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7课 伟大的转折中华书局版课后练习六

2019-2020年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7课伟大的转

折中华书局版课后练习六

第1题【单选题】

假如你是一位记者,采访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你的采访报道中不应出现以下哪个观点( )

A、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B、阶级斗争为纲

C、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D、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列哪些历史事件,有助于人们思想解放( )

①新文化运动②辛亥革命③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④十一届三中全会⑤邓小平南方讲话⑥文艺复兴

A、①③⑤⑥

B、①②③⑤⑥

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图所示是《人民日报》刊发的某会议公报。该会议确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 )

A、阶级斗争领域

B、经济建设领域

C、组织路线领域

D、法制建设领域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图一文发表于1978年5月11日的《光明日报》,文章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而引发了广泛而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实现中国共产党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这一“伟大转折”是指(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逐渐推开尘封已久的大门,开启了改革开放的革命征程,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开启这一“征程”的标志是(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B、“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C、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答案】:

【解析】:

如图是1998年为了纪念一次转折性会议召20周年而发行的纪念章,这次会议是(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共八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二大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历史与社会学习中,我们要善于把握历史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下列要素之间有直接关联的是( )①民族区域自治----香港回归②抗美援朝—--祖国统一③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④殖民侵略—---南北问题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答案】:

【解析】:

融入情景,探究问题。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纪念大会上,胡锦涛指出:“中国共产党85周年的历史,就是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为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又作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这次会议对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做出了全面部署。九年级某班在老师的指导下,全班同学围绕“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发展进程”这一学习主题,分四组通过搜集、整理、分析资料进行探究活动。(1)第一组: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新中国诞生,这一时期党在探索民主革命道路过程中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从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2)第二组:新中国成立后,在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过程中走了哪些弯路?从中得出哪些启示?(3)第三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两次伟大转折是指什么?各有什么重大影响?(4)第四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二、三代领导集体分别形成了哪些重大理论成果?

【答案】:

【解析】:

第9题【问答题】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三国时期是一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令人神往的时代。

材料一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水面偏能用火攻。“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材料二他挟天子以令诸侯,采用谋士许攸的计策大败袁军。又消灭了袁绍的残余力量,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是儒学的发展基地;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词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

——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材料二师夷长技以制夷。

——魏源

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严复《天演论》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同盟会纲领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民主)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材料三

材料四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材料一所陈述的史实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学术领域出现了怎样的局面?

上述思想主张开启了近代中国经济、政治、思想领域里的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上面这篇文章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它为哪一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邓小平所说的“基本路线”是在党的哪一次会议上制定的?这一次讲话的历史影响是什么?

【答案】:

【解析】:

第10题【问答题】

材料: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选自习近平讲话(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社会主义制度是怎样确立起来的?此后我们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走了哪些弯路?(2)改革开放的起点是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说说,改革开放这30多年我们进行了哪些伟大实践?(3)“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结合所学,你认为中国道路是一条怎样的道路?

【答案】:

【解析】:

第11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工作。其他工作包括党的政治工作,都围绕着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不能再搞任何离开这个中心工作、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了。现代化建设,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它本身就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请回答:

材料中强调“从今以后”全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

这个中心工作确定于哪一次会议上?中共“十三大”又是如何阐述的?

为实现这一中心工作,党和国家采取的措施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举例说明我国历史上发生的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写时间和名称就行)。

【答案】:

【解析】:

第12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某中学同学自编了这样一段快板:“说改革,道改革。一个会议扭乾坤,一个窗口望世界。一些农民搞创举,一个老人来画圈,城市农村变了样。”

“一个会议”指什么会议?

“一个窗口”指的是什么?还有哪些类似的城市?(至少写3个)

“一些农民搞创举”这个“创举”指的是什么?

“一个老人来画圈”,这位“老人”是谁?请用一句话来评价老人。

【答案】:

【解析】:

第13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材料二“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1958年6月21日社论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地的产是由人的胆决定的。”——1958年8月3日社论

材料三“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

“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世界上没有一个现代化国家是闭关自守搞起来的。美国经济技术的强大,日本能够后来居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广泛采用世界各国的技术专长,把世界上主要的先进技术集中起来。”——1979年1月1日社论

根据材料一,为了改变毛泽东所说的状况,党中央在1953年制定并实施了什么规划?这一规划的完成有什么重大意义?

依据材料二指出: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因何产生的?指出“战略转变”前后,党的工作重心分别是什么?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建言献策。

【答案】:

【解析】:

第14题【综合题】

辨析改错题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京召开,大会制定了《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______

1950年刘伯承司令员率领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朝鲜,抗美援朝。

______

中共八大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的重要成果是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

______

文革结束的标志是对林彪反革命集团的粉碎。

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5题【列举题】

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的受害者——【答案】: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