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大象的耳朵》名师教案

(统编版)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大象的耳朵》名师教案
(统编版)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大象的耳朵》名师教案

《大象的耳朵》名师教案

—、文本教学解读

《大象的耳朵》是一篇童话故事。讲述了一群小动物都说大象的耳朵耷拉着有问题,于是大象也对自己的耳朵产生了怀疑,想办法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结果反而遇到了麻烦的故事,告诉学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道理。故事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第1至第8自然段)采用反复的情节,以对话的形式推进故事发展,描述了小动物们的质疑,以及大象因为小动物们的话而对自己耳朵产生了怀疑;第二部分(第9至第13自然段)讲大象让自己耳朵竖起来却遇到了麻烦,从而懂得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道理。全文语言生动有趣,浅显易懂。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呢?是大象在实践中感悟到的,一味听从别人的看法,不仅会给自己造成苦恼,还会带来很多麻烦。由此及彼,启发学生思考:不能因为别人的观点而影响了自己的判断。

本课教学任务,主要有以下3项:

1.识写生字。

课文要求认读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认读“耷、烦”3个字。“耷”可借助插图中大象的耳朵来识记;“烦”是左右结构,“烦”读前鼻音,可用熟字加偏旁来识记。

认读多音字“似、扇”,并能在具体的语境中把多音字读正确。“似的”中的“似”字读“shì”,“相似、似乎”中的“似”字读“sì”;“扇”当动词时都读“shān”,如“扇啊扇啊”“扇风”,当名词用时都读“shàn”,如“扇子”“电扇”等。

写字重点:8个要求会写的生字中,“扇、遇、痛”是半包围结构。“慢、根”是左右结构,写的时候要注意左窄右宽,“慢”的偏旁笔顺为点、点、竖。“安”“最”是上下结构,“安”的第4笔为撇点,“最”的第5笔横要长。“兔”是独体字,总共8画,第6笔撇从“口”里起笔。

2.朗读课文。

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自读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通过分角色朗读、合作表演读等方式,读好问句。教师指导的过程中,注意指导的层次性和趣味性。

重点需要关注的两处:一是关注“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在拉下来了?”

“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在拉着的呢?”这两个问句,读的时候抓住“咦”“怎么”两个语气词把疑问的语气读好;二是关注“大象也不安起来,他自言自语地说:‘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这一句,朗读时,体会“不安,自言自语”等词的意思,前半句读出质疑的语气,后半句读出“果断”的语气。

3.迁移运用。

大象是怎么改变自己想法的?通过朗读、创设情境表演,引导学生联想生活中自己被别人的观点左右思想的时候,如果现在你再碰到这样的事,又会如何解决?

二、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1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似”“扇”和儿化音“耳朵眼儿”,学写“扇、慢、遇、兔、安、根、痛、最”8个生字,重点注意“遇”的第8笔是提,“兔”的第8笔是点,“最”的第5笔要写长横。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小动物们对话中的问句。

3.以读、演的方式,引导学生明白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懂得“遇到问题要联系实际,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的道理。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猜猜谜语,提出问题

1.猜谜语:

腿粗像柱子,身体像房子,耳朵像扇子。——(打一动物)

2.大象的耳朵有什么特点?出示大象耳朵的图片。

适时出示“耷拉”,理解这个词的意思。

3.有一群小动物对大象耷拉着耳朵有疑问。有什么疑问呢?让我们翻开课文-一起走进《大象的耳朵》这个童话故事吧!

板块二字词闯关,读通童话

1.板书课题,师边描述边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

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1)读正确句子中“似”和“扇”2个多音字。

(2)读正确文中带有“扇”另一个读音的句子。

A.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B.有虫子来的话,大象只要把他的大耳朵一扇,就能把它们赶跑。

(3)拓展和“似”“扇”有关的词语,并读正确。如:

似的似乎相似扇风扇动大耳朵一扇

“似的”是助词,用在名词、代词或者动词后面,表示跟某种事物或者情况相似。一般只有“似的”是读翘舌音。“似乎”“相似”等词都读平舌音。“扇”字当名词或者量词用的时候读“shàn”,比如:扇子、吊扇、一扇门。当动词用的时候都读“shān”,如:表示用手掌打的“扇耳光”;表示鼓动别人去做不应该做的事的“扇动”“煽风点火”;表示摇动扇子的“扇风”等。

(4)在其他语境中读准“似、扇”的读音。

A.红彤形的太阳烧烤着大地,像要把这些花儿烤焦似的。

B.秋风姑娘举起她的大扇子,扇哪扇哪,扇下了满地的落叶。

2.自主读文,标出自然段序号。边读边画出带生字的词语,并借助拼音读正确。

3.检查读音。

不安两根竹竿心烦耳朵眼儿

(1)“耳朵眼儿”是儿化音,用开火车的方式读,多次强化。

(2)“安、根、竿、烦”是前鼻音,用“根”作量词说短语。

4.字词回文,读通童话。

(1)把生字词语送入课文中,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把课文读给同桌听。

5.分自然段朗读课文,闯过字词正确关。

板块三朗读闯关,读懂童话

1.小动物们对大象的耳朵产生了疑问,是么疑问呢?找出课文中小动物们提出疑问的句子。

2.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

小兔子:“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

小羊:“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的呢?”

3.读好小兔子和小羊的疑问句。

(1)老师戴上大象头饰当大象,学生当小兔和小羊,要求读好问句。

读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挑选读得好的同学当小演员。

(2)小演员分别戴上小兔、小羊、大象的头饰,分角色朗读课文(第1至第7自然段)。

4.听了小动物们的话,大象自己是怎么认为的呢?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第8自然段,齐读:

大象也不安起来,他自言自语地说:“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

(1)师:我来采访一下大象。大象,你当时心里真实的想法是什么呢?

(2)师:请带着你的理解,把大象自言自语的话再读一读。

5.大象是这么想的,可为什么最后他又说:“人家是人家,我是我。”是因为什么原因,他改变了最初的想法呢?读课文第9至第13自然段。

(1)反馈:

①每天,大象站着睡觉的时候,就用两根竹竿,把耳朵撑起来。

②可是,大象的耳朵孔里,经常有小虫子飞进去,还在他的耳朵孔里跳舞,吵得大象又头痛,又心烦。

(2)“经常”是什么意思?这里是指什么?发挥想象,体会“大象又头痛,又心烦”的心情:

大象刚想睡觉的时候,小蜻蜓飞过来了,钻进大象的耳朵里,把他当作

,大象被吵得无法入睡。

小蜻蜓飞走了,大象刚想睡觉,小蜜蜂又飞来了,他在大象的耳朵里

小蜜蜂飞走了,大象刚想睡觉,又飞来了,他在大象的耳朵里

,吵得大象又头痛,又心烦。

这样的生活真是烦极了。出示“烦”的字源解说,为理解“大象是因为什么原因改变想法的”作好铺垫。

篆文,“火”,表示热,“页”,表示头。头很热很热,就像我们生病

发高烧时一样,头昏沉沉的,很不舒服。这里指大象被烦得不能睡觉而焦躁不安。

正因为大象被烦得焦躁不安,他最后还是把耳朵放了下来。这样,虫子飞不进去了,有虫子来的话大象只要把他的大耳朵一扇,就能把它们赶跑。

6.经过这次的折腾,大象终于明白了,出示句子:

“我还是让耳朵耷拉着吧。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板块四创设情境,体悟童话

1.情境一:

大象把耳朵放下来后,有一天碰见了小鹿,小鹿又问(把头饰戴到要提问的学生头上):“?”

大象回答(把耷拉着耳朵的大象头饰戴到学生的头上):“

?”

师小结:看来大象是真的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了。引读:“我还是让耳朵耷拉着吧。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2.情境二:

生活中,我们小朋友也会遇到这种情况。明明和萌萌约好了去爬山。明明穿上运动服、运动鞋,萌萌穿着漂亮的花裙子、小皮鞋。他们汇合后,萌萌说:“明明,出去爬山要拍照的呀,你怎么穿这么难看的运动装啊?”如果你是明明,你会怎么说?(关注学生的表达,观点是否正确,言语是否清楚明白)

3.情境三:

开学了,同学们要申请班级小志愿者服务岗。有点口吃的小杰选择了倒垃圾的岗位。下课了,他的好朋友言言问他:“哎,你为啥不选择当早读领读员?你看在上面领读多神气!”你觉得言言说得对吗?如果你是小杰,会怎么回答呢?

板块五识记字形,学写生字

1.字形难点。

(1)追溯字源解说,识记“扇、痛、遇”。

①篆文=(户,小门)+(羽),造字本义:古人用美丽的羽毛或花草装饰在正门外。

②遇,金文=(寓,居所)+(辵,前行),造字本义:客人未经邀

约而到访。有的金文省去“宀”(居所)。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隶书

将篆文的“辵”写成。古人称路途相见为“遭”;称未经邀约的到访为“遇”;称在地界上相见为“逢”;称意外相见为“邂”。

③“扇、痛、遇”是半包围结构的字,注意笔画比例。

书写“遇”注意第8笔是提。

(2)“慢、根”是左右结构的字。

“慢”的偏旁笔顺为点、点、竖。左右结构的字写的时候要左窄右宽。

2.用字源演变图加强识记“兔”字。

甲骨文小篆楷体

引导学生根据字源演变,想象识记。如:甲骨文的“兔”像只张着嘴巴、长耳短尾的小动物,楷体“兔”的点像短尾巴等。

3.认真书写其他生字,教师巡视,及时反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