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季度护理不良事件

第四季度护理不良事件
第四季度护理不良事件

护理不良事件汇总通报2015年第四季度

谷城县人民医院护理部

2016年1月6日

2015年10月14日上午10时30分,星期二,患者,女,37岁,因“混合痔”入院,治疗班护理人员在配置青霉素皮试液时误将10%氯化钠溶液当成0.9%氯化钠溶液,导致病人皮试结果为阳性。经查对发现错误后重新配制皮试液并更换皮试位置重新做皮试,结果为阴性。

定性:无后果事件

原因分析:

1、七对不到位。

2、责任心欠缺。

3、未按三查七对的操作流程来做。

4、此事件属于轻度护理责任差错,操作护士责任心不强造成。

工作中皮试、输液操作很常见,发生差错是不允许的,应该属

于操作者责任心不强,未能严格三查七对造成的。

5、听似、看似、同一药品不同规格药品管理不到位。无明显标识,未分开存放。

科室处理意见及整改措施:

1、全科集中分析讨论。

2、护理人员加强核对及相关操作规程的学习。

3、当事人向患者本人道歉,取得谅解。

4、科室将听似、看似、同一药品不同规格标识醒目,分开存放。

2015年10月22日,16时30分,办公班护理人员处理医嘱时为了节省时间,医生所开医嘱先登记,再一起保存,导致将病人姓名登记错误,发现错误后及时和医生沟通,最后医护人员一起给病人做好解释,最终取得病人谅解。

定性:无后果事件

原因分析:

当班护理人员违反了医嘱操作流程,转抄时核对不认真。

科室处理意见及整改措施:

1、组织全科人员学习,与医生沟通,规范开具医嘱顺序和类型。优化处理医嘱流程。

2、坚决杜绝习惯性执行医嘱,平时要养成认真核对医嘱的好习惯。

2015年10月26日10时,患儿男,1岁,因“腹泻”入院,医生开的医嘱“思密达”口服,办公班护士执行医嘱时未登记到“口服药”本,致该口服药未发给患儿,医生查房时发现病人未服用该药,当即找出该药发给了患儿。未对患儿的病情造成影响。

定性:无后果事件

原因分析:

当班护理人员违反了医嘱操作流程,转抄时核对不认真。

科室处理意见及整改措施:

1、组织全科人员学习,优化处理医嘱流程。

2、坚决杜绝习惯性执行医嘱,平时要养成认真核对医嘱的好习惯。

护理不良事件4: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事件

患者张成平,男,29岁,于2015年10月1日因“精神分裂症”收住入院,于2015年10月10日凌晨2:55分护士巡视病房时发现患者用衬衣结成绳套自缢于病房窗户栏杆上,立即将其救下,行心肺复苏术,于凌晨4:48分宣布死亡。

定性:警告事件

原因分析:

1、风险意识不够,有交班记录未及时查看,口头也未重点强

调。

2、家属陪护未强调其陪护职责,对陪护的要求不严,未做到

24小时形影不离。

3、对消极患者的敏感度不够,风险意识淡薄,这类患者要远

离有隐患的地方,未及时作床位调整。

科室处理意见及整改措施:

1、科室讨论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2、科室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均要加强,共同协作、防范意外事

件的发生。

3、对消极患者的言语、行为要引起重视,加强防范,心理治疗

要加强。重病人安置床位时不能放在窗户边。

4、切实落实夜间巡视病房制度,楼上楼下两人同时巡视,凌晨

0-5点每1小时一次,晚上9点之前病人要集中在活运室活

动。

护理不良事件5:静脉输血外渗

患者男,74岁,因“肾衰竭,肝硬化”入院,于2015年10月23日13时30分,患者足部肿胀,建立静脉输血通道未发现明显肿胀,输血一小时后发现足部肿胀明显,局部皮肤呈现紫红色斑块状面积约10×10cm。即将留置针拔除,更换输液部位,外渗肿胀部位未作特殊处理送至血透室行血液透析。五小时后回病房行硫酸镁湿敷+喜疗妥药膏外涂,第二天肿胀消失,但仍有明显的淤斑,病人诉外渗部位无不适反应。

定性:无后果事件

原因分析:

当班护理人员没有切实落实操作规程,输液、输血病人及时

巡视病房。

科室处理意见及整改措施:

1、该事件在晨会或周会向全科人员通报,要求护理人员经引

以为戒。

2、对特殊病人(高度水肿致输液困难、过度活动、输注特殊

药物)要加强巡视。

护理不良事件6:尿管脱落

患者,男,60岁,因“肠梗阻”入院,于2015年11月20日8 30分,患者自行将尿管拔出,当班护士发现后立即报告医生,查看患者尿道有无损伤,更换尿管重新行留置导尿术,留置尿管。

定性:无后果事件

原因分析:

1、责任护士健康宣教不到位,没有向患者解释留置尿管的目的和注意事项,未引起患者及家属的重视。

2、护理人员巡视病房不到位。

科室处理意见及整改措施:

1、全科集中分析讨论各种导管脱落的原因,制订完善的护理措施。

2.、对当事人进行批评教育,加强学习。

3、重视宣教加强护患沟通,可制成图文并茂的的宣传小册子,使患者及家属易于理解接受。

护理不良事件7:口服药剂量错误

患者男,因“高血压、冠心病“收入院。于12月15日下午开具医嘱厄贝沙坦分散片75mg(半片)QD,当班护理人员在发药时将服法写在药盒上,错写为每早2片,第二天早晨查房时医生及时发现,未酿成不良后果。

定性:无后果事件

原因分析:

1、当班护理人员不了解患者的病情,对患者为什么吃该药的原因

不清楚,只是机械地执行医嘱发药。

2、护士发药是没有认真进行三查七对,仅凭自已的主观印象发药,

而导致发药错误。

科室处理意见及整改措施:

1、理人员责任心的培养。

2、发放口药服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打破定势思维,杜

绝药品的发放错误。

患者男,因“高血压、冠心病“收入院。于12月15日下午开具医嘱厄贝沙坦分散片75mg(半片)QD,当班护理人员在发药时将服法写在药盒上,错写为每早2片,第二天早晨查房时医生及时发现,未酿成不良后果。

定性:无后果事件

原因分析:

1、当班护理人员不了解患者的病情,对患者为什么吃该药的原因

不清楚,只是机械地执行医嘱发药。

2、护士发药是没有认真进行三查七对,仅凭自已的主观印象发药,

而导致发药错误。

科室处理意见及整改措施:

1、加强护理人员责任心的培养。

2、发放口药服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打破定势思维,杜

绝药品的发放错误。

患者,女,72岁,因“带状疱疹”在皮肤科住院。在家中上厕所时不慎跌倒。,扶起后意识清楚,无不适,头颅CT显示无异常。定性:无后果事件

原因分析:

1、护士缺乏患者外出跌倒的危险防范意识。

2、患者入厕所,家属没有全程陪同,尤其是患者长时间蹲厕及起身时要扶好患者。

3、厕所没有蹲厕时及起身时要扶好患者。

科室处理意见及整改措施:

1、进行相关案例分析学习,强化护士跌倒的危险防范意识,及时

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再次发生此类事件。

2、入院后立即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宣教,即使入厕也需陪伴。

3、认真做好危险评估,如患者存在任何一项跌倒危险,不管评估

分值高低,都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

患者,男,40岁,因“混合痔”入院。主管医生开具临时医

嘱“0.9%NS250ml加维生素C2g”,静脉滴注,当事人执行电脑

医嘱后,未打印瓶贴,导致患者未输此组液体已拔针。向该患者

道歉,征得患者同意后,再次给患者输液。

定性:无后果事件

原因分析:

1、办公班护理人员上午临时医嘱太多,未切实落实三查七对(打

印瓶贴后再次核对)。

2、责任护士对所负责患者治疗护理不清楚。

科室处理意见及整改措施:

1、办公班护士执行医嘱时要切实落实三查七对。

2、办公班护士下班前应对当日的医嘱全部核对。

3、责任护士要参与分管病人的医生查房,及时了解分管病人的病情及治疗。

患者,女,35岁,因“肠梗阻”入院。主管医生开具临时医

嘱“肥皂水灌肠一次”,当事人执行医嘱后,未做特殊标记,也未向该患者的专业护士转告,导致患者未进行肥皂水灌肠。向该患者道歉,征得患者同意后给患者进行肥皂水灌肠。

定性:无后果事件

原因分析:

1、办公班下班之前未认真核对今日的特殊医嘱完成情况。

2、医嘱执行人未向责任护士传达特殊治疗。

3、责任护士对所负责的患者特殊治疗不清楚。

4、护士长对科室特殊治疗未制定合理流程。

科室处理意见及整改措施:

1、办公班下班之前要认真核实今日特殊医嘱,以防医嘱做后未执

行。

2、做好护士与护士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医嘱执行人必须向责任护

士传达所执行的特殊医嘱,以免遗漏。

3、责任护士加强责任心,对所管病人的特殊治疗做到心中有数。

4、护士长应完善特殊治疗医嘱处理流程,降低出错率。

护理不良事件12:如厕时跌倒

患者,女,73岁。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因家属临时离开,自己尝试起身去卫生间,起身过程中拖鞋太滑站立不稳摔倒在地上,导致右踝部骨折。夜班护士床旁交接班及时发现,立即扶起患者,轮椅运送,行相关检查。进行右踝部石膏固定术,并安抚患者及家属。

定性:无后果事件

原因分析:

1、专业护士缺乏跌倒的危险防范意识,未做好防坠床、防跌倒警

示工作,未悬挂警示标示。

2、对特殊治疗的患者,入院后做好宣教,患者及家属对及有可能

发生的跌倒危险认识不足。

3、护士过分依赖陪护人员,未在生活上给与需要的协助,未交会

病人使用呼叫器。

科室处理意见及整改措施:

1、组织科室人员进行相关案例分析学习,强化护士跌倒的危险防

范意识,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再次发生类似事件。

2、入院后立即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告知陪护不能离开患者,

尤其下床如厕,若家属离开时,应按呼叫器通知护士。

3、特殊患者班班交接,交接时再次告知患者及家属风险防范措施,

交会患者使用呼叫器,并随时做好

患者,男,63岁。因“上消化道出血”入院,患者不能耐受留置尿管,将尿管自行拔除。事情发生后,当班护士立即通知医生查看有无尿道损伤,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有无血尿情况。未造成不良后果。

定性:无不良后果

原因分析:

1、护士巡视病房不及时。

2、健康宣教不到位。

科室处理意见及整改措施:

1、科室对当事人提出批评。

2、科室开会讨论学习,深入分析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避免此类

事情再次发生。

3、对留置尿管的病人及家属加强宣教,讲解留置尿管的必要性。

4、护士加强巡视病房,仔细凝听患者的感受,如有不适,及时告

知医生。

患者,男,61岁。因“下颌骨骨折”入院,手术后入住ICU,从ICU接回后输液通畅,留置针连接完好,更换17AA氨基酸250ml+10%KCL7.5ml时,未控制滴速。拔针后发现输液部位发红,微肿,立即给予硫酸镁湿敷,未造成不良后果。

定性:无不良后果

原因分析:

1、危重病人管理不到位。

2、与ICU交接不仔细。

3、巡视病情观察病房不到位。

科室处理意见及整改措施:

1、加强危重病人管理,严格控制高浓度液体滴速。

2、巡视病房仔细,认真,不能只看滴速,还应观察输液部位是否

红肿。

3、与ICU交接时应应仔细询问病人用药情况。

患者,男,58岁。因“左内外踝骨折”入院,护士在评估时得知患者当天饮酒,医生开青霉素皮试未做,告知医生取消此医嘱,医生未立即执行。于12月29日医生开医嘱0.9%氯化钠250ml+头孢噻钨钠3g静滴(于12月30日术中用)。未取消。医生又开医嘱用0.9%氯化钠250ml+磷霉素4g静滴。执行医嘱护士没有认真查对。12月30日把药配好后交给麻醉师。5分钟后发现未做皮试立即通知麻醉师。药物未开始使用,未造成不良后果。

定性:无不良后果

原因分析:

1、接诊医生对病人病史询问不详细。

2、护士查对医嘱不仔细。

3、医生开医嘱不正确,护士发现后没有追踪。

科室处理意见及整改措施:

1、平时工作中,做好医、护沟通。

2、组织科室人员讨论学习,优化处理医嘱流程。

3、坚决杜绝习惯性执行医嘱,平时要养成认真核对医嘱的好习惯。

患者,女,56岁,因“左面部囊肿”入院,患者输液过程中,向后靠,带动输液管,导致接头部位脱落,液体外漏,及时发现更换床单和输液管道,未造成不良后果。

定性:无不良后果

原因分析:

1、护士巡视病房不及时,未立即发现问题。

2、操作前未仔细检查输液管连接是否紧密。

科室处理意见及整改措施:

1、组织全科讨论,找出问题,通报批评。

2、各班护士及时巡视病房,及时发现问题。

3、严格落实操作规程,加强输液管理。

患者,男,25天。因“新生儿肺炎”入院。白班护士分工合作为患儿进行新入院各种治疗,漏执行箱式吸氧。大夜班,小夜班护士交接班时也为发现,导致患儿入院后13小时未吸氧,次日晨间交班发现,立即给予吸氧,在此期间患儿未发生不良反应。

定性:无不良后果

原因分析:

1、护理人员未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

2、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慎独意识差。

3、新病人接待流程不合理,未落实首诊负责制。

4、护士长管理不到位。

科室处理意见及整改措施:

1、组织全科室学习并考核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

2、组织科室讨论,提高警惕,避免类似错误发生。

3、优化新病人接待流程,落实首诊负责制。

4、护士长加强管理,细化每日检查内容。

护理部综合分析意见:

本季度护理不良事件发生17例,分析发生特点分析

一、类型:

A、管道脱落2例:其中尿管2例。

B、核对、治疗、用药、医嘱执行错误9例:医嘱执行错误3例、

口服药剂量错误1例、输液错误1例、用药错误2例、漏做医嘱1例、漏执行医嘱1例

C、输液、输血外渗3例:静脉输血外渗1例、输液外渗1例、

液体外漏1例

D、跌倒2例:家中跌倒1例、如厕时跌倒1例

E、自杀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事件1例、

警告事件1例,无后果事件16例,

二、发生不良事件的人员结构和时间:

人员结构:主管护师3人,护师3 人,护士11 人。

发生时间:白班15件,夜班2件。

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剖析

管理因素、认知因素、行为因素、患者因素、其他因素

一、管理因素:管理者对薄弱环节督导不到位,培训力度不够。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未引起重视。发生问题没有组织讨论,同样的问题重复出现,护理人员未从根本上接受不良事件上报的意义,文化氛围和核心理念没有形成,出现漏报、瞒报。需要管理者深入思考。

二、认知因素:护士长管理不到位,存在死角;护士责任心不强,对

简单问题不重视;评估不到位;风险意识差;医患沟通不足。

三、行为因素:观察不到位;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未严格执行医嘱;未及时巡视病房;操作流程不严格。

四、患者因素:遵医行为差;安全意识差;无家属陪护。

护理不良事件防范的重要性:护理不良事件的防范是护理质量管理重点,是保证护理质量,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的需要。护理安全是不可忽视的永恒话题,是衡量医院护理管理水平高低的准绳。实现护理安全“零缺陷”是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永恒的主题。

护理不良事件防范及持续改进措施

1、加强安全教育,提高护理风险防范意识:提高护士风险和综合素质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的根本途径。树立职业安全意识,强化“病人第一,安全第一”的职业理念。护理部每季度进行一次护理安全教育培训,各科室平时也要将这一工作贯穿到日常管理工作中。

2、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①主动学习与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工作责任心。②严格执行护理人员执业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③重视继续教育培训,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④强调新技术、新设备的全员操作培训、考核⑤定期组织理论、操作考试,以老带新。⑥难度大、风险高的操作由资深护士完成。

3、提高对高危患者的观察能力:①重点观察:患者年龄、既往史、活动能力、意识状况、视力听力、情绪、心理,对高危人群,增强巡视频率。②高度关注:危重、手术、新入院、老年、心理障碍(重度烦躁,不明原因入睡困难)潜在医疗纠纷的患者。以科室为单位加

护理不良事件记录本

护理不良事件记录本 医院 科室 年度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护理不良事件就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得对患者不安全得、增加痛苦与负担得事件;护士不希望发生得、未预计到得事件;可能引发纠纷,造成事故得事件。包括给药错误、输血输液反应、治疗不及时、针刺伤、院内压疮、烫伤、割伤、烧伤、跌倒、坠床、药物外渗、管道滑脱、标本错误、暴力行为、咬破体温表、失窃、蓄意破坏、医疗材料故障、仪器故障、争吵/打架等。一、报告范围: 凡在医院内发生得或在院外转运病人时发生得不良事件均属主动报告得范围。 二、不良事件分级: Ⅰ级事件(警告事件):非预期得死亡,或就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 Ⅱ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就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得病人机体与功能损害。 Ⅲ级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虽然发生了错误事实,但未给病人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 Ⅳ级事件(隐患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但未形成事实、 三、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程序: 1、一般不良事件(Ⅲ、Ⅳ级事件):立即报告护士长,24—48小时内填报《护 理不良事件报告单》上报护理部。 2、严重不良事件(Ⅰ、Ⅱ级事件):当事人立即报告护士长、科主任或总值 班,同时上报护理部,由护理部核实结果后上报分管院领导,护士长于6小时内填报《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 四、报告形式:

1。口头报告: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时,知情人员立即向护士长、科主任、总值班、护理部口头报告事件情况、 2、书面报告:知情人员书面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上报护理部。 五、奖罚机制: 1.鼓励自愿报告,对主动报告且积极整改者,适当给以奖励,并按照报告 人得意愿对报告人行为给予保密。 2。对不良事件首先提出建设性意见得科室或个人给予适当奖励。 3。隐瞒不报经查实,给予扣奖金处罚;由此引发得纠纷或事故按本院医疗纠纷处置办法处理。 六、护理不良事件得防范及处理 1。有护理风险防范制度及措施,对护理质量定期进行分析及改进。 2、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应及时评估事件影响,所在科室及护理部积极采取有 效措施,尽量减少或消除不良后果。 3.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科室应妥善保管有关记录、标本、化验结果及相关 药品、器械等,不得擅自涂改、销毁、 4。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所在科室认真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护士长应对事件发生过程及时调查,在一周内组织科内讨论,分析原因、影响因素及管理等各个环节,提出改进意见及方案并呈交护理部,跟踪改进措施落实情况并评价效果。 5。护理部应及时组织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对发生得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并提出整改建议及处理意见,返回给科室并督促改进。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流程

护理不良事件案例分析

护理不良事件案例分析报告 病区:xx病区 讨论时间:xxxxxxx 不良事件名称:住院病人跌倒 主持人:xxxxx 参加人员:xxxxx,xxxx 1、病人基本情况介绍: xxx床,xxx,女,23岁,因孕足月下腹阵痛5小时于2011xxxx 入院。入院诊断:G1P0孕38W+3d LOA 临产;产后诊断:G1P1孕38W+4d LOA 平产活婴。 2、事情经过: 产妇xxx,于xxxx年1月8日晚上18时30分平产分娩,20时30分轮椅返回病房,嘱尽早解小便。于23时,起床到卫生间自解小便,从便器上站起时突感头晕跌倒在地,致左脸颧骨处皮肤轻微擦伤。主诉:感脸颊部疼痛3分,无恶心、呕吐,轻微头晕,无头痛。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约0.25cm,对光反射灵敏,测P:76次/分,R:20次/分,BP:110/70mmHg。医嘱予碘伏消毒伤处皮肤,并用无菌纱布覆盖,头颅CT,密切观察血压、意识2小时。患者拒做头颅CT,嘱其安心卧床休息,小便暂用便盆,变更体位时动作易缓慢,家属加强陪护,如有恶心、呕吐、头痛症状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3、护士长调查经过: 当班护士在产妇返回病房时曾经详细宣教:产后体虚,起床时

家属予以扶持,体位从低到高时可能头晕,等适应后再走路。产妇及家属示理解,但未引起足够重视,导致产妇从厕所出来时跌倒。事情发生时夜班护士正在巡视其他病房。 讨论: 一、针对该病人跌倒分析原因如下: 1)产妇体虚,长时间消耗而进食少,卧位时间过长,产时消耗过大2)病房内无卫生间,地面潮湿,光线不足。 3)病人及陪护的安全防范意识不够,未及时搀扶。 4)护士的健康宣教不够细致和深入。 5)护理风险管理中未及时评估。 二、整改措施: 1.在心理上、精神上给予产妇和家属支持和抚慰,让他们认识到因为产程中的消耗,产后普遍体虚,变更体位时容易头晕跌倒,但并不是疾病表现,这样一方面使其重视,另一方面消除其紧张情绪; 2加强护理人员健康宣教能力的培训; 3.改造卫生设施; 4.强化护理安全服务意识,让科内所有护士对跌倒防范有足够的重视,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发生。 5.科室重点加强对本科疾病的常规培训,制订专科疾病护理常规,定期组织培训学习。组织护士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各项规章制度、

护理不良事件内容及预防措施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由于医疗护理行为造成患者死亡、住院时间延长,或离院时仍带有某种程度的失能,分为可预防性不良事件和不可预防性不良事件。 不良事件类型 (1)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以及其他与病人安全相关的护理意外; (2)诊断或治疗失误导致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非正常死亡、严重功能障碍、住院时间延长或住院费用增加等医疗事件; (3)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或输血不良反应; (4)因医疗器械或医疗设备的原因给患者或医务人员带来的损害;(5)因工务人员或陪护人员的原因给患者带来的损害; (6)严重院内感染; (7)门急诊、保卫、信息等其他相关不良事件。 护理不良事件内容及预防措施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工作中,不在计划中、未预计到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常称为护理差错和护理事故。为准确体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内涵及减少差错或事故这种命名给护理人员造成的心理负担与压力,科学合理对待护理缺陷,所以现以护理

不良事件来进行表述。造成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护理工作中责任心不强,不遵守规章制度、违反操作规程或技术水平低而发生的,对病人直接或间接产生了影响。 1?护理不良事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查对制度不严?因不认真执行各种查对制度,而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出现的不良事件仍占较高比例。具体表现在用药查对不严,只喊床号,不喊姓名,致使给患者输错液体或发错口服药。只看药品包装,不看药名,查药名看字头不看字尾,对药品剂量查对不严,对用法查对不严,对浓度查对不严,在临床上极易引起不良后果。 ?不严格执行医嘱?表现在盲目的执行错误的医嘱,违反口头医嘱的规定,错抄漏抄医嘱,有时凭借主观印象,未能及时发现病人用药剂量的更改而对病人造成影响。对医嘱执行的时间不严格,包括未服药到口或给药时间拖后或提前2小时,错服、漏服、多服药,甚至擅自用药。有的漏做药物过敏试验或做过敏试验后,未及时观察结果,又重做者,抢救时执行医嘱不及时等。 ?药品管理混乱?表现在几种药品混放,毒麻药与一般药品混放,注射药与口服药混放,内用药与外用药混放,药品瓶签与内装药品不符,药品过期,需冷藏药品未放冰箱保存等管理失误引起护理不良事件发生。 ?不严格执行护理规章制度和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不严格执行护理分级制度,表现在不按时巡视病房,观察病情不仔细,护理

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培训记录

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相关内容培训记录 培训时间: 地点: 培训人: 参加人员: 培训内容: 一、定义 凡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手术部位或识别错误,烫伤以及其他与病人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均属于护理不良事件。 二、分类 (一)惩罚性不良事件: 1、静脉与非静脉给药错误、抽血错误、各类治疗及检查错误等。 2、因护理行为不执行工作制度与流程,导致病人发生脱管、外渗、跌倒、烫伤、压疮、坠床、自杀、走失、投诉等,造成病人损害或对医院造成不良影响。 3、病人发生脱管、外渗、跌倒、烫伤、压疮、坠床、自杀、走失、投诉等护理不良事件,虽然未造成病人损害或对医院产生不良影响。但科室护士、护长不按时报告。 (二)非惩罚性不良事件:病人发生脱管、跌倒、烫伤、压疮、坠床、自杀、走失、投诉等,但未造成病人损害或对医院产生不良影响。 三、根据事件结果,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事故管理小组参考以下分级标准讨论进行评定。

1、分级标准 0级:事件已发生,但在执行前被制止。 1级:事件已发生并执行,但未造成伤害。 2级:轻微伤害,生命体征无变化,需进一步临床观察及简单处理。3级:中级伤害,部分生命体征有变化,需进一步临床观察及简单处理。 4级:重度伤害,生命体征明显改变,需提升护理级别及紧急处理。5级:永久性功能丧失。 6级:死亡。 2、评定 (1)0级:非惩罚性不良事件 (2)1级:按护理不良事件C级处理 (3)2级:按护理不良事件B级处理 (4)3级:按护理不良事件A级处理 (5)4-6级:参考同类事件,按医院相关制度处理。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1)在护理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遵守护理服务职业道德。 2)各护理单元有防范处理护理不良事件的预案,预防其发生。 3)各护理单元应建立护理不良事件登记本,及时据实登记。 4)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要及时评估事件发生后的影响,如实上报,并积极采取挽救或抢救措施,尽量减少或消除不良后果。 5)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有关的记录、标本、化验结果及相关药品、器械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 6)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的报告时间:当事人应立即报告值班医师、科护士长、区护士长和科领导。由病区护士长当日报科护士长,科护

护理不良事件记录本

. 护理不良事件记录本 医院 科室 年度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对患者不安全的、增加痛苦和负担的事件;护士不希望发生的、未预计到的事件;可能引发纠纷,造成事故的事件。包括给药错误、输血输液反应、治疗不及时、针刺伤、院内压疮、烫伤、割伤、烧伤、跌倒、坠床、药物外渗、管道滑脱、标本错误、暴力行为、咬破体温表、失窃、蓄意破坏、医疗材料故障、仪器故障、争吵/打架等。 一、报告范围: 凡在医院内发生的或在院外转运病人时发生的不良事件均属主动报告的范围。 二、不良事件分级: Ⅰ级事件(警告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 Ⅱ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病人机体与功能损害。 Ⅲ级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虽然发生了错误事实,但未给病人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 Ⅳ级事件(隐患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但未形成事实。 三、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程序: 1.一般不良事件(Ⅲ、Ⅳ级事件):立即报告护士长,24-48小时内填报《护 理不良事件报告单》上报护理部。 2.严重不良事件(Ⅰ、Ⅱ级事件):当事人立即报告护士长、科主任或总 值班,同时上报护理部,由护理部核实结果后上报分管院领导,护士长于6小时内填报《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 四、报告形式: 1.口头报告: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时,知情人员立即向护士长、科主任、 总值班、护理部口头报告事件情况。 2.书面报告:知情人员书面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上报护理部。

五、奖罚机制: 1.鼓励自愿报告,对主动报告且积极整改者,适当给以奖励,并按照报告 人的意愿对报告人行为给予保密。 2.对不良事件首先提出建设性意见的科室或个人给予适当奖励。 3.隐瞒不报经查实,给予扣奖金处罚;由此引发的纠纷或事故按本院医 疗纠纷处置办法处理。 六、护理不良事件的防范及处理 1.有护理风险防范制度及措施,对护理质量定期进行分析及改进。 2.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应及时评估事件影响,所在科室及护理部积极采取有 效措施,尽量减少或消除不良后果。 3.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科室应妥善保管有关记录、标本、化验结果及相关 药品、器械等,不得擅自涂改、销毁。 4.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所在科室认真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护 士长应对事件发生过程及时调查,在一周内组织科内讨论,分析原因、影响因素及管理等各个环节,提出改进意见及方案并呈交护理部,跟踪改进措施落实情况并评价效果。 5.护理部应及时组织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对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 析,并提出整改建议及处理意见,返回给科室并督促改进。

2017年护理不良事件分析

2017年度护理不良事件分析 为发现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对安全隐患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有效、可行措施,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现将2017年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系统分析。本年度共上报护理不良事件23例,现与2016年在各科上报数量、事件级别以及事件类型方面对比如下: 一、2017年护理不良事件按上报科室统计:

说明:外一科、手术室、外二科、眼耳鼻喉科、内一科不良事件上报较2016年增加;急诊科、产房、内三科、儿科上报数量减少。 二、按事件级别统计:

说明:2017年与2016年相比:无不良后果事件增加,隐患事件减少三、2017年护理不良事件按事件类型统计 类型给 药 事 件 导 管 滑 脱 皮 肤 烫 伤 压 疮 事 件 跌 倒 事 件 其它事件 手 术 延 迟 检 查 延 迟 做 遗 漏 治 疗 器 械 准 备 不 足 留 置 针 封 管 缝 合 针 迸 离 手 指 擦 伤 物 品 清 点 意 外 皮 肤 划 伤 数 量 43321211111111

说明:2017年与2016年相比:在给药事件、坠床跌倒事件方面改进有成效,其中给药事件改进最为明显;2017年新增压疮事件、皮肤烫伤事件;其它事件2017年发生例数也比2016年增多,其中物品器械准备不足两年均发生 。 四、按当事人层级统计: 层 级 N1级护士 N2级护士 N3级护士 总 计 发生频数 15人次 10人次 1人次 26人次 五、按事件发生班次统计: 以上各类分析综合汇总如下: 班次 发生频数 白班 2次 早班 2次 主班 6次 夜班 13次 总计 23次

2014年护理不良事件总结分析

2014年护理不良事件总结分析 为进一步增强护理人员安全意识,消除安全隐患,提高服务质量,降低和防范医疗风险,确保医疗安全。现将本年度不良事件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持续改进措施,使广大护理人员认识到落实护理规范、制度的重要性,增强防范意识,确保患者安全,使我院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要求全院护理人员从不良事件中汲取深刻的教训,做到举一反三,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具体总结工作如下: 一、 总体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一) 本年度共有护理不良事件53例 815% 治疗错误事件 1223% 医疗检查事件 8其他事件1121% 19%

不良事件(二)、2014年各科室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情况:

二、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 三、改进措施: (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是预防护理不良事件的有效措施。在护理工作中,一方面护士自身要有安全意识,有一定的责任心,各项操作应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原则,实行双核对,反问式核对,采取两种以上方式核对患者的身份,有创操作要和患者双向确认无误后才能执行;另一方面,鼓励团队协作,在繁忙的工作中互相提醒,唤起有意注意,对护理人员来说,执行任何一项护理

技术操作时,必须在有意注意的状态下才能保质保量完成护理任务。 (二)、合理安排护理人力资源:上午是护理不良事件的高发时段,护士长应从组织上重视人员配置的改善。按卫生部优质护理要求,每名护士分管患者数应≤8人,护士才能有更多的时间直接护理患者,加强对患者的评估,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真正按照患者的需求,各科实行弹性安排护理人力资源是降低护理风险,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的有效途径。护士长应科学测算每个时段护理工作量,根据工作量合理有效安排护理人力,充分挖掘现有人力。此外,对高年资护士、身体不适的护士、情绪波动的护士给予关心,实施“以人为本”的护理柔性管理,满足护士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需求,做到关心人与关心工作并重,将其思想感情与工作联系起来,激发其自我管理意识。防止负性情绪给护理工作带来的不良影响。 (三)、加强工作中评估和沟通工作的及时性、有效性。善用各种告知书和评估量表。(入院病人告知书、住院病人跌倒、坠床风险评估表、住院病人管道滑脱风险评估表、Braden评分表以及住院患者健康教育评价表等) (四)、加强带教老师的工作责任心。带教老师要加强自身业务能力的培养与学习,包括带教的方式、方法。带教老师要做到放手不放眼。告知护生如有疑问(病人或家属),一定要核查清楚才能执行,不要主观臆断。 (五)、加强教育培训:护士的素质和能力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直接联系,各科护士长要做好新护士、低年资护士、进修护士和实习护生基本的及专科的理论知识、技能的教育培训。护理部可以循序渐进地安排相应的讲座,强化责任意识、法律意识、质量意识、风险意识,定期进行技能培训并不定期进行抽查,让每位护士真正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护士长可根据护理部教育培训的内容在科

护理不良事件管理详解

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激励机制 一、不良事件的定义 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计划内的跌倒、坠床、压疮、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 二、不良事件报告的意义 通过报告不良事件,及时发现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可有效避免护理差错与纠纷的发生,保障病人安全,不良事件的全面报告,有利于发现医院安全系统存在的不足,提高医院系统安全水平,促进医院及时发现安全事故隐患,不断提高对错误的识别能力,不良事件报告后的信息共存,可以使相关人员从他人的过失中吸取经验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三、护理不良事件的范围 1、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压疮、坠床、跌倒、导管滑脱、用药失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护理意外。 2、因护理操作失误导致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住院时间延长或住院费用增加等。 3、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或输血不良反应。 4、严重院内感染。 四、不良事件报告原则 非惩罚性、主动性报告的原则:护理部鼓励护理人员主动、自愿报告不良事件,包括本人的或本科室的,也可报告其他人或其他科室的,可以实名报告,也可匿名报告,对主动报告的科室和个人的有关信息,护理部将严格保密。 五、上报内容 包括患者一般资料,不良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不良事件项目分类、发生的主要原因、采取的措施、患者损害的严重程度及后果和改进措施。上报形式以个人或科室为上报单位。 六、上报形式 1、口头报告: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时,护理人员应立即向护士长、科主任、总值班、护理部口头报告事件情况。 2、书面报告:护理人员书面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 3、网络报告:护理人员登录内网,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电子表格,

护理不良事件记录本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对患者不安全的、增加痛苦和负担的事件;护士不希望发生的、未预计到的事件;可能引发纠纷,造成事故的事件。包括给药错误、输血输液反应、治疗不及时、针刺伤、院内压疮、烫伤、割伤、烧伤、跌倒、坠床、药物外渗、管道滑脱、标本错误、暴力行为、咬破体温表、失窃、蓄意破坏、医疗材料故障、仪器故障、争吵/打架等。 一、报告范围: 凡在医院内发生的或在院外转运病人时发生的不良事件均属主动报告的范围。 二、不良事件分级: Ⅰ级事件(警告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 Ⅱ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病人机体与功能损害。 Ⅲ级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虽然发生了错误事实,但未给病人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 Ⅳ级事件(隐患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但未形成事实。 三、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程序: 1.一般不良事件(Ⅲ、Ⅳ级事件):立即报告护士长,24-48小时内填报《护 理不良事件报告单》上报护理部。 2.严重不良事件(Ⅰ、Ⅱ级事件):当事人立即报告护士长、科主任或总 值班,同时上报护理部,由护理部核实结果后上报分管院领导,护士长于6小时内填报《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 四、报告形式: 1.口头报告: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时,知情人员立即向护士长、科主任、总 值班、护理部口头报告事件情况。

2.书面报告:知情人员书面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上报护理部。 五、奖罚机制: 1.鼓励自愿报告,对主动报告且积极整改者,适当给以奖励,并按照报告 人的意愿对报告人行为给予保密。 2.对不良事件首先提出建设性意见的科室或个人给予适当奖励。 3.隐瞒不报经查实,给予扣奖金处罚;由此引发的纠纷或事故按本院医疗 纠纷处置办法处理。 六、护理不良事件的防范及处理 1.有护理风险防范制度及措施,对护理质量定期进行分析及改进。 2.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应及时评估事件影响,所在科室及护理部积极采取有 效措施,尽量减少或消除不良后果。 3.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科室应妥善保管有关记录、标本、化验结果及相关 药品、器械等,不得擅自涂改、销毁。 4.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所在科室认真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护 士长应对事件发生过程及时调查,在一周内组织科内讨论,分析原因、影响因素及管理等各个环节,提出改进意见及方案并呈交护理部,跟踪改进措施落实情况并评价效果。 5.护理部应及时组织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对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 析,并提出整改建议及处理意见,返回给科室并督促改进。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及管理制度通用版

管理制度编号:YTO-FS-PD416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及管理制度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及管理制度通用 版 使用提示: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护理不良事件分为护理差错、护理事故、在院跌倒、护理并发症护理投诉及其他意外或突发事件。 2.护理部及各科室具备防范、处理护理不良事件的预案,并不断修改完善。 3.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当班护士要立即向护士长和当班医生汇报,本着病人安全第一的原则,迅速采取补救措施,尽量避免或减轻对病人健康的损害,或将损害降到最低程度。 4.护士长要逐级上报不良事件的原因、经过、后果,并按规定填写对应的登记表.情节严重的差错、投诉或病人自杀等突发事件半小时内上报护理部,其他不良事件12小时内上报护理部,护理部及时了解情况,给予处理意见,尽量降低对病人的损害. 5.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各种有关记录、检验报告、药品、器械等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必要时封存,以备鉴定。

护理不良事件培训记录

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相关内容培训记录 培训时间:2014年7月9日 培训人:阿曼古努来克 参加人员: 培训内容: 一、定义 凡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手术部位或识别错误,烫伤以及其他与病人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均属于护理不良 事件。 二、分类 (一)惩罚性不良事件: 1、静脉与非静脉给药错误、抽血错误、各类治疗及检查错误等。 2、因护理行为不执行工作制度与流程,导致病人发生脱管、外渗、跌倒、烫伤、 压疮、坠床、自杀、走失、投诉等,造成病人损害或对医院造成不良影响。 3、病人发生脱管、外渗、跌倒、烫伤、压疮、坠床、自杀、走失、投诉等护理 不良事件,虽然未造成病人损害或对医院产生不良影响。但科室护士、护长不按时报告。 (二)非惩罚性不良事件:病人发生脱管、跌倒、烫伤、压疮、坠床、自杀、 走失、投诉等,但未造成病人损害或对医院产生不良影响。 三、根据事件结果,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事故管理小组参考以下分级标准讨论进行评定。 1、分级标准 0级:事件已发生,但在执行前被制止。 1级:事件已发生并执行,但未造成伤害。 2级:轻微伤害,生命体征无变化,需进一步临床观察及简单处理。 3级:中级伤害,部分生命体征有变化,需进一步临床观察及简单处理。 4级:重度伤害,生命体征明显改变,需提升护理级别及紧急处理。 5级:永久性功能丧失。 6级:死亡。 2、评定 (1)0级:非惩罚性不良事件

(2)1级:按护理不良事件C级处理 (3)2级:按护理不良事件B级处理 (4)3级:按护理不良事件A级处理 (5)4-6级:参考同类事件,按医院相关制度处理。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1)在护理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遵守护理服务职业道德。 2)各护理单元有防范处理护理不良事件的预案,预防其发生。 3)各护理单元应建立护理不良事件登记本,及时据实登记。 4)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要及时评估事件发生后的影响,如实上报,并积极采取挽救或抢救措施,尽量减少或消除不良后果。 5)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有关的记录、标本、化验结果及相关药品、器械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 6)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的报告时间:当事人应立即报告值班医师、科护士长、区护士长和科领导。由病区护士长当日报科护士长,科护士长报护理部,并交书面报表。 7)各科室应认真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由本人登记发生不良事件的经过、分析原因、后果,及本人对不良事件的认识和建议。护士长应负责组织对缺陷、事件发生的过程及时调查研究,组织科内讨论,对发生缺陷进行调查,分析整个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及层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确定事件的真实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或方案。护土长将讨论结果和改进意见或方案呈交科护士长,科护士长要将处理意见或方案提出建设性意见,并在1周内连报表报送护理部。不论是院外带入压疮或院内发生压疮,一旦发现,均需填写《压疮报告单》。 8)对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组织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对事件进行讨论,提交处理意见;缺陷造成不良影响时,应做好有关善后工作。 9)发生不良事件后,护士长对发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管理等各个环节应作认真的分析,确定根本原因,及时制订改进措施,并且跟踪改进措施落实情况,定期对病区的护理安全情况分析研讨,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制定相关的防范措施。10)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科室或个人,如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事后经领导或他人发现,须按情节严重程度给予处理。 11)护理事故的管理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执行。 护理不良事件主动报告激励机制 一、自愿报告制度依据保密性、自愿性和非处罚性为处理原则,鼓励从业人员主 动报告。

护理不良事件记录本

护理不良事件记录本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对患者不安全的、增加痛苦和负担的事件;护士不希望发生的、未预计到的事件;可能引发纠纷,造成事故的事件。包括给药错误、输血输液反应、治疗不及时、针刺伤、院内压疮、烫伤、割伤、烧伤、跌倒、坠床、药物外渗、管道滑脱、标本错误、暴力行为、咬破体温表、失窃、蓄意破坏、医疗材料故障、仪器故障、争吵/打架等。 一、报告范围: 凡在医院内发生的或在院外转运病人时发生的不良事件均属主动报告的范围。 二、不良事件分级: Ⅰ级事件(警告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 Ⅱ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病人机体与功能损害。 Ⅲ级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虽然发生了错误事实,但未给病人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 Ⅳ级事件(隐患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但未形成事实。 三、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程序: 1.一般不良事件(Ⅲ、Ⅳ级事件):立即报告护士长,24-48小时内填报《护理不良事 件报告单》上报护理部。 2.严重不良事件(Ⅰ、Ⅱ级事件):当事人立即报告护士长、科主任或总值班,同时 上报护理部,由护理部核实结果后上报分管院领导,护士长于6小时内填报《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

四、报告形式: 1.口头报告: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时,知情人员立即向护士长、科主任、总值班、护理 部口头报告事件情况。 2.书面报告:知情人员书面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上报护理部。 五、奖罚机制: 1.鼓励自愿报告,对主动报告且积极整改者,适当给以奖励,并按照报告人的意愿对 报告人行为给予保密。 2.对不良事件首先提出建设性意见的科室或个人给予适当奖励。 3.隐瞒不报经查实,给予扣奖金处罚;由此引发的纠纷或事故按本院医疗纠纷处置办 法处理。 六、护理不良事件的防范及处理 1.有护理风险防范制度及措施,对护理质量定期进行分析及改进。 2.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应及时评估事件影响,所在科室及护理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尽 量减少或消除不良后果。 3.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科室应妥善保管有关记录、标本、化验结果及相关药品、器械 等,不得擅自涂改、销毁。 4.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所在科室认真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护士长应对事 件发生过程及时调查,在一周内组织科内讨论,分析原因、影响因素及管理等各个环节,提出改进意见及方案并呈交护理部,跟踪改进措施落实情况并评价效果。 5.护理部应及时组织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对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并提出整 改建议及处理意见,返回给科室并督促改进。

护理不良事件分析讨论记录

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分析讨论记录 患者姓名王慧敏性别男性年龄 4 天族别汉族 床号住院号入院时诊断新生儿肺炎 间 事件发生时当事人工作年 12 年职称护理师 间限 参加人员 事件经过患儿** 床于2018 年2 月23 日入院,入院当日医师开具医嘱测血糖Q6h至2018 年 2 月27 日医嘱未停,白班护士由于责任心不强,没有将医嘱转抄到治疗单,事 后没有和当班护士进行医嘱双人查对,导致患儿16 点22 点04 点血糖漏侧,2018 年 2 月28 日白班护士发现后,报值班医生医师,嘱患儿病情较平稳血糖稳定,继 续监测血糖。 护长发言今日开会主要内容是针对上述不良事件的讨论,我们要从中找到工作的薄弱环节及关键的地方,今后工作中如何杜绝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 当事人发言:当事人:自己主要负责药疗工作,没有认真核对医嘱,转抄医嘱,责任心不强,在今后的工作中,吸取教训戒骄戒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 当事人魏梦莹:未对医嘱进行双人核对,责任心不强,吸取此次教训,杜绝再次 发生此次事件。 高年资护士:此事件是责任心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大家都会引起重视 低年资护士:在以后的药疗工作,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 原因分析没有按照工作流程执行医嘱,责任心不强。 处理意见1、全科护理人员分析讨论,召开座谈会按照未造成后果事。 2 、扣除当事人100 元。 整改措施1、组织科室人员分析讨论,杜绝此事发生。 2、组织大家对各班工作流程进行学习,要求严格按照各班职责。 3、加强护士责任心,工作中认真仔细查对医嘱。 4、要求各班在下班前必须检查自己班上的工作,完成后再下班。 5、加强科室医嘱执行流程的培训,确保每位护士按照流程认真执行医嘱。 护长总结我们现在要从思想上转变的,主动上报不良事件是为了避免在今后的工作中发生类似事件及杜绝不良后果事件的发生。通过每次的不良事件讨论等于都给我们上 了一堂课,避免这类事件在再次发生是我们的目的。

护理不良事件安全管理制度

护理不良事件安全管理制度 (一)护理不良事件的范围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手术部位或患者识别错误、烫伤以及其他与病人安全相关、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 1、用药错误病人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在为病人执行治疗性医嘱时未认真执行查对制度,打错针、发错药。 2、非计划拔管病人在住院期间由于病人或护理人员等因素发生的计划外的拔管行为。 3、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发生错误。 4、意外事件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坠床、压疮、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自杀等与病人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事件。 (二)护理不良事件/病人安全管理规定 1、责任护士需对新入、转入及病情突发变化的病人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估(见附件 2、3),当评估分值≥10分时,告知患者及家属有意外风险的可能,需采取预防措施并在值班期间加强巡视及作为交班重点。2、护士应将评估分值≥10分病人的安全情况在护理记录单上每班记录。护士长每天对高风险患者的安全情况及护士对安全预防措施的落实进 行跟踪督查,并将督查情况记录在护士长工作手册上,每周一次,特殊情况及时记录。 3、如有不良事件发生,当班护士应及时赶到,并立即启动应急处理程序,将损伤减少到最低。

4、上报程序:为强化安全防范意识,坚持主动报告、非处罚性的原则。发生不良事件后,由当事人填写《护理不良事件/病人安全报告表》(见附件1),填写完整后24小时内交护理部。遇重大、情况紧急事件应在处理的同时立即口头上报护理部。 5、处理方式:针对科室报告的不良事件,医院护理质量控制委员会定期进行专题讨论,分析原因。在全院护士长会上对已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通报,引以为戒,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对主动报告自己和他人发生的不良事件者,护理部将对报告者和当事人保密。对主动报告且积极整改的缺点、一般差错不予追究,对隐瞒不报者、严重差错及事故视性质及程度由医院护理质量控制委员会研究后酌情处理。 (三)护理不良事件预防措施 1、加强对重点人员、时段的管理 (1)工作3年以下的低年资护士是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高风险人群,应加强业务培训,并与高年资护士合理搭配。 (2)晨、午、晚、夜间的护理风险高于正常上班时间,应合理安排护理人力资源。值班护士应经常巡视病房,了解患者需求,为患者提供必要的生活协助。 (3)危重症患者、老人及小儿在住院期间发生不良事件的风险相对较高,应重点关注。 (4)危急重症患者离开病房进行各种检查、治疗活动存在较高风险,应合理安排转运工具、陪同人员、仪器设备等。 2、提升病人辨识的正确性

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类分级管理及上报流程

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类分级管理及上报流程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工作中,发生的不在计划中、未预计到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可能影响患者的诊疗结果,增加患者痛苦负担,并引发护理纠纷,包含护理差错、护理事故及护理缺陷等。护理不良事件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防范措施的重要环节。 一、目的:明确护理不良事件分级管理范筹,界定不同类别的护理 不良事件讨论需参与的人员及讨论分析形式与上报时限要求,实施非惩罚与问责制相结合,更好地做好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保障护理安全,减少不必要的人力资源浪费。 二、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类:护理不良事件是指与护理相关的损伤, 在诊疗护理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病人的诊疗结果、增加病人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护理纠纷或事故的事件。为了便于不同事件的处理,将护理不良事件分为10类42种情况。 1类,不良治疗:包括给药错误、输血错误、医院感染暴发、手术身份部位识别错误、体内遗留手术器械、输液输血反应; 2类,意外事件:包括跌倒、坠床、走失、烫伤、烧伤、自残、自杀、火灾、失窃、咬破体温表、约束不良; 3类,医患沟通事件:包括医患争吵、身体攻击、打架、暴力行为; 4类,饮食、皮肤护理不良事件:包括误吸/窒息、咽入异物、院内压疮、医源性皮肤损伤等;

5类,不良辅助诊查、病人转运事件:含身份识别错误、标本丢失、检查或运送中或后病情突变或出现意外; 6类,管道护理不良事件:含管道滑脱、病人自拔; 7类,职业暴露:含针刺伤、割伤; 8类,公共设施事件:包括医院建筑毁损、病房设施故障、蓄意破坏、有害物质泄露; 9类,医疗设备器械事件:包括医疗材料故障、仪器故障、器械不符合无菌要求; 10类,供应室不良事件:包括消毒物品未达到要求、热原试验阳性、操作中发现器械包器械物品不符、清洁不彻底,器械包漏消毒或灭菌不合格影响科室运转、延误手术时间等。 不是以上所列内容则注明是其他情况。 三、护理不良事件所造成的后果:根据事件造成的后果,将护理不 良事件的伤害分为: ①无伤害:事件发生在患者身上,没有造成任何的伤害; ②轻度伤害:事件虽然造成伤害但不需或仅需稍微的处理或观 察;如擦伤、皮肤小撕裂伤; ③中度伤害:需额外的照护、评估或观察,但仅需要简单的处 理;如缝合、夹板固定、冰敷、抽血检查、包扎或止血治疗; ④重度伤害:除需要额外的照护、评估或观察外,还需要住院 或延长住院时间或会诊等到特别处理; ⑤极重度伤害:造成患者永久残障或永久功能障碍。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doc

v1.0可编辑可修改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 科室:内科床号: 35姓名:潘永飞入院时间:2018年1月26日 责任人:孙吉双 入院诊断:脑梗赛 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类: 1 类,不良治疗:给药错误□输血错误 □医院感染暴发□手术身份部位识别错误□体内遗留手术器械□输液输液反应 2 类,意外事件:□跌倒/ 坠床□走失 □烫伤 / 烧伤□自残/自杀□火灾□失窃□咬破体温表□约束不良 3类,医(护)患沟通事件:□医(护) 患争吵□身体攻击、打架、暴力行为 4 类,饮食、皮肤护理不良事件:误 吸 / 窒息咽入异物□院内压疮□医源性皮肤损伤 5类,不良辅助诊查、病人转运事件: 身份识别错误标本丢失□检查或运送中 或后病情突变或出现意外 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级: □Ⅰ级(严重伤害事件) □Ⅱ级(不良后果事件)性别:男年龄: 62住院号:485 发生时间: 2018 年 1月 26日 12 时 40 分 发现人:衣朝霞上报人:丁雪霞 □ 6 类,管道不良事件:管道滑脱病人自拔 7类,职业暴露:针刺伤、割伤 8类,公共设施事件:□医院建筑毁损□病房设施故障□蓄意破坏□有害物质泄 露 9类,医疗设备器械事件:□医疗材料故障□仪器故障□器械不符合无菌要求 10类,供应室不良事件:□消毒物品未达到要求□热原试验阳性□操作中发现器械包 物品不符 / 清洁不彻底□器械包漏消毒或灭 菌不合格影响科室运转、延误手术 时间 其它事件:与护理相关的异常事件。 Ⅲ级(未造成后果事件) Ⅳ级(隐患事件) 不良事件造成的后果:无伤害轻度伤害中度伤害重度伤害 11

v1.0可编辑可修改 非惩罚性惩罚性 护理不良事件定性 事件主要经过及立即采取的措施: 中午班护士孙吉双摆药时错把脑安胶囊 bid 口服摆成 tid ,当班未查对,夜班衣朝霞护士发口服药时发现,未发生不良后果。 整改措施: 科务会严肃强调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采取措施杜绝此类事情的再次发生。 事件相关人员(姓名、职称、工作年限) 孙吉双,主管护师、 2006 年 7 月参加工作 护长签名:丁雪霞 日期:2016年1月26日

护理不良事件案例分析1

护理不良事件案例分析 病区:三病区不良事件名称:住院病人跌倒 主持人:记录日期:2011.1.9 参加人员:一般情况介绍 1、病人基本情况介绍:331床,刘丽,女,23岁,因孕足月下腹 阵痛5小时于2011-1-8入院。入院诊断:G1P0孕38W+3d LOA 临 产;产后诊断:G1P1孕38W+4d LOA 平产活婴。 2、事情经过:产妇于2011年1月8日晚上18时30分平产分娩, 20时30分轮椅返回病房,嘱尽早解小便。于23时,起床到卫 生间自解小便,从便器上站起时突感头晕跌倒在地,致左脸颧 骨处皮肤轻微擦伤。主诉:感脸颊部疼痛3分,无恶心、呕吐,轻微头晕,无头痛。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约0.25cm,对光反射灵 敏,测P:76次/分,R:20次/分,BP:110/70mmHg。医嘱予碘 伏消毒伤处皮肤,并用无菌纱布覆盖,头颅CT,密切观察血压、意识2小时。患者拒做头颅CT,嘱其安心卧床休息,小便暂用 便盆,变更体位时动作易缓慢,家属加强陪护,如有恶心、呕 吐、头痛症状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3、护士长调查经过:当班护士在产妇返回病房时曾经详细宣教: 产后体虚,起床时家属予以扶持,体位从低到高时可能头晕, 等适应后再走路。产妇及家属示理解,但未引起足够重视,导 致产妇从厕所出来时跌倒。事情发生时夜班护士正在巡视其他

病房。 一、讨论:1、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 2、针对该病人跌倒分析原因如下:1)产妇体虚,长时间消耗而进食少,卧位时间过长;2)病房内无卫生间,地面潮湿,光线不足。3)病人及陪护的安全防范意识不够。4)护士的健康宣教不够细致和深入。5)护理风险管理中未及时评估。 3、整改措施:1)在心理上、精神上给予产妇和家属支持和抚慰,让他们认识到因为产程中的消耗,产后普遍体虚,变更体位时容易头晕跌倒,但并不是疾病表现,这样一方面使其重视,另一方面消除其紧张情绪;2)加强护理人员健康宣教能力的培训;3)改造卫生设施;4)强化护理安全服务意识,让科内所有护士对跌倒防范有足够的重

第三章 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制度

第三章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制度 一、护理不良事件及安全隐患报告管理制度、 (一)按照医院要求,科室主动上报不良事件及安全隐患,促进从中学习和吸取教训。(二)一般情况下,护理不良事件或安全隐患在24小时内电话报告护理部,48小时内上交书面报告,特殊情况上报见各个报告制度的具体要求。 (三)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和安全隐患,科室需要填写相应的报告表,一式两份,一份交护理部,一分科室存档。 (四)科室设立“护理不良事件和安全隐患报告”文件夹,保存科室存档资料,要求整齐规范。 (五)每月登记本“科室护理不良事件和安全隐患”件数,便于统计。 (六)需要科室存档的报告表格: 1.护理差错(事故)报告表。 2.护理投诉记录表。 3.医疗护理风险防范(堵漏)报告表。 4.患者皮肤压疮报告表。 5.患者跌倒(坠床)报告表。 6.患者管路脱落报告表。 7.患者意外伤害报告表。 8.输血/输液反应登记表。 二患者皮肤压疮预防及报告制度 (一)发现患者皮肤压疮,无论是院内发生还是院外带来的,科室均要在24小时内向护理部电话报告,48小时内上交书面报告。周末及节假日报告时间顺延。 (二)填写“患者皮肤压疮报告表”注意事项: 1.按照表中所列项目逐项填写,如表中未有列出的可补充说明。 2.在“压疮来源”一栏中,科外发生的要填写发生科室,科内发生的要填写发生日期。(三)密切观察皮肤变化,积极采取护理措施,促进压疮早期恢复,并准确记录。 (四)经评估患者属于压疮危险人群,应按照要求填写“防范患者压疮记录表”。患者已经发生压疮,但为了预防其他部位继续发生压疮,出填写“患者皮肤压疮报告表”外,仍需填写“防范患者压疮记录表”。 (五)患者转科时“防范患者压疮记录表”交到新科室继续记录。 (六)发生患者皮肤压疮的科室有意隐瞒不报,事后发现将按照情节轻重给予严肃处理,并纳入科室绩效考核。 (七)护士长要组织科室人员认真讨论,不断改进护理工作。 三、患者跌倒(坠床)报告制度 (一)护理人员应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认真评估患者是否存在跌倒(坠床)的危险因素,填写“防范患者跌倒(坠床)记录表”。 (二)对存在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要及时制度防范计划与措施,做好交接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