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复习资料

食品添加剂复习资料
食品添加剂复习资料

3.丙酸盐:抑制微生物合成丙氨酸而起抗菌作用。

4.对羟甲苯钾酸酯类:通过抑制微生物细胞的呼吸酶系与电子传递酶系的活性,破坏微生物细胞膜结构。使用山梨酸或山梨酸钾应注意什么问题

1.山梨酸较易挥发,应尽量避免加热;

2.山梨酸能够严重刺激眼睛,切勿溅入;

3.应避免在具有生物活性的产品中使用。因为酶可以使山梨酸分解成1,3—戊二烯,失去防腐能力,同

时还会产生不良气体;

4.不可与乙醇共存,否则产生异味;

5.贮存时防潮、放热(<38℃),防氧化包装完整。

天然防腐剂有何利弊

利:资源丰富、抗菌性强、安全无毒、抗菌谱广、水溶性好、热稳定性好等优点,在人体消化道内可降解为食物的正常成分,不影响消化道菌群,不影响药用抗菌素的使用,而且还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弊:天然食品防腐剂的作用机理、抗菌谱研究不够深刻,其适用范围、使用量、使用方法也需要进一步的明确,还有其对食品风味的影响,如何能最大程度发挥其功效等都需要进一步探索,同时如何将不同来源的天然食品防腐剂配合使用、协同作用,达到互补或协同增效作用,也值得深入探讨。

如何合理使用防腐剂

1、了解所用食品防腐剂和食品的性质;

2、严格按规定确定适用范围和使用剂量;

3、使用注意事项:

(1)尽量减少微生物的污染;

(2)确定合理的添加时机;

(3)适当增加食品的酸度;

(4)与热处理并用;

(5)溶解与分散;

(6)几种防腐剂的协同作用。

第四章食品抗氧化剂

1、食品抗氧化剂:是指能防止或延缓油脂或食品成分氧化分解、变质,提高食品稳定性的物质。

2、抗氧化剂作用机理

答:食品抗氧化剂的作用机理有三种:

(1)数量最多的一类抗氧化剂是靠提供氢原子来阻断食品油脂自动氧化的连锁反应,从而防止食品氧化变质;

(2)第二类是抗氧化剂自身被氧化,消耗食品内部和环境中的氧气从而使食品不被氧化;

(3)第三类抗氧化剂是以通过破坏、抑制氧化酶的活性来防止食品氧化变质。

3、简述油溶性抗氧化剂的作用机理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作用。

作用机理:油溶性抗氧化剂均属于酚类化合物,它们能够提供氢原子与油脂自动氧化产生的自由基结合,形成相对稳定的结构,阻断油脂的链式自动氧化过程。

在食品加工中的作用:对油脂和含油脂的食品起到良好的抗氧化作用。

4.抗氧化剂主要有哪些类型各有何使用特点

答:按来源可以分为天然抗氧化剂和人工合成抗氧化剂。按溶解性可分为油溶性食品抗氧化剂和水溶性食品抗氧化剂。油溶性抗氧化剂能溶于油脂,对油脂和含油脂的食品起到良好抗氧化作用,水溶性抗氧化剂能够溶于水,主要用于防止食品氧化变色。

4、抗氧化剂使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充分了解抗氧化剂的性能;

(2)正确掌握抗氧化剂的添加时机;

(3)抗氧化剂及增效剂的复配使用;

(4)选择合适的添加量:油溶性抗氧化剂的使用浓度一般不超过%;水溶性抗氧化剂的使用浓度相对较高,一般不超过%

(5)控制影响抗氧化剂作用效果的因素:主要有光、热、氧气、金属离子及抗氧化剂在食品中的分散性;

(6)使用时必须使之十分均匀地分散在食品中才能充分发挥其抗氧化作用。

1、食品着色剂(食品色素):使之赋予食品色泽和改善食品色泽的物质。

2、着色剂生色机理是什么

色素分子本身含生色团,若只含一个生色团,仍为无色;若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生色团共轭时,可使分子对光的吸收移向可见光区,即可显色。

3、食品着色剂分类及特点:

(一)食品天然着色剂

特点:安全性较高,着色色调比较自然;成本高,着色力弱,稳定性差,容易变质,难以调出任意色调等,一些产品还有异味、臭味。

分类:

按来源分为3类:植物色素,动物色素和微生物色素;

按分子结构不同分为6类:四吡咯衍生物、多酚类衍生物、酮类衍生物、异戊二烯衍生物、醌类衍生物及其他;

按溶解性不同分为2类:水溶性色素和脂溶性色素。

(二)食品合成着色剂

特点:安全性低;着色力强,色泽鲜艳,不易褪色,稳定性好,易溶解,易调色,成本低。

分类:分为偶氮类着色剂和非偶氮类着色剂,偶氮类着色剂又可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

5、配制着色剂溶液应注意什么

(1)着色剂溶液不宜过浓,一般使用的母液浓度为1%~10%,过浓则难于调节色调;

(2)配制时,着色剂的称量必须准确;

(3)为防止溶液久置后析出沉淀,着色剂溶液应按每次的用量配制;

(4)配制着色剂溶液所用的水,最好用蒸馏水和离子交换树脂处理过的水,或者先将水煮沸,冷却后再用,应可能避免使用金属器具;

(5)使用后的剩余溶液保存时应避免日光直射,最好在冷暗处密封保存。

第六章食用香料和香精

1、食用香料:是指能够用于调配食用香精,并使食品增香的物质。

食用香精:是由各种香料和许可使用的附加物调配与加工而成的赋予食品香味的食品添加剂。

2.香料为什么会产香

答:具有香气味的物质含有一个或数个发香团,这些发香团在分子内以不同的方式结合,使食用香料有不同类型的香气香味。

(1)天然香料:甜橙油,橘子油,柠檬油,留兰香油,薄荷素油,安叶油。

(2)合成香料:香兰素,苯甲醛,柠檬醛,乙基香兰素。

3.香精有哪几部分构成各起什么作用

答:(1) 主香体:构成香精主体香味的基本香料,决定香精香型;

(2)辅助剂:调节香气和香味,延长主香体香气,有和香剂和调节剂俩种;

(3)定香剂:调节香精中各组分的挥发速度;

(4)稀薄剂:乙醇,精炼植物油,蒸馏水。

4.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香料和香精

(1)产品本身无香味,为满足消费者需求,完全依靠添加剂香精来增香;

(2)产品本身的香味在加工过程中部分丧失,为了增强和改善产品香味,添加特定的和本身香味相近相似的香精;

(3)用香精来修饰和掩盖产品本身的不良风味,但不包括腐烂变质的不良风味。

5.香料与香精在使用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香料香精用于食品中仅限于加香,禁止用于其他目的;

(2)腐烂变质的天然香料不能用于赋香;

(3)选择合适的添加时机。如加热食品在冷却后添加,脱臭食品在脱臭后添加,真空罐装食品用量加大;(4)添加顺序正确。在碱性食品中不稳定(香兰素与碳酸氢钠接触后失去香味,变为红棕色)先加香味比较淡的,再加香味比较浓的。

(5)掌握合适的添加量及混合均匀(用量适当,称量准确,分布均匀)

1、食品增稠剂:可以提高食品的黏稠度或形成凝胶,从而改变食品物理性状,赋予食品黏润、适宜的口感,并兼有乳化、稳定或使呈悬浮状态作用的物质。

2、简述影响增稠剂作用效果的因素。

(1)增稠剂的分子结构及相对分子质量:一般来说,在溶液中容易形成网状结构或具有较多亲水基团的增稠剂都具有较高的黏度;相对分子质量越大,黏稠度越大。

(2)浓度:随增稠剂农大的增大,黏度增大。

(3)PH值:介质的PH值与增稠剂的黏度及其稳定性的关系极为密切。

(4)温度:一般增稠剂溶液在温度升高时黏度下降。

(5)切变力:经搅拌、挤压,降低颗粒间相互作用力。

(6)增稠剂协同效应:黏度叠加效应,分为增效和减效。

(7)有机溶剂的增效效应

3、增稠剂在食品起什么作用

答:主要赋予食品所要求的流变特性,改变食品的质构和外形。

(1)凝胶作用:以琼脂为最佳凝胶剂;

(2)增稠、稳定作用:增稠剂具有溶水性和稳定特性。用于流体、半流体食品中具有增稠作用。加入增稠剂使乳制品均匀、稳定,对香味物质、营养物质和功能性成分有稳定和固定作用;

(3)起泡稳定作用:增稠剂可以发泡,形成网络结构,并因液泡表面粘性增加使其稳定;

(4)凝聚、澄清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可同时吸附于多个分散介质体上使其凝聚,而达到净化目的;(5)保水作用:增稠剂有强亲水作用。将其施加于食品后,可以使食品保持一定的水分含量,从而保持良好口感;

(6)控制结晶:可赋予食品以较高的黏度,从而使体系不易结晶或使结晶细小;

(7)成膜、保鲜作用:食品增稠剂可在食品表面形成一层保护性薄膜,保护食品不受氧气、微生物的作用。与表面活性剂并用,可以用于蔬果的保鲜。

4、常用的增稠剂及其使用方法(见资料)

第八章食品乳化剂

1、什么是食品乳化剂怎样达到乳化效果

答:食品乳化剂是指添加于食品后能改善乳化体中各种构成相之间的表面张力(界面张力),形成均匀分散体或乳化体的物质。

作用机理:(1)在分散相的表面形成保护膜;(2)降低两相介质表面张力;(3)形成双电子层。

2、食品乳化剂在食品加工中的作用有哪些

(1)乳化作用:降低界面的表面张力,使物质处于均匀稳定的状态,改善和维持食品品质;

(2)络合作用:延缓老化,强化面团;

(3)结晶控制:多用于糖和脂肪体系中;

(4)调节黏度:乳化剂有降低黏度的作用;

(5)发泡作用:在气液界面形成稳定的接触膜,使其泡沫稳定;

(6)破乳作用和消泡作用:具有不饱和脂肪链的乳化剂能抑制泡沫;

(7)润湿作用:有助于方便食品在冷水或热水中速溶和复水;

(8)润滑作用:便于加工操作;

(9)增溶作用:HLB值在15以上的乳化剂可作脂溶性色素、香料、强化剂的增溶剂;

(10)抗菌、保鲜作用:在果蔬表面涂膜,有抑制水分蒸发、防止细菌侵袭和调节其呼吸的作用。

3.什么是HLB值计算HLB值的方法有哪些研究HLB值有何意义

(1)HLB值:即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表面活性剂为具有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的两亲分子,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基和亲油基之间的大小和力量平衡程度的量

(2)计算方法:主要是下列两种形式:

差值式:乳化剂的亲水性(HLB)=亲水基的亲水性-亲油基的憎水性

比值式:乳化剂的亲水性(HLB)=亲水基的亲水性/憎水基的亲水性

(3)研究意义:知道食品乳化剂亲水性就可以知道它亲油性能相对大小和强弱,也就知道了乳化剂的两亲性质,对于了解乳化剂的功效和正确使用乳化剂都有指导作用。

4、举例说明什么是乳浊液,分为哪几类

乳浊液是一种或几种液体以细小液滴形式分散在另一部相溶的液体中形成的多相分散体系。例如牛乳、豆浆等。

食品中主要包括胶态分散(增溶)、气体在液体中分散(发泡)等类型。液体、固体和气体混合成的乳浊液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1)油滴分散到水介质里,通常指水包油(O/W)型乳浊液,油滴为内相,水为连续相;(2)水滴分散到油或脂肪介质里,通常指油包水(W/O)型乳浊液,水滴为内相,油或脂肪为连续相。

第九章食品护色剂和漂白剂

1、简述护色剂和漂白剂的作用机理。

(1)护色剂

常用的护色剂有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护色剂是以亚硝酸盐的还原性起护色作用;

(2)漂白剂

食品漂白剂分为氧化性漂白剂和还原性漂白剂。氧化性漂白剂是通过使着色物质氧化分解被漂白,主要的氧化性漂白剂有过氧化氢、过氧化钙等;而还原性漂白剂是通过使着色物质被还原而起漂白作用,主要的还原性漂白剂是亚硫酸类化合物,通过在使用过程中释放出二氧化硫而起还原作用。

2、简述护色剂和漂白剂的应用范围。

食品护色剂主要用于腌制肉制品类(如腊肉、腊肠等),酱卤肉制品类,熏烧烤肉类,油炸肉类,西式火腿类,发酵肉制品类等;

食品氧化性漂白剂主要用于面粉处理,面粉调节;而食品还原性漂白剂用于果品蔬菜的加工和保鲜。

3、使用食品护色剂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1)由于考虑到护色剂安全性问题,应限制护色剂的使用量;

(2)一般与护色助剂同时配合使用,一方面提高护色效果,改善产品色泽,另一方面可减少最终有害物质亚硝胺在人体体内的积累;

(3)使用时,一定要将护色剂与原料混匀再进行加工;

(4)由于硝酸盐、亚硝酸盐的外观和口味均与食盐相似,所以必须防止误用而引起中毒。

4、简述食品护色助剂的作用。

(1)使亚硝酸盐等更多地产生亚硝基,提高护色效果;

(2)防止肌红蛋白氧化;

(3)烟酰胺与肌红蛋白生成稳定的烟酰胺肌红蛋白,很难被氧化;

(4)可以保持护色后,长时间不褪色。

5、漂白剂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1)采用现配现用的方法,以防止亚硫酸盐不稳定而挥发;

(2)食品中如果有金属离子,则可以将残留的亚硫酸氧化,还能使还原的色素氧化变色,从而降低漂白剂的效力。

(3)用亚硫酸盐类漂白的物质,由于二氧化硫消失容易复色,所以通常在食品中残留过量的二氧化硫,但残留量不得超过标准;

(4)亚硫酸不能抑制果胶酶的活性,会有损于果胶的凝聚力;

(5)亚硫酸盐能破坏硫胺素,故不宜用于鱼类食物;

(6)亚硫酸盐易于醛、酮、蛋白质等反应;

(7)柠檬酸等可作为复配薯类淀粉漂白剂的增效剂。

(8)使用氧化性漂白剂后必须用水冲洗或用还原剂将之还原,使食品完全干净而没有氧化性漂白剂的残留。

第十章食品调味剂

1、列举出食品加工中常用的食品酸味剂。

答:磷酸、乳酸、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富马酸、延胡索酸等。

2、酸味剂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1)在食品加工工艺中一定要有加入酸味剂的程序和时间,否则会产生不良后果;

(2)当使用固体酸味剂时,要考虑它的吸湿性和溶解性,因此,必须采用适当的包装材料和包装容器;

(3)阴离子除影响酸味剂的风味外,还能影响食品风味;

(4)酸味剂有一定的刺激性,能引起消化系统的疾病。

3、列举出常用的天然、化学合成食品甜味剂。

天然:木糖醇、山梨糖醇、麦芽糖醇、甜菊糖醇、甘草素;

化学合成:糖精钠、甜蜜素、乙酰磺胺酸钾、甜味素、三氯蔗糖。

4、甜味剂的作用有哪些合成甜味剂的优缺点是什么

一、作用

(1)调节和增强风味;

(2)掩蔽不良风味;

(3)改善口感;

(4)一些天然甜味剂物质对人体的营养还有着重要作用。

二、优缺点

优点:

(1)化学性质稳定,耐热、耐酸和耐碱,不易出现分解失效现象,故使用范围比较广泛;

(2)不参与机体代谢,大多数合成甜味剂经口摄入后全部排出体外,不提供能量,适合糖尿病人、肥胖症人和老年人等特殊营养消费群使用;

(3)甜度较高,一般都是蔗糖甜度的50倍以上;

(4)价格便宜,等甜度条件下的价格均低于蔗糖;

(5)不是口腔微生物的合适底物,不会引起牙齿龋变。

缺点:甜味不够纯正,带有苦后味或金属异味,甜味特性及感官特性与蔗糖还有一定的差距;不是食物的天然成分,有一种“不安全”的感觉。

5、食品增味剂常分为哪几类各有何特性(见资料)

第十一章食品膨松剂、凝固剂、水分保持剂和抗结剂

1、什么是食品膨松剂主要有哪些类型

膨松剂是指食品加工厂过程中加入的,能使产品发起形成致密多孔组织,从而使制品具有膨松、柔软或酥脆的物质。

一般可分为碱性膨松剂、酸性膨松剂、复合膨松剂和生物膨松剂。

2、复合膨松剂的组分及各个组分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答:复合膨松剂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1)碳酸盐。用量占20%~40%,作用是产生气体;(2)酸性盐或有机酸。用量占35%~50%,作用是与碳酸盐反应,控制反应速度和膨松剂的使用,调整食品酸碱度;(3)助剂。用量一般占10%~40%,作用是改善膨松剂保存性,防止受潮、失效,调节气体产生速度或使气泡均匀产生。

3、什么是凝固剂豆制品生产中常用的凝固剂有哪些

凝固剂,又称稳定剂,是使食品结构稳定或使食品组织结构不变,增强黏性固形物的物质。如使食品中胶体(果胶、蛋白质等)凝固为不溶性物质的添加剂。

豆腐生产中,用盐卤、硫酸钙、葡萄糖酸-δ-内酯作凝固剂。

4、水分保持剂:是指有助于保持食品中水分而加入的物质。

5、磷酸盐作为食品添加剂有哪些作用

(1)螯合作用:磷酸盐可螯合钙、镁、铁、铜等离子,对金属离子起“封锁”作用;

(2)缓冲作用:各种磷酸盐按一定的比例配合,可以得到不同PH的缓冲剂,以满足各类食品酸度的调节和稳定;

(3)乳化、分散作用:磷酸盐可防止蛋白质、脂肪分离,增加粘结性,改善混合物的组织结构,使食品组织柔软多汁;

(4)蛋白质持水作用:磷酸盐可防止蛋白质变性,改善和提高蛋白质对水的亲和性、保水性;

(5)阴离子效应;

(6)营养强化作用。

6、什么是食品抗结剂我国允许使用的食品抗结剂有哪些

食品抗结剂是用于防止颗粒或粉末状食品聚集结块,保持其松散或自由流动的食品添加剂。我国允许食用的有:硅酸铝钙、硅酸钙、硬脂酸钙、亚铁氰化钾、二氧化硅和微晶纤维素。

第十四章营养强化剂

1、食品营养强化剂:是指为了增加食品的营养成分(价值)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营养素和

其他营养成分。也被称为食品强化剂、营养供给剂。

2、食品中为什么要添加营养强化剂

(1)天然食品不会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如:寒冷地带缺少蔬菜,该地区的人可能缺乏维生素C;

(2)多数经加工的食品都会失去部分或大部分营养素。如精致小麦粉大部分维生素B1已损失;

(3)大部分食品在食用前的贮运,销售等过程中,由于温度、空气、光线等原因会损失某些营养素。

3、常用的维生素类强化剂有哪些各自有何作用

(1)维生素A:又称视黄醇。促进生长发育与繁殖,延长寿命,维持人的视力正常,维持上皮组织结构的完整和健全;

(2)维生素B1:又称硫胺素。在体内参加糖的代谢,它对维持正常的神经传导,以及心脏、消化系统的正常活动具有重要作用。缺乏维生素B1易患脚气病或多发性神经炎,产生肌肉无力、感觉障碍、神经痛、影响心肌和脑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并且还会引起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便秘等疾病;(3)维生素B2:又称核黄酸。是促进机体生长发育的维生素。缺乏会发生口角炎、舌炎、唇炎等症状;(4)维生素D:能够保持钙和磷的正常代谢。缺乏易发生佝偻病、软骨病,特别是幼儿发育不良或畸形。

4、常用的氨基酸类强化剂有哪些各自有何作用

(1)L-赖氨酸-盐酸盐: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具有增强胃液分泌和造血机能,使白细胞、血红蛋白和丙种球蛋白增加的功能,添加L-赖氨酸-盐酸盐具有提高蛋白质利用率,保持蛋白质代谢平衡,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等作用;

(2)牛磺酸:牛磺酸并非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在人体内以游离状态存在。它对促进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大脑、身高、视力等起重要作用;

(3)DL-蛋氨酸:是一种具有促进毛发、指甲生长,促进身体发育的必需氨基酸,并且有解毒和增强肌肉活动能力等作用。还可以防止脂肪在肝脏积淀。

5、常用的矿物质类强化剂有哪些使用时应注意什么

常用的矿物质类强化剂有:钙、铁、锌、硒、碘。

营养强化的理论基础是营养素平衡,滥用强化剂不但不能达到增加营养的目的,反而造成营养失调而有害健康。使用强化剂通常应注意以下几点:

(1)强化用得营养素应是人们膳食中或大众食品中含量低于需要量的营养素;

(2)易被机体吸收利用;

(3)在食品加工、贮存等过程中不易分解破坏,且不影响食品的色、香、味等感官性状;

(4)强化剂量适当,不致破坏机体营养平衡,更不致因摄食过量引起中毒;

(5)卫生安全,质量合格,经济合理。

食品添加剂含量分析

食品添加剂含量检测分析(LC-20A液相色谱仪2011-8-26 来源:杭州瑞析科技有限公司>>进入该公司展台液相色谱仪对食品成分分析的应用范围 致癌物质的检测,腐败变质的动物性食品及掺假食品的检验等食品检验与分析的内容很丰富,而且范围相当广泛,在各种食品中有许多成分是相同的,有一些成分则是不相同的。南京科捷食品成分分析液相色谱仪主要分析食品中的下列组分:各种营养成分分析,食品添加剂、有毒有害物质、香精香料分析、添加剂分析、脂肪酸甲酯分析、食品包装材料分析、农药及兽药残留、 1、营养成分分析 有机酸、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游离脂肪酸、氨基酸 2、食品添加剂和农药残留分析 (1)防腐剂与甜味剂 可分离和测定浓缩果汁、软饮料、果酱、蚝油和人造黄油中的山梨酸和苯甲酸防腐剂,也可同时分析可乐饮料中的阿斯巴甜和糖精。 (2)合成色素 (3)农药和抗生素残留 高效液相色谱可对饮用水、牛奶、啤酒、谷物、马铃薯和猪肉等食品中的农药残留和抗生素残留的测定。 (4)食品毒素 高效液相色谱用于测定大豆、鱼及贝类的多胺、次黄嘌呤、黄曲霉毒素、麻痹性贝毒素(saxitoxin)等食品毒素。 高效液相色谱原理:高效液相色谱是用高压输液泵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缓冲液等流动相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经进样阀注入供试品,由流动相带入柱内,在柱内各成分被分离后,依次进入检测器,色谱信号由记录仪或积分仪记录。 1.对仪器的一般要求 所用的仪器为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的填料和流动相的组分应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常用的色谱柱填料有硅胶和化学键合硅胶。后者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最为常用,辛基键合硅胶次之,氰基或氨基键合硅胶也有使用;离子交换填料,用于离子交换色谱;凝胶或玻璃微球等,用于分子排阻色谱等。注样量一般为数微升。除另有规定外,柱温为室温,检测器为紫外吸收检测器。在用紫外吸收检测器时,所用流动相应符合紫外分光光度法。 正文中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条件除固定相种类、流动相组分、检测器类型不得任意改变外,其余如色谱柱内径、长度、固定相牌号、载体粒度、流动相流速、混合流动相各组分的比例、柱温、进样量、检测器的灵敏度等,均可适当改变, 以适应具体品种并达到系统适用性试验的要求。 2.系统适用性试验 按各品种项下要求对仪器进行适用性试验,即用规定的对照品对仪器进行试验和调整,应达到规定的要求;或规定分析状态下色谱柱的最小理论板数、分离度和拖尾因子.

[精选工作总结范文]:食品添加剂工作总结篇

食品添加剂工作总结篇 我局对商贸流通领域全面清理整顿的基础上大力开展诚信教育活动,进一步完善专项整治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畜禽产品、酒类商品生产经营的监管机制,强化了畜禽产品、酒类商品生产经营者的守法意识。现将食品添加剂整顿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工作进展情况 1、狠抓宣传培训工作。以宣传贯彻落实《生猪屠宰管理条例》、《酒类流 通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了畜禽产品、酒类商品质量安全的宣传力度。一是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相关单位广大干部职工中开展了大学习、大讨论,进一步增强了做好畜禽产品、酒类商品质量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为专项整治工作奠定了基础。二是结合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活动,开展宣传咨询服务活动。为了确保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设立了举报电话,确定专人受理群众举报,接受群众监督,为专项整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广泛的监督渠道。 2、积极开展畜禽产品、酒类商品市场整治。一是在监督生猪定点屠宰企业 严格遵守生产规程、品质检验规程基础上,要求企业贯彻落实《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病害猪无害化处理管理办法》,加强生产管理,生产优质、安全的产品。二是认真开展畜禽产品、酒类商品市场清理整顿。今年以来开展专项整治3次,检查生猪定点屠宰企业2户次,检查肉品经营户20户次,检查酒类经营户5户次,出动执法人员25人次,车辆5辆次。通过此次市场专项检查,净化了市场

环境,强化了生产经营者的守法意识,确保了人民群众能吃上放心肉、喝上“安全酒”。 3、建立和完善行业自律机制。大力开展畜禽屠宰企业及酒类经营企业诚信教育活动,有力推进了畜禽屠宰企业及酒类经营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指导企业不断完善自身管理制度,进一步强化了畜禽屠宰企业及酒类经营者的守法意识。 二、存在的问题 我局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虽然进展顺利,但也还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区生猪定点屠宰还没有覆盖全某某镇,与保障人民群众消费安全不相适应,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 2、畜禽产品、酒类商品整顿、监督、管理工作,需要相关部门互相配合、综合执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1、继续抓好宣传培训。以宣传贯彻落实《生猪屠宰管理条例》、《酒类流通管理办法》《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病害猪无害化处理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畜禽产品及酒类商品质量安全。 2、继续强化市场监管。开展经常性市场巡查活动,加大市场监管力度,有效控制畜禽和畜禽产品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质、屠宰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质的畜禽违法行为及在酒类商品中勾兑水、勾兑非食用酒精的违法行为。食品添加剂工作总结(2):为进一步提高我区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加强企业自律建

食品化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整理

1.水分活度:食品中水分逸出的程度,可以用食品中水的蒸汽压与同温度下纯水饱和蒸汽压之比表示,也可以用平衡相对湿度表示。 2.吸温等温线:在恒定温度下,食品的水分含量(用每单位干物质质量中水的质量表示)与它的Aw之间的关系图称为吸湿等温线(Moisture sorption isotherms缩写为MSI)。 分子流动性(Mm):是分子的旋转移动和平转移动性的总度量。决定食品Mm值的主要因素是水和食品中占支配地位的非水成分。 3.氨基酸等电点:偶极离子以电中性状态存在时的pH被称为等电点 4. 蛋白质一级结构:指氨基酸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的线性序列; 二级结构:氨基酸残基周期性的(有规则的)空间排列; 三级结构:在二级结构进一步折叠成紧密的三维结构。(多肽链的空间排列。) 四级结构:是指含有多于一条多肽链的蛋白质分子的空间排列。 5.蛋白质变性:天然蛋白质分子因环境因素的改变而使其构象发生改变,这一过程称为变性。 6.蛋白质的功能性质:在食品加工、保藏、制备和消费期间影响蛋白质在食品体系中性能的那些蛋白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7.水合能力:当干蛋白质粉与相对湿度为90-95%的水蒸汽达到平衡时,每克蛋白质所结合的水的克数。 8单糖:指凡不能被水解为更小单位的糖类物质,如葡萄糖、果糖等。 9.低聚糖(寡糖):凡能被水解成为少数,2-6个单糖分子的糖类物质,如蔗糖、乳糖、麦芽糖等。 10.多糖:凡能水解为多个单糖分子的糖类物质,如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等。 11.美拉德反应:凡是羰基与氨基经缩合,聚合生成类黑色素的反应称为羰氨反应。 12.淀粉的糊化:在一定温度下,淀粉粒在水中发生膨胀,形成粘稠的糊状胶体溶液,这一现象称为"淀粉的糊化"。 13.糊化淀粉的老化:已糊化的淀粉溶液,经缓慢冷却或室温下放置,会变成不透明,甚至凝结沉淀。 14改性淀粉:为适应食品加工的需要,将天然淀粉经物理、化学、酶等处理,使淀粉原有的物理性质,如水溶性、粘度、色泽、味道、流动性等发生变化,这样经过处理的淀粉称为变(改)性淀粉。 15同质多晶现象:化学组成相同的物质可以形成不同形态晶体,但融化后生成相同液相的现象叫同质多晶现象,例如由单质碳形成石墨和金刚石两种晶体。 16脂的介晶相(液晶):油脂的液晶态可简单看作油脂处于结晶和熔融之间,也就是液体和固体之间时的状态。此时,分子排列处于有序和无序之间的一种状态,即相互作用力弱的烃链区熔化,而相互作用力大的极性基团区未熔化时的状态。脂类在水中也能形成类似于表面活性物质存在方式的液晶结构。 17油脂的塑性是与油脂的加工和使用特性紧密相关的物理属性。其定义为在一定外力的作用下,表观固体脂肪所具有的抗变性的能力。 18乳化剂:能改善乳浊液各构成相之间的表面张力(界面张力),使之形成均匀、稳定的分散体系的物质。19油脂自动氧化(autoxidation):是活化的含烯底物(如不饱和油脂)与基态氧发生的游离基反应。生成氢过氧化物,氢过氧化物继而分解产生低级醛酮、羧酸。这些物质具有令人不快的气味,从而使油脂发生酸败(蛤败)。 20抗氧化剂:能推迟会自动氧化的物质发生氧化,并能减慢氧化速率的物质。

食品化学复习提纲(回答问题)

二、回答问题 1)试论述水分活度与食品的安全性的关系? 水分活度是控制腐败最重要的因素。总的趋势是,水分活度越小的食物越稳定,较少出现腐败变质现象。具体来说水分活度与食物的安全性的关系可从以下按个方面进行阐述: 1.从微生物活动与食物水分活度的关系来看:各类微生物生长都需要一定的水分活度,大多数细 菌为0.94~0.99,大多数霉菌为0.80~0.94,大多数耐盐菌为0.75,耐干燥霉菌和耐高渗透压酵母为0.60~0.65。当水分活度低于0.60时,绝大多数微生物无法生长。 2.从酶促反应与食物水分活度的关系来看:水分活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是两个方面的综合,一方 面影响酶促反应的底物的可移动性,另一方面影响酶的构象。 3.从水分活度与非酶反应的关系来看:脂质氧化作用:在水分活度较低时食品中的水与氢过氧化 物结合而使其不容易产生氧自由基而导致链氧化的结束,当水分活度大于0.4 水分活度的增 加增大了食物中氧气的溶解。加速了氧化,而当水分活度大于0.8 反应物被稀释, 4.氧化作用降低。Maillard 反应:水分活度大于0.7 时底物被稀释。水解反应:水分是水解反 应的反应物,所以随着水分活度的增大,水解反应的速度不断增大。 2)什么是糖类的吸湿性和保湿性?举例说明在食品中的作用? 糖类含有许多羟基与水分子通过氢键相互作用。具有亲水功能。吸湿性是指糖在较高的空气湿度下吸收水分的性质。表示糖以氢键结合水的数量大小。保湿性指糖在较低空气湿度下保持水分的性质。表示糖与氢键结合力的大小有关,即键的强度大小。软糖果制作则需保持一定水分,即保湿性(避免遇干燥天气而干缩),应用果葡糖浆、淀粉糖浆为宜。蜜饯、面包、糕点制作为控制水分损失、保持松软,必须添加吸湿性较强的糖。 3)多糖在食品中的增稠特性与哪些因素有关? 由于分子间的摩擦力,造成多糖具有增稠特性。多糖的黏度主要是由于多糖分子间氢键相互作用产生,还受到多糖分子质量大小的影响。流变学的基本内容是弹性力学和黏性流体力学。食品的流变学性质和加工中的切断、搅拌、混合、冷却等操作有很大关系,尤其是与黏度的关系极大。 4)环糊精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利用环糊精的疏水空腔生成包络物的能力,可使食品工业上许多活性成分与环糊精生成复合物,来达到稳定被包络物物化性质,减少氧化、钝化光敏性及热敏性,降低挥发性的目的,因此环糊精可以用来保护芳香物质和保持色素稳定。环糊精还可以脱除异味、去除有害成分。它可以改善食品工艺和品质此外,环糊精还可以用来乳化增泡,防潮保湿,使脱水蔬菜复原等。

食品中的添加剂

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目录中有1960多种添加剂,共有22类。 分别是(1)防腐剂(2)抗氧化剂(3)发色剂(4)漂白剂(5)酸味剂(6)凝固剂(7)疏松剂(8)增稠剂(9)消泡剂(10)甜味剂(11)着色剂(12)乳化剂(13)品质改良剂(14)抗结剂(15)增味剂(16)酶制剂(17)被膜剂(18)发泡剂(19)保鲜剂(20)香料(21)营养强化剂(22)其他添加剂。 防腐剂——常用的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二氧化硫、乳酸等。用于果酱、蜜饯等的食品加工中。 抗氧化剂——与防腐剂类似,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常用的有维C、异维C等。 着色剂——常用的合成色素有胭脂红、苋菜红、柠檬黄、靛蓝等。它可改变食品的外观,使其增强食欲。 增稠剂和稳定剂——可以改善或稳定冷饮食品的物理性状,使食品外观润滑细腻。他们使冰淇淋等冷冻食品长期保持柔软、疏松的组织结构。 营养强化剂——可增强和补充食品的某些营养成分如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维生素、氨基酸、无机盐等)。各种婴幼儿配方奶粉就含有各种营养强化剂。 膨松剂——部分糖果和巧克力中添加膨松剂,可促使糖体产生二氧化碳,从而起到膨松的作用。常用的膨松剂有碳酸氢钠、碳酸氢铵、复合膨松剂等。 甜味剂——常用的人工合成的甜味剂有糖精钠、甜蜜素等。目的是增加甜味感。 酸味剂——部分饮料、糖果等常采用酸味剂来调节和改善香味效果。常用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乳酸等。 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是面粉增白剂的主要成分。我国食品在面粉中允许添加最大剂量为0.06g/kg。增白剂超标,会破坏面粉的营养,水解后产生的苯甲酸会对肝脏造成损害,过氧化苯甲酰在欧盟等发达国家已被禁止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香料——香料有合成的,也有天然的,香型很多。消费者常吃的各种口味巧克力,生产过程中广泛使用各种香料,使其具有各种独特的风味。 酸奶 果胶(增稠剂) 副作用:有的增稠剂是淀粉水解产生的糊精、改性淀粉等,它们本身无毒无害,但容易升高血糖,甚至可能导致更剧烈的血糖反应。 标准:我国允许使用的有琼脂、明胶、卡拉胶等25种。 推荐:目前使用广泛的是卡拉胶、黄原胶以及改性淀粉、纤维素等自然界存在的高分子碳水化合物。 (酸奶含有防腐作用的乳酸和乳酸菌素,所以不需添加防腐剂。) 冰激凌、雪糕 着色剂:日落黄、柠檬黄、胭脂红、苋菜红、亮蓝等都是食用合成色素,也称食用合成染料。副作用:因对人体有害,不能用于糕点及肉制品。 标准:我国规定,任何婴幼儿食品中严禁使用任何人工合成色素。 冷藏肉品 山梨酸钾(防腐剂) 与水果的梨无关,山梨酸(钾)能有效地抑制霉菌,酵母菌和好氧性细菌的活性,还能防止肉毒杆菌、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推荐:山梨酸钾抗菌力强、毒性较小,可参与体内正常代谢,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但价格较贵,不少国家已开始逐步用它取代苯甲酸钠。 亚硝酸钠(护色剂) 不仅可以使肉制品色泽红润,还可以抑菌保鲜和防腐,目前还没有其他更为理想的添加剂替

食品添加剂案例分析

中国农业大学 课程论文(2014-2015学年春季学期) 论文题目:食品添加剂案例分析 课程名称:食品添加剂 任课教师:高彦翔 班级:食品121班 学号:1206010127 姓名:樊昶昶

案例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九条,中国对食品添加剂定义为: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的主要特征: 一是为加入到食品中的物质,因此,它一般不单独作为食品来食用;二是既包括人工合成的物质,也包括天然物质;三是加入到食品中的目的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满足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食品添加剂就像是食品的美容师,恰当合理地使用可以降低成本,大大促进了食品工业的发展,并被誉为现代食品工业的灵魂,被运用到了食品行业的各个方面。现在,人们生活物资得到了过于的满足,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等使人们不得不常常吃快餐或者下馆子,上酒店;各种方便食品、零食、饮料等产业也在快速发展;同时在家里自己做饭,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吃饱、吃好,还要好看,方便,容易保存。所以食品添加剂多用在饭店、快餐店、零食饮品生产厂商、家居厨房的各种调料中。 然而,由于诸多原因,食品添加剂的安全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如毒豆芽,毒馒头等食品安全事件也频频发生,使得消费者出现一种恐慌。下面通过案例来分析食品添加剂的一些问题。 案例回顾牛肉膏事件(摘自新闻报道) 2011年4月,安徽工商部门查获一种名为牛肉膏的添加剂,可让猪肉变“牛肉”。之后,记者走访福州市场发现,这种牛肉膏在福州很多食品添加剂店都可买到。那么,这种添加剂究竟是什么东西做的?对人体有没有危害呢?据媒体报道,合肥工商部门发现市场上有一种“牛肉膏”添加剂,可以将猪肉加工成“牛肉”。这种牛肉膏不仅在小肉松作坊中使用,在一些小吃店,也是公开的秘密。店老板告诉记者,这种膏不仅有牛肉味的,还有鸭肉味的、鸡肉味的,做烧烤、做肉丸、做汤料都可以,牛肉膏一罐售价45元,鸭肉膏贵些,售价55元。记者分别购买了一罐“牛肉精膏”和一罐孜然羊肉香精粉。在福州六一路一家食品添加剂店,记者询问牛肉膏时,店主反复看了记者几眼,说“现在没货了,要预订”。老板称,牛肉膏销量比较大,要预订才能拿到货。 这种牛肉膏,真的这么神奇,能让猪肉变“牛肉”吗?记者分别从超市购买了2各两重的两份瘦肉样本,一份块状,一份为碎肉丁状,在福州东街口一家小吃店进行比较实验。记者打开牛肉膏的瓶盖,一种棕褐色的膏状物显现出来,一股牛肉味飘出瓶外。按瓶上的使用说明,肉制品每百克使用2克至5克,但在现场没有专业计量器具,记者就用汤匙舀了两勺,加入块状的猪肉样本中进行搅拌。经过半个小时腌制后,猪肉变成棕黑色,有股很浓的酱味。把肉放入锅中,用慢火炖近1个小时后,这块猪肉颜色变得更深了,已很难从肉眼上看出是猪肉,经过加工后的猪肉,其外观肉质纤维较细,与牛排近似。 之后,记者打开孜然羊肉香精粉,一开罐,浓郁的孜然肉香味就冒了出来。这是一种暗黄色的粉末,用水调了两汤匙的粉末,放入碎肉丁状的猪肉样本后,再经过搅拌,猪肉马上就变了样,一股膻味扑鼻而来。腌制半个小时后,厨师将碎肉丁放入锅内爆炒,一盘腥味十足的爆炒羊肉就出炉了。从肉的色泽上看,其与街上购买的羊肉串十分相像。 “国人都喜欢吃嫩牛肉,因而给一些不法商贩钻了空子。”省西餐协会有关人士称,其实,在西方发达国家,这是很普遍的做法,因为食品化工产品的广泛使用,一些猪肉经“打扮”后就成为了牛肉酱。该人士也称,如果把猪肉用酱油、黑胡椒、味精等腌制后再卤,也可以以假乱真,变身“牛肉”。 记者调查发现,购买这种神奇添加剂的主要是烧烤店以及部分熟食店。“像这种‘牛肉膏’,一般牛肉加工的厂家用得比较多,羊肉膏卖往烧烤店。”福州一位食品添加剂店老板说。

食品添加剂课程总结

食品添加剂课程总结 一、概述 我们对食品添加剂并不陌生,因为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如方便面中添加乳化剂提高面团的吸水性;火腿中的增稠剂与鲜味剂可以使火腿变得更加香嫩;月饼的防腐剂可以保鲜……而我们最熟悉、最常见的添加剂就就是盐,试想一下若没有在食物中添加盐,那么食物尝起来就无味道可言了!由此可见,食品添加剂已经就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调剂着我们的生活。 根据《中华人民共与国食品卫生法》,食品添加剂就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与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与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按其来源、功能与安全性可以对食品添加剂进行分类。按来源可分为天然食品添加剂与人工化学合成添加剂,按功能分为防腐剂,漂白剂,着色剂等22种,按安全划分为A、 B、C三类。 二、主要品种介绍 1、食品乳化剂 食品乳化剂就是食品加工中使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稳定乳浊液的添加剂,就是一类表面活性剂。乳化剂从来源上可分为天然物与人工合成品两大类。而按其在两相中所形成乳化体系性质又可分为水包油(O/W)型与油包水(W/O)型两类。常用的食品乳化剂有蔗糖脂肪酸酯、司盘、吐温等。 2、食品增稠剂 增稠剂就是一种食品添加剂,主要用于改善与增加食品的粘稠度,保持流态食品、胶冻食品的色、香、味与稳定性,改善食品物理性状,并能使食品有润滑适口的感觉。增稠剂都就是亲水性高分子化合物,也称水溶胶。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与化学合成(包括半合成)两大类。常用增稠剂有黄原胶、卡拉胶、瓜儿豆胶等。 3、食品防腐剂 防腐剂就是抑制微生物活动,使食品在生产、运输、储藏与销售过程中减少因腐败而造成经济损失的添加剂。在我国允许使用的主要有山梨酸钾及其盐类,对羟基苯甲酸脂,丙酸及其盐类。

烘焙常用食品添加剂

烘焙常用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能改善面点的加工性能、质地、色泽和风味。介绍几种常用食品添加剂。(一)生物蓬松剂 1.酵母:酵母是工厂化生产纯菌提纯,不含或含少量杂菌,发酵力强时间短,不会产生酸味所以不需加碱中和,是首选的发酵原料。酵母有液体鲜酵母(酵水)、压榨鲜酵母、活性干酵母三种。液体酵母含水90%,效力强但易酸败变质。压榨鲜酵母含水75%,效力强也易变质,须冷藏。活性干酵母(即发酵母)是由鲜酵母脱水干燥处理面成,约含10%的水分,不易变质更容易保存,但发酵力差。 2.面肥(老面、面种、糟头):含酵母,同时也含有较多的醋酸等杂菌,在面团发酵过程中,杂菌繁殖产生酸味须加碱中和。(二)化学蓬松剂1.发粉(1)碳酸氢钠:(食粉、苏打、小起子)在热空气中缓缓分解出二氧化碳气体,使制品膨胀暄软、疏松。(凉水溶解)(2)碳酸氢氨:(氨粉、大起子、臭粉、食用化肥)水温35℃以上产生氨气(挥发)和二氧化碳气体。(凉水溶解,禁用温热水。)(3)泡打:(发粉、发酵粉、焙粉、灸粉)是由碱剂(苏打)、酸剂、添加剂配合而成的复合蓬松剂,需加入干面粉中拌匀。 2.碱矾盐:三种配合加在温水中溶解而产生化学反应,使制品

蓬松。(三)水调节面团稠稀,便于淀粉膨胀糊化,促进面筋生成,促进酶对蛋白质、淀粉的水解,生成利于人体吸收的多种氨基酸和单糖;溶解原料传热介质;制品含水可使其柔软湿润。(四)盐 1.调味,用于制馅。 2.增强面团的筋力,“碱是 骨头盐是筋”盐能促进面筋吸水,增强弹性与强度、 质地紧密,使面团延升、膨胀时不易断裂。 3.改善色泽。面团加入盐后,组织会变得更细密,光线照射制品时暗影小,显得颜色白而有光泽。 4.调节发酵速度。发酵面加盐比例约占面粉的3‰以下,盐能提高面团 的保气能力,从而促进酵母生长,强快发酵速度,如果用量多,盐的渗透力就会加强,又会抑制酵母生长,使发酵速度变慢。(五)调节剂 1.碱:与酸性中和,改变酸性。 2.白醋、矾:与碱性中和,改变碱性。3.塔塔粉:与酸碱中和。(六)防腐剂 1. 丙酸钙:广泛用于点心的制作。 2.山梨酸钾:主要用于肉类制品。 3.苹果酸:用于点心制品、饮料、糖浆的制作。 4.柠檬酸:用于点心制品、饮料、糖浆的制作。(七)面团改良剂面团改良剂又称面包改良剂,主要用于面包面团的调制时使用,以增强面团的搅拌耐力,加快面团成熟,改善制品的组织结构,其中包含氧化剂(于氧化钠用于面包类),还原剂(焦亚硫酸

食品添加剂分析

食品添加剂 2011年的双汇“瘦肉精”,台湾“昱伸香料有限公司”制售的食品添加剂“起云剂”,亚硝酸盐的含量严重超标350倍之多的血燕,用火碱、双氧水等化工原料泡制的猪蹄等等,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与此同时,我们中国人在食品中完成化学扫盲:从大米里我们认识了石蜡;从火腿里我们认识了敌敌畏;从咸鸭蛋里我们认识了苏丹红;从火锅里我们认识了福尔马林;从银耳蜜枣里我们认识了硫磺;从木耳里我们认识了硫酸铜;三鹿奶粉又让我们知道了三聚氰胺的化学作用。 食品是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食品添加剂是食品生产中的重要原料,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促进了我国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要求食品方便化,多样化,营养化,风味化和高级化,为了达到这些要求就离不开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为加入到食品中的物质,因此,它一般不单独作为食品来食用;二是既包括人工合成的物质,也包括天然物质;三是加入到食品中的目的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 一、食品添加剂种类及作用 类别代表物质主要作用 抗氧化剂BHA:丁基羟基茴香醚 BHT:二丁基羟基甲苯保护食物免受氧化损伤 而变质 漂白剂二氧化硫SO2 亚硫酸钠NaSO3 改善食品色泽,抑菌防腐 着色剂(色素)苋菜红,胭脂红,柠檬黄, 日落黄,靛蓝,亮蓝改变饲料、畜、禽和水产 品的色泽 护色剂(发色剂)硝酸钠(钾)Na(K)NO3, 亚硝酸钠(钾)Na(K)NO2提高色素的稳定性,使色素不变色,不褪色 酶制剂淀粉酶,β-葡聚糖酶, 糖化酶,蛋白酶,纤维素 酶 催化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改进加工方法 增味剂5’—鸟苷酸二钠,5’— 肌苷酸二钠,辣椒油树脂补充或增强食品原有的 风味 防腐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脱 氢乙酸,乳酸钠,丙酸钙延迟微生物生长或化学变化引起的腐败

(完整版)食品化学名词解释

食品化学名词解释 离子水合作用:在水中添加可解离的溶质,会使纯水通过氢键键合形成的四面体排列的正常结构遭到破坏,对于不具有氢键受体和给体的简单无机离子,它们与水的相互作用仅仅是离子-偶极的极性结合。这种作用通常被称为离子水合作用。 疏水水合作用:向水中加入疏水性物质,如烃、脂肪酸等,由于它们与水分子产生斥力,从而使疏水基团附近的水分子之间的氢键键合增强,处于这种状态的水与纯水结构相似,甚至比纯水的结构更为有序,使得熵下降,此过程被称为疏水水合作用。 疏水相互作用:如果在水体系中存在多个分离的疏水性基团,那么疏水基团之间相互聚集,从而使它们与水的接触面积减小,此过程被称为疏水相互作用。 笼形水合物:指的是水通过氢键键合形成像笼一样的结构,通过物理作用方式将非极性物质截留在笼中。通常被截留的物质称为“客体”,而水称为“宿主”。 结合水:通常是指存在于溶质或其它非水成分附近的、与溶质分子之间通过化学键结合的那部分水。 化合水:是指那些结合最牢固的、构成非水物质组成的那些水。 状态图:就是描述不同含水量的食品在不同温度下所处的物理状态,它包括了平衡状态和非平衡状态的信息。 玻璃化转变温度:对于低水分食品,其玻璃化转变温度一般大于0℃,称为Tg;对于高水分或中等水分食品,除了极小的食品,降温速率不可能达到很高,因此一般不能实现完全玻璃化,此时玻璃化转变温度指的是最大冻结浓缩溶液发生玻璃化转变时的温度,定义为Tg′。 自由水:又称游离水或体相水,是指那些没有被非水物质化学结合的水,主要是通过一些物理作用而滞留的水。 自由流动水:指的是动物的血浆、植物的导管和细胞内液泡中的水,由于它可以自由流动,所以被称为自由流动水。 水分活度:水分活度能反应水与各种非水成分缔合的强度,其定义可用下式表示: 其中,P为某种食品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状态时的水蒸汽分压;P0表示在同一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汽压;ERH是食品样品周围的空气平衡相对湿度。 水分吸着等温线:在恒温条件下,食品的含水量(用每单位干物质质量中水的质量表示)与αW的关系曲线。 解吸等温线:对于高水分食品,通过测定脱水过程中水分含量与αW的关系而得到的吸着等温线,称为解吸等温线。

食品添加剂有哪些

食品添加剂有哪些?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介绍 1漂白剂 常见种类:亚硫酸盐类、过氧化氢。可用于薯片、葡萄酒、干菜、凉果、白糖等,使用范围非常广,媒体相继曝光过一些黑作坊使用工业用品双氧水掩盖肉类、海鲜的腐败变质外观,消除臭味。 2抗氧化剂 常见种类:抗坏血酸(维他命C)、柠檬酸异丙酯、特丁基对苯二酚。可用于食用油或饼干、蛋糕等,防食物变坏,延长保质期。 3增稠剂 常见种类:卡拉胶、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可用于果冻、糖果、面条、牛奶等。可提高食品的黏稠度或形成凝胶,改变食品物理性状。健康饮食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c8480278.html, 4代糖(甜味剂) 常见种类:阿斯巴甜、三氯蔗糖。可用于低糖可乐、香口胶、糖尿病人食品、餐桌用糖包。不法商家过量使用糖精钠的现象很普遍,特别在一些劣质的饮料、蜜饯中。 5香精香料 常见种类:各种口味的天然香精、同天然香精和合成香精。可用于汽水、饼干、糖果、果冻、糕饼、鸡精等,改变其口味。有些食品已经过了保质期,但一些小贩又想把它们卖出去,就会添加香精、香料,意图掩盖变质的味道。 6发色剂 常见种类:亚硝酸盐。可用于腌肉、火腿、午餐肉、腊肠等肉类腊味食品,新鲜肉不可添加。 7防腐剂 常见种类: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二氧化硫等。可用于果酱、蜜饯,碳酸饮料、果汁等饮料,酱油、酱料等调味品,火腿肠等。为了防止各种加工食品、水果和蔬菜等腐败变质,也有不法商人用甲醛和福尔马林等非食品级的工业原料来杀菌。 8着色剂(色素)

常见种类:人工合成色素柠檬黄、胭脂红、天然色素辣椒红、焦糖色素等。可用于火锅飘香剂、辣椒酱、可乐等。今年5月,北京停售了多种存在超量添加了胭脂红等着色剂现象的调味面制食品。今年4月,媒体曝光上海华联超市销售染色“玉米馒头”。

食品添加剂工作总结2篇

食品添加剂工作总结2篇 我局对商贸流通领域全面清理整顿的基础上大力开展诚信教育活动,进一步完善专项整治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畜禽产品、酒类商品生产经营的监管机制,强化了畜禽产品、酒类商品生产经营者的守法意识。现将食品添加剂整顿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工作进展情况 1、狠抓宣传培训工作。以宣传贯彻落实《生猪屠宰管理条例》、《酒类流通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了畜禽产品、酒类商品质量安全的宣传力度。一是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相关单位广大干部职工中开展了大学习、大讨论,进一步增强了做好畜禽产品、酒类商品质量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为专项整治工作奠定了基础。二是结合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活动,开展宣传咨询服务活动。为了确保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设立了举报电话,确定专人受理群众举报,接受群众监督,为专项整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广泛的监督渠道。 2、积极开展畜禽产品、酒类商品市场整治。一是在监督生猪定点屠宰企业严格遵守生产规程、品质检验规程基础

上,要求企业贯彻落实《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病害猪无害化处理管理办法》,加强生产管理,生产优质、安全的产品。二是认真开展畜禽产品、酒类商品市场清理整顿。今年以来开展专项整治3次,检查生猪定点屠宰企业2户次,检查肉品经营户20户次,检查酒类经营户5户次,出动执法人员25人次,车辆5辆次。通过此次市场专项检查,净化了市场环境,强化了生产经营者的守法意识,确保了人民群众能吃上放心肉、喝上“安全酒”。 3、建立和完善行业自律机制。大力开展畜禽屠宰企业及酒类经营企业诚信教育活动,有力推进了畜禽屠宰企业及酒类经营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指导企业不断完善自身管理制度,进一步强化了畜禽屠宰企业及酒类经营者的守法意识。 二、存在的问题 我局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虽然进展顺利,但也还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区生猪定点屠宰还没有覆盖全部乡镇,与保障人民群众消费安全不相适应,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 2、畜禽产品、酒类商品整顿、监督、管理工作,需要相关部门互相配合、综合执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食品添加剂习题--06()

食品添加剂 习 题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教研室

一、名词解释 食品添加剂、食品营养强化剂、半致死量、最大无作用量、人体每日允许摄入量、食品加工助剂、着色剂、食用天然色素、食用合成色素、坚牢度、护色剂、漂白剂、香料、着香剂、增香剂、香精、食用香精、乳化香精、调味剂、酸味剂、缓冲剂、增味剂、乳化剂、亲水亲油平衡值、.临界胶束浓度、食品增稠剂、防腐剂、食品腐败、食品霉变、食品发酵、.食品保藏、分配系数、油脂酸败、抗氧化剂及增效剂 二、填空三、选择题四、判断题 1.根据安全性将食品添加剂分为三类,每类又分为(1)、(2)亚类。 2.目前对食品添加剂的分类方法主要有:按分类、按分类、按分类、按分类等。 3.根据我国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14)的规定,食品添加剂共分为22类。包括: 4.我国的《食品添加剂分类和代码》[(GB12493—90),适用于食品添加剂的信息处理和情报交换工作]将食品添加剂分为类,不包括。 5.食品添加剂属于精细化学工业和食品工业交叉的一个领域,具有本身的特性:性、性、性、技术、等特点。 6.食品添加剂的发展总趋势是:型、型和型。 7.“吊白块”化学名称是,120℃以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等有毒气体。 8.按我国《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规定,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分四个阶段,其第—阶段试验为毒性试验,第二阶段为毒性试验、传统致畸试验及短期喂养试验,第三阶段为毒性试验,第四阶段毒性试验。 9.食品添加剂进行动物毒性试验时,通常要做毒性试验、毒性试验和毒性试验。 10.半致死量(50%LethalDose;LD50),是判断食品添加剂安全性的第种常用指标,它表明了食品添加剂急性毒性的大小,也是任何食品添加剂都必须进行的毒理学评价中第阶段急性毒性试验的指标。 11.毒理学通常用大鼠经口测定的LD50将受试物毒性分为、剧毒、、低毒、、无毒六类。

食品添加剂复习题总结

1.熟悉以下名词: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ADI值、LD50值、MNL值、色淀 食品添加剂: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 (食品添加剂是指其本身通常不以食用为目的,也不作为食品的主要原料物质,这种物质并不一定具有营养价值。在食品的制造、加工、调制、处理、罐装、包装、运输和保藏过程中,由于技术上(包括调味、着色和赋香等感官)的目的,有意识加入到食品中,同时直接或间接地导致这些物质或其副产品成为食品的一部分,或者改善食品的性质。) 营养强化剂:为增强营养成分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范围的食品添加剂 ADI值:每日允许摄入量ADI-------Acceptable Daily Intake它指人一生连续摄入某物质而不致影响健康的每日最大摄入量,以每公斤体重摄入的毫克数表示,单位是mg/kg。 LD50值:半数致死量LD50----------------50% Lethal Dose(半数致死量,亦称致死中量),它是粗略衡量急性毒性高低的一个指标。一般指能使一群被试验动物中毒而死亡一半时所需的最低剂量,其单位是mg/kg(体重)。 MNL值:Maximal noneffect level,最大安全量或最大无效量,是指动物长期摄入该受试物而无任何中毒表现的每日最大摄入量,单位为mg/Kg 色淀:水溶性色素吸附到允许使用的不溶性的基质上而得到的水不溶性特殊着色剂。---------------------------------------------------------------------------------------------------------------------------------2.食品添加剂有什么作用? 1)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因此有人认为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工业的灵魂。 2)开发更多更好的新食品来满足人们的需求,食品添加剂在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使用食品添加剂不仅对于制备新型食品很有必要,而且对于人们的另一个消费时尚 ——新鲜食品也是至关重要的。 实践证明,单纯依靠气调、冷藏等方法来保鲜食品往往是很不够的,有些场合还是不适用的。采用食品保鲜剂不仅方便简捷,而且非常有效。 --------------------------------------------------------------------------------------------------------------------------------- 3.制定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的一般程序。 制定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是依据其使用情况的实际调查和毒性学评价;是指供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定量指标。 把动物的最大无作用量(MNL)除以100(安全系数),可求得人体每日允许摄入量(ADI),单位为mg/kg(体重)。ADI乘以平均体重得每人每日允许摄入总量(A)。然后根据人群膳食调查,了解膳食中含有该物质的各种食品的每日摄入量(C),分别算出每种食品含有该物质的最高允许量(D),从而制订出某种添加剂在每种食品中的最大使用量(E),其单位为g/kg。

食品化学-第十一章 食品添加剂

第11章食品添加剂 11.1 概述 11.1.1 食品添加剂的定义 许多国家将加入食品中的一些成分分成以下4类:(1)正常的配料(Normal ingredients);(2)操作助剂(Processing aids);(3)食品添加剂(Food additives);(4)污染物(Contaminants)。正常的配料一般是指能单独作为食品食用的那些配料。操作助剂在加工过程中使用,一般不残留在最终的食品中。污染物是指农药的残留物、加工和包装过程中化学和微生物的污染等。 我国《食品卫生法》规定食品添加剂的定义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是有目的,直接加入食品中去的物质,这区别于食品操作助剂和污染物。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目的是为了保持食品质量、增加食品营养价值、保持或改善食品的功能性质、感官性质和简化加工过程等。 联合国的食品法规委员会(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 CAC)关于食品添加剂的定义是:食品添加剂是不作为一种正常的食品食用和不作为一种典型的食品配料正常使用的对人体安全的物质,此种物质具有营养价值或不具有营养价值,为了在食品的制造、加工、制备、处理、装罐、包装、运输或保持中达到一个技术上(包括感官上)的目的,有意识地将此种物质加入食品,同时直接或间接地导致(或有理由预期会导致)它和它的副产物成为食品的一种组分或者影响食品的特性。 因此,CAC下设的食品添加剂委员会提出: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必须证明是安全的,它们必须有确切的规格和能提供下述四种功能之一或几种:(1)保持营养质量;(2)为具有特殊膳食需求的食品消费群体提供某种必需的配料;(3)有助于保持食品质量或改进食品感官品质;(4)提供一种操作助剂。 食品添加剂法规特别禁止用添加剂来掩盖食品的缺陷,欺骗消费者,损害消费者利益。此外,在采用合理工艺及良好管理的条件下,生产的食品能获得类似于有添加剂的效果,就不应使用添加剂。 11.1.2 食品添加剂的分类 食品添加剂按其来源可分为两类:(一)从动植物或微生物中提取的天然食品添加剂。(二)利用各种化学反应合成的食品添加剂。目前开发的重点是天然食品添加剂。按添加剂的功能和用途分类,根据我国食品添加剂分类和代码(GB12493-90),将食品添加剂分为20个大类。它们是:1、酸度调节剂 2、抗结剂 3、消泡剂4、抗氧化剂5、漂白剂6、膨松剂7、胶姆糖基础剂 8、着色剂 9、护色剂 10、乳化剂11、酶制剂12、增味剂13、面粉处理剂14、被膜剂 15、水分保持剂16、营养强化剂17、防腐剂18、凝固剂19、甜味剂20、增稠剂。 如同食品添加剂的定义,目前还没有公认一致的食品添加剂的分类。美国的“食品药品

食品添加剂总结

第一章.食品添加剂概述 1.确定最大无作用剂量(MNL): 也称最大耐受量、最大安全量或最大无效量,指动物长期摄入该受试物而无任何中毒表现的每日最大摄入量。 2.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 能使一群试验动物中毒死亡一半的投药剂量。 3.制定日许量(ADI ): 依据人体体重,终身摄入一种食品添加剂而无显著健康危害的每日允许摄入量的估计值,它是国内外评价食品添加剂安全性的首要和最终依据。 4.获取ADI的数据:动物实验→MNL→1/100~1/500→ADI MNL:对小动物(大鼠、小鼠等)近乎一生的长期毒性试验中所求得的最大无作用量。 5.FAO——世界粮农组织WHO——世界卫生组织 JECFA——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CCFA——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 6.复合食品添加剂:不同功能的添加剂“复合”在一起起到多功能、多用途的作用; 同功能的添加剂“复合”在一起发挥“协同、增效”的作用。 复合食品添加剂为什么能够成为发展方向和潮流呢? 复合”符合添加剂的客观规律(协同、增效作用) ;“复合”添加剂更便于使用; “傻瓜”化。 第二章食品乳化剂 1.乳化剂:添加于食品后可显著降低油水两相界面张力,使互不相溶的油(疏水性物质)和水(亲水性物质)形成稳定乳浊液的食品添加剂。 2. 乳化剂的作用:(表面活性剂)在分散相表面形成保护膜;降低界面张力;形成双电层。 3.乳化剂分子结构特点:乳化剂是一类具有亲水基团(极性的、疏油的)和疏水基团(非极性的、亲油的)的表面活性剂,而且这两部分分别处于分子的两端,形成不对称的结构。 4.HLB值:表示乳化剂的亲水性。HLB值越高表明乳化剂亲水性越强,反之亲油性越强。 HLB值 适用性 作用 1.5~3 消泡性 消泡作用 3.5~6 水/油型乳化剂 乳化作用(W/O) 7~9 润滑剂 润湿作用 8~18 油/水型乳化剂 乳化作用(O/W) 13~15 洗涤剂(渗透剂) 去污作用 15~18 溶化剂 增溶作用 5临界胶束浓度CM:.临界胶束浓度是乳化剂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他是乳化剂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食品化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焦糖化反应:在没有氨基化合物存在的条件下,将糖和糖浆直接加热熔融,在温度超过100℃时,糖分解变化形成黑褐色的焦糖,称为焦糖化反应。 2酶的活性中心:由少数必须基团组成的能与底物分子结合并完成特定催化作用的空间小区域 3防腐剂:凡具有杀死微生物或抑制其增殖作用的物质 4肉的成熟:动物屠宰后经僵直到软化,使肉产生最佳食用状态的过程 5脂肪酸的β氧化:脂肪酸通过酶催化α与β碳原子间的断裂、β-碳原子上的氧化,相继切下二碳单位而降解的方式称为脂肪酸的β氧化 6必需氨基酸:人体不能合成而只能由食物供给的氨基酸。分别是Lys Phe V al Met Trp Leu Ile Thr(His) 7酶的必需基团:酶蛋白中只有少数特定的氨基酸残基的侧链基团和酶的催化活性有直接关系,这些官能团称为酶的必需基团 8生物氧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有机物质在生物体类的氧化分解,又叫细胞呼吸 9血色质:在缺氧的条件下,肌色质的中的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生成粉红色的物质,称为血色质。 10抗氧化剂:能组织或延缓食品氧化,以提高食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延长贮存期的食品添加剂。 11水分活度:一个食品样品中水蒸气分压P与同一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气压P0之比。Aw=P/P0 12酶原:无催化活性的酶分子称为酶原 13 EMP途径:葡萄糖无氧分解为丙酮酸的一系列化学变化过程,又称葡萄糖的酵解途径 14 转氨基作用:氨基酸的α-氨基与酮酸的α-酮基在转氨酶的作用下相互交换,使原来的α-氨基酸变为相应的α-酮酸,α-酮酸转变为相应的α-氨基酸,这个过程称为转氨基作用。 15 食品添加剂: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的或者天然的物质 16生色基:能够在紫外可见区内吸光的基团 17肌色质:当氧合肌红蛋白或血红蛋白在有氧的条件下加热,因珠蛋白变性,血红素的二价铁变为三价铁,生成黄褐色的变肌红蛋白,称为肌色质。 18味觉:食品溶液或食品中可溶性成分溶于唾液中,刺激味蕾,进而刺激味觉神经传递到大脑味觉中枢,经大脑分析产生的一种感觉 19异化作用:通过物质分解,将自身物质转化为外部物质的过程 20淀粉的老化:淀粉溶液在室温或者低于室温的条件下,硬度会变大,体积会减小,会变得不透明,甚至凝结而沉淀,这种现象称为淀粉的老化。 21、乳化:使互不向溶的两种液体如油和水中的一种呈微滴状分散到另一种液体中称为乳化,其中量多的液体称为连续相,量少的则称为分散相。 22、酸价:中和1g油脂中游离脂肪酸所需要的KOH的毫克数称为酸价。 23、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高效催化能力和催化专一性的蛋白质,后来发现少部分的RNA也具有酶的性质。 24、糖苷:单糖环状结构中的半缩醛羟基可以与醇或者酚等含羟基的化合物脱水形成缩醛型物质,这种物质称为糖苷。又称配糖物 25、变性淀粉:淀粉经过物理、化学或者是生物化学方法,将天然淀粉的部分结构和天然性质进行一定的改变,增强其某些机能或引进新的特征而制备的淀粉产品 26、蛋白质变性作用:蛋白质的变性作用受到外界物理或化学因素的作用,使蛋白质的物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