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音乐的历史及变迁

中国佛教音乐的历史及变迁
中国佛教音乐的历史及变迁

简述魏晋南北朝佛教发展及其兴盛原因

简述魏晋南北朝佛教发展及其兴盛原因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对整个东亚、东南亚地区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诞生于古印度。在我国西汉晚期到东汉初期之间,佛教辗转传入我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发展达到兴盛,隋唐时期是佛教繁荣时期,此后,佛教便随着中国历史发展而进步。佛学的思想、文化、艺术在中华文化的长流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舶来文化,它逐步与中华传统文化融合,逐渐被更多的中国人接受和推崇,对中华民族的思想性格、世界观的整体塑造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宗教对文化艺术的影响是巨大的,而佛教,作为一个外来宗教。它是如何深入到中国百姓生活的?又是什么原因让它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以高度发展繁荣?这是我们主要谈的问题。 佛教的传入,至今流传着许多传说。 一说汉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受《浮屠经》,此为佛教传入汉地之始。这件事记载于鱼豢的《魏略·西戎传》中。 还有一种说法,汉明帝夜梦神人飞行于殿前,不解,问于群臣。通人傅毅回答道:“此即天竺得道者,号之曰‘佛’。”汉明帝遂派蔡愔等十二人去往西域,求取佛法。永平十年,蔡愔等人用白马将取回真经佛像驮到洛阳。明帝下令敕造精舍,是为白马寺。传说《四十二章经》即在此译出。 传入之事,众说纷纭,或玄幻,或写实,或光怪陆离。但不管怎样述说,从中我们可以得知的是,佛教传入的年代大致在西汉末年东

汉初年。其作为宗教,在传入时,利用了当时人们神异玄幻的思想观念。佛教传入最初期,信奉者大多是王室贵族,如桓帝宫中立祠,楚王斋戒祭祀。但由于当时人们对于佛教理解认识有很大的局限性,而本土黄老之学的无为之道、省欲去奢思想与佛教教义有相似之处,所以出现了以黄老之学解释佛教教义,佛与老子同祭的现象。 与此期间,不少印度西域僧人相继抵达中原,以都城洛阳为中心,开始大量译著佛教经典,其中有一大部分是小乘佛教经法,有的外来僧侣还进行佛法的宣讲。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安息国太子安世高和月氏国支迷迦谶。西域人士的译著工作,对于中国深入了解和理解佛经义理有一定推动作用。而成书于三国孙吴时期的《牟子理惑论》更加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对于佛教的认识。牟子认为,佛与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神仙、真人等有相似之处。《牟子理惑论》的诞生,说明了佛教在中国有其独特的信仰特征,而不像儒学作为一种道德的实践规范。 东汉末年,黄巾之乱使汉王朝土崩瓦解,历史推进到我国自秦统一以来第一次分裂时期——三国时期。黄巾起义是以道教的另一派别“五斗米道”作为思想依托的农民起义。因此,进入三国后,曹魏政权对于道教采取打压的政策。而因早期佛教以道家黄老学说解释教义,所以佛教在此期也受到了禁止。而佛教由于其自身外来特性,加之当时其势力影响还是有限,一定程度上对其自身起到了保护作用,所以后期打击力度有所减弱。所以当道教失去了公开活动的机会时,却为佛教的传播提供了空间,并出现了汉人受戒后的“中国第一僧人”朱士行,他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西行求法的汉僧。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产生于印度的佛教,由于文化传统和社会背景的不同,它在许多方面都与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存在着巨大差异。但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十分注重与中土原有的思想文化相适应。人们常说,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是一个不断中国化的过程。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中国佛教,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延续时间最久,传布范围最广,影响深远,包罗万象的思想运动和文化运动。 汉朝:佛教初传中国 佛教初传中国,依附于黄老,当时人们把它看作方术的一种,或者是看作当时民间流行的信仰或巫术之一。《后汉书》记载楚王刘英一方面崇尚黄老,另一方面又尊崇佛教,具有道家特点的黄老之学与佛教被人们相同看待。佛教的精深教理在当时也不为人们正确理解,灵魂不灭和轮回报应的思想是人们理解的最初的佛教义理。 从历史上看,佛教自两汉时经西域传至中国内地后,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它只是在皇室及贵族上层中间流传,一般百姓很少接触。到东汉末年,佛教开始在社会上有进一步的流传。在汉代佛经的翻译中,对中国思想文化的迎合特别表现在对儒、道思想观念和名词术语的借用上,因而汉代的译经儒化和道化的倾向十分明显。 汉译佛经的老庄化倾向不仅有利于佛教思想在中土的传播,而且也加深了佛教对中国传统思想发展的影响。魏晋玄学的形成与发展以及玄佛合流的出现,都与此深有关系。汉代译经还十分注意对以儒家名教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传统社会伦理的迎合。 总之,这时佛教还不为大多数中国人熟知,主要流行于上层社会,处于依附于道家或道教的情况。 三国两晋时期:走出依附的道路 两晋时,随着魏晋玄学的盛行,佛教也依附于玄学而得以大兴。这个时期,在佛经继续译出的同时,开始出现了一批从事佛教理论研究的中国佛教学者。随着佛教在三国两晋时的逐渐兴盛,佛道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朗化。佛道之争在南北

元代文学笔记整理

元代文学 (绪论) 一,起止时间:从蒙古王朝灭金、统一北中国(1234)起,到元朝被朱元璋推翻(1368)止,其间约134年。 二,文学史的总体特征:由抒情文学为主体转入为叙事文学为主体,审美视角由贵族阶层转向普通的市民大众。 第一节元代文学的历史文化背景 一、元朝是一个以蒙古贵族为主,联合各族上层统一全国强大的封建王朝。 1、元朝的统一,结束了宋代遗留的南北两个政权的隔离局面,疆域达到了空前的规模。 《元史》卷58《地理志》“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近辽左,南越海表”,疆域超过了唐代。统一增强了各地区、各民族间的联系,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融合。 2、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使元朝成为当时最强大最富庶的国家之一,声誉远及欧亚非三洲。 忽必烈时,严禁权豪势要扰民圈地,并且把荒地分给无田的农户,蠲免赋税,兴修水利。这一系列措施,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城乡手工业、商业在停滞一段时间以后,在统一提供自由安全贸易的大背景下,也走向了繁荣的道路。商人的地位有所提高。有史学家认为:“元代的商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发展程度是超过前代的。”(在中国历史上,商人地位的每一次提高,都标志着那个时代思想的相对解放) 许多城市的规模也超出了前代,大都既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商业中心。“凡世界上最为稀奇珍贵的东西,都能在这座城市找到”,居民多达四、五十万。而当时的杭州,是商贾云集的繁华之地。据马可-波罗记载:“这座城市的庄严与秀丽,堪为世界其他城市之冠。” 二、元朝存在的社会问题(大本史四2030) 1、蒙古贵族对被征服地区肆意掠夺,推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政策。P187-188 2、政治腐败,官吏贪污,冤狱遍野,民不聊生,成为元代的痼疾。 三、元代社会的文化特征 1、元朝轻视学术文化,知识分子地位空前低下。2031 2、思想领域多元并存,礼教的影响力相对减弱。 与政治上的高压和歧视不同,元代统治者在思想领域相对开放,在儒学受重视的同时,来自不同民族的民众可以自由地有自己的信仰。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在中原地区都得到发展,程朱理学独尊的局面发生了变化。在元代,思想领域呈现出各种观点和流派争雄斗胜的局面。 第二节叙事文学与抒情文学 一、叙事文学 1、叙事文学兴盛的原因 在元代,传统的知识分子失去了进身之阶,这对于以兼济天下为己任的传统的知识分子是个很大的打击。他们每每“沉抑下僚,志不得展”,而同时自尊的品格又不能让他们屈身于当权者,同时他们又不甘心自己的才能被埋没。因此

佛教教案(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公开课教案 石林县民族职业高级中学杨挎明 课程名称:(第四章中国各民族信仰的主要宗教)第二节佛教 教材名称: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本堂课选自《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四章第二节佛教内容。该教材是考取全国导游资格证书的必修知识。我国是佛教大国,各地寺庙建筑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宗教知识尤其是佛教知识是导游人员的必备知识。本节内容在整本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该章节的学习,使学生对佛教知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也是为今后工作中更深入的学习打开一扇窗户。 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佛教基本概况。 2、能力教学目标:让学生能根据宗教知识,结合地方宗教景点导游词,设计一篇独特的导游词,并模拟导游,其他同学做旅客,互相提意见,以求提高。 3、情感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掌握佛教基本知识的同时,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尊重佛教,尊重历史文化,了解宗教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竞争意识。 教学重点:佛教的发展和在世界及中国的传播路线、宗派。 教学难点:分清宗教的派别,能结合所学知识学与致用。

【导入】 播放佛教相关视频,营造学习氛围。 当你在旅游活动中遇到众多的佛教景观时,你了解它们的独特含义与价值吗?能充分欣赏吗?事实上,许多人由于缺乏知识,在浏览佛教景观时,只能跟着别人看热闹,而自己却看不出门道,有的甚至还闹出不少笑话。本节课将对四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各种问题展开讨论,了解到这些知识,作为导游员的我们才能更好地引导客人去发现美。 【授课】 佛教,广义上,它是一种宗教,包括它的经典、仪式、习惯、教团的组织等等;狭义上,它是佛说的言教。如果用佛教固有的术语来说,应当叫做佛法。佛教发源于古印度,从创建发展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三大宗教中最为古老的宗教,佛教传入我国之后,经过与传统文化的相互冲突、融合。 一、佛教概论 (一)佛教的创立 1、创立时间:公元前6世纪 2、地点:古印度迦毗罗卫(今尼泊尔国南部的提拉科特附近) 3、创始人:乔达摩,原名悉达多。后被人们尊称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 4、佛祖的四大圣迹: 佛诞生地——蓝毗尼花园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料学笔记(简)

冯友兰中哲史料学笔记 要求:全真透精。 《汉书。艺文志》是西汉以前的书籍的总书目。 一部特定时代的哲学著作,倘若在那个时代的学术思想史中没有一点痕迹可寻,这部著作的来源就很可疑。 以前的人,特别是汉朝的人,喜欢托古。 判定史料的真伪,主要是的确定它的年代;这与它本身的学术价值,不能混为一谈。要把它放到真正产生它的时代里去讲。 阶级社会中的史料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特别是文字著作,我们必须注意它是为哪一个阶级写的。 论目录 每一部书整理完毕时,刘向就写一篇提要,称为“叙录”。许多篇叙录汇集起来,成为一部书,名叫《别录》或《刘向别录》。刘歆作出一个总目录,叫做《七略》,包括《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七略》对于个别的书,只列书名和作者姓名,没有叙录,《七略》是《别录》的节本。 《刘向别录》已经失传了,我们只能在某些古书中看到刘向所作的叙录。《七略》也失传了,不过它的基本部分还在班固的《汉书》里保存下来。 《六艺略》于六艺之外,加上《论语》、《孝经》和小学,共有九种,包括103家,3123篇。这九种书中,与中国哲学史史料有直接关系的是易、书、礼、春秋、论语、孝经。 因乐无经,只有五经。五经加《论语》、《孝经》、《小学》为8,又因为《礼》有“三礼”,春秋有三传,宋人又把孟子列入,称为十三经。 《易经》还有中古文、费式和高氏三家,可是《艺文志〉就没有列这三家。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有很多错误,近人余嘉锡撰《四库提要辩证》,订正了不少。 第三章奴隶社会时期(商至西周)的哲学史料 一般地说,现在所见的《古文尚书》,不可作为资料来使用,除非有些词句,现在我们已经弄清了它的来源。就是《今文尚书》,也不完全可靠。《尚书》中与哲学思想有关系的是:洪范、大诰、康诰、召诰、洛诰、无逸。 《尚书》注解: 1、《十三经注疏》里面的伪孔传和孔颖达疏。 2、《书经集传》,南宋蔡沈。 3、《尚书今文注疏》,清孙星衍。 《易经》:孔颍达的《周易正义》。《系辞》原来有《大传》这个名称,《十翼》中的其他篇是跟《系辞》同样性质的著作,所以都可以称作《易传》。 早期的《周易》,经和《十翼》还是分别开来,直到东汉末年,郑玄才把《篆》、《象》纂入经中。 《周礼》可以看作战国或者秦汉时期的史料。 第四章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春秋战国)哲学史料(一) 《论语》

郭齐勇《中国哲学史》-第6章 佛教的传入与早期中国佛教哲学[视频讲解]【圣才出品】

第6章佛教的传入与早期中国佛教哲学[视频讲解] 6.1 复习笔记 佛教的创始人是乔答摩·悉达多(约前565~前485),后世尊称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佛教产生以后,以恒河流域为中心,向各地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分化出很多教派,先后产生了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 一、佛教与儒、道的碰撞与融合 1.僧祜归纳儒家对于佛教的批判 “经说迂诞,大而无征”;“人死神灭,无有三世”;“莫见真佛,无益治国”;“无古法教,近出汉世”;“教在戎方,化非华俗”;“汉魏法微,晋代始胜”。 2.三教的交流 早期佛教与儒道的关系,总体上说,儒家对于佛教排斥多而调和少,佛教对于儒家,调

和多而排斥少,佛教和道教互相排斥较多,文辞争斗也比较热闹,但道教对佛教也多有借鉴,道教的戒律礼仪体系基本上是模仿佛教而建立。 二、六家七宗与道安 1.空宗和有宗 大乘佛教分为空有二宗 (1)空宗是主张缘起性空之宗派,大乘之般若思想即其代表,以宣扬中道之空观为主。大乘佛教传入中国,最先流行的是佛教的空宗思想。 (2)有宗则以万法唯识为根本,唯识宗即其代表。印度龙树、提婆之教系,主张诸法皆空,中国之三论宗即承续此主张。印度无著、世亲之教系,则主张境空识有,形成法相唯识宗。大乘佛教传人中国,最先流行的是佛教的空宗思想。 2.空宗典籍翻译的三个时期 (1)第一期是从支娄迦谶到鸠摩罗什以前,翻译有《道行》《明度》《光赞》《放光》等般若经。 (2)第二期是鸠摩罗什时代,翻译有《大品般若经》《大智度论》《中论》《十二门论》等经论。 (3)第三期是玄奘时代,翻译有《大般若》等经。而般若性空义的研究,到道安法师时期才大为盛行。 3.六家七宗 六家七宗,即本无宗、本无异宗、即色宗、识含宗、幻化宗、心无宗、缘会宗。其中本无宗、本无异宗原为一宗,合之共有六家,分之则为七宗。 4.道安的“本无论”思想

时代变迁的中国音乐 走进新时代教案

时代变迁的中国音乐走进新时代教案 【课题】时代变迁的中国音乐——走进新时代【学时】1学时【教学目标】1、主动了解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音乐作品在题材、体裁、创作方式等方面的多元化发展特征,并能作出简要的概述。2、认识几位当代作曲家,了解其主要作品。3、熟悉音乐作品中出现的音乐主题。4、感受了解中国新音乐的多 【课题】时代变迁的中国音乐——走进新时代 【学时】1学时 【教学目标】 1、主动了解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音乐作品在题材、体裁、创作方式等方面的多元化 发展特征,并能作出简要的概述。 2、认识几位当代作曲家,了解其主要作品。 3、熟悉音乐作品中出现的音乐主题。 4、感受了解中国新音乐的多样性风格,并能进一步关注中国新音乐的发展。 【教学重点】认识当代作曲家及作品、音乐主题 【教学难点】作品的多样性风格及多元化发展特征 【预习导学】 一、《百年沧桑》之《南海渔歌》 【背景搜寻】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在经历了百年风云之后,香港终于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朱践耳的交响诗《百年沧桑》就是为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而创作的。它完成于1996年,同年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等单位主办的“迎接97 香港回归音乐作品征集活动“的金奖。 作曲家在总谱的首页上写下这样的题记:帝国主义的炮舰轰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给中国人带来了屈辱和困难,由此,激发了人民的觉醒。一代又一代人,前赴后继、坚持斗争,走过了一条从斗争到最后胜利的漫长道路……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永存! 这段文字,为我们听赏和理解这部长达22分钟的大型作品,提供了线索和依据。根据音乐

的结构和情绪的转换,可以分为入侵—苦难—觉醒— 挖掘你的潜能铸造巨大的成功 成功源于合作 抗争—胜利、欢庆五个段落。整部作品,用交响音乐的艺术形式,高度地概括了中国近一百多年近现代历史的基本脉络。 【音乐分析】这一部分分为引子、呈示部、中段、再现段、尾声。 引子:富于东南沿海音乐特点的十面锣在钟琴、钢琴、竖琴等配合下,敲响了欢庆的节奏,音乐显得清新秀丽。经过浴血斗争取得胜利的中国人民,心中洋溢的喜悦之情表达的真切而美好。 呈示段:乐队激情的演奏出明亮、优美的《南海渔歌》主题。 中段:仿佛是对过去的再一次追忆,曲调抒情。 再现段:是第一段的移调再现,情绪更为饱满。 尾声:打击乐器奏出行进式的节奏,管弦乐奏出了号角般的不断上升的音调,仿佛象征着中国人民迈着有力的步伐,向着统一和更加繁荣富强的美好明天不断前进。 二、《东方红日》 【背景搜寻】在广东省委宣传部精心策划下,作为向党的“十六大”的大型交响曲《东方红日》,被委约由中央音乐学院郭文景教授创作。2002年10月17日在北京保利剧院举办的《东方红日》大型交响音乐会上,由余隆指挥中国爱乐乐团和广州交响乐团首演此作品。郭文景认为,他写的是一部“中国20世纪风云激荡的革命斗争史”。他说,在很多人心里都有很强的“英雄情结”。都充满了对英雄的向往、崇敬和赞美,对改变本民族历史和国家命运的英雄尤其如此。这部作品以交响乐的艺术表现手法,描述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所走过的80多年的奋斗历程和取得的光辉业绩,表达了中国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坚定信念,抒发了人民群众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深厚感情,表现了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在中 弘扬你的个性描绘不凡的人生 领先来自争锋 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的豪迈精神。 【音乐分析】这部交响曲,在采用《东方红》、《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国歌》作为素材进行交响乐处理的同时,按照中国人的欣赏趣味,尽量保持乐曲旋律的完整性。交

佛教发展史简介

佛教发展史简介: 佛教(英Buddhism 梵 Buddha-s/āsana 或 Buddhānus/āsana,巴利名Buddha-sāsana。注:/代表s上面一小撇。):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也是最早的世界性宗教,在公元前五至六世纪,由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悉达多·乔达摩所创(参考佛诞);因为他属于释迦 (Sākya)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并于公元前一世纪左右,在西汉末年时经丝绸之路正式传入我国。 佛教有3大传承: 1.北传佛教,又称汉传佛教。经西北印度和西域诸古国而沿丝绸之路往东传入中国、朝鲜、日本等地的佛教。[1]是以地理位置划分的佛教派别。佛教经由两条路径传入中国,一支由古印度经西域传入中原地区,尔后传入朝鲜半岛、越南、日本等处。 2.南传佛教,是由印度向南传到斯里兰卡并且不断发展形成的佛教派系。在教义上,南传佛教传承部派佛教中上座部佛教的系统,遵照佛陀以及声闻弟子们的言教和行持过修行生活,因此他们自称为"上座部佛教",或可称为"声闻乘佛教",也即俗称的"小乘佛教"。主要流传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寮国、印度等南亚和东南亚国家,以及我国云南省的傣族、布朗族、崩龙族一带地区。南传佛教使用的经典语言属于巴利语体系,所以也称为"巴利语系佛教”。 3.藏传佛教,自称“佛教”或“内道”,清代以来汉文文献中又称之为“喇嘛教”。 藏传佛教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在藏族地区形成和经藏族地区传播并影响其他地区(如蒙古、锡金、不丹等地)的佛教;二是指用藏文、藏语传播的佛教,如蒙古、纳西、裕固、土族等民族即使有自己的语言或文字,但讲授、辩理、念诵和写作仍用藏语和藏文,故又称“藏语系佛教”。 藏语系佛教始于7世纪中叶,当时的藏王松赞干布迎娶尼泊尔尺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时,两位公主分别带去了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和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以及大量佛经。松赞干布在两位公主影响下皈依佛教,建大昭寺和小昭寺。 到8世纪中叶,佛教又直接从印度传入西藏地区。10世纪后半期藏传佛教正式形成。到13世纪中开始流传于蒙古地区。此后的300多年间,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

中国化佛教的过程是怎样的

中国化佛教的过程是怎样的 一、中国化佛教历史发展脉络 1. 汉末佛教传入阶段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未年开始传入中国时,先依附于流行于汉代的道术(方术),魏晋时,又依附于玄学。发展缓慢,仅流行于宫庭。这时的佛教学说大体上为神不灭说和因果报应说,佛成为中国传说中的天地神仙。佛教到中国,特别强调因果报应,跟中国原有的福善祸淫思想相通,传佛教者学习中国方术,以方便传佛教。魏晋时学术大变,以老庄思想为骨架的玄学流行,佛经译家即用老庄学说中的概念、词来比喻佛家经典中的名词,僧肇的般若理论是佛教中国化的典型,也是对魏经玄学的深化总结,这时的佛教活动主要是译经。 2. 东晋佛教与传统文化的冲突 东晋以后,长期战乱,佛教在中国有了广泛的传播,民间信仰日益广泛和深入。中国原有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发生了矛盾与冲突,佛教某些理论如思辨超过了中国文化,两种文化发生冲突,以南北朝时为最激烈,有政治、经济利益,有哲学和宗教论理方面的问题,出现了北方灭佛事件。一时门派众多,互相争鸣,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东晋未年,佛家经典越来越多,讲经论经兴起,这是中国佛教史上的大论战。 3. 佛教在中国的鼎盛时期 佛教在中国经过四、五个世纪的流传,到隋唐后,达到了鼎盛时期,这时南北政治统一,国家经济发达,文化交流融合,佛教也随着异说求同求通的趋势,表现为出现中国化佛教——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唯识宗、律宗、华严宗、密宗、净土宗、禅宗等并传播到日本、朝鲜,并在那里又产生了新的流派。到此,佛教中国化完成,提出顿悟成佛的禅宗的出现是佛教中国化的主要标志。 4. 宋代禅宗教派与宋明理学 佛教到了宋代,主要流传的是禅宗,这一时期,中国佛教各宗派已走向融通,佛、儒、道之间日益相互调和,形成了宋明理学,儒学是主流,吸收了佛教的心性学说、理事理论;程朱一派吸收了华严宗理事无碍理论,建立了以理为本体的形而上学的理论体系;陆王心学,吸收禅宗心性学说,心外无物。 宋以后佛教的衰落期5. 宋代以后,佛教总的情况是大势已去高潮已过,逐渐走向衰落。佛教对中国文学、风俗、艺术有极大的影响,佛教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与中国哲学有双向的影响,而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是单向的。 二、中国化佛教的特点 与印度佛教相比,简易性成了中国佛教的基本特征表现为: 1.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认为佛性是人的本性,人人都具先天菩提智慧,因此又能觉悟本性而成佛,众生没有成佛,就是因为迷惑,一旦万念俱灰,真智显露,就明心见性,内外彻悟、见性成佛。这派以慧能为代表,他把以心外佛变成了心内佛,把佛变成平常人。 2.顿悟成佛,与渐悟相对。提出一念觉悟,刹那成佛,以禅宗为代表。充分反映了中国佛教的简易。 3.净土宗,提出:“称名念佛”的易行道。实行称名念佛为外因,实想念佛、观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插图修订版)复习笔记(中国佛学的基础)【圣才出品】

第21章中国佛学的基础 一、佛教的传入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1.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 传统的说法是:东汉明帝(58~75年)时,佛教传入中国。但现在有史料可以证明,在此之前,中原的汉族已经接触到佛教。 2.佛教在中国的发展 (1)在东汉(公元1、2世纪)时,中国人把佛教看作方术中的一种,与阴阳家及后来的道教方术并没有根本的不同。 (2)公元2世纪时,甚至有一种理论认为,释迦牟尼是老子的一个弟子。 (3)公元3、4世纪间,佛经译成中文的渐多,人们对佛家的形而上学思想了解较多。 (4)5世纪时来自印度的佛教著译大师鸠摩罗什继续使用道家的名词术语如“有”“无”“有为”“无为”等来表达佛家的思想。 3.释义法和“格义” (1)格义 公元3、4世纪间,解释佛经的著作往往援引道家思想,这类著作在当时称为“格义”,即从类比中求得它的含义。 (2)释义法和“格义”的不同 “格义”只使读者看到外貌的形似,而释义则令人看到思想的内在联系。它实际是对印

度佛教思想和中国道家思想进行一种综合的努力,由此而为中国佛学奠定了基础。 4.“中国佛学”和“在中国的佛学”含义的不同 (1)佛教的某些宗派始终坚守印度佛教的宗教和哲学传统和中国思想不相关联,它们在中国的影响仅限于某个圈子里,并仅限于某个时期,对中国人的思想发展没有产生任何作用。 (2)“中国佛学”是佛学传入中国后,与中国哲学思想接触后的发展。 二、佛教的基本观念 1.大乘佛教对中国思想影响最大的两端 (1)“宇宙为心”; (2)在形而上学中使用的“负的方法”。 2.“业”的理论 (1)“业”的含义 “业”通常解释为人的行动作为,而实际上它的含义比“行为”要广阔得多,一切有情物(生灵)的思念和言语也都包括在内。 (2)“业”的报应 ①“业”是因,果是“报”。每一个人都是因与果、业与报的连环套。 ②人的今生只是他前生的“业”的果报。他在今生的作为(“业”)又决定他来世成为什么,他将来的作为又结成更后世的果报,以至于无穷。

佛教文化对当今社会的积极意义

佛教文化对当今社会的积极意义 ——方立天 编者按:1961年,方立天教授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分配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工作。中国哲学史作为一门学科,从先秦到当代,古今数千年,哲学家数以百计,哲学史籍汗牛充栋,难以全部究其原委。在一次教研室讨论研究重点分工的会议上,他确定了以魏晋南北朝隋唐时代的哲学为自己的研究重点。这一段长达700年历史的哲学史,包含了儒、道、佛三教的丰富内容,研究难度很大。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近半个世纪的孜孜以求,他由此成就为中国的佛学大家,北京大学楼宇烈教授以这样一幅对联评价他:“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精思穷微著作传九州”。他对佛教哲学的研究大大丰富了中国哲学史的内涵,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而对于佛教文化对当今社会所起的作用,我们应该如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佛教的作用,方教授也有着深刻而独到的看法,记者就此采访了方教授。 “我并不信仰宗教,也不反对宗教,我坚持真理。” “佛教的哲学其实是一个非常后起的概念,但佛教的思维无疑是作为宗教的佛教进入人类的精神生活领域的结果。” “我们应该纠正过去那种把佛教简单地看成迷信的做法。” ——方立天 应该如何看待佛教 记者:您是学哲学的,和中国哲学打交道已近半个世纪,但对佛教的研究也很深入。佛教到底是宗教还是哲学呢? 方立天:1956年,我考入了北京大学哲学系,这是我人生旅途中的一大转折。在北京大学,我曾经受业于汤用彤、冯友兰、张岱年、任继愈等哲学界泰斗,他们的治学态度、方法对我的影响很大。我之所以决定研究佛教并矢志

不渝,主要是因为佛教内容丰富,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又极其之大,还可以与中国哲学的研究结合起来,而中国的佛教研究成果又极其之少。佛教到底是宗教还是哲学?近现代学术界有过争论,我的看法同汤一介先生是一致的,就是认为佛教包含很多哲学内容,佛教既是宗教也是哲学。佛教哲学涉及方方面面,包括文学、艺术、医学等领域,我的目的是通过系统整理、研究佛教哲学,丰富中国哲学史的内涵。在上个世纪,胡适曾经写过《中国哲学史》上卷,但因为对佛学了解不深,没有办法完成《中国哲学史》下卷。哲学大师冯友兰讲解中国哲学史就把佛学中的重要概念“空”理解错了! 记者:您是老一辈的哲学家,在诸种思潮蜂起的今天,您仍然诚笃地坚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并实实在在地运用这一思想,长期以来认真地整理中国佛教的思想发展脉络。您信佛教吗?您怎么看佛教呢? 方立天:我并不信仰宗教,也不反对宗教,我坚持真理。我把自己的任务限定为从学术的角度研究宗教,力图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叙述和评价宗教的复杂现象,肯定在我看来应该肯定的东西,否定在我看来应该否定的东西。我对宗教研究了40余载,儒佛道三家的思想在我身上都能体现出来。中国传统文化对自己安身立命和人生价值取向的影响很大,我的工作、事业取儒家的态度,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生活上、名利上则受道家、佛家思想的影响,顺其自然,淡然处之。佛教的哲学其实是一个非常后起的概念,但佛教的思维无疑是作为宗教的佛教进入人类的精神生活领域的结果。其初衷当然是为了挣脱和解决人类千百年为之不满、为之困惑的那种不自由的现实状况。从这个背景上看待佛教和它的思想观念,形而上的玄想也就成为了人类因为追求自由解放而不断探索和创造的积极行动。这也正是宗教的以至于宗教情绪的文化仍然具有积极意义的根据所在。 佛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记者:我们知道佛教源自外来文化,但千余年同中国的本土固有文化互相影响,彼此融合。能简单介绍一下这个过程吗?

浅析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佛教发展及其影响

浅析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佛教发展及其影响 “科学发展的终点是哲学,哲学发展的终点是宗教”------著名的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如是说。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列为世界的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毋庸置疑,在当今世界仍有着不可否认的巨大意义。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中起源最早、在中国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曾发挥重要的影响,与中华文化的发展形成息息相关。本文将捕捉佛教在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剪影,并从整体分析其对中国各个方面的影响。 一、中国历史中的佛教发展 佛教传入中国主要有五种说法,其中流传最广的是“汉明感梦,初传其道”的说法,即佛教于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由官方正式传入。丛汉明传入至魏晋南北朝之前的这段时间被称为中国佛教的初期。在这一时期主要的佛教活动被称为“弘译”,即通过对印度佛教经典的翻译来传播、弘扬佛教的理论、信仰。从汉明帝时的迦叶摩腾、竺法兰,到后来的安世高和支娄迦谶,一批来华梵僧为佛教经典的东传及翻译做出了突出贡献。综观这一时期的弘译,可分为二系:一为安世高小乘禅数阿毗昙系,二为支娄迦谶大乘方等般若系。其特色为大小乘兼备。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动乱的社环境下佛教有较大发展。但也应注意到,中国历史上被称为“三武一宗”的四次灭佛行动中,有两次均发生在这一时期。三国魏地佛教以大乘般若为主,而南方吴地则有支谦、康僧会为代表的梵僧承安世高小乘佛教译注佛经。西晋时代,佛教活动仍以译经为主,竺法护为当时的代表,其中,《正法华经》的译介,使观音信仰普及於民间,为鸠摩罗什之前最著名的翻译家。南北朝时期,佛教几经各朝君主大力扶持提倡。在北方,后赵时期,佛图澄以神通智慧感化残暴嗜杀的石勒、石虎,佛法因而大行於华北,建寺八百九十所,受业门徒万计,何等辉煌。门徒中道安大师成为前秦时代最重要的高僧,被视为当时北方学界的领袖,有众多创举。此外还有以善用老庄等外学来理解般若义著称,创格义佛教的竺法雅。到了後秦鸠摩罗什东入长安,而佛教更加昌盛。罗什在后秦姚兴的护持下大兴译经事业,罗什译业贡献之伟,为整个中国佛教史开创一个新纪元,被誉为中国四大翻译家之一。在南方,传教者有竺道潜与支道林,两者皆以擅讲般若而受到贵族士大夫的钦仰,为玄学式的贵族佛教及格义佛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笔记(佛教的鼎盛与隋唐佛教哲学)【圣才出品】

第7章佛教的鼎盛与隋唐佛教哲学 一、天台宗的圆融观 1.魏晋隋唐时期佛教在中国的发展 (1)两晋南北朝时期,为佛教得到广泛传播与更好释读的时期,形成了不同的学风、学统。学风有南北之别:南方与玄学结合,重义理;北方以信实为尚,重践行。学派则如上述,体现为不同经论师的不同承传系统。 (2)隋唐时期,国家由分裂走向一统,佛教南北的不同学风与不同经论师的不同学统逐渐走向了融合,佛教与儒、道二学亦已在抗争中日渐互渗。另一些有影响的有经济支撑的寺院,不仅形成了对佛学各具特色的新的诠释与判教系统,而且发展出更加稳定的传法关系。 2.圆融三谛 (1)天台宗 天台宗为释智顗(公元538~597年)所创。天台宗因智顗长期住持的修禅寺位于天台山而得名,又因该宗根本经典为《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而被称为法华宗。 (2)主要经典 ①三大部 《妙法莲华经玄义》《妙法莲华经文句》和《摩诃止观》。 ②五小部 《金光明经玄义》《金光明经文句》《观音玄义》《观音义疏》和《观无量寿佛经疏》。 (3)教派

天台宗依证见实相的偏圆而将整个佛陀教法判分为“藏”“通”“别”“圆”四教,而自称“圆教”。 (4)圆融三谛 ①性质 天台宗的实相观,属于本体论。 ②主要思想 a.宇宙间的一切现象都有“空谛”“假谛”“中谛”三种义谛。 b.三谛不是浅深不同的等级关系,而是平等的相互互融关系。 ③目的 展现“十界互具”和“一念三千”的境界。 a.十界互具 “十界”是指地狱、饿鬼、畜生、人、阿修罗、天、声闻、缘觉、菩萨、佛。“互具”是指十界相入相即,并非隔绝不通。 b.“一念三千” “一念”是指众生当下的任何心念。“三千”是从十界互具思想引申而来的。一念是一法,通过十界互具,一念中已具足一百法界,一百法界有三百世间,三百世间有三千如是。 3.性具善恶 (1)强调“具”字。“具”是相对于“现”“生”“含”诸义而言的。 ①“现”“生”是指时间先后,有宇宙论色彩,它确认本无后有。 ②“含”是指空间大小定主次,有本质论色彩,它确认孰本孰末。 (2)“具”的含义

浅谈中国佛教文化发展史

湖南商学院课程论文 题目浅谈中国佛教文 学生姓名赵梦楠 学号110510051 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专业班级广告设计1102班 指导教师 职称副教授 时间2012年6月10日

浅谈中国佛教文化 粗读了佛教在一些国家的传播史,感觉佛教比任何一种宗教都更能瓦解各种信仰,且不论日本神道宗这种发展不是很成熟的信仰,就连道教这种深入中国人心的宗教,在佛教进来后也不得不分一杯羹给他。尽管当初,道教是将之作为自己的补充,当成是附庸——佛教初来乍到也愿意如此。但后来佛教的发展显然出乎道教的意料,乃至出现了“天下名山僧占多”这种情形。(我很讶于此,这也正是我选这个作为论点的一个动因。) 当然佛教在中国流传也不可避免的更向中国本土文化靠拢而显得世俗化,佛教在各国的发展历程也正是它逐渐世俗化的过程。而在中国,佛教也渐与道教的神灵体系融合——比如众人皆知的观世音菩萨,他的身世说法莫衷一是,而除了佛教自己的解释外,其余都是中国人发挥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传说。 那么佛之法,既然是由人传承,它就必然或多或少的受到世俗的影响,可以说佛教传承中的演变就是不可避免的。 一、佛教的始由 佛教始于公元前6世纪左右,传说出生于古印度北部的迦毗罗卫国(现尼泊尔境内)的悉达多·乔答摩(佛教的创始人)经常为人生和生命所困,遂出家四处访学,苦苦思索人类从生老病死的苦难中解脱出来的真理。 悉达多·乔答摩在35岁那年,独自来到尼连禅河边伽耶山下的一棵菩提树下,铺草打坐。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的苦思冥想之后,终于在

第四十九天凌晨大彻大悟,找到了真正永恒的解脱之道。后来他成佛之后,便被人们奉为圣人——称“释迦摩尼”,同时也被赋予十大尊号,其中就有我们所熟知的“如来”,“佛陀”等。 那么佛教对于人世间的基本判定是什么呢?佛陀认为人生很痛苦,就像现在有句流行语“人生就是一个杯具!”一样,佛教给出的认知是一个人的一生都是一个不断循环流转的苦难历程。从生到死,再从死到生,处于“生生不息”的“轮回”之中的“人”是没有办法逃出这种苦难的缠绕,这一生是如此,下一生也就会如此。而这一说法也就是后来中国佛教中主张的“十二因缘”与苦难人生。 佛陀所得出的导致这种苦难人生的根源结论是:人之本心。佛陀觉得,这些苦难的根源就在于人们心中的想象。主张人们所看到的一切东西实际上都是“空”,仅仅只是一种现象而已。也就是后来的所谓“色即是空、嗔即是空”等等。 而佛陀所提出的解脱之道——就是我们在《西游记》和《金刚经译本》中所听过的“四谛”。(苦谛、集谛、灭谛以及道谛)。知道这四谛之后自然会有解脱之法,即“戒定慧”三学,以此来对治贪、嗔、痴“三毒”。这就是早期佛陀所创下的佛教的基本理论了。 二、中国佛教的传入 对佛教传入中国也有一段传说——“白马驮经”。相传汉明帝夜间梦见一个金人,顶上有白光,在殿廷间飞行。第二天将此梦告诉朝臣,问他们是吉是凶。傅毅说,梦见的是佛。于是汉明帝派遣郎中蔡和博

中国文化概论笔记或总结概括

《中国文化概论》读书笔记 一、写作思路 (一)基本内容: 本书详细介绍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宗教、哲学、艺术、语文、文学、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在历史上的发展。对传统社会的文化结晶给予高度赞扬的同时,也冷静客观的批判了阻碍进步的思想。全书分为十一章节,一、二章介绍文化的定义、特征,三至十章各选择了文化的一个领域进行介绍,十一章总结并畅想文化的发展,附录中介绍了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二)核心观点: 1、学习文化,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必须先从传统遗留下来最习惯的价值判断的态度中跳出来。其次要把...偏见,...好恶之情,一一暂时抛开。然后再进一步去学习逻辑的思考方式,...这样才可能逐渐培养出了解文化的客观态度。”韦政通先生也正是以这样客观的态度描述了中国文化在宗教、哲学、艺术等方面的成败兴衰,并分析了传统文化的问题所在。 2、儒释道贯穿全书始终。 韦政通先生在第三章重点介绍了中国传统的宗教。从对帝、天的崇拜,到祖先崇拜,再到儒家、道教、佛教,介绍了宗教的历史演变过程。特别是在介绍儒家时,他指出,儒家也是一种宗教。因为儒家在内涵上不止有一套哲学,还有一套伦理,其次,儒家的影响范围

之广早已超越了学派,因此,从这反映出了儒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不是学派式的。 儒家重“礼”,道教求“道”,佛教尚“涅槃”。儒释道三教 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通过本书,也可看到,在哲学、艺术、语文、文学、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无一不见儒释道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 宗教对国人思想心态的养成影响很大。轻超越重现世以及人而神的宗教观,影响了中国人重主体、重直觉,天人合一,追求境界形态的哲学观念。而这些哲学观念对于文学创作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山水田园诗文的创作。“这类文学,读来令人悠然意远,有空灵自在之美,并富有一种宗教性的解脱精神”。同时也由于中国文化所秉持的这种哲学观念,使得中国先哲们在对待知识问题上不重视逻辑技巧的运用,没有思辨的能力;在对待宇宙问题上敬畏,却无法认知自然;在对待人生问题上向善、寡欲。因此,在中国文化中哲学里有科学精神却没能继续发展的原因,从此亦可窥一斑。科学本身便是对自然的改造于利用,敬畏自然、缺乏思辨、没有改变的欲望,这些都对科学的出现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经济上,儒家经济观占据了重要地位。无论是孔子《论语》中 求均、先富后教、不重视劳力技术、谋道不某食的主张,还是《孟子》轻视商人、有恒产则有恒心、劳心劳力之分,以及《礼记》中德为本、财为末、务本节用、为富不仁、庶民安则财用足、反聚财、量入为出的观点都对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本土化历程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本土化历程 中国目前有四大宗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其中以佛教为首。佛教无论从历史影响力,还是于中国文化,中国国民的关系上,都远非其他教派可与之比拟的。可以说佛家文化已经早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长河之中,成为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篇文章通过回顾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探讨宗教发展规律,从而达到对佛教这一东方大教有一个更深跟全面认识的目的。 1,佛法东传,白马西来 佛教兴起于公元前五到六世纪,起源地在今尼泊尔,创始人释迦牟尼。大约在公元前后在中国流传,所谓佛法东传,白马西来。关于中国佛教起源的说法有多种,其中比较古老而最富盛名者,当推汉明帝的感梦求法说,据晋袁宏后汉书的记录: 初,明帝遇见金人,长大,项有日月光,以问群臣,或曰: 西方有神,其名曰佛,笔下所梦得无是乎!于是遣使天竺,问其道术,而图其形象焉。此一说法被视为中国佛教的起源。汉明帝十年,有印度僧人用白马驮着经书到达洛阳,在明帝的首肯下,佛教文化得以在中国传播。而当时兴建的白马寺也成为中国佛寺的雏形。其实,佛教传入中国应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可能早在秦始皇时代,借着往来于西域的商人,直接或间接地接触了一些佛教的事物,至于中国人开始信仰佛教,应该是从后汉时代开始的。 时间进入到三国时期,在此期间内,佛教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尤其是北方的魏国和南方的吴国。由于曹魏建都于洛阳,所以说魏国佛教是汉代佛教的延续。在这个时期,仍有不少印度和西域的僧人来华,从事佛经的翻译工作。这些带着信仰,不远万里来华弘法的僧人大都收到了当时统治者的欢迎与支持。上层对佛教事业的肯,定必然会带动民间佛教的发展。在魏朝出现了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个本土僧人——朱士行,他也是第一个到西域取经的汉人,作为求佛的先行者,他比玄奘大师早了约四百年,只可惜后来客死西域。 从汉末到三国这段时期,从中国佛教的发展来看,尚属启蒙阶段,佛教活动主要围绕译经展开,中国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佛教体系。但是,经过这数十年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对外来佛教文化的吸收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对外来佛教文化的吸收 内容摘要:中国对于外来文化的态度是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有选择地并加以改造地吸收。这一特点尤其是在汉唐时期吸收以佛教文化的过程中体现得最为充分完整。比如佛教为了能在中国传播,先是向原始道教靠拢,使自己的教义得到传播;佛教徒口说“不敬王者”,实际上力图取得当权者的支持和援助。总之,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去适应中国国情,所有中国却并没有被“佛化”,而是佛教被“华化”。中国人创造了中国化的佛——禅宗,并将其融入中国文化之中,使其与儒、道并行成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比较完整地反映了文化交流的全过程;中国对于外来佛教的吸收也堪称我国以我为主,取外来之菁英,创造发展本土文化的典范。 关键词:佛教、文化 (一)佛教传入中国与禅宗的诞生 首先,佛教进入中国是在西汉末年,它随着丝绸之路走上了古老的中国大地。西汉时期的中国虽已具有在当时来说相当发达的经济文化,但先秦时期延续下来的哲学思想抵制了宗教的发展。从宗教思想看,我国古代没有出现定型的宗教。像佛教这样组织、教义都十分完整的宗教,中国还没有过。它提出的许多宗教观念、宗教理论都是新鲜的。即便如此,中国也没有对佛教全盘吸收,而是有选择地接受了大乘佛教。 选择了大乘佛教后,中国便开始对它进行实践与改造。特别是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当时流行的老庄学说来说明佛教教理的“格义佛教”。也就是说“用原本中国的观念对比佛教的观念,让弟子们以熟习的中国概念去达到充分理解印度学说。”〔1〕这被认为是“中国学者企图融合印度佛教和中国思想的第一种方法”〔2〕。但是这种方法比较混乱,于是他们采用了一种新的方法:“言意之辨”。这种新方法的运用,为以后中国佛教各学派的兴起做了思想的准备,为佛教中国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此基础上,中国佛教思想逐渐发展成熟,在隋唐时期以宗派形式表现出来。至禅宗六祖慧能对传统的禅学进行了一系列根本性变革后,标志着中国在吸收印度佛教的基础上创造了中国化佛教——禅宗。“中国禅宗既不像小乘佛教那样宣传出世迷信,也不像大乘佛教那样纯粹的哲学思辨,而是偏重在现实人生心理调整上下功夫。”〔3〕“禅宗的精神,完全是要在现实人生之日常生活中认取,他们一片天机,自由自在,正是从宗教束缚中的解放而重新回到现实人生的第一步。运水担柴,莫非神通,嬉笑怒骂,全成妙道。”〔4〕钱穆的这一番话不但指出禅宗的精神,更暗示了中国的禅宗要高明于印度的佛教,以至有“中国佛教特质在禅”之说。中国佛教的这一特色集中反映了中国人对印度佛教的吸收、改造和发展,外来佛教就这样纳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轨道。 (二)外来佛教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从中国宗教思想界吸收外来佛教并创造出中国的佛教这一事实,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吸收外来文化的结果。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完成对一种外来文化的吸收并不是吸收者的某一方面或吸收者单方面的努力可以达到的,而是由多方面因素促成的。印度佛教被良好地吸收创造,宗教思想界学者们付出的努力自然不可低估,但汉唐时期经济强盛、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外文化交流的良好局面的形成;多数帝王统治者的信奉与提倡,老百姓的精神需要与信仰;佛教文化本身的文化价值和佛教徒的传教热忱等都是不可缺少的因素。反过来说,佛教作为对古印度文化的一次系统总结,它的传入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各个方面都有影响与启迪。 (1)外来佛教文化对中国古代哲学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