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护理学第六章老年人休息与活动的护理

老年护理学第六章老年人休息与活动的护理
老年护理学第六章老年人休息与活动的护理

老年护理学第六章老年人休息与活动的护理

————————————————————————————————作者: ————————————————————————————————日期:

?

第六章老年人休息与活动的护理

学习目的及要求

1.了解与休息和活动相关的系统、组织老化牲改变

2.掌握老年人活动能力的评估、老年人活动应遵循的原则

3.熟悉老年人常见问题的危险因素及护理要点(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骨质疏松、骨关

节炎、老年挛缩、老年高血压)

4.掌握老年骨折的特点、老年骨折的常见部位

重点

1. 掌握老年骨折的特点、老年骨折的常见部位

第一节与休息和活动相关的系统、组织老化牲改变

一、骨骼、肌肉系统

1.骨骼人到中老年,骨的大小和外形变化不明显.但骨骼中的有机物质如骨胶原、粘多糖蛋白含量明显减少,使骨的弹性和韧性减弱。同时骨的内部结构也出现明显的变化·如骨皮质变薄,骨小梁减少变细,引起骨密度减少.导致骨质疏松。随着骨总量的减少,骨骼力学性能明显减退,甚至不能承受正常的生理负荷,骨骼容易发生变性和骨折。

2关节.

(1)关节软骨:老年人关节软骨的改变最为明显。随着增龄,关节软骨的含水量、亲水性的粘多糖、硫酸软骨紊A减少,胶原含量增加,导致关节软骨钙化及纤维化而失去弹性,使关节软骨对外界机械应力减弱。由于长期的磨损.导致关节软骨面变薄,软骨粗糙、破裂,完整性受损,软骨剥离形成游离体.即“关节鼠”.可使老年人在行走时关节疼痛;由于关节软骨变性,使连接与支持骨和关节的韧带、腱膜、关节囊因纤维化和钙化而僵硬,关节活动受限;有时可因关节软骨全部退化,使老年人活动时关节两端的骨面直接接触而引起疼痛。此外,在退化的关节软骨边缘出现骨质增生形成骨刺,导致关节活动障碍更加明显。

(2)滑膜:老年人滑膜细胞的细胞质减少,引起循环障碍。促使关节软骨变性.导致软骨损伤。

(3)关节软骨的营养和代谢:关节软骨的营养供给可因关节受压、营养的减少等受到影响,使软骨进一步老化。‘

3.骨骼肌老年期骨骼肌总量可减少到仅占体重的25%。肌力也减退,易出现肌疲劳。加上老年人脊髓和大脑功能的衰退,恬动减少,导致骨骼肌动作反应迟钝,故老年人一般动作迟缓.运动幅度降低.很难完成复杂动作。’

二、心血管系统

1心脏

(1)心排血量:老年人心肌收缩的速度与强度降低;静脉壁弹性减少,导致回心血量减少;加上老年人心室壁顺应性睡低,心排血量减少,故在最大活动昔时,会导致心排血量无法上升到预期值。

(2)心率:随着增龄,老年人的静息心率轻度减少,最大运动心率明显减慢。

2·血管由于硬化与纤维化,老年人血管失去弹性,钙盐沉积,管腔狭窄,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性增加。毛细血管变薄、变硬,阻碍了组织营养物质和氧气的交换。由于血管弹性消失、皮肤变薄及皮下脂肪减少,老年人头、颈部及四肢的血管显得格外突出。

3·血压由于老化均可致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弹性减弱。尤其是大动脉的弹性储备作用大大减弱,使心室收缩产生的压力几乎不变地传至主动脉,导致收缩压升高。而舒张期主动脉又无明显的回缩,舒张压升高不明显,使脉压差增大。因此,老年人高血压以收缩压升高为主。同时由于外周静脉滞留量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加大,也会引起部分老年人出现舒张压升高。另外,长期高血压的代偿,使压力感受器敏感陛降低,老年人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三、呼吸系统

l·胸廓及呼吸肌老年人胸廓的前后径增大,胸廓由扁圆形变为桶状。肋软骨钙化及肋骨关节韧带的硬化等,使胸廓活动度受到限制。老年人呼吸肌萎缩,深吸气时膈肌活动度减少,肌力减弱,使呼吸效能降低。因此,老年人的肺功能降低,呼吸容量减少。

2·呼吸道老年人气管、支气管粘膜上皮萎缩,粘膜下腺体和平滑肌萎缩,弹性组织减少,部分纤毛倒伏,软骨钙化或骨化。因此气管及支气管内径增大。但小气道杯状细胞数量增多,分泌亢进,粘液潴留,可导致管腔狭窄,增加气道内在阻力,尤其是呼气阻力增加而容易发生呼气性呼吸困难。

3肺老年人的肺组织萎缩,体积变小,重量减轻;肺泡壁断裂,肺泡互相融合,使肺泡数量减少而肺泡腔变大,肺泡面积减少,气体交换面积由30岁时的75m2。减至70岁时的60m2;肺泡壁弹性纤维减少,甚至消失;加之变性,胶原蛋白的交联增多,致肺硬度增加,肺泡的回缩力减弱。导致老年人呼气末肺残气揖增加·肺活量减少,最大呼气量也减少;肺泡隔中毛细血管数量和管内的血流量均减少,肺泡与血液气体交换能力降低,老年人动脉血氧分压水平随增龄而下降。

四、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的老化改变多种多样,但影响老人休息和活动的神经因素因人而异。老年人丘脑下松果体的萎缩及其分泌功能的减弱,使睡眠的生理时相发生变化,老年人经常在白天坐着打盹,夜间又睡不着,总睡眠时间减少,睡眠质量差,使老年人的休息和活动受到影响。老年人因前庭器官过分敏感,会导致对姿势改变的耐受力下降致平衡感缺失,因此要强调老年人话动的安全性。老化使脑组织的血流量和耗氧量下降,大脑的兴奋和抑制过程的转换较慢,脑的生理功能低下,导致老年人对事情的反应时间或反射时间延长,表现为老年人运动的协凋性和灵活性较差,行为迟缓。

第二节老年人的休息与活动需求

一、老年人的休息与睡眠

促进老年人休息与睡眠的措施包括:①生活节律;②合理休息;③睡眠卫生;④适度活动

二、老年人的活动

(一)老年人活动能力的评估

主要评估:①老年人现存的活动能力;②基本的体格检查,包括心血管系统、骨骼系统、神经系统,尤其是老年人的协调情况及步态,并评估对活动产生的影响;③老年人目前用药情况,作为活动后用药的参考;④了解老年人的活动史,包括目前的活动程度、过去的活动习惯、对活动的态度及有关知识等;⑤评估老年人目前活动耐受力,与老年人共同制定活动

活动目标,,如恢复自我照顾能力或增加对活动的耐受性;⑥了解老年人活动前后的情况,如活动前是古作热身运动,活动后是否缓慢停止等;⑦每次给予新的活动内容时,都应评估老年人对该项活动的耐受性,是否出现间歇性跛行、异常心率、疲惫不堪、呼吸急促等情况;

⑧评估老年人活动的环境是否便利、安全。

(二)老年人活动的种类、活动量

老年人的活动量与活动种类及强度应根据个人的能力及身体状况选择。一般认为每天活动所消耗的能量,如果在4180KJ(1000kcal)以上,可以起到预防某些疾病及强身健体的作用。

1.老年人的活动量可消耗355kJ(80kcal)能量的活动有:①体操20~30min、沐浴20~

30min、扫除20min、投球lOmin、洗衣服50min、爬楼梯5~lOmim②跳绳lO~15min、跑步10~15min、读书6h、写作40~50min、游泳5min;

2老年人的活动种类可分为四种,即日常生括活动、家务活动行、职业活动、娱乐活动等。

(三)老年人活动应遵循的原则

1.选择适宜

2.循序渐进

3.持之以恒

4.运动时间老年人以每天运动1~2次,每次30分钟左右,一天总时间以不超过2小时为宜。

5.运动场所和气候

6.自我监护最简便的检测方法是以运动后心率作为衡量标准,即运动后心率=170-年龄。身体强壮者可用180时作为被减数。计算运动心率是心率采用侧10秒心律诚意6的方法,不能用直接测量1分钟的方法。

7.运动注意事项

(1)运动的服饰要适宜

(2)运动前和运动后的活动

(3)异常情况应及时就诊

(4)下列情况应暂停运动锻炼:患有急性疾病,平时有心绞痛或呼吸困难,精神受刺激,情绪激动或悲伤之时。

8.体力劳动不能完全取代运动锻炼

9.注意防止跌倒跌倒

(四)患病老年人的活动

l偏瘫的老年人应借助辅助器进行活动。

2.因治疗而采取制动的老年人要了解最小的制动范围,以确定可以活动的部位及活动方式。

3无力、无欲、害怕活动的老年人

4.痴呆的老年人

第三节常见问题和疾病

一、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老年人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台征可分为3种类型:①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指口、鼻

气流消失,但胸、腹式呼吸依然存在,约占40%~90%;②中枢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指口、鼻气流与胸腹式呼吸运动均暂停,约占15%;③混合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指一次呼吸暂停过程中,开始出现中枢型暂停,继之出现阻塞型呼吸暂停。各型睡眠呼吸暂停均可能有中枢神经系统及呼吸系统调节障碍。老年人睡眠周期性呼吸变浅或暂停可视为中枢型呼吸暂停。正常成人在高原地区或睡眠周期的快速动眼阶段,也可见到中枢型呼吸暂停。

【护理评估】

1.危险因素

(1)年龄、性别

(2)肥胖

(3)上呼吸道或颌面的异常

(4)行为因素

(5)疾病影响:甲状腺功能低下、肢端肥大症、垂体功能减退等。

2.身体状况

3辅助检查

【常见护理诊断殛医护合作性问题】

1.睡眠形态紊乱与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及觉醒有关

2.潜在并发症脑卒中、猝死、心肌梗死、呼吸衰竭等

【计划与实施】

l控制原发疾病

2.加强睡眠过程监护

3.睡姿训练仰卧位时,舌根部向后坠缩,易引起呼吸困难。因此睡姿以侧卧位为主,多取右侧卧位,为经常保持侧卧位可在背部铺垫物品。

4氧疗吸氧可减少呼吸暂停的次数,提高动脉血氧饱和度。

5健康指导

(1)建议肥胖的老年人控制饮食,增加活动量,以减轻体重。

(2)睡眠时采用侧卧位,避免气道狭窄加重。

(3)睡前避免饮酒以及服用镇静类药物。

(4)预防感冒、咽喉炎及扁桃体炎等。

【护理评价】

经过治疗和护理后,老年人睡眠良好,原发病得到积极控制。

二、骨质疏松症

【护理评估】

1危险因素

(1)年龄、性别、遗传

(2)内分泌影响

(3)营养

(4)活动

(5)生活方式

(6)药物因素:长期使用类固醇激素、甲状腺素、肝素等,均可影响钙的吸收,尿钙排泄增加,促进骨量丢失。

2健康史询。

3.身体状况

(1)疼痛

(2)身材变矮和驼背

(3)骨折

4.心理一社会状况

5辅助检查

【常见护理诊断殛医护台怍性问囊】

1.疼痛与骨质疏松症、骨折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钙的摄人不足、激素水平改变、不良饮食习惯等有关

3.知识缺乏缺乏骨质疏松症的预防知识

【计划与实施】

1.饮食护理补钙首先要从食物中补充

2.环境安全

3.用药护理慎用激素类药物。

4.缓解疼痛注意保暖,可防止肌痉挛和缓解疼痛;放松骨骼肌,可减轻疼痛强度5.健康指导

(1)鼓励运动

(2)合理营养

(3)指导钙剂的服用

【护理评价】

经过治疗和护理后,老年人能叙述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知识;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并坚持从食物、药物等方面补充钙剂。

三、骨关节炎’

【护理评估】

1.危险因素

(1)年龄

(2)创伤或机械性磨损

(3)关节不稳定

(4)易引起关节软骨磨损的关节疾病

(5)医源性因素:如长期不恰当地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等。

2.健康史

3身体状况

【常见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

1.疼痛与骨关节炎日l起骨质病理改变有关

2.活动无耐力与关节肿痛、活动受限有关

【计划与实施】

治疗和护理的总体目标是:①老年人能叙述本病的防治知识和保健知识;②学会减轻疼痛的方法及预肪措施}③增强活动的耐力;④能正确认识疾病所引起的变化,恢复自信心。其具体的护理措施如下:

1.保持正常体重

2.适度的活动患骨

3.用药护理指导

4.心理护理

5健康指导

(1)对于长期膝部负重的职业,如运动员、教师或舞蹈演员等,应加强卫生保健宣传,

定期体格检查,注意日常适度的自我保护。

(2)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或创伤,对各种畸形应尽早治疗,以免关节面受力不均,使其过早老化破坏。

(3)注意补充维生素C和动物软骨,可预防或延缓软骨衰老。

(4)指导老年人正确的关节活动姿势。动作幅度不宜过大,不加重关节的负担和劳损,应用大关节而少用小关节。可以使用手把、手杖、助行器以减轻受累关节的负重。

【护理评价】

经过治疗和护理后,老年人能叙述骨关节炎的防治知识,掌握减轻疼痛的方法及预防措施,增加活动的耐力;调节自我,恢复自信。

四、老年挛缩

挛缩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使肌或关节长期处于痉挛状态或某种特定位置,导致肌萎缩、关节变性和固定,从而引起局部疼痛和机体功能障碍。挛缩多发生在肢体关节,如肩、腕、肘、指、踝等部位的关节处,但以髋关节和膝关节最多见。挛缩多见于老年人。严重影响老年

人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从而使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下降。

【护理评估】

1.危险因素

(1)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见于脑出血、脑肿瘤、帕金森病等。

(2)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

(3)骨折

(4)上肢创伤

2健康史

3.身体状况’

(1)肌痉挛与萎缩:上肢挛缩呈屈曲状态.下肢挛缩呈伸展状态。

(2)关节变形、固定:因患病后未将肢体置于功能位置,加之挛缩肌的牵拉,导致关节周围组织变性,关节腔破坏.最终使关节肌性挛缩、变形、固定、活动度缩小。

(3)活动障碍:因肌挛缩、关节变形以及不愿活动患肢等原因,常出现活动障碍,表现为只有

简单的移动及笨拙的痉挛性运动等。

(4)肢体疼痛:原发病或挛缩均可导致肢体疼痛。

4心理一社会状况

5·辅助检查

【常见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

1.躯体移动障碍与肢体挛缩有关

2自理缺陷与肢体挛缩导致活动受限有关

3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与肢体挛缩、不注重康复锻炼、活动过少有关

4知识缺乏缺乏防治老年挛缩的相关知识

【计划与实施】

挛缩的治疗以预防为主,应用药物,理疗等措施缓解疼痛,尽早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防止挛缩的发生。治疗和护理的总体目标是:①老年人能明确挛缩对健康的危害性,并获得挛缩的相关知识;②主动进行肢体功能锻炼;③日常生活能基本自理。能达到最佳的自主运动。其具体的护理措施如下:

1·积极治疗原发病及早行抗风湿及消炎处理.

2.采用恰当的物理治疗方法

(1)温热疗法:包括热敷、红外线治疗、温水浴等。此疗法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痉挛.降低肌张力,减轻疼痛的作用。

(2)运动疗法:通过运动治疗使肢体肌群松弛。

1)牵张治疗:通过抑制肌紧张状态而达到治疗目的。常用方法包括①空手牵张:即将患肢用手牵拉30s至数分钟后松开。②体重支撑牵张:即辅助老人站立20min左右再躺下,主要锻炼大、小腿的肌群。③夹板固定牵张:即用特制的夹板固定关节或患肢,持续数小时后拆除。④患病关节功能牵引,即固定关节一端,另一端加以适当重量间断牵拉。

2)肢端摇摆运动:即嘱老人将四肢放松,反复摇摆四肢末端,以缓解手足肌的痉挛。

3)姿势反射:即从俯卧位到仰卧位可抑制屈肌痉挛;反之,则抑制伸肌痉挛。

4)肌群震动与推拿、按摩:即震动、按摩痉挛的拈抗肌,增加其兴奋性,从而抑制肌痉挛。

3·心理护理

4.健康指导

(1)正确的床上卧位

(2) 运动锻炼

1)被动运动:老年人不能进行主动运动时,护理人员应给予并指导家属为老人进行被动运动,使关节屈曲、伸展、内旋、外旋等,顺序由大关节至小关节,运动幅度从大到小,各关节各方向i运动3~5遍,每日1~2次,速度要缓慢、手法要轻柔。

2)主动运动:在病情允许情况下,鼓励老人对不限制括动的部位要经常保持活动,进行锻炼,注意运动时尽可能带动患肢一起活动。.

【护理评价】

经过治疗和护理后,老人能说出挛缩的危害性,并能积极主动地进行肢体功能锻炼,摄大限度地恢复自理能力,无肌的废用性萎缩。.

五、老年人骨折

(一)老年人骨折的特点

1.骨折发生的几率增加

2多次、多处骨折

3.骨折愈台及功能恢复较慢

4易发生畸形愈合由于在松质骨的愈合过程中,骨小梁间的骨愈合不够坚固而叉缺少骨痂,故骨折部位容易变形而产生畸形愈台。

5并发症多

(二)老年人骨折常见部位

1.髋部是老年人骨折最常见的部位。

2.桡骨下端

3.脊柱老年人以胸、腰椎骨折多见,其中绝大部分发生于胸、腰连接处(胸腰段骨折)。

(三)老年人骨折治疗的护理原则

老年人因外伤后被迫卧床导致的并发症是病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尽快恢复独立生活所需要的活动,以减少长期卧床所致的并发症而降低死亡率,是老年人骨折治疗与护理的主要原则。

六、老年高血压

高血压是指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

mmHg。若病人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目前正服用降压药,即使血压低于140/90 mmHg,也诊断为高血压。

老年人高血压具有以下特征:①半数以上以收缩压升高为主(即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对心脏危害性更大,更易发生心力衰竭及脑卒中。②老年人血管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减退,故老年高血压者,其血压的渡动比较大,且易受体位变动的影响,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较高。

③老年高血压病人心、脑、肾靶器官并发症较多见。

老年高血压的治疗护理原则.主要在于预防心力衰竭与脑卒中发生。老年人的肝和肾代谢功能较差,易造成药物的蓄积,同时对血容量的减少和交感神经的抑制敏感。故老年人使用抗高血压药物时要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用药量,同时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期间应定期测量血压,随时调整用药量。降压不宜过快、过低。老年人血压可控制在140/90mmHg以下。治疗护理一般以降低钠盐的摄人、坚持应用降压药.以降低外周阻力,提高心排血量,防止和减少靶器官损伤为主。

用药可根据老年人具体病理生理状况而选择

非药物疗法干预老年高血压病人.可使血压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并可减少心血管并发症。

练习题

1.李某,女性,68岁,慢性下腰痛7年,夸晨洗漱时在卫生问不慎跌倒.跌倒后出现剧烈疼痛。家人将其送往医院,x线显示第4腰椎压缩性骨折。请问:

(1)为确定是否惠有骨质疏松症,还应作哪些检查?

(2)如何指导老人正确补钙.

2.唐某,士,72岁,有关节疼痛史10年。近两天由于参加老年秧歌比赛活动强度过大,疼痛再次加重,呈持续性。入院检查,初步诊断为骨性关节炎问:I (1)这位老人主要的护理诊断是什么?

(2)协助老人缓解疼痛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3杨某,男,70岁,退休工人,既往身体健康。老人近日开姑想进行体育锻炼。你作曲一名护士,如何指导老人的运动? r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