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纵坡设计

最大纵坡设计
最大纵坡设计

看看这个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JTG D20一2006】

第八章公路纵断面

提问人的追问 2011-01-04 19:12

能不能说详细些??谢啦

回答人的补充 2011-01-04 19:15

要详细就多啦。

提问人的追问 2011-01-04 19:16

那总可以告诉我怎么盖帽子吧,一定给分哈,谢谢。

回答人的补充 2011-01-04 19:24

8公路纵断面

8.1一般规定

8.1.1纵断面上的设计标高,即路基设计标高规定如下:

(l)新建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宜采用中央分隔带的外侧边缘标高;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宜采用路基边缘标高,在设置超高、加宽路段为设超高、加宽前该处边缘标高。

(2)改建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宜按新建公路的规定执行,也可视具体情况而采用中央分隔带中线或行车道中线标高。

8.1.2 路基设计洪水频率规定如表8.1.2。

表8.1.2 路基设计洪水频率

(l)沿河及可能受水浸淹的路段,按设计标高推算的最低侧路基边缘标高,应高出表8.1.2规定洪水频率计算水位加壅水高、波浪侵袭高和0.50m的安全高度。

(2)沿水库上游岸边的路段,按设计标高推算的最低侧路基边缘标高应考虑水库水位升高后地下水位壅升,以及水库淤积后壅水曲线抬高及浪高的影响;在寒冷地区还应考虑冰塞壅水对水位增高的影响。

(3)大、中桥桥头引道(在洪水泛滥范围内)的按设计标高推算的最低侧路基边缘标高,应高于该桥设计洪水位(并包括壅水和浪高)至少0.50m;小桥涵附近的按设计标高推算的最低侧路基边缘标高应高于桥(涵)前壅水水位至少

0.50m(不计浪高)。

8.2纵坡

8.2.1公路的最大纵坡规定如表8.2.1。

表8.2.1 最大纵坡

(l)设计速度为120km/h、100km/h、80km/h的高速公路,受地形条件或其他特殊情况限制时,经技术经济论证,最大纵坡可增加1%。

(2)设计速度为40km/h、30km/h、20km/h的公路,改建工程利用原有公

路的路段,经技术经济论证,最大纵坡可增加1%。

(3)四级公路位于海拔2 000m以上或积雪冰冻地区的路段,最大纵坡不应大于8%。

8.2.2设计速度小于或等于80km/h位于海拔3 000m以上高原地区的公路,最大纵坡应按表8.2.2的规定予以折减。最大纵坡折减后若小于4%,则仍采用4%。

表8.2.2 高原纵坡折减值

8.2.3公路的纵坡不宜小于0.3%。横向排水不畅的路段或长路堑路段,采用平坡(0%)或小于0.3%的纵坡时,其边沟应作纵向排水设计。

8.2.4桥上及桥头路线的纵坡

(l)小桥与涵洞处的纵坡应随路线纵坡设计。

(2)桥梁及其引道的平、纵、横技术指标应与路线总体布设相协调,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路线布设的规定。大桥的纵坡不宜大于4%,桥头引道纵坡不宜大于5%,引道紧接桥头部分的线形应与桥上线形相配合。

(3)位于市镇附近非汽车交通量大的路段,桥上及桥头引道纵坡均不应大于3%。

8.2.5隧道及其洞口两端路线的纵坡

(l)隧道内的纵坡应大于0.3%并小于3%,但短于100m的隧道不受此限。

(2)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中、短隧道,当条件受限制时,经技术经济论证后最大纵坡可适当加大,但不宜大于4%。

(3)隧道的纵坡宜设置成单向坡;地下水发育的隧道及特长、长隧道宜采用人字坡。

8.2.6位于市镇附近且非汽车交通量较大的路段,其纵坡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放缓。

8.2.7平均纵坡

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越岭路线连续上坡(或下坡)路段,相对高差为200 ~ 500m时平均纵坡不应大于5.5%;相对高差大于500m时平均纵坡不

应大于5%,且任意连续3km路段的平均纵坡不应大于5.5%。

8.3坡长

8.3.1公路纵坡的最小坡长规定如表8.3.1。

表8.3.1最小坡长

8.3.2公路不同纵坡的最大坡长规定如表8.3.2。

表8.3.2 不同纵坡最大坡长(m)

8.3.3公路连续上坡或下坡时,应在不大于表8.3.2规定的纵坡长度之间设置缓和坡段。缓和坡段的纵坡应不大于3%,其长度应符合表8.3.1最小坡长的规定。

8.4爬坡车道

8.4.1四车道高速公路、四车道一级公路以及二级公路连续上坡路段,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宜在上坡方向行车道右侧设置爬坡车道。

(l)沿连续上坡方向载重汽车的运行速度降低到表8.4.1的容许最低速度以下时。

表8.4.1上坡方向容许最低速度

(2)上坡路段的设计通行能力小于设计小时交通量时。

(3)经设置爬坡车道与改善主线纵坡不设爬坡车道技术经济比较论证,设

置爬坡车道的效益费用比、行车安全性较优时。

8.4.2爬坡车道的超高坡度规定如表8.4.2。超高横坡的旋转轴为爬坡车道内侧边缘线。

表8.4.2 爬坡车道的超高值

8.4.3爬坡车道的曲线加宽按一个车道曲线加宽规定执行。

8.4.4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爬坡车道长度大于500m时,应按规定在其右侧设置紧急停车带。

8.4.5爬坡车道的起、终点与长度

(l)爬坡车道的起点,应设于陡坡路段上载重汽车运行速度降低至表8.4.1中“容许最低速度”处。

(2)爬坡车道的终点,应设于载重汽车爬经陡坡路段后恢复至“容许最低速度”处,或陡坡路段后延伸的附加长度的端部。该陡坡路段后延伸的附加长度规定如表8.4.5 - 1。

表8.4.5 - 1陡坡路段后延伸的附加长度

(3)相邻两爬坡车道相距较近时,宜将两爬坡车道直接相连。

(4)爬坡车道起点、终点处应按设置分流、汇流渐变段,其长度规定如表8.4.5 - 2。

表8.4.5 - 2爬坡车道分流、汇流渐变段长度

8.5合成坡度

8.5.1公路最大合成坡度值规定如表8.5.1。

表8.5.1 公路最大合成坡度

8.5.2当陡坡与小半径圆曲线相重叠时,宜采用较小的合成坡度。特别是下述情况,其合成坡度必须小于8%。

(l)冬季路面有积雪、结冰的地区;

(2)自然横坡较陡峻的傍山路段;

(3)非汽车交通量较大的路段。

8.5.3在超高过渡的变化处,合成坡度不应设计为0%。当合成坡度小于0.5%时,应采取综合排水措施,保证路面排水畅通。

8.6竖曲线

8.6.1公路纵坡变更处应设置竖曲线,竖曲线宜采用圆曲线,其竖曲线最小半径与竖曲线长度规定如表8.6.1。

表8.6.1 竖曲线最小半径与竖曲线长度

注:“一般值”为正常情况下的采用值;“极限值”和“最小值”为条件受限制

时可采用的值。

评价答案

好:5 不好:0 原创:5 非原创:0

旭日东升

回答采纳率:34.2% 2011-01-02 14:48

☆一米@阳光的感言:

谢谢啦。

我有更好的回答 收藏

转载到QQ 空间 转播到腾讯微博 相关知识

? ?公路纵断面是这样绘别的~??2回答2008-06-30 ? ?关于公路问题,不会不要来3回答2009-10-11 ? ?有谁可以教我公路设计的?2回答2007-11-29 ? ?公路最基本的设计依据是什么1回答2009-12-18 ?

?关于公路收费的问题2回答2010-03-19

更多三级公路最大设计纵坡为多少?相关知识>> ?

公路设计最大坡度 ? 二级公路设计标准 ? 公路桥梁设计规范

?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公路施工组织设计

?公路施工组织设计案例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我要评论浏览全部评论>>

纵断面设计要点

第五节纵断面设计要点 教学目的:掌握纵坡设计要点和设计方法步骤 重点难点:纵坡设计方法与步骤 经济点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Ⅰ复习提问 1.常见的平纵线形组合方式 2.平曲线和竖曲线组合时的一般要求是什么? Ⅱ导入新课 前面讲解了纵断面图的基本组成,纵坡大小的选择,坡长以及平纵线形组合的相关内容,在这些基础上,进入纵断面设计的学习。纵断面设计时要注意对前面只知识的综合应用。Ⅲ讲解新课 一、纵断面设计要点 1.纵断面设计的主要内容: 根据公路等级、沿线自然条件和构造物控制标高等,确定路线合适的标高、各坡段的纵坡度和坡长,并设计竖曲线。 2.基本要求: 纵坡均匀平顺、起伏和缓、坡长和竖曲线长短适当、平面与纵面组合设计协调、以及填挖经济、平衡 (一)设计标高的控制 1、平原微丘区,主要由保证路基稳定的最小填土高度控制。 为了保证路基的稳定性,最小填土高度为60-80公分,一般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最少80公分,不管是填方段还是挖方段。 2、丘陵地区,设计标高主要是保证填挖平衡、降低工程造价。 3、山岭区设计标高主要由纵坡度和坡长控制。 4、沿河线设计标高主要由洪水位控制,要高出设计洪水位0.5米。 5、高、一、二公路的最小净空高度为5米,三、四级公路为4.5米,考虑将来可能变化, 净空高应预留0.2米。 天桥标志牌 6、人行通道和农用车辆通道的净空最小值分别为2.2和2.7米。 7、公路越铁路时,路线桥下净空应符合现行铁路部门净空高度要求。 8、电力线、地下设施、水运航道地段,也应满足最小净高高度要求。 (二)关于纵坡极限值的运用 1.纵坡的极限值,设计时不可轻易采用,应留有余地。 2.在受限制较严的地带,可有条件地使用纵坡极限值。 3.纵坡应力求平缓,但为了路面和边沟排水,最小纵坡不应低于0.3%~0.5%。 (三)关于最小纵坡 1.坡长不宜过短,以不小于设计速度9秒的行程为宜。 2.对连续起伏的路段,坡度应尽量小,一般可争取到竖曲线最小长度的-5倍。 (四)各种地形条件下的纵坡设计 1、各级公路的最大纵坡值及陡坡限制坡长,一般不轻易采用,而应适当留有余地。 2、平原微丘区纵坡应均匀平缓,丘陵区的纵坡应避免过分迁就地形而使路线起伏过大。 3、山岭重丘区的沿河线,应尽量采用平缓的纵坡,坡长不宜过短,纵坡不宜大于6%。

纵坡设计的一般规定与要求

纵坡设计的一般规定与要求 一、纵坡设计的一般要求 1.纵坡设计必须满足《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的各项规定。 2.为保证汽车能以一定的车速安全舒顺地行驶,纵坡应具有—定的平顺性,起伏不宜过大及过于频繁。尽量避免采用极限纵坡值.缓和坡段应自然地配合地形设置,在连续采用极限长度的陡坡之间,不宜插入最短的缓和坡段,以争取较均匀的纵坡。垭口附近的纵坡应尽量放缓一些。连续上坡或下坡路段,应避免设置反坡。 3.纵坡设计时,应对沿线的地形、地质、水文、气候等自然条件综合考虑,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妥善处理,以保证公路的畅通和稳定。 4.地下水位较高的平原微丘区和潮湿地带的路段,应满足最小填土高度的要求,以保证路基稳定。 5.纵坡设计在一般情况下应考虑填挖平衡,并尽量利用挖方运作就近路段填方,减少借方和废方,以降低工程造价。 民间运输工具、农业机械、农田水利等方面的特殊要求。 (一)最大纵坡 最大纵坡是指各级公路容许采用的最大坡度值,它是公路纵断面设计的重要控制指标。 1.确定最大纵坡应考虑的因素 (1) 汽车的动力特性:要根据公路上主要行驶车辆的牵引性能确定。在一定的行驶速度条件下确定 (2) 公路等级愈高,要求行车速度愈快,但从汽车的动力特性可知其爬坡能力愈低,因此不同等级的公路有不同的最大纵坡值。 (3)自然因素:公路所经地区的地形、气候、海拔高度等自然因素,对汽车行驶条件和爬坡能力也有很大的影响。 2.最大纵坡的确定 最大纵坡的确定主要取决于汽车的动力性能、公路等级和自然因素,但另一方面还必须保证行车安全。

高速公路受地形条件或其他特殊情况限制时.经技术经济论证合理.最大纵坡可增加1%。 在非汽车交通比例较大的路段,可根据具体情况将纵坡适当放缓,平原、微丘区一般不大于2%~3%;山岭、重丘区一般不大于4%~5%。 小桥涵处的纵坡可按表1-3-1的限值设计,但大、中桥上的纵坡不宜大于4%,桥头引道纵坡不大于5%;位于城镇附近非汽车交通量较大的路段,桥上及桥头引道纵坡均不得大于3%;紧接大、中桥桥头两端的桥头引道纵坡应与桥上纵坡一致。 隧道内的纵坡不应大于3%,并不小于0.3%;独立的明洞和长度小于50m 的隧道其纵坡不受此限;紧接隧道洞口的路线纵坡应与隧道内纵坡相同。 3.高原地区纵坡折减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在海拔3000m以上的高原地区,各级公路的最大纵坡值应按表1-3-2的规定予以折减,最大纵坡折减后若小于4%,则仍采用4%。 (二)最小纵坡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在各级公路的长路堑路段,以及其他横向排水不畅的路段,均应采用不小于0.3%的纵坡,否则应对其边沟作纵向排水设计。

纵坡规范

第二节纵断面设计 第5。2.1条纵断面设计原则如下: 一、纵断面设计应参照城市规划控制标高并适应临街建筑立面布置及沿路范围内地面水得排除。 二、为保证行车安全、舒适、纵坡宜缓顺,起伏不宜频繁。 三、山城道路及新辟道路得纵断面设计应综合考虑土石方平衡,汽车运营经济效益等因素,合理确定路面设计标高. 四、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行驶得车行道,宜按非机动车爬坡能力设计纵坡度。 五、纵断面设计应对沿线地形、地下管线、地质、水文、气候与排水要求综合考虑。 1.路线经过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段时,应提高路基标高以保证路基稳定。当受规划控制标高限制不能提高时,应采取稳定路基措施。 2。旧路改建在旧路面上加铺结构层时,不得影响沿路范围得排水。 3.沿河道路应根据路线位置确定路基标高。位于河堤顶得路基边缘应高于河道防洪水位0。5m。当岸边设置挡水设施时,不受此限。位于河岸外侧道路得标高应按一般道路考虑,符合规划控制标高要求,并应根据情况解决地面水及河堤渗水对路基稳定得影响。 4.道路纵断面设计要妥善处理地下管线覆土得要求。 5.道路最小纵坡度应大于或等于0.5%,困难时可大于或等于0.3%,遇特殊困难纵坡度小于0.3%时,应设置锯齿形偏沟或采取其她排水措施。 六、山城道路应控制平均纵坡度。越岭路段得相对高差为200~500m时,平均纵坡度宜采用4.5%;相对高差大于500m时,宜采用4%,任意连续3000m长度范围内得平均纵坡度不宜大于4。5%. 第5.2.2条机动车车行道最大纵坡度推荐值与限制值见表5。2.2。

第5.2。3条坡长限制规定如下: 一、设计纵坡度大于表5。2.2所列推荐值时,可按表5.2.3—1得规定限制坡长.设计纵坡度超过5%,坡长超过表5。2。3-1规定值时,应设纵坡缓与段。缓与段得坡度为3%,长度应符合本条第二款规定。 二、各级道路纵坡最小长度应大于或等于表5.2.3-2得数值,并大于相邻两个竖曲线切线长度之与。 第5.2.4条在设有超高得平曲线上,超高横坡度与道路纵坡度得合成坡度应小于或等于表5。2.4规定值。

纵坡规范

第二节纵断面设计 第5.2.1条纵断面设计原则如下: 一、纵断面设计应参照城市规划控制标高并适应临街建筑立面布置及沿路范围内地面水的排除。 二、为保证行车安全、舒适、纵坡宜缓顺,起伏不宜频繁。 三、山城道路及新辟道路的纵断面设计应综合考虑土石方平衡,汽车运营经济效益等因素,合理确定路面设计标高。 四、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行驶的车行道,宜按非机动车爬坡能力设计纵坡度。 五、纵断面设计应对沿线地形、地下管线、地质、水文、气候和排水要求综合考虑。 1.路线经过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段时,应提高路基标高以保证路基稳定。当受规划控制标高限制不能提高时,应采取稳定路基措施。 2.旧路改建在旧路面上加铺结构层时,不得影响沿路范围的排水。 3.沿河道路应根据路线位置确定路基标高。位于河堤顶的路基边缘应高于河道防洪水位0.5m。当岸边设置挡水设施时,不受此限。位于河岸外侧道路的标高应按一般道路考虑,符合规划控制标高要求,并应根据情况解决地面水及河堤渗水对路基稳定的影响。 4.道路纵断面设计要妥善处理地下管线覆土的要求。 5.道路最小纵坡度应大于或等于0.5%,困难时可大于或等于0.3%,遇特殊困难纵坡度小于0.3%时,应设置锯齿形偏沟或采取其他排水措施。 六、山城道路应控制平均纵坡度。越岭路段的相对高差为200~500m时,平均纵坡度宜采用4.5%;相对高差大于500m时,宜采用4%,任意连续3000m长度范围内的平均纵坡度不宜大于4.5%。 第5.2.2条机动车车行道最大纵坡度推荐值与限制值见表5.2.2。

第5.2.3条坡长限制规定如下: 一、设计纵坡度大于表5.2.2所列推荐值时,可按表5.2.3-1的规定限制坡长。设计纵坡度超过5%,坡长超过表5.2.3-1规定值时,应设纵坡缓和段。缓和段的坡度为3%,长度应符合本条第二款规定。 二、各级道路纵坡最小长度应大于或等于表5.2.3-2的数值,并大于相邻两个竖曲线切线长度之和。 第5.2.4条在设有超高的平曲线上,超高横坡度与道路纵坡度的合成坡度应小于或等于表5.2.4规定值。

高速公路长大纵坡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分析

高速公路长大纵坡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分析 摘要在社会经济效益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高速公路网络建设重点逐渐由气候条件良好的平原区转向气候环境恶劣的山岭区发展。在山区高速公路施工中,在线形和交通荷载的作用下,给施工带来一定的困难与挑战,大纵坡是山区高速公路常见的形式,为最大限度的提高车辆行驶安全,有必要加强对其相关施工技术的研究。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案例,详细阐述了长大纵坡路段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控制要点,并从混合料压实度、施工温度和碾压方式等方面提出了预防措施。 关键词高速公路;长大纵坡;沥青路面施工 前言 针对地理条件、气候环境等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的地区修建高速公路,对路面的结构设计、施工技术、设备组成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大纵坡路段是交通事故的高发地,再加上车辆重载、行驶坡度大等原因也会造成路面发生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车辆行驶安全,对长大纵坡路段的沥青路面提出了抗滑耐磨、抗裂、抗车辙等要求,故有必要开展长大纵坡沥青路面施工关键技术研究,对我国山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设计和修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工程概况 某工程高速公路全长350km,设计行车速度为100km/h,该高速公路线路地质条件复杂,其中高程处在1600-1800m范围内,最高处为2000m,特别是A段施工处,属于大纵长坡路段,其最大高度值与最小高度值相差400m,且线路的平均纵坡与最大纵坡度分别达到了42%、49%,整体施工难度较大。基于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配比、拌和温度、摊铺以及碾压等施工工艺的合理性[1]。 2 长大纵坡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要点 2.1 纵向离析的防治技术 在施工过程中,可通过控制施工设备来实现对纵向离析问题的预防和处理。在具体施工前,需要结合工程特点选择高性能的设备,并且按照工程技术要求,调整机械送料口;在本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控制摊铺质量,需对螺旋前导板进料板加以改进,防止在摊铺作业中出现离析现象。 2.2 横向离析的控制技术 在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为了能有效控制沥青混合料产生离析现象,在施工时,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应对,在本工程中主要的预防措施有以下几点:

公路连续长大下坡安全措施标准范本

解决方案编号:LX-FS-A48002 公路连续长大下坡安全措施标准范 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公路连续长大下坡安全措施标准范 本 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摘要:在对山区高速公路连续下坡路段交通组成、交通事故数据和道路几何线形指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山区高速公路连续下坡路段的典型车型,应用世界道路协会(PIARC)的温升模型对连续下坡路段的长度进行了界定,分析了道路几何线形指标对连续下坡路段交通安全性和驾驶员心生理的影响,并对连续下坡路段的安全保障措施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关键字:高速公路连续下坡交通安全保障坡长坡度

道路纵坡规定

道路纵坡规定 8.0.3 居住区内道路纵坡规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8.0.3.1 居住区内道路纵坡控制指标应符合表8.0.3规定; 居住区内道路纵坡控制指标(%)表8.0.3 道路类别最小纵坡最大纵坡多雪严寒地区最大纵坡 机动车道≥0.3 ≤8.0 L≤200m ≤5 L≤600m 非机动车道≥0.3 ≤3.0 L≤50m ≤2 L≤100m 步行道≥0.5 ≤8.0 ≤4 注:L为坡长(m)。 8.0.3.2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的道路,其纵坡宜按非机动车道要求,或分段按非机动车道要求控制。 8.0.4 山区和丘陵地区的道路系统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 8.0.4.1 车行与人行宜分开设置自成系统; 8.0.4.2 路网格式应因地制宜; 8.0.4.3 主要道路宜平缓; 8.0.4.4路面可酌情缩窄,但应安排必要的排水边沟和会车位,并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 8.0.5居住区内道路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8.0.5.1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数应控制,其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150m。 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60m时,应设不小于4m×4m消防车通道。人行出口间距不宜超过80m,当建筑物长度超过80m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 8.0.5.2居住区内道路与城市道路相接时,其交角不宜小于75 ;当居住区内道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相接; 8.0.5.3进入组团的道路,既应方便居民出行和利于消防车、救护车的通行,又应维护院落的完整性和利于治安保卫; 8.0.5.4在居住区内公共活动中心,应设置为残疾人通行的无障碍通道。通行轮椅车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2.5m,纵坡不应大于2.5%; 8.0.5.5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的长度不宜大于120m,并应设不小于 12m×12m的回车场地; 8.0.5.6当居住区内用地坡度大于8%时,应辅以梯步解决竖向交通,并宜在梯步旁附设推行自行车的坡道; 8.0.5.7在多雪严寒的山坡地区,居住区内道路路面应考虑防滑措施;在地震设防地区,居住区内的主要道路,宜采用柔性路面; 8.0.5.8 居住区内道路边缘至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 8.0.5规定; 道路边缘至建、构筑物量小距离(m)表8.0.5 道路级别与建、构筑物关系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及宅间小路建筑物面向道路无出入口高层5 多层3 3 3 2 2 有出入口 - 5 2.5 建筑物山墙面向道路高层4 多层2 2 2 1.5 1.5 围墙面向道路 1.5 1.5 1.5 注:居住区道路的边缘指红线;小区路、组团路及宅间小路的边缘指路面边线。当小区路设有人行便道时,其道路边缘指便道边线。

公路连续长大下坡安全措施(通用版)

( 安全论文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公路连续长大下坡安全措施(通 用版) 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公路连续长大下坡安全措施(通用版) 摘要:在对山区高速公路连续下坡路段交通组成、交通事故数据和道路几何线形指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山区高速公路连续下坡路段的典型车型,应用世界道路协会(PIARC)的温升模型对连续下坡路段的长度进行了界定,分析了道路几何线形指标对连续下坡路段交通安全性和驾驶员心生理的影响,并对连续下坡路段的安全保障措施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关键字:高速公路连续下坡交通安全保障坡长坡度 山区高速公路由于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在一些特殊困难路段不得不采用连续长下坡。从目前已建成的高速公路运营情况来看,连续长坡对公路的设计通行能力、服务水平都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对行车安全存在巨大的隐患。据相关资料表明,近年来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大幅攀升,远高于普通公路的交通

事故死亡人数。连续长下坡路段往往是重大、特大恶性交通事故的多发段。因此,设计人员应准确把握山区高速公路的特点、难点,合理掌握技术标准,灵活设计、创作设计,使公路设计融入自然环境,这不仅关系到公路的使用功能、服务水平及行车安全性,也充分展示高速公路建设“以人为本”的新理念。 1山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现状 1.1山区公路长大下坡路段交通事故 公路交通安全状况与其所处的地理条件有很大的关系。2002年公安部统计数据表明,山区公路事故死亡人数达到每100次事故24人死亡,远远高于丘陵区的17.5人事故和平原区的12.3人事故。从我国2002年万车死亡率数据来看,排名前几位的依次是西藏,青海,甘肃,新疆,均为山区地形所占比例较高的西部省份。公安部在通报2005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分析时指出,在全年47起特大交通事故中,有21起为坠车事故,多发生在西部多山地区,占总数的44.6%。 根据云南,贵州,四川,福建等多山区省份公路事故现场分析

公路纵坡坡度和坡长限制指标的确定

公路纵坡坡度和坡长限制指标的确定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建设出现了一个新的建设高潮,但是在公路的施工设计中,我们不得不考虑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来有效确定公路纵坡坡度和坡长限制指标。本文首先分析了纵坡限制长度的确定,其次,就公路纵坡坡度的限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公路;纵坡坡度;坡长;限制指标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highway construction came a new construction upsurge, but in highway construction design, we have to consider a problem, is how to effectively determine the degree of change clearly highway slope and long confined indexes.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limit to determine the length ZongPo, secondly, the degree of change clearly highway limit thoroughly discussed, to have the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Keywords: highway; The degree of change clearly; Slope length; Confined indexes 1.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建设出现了一个新的建设高潮,但是在公路的施工设计中,我们不得不考虑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来有效确定公路纵坡坡度和坡长限制指标。公路纵断面设计不仅影响公路里程的长短、工程投资规模的大小、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而且还会影响车辆的行车安全、公路的通行能力、运输效益等。特别是在西部公路开发建设中需要修建的大量山区高速公路,由于所处的地形起伏较大,常常需要连续升坡或连续降坡。面对地形、地质情况复杂,工程量巨大、环境保护工作难度大等因素,如何保证公路的安全、经济、舒适,环保,公路纵断面设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合理的纵坡坡度和坡长既能克服高差又能保证工程经济合理的关键性设计指标。 2. 纵坡限制长度 纵坡坡度本身并不能作为一个完整的设计控制指标,还必须考虑有关适合汽

道路纵坡规定

道路纵坡规定 居住区内道路纵坡规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居住区内道路纵坡控制指标应符合表规定; 居住区内道路纵坡控制指标(%)表 道路类别最小纵坡最大纵坡多雪严寒地区最大纵坡 机动车道≥ ≤ L≤200m ≤5 L≤600m 非机动车道≥ ≤ L≤50m ≤2 L≤100m 步行道≥ ≤ ≤4 注:L为坡长(m)。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的道路,其纵坡宜按非机动车道要求,或分段按非机动车道要求控制。 山区和丘陵地区的道路系统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 车行与人行宜分开设置自成系统; 路网格式应因地制宜; 主要道路宜平缓; 路面可酌情缩窄,但应安排必要的排水边沟和会车位,并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

居住区内道路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数应控制,其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150m。 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60m时,应设不小于4m×4m消防车通道。人行出口间距不宜超过80m,当建筑物长度超过80m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 居住区内道路与城市道路相接时,其交角不宜小于75 ;当居住区内道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相接; 进入组团的道路,既应方便居民出行和利于消防车、救护车的通行,又应维护院落的完整性和利于治安保卫; 在居住区内公共活动中心,应设置为残疾人通行的无障碍通道。通行轮椅车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纵坡不应大于%; 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的长度不宜大于120m,并应设不小于12m×12m的回车场地; 当居住区内用地坡度大于8%时,应辅以梯步解决竖向交通,并宜在梯步旁附设推行自行车的坡道; 在多雪严寒的山坡地区,居住区内道路路面应考虑防滑措施;在地震设防地区,居住区内的主要道路,宜采用柔性路面; 居住区内道路边缘至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规定; 道路边缘至建、构筑物量小距离(m)表

高速公路长大纵坡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研究

高速公路长大纵坡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研究 当前在高速公路长大,纵坡沥青路面的施工中所采取的技术实施具有一定的难度,为此,对其技术实际应用,全面分析需要对其在建设中的受力特点进行研究,分析长大纵坡沥青路面在运作下主要产生的病害类型之后,通过与实际工程相结合,对其在实施下所采取的施工工艺应该如何实现最好优化,提出相对应的控制措施,强化技术应用的有效性。 标签: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长大纵坡;施工工艺 社会的发展促进了生产生活内容的不断增加,交通量也在成倍增长。高速公路运作中所出现的超载、重载现象十分严重,受行车荷载量的作用,公路会有车辙、拥包等情况的出现,对车辆的正常通行造成影响,严重情况下会有安全隐患的存在。据研究调查发现,长大纵坡沥青路面,出现公路病害的频率较大气,严重程度更甚,为此需要加强对该种路面在施工中所采取的技术优化。通过对实际施工工艺的深入研究,分析其所问题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施工技术,提高施工质量,保证路面建设的更好效果。 一、高速公路长大纵坡沥青路面施工工艺 在高速公路的施工过程中,针对长大纵坡的沥青路面在施工工艺的采取中,需要事先保证施工准备的充分做好。在工作实施中,施工企业需要做到与施工现场实际条件的全面掌握,之后与现场的整体内容作为作业施工展开的主要依据。例如,在下承层的清理工作是时候中,需要全面检查工程施工中所需要的材料,保证原材料在施工使用中的充分准备,以确保在实际施工中整体环境的良好保持,时刻处于干净清洁的现场状态。在过程实施中需要做到对工程内容材料使用的注意,材料的选择需要保证其实际质量满足检测要求,当质量合格之后才可继续进行工程实施,以此保证长大纵坡沥青路面建设的质量保证。 二、高速公路长大纵坡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一)预防混合料离析的措施 (1)预防横、纵向离析措施 针对横向与纵向在施工中离析情况的与预防琐事采取方式之一,使用使用的摊铺机设备保证其性能的優化,同时需要适当调整超声波料位器,根据实际施工要求对其进行合理的整改;为保证纵向离析情况不会出现,适当情况下适当调整螺旋前导料板,保证材料使用的稳定性。 路面铺设施工中,材料的运输需要应该以大吨位的卡车车辆选择效果为最好,卸料车辆应该以自卸卡车为最佳。为避免在路面建设中有同心圆的离析情况发生,在每次卸料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存料仓中所余材料量适宜;应该以实际的运

纬地纵坡设计

1.坡度不大于规范要求,坡段长度不小于规范要求,排水的最低点,尤其是做U槽的时候。 2.请仔细看路线设计规范中平面、纵面、平纵横组合的要求,已经介绍很详细了。当然,还要结合下94年的路线规范看看。 3.我觉得纵坡还得和实际情况相符合,城市道路里道路周边的建筑已经成型,要是填挖太多也会造成周边居民或者商业的不便利,因此也得找好控制点。 4.挖方处只能设凸曲线,不能设凹曲线,得考虑排水。 5.要结合城市道路两侧的地块高程 6.翻建的两侧建筑物的高程主要考虑,新建的符合规范规划 纵断面拉坡主要考虑因素: (1)最大坡长、最小坡长满足规范要求。 (2)最大纵坡、最小纵坡满足规范要求。 (3)凸曲线、凹曲线半径要满足规范要求, (4)竖曲线长度要求满足规范要求。 (5)同向竖曲线之间的直线长度应不小于最小坡长,否则应设为复曲线。反向竖曲线之间的直线坡最小要满足三秒行程。 (6)拉坡时还要结合通道设置及桥梁设置满足净空要求。 (7)拉坡时要考虑排水要求,凹曲线不要设置在挖方路段。 这些都是纵坡设计的注意事项 (1)平曲线与竖曲线应相互重合,且平曲线应稍长于竖曲线。 这种组合是使竖曲线和平曲线对应,最好使竖曲线的起、终点分别放在平曲线的两个缓和曲线内,即所谓的“平包竖”。 对于等级较高的道路应尽量做到这种组合,并使平、竖曲线半径都大一些才显得协调,特别是凹形竖曲线处车速较高,二者半径更应该大一些。 2)平曲线与竖曲线大小应保持均衡 所谓均衡,是指平、竖曲线几何要素要大体平衡、匀称、协调,不要把过缓与过急、过长与过短的平曲线和竖曲线组合在一起。 根据德国计算统计,若平曲线半径小于1000m,竖曲线半径大约为平曲线半径的10~20倍时,便可达到均衡的目的。 3)暗弯、明弯与凸、凹竖曲线 暗弯与凸形竖曲线及明弯与凹形竖曲线的组合是合理的组合。 对暗与凹、明与凸的组合,当坡差较大时,会给人以错觉:舍弃平坦坡道及近路不走,而故意爬坡、绕弯的感觉。此种组合在山区难以避免,只要坡差不大,矛盾也不很突出。 4)平、竖曲线应避免的组合 设计车速≥40km/h的公路,凸形竖曲线的顶部和凹形竖曲线的底部,不得插入小半径平曲线。 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或凹形竖曲线的底部,不得与反向平曲线的顶点重合。 小半径竖曲线不宜与缓和曲线相互重叠。 平面转角小于7°的平曲线不宜与坡度角较大的凹形竖曲线组合在一起。 5)在完全通视的条件下,长上(下)坡路段的平面线形多次转向形成蛇形的组合线形,应极力避免。 直线上一次变坡是较好的平、纵组合,从美学观点讲以包括一个凸形竖曲线为好,而包括一个凹形线次之;直线中短距离内二次以上变坡会形成反复凸凹的“驼峰”和“凹陷”,看上

公路纵坡设计

公路纵坡设计 纵坡设计的一般要求: ①纵坡设计必须满足《标准》的有关规定,一般不轻易使用极限值 ②纵坡应力求平缓,避免连续陡坡,过长陡坡和反坡 ③纵断面线形应连续,平顺,均衡,并重视平纵面线形的组合 从行车安全,舒适和视觉良好的要求来看,要求纵断面线形注意有以下几点: 在短距离内应避免线形起伏,易使纵断面线形发生中断,视觉不良;避免凹陷路段,若线形发生凹陷出现隐蔽路段,使驾驶员视觉不适,产生莫测感,影响行车速度和安全; 在较大的连续上坡路段,宜将最陡的纵坡放在底部,接近顶部的纵坡宜放缓些;纵坡变化小的,宜采用较大的竖曲线半径; 纵断面线形设计应注意与平面线形的关系,汽车专用公路应设计平、纵面配合良好协调的立体线形; 纵坡设计应结合沿线自然条件综合考虑,为利于路面和边沟排水,一般情况下最小纵坡以不小于0.5%为宜,在受洪水影响的沿河路线及平原区低速路段应保证路线的最低标高,以免遭受洪水冲刷,而确保路基的稳定;纵坡设计应争取填、挖平衡,尽量利用挖方作就近填方,以减少借方和废方,接生土石方量,降低工程造价; 纵坡设计时,还应结合情况,适当照顾当地民间运输工具,农业机械、农田水利等方面的要求。

纵坡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①准备工作 纵坡设计前,应先根据中桩和水准记录点,绘出路线纵断面图的地面线绘出平面直线,曲线示意图,写出每个中桩的桩号和地面标高以及土壤地质说明资料,并熟悉和掌握全线有关勘测设计资料,领会设计意图和要求。 ②标注纵断面控制点 纵面控制点主要有路线起终点,重要桥梁及特殊涵洞,隧道的控制标高,路线交叉点,地质不良地段的最小填土和最大控梁标高,沿溪河线的控制标高,重要城镇通过位置的标高及受其它因素限制路线中须通过的控制点、标高等。 ③试坡 试坡主要是在已标出控制点的纵断面图上,根据技术和标准,选线意图,考虑各经济点和控制点的要求以及地形变化情况,初步定出纵坡设计线的工作。试坡的要点,可归纳为前面照顾,以点定线,反复比较,以线交点几句话。前后照顾就是说要前后坡段统盘考虑,不能只局限于某一段坡段上。以点定线就是按照纵面技术标准的要求,满足控制点,参考经济点,初步定出坡度线,然后用三角板推平行线的办法,移动坡度线,反复试坡,对各种可能的坡度线方案进行比较,最后确定既符合标准,又保证控制点要求,而且土石方量最省的坡度线,将其延长交出变坡点初步位置。

公路纵断面设计

公路纵断面设计 一、概述 1.纵断面设计定义 沿道路中心线纵向垂直剖切的一个立面。它表达了道路沿线起伏变化的状况。道路纵断面设计主要是根据道路的性质和等级,汽车类型和行驶性能,沿线地形、地物的状况,当地气候、水文、土质的条件以及排水的要求,具体确定纵坡的大小和各点的标高。为了适应行车的要求,各级公路和城市道路中的快速路、主干路及相邻坡度代数差大于1%的其他道路,在纵坡变更处均应设置竖曲线,因而,道路纵断面设计线是由直线和竖曲线所组成。 在纵断面图上,通过路中线的原地面上各桩点的高程,称为地面标高,相邻地面标高的起伏折线的连线,称为地面线。设计公路的路基边缘相邻标高的连线,称为设计线,设计线上表示路基边缘各点的标高,称为设计标高。在同一横断面上设计标高与地面标高之差,称为施工高度。当设计线在地面线以上时,路基构成填方路堤;当设计线在地面线以下时,路基构成挖方路堑。施工高度的大小直接反映了路堤的高度和路堑的深度。 2.纵断面设计原则 2.1设计原则 (1)纵坡设计必须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有关纵坡的各项规定,如各级公路的最大纵坡,按排水要求的最小纵坡等。 (2)为保证汽车以一定的车速安全顺利地通过,纵坡应具有一定的平顺性。 (3)对沿线的自然条件,应作通盘研究,依据不同的具体情况分别处理,使公路畅通和稳定。 (4)按路线起伏综合考虑农田水利方面的特殊要求。 (5)在水文条件不良或地下水位很高的路段,应考虑适当的路基高度。 (6)在保证路基的强度和稳定的前提下,争取填挖平衡,节省土石方及其他工程量,降低工程造价。 (7)考虑到今后公路改建时,尽量利用原有路面作为新路面的基层或面层的下层。 (8)纵坡设计应与平面设计密切配合协调。

公路连续长大下坡安全措施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3944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公路连续长大下坡安全措施标准版本

公路连续长大下坡安全措施标准版 本 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摘要:在对山区高速公路连续下坡路段交通组成、交通事故数据和道路几何线形指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山区高速公路连续下坡路段的典型车型,应用世界道路协会(PIARC)的温升模型对连续下坡路段的长度进行了界定,分析了道路几何线形指标对连续下坡路段交通安全性和驾驶员心生理的影响,并对连续下坡路段的安全保障措施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关键字:高速公路连续下坡交通安全保障坡长坡度

山区高速公路由于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在一些特殊困难路段不得不采用连续长下坡。从目前已建成的高速公路运营情况来看,连续长坡对公路的设计通行能力、服务水平都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对行车安全存在巨大的隐患。据相关资料表明,近年来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大幅攀升,远高于普通公路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连续长下坡路段往往是重大、特大恶性交通事故的多发段。因此,设计人员应准确把握山区高速公路的特点、难点,合理掌握技术标准,灵活设计、创作设计,使公路设计融入自然环境,这不仅关系到公路的使用功能、服务水平及行车安全性,也充分展示高速公路建设“以人为本”的新理念。 1 山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现状 1.1 山区公路长大下坡路段交通事故

长大纵坡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长大纵坡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摘要:长大纵坡沥青路面的施工是公路施工中常见的技术难题,本文以某高速路段的长大纵坡沥青路面施工为例,对长大纵坡路面施工工艺中的材料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过程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一些确实可行的技术措施,施工效果较好。 关键词:高速沥青路面;长大纵坡;路面施工 1、引言 在丘陵地区建设高速公路,经常会面临长、大纵坡路段,这些路段经常是交通事故多发地带,另外由于纵坡大、车辆荷载作用时间长等原因,经常会导致长达纵坡出现诸如车辙破坏的病害问题,因此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时,应注重长大纵坡的施工技术控制。本文以某高速路段的长大纵坡沥青路面施工为例,分析其中的技术要点和难点。 2、路面施工技术 2.1工程概况 该高速公路项目工程所在地区为丘陵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其中一段为长大纵坡路段,其高程相差为350m,路线平均纵坡坡度为 4.1%,最大值甚至达到4.8%。 2.2沥青混合料施工前准备 在施工前,对所用的所有原材料进行质量检测,满足规范要求才能使用,同时清理下承层,确保干净且无杂物。 2.3防止沥青混合料离析 在沥青混合料摊铺中,主要应加强摊铺机的机械控制,选择性能优良的摊铺机,然后根据工程中的实际情况调整超声料位器。施工中,还应调整螺旋前导料板。施工中为防止横向离析问题,应采取如下措施:运输沥青混合料时,应使用大吨位载货车;沥青混合料的装料时尽量采用自卸卡车;每次卸料时,还应确保储料仓中有足够的余料,以防止同心圆离析现象。 本项目的沥青混合料运输中,在确定运料车数量时还应考虑运输距离,本项目的最远运输距离为8公里,所以本项目为保证有充足的沥青混合料连续用于施工中,采用13~16辆自卸卡车。当运料车接近摊铺机时,还应缓慢降低速度,在

纵断面最小坡长

第三章纵断面设计 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纵坡及坡长设计 教学内容:1.初步了解纵断面图的内 容; 2.理解公路最大、最小纵坡和最大、最小坡长确定所考虑的因素,在纵断面设计中能正确运用最大(小)纵坡、最大(小)坡长、平均纵坡、合成纵坡及缓和坡段、纵坡折减等 重点:《标准》对公路最大、最小纵坡和最大、最小坡长的确定及考虑的因素。 难点:最大(小)纵坡、最大(小)坡长、平均纵坡、合成纵坡、缓和坡段。 第一节概述 路线纵断面图:沿着公路中线竖直剖切然后展开即为公路的纵断面。 纵断面图是公路纵断面设计的主要成果,也是公路设计的重要技术文件之一。把公路的纵断面图与平面图结合起来,就能准确地定出公路的空间位置。 纵断面设计:在路线纵断面图上研究路线线位高度及坡度变化情况的过程。 纵断面设计的主要任务:根据汽车的动力特性、公路等级、地形、地物、水文地质,综合考虑路基稳定、排水以及工程经济性等,研究纵坡的大小、长短、竖曲线半径以及与平面线形的组合关系,以便达到行车安全迅速、运输经济合理及乘客感觉舒适的目的。 路线纵断面图的构成: 纵断面图上由两条主要的线和文字资料两部分构成; (1)地面线:它是根据中线上各桩点的高程而点绘的一条不规则的折线,反映了沿着中线地面的起伏变化情况; (2)设计线:路线上各点路基设计高程的连续线,是经过技术上、经济上以及美学上等多方面比较后定出的一条具有规则形状的几何线,反映了公路路线的起伏变化情况; 纵断面设计线是由直线和竖曲线两种线形要素所组成。 直线(即均坡度线)有上坡和下坡,是用水平长度及纵坡度表示的。纵坡度i表征匀坡路段 坡度的大小,用高差h与水平长度l之比量度,即 (%) l h i 路线纵断面图上的标高: (1)设计标高,即路基设计标高,《规范》规定如下:

牙买加H2K项目南北高速公路长大纵坡爬坡车道设置方案研究

牙买加H2K项目南北高速公路长大纵坡爬坡车道设置方案研究 摘要:牙买加H2K项目南北公路中段未建段路线全长5km,8% 的单向坡,高差达438.84m。针对该典型长大纵坡今后的运营安全问题,本文结合国内外长大纵坡研究现状,对牙买加H2K项目南北高速公路该长大纵坡的上坡和下坡的线形方案进行了比选。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该长大纵坡线形安全解决方案。 关键词:高速公路;长大纵坡;纵断面线形安全 一、项目概况 牙买加南北高速公路是H2K(公路2000项目)基础设施项目之一,该项目连接西班牙城和牙买加旅游中心奥乔里奥斯,其中部分路段已经建成或在建。全长65km,是牙政府规划重点建设的南北交通干线,南北公路中段Linstead至Moneague段工程(Mount Rosser Bypass)全长19.35km,目前,中段除K4+700~K9+700段尚未建成外,其余路段基本建成。 南北公路中段未建段路线全长5km,起点位于Linstead镇北侧约7km处,接已建成的高速公路,桩号为K4+700,随即进入山岭重丘区,依Mount Rosser Bypass山势而上至Bellwood,在K9+700处接上已建的高速公路,即到本项目终点。采用设计车速80km/h的双向4车道公路标准建设。本路段纵面设计为长5485.5m、8% 的单向坡,高差达438.84m。 本路段按照与NROCC签订的Concession Agreement进行设计,采用的技术标准以《英国公路和桥梁设计手册》为基础,适当考虑了ConcessionAgreement 规定的设计标准,以美国各州公路与运输工作协会编制的《AASHTO》及现行有关路线、路基、路面、桥涵、隧道、地质、交通工程勘察设计规范为依据。 要克服地形地势高差,唯有通过有利地形地势进行展线,采取迂回的线路来达到和降低平均纵坡的目的。由于现有地形条件不具备大范围改线的条件,且如要彻底改善纵坡,平均纵坡降到5%以下,必须改线约9公里,需重新征地、拆迁和环境评估,耗很长、成本高。 由于本路段是在原设计基础上的优化、变更设计,因两端未建段路基已基本成形,虽该路段平纵面线性指标极差,但不具备大规模改线的条件,只能在原来的基础上稍加优化调整。 二、上坡纵断面线形安全设计研究

公路连续长大下坡安全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公路连续长大下坡安全措 施(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5923-89 公路连续长大下坡安全措施(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摘要:在对山区高速公路连续下坡路段交通组成、交通事故数据和道路几何线形指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山区高速公路连续下坡路段的典型车型,应用世界道路协会(PIARC)的温升模型对连续下坡路段的长度进行了界定,分析了道路几何线形指标对连续下坡路段交通安全性和驾驶员心生理的影响,并对连续下坡路段的安全保障措施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关键字:高速公路连续下坡交通安全保障坡长坡度 山区高速公路由于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在一些特殊困难路段不得不采用连续长下坡。从目前已建成的高速公路运营情况来看,连续长坡对公路的设计通行能力、服务水平都有很大影响,特别

是对行车安全存在巨大的隐患。据相关资料表明,近年来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大幅攀升,远高于普通公路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连续长下坡路段往往是重大、特大恶性交通事故的多发段。因此,设计人员应准确把握山区高速公路的特点、难点,合理掌握技术标准,灵活设计、创作设计,使公路设计融入自然环境,这不仅关系到公路的使用功能、服务水平及行车安全性,也充分展示高速公路建设“以人为本”的新理念。 1 山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现状 1.1 山区公路长大下坡路段交通事故 公路交通安全状况与其所处的地理条件有很大的关系。20xx年公安部统计数据表明,山区公路事故死亡人数达到每100次事故24人死亡,远远高于丘陵区的17.5人事故和平原区的12.3人事故。从我国20xx 年万车死亡率数据来看,排名前几位的依次是西藏,青海,甘肃,新疆,均为山区地形所占比例较高的西部省份。公安部在通报20xx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统计

山区高速公路长大纵坡线形设计研究

黑龙江交通科技 HEILONGJIANG JIAOTONG KEJI 209年第9期(总第308期) No . 1 0,2019 (Sum No. 308) 山区高速公路长大纵坡线形设计研究 谢波 (中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210010) 摘要:为对山区高速公路长大纵坡路段安全性进行评价,构建了山区高速公路长大纵坡路段安全性评价体系,选取了相应 一级评价指标和二级评价指标,通过主观权重法对山区高速公路长大纵坡路段安全性进行评分与评价,并通过工程实例进行 计算,结果表面:通过专家评分和主观权重计算可知,所依托山区高速公路长大纵坡路段的安全性等级为良° 关键词:道路工程;山区高速公路测定纵坡;安全性评价;主观权重 中图分类号:U4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908 -3383(209)9-0028-02 1长大纵坡界定方法 目前,长大纵坡统一界定标准为:平均纵坡为 3%时的连续长大纵坡坡长不小于0 km ;平均纵坡 为4%时的连续长大纵坡坡长不小于5 km ;平均纵 坡为5%时的连续长大纵坡坡长不小于4 km ;平均 纵坡高于3%时的连续长大纵坡路段制动毂温度高 于226 °C ;满足上述条件之一的路段即为长大纵坡 路° 实际情况中,长大纵坡的界定往往与车辆行驶 路段有关,如车辆行驶于上坡路段时,其界定依据 是车辆爬坡时的安全性;再如车辆行驶于下坡路段 时,其界定依据是制动器性能。可见车辆行驶于不 同路段时的长大纵坡界定方法不同,对长大纵坡界 定方法进行汇总后主要得出以下几种方法:(9通 过车辆爬坡性能进行界定;(2)通过车辆行驶特性 进行界定,这两行驶特性主要包括:空气阻力、滚动 阻力、坡度阻力、惯性阻力和牵引力;(3)通过车辆 刹车时的升温模型进行界定;(4)通过驾驶员驾驶 过程中的感知心理分析进行界定° 2山区高速公路长大纵坡路段安全评价体系构建2.5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指 的 路长 纵 路 段安全评价体系构建的决定性因素,在评价指标选 取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下列原则。 ⑴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就是要将科学理论作为依据,明确 所建立评价指标的目的与意义,并建立其与安全性 评价体系间关联° (2 系统性 则 长 纵 体系 过程 定 会选取多个评价指标,这些评价指标往往相互关 联,这是就需要系统性地进行规划,使整个评价体 系成为一个整体。 (3) 性 则 可比性原则是指所选取评价指标间需具备一定差 异性,不能时同一属性指标,这样便于评价过程中各指 标参数互相限定,网结果也会更为合理。 2.2 安全性评级体系构建 通过对本文所依托道路进行实地考察及分析, 选取了相应评价指标,构建了相适应的山区高速公 路长大纵坡安全评价体系,详见表1 ° 表1山区高速公路长大纵坡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 线性设计评价 交通 指行车舒适指数 交通性能评价 车辆运行速度各车 交通 指 交通设施评价标志标线指数 护栏和扌当墙指数照明设施指数 自然环境评价不良气候指数 (9线形设计评价 道路线形设计主要包括平面线形设计与纵断 面线形设计,线形设计好坏直接影响到行车舒适与 交通安全,对行车舒适性的判别准则准见表2° 表2行车舒适性判别准则 等级 行车舒适性指优 行车过程中相当舒适良行车过程中较为舒适 中 行车过程中舒适度一般次 行车过程 为 适 差 行车过程中非常不适 收稿日期:209 -04-23 作者简介:谢波(986 -),男,湖北人,工程师,主要从事高速公路总体路线设计工作。 ? 28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