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已整理园林植物病虫害习题

答案已整理园林植物病虫害习题
答案已整理园林植物病虫害习题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习题集名词解释

1病原物:以园林植物为寄生对象的一些有害生物称为生物性病原,通常这类

病原被称为病原物或寄生物;(p8)

2、病原菌:病原物中属于菌类的又称为病原菌;

3、症状:病植物在外部形态上表现出的不正常特征称为病害的症状;(p9)

4、病症、病状:对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来说,症状分为两方面,寄主植物

的病变特征称为病状,病原物在寄主植物发病部位上所产生的营养体和繁殖体称

为病症;

5、真菌的子实体:任何产生孢子的组织或结构统称为子实体;(p17)

6、真菌的生活史:真菌丛一种孢子萌发幵始,经过一定的营养生长阶段和繁殖

阶段,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过程;(p18)

7、寄生现象:在生物共生的关系中,营寄生生活的生物获益,而被寄生的生物

则受害的现象;

&病毒:病毒是由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与蛋白质构成的非细胞形态的靠

寄生生活的生命体;

9、分生孢子:产生于菌丝分化而形成的分生孢子梗上,成熟后从孢子梗上脱落;

(P17)

10、寄生性:一种生物生活于另一种生物的体表或体内,并从后者获得营养的情

况称为寄生;(p235)

11、致病性:病原物所具有的破坏寄主而后引起病害的能力;(p45)

12、致病力:指病原体侵入宿主后引起临床疾病的能力;

13、抗病性:植物的抗病性就是植物对病原物所表现的不易亲和或不易感染的特性,也就是寄主植物抑制或延缓病原物活动的能力,或者植物对病原物侵染的反应(p46,三种解释随便一种都可以);(p48)

14、专性寄生物:只能从活的有机体吸收营养的病原物,又被称为严格寄生物或绝对寄生物,或者活体寄生物(p43)

15、死养寄生物:主要从无生命的有机体上吸取营养的寄生物, 包括兼性寄生物和专性腐生物;(p44)

16、浸染循环:侵染循环就是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 1 年),植物侵染性病害连

续发生的过程(p49)(或:一种病害从前一个生长季幵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再度发病的过程)

17、初侵染:病原物从越冬(或越夏)场所出来,所进行的第一次侵染称为初侵染;(p50)

18、再侵染:受到初侵染的植株在同一个生长季节内完成发病过程, 产生了大量的繁殖体并又传播到健康植物上,在一个生长季节内进行重复的侵染称为再侵染;(p50)

19、植物检疫:以立法手段防止植物及其产品在流通过程中传播有害生物的措施。又叫法规防治;(P239)

20、生物防治:利用生物及其产物控制虫害的方法(P241)

21、化学防治:利用化学药剂防治害虫的一种防治方法;(P247)

22、咀嚼式口器:由上唇、上颚、下颚、下唇与舌 5 部分组成。主要特点是具有

发达而坚硬的上颚以嚼碎固体食物。最原始的口器类型;(P173)

23、刺吸式口器:上颚与下颚特化成细长的口针为同翅目、半翅目、蚤目及部分双翅目昆虫所具有;(P174)

24、两性生殖:必须经过雌雄交配产生后代的一种生殖方式;(P190)

25、孤雌生殖:指雌虫产生的卵可以不经过受精作用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6、多胚生殖:一指1粒卵内可产生两个或多个胚胎,每个胚胎发育成1个正常新个体的生殖

方式。常见于膜翅目的一些寄生性蜂类;

27、变态: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从幼体状态转变成成虫状态要经过外部形态、

内部构造以及生活习性上的一系列变化,称为变态;(P192)

28、羽化:不完全变态的末龄若虫和全变态类的蛹,脱皮后变为成虫的过程称为

羽化;(P196)

29、孵化:昆虫在卵内完成胚胎发育后破壳而出的现象叫孵化;

30、多型现象:指同种昆虫具有两种或更多类型个体的现象;(P196)

31、雌雄二型:昆虫的雌雄两性,除第一性征不同外,在个体大小、体型、颜色

等方面存在显着差异的现象,又称为性二型现象;(P196)

32、世代:一个新个体从离开母体发育到性成熟并产生后代为止的个体发育史,

称为一个世代;(P196)

33、年生活史:一种昆虫在一年内的发育史,或由当年的越冬虫态开始活动起,

到第二年越冬结束止的发育经过,称为年生活史;

34、补充营养:成虫期再取食的现象;

35、休眠:由不良环境直接引起的停滞现象(当不良环境消除时,就可恢复生长

发育);(P198)

36、滞育:由非不良环境条件引起的停滞现象(给予最合适条件,也不会马上恢复);

37、世代(异态)交替:在生物的生活史中,产生孢子的孢子体世代(无性世代)

与产生配子的配子体世代(有性世代)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的现象;

38、世代重叠:二化型和多化型昆虫由于发生期及成虫产卵期较长等原因而使前

后世代间表现出明显重叠的现象称之为世代重叠;(P198)

39、趋性:昆虫对某种刺激的趋向或背离的活动;(P196)

40、种群: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41、群落: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叫做生物群落,简称群落;

42、天敌:自然界中某种生物专门捕食或危害另一种生物;

43、耐害性:有些植物被害虫危害后,具有很强的生长能力以补偿或减轻被害的

损失;(P234)

44、单食性:仅以一种或近缘的少数几种植物或动物为食的昆虫,具有高度特化

的食性;(P233)

45、寡食性:取食少数属的植物(动物)或嗜好其中少数几种植物(动物)的昆

虫;(P233)

46、单寄生:一个寄主体内只有1个寄生物;(P235)

47、重寄生:寄生昆虫又被另一昆虫寄生的现象。

概论及病害部分

1.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特点有哪些?(P3)

答:⑴、植物种类及配置的多样性导致了病虫害的多样性;

⑵、园林植物栽培方式多样,品种交换频繁,有利于病虫害的传播与蔓延;

⑶、园林植物的特殊性导致了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措施的特殊性。

2.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如何?(P4?5)

答:⑴、研究现状:①、重视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②、考虑城市园林生态系统的特殊性,提倡“预防为主,综

合防治”的防治

策略;

③、园林植物合理布局,精细管理,确保健康;

④、研究“相生植保”理论,利用植物之间相生相克的原理合理安排种植格

局;

⑤、保护天敌措施。

⑵、发展趋势:将植保“有虫治虫,无虫防虫”被动防治策略转向防范病虫

害产生于未然的

主动防治策略,已成为未来城市园林植保的一个发展方向。

3.植物病害的定义是什么?(P7)

答:植物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其他生物的侵染或不利的非生物因素的影响,使它的生长和发育受到显着的阻碍,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甚至死亡的

现象,称为植物病害

4.植物病害的症状分哪些类型?

答:⑴、变色:褪绿、黄化、花叶、红叶;

⑵、坏死:细胞和组织的死亡。表现:叶斑、叶枯、穿孔、猝倒和立枯、枯

隹.

八、、7

⑶、腐烂:根腐、基腐、茎腐、果腐、花腐;

⑷、萎焉:典型的是维管束组织被侵染,一般将维管束组织受到侵染的病害统称为维管束

病害;

⑸、畸形:肿瘤、卷叶、缩叶、蕨叶、丛生、丛枝、矮缩。

主要归纳为三大类:增生型症状:畸形;减生型症状:变色;坏死型症状:坏死、腐烂、萎蔫(P9)5.何谓植物病害的病原?植物病害的病原有哪些?根据病原性质可将植物病害分为哪两大类?

答:⑴、病原:引起园林植物发生病害的直接原因统称为病原;(P7)

⑵、植物病害病原类型:①、植物病原真菌;(P15)

②、植物病原病毒;(P28)

③、植原体(植物菌原体);(P35)

④、植物病原线虫;(P36)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