话和美国梦等等。反观当前的中国电影,我们不难从中觅得越来越多的好莱坞的影子.例如《画壁》,此影片众多场景从初步概念、现场搭建到后期合成,皆可谓精益求精、细致入微,终营造出一抹前所未有、亦仙亦幻的银幕亮色,这无疑是受到了好莱坞电影的影响。作为一部魔幻之作,影片对于西方魔幻类型片的技术和元素的借鉴非常明显。还有备受争议的《白蛇传说》,里面不少形象和桥段都有好莱坞的影子,导演程小东接受采访时也说“我们用几百万美金的投资,好莱坞用的是几千万美金投资,我只能说我们把资源用到最好了”。最近上映的《画皮2》,更是照搬了好莱坞的叙事模式,将魔幻史诗的类型片照搬到中国,并在4天内取得了3亿票房,创造了一个新的记录。这些票房大卖的影片之所以能吸引观众的眼球,更多的一个优势就是他们摆脱了中国电影的框架,受到了好莱坞等世界电影的影响走国际化路线。 新好莱坞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旨在追求影片视觉效果的商业电影开始出现,其代表为卢卡斯的《星球大战》系列和斯皮尔伯格的《侏罗纪》系列。这些影片充分利用了电影高科技的成果,特技摄影和数字制作几乎成为了取代情节的法宝。这些影片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视觉奇观已经远远超出了人们的视觉经验乃至梦幻,从而给观者以极大的感官刺激和震撼。不得不说引领全球的好莱坞电影也在飞速的发展、不断地革新。 乔治?卡梅隆等新好莱坞代表导演在技术上的革新也刺激了中国电影人对荧幕技术革命的追求。让中国电影在市场的喧嚣中保持清醒,用文化传媒的文化力量来对抗现代市场所强行制造的种种压力,成为结束过去、整装待发、“走出去”与广大的世界电影融合的开始。 纵观近些年来的中国电影,高科技对电影的推进作用也是日益加强。《白蛇传说》特技镜头高达1500个以上,创中国电影之最,且全部由好莱坞团队精心制作。《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特技效果目眩神迷,30秒一个特技画面,震撼视觉奇观,尤其是惊鸿一瞥的通天浮屠,令观众叹为观止;而片中最具神秘色彩的场景,就是狄仁杰带同伙伴们取得自焚案关键线索的地方——鬼市,一个深藏于地下的、被遗忘的世界,是逃避现实的人及从事不当交易的人的天堂。到了今年年底的《龙门飞甲》这一首部华语IMAX 3D的诞生,更是将3D这一时下最时尚、最火热的高科技为我所用。由此看来,中国电影近年来在科技方面的发力不容小觑。 新好莱坞电影被称作商业电影,让电影作为国家经济的一个产业,创造了文化输出和经济增长的价值,启发了中国电影,尤其是国有大型电影企业的改革,例如院线制,可以这么说中国电影市场之路的发展,院线制的改革成为了关键。院线制改变了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方向。当然,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仍然处于发展阶段,相比起西方非常成熟的院线操作和大电影产业来说,中国电影产业仍需继续努力才能完成使命。 2011年的贺岁档便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题材宏大的《金陵十三钗》与阵容豪华的《龙门飞甲》两部大片同期上映,风生水起。回望这一年的中国电影,中国电影人为我们带来了许多值得记忆的作品,也在中国电影发展的道路上留下了更多的思考与话题。中国电影不再局限于武侠片、剧情片,他们借鉴好莱坞的类型电影,也探索出了中国电影的一条道路。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中国电影都在向着多元化发展,这也将是未来中国电影业必然要走的路线。 还有需要指出的是,好莱坞作为最发达的造梦工厂,是美国的无冕“宣传部”。而中国的宣传部,是摧毁中国人想象力的无冕之王。中国电影要走向世界,要在世界范围内宣传中国理念,必须采用这些普世都能接受的形式。再多的《活着》,《红高粱》,《霸王别姬》,都抵不过一部中国版的《星球大战》。 然而,我们还需要注意的是,好莱坞电影的大规模涌入对中国电影市场势必带来冲击,也给电影人带来危机感。《哈利波特》、《2012》、《变形金刚》等影片的出现给国内影片带来了相当大的冲击。但是政府资金与政策的支持也给中国电影的发展带来了一线生机。中国院线制度促进中国电影战略联盟花、产业集群化;并且电影人探索出了中国电影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方式,对好莱坞最新电影技术的借鉴与尝试都是新的出路。近年来,电影衍生产品的开发也拓宽了中国电影业的道路,例如长影借鉴好莱坞环球影城和迪斯尼乐园开发电影旅游项目等都是一种新的突破。 好莱坞电影对中国产生了影响,但是,正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对中国电影影响的同时,也受着中国电影的影响并渗透到

新旧好莱坞电影美学特征之比较

新旧好莱坞电影美学特征之比较 好莱坞可划分为新旧两个时期。旧好莱坞(也称经典好莱坞)阶段大约从1930年经济大萧条开始,到1960年冷战初期结束,其间跨越了二战和战后几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在经济上,旧好莱坞经历了从电影专利公司(MPPC)到大制片厂制度的确立过程,在艺术上,它确立了所有类型片的模式,这一模式直到新好莱坞阶段仍然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新好莱坞阶段是指从60年代至今的电影时期,在这个阶段,高成本的“重磅炸弹”策略使类型片在表达方式上发生改变,社会意义也走向了多元。新好莱坞是旧好莱坞的延伸和发展,它是电影艺术内部和社会文化环境变化的结果。而在本质上,好莱坞的“梦幻”功能并没有改变。 由旧好莱坞到新好莱坞是一个缓慢发展渐进的过程,为了便于比较,这里先把旧好莱坞电影的美学特征总结如下: (一)旧好莱坞的戏剧电影美学特征 旧好莱坞电影创作遵循着一种戏剧电影的美学原则,其基本特征体现在三个方面: 即戏剧化的故事结构,类型化的人物形象和自然流畅的连续性剪辑。 1.经典好莱坞电影在结构故事和展开情节方面明显地以戏剧化作为基础:故事情节充满戏剧的冲突,故事结构完整封闭,故事发展逐次递进直到结尾的高潮并总离不开大团圆的结局。如《卡萨布兰卡》《魂断蓝桥》。 2.在戏剧化故事情节结构模式确立之后,好莱坞经典叙事的人物形象构成也自然呈类型化的倾向。根据戏剧冲突原则,人物形象被确立为正反两个阵营,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例如西部片总有代表正义和法律的警长及贪婪野蛮的印地安人,警匪片有司法和犯罪的对峙。当然,在经典好莱坞叙事中,人物形象在遵

循类型原则的大前提下又有无穷的取舍和变化,但正反两方人物所构成的戏剧冲突则是好莱坞永恒的法宝。 3.好莱坞经典叙事系统的核心是前面已经提到的连续性剪辑,连续性剪辑代表了好莱坞经典叙事的特征,既是对戏剧化故事和类型化人物的发展,又是好莱坞制造梦幻和欢笑的基本前提,因为自然流畅的连续性剪辑为观众提供了一个简洁方便而又真实可信的银幕世界。由于经典叙事系统的剪辑旨在实现逼真性的要求,所以景别使用的顺序便具有了特殊涵义:先是建制镜头展现整体环境和人物,然后是中景的镜头交待人物的动作和反动作,再切入近景镜头(包括特写)将人物面部表情的重要性直接呈现给观众,最后还得回到全景镜头来结束段落叙事或重建新的时空关系。 4.好莱坞大团圆结局作为经典好莱坞叙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许多好莱坞主流影片中扮演着画龙点睛的作用。简单来说,其有两个方面的涵义:其一是循环型或封闭型故事结构;其二是达到成功和完美的幸福结局。例如在奥逊.威尔斯的不朽杰作《公民凯恩》开始时,镜头从报业大亨极尽豪华的“天堂庄园”的大门和大门上“禁止入内”的警告牌缓缓移入,最后则用一个慢慢拉出庄园大门的反向镜头结束全片,在影片的叙事结构和镜头语言上完成了封闭型的循环。 (二)关于旧好莱坞的类型片 20世纪30—40 年代是美国好莱坞的全盛时期,这期间在好莱坞影片创作中占统治地位的是类型电影,类型电影就是按照不同的类型(或样式)的规则要求创作出来的影片,实质上它是一种艺术产品标准化的规范。这种规范的电影的实质就是运用一切能够抓住观众视觉和心理的电影表现程式,它常常要比个人构思的有意识追求艺术的影片更能反映出观众的兴趣和道德标准。类型片是好莱

好莱坞电影的发展历史范文

好莱坞电影的发展历史范文 我把自己压箱底的积累给你,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你: 纵观好莱坞发展史,好莱坞电影美学风格在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有一次较大的变化,在此之前可以称为经典好莱坞时期,而之后则可成为新好莱坞时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十年中间,对于美国电影而言,乃是一个征服全世界的兴盛时期。外国影片在美国两万家电影院的上映节目中已经完全消灭。在世界各国,美国影片占着上映节目60~90%的优势,每年约有两亿美元被用来生产800多部影片。电影方面的投资超过15亿美元,这样大的资金使电影事业在美国成了一种大规模的工业,在资本上可以与制造汽车、罐头、钢铁、石油、纸烟这些美国最大的工业相比拟。派拉蒙、劳乌、福斯、米高梅、环球这些大制片公司,支配着影片的生产以及全世界影片的上映和发行。它们和华尔街的金融巨头如柯恩·洛埃伯银行、通用汽车公司、杜邦·德·奈莫尔、摩根、洛克菲勒等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自从格里菲斯失势之后,金融资本家所重视的已不是导演,而是电影明星。后者成了制片公司的一种工具或者商标。从这时起,影片的真正主人是制片人,也就是那些被华尔街的银行家所赏识与选定的企业家。电影导演和照明技师、摄影师、布景设计师一样,只不过是

每周领取一定报酬的受雇者而已。制片人利用解除合同这种暗中威胁的办法,把导演过去所掌握的大部分实权,如对主题、明星和技师的选择、剧本和蒙太奇的仔细推敲、布景和服装的监督等等,全部夺取过去。 这样一来,制片人便成了决定艺术成败的一切因素的主人。他最关切的乃是怎样多赚钱,他的董事会也只根据影片的利润率来估量他的价值。因此摄制影片完全以票房收入为指导原则。他们对独立的影评家的评论,满不放在眼中,而事实上,这种影评在美国当时可说几乎全未存在。 但制片人自己只在幕后指挥一切。在好莱坞露面的乃是电影明星,而“明星制度”也成为好莱坞征服世界的基础。观众对电影明星的崇拜是用几百万张签名的照片来维持的,广告和宣传在这些偶像周围创造一种传奇的气氛。明星的恋爱、离婚以及他们所使用的化妆品、住宅、他们喜爱的动物,在某些国家成了一般人关心和津津乐道的题材。“明星制度”甚至使鲁道夫·范伦铁诺、玛丽·璧克馥、道格拉斯·范朋克、格洛丽亚·史璜逊、华莱士·雷德、约翰·基尔伯特、梅·茂莱、瑙尔玛·塔尔麦琦等人变成了真正被崇拜的偶像。 一些有名的宗教团体对这种竞争深感不安。清教徒对好莱坞展开了一起起攻击,这些攻击又因一些明星丑事的传播(如:华莱士·雷

好莱坞电影对于中国电影的影响

好莱坞电影对于中国电影的影响 对于中国这个有着几千年东方文化历史和承受着浩大 的现实磨难的民族来说,好莱坞电影更不可能替代我们对本土现实、本土文化和本土体验的殷切关怀。因而,中国的本土电影也许应该成为一种艺术力量,与亚洲、西欧、东欧、美洲的所谓"民族电影"一起,形成与好莱坞电影不同的更现实、更人性、更关怀、更丰富的世界性多元电影思潮,为全球化提供一种多元的而不是一元的格局。保持这种多元,当然不是根源于一种复活传统文化符号、推广民族神话,创造保守的国族一体的狭隘民族主义,也不是"文化帝国主义"的借口来自我封闭,而是试图维护一种能够相互补充、相互借鉴、相互影响的世界格局,全球化的未来也许不应该是霸权化同质化而是意味着更多的选择,更多的边缘和弱势享受到相对平等的权力。从一定程度上说,文化的多元,是文化活力的前提。20世纪以来,伴随美国政治、经济力量的壮大,特别是媒介产业的迅速发展,好莱坞电影一直是世界电影工业体制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中国从世纪初期就开始进口好莱坞电影,"国片"一直处在洋片的冲击下,早在1946年11月,"中美商约"签定以后,好莱坞电影当时的年进口量就多达了200多部,"米高梅"等八大电影公司还试图利?"中美商约"垄断中国各大城市的电影院业务,甚至提出要自由支配电

影院线的营业方针并限制国产片的放映。好莱坞电影对中国电影市场的占领在1949年以后,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宣告 结束,美国电影几乎完全被拒之门外。直到70年代末,好 莱坞电影又重新逐渐进入中国。90年代以后,由于全球化的经济交往和信息传播的发展,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密切互动的网络,全球化不仅作为一种背景而且也作为一种动力,交互作用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而中国大陆电影则正处在 这种全球化互动语境之中,再次面对好莱坞的挑战。特别是从1994年开始,中国允许按照分帐发行方式进口外国"大片",美国电影更加直接和迅速地进入中国电影市场,尽管中国国产电影具有数量上的绝对优势,而且政府规定各电影院必须保证国产电影占有2/3以上的营业放映时间,但在90年 代的最后几年,10部左右的进口影片(其中多数为美国电影)、1/3以下的放映时间,在中国各大城市却几乎占有了电影票 房的60%以上。1999年11月15日中美双边签署了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议,根据协议"入世"后,每年将可 能有20部美国电影进入中国市场,而且,与1946年相似的是,美国也提出要在中国建立自己的电影院线,好莱坞各大公司甚至已展开对中国电影市场的全面研究,有的还设立了"中国部",以进行更适合中国市场的调整。好莱坞已经对中 国电影市场虎视眈眈。显然,加入WTO以后,中国电影将面对美国电影更大规模的进入,这对于中国电影来说,既是

电影产业发展模式谈之一“好莱坞”模式

电影产业发展模式谈之一——“好莱坞”模式 好莱坞本是一个地名,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的西北郊区。原为一僻静村庄,因 具备拍摄电影外景的各种条件,1908年后美国各地的制片商陆续向此处集中。美国八大影 片公司均创办于此。遂逐渐成为美国电影制片业的中心,因此,习惯上把“好莱坞”作为“美国电影业”的同义语。 进入20世纪后期,传统的好莱坞八大制片公司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产业的调整和组合,形成了一些规模更大的产业集团,进入了一个所谓的“巨兽时代”。正是借助于这种优化组合,好莱坞电影企业加速了资本的积聚与集中,扩大了资产规模,依靠发达的资本市 场与高新技术产业融合,提高了市场竞争力。例如,时代华纳(Time Warner)、迪斯尼(Disney)等集团先是通过控制生产、发行和放映完成了纵向整合,继而又通过跨媒介经营、硬件和软件经营共同开发进行了横向整合,同时通过国际分工灵活而符合成本效益地 使用资本、劳动力,进行了全球范围的整合。 1.“好莱坞”资本国际化和国际资本“好莱坞”化。 好莱坞如果做为美国电影的代名词应该诞生于19世纪20年代,其创始人多为从东欧 移民至美国的犹太人家族。一直流传于好莱坞多年的电影业“八大金刚”的说法——好莱 坞的八家电影制片公司,即20世纪福克斯(20th Century Fox)、迪斯尼、米高梅(Metro-Goldwyn-Mayer,Inc.)、派拉蒙(Paramount)、索尼(Sony Pictures)、环球(Universalpictures)、华纳兄弟(Warner Bros.)、梦工厂(DreamWorks)凭借其强大的 资本,几乎垄断了美国的电影产业。这八大电影公司都是美国电影出口协会(MPEAA)的成 员公司。这些成员公司每年出品的影片数量,能占到美国电影数量总数的60%到70%,其余的30%大多是独立电影制片公司出品的。据洛杉矶经济发展顾问公司统计,好莱坞电影工 业停摆一天将损失9000万美元,连续一个月停摆损失则将超过27亿美元。 在本土市场饱和后,具有一般资本禀赋及特征的美国电影产业资本开始向国外市场和 非影院市场拓展。迪斯尼的掌门人迈克尔"艾斯纳(Michael Eisner)认为,“美国的娱乐产业不是世界的美国化,而是娱乐的全球化。”这个观点强调,至少在娱乐界,“全球化”不等同于“美国化”。如果说早年的“美国化”是文化帝国主义及其侵略、扩张的一种表现,那么近年的“全球化”则是20世纪70年代后全球相连的金融和管理效应所造成的一种新 的格局。资本超越国界的全球性迅速流动造成出口型的跨国、多国公司特别是服务业的兴旺,同时也造成传统工业尤其是制造业的相对衰落。新的国际型经济正逐步完善,高速的 资本流动打破了传统的时空概念,速度和效率就意味着利润和优势。虽然在世界的格局里,“中心”与“边缘”的不平等继续存在,但是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力已经大大减弱,跨国资 本在国际舞台上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反映在影视界,平面整合与垂直整合愈演愈烈。如今几个大财团拥有全球大量的影视、娱乐产业。迪斯尼由动画片进入故事片,进而其资本开始进入图书、画册出版,游乐园营造、旅馆、观光游轮,录像产品和播放平台发展,甚至购买美国三大媒体之一的美国广播 公司(ABC),显示出惊人的资本实力。由于成功的资本运营,电影周边产品的利润开始超过票房。1990年,美国本土的录像收入已经高于票房收入,而票房的收入只不过是周边产品 收入的十分之一,所以票房已经不再是决定一部电影成败的主要指标。到2003年,电子游戏的收入也已超过票房收入,这也正是像最新的《星球大战前传3》这样的大片也要同步 或迅速发行电子游戏产品的原因。娱乐产业在全球化时代的新变化要求在考虑投资一部电

中外电影史试卷(A)_参考答案(新)

中外电影史试卷(A) 一、填空题:(每空1 分,本大题共30 分) 1、新好莱坞电影的代表作品有:阿瑟佩恩的《邦妮和克莱德》、迈克尼科尔斯的《毕业生》、丹尼斯霍珀的等。 2、卢米埃尔兄弟的短片是一部蕴含着噱头的萌芽状态的喜剧片,是“后来出现的一切喜剧片的胚胎和原型”。 3、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喜剧电影的创作中,成就最突出的是影片,它以一所老房子来隐喻国民党摇摇欲坠的统治下的祖国河山,由赵丹、吴茵、黄宗英主演。 4、影片《雨中曲》(1952年)是由着名的歌舞片明星主演的。 5、20世纪90年代后,拍出了关注现实生活的影片《过年》、《龙年警官》的导演是。 6、我国第一个在国外受过专业电影教育的艺术家是。 7、小津安二郎1953年拍摄了一部黑白影片,被誉为小津最有影响力的作品。 8、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不是美学流派,是,是指导性原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一种美学追求。 9、苏联电影大师在世界电影史上第一次把蒙太奇从电影技巧上升到电影美学的高度。 10、从世界电影的发展历史来看,无声电影在向有声电影的转变过程中,首先是作为一种现象出现的,在中国也是如此。 11、好莱坞的制片厂体系和制片厂制度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高度精细的组织分工、、明星制度。 12、新生代导演拍摄了影片《十七岁的单车》。 13、1924年,由雷内·克莱尔拍摄的,成为达达主义最为杰出的一部代表作品。 14、1913年,郑正秋为亚细亚公司编写了电影脚本,这是我国第一部用文字写成并被拍摄出来的电影脚本,是我国第一部故事片。 15、表现主义电影的题材特征是显而易见的:恐怖、灾难、题材是最常见的。 16、新好莱坞电影反传统、反模式、和反神话。 17、1948年费穆拍摄了其最有代表性的不同于“影戏”风格的非主流电影。 18、原籍爱尔兰的英国导演罗伯特弗拉哈迪1922年拍摄了反映爱斯基摩人的纪录电影:。 19、美国默片时期的着名导演格里菲斯的杰出代表作品是影片 和《一个国家的诞生》。 20、卓别林在其影片中塑造了一经典绅士流浪汉形象——。 21、上世纪五十年代一些日本电影相继荣获了国际A类电影节大奖,其中:1951年,黑泽明的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1952年沟口健二的《西鹤一代女》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1953年沟口健二的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银狮奖(当年金狮奖空缺);1954年,衣笠贞之助的《地狱门》获嘎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 22、中国电影史上被誉为北影“四大帅”的是导演成荫、、水华、凌子风。 23、1903年,鲍特拍摄了他最着名的影片,从而确立了他在美国电影界及世界电影界的重要地位。 24、梅里爱被称为“电影的真正先驱者”。

2017好莱坞百年百部经典电影排行榜

2017好莱坞百年百部经典电影排行榜 1. Citizen Kane·1941 大国民;公民凯恩 2. Casanblanca·1943 北非谍影 3. The Godfather·1972 教父第一集 4. Gone with the Wind·1939 乱世佳人;飘 5. Lawrence of Arabia·1962 阿拉伯的劳伦斯;沙漠枭雄 6. The wizard of Oz·1939 绿野仙踪 7. The Graduate·1967 毕业生 8. On the waterfront·1954 岸上风云;码头风云 9. Schindler′s List·1993 辛德勒的名单;辛德勒名单 10. Singing in the Rain·1952 万花嬉春;雨中曲 11. It′s a wonderful life·1946 风云人物 12. Sunset Bouevard·1950 日落大道 13. 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1957 桂河大桥;桂河桥 14. Some Like It Hot·1959 热情如火 15. Star Wars·1977 星际大战;星球大战 16. All About Eve·1950 彗星美人 17. The African Queen·1951 非洲皇后 18. Psycho·1960 惊魂记 19. Chinatown·1974 唐人街; 中国城 20.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1975 飞跃杜鹃窝;飞越疯人院 21. The Grapes of Wrath·1940 怒火之花 22. 2001: A Space Odyssay·1968 2001太空漫游 23. The Maltese Falcon·1941 枭巢喋血战 24. Raging Bull·1980 蛮牛 25. E.T. The Extra-Terrestrial·1982 外星人 26. Dr. Strangelove·1964 奇爱博士 27. Bonne and Clyde·1967 我俩没有明天;雌雄大盗 28. Apocalypse Now·1979 现代启示录 29. Mr. Smith Goes to Washington·1939 史密斯先生上美京 30. The Treasure of the Sierra Madre·1948 碧血金沙 31. Annie Hall·1977 安尼·霍尔;安尼荷尔 32. The Godfather Part II·1974 教父第二集 33. High Noon·1952 日正当中;龙城歼霸战 34. To Kill a Mockingbird·1962 梅岗城故事 35. It happened One Night·1934 一夜风流 36. Midnight Cowboy·1969 午夜牛郎 37. The Best Years of Our Lives·1946 黄金时代 38. Double Indemnity·1944 双重保险 39. Doctor Zhivago·1965 日瓦格医生

好莱坞模式及其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启示

(1)好莱坞模式及其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启示 作者:戈乙美国好莱坞作为成功运作的电影产业模式,已经几乎成了现今商业电影的标志和标准。中国电影虽走过百年,同时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但市场仍处在相对初级的阶段。本文力图通过对美国好莱坞模式的探讨,分析中国电影可借鉴的方面,并结合中国国情和现有状况,探索中国电影产业未来路线和发展方向。 、好莱坞的发展及现状好莱坞,本是一个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西北郊区的僻静村庄,因其优越的电影外景拍摄条件,1908 年后美国各地的制片商陆续向此处集中,遂逐渐成为美国电影制片业的中心(美国八大影片公司均创办于此)。因此,习惯上把“好莱坞”作为“美国电影业” 的同义语。进入20世纪后期,传统的好莱坞八大制片公司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产业的调整 和组合,形成了一些规模更大的产业集团,进入了一个所谓的 巨兽时代” 。正是借助于这种优化组合,好莱坞电影企业加速了资本的积聚与集中,扩大了资产规模,依靠发达的资本市场与高新技术产业融合,提高了市场竞争力。例如,时代华纳(Time Warner)、迪斯尼(Disney)等集团先通过控制生产、发行和放映完成了纵向整合,继而又 通过跨媒介经营、硬件和软件经营共同开发进行了横向整合,同时通过国际分工灵活而符合成本效益地使用资本、劳动力,进行了全球范围的整合。 如今,面对全球电影业的总体不景气和来自欧洲、澳洲及亚洲电影的挑战,好莱坞电影在国际电影市场依然独占鳌头。好莱坞2006年已创造了超过90亿美元的年度国内票房价值, 而海外市场更创造了3至4倍于国内市场份额的佳绩。目前,紧排在美国出口产品第一位

航空业之后的电影产业所创造的出口收入达到近700 亿美元。 、好莱坞模式及其主要特征好来坞模式是对好莱坞电影产业的一种概括性的统称,它涵盖了电影的投资、生产、发行、放映及其后产品开发的各个相关环节和领域,是一种高度集成的电影产业运作模式。下面,我们主要从高度商品化、产业系统化、资本国际化和风险投资四个方面对好莱坞模式进行观察和分析。 一)好莱坞模式的高度商品化高度的商品化和高效的商业运作方式,是好莱坞的最基本特征。我们常把“好莱坞”称作 梦幻工厂”,“美国制片人与发行人协会”的老头目威廉?海斯曾经说过:“商品跟在影片后面,凡是美国影片深入的地方,我们一定能够销售更多的美国货物”。因此,好莱坞就是华尔街全球金融战略的文化代言人。好莱坞是将文化变成商品的典范。欲望故事、明星制度、高投入和独立制片是好莱坞商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好莱坞模式的产业系统化好来坞成功的重要秘诀之一就是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的产业链。它包含了电影的投资、生产、发行和放映等主要行业,同时包含了电影的后产品开发及其他相关领域的内容,充分体现了对电影产业横向和纵向产业资源的一种有效整合。我们不妨从院线、电影周边产品和产业机制三个方面对好莱坞电影市场情况做一个简要的分析。 1、好来坞的院线 电影院是美国人的主要娱乐场所之一,每周看一次电影是许多美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