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宫殿建筑中的五行 五方 五色 四象分析

紫禁城宫殿建筑中的五行 五方 五色 四象分析
紫禁城宫殿建筑中的五行 五方 五色 四象分析

紫禁城宫殿建筑中的五行五方五色四象(组图)

紫禁城是明清两朝皇帝统治的神经中枢,是发号施令的中心,其建筑、规划和装饰应用了我国古代“五行、五方、五色、四象、八卦、阴阳、天干、地支、河图、洛书”的哲学思想这也是再造敦煌的思想,赋予了建筑丰富的文化内涵,表现了规划师和建筑师丰厚的文化修养和非凡的设计能力,将建筑的象征意义与使用价值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其内涵更加深邃,外观更加宏伟。下面仅就“五行、五方、五色、四象”在紫禁城的应用作以探讨。

紫禁城宫殿建筑中的五行五方五色四象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是这样记载五行的:“左青龙(木)、右白虎(金)、前朱雀(火)、后玄武(水)、中央后土”;《周书·洪范》篇中更具体地说明了五行的性质及排列次序:水、火、木、金、土。为了将“五行”的相生及方位的“中”居中,我把“五行、五方、五色、四象”的内容顺序作如下排列:

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方:东、南、中、西、北;

五色:青、赤、黄、白、黑

四象:青龙、朱雀、白虎、玄武。

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

水、北、黑色、玄武;

金、西、白色、白虎;

土、中、黄色、帝王;

木、东、青色(蓝色或绿色)、青龙;

火、南、赤色、朱雀。

在五行学中,有相生、相克或相互制约的作用。相生如: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相克如: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其相生、相克互存,维持了事物的总体平衡,构成了五行学“生与克”的抽象理论。

五行相生相克图

“五行、五方、五色、四象”在紫禁城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中央的象征——“土、中、黄色、帝王”,主“皇权”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五方的中

五行中,“土”在五方中是“中央”,五色为“黄色”,是“帝王”之象。在五行的相生规则中“土生金”,相克规则为“土克水”。五行中的“土”为万物之本。

封建帝王“惟我独尊”、“王者必居天下”的皇权至上思想,使他们自古以来总是择“中”而居。

“中国”即中央之国。兴建元大都时,为了突出皇宫紫禁城,将皇宫的中轴线与城市的中轴线相重合,从而体现紫禁城“中”的位置。城市的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原为正阳门,永定门是后延长的),北止钟鼓楼,全长15里。

紫禁城分外朝和内廷。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文华殿和武英殿两殿为两翼。

太和殿是皇帝举行大典、召见群臣行使权力的主要场所。中和殿位于太和殿后,是皇帝祭祀前阅读祭文的地方,也是皇帝在太和殿上大朝时临时休息和接受内阁大臣贺礼的地方。保和殿在中和殿后,是皇帝立皇后、太子或大臣上表、皇帝接受祝贺、宴请和殿试的地方。

象征皇权的三大殿是外朝的主体建筑,位于“中”中之中,坐落在一个巨大的“土”字形三层汉白玉台基之上,周围环绕着白石栏杆,其气势组成了紫禁城

中最壮观的建筑群。

乾清门前广场是康熙听证的地方。从乾清门开始,以北为内廷。以中轴线上的中宫为中心,有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内三宫。这内三宫是帝后生活居住的地方。乾清宫东西两侧各配以东六宫和西六宫。

乾清宫是内廷的正殿,是皇帝的寝宫及平时处理政事的地方。交泰殿位于乾清宫后,形制与中和殿相同,是皇后大典、生日接受祝贺的地方,每年的亲蚕仪式就在此殿举行。坤宁宫位于交泰殿后,原为皇后的寝宫,后改为祭神(西间)和皇帝大婚(东间)之所。

位于北京城市中轴线上的紫禁城,其屋顶大面积使用黄色的琉璃瓦,就是在昭示天下其“中心”的地位。

紫禁城的宫墙、檐墙,门、窗均为红色

在五行的相生规则中,“火生土”。“火”为“赤”,“赤”为“红”。所以,紫禁城的宫墙、檐墙、门、窗、柱、框的油饰皆为红色。这些红色的墙、门、柱、窗、框,托着黄色的屋顶,寓意“火生土”,寓意江山稳固。

前面曾说外朝的三大殿坐落在“土”字形的汉白玉台基上,台基上装有汉白玉栏杆,“白”代表“金”,其寓意为“土生金”。“土”字形台基上还摆放着金属鼎炉,也是同样的寓意。

在这些大殿的两侧和门前,都能看见放在地上的金属“门海(大缸)”,里面盛水(图5),用于消防灭火。把“水”与前面的“土”和“金”连起来就有:“土生金、金生水、水克火”的寓意。

在五行的相克规则中,“木克土”。“木”为“青”,“青”为“绿”。所以,在紫禁城外朝中轴线的中部(中、黄、土)和南部(南、赤、火)都是与木相克的,因此不种树。三殿、两宫及御街均无花草树木,也很少用绿色油饰,以防“木”克中央“土”。

三大殿前的大缸

2.“北方”的象征:“水、北、黑、玄武”,主“藏”

五行“水”在五方中是“北”方,五色为“黑色”,四象为“玄武”。在五行的相生规则中“水生木”,相克规则为“水克火”。

紫禁城金水河的水自北墙西(金)侧引入,以示“北水”和“金生水”。

在紫禁城的北边,即坤宁宫之北,种植了大量的树木。位于紫禁城中轴线正北方的御花园内也广植树木,就是利用了“水生木”的五行规则。

御花园的主要建筑钦安殿内供奉着玄武大帝(道教中的水神)。钦安殿院子的正门称天一门(有天一生水之意)。天一门墙体用黑色;文渊阁用黑砖墙、黑瓦顶;神武门(玄武门)内两侧建筑屋顶用黑瓦;就连钦安殿后面正中的勾栏板也被雕刻为波涛水纹图案。这是因为,园内的文渊阁藏有《四库全书》,而离藻堂则藏有《四库荟要》,体现了“藏”。至此,我们明白这里屋顶覆盖黑瓦、雕刻饰以水纹的“水”意了。因为,御花园内树木离不开水,而藏书的防火也离不开水。即水可生木,也可克火。

3.“南方”的象征:“火、南、赤色、朱雀”,主“光大”

五行“火”在五方中是“南”方,五色为“红色”,四象为“朱雀”。在五行的相生规则中“火生土”,相克规则为“火克金”。

午门在紫禁城的南边,其墙壁、油饰均被涂以红色,其檐下彩画也是以红为主(图8),而不用青绿,以防木克土(中央)。

午门又称为五凤楼。凤即朱雀的代表。

4.“东方”的象征:“木、东、青(蓝或绿)、青龙”,主“生化”

五行“木”在五方中是“东”方,五色为“青(蓝或绿)”色,四象为“青龙”。在五行的相生规则中“木生火”,相克规则中“木克土”。

“生化”象征着温和之春,绿草萌发,万物生长,也意味着孩子们身体和学识的成长。乾清门内东边是上书房,是清代皇子、黄孙读书的地方;东华门外的文华殿,在紫禁城的东边,是太子读书的地方;护佑后代的繁荣兴旺的祖先宗庙也在东方。这些建筑的屋顶均为绿色琉璃瓦顶。

5.“西方”的象征:“金、西、白、白虎”,主“收”

五行“金”在五方中是“西”方,五色为“白色”,四象为“白虎”。在五行的相生规则中“金生水”,相克规则中“金克木”。

西六宫的西侧为外西路,有慈宁宫、寿康宫、英华殿等建筑,是太皇太后、皇太后、太妃、太嫔们居住的地方(又称寡妇路)。在人生的道路上,她们已经到了“收”的阶段,故将其宫殿建于西方。我国自汉代起多将太后的宫室建在西侧,以后历代宫殿建筑均沿袭这样的布局。

乾清门前广场西侧有清代中央决策机关军机处。乾清门内西边有南书房,“康熙除鳌拜”就发生在这里,即鳌拜在此被“收”。

另外,紫禁城内的金水河,从内廷宫墙的西侧由北向南再向东逶迤而行,至内城西边的熙和门,引入内城,出至东边的协和门…因五行中的西方为金,河又位于紫禁城内,故该河被称为“内金水河”。

综上所述,紫禁城的规划设计将“五行、五方、五色、四象”抽象的象征意

义与建筑的实用功能完美结合,赋予建筑丰厚的文化内涵。这种设计方法似乎比直接或间接使用符号更有意味。愿我们的建筑在与世界建筑共融的同时,也保存一些我们的传统个性。

紫禁城建筑堪称中国建筑的精髓,几千年来一直护佑着华夏的文明,见证着年代的更迭起伏。如今的瑰宝还是熠熠生辉,散发出易经智慧的魅力。现代的设计更应该如此,在中华文明智慧的基础上,重建设计的未来,让设计走的更远,让设计的魅力在每一个最高决策者的身上显现,使中国企业平均不到3年的寿命延长为10年、50年、100年甚至像每个王朝一样更长,这就是再造敦煌艺术设计的使命,结合中华易经智慧,开创设计未来。

设计,是一门宇宙的艺术。

黄帝内经:五脏、五行、五情、五色、五味、五季养生论

黄帝内经:五脏、五行、五情、五色、五味、五 季养生论 文章来源网络 黄帝内经脏腑五色、五味、五脏、五官、五行对应表 五色与四性是祖国中医药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同的颜色分别对不同的脏腑器官有所补益,均衡摄取才是真正治病、防病、保健、养生。中医认为五行对应养体内的器官,木为肝,火为心,土为脾,水为肾,

就保健治疗而言,五色《即青(绿)、赤、黄、白、黑》的药材及食物分别对应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因此对人体的五脏有不同的滋补作用。 青色对应五行为木,入肝能增强脏腑之气。肝为解毒的器官所以青色食物有清肝解毒的作用。 赤色对应五行为火,入心能增强心脏之气,提高人体组织中细胞的活性,可增强人体免疫功能,预防流感及各种病毒的入侵,有清血、补血、通血的功效。 黄色对应五行为土,入脾,能增强脾脏之气,促进和调节新陈代谢,提高脾脏功能的抗病能力。 白色对应五行为金,入肺,可增强肺腑之气,提高肺腑器官抗病毒能力,止咳化痰,治虚劳咳血。 黑色对应五行为水,入肾,能增强肾脏之气,治阳痿遗精,腰腺酸病,补亏损及久病不复者。可保健、养颜、抗衰、防癌,对生殖排尿系统大有好处。 一、五行 1、五行学说来源 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所在,是指木(生长、生法、柔和、条达舒畅)、火(温热、升腾、明亮)、土(生化、承载、受纳)、金(清洁、清肃、收敛)、水(寒凉、滋润、向下运行)五种物质的运动。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

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质,并由此引申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生成的,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 2、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 五行学说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可以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五行的相乘相侮则可以用来表示事物之间平衡被打破后的相互影响。 相生即相互资生和相互助长。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即相互克制和相互约束。五行的相克次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相生相克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生,事物就无法发生和生长;而没有克,事物无所约束,就无法维持正常的协调关系。只有保持相生相克的动态平衡,才能使事物正常的发生与发展。 二、五行与五脏 传统中医学认为,人的有机整体是以五脏为核心构成的一个极为复杂的统一体,它以五脏为主,配合六腑,以经络作为网络,联系躯体组织器官,形成五大系统。这是中医学系统论的一部分。所以要说中医养生就不得不说五脏之间内在的联系和相互滋生的关系。 木→火→土→金→水 肝→心→脾→肺→肾

五官、五脏、五情、五色、五味、五行

中医理论博大精深,但并非高深莫测,而是与我们日常现代生活息息相关。比如吸烟多之人,鼻炎患者晚上睡觉前可生吃白萝卜;肝火旺盛两口子时常吵架的,可晚餐多生吃麻酱蔬菜;像本ID 一样咽炎严重的可中午生吃苦瓜;肾气不足,没有精神的,可吃喝黑豆浆;想提高生育质量的,早上可多喝豆浆;头发脱落、易分叉的,可用姜水敷头;用眼过度,轻度近视眼的,可多喝绿豆汤,等等。中医讲究平衡,五彩缤纷的环境和五味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若调配得当,可健体益身,过之则不利健康。居室大红,则易焦虑、疲劳;太多黄色易情绪激动;多食苦味易腹泻、消化不良;常食甜食,可血糖上升,胆固醇增高,动脉硬化,易心 血管疾病;过量食盐会加重肾脏负担、易高血压。在前篇文章本ID 说过:病,本质上其实根本不需要治疗,因也是不可治疗的。病是众缘和合的,只要把其中的最重要的环境给改变过来了,这病自然就没了。以后本ID 开设《中医养生》系列,哪天有时间又有心情,就写一篇。今 天第一篇: 五官、五脏、五情、五色、五味、五行。 五官五脏五情五色五味五行 目肝怒青酸木 舌心喜赤苦火 口脾思xx 鼻肺忧白辛金 耳肾恐黑xx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官,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律,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德,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增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 法,长有天命。

(阴精的生成,来源于饮食五味,而贮藏阴精的五脏、常常会被不正常的饮 食五味所伤。过于酸了,会使肝的功能抗竟,因为木克脾土而导致脾气的衰竭;过 量食用咸味,会使骨骼损伤,肌肉短缩,心气抑郁;过食甜味,会使心气满闷,气 逆作喘,颜面发黑,肾气失于平衡;过食苦味,会使脾气过燥而不濡润,从而使胃 气呆滞;过食辛味,会使筋脉败坏,发生弛纵,精神受损。 因此谨慎地调和五味,会使骨骼强健,筋脉柔和,气血通畅,腠理致密,这 样,骨气就精强有力。所以重视养生之道,并且依照正确的方法加以实行,就会长 期保有天赋的生命力。) 中医据藏象学说,形成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人体自身五脏为中心的整体性和五脏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心属火,主神志,主血脉,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 应四时之夏。“主神志”指心藏神。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虽可属于五脏,但主要归属于心主神明的生理功能;“主血脉”指全身的血脉统属于心,由心主司;“开窍于舌”指心之精气盛衰和功能常变可以从舌的变化中反映出来;“其华在面指心脏精气的盛衰可以通过面部的色泽表现出来,即“有诸内,必形于诸外”;“在志为喜”指心的生理功能和喜志有关,喜是对外界刺激的良性反应,但过喜则伤心,精神萎靡则使人悲哀,无志过极都可损伤心神;“在液为汗”指的是心精心血为汗液生化之源。 最后一句即和自然界相统一的表现。自然界夏季以炎热为主,在人体则心为火脏而阳气最盛,属火即几因。同气相求,即与夏气相通应。所以心脏尤其心阳虚者,其病情往往在夏季会缓解,而阴虚阳盛的心脏病,相反在夏季有加重危险。 心,五色属红,五味属苦。红色增加肾上腺素分泌和增强血液循环、促使神经系统兴奋,宜食红小豆、犬肉、李、韭;赤色应心,故而想要面若桃花,可补以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如西红柿、橘子、红苹果。苦解除燥湿、清热解毒、泻火通便、益肾利尿以及健胃。可多吃苦味食品,鉴于心火十一点到一点 最旺,可中午生拌苦瓜等。另中医在脏腑表里上认为,心与小肠相表里,心的病变会直接影响小肠的功能。 肝属木,主疏泄,主藏血,在体合筋,开窍于目,其华在爪,在液为泪。应四时之春。“主疏泄”,疏,疏通;泄,发泄、升华。主疏泄,反映了肝为刚脏,主升、主

五行、五脏、五官、五体、五味、五色、五志、五常对应表

五行、五脏、五官、五体、五味、五色、五志、五常对应表 五行、五脏、五官、五体、五味、五色、五志对应表 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爱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寅卯巳午辰戌丑未申酉亥子 五时平旦日中日西合夜半夜 五星岁星荧惑镇星太白辰星 五音角徵宫商羽 五色青赤黄白黑 五方东(主生 发)南(属阳)中(大地) 西(主肃 降) 北方(主 寒) 五季春夏长夏秋冬 五化生长化收藏 五气风暑∕火、 热 湿燥∕干燥寒 五炁魂神志魄精 五脏肝心脾肺肾 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 五官眼(目)舌唇(口)鼻耳 五体筋血脉肉皮毛骨(髓)

五华爪面唇四白毛发 五津泪汗涎涕唾 五声呼笑歌哭呻 五味酸苦甘辛咸 焦香腥腐、朽五嗅臊、臭、 羶 五质静燥力坚敬 五志怒喜思忧、悲恐、惊五谷麦\小麦黍\高粱稷\小米稻\大米豆 五畜鸡羊牛马猪∕肉五果李杏枣桃栗子 五劳久行伤肝久视伤心久坐伤脾久卧伤肺久立伤肾五常木主仁火主礼土主信金主义水主智 《黄帝内经》界、象及其它 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脏肝心脾肺肾 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 藏肝藏血心藏脉脾藏营肺藏气肾藏精伤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肝恶风心恶热脾恶湿肺恶寒肾恶燥五脏所 恶 五味所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

入 五味所走酸走筋咸走血甘走肉辛走气苦走骨 多食之令 人癃-- 手足不灵 活 多食之令 人渴-- 口渴 多食之令 人悗心- -烦恼 多食之令 人洞心- -心中空 虚 多食之令 人变呕- -呕吐 五劳所 伤 久行伤筋久视伤血久坐伤肉久卧伤气久立伤骨 舌分布舌两旁- -肝胆舌 尖舌中心- -肺胃 舌中心- -肺胃 舌根 五禁食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肺病禁苦肾病禁甘 五宜食肝色青, 宜食甘心色赤, 宜食酸 脾色黄, 宜食咸 肺色白, 宜食苦 肾色黑, 宜食辛 五病宜食肝病者宜 食 心病者宜 食 脾病者宜 食 肺病者宜 食 肾病者宜 食 梗米饭、 枣 麻、李、 韭 大豆、栗、 藿 麦、杏、 薤 黄黍、桃、 葱 补肝用辛补 之心用咸补 之 脾用甘补 之 用酸补之用苦补之 泻酸泻之甘泻之苦泻之辛泻之咸泻之 虚肝气虚则心气虚则脾气虚则肺气虚则肾气虚则

五色,五味,五脏,五官,五行对应表

五色、五味、五脏、五官、五行对应表 一、五行 1、五行学说来源 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所在,是指木(生长、生法、柔和、条达舒畅)、火(温热、升腾、明亮)、土(生化、承载、受纳)、金(清洁、清肃、收敛)、水(寒凉、滋润、向下运行)五种物质的运动。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质,并由此引申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生成的,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 2、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 五行学说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可以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五行的相乘相侮则可以用来表示事物之间平衡被打破后的相互影响。 相生即相互资生和相互助长。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即相互克制和相互约束。五行的相克次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相生相克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生,事物就无法发生和生长;而没有克,事物无所约束,就无法维持正常的协调关系。只有保持相生相克的动态平衡,才能使事物正常的发生与发展。 二、五行与五脏 中医学认为,人的有机整体是以五脏为核心构成的一个极为复杂的统一体,它以五脏为主,配合六腑,以经络作为网络,联系躯体组织器官,形成五大系统。这是中医学系统论的一部分。所以要说中医养生就不得不说五脏之间内在的联系和相互滋生的关系。 木→火→土→金→水 肝→心→脾→肺→肾 如木生火,即肝木济心火,肝藏血,心主血脉,肝藏血功能正常有助于心主血脉功能正常发挥。火生土,即心火温脾土,心主血脉、主神志,脾主运化、主生血统血,心主血脉功能正常,血能营脾;脾才能发挥主运化、生血、统血的功能。土生金,即脾土助肺金,脾能益气,化生气血,转输精微以充肺,促进肺主气的功能,使之宣肃正常。金生水,即肺金养肾水,肺主清肃,肾主藏精,肺气肃降有助于肾藏精、纳气、主水之功。水生木,即肾水滋肝木,肾藏精,肝藏血,肾精可化肝血,以助肝功能的正常发挥。这种五脏相互滋生的关系,就是用五行相生理论来阐明的。

【图】阴阳地支天干 五行八卦 十神六亲

【图】阴阳地支天干五行八卦十神六亲阴阳地支天干五行八卦十神六亲 ? 第一节阴阳五行 我认为,阴阳五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一、阴阳: 阴阳学说将宇宙万物万象分为阴阳两大类,认为一切事物的形成、变化与发展在阴阳二气的运动之中。自然界一切事物都存在着相反的两种属性,即存在着对立统一。最初的阴阳现象来自阳光的向背,物体向阳的一面为阳,背面的一面为阴,继而不断引申解释自然与社会的所有现象,比如:明暗、寒热、日月、昼夜、内外、动静、上下、黑白、快慢、男女、强弱、奇偶、进退等等。 而阴阳关系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外界条件的变化而转化,并且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互相包涵着。 阴阳有以下特征: 1、阴阳互根:阴为阳根,阳为阴根,互为依存,互相为用。 2、阴阳消长:阴阳始终处于此消彼长,彼进此退的动态平衡中,量变时时处处都存在。 3、阴阳转化:在一定条件下,阴阳发生“质”的变化,各自向

其对立面转化。 阴阳学说与现代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对立统一规律完全相符。这也就是说,我们看待事物,不能片面的、静止地去看,而是应该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去看。 太极图十分形象的、直观的反映了阴阳的特征,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几乎成了道家的标志。该图中的阴阳两仪,中间呈现S形曲线,表示了阴阳消长、刚柔相济和稳定和谐。对这个图,你感悟的愈多,你的道行修为就愈深,你的立足点就愈高。当一个预测师站在宇宙的角度看事物时,世上的一切都是一目了然的了。 我们所说的“没吉没凶”观点的理论基础,就是阴阳学说的认 识论。 阴阳还反映到节气上。 早在三千年前,我国的天文学家已经测定了太岁(木星)的运 行和每年冬至、夏至的确定时间,从而分出四季和记时的天干地支。 每年农历十一月的冬至节(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太阳开始北移,日渐长,夜渐短,称为一阳生。每年农历六月的夏至节(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太阳开始南移,日渐短,夜渐长,称为一阴生。 把一年时间分作两份,冬至开始至夏至之前为阳,夏至开始至冬至之前为阴。一日也如此,白昼为阳,黑夜为阴;午前

五脏五色五行五味与养生

五色、五味、五脏、五官与五行的关系 五行:金、水、木、火、土(顺位生,意即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隔位克,意即金克木,水克火,木克土,火克金,土克水,…) 五色:白、黑、绿、红、黄(向上对应五行,下同) 五味:辛、咸、酸、苦、甘 五脏:肺、肾、肝、心、脾 五官:鼻、耳、目、舌、口 五色(注): 以豆为例,绿豆具有清热解毒之功,入肝经为木性;红豆有补血、利尿、促进心脏活动的功效,入心经为火性;黄豆益气补脾,入脾经为土性;白豆含有较多的钙质,入肺经属金性;黑豆治消胀,下气,性寒,入肾经属水性。再如:一个五行缺木的人,应多吃绿色的食物,多穿戴绿色的衣服饰品,甚至多些接近绿色的东西。 五味与五脏(注): 《黄帝内经》中有记载:食物的酸味与肝相应,有增强肝脏的功能;苦味与心相应,可增强心的功能;甘味与脾相应,可增强脾的功能;辛味与肺相应,可增强肺的功能;咸味与肾相应,可增强肾的功能。 但就是,在选择食物时,必须五味调与,这样才有利于健康;若五味过偏,会引起疾病的发生。如:酸味太过容易造成肝气太旺而克制脾胃功能(木克土);苦味太过又很容易造成心火太旺而克制肺气(火克金);甘味太过很容易造成脾胃过旺而克制肾气(土克水);辛味太过容易造成肺气过盛而克制肝气(金克木);咸味过多很容易造成肾气过盛而克制心气 (水克火)。 五脏与五官(注): 人的五官与五脏也有直接联系:肝开窍于目,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耳。肝有病者,眼中必有病象,如眼黄,眼涩,畏光,流泪;脾有病者,必口中乏味,食而不化,唇干裂;肺有病者,会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流鼻血,不辨

五色五味五脏五官五行对应表图文稿

五色五味五脏五官五行 对应表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五色、五味、五脏、五官、五行对应表 一、五行 1、五行学说来源 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所在,是指木(生长、生法、柔和、条达舒畅)、火(温热、升腾、明亮)、土(生化、承载、受纳)、金(清洁、清肃、收敛)、水(寒凉、滋润、向下运行)五种物质的运动。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质,并由此引申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生成的,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 2、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 五行学说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可以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五行的相乘相侮则可以用来表示事物之间平衡被打破后的相互影响。 相生即相互资生和相互助长。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即相互克制和相互约束。五行的相克次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相生相克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生,事物就无法发生和生长;而没有克,事物无所约束,就无法维持正常的协调关系。只有保持相生相克的动态平衡,才能使事物正常的发生与发展。 二、五行与五脏 中医学认为,人的有机整体是以五脏为核心构成的一个极为复杂的统一体,它以五脏为主,配合六腑,以经络作为网络,联系躯体组织器官,形成五大系统。这是中医学系统论的一部分。所以要说中医养生就不得不说五脏之间内在的联系和相互滋生的关系。 木→ 火→ 土→ 金→ 水 肝→ 心→ 脾→ 肺→ 肾 如木生火,即肝木济心火,肝藏血,心主血脉,肝藏血功能正常有助于心主血脉功能正常发挥。火生土,即心火温脾土,心主血脉、主神志,脾主运化、主生血统血,心主血脉功能正常,血能营脾;脾才能发挥主运化、生血、统血的功能。土生金,即脾土助肺金,脾能益气,化生气血,转输精微以充肺,促进肺主气的功能,使之宣肃正常。金生水,即肺金养肾水,肺主清肃,肾主藏精,肺气肃降有助于肾藏精、纳气、主水之功。水生木,即肾水滋肝木,肾藏精,肝藏血,肾精可化肝血,以助肝功能的正常发挥。这种五脏相互滋生的关系,就是用五行相生理论来阐明的。

五行五色五声养心身

五行五色五聲養心身 付科學,中華中醫藥學會亞健康分會常務委員;中國中醫康復醫療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中華醫學氣血通研究會氣血能量養生專家;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職業技能培訓學校客座教授;擅長五行五聲五色養生。 什麼是五行五色五聲養生呢? 付科學說:“我們在調理中採用五行配五聲的養生法。五行來自于《黃帝內經》,它是講世間萬物都分為木火土金水五種狀態,有相生和相克。而五聲就是宮、商、角、徵、羽五個音律,五個音階分別被中國傳統哲學賦予了五行的屬性:木(角)、火(徵)、土(宮)、金(商)、水(羽)。” 傳統中醫認為“百病生於氣而止於音”。《靈樞?邪客篇》裏說:“天有五音,人有五臟;天有六律,人有六腑。”中醫的經典著作《黃帝內經》兩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五音療疾”的理論。《左傳》中更說,音樂像藥物一樣有味,可以使人百病不生,健康長壽。 古代宮廷配備樂隊歌者,不純為了娛樂,還有一個重要作用是用音樂舒神靜性、頤養身心。“通過不同樂器演奏出來的音樂會有不同的振動頻率,對人的心情也會產生不同的變化。” 那到底什麼是五聲呢? 角調為春音,角音樂曲,有大地回春,萬物萌生,生機盎然的旋律,曲調親切爽朗,有“木”之特性,可入肝。對於脾胃不好者、鬱鬱寡歡者,常聽角調樂曲,可疏肝理氣,消除憂鬱,傾瀉肝火,保肝降脂。此時如揉按太沖穴、期門穴效果更佳。 徵調為夏音,徵音樂曲,熱烈歡快,活潑輕鬆,構成層次分明、性情歡暢的氣氛,具有“火”之特性,可入心。對於心慌、胸悶、失眠、多夢等人群,常聽徵調樂曲,可以心情愉悅、精力充沛、益氣安神、提高睡眠品質。此時如揉按心俞穴、內關穴效果更佳。 宮調為長夏音,宮音樂曲,風格悠揚沉靜,淳厚莊重,有如“土”般寬厚結實,可入脾。對於肥胖、便秘、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人群,常聽宮調可健脾和胃、消食散積、消除思慮,輕身降脂。此時如揉按天樞穴、胃俞穴、足三裏穴、中脘穴效果更佳。 商調為秋音,商音樂曲,風格高亢悲壯,鏗鏘雄偉,具有“金”之特性,可入肺。對於面色黃白、咳嗽氣喘、免疫力低下等人群,常聽商調可養陰保肺、潤肺化痰、美容養顏、提高免疫力。此時如揉按曲池穴、合穀穴、迎香穴效果更佳。 羽調為冬音,羽音樂曲,風格清純,淒切哀怨,蒼涼柔潤,如天垂晶幕,行雲流水,具有“水”之特性,可入腎。對於腰酸腿軟、面色晦暗、精神不振、記憶力減退等人群,常聽羽調可以補腎強身、滋陰壯陽、提高活力、增強記憶力。此時如揉按命門穴、腎俞穴、關元穴效果更佳。 付科學說:“比如‘羽’就非常悲壯淒婉,你會有一種行雲流水的感覺;仿佛冬天的寒冷,一聽身體的燥熱就降下來了。我們知道怒傷肝,如果患者發怒,我們會讓他聽一些悲傷

色五味五脏五官与五行的关系

五色、五味、五脏、五官与五行的关系 五行木火土金水人 体 五脏肝心脾肺肾 五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 五官目舌口鼻耳 五指食指中指拇指小指无名指 五形筋脉肉皮毛骨 五情怒喜思悲恐 五声呼笑歌哭呻 自 然 界 五季春夏长夏秋冬 五方东南中西北 五气风暑湿燥寒 五化生长化收藏 五色青赤黄白黑 五味酸苦甘辛咸 1.向上对应五行 2.顺位生,意即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3.隔位克,意即金克木,水克火,木克土,火克金,土克水

五色 以豆为例,绿豆具有清热解毒之功,入肝经为木性;红豆有补血、利尿、促进心脏活动的功效,入心经为火性;黄豆益气补脾,入脾经为土性;白豆含有较多的钙质,入肺经属金性;黑豆治消胀,下气,性寒,入肾经属水性。再如:一个五行缺木的人,应多吃绿色的食物,多穿戴绿色的衣服饰品,甚至多些接近绿色的东西。 五味与五脏 《黄帝内经》中有记载:食物的酸味与肝相应,有增强肝脏的功能;苦味与心相应,可增强心的功能;甘味与脾相应,可增强脾的功能;辛味与肺相应,可增强肺的功能;咸味与肾相应,可增强肾的功能。 但是,在选择食物时,必须五味调和,这样才有利于健康;若五味过偏,会引起疾病的发生。如:酸味太过容易造成肝气太旺而克制脾胃功能(木克土);苦味太过又很容易造成心火太旺而克制肺气(火克金);甘味太过很容易造成脾胃过旺而克制肾气(土克水);辛味太过容易造成肺气过盛而克制肝气(金克木);咸味过多很容易造成肾气过盛而克制心气(水克火)。 五脏与五官 人的五官与五脏也有直接联系:肝开窍于目,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耳。肝有病者,眼中必有病象,如眼黄,眼涩,畏光,流泪;脾有病者,必口中乏味,食而不化,唇干裂;肺有病者,会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流鼻血,不辨香臭;心有病者,舌尖红,或舌头转动不灵,吐字不清;肾有病者,耳中蝉鸣,或痒,

八卦五行对应关系表内容整理八卦对应的五行

八卦五行对应关系表内容整理八卦对应的五行 五行互相制约,互相平衡才能达到所谓的平衡,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自然界就一直处于平衡状态,下面是为大家的八卦五行对应关系,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卦中每一卦所代表的饰物不同的事物。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巽(xùn)代表风,震代表雷,坎代表水,离代表火,艮(gèn)代表山,兑代表泽。八卦对应的五行分别是金-乾、兑乾为天,兑为泽。木-震、巽震为雷,巽为风。土-坤、艮坤为地,艮为山。水-坎。坎为水(月亮)。火-离离为火(太阳) 八卦是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用“—”代表阳,“——”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组成八种形式,叫做八卦。万物都有阴阳之分,一阴一阳才能调和,万物才和谐,所以我们风水讲求阴阳调和。 所谓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也和卦一样,相信这几个字大家也是常有听说,而这几个字是种传统符号,不要看得太严重了。所谓“金”并不是黄金,“水”亦并不是和杯中喝的水一样,千万不要看成了五行就是五种物质。

五行八卦图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图中的符号按照顺时针下来依次是:坤(代表地),震(代表雷),离(代表火),兑(代表沼泽),乾(代表天),巽(代表风),坎(代表水),艮(代表山)。八卦互相搭配又得六十四卦,用来象征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列为上面是坤卦,下面是坎卦就叫“地下有水,是师卦”,而如果是上面是坎卦,下面是坤卦,“地上有水”叫比卦。 相生即递相资生、助长、促进之意。五行之间互相滋生和促进的关系称作五行相生。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在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有“生我”、“我生”两方面的关系,《难经》把它比喻为“母”与“子”的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所以五行相生关系又称“母子关系”。以火为例,生“我”者木,木能生火,则木为火之母;“我”生者土,火能生土,则土为火之子。余可类推。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金生水,因为金若被烈火燃烧,便溶为液体,液体属水;

五行、五脏、五味、五色、五官、五情、五季、五液的关系

五行、五脏、五味、五色、五官、五情、五季、五液的关系

一、五行 1、五行学说来源 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所在,是指木(生长、生法、柔和、条达舒畅)、火(温热、升腾、明亮)、土(生化、承载、受纳)、金(清洁、清肃、收敛)、水(寒凉、滋润、向下运行)五种物质的运动。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质,并由此引申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生成的,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 2、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 五行学说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可以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五行的相乘相侮则可以用来表示事物之间平衡被打破后的相互影响。 相生即相互资生和相互助长。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即相互克制和相互约束。五行的相克次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相生相克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生,事物就无法发生和生长;而没有克,事物无所约束,就无法维持正常的协调关系。只有保持相生相克的动态平衡,才能使事物正常的发生与发展。 二、五行与五脏 中医学认为,人的有机整体是以五脏为核心构成的一个极为复杂的统一体,它以五脏为主,配合六腑,以经络作为网络,联系躯体组织器官,形成五大系统。这是中医学系统论的一部分。所以要说中医养生就不得不说五脏之间内在的联系和相互滋生的关系。木→火→土→金→水肝→心→脾→肺→肾 如木生火,即肝木济心火,肝藏血,心主血脉,肝藏血功能正常有助于心主血脉功能正常发挥。火生土,即心火温脾土,心主血脉、主神志,脾主运化、主生血统血,心主血脉功能正常,血能营脾;脾才能发挥主运化、生血、统血的功能。土生金,即脾土助肺金,脾能益气,化生气血,转输精微以充肺,促进肺主气的功能,使之宣肃正常。金生水,即肺金养肾水,肺主清肃,肾主藏精,肺气肃降有助于肾藏精、纳气、主水之功。水生木,即肾水滋肝木,

五行五脏五味五色五官五情五季的关系

五行五脏五味五色五官五情五季的关系 一、五行 1、五行学说来源 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所在,是指木(生长、生法、柔和、条达舒畅)、火(温热、升腾、明亮)、土(生化、承载、受纳)、金(清洁、清肃、收敛)、水(寒凉、滋润、向下运行)五种物质的运动。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质,并由此引申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生成的,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 2、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 五行学说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可以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五行的相乘相侮则可以用来表示事物之间平衡被打破后的相互影响。 相生即相互资生和相互助长。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即相互克制和相互约束。五行的相克次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相生相克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生,事物就无法发生和生长;

而没有克,事物无所约束,就无法维持正常的协调关系。只有保持相生相克的动态平衡,才能使事物正常的发生与发展。 二、五行与五脏 中医学认为,人的有机整体是以五脏为核心构成的一个极为复杂的统一体,它以五脏为主,配合六腑,以经络作为网络,联系躯体组织器官,形成五大系统。这是中医学系统论的一部分。所以要说中医养生就不得不说五脏之间内在的联系和相互滋生的关系。 木→ 火→土→金→水 肝→ 心→脾→肺→肾 如木生火,即肝木济心火,肝藏血,心主血脉,肝藏血功能正常有助于心主血脉功能正常发挥。火生土,即心火温脾土,心主血脉、主神志,脾主运化、主生血统血,心主血脉功能正常,血能营脾;脾才能发挥主运化、生血、统血的功能。土生金,即脾土助肺金,脾能益气,化生气血,转输精微以充肺,促进肺主气的功能,使之宣肃正常。金生水,即肺金养肾水,肺主清肃,肾主藏精,肺气肃降有助于肾藏精、纳气、主水之功。水生木,即肾水滋肝木,肾藏精,肝藏血,肾精可化肝血,以助肝功能的正常发挥。这种五脏相互滋生的关系,就是用五行相生理论来阐明的。用五行相克说明五脏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如心属火,肾属水,水克火,即肾水能制约心火,如肾水上济于心,可以防止心火之亢烈。肺属金,心属火,火克金,即心火能制约肺金,如心火之阳

五行、五方、五色、四象教程文件

五行、五方、五色、 四象

紫禁城宫殿建筑中的“五行、五方、五色、四象” 摘要:紫禁城是明清两朝皇帝统治的神经中枢,是发号施令的中心。我国古代“五行、五方、五色、四象、八卦、阴阳、天干、地支、河图、洛书”的哲学辩证关系,在紫禁城建筑上得到了出神入化的运用,赋予建筑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从“五行、五方、五色、四象”在紫禁城的应用、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如何在建筑上表现这些抽象理论进行探讨。 紫禁城是明清两朝皇帝统治的神经中枢,是发号施令的中心,其建筑、规划和装饰应用了我国古代“五行、五方、五色、四象、八卦、阴阳、天干、地支、河图、洛书”的哲学思想,赋予了建筑丰富的文化内涵,表现了规划师和建筑师丰厚的文化修养和非凡的设计能力,将建筑的象征意义与使用价值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其内涵更加深邃,外观更加宏伟。下面仅就“五行、五方、五色、四象”在紫禁城的应用作以探讨。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是这样记载五行的:“左青龙(木)、右白虎(金)、前朱雀(火)、后玄武(水)、中央后土”;《周书·洪范》篇中更具体地说明了五行的性质及排列次序:水、火、木、金、土。为了将“五行”的相生及方位的“中”居中,我把“五行、五方、五色、四象”的内容顺序作如下排列: 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方:东、南、中、西、北; 五色:青、赤、黄、白、黑 四象:青龙、朱雀、白虎、玄武。 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

水、北、黑色、玄武; 金、西、白色、白虎; 土、中、黄色、帝王; 木、东、青色(蓝色或绿色)、青龙; 火、南、赤色、朱雀。 在五行学中,有相生、相克或相互制约的作用。相生如: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相克如: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其相生、相克互存,维持了事物的总体平衡,构成了五行学“生与克”的抽象理论。

五色五味五脏五官五行对应表

五色、五味、五脏、五官、五行对应表 五色与四性是祖国中医药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同的颜色分别对不同的脏腑器官有所补益,均衡摄取才是真正治病、防病、保健、养生。中医认为五行对应养体内的器官,木为肝,火为心,土为脾,水为肾,就保健治疗而言,五色《即青(绿)、赤、黄、白、黑》的药材及食物分别对应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因此对人体的五脏有不同的滋补作用。 青色对应五行为木,入肝能增强脏腑之气。肝为解毒的器官所以青色食物有清肝解毒的作用。 赤色对应五行为火,入心能增强心脏之气,提高人体组织中细胞的活性,可增强人体免疫功能,预防流感及各种病毒的入侵,有清血、补血、通血的功效。 黄色对应五行为土,入脾,能增强脾脏之气,促进和调节新陈代谢,提高脾脏功能的抗病能力。

白色对应五行为金,入肺,可增强肺腑之气,提高肺腑器官抗病毒能力,止咳化痰,治虚劳咳血。 黑色对应五行为水,入肾,能增强肾脏之气,治阳痿遗精,腰腺酸病,补亏损及久病不复者。可保健、养颜、抗衰、防癌,对生殖排尿系统大有好处。 一、五行 1、五行学说来源 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所在,是指木(生长、生法、柔和、条达舒畅)、火(温热、升腾、明亮)、土(生化、承载、受纳)、金(清洁、清肃、收敛)、水(寒凉、滋润、向下运行)五种物质的运动。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质,并由此引申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生成的,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 2、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

五脏与五官,五情,五行,五味之间是如何对应的

五脏与五官,五情,五行,五味之间是如何对应的 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脏:肝心脾肺肾, 五官:目舌口鼻耳, 五情:怒喜思忧恐, 五味:酸苦甘辛咸。 五官五脏五情五色五味 目肝怒青酸 舌心喜赤苦 口脾思黄甘 鼻肺忧白辛 耳肾恐黑成 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脏:肝心脾肺肾, 五官:目舌口鼻耳, 无情:怒喜思悲恐, 五味:酸苦干辛甜 详细: 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徵,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肺主鼻。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

皇帝内经中的五脏、五味、五气、五病、五色与五行八卦的关系

皇帝内经中的五脏、五味、五气、五病、五色与五行八卦的关系 作者:lury 日期:2009-11-16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木、火、金、水、土 东、南、西、北、中 春、夏、秋、冬、换季间 肝、心、肺、肾、脾 酸、苦、辛、咸、甘 风、暑、燥、寒、湿 温、热、凉、寒、平 甲乙、丙丁、庚辛、壬癸、戊己

八卦符号歌诀: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 五气所病:心为噫,肺为咳,肝为语,脾为吞,肾为欠、为嚏,胃为气逆、为哕、为恐,大肠、小肠为泄,下焦溢为水,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胆为怒,是谓五病。

五精所并: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 五脏所恶: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是为谓恶。 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为五液。 五味所禁: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是谓五禁,无令多食。 五病所发:阴病发于骨,阳病发于血,阴病发于肉,阳病发于冬,阴病发于夏,是谓五发。 五邪所乱:邪入于阳则狂,邪入于阴则痹,搏阳则为巅疾,搏阴则为,阳入阴则静,阴出之阳则怒,是谓五乱。 五邪所见:春得秋脉,夏得冬脉,长夏得春脉,秋得夏脉,冬得长夏脉,名曰阴出之阳,病善怒,不治。是谓五邪,皆同命,死不治。 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脏所藏。 五脏所主: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是谓五主。 五带所伤:久视伤血,久卧蓖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带所伤。 五脉应象:肝脉弦,心脉钩,脾脉代,肺脉毛,肾脉石,是谓五脏之脉。 五脉:弦、洪、缓、浮、沉。它们分别属于肝、心、脾、肺、肾。五脏有五行,就有相生关系:肝属木,生心火;心属火,生脾土;脾属土,生肺金;肺属金,生肾水;肾属水,生肝木。 五色就是:青、赤、黄、白、黑。它们分别属于肝、心、脾、肺、肾。五行的属性以及生克,都

五色、五味、五脏、五官与五行的关系之欧阳家百创编

五色、五味、五脏、五官与五行的 关系 五色 以豆为例,绿豆具有清热解毒之功,入肝经为木性;红豆有补血、利尿、促进心脏活动的功效,入心经为火性;黄豆益气补脾,入脾经为土性;白豆含有较多的钙质,入肺经属金

性;黑豆治消胀,下气,性寒,入肾经属水性。再如:一个五行缺木的人,应多吃绿色的食物,多穿戴绿色的衣服饰品,甚至多些接近绿色的东西。 五味与五脏 《黄帝内经》中有记载:食物的酸味与肝相应,有增强肝脏的功能;苦味与心相应,可增强心的功能;甘味与脾相应,可增强脾的功能;辛味与肺相应,可增强肺的功能;咸味与肾相应,可增强肾的功能。 但是,在选择食物时,必须五味调和,这样才有利于健康;若五味过偏,会引起疾病的发生。如:酸味太过容易造成肝气太旺而克制脾胃功能(木克土);苦味太过又很容易造成心火太旺而克制肺气(火克金);甘味太过很容易造成脾胃过旺而克制肾气(土克水);辛味太过容易造成肺气过盛而克制肝气(金克木);咸味过多很容易造成肾气过盛而克制心气(水克火)。 五脏与五官 人的五官与五脏也有直接联系:肝开窍于目,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耳。肝有病者,眼中必有病象,如眼黄,眼涩,畏光,流泪;脾有病者,必口中乏味,食而不化,唇干裂;肺有病者,会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流鼻血,不辨香臭;心有病者,舌尖红,或舌头转动不灵,吐字不清;肾有病者,耳中蝉鸣,或痒,或背,或聋。凡五官之病,中医不仅治五官,更兼治五脏。 心主血气,藏神,五行属火,充于脉,其华荣于面,开窍于舌,与小肠互为表里,色红,味苦,嗅焦; 肝主疏泄,藏魂,五行属木,充于筋,其华荣于爪,开窍

于目,与胆互为表里,色青,味酸,嗅臊; 脾主运化,藏意,五行属土,充于肌,其华荣于唇,开窍于口,与胃互为表里,普格天气,色黄,味甘,嗅香; 肺主宣降,藏魄,五行属金,充于皮,其华荣于毛,开窍于鼻,与大肠互为表里,色白,味辛,嗅腥; 肾主精髓,藏志,五行属水,充于骨,其华荣于发,开窍于耳,与膀胱互为表里,色黑,味咸,嗅腐。 各类食物与五脏滋补关系 1酸生肝:酸味食物有增强消化功能和保护肝脏的作用,常吃不仅可以助消化,杀灭胃肠道内的病菌,还有防感冒、降血压、软化血管之功效。以酸味为主的乌梅、山萸肉、石榴、西红柿、山楂、橙子、均富含维生素C,可防癌、抗衰老,防治动脉硬化。 2苦生心:古有良药苦口之说,中医认为苦味食物能泄、能燥、能坚阴,具有除湿和利尿的作用。像橘皮、苦杏仁、苦瓜、百合等,常吃能防止毒素的积累,治疗各种疮症。 3甘入脾:性甘的食物可以补养气血、补充热量、解除疲劳,调胃解毒,还具有缓解痉挛等作用,如红糖、桂圆肉、蜂蜜、米面食品等都是补甘食物的不错选择。 4辛入肺:中医认为辛味食物有发汗、理气之功效。人们常吃的葱、蒜、姜、辣椒、胡椒,均是以辛味为主的食物,这些食物既能保护血管、又可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经常食用,可预防风寒感冒。但患有痔疮便秘、神经衰弱者不宜食用。 5咸入肾:咸为五味之冠,百吃不厌。中医认为咸味食物有调节人体细胞和血液渗透、保持正常代谢的功效。咸味有泻下、软坚、散结和补益阴血等作用,如盐、海带、紫菜、海蜇等属于优质的咸味食物。

五脏五色五行五味与养生

五色、五味、五脏、五官与五行的关系 五行:金、水、木、火、土(顺位生,意即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隔位克,意即金克木,水克火,木克土,火克金,土克水,…) 五色:白、黑、绿、红、黄(向上对应五行,下同) 五味:辛、咸、酸、苦、甘 五脏:肺、肾、肝、心、脾 五官:鼻、耳、目、舌、口 五色(注): 以豆为例,绿豆具有清热解毒之功,入肝经为木性;红豆有补血、利尿、促进心脏活动的功效,入心经为火性;黄豆益气补脾,入脾经为土性;白豆含有较多的钙质,入肺经属金性;黑豆治消胀,下气,性寒,入肾经属水性。 再如:一个五行缺木的人,应多吃绿色的食物,多穿戴绿色的衣服饰品,甚至多些接近绿色的东西。 五味与五脏(注): 《黄帝内经》中有记载:食物的酸味与肝相应,有增强肝脏的功能;苦味与心相应,可增强心的功能;甘味与脾相应,可增强脾的功能;辛味与肺相应,可增强肺的功能;咸味与肾相应,可增强肾的功能。 但是,在选择食物时,必须五味调和,这样才有利于健康;若五味过偏,会引起疾病的发生。如:酸味太过容易造成肝气太旺而克制脾胃功能(木克土);苦味太过又很容易造成心火太旺而克制肺气(火克金);甘味太过很容易造成脾胃过旺而克制肾气(土克水);辛味太过容易造成肺气过盛而克制肝气(金克木);咸味过多很容易造 成肾气过盛而克制心气(水克火)。 五脏与五官(注): 人的五官与五脏也有直接联系:肝开窍于目,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耳。肝有病者,眼中必有病象,如眼黄,眼涩,畏光,流泪;脾有病者,必口中乏味,食而不化,唇干裂;肺有病者,会出现鼻塞,

流涕,打喷嚏,流鼻血,不辨香臭;心有病者,舌尖红,或舌头转动不灵,吐字不清;肾有病者,耳中蝉鸣,或痒,或背,或聋。凡五官之病,中医不仅治五官,更兼治五脏。 附:各类食物与五脏滋补关系 1酸生肝:酸味食物有增强消化功能和保护肝脏的作用,常吃不仅可以助消化,杀灭胃肠道内的病菌,还有防感冒、降血压、软化血管之功效。以酸味为主的乌梅、山萸肉、石榴、西红柿、山楂、橙子、均富含维生素C,可 防癌、抗衰老,防治动脉硬化。 2苦生心:古有良药苦口之说,中医认为苦味食物能泄、能燥、能坚阴,具有除湿和利尿的作用。像橘皮、苦杏仁、苦瓜、百合等,常吃能防止毒素的积累,治疗各种疮症。 3甘入脾:性甘的食物可以补养气血、补充热量、解除疲劳,调胃解毒,还具有缓解痉挛等作用,如红糖、桂 圆肉、蜂蜜、米面食品等都是补甘食物的不错选择。 4辛入肺:中医认为辛味食物有发汗、理气之功效。人们常吃的葱、蒜、姜、辣椒、胡椒,均是以辛味为主的食物,这些食物既能保护血管、又可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经常食用,可预防风寒感冒。但患有痔疮便秘、神经衰 弱者不宜食用。 5咸入肾:咸为五味之冠,百吃不厌。中医认为咸味食物有调节人体细胞和血液渗透、保持正常代谢的功效。 咸味有泻下、软坚、散结和补益阴血等作用,如盐、海带、紫菜、海蜇等属于优质的咸味食物。 中医古籍对情绪和脏腑有如下记载:“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人体五脏失调会引起不同情绪反应,反之,情绪又会影响五脏。所以保护身体,不狂喜、不大悲、不嗔怒、不惊不忧不恐,可以从懂得原理开始。 情志:喜 对应脏腑:心 情志过激致病病机:“过喜”或“暴喜”会使心气消耗过度。 内伤脏腑的病理表现:注意力下降,头晕,心悸,入睡不深,时常惊醒。严重时可引起精神失常,或突然晕倒。 调养方法:推拿按摩心经或心包经可使血脉通畅,心气充沛,神志安宁。内服中成药:生脉饮、补心气口服液。 情志:怒 对应脏腑:肝 情志过激致病病机:“盛怒”、“暴怒” 导致肝气亢奋,过度消耗肝血,使肝血不足,则出现阳亢而阴不足的病理状态;“怒则气上”,气过升而不降,使气机升降失衡,也会影响到肝及其他脏的功能。 内伤脏腑的病理表现:肝气逆行,使得血液运行失常,消化功能出现障碍,常出现腹胀腹痛腹泻。严重时还可出现吐血、中风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调养方法:推拿按摩肝经和胆经可以通畅肝气,保持其正常的疏泄功能,调整血液和津液的运行输布畅达,使得情志舒畅。可以自制枸杞梅菊饮,配制方法:枸杞15克、乌梅10克、菊花10克,开水泡服。 情志:忧 对应脏腑:肺 情志过激致病病机:愁忧、情绪抑郁导致肺气闭塞。忧愁的刺激量过大,或持续时间过长,就会使气机闭塞而致病。 内伤脏腑的病理表现:肺气阻滞,导致胸闷、气短、呼吸不利,进而出现喘促咳嗽等症。 情志:思 对应脏腑:脾 情志过激致病病机:是指思维长时间的高度集中,思虑太过。气血受阻,郁结在一处,不能通畅运行到周身而致病。 内伤脏腑的病理表现:气机郁结则脾胃功能失常,消化吸收功能紊乱,出现食欲下降,食后腹胀,消化不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