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檬酸发酵车间工厂设计

柠檬酸发酵车间工厂设计
柠檬酸发酵车间工厂设计

目录

1 前言 (3)

1.1 柠檬酸的性质和用途 (3)

1.2 柠檬酸的来源和发展情况 (3)

2 生产工艺 (4)

2.1 生产方法 (4)

2.2 工艺流程 (4)

2.3 操作工艺 (5)

2.3.1 原料的处理 (5)

2.3.2 发酵工序 (5)

2.3.3 醪液处理工序 (6)

2.3.4 提取工序 (6)

2.3.5 精制工序 (6)

3 工艺计算 (7)

3.1 物料衡算 (7)

3.1.1 工艺技术指标及基础数据 (7)

3.1.2 原料消耗计算 (7)

3.1.3 发酵醪量的计算 (7)

3.1.4 接种量的计算 (8)

3.1.5 液化醪量的计算 (8)

3.1.6 成品柠檬酸 (8)

3.1.7 年产5万吨一水柠檬酸总物料衡算 (8)

3.2 热量衡算 (9)

3.2.1 液化热平衡计算 (9)

3.2.2 发酵过程中蒸汽耗量的计算 (9)

3.2.3 发酵过程中冷却水耗量的计算 (11)

3.2.4 发酵过程中无菌空气耗量的计算 (11)

4 设备选型 (12)

4.1主要设备的选型 (12)

4.1.1 发酵罐的选型 (12)

4.1.1.1 发酵罐容积和台数的确定 (12)

4.1.1.2 发酵罐主要尺寸计算 (12)

4.1.1.3 发酵罐冷却面积计算 (13)

4.1.1.4 发酵罐搅拌器的计算 (13)

4.1.2 种子罐的选型 (14)

4.1.2.1 种子罐容积和台数的确定 (14)

4.1.2.2 种子罐主要尺寸计算 (14)

4.1.2.3 种子罐型号的确定 (15)

4.2 辅助设备选型 (15)

4.2.1 调浆桶的选型 (15)

4.2.2 喷射加热器的选型 (15)

4.2.3 其它辅助设备 (16)

5 全厂车间布置概况 (17)

5.1 厂址选择 (17)

5.1.1 厂址选择的一般性原则 (17)

5.1.2 本设计的厂址选择 (18)

5.2 车间布置 (18)

5.2.1 车间布置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18)

5.2.2 本设计的车间布置 (19)

5.3 发酵厂卫生问题 (19)

6 废物处理 (20)

6.1 发酵工厂污染概况 (20)

6.2 柠檬酸工厂的“三废”处理 (20)

6.2.1 柠檬酸发酵有机废水的处理 (20)

6.2.2 柠檬酸发酵废气的处理 (21)

6.2.3 柠檬酸发酵废渣的处理 (22)

7 设计评估及感想 (22)

参考文献 (24)

年产50000t柠檬酸发酵车间工厂设计

1 前言

本设计采用薯干原料发酵,只需将薯干磨成粉,加水调浆,直接加入少量α-淀粉酶液化后灭菌、冷却即可接种发酵。制备柠檬酸一般采用晒干的薯干作为原料。其中薯干含水10%-15%、淀粉70%左右、蛋白质6%左右。薯干原料中的蛋白质可作为氮源供菌体生长。薯干原料中含有铁、镁、钾、钙等的无机盐,选用的黑曲霉C0527对这些成分不敏感,故不必对原料做这方面的预处理。本设计采用液体深层好氧发酵、钙盐法提取技术生产柠檬酸。这两种方法都是国内比较流行的生产方法,有着大量的实际经验,易于操作,风险小。

由于本设计为发酵车间的设计,着重于车间的工艺计算、设备选型。通过全厂物料衡算、车间热量衡算,确定发酵车间主要设备发酵罐、种子罐的设计和选型以及全厂及车间布置。

本设计还包括发酵罐图,车间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图。

1.1 柠檬酸的性质和用途

柠檬酸(citric acid),学名为2-羟基-丙烷三羧酸,结构为

分子量:192.14 ,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无色晶体,常含一分子结晶水,无臭,有很强的酸味,易溶于水。其钙盐在冷水中比热水中易溶解,此性质常用来鉴定和分离柠檬酸。结晶时控制适宜的温度可获得无水柠檬酸。

柠檬酸在自然界分布很广,主要存在于柠檬、柑橘、菠萝等。

柠檬酸具有宜人风味、高的水溶性和强的金属螯合力,长期以来占据食用酸味剂70%左右的市场份额,除可口可乐和纯果汁以外,几乎所有的饮料都使用柠檬酸作为酸味剂,通常的添加量为0.25%-0.4%(m/m)。

柠檬酸在化学技术上可作化学分析用试剂,用作实验试剂、色谱分析试剂及生化试剂;用作络合剂,掩蔽剂;用以配制缓冲溶液。

此外,食品加工和奶制品也添加柠檬酸和柠檬酸盐。据不完全统计,使用柠檬酸的食品或药品约有上千种之多。

柠檬酸除用于食品和医药工业以外,最大的用途是代替三聚磷酸钠作为洗涤剂的助洗剂,20世纪90年代初,国外还有人发现柠檬酸加入混凝土中可作为一种“减水剂”,并能提高混凝土的凝固强度。可以认为,柠檬酸早已成为现代食品、医药业、日化行业及其他行业的通用原料。

1.2 柠檬酸的来源和发展情况

1784年C.W.舍勒首先从柑橘中提取柠檬酸。1860年意大利开始用添加石灰乳的方法从果汁中得到柠檬酸,从而进行了工业化生产。直到20世纪初,柠檬酸仍然主要是从柠檬中提取,产量还很低。1893年C.韦默尔发现青霉(属)菌能积累柠檬酸,但未能实现工业化生产。1917年,柯里发现了一株产柠檬酸的黑曲霉,并通过美国的辉瑞公司于1923年采用浅盘发酵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原料主要是糖蜜。1952年美国迈尔斯公司首先成功采用液体深层发酵工业化规模生产柠檬酸。这种新工艺具有很多优越性,因而推动世界柠檬酸工业的迅速发展,也成为了柠檬酸发酵生产的主要工艺。

我国的柠檬酸发酵工业:1969年上海酵母厂成功利用薯干粉深层发酵柠檬酸。20世纪80年代,由于出口的需要,我国的柠檬酸生产发展迅速,已成为世界上柠檬酸生产量最大的国家。我国开发的以薯干为原料的产酸菌种具有其独到的特点,生产成本较低,在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中国不仅是柠檬酸生产大国,也是出口大国,目前出口量已占总产量的70%-80%。近10年来,由于受出口刺激,中国柠檬酸生产能力和产量都增长很快。1985年,中国柠檬酸产量只有3.7万吨,2002年已达到约40.0万吨。目前全国有近90家柠檬酸生产企业,年生产能力近50万吨,占世界总量的40%多。

2 生产工艺

2.1 生产方法

本次生产工艺设计以薯干为原料,采用直接粉碎、调浆、液化,进行好气液体深层发酵,钙盐法提取,最后结晶、干燥得到柠檬酸。

2.2 工艺流程

基本过程为:

在接收糖浆后,根据糖浆组成作适当的处理或配制,配成发酵原料,进行连续杀菌并冷却后,进入发酵罐,加入菌种和净化压缩空气后进行发酵;

发酵液经升温、过滤处理后,进入中和罐,用3CaCO 中和处理;

再经过过滤洗涤,得到柠檬酸钙固体,送入酸解罐,再添加42SO H 酸解,并加入活性炭进行脱色;

然后,通过带式过滤机过滤、酸解过滤,除去4CaSO 及废炭;

酸解过滤液经离子交换处理后,进行蒸发、浓缩,再进行结晶;

结晶后,用离心机进行固液分离,对得到的湿柠檬酸晶体进行干燥与筛选,最后得到成品柠檬酸。

图2-1 柠檬酸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

2.3操作工艺

2.3.1 原料的处理

根据发酵的要求,对薯干原料,采用直接粉碎、磨粉、调浆、液化、连续灭菌的处理方法;以薯干原料生产时,根据我国薯干粗料的特征,发酵工艺要求将薯干从平仓运至备料车间,经过磁选装置除去原料中含铁杂质,以保护设备。然后进入粗粉碎机,将薯干先轧成1-3cm大小的小块,以提高磨粉机的效率,便于物料的输送。粗碎后,由斗式提升机提送至中间粉仓,由粉仓落入磨粉机粉碎,粉碎后进入粉仓再经计量送至配料罐。配料罐内加水调浆,同时加入淀粉酶升温液化。液化完成后送至连消装置连续灭菌,再送至发酵车间。

2.3.2 发酵工序

由备料车间提供的经连续灭菌并冷却的料液,通过灭菌管道泵入已空消灭菌待料的发酵罐,通过差压法或零磅火焰倒种法,接入已培养好的柠檬酸菌种,在通风、搅拌情况下,进行发酵或培养。在发酵培养过程中,对罐温、罐压、通风

量、搅拌转速等实行连续记录监控,并定期检测原糖消耗情况、菌种生长状态、

pH值、泡沫等变化情况。根据发酵的工艺特性要求,及时调整控制发酵工艺过程,以获得最佳工艺产酸率或种罐菌活力,一般经66小时(种罐约25小时)培养,大罐在残糖指标、产酸情况达到放罐条件即可放罐;种罐菌活力及菌群数量达标后,即可移种。在发酵或陪种过程的定期检测中,若发现异常情况,如染菌等,应针对具体情况及时处理,对中、前期染菌,可加大种量形成主菌群生长优势,或及时罐实消,补入适当营养源重新接种发酵;后期时可加强监控,提前放罐;对倒罐等应予灭菌排放处理,并认真查找原因,进一步强化灭菌操作中的各个环节。

2.3.3 醪液处理工序

柠檬酸发酵完成后,应即时进行热处理,以灭活发酵,絮凝蛋白、提高收率,为提高设备利用率,增设醪液贮罐,通过热交换器,及时将醪液加热至80℃后进入醪液热贮罐,再经泵压入过滤机,除掉固形物及菌体残渣,将清醪液泵入下道工序。

2.3.4 提取工序

由压滤工段送来的柠檬酸清醪液泵入中和罐,在80℃下进行中和。碳酸钙经密闭的输送机送入车间,经无级调速下料螺旋分散投入中和罐,以防止局部浓度过高,使中和沉淀反应均匀,经终点检测合格后,将柠檬酸钙悬浮液排入带式过滤机中,将固体柠檬酸钙从悬浮液中分离出来,为满足玉米原料及薯干原料生产工艺的双重要求,中和带式过滤机用特定的加长、强洗型,生产原料操作灵活,以确保粗原料生产时的中和洗糖要求及成品的指标控制,又热水或酸解液调浆,浓硫酸由酸碱站泵入,再计量到酸碱桶中与柠檬酸钙在80℃下生成硫酸钙与柠檬酸的悬浊液送入酸解带式过滤机进行过滤,清洗液即酸解液收集用于调浆,硫酸钙运至渣场综合利用,柠檬酸酸解送至精制工段。

2.3.5 精制工序

离子交换与脱色柠檬酸液从暂贮罐中泵送离交纯化工序,经由阳离子交换塔,阴离子交换塔和活性炭脱色塔,离交脱色出去色泽及影响成品质量加速设备腐蚀的阴阳离子,阴阳树脂需经过酸洗、碱洗再生处理,离交后的柠檬酸精制母液送入蒸发工序。

蒸发与结晶在提纯溶液进入蒸发部分前,通过精过滤出去清液中的微小树脂颗粒。精滤后的溶液经热交换器预热后送至双效真空浓缩器经浓缩至特定浓度后,转入真空结晶器,或者低温结晶器进行结晶。以确定产品(一水成品或无水产品),再经分离将柠檬酸晶粒从液相中分离出来,液相在分离后分别放至各级母液贮罐,根据其杂质离交浓度情况,送往重新蒸发式回流到前工序处理提纯,晶体送往干燥机。

干燥与包装从离心机分离出来的湿柠檬酸晶粒被送到流化床干燥器,根据生产品种控制干燥空气、温度及冷却空气量进行干燥,排空经湿式旋风分离器处理排放,干燥后的柠檬酸晶粒通过传送装置运到筛选机,不合格颗粒被筛选分出来,溶解后返回到结晶系统,柠檬酸成品进行定量、包装,存放。

3 工艺计算

3.1 物料衡算

3.1.1 工艺技术指标及基础数据

①生产规模: 50000t/a99.5%一水柠檬酸折合45812.72t/a99.5%无水柠檬酸;

②生产天数:每年300天;

③无水柠檬酸日产量:45812.72/300=152.71t/d

④产品质量:国际食用柠檬酸质量分数99.5%,实际产率98%,副产品约2%;

⑤薯干粉成分:含淀粉量70%,水分13%;

⑥α-淀粉酶用量:8U/g原料;

⑦操作参数:淀粉糖转化率98.5%,糖转化率95%,提取阶段分离回收率95%,精制阶段收率98%,得率99%(倒罐率1%),产酸率(即糖发酵液转化率)13%,发酵周期75h,发酵温度(35±1)℃,发酵通风量10V/(V

发酵液

·h)

3.1.2 原料消耗计算(以一顿成品柠檬酸为基准)

年产5万吨一水柠檬酸,折合成无水柠檬酸,按中国发酵工业协会柠檬酸分会制定的“柠檬酸行业统计办法”,无水柠檬酸为:50000/1.0914=45812.72t/a ①生产无水柠檬酸的总化学反应式:

(C

6H

10

O

5)n

+ nH

2

O +3n/2 O

2

= n C

6

H

8

O

7

+2nH

2

O

162 192

X 1000

②生产1000㎏99.5%无水柠檬酸所需的理论淀粉消耗量:

X=1000×162÷192×99.5%=839.53㎏

③生产1000㎏99.5%无水柠檬酸所需实际淀粉消耗量:

X÷﹙98.5%×95%×95%×98%×99%﹚=973.4㎏

④生产1000㎏99.5%无水柠檬酸所需实际薯干粉原料消耗量:

973.4÷70%=1390.57㎏

⑤α-淀粉酶消耗量:使用酶活力为20000U/g的α-淀粉酶使淀粉液化α-淀粉酶按 8U/g原料计算 1390.57×1000×8÷20000=0.56㎏

3.1.3 发酵醪量的计算

根据发酵液转化率为13%:

1000×99.5%÷(95%×98%×13%﹚= 8221.1㎏

3.1.4 接种量的计算

接种量为发酵醪量的10%,则:

8221.1÷(10%+100%)×10%=747.37㎏

柠檬酸生产工艺简介

柠檬酸生产工艺简介第一节概述 一、柠檬酸的用途 (一)在食品工业的应用 1、饮料 据统计75%~80%的柠檬酸用于饮料工业。 2、果酱与果冻 3、糖果 4、冷冻食品 5、酿造酒 6、冰淇淋和酸奶 7、脂肪与油 8、腌制品 9、罐头食品和水果加工 10、豆制品和调味品 (二)柠檬酸在药物、美容品、化妆品上应用 1、药物 “999胃泰” 2、发蜡与化妆品 (三)柠檬酸在工业上应用 1、金属净化

2、去垢剂 3、无土栽培农艺 4、矿物 5、…… 二、乳酸的用途 L-乳酸聚合成聚乳酸(PLA) 三、L-苹果酸的用途 三、葡萄糖酸的用途 四、琥珀酸的用途 我国柠檬酸发展简史 1968年我国第一家以淀粉为原料深层发酵柠檬酸成功投产的厂是上海酵母厂。同期,天津工微所开展了以适合我国国情的薯干原料深层发酵柠檬酸的研究工作。之后,上海工微所用该所的“东酒2号”黑曲霉为出发菌株,用薯干粉做培养基,很快选出了我国第一代深层发酵柠檬酸生产菌种AL558,由原轻工业部立项,组织上海、天津两个工微所、上海复旦大学生物系、上海新型发酵厂(筹)、上海酵母厂、天津柠檬酸厂(筹)、南通油洒厂(南通发酵厂前身)等单位,在南通油酒厂展开了善于深层发酵、全离交提取工艺的中、大型试验工作,并取得了成功,因而推动了我国柠檬酸工业于20世纪70年代初形成了工业体系。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是我国柠檬酸菌种选育的高峰期,先后选育出5代薯干原料高产菌株和适应淀粉、木薯、葡萄糖母液、糖蜜等原料的优良菌株。上海、天津两工微所和上海复旦大学生物系为此做出了很大贡献。各生产厂的广大科技人员和生产工人通过不懈地努力,提高了柠檬酸行业的整体水平,特别在缩短发酵周期、提高单产方面成绩突出,使我国柠檬酸发酵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无锡轻工业学院和天津轻工业学院为柠檬酸行业培养了一大批科技力量,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骨干。1995年金其荣与蚌埠柠檬酸厂共同开发了玉米去渣发酵新工艺。同年黑龙江甘南柠檬酸厂于脱胚玉米去渣发酵工艺也成功投产。玉米新工艺的成功,使我国的柠檬酸工业进入一个

实验三 柠檬酸发酵实验

实验三柠檬酸发酵实验 一、目的要求 1.了解利用黑曲霉生产柠檬酸的原理与流程,掌握柠檬酸的发酵生产工艺与发酵分析方法。 2. 通过本实验能较熟练地掌握真菌发酵的接种、培养与发酵产物的分析测定等技术。 二、基本原理 CH2—COOH | 1.柠檬酸结构式:HO—C—COOH | CH2—COOH 柠檬酸分子式:C6H8O7 2. 黑曲霉产柠檬酸多,耐酸力强;pH1.6~1.7时尚能生长,且酸度大时产生葡萄糖酸、草酸等副产物较少,故进行柠檬酸发酵时,培养液以pH2~3为宜。 用于柠檬酸生产的原料有淀粉、废糖蜜等;本实验以糖等为发酵原料,黑曲霉为产生菌(合成途径见图1)。在一般发酵中,均产生多种酸,其中,低碳链的直链脂肪酸如甲酸、乙酸等称为挥发酸,而乳酸、柠檬酸等称为非挥发酸。挥发酸和非挥发酸的总和称总酸。酸的测定方法常采用中和法、电位滴定法及比色法等;若待测液色泽很深,可采用外指示剂法。本试验用中柠檬酸的定性检验用Deniges试剂。 2C6H12O6+3O2→2C6H8O7+4H2O HOOCCH2C(OH)(COOH)CH2COOH+3NaOH———NaOOCCH2C(OH)(COONa)CH2COONa+3H2O 三、实验材料 1.菌种黑曲霉斜面菌种。 2.实验器材 0.1mol/L标准NaOH;0.1mol/L H2S04; Deniges试剂(HgO 1g溶于20ml 0.2L/L H2S04中)(有毒); 酒精灯;滤纸,漏斗;烧杯:200ml,500ml;18X180试管;吸管10ml、5ml,150ml三角瓶;碱滴定管,铁台、蝴蝶夹:酚酞指示剂:200ml量筒;广范pH试纸;玻璃棒;布氏漏斗,抽滤纸,滴管,天平。 3. 柠檬酸发酵培养基:硫酸铵2.0g,KH2P04 1.0g,MgS04 ·7H2O 0.25g,蔗糖150g,水1000ml;pH控制在5.5~6.5左右,加1mol/L NaOH约2滴。取50ml上述培养液,加入250 mL三角瓶中,包扎灭菌,待用。 四、实验步骤(实验内容) 1.菌种活化:

柠檬酸及生产工艺

柠檬酸及生产工艺 一.柠檬酸的简介 1. 柠檬酸的理化性质 柠檬酸(Citric acid),又称枸椽酸,是一种三元羧酸,其学名为3-羟基-3-羧基戊二酸,分子式C6H8O7(无水物),在自然界中存在于柠檬、柑桔、梅、子、梨、桃、无花果等水果中。柠檬酸具有无毒,无色,无臭特性,一般为半透明结晶或白色粉末,易溶于水、乙醇、乙腈、乙醚等[1],不溶于苯,微溶于氯仿。相对密度1.542g/cm3,熔点153℃(失水)。柠檬酸结晶形态因结晶条件不同而不同,有无水柠檬酸,也有含结晶水的柠檬酸。在干燥空气中微有风化性,在潮湿空气中有潮解性,175℃以上分解放出水及二氧化碳。柠檬酸是一种较强的有机酸,有3个H+可以电离;水溶液呈酸性,加热可以分解成多种产物,与酸、碱、甘油等发生反应。 2. 柠檬酸的用途 柠檬酸具有令人愉悦的酸味,入口爽快,无后酸味,安全无毒,被广泛用作食品和饮料的酸味剂;能与二价或三价的阳离子形成络合物,被用作金属加工的鳌合剂和洗净剂(起软化水作用的洗净力补充剂);还能衍生形成许多衍生物,可用作有机化学工业的原料。因此被广泛用于食品饮料、医药化工、清洗与化装品、有机材料等领域,是目前世界需求量最大的一种有机酸[2],到目前还没有一种可以取代柠檬酸的酸味剂。 二.生产技术 柠檬酸的生产方法共可分为 3 种: 水果提取法,化学合成法, 生物发酵法三种[17],目前以发酵法生产柠檬酸为主[18]。发酵法又分为固体发酵法和液体深

层发酵法。固态发酵能耗小但劳动力大,占地面积大,不适合大规模的生产应用。深层通风发酵法采用不锈钢罐体,机械搅拌通风,微生物在液体相中分布均匀,发酵时不生成孢子,全部菌体细胞用于代柠檬酸,发酵速度高,实现了机械化或自动化操作,利于大规模生产。 三.生物发酵法制取柠檬酸 1.本工艺选择的原料及生产方法 本次生产工艺设计以薯干为原料,采用直接粉碎、调浆、液化,进行好气液体深层发酵,钙盐法提取,最后结晶、干燥得到柠檬酸 2.工艺流程 接收糖浆后,根据糖浆组成作适当的处理或配制,配成发酵原料,进行连续杀菌并冷却后,进入发酵罐,加入菌种和净化压缩空气后进行发酵;发酵液经升温、过滤处理后,进入中和罐,用中和处理;再经过过滤洗涤,得到柠檬酸钙固体,送入酸解罐,再添加酸解,并加入活性炭进行脱色;然后,通过带式过滤机过滤、酸解过滤,除去及废炭;酸解过滤液经离子交换处理后,进行蒸发、浓缩,再进行结晶;结晶后,用离心机进行固液分离,对得到的湿柠檬酸晶体进行干燥与筛选,最后得到成品柠檬酸。

年产万吨果蔬汁工厂设计毕业设计

年产万果蔬果汁工厂设计

摘要 1.1 项目背景 1.1.1国外果蔬汁市场现状 近几年来,果蔬复合汁饮料在发达国家发展较快,在国外市场流行品种较为繁多,市场上常见的有菠萝汁或橙汁等热带果汁与不同蔬菜汁的复合果汁饮料。例如:番茄汁与其他多种果蔬的复合汁、橙与胡萝卜汁等蔬菜的复合汁、芹菜汁、甜菜汁、菠菜等蔬菜汁配以食盐、香料和柠檬酸等配制的复合蔬菜汁等产品。 britvic公司于2001年在欧洲推出j2o系列混合果汁饮料,被评为该年度欧洲最成功的果汁饮料之一。它有四个品种,四种颜色:黄色的是苹果、芒果混合;绿色的是青苹果、哈密瓜混合;橙黄色的是橙、西番莲混合;红色的是血橙、蔓越莓混合。britvic公司推出的这一系列,因为其独特的混合口味,靓丽的颜色,一经推出,就在欧洲的年轻人中风靡起来。 与此同时,j&m drink公司也推出一个非常成功的混合系列,共四个品种,分别以一年四季来命名:春是橙、西番莲混合,夏是橙、胡萝卜和柠檬,秋是红西柚和蔓越莓,冬是酸苹果,这一系列都是约20%的果汁含量,针对的目标消费者也是成年人。在日本的果蔬汁市场上,单一口味的果蔬汁市场销量大幅度下滑,纯西红柿汁每年下降约10%,纯胡萝卜汁2005年比2004骤然下降266%。另一方面,果蔬混合汁却以每年约20%的速度增长,其中增长最为迅速的是复合胡萝卜汁,年增幅达到60%左右。由此看来,国内果汁饮料经过近两年单一品种的发展,在未来几年内,果蔬汁饮料将在饮料市场中有较高的增长幅度。 1.1.2果蔬汁在中国现状与发展趋势 近年来,饮料工业发展迅速。继2002年全国饮料产量突破2000万吨达到2025万吨;2005年又突破3000万吨达到3380万吨;2006中国饮料工业的发展仍以20%的速度高歌猛进,再创新高,达到4100万吨。4年实现饮料总产量翻番。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饮料生产和消费国。

年产10万吨圣女果果脯的工厂设计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第一节设计依据及范围 (1) 第二节设计原则 (1) 第三节厂址概述 (2) 第四节公用工程和辅助工程 (2) 第二章总平面布置及运输 (5) 第一节总平面布置 (5) 第二节日产量的确定 (5) 第三节劳动定员 (5) 第三章车间工艺 (6) 第一节工艺流程及相关工艺参数 (6) 第二节生产车间布局及其原则 (7) 第三节车间平面布局图 (9) 第四节物料衡算 (9) 第五节车间设备选型 (10) 第四章管道设计 (12) 第一节管道计算与选用 (10) 第二节管道附件 (10) 第五章项目经济分析 (13) 第一节产品成本与售价 (14) 第二节经济效益 (14) 第六章总结 (14) 附录一总平面设计图 附录二设备工艺流程图 附录三生产车间设备布置图

年产10万吨圣女果果脯的工厂设计 第一章总论 圣女果属茄科,番茄属, 又叫水果番茄或樱桃番茄, 其形状多为鸡心形, 晶莹剔透, 营养丰富。圣女果既含有普通西红柿的营养成分, 又具有水果的特性与口味, 除了营养丰富, 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外, 还含有谷胱苷肽和番茄红素等特殊物质, 可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增加人体的抵抗力,延缓人体的衰老。另外,番茄红素可保护人体免受香烟和汽车废气的侵害。 第一节设计依据及范围 圣女果脯色泽鲜红、透明, 形态完整,口感酸甜适中, 保持了圣女果的芳香, 无异味, 含糖量低, 货架期长, 满足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对果脯品质和口感的要求。 果脯为我国的传统食品,具有加工简单、成本低、市场需求量大等特点。圣女果果脯不用切分、去籽,加工方便简捷,可以小型加工或大型机械化生产。 第二节设计原则 食品工业产品一般具有批量大、品种多、功能特定、专用性强等特点,要求一个生产设置、一条生产线的设计尽可能达到优化、多用的目的。所以,我们在进行工厂设计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采用综合生产流程与多功能生产装置,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这就要求在设计中必须了解国家基本建设的相关方针政策,掌握基本

柠檬酸液态发酵及提取工艺

柠檬酸液态发酵及提取工艺 0802班生物科学饶慧 (指导教师:胡远亮) 0前言 柠檬酸(citric acid)又名枸橼酸,学名2-羟基丙烷三羧酸(2-hydroxytricarboxylic acid)或2-羟基丙烷-l,2,3-三羧酸(2-hydroxy propane-1,2,3-triearboxylic acid)是生物体主要代谢产物之一,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主要存在于柠檬、柑橘、菠萝、梅、李、梨、桃、无花果等果实中,尤以未成熟者含量居多。分子式:C6H8O7(相对分子质量:192.13),无色透明或半透明晶体,或粒状、微粒状粉末,虽有强烈酸味,但令人愉快,稍有涩味。极易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从结构上讲柠檬酸是一种三羧酸类化合物,并因此而与其他羧酸有相似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加热至175°C时它会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剩余一些白色晶体。柠檬酸是一种较强的有机酸,有3个H+可以电离;加热可以分解成多种产物,与酸、碱、甘油等发生反应。 柠檬酸被称为第一食用酸味剂,极广泛地用作酸味剂、增溶剂、缓冲剂、抗氧化剂等,用于饮料、糖果、酿造酒、冰淇淋、酸奶、罐头食品、豆制品与调味品等的生产中。另外,在药物、美容品、化妆品工业上也有着重要的应用。它是香料和饮料的酸化剂,在食品和医学上用作多价螯合剂,同时是化学中间体,用于制造药物,也可用于金属清洁剂、媒染剂等。柠檬酸的盐类、酯类和衍生物也各具特点,用途极为广泛而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柠檬酸循环(citric acid cycle)又称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克雷布斯循环(Krebs cycle)。体内物质糖、脂肪或氨基酸有氧氧化的主要过程。通过生成的乙酰辅酶A与草酰乙酸缩合生成三羧酸(柠檬酸)开始,再通过一系列氧化步骤产生CO2、NADH及FADH2,最后仍生成草酰乙酸,进行再循环,从而为细胞提供了降解乙酰基而提供产生能量的基础。 实验发酵机理: 1)以薯干粉、玉米粉或淀粉等糖类为原料经黑曲霉柠檬酸产生菌(我们采用黑曲霉M288)糖化后产生高浓度的葡萄糖。 2)黑曲霉利用糖类发酵产生柠檬酸:葡萄糖以EMP(糖酵解途径或者)、HMP

柠檬酸发酵车间工艺计算书

江苏××××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年产六万吨柠檬酸生产线初步设计发酵车间工艺计算书

一、计算依据 江苏××××公司新建柠檬酸生产线采用发酵法生产柠檬酸,规划年产柠檬酸六万吨。全年按300天计算,发酵周期72小时,按照三天一罐计算。主要生产原料为木薯和玉米,初步规划为1000m3发酵罐6台,100 m3种子罐3台,设计生产技术指标为产酸13.5%,提取总收率90%,粮耗1.8T/T成品。 二、原料粉碎工段 1.总原料需求:6×104t产量×1.8=1.08×105t 每年生产日:300day 成品每天产量:60000÷300=200t 每天投料量:108000÷300=360t 2.原料中品种配比:木薯:玉米=80:20 每日投木薯量:360×0.80=288t 每日投玉米量:360×0.20=72t 3.粉碎工艺要求,按工厂劳动生产力组合和电力负荷粉碎 木薯每天粉碎时间为8h,玉米每天粉碎时间为6h 木薯粉碎量:288÷8=36t 玉米粉碎量:72÷6=12t 采用锤片式粉碎机2台:木薯、玉米各一台 初步选型:木薯粉碎机 玉米粉碎机 粉碎后要求:粉料80%以上过40目筛。 4.粉料仓储量 木薯粉容重0.5,玉米粉容重0.6,粉仓要求储存24h容量 粉碎后木薯粉储仓设计为200 m3二台 每仓可以储存木薯粉100t,共储存木薯粉200t 粉碎后玉米粉储仓设计为160 m3 可以储存玉米粉96t 能满足24h生产原料储存。

三、调浆工段 1、发酵罐单罐容积1000 m3 发酵定容0.9×1000=900 m3 发酵液原料浓度:20%,每罐批用料量180t 调浆浓度35%,连续调浆 调浆总量为:500m3左右 2、调浆池容积10 m3左右,配污水泵送料 3、配料罐 初步设计配料罐容积60 m3,三台总容积180 m3,料液木薯粉浓度30%, 每罐木薯粉调浆总量480 m3。 循环使用每罐批,8罐批可以完成。 四、喷射液化工段 1、工艺条件 木薯粉采用一级液化 玉米粉采用一级液化 单罐批总液化量600 m3左右 单罐液化工作速度60 m3 (18T干物料)/h 喷射装置单个工作能力60 m3 /h 木薯喷射后维持罐工作温度95℃,设计容量60 m3×2 单罐液化维持时间大概45min 五、过滤工段 木薯液化液采用箱式板框过滤,选用840 m2/台大型板框3台。每台板框残渣空间为16m3,3台共可贮残渣48m3。 每天按300t木薯粗纤维16%,则共有干渣重48t,板框容积符合要求。

年产两万吨草莓汁工厂设计

+杀菌、冷却一 -0.2% —0.2% *灌装 检验 *装箱 *40t 成品 根据果汁生产的具体工艺和主要生产设备的要求,分别对原辅料进行衡算 3.1原辅料的物料衡算 配方设计:按每千升含量计算. 表3-1草莓汁饮料配方[3] 成分名称 添加量 含量 成分名称 添加量 含量 草莓汁 200kg 20% 柠檬酸 1.2kg 0.012% 蔗糖 100kg 10% 维生素C 0.23kg 0.023% 海藻酸钠 0.8kg 0.008% 苯甲酸钠 0.36kg 0.036% 香料水 0.8kg 0.008% 水 加至1000L 前面已经计算出班产量为:全年生产 551班,班产量为40t/班,每小时产量 为5t/h ;果汁含原浆为20%本产品设计采用250、1000ml 的包装,以各占1/2产 量 草莓汁饮料生产的物料衡算:班产量按40吨设计计算【9 】o 10528.6kg 10318.3kg 10266.7kg 7700kg 原料 ---------- ?拣选 清洗 ' 榨汁 ---------- ?过滤 -2% - 0.5% 榨汁率 75% - 3% ▼ ▼ i V 损失 210.6kg 损失 51.6kg 损失 2566.7kg 损失 231kg +10%蔗糖、0.023%Vc (共 +10.34%) 40160.5kg 100200 盒 100000 盒 7469kg ■?离心 8080.5kg —?均质 8056.3kg T 兑气 —0.3% 0.3% 8032.1kg f 混合 A 20%果'汁 80%水 —0.3% 7245kg *调配 [失 24.2kg 损失 24.2kg ■- 3% v 操作损失21.7kg 损失 224.1kg —0.2% 80000 盒

柠檬酸生产工艺

柠檬酸及生产工艺 摘要:柠檬酸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和化学工业等方面。它可利用糖质原料如土豆、地瓜中的淀粉等,在多种霉菌及黑曲菌的作用下,控制较低的温度和pH值、较高的通气量和糖浓度,用发酵法制得。 关键词:柠檬酸化工产品发酵法 1 产品说明 柠檬酸又名枸橼酸,学名3-羟基-3-羧基戊二酸,分子式C6H8O7为无色、无臭、半透明结晶或白色粉未,易溶于水及酒精。加热可以分解成多种产物,与酸、碱、甘油等发生反应。 柠檬酸主要应用于食品工业,因为柠檬酸有温和爽快的酸味,普遍用于各种饮料、汽水、葡萄酒、糖果、点心、饼干、罐头果汁、乳制品等食品的制造。柠檬酸在化学工业上可作化学分析用试剂,用作实验试剂、色谱分析试剂及生化试剂,用作络合剂,掩蔽剂,配制缓冲溶液。采用柠檬酸或柠檬酸盐类作助洗剂,可改善洗涤产品的性能,可以迅速和沉淀金属离子,防止污染物重新附着在织物上,保持洗涤必要的碱性,使污垢和灰分散和悬浮,提高表面活性剂的性能,是一种优良的鳌合剂。 2 生产原理 2.1 生产方法简介 中国现有柠檬酸生产厂近百家,总年产能力约80万吨,是全球最大的柠檬酸生产国和出口国。目前,柠檬酸生产方法有水果提取法,

化学合成法和生物发酵法三种。水果提取法是指柠檬酸从柠檬、橘子、苹果等柠檬酸含量较高的水果中提取,此法提取的成本较高,不利于工业化生产。化学合成法的原料是丙酮,二氯丙酮或乙烯酮,此法工艺复杂,成本高,安全性低。而发酵法发酵周期短,产率高,节省劳动力,占地面积小,便于实现仪表控制和连续化,现已成为柠檬酸生产的主要方法。 2.2 反应方程式 C12H22011 +H20+302→2C6H8O7+4H2O (蔗糖) (柠檬酸) 3 工艺过程及流程图 3.1工艺过程 3.1.1菌种培养 在4~6波美度的麦芽汁内加入25%至30%的琼脂,然后接入黑曲霉菌种(无茵操作),在30~32℃条件下培养4天左右。这种培养方法称为“斜面培养”。将麸皮和水以1:1的比例掺拌,再加入10%的碳酸钙、0.5%的硫酸铵,拌匀后装入容量为250毫升的三角瓶中,用1.5公斤压力灭菌60分钟。接人斜面培养法培养出的菌种,培养96~120小时后即可使用。 3.1.2原料处理 湿粉渣必须经过压榨脱水,使含水量在60%左右;干粉渣含水量低,应按60%的比例补足水分;结块的粉渣需粉碎成二至四毫米颗粒。然后加入2%碳酸钙、10%至11%的米糠,掺匀后,堆放2小时,

(新)年产4万吨草莓汁工厂设计

第一章前言 1.1 果汁的营养价值 果汁中含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主要包括碳水化合物、葡萄糖、果糖等易于被人体吸收的物质和维生素。一些果蔬汁中的有机酸也对人体正常生理活动起着重要作用,如柠檬酸能提高人体对钙的吸收能力。因而果蔬汁除了能补充人体需要的水分,起到消暑解渴的作用外,对人体还有着一定的营养意义。 1.2 国内外果汁生产与市场 2004年6月、7月、8月,中国饮料工业协会举办了涉及全国饮料行业发展的三次研讨会:《2004中国茶饮料和植物饮料发展研讨会》、《2004中国功能饮料/运动饮料发展论坛》、《2004中国果汁饮料发展研讨会》。这三次饮料行业会议比较权威地分析和预测了中国饮料大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与会者一致认为,2004年及随后的2005年,中国饮料市场的主流产品和最有发展潜力的品种是:果汁饮料、茶饮料和功能饮料。按照销售总量,果汁饮料在其中的排列顺序居第一。 目前,我国果汁工业尚处于发展阶段,无论在产量上还是在产品结构上,都与市物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饮料工业自80年代初开始发展,以17%的年增长率增长,产量由1980年的28.8万吨增加到1994年的637万吨。1995年产量突破700万吨,1999年已完全突破900万吨,但我国果汁饮料类(包括原果汁、果汁饮料、带肉果汁饮料)的总产量仅有100多万吨,其中大部分是含果汁10%的果味饮料,而果汁(100%原汁)和果汁饮料含果汁(10%以上)仅占25%左右。国际市场上,发达国家市场需求是以原果汁饮料为主,发展中国家是以果味饮料为主。据对全国几个大城市的调查显示,有3.8%的居民每周饮用4至6次,有30%的居民每周饮用1-3次,而美国人均年果汁饮料消费量为45公斤,德国46公斤,亚洲一些国家为19-20公斤,而我国人均年果汁饮料消费量还不到 1.2公斤这说明果汁饮料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十分广阔。据世界银行统计,1990年饮料人均消费量发达国家为34.2升/年,属成熟的理性消费阶段发展中国家10.5升/年,而中国只有4升/年。按照轻工总会规划到2000年我国饮料总产量达到1000万吨,而实际消费需求可达到1300-150。万吨,至少有400-500万吨饮料市场缺口可供占领。其中果汁饮料消费保持快速的增长势头,在我国众多品牌的果汁饮料中。还缺少国际化的品牌,果汁饮料的发展落后于国家经济增长的人民生活水平提带的步伐,开发名优果汁饮料势在必行。 1.3 草莓汁饮料的营养价值与市场前景 草莓果实营养十分丰富。据测定,草莓浆果每100 克中含糖4.5~12g ,有机酸0.6~1.6g ,果酸1.1~1.7g ,无机盐0.6g ,粗纤维1.4g 以上,维生素C 50~120mg ,磷41mg、铁1.1mg、钙32mg、钠4.2mg、铁1.8mg、锰0.49mg、锌0.14mg、铜0.04mg、硒0.70mg ,还有丰富的维生

柠檬酸发酵课程设计

《生物化学工程》课程设计 柠檬酸发酵生产及其生物反应器的设计 目录 一、引言 (3) 1.1柠檬酸简介 (3) 1.2柠檬酸生产的发展历史 (3) 1.3柠檬酸的应用 (4) 1.4柠檬酸的发酵方法 (5) 二、柠檬酸的生产 (5) 2.1原料 (5) 2.2菌种 (5) 2.3生产发酵机理 (6) 2.4生化过程 (7) 2.5工艺流程 (9) 2.6工艺流程图 (10) 三、生物反应器 (11) 3.1生物反应器构造图 (11)

3.2生物反应器的应用 (12) 3.3发酵生产中的条件控制 (16) 四、柠檬酸生产的后提取技术 (17) 4.1提取技术 (17) 五、深层液体柠檬酸发酵技术需改进方面 (19) 六、参考文献 (19) 一、引言 1.1柠檬酸简介 柠檬酸又名枸橼酸,学名2-羟基-丙烷-1, 2,3羧酸,英文名称: citric acid,分子量: 192.14檬酸是一种含羟基的三元梭酸, 其化学 式为, 学名为一羟基一羧基戊二酸, 为无色半 透明晶体, 或白色颗粒, 或白色结晶粉末, 它 的结晶形态因结晶条件不同而不同, 虽有强烈酸味但令人愉快, 稍有一点后涩味。商品柠檬酸主要有无水柠檬酸C6H8O7和一水柠檬酸C6H8O72H2O 。柠檬酸易溶于水, 能溶于乙醉, 而不溶于醚、苯、甲苯、氯仿等有机溶剂。 1.2柠檬酸的发展简史

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柠檬酸工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全世界柠檬酸产量已达0.4Mt。在柠檬酸发酵技术领域,由于高产菌株的应用和新技术的不断开拓,柠檬酸发酵和提取收率都有明显提高,每生产1t柠檬酸分别消耗2.5~2.8t糖蜜,2.2~2.3t薯干粉或1.2~1.3t蔗糖。人们正在大力开发固定化细胞循环生物反应器发酵技术 1.3柠檬酸的应用 柠檬酸由于具有无毒、安全、溶解性好、酸味可口、以及调节pH 值和对金属离子的鳌合作用等特点,传统用途以食用为主,作为酸味剂和抗氧化剂应用于食品与饮料工业。70 年代以后,柠檬酸在其他工业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洗涤剂中代替磷酸盐作为增效助剂,在生产无磷洗涤剂中担任了重要角色。 1.3.1 用于食品与饮料 柠檬酸及其钠盐、钾盐,广泛地应用于各种饮料与食品中,作为酸味剂加入果酱、果冻、蜜饯、糖果、糕点和各种饮料中。在海产品、罐头水果和蔬菜中加

设计题目年产10万吨一水柠檬酸工厂设计

工厂设计 设计题目:年产10万吨一水柠檬酸工厂设计 2011-5-31

目录 1.绪论............................................................................................................................................................ 51.1项目建设的背景 (5) 1.1.1项目提出的依据 (5) 1.1.2投资的必要性 (5) 1.1.3研究范围及过程5? 1.2市场需求预测................................................................................................................................ 61.2.1国际市场分析6? 1.2.2国内市场分析........................................................................................................................... 6 1.2.3市场销售与价格.................................................................................................................. 71.3厂区选择............................................................................................................................................ 71.3.1厂址的地理位置7? 1.3.2工程地址基本情况................................................................................................................... 7 1.3.3交通状况 (8) 2.厂区平面设计 (9) 2.1总平面设计 (9) 2.2设计说明书9? 2.2.1设计依据................................................................................................................................... 9 2.2.2总平面设计说明.............................................................................................................. 102.3主要设计指标................................................................................................................................. 10 3. 产品方案及工艺流程. (10) 3.1产品方案10? 3.2工艺流程.......................................................................................................................................... 11 3.3操作工艺12? 3.3.1 原料的处理12? 3.3.2 发酵工序.............................................................................................................................. 123.3.3醪液处理工序.. (12) 3.3.4 提取工段12? 3.3.5精制工段.............................................................................................................................. 13 4.工艺计算1?3 4.1物料衡算 (13) 4.1.1工艺技术指标及基础数据13? 4.1.2原料消耗计算(基准:一吨成品柠檬酸) (14) 4.1.3发酵醪量的计算14? 4.1.4接种量 (15) 4.1.5液化醪量计算 (15) 4.1.6成品柠檬酸 (15) 4.1.7淀粉质原料年产10万吨一水柠檬酸厂总物料衡算 (16) 4.2热量衡算17? 4.2.1液化热平衡计算.................................................................................................................. 17 4.2.2发酵过程中的蒸汽耗量的计算 ............................................................................................ 17

发酵过程的工艺控制

第十章发酵过程的工艺控制 ●知识要点和教学要求 (1)、理解微生物发酵的动力学 (2)、掌握补料分批培养 (3)、掌握连续培养 (4)、掌握发酵工艺控制最优化 (5)、掌握温度对发酵过程的影响及其控制 (6)、掌握PH值对发酵过程的影响和控制 (7)、掌握泡沫对发酵过程的影响和控制 ●能力培养要求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能理解微生物发酵的分类及温度、PH值、泡沫等对发酵过程的影响和控制。 ●教案内容 10.1 微生物发酵的动力学 一般来说,微生物学的生长和培养方式可以分为分批培养、连续培养和补料分批培养等三种类型。 1. 分批培养 分批培养又称分批发酵,是指在一个密闭系统内投入有限数量的营养物质后,接入少量的微生物菌种进行培养,使微生物生长繁殖,在特定的条件下只完成一个生长周期的微生物培养方法。 在分批培养过程中,随着微生长细胞和底物、代谢物的浓度等的不断变化,微生物垢生长可分为停滞期、对数生长期、稳定期和死亡期等四个阶段,图10-1为典型的细胞菌生长曲线。 2. 停滞期 停滞期是微生物细胞适应新环境的过程。

实际上,接种物的生理状态和浓度是停滞期长短的关键。如果接种物处于对数生长期,那么就很有可能不存在停滞期,微生物细胞立即开始生长。反过来,如果接种物本身已经停止生长,那么微生物细胞就需要有更长的停滞期,以适应新的环境。 3. 对数生长期 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微生物细胞的生长速度大大加快,单位时间内细胞的数目或重量的增加维持恒定,并达到最大值。其生长速度可用数学方程表示: 式中,x---细胞浓度(g/l);t---培养时间(hr);---细胞的比生长速度(1/h)。如果当t=0时,细胞的浓度为x0(g/l),上式积分后就为:于是,用微生物细胞浓度的自然对数对时间作图,就可得到一条直线,该直线的斜率就等于。 微生物的生长有时也可用“倍增时间”(td)来表示,“倍增时间”(td)定义为微生物细胞浓度增加一倍所需要的时间,即: 3. 稳定期 由于细胞的溶解作用,一些新的营养物质,诸如细胞内的一些糖类、蛋白质等被释放出来,又作为细胞的营养物质,从而使存活的细胞继续缓慢地生长,出现通常所称的二次或隐性生长。 4. 死亡期 当发酵过程处惊天动地死亡期时,微生物细胞内所储存的能量已经基本耗尽,细胞开始在自身所含的酶的作用下死亡。 5. 微生物分批培养生长速度的动力学方程

年产4万吨柠檬酸厂提取车间工艺设计

学科分类号:081801 本科学生毕业设计 题目(中文):年产4万吨柠檬酸厂提取车间工艺设计 (英文):Annual output of 40,000 tons citric acid plant extraction workshop design 姓名 学号 院(系) 专业、年级 指导教师 2013年5月10日

目录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Abstr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1章绪论. (1) 1.1 概述 (1) 1.1.1 柠檬酸用途 (1) 1.1.2 柠檬酸循环 (2) 1.2 柠檬酸发展简史 (2) 1.3 国内柠檬酸形势 (3) 1.4 设计规模与深度 (4) 第2章柠檬酸生产工艺 (5) 2.1 工艺流程的设计的原则 (5) 2.2 柠檬酸生产方法的选择 (5) 2.2.1 生物发酵法 (5) 2.3 工艺条件的确定 (6) 2.3.1 柠檬酸的生物合成 (6) 2.3.2 糖化工艺 (7) 2.3.3 发酵工艺 (8) 2.3.4 提取工艺......................................................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柠檬酸生产工艺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3章工艺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计算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1 生产能力......................................................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提取车间物料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4章提取车间设备计算及选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年产1800吨黄桃罐头工厂设计汇总

年产1800吨黄桃罐头工厂设计 1 项目论证 1.1 产品特征 黄桃的营养十分丰富,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和人体所需要的纤维素、胡萝卜素、番茄黄素、红素及多种微量元素,如硒、锌等含量均明显高于其它普通桃子,还含有苹果酸、柠檬酸等成分。每天吃两颗可以起到通便、降血糖、血脂,抗自由基,祛除黑斑、延缓衰老、提高免疫功能等作用,也能促进食欲,堪称保健水果、养生之桃。水果罐头不仅果肉好吃,水果的本色本味完全融入到糖水中,罐头水的风味甚至比果汁还要浓郁。 黄桃在三四千年前,在中国大地上已受到重视并已人工栽培,到秦汉时代,桃已培育出各种重要品种,用柿子嫁接出的金桃,延续繁衍成今天的黄肉桃种群。黄桃在中国西北、西南一带栽培较多,随着罐藏加工事业的发展,现华中、华北东北等地栽培面积也日益扩大。 1.2 我国罐头产业的生产现状 (1)区域化格局日益明显,优势产业带已初步形成 我国水果种植业形成优势产业带:苹果、柑橘、梨、桃、杏、樱桃主要集中在山东、陕西、辽宁、河北、浙江、湖南、四川、重庆等省市;亚热带水果如菠萝、荔枝、龙眼主要分布两广、福建、海南等省。 (2)国际市场逐步扩大,比较优势日益明显 我国的果蔬罐头产品已在国际市场上占据绝对优势和市场份额。目前, 全国罐头生产企业( 车间)共有2 000多家, 技术人员约1. 2 万人, 年生产能力约350 万t。通过近40多年的努力, 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基础, 至今已出口到世界120 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罐头品种近400 种,其中水果罐头年产量可达130多万t,有近60万t用于出口,出口量约占全球市场的六分之一,出口额达4亿多美元,是世界上水果罐头出口的主要国家之一。 (3)罐头加工技术成熟,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发展 我国主要罐头企业的工艺、设备不断改进,管理在逐步加强。普遍推行GMP、HACCP 和ISO9000等质量控制体系,马口铁、空罐、密封胶、涂料、玻璃瓶和易拉罐等技术先进的专业性生产企业可以充分满足罐头发展的需要。 (4)罐藏技术安全可靠 虽然现代保藏技术蓬勃发展,但罐藏技术仍占重要地位。其保藏原理是依靠密封杀菌达到商业无菌的要求,具有安全卫生、食用方便、在常温下储存时间长等优点。由于采用纯物理的加工方法,可以较好保存天然食品的色、香、味及营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出行和旅游不断增加,饮食营养知识的普及和食品消费观念的改变,

柠檬酸生产工艺

柠檬酸生产工艺介绍 摘要:柠檬酸应用广泛,在食品、医药等方面都占有重要位置。制取所用材料价格低廉,条件要求适中,且采用的深层发酵法具有普遍、经济的特点。 关键词:柠檬酸发酵 1.柠檬酸简介 柠檬酸又名枸橼酸,学名2-羟基丙烷-1,2,3-三羧酸。柠檬酸是无色透明或半透明晶体,或粒状、微粒状粉末,无臭,虽有强烈酸味,但令人愉快,稍有后涩味。柠檬酸是生物体主要代谢产物之一,它在植物体内常与酒石酸、苹果酸、草酸等有机酸共存,在动物组织中柠檬酸以游离状态或以金属盐的形式存在。商品柠檬酸主要有一水化合物和无水物。 柠檬酸用途极其广泛,在食品工业广泛用于酸味剂、增溶剂、抗氧化剂、缓冲剂、除腥脱臭剂等。在其他工业中,可作金属净化剂、去垢剂、分散剂、电镀缓冲剂和配位剂、胶粘剂,并可用于治理工业废气、废水、回收金属等。在药物中可产生泡腾,使药物中活性配料迅速溶解并提高味觉能力。 制取柠檬酸可以从水果中提取、化学合成法和生物发酵。其中发酵是最常用和最有经济价值的方法。 2.柠檬酸发酵菌种及原材料。 2.1菌种及原材料 柠檬酸发酵工艺中,具有工业生产价值的微生物有黑曲霉、棒曲霉、文氏曲霉、芬曲霉、丁烯二酸曲霉、橘青霉、解脂假丝酵母等,其中黑曲霉和文氏曲霉在深层液态发酵生产柠檬酸最具有商品竞争优势。 凡能通过微生物代谢而产生柠檬酸的物质,都可以作为柠檬酸的发酵原料。如乙醇、木质素、纤维素、淀粉、蔗糖、乳糖、正烷烃和脂肪等。黑曲霉生产菌可以在薯干粉、玉米粉、可溶性淀粉、乳糖、葡萄糖、麦芽糖、糖蜜等多种培养基中生长、产酸,而且产量在微生物中最高。 2.2黑曲霉 在米曲汁或麦芽汁培养基上菌丝白色,不是绒球状,凸起。边缘整齐,菌落较小,带皱折。在麦芽汁培养基上生长4d成熟的孢子呈黑褐色。在察氏培养基上生长较慢,菌落边缘整齐,分生孢子梗短,分生孢子着生较密。菌丝顶端着生稀疏的大型的黑褐色孢子德,成熟后呈开花状而崩裂。分生孢子是串珠状着生,黑褐色,表面粗糙且有明显的刺状突起,4.7-5.2μm,成熟后遇振动易散落。黑曲霉具有多种活力较强的酶系,能利用淀粉质物质,并且对蛋白质、单宁、纤维素、果胶等具有一定的分解能力。所以黑曲霉可以边生长、边糖化、边发酵产酸的方式生产柠檬酸。 3.设备 发酵生产过程中主要的设备有发酵罐、种母罐、抽滤桶、脱色柱、结晶锅、浓缩锅等。 其中发酵罐是用来对微生物进行发酵之用,罐中有搅拌浆,罐身有传感器,用来控制发酵中各条件的变化。种母罐用来串培养种母醪。抽虑桶采用真空和加压过滤,用于固液分离。 4.柠檬酸深层液态发酵工艺 4.1工艺流程:培菌--发酵--中和--酸解--浓缩结晶 原料粉碎培养基制备实罐液化原始菌种环境空气 实罐灭菌试管斜面过滤 麸取菌种空气机

柠檬酸

柠檬酸生产工艺技术及进展

柠檬酸生产工艺技术及进展 周明 (辽宁科技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化工08·5) [ 摘要 ]介绍了水果提取法、化学合成法、生物发酵法3种柠檬酸的生产方法以及传统生产工艺。详细阐述了目前国内外在开发柠檬酸生产的新原料、改进生产工艺及提取工艺等方面的进展情况,并对各种技术的原理、优缺点、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和比较。 [ 关键词 ]柠檬酸;发酵;提取 Abstract : Three methods of citric acid-production are introduced, such as separating from fruit, chemical synthesis, biological ferment .The tradition technology of citric acid-production is reviewed. The exploitation of new material, some progresses of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separation technology are presented. In addition, the principles, technique development , advantages and application are described and compared. Key words: citric acid; ferment ; separation 柠檬酸,又名枸橼酸,分子式C6H8O7(无水物),是世界产量较大的一种有机酸。主要用于食品工业、医药业、化学工业,并且在电子、纺织、石油、皮革、建筑、摄影、塑料、铸造和陶瓷等工业领域中也有十分广阔的应用。传统的柠檬酸生产是以薯干为原料,经生物发酵工艺和钙盐法提取工艺制得。传统工艺存在环境污染严重,生产成本高,产品质量不高等问题。近年来,在生产新原料方面,研究出了以玉米粉、稻米、秸杆等为原料的生产方法[1-4],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废物排放减少。采用工业离子色谱法、母液净化处理、循环利用废糖液等技术[5-7]对生产工艺进行了改进,降低了生产成本、能耗及污染物的排放。为保护环境,使用了离子交换树脂法、电渗析、膜分离和吸交法等提取技术[8-12] ,基本实现了清洁的生产工艺。通过这些改进,使柠檬酸的生产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等。本文介绍了柠檬酸的生产方法及传统的生产工艺, 阐述了国内外在新原料,生产工艺改进及新提取技术等方面的进展,并对其原理、优缺点、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和比较。 1 柠檬酸的生产方法 柠檬酸的生产方法共可分为3种:水果提取法,化学合成法,生物发酵法。1.1 水果提取法 柠檬酸可以从柠檬、橙、橘子、苹果等柠檬酸含量较高的水果中提取。当今,水果的生产已经产业化,水果产量也随之增加,并且比较集中,在考虑生态果园和综合利用时,可以利用这种方法来提取柠檬酸。但此法成本较高,不利于投入工业化生产[12,13]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