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太守行2(赏析精华版2016年中考)

雁门太守行2(赏析精华版2016年中考)
雁门太守行2(赏析精华版2016年中考)

8、雁门太守行

1、本诗作者为唐代诗人李贺,字长吉,因其诗作想象丰富奇特、语言瑰丽奇峭,世称“鬼”,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

2、“诗鬼”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写敌人兵临城下,战云笼罩,使人透不过气来,而战

士整装待发,士气还很旺盛的诗句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3、李贺的《雁门太守行》描写白天戒备森严,无比威严的诗句: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4、《雁门太守行》中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和城

内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5、“角色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把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得很壮美。

6.“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显然是潜师夜袭,一场苦战。“易水”二字使

人联想起战国时刺客荆轲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7、抒发誓死报国忠心的诗句是: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8、李贺借用乐府旧题,从有关这首诗的一些传说和材料记载推测,李贺可能是写平定藩

镇叛乱的战争。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场面悲壮惨烈,歌颂了将士浴血奋战,誓死报国的精神。全诗采用了夸张的手法,把战斗的气氛渲染得凝重而惨烈。 (1分)

9、这是一首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突出了将士的高昂士气和爱国热情。 (1分)

10、诗人构思大胆,把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高度集中在一个昼夜的时间里加以表现。诗中

只写了三个画面:白天,敌军压境,官军戒备森严;傍晚,激战后的惨烈;夜里,官军夜袭敌军阵地。

1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请你任选一个角度谈谈它

妙在何处。(3分)

示例①:这两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1分)首句描写了城头黑云密布低垂,敌军

人马众多,来势凶猛的情景;(1分)次句描写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

将士的甲衣上,守军将士严阵以待,气氛异常紧张的情景。(1分)

示例②:这两句运用比喻、夸张、象征等手法,(1分)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

氛和危急形势,(1分)赞美守军将士的高昂士气。(1分)

示例③:在色彩和形象上,(1分)首句与次句形成鲜明的对比,相互映衬。(1分)渲染了紧张气氛。(1分)

12.赏析首联“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首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以比喻和夸张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

形势。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

境艰难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

次句写城内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以与城外的敌军相对比。忽然,风云变

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只见金光闪闪,耀人眼目。

这里借日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和士气,情景相生,奇妙无比。

13. 描绘“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所展示的画面。

黑云翻滚之下,凶猛的敌军向我孤城扑来,大有城倾郭摧之势;然而,我方将士泰然

不惧,整装披甲;在日光照射下,金甲闪金光,气宇轩昂,正准备迎击。

这两句运用夸张和比喻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14.“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磷开.”一句中“压”和“开”字用的好,历来被人们

称道,请简要分析两字好在何处。

“压”是“逼迫”的意思,敌军像黑云一样压向城头,想把城摧毁。运用比喻,生动

形象地写出了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

“开”依次排开的意思,写出了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雄姿英发,士气高昂和以死报国的决心(与摧照应)与敌军形成鲜明对比。

15、对于“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这两句诗,王安石曾批评说“方黑云压城

岂有向日甲光”,杨慎却称自己确曾见到过此类景象,指责王安石不知诗。对此,你有什

么看法?

艺术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不能等同起来,敌军围城,未必有黑云压城守军到阵也未必

有日光前来映照助威。诗中的黑云和日光是诗人用来营造意境的手段。

16.对这首诗的前两句,王安石曾批评说:“方黑云压城,岂有向日之甲光?”而杨慎声称

自己确曾见到此类景象,指责王安石“不知诗”。你如何看待这一则诗话?

艺术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不能等同起来。敌军围城,未必有黑云出现;守军列阵,也

未必有日光前来映照助威,诗中的黑云和日光,是诗人用来造境造意的手段。

17、请赏析“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这两句从听觉视觉两方面描写战场, 呜咽的角声,紫红的秋色,创造出一种苍凉悲壮

的气氛。渲染了战场悲壮的气氛和战争的残酷,把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得很壮美。“塞上”

泛指我国北边地区或长城附近。“燕脂”,即胭脂,形容边塞土地的颜色。“夜紫”指紫

色的晚霞。塞上的泥土在晚霞的映衬下凝成胭脂色。“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为下面写友军的援救作了必要

的铺垫。

18、“角声满天秋色里”一句中,作者是通过哪些景物描写来营造苍凉悲壮的气氛的?试

作简要分析。

用呜咽的“角声”,肃杀悲凉的“秋色”,营造了悲凉的气氛。

19、颔联把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的很壮美,其中呜咽的角声,紫红的秋色,创造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

20、请描述“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的画面。

时值深秋,万木摇落,在一片死寂之中,那角声呜呜咽咽地鸣响起来。敌军依仗人多

势众,鼓噪而前,步步紧逼。守军并不因势孤力弱而怯阵,在号角声的鼓舞下,他们士气

高昂,奋力反击。战斗从白昼持续到黄昏。鏖战从白天进行到夜晚,晚霞映照着战场,那

大块大块的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

21.“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请设想“半卷红旗”是怎样的景象,作者捕

捉这个景象入诗要表现什么?

显然是潜师夜袭,一场苦战。“半卷”二字含义极为丰富。黑夜行军,偃旗息鼓,为

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半卷红旗是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

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临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样一种

无所畏惧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和壮怀激烈的豪情。

22、由“半卷红旗临易水”的“易水”,你联想到什么?

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此地别燕丹,壮士发

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23、请赏析“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易县,相传是战国时燕昭王筑,置千金于台上,延请天下奇才。

诗人引用这个典故,既与战争的地点相吻合,又是对天子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人才和将士

们报效朝廷的决心的称颂。抒发了诗人忠君报国誓死杀敌报效朝廷的决心和渴望建功立业

的心愿.

24.“易水”“黄金台”各是什么典故?表现了将士什么样的精神风貌?

“易水”二字使人联想到战国时刺客荆轲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的易水悲歌,表现了将士们的无所畏惧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和壮怀激烈的豪情。

“黄金台”,相传是战国时燕昭王所筑,台上置黄金以招贤才,用这个典故,既与战

争的地点相吻合,是对天子和将士的称颂,表现了将士们奋勇杀敌报效朝廷的决心。

25. 结合本诗分析李贺诗歌“奇瑰而又妥贴”的基本特色。

(1)诗中色彩对比很鲜明,如用“黑云”暗示敌军气焰嚣张;借“向日之甲光”显示守

城将士雄姿英发。两相比照,色彩鲜明,爱憎分明。

(2)用浓艳的色彩描写战争:在“黑云”“夜紫”的背景下,点染以“金鳞”“燕

紫”“红旗”“黄金台”“玉龙”,画面色彩斑斓,用以描绘悲壮惨烈的战争,显得奇异

诡谲。意象新奇,设色鲜明。这是李贺诗歌的突出特点。

26.《雁门太守行》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描绘边关战争,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也表达了诗

人立志报国(尽忠报国)的决心。

27. 诗中描写了“黑”“金”“紫”“红”“黄”等各种色彩,有何作用?

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描绘了悲壮的战争风云,构成了奇特的意境。

28.阅读全诗,试从表现手法和内容两方面谈谈你对这首诗歌的理解。

4.手法:作者刻意使用浓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内容:作者通过对战斗场面

的描写,表现了将士们保家卫国、奋勇抗敌的英雄气概。

29.对这首诗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第一句“黑云”比喻敌人大军压城的气势,第二句“金鳞”比喻铠甲在太阳下反射

的闪光。

B第四句中“燕脂”、“紫”都是形容边塞泥土的颜色怪异,包含着当时战况严峻的

象征意义。

C.第六句,“寒声”指战鼓的声音低沉重浊,“不起”指战士们在这样沉重的鼓声中

斗志难振。

D第七、八句意思是战士们为了报答君王平日里对自己的重视,决心奋战沙场,为君王献身。

30、对此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A 这是一首抒情浓郁的山水田园诗,作者在诗歌中抒发了忠君爱国的真挚感情。

B 全诗一共八句,既有声音的描写,也有色彩的描写。

C 作者描写战争的惨烈场景,并没有进行具体的战争场面的刻画,而是从颜色入手。

D 诗人运用了“黑”“红”“金”“紫”“燕脂”等凝重的色彩,烘托肃杀而悲壮的气氛。(这是一首用乐府旧体写的边塞战争题材的诗,全诗用夸张的手法,把战斗的气氛渲染得凝重而惨烈,突出了将士的高昂士气和爱国热情。)

3商山早行(赏析精华版2016年中考)

3、商山早行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从体裁看,这是一首律诗(或五律、近体诗)。本诗在写法上虚实结合,如“人迹板桥 6、这首诗的题目是“商山早行”,从诗中看,“早行”的原因是什么?诗中最能体现“早”的内容是什么?(4分) 早行的原因是思乡(或悲乡),(2分)最能体现“早”的内容是:在鸡鸣之时,天上还挂着月亮,行人已经将足迹印在板桥的白霜上。(“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亦可)(2分)7、诗中除了“晨起”、“鸡声”表现了早行之外,还有什么词语也表现了早行?此诗颔联上下句除对仗外,其构成形式还有什么特点? 还有“月”“板桥霜”,月尚未落,板桥结霜,可见其早。②由名词连缀成句,一字一景,收到了蒙太奇的效果。 8、本诗首联描绘了怎样的早行情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本诗描绘了羁旅之人清晨起床,旅店里外已经叮叮当当,响起了车马的铃铎声,旅客们套马、驾车的情景。字里行间流露出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 9、前人评论“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一联为“意象具足,始为难得”。请结合全诗对此加以分析。 ①这两句诗用十个名词构成,每字一个物象,合起来有无穷意蕴。②这十个名词所表现的都是具有特征性景物,都表现出“早行”之“早”;写早行的情景,绘声绘色,如在目前。 (“鸡声茅店月”,写旅人在茅店中闻鸡鸣而起身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装出门赶路;“人迹板桥霜”,原以为自己“早行”,谁知板桥上所积之霜上已有人的足迹——更有早行人) 10、赏析“鸡鸣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表达效果。 这句话罗列了很多早晨所特有的景物,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形神兼备的渲染了一幅清幽淡远的晨景图。 11、颔联是被人传诵的佳句,你认为它好在哪里?(2分) 只用几笔淡墨的线条,就勾勒出富有画意的山村“霜月早行图”;每句有三个名词组成,形

【雁门太守行】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雁门太守行】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李贺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译文及注释】 敌军似乌云压进,危城似乎要被摧垮; 阳光照射在鱼鳞一般的铠甲上,金光闪闪。 号角的声音在这秋色里响彻天空; 塞上泥土犹如胭脂凝成,夜色中浓艳得如紫色。 寒风卷动着红旗,部队悄悄临近易水; 凝重的霜湿透了鼓皮,鼓声低沉,扬不起来。 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 手操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 1、黑云:厚厚的乌云。这里指攻城敌军的气势。 2、摧:毁坏。这句形容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机形势。 3、甲光:铠甲迎着太阳闪出的光。甲,指铠甲,战衣。 4、金鳞:形容铠甲闪光如金色鱼鳞。金: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和光泽。 5、角:古代军中一种吹奏乐器,多用兽角制成,也是古代

军中的号角。 6、塞土燕脂凝夜紫:夜色中塞上泥土有如胭脂凝成,浓艳得近似紫色。 7、燕脂:即胭脂,一种红色化妆品。这里指暮色中塞上泥土有胭脂凝成。据说长城附近多半是紫色泥土。 8、临:抵达。 9、易水:河名,大清河上源支流,源出今河北省易县,向东南流入大清河。“塞上”一作“塞土” 10、霜重鼓寒:天寒霜降,战鼓声沉闷而不响亮。 11、声不起:形容鼓声低沉;不高扬。 12、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省易县东南,相传战国燕昭王所筑,置千金于台上,以招聘人材、招揽隐士。 13、玉龙:指一种珍贵的宝剑,这里代指剑。 14、君:君王。 【赏析】 《雁门太守行》是乐府旧题,唐人的这类拟古诗,是相对唐代“近体诗”而言的。它有较宽押韵,不受太多格律束缚,可以说是古人的一种半自由诗。后称“乐府诗”。多介绍战争场景。 诗人的语言极力避免平淡而追求峭奇。为了追求奇,他在事物的色彩和情态上着力,用浓辞丽藻大红大绿去表现紧张悲壮的战斗场面,构思新奇,形象丰富。 一般说来,写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不宜使用表现秾艳色彩的

中考满分作文及赏析完整版

中考满分作文及赏析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青春来了 花季,如马蹄般穿花而过,留下一串绝美的回响,扣开心扉,发觉是青春来了。 青春来了,彼时的我不再不谙世事,换上了一件栀子花的衬衫,衣角微微绽放在阳光中,温柔地摆动。青春来了,我便多了几分陶潜“采菊东篱下”的淡然,掬起我的一帘清梦;青春来了,我便是“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那是我们特有的敏感,特有的惆怅。失意时,竟也把自己比作李清照所拟的“人比黄花瘦”;豪情四溢时,也敢放下“剑荡天下,横扫六合”的不羁之言。 感伤的,明媚的,豪迈的,预示着是青春华丽地走来了。 青春来了,彼时的我已不再踏红楼,窥宝黛葬花;已不再品三国,为诸葛先生羽扇纶巾而神魂颠倒。我安静地伏在窗边,一缕暖阳拂过我的面庞,看着郭敬明的《夏至未至》,感受着属于青春的疼痛和黯然神伤;读着韩寒的《三重门》的悲哀,不觉发现自己也在三重门的窘境中。我知道,那是青春来了,所以我不计较为哪些优美的篇章而流下的泪;我知道那是青春来了,所以我开始羡慕着十里洋场中的人们:张爱玲的爱情,林徽因的才情;关紫兰的闲情。 青春来了,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留给心中一片小小的悸动。 青春来了,我成功地挣脱了稚气,换上了成熟的花衣,我成功地换下了腻人的娃娃音,歌声低沉而安稳。青春来了,自以为孤独的我开始关注几米的漫画,那些或成熟或沉稳的色彩总能引起我的共鸣,似乎是一夜之间,我就从梵高笔下的向日葵落魄到几米笔下的小孩子。青春来了,青春带给我们无数种可能,我抓住“拼搏”这条绳子,努力向上攀爬。青春来了,我也打开心门,收纳春暖花开,等待四季轮回。 没有徘徊,没有拼搏的青春,是来的不完整的。 你是否在惆怅是否眼神坚定地眺望着远方同样的时间,同样如花般的梦,不要拒绝它,那是青春来了。 晓东老师满分感悟: 1、溢彩流光的语言,灵气十足的语言,摇曳生姿,顾盼神飞的语言,不禁让人爱不释手,在炎炎夏日,读这样的文字就是一种最美的享受!高超的文字功力,来自广博的阅读,本文涉及到了郑愁予的诗歌的化用,陶渊明、蒋捷、李清照、冯延巳的诗词的引用,涉及到了韩寒的《三重门》、几米的漫画,梵高的向日葵,本文涉及到了张爱玲、林徽因、关紫兰,本文涉及到古典名着《三国演义》、《红楼梦》。 2、最可贵的是作者不是在“读”书,而是在“悟”书,对书的故事情节、人物性格都有独到的见解和体会,她善于思考、善于感悟,在书中读出了自己。 茶花香来了 你栽的茶花,开了,就不会谢;你教给我的道理,记住了,就不会再忘;而你给我的 爱,来了,就不会离去。--题记 外婆在去年十月一日去世了。

2016年资阳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资阳市 2016 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考试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7 小题,共 21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不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是( ) A.农田直接焚烧秸秆肥田 B.大力发展电动汽车,实现节能减排 C.远离烟草、拒绝毒品 D.改进燃煤炉灶,促使燃料成分燃烧 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3.下列叙述不符合化学知识的是( ) A.皮蛋有碱性,食用时可加点醋中和 B .干冰升华未发生化学变化 C .消 防队采用喷洒泡沫的方法进行油库灭火 D .水能变油(油主要含 C 、H 元素的物质) 4.下列关于氧气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热分解氯酸钾制氧气未加二氧化锰反应不发生 B .电解水实验产生氧气的电极为负极 C .收集氧气时,用带火星的木条进行验满,这是利用了氧气的可燃性 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得到黑色固体物质 5.根据原 子结构示意图:① ② ③ ④ ⑤ ,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④结构的元素都属于金属元素 B .某③结构的原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8,则该原子核内中子数为 10 C .②③结构的元素形成化合物时,只能形成 A B 型化合物 2 D .⑤结构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 2 周期第ⅥA 族 6.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 .CuSO +2NaOH==Cu(OH) ↓+Na SO 4 2 2 4 B.C+ CuO==Cu + CO ↑ 2 C.2AgNO + Cu == C u ( N O ) + 2Ag 3 3 2 D. Cu+FeSO ==Fe+CuSO 4 4 7.为检验某混合气 体成分做了如下实验:将一定体积的该混合气体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 石灰水无明显现象,气体总体积减小;把剩余气体导出后,可以在氧气中燃烧,燃烧产物能 使白色硫酸铜粉末变蓝。则原混合气体的成分可能是( ) A .HCl 和 CO B. HCl 和 H C.CH 和 CO D.CO 和 CO 2 4 2 2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 6 小题,共 24 分) 8.(4 分)现有盐酸、水、氮气、浓硫酸、氢氧化钙、硝酸铵、甲烷、生石灰等八种物质, 用相应物质的化学式填空: ⑴非金属气体单质 ;⑵具有挥发性的酸 ; 新*课*标*第*一*网

雁门太守行赏析

《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催,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描绘当时的一场边关战争,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2、赏析“黑云压城城欲催,甲光向日金鳞开”两句。 这两句以比喻和夸张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第二句转写城内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 3、三、四两句为写激战营造出一种怎样的气氛?苍凉、悲壮。 4、这首诗与一般描写战争的诗词相比,在词语使用上有何特别之处?试举例说明。 参考:这首诗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描绘悲壮的战争风云,构成了奇特的意境。如在“黑云”“夜紫”的背景下,点染以“金鳞”“燕脂”“红旗”等,画面色彩斑斓,显得奇异诡谲。 5、前四句写日落前情景,后四句写唐军将士夜袭敌营,以死报效朝廷。最后两句引用典故,既与战争的地点相吻合,又是对天子和将士的称颂。 《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催,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描绘当时的一场边关战争,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2、赏析“黑云压城城欲催,甲光向日金鳞开”两句。 这两句以比喻和夸张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第二句转写城内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 3、三、四两句为写激战营造出一种怎样的气氛?苍凉、悲壮。 4、这首诗与一般描写战争的诗词相比,在词语使用上有何特别之处?试举例说明。 参考:这首诗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描绘悲壮的战争风云,构成了奇特的意境。如在“黑云”“夜紫”的背景下,点染以“金鳞”“燕脂”“红旗”等,画面色彩斑斓,显得奇异诡谲。 5、前四句写日落前情景,后四句写唐军将士夜袭敌营,以死报效朝廷。最后两句引用典故,既与战争的地点相吻合,又是对天子和将士的称颂。

最新4卜算子咏梅(赏析精华版中考)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注释】①[断桥]残破的桥。②[无主]无人过问。③[更著]又遭受。著,同“着”,遭受的意思。④[一任]任凭。⑤[零落]凋谢。 【背景资料】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一生志在恢复中原,但却受人排挤,晚年隐居山阴,始终保持昂扬的爱国热情,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此词可以看成他的身世的缩影。 1、词的上阕通过驿站、断桥、黄昏、风雨等意象,营造了落寞凄清的意境。从内容上看,上阕写梅花艰难、恶劣的处境(意思对即可)的处境,下阕则写出了梅花高 3、“已是黄昏独自愁”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零落成泥碾作尘”中的“碾”字有何表达效果?(3分) 拟人;“碾”原指将东西压碎、压平,在这里指梅花落地之后与泥土混合之后的情景。表现出摧残者的无情,被摧残者承受的压力之大,描绘出梅花悲惨至极的图景。 4、本诗所使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什么?举一例并赏析。 托物言志。如“零落成泥……如故”一句,意思是即便梅花凋零飘落成泥,它的芳香依旧不变啊。陆游以梅花自喻,在梅花那种虽凋犹香的神韵中寄托了生则高洁、死亦留芳的人生追求。 5、这首词虽在“咏梅”,可作者意在言外,如同周敦颐的《爱莲说》一样,那么,作者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呢?以梅花高洁品质来喻示自己孤傲、坚贞自守的品格。(意对即可) 6、试从含义及作用两方面比较分析下面两句诗中“风雨”的异同点。(4分) ①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②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含义:都是指自然界的风雨(1分),陆游笔下的“风雨”不仅如此,还象征人人生路上的坎坷、挫折、困难等(1分)。(意思接近即可) (2)作用:都起到了烘云托月或反衬的作用(1分),但烘托的内容不同:陆游以“风吹雨打”的恶劣环境反衬梅花的高洁、坚贞的品格;杜甫以“秋风破屋”“屋漏偏逢连夜雨”烘托诗人推己及人、关心民众疾苦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1分)。(意思接近即可) 7、(1)请自选角度给诗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写一段赏析文字。 ②梅花不堪风雨侵凌,凋残零落,成泥作尘,命运如此凄凉悲惨,但那别致的香味却永远如故。词中的梅花是作者高洁品格的化身,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现作者虽命运坎坷,报国之志难酬.却永远坚守高沽坚贞的人格,给人以坚强不屈、昂扬向上的鼓舞力量。 (2)对陆词下阕理解不当的一项是(B) A.“无意苦争春”,“无意”二字突出表现梅花谦虚博大的胸怀。 B.“一任群芳妒”是写“群芳”的狭隘心胸和忌妒心理,以反衬梅花虚怀若谷。 C.“零落成泥碾作尘”是写梅花受到环境的摧残,即使成了泥和尘,也是“香如故”,始终保持自己的高洁品质。 D.陆游是南宋爱国词人,主张抗金,但屡遭投降派的打击,所以情绪愤懑抑郁。词中的梅花寂寞凄凉但高洁品格不变,正是诗人自身的写照。 8、比较阅读早梅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中,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2019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2019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中统一招生考试 化学 (满分:90分时间:6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a-40 第I卷(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3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事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金属拉成丝 B. 盐酸除铁锈 C. 空气液化 D. 石油分馏 2.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随身携带的物品是() A. 食盐 B. 烟花爆竹 C. 汽油 D. 罐装液化石油气 3.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为“珍爱美丽地球·守护自然资源”。下列做法与此不相符的是() A. 废旧金属回收利用 B. 农业上过量施用化肥、农药 C. 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物 D. 使用新型、可降解的塑料制品 4.下列熄灭蜡烛的方法,其对应原理错误的是() A. 扇灭-隔绝氧气 B. 剪掉灯芯-隔离可燃物 C. 湿抹布盖灭-隔绝氧气 D. 水浇灭-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5.下列事例不能用分子运动相关知识解释的是() A.品红溶解 B. 篮球充气 C. 酒精挥发 D. 柳絮飞扬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煤是可再生能源B. 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C. 蛋白质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D. 乙醇汽油作汽车燃料不会污染环境7.今年是元素周期表诞生第150周年。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从表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A.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B. 原子的质子数 C.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D. 原子的中子数 8.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 4个N原子:2N2 B. 铁离子:Fe2+ C. 硫酸铝:Al2(SO4)3 D. 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9.身边的一些物质pH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pH试纸浸入溶液中测其酸碱度 B. 厕所清洁剂不会腐蚀大理石地面 C. 蚊虫叮咬后涂牙膏可减轻痛痒 D. 橘子的酸性强于柠檬 10.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 金刚石切割大理石 B. 碳素墨水书写档案 C. 氮气用于食品防腐 D. 硫酸用于铅酸蓄电池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溶质都是固体 B. 乳化能增强乳浊液稳定性 C. 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D. 搅拌可增大物质的溶解度 12.下列实验中,能达到相实验目的的是()

观刈麦(赏析精华版2017年中考)

1、观刈麦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思想内容】这首诗描写了一家农民辛苦劳碌的场景和一位贫妇人的悲惨遭遇,揭示了农民的辛苦和赋税的繁重,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同时也表现了对封建统治者的不满。 【主题】诗中描写了农民冒着酷暑辛勤割麦的情景,并借一位贫妇人之口,诉说了当时租税剥削的沉重和农民生活的痛苦,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艺术特色:①叙述简洁,多用写实,白描手法,内涵深刻。 ②叙事与心理描写相结合,二者达到完美统一。 ③语言平易流畅,含义深刻。 1、本诗描绘了哪三幅画面?主要写了哪两个场景?诗中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全诗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1)妇姑童稚送饭,丁壮南冈割麦,贫妇抱子拾麦。(2)农人挥汗如雨割麦,揭示农民辛苦;贫妇抱子挎篮拾麦,揭示赋税的繁重。(3)景物描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场面描写: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语言描写:家田赋税尽,拾此充饥肠。心理描写: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2、从侧面表现农民劳动繁忙的句子: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直接描写农民辛苦劳动情景的句子是: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3、白居易《观刈麦》中与“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一样,写出了劳动人民艰辛的诗句是: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4、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有一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表现了百姓矛盾痛苦的心理。《观刈麦》中也反映这一心理的一句是: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5、《观刈麦》中描写拾麦者因家田输税尽而抱子拾麦的句子是: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6、柳宗元《捕蛇者说》中的“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和白居易《观刈麦》中的“家田输税尽”揭示农民赋税的繁重。 7、在白居易《观刈麦》中,白居易面对辛勤耕种却食不果腹的农民深深自责,发出了这样的自问自省: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表现作者深深自责的句子: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8、对比的手法是这首诗的重要艺术特色,这首诗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其作用是什么? 在这首诗中,诗人不仅把劳动人民的贫困、善良与地主阶级的奢侈、暴虐作了对比,而且还把自己的舒适与劳动人民的穷苦作了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在繁重的赋税压迫下的农民们生活的艰难,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9、“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中“此”指代什么?从本句诗中,你可否总结出白居易是个什么样的官员?“此”指代以上农民辛苦悲惨生活的句子和自己无功而获得俸禄的事。刻画出一个忧国忧民但无力改变现实的低微官员形象。 10、有人认为《观刈麦》的感情基调是“悲怜自责”,你同意这种看法吗?结合本诗诗句加

2015年成都市中考化学试题_含答案

省市2015年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B.石蜡熔化C.粮食酿酒D.水凝成冰2.空气的组成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A. O2B. N2C. CO2D.稀有气体3.不属于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是() A. 火力发电B. 风力发电 C. 氢燃料客车D. 太阳能电池路灯 4.通常状况下,下列溶液的溶质为液体的是() A.蔗糖溶液B.酒精溶液C.氯化钠溶液D.澄清石灰水5.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二氧化锰是反应物 B.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相同 C.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D.可用带火星的木炭检验氧气 A. A B. B C. C D. D 7.下列说确的是() A.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 B.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烧 C.图书档案起火宜用水基型灭火器扑灭 D.不慎碰倒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水来灭火 8.下列有关化肥和农药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氯化钾可用作钾肥 B.化肥能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 C.农药施用后,不会通过农作物转移到人体 D.农药应根据农作物、虫害和农药的特点合理施用 9.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与“”代表不同种元素的原子) 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中的一个分子有三个原子构成 B.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C.该反应可能是水的电解 D.该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10、两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是和,其中相同的是 A、电子数 B、质子数 C、电子层数 D、所带电荷数 11.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 3CO+Fe2O32Fe+3CO2

雁门太守行赏析练习题

《雁门太守行》赏析练习题 一、默写 1、“诗鬼”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写敌人兵临城下,战云笼罩,使人透不过气来,而战士整装待发,士气还很旺盛的诗句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2、李贺的《雁门太守行》描写白天戒备森严,无比威严的诗句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3、《雁门太守行》中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和城内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4、抒发誓死报国忠心的诗句是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5、“角色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把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得很壮美 6.“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显然是潜师夜袭,一场苦战。“易水”二字使人联想起战国时刺客荆轲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7.“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黄金台相传是战国时燕昭王所筑,渴望贤才,置千金于台上,延请天下奇才。诗人借用这个典故,既与战争的地点相吻合,又是对天子和将士的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的称颂。

二、选择题。 8.对这首诗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 ) A第一句“黑云”比喻敌人大军压城的气势,第二句“金鳞”比喻铠甲在太阳下反射的闪光。B第四句中“燕脂”、“紫”都是形容边塞泥土的颜色怪异,包含着当时战况严峻的象征意义。C.第六句,“寒声”指战鼓的声音低沉重浊,“不起”指战士们在这样沉重的鼓声中斗志难振。D第七、八句意思是战士们为了报答君王平日里对自己的重视,决心奋战沙场,为君王献身。 三、简答题。 9、请设想“半卷红旗”是怎样的景象,作者捕捉这个景象入诗要表现什么? 提示:半卷红旗是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10、“黑云压城城欲摧”已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该句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在原文中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现在人们常用来形容(局势的危急)。 11、赏析“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这两句诗活用战国时期燕昭王置千金于黄金台上以招贤才的典故,表现了将士们誓死杀敌、报效朝廷的决心。

《雁门太守行》李贺赏析

《雁门太守行》李贺赏析 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析】 【原诗】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译文】 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战士们的铠甲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烁。号角声声,响彻秋夜的长空,塞外寒夜中,将士们的鲜血凝结成紫色。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操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 【作者】 李贺(790~816),唐代著名诗人,汉族,河南福昌人。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 【背景】 李贺生活的时代藩镇叛乱此起彼伏,发生过重大的战争。从有关《雁门太守行》这首诗的一些传说和材料记载推测,可能是写平定藩镇叛乱的战争。诗中所属之事,难以考证。这不是某一次战争,写意而非写实。当时是元和二年,公元807年。李贺当时仅17岁。 【主旨】 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歌颂了守边战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该诗用浓墨重彩描会战争场景,构成了奇特意境。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机形势。典故的使用,”金鳞“”燕脂“”红旗“”黄金台“”玉龙“的色彩斑斓,用以描绘悲壮惨烈的战争场景。 【名句赏析】

首句于“云”上着“黑”字,已感气氛沉重。而这“黑云”又“压城”以至压得“城欲摧”,明显有象征意义。“云”上特加“黑”字,自然不会用以象征我军而是象征敌军。敌军压境围城如此凶猛,则我军只有杀出重围,才有生路。 “甲光向日金鳞开”,在色彩和形相上,与上句形成强烈对比,明含欣喜、赞美之情。一、二两句写围城与突围,构成一个意义单位。以下八句写乘胜追杀,直至兵临易水,是又一个意义单位。“角”,古代军用乐器。“角声满天秋色里”一句,正是以虚写实。在读者想象中展现敌退我追的壮阔场景。 “塞上胭脂凝夜紫”中的“夜”字照应第一句中的“日”字,表明从突围至此,已过了较长一段时间,双方互有杀伤。紧承“角声”、“秋色”描绘塞土赤紫,已令人想见战血,于“紫”前加一“凝”字,更强化了这种联想。 由“日”到“夜”,以至夜深“霜重”,追兵已临易水,敌军自然先到易水。诗人运用特殊的艺术手法表现独特的艺术想象,或用象征,或用暗示,或用烘托,或以虚见实、以声显形、以部分代全体,给读者留下了过于广阔的想象空间。 诗人选用“玉龙”和“黄金台”造型设色,创造出“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诗句,一位神采奕奕的主将形象便宛然在目。其不惜为国捐躯的崇高精神,以及君主重用贤才的美德,都给读者以强烈而美好的感受。

四川省成都市2015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

四川省成都市2015年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B.石蜡熔化C.粮食酿酒D.水凝成冰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酒精挥发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石蜡熔化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粮食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水凝成冰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3分)(2015?成都)空气的组成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A.O2B.N2C.C O2D.稀有气体 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 A、O2占21%,不是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故选项错误. B、N2占78%,是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故选项正确. C、CO2占0.03%,不是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故选项错误. D、稀有气体占0.94%,不是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记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口诀:“氮七八氧二一,零点九四是稀气;还有两个零点三,二氧化碳和杂气”)是解答此类题的关健. 3.(3分)(2015?成都)不属于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是() A. 火力发电B. 风力发电

部编本初二语文《雁门太守行》诗词赏析中考试题汇编

部编本初二语文《雁门太守行》诗词赏析中考试题汇编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思想内容】全诗用奇丽的色彩点染战斗的环境气氛,表现了危城守将誓死报国的决心,能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名句赏析】①“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用“黑云压城”极力渲染了兵临城下的紧急形势,用“城欲摧”极言大军 压境的紧张气氛。甲光,铠甲迎着太阳发出的闪光。孤城被蜂拥而来的敌人团团围住。敌人兵临城下,大军压境,有如乌云重重压下要把城墙摧垮。这样构思较新颖, ②“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这两句分别从听觉 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两句写两军激战的惨烈。这两句中的“燕脂”,“夜紫”还暗指战场血迹。战斗异常残酷,战死者的鲜血把泥土染成紫色。战斗从白昼持续到黄昏。晚霞映 照着战场,那大块大块的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

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 ③“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写守将曾受皇帝厚遇,临危时誓死相报,英勇赴战的决心。 【五年试题汇编】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①全诗采用了的手法,把战斗的气氛渲染得凝重而惨烈。(1分) ②这是一首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突出了将士的高昂士气和。(1分) 【答案】 ①夸张 ②爱国热情评分说明:(1)一(5)题共8分,每空1分。错别字、漏字、添字则该空不得分。(6)题(2分)每小题各1分,第②小题只要有“爱国”字样,即可得分。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赏析精华版中考)教学提纲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赏析精华版2016年 中考)

6、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背景介绍:元和十四年(819)正月上书谏迎佛骨,触怒宪宗,由刑部侍郎贬为潮州刺史。这是他在南行途中所作。左迁,犹言下迁,古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当韩愈到达蓝田关时,他的侄孙韩湘赶来送行,于是写了这首诗送给韩湘,抒写忠而获罪的愤慨、为国除弊的决心和眷恋朝廷的心情。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一首比较深刻的政治抒情诗,诗人把朝廷的腐败同自己的 2.以景来寓前途坎坷难料的句子: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它与李白《行路难》里的“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有异曲同工之妙。 3、“一封早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表达效果? 对比。“朝奏”、“夕贬”、”九重天“、路八千”等对比鲜明,突出表现了自己“朝”、“夕’之间角色的急剧变化,蕴含着诗人对自己无罪遭贬的怨愤、悲痛之情。4.这首诗在虚词的运用上很得体,如“欲为”、“肯将”,试简要分析其作用。 非常准确地表现出作者的一片忠心和坚强的信念,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心中的愤慨,还蕴含着诗人不屈不扰,宁折不弯,刚正不阿的品格。 5、“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哀朽惜残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精神? 表达了诗人在年老又遭贬的逆境中,仍念念不忘为国家效力,无怨无悔、甘愿奉献的精神。 6.赏析“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中“横”“拥”两字的表达效果。 “横”“拥”两字分别从广度与高度两个层面形象生动的描绘了自己贬谪途中大雪阻路、马难前行的艰苦情景,同时委婉含蓄的表达了自己深感前途渺茫的愁思。 7.细致体会“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两句诗,分析诗人是怎样融情于景,抒发途中感受的? 这一两句借景抒情。云横秦岭、雪拥蓝关,语意双关,明写天气寒冷,暗写政治气候恶劣。景物描写中显露出英雄失路之悲。 8、第六句“雪拥蓝关马不前”借景抒情,并做到了眼前景与心中情的完美统一,请你对此加以分析。 第六句既是实写也是虚写,实写大雪阻路,马难前行,虚写诗人留恋长安,不忍离去的感情。 9、颈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态?试作简要分析。(3分)

《雁门太守行(唐)李贺》诗歌鉴赏答案及译文

《雁门太守行(唐)李贺》诗歌鉴赏答案及译文《雁门太守行李贺》诗歌鉴赏答案及译文 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敌军似乌云压近,危城似乎要被摧垮。 阳光照射在鱼鳞一般的铠甲上,金光闪闪。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号角的声音在这秋色里响彻天空,夜色中,塞上泥土中鲜血浓艳得如紫色。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寒风卷动着红旗,部队悄悄临近易水; 凝重的霜湿透了鼓皮,鼓声低沉,扬不起来。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操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 作者简介 李贺,唐代著名诗人,河南福昌人。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 作品鉴赏首联既是写景,也是写事,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黑云压城城欲摧”,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甲光向日金鳞开”忽然,风云变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只见金光闪闪,耀人眼目。此刻他们正披坚执锐,严阵以待。这里借日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和士气,情景相生,奇妙无比。

全诗写了三个画面:一个白天,表现官军戒备森严;一个在黄昏前,表现刻苦练兵;一个在中夜,写官军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 首联写景又写事,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后句写守城将士严阵以待,借日光显示守军威武雄壮。 颔联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 尾联引用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颔联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时值深秋,万木摇落,在一片死寂之中,那角声呜呜咽咽地鸣响起来。显然,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正在进行。“角声满天”,勾画出战争的规模。敌军依仗人多势众,鼓噪而前,步步紧逼。守军并不因势孤力弱而怯阵,在号角声的鼓舞下,他们士气高昂,奋力反击。战斗从白昼持续到黄昏。晚霞映照着战场,那大块大块的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这种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暗示攻守双方都有大量伤亡,守城将士依然处于不利的地位,为下面写友军的援救作了必要的铺垫。 颈联写将士夜袭敌营,以死报效朝廷。“半卷红旗临易水”,“半卷”二字含义极为丰富。黑夜行军,偃旗息鼓,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临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样一种壮怀激烈的豪情。接着描写苦战的场面:驰援部队一迫近敌军的营垒,便击鼓助威,投入战斗。无奈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 尾联“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诗人引用这个典故,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赏析精华版中考)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赏析精华版2016年 中考)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6、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背景介绍:元和十四年(819)正月上书谏迎佛骨,触怒宪宗,由刑部侍郎贬为潮州刺史。这是他在南行途中所作。左迁,犹言下迁,古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当韩愈到达蓝田关时,他的侄孙韩湘赶来送行,于是写了这首诗送给韩湘,抒写忠而获罪的愤慨、为国除弊的决心和眷恋朝廷的心情。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一首比较深刻的政治抒情诗,诗人把朝廷的腐败同自己的不 2.以景来寓前途坎坷难料的句子: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它与李白《行路难》里的“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有异曲同工之妙。 3、“一封早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表达效果 对比。“朝奏”、“夕贬”、”九重天“、路八千”等对比鲜明,突出表现了自己“朝”、“夕’之间角色的急剧变化,蕴含着诗人对自己无罪遭贬的怨愤、悲痛之情。 4.这首诗在虚词的运用上很得体,如“欲为”、“肯将”,试简要分析其作用。 非常准确地表现出作者的一片忠心和坚强的信念,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心中的愤慨,还蕴含着诗人不屈不扰,宁折不弯,刚正不阿的品格。 5、“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哀朽惜残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精神? 表达了诗人在年老又遭贬的逆境中,仍念念不忘为国家效力,无怨无悔、甘愿奉献的精神。 6.赏析“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中“横”“拥”两字的表达效果。 “横”“拥”两字分别从广度与高度两个层面形象生动的描绘了自己贬谪途中大雪阻路、马难前行的艰苦情景,同时委婉含蓄的表达了自己深感前途渺茫的愁思。 7.细致体会“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两句诗,分析诗人是怎样融情于景,抒发途中感受的? 这一两句借景抒情。云横秦岭、雪拥蓝关,语意双关,明写天气寒冷,暗写政治气候恶劣。景物描写中显露出英雄失路之悲。 8、第六句“雪拥蓝关马不前”借景抒情,并做到了眼前景与心中情的完美统一,请你对此加以分析。

雁门太守行赏析

《雁门太守行》赏析 一、文学常识 1、李贺,字长吉,世称“诗鬼”,唐代中期浪漫主义诗人。 2、写作背景 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加剧,李贺生活的年代正好是朝廷讨伐叛军最激烈的年代。“雁门太守行”是(乐府曲名,后人多用来写边塞征战之事。)这首诗写的就是平定藩镇叛乱的战争,表现了边城将士苦战报国之意。 二、划分朗读节奏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色/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辗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三、理解诗意 1、解词 摧:毁。甲,指铠甲,战衣。向日:迎着太阳。向:向着,对着。开:打开,铺开。凝,凝聚。临:逼近,到,临近。声不起:形容鼓声低沉;不响亮。报:报答。意:信任,重用。君:君王。2、诗意 敌军似乌云压进,危城似乎要被摧垮。阳光照射在鱼鳞一般的铠甲上,金光闪闪。号角的声音在这秋色里响彻天空;塞上泥土犹如胭脂凝成,夜色中浓艳得如紫色。寒风卷动着红旗,部队悄悄临近易水;凝重的霜湿透了鼓皮,鼓声低沉,扬不起来。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操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 四、主旨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激烈的战斗,表现了守城战士英勇杀敌,誓死报国的决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自己誓死报国、建功立业的情怀。 五、内容理解 1.这首诗以什么为顺序? 以时间为序。 2.作者在诗中给我们描绘了哪些画面? 全诗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是前三联,写了三个画面: 一是敌军围攻,守军戒备森严; 二是写战场厮杀,血流成河的悲壮画面; 三是写援军夜晚偷袭敌营。 第二层是第四联,诗人笔锋一转,由战争的场景转向了抒发豪情壮志。 六、赏析: 1、“黑云压城城欲摧”,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渲染了大兵压境的紧张气氛和危机形势。 2、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2016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成都市二〇一六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 化学参考答案 (含成都市初三毕业会考) 满分9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 1.下列事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B木材燃烧C钢铁生锈D食物腐烂 答案:A解析:燃烧,生锈,变质,燃烧都是化学变化。升华只有状态改变,没得新物质生成. 2.空气中的下列气体,属于稀有气体的是 A.He B.N2 C.O2 D.CO2 答案:A解析:He,Ne,Ar,Ke,Xe,Rn,元素周期表最后一列为稀有气体. 3.下列操作可有效降低水的硬度的是 A静置B煮沸C过滤D吸附 答案:B解析:降低水的硬度即水的软化过程,生活中用煮沸,实验室用蒸馏的方法即可. 4.下列四种化肥样品中,分别加入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是A硫酸钾B磷矿粉C氯化铵D硝酸钾 答案:C解析:铵态氮肥中的铵根离子NH4+与碱中的OH-反应生成氨气,氨气有刺激性气味。 5.某同学将维生素C泡腾片放入水中,观察到有大量气泡冒出,根据泡腾片的主要成分分析,该气体主要是 A.O2 B.H2 C.CO2D水蒸气 答案:C解析:泡腾片中的酸与NaHCO3反应,生成CO2。

6.6000L 在加压情况下能装入容积为40L 的钢瓶中,其主要原因是 A.分子的体积很小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加压时分子体积变小 D.加压时分子间的间隔变小答案:D 解析:气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且分子间隙变小7.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硅属于非金属元素 B.硅原子核内有14个质子 C.硅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 D.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 答案:D 解析:相对原子质量无单位 8.金属与盐酸反应的示意图如右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可用铜和稀盐酸制氢气 B.四种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镁 C.铁可以把锌从硫酸锌溶液中置换出来 D.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 +6HCl =2FeCl 3+3H 2↑ 答案:B 解析:A 选项中铜元素在氢元素之后,不与酸反应。B 根据金属与盐酸的反应的快慢:镁最活泼。C 锌活泼性强于铁,只能以强制弱。D 生成亚铁离子即二价铁离子9.某反应的围观示意图如下,用“ ”和“”代表A 、B 两种元素的原子。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变化 B.反应前后物质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C.反应生成物1分子中含有4个原子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 2+3B 2=2AB 3 答案:A 解析:A 化学变化中原子种类不变。B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变化,所以,物质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CD 正确。10.化学实验室需要配置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配置溶液时只能用水作溶剂 B.配置硝酸铵溶液的过程中,溶液的温度会下降 C.用浓硫酸配置稀硫酸时, 应将水缓缓注入浓硫酸中 气体

2016年四川成都中考化学试题及解析(word版)

2016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化学试卷 解析版 一、选择题 1.下列事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 B.木材燃烧 C.钢铁生锈 D.食物腐烂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干冰升华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木材燃烧的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二氧化碳等,属于化学变化; C、钢铁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食物腐烂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空气中的下列气体,属于稀有气体的是() A.He B.N2C.O2D.CO2 【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专题】运用类比进行知识的迁移;空气与水. 【分析】根据稀有气体包括氦气、氖气、氩气、氪气、氙气、氡气等分析解答. 【解答】解:稀有气体包括氦气、氖气、氩气、氪气、氙气、氡气等.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知道稀有气体包含的物质种类. 3.下列操作可有效降低水的硬度的是() A.静置 B.煮沸 C.过滤 D.吸附 【考点】硬水与软水. 【专题】化学知识生活化;空气与水.

【分析】硬水是指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软水是指含有较少钙镁离子的水.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降低硬度的方法是:加热煮沸或蒸馏. 【解答】解:A、静置只能将不溶性的大的颗粒沉降,不能除去可溶的钙镁化合物,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故选项错误. B、煮沸的方法能将硬水中含有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为不溶性的钙镁化合物,从而降低水的硬度,故选项正确. C、过滤是把固体与液体分离开的一种操作,能除去混合物中难溶性的杂质,不能除去可溶的钙镁化合物,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故选项错误. D、吸附只能吸附色素和异味,而不能改变硬度,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硬水与软水的区别、软化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4.下列四种化肥样品中,分别加入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是() A.硫酸钾B.磷矿粉C.氯化铵D.硝酸钾 【考点】铵态氮肥的检验. 【专题】常见的盐化学肥料. 【分析】根据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及常见化肥的使用注意事项解答.含有铵根离子的肥料和碱性物质可以反应能生成氨气. 【解答】解:含有铵根离子的肥料和碱性物质可以反应能生成氨气,所以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 熟石灰是一种碱,显碱性,不能与铵态氮肥混合使用.氯化铵是铵盐,不能熟石灰混合使用. 故选C. 【点评】注意铵盐使用时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会发生反应产生氨气降低肥效. 5.某同学将维生素C泡腾片放入水中,观察到有大量气泡冒出,根据泡腾片主要成分分析,该气体主要是() A.O2B.N2C.CO2D.水蒸气 【考点】盐的化学性质. 【专题】常见的盐化学肥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