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成长理论分析

企业成长理论分析
企业成长理论分析

企业成长理论分析

成长这一概念的英文是Growth,中文可译为生长、发育、发展、成长、增长、增加、增大等。成长起源于生物,一般是指生物体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的机制和过程。

对企业成长的定义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古典经济学认为,作为一种分工组织的企业,为了获取规模经济与分工的程度正相关,分工的加深不仅使得单个企业规模增大,也会随着分工的自我繁殖,使新企业不断形成,因此企业成长包含单个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企业数量增多双重含义。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企业成长就是企业调整产量达到最优规模水平的过程,或者说是从非最优规模走向最优规模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是在利润最大化目标既定、所有约束条件已知的情况下,根据最优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企业成长通常表现为企业功能的扩展,即企业把一些以前通过市场进行的交易活动纳入企业内部进行,这意味着的动因在于节约市场交易费用。彭罗斯认为,企业是一个知识集合体,企业成长体现为单个企业的内生成长,是由企业能力特别是企业管理能力和企业创新能力所决定的用于拓展生产机会能量的增强,企业拥有的资源状况是决定企业能力的基础,而组织学习和知识积累会提高企业的资源积累率。

其它有关企业成长的定义,还有:如果把企业看作一个系统,则企业成长表现为一种系统演化中的进化,表现为一种系统要素、系统

制。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企业成长是指企业作为社会经济大系统中的子系统,通过对开发利用内外部资源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实现企业的特定的动态的目标从而获得自身的发展和不断壮大的生命更新过程;企业是一个由多种具有不同特性的经营资源构成的集合体,企业成长不仅是这些经营资源的蓄积、扩张过程,而且是其结构调整和特性革新的过程。企业的成长是通过企业内部系统功能从不成熟走向成熟来实现的,企业的系统功能体现为各种价值活动,以及这些价值活加工和改造从而组成企业的各种产出。

现代企业成长是指现代企业在利润性和社会性相统一基础上的

多目标结构引导下,为了生存和发展,与企业的经营结构、组织结构、空间结构和技术结构等结构发展变化相适应的企业规模增长的机制

和行为。

一、影响企业成长的关键因素

决定企业成长的因素究竟有哪些?各因素的影响力大小分别是

多少?这些问题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形成定论。目前学术界和实务部门在研究这个问题的时候,有的还区分了企业成长的决定因素和影响企可持续成长的因素,作为决定企业生命周期变迁的内在动因,两者是不能够完全割裂的。

(1)Adizes的企业成长阶段障碍分析。Adizes通过考察企业发展中所遇到的各种障碍入手来考察影响企业成长的因素。在其《企业生命周期》一书中通过描述和概括企业各成长阶段的特征,从中归纳

企业发展多元化战略文献综述

一、多元化战略概述 (一)定义 多元化战略又称多角化战略,是指一个企业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业中进行经营,向不同的行业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国内外也有很多学者对多元化发展战略进行了定义。1950年,安索夫于《公司战略》一书中提到:多元化战略是指当企业现有产品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目标时,企业进入新的产品领域,或者是某种高利润率诱惑企业进入新的产品领域的一种战略选择。[1]该定义的提出具有一定的意义,如明确多元化是针对企业经营产品的种类数量,但这种方法较为粗略,不够准确。1959年,彭罗斯于《企业成长理论》一书中提到:一个企业任何时候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都是在不完全放弃原有产品线的基础上从事新产品生产,包括中间产品的生产。[2]1962年,戈特于《美国产业的多元化与一体化》一书中提到:多元化是指为单个企业服务的市场异质性的增加。[3]同年,钱德勒于《战略与结构》一书中提到:多元化经营是企业最终产品线的增加。随着多元化战略的深入发展,多元化战略定义越来越明确。[4] 笔者认为,所谓多元化战略,主要是相对企业的专业化而言的,主要是通过有效结合多元化实例、技能或者目标,与原来相关联的活动方式表现出来的一种战略。因此,多元化战略的实质就是开发和进军新的领域,以让企业拥有更强的竞争优势,促进企业发展壮大。从内容上而言,多元化战略的内容包括:产品的多元化、市场的多元化、投资区域的多元化和资本的多元化。[5-6] (二)类型 从阅读文献和分析整理中发现,目前很多学者都对多元化战略进行了分类。但是,由于每个企业的发展不同,应该选择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多元化发展战略类型。以下笔者主要分析安索夫的多元化战略分类、赖利的多元化战略分类、国外目前比较流行的多元化战略分类和国内目前比较流行的多元化战略分类。 安索夫把多元化战略分为四大类型:水平型、垂直一体化、同心圆型和混合型。其中,同心圆型又分为销售与技术相关、销售相关型和技术相关型。 赖利把多元化战略分为三大类型:主导型、相关型和无关型。其中,主导型又分为集约型、扩散型和垂直一体型。相关型又分为集约型和扩散型。 国外目前比较流行的多元化战略分为四大类型:水平多元、垂直多元、多向多元、复合多元。其中,水平多元又细分为市场开发、产品开发和市场产品。多向多元又细分为技术多元、市场多元和资源多元。复合多元又细分为资金多元、

西方企业能力理论综述

西方企业能力理论综述 【摘要】对于“企业持久竞争优势之源”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不同的理论和流派,而企业能力理论作为一个新兴理论很好地对这一问题做出了回应。发展至今,企业能力理论已经形成了资源基础论、核心能力论、动力能力论、知识基础论等不同的理论和流派,而资源基础理论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问内依然是研究的热点,动态能力理论的研究将会成为企业能力理论研究领域发展最快的分支。 关键词:企业能力理论;企业能力理论的热点;企业能力理论学科前沿 引言:企业能力理论是在企业内在成长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其后,马歇尔、潘罗斯以及理查德森等则进一步发展了企业能力理论。时至今日,企业能力理论体系已经形成了四大流派:沃纳菲尔特的“企业资源基础论”、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的“企业核心能力论”、提斯、匹斯奥和舒恩的“企业动力能力论”以及哈罗德·德姆赛茨的“企业知识基础论”。 一企业能力理论的形成及发展 战略管理领域最基本的问题是组织如何获得和维持它们的竞争优势。围绕着企业如何获取竞争优势,相关的理论研究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以波特的产业分析理论为代表的竞争优势外生论;二是以企业能力理论为代表的企业竞争优势内生论。波特认为决定企业赢利能力首要的和根本的因素是产业吸引力,他认为在产业结构稳定的前提下,企业的竞争优势取决于企业在产业中的相对地位,因此,企业选择一个正确的产业是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产业分析法提供了制定战略的具体分析方法,指明了获得优势的具体途径,具有良好的操作性。然而,它过分强调企业的外部环境,强调“定位”,忽略了企业的内部差异,即竞争优势的企业内在来源。但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利润差距并不比产业间的利润差距小,在没有吸引力的产业可以发现利润水平很高的企业,在吸引力很高的产业,也有经营状况不佳的企业。这些都是波特战略理论不能很好解释的现象。正是由于对波特产业结构分析理论的不满,越来越多的学者把战略分析的重点转向了企业内部。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竞争战略的聚焦点来看,就可以发现企业能力理论大致经历了从企业资源理论—企业核心能力理论—企业动态能力理论—企业知识理论这样一个发展过程。基于资源的企业理论以1984年伯格·沃纳菲尔特发表《企业资源基础论》一文为标志,该学派相关的经典著作有巴尼1991年发表的《公司资源和持续竞争优势》以及彼特瑞夫1993年发表的《竞争优势的里程碑:一个基于资源的观点》等文章。企业核心能力理论以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在1990年5-6月的《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划时代文章《企业的核心能力》一文为标志,后来经过斯多克、伊万斯、舒尔曼、蒂斯、匹萨若、苏安、福斯、贺尼等人的发展而逐渐完善。企业动态能力理论以蒂斯于1994年发表的《The dynam ic capability of firm: An inroduction 》一文为标志,首次提出了动态能力的概念,其后动态能力理论越来越多地被学者们所关注,研究的范围从动态能力的内涵、特征扩大到动态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和动态能力的形成过程。企业知识理论以德姆赛茨和格兰特为代表,格兰特1996年发表的《基于知识的公司理论》一文堪称企业知识理论的经典之作。企业知识理论强调了知识在创造竞争优势中的作用,知识是竞争致胜的基础。要在知识竞争中获得成功,就要协调战略与知识管理,培育支持企业竞争战略的知识和能力。 二企业能力理论的主要观点 (一)企业资源理论

当代大学生志愿活动的现状及发展问题调查Word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社 会实践调研报告 当代大学生志愿活动的现状及发展问题调查——以 中央民族大学为例

当代大学生志愿活动的现状及发展问题调查 ——以中央民族大学为例 摘要:本次调研通过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探讨了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并在科学发展观的视角下,对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从而使大学生志愿服务能够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活动;现状;科学发展;价值观。 一、前言 (一)调研背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我国志愿服务队伍迅速壮大。社区志愿 者和青年志愿者成为我国最大的两支志愿者队伍,而大学生志愿者又成为这两支队伍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志愿服务近年来形成了品牌,对推动社会发展、促进时代进步、建设和谐社会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毋庸讳言,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参与率、服务面、服务质量等方面还不尽如人意。如,对日常、琐碎的志愿服务关注不够;长期坚持志愿服务的大学生少,将志愿服务当作生活、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的大学生更少;对志愿服务缺乏理性的、有深度的认识等。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时代期待着中国能尽快迈入国际志愿者时代,我们应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如何完善大学生志愿者管理机制,确保大学生志愿服务要能够长期稳定的发展。 (二)调研目的:了解当代大学生志愿活动的现状,总结志愿服务管理机构的发展问题,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二、方法 (一)调研地点:中央民族大学 (二)调研时间:2014年10月 (三)调研对象:中央民族大学在校大学生 (四)调研对象的选择:随机抽样 (五)样本数量:200

企业成长理论

企业成长理论 理论部分: 古典经济学: 亚当斯密观点:单个企业的成长与其分工程度正相关,分工使得企业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更高的产出,从而取得规模效益。 马歇尔观点:认为新加入企业带来的竞争、企业家寿命有限性对企业成长的制约、企业在规模扩大时带来的灵活性降低都会使企业规模达到一种均衡。 新古典经济学: 基于对价格机制有效性的研究,认为企业会根据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来安排生产,确定最有生产规模,实现利润最大化。当企业调整至最有生产规模时,即实现了企业成长。 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缺点: 忽略了企业资源、技术条件、企业发展战略对企业成长的影响,更加关注于企业规模的确定和调整上,而且更多的是一种静态均衡分析。 新制度经济学 科斯观点:企业是对市场的替代,企业扩张的动力是为了减少交易费用,管理费用和交易费用相比较决定了企业的规模。 新制度经济学缺点: 在考察企业成长方面,更多地关注于企业和市场的边界问题,也是一种静态分析。 企业内生成长理论: (一)彭罗斯在《企业成长理论》中建立了一个“企业资源——企业能力——企业成长”的分析框架,企业成长是资源和能力交互作用的结果。 (二)普拉哈拉德提出“企业核心能力”,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配置、开发和保护资源的能力。 (三)提斯、皮萨罗、肖恩提出“动态能力”分析框架,企业整合、重构企业内部和外部资源、技能来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的能力。 (四)施振荣提出“微笑曲线”理论,企业成长过程中应加快产业升级和转型,向曲线左右两端(即产品研发和品牌营销)转型,在产业链分工中占据有利位置。 企业内生增长理论优点: 占据主流,强调企业要不断创新,协调好企业的资源和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 应用部分:转型升级的多种路径 (一)开发生产高附加值的新产品,通过产业创新实现升级。 1.产业内创新升级。不是靠“转行”去做芯片、太阳能等高科技新兴产业,而是立足于原有传统行业的优势,通过技术创新开发高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努力从

小微型企业成长性评价研究文献综述

小微型企业成长性评价研究文献综述 小微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小微型企业的相关问题成为备受各界研究者的热点,备受关注。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小微型企业的概念、小微型企业成长性影响因素以及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文献综述,归纳分析了现有研究的缺陷及最新发展趋势。 标签:小微型企业;成长性;影响因素评价;文献综述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小微型企业的发展,并针对小微型企业在金融危机后遇到的困难,国务院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为小微型企业的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理论研究者和从事小微型企业活动的实施者从不同视角对小微型企业的有关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对如何评价小微型企业行业的成长性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本文将国内外关于小微型企业的概念与界定、小微型企业成长性影响因素以及小微型企业的发展面临的问题等方面的研究状况进行评述。 1小微型企业与小微型工业企业的界定 各国对小微型企业的界定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国内外对小微型企业界定标准主要是从定性和定量这两方面展开的。就国外而言,美国从定性方面衡量企业大小,标准是非垄断性的市场地位;英国从定量方面衡量企业的大小,以销售金额和投资规模来区分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但是,由于定量的标准简单而且直观,便于进行统计和比较,在世界各国或地区得到普遍采用。就国内来看,“微型企业”最早出现在1999年7月《人民日报》关于辽宁省抚顺市组织下岗职工创业的报道中。莫荣(2002)首次提出微型企业的标准是:凡在7人以下的注册企业和大量没有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非正规劳动组织均是微型企业。王振(2002)认为,微型企业是属于中小企业中一个比较特殊的企业群体,主要有三大特点:一是规模非常小,从业人员从几个人到几十个人;二是销售收入也只有几万元到几十万元、几百万元;三是管理结构非常简单,不设专门的管理职能机构;所有者与经营者合二为一,绝大部分为个体或合伙的私营企业,另外,私营企业中的多数企业也属于微型企业。陈剑林(2007)认为微型企业是指雇员人数小于10人、产权和经营权高度统一、产品(服务)种类单一、规模细小的企业组织。 综上研究可见,国内外对小微型企业的界定主要从是否从工商部门注册、从业人员、销售收入以及企业管理组织的复杂程度等方面进行了界定。但是,均没有公认的统一的标准。 直到2011年,政府层面对小型微型企业做出明确界定,工信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在此前中型、小型两类划分标准基础上增加了微型企业标准。较2003年《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相比,在原有行业的基础上增加了农、林、牧、渔业,仓储业,信息传输业(包括电信、

国外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综述与展望

国外企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综述与展望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萌芽 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又称核心能力或核心专长。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思想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中。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企业内部劳动分上决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成长,而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强调企业之间的能力分上,企业内部的能力分上决定企业的成长。李嘉图1817年在《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中指出.组织特定的资产、技巧和能力对分工效率影响很大。这可能是竞争力概念的雏形。1959年,潘罗斯(Edith Penrose)发表了其经典著作《企业成长论》( 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潘罗斯认为,一个企业能否获得大于平均收益水平的投资收益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内部特点。所以采用这种战略思维模式的企业不应把制定战略的重点放在外部环境分析和行业选择上,而应放在取得竞争对手不可能模仿(或者难于模仿)的资源和能力上。她从分析单个企业的成长过程入手,对企业拥有的能够拓展其生产机会的知识积累倾向给予高度重视,特别强调了企业成长过程中两种主要的内在机制:1、企业所积累的“标准化操作规程”和“程序性决策”方面的知识的机制;2、企业所积累的用于产生“非标准化操作规程” 和“非程序性决策”的新知识的机制。她认为:企业管理就是一个连续产生新的非标准化操作规程和非程序性决策并不断把它们转化为标准化操作规程和程序性决策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依赖于企业内部的能力资源。到了1957年,社会学家塞斯内克首先用独特竞争力来表示企业同其竞争者相比做得较好之处。 随后,林内德和安德鲁也分别得结论:拥有独特竞争力的组织有望获得更高的经济绩效。1989年夏爱温和料克尔斯提出核心技巧说,认为组织拥有的核心技巧能使其开发出来带来收益的产品和服务,而组织战略成功的关键在于核心技巧的组织整体所拥有的关键能力。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形成 关于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真正意义上的开创者当属Prahalad和Hame。 Prahalad和Hamel发表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文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Prahalad和Hamel指出,核心竞争力是能使企业为客户提供附加价值的一组独特的技能和技术的综合体,而不是单个分散的技能或技术:它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核心竞争力是对各种技术学习心得以及各种组织知识的整合与提升。核心能力所提出的中心思想和基本原则,被认为是迄今企业战略理论中最有价值的成果之一,它对指导企业增强竞争实力、营造竞争优势无疑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文章发表以来,一场关于核心竞争力的研究热潮得以掀起。1993年Foss 发表的“核心、能力论”以及1994年哈默和哈尼发表的“企业能力基础竞争论”,等等,这一时期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成为《战略管理》、《管理》和《哈佛商业评论》等美国知名度很高的期刊上关注的热点。 Prahalad和Hamel在1990年第一次提出核心竞争力概念之后,还通过对很多企业的分析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应用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重要观点如下:1、核心竞争力的三个判别标准:用户价值性、独特性、延展性。2、树型理

社会融合文献综述

社会融合文献综述 一、如何理解社会融合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社会融合”概念逐渐取代“平等”概念成为社会政策实践和研究中的核心概念之一。社会融合理论可以划分为一个基础和三个层次。一个基础,即社会融合的基础理论,包括脆弱群体理论、社会分化理论、社会距离理论和社会排斥理论。“社会融合”是一个动态的、渐进式的、多维度的、互动的概念( 杨菊华,2009),是“一个综合而有挑战性的概念,而不仅仅具有一个维度或意义”( 张文宏、雷开春, 2008) 。社会融合是迁入人口在迁入地逐步接受与适应迁入地的社会文化,并以此构建良性的互动交往,最终形成相互认可,相互“渗透、交融、互惠、互补”(周皓,2012)。 二、社会融合相关的国内外理论 许多研究在归纳总结“社会融合”理论渊源时认为,在众多流派中,“融合论”( Assimilation) ( 也称“同化论”) 、“多元文化论”( Pluralism or Multiculturalism) 和“区隔融合论”( Segmented Assimilation) 是最为重要的三个理论( 张文宏、雷开春,2008; 杨菊华,2009) 。西方关于社会融合的理论主要分为“同化论”、“多元论”和“区隔融合论”三种。 “同化论”的代表人物有克雷夫科尔、特纳、帕克以及戈登(黄匡时,2010;Park,1924;马戎,2004)。①它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针对特定对象提出来的。这是一个族群内部传统文化逐渐消失,外部主流文化不断侵入的过程(Simons,1901;Leonard & Kitsuse,1955;Spiro,1955)。②但事实上,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其它地方,真正意义上的同化始终没有出现。“多元论”是相对于“同化论”提出的。它主张各群体内部应该保留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认同,保存原有的种族和族群文化(Berbrier,2004)。③经验研究中,多元融合原本以种族移民为研究对象,之后扩展到妇女、同性恋、残疾人等弱势群体(Berbrier,2002)。④其最初是一种政治主张,目的是对抗具有明显种族歧视的同化论。它强调当移入地文化具有更大的包容性时,新移民会倾向于维持原有的文化价值,从而形成多元化的社会和经济秩序(Portes,1980)。⑤“区隔融合论”主要是针对移民二代的融合而提出。它认为,移民的人力资本(教育、技术、文化)及他们在流入地最早遭受的待遇与社会融合模式之间存在互动(Portes,1995)。 三、社会融合的相关测量维度

企业成长模式的研究

企业成长模式的研究: 1.1 钱德勒:“组织跟随战略”学说 “组织跟随战略”理论是围绕战略与组织结构的关系展开的。在详细回顾美国著名大企业杜邦、通用汽车、新泽西标准石油、西尔斯等公司成长历史的基础上,钱德勒提出了“组织跟随战略”的观点,这个观点实证基础是“成长企业具有的历史变革特征”。这个观点隐含的逻辑关系是:企业成长导致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不断调整,而组织结构的调整又是企业根据技术、市场环境变化实施一定战略的结果;另一方面,企业战略调整促使企业调整组织结构,进一步加速企业成长和竞争优势的获得。可见,只有能够不断调整组织结构适应企业战略的企业,才能够获得竞争优势,才能够不断成长。针对组织结构的变迁,他认为现代企业是通过四种方式或基本战略获得成长的,这四种战略就是横向合并、垂直一体化、地理上的扩散和多元化。 1.2 安东尼——安索夫——安德鲁斯的市场环境战略 安东尼(1965)在法约尔管理职能划分基础上,将计划和控制的职能进一步细化为战略规划、管理控制和操作控制,分别对应于组织的高、中、低三个层次,将战略管理从公司一般管理活动中独立出来,但是安东尼的战略理论只关注公司的战略规划。安索夫和安德鲁斯进一步完善了安东尼的战略思想,提出战略管理就是高层管理者研究、制定、实施和控制组织的长期目标、成长方式与组织架构的过程,这一过程是根据外部环境变化,逐步调整组织内部的资源配置和组织结构,只有当环境——战略——组织协调一致时,企业经营的目标才会顺利实现。安东尼——安索夫——安德鲁斯范式成为20世纪70年代被广泛传播和接受的一种战略理论。 归纳该理论范式的要点,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①竞争优势体现为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②强调环境、战略、组织配适协调是获得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③外部环境是制定企业战略的起点。 由上面的战略,安索夫将企业的发展模式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市场渗透(Market Penetration)——以现有的产品面对现有的顾客,以其目前的产品市场组合为发展焦点,力求增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采取市场渗透的策略,藉由促销或是提升服务品质等等方式来说服消费者改用不同品牌的产品,或是说服消费者改变使用习惯、增加购买量。 (2)市场开发(Market Development)——提供现有产品开拓新市场,企业必须在不同的市场上找到具有相同产品需求的使用者顾客,其中往往产品定位和销售方法会有所调整,但产品本身的核心技术则不必改变。 (3)产品开发(Product Development)——推出新产品给现有顾客,采取产品延伸的策略,利用现有的顾客关系来借力使力。通常是以扩大现有产品的深度和广度,推出新一代或是相关的产品给现有的顾客,提高该厂商在消费者荷包中的占有率。 (4)多元化(Diversification)——提供新产品给新市场,此处由于企业的既有专业知识能力可能派不上用场,因此是最冒险的多样化策略。其中成功的企业多半能在销售、通路或产品技术等know-how上取得某种综效(Synergy),否则多样化的失败机率很高。 1.3波特的行业定位战略 20世纪60年代,梅森(E.S.Masson)和贝恩(J.S.Bain)在市场结构不完全性假设基础上,提出了产业组织理论的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市场效率(即SCP)分析范式,认为不同的市场结构下企业的定价、广告、销售、研究等行为也有所不同,而这种企业行为又影响市场效率的发挥。波特进一步将SCP范式的分析延伸到不同市场结构下,企业可以采取那些具

参考:300个管理学论文题目选题

参考:300个管理学论文题目选题 1. 以KPI(关键业绩指标)为核心的绩效考核系统研究 2. 组织变革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3. 基于价值的企业薪酬体系研究 4. 企业战略实施过程中的绩效评估系统研究 5. 中国民营企业的绩效考核管理研究 6. 企业薪酬管理研究 7. 企业招聘中的人员测评管理研究 8. 跨文化管理研究 9. 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研究 10.企业的人力资本管理研究 11.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1关于规避审计风险的几点思考 2试析我国独立审计市场失灵的原因 3探析政府审计成本特征分析及控制 4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独立审计质量 5浅析审计独立性保证 6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探讨 7防范企业会计信息舞弊的综合对策 8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9国有企业会计监督机制研究 10上市公司内部会计监督研究 11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表现成因与对策 12上市公司内部成本信息及其应用探析 13 浅析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发展中的相关问题 14 CPA职业道德及其规范研究 15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及其规范研究 16企业并购中的若干财务问题研究 17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方法探讨 18浅析我国上市公司中国有资本的管理

19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实施效果分析 20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上市公司利润的影响分析21新所得税法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分析 22关联交易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 23对资产减值会计相关问题的思考 24对中小企业融资中会计问题的探讨 25网络时代会计的发展趋势与策略选择 26股权分置改革的若干会计(财务)问题探讨27上市公司送、转股短期财富效应分析 28中国上市公司债券筹资现状及其前景分析 29人力资源会计计量问题探讨 30公允价值计量问题研究 1.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与对策 2.论企业财务风险及其管理 3.企业获利能力评价体系 4.企业信用管理问题探讨 5.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粉饰的动机分析 6.企业财务目标探讨 7.企业融资方式及特点的比较研究 8.资本成本影响因素的探讨 1、现代企业职业经理人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 2、论企业员工的培训与开发 3、论企业员工的薪酬方案与激励机制 4、员工招聘与配置研究 5、企业员工的绩效考评方法与机制研究 6、经济危机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 7、招聘面试技术及其运用 8、某公司(单位)薪酬方案设计研究 9、某公司(单位)员工激励机制研究 10、某公司(单位)员工培训方案设计研究 11、国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综述企业成长理论

企业成长理论分析线索: 古典经济学基于分工的成长理论 →新古典经济学基于规模调整的成长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基于交易费用的成长理论→基于制度变迁的成长理论 →演化经济学的成长理论 →基于资源、能力、知识的成长理论 →基于产业组织理论的成长理论 →基于创新的成长理论 →基于学习的成长理论 →基于生命周期的成长理论

成长概念的英文是Growth,中文可译为生长、发展、成长、增长、增加等,在经济学中多用增长一词。如增长经济学、增长理论等。在管理学中,则多用成长一词,如成长战略,成长曲线等。本文是关于企业发展问题的研究,故而采用成长一词。 一、古典经济学的企业成长理论(基于分工的企业成长理论) 古典经济学用分工带来的规模经济利益来解释企业成长问题(分工→规模经济利益→企业成长),代表人物为亚当·斯密(Adam Smith)、马歇尔(Marshall)、斯蒂格利茨(Stigler)等。 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认为企业作为一种分工组织,其存在的理由就是为了获取规模经济利益,分工能获得更高的产量而成本更低。因此,单个企业的成长与分工程度正相关,同时随着分工的自我繁殖,新企业不断形成。分工的规模经济利益是企业成长的主要诱因——企业中生产作业的分工和专业化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同时也促进了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而这又进一步深化了企业的分工协作,如此循环往复,最后通过企业规模经济的获得实现了企业的成长。 斯密以后的古典经济学家均忽视对稳定的均衡条件的分析,因此对企业随分工成长会导致的垄断问题暂时被放置一边,普遍接受分工的规模经济利益决定企业成长这一观点。但当马歇尔(经济学原理,1890)试图综合稳定的竞争均衡条件与基于规模经济利益的企业成长理论时,发现了两者的矛盾。他通过引入外部经济性、企业家生命有限性和居于垄断的企业避免竞争的困难性三个因素,把稳定的竞争均衡条件与古典的企业成长理论协调起来。马歇尔认为,由于企业规模的扩大会导致企业灵活性的下降,从而企业竞争力下降,成长的负面效应最终会超过正面效应,使企业失去成长的势头,更为重要的是随着企业成长,企业家的精力和寿命均会对企业成长形成制约,而且新企业和年轻企业家的进入竞争,会对原有企业的垄断地位形成挑战,从而制约了行业垄断结构的维持。 斯蒂格利茨(1951)从产业寿命周期的视角分析了企业成长的一般规律,重新解释了基于规模经济利益的企业成长与稳定的竞争均衡条件相容的原因。他认为在一个产业的形成初期,企业成长主要通过企业内部分工来实现,企业大多数是“全能”企业。随着产业和市场的扩大,原有企业通过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实现规模的扩大,另一方面,产业的社会分工扩大则导致企业数量的增加。 古典经济学的企业成长理论(基于分工的企业成长理论)认为:企业是分工的产物,市场规模决定企业成长规模和数量;获取规模经济是企业成长的动因,规模经济存在临界点,超出了临界点,企业就从规模经济变成了规模不经济;企业成长受制于所处的产业发展前景。 基于分工的企业成长理论说明了一个重要原理:分工不足,规模经济利益不

企业发展生命周期理论

企业发展理论(三):生命周期理论 1.生命周期理论的流变 自1972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拉芮·格雷纳(LarryE.Greiner)在《组织成长的演变和变革》一文中首次提出企业生命周期概念以来,来自生物学、心理动力学、经济学与管理科学等领域的学者和企业研究者,对企业生命周期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深入的研究。尼尔森(Nelson,1982)和温特(Winter,1984)等学者,从生物学的视角切入来研究企业的生命周期问题。他们认为,企业像生物有机体一样,有一个从诞生、成长、壮大、衰退、直至死亡的过程,要经历从生到死、由盛转衰的演化。企业具有和一般自然生物系统相似的三个生命特征,即新陈代谢性、自我复制性和突变性;企业成长通过类似生物进化的三种核心机制来推动,借助多样性、遗传性和选择性来完成。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市场环境为企业成长提供界限,这一界限与企业存活能力和增长率有密切的关系。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将遵循量变到质变的基本规律,在由一个生命阶段过渡至另一个生命阶段的转折点上,企业将面临独特的升级问题,质变前后企业将呈现非常不同的状态,质变后企业的功能和能力将发生显著的改变,同时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也会显著变更。 邱吉尔(Churchill,1983)、奎因(Quinn,1983)和艾迪斯(Ichak.Adizes,1989,1999)等人,将考察企业的重点放在企业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的特征等问题上,并从企业的核心技术周期、企业家周期等多个角度认知企业的生命周期。他们认为,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是一个具有若干阶段的连续过程,企业在各个阶段通常经历一段相当平静的稳定进化成长期,而结束于不同形式的管理危机。企业的核心技术周期、企业家周期等对企业生命周期有重要影响,这些周期的存在和共同叠加产生企业整体的生命周期。他们的核心思想是,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特征和行为方式,这些特征和方式可以通过灵活性和可控性两个指标来体现。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的划分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艾迪斯的分法。艾迪思将企业生命周期分为三个阶段十个时段。三阶段分别为“成长阶段”、“再生与成熟阶段”以及“老化阶段”。其中,成长阶段包括了孕育期、婴儿期和学步期三个时段;再生与成熟阶段包括了青春期、盛年期和稳定期三个时段;老化阶段则包括了贵族期、官僚化早期、官僚期和死亡期四个时段(见图1)。 各种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共同点是,把企业看作一个活的生命体,即心智、躯体、精神一应俱全的生物法人,从企业生存发展的角度,深入考察企业从创立、成长到衰亡的全部过程,动态评价企业成长各阶段的特点及对策,探讨企业生命演进过程中呈现的阶段性及成长与老化衰亡的关键因素和深层原因,揭示企业持续成长的规律,寻求企业长寿之道和修炼途径。认识企业生命周期的规律,是为了认识了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征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知道如何避免或尽量减少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创业企业健康发展,以最佳姿态进入盛年期;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措施延长盛年期,延缓企业衰退期的到来,从而使企业获得高质量的生命。但有几点值得注意,一是企业作为人工组织与自然界的生物在生命决定机制、进化机制上存在本质上的差异,其演变尽管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它不一定按照生物体的生命演变规律进行。比如,企业生命的发展有时可能倒退回某阶段,这种现象在生物界不会出现。二是企业作为一个同时具有生物特性和社会特性的开放复杂系统,其发展在各种因素交互影响下,表现为一个从孕育、创立、成长到成熟、变异的动

产业结构协调理论综述

产业结构协调理论综述 1引言 产业结构协调问题是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之一。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既意味着产业结构本身的协调和优化,也意味着区域之间在产业发展上合理的分工。以区域的协调发展为例,区域是为管理社会、经济等活动的应用性整体,作为国家领土的一部分,区域有大有小、有强有弱、彼此相连,相互之间存在各种关系。区域之间或区域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各种经济关系,这种关系和谐则会对区域经济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摩擦和冲突。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但是,国民经济却并不等于各区域经济的简单累加。区域经济协调则会产生“1+1>2”的效果,反之,若区域经济之间摩擦和冲突不断则结果往往是“1+1<2”[1]。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一直较大,改革开放以来非平衡发展模式的实施使得这一问题更加突出。 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可以通过产业结构的地区协调来实现。目前正处于转轨期的我国经济改革,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各种矛盾的干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就是其中之一。产业结构区际矛盾的具体表现就是地区产业结构趋同以及由此导致的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地方利益抬头、产品的过剩与短缺并存、产业过度竞争等,所有这一切都使得我国各种经济资源的配置远未达到“帕累托最优”。因此,研究探索产业结构协调的理论,以减少或协调产业发展的矛盾,促进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产业结构协调的重要性 2.1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在任何社会,只要存在社会化大生产,在客观上都要求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对一国来讲,整个国民经济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各个部分相互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并保持着一定的比例关系,因此,国民经济要实现持续稳步增长,产业之间的发展必须协调,即在再生产过程中,应经常注意保持各部门、各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这种内在联系和数量的比例关系可以表现在多个方面,如各个部门和行业之间;每个部门和行业内部各环节之间;同类产品生产的各部门和行业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等,产业结构协调意味着从产业的角度看这些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是协调的。 2.2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 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和社会分工日趋专业化的背景下,市场上的中间产品需求日益增多,产业部门之间彼此依赖程度日渐增大,结构效益的权重日益上升,以至于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一个基本支点。这种来自结构聚合的经济效益,其意义已大大超过个体劳动生产率提高对效益增长所带来的影响。 现代经济增长应该是速度与效率的统一,只有产业结构协调才能达到这一目标,否则社会商品要么是短缺与过剩并存,要么是以周期性的波动甚至经济危机爆发出来。对第二次产业而言,由于三次产业之间存在着供求关系和一系列数量比例关系,因此其发展必须与第一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的发展相适应。只有产业结构合理,才能保证各

国内外大学科技园理论研究综述_洪广欣

作者简介:洪广欣,男,中国人民大学校园建设管理处副处长、兼文化科技园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哲学博士。 195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弗雷德里克·特 曼(Frederik Terman )首先提出将学术界与产业界相结合,并由此诞生了全球第一个大学科技园——— 斯坦福大学研究园(即现在的硅谷)。此后半个多世纪,大学科技园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展,大学科技园建设和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也随之不 断推进。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 大学科技园的相关理论研究逐渐增多,对大学科技园建设的基础理论和发展运行等方面均有涉及,并产生了一些较为成熟的研究成果。 一、大学科技园研究的理论基础 大学科技园是一种涉及多方主体和目标的、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很难用单一理论对其做出全面、科学的解释,需要从不同的理论基础出发进行研究。目前,大学科技园研究多植根于区域发展和园区发展等理论,这些理论可大致分为以下两类。[1] (一)大学科技园研究的宏观理论基础 大学科技园发展的宏观理论包括增长极理论和三元参与论。其中,增长极理论是宏观发展的阶段理论,三元参与论是宏观发展的结构理论。 (1)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理论最初由法国学者佩鲁(Perlloux )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这一理论指出,某些主导部门或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或行业的集聚,会形成资本与技术高度集中、自身成长迅 速、并能产生强大辐射作用的“增长极”。增长极具有两种效应,即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前者是指极点能够对外区产生一定的吸引力,将外区的资源吸引而来,从而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后者是指极点能够通过资源流动,向外传输经济动力与创新成 果,从而带动周边地区、 整个区域甚至全国的经济发展。由于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也由于极点的空间、环境和经济容量有限,当增长极上的集聚达到一定程度后,进一步极化会带来集聚不经济;此时,扩散效应就应当取代极化效应,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 作为区域经济的重心,大学科技园从诞生之日起就开始发挥增长极的作用。根据增长极理论,大学科技园投资目标的重点不应是推动型产业部门本身,而应是研究与开发机构和其他基础设施、或与大学有联系的企业。大学科技园应发挥研究性资源的优势,提供优惠政策,吸引先进的高技术公司在此建立研发机构。这样,大学科技园才能通 国内外大学科技园理论研究综述 洪广欣 (中国人民大学校园建设管理处,北京100872) [摘要]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新生事物,大学科技园及其相关研究已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 注。本文首先总结了大学科技园研究的理论基础,而后从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等不同学科视角,对目前国内外大学科技园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了我国目前大学科技园研究在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上存在的缺陷,旨在为未来的相关研究厘清思路。 [关键词]大学科技园;理论研究中图分类号:G40-05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667(2008)12-0067-04—67—

管理学课程论文要求

管理学课程论文基本要求、评分标准及选题参考 一、管理学论文的基本要求 1、在论文写作中,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过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组织管理实践的具体问题,以巩固、深化和掌握、检测所学过的理论、知识与技能。 2、文章结构合理、理论联系实际、观点正确论证充分、逻辑性强。论文格式规范,字数3000左右。 3、论文上交时间为第16周。 4、论文包括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二、论文成绩评估标准 (一)优秀(90-100分) 1、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有关方法、技能。 2、能密切联系组织管理工作实际,分析问题正确、全面,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创见,选题科学新颖,对实际工作或学术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3、论文中心突出,论据充足,数据可靠,层次分明,逻辑清楚,文字结构严谨。 4、原始资料齐全,能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加工整理。 (二)良好(80-89分) 1.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有关方法、技能。 2.能较好地联系组织管理工作实际,分析问题比较正确、全面,选题科学且较新颖,对实际工作或学术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3.论文中心明确,论据较充足,数据基本可靠,层次较分明,文句通顺。 4.原始资料基本齐全,能较好地进行加工整理。 (三)中等(70-79分) 1.基本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有关方法、技能。 2.能联系企业管理工作实际,观点正确,选题一般,分析问题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3.语句通顺,主要数据基本可靠,有一定的论据。 4.具有一定的原始资料,但不够全面,加工整理也较差。 (四)及格(60-69分) 1、在理论观点上没有原则性错误,基本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技能。

公司可持续增长潜力分析综述(终审稿)

公司可持续增长潜力分 析综述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公司可持续增长潜力分析综述 马广坪山东农业大学 [摘要]追求增长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的重要途径,而企业增长的质量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深思,可持续增长理念渐渐深入人心。企业的可持续增长受何种因素影响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公司的可持续增长与公司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公司规模、发展能力、短期偿债能力相关,与股利支付政策和金融发展水平无显着相关关系。 [关键词]可持续增长,财务政策,经营方针,影响因素 一、引言 二、 企业是宏观经济的微观单位,只有尽可能快地扩大规模增加销售,才能在竞争的环境中得以生存并保持盈利优势。哥伦比亚大学的拉里·塞尔登教授发现,在资本市场上,企业收入的增长、资产回投率与股票的相关性比其他任何指标都密切。增长这个诱人的字眼促使管理者将增长速度作为首要目标。然而,公司的扩张存在最大极限。企业的内部资源限制企业的成长速度,最优的成长速度是能够使效率最大化的速度。企业只有按照其自身的客观条件可持续的增长,才能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企业追求增长本身没错,问题在于增长是否可以持久,只有可持续的增长才有价值、有意义。本文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探索企业可持续增长的影响主因,丰富我国上市公司战略决策的理论依据,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实务界和理论界对企业可持续增长从不同角度展开了研究,而大多数学者的研究是从企业可持续增长的影响因素展开。吉尔(J.Gill)在1985年提出了影响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因素,比如计划与控制,业务5年以上的企业管理经验等。奥杰斯(Odgers)认为企业成长动因源于企业和产业两个层面,它们共同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增长。 (二)国内文献刘斌等(2003)研究了上市公司可持续增长与公司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的平衡关系。范明,汤学俊(2004)认为产业力纬度、技术力纬度、制度力纬度和市场权利纬度构成企业可持续成长的4力纬度结构。余博(2005)结合中国企业的实际,提出优势资源、管理机制和核心能力三个关键基础要素形成的整合力、专注力和扩展力则是推动企业持续成长的动力所在。郭蕊(2006)在界定了可持续发展内涵的基础上,从社会环境、产业、技术、制度和财务5个维度分析影响企业持续发展能力的主要变量。崔学刚、王立彦、许红(2007)以希金斯模型为基础研究了上市公司的增长速度与财务危机发生之间的相关关系。韩慧博等(2008)研究了上市公司超可持续增长、资本结构被动选择与公司业绩之间的相关关系。干胜道、陈霞(2009)研究提出企业增长速度与企业流动性相关。杨汉明(2009)研究发现国有上市公司的股利支付率与可持续增长之间虽然存在正相关关系但并不显着;业绩与可持续增长率指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曾亚敏、张俊生(2009)的研究结果显示,地方保护主义不利于企

企业成长理论的渊源与发展总结

企业成长理论的渊源与发展 总结 摘要:企业成长问题是当今理论界的热点问题。然而,企业 成长理论的研究却长时间徘徊于主流经济学之外。本文将零星散 布于企业理论历史长河中的企业成长理论做一简单的回顾与梳理,期望能为广大理论工作者日后的深入探索提供帮助。 关键词:企业成长古典经济学企业理论 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都承认,企业而不是国家是现代社会最 为重要的核心组织,企业的竞争力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的最终依靠。因此,企业的成长问题理应备受经济学家关注。然而,企业 成长理论的研究却长时间徘徊于主流经济学之外。尽管在经济理 论史中零星地散布着一些关于企业成长理论有价值的观点,并且Edith Penrose 女士在1959年发表的专著——《企业成长理论》(英文名《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 》)——为企业成长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遗憾的是,目前对于企业成长的 系统研究仍然是十分匮乏,这一点在经济学文献中表露无疑。本 文尝试对企业成长理论的渊源与发展做以简要的回顾。 一、古典经济学对企业成长的分析——从亚当?斯密、小穆勒到马歇尔

古典经济学主要是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解释企业存在与扩 张的。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分工的规模经济利益是企业成长的主要 诱因——企业中生产作业的分工和专业化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 同时也促进了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而这又进一步深化了企业的 分工协作,如此循环往复,最后通过企业规模经济的获得实现了 企业的成长。 (一)亚当?斯密和小穆勒的企业成长观 最早在著述中涉及到企业成长思想的当属古典政治经济学的 开创者亚当?思想汇报专题斯密。在他的传世巨著《国富论》中, 斯密非常重视专业化和分工协作所带来的报酬递增现象。他指出,“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 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 (亚当?斯密,1972,p5)虽然斯密的理论没有直接具体地给出企业形成和扩张的原因,但 是毫无疑问,分工与企业的形成及扩张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正是因为有了分工,才使得每个人不是各自为营地生产和交易, 而是将生产过程分割成若干的工序和工种,由工人在企业中“集 中地”分工作业,这样既“提高了每个工人的灵巧性”“发明了 许多方便和节省劳动的机器”同时也“节约了更换活计时通常会 损失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交易效率,推动了生产规模的 扩大。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内部就可能采用更加不可分的 技术,这种技术使劳动分工进一步深化,引起规模报酬递增,企 业规模自然也在进一步扩大,最终实现企业的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