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中医心理干预手段的认识

浅谈对中医心理干预手段的认识

《黄帝内经》为中医心理干预奠定了理论基础,其书中的气机升降学说、七情学说、阴阳五行学说等都为中医心理干预提供了辩证基础和理论支撑。以中医角度作为出发点,对患病人群进行心理干预,以《内经》中“治未病”的思想作为临床实践的指导思想,运用中医心理干预手段进行心理疏导,本文将对此进行简单的论述。

【关键字】心理干预;中医心理疗法;情志

1 中医心理疗法的背景

中医心理疗法源远流长,《黄帝内经》问世之后,中醫心理疗法理论体系初步形成。该书中心理治疗理论初步构建,并且确定了心理治疗的基本原则,提出一些可操作性的具体治疗方法,为其后的中医心理治疗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医在心理治疗疾病方面,其坚实的理论基础也对临床的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2 中医心理干预手段

中医心理治疗[1]又称“意疗”,是一种运用中医的理论,单纯借助于语言、行为等方式来改变患者对事物的消极态度,改善患者因疾病或其他因素导致的情绪不畅、或因情志不畅日久而产生的身体不适,从而达到治疗或康复作用的目的。主要包括中医情志疗法、中医认知疗法和中医行为疗法。

2.1 中医情志疗法

中医情志疗法是指医者引导患者产生某种情绪,治疗患者因不良的情志活动导致疾病的一种方法。人体正常的情志活动对人体脏腑功能的调节起重要作用,但若人体的某种情志过极,超越了人体自身生理调节范围和心理适应能力,即可导致气血失和、脏腑功能失调,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中医的心理干预从疾病产生的病因进行治疗,在临床中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2.1.1 情志相胜法

情志相胜法[2]是根据《黄帝内经》的五行学说理论,运用七情相胜理论作为治疗原则,通过一种情志活动来平衡另一种因某种刺激而引起的不良情志活动,从而恢复患者正常情志的一种方法。中医认为: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怒伤肝,悲胜怒。根据其中医的五行的对立制约关系,对患者的情绪进行相克的心理疏导,从而达到中医的根本平衡,即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现该疗法主要用于调整因情志过极而导致亚健康状态的人群的各种症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