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程原理第十四周布置习题解答

食品工程原理第十四周布置习题解答
食品工程原理第十四周布置习题解答

习题解答

食品1301班及食品质安1301、1302班食品工程原理作业(共

96题)

在25℃下,醋酸(A )—庚醇-3(B )—水(S )的平衡数据如本题附表所示。试求:①在三角形相图上绘出溶解度曲线;在直角坐标上绘出分配曲线;②由50kg 醋酸、50kg 庚醇-3和100kg 水组成的混合液的坐标点的位置。试确定平衡时两液相层的组成和质量;萃余相XA=20.3%,XB=72.6%,XS=7.1%,萃取相yA=27.1%,yB=1.4%,yS=71.5%③上述两液层的分配系数kA 及选择性系数β;(kA=1.34,β=69.2)④从上述混合液中蒸出多少千克水才能成为均相混合液。(67.08) 习题2 附表1 溶解度曲线数据(质量分数) %

习题2 附表2 联结线数据(质量百分比)% 解:(1)由附表1中的数据在三角形相图中画出溶解度曲线,再由附表2数据在溶解度曲线上画出辅助曲线。已知原料液组分为

0.25A =;0.25B =;0.5S =,可确定M

点,用内插法可确定连接线RE 。

(2)由图可得到R 点的组成为X A =20.3%,X B =72.6%,X S =7.1%;

萃取相y A =27.1%,y B =1.4%,y S =71.5%;

(3)所以

0.271 1.340.203

A A A y k x =

==

0.2710.04169.20.2030.726

A B A B y y

x x β===

(4) 当M 中的水减少时,溶液的组成延MQ 线变化,当

习题8-3图

达到Q 时,混合液不再分层,连接SM 并延长交溶解度曲线于Q ,读出Q 点的组分为y Q,A =0.41,y Q,B =0.41,y Q,S =0.18.若此时醋酸与庚醇-3的量不变,为150kg , 则

0150

15032.93()0.410.41

S kg =

-=+

所以需移除去的水为 10032.9367.08()kg -=

8-3 在单级萃取装置中,用纯水萃取含醋酸30%(质量分数,%;下同)的醋酸-庚醇-3混合液500kg ,要求萃余相中萃取组成部大于10%。操作条件下的平衡数据见习题2。试求:①水的用量为多少千克;(766kg )②萃余相得量及醋酸的萃余率(即萃余相中的醋酸占原料液中醋酸的比例,%)(26.4%) 解:由题得500F

kg =,0.3A F =,0.7B F =,水加入后的组成点必在SF 的连线上,根据萃余液的

醋酸溶质浓度为不低于10%,在溶解度曲线上找出0.1R x '

=,在根据辅助曲线确定E '点,得到连接线

R E '',交FS 于M ',则M '为混合物的组成点,组成A 为0.116,B 为0.279,S 为0.605。

则 0S 0.6050.605

==

5000.110+0.2790.395

766S kg =

由图知

81.8R E ''=,25.5M E ''=

76650081.8

25.5

R E M M E R R '''+===

'''' 所以

395.6R kg '=

萃余率为

395.6395.6

26.4%0.35000.3

F ==??

在常压下,试用公式计算温度为70℃、湿含量为0.053kgv/kgd 的空气的比焓、相对湿度、湿比热容和比容。

解:已知P =1.0133?105Pa , t =70℃,H =0.053kgv/kgd ,从附录查出20℃时水蒸气的饱和蒸汽压p s =31164 Pa 。

1) 比焓I

H t H I 2492)88.101.1(++=

= (1.01 + 1.88 × 0.053) ×70 + 2492 × 0.053 = 209.75 kJ/kg 2) 相对湿度? 依题意 053.0 31164100133.1 31164622.0622.05

=-??=-?=?

?

??s s p P p H kgv/kgd 解得 φ = 25.5% 3) 湿比热容c H

1.01 1.88H c H =+= 1.01 + 1.88 × 0.053 = 1.110 kJ/(kg ?℃)

4) 湿空气比容v H

()kg

m p T H v H /05.110013.170273)053.06.4611.287(6.4611.28735=?+?+=+=

9-2已知湿空气的温度为20℃,水汽分压为2.335kPa ,总压为101.3kPa ,试求:(1)相对湿度;(2)将此空气分别加热到50℃和120℃时的相对湿度;(3)由以上计算结果可得出什么结论?

解:已知P =1.013?105Pa ,t =20℃,p s =2.335 kPa

(1) 相对湿度? 有已知条件可计算出:

0147.02335

100133.12335

622.0622.05=-??=-?

=s s p P p H kgv/kgd 由公式:0147.023********.12335622.0622.05=-??=-?

=?

?

??s s p P p H kgv/kgd

解得 φ = 100%,此时空气为水分饱和,不能用作干燥介质。

(2) 将该空气加热到50℃时的相对湿度?' 由附录查得50℃时水的饱和蒸汽压为12340 Pa 。

故 5

0622123400014710131012340...??'?='?- 解得φ' = 0.1892 = 18.92%

将该空气加热到120℃时的相对湿度?’' 由附录查得120℃时水的饱和蒸汽压为198640 Pa 同上解得 ?’'=0.0118=1.18%

(3)由计算结果表明,对饱和湿空气加热,加热温度越高,其φ值越小,温度升

高后,φ值减小,又可用作干燥介质。

9-3将含1kg 绝干空气的空气A (tA=20℃, φA=0.30)与含2kg 绝干空气的空气B (tB =90℃, φB=0.20)混合,得空气C 。求(1)空气C 的比焓和含湿量;(2)空气由状态A 到状态C 变化过程的焓湿比。

解:(1)由I-H 图查得两种气体的湿含量和比焓如下:

H A =0.004㎏v /㎏d ;I A =32kJ/㎏d ; H B =0.097 ㎏v /㎏d ;I B =349 kJ/㎏d

代入公式,可得到混合气体C 的比焓和含湿量:

d V B A B B A A C kg kg m m H m H m H /066.02

1097

.02004.01=+?+?=++=

d B A B B A A C kg kJ m m h m h m I /3.2432

1349

2321=+?+?=++=

(2)空气由状态A 到状态C 变化过程的焓湿比:

V A C A C kg kJ H H h h /1.3408004

.0066.032

3.243=--=--=

ε

答:(1)空气C 的比焓是243.3 kJ/㎏d ,含湿量是0.066㎏v /㎏d ; (2)空气由状态A 到状态C 变化过程的焓湿比是3408.06kJ/㎏v 。

9-4在常压下,测得湿空气的干球温度为30℃,相对湿度为50%,试求:(1)湿度;(2)露点;(3)焓;(4)将此状态空气加热到120℃所需的热量,已知空气的质量流量为400kg 绝干空气/h ;(5)每小时送入预热器的湿空气体积。 解:已知:干球温度t =30℃,相对湿度?=0.5,由饱和水蒸气表查得30℃时的饱和蒸气压p s =4.25kPa 。

(1)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

湿度d V s kg kg ps P p H /0133.025

.45.033.10125

.45.0622.0622

.0=?-??=-=??

(2)按定义,露点是空气在湿度不变的条件下冷却到饱和时的温度,现已知

k P a p P S V 125.225.45.0=?==?

由饱和水蒸气表查得其对应的温度t d =18℃

(3)在h-H 图上,找出t=30℃的等温线和?=0.5的等?线的交点,即为该湿空气的状态点。通过查的状态点的等焓线,得到比焓I 0=64.3kJ/kg d

( 4 ) 所需热量Q 湿空气通过加热器加热,其湿度不变,所以由t=30℃的等温线和?=0.5的等?线的交点沿等H 现向上与t 1=120℃等温线相交于点,查得I 1=157kJ/kg 干空气。则:

kW I I Q 35.10)3.64157(111.0)(3600

400

01=-?=-?=

(5)送入预热器的湿空气体流量:

h m P T H V /35010

3.10130

273)0133.06.4611.287(400)6.4611.287(40033

=?+??+?=?+?=

9-5用热风干燥将切碎的胡椒的湿基含水量由0.90降至0.15。干燥介质为温度32℃,相对湿度0.30的新鲜空气经加热器加热至75℃,假定干燥过程为绝热干燥,要求离开干燥室的空气相对湿度为0.70,求(1)每1kg 绝干料所需绝干空气量;(2)处理1000kg 物料,加热器对空气供热多少? 解:将湿基含水量转化为干基含水量:

x 1=w 1/(1-w 1)=0.9/(1-0.9)=9 kg 水/kg 绝干料

x 2=w 2/(1-w 2)=0.15/(1-0.15)=0.176 kg 水/kg 绝干料 (1)水分蒸发量为:

W=G d (x 1-x 2)=1(9-0.176)=8.824 kg 水/h

由I-H 图可查得,进入干燥室时空气的湿度为H 1=0.01,离开干燥室时的湿度为H 2=0.025,则每1kg 绝干料所需绝干空气量为:

L=W/(H2-H1)=8.824/(0.025-0.01)=588kg绝干气/h

(2)处理1000kg物料,蒸发水分量为:

W= G d (x1-x2)= G2 (1-w1)(x1-x2)=1000(1-0.9)(9-0.176)=882.4kg水/h 需要的干空气量为:

L= W/(H2-H1)= 882.4/(0.025-0.01)=58827kg绝干气/h

由I-H图可查得:h1=60 kJ/kgd h2=100 kJ/kgd

(3)加热器对空气供热为:

Q=58827×(h2-h1)=58827(100-60)=2.353×106 kJ/h

食品工程原理练习题

传热练习题 1、 某加热器外面包了一层厚度为300mm 的绝缘材料,该材料的热导率为0.16W/(m ·℃),已测得该绝缘层外缘温度为30℃,距加热器外壁250mm 处为75℃,试求加热器外壁面的温度为多少? 2、 用套管换热器将果汁从80℃冷却到30℃,果汁比热为3.18kJ/kg ℃,流量为240kg/h 。冷却水与果汁呈逆流进入换热器,进口和出口温度分别为10℃和20℃,若传热系数为450W/m 2℃,计算换热面积和冷却水用量。 3、在一内管为Φ25mm×2.5mm 的套管式换热器中,用水冷却苯,冷却水在管程流动,入口温度为290K ,对流传热系数为850W/(m 2·K),壳程中流量为1.25kg/s 的苯与冷却水逆流换热,苯的进、出口温度分别为350K 、300K ,苯的对流传热系数为1700 W/(m 2·K),已知管壁的热导率为45 W/(m·K),苯的比热容为c p =1.9 kJ/(kg·℃),密度为ρ=880kg/m 3。忽略污垢热阻。试求:在水温不超过320K 的最少冷却水用量下,所需总管长为多少(以外表面积计)? 4、 在一单程列管式换热器中,用130℃的饱和水蒸汽将36000kg/h 的乙醇水溶液从25℃加热到75℃。列管换热器由90根Ф25mm×2.5mm ,长3m 的钢管管束组成。乙醇水溶液走管程,饱和水蒸汽走壳程。已知钢的热导率为45W/(m·℃),乙醇水溶液在定性温度下的密度为880kg/m 3,粘度为1.2×10-3Pa·s ,比热为4.02kJ/(kg·℃),热导率(即导热系数)为0.42W/(m·℃),水蒸汽的冷凝时的对流传热系数为104W/(m 2·℃),忽略污垢层热阻及热损失。试问此换热器是否能完成任务(即换热器传热量能否满足将乙醇水溶液从25℃加热到75℃)? 已知:管内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为4.08.0Pr Re )/(023.0d λα=,λμ/Pr p C =。 干燥练习题 5、 某物料在连续理想干燥器中进行干燥。物料处理量为3600kg/h, 物料含水量由20%降到5%(均为湿基)。空气初始温度为20℃,湿度为0.005kg/kg 绝干气,空气进干燥器时温度为100℃, 出干燥器时温度为40℃。试求:(1)空气消耗量;(2)预热器传热量。 6、 在某干燥器中干燥砂糖晶体,处理量为100kg/h ,要求将湿基含水量由40%减至5%。干燥介质为干球温度20℃,相对湿度15%的空气,经预热器加热

食品工程原理试题

食工原理复习题及答案(不含计算题) 一、填空题: 1. 圆管中有常温下的水流动,管内径d=100mm,测得其中的质量流量为15.7kg.s-1,其体积流量为_________.平均流速为______。 ***答案*** 0.0157m3.s-1 2.0m.s-1 2. 流体在圆形管道中作层流流动,如果只将流速增加一倍,则阻力损失为原来的____倍; 如果只将管径增加一倍,流速不变,则阻力损失为原来的_____倍。 ***答案*** 2;1/4 3. 离心泵的流量常用________调节。 ***答案*** 出口阀 4.(3分)题号2005 第2章知识点100 难度容易 某输水的水泵系统,经管路计算得,需泵提供的压头为He=25m水柱,输水量为20kg.s-1,则泵的有效功率为_________. ***答案*** 4905w 5. 用饱和水蒸汽加热空气时,换热管的壁温接近____________的温度,而传热系数K值接近____________的对流传热系数。 ***答案*** 饱和水蒸汽;空气 6. 实现传热过程的设备主要有如下三种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间壁式蓄热式直接混合式 7. 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又称_______________。由于中央循环管的截面积_______。使其内单位容积的溶液所占有的传热面积比其它加热管内溶液占有的

______________,因此,溶液在中央循环管和加热管内受热不同而引起密度差异,形成溶液的_______________循环。 ***答案*** 标准式,较大,要小,自然 8. 圆管中有常温下的水流动,管内径d=100mm,测得中的体积流量为0.022m3.s-1,质量流量为_________,平均流速为_______。 ***答案*** 22kg.s-1 ; 2.8m.s-1 9. 球形粒子在介质中自由沉降时,匀速沉降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 。滞流沉降时,其阻力系数=____________. ***答案*** 粒子所受合力的代数和为零24/ Rep 10. 某大型化工容器的外层包上隔热层,以减少热损失,若容器外表温度为500℃, 而环境温度为20℃, 采用某隔热材料,其厚度为240mm,λ=0.57w.m-1.K-1,此时单位面积的热损失为_______。(注:大型容器可视为平壁) ***答案*** 1140w 11. 非结合水份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主要以机械方式与物料相结合的水份。 12. 设离心机转鼓直径为1m,转速n=600 转.min-1,则在其中沉降的同一微粒,比在重力沉降器内沉降的速度快____________倍。 ***答案*** 201 13. 在以下热交换器中, 管内为热气体,套管用冷水冷却,请在下图标明逆流和并流时,冷热流体的流向。 本题目有题图:titu081.bmp

食品工程原理期末复习单项选择题

食品工程原理期末复习 单项选择题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单项选择题:(从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一个标准大气压,以mmHg为单位是( B ) (A) 761 (B) 760 (C) (D) 9、一个标准大气压,以mH2O柱为单位是( B ) (A) (B) (C) (D) 2、表示流体流动形态类型可用雷诺数来表示,当流体流动属于层流时,雷诺数为( D ) (A) Re ≤ 1500 (B) Re ≤ 1600 (C) Re ≤ 1800 (D) Re ≤ 2000 10、表示流体流动形态类型可用雷诺数来表示,当流体流动属于湍流时,雷诺数为( C ) (A) Re >3500 (B) Re >3800 (C) Re >4000 (D) Re >4200 16、一个标准大气压,以cm2为单位是( B ) (A) (B) (C) (D) 25、一个标准大气压,以Pa为单位应为( B ) (A) ×104 (B) ×105 (C) ×106 (D) ×105 3、流体内部流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对流体的流动有阻碍的作用,称为流体的 ( D ) (A) 比热 (B) 密度 (C) 压力 (D) 粘性 5、流体流过任一截面时,需要对流体作相应的功,才能克服该截面处的流体压力,所 需的功,称为( C ) (A) 位能 (B) 动能 (C) 静压能 (D) 外加能量 6、流体流动时,上游截面与下游截面的总能量差为( D ) (A) 外加能量减动能 (B) 外加能量减静压能 (C) 外加能量减位能 (D) 外加能量减能量损失 7、输送流体过程中,当距离较短时,直管阻力可以( C ) (A) 加倍计算(B) 减半计算(C) 忽略不计(D) 按原值计算 8、泵在正常工作时,实际的安装高度要比允许值减去( B ) (A) 0.3m (B) 0.5-1m(C) 1-1.5m(D) 2m 12、流体流动时,由于摩擦阻力的存在。能量不断减少,为了保证流体的输送需要( D ) (A) 增加位能 (B) 提高动能 (C) 增大静压能 (D) 外加能量 13、利用柏努利方程计算流体输送问题时,需要正确选择计算的基准面,截面一般与 流动方向(C) (A) 平行(B) 倾斜(C) 垂直(D) 相交 14、输送流体时,在管道的局部位置,如突扩,三通,闸门等处所产生的阻力称为( B) (A) 直管阻力(B) 局部阻力(C) 管件阻力(D) 输送阻力 15、泵在正常工作时,泵的允许安装高度随着流量的增加而( B ) (A) 增加(B) 下降(C) 不变(D) 需要调整 17、离心泵启动时,泵内应充满输送的液体,否则会发生( A ) (A) 气缚 (B) 汽蚀 (C) 气阻 (D) 气化 19、流体内部的压强,以绝对零压为起点计算的是( C ) (A) 真空度 (B) 表压 (C) 真实压强 (D) 流体内部的静压 20、流体流动时,如果不计摩擦损失,任一截面上的机械能总量为( D ) (A) 动能加位能 (B) 动能加静压能 (C) 位能加静压能 (D) 总能量为常量 21、利用柏努利方程计算流体输送问题时,要正确的选择合理的边界条件,对宽广水 面的流体流动速度,应选择(C) (A) U = 1 (B) 0 < u < 1 (C) u = 0 (D) u < 0 22、输送流体时,泵给予单位质量流体的能量为( C ) (A) 升扬高度(B) 位压头 (C) 扬程(D) 动压头 23、往复式泵的分类是依据不同的(A) (A) 活塞(B) 连杆(C) 曲柄(D)汽缸 26、离心泵的实际安装高度,应该小于允许安装高度,否则将产生( B ) (A) 气缚 (B) 汽蚀 (C) 气阻 (D) ) 气化

《食品工程原理》试题

2004 – 2005 学年第二学期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食品工程原理试卷(A)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合计 得分 阅卷人 一、填空题(20分) 1. 71dyn/cm= N/m(已知1N=105 dyn); 2. 给热是以和的差作为传热推动力来考虑 问题的; 3. 金属的导热系数大都随其温度的升高而 , 随其纯度 的增加而 ; 4. 能够全部吸收辐射能的物体(即A=1)称为 体; 5. 蒸发操作中,计算由于溶液蒸汽压下降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 的方法有 、 ; 6. 蒸发器主要由 室和 室组

成; 7. 喷雾干燥中,热空气与雾滴的流动方式有 、 、 三种; 8. 形状系数不仅与 有关,而且 与 有关; 9. 粉碎的能耗假说比较著名的三种是 、 、 ; 10. 圆形筛孔主要按颗粒的 度进行筛分,长形筛孔主要按颗粒 的 度进行筛分。

二、选择题(10分)(有一项或多项答案正确) 1. 揭示了物体辐射能力与吸收率之间关系的定律是( ) (A)普朗克定律;(B)折射定律;(C)克希霍夫定律; (D)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 2. 确定换热器总传热系数的方法有() (A)查样本书;(B)经验估算;(C)公式计算;(D)实 验测定 3. 为保证多效蒸发中前一效的二次蒸汽可作为后一效的加热蒸 汽,前一效的料液的沸点要比后一效的() (A)高;(B)低;(C)相等;(D)无法确定; 4. 对饱和湿空气而言,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p=p S,φ=100%,;(B)p=p S,φ=0;(C)p=0,φ=0; (D)t=t w=t d=t as 5. 粉碎产品粒度分析中,一般认为,筛分法分析的下限是( ) (A)100μm;(B)50μm;(C)10μm;(D)5μm。 三、判断题(10分)(对者打“”号,错者打“”号。) 1. ()算术平均温度差是近似的,对数平均温度差才是准确的; 2. ()两固(灰)体净辐射传热的热流方向既与两者温度有关, 又与其黑度有关; 3. ()NaOH溶液的杜林线不是一组相互平行的直线; 4. ()恒速干燥阶段干燥速率的大小决定于物料外部的干燥条 件; 5. ()泰勒标准(Tyler Standard)筛制中,相邻两筛号的网眼净宽 度之比为1∶2。 四、计算题(60分) 1. (10分)外径为426mm的蒸汽管道,其外包扎一层厚度位 426mm的保温层,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可取为0. 615 W/(m· ℃)。若蒸汽管道的外表面温度为177℃,保温层的外表面温度 为38℃,试求每米管长的热损失以及保温层中的温度分布。 2. (10分) 一单程列管式换热器,由若干根长为3m、直径为 φ25×2.5mm的钢管束组成。要求将流量为1.25kg/s的苯从350K 冷却到300K,290K的冷却水在管内和苯呈逆流流动。若已知 水侧和苯侧的对流传热系数分别为0.85和1.70kW/(m2.K),

食品工程原理 第五章 复习题解答

第五章习题解答 1. 什么样的溶液适合进行蒸发? 答:在蒸发操作中被蒸发的溶液可以是水溶液,也可以是其他溶剂的溶液。只要是在蒸发过程中溶质不发生汽化的溶液都可以。 2. 什么叫蒸发?为什么蒸发通常在沸点下进行? 答:使含有不挥发溶质的溶液沸腾汽化并移出蒸汽,从而使溶液中溶质浓度提高的单元操作称为蒸发。在蒸发操作过程中物料通常处于相变状态,故蒸发通常在沸点下进行。 3. 什么叫真空蒸发?有何特点? 答:真空蒸发又称减压蒸发,是在低于大气压力下进行蒸发操作的蒸发处理方法。将二次蒸汽经过冷凝器后排出,这时蒸发器内的二次蒸汽即可形成负压。操作时为密闭设备,生产效率高,操作条件好。 真空蒸发的特点在于: ①操作压力降低使溶液的沸点下降,有利于处理热敏性物料,且可利用低压强的蒸汽或废蒸汽作为热源; ②对相同压强的加热蒸汽而言,溶液的沸点随所处的压强减小而降低,可以提高传热总温度差;但与此同时,溶液的浓度加大,使总传热系数下降; ③真空蒸发系统要求有造成减压的装置,使系统的投资费和操作费提高。 4. 与传热过程相比,蒸发过程有哪些特点? 答:①传热性质为壁面两侧流体均有相变的恒温传热过程。 ②有些溶液在蒸发过程中有晶体析出、易结垢或产生泡沫、高温下易分解或聚合;溶液的浓度在蒸发过程中逐渐增大、腐蚀性逐渐增强。二次蒸汽易挟带泡沫。 ③在相同的操作压强下,溶液的沸点要比纯溶剂的沸点高,且一般随浓度的增大而升高,从而造成有效传热温差减小。 ④减少加热蒸汽的使用量及再利用二次蒸汽的冷凝热、冷凝水的显热是蒸发操作过程中应考虑的节能问题。 5. 单效蒸发中,蒸发水量、生蒸气用量如何计算? 答:蒸发器单位时间内从溶液中蒸发出的水分质量,可用热负荷来表示。也可作物料衡算求得。 在蒸发操作中,加热蒸汽冷凝所放出的热量消耗于将溶液加热至沸点、将水分蒸发成蒸汽及向周围散失的热量。蒸汽的消耗量可通过热量衡算来确定。 6. 何谓温度差损失?温度差损失有几种? 答:溶液的沸点温度t往往高于二次蒸汽的温度T’,将溶液的沸点温度t 与二次蒸汽的温度T'之间的差值,称为温度差损失。 蒸发操作时,造成温度差损失的原因有:因蒸汽压下降引起的温度差损失'?、因蒸发器中液柱静压强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和因管路流体阻力引起的温度差

第十三章钢筋混凝土设计原理课后习题答案word版本

第十三章 1 什么是双向梁柱抗侧力体系? 框架结构既要承受竖向重力荷载,又要承受水平风荷载,在地震区还要承受地震作用。竖向荷载的方向是单一的,但水平荷载的方向却是随机的。为了提高框架结构的侧向刚度,特别是要提高框架结构的抗扭刚度,以满足《规范》所规定的位移角限值、位移比限值和周期比限值。框架结构师由梁板柱组成的空间结构,如果结构一个方向的抗侧力较弱时,会率先开裂和破坏,将导致结构丧失空间协调工作的能力,从而导致结构的严重破坏,甚至倒塌。 2柱网布置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柱网布置应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 (2),柱网布置应满足建筑平面布置的要求 (3),柱网布置要使结构受力合理 (4),柱网布置应方便施工 3承重框架有哪些布置方案? (1),横向框架承重方案 (2),纵向框架承重方案 (3),纵横向框架混合承重方案 4如何确定框架结构的计算单元?其计算简图是什么?基本假定有哪些? 为方便常忽略结构纵向和横向之间的空间联系,忽略各构件的抗扭作用,将横向框架和纵向框架分别按平面框架进行分析计算。通常,横向框架的间距,荷载和间距都相同,因此取出有代表性的一品中间横向框架作为计算单元。 计算简图见书182页。 基本假定:1,没有水平位移。2,某楼层的竖向荷载只对本层框架梁及与其相连的楼层产生内力。 5.竖向荷载如何简化到框架梁上面的?什么是等效荷载?如何等效? 竖向荷载可以通过分层法简化到框架梁上 假定(1)没有水平位移 (2)某楼层的竖向荷载只对本层框架梁及与其相连的楼层柱产生内力。 分层法是利用叠加原理多层框架在多层荷载同时作用下的内力,可以看成是各层竖向荷载单独作用的内力的叠加。 等效荷载:等效荷载是指为了简化问题,用新的荷载代替原来复杂的荷载,但要保证两种荷载给构件带来的效应是相同的。 6.风荷载是如何简化到框架梁上的? 风荷载对框架梁的作用一般都可以简化为作用于框架节点上的水平力采用反弯点法或者D值法将风荷载简化到框架梁上,二者的简化条件不同,D值法是反弯点法的改进,先求出个柱的杆端弯矩,然后根据节点平衡条件求得梁端弯矩,进而求出梁端剪力。 7.构件截面的弯曲刚度如何确定? 构件截面的弯曲刚度可以通过材料力学的方法来计算构件在正常使用过程中的挠度和变形。 8.作用在框架结构上的荷载有哪些? 作用于框架结构上的荷载有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两种,竖向荷载包括结构自重及楼面活荷载,一般为分布荷载,有时也有集中荷载。水平荷载包括风荷载和水平地震荷载,一般均简化成作用于框架节点的水平作用集中力。

新食品工程原理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 圆管中有常温下的水流动,管内径d=100mm,测得其中的质量流量为15.7kg.s-1,其体积流量为_0.0157m3.s-1_.平均流速为__ 2.0m.s-1____。 2. 流体在圆形管道中作层流流动,如果只将流速增加一倍,则阻力损失为原来的____倍; 如果只将管径增加一倍,流速不变,则阻力损失为原来的_____倍。2;1/4 3. 离心泵的流量常用________调节。出口阀 4.(3分)某输水的水泵系统,经管路计算得,需泵提供的压头为He=25m水柱,输水量为20kg.s-1,则泵的有效功率为_________.4905w 5. 用饱和水蒸汽加热空气时,换热管的壁温接近__饱和水蒸汽;_的温度,而传热系数K值接近___空气____的对流传热系数。 6. 实现传热过程的设备主要有如下三种类型___、__、___.间壁式蓄热式直接混合式 7. 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又称__标准式__。由于中央循环管的截面积__较大_____。使其内单位容积的溶液所占有的传热面积比其它加热管内溶液占有的____要小__,因此,溶液在中央循环管和加热管内受热不同而引起密度差异,形成溶液的____自然__循环。 8. 圆管中有常温下的水流动,管内径d=100mm,测得中的体积流量为0.022m3.s-1,质量流量为__22kg.s-1 __,平均流速为_ 2.8m.s-1______。 9. 球形粒子在介质中自由沉降时,匀速沉降的条件是__粒子所受合力的代数和为零_ 。滞流沉降时,其阻力系数=__24/ Rep ___. 10. 某大型化工容器的外层包上隔热层,以减少热损失,若容器外表温度为500℃, 而环境温度为20℃, 采用某隔热材料,其厚度为240mm,λ=0.57w.m-1.K-1,此时单位面积的热损失为_______。(注:大型容器可视为平壁)1140w 11. 非结合水份是主要以机械方式与物料相结合的水份。 12. 设离心机转鼓直径为1m,转速n=600 转.min-1,则在其中沉降的同一微粒,比在重力沉降器内沉降的速度快___201___倍。 13. 在以下热交换器中, 管内为热气体,套管用冷水冷却,请在下图标明逆流和并流时,冷热流体的流向。 本题目有题图:titu081.bmp 14. 用冷却水将一定量的热流体由100℃冷却到40℃,冷却水初温为15℃,在设计列管式换热器时,采用两种方案比较,方案Ⅰ是令冷却水终温为30℃,方案Ⅱ是令冷却水终温为35℃,则用水量WI__WII AI___A II。(大于,等于,小于) 大于,小于 15. 多效蒸发的原理是利用减压的方法使后一效的蒸发压力和溶液的沸点较前一效的____________,以使前一效引出的______________作后一效_________,以实现_____________再利用。为低、二次蒸汽、加热用、二次蒸汽 16. 物料干燥时的临界水份是指_由恒速干燥转到降速阶段的临界点时,物料中的含水率;它比物料的结合水份大。 17. 如右图所示:已知,ρ水=1000kg.m-3,ρ空气=1.29kg.m-3,R=51mm,则△p=500_ N.m-2,ξ=_1(两测压点A.B间位差不计) 本题目有题图:titu141.bmp 18. 板框压滤机主要由__滤板、滤框、主梁(或支架)压紧装置等组成_,三种板按1—2—3—2—1—2—3—2—1的顺序排列组成。 19. 去除水份时固体收缩最严重的影响是在表面产生一种液体水与蒸汽不易渗透的硬层,因而降低了干燥速率。 20. 多效蒸发的原理是利用减压的方法使后一效的蒸发压力和溶液的沸点较前一效的_为低,以使前一效引出的_二次蒸汽作后一效加热用,以实现_二次蒸汽_再利用。 21. 恒定的干燥条件是指空气的_湿度、温度、速度_以及_与物料接触的状况_都不变。 22. 物料的临界含水量的大小与_物料的性质,厚度和恒速干燥速度的大小__等因素有关。 二、选择题: 1. 当离心泵内充满空气时,将发生气缚现象,这是因为( ) B. A. 气体的粘度太小 B. 气体的密度太小 C. 气体比液体更容易起漩涡 D. 气体破坏了液体的连续性 2. 降膜式蒸发器内溶液是(C )流动的。 A. 自然循环; B. 强制循环; C. 不循环 3. 当空气的t=t=tφ(A)。

《食品工程原理》习题答案

《食品工程原理》复习题答案 第一部分 动量传递(流动、输送、非均相物系) 一.名词解释 1.过程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物质的量或能量。 2.雷诺准数:雷诺将u 、d 、μ、ρ组合成一个复合数群。Re 值的大小可以用来判断流动类型。 3.扬程(压头):是指单位重量液体流经泵后所获得的能量。 4.分离因数:同一颗粒在同种介质中的离心沉降速度与重力沉降速度的比值。 二.填空题 1.理想流体是指 的流体。(黏度为零) 2.对于任何一种流体,其密度是 和 的函数。(压力,温度) 3.某设备的真空表读数为200mmHg ,则它的绝对压强为 mmHg 。当地大气压强为101.33×103 Pa 。(560mmHg ) 4.在静止的同—种连续流体的内部,各截面上 与 之和为常数。(位能,静压能) 5.转子流量计读取方便,精确,流体阻力 ,不易发生故障;需 安装。(小,垂直) 6.米糠油在管中作流动,若流量不变,管径不变,管长增加一倍,则摩擦阻力损失为原来的______倍。(2) 7.米糠油在管中作层流流动,若流量不变,管径、管长不变,油温升高,粘度为原来的1/2 ,则摩擦阻力损失为原来的 倍。(1/2) 8.米糠油在管中作层流流动,若流量不变,管长不变, 管径增加一倍,则摩擦阻力损失为原来的_____倍。 (1/16) 9.实际流体在直管内流过时,各截面上的总机械能 守恒,因实际流体流动时有 。 (不,摩擦阻力) 10.任何的过程速率均与该过程的推动力成 比,而与其阻力成 比。(正,反) 11.在离心泵吸入管底部安装带吸滤网的底阀,底阀为 。(逆止阀) 12. 是为了防止固体物质进入泵内,损坏叶轮的叶片或妨碍泵的正常操作。(滤网) 13.离心泵工作时流体流速与压力的变化为: 高压流体泵壳通道 逐渐扩大的的离心力机械旋转所造成的气压流体被甩出后常压流体)()((低速流体、高速流体) 14.泵的稳定工作点应是 特性曲线与 特性曲线式M 的交点。(管路,泵或H-q v ) 15.产品样本上离心泵的性能曲线是在一定的 下,输送 时的性能曲线。 (转速,20℃的水或水) 16.用离心泵向锅炉供水,若锅炉中的压力突然升高,则泵提供的流量_____,扬程_________。 (减少;增大) 17.根据操作目的(或离心机功能),离心机分为过滤式、 和 三种类型。 (沉降式、分离式) 18. 常速离心机、高速离心机、超速离心机是根据 的大小划分的。(分离因数) 19.某设备进、出口的表压分别为 -12 kPa 和157 kPa ,当地大气压为101.3 kPa ,试求此设备进、出口的压力差为多少Pa 。 (答:-169kPa ) kPa 16915712-=--=-=?出进P P P 三.选择题 1.在连续稳定的不可压缩流体的流动中,流体流速与管道的截面积( A )关系。 A .反比 B.正比 C.不成比 2.当流体在园管内流动时,管中心流速最大,层流时的平均速度与管中心的最大流速的关系为( B )。A. u =3/2 u max B. u =1/2 u max C. u =0.8u max 3.湍流的特征有( C )。 A.流体分子作布朗运动中 B.流体质点运动毫无规则,且不断加速 C.流体质点在向前运动中,同时有随机方向的脉动 D.流体分子作直线运动 4.微差压计要求指示液的密度差( C )。

第13章习题与解答

第13章系统设计 13.1 本章知识框架与学习要求 系统设计(System Designs)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将系统分析提出的反映用户需求的逻辑方案转换成科学合理的、切实可行的物理(技术)方案。即根据系统分析说明书中的系统逻辑模型,综合考虑各种约束,利用一切可用的技术手段和方法,进行各种具体设计,确定新系统的实施方案,解决“系统怎么做”的问题。 本章主要研究系统设计阶段的各项工作,涉及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原则、结构化设计思想、模块与层次分解、系统详细设计和系统设计报告等内容。 13.1.1 知识框架与学习要求 一、系统设计概述(理解) 1、系统设计工作的目的 2、系统设计工作的主要任务 二、系统总体设计(掌握) (一)系统设计的原则 (二)结构化设计的基本思想 1、结构设计的特点和内容 2、系统的结构化划分 (1)层次结构 (2)模块化结构 3、系统的结构化划分 (1)基本思想和原则 (2)子系统划分的一般原则 (三)模块与模块的关联(掌握) 1、模块、逻辑模块和物理模块 2、模块的关联、模块凝聚、模块耦合 (四)模块的层次分解(理解与掌握) 1、总体IPO图 2、HIPO图 (五)系统结构图设计(掌握) 三、系统详细设计 (一)代码设计(掌握与理解) 1、代码设计的原则和功能 2、常见的编码方式 3、代码的校验 (二)数据存储设计(掌握与理解) 1、数据存储设计

2、数据库设计 (三)输入、输出设计(掌握与理解) (四)计算机应用系统集成设计(理解) 四、系统设计报告(掌握) 13.1.2 本章重点 本章重点掌握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系统设计的定义、目的、任务 2.系统设计的原则 3.结构化设计的基本思想 4.系统结构化的主要方法:层次结构和模块化结构 5.模块化原理、模块的层次分解 6.HIPO图、系统结构图设计 7.系统详细设计的主要内容:代码设计,数据存储设计,输入、输出设计等 8.计算机应用系统集成设计的概念和内容 9.系统设计报告的撰写 13.2 教材习题与解答 13.2.1 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模块2.模块凝聚3.模块耦合4.HIPO 5.IPO 6.计算机应用系统集成7.系统结构图8.过程结构图 二、简答题 1.系统设计阶段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 2.简述结构化设计的基本思想。 3.什么是模块和模块结构? 4.模块之间的联系和耦合有哪几种形式? 5.代码设计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6.代码校验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7.简述计算机应用系统集成设计的主要内容 三、单选题 1.在系统设计过程中,往往采用层次结构和模块化结构相结合的方式,把系统分成若干层次,并定义每个层次的功能和层次间的信息关系,然后再使用“()”的设计方法划分成相对独立的模块。 A. 自顶向下 B. 自底向上 C. 自左向右 D. 自内向外 2.通过编码,可以建立统一的经济信息语言,有利于提高通用化水平,使(),有利于采用集中化措施以节约人力,加快处理速度,也便于检索方法的统一。 A. 信息资源共享 B. 数据共享 C. 功能共享 D. 程序共享3.结构化系统设计与结构化的()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将系统逐层划分,分解

食品工程原理习题解答

食品工程原理习题解答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第五章习题解答 1. 什么样的溶液适合进行蒸发 答:在蒸发操作中被蒸发的溶液可以是水溶液,也可以是其他溶剂的溶液。只要是在蒸发过程中溶质不发生汽化的溶液都可以。 2. 什么叫蒸发为什么蒸发通常在沸点下进行 答:使含有不挥发溶质的溶液沸腾汽化并移出蒸汽,从而使溶液中溶质浓度提高的单元操作称为蒸发。在蒸发操作过程中物料通常处于相变状态,故蒸发通常在沸点下进行。 3. 什么叫真空蒸发有何特点 答:真空蒸发又称减压蒸发,是在低于大气压力下进行蒸发操作的蒸发处理方法。将二次蒸汽经过冷凝器后排出,这时蒸发器内的二次蒸汽即可形成负压。操作时为密闭设备,生产效率高,操作条件好。 真空蒸发的特点在于: ①操作压力降低使溶液的沸点下降,有利于处理热敏性物料,且可利用低压强的蒸汽或废蒸汽作为热源; ②对相同压强的加热蒸汽而言,溶液的沸点随所处的压强减小而降低,可以提高传热总温度差;但与此同时,溶液的浓度加大,使总传热系数下降; ③真空蒸发系统要求有造成减压的装置,使系统的投资费和操作费提高。

4. 与传热过程相比,蒸发过程有哪些特点 答:①传热性质为壁面两侧流体均有相变的恒温传热过程。 ②有些溶液在蒸发过程中有晶体析出、易结垢或产生泡沫、高温下易分解或聚合;溶液的浓度在蒸发过程中逐渐增大、腐蚀性逐渐增强。二次蒸汽易挟带泡沫。 ③在相同的操作压强下,溶液的沸点要比纯溶剂的沸点高,且一般随浓度的增大而升高,从而造成有效传热温差减小。 ④减少加热蒸汽的使用量及再利用二次蒸汽的冷凝热、冷凝水的显热是蒸发操作过程中应考虑的节能问题。 5. 单效蒸发中,蒸发水量、生蒸气用量如何计算 答:蒸发器单位时间内从溶液中蒸发出的水分质量,可用热负荷来表示。也可作物料衡算求得。 在蒸发操作中,加热蒸汽冷凝所放出的热量消耗于将溶液加热至沸点、将水分蒸发成蒸汽及向周围散失的热量。蒸汽的消耗量可通过热量衡算来确定。 6. 何谓温度差损失温度差损失有几种 答:溶液的沸点温度t往往高于二次蒸汽的温度T’,将溶液的沸点温度t与二次蒸汽的温度T'之间的差值,称为温度差损失。 蒸发操作时,造成温度差损失的原因有:因蒸汽压下降引起的温度差损失'?、因蒸发器中液柱静压强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和因管路流体

第十三章达朗伯原理习题解答

习 题 13-1 如图13-16所示,一飞机以匀加速度a 沿与水平线成仰角b 的方向作直线运动。已知装在飞机上的单摆的悬线与铅垂线所成的偏角为f ,摆锤的质量为m 。试求此时飞机的加速度a 和悬线中的张力F T 。 图13-16 ma F =I 0cos sin 0 I T =-=∑β?F F F x ? βsin cos I T F F = 0sin cos 0 I T =--=∑mg F F F y β? 0sin cos sin cos I I =--mg F F β?? β 0sin )cos(I =-+mg F ? β? mg ma =+?β?sin )cos( ) cos(sin β??+= g a mg ma F F ) cos(cos sin cos sin cos I T β?β? β? β+= == 13-2 球磨机的简图如图13-17所示,滚筒作匀速转动,内装钢球及被粉碎的原料,当钢球随滚筒转到某一角度f 时,将脱离筒壁作抛射运动,由于钢球的撞击,从而破碎与研磨原料。已知钢球脱离筒壁的最佳位置'4054?=?,滚筒半径R =0.6m 。试求使钢球在'4054?=?处脱离滚筒的滚筒转速。 图13-17 2 n I ωmR ma F == 0cos 0 I N n =-+=∑F mg F F ? )cos (cos cos 2 2 I N ?ω?ω?g R m mg mR mg F F -=-=-= 令0N =F 0cos 2 =-?ωg R R g ?ωcos =

min r/35.296 .00454cos 8.9π 30cos π 30π 30=' ?? = = = R g n ?ω 13-3 一质量为m 的物块A 放在匀速转动的水平转台上,如图13-18所示。已知物块的重心距转轴的距离为r ,物块与台面之间的静摩擦因数为s μ。试求物块不致因转台旋转而滑出时水平转台的最大转速。 图13-18 2 n I ωmr ma F == 00N =-=∑mg F F y mg F =N 00 I =-=∑F F F x 0N s 2=-F mr μω 0s 2=-mg mr μω r g s μω= r g n s max π 30π 30μω= = 13-4 离心调速器的主轴以匀角速度w 转动,如图13-19所示。已知滑块C 的质量为m ,小球A 、B 的质量为m 1,各杆长度均为l ,杆的自重不计。试求杆OA 和OB 的张角θ。 图13-19 小球A 2 1n 1I sin θωl m a m F == 0sin sin 0 I 21=-+=∑F F F F x θθ 0s i n s i n s i n 2 121=-+θω θθl m F F 02121=-+ωl m F F (1) 0cos cos 0 121=--=∑g m F F F y θθ (2) )2(cos )1(-?θ 得 0cos cos 212 12=+-g m l m F θωθ g m l m F 1212cos cos 2-=θωθ 滑块C 0cos 20 2=-=∑mg F F y θ (2)

食品工程原理试题思考题与习题及答案

思考题与习题 绪论 一、填空 1 同一台设备的设计可能有多种方案,通常要用()来确定最终的方案。 2 单元操作中常用的五个基本概念包括()、()、()、()和()。 3 奶粉的生产主要包括()、()、()、()、()等单元操作。 二、简答 1 什么是单元操作?食品加工中常用的单元操作有哪些? 2 “三传理论”是指什么?与单元操作有什么关系? 3 如何理解单元操作中常用的五个基本概念? 4 举例说明三传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5 简述食品工程原理在食品工业中的作用、地位。 三、计算 1 将5kg得蔗糖溶解在20kg的水中,试计算溶液的浓度,分别用质量分数、摩尔分数、摩尔浓度表示。已知20%蔗糖溶液的密度为1070kg/m3。 2 在含盐黄油生产过程中,将60%(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添加到黄油中。最终产品的水分含量为15.8%,含盐量1.4%,试计算原料黄油中含水量。 3 将固形物含量为7.08%的鲜橘汁引入真空蒸发器进行浓缩,得固形物含量为58%得浓橘汁。若鲜橘汁进料流量为1000kg/h,计算生产浓橘汁和蒸出水的量。 4 在空气预热器中用蒸气将流量1000kg/h,30℃的空气预热至66℃,所用加热蒸气温度143.4℃,离开预热器的温度为138.8℃。求蒸气消耗量。 5 在碳酸饮料的生产过程中,已知在0℃和1atm下,1体积的水可以溶解3体积的二氧化碳。试计算该饮料中CO2的(1)质量分数;(2)摩尔分数。忽略CO2和水以外的任何组分。

6 采用发酵罐连续发酵生产酵母。20m3发酵灌内发酵液流体发酵时间为16h。初始接种物中含有1.2%的酵母细胞,将其稀释成2%菌悬液接种到发酵灌中。在发酵罐内,酵母以每2.9h增长一倍的生长速度稳定增长。从发酵罐中流出的发酵液进入连续离心分离器中,生产出来的酵母悬浮液含有7%的酵母,占发酵液中总酵母的97%。试计算从离心机中分离出来的酵母悬浮液的流量F以及残留发酵液的流量W(假设发酵液的密度为1000kg/m3)。

第13章习题解答

第13章思考题及习题13参考答案 一、填空 1.常用的光电耦合器为输出型和输出型。 答:晶体管,晶闸管 2.双向可控硅经常用作交流、、和。 答:调压,调节功率,调温,无触点开关 3.固态继电器是一种端器件,端输入,两端输出。它们之间用隔离。答:四,两,光电耦合器 二、判断对错 1.集成功率电子开关可由TTL、HTL、DTL、CMOS等数字电路直接驱动。对 2.集成功率电子开关常用来取代机械触电继电器,已越来越多地在单片机控制应用系统中作微电机控制、电磁阀驱动等。对 3.集成功率电子开关特别不适用于那些需要抗潮湿、抗腐蚀和防爆场合中作大电流开关。错4.集成功率电子开关可工作在那些机械触点继电器无法胜任工作的高频和高速系统中工作,充分体现出其优越性。对 5.固态继电器在单片机测控等领域中,已逐渐取代传统的电磁式继电器和磁力开关作为开关量输出的控制元件。对 6.固态继电器不可直接用TTL、HTL、CMOS等集成驱动电路控制。错 7.固态继电器不能用在有易燃、易爆的场合。错 三、简答 1. 请列举常用的开关型驱动器件。 答:光电耦合器,继电器,晶闸管,集成功率电子开关,固态继电器 2. 请列举在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常用的电子开关的名称,电子开关的通病是什么? 答:常用的电子开关为光电耦合器,晶闸管,集成功率电子开关,固态继电器。 电子开关器件的通病是存在通态压降和断态漏电流。SSR的通态压降一般小于2V,断态漏电流通常为5~10 mA。因此使用中要考虑这两项参数,否则在控制小功率执行器时容易产生误动作。 3. 集成功率电子开关与机械触点继电器相比具有哪些优越性? 答:集成功率电子开关可由TTL、HTL、DTL、CMOS等数字电路直接驱动,开关速度快、工作

第七章食品工程原理习题

第七章吸收与蒸馏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吸收 2 对流传质 3 扩散系数 4 气-液相平衡 5 最小回流比 6 全塔效率 7泡点回流 8 蒸馏 9 精馏 10 相对挥发度 11 回流比 二、填空 1 若溶质在气相中的分压大于其( ),就会发生( )过程。 2 某气体用水吸收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气-液平衡线和操作线均为直线,其平衡线的斜率可用()常数表示,而操作线的斜率可用()表示。 3 对接近常压的低浓度溶质的气液平衡系统,当总压增加时,亨利系数(),相平衡常数m(),溶解度系数H()。(增加、减少、不变)。 4 由于吸收过程气相中的溶质分压总()液相中溶质的平衡分压,

所以吸收操作线总是在平衡线的()。增加吸收剂用量,操作线的斜率(),则操作线向()平衡线的方向偏移,吸收过程推动力(y-ye)()。 5 在气体流量,气相进出口组成和液相进口组成不变时,若减少吸收剂用量,则传质推动力将(),操作线将()平衡线。 6 用Δp为推动力的气膜传质速率方程有两种,以传质分系数表达的传质速率方程为(),以总传质系数表达的传质速率方程为()。7在精馏操作中,加料板以上的管段称为( ),加料板以下的管段称为( ) 8( )进料时精馏段汽相摩尔流量与提溜段相等。 9精馏操作中塔板上汽液接触状态主要有( )、( )和( )。其中以( )接触的传质阻力最小。 10精馏装置主要包括( ),( )和( )。 11工业生产中的操作回流比一般是最小回流比的( )倍。 12按蒸馏操作方法不同,蒸馏可分为( )、( )、和( )三大类。 三、选择 1 采用填料塔进行气体吸收,当操作线和平衡线相交(或相切)时,( )。 A. 塔底吸收液浓度最高; B. 吸收剂用量最少; C. 吸收速率最高 2 若气相溶质分压大于其液相平衡分压,就会发生( )过程。 A. 吸收; B. 解吸; C. 平衡 3 总压不太高时,一定温度下气、液两相的平衡关系服从( )。

新食品工程原理习题与答案

食工原理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 圆管中有常温下的水流动,管径d=100mm,测得其中的质量流量为15.7kg.s-1,其体积流量为_________.平均流速为______。 ***答案*** 0.0157m3.s-1 2.0m.s-1 2. 流体在圆形管道中作层流流动,如果只将流速增加一倍,则阻力损失为原来的____倍; 如果只将管径增加一倍,流速不变,则阻力损失为原来的_____倍。 ***答案*** 2; 1/4 3. 离心泵的流量常用________调节。 ***答案*** 出口阀 4.(3分)题号2005 第2章知识点 100 难度容易 某输水的水泵系统,经管路计算得,需泵提供的压头为He=25m水柱,输水量为20kg.s-1,则泵的有效功率为_________. ***答案*** 4905w 5. 用饱和水蒸汽加热空气时,换热管的壁温接近____________的温度,而传热系数K值接近____________的对流传热系数。 ***答案*** 饱和水蒸汽;空气 6. 实现传热过程的设备主要有如下三种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间壁式蓄热式直接混合式 7. 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又称_______________。由于中央循环管的截面积_______。使其单位容积的溶液所占有的传热面积比其它加热管溶液占有的______________,因此,溶液在中央循环管和加热管受热不同而引起密度差异,形成溶液的_______________循环。 ***答案*** 标准式,较大,要小,自然 8. 圆管中有常温下的水流动,管径d=100mm,测得中的体积流量为0.022m3.s-1,质量流量为_________,平均流速为_______。 ***答案*** 22kg.s-1 ; 2.8m.s-1 9. 球形粒子在介质中自由沉降时,匀速沉降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 。滞流沉降时,其阻力系数=____________. ***答案*** 粒子所受合力的代数和为零 24/ Rep 10. 某大型化工容器的外层包上隔热层,以减少热损失,若容器外表温度为500℃, 而环境温度为20℃, 采用某隔热材料,其厚度为240mm,λ=0.57w.m-1.K-1,此时单位面积的热损失为_______。(注:大型容器可视为平壁) ***答案***

第十三章 习题答案

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 )之时。 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 B.实际消费加实际投资等于产出值; 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 D.总投资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 解答:C 2.当消费函数为c =a +by(a>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