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管理经济学自学考试串讲资料

2016管理经济学自学考试串讲资料
2016管理经济学自学考试串讲资料

应考指导

一、考试相关情况说明

(一)课程基本情况

《管理经济学》是财经和管理类专业高等教育的必修课程。就其学科门类归属而言,管理经济学属于经济学的范畴。管理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企业经营决策的科学。学习管理经济学,要求学员具有一定的经济学和数学基础。

本课程的指定教材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吴德庆主编:《管理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三)重难点分布

从知识点分布来看,本课程试题覆盖了教材10章的全部内容。从整体来看,教材10章内容知识点分布不均匀,重点章节主要是第1章,第2章,第3章,第5章,第6章,第7章。绪论、第4章、第八章和第9章是知识点考查最少的四章,并且主要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四)试题难度

从试题难度来看,试题绝大部分属于大面知识。对于重点知识每年都会重复出现,只是以不同的形式,或者考查不同的内容。这一点大家要特别注意,不要以为以前考过的知识点就不会再考。虽然每年均有偏题出现,一般是属于课程涉及

的较细的内容,但所占比例较低,属于正常情况。总体而言,试题较为容易。二、学习建议及复习方法/技巧

针对本课程性质,结合历年考试情况,在此向学员提出以下四点学习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希望大家温习之前所学的微观经济学和数学(微积分)。微观经济学是本课程的主要理论支点和基础,数学是本课程的主要研究方法。(二)以考试大纲为依据,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的要求和各章知识点。从历年考试情况看,本课程考试命题重基础、宽覆盖。因此,建议学员认真阅读教材,尤其是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部分,切忌任意删减章节,采取猜题、押题方式。

(三)管理经济学及其他学科相比较,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要利用经济模型进行决策。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学会应用数学函数和几何图形来理解相关的经济学原理和决策方法。数学模型和几何图形分析是本课程的主要特点,学生一定要深刻认识、认真掌握。

(四)本课程考试,计算题分值较大,而且是必考题型。因此,在学习和复习过程中,学生应结合教材中的举例,加强计算题的练习和训练。

三、各题型的特点和答题技巧

从历年考试情况看,本课程考试命题题型包括单项选择、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计算题、论述题五种。针对上述题型的特点,现将有关答题技巧作简要概述,供大家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这种题型,一般是用来考核学生对基本原理的掌握和理解情况。在四个备选答案中,一般情况下,正确答案比较容易选择。如果遇到模棱两可,难以分辨情况,可采用排除法进行选择。

(二)名词解释。这种题型,主要用来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和理解。教

材的每章后面都标明本章的重要名词和术语,这些都是要求学生应掌握的基本概念。在答题时,最好采用教材所进行的定义和概括,如果记忆不清,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概述,但一定要简明扼要。

(三)简答题。这种题型,主要用来学生对基本理论和原理的掌握和理解情况。答题时,要简明扼要,分要点概述,不宜展开。针对本课程的特点,有时还可以采用几何图形和文字阐述相结合方式进行答题。

(四)计算题。这种题型,主要是用来考核学生应用数学和经济模型解决经济决策问题的能力。解题过程中,一定要写出解题步骤(包括相关经济模型),这样即便最好答案有误,也可以拿较高的分数。如果没有计算步骤,答案错,全题都不能得分。另外,在解题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在草稿纸上,通过画图的方式,理清解题思路和步骤。

(五)论述题。这种题型,主要是用来考核学生应用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答题时,一要理论运用正确,二要理论联系实际,而且阐述要展开。基于此,要求学生平时要留意和观察现实经济问题和议题,做到多读、多看、多思,这样可以为答题积累素材。

绪论

一、本章复习建议

本章是本课程的导论,主要介绍管理经济学的理论支柱,即它所凭借的理论及方法。在历年考试中,题型主要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判断题等,建议学员重点了解

本章的一些重要概念。

二、本章重要知识点讲解

(一)管理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

管理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把经济学的理论和经济分析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决策的学科。它及微观经济学存在密切联系,但又不等同于微观经济学。

(二)管理经济学的理论支柱

1. 建立经济模型

2. 边际分析法

3. 需求弹性理论

4. 市场机制和市场竞争理论

5.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6. 机会成本原理

7. 货币的时间价值

(三)管理经济学的决策准则

1. 企业的目标

(1)短期目标

企业是一组契约关系的联合体,契约关系规定了参及各方的权力及责任。因此,在短期内,企业目标是多样化的。

(2)企业的长期目标:实现企业长期利润最大化

2. 利润的种类及其在决策中的作用★ (1)会计利润及经济利润

机会成本

—销售收入经济利润会计成本—销售收入会计利润==

(2) 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一种稀缺资源用于一种用途,而失去在其他用途所获得的最大收益。

(3) 正常利润

当销售收入等于全部机会成本时,经济利润等于零,此时企业利润称为正常利润。

(4) 经济利润及外显成本和内含成本

外显成本是指企业的实际的支出,通常能在会计账户上表现出来;内含成本是指非实际支出,是在会计账户未表现出来,它等于机会成本和外显成本的差额。

第一章 市场供求及其运行机制

一、本章复习建议

本章是本课程的基础,主要介绍现代经济学最基本的分析方法——供求分析

法。在历年考试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建议学员全面掌握,重点复习。从题型来讲包括单项选择题、判断题、以及计算、综合题等题型都要加以练习。

二、本章重要知识点讲解

第一节 需 求

(一) 需求量

理解需求这个概念,需要把握关键词:

1. 购买欲望

2. 支付能力 (二) 影响需求量的因素★

在市场中,影响商品需求量的因素很多,而且它们对商品的需求量的影响也各不相同,概括起来主要有:

1. 产品的价格

2. 消费者的收入

3. 相关产品的价格(注意区分替代品和互补品价格的不同影响)

4. 消费者的偏好

5. 广告费用

6. 消费者对未来价格变化的预期

7. 其他因素 (三) 需求函数

需求函数是需求量及影响这一数量的诸因素之间关系的一种数学表达式,可记为:(,,,,,,)x x y Q f P P T I E A =。简化的需求函数,一般记为:()x x Q f P = (四) 需求曲线

一般商品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斜率为负的曲线,即表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和自身价格是负相关关系。

【提示】①替代效应——价格下降,消费者发现其他商品更加昂贵

②收入效应——价格下降,消费者可以用相同的钱购买更多的东西

(五) 需求量的变动及需求的变动★

1. 需求量的变动:考察产品自身价格变动对需求数量的影响

2. 需求的变动:考察非价格因素(如偏好、广告费等)变动对需求数量的影响

3.

用几何图形表示,前者表现为沿着需求曲线移动,后者表现为需求曲线的移动

第二节 供 给

(一)供给量

理解供给这个概念,需要把握关键词: 1. 供给意愿 2. 生产能力

(二)影响供给量的因素★

在市场中,影响商品供给量的因素很多,而且它们对商品的供给量的影响

也各不相同,概括起来主要有:

1. 产品的价格

2. 产品的成本

3. 生产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

4. 其他因素,如税收、补贴等 (三)供给函数及供给曲线

1.供给函数是供给量及影响这一数量的诸因素之间关系的一种数学表达式,可记为:(,,,)s Q f P C E =。简化的供给函数,一般记为:()s Q f P =

2.供给曲线:一般商品的供给曲线是一条斜率为正的曲线,即表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供给量和自身价格是正相关关系。

(四) 供给量的变动及供给的变动★

1. 供给量的变动:考察产品自身价格变动对供给数量的影响

2. 供给的变动:考察非价格因素(如偏好、广告费等)变动对供给数量的影响

3.

用几何图形表示,前者表现为沿着供给曲线移动,后者表现为供给曲线的移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