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甲烷安全周知卡

氯甲烷安全周知卡

氯甲烷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2.3类 有毒气体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 码及CAS 号

氯甲烷 chloromethane

CH 3CI

CC 码:465.1 CAS 号:74873

危险性标志

危险性理化数据

熔点(℃):-97.7 沸点(℃):-23.7 相对密度(水=1):0.92 临界温度(℃):143.8 临界压力(mpa ):6.68 燃烧热(kj/mol ):685.5 爆炸上限%(v/v ):19.0 爆炸下限%(v/v ):7.0 饱和蒸气压(kPa ):506.62(22℃)

危险特性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花或高热能引起爆炸,并生成光气。接触铝及其合金能生成自然性的铝化合物。有毒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接触后表现

本品有刺激和麻醉作用,严重损伤中枢神经系统,亦能损害肝、肾和睾丸。急性中毒:轻者有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步态蹒跚、精神错乱等。严重中毒时,可出现谵妄、躁动、抽搐、震颤、视力障碍、昏迷,呼气中有酮体味。尿中检出甲酸盐和酮体有助于诊断。皮肤接触可因氯甲烷在体表迅速蒸发而致冻伤。 慢性影响:低浓度长期接触,可发生困倦、嗜睡、头痛、感觉异常、情绪不稳等症状,较重者有步态蹒跚、视力障碍及震颤等症状。本品易燃,有毒,具刺激性。

现场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浓度

中国MAC (mg/m 3):40

本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及电话号码 XX 县公安消防大队:119 XX 县人民医院:120

生产企业及应急救援电话 XXXXXXX 股份有限公司 救援电话:XXXX-XXXXXXXX

三氯化铁安全技术说明书

氯化铁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三氯化铁 化学品英文名称:ferric trichloride 中文名称2:氯化铁 英文名称2:ferric chloride 技术说明书编码:970 CAS No.:7705-08-0 分子式:FeCl3 分子量:162.21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三氯化铁 含量: CAS No.:7705-08-0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吸入本品粉尘对整个呼吸道有强烈腐蚀作用,损害粘膜组织,引起化学性肺炎等。对眼有强烈腐蚀性,重者可导致失明。皮肤接触可致化学性灼伤。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出现剧烈腹痛、呕吐和虚脱。慢性影响:长期口服有可能引起肝肾损害。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氯化物。 灭火方法:采用水、泡沫、二氧化碳灭火。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活性金属粉末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活性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未制定标准 TLVTN:ACGIH 1mg[Fe]/m3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告知(三氯甲烷)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告知(三氯甲烷) 泄漏处置 ?与明火或灼热的物体接触时能产生剧毒的光气。 ?在空气、水分和光的作用下,酸度增加,因而对金属有强烈的腐蚀性。 接触后症状 ?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麻醉作用,对心、肝、肾有损害。急性中毒:吸入或经皮肤吸收引起急性中毒。初期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兴奋、皮肤湿热和粘膜刺激症状。以后呈现精神紊乱、呼吸表浅、反射消失、昏迷等,重者发生呼吸麻痹、心室纤维性颤动。同时可伴有肝、肾损害。误服中毒时,胃有烧灼感,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以后出现麻醉症状。液态可致皮炎、湿疹,甚至皮肤灼伤。慢性影响:主要引起肝脏损害,并有消化不良、乏力、头痛、失眠等症状,少数有肾损害及嗜氯仿癖。 储运要求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 ?保持容器密封。 ?与氧化剂、活性金属粉末、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 ?隔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消防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汽的伤害。用防暴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所处置。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晴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就医。 灭火方法 ?灭火剂: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 三氯甲烷UN NO.1888危险性类别(CHC B) CN NO. 61553 极易挥发液体有毒品 强挥发性、无色臭味、透明液体 密度:1.50g/ml 溶解性:不溶于水 危险性

种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目录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易燃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 码及CAS 号 乙醇 危险性标志 危险性理化数据 熔点:-114.1 ℃ 沸点:78.3 ℃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 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接触后表现 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一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阶段。 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 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慢性影响:在生产中长期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鼻、眼、粘膜刺激症状,以及头痛、头晕、疲乏、易激 现场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 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浓度 MAC (mg/m 3 ): 未制定标准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峡江县消防队 峡江县人民医院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消防队:119 危险性类别 易燃 有毒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 码及CAS 号 丙酮 危险性标志 危险性理化数据 熔点:-94.6 ℃ 沸点:56.5 ℃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接触后表现 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出现乏力、恶心、头痛、头晕、易激动。重者发生呕吐、气急、痉挛,甚至昏迷。对眼、鼻、喉有刺 激性。口服后,先有口唇、咽喉有烧灼感,后出现口干、呕吐、昏迷、酸中毒和酮症。慢性影响:长期接触该品出现眩晕、灼烧感、咽炎、支气管炎、 现场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浓度 MAC (mg/m 3):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峡江县消防队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危险性类别 易燃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 码及CAS 号 四氢呋喃 危险性标志 危险性理化数据 熔点:-108.5 ℃ 沸点:65.4 ℃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高热、明火及强氧化剂易引起燃烧。接触空气或在光照条件下可生成具有潜在爆炸危险性的过氧化物。与酸类接触能发生反应。与氢氧化钾、氢氧化钠反应剧烈。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 火源会着火回燃 接触后表现 本品具有刺激和麻醉作用。吸入后引起上呼吸道刺激、恶心、头晕、头痛和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能引起肝、肾损害。液体或高浓度蒸气对眼有刺激性。皮肤长期反复接触,可因脱脂作用而发生皮炎。 。 现场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氯甲烷安全周知卡

氯甲烷安全周知卡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氯甲烷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 别 2.3类 有毒气体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 CAS号 氯甲烷 chloromethane CH3CI 危险性标志 危险性理化数据 熔点(℃):-97.7 沸点(℃):-23.7 相对密度(水=1):0.92 临界温度(℃): 143.8 临界压力(mpa):6.68 燃烧热(kj/mol): 685.5 爆炸上限%(v/v):19.0 爆炸下限%(v/v): 危险特性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 火花或高热能引起爆炸,并生成光 气。接触铝及其合金能生成自然性的 铝化合物。有毒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接触后表现 本品有刺激和麻醉作用,严重损伤中枢神经系 统,亦能损害肝、肾和睾丸。急性中毒:轻者有 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步态蹒 跚、精神错乱等。严重中毒时,可出现谵妄、躁 动、抽搐、震颤、视力障碍、昏迷,呼气中有酮 体味。尿中检出甲酸盐和酮体有助于诊断。皮肤 接触可因氯甲烷在体表迅速蒸发而致冻伤。慢性 影响:低浓度长期接触,可发生困倦、嗜睡、头 痛、感觉异常、情绪不稳等症状,较重者有步态 蹒跚、视力障碍及震颤等症状。本品易燃,有 毒,具刺激性。 现场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 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 吸。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浓度 中国MAC (mg/m3):40 本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及电话 号码 生产企业及应急救援电话 XXXXXXX股份有限公司 救援电话:XXXX-XXXXXXXX

三氯化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三氯化铁安全技术说明书 标识中文名 三氯化铁;三氯化铁 [无水];氯化铁 英文名 ferric trichloride (anhydrous); ferric chloride 分子式FeCl3分子量162.21 危规号81513UN编号1773 RTECS号CAS号7705-08-0 理化性质 主要组成性状 黑棕色结晶,也 有薄片状 熔点℃306溶解性 易溶于水,不溶 于甘油,易溶于 甲醇、乙醇、丙 酮、乙醚 沸点℃319 相对密度(水 =1) 2.90 饱和蒸气压 KPa 5.61 相对蒸气密 度(空气=1): 5.61 临界温 度℃ 无资料燃烧热无意义 临界压力 MPa 无资料 最小引燃能 量mJ 无意义 燃燃烧性不燃分解产物氯化物

烧爆炸危险性闪点℃无意义聚合危险不聚合 爆炸极 限% 无意义稳定性稳定 引燃温 度℃ 无意义禁忌物 强氧化剂、钾、 钠 危险特性 不燃,无特殊燃爆特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 性烟气。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 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灭火剂用水、泡沫、二氧化碳灭火 毒性急性毒性:对粘膜具有轻度刺激性和腐蚀性。对家兔静注的LD 为7.2mg/kg。LD50:大鼠经口LD50(mg/kg): 316小鼠经口LD50(mg/kg): 200刺激性:致突变性:DNA损伤:人类细胞1 umol/L/1H。 对 人体伤害吸入本品粉尘对整个呼吸道有强烈腐蚀作用,损害粘膜组织,引起化学性肺炎等。对眼有强烈腐蚀性,重者可导致失明。皮肤接触可致化学性灼伤。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出现剧烈腹痛、呕吐和虚脱。慢性影响长期口服有可能引起肝、肾损害。

亚氯酸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产品名称: 亚氯酸钠按照GB/T 16483、GB/T 17519 编制修订日期: 最初编制日期: 版本: 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 亚氯酸钠 化学品英文名: sodium chlorite 企业名称: 企业地址: 传真: 联系电话: 企业应急电话: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 For industry use only.。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 可能引起燃烧或爆炸;强氧化剂。吞咽会中毒。皮肤接触致命。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长期或反复接触可能对器官造成伤害。 GHS危险性类别: 氧化性固体类别 1 急性经口毒性类别 3 急性经皮肤毒性类别 2 皮肤腐蚀/ 刺激类别1B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类别 2 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险类别 1 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险类别 3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 危险 危险性说明: H271 可能引起燃烧或爆炸;强氧化剂。 H301 吞咽会中毒。 H310 皮肤接触致命。 H314 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H373 长期或反复接触可能对器官造成伤害。 H410 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 ?P210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禁止吸烟。 ?P220 避开/贮存处远离服装/可燃材料。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P283 穿防火/阻燃服装。 ?P264 作业后彻底清洗。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62 严防进入眼中、接触皮肤或衣服。 ?P260 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73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事故响应: ?P306+P360 如沾染衣服:立即用水充分冲洗沾染的衣服和皮肤,然后脱掉衣服。 ?P371+P380+P375 如发生大火和大量泄漏:撤离现场。因有爆炸危险,须远距离灭火。

三氯化铁净水剂项目建设方案分析参考模板.docx

三氯化铁净水剂项目建设方案分析 建设方案分析参考模板,仅供参考

摘要 该三氯化铁净水剂项目计划总投资16142.9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1955.8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4.06%;流动资金4187. 1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5. 94%O 达产年营业收入33333. 00万元,总成本费用25221.84万元,税金及附加333.21万元,利润总额8111.16万元,利税总额9563. 15万元,税后净利润6083. 37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3479. 78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50. 25%,投资利税率59. 24%,投资回报率37. 68%,全部投资回收期4. 15年,提供就业职位659个。 本文件内容所承托的权益全部为项目承办单位所有,本文件仅提供给项目承办单位并按项目承办单位的意愿提供给有关审查机构为投资项目的审批和建设而使用,持有人对文件中的技术信息、商务信息等应做出保密性承诺,未经项目承办单位书面允诺和许可,不得复制、披露或提供给第三方,对发现非合法持有本文件者,项目承办单位有权保留追偿的权利。 本三氯化铁净水剂项目报告所描述的投资预算及财务收益预评估基于一个动态的环境和对未来预测的不确定性,因此,可能会因时间或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导致与未来发生的事实不完全一致。

三氯化铁净水剂项目建设方案分析目录第一章三氯化铁净水剂项目绪论 第二章三氯化铁净水剂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第三章建设规模分析 第四章三氯化铁净水剂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 第五章总图布置 第六章工程设计总体方案 第七章建设风险评估分析 第八章职业安全与劳动卫生 第九章进度计划 第十章投资估算与经济效益分析

有关亚氯酸钠试题汇总(重要)

17、(10分)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含氯消毒剂,主要用于水的消毒以及砂糖、 油脂的漂白与杀菌。以下是过氧化氢法生产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图: 已知:①NaClO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适当条件下可结晶析出NaClO2?3H2O。 ②纯ClO2易分解爆炸,一般用稀有气体或空气稀释到10%以下安全。 ③160 g/L NaOH溶液是指160 gNaOH固体溶于水所得溶液的体积为1L。 (1)160 g/L 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若要计算该溶液的质量分数,还需要的一个条件是▲ (用文字说明)。 (2)发生器中鼓入空气的作用可能是▲ (选填序号)。 a.将SO2氧化成SO3,增强酸性;b.稀释ClO2以防止爆炸; c.将NaClO3氧化成ClO2 (3)吸收塔内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吸收塔的温度不能超过20℃,其目的是▲ 。 (4)在碱性溶液中NaClO2比较稳定,所以吸收塔中应维持NaOH稍过量,判断NaOH是否过量的简单实验方法是▲ 。 (5)吸收塔中为防止NaClO2被还原成NaCl,所用还原剂的还原性应适中。除H2O2外,还可以选择的还原剂是▲ (选填序号)。 a.Na2O2b.Na2S c.FeCl2 (6)从滤液中得到NaClO2?3H2O粗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是▲ (选填序号)。 a.蒸馏b.蒸发c.灼烧d.过滤e.冷却结晶 要得到更纯的NaClO2?3H2O晶体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填操作名称)。 答案⑴4mol/L(2分) ⑵b(1分) ⑶2NaOH+2ClO2+H2O2 =2 NaClO2+2H2O+O2(2分);防止H2O2分解(2分) ⑷连续测定吸收塔内溶液的pH(3分) ⑸a (1分) ⑹b、e、d(2分),重结晶(2分)

三氯化铁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三氯化铁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说明书目录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回目录化学品中文名称:三氯化铁 化学品英文名称:ferric trichloride 中文名称2:氯化铁 英文名称2:ferric chloride 技术说明书编码:970 CAS No.:7705-08-0 分子式:FeCl3 分子量:162.2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回目录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 三氯化铁7705-08-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回目录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吸入本品粉尘对整个呼吸道有强烈腐蚀作用,损害粘膜组织,引起化学性肺炎等。对眼有强烈腐蚀性,重者可导致失明。皮肤接触可致化学性灼伤。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出现剧烈腹痛、呕吐和虚脱。慢性影响: 长期口服有可能引起肝肾损害。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回目录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回目录危险特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氯化物。 灭火方法:采用水、泡沫、二氧化碳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回目录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 统。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回目录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活性金属粉末接触。搬运 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活性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六水三氯化铁安全技术说明书英文

SAFETY DATA SHEETS According to Globally Harmonized System of Classification and Labelling of Chemicals (GHS) - Sixth revised edition 1.1GHS Product identifier Product name iron trichloride hexahydrate 1.2Other means of identification Product number- Other names Ferric chloride hexahydrate 1.3Recommended use of the chemical and restrictions on use Identified uses For industry use only. Uses advised against no data available 1.4Supplier's details Company Address Telephone Fax 1.5Emergency phone number Emergency phone number6 Service hours Monday to Friday, 9am-5pm (Standard time zone: UTC/GMT hours). 2.1Classification of the substance or mixture Acute toxicity - Oral, Category 4 Skin corrosion, Category 1B Hazardous to the aquatic environment, long-term (Chronic) - Category Chronic 3 2.2GHS label elements, including precautionary statements

危险化学品特性表 第5类

目录 5.1类氧化剂 过氧化氢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 过氧化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 高氯酸[含酸50%~72%]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 高氯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 氯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5) 氯酸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6) 亚氯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7) 高锰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8) 高锰酸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9) 硝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0) 硝酸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硝酸钙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 (12) 硝酸锶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13) 硝酸钡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4) 硝酸锌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15) 硝酸银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7) 硝酸铅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8) 亚硝酸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9) 过(二)碳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0) 过硫酸铵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1)

过硫酸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3) 过硼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4) 漂白粉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5) 溴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6) 溴酸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7) 高碘酸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8) 高碘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9) 高碘酸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0) 碘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1) 碘酸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2) 三氧化铬[无水]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3) 重铬酸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4) 硝酸镁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5) 硝酸铁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6) 硝酸镍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7) 硝酸钴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8) 硝酸铝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9) 硝酸锰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0) 硝酸铜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1) 硝酸铋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2) 硝酸镧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3)

亚氯酸钠泄漏应急救援预案

亚氯酸钠泄漏应急救援预案 1 事故特征 1.1 危险性分析、可能的事故类型: 1.1.1 液体产品泄漏危害性分析 亚氯酸钠固体为白色结晶体,因常含有二氧化氯而带有黄绿色。有无水物和三水物两种形式,其转移温度为38℃,稍有吸湿性,在常温下较为稳定。工业亚氯酸钠因含有水和其他杂质,加热至130~140℃,甚至于更低的温度便会分解放出氧气。溶入水和醇,尤其在水中溶解度很大。亚氯酸钠的碱性水溶液对光稳定;酸性水溶液易放出二氧化氯气体,容易引起爆炸性分解。与易燃物、有机物、还原剂或铵的化合物、氰化物、金属粉末混合后有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危险。。 1.1.2 原料突发泄漏情况类型 a) 储罐泄露,罐内料液过多,有可能造成外溢; b) 管道泄漏,需使用过量清水冲洗,有可能造成原料废水外溢; c) 突发大暴雨出现水淹情况,造成原料外溢; d) 发生自然灾害,造成产品储罐损坏,导致原料外排。 1.2 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装置:液体产品储罐、管道。 1.3 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设备损坏时四季可发生,设施正常时在雨季可能发生外溢。 1.4 事故造成的危害程度: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影响人畜饮水安全;

1.5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大暴雨、火灾、地震; 2 应急组织人员的构成和职责(车间级) 2.1 部门自救组织形式及人员构成: 现场指挥:XX 应急处置分队长:XX 应急处置人员:车间全体人员 2.2相关人员的应急工作职责: 车间人员:围堵泄露废水进入事故应急池,避免外排,将原料废水抽入事故应急池。 办公室人员:负责指挥装运沙土进行围堵 配电室:负责接通备用泵电源 其他人员:在人员紧迫时进行增援 3 应急处置 3.1 应急处理报告程序: 发生事故时,值班人员及时向分队长汇报,分队长及时组织人员处置救援,并向应急处置队长汇报,应急队长到达现场后,根据事态指挥人员进行处置救援,并及时汇报现场指挥,现场指挥到达现场后,指挥组织人员进行处置救援,并根据事态决定是否向公司领导汇报,启动公司应急预案。救援过程由现场指挥长统一指挥,各部门、救援分队相互配合完成救援处置工作。 3.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3.2.1 应急处置装备

氯甲烷安全技术说明书

氯甲烷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氯甲烷 化学品英文名称:Methyl chloride 企业名称:XXXXXXXX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XXXXXXXX经济开发区 邮编:XXXXXXXX 电子邮件地址:XXXXXXXX 联系电话:XXXXXXXX 传真号码:XXXXXXXX 企业应急电话:XXXXXXXX 技术说明书编码: A1 产品推荐用途:主要用作有机硅的原料,也用作溶剂、冷冻剂、香料等。 产品限制用途:不得用于有可能污染食品或伤及人体的用途。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物理化学危险:极易燃气体,遇热、明火、火花等有燃爆危险;该气体 比空气重,容易聚集,与空气可形成可爆炸性混合物。容器遇热,可能 爆炸。 健康危害:该气体有毒,吞咽或吸入有毒,吸入气体可能引起头晕或困 倦,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肝脏、肾脏造成影响。慢性影响:长期 接触,对肝脏、肾脏、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影响。可能对生育能力或未出 生儿童造成伤害。 环境危害:无相关信息。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 13690-2009) 及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该产品属于:易燃气体-1;加压气

体-液化气体;生殖细胞突变性-1B;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1;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3;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1;急性毒性-经口-4;急性毒性-吸入-4。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信息:极易燃气体; 含压力下气体,如受热可爆炸; 可引起遗传性缺陷; 一次接触致器官损害;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可能引起昏昏欲睡或眩晕; 长期或反复接触可致器官损害; 吞咽有害; 吸入有害;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得到专门指导后操作。在阅读并了解所有安全预防措施之前,请勿操作。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禁止吸烟。避免吸入气体、烟雾、蒸气、喷雾。操作后彻底清洗双手。仅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操作。作业场所不得进食、饮水或吸烟。按要求使用个体防护装备。 事故响应:食入:漱口。如果感觉不适,立即呼叫中毒控制中心或就医。如吸入: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休息,保持利于呼吸的体位。如感觉不适,呼叫中毒控制中心或就医。如有接触或担心,就医。如果接触:立即呼叫中毒控制中心或就医。如感觉不适,就医。具体治疗(见本标签上的信息)。泄漏气体着火:切勿灭火,除非能安全地切断泄漏源。如果没有危险,消除一切点火源。 安全储存:保持容器密闭。上锁保管。避免日照,在通风良好处储存。废弃处置:本品、容器处置参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法规(规定)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三氯化铁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 化学标识危险特性身体防护措施 中文名:三氯化铁 英文名:Ferric chloride CN NO:81513 与碱发生中和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危险性类别现场急救措施泄露及防火防爆措施 腐蚀!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服,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如不慎溅入眼睛,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 15 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 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少量泄漏:用砂土或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但需防止酸液飞溅。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减少飞散,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危险性理化数据 熔点(℃):306 沸点(℃):319 相对密度(水=1):相对密度(空气=1): 饱和蒸气压(Kpa):无资料 燃烧热(KJ/mol):无意义 溶解性:易溶于水,不溶于甘油,易溶于甲醇、乙醇、丙酮、乙醚。 危险标志接触后表现浓度当地应急救援单位 名称 企业应急救援 电话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 健康危害:吸入本品粉尘对整个呼吸道有强烈腐蚀性作用,损害粘膜组织,引起化学性肺炎等。对眼睛有强烈的腐蚀性,重者可导致失明。皮肤接触可导致化学性灼伤。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出现剧烈腹痛、呕吐和虚脱。 慢性影响:长期口服有可能引起肝肾损害。30%质量浓度火警:119 医疗急救:120 安监局:

三氯甲烷安全技术说明书

三氯甲烷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三氯甲烷;氯仿 化学品英文名:trichloromethane;chloroform 化学品俗名: 英文名称: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主要成分:√纯品混合物 有害物成分:浓度(含量): CAS No.: 三氯甲烷 67-66-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6.1类毒害品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麻醉作用,对心、肝、肾有损害。急性中毒吸入或经皮肤吸收引起急性中毒。初期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兴奋、皮肤湿热和粘膜刺激症状。以后呈现精神紊乱、呼吸表浅、反射消失、昏迷等,重者发生呼吸麻痹、心室纤维性颤动。同时可伴有肝、肾损害。误服中毒时,胃有烧灼感,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以后出现麻醉症状。液态可致皮炎、湿疹,甚至皮肤灼伤。慢性影响主要引起肝脏损害,并有消化不良、乏力、头痛、失眠等症状,少数有肾损害及嗜氯仿癖。 环境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不燃,无特殊燃爆特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30分钟。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分钟。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与明火或灼热的物体接触时能产生剧毒的光气。在空气、水分和光的作用下,酸度增加,因而对金属有强烈的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无意义。 灭火方法:用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臵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毒服。穿上适当的防护服前严禁接触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小量泄漏:用干燥的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收或覆盖,收集于容器中。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飞尘或石灰粉吸收大量液体。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第七部分操作处臵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碱类、铝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5℃,相对湿度不超过85%。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碱类、铝、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mAC(mg/m3):-PC-TWA(mg/m3):20

三氯化铁 MSDS

编号:MSDS-004-00 化学品安全数据表 1.灭火方法:雾状水、火场周围可用的灭火介质。如果该物质或被污染的流体进入水路,通知有潜在水体污染的下游用户,通知地方卫生、消防官员和污染控制部门。 2.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金属粉末、易燃、可燃物,还原剂等分开存放。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废弃: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的要求处置。或与厂商或制造商联系,确定处置方法。废物储存参见“储运注意事项”。包装方法:塑料袋、多层牛皮纸袋外纤维板桶、胶合板桶、硬纸板桶。ERG指南:157;154(溶液)ERG指南分类:有毒和/或腐蚀性物质(不燃/遇水反应的) 3.接触限值:中国MAC:未制定标准苏联MAC:未制定标准美国TWA:ACGIH 1mg[Fe]/m3美国STEL:未制定标准 4.毒性危害: ①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②毒性:LD50:1872mg/kg(大鼠经口)LC50: ③健康危害:吸入本品粉尘对整个呼吸道有强烈刺激腐蚀作用,损害粘膜组织,引起化学性肺炎 等。对眼有强烈腐蚀性,重者可导致失明。皮肤接触可致化学性灼伤。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出现剧烈腹痛、呕吐和虚脱。慢性影响:长期摄入有可能引起肝肾损害。健康危害(蓝色):1 5.急救: ①皮肤接触: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若有灼伤,就医治疗。对少量皮肤接触,避免将物质 播散面积扩大。注意患者保暖并且保持安静。吸入、食入或皮肤接触该物质可引起迟发反应。 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注意自身防护。

②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③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如果患者食入或吸入该物质不要用口对口进行人工呼吸,可用单向阀小型呼吸器或其他适当的医疗呼吸器。 ④食入:患者清醒时立即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6.防护措施: ①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②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应该佩戴防尘口罩。必要时佩戴防毒面具。高于NIOSH REL 浓度或尚未建立REL,任何可检测浓度下:自携式正压全面罩呼吸器、供气式正压全面罩呼吸器辅之以辅助自携式正压呼吸器。逃生:装有机蒸汽滤毒盒的空气净化式全面罩呼吸器(防毒面具)、自携式逃生呼吸器。 ③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④防护服:穿工作服。 ⑤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⑥其他:工作后,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⑦泄漏处置: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避免扬尘,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使其溶于a.水 b.酸 c.氧化成水溶液状态,再加硫化物发生沉淀反应,然后废弃。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法规信息: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发[1992]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危险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8.1类酸性腐蚀品。环境信息:防止水污染法:款311有害物质应报告量主要化学物(同CERCLA)。应急计划和社区知情权法:款304应报告量454kg。

三氯甲烷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三氯甲烷安全技术说明 书M S D S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说明书目录?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三氯甲烷;氯仿? 化学品英文名称:Trichloromethane;Chloroform? 中文俗名或商品名:? Synonyms:? CASNo.:67-66-3? 分子式:CHCl3? 分子量:?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化学品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三氯甲烷;氯仿?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No.? ? ?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6.1类毒害品?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麻醉作用,对肝,肾有损害作用。吸入或经皮肤吸收引起急性中毒,初期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兴奋、皮肤粘膜有刺激症状,以后呈现精神紊乱、呼吸表浅、反射消失、昏迷等,重者发生呼吸麻痹、心室纤维性颤动、并可有肝、肾损害。误服中毒时,胃有烧灼感、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以后出现麻醉症状。慢性中毒:主要引起肝脏损害,此外还有消化不良、乏力、头痛、失眠等症状,少数有肾损害。?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六水三氯化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中文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 六水三氯化铁 化学品英文名: iron trichloride hexahydrate 企业名称: 可替换 企业地址: 可替换 传真: 可替换 联系电话: 可替换 企业应急电话: 可替换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 For industry use only.。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 吞咽有害。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GHS危险性类别: 急性经口毒性类别 4 皮肤腐蚀/ 刺激类别1B 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险类别 3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 危险 危险性说明: H302 吞咽有害。 H314 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H412 对水生生物有害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 ?P264 作业后彻底清洗。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60 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P273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事故响应: ?P301+P312 如误吞咽:如感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 医生 ?P330 漱口。 ?P301+P330+P331 如误吞咽:漱口。不要诱导呕吐。 ?P303+P361+P353 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用水清洗皮肤/淋浴。 ?P363 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P304+P340 如误吸入:将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体位。 ?P310 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P321 具体治疗 ( 见本标签上的…… )。 ?P305+P351+P338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继续冲洗。 ?安全储存: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 ?P501 按当地法规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和化学危险: 无资料 健康危害: 吞咽有害。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环境危害: 对水生生物有害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第3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第4部分急救措施 急救: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晴接触: 分开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立即就医。 食入: 漱口,禁止催吐。立即就医。 对保护施救者的忠告: 将患者转移到安全的场所。咨询医生。出示此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对医生的特别提示:

氯甲烷-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说明书目录 第一部分 化学品名称 第九部分 理化特性 第二部分 成分/ 组成信息 第十部分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第三部分 危险性概述 第十一部分 毒理学资料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 第十二部分 生态学资料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 第十三部分 废弃处置 第六部分 泄漏应急处理 第十四部分 运输信息 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 第十五部分 法规信息 第八部分 接触控制 / 个体防护 第十六部分 其他信息 化学品名称:三氯甲烷;氯仿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第一部分: 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三氯甲烷;氯仿 化学品 英文名称: Trichloromethane ; Chloroform 中文俗名或商品名: Synonyms : CAS No. : 67-66-3 分子式: CHCl3 分子量: 第二部分:成分 / 组成信息 纯化学品 混合物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危险性类别: 第 6. 1 类 毒害品 经皮吸收 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麻醉作用,对肝,肾有损害作用。吸入或 经皮肤吸收引起急 性中毒,初期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兴奋、皮肤粘膜有刺激症状,以后呈现精神紊乱、呼吸 表浅、 反射消失、昏迷等,重者发生呼吸麻痹、心室纤维性颤动、并可有肝、肾损害。误服中毒时,胃有烧灼感、 伴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以后出现麻醉症状。慢性中毒:主要引起肝脏损害,此外还有消化不良、乏 力、头痛、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吸入 食入 失眠等症状,少数有肾损害。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眼睛接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