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红楼梦中的成语及出处

【精选】红楼梦中的成语及出处
【精选】红楼梦中的成语及出处

红楼梦中的成语及出处(急!!!!)

浏览次数:1807次悬赏分:5 |解决时间:2007-4-24 15:09 |提问者:香榭阁主

注意:是成语!!!不要其他的,只是成语!!!

请表明出处(不要只写章回,至少写上句子吧)

知道难了点,不过我有急用,谢谢了!

问题补充:

谢谢你的回答,可是请看清楚我的注意事项,不要只写出章回,那样的成语对我没用。

最佳答案

骨肉分离太虚幻境曲径通幽鸳鸯在梁摸着石头过河风水宝地熟能生巧寻花问柳一石二鸟

百依百顺(79回)、翻天覆地(105回)、横行霸道(9回)、眉开眼笑(2回)、一模一样(62回)、无法无天(33回)、终身大事(8回)、心神不定(16回)、美中不足(5回)、称心如意(57回)

哀哀欲绝【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三回:“那宝珠按未嫁女之礼在灵前哀哀欲绝。”

耳边风(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回)

耳鬓斯磨(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九回)

风尘碌碌无可如何锦衣纨裤饫甘餍肥一技无成茅椽蓬牖瓦灶绳床

晨夕风露阶柳庭花了然不惑自怨自叹高谈快论荣华富贵利物济人

美中不足好事多魔乐极悲生人非物换静极思动无中生有安身乐业

离合悲欢青天白日青红皂白炎凉世态不可胜数自相矛盾不近人情

消愁破闷追踪蹑迹好货寻愁谋虚逐妄胡牵乱扯忽离忽遇指奸责佞

贬恶诛邪伤时骂世父慈子孝称功颂德从头至尾酌酒吟诗偷香窃玉

洗耳谛听粉妆玉琢惯养娇生敝巾旧服腰圆背厚面阔口方剑眉星眼

巨眼英雄

关键词:子弟书;《红楼梦》;语言;俗语;通俗化

子弟书作为一种通俗文艺、说唱艺术,它运用通俗语言是必然的,这也成为其语言的特质。而在取材众多小说戏剧的子弟书作品中,改编自《红楼梦》小说的这二十多篇作品总体来说是比较雅的,尤其是如《黛玉悲秋》、《葬花》、《露泪缘》等等,其中典故的运用、骈俪句式的排比、铺陈,给人以极为雅致、庄重的感觉。但它又的确是用浅近的语言,写出了一篇篇的红楼故事。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俗语”意为“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的生活经验和愿望。(1996年修订本,商务印书馆)

据统计,《红楼梦》中的俗语就有315条,其中加有“俗话说”这类冠词的前八十回有48条,后四十回有7条,合计55条。加有“古人说”一类冠词的前八十回有17条,后四十回有8条,合计25条;加有“常言“这类冠词的,前八十回有4条,

后四十回无。研究者还归纳出,《红楼梦》一书人物引用俗语最多的是王熙凤,共57条。引用俗语最多的章回是六十五回,共计16条。民间谚语有268条,成语有11条,歇后语52条,曹雪芹自己创造的有7条。曹雪芹使用的俗语,是比较宽泛的概念,应该包括了民间谚语、成语、古人的诗句和歇后语。所以给《红楼梦》中使用的俗语定一个标准就是指民间谚语、古语、格言、歇后语等,由劳动人民创造并在人们口头流传的经验的总结。《礼记·大学》中就说:“谚,俗语也。”俗语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通俗性和普遍流传性。曹雪芹对俗语的态度早在第一回中就明确了:“我虽不学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不可破一时之闷,醒同人之目,不亦宜乎?”其中的“村言”就是俗语。在文学作品中引用俗语,并不自曹雪芹才开始的。从宋元话本、杂剧以来,文学作品中引用俗语已是司空见惯的。据粗略统计《金瓶梅》所引用的俗语高达七百余条之多,几乎是《红楼梦》的一倍。

下面讨论一下《红楼梦》俗语的来源问题。

一是元明清初的小说戏曲,对《红楼梦》的创作有直接的影响。《西厢记》是对曹雪芹创作有最大影响的戏剧作品,无论是主题,还是情节,《红楼梦》原著有许多情节就是脱胎于《西厢记》的。如四十三回贾宝玉撮土为香私祭为王夫人迫害至死的金钏儿时茗烟代祝一回文字,脱胎于《西厢记》第一章第三折中鸳鸯降香第三柱则不语,而红娘代祝数语,道出鸳鸯心事一段。从语言上看,《西厢记》中许多唱词、道白,均为《红楼梦》所吸收。如“纱窗外定有红娘报”、“每日家情思睡昏昏”等等。《红楼梦》还吸收了《西厢记》中一些富有表现力的俗语。最典型的例子是《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红娘骂张生道:“你原来苗而不秀。呸!你是个银样镴枪头。”《红楼梦》二十三回黛玉骂宝玉道:“呸!你原来是苗而不秀,是个银样镴枪头二是历史典籍、古人诗词。《红楼梦》中第十五回“远水救不得近渴”,就出自《韩非子》;第六十五回所用的“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见于老子的《道德经》;“佳人薄命出自苏东坡的诗句“自古佳人多薄命”等等。

三是最重要的一个来源,也是俗语最丰富的,就是民间的俗语。曹雪芹《红楼梦》中引用了许多当时流行于北京地区,尤其是流行于旗人社会的俗语。其中有一些是直接从口语中采撷来的。例如“没吃过猪肉也看见过猪跑”(十六回)、“摇车里的爷爷,拄拐杖的孙子”(二十四回)、“清水下杂面,你吃我看见”(六十五回)等等。这些在小说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新鲜有趣,朴实自然。

四是自己的创造。《红楼梦》中有一些俗语是曹雪芹自己的创造。清人裕瑞在《枣窗闲笔》中,谓雪芹“善谈吐,风雅游戏,触境生春。闻其奇谈娓娓然,令人终日不倦。是以其书绝妙尽致。”可见曹雪芹是一个很风趣诙谐的人。例如作品中有主旨作用的护官符,还有有打油诗意味的好了歌等等所以,《红楼梦》的俗语,大部分是来自于元明清小说戏曲,相当大部分来自当时的民间,小部分来自历史典籍、古人诗词,极少是曹雪芹在“时谚”基础上的创造。那么直接来自于民间的说唱艺术,子弟书的俗语运用极为广泛,其来源也大致是元明清戏曲、小说、前人诗歌、词曲、历史典籍,更多是来自于当时生活中流行的口头语、俗语、谚语等等。戏曲家、民俗学家傅惜华先生曾说过:“子弟书……词句虽有时近于俚浅,妇孺皆晓,然其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出其口;极其真善美之致。其意境之妙,恐元曲而外殊无能与伦者也。”∞这里的“妇孺皆晓”道出了子弟书语言的通俗性,甚至近于“俚浅”,以浅近的俗语、俚语来创作,才能在民间具有普及推广的优势。子弟书用七言律诗的句子,再用一些其他字数的碎句做衬垫,这是它的句法基凋。启功先生分析认为:“正是因为修养不深,也就

是较少地受框子的限制,才能有这样的胆力”,“其实杜甫做诗时也未必像解诗的人想的那么多”,“子弟书的成就,恰在于胆,也恰在于浅。”

那么28篇《红楼梦》子弟书中,运用了哪些俗语呢?笔者归纳如下:

; 俗语出处备注

1、俗语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咱们的腰也不抵他汗毛拔一根。《二入荣国府》第一回刘老老语

《二入荣国府》第四回王熙凤语

3、上年纪老人更与老人亲。《二入荣国府》第五回叙述者语

5、古人云菽水承欢膝下舞,又有那堂上斑衣乐老亲。《二入荣国府》第八回叙述者语

6、古人云爱亲并爱亲之母,能为孝子必为贤孙。《二入荣国府》第九回宝玉语

7、自古道贞节二字女自根本,从一而终无变更。《芙蓉诔》第四回晴雯语

8、人说是闻名不如来见面。《芙蓉诔》第五回灯姑娘语(晴雯表嫂)

9、要知道人死焉能会再生? 《芙蓉诔》第六回黛玉语

10、薄命儿的红颜林黛玉。《露泪缘》第一回叙述者语

; 11、古人说穷乃攻书原不错,又道是书能解闷未必真。《露泪缘》第五同黛玉语

12、人世上不如意事常八九,随缘随分莫追求。《露泪缘》第六回王熙凤语

13、倒不如打开壁子说亮话。《露泪缘》第十回宝钗语

15、没见过这两个不知好歹的冤家呕死个人。《二玉论心》第一回贾母语

《二玉论心》头回诗篇

< 17、古人云韶光易过红颜易老&《葬花》第二回黛玉语

18、深知你花言巧语呆里藏奸。&《葬花》第四回黛玉语

、我与你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叠被铺床待吾眠。& 《葬花》第四回宝玉语

20、又谁知韶华有限悠然去,晚景无多一旦空。《悲秋》黛玉语

21、低声说你是倾国倾城我便是多愁多病。&p; 《双玉埋红》宝玉语

22、也是个银样镴枪头。; 《双玉埋红》黛玉语

; 23、唱一声如花美眷音多惨,接一句似水流年意更柔。《双玉埋红》叙述者语

24、又听那流水落花春去也,人间天上两悠悠。; 《双玉埋红》叙述者语

bsp; 《议宴陈园》二回刘老老语

其中叙述者语言中所运用的俗语有8条,其他都是出自作品人物之口,可见人物语言中自然运用适当的口语、俗语是在《红楼梦》子弟书中是更多运用的。那么子弟书语言的通俗性,对俗语的运用还体现在对俗语词汇和口头词汇的运用上。人物对话中最能体现俗语、口头语的运用,在对话中体现人物的不同性格,这在前面人物论中有所涉及,这里我们不妨就语言来看一看。归纳《红楼梦》子弟书中最有特色的人物语言,运用俗语词汇、口头词汇最有特色的主要是宝玉、黛玉、刘老老、凤姐、灯姑娘(晴雯表嫂)、傻大姐这几个人物。先来看看宝黛所说的俗语和俗语词汇、口语词汇。黛玉作为贵族小姐,从她的口中说出了6条俗语,占了较大的比例,加上宝玉的3条,光这对公子小姐所说的俗语就有9条之多。而二人在一起独处的时候,对话也较为随意,运用的俗语词汇比较多,可见两个人非同一般的关系。

例如《双玉埋红》中写宝黛在沁芳亭畔葬花,共读《西厢记》的温馨与和谐。

; 又翻一过要留心记,这宝玉在姑娘的身后咂嘴摇头。

低声说你是倾国倾城我便是多愁多病,这佳人听罢登时满面羞。

说你看了邪书拿我凑趣,我成了爷们玩,意儿逗笑儿的丫头。

一面说着一面就走,去到那太太房内去讲讲情由。

这宝玉着忙复又赔不是,说好妹妹恕我言语不防头。

我从此竞把绝大乌龟化,等妹妹百年之后叶落归秋。

将妹妹贤德行书勒石上,我替妹妹驮于背上万载无休。

林黛玉听言不免噗哧笑,说呸也是个银样躐枪头。

宝玉说这个也就该罚你,我也到太太房内诉情由。

黛玉说你当你能过目成诵,还有个一目十行在后头。

这一段宝玉一时兴起,引用了《西厢记》中的话,表达自己的心意。黛玉心里听着高兴,表面上还要佯装委屈,扬言要去太太房里告状。急得宝玉以趣语哄逗黛玉,说自己是“大乌龟”、“我替妹妹驼于背上万载不休”。这段有趣的自咒之语是对原著的化用,原著写宝玉急着赔不是道:“要有心欺负你,明儿我掉在池子里,叫个掘头鼋吃了去,变个大忘八,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儿,我往你坟上替你驼一辈子碑去。”而黛玉也转怒为喜,同样引用《西厢记》中的话“呸也是个银样躐枪头”,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两位主人公在一来一去,一退一进中,表现了亲昵随便、无拘无束的关系。而其中,俗语词汇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再比如《悲秋》第四回中,宝黛二人又一次有了矛盾冲突,宝玉一再安慰讨好,也不能好佳人的怒气平息下去。黛玉对他的一番话也是极为口语化的:

说起开罢那边给我斯文着坐,方才我出去了受不了外边的风。

刚刚的睡醒你又来缠我,我知道你是我命中的小人魔难星。

似这般拉拉扯扯成甚么样子,也不管人家的手腕子发酸骨节儿疼。

动不动有人无人来上头上脸,讨人嫌更比从前说话儿疯。

知道么一年小二年大也该把那脾气儿改,

何苦呢传出去又惹的别人好说不好听。

还有那一句言词奉劝你,二爷的话好歹别当耳傍风。

谁像你终朝只在女孩儿们一处里搅,

从没见一个胭脂儿常沾在爷们的嘴上红。

这其中的“起开罢”、“你是我命中的小人魔难星”、“讨人嫌”、“话儿疯”、“耳傍风”等等词语,是通俗的口语词汇,从黛玉的口中说出,可见黛玉与宝玉的关系之亲密,黛玉可以这样毫不掩饰地批评宝玉,而“魔难星”、“讨人嫌”等词,又反映出一种名贬实褒的意味。宝黛的语言中所运用的俗语词汇和口语词汇,体现了二人亲密无间的关系,即使是从较有文学修养的贵族公子小姐的口中说出这些话,也显得风趣、自然,增添了情趣,也增进了二人之间的感情。

再看看体现不同性格的、却又反映本色的自然口语从下面人物口中说出有什么样的效果。

作为农村老妪的刘老老,前面已经有专门的章节做过讨论和分析。这里在略加举例说明,刘老老的语言可以说是目不识丁的农村老太太的真实反映。“二入荣国府”闹出了很多的笑话,其中最能体现子弟书作者创新的还是老祖宗见到

刘老老的一问一答,这一文一俗,一个文话儿谦辞,一个是“有错岔批”,逗得满堂大笑。

先看看老祖宗是怎么问的:

因问道老亲家贵庚年多少?花甲还是七旬与六旬?

为什么年来未见亲家的面,多因为事务儿匆忙疏淡了亲。

你若是不嫌俭慢就请下榻,何妨呢旷几天儿在此处存。

“贵庚”、“花甲”、“七旬”、“下榻”,这样正式的文言话语,粗村的刘老老能听懂也就真是奇怪了。也难怪她会理解错误,答非所问了;

忙应道少年时耕种我全都会,如今衰老了力难禁。

老祖宗方才问我田多少,能多少呢二亩薄沙零四分。

我家里离城不远三十里,最好我不用七寻与八寻。

这几年年成不济没收麦子,就便忙谁敢疏忽断绝了亲。

等来年麦子收成磨些个白干面,我送来老祖宗姑娘们尝个新。

北屯里破庙中就有那上塔和下塔,没意思逛一会儿的工夫就腻死人。

好一通回答,“能多少呢”、“磨些个”、“就便”“腻死人”,这才是从刘老老口中可能说出的话了。同是老妇人,一富一贫,一文雅一粗疏,在这语言对白中身份地位、文化修养都得到了极其生动有趣的体现。再比如《三宣牙牌令》中,刘老老的酒令也极有意思,“是个人都会种庄稼”、“七三儿七四儿是小娃娃”、“要四称五快把秤拿”、“这枝花难道就常开不落,落了时无非结个大倭瓜”等等。《红楼梦》子弟书中,刘老老语言中的俗语词汇、口语词汇要丰富得多,这在前文分析人物时已经有所涉及,就不多加赘述了。

凤姐在众年轻女子中是没有什么文化的,吟诗也只能说出“一夜北风紧”这样的句子。但是她的社会阅历、她的见识胆略、她的圆通练达却是众年轻女子中无人能比的,即使是男人也未必比得过的。自然她也练的一副好口才,在老祖宗和王夫人面前颇得信任和宠爱。正因为她的文化背景,她的见识,才使她的语言也多用俗语或口语词汇,呈现较为通俗甚至粗俗的特点。例如子弟书《露泪缘》中第六回“误喜”,凤姐试探宝玉后对老祖宗的一段话,就充分说明了她的语言色彩:

看他病体虽然痊可,只提林字儿就像蜜里油。

有说有笑一团高兴,出来进去好像个活猴。

虽然暂时将他哄过,只恐怕当场要露楦头。

打破了灯虎儿如何是好,兀的不是一天好事变成愁!

这是凤姐形容宝玉在得知要娶林妹妹后兴奋的样子,“像蜜里油”,形容心情的无比快乐与甜蜜,“像个活猴”,可见他几乎高兴得不能自己了。“楦头”、“打破灯虎儿”和“兀的”都是俗语词,这里“灯虎儿”就是灯谜的意思,而“楦头”,本指制鞋或制帽时所用的模型,一般为木制的,这里的意思是“兀的”就是“这”的意思。可见,在凤姐的嘴中说出了如此地道的俗语词汇是非常合理的,也增加了形象性和生动性。

还有很有特色的,出现在《芙蓉诔》中的灯姑娘的语言,她是晴雯的表嫂,晴雯被撵出怡红院后,就是住在她的家里。原著对她没有过多的叙述,子弟书中也只有在此篇的第五回“遇嫂”才让她登态台亮相。在子弟书中,灯姑娘远比原著要风流,也远比原著要丰满,她说出的话,道出了她的见识,可见她的阅历,也反映了当时的市民爱好和审美趣味。

书画琴棋学过没有?笙管丝弦习过不曾?

街市上楚馆秦楼曾去走,城儿外花街柳巷可闲行?

平日间好碰湖来好压宝?爱抛球儿爱拉弓?

十锦的杂耍看不看?傀儡的戏儿听不听?

骰子老阳学过没有?天九的牌儿你能不能?

这反映了市井的爱好和趣味。灯姑娘和刘老老又有所不同,她是生活在城市的下层妇女,日常接触的都是这类的东西。而在她对宝玉的问话中也透露出一个信息就是,当时的人们对于琴棋书画、花街柳巷、碰湖压宝、抛球拉弓、看杂耍、听傀儡戏、玩牌九还是非常喜好的,可见当时的社会风貌和市民的休闲娱乐。这一些都是小说原著所没有的,是一个非常好的创新,不在于灯姑娘本人,而在于她的市井语言和她的语言中透露的社会文化信息。

最后再说说傻大姐。傻大姐在小说原著中出现过两次,都是起了一个关键的揭示真相的作用,一是她拾到香囊,才有了抄捡大观园;再就是她把宝玉要娶宝钗的消息透露给了黛玉。而子弟书中,只有《露泪缘》第二回“傻泄”中出现了傻大姐,她也无意中将消息泄露,惹动了黛玉的心头之恨,才有了下面一系列的情节。从情节构思上来说,子弟书这一部分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值得一提的是傻大姐和黛玉的对话,颇有意思,其中俗语词汇、口语词汇的运用非常丰富,符合人物的身份、背景,也对人物的性格的塑造起到很大作用:

(黛玉见傻大姐躲在山坡后哭)

忙问道丫头你哭因何事?有什么委屈你对着我说。

莫不是主子生气要责罚你?莫不是大丫头们把你挫磨?

那丫头傻头傻脑全不理,说人家委屈你怎么晓得!

林黛玉又是可怜又是可笑,说快快明言我替你撕罗。

大姐说方才我是无心的话,和那些姐姐们捞闲磕。

我姐姐不犯就打我,巴掌抡圆在脸上搁。

打得我火星乱爆金花滚,到如今还是嘴巴子生疼不敢摸。

黛玉说你这丫头真是傻,到底是为什么事情总不明白。

还只管冬瓜茄子胡拉扯,怄的我心烦谁合你耐磨!

因为是和智力水平有限的傻大姐说话,黛玉的语言也变得更加通俗了。“挫磨”、“撕罗”,都应该是当时的口语词,逼问傻大姐赶快把哭泣的原因说出来。那么傻大姐自然就是一通大白话了,“唠闲嗑”,说闲话、聊天,“数落”、“嚼舌”等等,现在在日常用语中也经常使用。还有后面的“忽喇巴儿的”、“打旋磨”都是形象的语言,一个是拟声词,一个是比喻词。黛玉随和、甚至哄逗傻大姐和傻大姐懵懵懂懂的对话场景也就如在眼前了。

以上列举的是《红楼梦》子弟书作品中人物的语言,运用俗语或俗语词汇、口语词汇的情况是比较多的,而且都极其符合人物的性格、背景和所处的环境,增加了文词的生动性和生活化。而在子弟书作品的叙述语言中,也大量运用了俗语或俗语词汇。例如《二入荣国府》第八回写道:“这婆子形容虽然笨他心中巧,常言道长老了的生姜更辣人。一句句捎言带语把艰难诉,奉承时随风儿上顺可人的心。来意原为是求周济,看光景搭讪着便把腿儿伸。”叙述者以客观的眼光叙述评价了刘老老,用俗语形容她是老生姜,是经过世事的。而刘老老也见风使舵,说着顺人心的话,讨人欢心。一句“随风儿上顺可人的心”,一个“搭讪”,把她的随意放松的心理状态勾画无疑。.

另外其他的《红楼梦》子弟书作品中运用俗语词汇和口语词也是很多的。例如“孤拐儿”、“兀的”、“腌臜”、“魔乱”等。这些都体现《红楼梦》子弟书语言的特殊味道,一方面是来自于对原著语言风格的借鉴,另一方面是来自于子弟书这一特殊体制对语言的要求。子弟书极具有京、津和东北一带的风格和特点,因为要符合唱故事的需要,所以音乐成为其重要因素之一,而它所押的十三道大辙就是北方俗曲压韵的依据。这二十多篇《红楼梦》子弟书作品多集中用人辰韵(八篇)、东中韵(七篇)和言钱韵(五篇),另外一七韵、花发韵、油求韵、波梭韵、江阳韵和遥条韵都有涉及。而更绝的是《露泪缘》,十三回正好用全了十三道大辙。作为曲艺的子弟书具有曲艺艺术的特征,例如特别注重运用日常生活的口头语言、俗语、俚语、歇后语及各种民间掌故,具有鲜活的时代风格和生活气息

三国演义红楼梦的成语及歇后语集锦

三国演义红楼梦的成语及歇后语集锦 本文是关于三国演义红楼梦的成语及歇后语集锦,感谢您的阅读! 《三国演义》 (一)成语 桃园三结义 三顾茅庐 草船借箭 割须断袍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三足鼎立 过五关斩六将 乌合之众 缓兵之计 死心塌地 虚张声势 步步为营 锦囊妙计 七步成诗 三顾茅庐 初出茅庐 危急存亡之秋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吴下阿蒙 才高八斗 如入无人之境 对酒当歌 煮豆燃萁 七步之才 八斗之才 老骥伏枥 望梅止渴 单刀赴会 木牛流马 鞠躬尽瘁 (二)歇后语 后主降魏--不知羞耻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刘备编草鞋--内行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曹操用人—唯才是举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关羽赴宴--有胆有魄 关羽看《春秋》--一目了然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关云长放屁--不知脸红 关公战李逵--大刀阔斧 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关羽做木匠—大刀阔斧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孔明挥泪斩马谡—执法如山 孔明练琴--老生常谈 孔明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菜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张飞讨债--声势凶 张飞上阵--横冲直撞 张飞戴口罩--显大眼 张飞卖秤砣--人强货硬 张飞拆桥--有勇无谋

道德经中经典句子

道德经中经典句子 导读:本文是关于道德经中经典句子,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2、故从事而道者,道德之;同于德者,德德之;同于失者,道失之。信不足,有不信。 3、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百丈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知人者智,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6、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7、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8、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 9、水至柔而至刚,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为百谷之王,善处其下也。上善若水。 10、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且久者,是因为不自生,故能长生,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1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

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12、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13、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4、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若冬涉川,犹若畏四邻,俨若客,涣若冰将释,敦若朴,浑若浊,旷若谷。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能弊复成。 15、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若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16、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慾,绝学无忧。 17、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18、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 19、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20、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21、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22、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完整版)红楼梦题库及答案

1、《红楼梦》中,香菱的本名是()。 2、“根并荷花一颈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这四句判词概括了()一生的遭遇和命运。 3、大观园中,宝玉住怡红院,宝钗住(),()住缀锦园,惜春住的是()。 4、“茅檐土壁,槿篱竹牖”描写的是大观园中何处建筑:()。 5、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一语出于《红楼梦》中()之口。 6、有“小宝钗”、“小黛玉”之称的两个人分别是()和()。 7、《红楼梦》中涉及到贾府五代人,即()字辈、“代”字辈、()字辈、“玉”字辈和“草”字辈。 8、《红楼梦》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以一部专书的形式形成了一门独特的学问,称为()。 9、《红楼梦》第十七回到第十八回元妃省亲,点了四出戏,其中“伏元妃之死”的是(),出自()。 10、贾府姐妹中,迎春的父亲是(),探春的父亲是(),惜春的父亲是()。 11、《红楼梦》的作者(),中国()代伟大的文学家、诗人,名(),字(),号(),又号()、()。 12、不止一次出现在大观园中、常被大家取笑戏弄的一个平凡劳苦的农家老妇是(),她被林黛玉戏称为()。 13、《红楼梦》中有很多名篇佳句,例如,“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

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首诗题目是(),作者是()。 14、《红楼梦》中的四大丫鬟为()、()、()、()。 15、《红楼梦》以()和()的爱情悲剧为中心,写当时具有代表性的()、()、()、()四大家族的兴衰来揭露封建社会后期的种种黑暗和罪恶及其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对腐朽的封建统治阶级和即将崩溃的封建制度做了有力的批判,而对贵族叛逆者的歌颂曲折反映了当时正在滋长的()经济萌芽的因素。 16、《红楼梦》有很多别名,请写出其中两个()、()。 17、《红楼梦》中塑造了两个叛逆者的形象,分别是()和(),他们前世分别是()和()。 18、贾府的四春分别是()、()、()、(),取()之意。 19、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饮的仙茶叫(),品的酒叫(),听的歌曲叫()。 20、贾宝玉佩戴的玉叫(),薛宝钗佩戴的是(),史湘云佩戴的是()。 21、()是贾府的最高统治者,()负责管理贾府日常事务,()是在管理上最具改革色彩的女子。 22、“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是贾宝玉在太虚幻境看到的一句判词,这句预示了哪个女子的命运?()23、《红楼梦》中最有趣的情节是(),最凄惨的情节是(),

出自论语中的成语

出自论语中的成语 出自论语中的成语一: 1、言必有中:中:正对上。指一说话就能说到点子上。出处:《论语·先进》:“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2、鸣鼓而攻之:比喻宣布罪状,遣责或声讨。出处:《论语·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3、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4、见义勇为:看到正义的事便勇敢地去做。出处:《论语·为政》:“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5、逝者如斯:用以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出处:《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6、匹夫不可夺志:虽是平民也不可强迫他放弃主张。出处:《论语。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7、天下归心:形容天下老百姓心悦诚服。出处:《论语·尧曰》天下归心: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8、不耻下问: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的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出处:《论语·公治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9、轻裘肥马:穿着轻暖的皮袄,骑着肥壮的好马。形容生活阔绰。出处:《论语·雍也》:“赤之造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10、内省不疚:指自我反省,内心并不感到惭愧不安,即没有做有愧

于心的事。出处:《论语·颜渊》:“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11、述而不作:述:阐述前人学说;作:创作。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出处:《论语·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12、听其言而观其行:听了他的话,还要看他的行动。指不要只听言论,还要看实际行动。出处:《论语·公冶长》:“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13、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人到临死,他说的话是真心话,是善意的。出处:《论语·泰伯》:“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14、见危致命:在危急关头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同“见危授命”。出处:《论语·子张》: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15、朽木不可雕:这个成语也称“朽木粪土,比喻人已经败坏到不可救药的地步。出处:《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16、箪食瓢饮:形容极为清贫的生活。后用为生活简朴,安贫乐道的典故。出处:《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7、欲速不达:欲:想要。想求快速,反而不能达到目的。出处:《论语·子路》:“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出自红楼梦的成语

出自红楼梦的成语 导语:《红楼梦》是我国文学造诣最高的古典名著,下面是语文小编收集整理的的关于出自《红楼梦》的成语,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1.无法无天 解释:旧指不顾国法和天理,任意干坏事。现多形容违法乱纪,不受管束。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三回:贾政说宝玉道:“你在家不读书也罢了,怎么又做出这无法无天的事来。” 2.文风不动 解释:一点儿也不动。形容没有丝毫损坏或改变。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九回:(宝玉摔玉)“偏生那玉坚硬非常,摔了一下,竟文风不动。” 3.问长问短 解释:问:询问。仔细地问,表示关心。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十五回:“王夫人更不用说拉着甄宝玉问长问短,觉得比自己家的宝玉老成些。” 4.甜嘴蜜舌 解释:象蜜糖一样甜的话。比喻为了骗人而说得动听的话。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五回:(玉钏对宝玉说)“吃吧,吃罢!你不用和我甜嘴蜜舌的了,我都知道啊 5.头晕目眩 解释:头发昏,眼发花,感到一切都在旋转。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贾府贾琏住宅)“满屋里的东西都是耀眼争光,使人头晕目眩。” 6.天下乌鸦一般黑 解释:比喻不管哪个地方的剥削者压迫者都是一样的坏。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七回:(众人说薛姨妈家的当铺当票的事)“这更奇了,天下乌鸦一般黑,岂有两样的。” 7.挺胸凸肚 解释:凸:凸出。形容身壮力强,神气活现的样子。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刘姥姥在荣府大门前)“只见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坐在大门上,说东谈西。” 8.偷闲躲静 解释:摆脱杂务,得个清静。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9回:“第一个凤姐事多任重,别人或可偷闲躲静,独他是不能。” 9.通同一气 解释:串通在一起。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一十回:(何三引贼)众人道:“况且打死的贼是周瑞的干儿子,必是他们通同一气。” 10.偷偷摸摸 解释:形容瞒着别人做事,不敢让别人知道。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回:(金桂说薛蟠)“要做什么和我说,别偷偷摸

老子中的成语按顺序排列

功成不居 释义:居:承当,占有。原意是任其自然存在,不去占为己有。后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 出自:《老子》第二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3 无为而(之)冶 释义:自己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 出处:《道德经》第三章:“为无为,则无不为。” 4 和光同尘 释义:和、同:混合。和光:混合各种光彩;同尘:与尘俗相同。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消极处世态度。也比喻同流合污。 出自:《老子》第四章:“和其光,同其尘。” 5 多言数穷。 释义:言多必失,必有理屈之时。 出处:《道德经》第五章:”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7 地久天长 释义:时间长,日子久。 出自:《老子》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8 上善若水。 释义:说的是做人的方法,即做人应如水,水滋润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样的品格才最接近道。 出处:《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9 功成身退 释义:身:自身,自己。指大功告成之后,自行隐退,不再复出。 出自:《老子》第九章:“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金玉满堂 释义:堂:高大的厅堂。金玉财宝满堂。形容财富极多。也形容学识丰富。 出自:《老子》第九章:“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12 目迷五色。 释义:五色:各种颜色。形容颜色既多又杂,因而看不清。比喻事物措综复杂,不易分辨清楚。 出处:《道德经》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13 宠辱若惊 释义:惊:惊惶不安。无论受宠、受辱,心里都要振动。形容人非常计较得失。 出自:《老子》第十三章:“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道德经中的成语和释义

1.玄之又玄 原为道家语,形容道的微妙无形。后多形容非常奥妙,不易理解。出处《老子》第一章: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2.天长地久 跟天和地存在的时间那样长。形容时间悠久。也形容永远不变(多指爱情)。《老子》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3.上善若水 善:最完美;指的是最高境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处于众人所不注意的地方或者细微的地方,所以是最接近道的。水,无色无味,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无所滞,它以百态存于自然界,于自然无所违也。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4.金玉满堂 堂:高大的厅堂。金玉财宝满堂。形容财富极多。也形容学识丰富。《老子》第九章:“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5.视而不见 看它,却看不到;听它,却听不着。原是老子用来描述“道”的语言,说明“道”幽而不显,是无法用人的感官去把握的。后来指看见了同没有看见一样,听见了同没有听见一样,用来形容不重视,不注意。同“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老子》第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 6.微妙玄通 微妙:精微奥妙。精微深奥而灵通的道理。 《老子》第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7.见素抱朴 现其本真,守其纯朴。谓不为外物所牵。语出《老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能了解他人的人聪明,能了解自己的人明智。 9.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是指顺其自然,不妄为。“无不为”是说没有一件事是它所不能为的。万物恃道而生,万物之所为即道之所为,故道虽无形,却可有为。 10.若存若亡 有时记在心里,有时则忘记掉。用以形容若有若无,难以捉摸。 《老子》:“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11.大器晚成 原意“铸造越大的器皿(如鼎、钟)越晚成型。”喻指“越是大才能的人通常越晚成功。” 12.进道若退 指前进之道反若后退,出处《老子》:“明道若昧,进道若退。 13.大音希声 指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无声之音。《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王弼注:“听之不闻名曰希,不可得闻之音也。有声则有分,有分则不宫而商矣。分则不能统众,故有声者非大音也。” 14.大象无形 "大象无形"一语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一章。老子在说到"道"的至高至极境界时,引用了"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等说法,意思是:"最白的东西好象是污浊的,宏大的方正(形象)一般看不出棱角,宏大的(人)材(物)器一般成熟较晚,宏大的音律听上去往往声响稀薄,宏大的气势景象似乎没有一定之形"。"大象无形"可以理解为:世界上最伟大恢宏、崇高壮丽的气派和境界,往往并不拘泥于一定的事物和格局,而是表现出"气象万千"的面貌和场景。 15.知足不辱 懂得满足才不会受到屈辱。《道德经》第四十四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红楼梦中的成语知识讲解

红楼梦中的成语

红楼梦中的成语 词目粉妆玉琢1 发音fěn zhuāng yù zhuó 释义白粉装饰的,白玉雕成的。形容女子妆饰的漂亮或小孩长得白净。也用来形容雪景。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士隐见女儿越发生得粉妆玉琢,乖觉可喜,便伸手接来,抱在怀中,斗他玩耍一回。” 示例江山万里,变成了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峻青《瑞雪图》) 词目饫甘餍肥1 发音yù gān yàn féi 释义饫:饱食;餍:吃饱。饱食肥美的食品。形容生活优裕、奢侈。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当此日,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裤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德,以致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 示例 词目华冠丽服3 发音huá guān lì fú 释义冠:帽子。形容衣着华丽。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又行了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全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不开,只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 示例 词目倚财仗势3 发音yǐ cái zhàng shì 释义倚、仗:凭借。倚仗着自己的财产和势力。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表兄薛蟠,倚财仗势,打死人命,现在应天府案下审理。” 示例 词目郑重其事4 发音 zhèng zhòng qí shì 释义郑重:审慎,严肃认真。形容说话做事时态度非常严肃认真。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回:“所以郑重其事,必得三日后方进门。” 示例孙俊英背剪着手,~地在墙前站着看标语。(冯德英《迎春花》第六章) 词目金玉良缘5 发音jīn yù liáng yuán 释义原指符合封建秩序的姻缘。后泛指美好的姻缘。 出处都道是~,俺只念木石前盟。(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 示例 词目挺胸凸肚6 发音tǐng xiōng tū dù 释义凸:凸出。形容身壮力强,神气活现的样子。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史见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坐在大门上,说东谈西的。” 示例

老子道德经中的名句

老子道德经中的名句 老子名言集锦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可以说出的道理,不是永恒的道理;可以叫出的名称,不是永恒的名称。) 2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以地为法则,地以天为法则,天以道为法则,道以自然而然为法则) 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了解别人的人有智慧,了解自己的人有洞察力;战胜别人的人有力量,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强者) 4柔弱胜刚强(柔弱能战胜刚强) 5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最贵重的器物,总是最后制成;最大的声音,恰恰是没有什么声音;最大的形象,看来反而无形) 6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产生宇宙原始混沌物质,宇宙

原始混沌物质分裂成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产生新生的第三者,新生的第三者产生千差万别的事物) 7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知足则不会遭到羞辱,知道适可而止则不会遇到危险) 8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辫若讷(最圆满的好似有缺憾,但它的作用不会败坏;最充实的好似空虚,但它的用处不会穷竭。最正直的好似有些弯曲,最灵巧的好似有些笨拙,最善辩的好似口齿木讷) 9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从事学问,知识要天天增加;致力于提高境界,知识要天天减少。减少了再减少,最后达到无为,虽然无为,但一切事情又自然而然地成功) 10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真懂的人不乱说,乱说的人不是真懂) 11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做天下的难事,一定要从做易事开始;做天下的大事,一定要从做小事开始) 12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我不愿采取攻势而情愿采取守势,我不愿前进一寸而情愿后退一尺)

《红楼梦》人名谜语大全及答案

《红楼梦》人名谜语大全及答案 谜面:专营翡翠与玛瑙 (打一《红楼梦 》人名) 谜底:贾宝玉 解析:“贾”别解为“经商”。 谜面:干娘·白头格 (打一红楼梦人名) 谜底:贾母 谜面:鸣凤开基八百年 (打一《红楼梦》人物) 谜底:周瑞 谜面:莫等闲白了少年头打《红楼梦》中一人物 谜底:惜春 谜面:寒从夜半起 (打一《红楼梦》人名) 谜底:冷子兴 解析:“夜半”指子时。 谜面:而吾以捕蛇独存 (打一《红楼梦》人名) 谜底:蒋子宁 谜面:不教胡马度阴山·折屐格 (打一《红楼梦》人名) 谜底:李守忠 谜面:可怜花落去 (打一《红楼梦》人名) 谜底:惜春 解析:“春”别解为春色。 谜面:人在市场中(《红楼梦》人名) 谜底:贾环 谜面: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打《红楼梦》人名二) 谜底:赖大家的,智能 谜面:三八多面手 (打一《红楼梦》人名) 谜底:巧姐 谜面:让火给烧个半死 (打二字《红楼梦》人物) 谜底:焦大 解析:谜底别解为“烧焦范围大”。 谜面:冰雹大作 (打一《红楼梦》人名) 谜底:冷子兴 谜面:门上张贴新春联 (打《红楼梦》人名二)
1/5

谜底:舍儿,陈瑞文 谜面:九美图 (打红楼梦人名二) 谜底:多姑娘,入画 谜面:千金买笑 (打《红楼梦》人名二) 谜底:文化,来喜 谜面:口惠而实不至 (打一《红楼梦》人名) 谜底:空空道人 谜面:《红楼梦》与《莺莺传》 (打一成语) 谜底:一石二鸟 解析:“红楼梦”又名“石头记”;“莺”别指“黄鹂”,是一种鸟名。 谜面:入梅后身怀六甲 (打《红楼梦》人名三) 谜底:夏三,王夫人,来喜 谜面: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打《红楼梦》人名二) 谜底:终了,陈也俊 谜面:顾客盈门 (打一《红楼梦》人名) 谜底:来旺 谜面:述说湖南掌故 (打三字《红楼梦》人名) 谜底:史湘云 解析:“湖南”简称“湘”,“云”字义为说。 谜面:三元及第 (打《红楼梦》人名二) 谜底:门子,多官儿 谜面:目迷金粉总虚化 (打一《红楼梦》人名) 谜底:色空
2/5

道德经中的名言警句

道德经中的名言警句 导读:1、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2、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3、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4、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5、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也。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6、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8、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9、持而盈之,不若其以。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1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1、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1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13、生命,除了生命本身之外,一无所有。 14、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15、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 16、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17、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8、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19、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20、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21、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22、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23、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24、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25、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6、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27、天下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出自吕氏春秋的成语

不教之教 读音:bù jiào zhī jiào 释义:不以直接的教育方式而进行的教育。指在日常言行中很自然地进行的薰陶。 出自:《吕氏春秋·君守》:“不教之教,无言之诏。” 造句:这位身经百战的将军,虽身居高位,却保持着朴素的传统,这对我们是不教之教。 用法:这位身经百战的将军,虽身居高位,却保持着朴素的传统,这对我们是~。 按兵不动 读音:àn bīng bù d?ng 释义:按:止住。使军队暂不行动。现也比喻暂不开展工作。 出自:《吕氏春秋·恃君览》:“赵简子按兵而不动。” 造句:又听得寨前炮响,史文恭按兵不动,只要等他入来,塌了陷坑,山后伏兵齐起,接应捉人。(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八回) 博闻辩言 读音:b? w?n biàn yán 释义:博:多。闻:传闻。辩言:巧言。形容道听途说,似是而非的言论。 出自:《吕氏春秋·疑似》:“患人之博闻辩言而似通者。” 不偏不党 读音:bù piān bù dǎng 释义:不偏向任何一方。 出自:《吕氏春秋·士容论·士容》:“士不偏不党。” 不知轻重 读音:bù zhī qīng zh?ng 释义:不懂得事情要紧不要紧。 出自:《吕氏春秋·本生》:“今世之人,惑者多以性养物,则不知轻重也。”

造句:婆子们不知轻重,说是这两日有些病,恐不能就好,到这里问大夫。(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0九回) 尝鼎一脔 读音:cháng dǐng yī luán 释义: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脔:切成块的肉。尝鼎里一片肉,就可以知道整个鼎里的肉味。 出自:《吕氏春秋·察今》:“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 造句:那上等的,自有一班王孙公子去问津,那下等的,也有那些逐臭之夫,垂涎着尝鼎一脔。(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读音:yāng jí chí yú 释义:比喻无缘无故地遭受祸害。 出自:《吕氏春秋·必己》:“宋桓司马有宝珠,抵罪出亡,王使人问珠之所在,曰:‘投之池中。’于是竭池而求之,无得,鱼死焉。此言祸福之相及也。” 造句:我是个平凡的人,不幸生在不平凡的时代,“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无端惹出许多是非。(柯灵《回看血泪相和流》)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含贬义 登高望远 读音:dēng gāo wàng yuǎn 释义:登上高处,看得更远。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远大。 出自:《吕氏春秋·顺说》:“顺风而呼,声不加疾也,际高而望,目不加明也,所因便也。” 伐性之斧 读音:fá xìng zhī fǔ 释义:伐:砍伐;性:性命,生机。砍毁人性的斧头。比喻危害身心的事物。 出自:《吕氏春秋·本性》:“靡曼皓齿,郑卫之音,务以自乐,命之曰伐性之斧。”

描写红楼梦成语

描写红楼梦的成语?哀哀欲绝 ?哀痛欲绝 ?巴高望上 ?百里挑一 ?傍观冷眼 ?变生不测 ?踧踖不安 ?大手大脚 ?丁是丁,卯是卯?丢三落四 ?东风压倒西风 ?对头冤家 ?粉妆玉琢 ?风刀霜剑 ?风雨无阻 ?拱肩缩背 ?孤标傲世 ?光宗耀祖 ?喊冤叫屈 ?横行霸道 ?花枝招展 ?华冠丽服 ?话里有话 ?话中有话 ?娇生惯养 ?金玉良缘 ?井水不犯河水 ?救世济民 ?可有可无 ?口齿伶俐 ?兰桂齐芳 ?临阵磨枪 ?满腹疑团 ?没精打采 ?拿腔作势 ?能说会道 ?年轻力壮 ?蹑手蹑脚 ?弄鬼掉猴 ?贫嘴薄舌 ?贫嘴贱舌 ?平心静气 ?强死强活

?轻嘴薄舌 ?情天孽海 ?求亲靠友 ?人多手杂 ?人仰马翻 ?日久天长 ?入不敷出 ?三灾八难 ?善罢干休 ?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十病九痛 ?数一数二 ?所作所为 ?陶情适性 ?提名道姓 ?天长日久 ?甜嘴蜜舌 ?铁面无私 ?挺胸凸肚 ?通同一气 ?偷梁换柱 ?万象更新 ?文风不动 ?无精打采 ?无情无义 ?无缘无故 ?嬉皮笑脸 ?小题大作 ?新来乍到 ?心到神知 ?心神不定 ?悬灯结彩 ?寻根究底 ?眼不见,心不烦 ?扬长而去 ?养家活口 ?一针一线 ?移船就岸 ?疑团满腹 ?怡情悦性 ?倚财仗势 ?倚姣作媚 ?有天没日 ?饫甘餍肥

?赞不绝口 ?郑重其事 ?自出心裁 ?挨冻受饿 ?安分守已 ?安身乐业 ?熬油费火 ?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安心乐业 ?安心乐意 ?半吐半露 ?包揽词讼 ?半新半旧 ?报效万一 ?抱不平 ?抱打不平 ?避人眼目 ?不差上下 ?不顾前后 ?不抗不卑 ?薄情无义 ?不干不净 ?不问不闻 ?才貌俱全 ?搀前落后 ?茶饭无心 ?长篇大套 ?长谈阔论 ?称功颂德 ?称奇道绝 ?趁心如意 ?逞妍斗色 ?吃着碗里瞧着锅里?持戈试马 ?齿落舌钝 ?抽抽噎噎 ?丑态毕露 ?出其不备 ?出世离群 ?触处机来 ?盛筵必散 ?当家立计 ?当家立事 ?当家立业

浅谈《红楼梦》中成语的翻译策略

浅谈《红楼梦》中成语的翻译策略 ——以杨宪益、戴乃迭的全译本为例摘要:本文主要从翻译策略角度出发,讨论《红楼梦》中的成语翻译。文章第一部分主要讨论了直译、意译、套译、加注法和增译法在《红楼梦》成语翻译中的运用;第二部分主要对成语翻译的策略进行总结,从而使我们在以后的成语翻译中更好的传达原文信息。 关键词:成语翻译、翻译策略 一、成语使人们长期沿袭使用的、结构基本固定的短语或短句。成语结构紧密、意义精辟,是从语言中提炼出来的特殊成分,也是该语言修辞手段和文化积淀的集中体现。《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精华,运用了大量的成语,这些成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并折射出东方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我国与英美国家文化差异甚大,要将孕育于中国文化背景中的成语翻译成英语而又不产生冲突并非易事,因而也可以说成语是最难翻译的语言现象之一。杨宪益、戴乃迭的译本在成语翻译上处理的十分妥帖,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翻译策略进行探讨: 二,翻译策略 直译法: 直译法是译本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对于含义比较明确,寓意并不太深,英译后不会引起文化冲突的成语,一般用直译法。它用词简练,意思明了,保留了原文的表达方式,能最大限度的在译文中再现成语中的形象和修辞色彩。例如:1.宝玉听见,正中心怀,便让他两个去了。 As this was what Baoyu had hoped for, he let them go.(第78回) 2. 只因薛蟠天性是“得陇望蜀”的,如今得娶了金桂,又见金桂的丫鬟宝蟾,有三分姿色,举止轻浮可爱,便时常要茶要水的故意撩逗她。 Now Xue Pan was a living example of the saying, “To cover the land of Shu after getting the region of Long.”… 在第一个例子中,“正中心怀”指正好投合自己的心意,杨将其翻译为“this was what… had hoped for”,保留了原文的表达方式;在第二个例子中,“得陇望蜀”指得到了陇还想得到蜀,译文中将其译为“To cover the land of Shu after getting the region of Long”,也是采用直译的方法再现了原文的意思,简单明了。 意译法 汉语成语具有的民族文化特色在很多情况下在译语中很难用直译法再现。为了确保译文读者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我们常常采用意译的手法,从而简洁明快的反映出成语的喻意。例如: 便与王夫人凤姐商议道:“我看宝玉竟是魂不守舍,起动是不怕的…” The Lady Dowager consulted Lady Wang and Xifeng and proposed, “Baoyu may have lost his mind but I can’t see that going out would hurt him…”(第98回)1,我们奶奶原也是见过的,又且门当户对的,也就依了。 As she had see the girl and the two families were well matched, she agreed.(第79回) 2,想了一想:“如今若学那世俗之奠礼,断然不可;竟也还别开生面,另立个排场,风流奇异,于世无涉,方不负我二人之为人。”

道德经中关于道的比喻

道喻 引言:道何形?道何状?道之不可形状,以至于《道经》篇首,老子先作“道可道,非常道”之言,其后又有“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之语。然《道德经》其书中五千有言,并非无物,盖欲言一二“非常道”之道,使闻之者能稍近于大道。是故其中多有以物喻道:一者,可使人略观道之一二,虽如管窥,亦见一斑;二者,道生万物,故于万物皆可观道。于此,愿以陋见,浅谈五千言中道之喻。 1、如渊似谷,处下不盈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道若渊;“谷神不死”,道若谷。渊、谷,处地势之下,道亦能处下,“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处下者为阴柔,道家之所贵;“持而盈之,不如其已”,盈者,道家之所恶,道若渊谷之不盈,亦不因盈而损。 2、玄牝之门,天地之根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以玄牝喻道,一者玄牝能生育,如道之生育万物,为天地之根;二者生育者在先,“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言道之先于天地万物;三者,如母之生子,而终不以之为功,道岂不亦然?“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四者玄牝为雌,亦为阴柔之贵。 3、赤子之心,婴儿未孩 书中五千言,多有以婴儿赤子喻道,盖因道“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浑然天成,未见矫作,“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道至朴而无欲,如赤子婴儿,不与万物争。 4、川谷之归,道若江海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道能处万物之下,虽至朴而小,然而“天下莫能臣也”。如川谷之水,皆下归于江海,“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置于人,则王侯若能如此,“万物将自宾”。 5、张弓之理,甘露自均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道无所偏私,以万物为刍狗,不作贵贱之别,不以尊卑为分,损其有余而补不足,若甘露之降而自均。

小升初四大名著成语归类及出自古诗词的成语

小升初成语归类(一) (一)出自《西游记》的成语 必由之路倒打一耙火眼金晴叫苦连天不打自招无拘无束摇身一变抓耳挠腮(二)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 步步为营初出茅庐单刀赴会鼎足三分刮目相看锦囊妙计乐不思蜀 七擒七纵三顾茅庐舌战群儒手不释卷身在曹营心在汉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三)出自《水浒传》的成语 逼上梁山天诛地灭调兵遣将逢凶化吉扶危济困横七竖八近火先焦 偷鸡摸狗有眼不识泰山霜案叫绝一马当先手起刀落人非草木 养兵千日,用在一朝不打不相识 (四)出自《红楼梦》的成语 鬼鬼祟祟丢三落四拍案叫绝横行霸道狐朋狗友花枝招展 难舍难分青红皂白贫嘴贱舌无法无天金玉良缘 (五)出自《史记》的成语 完璧归赵负荆请罪指鹿为马韦编三绝纸上谈兵四面楚歌破釜沉舟约法三章多多益善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运筹帷幄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六)出自《论语》的成语 温故知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逝者如斯不舍昼夜见贤思齐不耻下问 敏而好学有教无类三人行必有我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七)出自古诗词的成语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寸草春晖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春色满园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千门万户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心有灵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不拘一格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柳暗花明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万紫千红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无可奈何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春风得意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青梅竹马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粉骨碎身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庐山真面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剪烛西窗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杳如黄鹤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长风破浪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源头活水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老骥伏枥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一物是人非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悲欢离合

《红楼梦》故事梗概、主要人物性格分析、优美句段、出自红楼梦的成语及人物关系图

红楼梦故事梗概 ●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通灵宝玉)(娇杏) 僧道谈论绛珠仙草为神瑛侍者还泪之事。僧道度脱甄士隐女儿英莲未能如愿。甄士隐与贾雨村结识并资助其进京赶考。 元宵佳节英莲丢失,三月十五火灾殃及,甄士隐投靠丈人封肃但却生活不济,最后士隐解“好了歌”,选择出家。 ●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贾敏) 士隐丫头娇杏被雨村看中。雨村发迹后先娶娇杏为二房,不久扶正。雨村因贪酷被革职,给巡盐御史林如海独生女儿林黛玉教书识字。 贾雨村村肆偶遇冷子兴,冷子兴言说贾府的人物关系,谈论贾府的潜在危机;谈论宝玉聪明淘气,常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谈论邪正二气及大仁大恶之人;交代王熙凤的特点。 ●第三回托内兄如海荐西宾接外孙贾母惜孤女 (贾政)(贾雨村)(林黛玉) 黛玉母逝;贾母要接外孙女黛玉;林如海写信给贾政为雨村谋求复职。 黛玉进贾府,不肯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怕被人耻笑。贾母疼爱林黛玉;“凤辣子”出场;王夫人要黛玉不要招惹宝玉;宝黛相会,一见如故。 ●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甄英莲)(冯渊)(小沙弥)(薛蟠打死冯渊)雨村补授应天府,薛蟠与冯渊争买英莲,冯渊被打死。薛蟠进京,雨村欲拿薛蟠,当日葫芦庙小沙弥、如今雨村门子阻其发签,说薛家乃“护官符”上之“雪”(薛)。雨村听门子之计,徇情枉法。 薛家“百万之富”,薛母乃王子腾之妹,与贾政夫人王氏一母所生。

薛蟠要自家另住,薛姨妈要和王夫人“厮守几日”。进贾府后住梨香院。 ●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 贾母怜爱黛玉如宝玉;宝钗来后,人多倾向之,黛玉不忿;宝玉视其如一,略偏于黛玉;二人因亲密后生口角。 东府梅花盛开,尤氏请贾母、邢夫人、王夫人等赏梅。秦氏(乃贾母“重孙媳妇中第一个得意之人”)领宝玉去她房中安睡。梦中宝玉幻游太虚幻境,观看“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及“又副册”,并且聆听了新制《红楼梦》十二支曲调。 ●第六回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贾宝玉拉袭人同领警幻仙子所训云雨之事。 刘姥姥因家境艰难,想到贾府投靠亲戚捞点好处。周瑞家的给刘姥姥介绍凤姐:“年纪虽小,行事却比世人都大,出挑的美人一样的模样儿,少说些有一万个心眼子,再要斗口齿,十个男人斗不过她一个,就只待下人未免太严些个”。 刘姥姥先见平儿,误以为凤姐。凤姐初会刘姥姥,态度不热不冷。 凤姐和贾蓉说借玻璃炕屏的事。 ●第七回送宫花贾琏戏熙凤宴宁府宝玉会秦钟 (周瑞家的路过听到的)(尤氏特地请王熙凤去宁国府逛逛)周瑞家的找王夫人回话,薛王二人长篇在套地谈家务人情.薛姨妈托她到王夫人处给迎、探、惜和凤姐送宫花,她女儿求她为女婿冷子兴说情(因卖古董和人打官司);给黛玉送宫制假花,黛玉用话刺周瑞家的。 凤姐言珍大嫂子叫她明日过去逛逛,王夫人答应叫去。 秦氏向宝玉介绍她弟秦钟,凤姐要见,贾蓉带来见凤姐。 秦宝二人互相倾慕,宝玉要秦钟来贾府私塾读书。 焦大当着凤姐和宁府诸人面骂街。 ●第八回贾宝玉奇缘识金锁薛宝钗巧合认通灵

老子中的成语(已排版)

老子中的成语 1.功成不居 释义:居:承当,占有。原意是任其自然存在,不去占为己有。后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 出自:《老子》第二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2.无为而(之)冶 释义:自己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 出处:《道德经》第三章:“为无为,则无不为。” 3.和光同尘 释义:和、同:混合。和光:混合各种光彩;同尘:与尘俗相同。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消极处世态度。也比喻同流合污。 出自:《老子》第四章:“和其光,同其尘。” 4.多言数穷。 释义:言多必失,必有理屈之时。 出处:《道德经》第五章:”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5.地久天长 释义:时间长,日子久。 出自:《老子》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6.上善若水。 释义:说的是做人的方法,即做人应如水,水滋润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样的品格才最接近道。 出处:《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7.功成身退 释义:身:自身,自己。指大功告成之后,自行隐退,不再复出。 出自:《老子》第九章:“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8.金玉满堂 释义:堂:高大的厅堂。金玉财宝满堂。形容财富极多。也形容学识丰富。 出自:《老子》第九章:“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9.目迷五色。 释义:五色:各种颜色。形容颜色既多又杂,因而看不清。比喻事物措综复杂,不易分辨清楚。 出处:《道德经》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10.宠辱若惊 释义:惊:惊惶不安。无论受宠、受辱,心里都要振动。形容人非常计较得失。 出自:《老子》第十三章:“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11.不可名状 释义:名:用言语说出;状:描绘,形容。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出自:《老子》第十四章:“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12.听而不闻 释义:闻:听。听了跟没听到一样。形容不关心,不在意。 出自:《老子》第十四章:“听之不闻名曰希。”《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13.涣然冰释 释义:涣然:流散的样子;释:消散。象冰遇热消融一般。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 出自:《老子》第十五章:“涣兮若冰之将释。” 14.芸芸众生 释义:芸芸:形容众多;众生:原指一切生物,后指许多人。原指世间的一切生灵。后多指大群无知无识的人。 出自:《老子》第十六章:“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19

出自《道德经》的成语及解释

出自《道德经》的成语及解释篇一 1、爱素好古:〖解释〗指爱好朴质,不趋时尚。——出自第19章 2、被褐怀玉:〖解释〗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美玉。比喻虽是贫寒出身,但有真才实学。——出自第22章 3、长生久视:〖解释〗久视:不老,耳目不衰。形容长寿。——出自第59章 4、宠辱若惊:〖解释〗无论受宠:受辱,心里都要振动。形容人非常计较得失。——出自第13章 5、出生入死:〖解释〗原意是从出生到死去。后形容冒着生命危险,不顾个人安危。——出自第50章 6、大器晚成:〖解释〗大器:比喻大才。指能担当重任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较晚。也用做对长期不得志的人

的安慰话。——出自第41章 7、大巧若拙:〖解释〗拙:笨。指真正聪明的人,不显露自己,从表面看,好象笨拙。——出自第45章 8、根深蒂固:〖解释〗蒂:指瓜:果:茎:枝相连处。比喻基础深厚,不容易动摇。——出自第59章 9、祸福相倚:〖解释〗指祸与福相因而生。——出自第58章 10、鸡犬相闻:〖解释〗指人烟稠密。——出自第80章 篇二 1、进寸退尺:〖解释〗进一寸,退一尺。比喻得不偿失。——出自第69章 2、佳兵不祥:〖解释〗指再好的用兵都是不吉利的。——出自第31章 3、地久天长:〖解释〗时间长,日子久。——出自第7章 4、多藏厚亡:〖解释〗厚:大;亡:损失。指积聚很多财物而不能周济别人,引起众人的怨恨,最后会损失更大。——出自第44章

5、功成身退:〖解释〗身:自身,自己。指大功告成之后,自行隐退,不再复出。——出自第9章 6、功成不居:〖解释〗居:承当,占有。原意是任其自然存在,不去占为己有。后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出自第34章 7、绝圣弃智:〖解释〗圣:智:智慧,聪明。弃绝聪明才智,返归天真纯朴。这是古代老:庄的无为而治的思想。——出自第19章 8、来者不善:〖解释〗强调来人不怀好意,要警惕防范。——出自第81章 9、目迷五色:〖解释〗五色:各种颜色。形容颜色既多又杂,因而看不清。比喻事物措综复杂,不易分辨清楚。——出自第12章 10、轻诺寡信:〖解释〗轻易答应人家要求的,一定很少守信用。——出自第63章 篇三 1、若存若亡:〖解释〗有时记在心里,有时则忘记掉。用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