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生发展诊断与改进工作报告

学前教育学生发展诊断与改进工作报告
学前教育学生发展诊断与改进工作报告

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2018年秋季学期学生发展诊断与改进工作报告

学前教育专业2018级18-8班班主任:姚亮为建立常态化人才培养质量自主保证机制,树立现代质量文化理念,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6〕37号)、自治区教育厅《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教职成〔2017〕19号)和《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方案》精神,现将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学前教育专业2018级8班学生发展诊断与改进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生发展目标

(一)班级概况

学前18-8班于2018年秋季学前入学,因为是秋季的第四个班,故学生来源极不稳定,从最初成班的9人,每天增加一两个人,到新生开始军训时共有29人,军训结束达到40人,国庆节后还有其他学校转学过来的,十月中旬正式录取时,本班人数确定为52人。教师位置在一楼105室,男生6人,女生46人。

(二)班级发展目标

以“教学诊断与改进”和“五星级学校建设”为抓手,以就业为引领,以产教融合为突破口,发挥学前教育专业的热点效应,推进“五爱五美“活动常态化,打造具有全校影响力的班级品牌。

二、学生发展标准

我校学前教育系始建于2012年,7年来,我校一直秉承“为学生幸福铺路”的办学理念,为区内外幼儿园培养了近3000名合格幼儿教师,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民族部教师队伍敬业精良、教学环境优雅整洁、教学设备先进充足、生活环境优美整洁、实习实训成果显著,学校为学前教育专业开设必修课:数学、语文、英语、职业规划、体育、钢琴、普通话、声乐、舞蹈、乐理视唱、幼儿心理学、幼儿卫生保健、幼儿园活动教程、音乐活动指导、幼儿园环境创设、儿童文学、教师口语;选修课:各类艺术社团(非洲鼓、合唱、钢琴琴、龙狮队、民乐、街舞、民族服饰、民族刺绣、民族剪纸、播音主持等),并开设民族文化传承特色课程-《寻梦山水间》河池世居民族原创歌曲集。在校期间,第一学期安排去幼儿园参观一次,第二学期与第三学期安排到幼儿园见习一周,第四学期安排到幼儿园实习两个月,第三年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确定升入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读学前教育专业大专,或者参加本校的升本科班,考入区内的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

三、诊改方法

围绕学生的成长、围绕育人目标的落实,以学生作为突破口,下功夫系统运行“教学诊改”,带动和推动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各层面的“教学诊改”,从而有效、有力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聚焦学生发展推进中职“教学诊改”,才是不忘初心,才会方得始终。

四、诊断意见

学生层面的“教学诊改”运行,可实行两个质量改进模式。

第一,学生发展,以学生个人成长规划为起点,对照学生成长标准,学生制订个人发展计划,按计划目标努力,通过监测数据调整个人发展方向。以学期为循环周期进行自诊,不断改进,取得螺旋式成长。第二,育人工作,以学校德育工作规划和人才培养方案为起点,以学生发展标准为标尺,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有计划地实施相关工作。借助信息化平台,对管理要求、学生发展指标即时监测,不断进行主体性调整。以学期为循环周期,形成目标、标准、设计、组织、实施、诊断、激励、学习、创新、改进的完整工作流程。

五、诊改措施

问题一:学生的专业素质低下,成果不明显。

原因分析:本班学生中考成绩B+的只有两位学生,整体素质偏低,在个人才艺方面,只有蓝宝石同学钢琴演奏水平高,其他同学需要大力加强技能训练。

改进措施:《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现代职业教育应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说明职业学校办学的根本宗旨在学生的发展,育人工作的重点在德育。立足中职的教育对象来进行“教学诊改”工作,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学校的管理、专业的建设、课程的改革、师资的建设要始终围绕学生的成长、围绕立德树人来进行。因此,聚焦学生层面推进“教学诊改”,才算抓住了提升中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牛鼻子。

问题二:学生心态不稳定,控辍保学难度大。

原因分析:众所周知,由于中职学校的生源素质等特点,近些年

学校把工作重点更多地放在控辍保学上。改进措施:我们班组建家长群,与全体家长深入交流,共同探讨校园与家庭沟通的育人模式。有了这样的学生层面的“教学诊改”基础,建好用好手机查房信息化平台,实现即时监测预警,有效监控学生夜不归宿的情况,形成完整并相对独立的学生层面质量保证体系,带来学生培养质量的飞跃性提升。

六、诊改效果

我校的“教学诊改”围绕学生的成长、围绕育人目标的落实,以学生作为突破口,下功夫系统运行“教学诊改”,带动和推动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各层面的“教学诊改”,从而有效、有力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

鹰潭应用工程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 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6〕37号),根据江西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江西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执行方案》的通知(赣教职成字〔2016〕33号)文件精神,为推进学校建立教学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制度,完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教育部关于印发<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通知》(教职成[2015]7号)和《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6]37号)精神为指导,以完善质量标准和制度、提高人才培养工作的满意度为目标,按照“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引导学校切实履行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保证主体的责任,建立常态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可持续的诊断与改进(以下简称“诊改”)工作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目标任务 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以促进学校自主发展、内涵发展为宗旨,参照《江西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项目参考表》,建设基于学校办学实际、体现工作效益的学生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

充分发挥数据平台作用,利用大数据分析人才培养工作状况,强化人才培养过程质量监测,为省教育厅抽样复核与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为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质量报告提供数据基础。建立学校教学工作诊改制度,建立完善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 (一)建立符合教育部数据系统架构要求的职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并充分发挥数据管理系统的作用,促进学校自我检查、自我反思、自我提升。 (二)建立学校教学工作自主诊断、持续改进的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明确诊改工作的重点、要求、周期和组织,并按照工作制度常态化周期性实施教学工作诊改。 (三)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强化质量意识,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内部质量监控、保证机制。 (四)以诊改工作推进学校内涵发展和特色创新。 三、组织领导 为认真做好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诊改工作小组,具体如下: 组长:易想春 副组长:俞万华、万华、甘露、唐三一、熊晖、夏翠英 诊断小组:各处室负责人(主要涉及的处室:党政办公室、组织人事处、宣传统战处、教务处、各学部、学生处、招生就业处、团委、总务基建处、对外合作交流中心、职业培训中心、网络信息中心)改进小组:以处室为单位,组长为处室负责人,成员为处室负责人指定每个诊断点的数据采集人员。 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教务处负责人兼任

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计划方案

鹰潭应用工程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 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6〕37号),根据江西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江西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执行方案》的通知(赣教职成字〔2016〕33号)文件精神,为推进学校建立教学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制度,完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教育部关于印发<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通知》(教职成[2015]7号)和《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6]37号)精神为指导,以完善质量标准和制度、提高人才培养工作的满意度为目标,按照“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引导学校切实履行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保证主体的责任,建立常态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可持续的诊断与改进(以下简称“诊改”)工作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目标任务 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以促进学校自主发展、内涵发展为宗旨,参照《江西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项目参考

表》,建设基于学校办学实际、体现工作效益的学生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充分发挥数据平台作用,利用大数据分析人才培养工作状况,强化人才培养过程质量监测,为省教育厅抽样复核与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为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质量报告提供数据基础。建立学校教学工作诊改制度,建立完善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 (一)建立符合教育部数据系统架构要求的职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并充分发挥数据管理系统的作用,促进学校自我检查、自我反思、自我提升。 (二)建立学校教学工作自主诊断、持续改进的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明确诊改工作的重点、要求、周期和组织,并按照工作制度常态化周期性实施教学工作诊改。 (三)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强化质量意识,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内部质量监控、保证机制。 (四)以诊改工作推进学校内涵发展和特色创新。 三、组织领导 为认真做好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诊改工作小组,具体如下: 组长:易想春 副组长:俞万华、万华、甘露、唐三一、熊晖、夏翠英 诊断小组:各处室负责人(主要涉及的处室:党政办公室、组织人事处、宣传统战处、教务处、各学部、学生处、招生就业处、团委、总务基建处、对外合作交流中心、职业培训中心、网络信息中心) 改进小组:以处室为单位,组长为处室负责人,成员为处室负责人指定每个诊断点的数据采集人员。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方案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方案 学前教育专业是以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为目标的专业,具有较强的应用性。本专业许多课程具有基本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知识密切结合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教授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 一、课程改革的目标 (一)文化课程的改革目标 文化课程是高职高专学生的基础性课程,对学生将来掌握精湛的专业技能,发展理论创新的能力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系学前教育专业文化课程的改革目标是:夯实基础,深化理解,服务应用,促进发展。 (二)专业课程的改革目标 专业课程的改革目标是: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服务学生终生发展。通过课程的改革,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过程的落实,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把握课程的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培养实践能力,达到学习目标。 二、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无论是文化课还是专业课,只要期末考试通过就万事大吉了,这种方式造成了学生学习只是为了考试过关的消极应付心理。因此,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我们从改变教学和考核模式入手,构建“全程式、多元化、现场化”的新型课程教学和考核模式。

三、课程改革实施计划 (一)修订和完善教学计划 依据国家和省教育行政部门对专业人才的要求,结合学校服务方向和区域经济的实际,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努力创造自己的特色和品牌。 (二)调整课程体系 坚持课程模式的改革,打破以学科理论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建立以职业或技术岗位群所需要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体系。逐步探索使用行业导向型的模块式教学计划,突出课程的实用性,应用性,逐步增大选修,辅修教学内容的比例。突出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增大实践教学的比例。新的课程设置紧紧围绕改革目标,坚持培养目标的层次性、渐进性、梯度性、全方位性。 1.第一学年侧重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通识教育。开设大学语文、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法律基础、教师职业道德等基础课和教育原理、普通心理学等专业基础课,夯实学生的基础,为专业技能的学习做好准备工作。 2.第二学年侧重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开设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儿童文学、学前儿童卫生学等理论课程,并且开设视唱、绘画、舞蹈等专业技能课,为学生提供职业技能模块的训练。 3.第三学年在开设琴法、手工制作、幼儿语言教育、幼儿科学教育等课程的同时,侧重与学生职业技能的实践应用。安排学生见习和

教育事业发展工作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2490-25 教育事业发展工作报告 (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教育事业发展工作报告(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一、发展环境、战略重点和战略主题 (一)发展环境。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新 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国家中长期 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明了教育科学发 展的方向,描绘了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各级党 委、政府更加重视教育,各条战线更加支持教育,教 育系统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教育事业,教育改革发展 开启了全新的历史篇章,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 遇,为“xx”时期教育改革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来,我市教育改革发展成绩显著,全面实现了 规划目标。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落实全面实施科教兴 市和人才强市战略,教育经费投入持续增长,城乡教 育统筹发展。义务教育提升工程顺利实施,“双高普九”

和“教育强县”创建走在全省前列。高中阶段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质量稳步提升。职业教育多元化发展,创建学习型社会取得初步成效。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推进。高学历教师比例明显提升,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率先在全省实施了义务教育寄宿学生“蛋奶工程”,率先建立全覆盖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教育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跨入了教育大市向教育强市迈进的历史征程。 (二)战略重点。“xx”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关键五年。坚定不移地实施教育兴市、教育立市战略,在关天经济区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教育强市是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教育优先发展、率先发展,实现科学发展,更好的为在关天经济区率先崛起服务,是“xx”时期我市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重

内部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

内部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 武昌职业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及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精神,推动我校建立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特制订《武昌职业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为指导,以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制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按照“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切实履行学校作为

内部质量保证主体责任,建立常态化、可持续的工作机制,逐步形成我校自主诊改、教育厅抽样复核、利益相关方多元参与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促进我校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二、目标任务1、完善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以诊改为手段,推动在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不同层面建立起完整且相对独立的自我质量保证体系,强化学校各层级管理系统间的质量依存关系,构建网络化、全覆盖、具有较强预警功能和激励作用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实现教学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2、提升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强化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在诊改工作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完善预警功能,为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3、形成现代质量文化,借鉴国内外先进职教理念及质量标准,服务需求,以人为本,确立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完善以职

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提出,“互联网+教学”理念已成为新时代教育的诉求,“互联网+”课堂模式也将成为学校课程教学改革的新趋势。教师可以通过弹幕教学、翻转课堂以及共享资源包的构建,创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观念,使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的课堂教学更高效。 [关键词]“互联网+教学”;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

自“互联网+”的概念提出以来,其内涵与外延很快成为社会热点。[1]“互联网+教学”的概念也被提了出来,有专家将其定义为,在互联网搭建的环境中,以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教师有目的地通过教授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指导学生学习,并借助互联网的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优势促进学习者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2]“互联网+教学”理念已成为新时代教育的诉求,成为连接教育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3]有专家认为,以互联网进课堂、生活实践进课堂、创新教育进课堂为主要特征的“互联网+”课堂模式,即将成为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新趋势。[4]面对“互联网+”的时代大背景,笔者作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一线教师,以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为例,尝试将互联网技术、智能手机与教学结合起来,以符合“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提高教学效率。 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现状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在遵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基本精神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明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与内容,让学生初步掌握学前儿童教育的科学方法和活动类型,并学会设计和组织实施相关的科学教育活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属于教育活动指导类课程(俗称“教法课”),教师通常采用理论讲解和学生模拟试教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但这种教学模式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互动不多,主动尝试模拟试教的学生较少。这也是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设计

关于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

c:\iknow\docshare\data\cur_work\xxxx\ 关于对峄城区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事业 均衡发展的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全区现有中小学70所,幼儿园81所。中小学在校生43141人,幼儿园在园儿童一三670人。全区在编教师3911人,其中高中教师316人,职业中专教师140人,初中教师一三75人,小学教师一八58人,幼儿教师222人。从年龄结构上看,30周岁以下者554人,占14.17%;31—40岁者1752人,占44.79%;41—49者838人,占21.42%;50岁以上者767人,占19.62%。从学历结构上看,本科一五59人,占39.86%;大专1435人,占36.69%;中专890人,占22.76%。近年来,峄城区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尤其在教师待遇落实、办学条件改善、规范化学校创建等方面的成绩突出,位居全市前列。 (一)各级领导对教育工作高度重视。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不断提高教师待遇,2009年教师月平均增资716元,并逐步解决了广大教师的养老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和医疗保险金问题。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全区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同时,把教育工作的各项指标纳入镇街考核范围,并加大考核结果的使

用力度,激发了各级各部门抓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了全区教育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近年来全区累计投入7000多万元用于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一是狠抓了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改造危房和薄弱学校。2005年以来,完成了对30余所村小,3所初中,2所农村高中的调整合并。二是不断充实内部配套措施。全区学校内部设施配置基本上达到了相应标准,顺利通过省“普实”验收。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建设多媒体教室一三7个,购买微机1043台,初中、中心小学和较大规模的村小实现了校校通,成为全市第一个消除农村计算机空白学校的区(市)。三是全力抓好学校危房改造。新建校舍4.1万平方米,新建教学楼20多座,使全区的中小学面貌焕然一新。投资101万元购置空调372台,解决了21所农村学校的供暖问题。启动了合格学校建设工作,投资400余万元,建设了20所合格学校。 (三)学校管理及校园文化建设力度加大。广泛深入地开展教育管理年活动,实施规范化办学。目前,已创建省级规范化学校9所,市级规范化学校32所,枣庄市环境育人学校7所,山东省教学示范化学校2所,枣庄市教学示范化学校4所,山东省语言文字示范化学校1所,枣庄市普通话示范校园4所。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每所学校都能看到浓浓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内、教室内、走廊里、校路旁都进行了精心设计,充满着文化气息。 (四)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在教师竞聘的基础上,对教师的流动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在区直学校选取11人参

诊断总结报告

湖南石油化职业技术学院 2017年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实施推进情况 总结报告 我院以完善质量标准和制度、提高利益相关方对人才培养工作的满意度为目标,按照“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达到促进全院各部门及教职员工个人切实履行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保证主体的责任、建立常态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可持续的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院“内涵提升”实力的目的,根据《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制订并实施了《湖南石油化职业技术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现将2017年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实施推进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诊断与改进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1.成立了工作机构 为确保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顺利推进,学院成立了由党委书记和院长为组长、各分管分院长和行政管理部门领导、教学系部负责人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专业建设、师资建设、学生工作、治理体系运行、信息化建设、新校区建设等六个质量诊改工作组,明确了各自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标准,制订了专门的工作方案,安排了专项经费。 2.逐步完善以教育教学为重点的工作质量标准 (1)重新修订了学生素质培养标准 以教育教学为重点,学院根据学生生源情况和用人单位要求,重新修订了《学生管理条例》,突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调整了学生评价标准,并分解到相关部门进行实施,明确相关责任,

进行及时跟进,开展质量评价。 (2)动态化地调整了专业建设质量标准 学院在分析国家发展战略、石化产业和区域发展,以及高院教育发展的形势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新技术、新业态、新要求,以校企合作为主要途径,对专业结构面向产业发展需求进行动态化调整,所开16个主体专业人才培养标准进行了重新修订,对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实训课教学质量标准进行了进一步完善。石化生产与储运技术专业群。紧密对接石化中下游产业的人才需求,坚持“以服务石化生产过程为主线”的原则,2016年度开办了煤化工技术专业,2017年度新增了化工安全技术专业,优化调整了群内专业结构,逐步构建和完善了以石油化工技术专业为核心的石化生产与储运技术特色专业群。石化装备与控制技术专业群。呼应《中国制造2025》、《湖南省贯彻〈中国制造2025〉建设制造强省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湘政发[2015]43号文件、《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湖南省“1274”行动计划》等国家和湖南省发展战略,对接湖南20个优势产业链,通过整合升级、拓展开发等方式,由石化企业所需要的石化装备制造、控制、安装、维护等专业向现代装备专业拓展。石化管理与信息技术专业群。原有物流管理、市场营销、信息安全与管理3个专业,2017年新增了移动应用开发技术专业,进一步完善了专业群建设。 (3)建立师资建设工作标准 按专业建设要求,对教师引进、培养、考核评价和聘任工作标准和程序进行了系统修订,加强了校内专任教师、兼职教师、兼课教师和企业实训师资的管理规范。 此外,学院还逐步建立了治理体系运行、信息化建设、新校区建设和后勤、财务管理工作质量标准。 3.逐步完善了质量监控体系

我国学前教育课程的历史发展及启示

我国学前教育课程的历史发展及启示 2015-01-30 摘要:中国学前教育已有百年的发展历史,学前教育课程的发展、变革始终是学前教育发展的主线。文章介绍了我国学前教育课程发展的阶段,总结了我国学前教育课程发展历史的总体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三点启示。 关键词:学前教育,学前课程,启示 学前教育课程是实现学前教育目的的重要因素,是学前教育目标落实到每一个幼儿身上的中介,它直接影响学前教育的质量,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会对幼儿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学前教育课程的发展是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王春燕学者所言:“从中国1903年第一个学前教育机构的诞生至今已有百年的历史。纵观这百年的发展史可以明显地看出,学前课程的发展与变革是贯穿百年学前教育发展的一条主线。” 一、我国学前教育课程的发展阶段 1.20世纪30年代以前:从产生到初步中国化。20世纪初,我国的幼儿园开始建立,此时的幼儿教育都是照搬国外的模式,课程也是完全效仿国外。1903年至1918年,学前教育课程主要是模仿日本的模式。1904年1月13日,中国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颁布,其中对蒙养院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做出了具体规定,但其主体内容都是参照日本1899年出台的《幼稚园保育及设备规程》。 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西方先进教育思想不断涌入,中国早期的学前教育家如陈鹤琴、陶行知、张雪门等,一方面借鉴西方的思想,另一方面又进行本土化探索,提出了很多新的思想,并形成了“单元中心制课程”、“行为课程”等课程模式。1932年10月,民国政府正式颁布了学前教育史上第一个课程标准——《幼稚园课程标准》,开启了我国学前教育课程的新时代,迎来了我国学前教育课程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改革期。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幼儿园课程改革在理论上已经确认了儿童的主体地位,认定了幼儿园课程应来源于儿童的日常生活,此时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范围已经比较广泛,而且具体实用。此外,幼儿园课程的中国化与科学化一直都是课程改革的主题。 2.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学习苏联,在探索中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在借鉴老解放区幼儿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发展新的幼儿教育。受政治因素的影响,这段时期的幼儿教育是全面学习苏联的模式。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教育部于1952年制定了《幼儿园暂行规程》和《幼儿园暂行教育纲要》,规定了学前教育课程包括体育、语言、认识环境、图画手工、音乐、计算六科,并明确规定了幼儿园教养活动的具体科目以及各科目的教育纲要。 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幼儿园课程改革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借鉴了苏联分科教育的经验,实行分科教学和分科课程模式。分科教学自从被引进到我国,就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可以说这一阶段的分科课程模式,已初步奠定了新中国学前教育课程的格局。 3.20世纪六七十年代:遭遇了严重的挫折。1966年至1976年间,“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教育事业遭受重创,教育的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学前教育也是如此。学前课程处于无序状态,甚至原本的课程体系也遭到严重破坏,这是学前教育课程发展的一个空白期。

临床路径持续改进分析汇报精编

临床路径持续改进分析 汇报精编 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

临床路径分析报告 2014年临床路径持续改进分析汇报? 问题背景:? 自2012年6月开始执行临床路径管理,最初入径病种12种,涉及8个科室,2013年全年临床路径总入径数:1158人次,完成人数879,中途退出人数279,入径率%,入组完成率%,好转治愈率%,2014年1-6月份临床路径执行评价、效果评价持续下降(详见下图),因此由张守仁院长组织讨论整改此项问题。 问题: 临床路径入径人数、入径率下降。

目标: 提高临床路径执行率,使临床路径执行情况至少达成三级医院指标:入径率达50%,入组完成率70%。寻找问题的原因:一、信息数据搜集 1、通过嘉和病历系统统计2013年及2014年上半年临床路径执行评价指标及效果评价指标的相关数据。 2.综合今创病案信息管理系统,提取临床路径经济学评价数据及执行效率评价指标数据。 (见附表:2014年1-6月临床路径统计表及2013年临床路径统计表) 二、召开相关职能科室及临床路径与单病种管理委员会成员会议 1、通过各次会议,利用头脑风暴方法,收集临床路径问题出现的原因,问题解 决的瓶颈及应采取的整改措施。(详见各次会议记录摘要)

2、通过会议决定调整临床路径与单病种管理委员会成员,由张守仁院长亲自把 关,任临床路径与单病种管理委员会组长,副组长:孙成宏院长,以及朱新兵、陈维峰、范律贤、田雷、庄玉芝、刘景兰为成员;并建立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见南医政字【2014】31号发文)三、将收集的数据进行系统的分析 1、鱼骨图原因分析 \ ?

2017湖南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报告

2017年度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学工作 诊断与改进工作报告 根据《关于全面推进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7〕56号)要求,现将我省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2017年工作推进情况、存在的问题和2018年重点工作汇报如下: 一、2017年诊改工作推进情况 根据我省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安排,结合全省各地各校实际实况,现将2017年度我省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以下简称“诊改”)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面开展诊改工作业务学习 为把诊改工作落到实处,我省组织开展了两期职业院校管理人员跨省培训,强化对外学习交流。全省高职高专院校自主组织诊改工作相关人员以多种形式接受培训,学习包括常州工程职院、南京工业职院等诊改工作先进院校的典型经验;部分院校(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等)到北京麦可思公司参加了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培训班;部分院校(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娄底职业技术学院等)以请进来的方式,邀请全国诊改工作专家来校指导。利用承办两期全国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培训班契机,邀请杨应崧、袁洪志教授等全国诊改委专家,分别为市州教育局

职成科负责人和部分示范性中职学校负责人进行了诊改工作专题培训。长沙市组织了42所学校、130余名教学管理人员,参加了为期两天的中职诊改工作专题培训。 (二)基本形成校级诊改体系 全省高职高专均成立了院领导牵头的诊改工作小组,部分院校(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等)成立了专门负责诊改工作的统筹机构,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校级诊改实施方案。各高职高专校基本建立了院—处室—系部(专业)三级诊改工作队伍,在学院、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不同层面建立起完整且相对独立的自我质量保证机制,形成网络化、常态化、全覆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株洲、衡阳等市建立了中职教学诊改工作机制,组建了专门工作机构,制订了市级诊改工作方案。一大批省级示范性中职学校也陆续建立了校级诊改工作机制。 (三)积极开展诊改试点工作 一是启动6所高职诊改省级复核试点。统筹确定了包括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长沙卫生职业技术学院6所高职院校为我省首批高等职业院校诊改工作省级复核试点学校,并组织6所试点高职院校进行了多次专题研讨,了解各院校诊改工作实施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指导和协调院校诊改工作进度,阶段性总结和提炼职业院校诊改工作经验,为其他院校提供参考。二是积

《学前教育学》教学设计

《学前教育学》教学设计

《学前教育学》教学设计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学前教育学》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主干课程,是以《学前卫生学》、《学前心理学》《教育学》等基本理论及最新研究成果为基础,帮助学生掌握现代幼儿教育思想,全面理解幼儿园教育工作的一般规律,以达到提升学生教育理论素养素质,形成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分析教育现象,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为教学目标的一门教育应用学科,是理论性与实践性并举的基础理论课程。本课程在我院开设已有几十年的历史。 本课程最初称为《幼儿教育学》,是根据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幼儿师范学校教学计划》和《幼儿师范学校幼儿教育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编写的。主要是供中专层次的幼师使用的教科书。随着幼教改革的发展,大家认为,使用《幼儿教育学》这一名称显然与学前教育的实际情况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其名称被改为《学前教育学》,其内容体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由原来侧重于幼儿教育内容转化为更为0-6、7岁儿童教育内容。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综合学前教育学理论建设和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针对国内高职院校全日制学前教育专业缺乏适宜的《学前教育学》教材的现状,我们根据高职院校全日制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以构建高职高专层次学前教育专业《学前教育学》学科体系为目标,初步对《学前教育学》课程进行了涉及教材、教学方式、教学环节、教学手段等领域的改革,努力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初步掌握了本学科较为系统的知识和理论;学会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评价教育教学活动;能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观察、分析教学现象和幼儿学习活动。能帮助学生了解幼儿教育实际,培养他们热爱幼教事业的思想,学会审视、分析当前幼儿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具备从事幼儿园教育所必需的教育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 二.课程沿革 多年来,我们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积极进行课程改革研究,在完善课程体系、选用合适的教材、改革实践教学和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使该课程的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教改成果,使该学科成为一门受到学生喜爱的学科。 1、注意教学内容的更新,构建相对完善的学科体系 学前教育学是一门相对年轻的学科,由于建国以来我国长期实行两级师范教育体制,专科层次的学前教育学的教材建设相对来说是一个空白。鉴于这一情况,我们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借鉴此前学前教育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先进的实践经验,在教学中不断地尝试、探索,终于构建起了一个相对完善的学科体系,该学科体系容纳了当今国际、国内学前教育领域最新的教育理念、成功的教改经验和各具特色的教学模式,使教学内容具有创新性、时代性和丰富性,夯实了学生的教育理论基础。 2、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原则,积极改进实践教学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总结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总结 一、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 我校学前教育专业为提高竞争力,使培养的学生比同类专业的本科生有更多的幼教技能,比同类专科生有更多的专业特长,比幼师中专生有更高的文化层次,实施了学前教育专业分方向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拓宽学前教育专业内涵,走“特色化专业发展”道路,学前教育专业已经成为省内一流,国内教育理念先进的重点专业。发挥了音乐教育专业、舞蹈教育专业、美术教育专业的资源优势,确立了学前英语方向、学前早教方向、学前管理方向、学前健康保健方向的一专多能的应用性人才培养方向。 我们以服务地方学前教育和社会发展为落脚点,主动适应社会需要,遵循中等教育规律,对学生实施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技能培养与职业需要合理对接的可持续发展的培养策略。确立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立足本地区、面向全国、突出“思想品德高尚,专业基础扎实,职业技能突出,综合实践能力强,主动适应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复合式应用性人才。 二、课程体系和结构 以职业素质为核心构建课程体系,以培养应用性学前教育人才为目标设计课程结构,围绕着专业建设和市场需求,整合课程内容,以“教精、学实;够用、适用、能用、会用”为原则,把职业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以优势课程《奥尔夫音乐教学》、《幼儿

园纲要指导》、《幼儿礼仪课程》、《舞蹈》等精品课程建设为载体,把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分解落实到各个环节。依据《幼儿园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设置课程,确保学生具备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扎实的专业理论和过硬的职业技能。课程设置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包括理论和实践两大课程体系。按类型设置公共基础教育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方向课。 三、科目课程 学前教育专业拥有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幼儿园纲要指导》。有比较规范的学前教育专业科目课程、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学进度和实习大纲,有系统的符合学前教育专业应用性人才培养要求的课程体系,确立了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课、专业技能、职业能力拓展、五大模块。特别在教材编排方面,根据实用原则组织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教师组织编排教材。 四、教学环节 教师教学档案规范齐全,开设了学前教育专业综合性实践训练课程并具有规范的训练考核体系,即《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教育技能训练与培训方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教育技能考核方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教育技能考核标准》。改革了传统的《幼儿园纲要指导》的理论考试方式,采取了教学设计、摸拟教学、说课和教具制作分项考核。改革评价方式,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促进学生知识、技能与态度的良性发展,在横向

持续改进工作汇报

持续改进工作汇报 持续改进工作法作为不断提高组织管理效率、效能、实现企业管理方针和管理目标的方法,于去年在我公司全面展开。实施一年多来,我们深刻认识到它是一个查找工作问题,协调各口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经济成果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下面就我公司一年来开展的情况及效果向各位做以简要汇报: 一、方法具体,保证落实 至接到总公司《持续改进工作法》的通知后,我公司高度重视,成立了以王经理为组长,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的持续改进工作小组,并采取一文两档一会的方法,全面展开工作。一文即《十五公司持续工作实施办法》;两档是持续改进工作问题记录本,持续改进工作督查考核记录本;一会为每月五号的问题分析会。每星期办公例会,各部门负责人根据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提出需解决的问题及对解决问题的想法、需要协调的单位、人员。经过大家讨论后,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明确改进时间,制定相关负责人,由办公室登记上档,记入持续改进工作问题记录本。会后,在明确的改进时间之前,由持续改进小组考核员督促相关责任人,并将督促情况记入持续改进工作督查考核记录本。每月五号在持续改进工作会上,考核员公布督查、考核情况。予会人员对改

进不利的工作进行分析,再次制定解决方案,明确改进时间、责任人,记入问题记录本。办公室做好分析记录、整理并归纳确定的管理方法。对因相关责任人工作不利造成连续两次未完成持续改进工作给予警告和一定经济处罚。 二、规范工作规程,定岗定责,责任追究 在持续改进工作中,通过反映出的问题,我们不断规范岗位职责,使其明晰化,责任到人。在一次持续改进会上,有靠挂车主提出运费结算慢的问题,我们顺藤摸瓜查找原因。在工作中,运输返单的收集、汇总、核算、结算直接关系到我公司资金周转的效果。负责返单收集的人员还担负着核算、结算运费的工作,工作相当繁忙。在结算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有问题的返单及残单,因为没有具体的残单操作方法,致使残单被一味的积压,时间一长,甚至被遗忘,造成几十万元运费无法及时收回,影响靠挂车主的运费结算。找到症结后,马上安排专人收集、处理残单,订出改进时间,当月就结算残单20余万元。日常工作打破以往一人多管的被动局面,指定财务人员协助核算,结算。制定残单操作规程,定岗定责,责任到人,保证了有问题单据的收缴,结算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全员参与,职责落实 公司的任何一项工作都不是独立的,它需要各部门、各职工的配合和参与。考勤、卫生、劳动纪律等方面都要靠全

教育事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xx县教育事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推进我县工业化进程的迫切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能否把我县教育事业做大、做强、做优,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事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为此,我们对县教育事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对我县教育事业的基本情况,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等内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概况 xx县辖x个乡镇,xxx个行政村,总面积xxx平方公里,总人口xx万人。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 xx 所,其中小学xx 所,初中xx 所,普通高中、职业高中、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进修学校各xx所。全县现有幼儿园xx所。全县现有专任教师xx人,其中小学xxx人,初中xx人,普通高中xx人,职教中心xx人,特教学校xxx人,幼儿教师xx人。全县中小学在校生xxx人,其中小学xxx人,初中xxx 人,普通高中xxx人,职业高中xxx人,在校残疾儿童少年学生xxx 人。全县在园幼儿xx人。 二、我县教育事业发展现状 近几年,县委、县政府全面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把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振兴xxx经济的战略措施,教育事业规模

不断扩大,体系不断完善,服务经济社会能力不断增强,为改革和发展教育事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高度重视,积极担负县域内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责任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我县切实将教育工作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全县教育工作会议,分析情况,制定规划,研究措施。坚持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视、同期部署、同步考核。县委、政府两办督查室定期组织专项督导,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每学期组织召开一次全县教育工作会议,总结、部署全县教育工作。 理清思路,明确责任,充分落实了“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教师工资由县财政统一发放,教育人事调配由县教育局统一管理,中小学公用经费由财政统一拨付,县教育支付中心统一管理。严格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县、乡政府抓投入、抓建设、抓硬件;教育局及各学校抓管理、抓质量、上水平。为促进各项责任目标的落实,县委、政府主要领导经常深入基层,亲自调研,破解教育发展难题,确保全县教育工作健康、优质运行。 2、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1)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顺利实施。我县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快校舍建设进程。一是xxx迁建项目。该项目预计投资xx亿元、占地xxx亩,目前已经完成立项、选址、土地预审、设计与勘察招标等前期手续,一期工程力争年底前开工建设。二是城区xxxx小学新建项目。

自我诊断与改进报告800字

自我诊断与改进报告800字 自我诊断与改进报告800字_剖析自查整改自我诊断与改进报告800字 根据上级部门的安排,我有幸参加了此次苏州大学校长培训,培训中各位导师的教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见贤思齐,究竟我校的发展距离名校有多远,以下是我对我校的诊断报告,会诊出学校存在的优势和劣势,期望学校得到又快又好的发展。 一.学校基本情况小坝中学位于贵州毕节经济开发区小坝镇黄泥村,距毕节市市区26公里。学校始建于1994年,2000年被列为“国家贫困地区第二期工程项目”学校,2003年正式命名为小坝中学,是一所农村寄宿制中学。学校现有在校生1755人,寄宿生593人,共24个教学班级,教职工77人,专任教师75人。其中本科学历58人,专科学历19人,中学高级职称7人。学校占地面积25001.25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599平方米,绿化面积2150平方米,环境优美。 二.学校发展优势 1.地理位置优势位于镇政府所在地,交通便利。 2.人文优势传统文化大镇沉淀了丰厚的文化渊源。 3.队伍优势教师整体素质较高,人际关系和谐。

三.学校管理自我诊断分析学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边远学校,我作为校长是在xx年6月进入该校工作,发现学校存在如下的问题 1.教师队伍纪律松散,进取心不足,业务水平急待提高。 2.学生纪律习惯差,常规管理不到位。 3.校园环境差,安全问题突出。 4.教学常规管理欠有效落实,教研气氛不浓,教学质量下滑,学生流失现象严重。 5.缺乏鲜明的办学特色。 四.学校管理发展目标及措施。 一管理强校,加强制度建设,确保学校规范发展。 针对管理制度不完善,人员职责不明确,工作不到位的情况,迅速制订和完善了多项管理制度,明确各项工作要求和各类人员职责,理顺层级管理架构,确保学校秩序运转正常,以制度育人。在工作过程注意培养教师的主人翁精神,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发挥集体智慧,突破教育难题。 二强师办校,抓好两支队伍的建设。 建设高素质的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是办好学校和加强素质教育的根本,因此我始终将抓好两支队伍的建设作为校长的首要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针对领导班子自身存在问题重点树立“同心合力,荣辱与共,励精图治”的团队精神,大胆启用一

学前教育专业三年建设规划

附件2: 学前教育专业三年建设规划 一、指导思想 1.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市场,面向未来,面向幼儿园,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强化职业技能训练,突出学前教育专业特色,全面打造专业知识扎实、实践技能过硬的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师资。 2.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按照继承传统、发扬特色、体现创新的思路,建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培养方案,整合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积极吸收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从终身教育、素质教育、全面质量的观念出发,正确处理好合格与特色、统一与多样、传统与创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等关系,努力实现传授知识向教会学习和知识应用、教会做人的转变,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注重个性发展的教育思想。 二、专业建设目标 立足渝东南、面向西部地区,以培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扎实的学前教育基本理论知识,具有熟练的教学操作技能,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的专科层次幼儿教师。 立足渝东南五区县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农村,为中西部地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人力支持和智力保障,补充学前教育教师缺口和优质教育资源短板,培养渝东南五区县本土化教师,培养引进来、留得住,坚持为自己家乡幼教事业建设和服务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加强师资为重点,坚持科学发展观,突出以幼教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标的办学理念,注重内涵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水平。不断提高教师的学位、

职称、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打造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培养2--3名左右的校学术带头人、教学带头人、中青年专家,积极推进人才强系战略。稳固学前教育专业高职的招收人数、不断扩大招收高中起点的学生,提高办学效益。适时向省外延伸,提高招生标准,培养出素质高、理论扎实、应用能力强的专科生,力争到2020年学前教育专业在校学生达到1000人左右。 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从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入手,积极稳妥推进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面向市场、面向行业、面向地方经济建设,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质量求生存,强化实践教学,通过1~3年的努力,使本专业在校学生达到600人,专业教师达到30人,以及建设2-3门精品课程。 三、专业建设内容和主要措施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较高的文化科学素养、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学前教育的知识和技能,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扎实的保教能力,能够在幼儿园、托儿所等学前教育机构从事教育教学及管理、在社区从事学前教育及社会服务,勇于创新,身心健康的幼儿教师和其他学前教育工作者。努力培育能够满足渝东南地区农村适龄儿童和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城镇新增适龄儿童入园需求。 (二)重视教材建设,优化教学内容 1.选用国内目前的优秀教材; 2.鼓励自编特色教材;做好与教材配套的习题等教学辅助材料的编写和引进工作。 3.改革“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展“多形式的交互交流”教学模式,把一些专业课堂教学带进专业领域,把行业专家请进课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