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分析计算机应用基础

试卷分析计算机应用基础
试卷分析计算机应用基础

2010-2011第二学期试卷分析

考试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

考试人数:44人

参加班级:10级计1班2班学生

考试时间:2011年07月3日,共1场,150分钟

考试形式:上机考试

一、试题分析

本次试题围绕所学内容,设计了4类题型:

表一:试题类型分布

从题型、题量看,选题适中,由于采取从试题库随机抽取试题的方式,试题内容覆盖了大部分所学内容,例:word,excel考核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熟练程度,Word 排版和表格制作考核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考试成绩分析

1:考试基本情况

表二:考试成绩基本构成

期末总评成绩包括三部分平时成绩占20%,期中占30%,期末考试占50%。,通过上机考试成绩的情况来看,学生基本能够掌握计算机实际操作技能,可以使用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软件进行基本的文字处理和演示文稿制作,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本次考试仍然采取上机考试的方式,题型上参照等级考试的模式,去掉了以往的判断和汉字输入题,又因为课程进度的关系增加了演示文稿的制作题,将汉字输入能力的考察融入到操作题当中,也即是加大了操作题的比重,系统地评测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成绩在各个分数段均有分布,大部分学生能够在有限时间内按要求完成所有题目,少量学生成绩不理想,未发挥出实际水平。

此次考试基本反映出教学水平和学生的水平。

三、存在的问题及教学建议

通过对各题的成绩情况,可以看出学生基本理解并掌握了上机操作动手能力,而计算机基础知识部分却反映出学生对某些概念和理论的认识仍不够清晰,填空题中有书写错误,尤其是一些计算机术语和专有名词,说明在计算机的常识和认识方面还有疑惑。按照教学安排,

考前我们对学生讲述了上机考试系统的作题要求和方法,并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模拟练习,目的是训练学生在有限时间里运用办公软件完成规定的操作。而在考试中还有些学生不能合理分配时间,作题方法不符合要求,例如花费大量时间在Word文字处理上,或是不按题目要求保存答案和提交文档,因此没有反映出实际的能力。以上情况说明学生在平时的练习和主动性上存在问题。计算机属于一门实用性很强发展速度很快的公共选修课程,文管类专业的学生如果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技能,对本专业能力的促进和就业方面应有很大帮助。

所以在下个学期的教学中,必须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通过课堂、实验、作业和平时四个途径加强学习。课堂上主要是教学互动,教师经过完善地备课,在每周两节的理论课上将浓缩的知识要点传授给学生;内容要有重点有突出,有与时俱进的更新,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实验项目尽量选择实用性强的做,切切实实地让学生在把听取的理论转化到实践的过程中掌握一项操作技能;实验以外还应鼓励学生进行其他相关的尝试,要能以不变应万变,学以致用。网络课堂上的作业也是评测成绩的一部分,学生自主从讲义或从网上查询资料,完成基本知识的测试,在下学期要督促学生重视平时练习,认真独立提交作业,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并使用网上作业系统和考试系统,而不是在考前进行专项的练习。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应该表现在平时,好的方法可以影响最终的效果,对待学生的问题采取积极认真的态度,教师不但能从专业的水平解决疑问,还应告知学生理解方面的误区,培养新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对操作能力上更应如此,生搬硬套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任何问题。和学生平时的交流可以用面对面、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针对所教专业的特色和学生的水平,有效地实施教学。

试卷分析人:冯启方

2011-7-10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