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民意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1)

浅析网络民意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1)

社科论坛浅析网络民意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刘扬(哈尔滨商业大学)

摘要:21世纪,随着电脑的不断普及,一种新的民意类型——

—网络民意悄然兴起。网络民意是指以因特网为载体,通过网民的多元化、多通道的电子文本表达,体现出的对社会公共事物的意见和愿望。这不仅使普通民众获得了一条更为迅捷和广阔的信息渠道,也使他们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表达意见和愿望的话语权。但同时网络舆论又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公民参与的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关键词:网络民意公共政策公众参与

1网络民意对公共政策制定的积极影响

1.1加速社会问题的传播促使政策问题的确认互联网作为一种政策表达的新手段与新途径,可以跨越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将社会中某一地区某一时间内的社会问题迅速传播、扩散、形成政治舆论,汇成一种集体效应,从而影响公共政策制定。

从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来看,只有当某一局部的社会问题转化为关系整个社会公众利益的社会问题时,才能将这一社会问题确认为公共社会问题。政策议程的建立是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一步。网络媒介因其开放性、匿名性等特点,成为政策问题得以确认的最有力的传播媒介。

1.2拓宽政策方案的选择空间促进政策及时调整与改变公共政策制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公共政策最优化,最大程度地满足公众根本利益的需求。从各种政策方案中选择出一个最优方案是我们政府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网络上的信息量与知识量是任何媒体都无法代替的,政府部门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所需的大量详尽、真实的第一手材料,集公众的智慧,使自己的“有限理性”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亦即向“完全理性”跨近了一步,这必然会促进决策的科学性。

政府出台的每一项公共政策都要经过理论的评估和实践的检验,有些公共政策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政策环境的变化,已经不再适合当前的社会需要,必须进行及时的调整、补充和完善。不断契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每项公共政策的必由之路。当某一社会问题出现时,利用网络的快速传播功能,使这一问题快速反馈给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引起他们的关注,这样新的公共政策就要代替旧的政策,新一轮的公共政策制定过程随之展开。

1.3确保政策有效执行强化政策监督管理政策的贯彻实施并非一个简单的照章办事过程,它是由一系列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决策活动构成的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各种主客观因素变量的影响,极易出现各种形式的“政策变形”。“政策变形”严重损害了公共政策的权威性,甚至可能导致政策执行失败。而公众通过网络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表达自己的意愿,这不仅有利于加深民众对政策意义的理解,而且会增加他们配合政策运行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政策执行的效率。

公共政策的监督管理贯穿于公共政策的整个运行过程,是确保政策健康运行的基本手段。在前信息网络时代,我国公共政策过程的“暗箱操作”过多,神秘化色彩太浓,必然造成政策执行监督的缺位。而在网络化时代,由于公众参与决策的普遍化,政策运行的整个过程都会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政策执行的任意性,非规范性就会受到挑战,执行中的自由裁量权的边界就会受到约束。

2网络民意对公共政策制定的消极影响

2.1公民参与的不均衡性信息时代的一个不容低估的难题就是数字鸿沟问题,即由于性别、阶层、收入、年龄、学历和区域等差异,人们在接近和使用信息等机会上产生的差异,导致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乏者的社会分化。获取和支配信息的不平等必然导致政治参与能力的巨大反差,从而导致网络参与的不公平性。机会的不均等使政策的制定产生偏差,无法完全代表真实的公众意愿,造成政策制定的非代表性。

2.2网络民意的非理性化网络增强了人类收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同时也使编辑、传播和操纵虚假信息有了更加先进的工具。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是网络的匿名性,让言论发表者无所顾忌,不必考虑现实社会的责任,其合理性、公正性无法保证,虚假信息充斥在网络。二是由于考虑到自身利益,公众在网络上的信息输入不可避免地带有个人倾向,一些利益集团和社会团体会极力影响相关决策部门制定出符合自己利益的公共政策,从而使信息出现偏差。三是对于公民来说,过量信息往往会影响公民的理性参与和选择。当大量信息汇聚到决策层时,信息中的夸张成分可能使决策者疲于分辨真伪,贸然决策。

2.3网络道德问题道德是以善恶评价为中心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早已扎根于人们心中。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和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之一,电子信息网络伦理问题对社会生活提出了新的挑战。网络是无中心、无界限的离散结构,在网络中任何终端都可能变为中心,任何人都是自主的信息源。网络空间匿名性、虚拟性给每一位发言者都穿上了同样的“网络制服”,个人的一切活动和行为都不被标识,淡化了个体的自我评价和道德约束,使个体进入无责任化状态。个体只强调权利而淡化责任,会出现恶意的破坏活动、侵犯他人隐私、炮制谣言、人身攻击等诸多不道德的网络行为。

3网络环境下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对策

3.1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网络知识普及率公共政策应该确保为最广大群众服务,只有利用信息技术,想方设法填补数字鸿沟,才能把所有美好的前景才能真正变为现实。由于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先硬件,后软件”的现象,在发展初期硬件设备投入的比重必然要大一些,以后将会逐渐减少,这是一个规律。政府应该加大对网络建设的资金投资力度,为国家今后更有力的进行网上决策奠定基础。

但是高额的硬件投资并不一定能受到高额的回报,公民在参与的过程中也必须具备良好的参与素质。因此,有关部门还应该加强对网络知识的再教育工程,例如可以为社会“弱势群体”举办一些免费的网络技能培训机构;或是组织专门培训人员深入社区,开展网络知识的普及教育等等,以确保最基层人民群众的呼声能够进入政府的视线。

3.2提高网络道德建设营造健康舆论环境信息化是一场意识形态的革命,网络舆论信息的不理性、不负责任,容易造成网络失范行为的发生。因此必须加强网络道德规范的建设,提高公民自身的修养,使网民应该真正做到自警、慎独,把网络道德规范内化成一种个人习惯,使网络行为服从于网络社会的整体利益。

同时还要加强网络民意引导。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要特别注意公共事件的网上舆论引导工作。要像胡锦涛总书记讲的那样,力求在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同时要切实掌握网上舆论引导的话语权,还要遵循网络传播的规律,不断增强宣传引导效果,营造网络文明舆论。

3.3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维护网络信息安全政府网络化的发展离不开法律的保障。我国己经颁布了《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管理办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但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现有的这些法律法规已远远不能满足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在此情况下,必须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真正做到依法治网。

网络化法律的建设在保证公民平等、自由地参与政策制定的权利的同时,也会对信息霸权和技术官僚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使他们不敢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干扰和阻碍正常的公民参与行为。政府应该做到把网络技术与网络法律法规努力安排结合在一起,以规范、明确的法律促进政府和公众在网上的双向互动,为政策制定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刘祖华,周湘智.网络民意在公共决策中的双面解读[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5.

[2]刘文富.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刘剑.试论网络民意在公民利益表达中的作用[J].法制与社会.2007.8.

100

公共管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1)

《公共管理学》homework(1)参考答案 名词解释 1.公共管理:指公共组织为解决公共问题,最求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利,通过制定公共政策有效地实施与监督等,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维护公共秩序,对公共事物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 2.公共事务:指设计全体社会公众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的一切事务的总和。 3.公共管理人格;指公共管理者与其他职业者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是公共管理者的伦理尊严伦理品质伦理境界以及所理解与现实的社会伦理价值的总和。 4.改变航道原理:指计划实施过程中,在保持行政计划总目标不变的前提下,实现目标的进程可因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使计划的执行过程具有应变力。因此,在行政计划实施过程中,必须进行定期检查和调整。 5.公共管理监督:指依法对政府和公共事业组织等公共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监察和督导活动。 单项选择 1.1926年在美国出版两本权威的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研究导论》《公共行政学原理》的两位学者分别是( B ) A.泰勒和法约尔 B.怀特和威洛比 C.威尔逊和古德诺 D.马克斯?韦伯和赫伯特?西蒙 2.公共选择理论理论对政府的本质和行为的基本假设是( B ) A.社会人 B.经济人 C.自动人 D.复杂人 3.大萧条以后,为资本主义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的经济理论是(A ) A.凯恩斯的政府干预理论 B.新自由主义取消政府干预理论 C.亚当?斯密的“小政府”理论 D.古典经济学派的限制政府干预理论 4. 新公共管理时期最突出的特征是出现了( C )。

A.政府集权的特征 B.政治行政二分法c“公共管理社会化”趋势 D.官僚制 5. 18世纪英国著名经济学家________,在他著名的经济学著作《国富论》中对政府财政的管理范围和职能进行了限定。( C ) A.威廉?配第 B.马歇尔 C.亚当?斯密 D.洛克 6.美国公共行政学创始人伍德罗·威尔逊在1887年发表的(C ),通常被认为是进入传统公共行政时期的标志。 A.《公共行政学研究导论》 B.《公共行政原理》 C.《行政之研究》 D.《行政行为》 7. 孙中山先生在借鉴国外的“三权分立”之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提出了(B)思想。 A.四权分立 B.五权分立 C.六权分立 D.议行合一 8. 公共管理理论研究发展过程中有三种研究途径或三种研究范式,即公共行政途径、公共政策途径和(A )途径。 A.公共管理 B.公共组织 C.公共问题 D.公共事务 9.在70年代末的美国大学中,几乎同时出现了两种明显不通的公共管理途径,其中的一种是来自于公共政策学院的“政策途径”,被成为(B ) A. B途径 B. P途径 C. S途径 D.T途径 10.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自由放任时期认为国家充当的是一个(B )角色。 A.全知全能政府 B.“守夜人”和“警察” C.服务型政府 D.懒汉 11.美国管理大师麦克尔·哈默博士在工程再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 D )。 A.政府失灵 B.市场转变 C.政府改革 D.政府再造 12.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社会保险的国家是( B )。

公共政策制定意义(1)

公共政策制定意义 摘要:公民参与在公共政策的整个运行过程中,充分保障广大人民群 众的主人翁地位,真正贯彻公共政策的民主化原则,制定出科学、合理、公正的公共政策,以实现公共政策的有效性中的意义是极其重大 而长远的。公民参与也是民主程序的核心概念,“真正的民主,需要 通过‘公民持续的参与’,方能领略什么是民主,在心理上融会和建 立民主作风,在行为上获取民主办事的技巧和方法,这样才能够保证 社会运作是真正由人民主宰。”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政治民主的迅速发展,公共政策已经成为政 府调控现代市场经济和实行社会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不过,因 为政府自身的缺陷和公共事务的复杂等因素,公共政策往往并不像人 们所想象和期望的那样有效。为了制定出科学、合理、公正的公共政策,人们持续地从多方视角、通过多种途径实行探讨及实践。本文从“公民参与”视角出发,从原因和背景、功能、争议及存有问题和对 策几个方面论述了公共政策中的公民参与,以期为公民参与乃至政策 科学的发展“添一把薪”。 一、公民参与的原因及背景解析 1.公共政策的整个运行过程都以社会民众为基础 首先,政策的需求信息来自社会民众或团体(利益集团)。任何一项 政策的实际需求总是来自社会的实际需要,代表公众实际利益和要求 的政策总是从民间社会首先萌发。且任何公共政策总是涉及广大民众的,公共政策应是以保护他们的起码利益为目的的。其次,民众也是 公共政策运行的主体,公共政策的执行常常需要施政者与影响对象之 间的密切合作。如果后者是被动的、消极的,那么政策的效果会大打 折扣或成本大增。政策制定者也只有在充分考虑到政策相对人的态度、利益得失,才能够制定出最符合社会需要、最能为社会公众所接受的 公共政策。

公共管理学作业册答案

电大《公共管理学概论》(教育管理本科)形成性考核册参考参考答案(2010) 案例分析答案在最后一页 一、填空 1、公共管理活动公共行政学 2、公共组织社会公共事务公共利益公共权力 3、罗伯特达尔赫伯特西蒙新公共行政学 4、限制政府干预主张政府干预 5、非政府性公益性正规性 6、公共权力公共社会 7、政治实体行动方案和行动准则 8、调节性自我调节性 9、政策宣传政策分解物质和组织准备 10、事实价值 二、选择题 1C 2D 3C 4A 5B 6B 7A 8D 9B 10D 三、简答题 1、什么是公共管理的内涵?P2 所谓公共管理,就是公共组织运用所拥有的公共权力,为有效地实现公共利益,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公共组织 (2)公共管理的客体是社会公共事务 (3)公共管理的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 (4)公共管理的过程是公共权利的运作过程 2、政府职能演变经过那几个阶段?P34 (1)限制政府干预 (2)主张政府干预 (3)对政府职能的重新思考 3、简述政府失效理论的基本观点及政府失效的几点表现?P45 政府失效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对人的“经济人”的假设。即认为人是自利的、理性的,而且每个人都在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政府公务员也不例外。由此看来,在政治决策过程中,人的一切行为都可看成是经济行为,而使“政府政治过程的目的肯定是增进公共利益的假设”受到质疑而不得不被放弃。 (1)公共政策失效 (2)公共产品供给的低效率 (3)内部性与政府扩张 (4)“寻租”及腐败 4、简述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P49 (1)非政府性 (2)公益性 (3)正规性 (4)专门性 (5)志愿性

企业网络公共关系策略

企业网络公共关系策略

————————————————————————————————作者:————————————————————————————————日期:

企业网络公关关系策略 摘要 随着我国网民规模的不断扩大,互联网的普及率持续上升,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把网络作为市场竞争的主要战场之一,通过网络宣传企业的形象产品或服务成为企业市场营销策略重中之重。本文介绍了网络公关定义、发展及特征,然后具体分析了有关网络公共关系的策略,如企业网站、企业论坛、企业博客及电子邮件等。关键词:网络公共关系;企业网站;网络论坛;企业博客 前言 公共关系在中国属于一个新兴行业,从1984年美国维达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算起,至今仅有二十八年的历史。现公共关系进入了企业管理的程序,成了国家法定持证上岗的职业。网络媒体的出现是最近几年的事情,它比公关行业在中国的历史还要短。但是,网络媒体在传播上的影响力是以惊人的速度在增长,成为公共关系一个新平台,二者逐渐整合形成了一个新的子学科——网络公关。如何把握网络公关的优势、特点,利用网络有效开展公共关系活动,是企业公关活动人员面临的实际问题,也是企业公关营销所面临的新课题。本章主要研究网络公关的发展、网络公关策略。 1.网络公共关系的定义、发展及特征 1.1网络公共关系的定义 网络公共关系指企业在网络里建立良好的公共社会关系通过利用各种网络传媒技术,宣传产品特色,树立企业形象,唤起公众注意,培养人们对企业及其产品的好感、兴趣和信心,从而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并为后续营销活动准备良好的感情铺垫。通过网络公关企业可以获得信息反馈,促进和消费者、合作伙伴和竞争者及社会各机构的沟通协调,树立企业形象、建立信誉,并提高企业营销效率[1]。 1.2网络公共关系的发展 网络公共关系发端于电信网络的使用,具体到媒介有电报、电话、广播及电视等。第一阶段,是电报电话以及传真用于公共关系。电报是由1845年莫尔斯发明,后来用于商业领域通信,礼仪电报、鲜花电报等是电报用于公关用途发展的新形式。电话从1876年贝尔发明到1946年商务流通电话问世。电话沟通、见面细谈,已成为目前公关的必经程序,目前已出现要求普通话标准,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强的电话公关职业。

公共管理学作业答案

公共管理学作业1 一、简答题 1、简述公共管理模式得基本特征 (1)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统一,重在公共利益上。 (2)政府组织与其她公共组织相统一,重在政府组织上。 (3)社会问题管理与资源管理相统一,重在问题解决上。 (4)结果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统一,重在结果管理上。 (5)管理所追求得公平与效率相统一,重在公平上。 (6)公共组织得外部管理与内部管理相统一,重在外部管理上。 (7)服务管理与管制管理相统一,重在服务上。 (8)管理制度与技术相统一,重在制度创新上。 2、简要说明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得主要职能。 第一,建立并维护社会与市场秩序。 第二,提供公共物品及基础服务。 第三,调控宏观经济并保持稳定。 第四,进行收入与财产得再分配。 第五,保护自然资源与环境。 3、非政府公共组织得基本特征与作用就是什么? 非政府公共组织得基本特征就是(1)非政府性(2)公益性(3)正规性(4)专门性(5)志愿性。作用:由于非政府公共组织沟通了政府与社会各方面得联系,架起了政府与社会之间联系得桥梁与纽带,因此非政府公共组织发挥着双重性、广泛性、针对性、中介性、公益性得作用。 二、论述题 1、论述政府失效理论得主要内容及其给我们得启示。 答:政府失效理论得主要内容:政府失效也称政府失灵,就是指政府主体机制等方面有在本质上得缺陷,而无法使资源配置得效率达到最佳得情景。这一理论对人得假设,包括政府公务员,都就是经济人假设。由此,这一理论认为在政治决策过程中,人得一切行为都可以瞧成就是经济行为。政府行政过程中得目得肯定就是

增进公共利益得判断得到质疑。政府失效主要就是现在公共政策得失效;公共物品供给得低效率;内部性与政府扩张性; “寻租”及腐败。 政府失效理论给我们得启示主要有以下三点: 1)单纯依靠市场与过多依靠市场政府干预都就是行不通得,必须两者互相制约、协调才能促进市场得健康发展。 2)必须明确界定政府管理得范围、权限,同时积极培育建立社会主义市场,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自身而不就是靠政府去发挥作用。 3) 在进行经济改革得同时也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济体制改革得顺利进行。 4) 加强各项法律、法规得建设,使政府得决策过程与管理过程都能纳入正常得监督系统或机制之中。 2、结合实际谈谈转型时期我国政府得职能应如何转变。 答:所谓政府职能转换并不就是简单得加强或削减政府得干预范围或力度,而就是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得工作内容、工作重点、工作方式要有重要得改变。转型期我国政府职能得转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改变管理念,为全社会提供服务。2、改革企业制度,实现政企分开。3、加强法制建设,形成公平竞争得市场经济体系。4、实行宏观调控,稳定经济发展。5、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效率。 综合以上政府工作内容、重心得转移,我们可以用简单得四句话概括政府职能转化得特点,即:政府工作由全面转向适度;由微观转向宏观;由直接转向间接;由人治转向法治。例如:多年来,在计划经济得影响下,无论就是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还就是平民百姓都以文件为依据,即所谓得红头文件。在今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条件下,就显现出不稳定、随意性等一系列得问题与局限性。我们过去曾经将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严重对立起来,否定了市场经济对促进生产力所起得重要作用,阻碍了社会经济得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尤其在竞争充分得领域更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得调节作用,积极利用这支“瞧不见得手”,与此同时也要大力加强法制建设,以保证市场经济得健康发展。 公共管理学作业2 一、简答题:

【管理】公共管理学作业及答案

【关键字】管理 公共管理学作业1(第1-3章)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管理活动规律的学科,它是在公共行政学的根底上发展起来的。P20 2、威尔逊在其《行政之研究》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政治与行政二分原则的思想。P14 3、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方法和案例分析方法。P23 4、公共管理的主体是指行使公共权力,进行公共事务管理的组织和个人。P36 5、政府失效是指由于政府主体和机制等方面存在本质上的缺失,而无法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佳效率的情景。P43 6、公共管理者主要是指政府官员、政府公职人员和非政府公共组织的管理人员。P53 7、公共管理者的职业特点主要表现为执行公共权力、服务公共社会。P54 8、公共政策是指一定的政治实体在特定的情景中,为达到预期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P83 9、依据公共政策的从属关系,一般可分为元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P86 10、一般来讲,政策评估应坚持事实标准和价值标准。P100 二、选择题 1、1887年在美国《政治学季刊》上发表《行政之研究》的学者是(威尔逊)P13 2、对官僚制度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论证,并促成公共行政学体系建立的是(马克斯·韦伯)P14 3、在1776年撰写《国富论》的学者是(亚当·斯密)。P37 4、政府失效政府对人的本质和行为的基本假设是(经济人)。P43 5、公共政策的权威性来源于它的(合法性)P84 6、自下而上的政策执行政府模式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本尼·杰恩)。P96 三、简答题 1、简述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区别。P5 答:(1)目的不同。(2)限制因素不同。(3)物质根底不同。(4)管理人员选拔方式不同。(5)绩效评估不同。 2、简述公共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P10-13 答:(1)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统一,重在公共利益上;(2)政府组织与其他组织相统一,重在政府组织上;(3)社会问题管理与资源管理相统一,重在问题解决上;(4)结果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统一,重在结果管理上;(5)管理所追求的公平与效率相统一,重在公平上;(6)公共组织的外部管理与内部管理相统一,重在外部管理上;(7)服务管理与管制管理相统一,重在服务上;(8)管理制度与技术相统一,重在制度创新上。(举例说明) 3、简述市场经济国家政府的主要职能。P39 答:(1)建立并维护社会和市场秩序;(2)提供公共物品及根底服务;(3)调控宏观经济并保持稳定;(4)进行收入和财产的分配;(5)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 4、简述政府失效理论的基本观点及政府失效的几点表现。P43-45 答:政府失效也称政府失灵,是指由于政府主体和机制等方面存在本质上的缺失,而无法使资源配置效率达到最佳的情景。政府失效的表现及原因:(1)公共政策失效;(2)公共物品供给的低效率;(3)内部性与政府扩张;(4)寻租及腐败; 5、简述公共政策规划主体和基本原则。P91-92 答:公共政策规划的主体是:执政党、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其他机构。基本原则是:公正原则、受益原则、系统原则、权变原则和优化原则。 6、分析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相关因素。P97-99 答:(1)政治因素;(2)行政因素;(3)沟通因素。

公共管理学答案

公共管理学 交卷时间:2018-04-25 08:56:40 一、单选题 1. (3分)要素性资源一般包括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和()等。 A. 企业能力 B. 土地资产 C. 货币资产 D. 公共资产 得分:0 知识点:公共管理学作业题 收起解析 答案A (3分)战略管理包括企业战略的制定、实施和()。 A. 监督 B. 评价 C. 审查 D. 推广 得分:0 知识点:公共管理学作业题 收起解析 答案B 3. (3分)PEST分析法是从技术、政治、经济和()四个角度入手的宏观分析模型。 A. 环境 B. 创新 C. 发展 D. 社会 得分:0 知识点:公共管理学作业题 收起解析 答案D

5. (3分)政治环境主要包括()和法律制度两大方面。 A. 文化制度 B. 技术水平 C. 物质技术 D. 政治制度 得分:0 知识点:公共管理学作业题 收起解析 答案D 解析 4. (3分)下列哪类产品属于具有非竞争性但具有排他性的准公共产品?() A. 公园 B. 高速公路 C. 有线电视 D. 海洋资源 得分:0 知识点:公共管理学作业题 收起解析 答案D 6. (3分)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战略管理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环境因素、程序因素和()三方面。 A. 交易因素 B. 文化因素 C. 竞争因素 D. 道德因素 得分:0 知识点:公共管理学作业题 收起解析 答案A 7. (3分)根据政策监督的层次性可以将政策监督分为逐级监督、越级监督和()。 A. 公众监督 B. 自我监督

C. 目标监督 D. 事后监督 得分:0 知识点:公共管理学作业题 收起解析 答案B 8. (3分)公共池塘资源是指具有竞争性和()特点的资源。 A. 非排他性 B. 非竞争性 C. 排他性 D. 公共性 得分:0 知识点:公共管理学作业题 收起解析 答案A 9. (3分)精神文化环境主要包括科学文化状况和()状况。 A. 精神文明 B. 宗教信仰 C. 精神品质 D. 思想道德 得分:0 知识点:公共管理学作业题 收起解析 答案D 10. (3分)公共预备编制的基本过程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三个步骤。 A. 预算计划 B. 目标制定 C. 预算分配 D. 决算 得分:0 知识点:公共管理学作业题 收起解析 答案D

公共政策分析的原则和方法

1、公共政策分析的原则和方法 公共政策分析必须遵循系统性原则、预测性原则、协调性原则、信息化原则、科学性原则、民主性原 则。 公共政策分析的方法包括系统科学方法、定性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方法、预测方法等几种基本形式。 2、公共政策分析模式 (1)内容—过程分析模式 这是美国学者麦考尔与韦伯提出的分析模式。它强调公共政策分析应集中在内容与过程的分析上,主 张使用规范性分析和描述性分析两种方法。 (2)系统分析模式 这是美国行政学家沃尔夫提出的分析模式。它强调政策分析既要重视对政策制定的分析,也应加强对 政策执行的分析。 (3)信息转换分析模式 这一模式是由美国学者邓恩提出的。该模式认为,公共政策分析主要是事实、价值、规范三大问题,由此产生了经验方法、评价方法、规范方法三种分析方法。 3、公共政策体系的结构 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向度来划分,公共政策体系的结构可以分为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 (1)纵向结构包括总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 (2)横向结构包括政治政策、经济政策、文化政策、社会政策和对外政策。 4、公共政策决策思维模式 (1)经验决策模式:最传统的决策思维模式。指决策者依据个人决策实际经验进行公共政策抉择的思 维方式。 (2)理性决策模式:二战后西方行为主义政治学家特别倡导的公共政策决策模式,又叫科学决策模式。指决策者采用科学实证的量化分析技术和严格的逻辑程序,对确定的公共政策问题作出最优的公共政策方 案设计和政策决定的思维模式。 (3)非理性决策模式:指决策者依靠直觉、信仰、意志、感情等非理性因素对公共政策作出选择和决 定的思维方式。 (4)渐进决策模式:该模式认为政策决定是人们根据政策经验,经过政治互动和渐进调试的过程,而 获得共同一致看法的政策活动

网络媒体对公共关系的影响分析

· 424 · 文理学科研究读写算 2014年 第11期1.引言 如今在网络盛行的时代,新媒体的出现与壮大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因为对于以传播为主要工作手段的公共关系来说,研究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关系的维护与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对于专业人员来说,研究网络、并把它运用到公共关系实践中在当下自然而然成为公关从业人员所关注的问题。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网络在公共关系实践中的运用还处在萌芽阶段,许多组织对它的应用仅限于简单的网上新闻发布,而没有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优势来进行公共关系的维护。本文就新媒体环境下网络对公共关系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 2.国内网络公关的现状 由于当今网络的普及,大众对网络的使用愈加频繁,网络对社会舆论的引导或公共事件的评价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网络公关是策略性地、长期性地、针对广泛的网络受众进行讯息传播的过程,服务于品牌和公司的长远目标。这就区别于其他网络营销方式,网络公关并不是以直接销售为目的,信息传递目标也不单单是目标客户,只要对公司有影响的人群都是目标对象。相对于传统公关,网络公关具有互动性、形式多样、效果易于评估、有效影响终端消费者等特点。 传统公关,无论是平面、电视、广播还是网络新闻,对客户的信息传递都是单向的。而在网络公关中,用户不仅仅是信息的被动接收者,而且是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他们的信息内容不仅可以为组织提供真实的反馈,更有可能成为二次和多次传播的素材。网络公关的形式多样,突破了传统公关以软文为主要手段的公关方式,而进入到多媒体综合运用的时代。对于传统媒体的效果评估,无论是报纸的发行量和阅读量,还是网络新闻的点击量都无法有效地评估出公关的传播效果,而在网络公关的形式中,不仅可以精确测量出是否投放到目标用户中,而且互动性的交流为传播效果提供了更加准确的评估标准。 网络公关相对于传统公关,可以更有效地影响终端消费者。传统公关只能够给目标受众留下品牌和产品的印象,但是网络公关,不仅具有前面提到的互动性,而且可以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和产品的特征,精准锁定目标受众,从而将信息最优化地传达给想要传达的人群,更加有效地影响终端消费者。 3.网络公关的形式 3.1 网络媒体新闻发布会 企业有重大事件发布或者是举行线下新闻发布会,可以与媒体合作,同期举办网上新闻发布会或设立新闻专题,向受众传达全面完整的企业信息。由于网络信息容量大,不受版面限制,这样就可兼有图文、音视频等内容,并可随时与网民受众进行自由互动,所以,网上的新闻发布会可达到更好的公共关系维护效果。 3.2 BBS 论坛或社交媒体公关 BBS 论坛或社交媒体聚集了众多网民或业界领袖,对广大网民的影响比较大。所以,企业应该关注网上社区及社交媒体的形象公关以及有关社区或社交媒体的信息或活动对企业的影响,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 4.由网络新媒体带来的公共关系传播的变革4.1 传播主体更为突出 传统公共关系传播主体一般都是以正式组织尤其是合法组织为主体进行传播的,然而在新媒体的环境下,不仅仅是合法的企业组织,各种团体、甚至个人都可以成为公共关系的主体。有很多面向公众的新传播组织,在自身发展因素和 经济利益因素的驱使下,加入到大众传播队伍中,这就使得公共关系的主体得到了拓展。 4.2 带来新的传播渠道 当下新媒体成为主宰传播渠道的最重要特征就是可以寻找到传统媒体不能覆盖的传播视角或受众接触点。在如今的新媒体环境下,多种类型的传播媒介在人们生活的多个角落,无时不刻地为我们展现第一现场。例如大地震,我们在感叹灾难的无情、灾民的坚强和十几亿中国人民的众志成城的同时,也感慨新媒体带给我们的便利与快捷。 4.3 传播效果不断提升 与传统媒体相比,在新媒体时代,公共关系的主体更重视客体的反馈。当下很多企业都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公司网站,组织内部公众可从网站上获取项目、活动等各种信息。而管理者则可以通过发表的评论来评价或预测活动的效果。组织外部公众的公关客体也具有足够的灵活性,不仅仅主体与客体之间可以形成互动,客体与客体之间也可以进行自由的互动。 5.网络媒体对公共关系的影响及转变 由于网络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在日常业务上,客户的要求也发生了转变。现在没有客户只做传统的媒体关系了,而是多边都要兼顾。但其实多边兼顾是有一定的困难,毕竟各方的媒体诉求也不一样。 自媒体的性质与传统媒体又不尽相同。根据传统媒体的既定风格,它的取向大致可以把握;自媒体方面,从其过去发布的内容和论点也可摸清一二。然而在营销运用上,两者有着巨大的差异。在客户需求的变化,对公关公司自身的业务能力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必须不断改变,寻求新资源的整合。 6.利用网络媒体加强公共关系管理策略 6.1 持续优化网络档案,建立危机应对预备机制 网络档案在网络时代具有非常特殊的作用,社会各界组织针对相关事件,必须进行必要的网络媒体新闻发布,在网络媒体上发布相关新闻信息,丰富网络信息内容;平时多与网络传播媒体的相关人员和意见领袖们接触,争取他们对组织的认可,这样在没有发生公关危机之前,便可以借助他们的这种认可,为组织形象塑造助力,如果一旦危机出现,就可以通过他们的影响来引导舆论的方向。 6.2 加强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的互动 研究表明,在网络上积极兴起的话题,在一段时间后会转化为传统媒体的议程热点,从而进一步深化了传播效果。传统媒体在引导舆论方面,有着历史悠久的主流影响效果,加强传统媒体与主流网络媒体的舆论互动,对网络舆论共生和谐的舆论场,更好地发挥网络公关危机管理的巨大功能。 7.结束语 从现状来看,网络媒体在公共关系中的运用还处在初级阶段。公关人员只有对其不断地摸索、探讨、研究,并不断地用这种研究的成果来指导公共关系活动,才能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独特优势,使公共关系实践进入一个新的天地。参考文献 [1]聂静虹,陈堂发.试论新闻媒体在公共政策论辩中的功能优化[J].学术研究,2013(2) [2]陈昌凤,虞鑫.微博空间的政治议题:呈现与建构[J].人民论坛,2011(12) [3]黄旦,钱进.控制与管理:从“抗灾动员”、“议程设置”到“危机传播”[J].当代传播,2010 【摘 要】网络公关的兴起缘于因特网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络传播方式较之传统传播方式的创新,以及公关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当今这样一个公共关系危机频发的阶段,互联网不仅对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它在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的整个过程中也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网络媒体对公共关系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关键词】网络媒体 公共关系 危机管理网络媒体对公共关系的影响分析 周 晶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 北京 100024)

公共管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政策评估的( B )反映的是政策的效率和效能标准。 A.稳定标准 B.事实标准 C.价值标准 D.成本标准 公共政策的权威性来源于它的(B )。 A.合理性 B.合法性 C.操作性 D.强制性 以下哪项不是常见的政策手段?( D )。 A.行政手段 B.经济手段 C.思想政治手段 D.文化手段 我国的社会团体具有“半官半民”的特点,说的是其组织的( B )。 A.广泛性 B.双重性 C.针对性 D.中介性 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有( CD )。 A.公益性 B.正规性 C.专门性 D.志愿性 公共管理者的职业能力主要包括( ABCD )方面的能力。 A.管理认知能力 B.管理诊断能力 C.管理决策能力 D.人际沟通能力 )( A 。,在1776年撰写《国富论》论述了对政府角色理解的学者是 A.亚当·斯密 B.凯恩斯胡德C. D.史蒂文·科恩 )界定政府职能的主要依据是( 3 A.财政赤字商品服务质量下降 B. 市场失灵 C. D.政府干预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 C )的学科 A.公共决策 B.公共组织维护 C.公共管理活动规律

D.公共环境 ( C )是由公共政策制定主体的本质特点决定,也是其阶级性的反映。 A.目标指向性 B.权威约束性 C.功能多极性 D.利益选择性 公共政策具有( ABCD )等特征。 A.公共性 B.利益的选择性 C.权威的约束性 D.功能的多极性 本来应当由政府承担的职能,却因没有尽到职责而出现了“真空”现象,我们称其为政府职能的( A )。 A.缺位 B.越位 C.错位 D.不到位 公共管理者主要是指( ACD )。 A.政府官员 B.企业领导 C.政府公职人员 D.非政府公共组织的管理人员 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社会和经济实施全面的干预,是一个(B )。 A.小政府 B.全能的政府 C.间接的政府 D.恰当的政府 政府失效的主要表现及原因有(ABCD )。 A.公共政策失效 B.公共物品供给的低效率 C.内部性与政府扩张 寻租及腐败D. 现代公共管理是以( B )为核心的、多元化的开放主体体系。 A.企业 B.政府 C.文化团体 D.研究机构

电大公共管理学作业及答案

公共管理学习题 一、简答题 1、公共管理的内涵: 所谓公共管理, 就是公共组织运用所拥有的公共权力, 为有效地实现公共利益, 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 1) 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公共组织( 2) 公共管理的客体是社会公共事务( 3) 公共管理的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 4) 公共管理的过程是公共权利的运作过程 2、政府职能演变经过的阶段: ( 1) 限制政府干预( 2) 主张政府干预( 3) 对政府职能的重新思考 3、简述政府失效理论的基本观点及政府失效的表现: 政府失效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对人的”经济人”的假设。即认为人是自利的、理性的, 而且每个人都在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政府公务员也不例外。由此看来, 在政治决策过程中, 人的一切行为都可看成是经济行为, 而使”政府政治过程的目的肯定是增进公共利益的假设”受到质疑而不得不被放弃。( 1) 公共政策失效 ( 2) 公共产品供给的低效率( 3) 内部性与政府扩张( 4) ”寻租”及腐败 4、简述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 ( 1) 非政府性( 2) 公益性( 3) 正规性( 4) 专门性( 5) 志愿性 5、公共政策的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 1) 公共性( 2) 利益选择性( 3) 目标指向性( 4) 权威约束性 ( 5) 功能多极性( 6) 动态稳定性 6、简述公共政策规划的主体和基本原则: 公共政策规划的主体是指参与政策方案设计与研究的所有机构和人员。 ( 1) 执政党( 2) 立法机关( 3) 行政机关( 4) 利益集团( 5) 大众传媒 政策规划的原则是指政策规划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 ( 1) 公正原则( 2) 受益原则

庄序莹公共管理学教材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导论 一、名词解释 政府部门:以财政拨款作为经费来源,免费或部分免费地向社会提供公共品和服务的单位 的总称。 公共管理: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为了社会公共利益,提升公共部门绩效和公共品质量以应对不断高涨的公众需求和期望,而加强治理结构的一系列决策制定、执行、监督、控制、评价、协调和沟通等活动。 (它注重结果及管理者的个人责任。) 公共管理学:公共管理学是综合地运用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行政管理学、伦理学、法学等学科知识来研究公共部门管理目标、过程、方式及其规律性的学科。 (它试图为公共管理学提供更有效的方法。) 公共管理学是研究公共部门(核心是政府部门)如何更有效地提供公共品和公共服务以满足社会公共需求、增进公共利益的学问。 二、复习思考题 1、试比较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1)主体不同。公共管理的主体的公共部 门,包括政府部门、公共企业部 门和非政府组织;公共行政的主体是行政部门,特别是政府的行政机关。 (2)追求目标不同。公共行政更关注组织 内部的执行过程,而公共管理则 将视野大大拓展到组织的外部,以追求最终的好的结果为己任,并时时强调将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 (3)公共管理的逐渐兴起并对公共行政有取而代之之势。政府部门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对它的期望和定位,公共管理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2、公共管理学有哪些学科特征? (1)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科技整合的学科。 它需要综合地吸收当代各门社会 科学的合理内核,来搭建公共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学科范式和分析框架。 (2)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和途径也呈现 多样化特点。 (3)公共管理的研究对象与实践发展是相 吻合的。 (4)公共管理学从“内部取向”转向“外 部取向”。它重视战略管理、绩效 管理、责任机制和外部整合,有助于提升公共管理学的理论竞争性。 (5)公共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开放性 学科。 (6)公共管理学提倡案例分析法。 (7)公共管理学(作为指导政府部门活动 的理论规范前所未有地)强调管 理者个人责任和对结果负责。 3、如何理解经济学理论对公共管理的影响? (1)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管理部门,从其 管理对象来看,有相当多的事务 属于经济事务(如对财政收入和支出的管理、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对食品和药品安全的管理、对中央银行基准利率的制定和管理等)。一方面,对管理这些事务的政府部门官员来说,具备基础的经济学理论和精深的专业经济知识非常重要;另一方面,我国政府部门还要承担管理国有企业的任务。(管理竞争性领域的公公企业是我国公共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公共管理的特色之一。) (2)政府管理的即使是非经济事务,仍需要采用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法。(经济学研究的是资源稀缺条件下的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问题,当政府部门的官员都时刻提醒自己资源是有限的、并用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收益-成本分析法来权衡他所要处理的众多事情时,管理的成效将要提高的多。) (3)经济学可以首先明确事务性质而后选择恰当的制度工具,从而节省管理的成本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协调矛盾、均衡利益的基础上处理好公共事务并花费尽可能少的成本。)(4)公共管理中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就是管理过程和方式呈现市场化取向,如何把握合适的度仍需要运用经济学知识来加以回答。 4、你是怎样理解工商管理理论和政治学理论对公共管理的基础性影响的。 (1)工商管理学和公共管理学是不可割裂的两个学科,工商管理理论和实 践必然会对公共管理学产生影响。当公共管理学在经济学途径上诞生并强调“企业型政府”理念时,工商管理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当然构成公共管

第五章公共政策制定及合法化

第五章政策制定及合法化 主要内容 政策问题的产生与确认 政策议程的建立 政策规划 政策合法化 中国政策制定过程的特点与经验 政策制定(policy-making):是政策过程的首要阶段,是政策科学的核心主题。 广义的政策制定,(德罗尔)理解为整个政策过程,把政策执行、政策评估等环节称为后政策制定阶段。——部分 狭义的政策制定,理解为政策形成或政策规划,指从问题界定到方案抉择以及合法化的过程。——普遍、本课件 政策制定过程包括三阶段:政策议程建立/政策方案规划/政策方案合法化 第一节社会问题与政策问题 一、社会问题的产生 1、社会问题的涵义 社会问题就是达到的状态与观察到的状态之间的距离。 2、社会问题基本特征

客观性、主观性、价值相关性、社会性、过程性、系统相关性 3、社会问题的分类 1)过失性社会问题:这类社会问题产生于偏离社会正常生活和规范的一些过失行为。 2)结构性社会问题:是指社会自身结构不合理所导致的一些社会现象。 4、社会问题产生 只有当社会的大部分成员和一部分有影响的人物认为某种社会状况是社会问题时,它才是社会问题,其中权力因素起着非常关键性的作用。另外,人们的主观认识、思想信仰、生活态度等价值因素在社会问题的形成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二、政策问题的确认 1、政策问题的确认指对于政策问题的察觉、界定和描述的过程。 问题察觉是指某一问题被人们发现并引起政府关注的过程; 问题界定是指对问题进行特定解释的过程,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对问题进行必要的分类,目的是把问题情境转变为实质问题; 问题描述是指运用可操作性语言对问题进行明确表述的过程。 2、政策问题确认与政策决策者的分离是现代公共政策制定的基本特征。 政策问题确认的原则: 第一,问题描述应做到真实详尽,切忌人为夸大或缩小;第二,尽量缩短报告链条,减少报告层次。总之,以客观代替主观,以直接代替间接。

公共管理作业参考答案

( 3 分) 以下哪项不属于公共管理责任的特点?(C )。 客体需求回应性 制定弹性 可量化性 行为结果负责任 ( 3 分) 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对政府来讲,最重要的就是( B )。 政府上网 政府信息的公开

政府信息化 建立公共管理信息系统 ( 3 分) 对当代各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影响最大的是1966年制定的《信息自由法》,其产生于( D )。 瑞典 荷兰 英国 美国 ( 3 分)完整的绩效管理包括( ABCD )等环节。 绩效计划 绩效监控 绩效评估 绩效结果的应用

( 3 分) 以下哪项不是公共管理伦理的主要功能( C )。 导向功能 规范功能 营利功能 凝聚功能 ( 3 分) 确定知情权为基本人权之一的《世界人权宣言》产生于( B )。 1983 1984

1985 1986 ( 3 分) 政府信息资源的主要内容包括( ABCD )。 政府决策信息 服务信息 反馈信息 政府之间交流信息 ( 3 分) 公民个人作为评估主体,体现了政府绩效评估中一种全新的价值取向( D )。 经济

效率 效果 用户满意 ( 3 分)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核心是( C )。 绩效计划 绩效监控 绩效评估 绩效反馈 ( 3 分)

公共部门绩效,尤其是政府绩效主要包括( ABC )。 经济绩效 社会绩效 政治绩效 生态绩效 ( 10 分) 公共管理伦理的主要内容(表征)是什么? 305页至306页 ( 10 分) 什么是公民知情权?政府信息公开的意义是什么? 答:公民知情权,也称了解权和知悉权,其基本含义是公民有权知道他应该知道的事情。 政府信息公开有利于公众实现其权利的信息资源,允许公众通过查询、阅览、复制、下载、摘录、收听、观看等形式,依法利用各级政府部门所控制的信息。推动政府信息公开的目的是促进政治民主、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实现政府信息公开是政府接受公民监督,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础和前提,没有政府信息的公开,则要真正建立一个快捷、透明、高效的电子政府就是一句空话。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对政府来讲,最重要的就是政府信息的公开。

公共管理学作业homework1答案

《公共管理学》homework(1) 一、名词解释 1.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是指公公组织为解决公共问题,追求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通过制定公共政策、有效地实行与监督等,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维护公共秩序,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 2.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是一门介于经济学和政治学之间的新兴交叉学科,它是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研究政治决策机制如何运作的理论。 3. 公共管理协调指协商、调整公共组织系统与其外部环境之间和系统内部的各种关系,使之权责清晰,分工合作,相互配合,有效地实现公共管理目标和提高整体效能的行为。 4. 公共管理监督是指依法对政府和公共事业组织等公共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监察和督导活动。 二、单项选择 1.1926年在美国出版两本权威的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研究导论》《公共行政学原理》的两位学者分别是( B ) 25 A.泰勒和法约尔 B.怀特和威洛比 C.威尔逊和古德诺 D.马克斯?韦伯和赫伯特?西蒙 2.公共选择理论理论对政府的本质和行为的基本假设是( B)

A.社会人 B.经济人 C.自动人 D.复杂人 3.大萧条以后,为资本主义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的经济理论是( A ) A.凯恩斯的政府干预理论 B.新自由主义取消政府干预理论 C.亚当?斯密的“小政府”理论 D.古典经济学派的限制政府干预理论 4. 最早建立了比较规范的文官制度的国家是( A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5. 18世纪英国著名经济学家________,在他著名的经济学著作《国富论》中对政府财政的管理范围和职能进行了限定。( C ) A.威廉?配第 B.马歇尔

公共政策制定中的纳什均衡——从博弈论视角看政府治理的合理性

公共政策制定中的纳什均衡——从博弈论视角看政府治理的合理性 [ 关键词 ] 公共政策/博弈论/纳什均衡/政府治理/合理性 [ 内容摘要 ] 政府治理的合理性问题日益为人关注。本文从博弈论的立场探讨 作为政府治理基础的公共政策制定,结合奥斯本与鲁宾斯坦的博弈论思想提供了几 种政策博弈纳什均衡的解释。文章列举热点政策问题的纳什均衡,论述如何在公共 政策制定中更好地运用博弈论思想,试图说明公共政策制定的博弈论分析是实现合 理化政府治理的有效手段之一。 公共政策是政府治理的一个基本条件,它作为包括政府在内的公共管理组织对社会的公共事务进行治理的相对法律而言更为具体、明确的指导原则和行为准则,必然地应当注重合理化问题,惟其如此,政府治理的合理性才有根本保证。这里,作者试图运用博弈模式描述公共政策制定的分析过程,讨论公共政策制定中的纳什均衡,旨在从博弈论的立场对政府治理的合理性作出一些探讨。 一、公共政策制定博弈的实质 公共政策是政府实施治理的基础,公共政策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政府治理效果。坦率地说,我们一直重视政府实施治理后的反馈分析,以此修正我们所实施的公共政策,但在制定公共政策、进行方案选择之时,就缺乏合理有效的前瞻性分析,造成政府治理成本过大的现实。 考虑到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方案选择对合理化政府治理的关键性、现实性作用,本文讨论博弈论立场上的合理化政府治理,主要将就政策博弈的分析展开。 所谓博弈(Game),按照莱不尼兹的观点,是指人们在策略相互依存情况下相互作用的一种状态,个人所取得的成绩取决于与别人策略的对比。博弈具备了局中人(players)、战略(strategies)、信息(information)、支付(pay off)、均衡(equilibrium)、行动(actions or moves)和结果(outcome)等要素,博弈论分析存在着一个极为重要的前提:博弈的参与者进行的是理性行为选择(行为主体均是利润或效用最大化的追求者),也即意味着存在多人选择的情况下,人们将依据对手的策略做出有利于自己的选择。由此,我们可以将政策博弈界定为:参与政策博弈的局中人在宪法、法律、行政机关决定、习惯与传统等框架或规则范围内,利用他们所掌握的信息,在充分比较各种可能情况下自身支付大小后,采取相对应对的行动以获得满足效用最大化结果的行为选择过程。政策博弈用于指导作为政府治理基础的公共政策制定,主要探讨政府作为局中人的行为选择,政

支付宝公司网络公共关系策略

题目:支付宝公司网络公共关系策略。 通过网络新闻线(News Wire Service)发布新闻。 通过开新闻发布会把“盛传民生银行停止与支付宝信用卡业务合作”一事对大家解释清楚,请各相关银行人员出面解释并澄清此事!跟网民及消费者解释清楚,其实在支付宝成立四周年之际,支付宝一直与银行保持着畅通的信息互换机制,与部分银行的数据互换甚至已经做到每天一次。 在新闻发布会上要跟网民及消费者强调,和网民一起共筑互联网信任环境,普及信任文化,一直是支付宝发展最大的目标之一!而且,我们制度仍需不断完善!目前在整个支付宝的交易过程中,信用卡交易所占的比例不大,但支付宝未来将密切关注该问题。 众所周知,套现行为在传统商业领域一直长期存在,也一直是各个国家长期努力要去解决的问题。即便是在信用卡体系发达的欧美等国,也无法对套现问题做到完全杜绝。而电子商务的出现,又让套现行为在第三方支付平台有了新的尝试场景。如何在电子商务刚刚起步即将高速发展的关口就能够实行切实有效的办法配合银行对套现行为实施严格监管和打击,将是以支付宝为代表的整个第三方独立支付平台共同必须承担的重要责任。因此,也非常感谢媒体对这一问题的持续关心,让我们更为清楚的认识到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和必须持续付出的努力. 然后指出,银行以及各主管部门已在尽快加速立法进程,减少套现行为层面做出的积极努力和监管措施。我们将配合银行严格打击套现是第三方支付平台的重要责任,支付宝将会在解决支付与信任的问题做出卓绝的努力和众目共睹的成就。 几年来,支付宝通过支付机制的创新和信用体系建设的研究,很好的促进了电子商务所需要的诚信和信用环境的改善,同时对促进整个国内电子商务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由于电子商务是一个完全新型的产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支付宝将和全社会的各种力量通力合作,针对各种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不断的进行摸索和改进,继续把为整个电子商务的发展建立一个诚信的基础体系作为我们自己最大的社会责任。 但是目前,小部分人的套现并不会危害普通用户正常使用支付宝,也不会对普通用户造成任何损失。事实上,套现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对银行以及第三方支付工具身上。套现不仅不会为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带来利益和收入,相反还为银行与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本身带来严重的损失。加大对上述行为的监管和打击,也是保护银行以及作为合作方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自身切身利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