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唐历史之兴衰

论汉唐历史之兴衰
论汉唐历史之兴衰

论述汉唐历史之兴衰

摘要:在中国封建社会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 汉代和唐代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治史者每以汉唐并称,乃因汉唐同被奉为古代盛世的典范。汉唐中隔四百年,其兴衰历史演进过程却极为相似。透过汉唐兴衰史的异同,我来简单论述一下汉唐历史的兴衰。

关键词:汉唐兴盛衰亡相似差异

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到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灭亡。汉朝有文景之治、汉武盛世等,而唐朝历史从618年唐高祖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开始,到907年后梁太祖朱温篡唐为止,共289年。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无论从国力的强盛,版图的奠定,还是从经济文化成就及其相应的国际地位,汉唐都当之无愧的开创了盛世。国家统一、文化昌明、武功强盛、国威远播,是汉唐盛世的共同特点,我们首先就来看看汉唐兴盛的历史进程。

一.汉唐相似的兴盛史

1.汉唐兴盛的原因

汉唐都是前承一个强大而短命的统一国家(秦、隋)而建立起来的大一统王朝。一方面,汉唐分别接受了秦隋在立国规模和制度建设方面的丰厚遗产,即“汉承秦制”和“唐承隋制”。如《汉书》卷100上《叙传》载班彪论“汉家承秦之制,并立郡县,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说明了汉之法律、历法等皆承秦制;而又如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措施唐则承隋制。同时除了制度遗产,还包括驰道、长城、灵渠、大运河等物质遗产。对于汉唐来说,通常与大规模创制立法和举办巨大公共工程相伴随的社会震荡和制度成本,遂因前有所承而大大减省,同时利用前朝的制度遗产和物质遗产能更有利于汉唐的发展。

另一方面,汉唐充分吸取了强大的秦国、隋国其所以一朝覆亡的深刻教训,避免了重蹈覆辙。刘邦曾请陆贾“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败之国”。唐太宗即位后,常用隋炀帝作为反面教材,来警诫自己及下属,他认识到“君舟民水, 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的道理。秦隋之亡,有一个共同的原因,就是过役民力,急政峻刑。因此汉唐之初,都相应推行了轻徭薄赋、简政缓刑、与民休息的清静无为政策。两朝建立不久,汉约二十余年,唐仅十余年,即分别出现“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总之,似乎历史老人有意选择短命夭折的秦隋作为铺垫和预演,使汉唐得以成就长治久安的兴盛。

2.汉唐兴盛的过程及体现

汉唐都在前期“治世”的基础之下,分别出现了汉武盛世和开元盛世,无论文治还是武功,二者都臻于汉唐极盛,并堪称中国历史上盛世的典范。两个盛世在诸多方面的表现,进一步显示了汉唐兴衰历史发展中的相似性。

汉唐盛世都以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综合国力明显上升著称。《史记》卷30《平准书》称汉武盛世:“至今上(武帝)即位数岁,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而开元盛世则如杜甫《忆昔》所颂:“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织不相失。”都不无夸张地描绘了当时仓廪富实、国泰民安的盛世之象。

正是凭借着开国以来长期积累的雄厚国力,汉唐成为中国疆域扩大的两个重要时期,也是境内各民族间接触和交往空前发展,中国多民族国家壮大、发展的两个重要时期。在汉唐前期的北边,分别存在着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匈奴和突厥,双方关系的发展亦颇有相似之处,《宋史》有云:“汉、唐之初,兵革才定,未暇治边圉,则屈意以讲和。承平之后,我

力有余,而外侮不已,则以兵治之,(汉)孝武之于匈奴,(唐)太宗之于突厥颉利是也。”汉初因匈奴强盛,囿于国力,不得已与之和亲,至汉武帝则主动出击,将匈奴驱逐至漠北以远,张骞“凿空”的西域,终于与内地联为一体。武帝还出兵西南夷和东北、东南各民族地区,开广三边,设置郡县。唐太宗在贞观三年发兵灭东突厥,高宗时继续对周边各族主动用兵,唐朝的疆域在最盛时期东至朝鲜半岛,西达中亚咸海以西的西亚一带,南到越南顺化一带,北包贝加尔湖至北冰洋以下一带。汉唐全盛时的疆域,奠定了中国版图的基础,成为了当时东方的“超级大国”。其实力足以与欧亚大陆西端的强大帝国罗马帝国和阿拉伯帝国相抗衡,在经济文化的发达程度上亦未尝稍逊。汉唐又凭借其强大的综合国力参与境外角逐,争夺亚洲霸权,当汉唐盛时,它们作为东亚宗主国的地位不容置疑。

3.汉唐对外的交流及影响

当汉唐全盛之时,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威慑力和足够的文明吸引力,在民族政策上和亲与征战并重,故汉臣有“汉与匈奴合为一家”之言,而唐帝有“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之语;在国际交流上则因充满自信而视野广博、胸襟开阔,既大胆开放、积极输出,又勇于引进、广泛吸纳。中外的使节,商队,复有传法的僧侣,更仆往来于海陆交通线上,络绎不绝。汉武帝时开辟丝绸之路,丝织品及铜镜、玉器等手工业品的西输,西域乐舞以及苜蓿、葡萄、乌孙天马、大宛汗血马等动植物的东传,以及唐代国际化程度之高,因各种目的来唐并长期居住的异族异国人数量之多,均为众所周知的史实。

二、汉唐相似的衰亡史

中国古代朝代盛极而衰, 衰而复振,治乱兴衰, 兴衰更迭,周而复始,乃是历史发展之规律。如同司马光说的那样:“治乱之道, 古今一贯” , “治乱之源, 古今同体”。汉唐也不例外,汉唐各立国数百年,经过了多次重大变乱的考验,汉有武帝末年各种矛盾激化的危机,唐有武周之变;汉有王莽篡权,导致西汉灭亡,唐有安史之乱,使得唐朝元气大伤,从此由盛转衰。与之相应则有所谓昭宣中兴、光武中兴,中宗反正、元和中兴,统一帝国才得以继续延存下来。

此外汉唐两朝还都有宦官之祸:汉末的党锢之祸伤汉朝根本,为黄巾之乱和汉朝的最终灭亡埋下伏笔;而唐朝的牛李党争则是唐朝末年宦官专权、唐朝腐败衰落的集中表现,加深了唐朝后期的统治危机。最后汉唐末期都是由于皇帝无能,统治阶级内战争权,趋于爆发起义,经济政治衰退等种种危机最后走向灭亡,被他人取而代之。

三、汉唐的差异

从汉兴至唐亡,其间隔1100余年,无论如何,历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容置疑。即使在汉唐兴衰历史进程的相似性背后,也存在显著的差异。限于篇幅,下面略举其中彰明几处较显著者,以概其余。

1.开国制度差异

汉唐均为大一统帝国,但开国君臣出身不同。西汉起于草莽,所谓“布衣将相之局”,东汉光武帝大兴儒学、推崇气节。而唐朝统治集团是以北朝胡族或胡化汉族后裔为核心(同时兼容江南、关东士人),其血液习尚胡汉糅杂,制度渊源多元,文化上更是兼收并蓄,广采博取。所以开国君臣的差异,直接导致开国后制度、文化等差异。

2.汉唐盛世的差异

汉唐都是经济发展、繁荣富庶的统一王朝。我们注意到汉唐盛时虽然都是帑藏丰实,但充斥汉武太仓的是“陈陈相因”的粟,玄宗开元时的公私仓廪却是“稻米流脂粟流白”,汉唐首都的粮食供应都要依赖漕运,但汉代主要仰赖关东即黄河中下游,唐代特别是中后期主要仰赖东南八道即长江中下游,表明汉唐财政所凭借的经济区域发生了重大变化,即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相应的经济重心的移动。这就“使隋唐封建经济得到比两汉增加一倍的来源”,故而隋唐的繁荣和强盛程度远迈两汉。

汉唐均为东亚强国,或曰世界帝国,但在民族融合和国际化程度上,二者的区别是明显的。汉代对于少数民族的态度是排斥的,经常爆发战争,汉代西域终被凿空,但汉与西域诸国的交往仍以政治目的优先,同时交流主要限于物质层面。唐作为一个外国人向往并云集聚居的世界帝国,它对于少数民族和外国的开放程度远超汉朝。而她所具有的文明的优越性,这才是魅力所在;物质生活条件的丰饶,制度文化的先进,思想与宗教哲理的深邃与新颖,艺术的创造性,以及潮流、时尚的领先性,另外还有外国人在唐生活的自由、发展及其保障。所有这些,都是汉朝无法比拟的。

中国历史上王朝的兴衰更迭、治乱往复、分合循环,从孟子所谓“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到通俗小说《三国演义》开篇所谓“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已成为一种历史常识。先出现治世,继出现盛世,旋盛极而衰,亦带有明显的规律性。汉唐历史进程中的诸多相似性,大抵都有某种普遍性原因存乎其中,其规律性应约略可寻。如:历史上的明君贤臣都注意以史为鉴,即藉以增强见微知著、鉴往知今的洞察力,以免重蹈覆辙。我们也要在学习借鉴历史的基础上,映射到自己的生活去,正所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参考文献:1.胡凡.《简明中国通史》人民出版社

2.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商务印书馆

3..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

4. 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

5.班固.《汉书》中华书局

6.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

7.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

8.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

9.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中华书局

[历史其实很有趣完整版]读《历史其实很有趣》有感

[历史其实很有趣完整版]读《历史其 实很有趣》有感 【--个人简历封面】 历史不能重来,但,我们可以用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未来!--题记 轻轻合上书,指尖划过那封面上依然让人胆寒的帝王形象,英雄背影,历史又从我心间或明或暗地闪过。 读《历史其实很有趣》的故事,我却读不出"趣味来,只听项羽鸿门宴后的一声叹息,只见纣王登鹿台自焚时的一行泪,悔之,哀之......只因那时秦王赢政的暴政,只因那时刘备盲目任用迟暮的英雄,历史便拐过这样那样的弯走到了今天。沉睡在历史长河里的帝王将相、英雄美人不会料到,他们的某个决定成就了今日这样的果。悲鸣也好,欢笑也罢,终是成了岁月的河里那一滴水,汩汩流入人们的追忆里。然而这样的一段段历史追忆与我而言,更是一段人生的警醒:世间的某个因,终会走向世间的某个果;人生的某个选择,终会促成人生的某个结局。把握好现在,因为它定会是某个精彩

的因。 那时,我们班的兄弟姐妹们就曾抒写过这样的美丽与精彩! 那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日子,是我们学校举行跳长绳比赛的"比赛日。虽说,跳长绳技术含量不高,可是要在规定的3分钟内跳得最多,一举夺得第一,需要我们全体同学的默契配合。昨天,体育老师已经把年级跳长绳练习情况一一向我们说明,尽是坏消息:相比之下,我们班甩绳缺乏节奏,跳绳跟不上速度,总个数明显不如其它班级。怎么办?就此认命?就此罢手?不!绝不!班长第一个站出来,申明明天我们不用"田忌赛马,也不用"空城计,我们要实干加巧干,于是乎,我们和班主任一起再分组,再选合适的甩绳选手,利用下午的每一个课间进行练习。 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赛场上,每个人都热血沸腾,长绳悠悠荡,荡出了每个人的激动,这是一个汗水与欢笑交织的长绳比赛。上场了,我们班每个人都昂首挺胸,迎着风,英姿飒爽,有一种独有的活力与风采。前方,国旗高高飘扬,塑胶跑道上摆着班级编号,阳光也照耀着每一寸土地。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在庆贺,庆贺这个比赛。

汉唐盛世

《第二课汉唐盛世——丝绸之路与大运河》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古丝绸之路的起点,理解古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了解亚欧大陆桥与古代丝绸之路的区别,理解其重要作用。了解隋开凿大运河的原因,大运河的三点四段及沟通的水系等,理解大运河对经济甚至政治的作用。能够正确看待隋开凿大运河的事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究、角色表演等方法,培养阅读、分析、对比能力,并进一步理解历史上的事物对现实社会的影响,明确历史与社会之间相互交融的关系。学会全面辨证地分析历史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在通过对大运河评价的讨论,学会全面辩证的分析历史现象。 【二、课堂教学】 教学重点:丝绸之路和京杭大运河的历史作用。 教学难点:正确看待京杭大运河的开凿,引导学生用二分法客观、辨证地看待历史现象。【三、教学方法】 采用情景教学法、角色体验法,通过创设情境,扮演经商者、考古者等角色把学生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中,达到了解深化的意图,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四、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新课导入:目的:让学生在《丝绸之路》音乐声中欣赏有关丝绸之路风光的图片,给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今天的全貌。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风光和音乐,然后想一想这些风光给我们什么感受。 [PPT展示]图片和音乐 师:说说给我们什么感受啊? 生:漂亮、震撼、荒凉 师:对,现在这感觉非常的荒凉,但是昔日这却是十分的繁华。这节课就让我们穿越时空,一起去探寻那已荡然无存的昔日繁华的丝绸之路。 [PPT展示]第二课汉唐盛世——丝绸之路与大运河 (新课教授) 师:好,接下来我们先看一段视频,大家要小心哦,看完视频,是要回答问题的,至于什么问题呢,我先卖个关子。 [PPT展示]视频《丝绸之路》录象片段引入——丝绸之路。 师:看完这段视频,让我们开启尘封的记忆,结合你们过去所学的知识告诉我,视频中讲的是那一条古代重要的交通要道?(学生回答:丝绸之路) 没错,就是这条古代东西方贸易的重要通道丝绸之路 [PPT展示,板书] 古代东西方贸易通道——丝绸之路 师:那么有谁可是告诉我,丝绸之路是什么时候开辟的?(学生回答:西汉) 师:丝绸之路的开辟和谁有关?(学生回答:张骞) [PPT展示] 《丝绸之路》的路线图 师:看来大家刚刚看视频的时候都非常用心,没错丝绸之路是西汉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开辟。张骞通的西域,在今天是指新疆和新疆以西的地区。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并不是开辟一条贸易通道,而是为了联合大月氏共同抵抗匈奴。但是他出使西域的目的并咩有达成,而是阴错阳差地开辟了一条东西方贸易的重要通道。接下来大家看书本99页的地图结合刚刚的视频,一起探究一下丝绸之路是怎么走。(师:注意看地图的时候,要仔细看一下丝绸之路的起点,经过的重要城市,这样就能更加清楚地描述丝绸之路,让不知道

伟人带给我们的启示

伟人给我的启示 我曾经读过许多伟人的故事,从他们的身上学到了很多知识,最值得我学习的是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 钱学森,出生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人。一九一一年十二月十一日出生,是我国着名的核物理学家,是我国航天事业和两弹一星的奠基人之一。钱学森曾留学美国,并获得博士学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不顾美国的阻挠,怀着一颗爱国之心,历尽艰辛,回到祖国。 回国后,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带领科技人员研究出了:原子弹、氢弹和火箭,使我们的卫星上天,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巨大贡献。我要学习钱学森爷爷的爱国的热情。他当初不顾国外的高薪挽留和阻挠,毅然回国;我要学习钱学森爷爷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他回国后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极其恶劣,但是钱爷爷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突破了层层阻力,使“两弹一星”的研究工作顺利开展;我要学习钱学森爷爷艰苦奋斗,持有远大抱复的决心和信心,当初由于国庆和工作条件不完全的具备“两弹一星”研究工作,他带领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攻关和设备改造,突破一个有一个的节点,他怀着一定要研究出“两弹一星”的决心和为祖国的争光的理想,创造了许多让世人惊叹的奇迹,是原子弹,氢弹成功试爆,卫星顺利升天。 钱爷爷,您是我学习的榜样!虽然您离开我们,可是您的无私地奉献和爱国热情。永远激励着我,使我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中不畏任何困难,永远前进! 伟人给我的启示 这几天,我们学了很多关于伟人的故事,最值得我学习的是周恩来总理的故事。 1946年1月,周恩来同志从延安乘飞机去重庆。同行的还有叶挺的女儿小扬眉,她才11岁。飞机在飞行中遇到一股强烈的寒流,机翼和螺旋桨上都结了冰,而且越结越厚。情况十分严重。机长命令大家背上降落伞包,做好跳伞的准备。 大家正忙着,忽然听到小女孩的哭声。周恩来同志立刻站起来,从摇摆不定的机舱一头,几步跨到小女孩面前。原来小扬眉的座位上没有降落伞包,她急得哭了。周恩来同志马上解下自己的伞包给小扬眉背上,还亲切地鼓励她说:“孩子,不要哭,要像你爸爸那样勇敢、坚强,同困难和危险做斗争!” 在危急关头周总理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小扬眉。 周总理是全国人民爱戴的好总理,在人们的心中,他既是一个称职的总理,又是一个慈父。他总是那么平易近人,待人可亲。他用一颗宽容,慈爱的心去影响身边的人们。难怪邢台震灾的人民见到他能如此深情表露自己的痛苦;十里长街的送别,是人们对总理最深情的表示。周总理我真敬佩您!您是我学习的榜样。我要向您学习,在最危急的时刻敢于挺身而出,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危险留给自己。

汉唐帝国的兴衰

汉唐帝国的兴衰 汉唐帝国的兴衰 版次:RB17 版名:名家在线稿源:南方都市报 2011-04-20 作者:许倬云 许倬云说历史 自从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中国进入帝国阶段,所谓帝国是两个意义,一个国内只有一个皇帝,国家是统一的;第二,对于四邻而言,中国这庞大的国家,绝对是主控力量。这两个条件合在一起的时候,中国的帝国是天下帝国,理论上,天下帝国没有边界,边缘和核心的关系只有远近、没有敌我。但实际上,中国还是有不属于他管辖的邻居,尤其是北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难得属于中国管辖,更常见他们向中国挑战,甚至于侵入中国、征服了中国、统治了中国。譬如说,著名的是五胡乱华和金元王朝。 秦和两汉是一个连续体 秦帝国的出现,真正为中华大帝国的核心划下基本的疆域,我们有时候称之中原,可是中原常常会改变,实际上中原的核心又时时转换。不过,以中国和欧洲大帝国来对比,最显著的就是,中国是一个相当固定而且坚实的核心,因此

中国对外是一个相当庞大的地理单位,往往这核心本身比任何一边的边陲要广袤富足很多倍。这么庞大的核心,自然有他自己的引力,核心可以抓住边缘,边缘难得可以挑战核心。 回到秦汉帝国,秦和两汉应该是一个连续体,不必当作三个朝代,秦帝国设定了庞大帝国的内建系统,包括道路和管理组织,两者都被汉帝国继承。秦帝国的内建系统是从上而下、从核心向外缘。秦朝的郡县制度,从考古学数据看得见,甚至于最小的县镇、县长或县令,往往是秦帝国军队的中下级军官转任,中央的命令一条鞭达到地方,效率相当不坏。秦国的道路系统,在中原是两横两直,对外是辐射线。这样的内建系统,传达命令很有效,得到神经末梢回馈的讯息却是有所不足。秦帝国在秦始皇时代,运转并没有太大困难。 秦王朝的使用资源,筑长城、开驶道,建宫殿和陵墓,再加上戍守边疆的兵役,用尽了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国家力量。秦始皇在世,由于他常常巡视各处,可能还得到地方的讯息,秦始皇一死,各处变乱,包括六国之后和陈胜、吴广、刘邦这一类的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中央根本无法得到预警,也无法有适当的反应。所以这一短命的王朝,他的兴是由于三代经营,建立了一个非常有效的战争机器,但不是最好的管理机器。在资源力量用尽之时,中央完全无法应付,庞大的帝国就垮下来了。秦代的兴和衰,其实就这么简单的一件事。

祖国未来更加美好――读《历史的选择》有感

祖国未来更加美好――读《历史的选择》有感 时间:2016-10-25 10:46:56 | 作者:冯婷婷 悠悠历史,造就了中国的发展之路,每一次的磨砺,我们都用智慧与勇气化解。历史正确地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祖国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圆明园的毁灭让我们气愤,同时让我们觉醒;无数革命先辈的牺牲,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李大钊、钱学森等人物的爱国精神和高尚的品质,让中国人民更加地坚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949年10月1日那个举国欢庆的日子,随着一位伟大领袖的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是众望所归。 邓小平同志的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走向富裕的小康生活;人们的思想也逐渐开放了,敞开了与国外沟通的大门,虚心地学习别国的优秀经验。中国走向新世纪的步伐越来越快,离强盛的目标也越来越近了,中国的辉煌指日可待。 千年的梦想终于在2003年10月15日那天圆了,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多次升空让“嫦娥奔月”不再是神话。全中国都沸腾了,所有中国人都骄傲无比!中国正在逐步走向经济大国、科技强国,这一切都归功于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之路在这时有了新的篇章,新的辉煌。当绚丽的曲线划过天空时,全中国人民都沉浸在幸福之中! 回顾以往,江姐、许云峰、华子良等人物的名字,在我们的脑海里是永远也抹不去的,他们大无畏的精神永远鼓舞着我们,爱国的精神会一代一代地传下去。国民党反动派的可恶残暴,并没有磨灭他们的意志,因为他们坚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一定会取得胜利。他们为国捐躯,他们视死如归,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作为炎黄子孙,应该是宁死不屈,舍生取义的;作为中华儿女,应该是勤勤恳恳,无私奉献的。革命英雄的热血不会白洒,我们会继承他们的遗愿,让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我希望在21世纪会涌现出更多的像沈浩同志一样的人,像汶川地震中舍己为人的谭千秋老师一样的人,为国家奋斗,为人民造福,让中国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我们小学生应该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珍惜时间,勤奋学习,将来做一个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沿着先辈们的足迹一直走下去! 相信祖国明天会更好!

从自己做起——读《历史的选择》有感作文(小学四年级800字).doc

从自己做起——读《历史的选择》有感作文(小学四年级800 字) “我们是共产主义的继承者,继承了我们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每当我听到这首熟悉的歌,我的血液沸腾,我的情绪无法平静很长一段时间。以祖国辉煌成就60周年为荣,以身为中国儿女为荣。正是由于几代中国儿童在祖国的艰苦奋斗,才形成了勤劳勇敢、不怕困难的优良品质,培养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精神。作为新时代的优秀少先队员,我们应该以我们祖先的光辉事迹为榜样,在思想和行动上严格要求自己。在21世纪,我们就像温室里的小花,从来没有经历过风雨,因为我们父母的手臂总是保护着我们。这种对父母的依赖,也许我们只能回一个吻或拥抱。我认为我们应该做些改变,所以我们应该开始行动。首先,我们应该学会自力更生。“不积小步子,不连千里;如果你不积累小溪,你就不能成为一条河或一片海。”善于观察,勤于思考,量力而行,用行动感谢父母,用精神感动他人,用成就回报社会。其次,我们应该是懂得珍惜的人。我们不仅应该珍惜革命烈士们用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而且应该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机会,每一棵树,每一分钟,每一秒钟,甚至是父母给我们的每一枚硬币。在我们周围,有许多这样的孩子,当事情出错时,他们对父母大喊大叫,总是对父母提出不合理的要求——食物不符合他们的口味,衣服也不时髦...我想当你读到这个的时候,你应该闭上你的眉毛! 读完《历史的选择》后,我们应该在思想上提高自己。我们不仅要学习张海迪顽强的毅力和毅力,还要学习李素丽一贯的道德精神和

钱学森的爱国情怀。另外,我们要向那些有梅花精神的人学习。不管他们经历了多少困难,不管他们受到什么样的欺凌,他们总是不屈不挠,拒绝屈服。 ”今天的预备队一定会成为明天的新生力量.”我们要坚持胡锦涛爷爷的教导,在道德0+智慧0+身体0+美丽0+劳动0+努力做一个热爱祖国0+崇高理想的好孩子,努力做一个努力学习0+追求进步的好孩子,努力做一个品德良好0+团结友爱的好孩子,努力做一个坚强活泼开朗的好孩子,时刻准备为建设一个繁荣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

观伟人故居有感

观毛泽东,刘少奇故乡有感 在中国的历史上,没有哪一个帝王将相可与毛主席相比,毛泽东之雄才伟业,光照千秋,德荫后代。 首先来到毛泽东广场的塑像前,我再一次感受到了毛主席在中国人心目中的位置,数不清的人自发地聚集在毛主席的塑像前鞠躬、献花圈,绕塑像一周,缅怀这位伟人。走进毛主席的故居,一套普通的两家合居的湖南民居,背倚苍松翠竹,面临清澈荷塘,里面的小木床、煤油灯、土炉灶等,那么的朴实而清幽,让我领略到了这片圣地的灵气和岁月的记忆。当最后一站来到毛主席的遗物馆时,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被主席艰苦朴素的作风所震撼。这里的每一件遗物背后都蕴含着一个关于毛泽东的动人故事,讲述着一代伟人勤政爱民的工作精神、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和清正廉洁的人格风范。就是在异常艰苦的环境下,毛泽东指引着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伟大胜利,使中华民族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他带领着中国人民走出了日本的统治,为中国人民打造了一个天堂。毛泽东主席也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向伟大的毛泽东主席致敬。 下午我们不畏天气的炎热来到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的故乡。 1961年5月刘少奇回故居时曾在此办公住宿6天6夜,召集乡亲们开会,调查研究,并在后来促成了解散食堂的决定。在这里和共和国主席促膝长谈的普通农民,面对自己儿时的玩伴,心中会怎么想呢?不知道少奇同志在故居生活的时间里是否想到了自己后来的命运。 高贵或者卑贱,在历史的长河中,原本只是一瞬间。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在刘少奇纪念馆停留的时间很短。展馆的最后有一张刘少奇同志惨死监狱的照片,一代伟人命运竟然如斯,让人感慨不已。好在终究拨乱反正,历史终究给了这位伟人应有的尊严 “还要规定一些必要的制度,是我们这个国家发展下去,将来不至于产生一个特权阶层,站在人民头上,脱离人民。 ”“我们所有的领导人都是为人民服务的,是人民的公仆,是人民的勤务员。”少奇同志是我党最杰出的理论家之一。 在“对于现在社会作何感想”这一栏中,少奇同志是这样写的:“资本主义已不能统治全世界了,社会主义的社会组织必将由人类的努力开始实现。我们处在这时代的人,应把无穷的希望,促进这段历史。”这是在1922年初少奇同志的政治理想,后来他和他的同志们真的实现了这一理想。他们是真正具有伟大理想的人,致敬 抚今追昔,我由衷地感谢毛主席,感谢共产党。如果没有它们,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就没有今天的改革开放。如果没有毛主席、共产党,就不会有我们现在的大学生活。在这次全系参观毛泽东故居的活动过程中,我们瞻仰毛主席故居,重温他老人家写下的字字句句,缅怀他的丰功伟绩,深切地感到共产党的伟大、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汉唐盛世06

第二课汉唐盛世 第五课时《盛世文化》 一、设计思路 ●教材分析: 一切文化的发展,都是由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即经济基础)所决定的。汉唐时期国家繁荣统一,为文化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唐朝政府推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为文化的发展创设了有利的氛围,在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在继承前代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汉唐文化。诗歌在唐朝时期大放光彩,是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唐代诗歌中,我们可以领略唐代历史发展的面貌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我们展示唐代丰富的历史画卷。千百年来一直受中外人们的喜爱。其中以李白、杜甫的诗歌成就最高。宗教文化兴盛是汉唐文化的又一特点,统治者大力提倡佛教、道教,对其他宗教也采取了宽容态度。佛教在唐代达到极盛。鉴真东渡、玄奘西游为发展唐朝与亚洲各国的交流和友谊做出了重要贡献。汉唐盛世,也是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尤其是书法和绘画,王羲之、颜真卿、顾恺之、阎立本……名家名作迭出,异彩纷呈。 本课重点介绍汉唐在史学、文学、宗教、艺术领域的巨大成就。多姿多彩的汉唐文化不仅继承和发扬了中华传统文化,对世界文明史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教材不是要求八年级的学生去掌握系统汉唐文化史,只是要求学生了解、感受、体会,从而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传统,摈弃民族虚无主义。 ●教学目标 1、了解汉唐文化在史学、文学、宗教、艺术领域的辉煌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阅 古奋今的爱国主义情感并升华为时代的责任感。 2、提高对唐诗、传记文学、书法、绘画的学习兴趣和鉴赏能力。 3、从司马迁、李白、杜甫、鉴真、玄奘等历史人物感受其人格之美,在学习的过程中, 受到美好心灵的教育。 4、通过课前分组收集资料,学会团结协作,提高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价值信 息,分析问题、提炼观点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汉唐文化在史学、文学、宗教、艺术领域的辉煌成就的表现。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绚丽多姿的汉唐文化成就有整体印象并与当时的时代特征联系起来。

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读《历史的选择》有感

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读《历史的 选择》有感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伴着耳边那 简单却又熟悉的音乐,我翻开了那本《历史的选择》,似乎又离着那个共产主义好战士雷锋,更近一步了。 雷锋,是一个出生在贫苦家庭的孩子,20岁时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入伍以来,他处处为民,认真负责,甘于奉献。为洪灾地区捐款、帮助困 难同志的家庭、给妇女买车票这些看似很傻却又 质朴动人的故事。正是他对革命事业的实践与忠诚。而他的那句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 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 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又不知感动鼓舞了多少辈的 革命实践者和推动者。而就在一次运输任务中, 雷锋却不幸殉职,那时,他才年仅22岁。 雷锋曾在他的日记中写道:我要做一颗永不生 锈的螺丝钉!的确,他的一生都始终奉行着这句话。做一个螺丝钉,虽然不起眼,却也有着自身 独特的价值;做一个螺丝钉,虽然力量不大,却 是永远肯钻肯挤;做一个螺丝钉,虽然容易被锈

蚀,但只要时常的清洗和保养,便可以永不生锈!其实,人生不也应该是这样吗?可以默默无闻, 却要永远坚守;可以力量渺小,却要尽心尽力。 每个人都可以是一颗作文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但 前提是一定要有一颗赤子之心。所谓赤子之心, 亦可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 忘我为人,也可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 济沧海的自信豪迈;亦可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 见南山的闲适平淡。毫无疑问,雷锋便做到了。 当然,一个机器上并不是只有一个螺丝钉。同 样的,一个国家也不能只有一个雷锋。只有成千 上万的雷锋不断成长,不断站起,中国才会更有 力量! 鸟儿选择了天空,便选择了飞翔;鱼儿选择了 海洋,便选择了遨游;骏马选择了草原,便选择 了驰骋,而雷锋选择了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便选择了一生的风险,不变的坚守。一如我们伟 大的祖国,无论列强怎样侵略,无论风霜怎样摧残,她却选择了坚持,选择了奋斗,选择了浴火 重生!或许,只有经历过些什么,才会明白重生 新我的含义,才会明白涅槃重生的艰辛! 回望历史的漫漫长河,中国的脚步却从未停止

最新历史上的杰出伟人及事迹600字

历史上的杰出伟人及事迹600字 士兵是一个国家的守护者,正因为有了他们,我们才有了现在这样和平,安逸的生活。我们应该感谢他们,而历史也会记住他们。不管在多少年后,大家都会知道我们国家有这样一群不怕艰难险阻,不管在寒风刺骨的冬天还是在酷热的夏天他们都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历史上的杰出伟人事迹,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 历史上的杰出伟人事迹1 在河北省隆化县北郊,长眠着模范共产党员、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的英灵。在苍松翠柏中,矗立着一座雄伟的纪念碑,碑上铭刻着朱德总司令的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 董存瑞,1929年生,河北省怀来县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当过儿童团团长,13岁时,曾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躲过侵华日军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1945年7月参加八路军。后任某部六班班长。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军事技术过硬,作战机智勇敢,在一次战斗中只身俘敌10余人。先后立大功3次、小功4次,获3枚“勇敢奖章”、1枚“毛泽东奖章”。他所领导的班获“董存瑞练兵模范班”称号。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

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毅然决然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我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 历史上的杰出伟人事迹2 今天,我来给你们讲一讲爱国者钱学森吧! 钱学森从小就十分爱国,为了报效国家,他努力学习,当他学有成就时,动荡的社会却没有他施展才华的大好机会,于是,他到美国留学。几年之后,人在美国,心在中国的他,听说新中国成立了,就义无反顾地要快点回国,美国人为了不让他回国,使尽各种手段,想要打消他回国的念头。钱学森还是不畏诱惑,还是回到了祖国温暖的怀抱。钱学森曾经说过:“我是中国人,我可以放弃这里的一切,但决不能放弃我的祖国。”他要回国的决心是多么坚定呀!他这一腔爱国热情难道不令人敬佩吗?钱学森回国后,学以致用,发明出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在国际技术交流会上,他被光荣地评为了“小罗克伟尔奖章”,就在这世界获奖者的名单上,第一次出现了中国人的名字,他的智慧为中国人争了气,为祖国争了光。 读了这篇短文,我感受到:钱学森这一伟大举动,惊动了所有人,而且,深深打动了我,我一定要向钱学森学习,做一个热爱祖国,报效

浅谈汉唐盛世论

浅谈汉唐盛世 跟随历史的车轮前进,无论是秦统一六国还是到新中国的成立都是如此重大的历史时刻,然而令人们津津乐道却一直是汉唐盛世,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人们如此的推崇汉唐的文化和生活呢?带着这个问题我走进了大明宫遗址公园一探究竟。 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到处都是一片荒凉的景象。汉高祖及其后的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灭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和劳役等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文景时期,提倡节俭,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发展。如此“文景之治”就成为了封建时期的盛世。 唐朝初期出现的太平盛世。由于唐太宗能任人唯贤,知人善用;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减轻徭赋,休养生息,厉行节约,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宁的局面。 带着历史背景重新走在大明宫遗址公园似乎可以体会到当是人们的生活,赋税减轻,生产发展,家家户户都安居乐业,这其实就是劳苦大众们渴望的生活啊。正所谓:得民心者的天下。历史的长河虽是几千年,但真正可以让劳苦大众生活安逸的没有几年,外族侵略,赋税增加,民不聊生,如何能稳民心,如何让人们称赞?由于秦始皇焚书坑儒所毁坏的很多文献书籍,通过汉代学者的不懈努力和发掘记录得以重现,包括五经当中的古文尚书,也

是这时候发掘整理出来的。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经学成为学术主流。由于不同学者对经书的理解与记忆都有偏差,学术也被分为不同流派。宣帝时期,在太学中立学官的,《易》有三家,《书》有三家,《诗》有三家,《礼》有一家,《春秋》有两家,共十二博士。东汉初年,增加到十四博士。到东汉晚期,古文经学走向发达,今文经学日益衰微。 汉政府设立乐府,搜集民间诗歌,即为乐府诗,后世的《乐府诗集》《古诗十九首》《玉台新咏》中便搜集了不少汉代乐府诗,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也是写成于汉代末年。赋是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张衡的《二京赋》等均为千古传颂的文学名篇。汉代时期,隶书亦渐渐取代小篆成为主要书写字体,而隶书的出现则奠定了现代汉字字形结构的基础,成为古今文字的分水岭。这一时期,还出现了标点符号的雏形。 不知不觉已是夜幕降临,夜晚的大明宫显得更加的宁静,突然我意识到,其实并不是秦的统一不够重要,而是人们期望的到得生活就是汉唐盛世时期一般。汉唐两朝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方面选择的不同路径,对我们思考地方权力在两朝盛世形成、持续中所起的作用极富启发意义。我们知道,西汉盛世的顶峰是汉武帝时期,但被后代史家津津乐道的“七十年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钜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汉书·食货志》)盛世局面,就主要出现在作为西

血染中国红——读《历史的选择》有感_高中作文

血染中国红——读《历史的选择》有感 本文是关于高中作文的血染中国红——读《历史的选择》有感,感谢您的阅读! 红叶飘扬中国风,英雄跋涉誓死回。红旗招展渡怀帆,胸前红透中国情。——题记 硝烟的岁月在心头飘散,飘去的是战争中的残杀,遗留在脑海的是英雄的形象。 伟大光荣刘胡兰,年仅17岁就丧失了生命。从小,贫苦的生活就使她懂得了对劳动人民的爱和对日本侵略者的恨,这样的信念让她义无反顾地加入了中国共主党。当被叛徒出卖而让日本人逮捕时,她毫不畏惧,英勇地与鬼子作斗争。在金银的诱惑和生命的奉献前,她毅然选择了奉献自己年轻的生命。为了新中国的诞生,这位年轻的女英雄用生命为新中国铺上了一段光明的路。生命的价值是不可衡量的,但刘胡兰却放弃了高官厚禄,放弃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她傻吗?不,她不傻!她用自己坚定的信念悍卫了中国人的尊严。奉献生命是她的选择,她的选择让人敬畏的,她的选择为新中国竖起了一座永恒的丰碑——生得伟大、死得光荣。 痛苦埋心坐落在无边的草原上,不经意间仰起头,发现天边那朵美丽的云,它就像**慈祥的面庞、亲切的笑容。在抗美援朝时期,美帝国主义把侵略的魔爪伸向我国神圣的领土。为了保卫祖国,无数青年志士奔赴疆场,**毅然把身边唯一的儿子派到朝鲜的战场中。许多同志都劝**把岸英留在身边,可他态度坚决:“谁让他是毛泽东的儿子!”多么质朴的话啊,一切的一切都在**的心里打了一个旋儿。不幸的事情终发生了,毛岸英为了掩护战友,被熊熊烈火夺去了生命。

**知道了儿子牺牲的噩耗后,十分悲痛,但他把痛苦深埋心底,默默承受着。没有一个父亲不爱自己的儿女,**的外表虽没有显示因儿子战死沙场后的悲痛,但他刺心的疼,谁又能真正体会。这种只能在心里怀念,只能在心里痛苦的感觉,又有谁能想象呢?昨日硝烟弥漫,今昔和睦笼罩,昨日血战沙场,今昔永垂不朽。忆起英雄们的凛然,忆起英雄们的光辉,我们感怀、我们感慨。风使树枝摇曳柔嫩的身躯,它得到的是奉献的旋律和树枝的随风起舞,它选择的是接受;白云使蓝天更为静谧,它得到的是自己纯洁的身影和蓝天的迷人,它选择的是奉献;战场上的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今日幸福的生活,他们选择的是牺牲。后记: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染红了我们胸前的红领巾,染红了飘扬的国旗,更染红了中华大地! “血染中国红”,既是对英雄人物的敬仰,更是对民族精神的高扬。文章以清通流畅的文笔,为我们演绎了刘胡兰、**“心灵选择”的故事,或交代情节,或展示心理,或表达心志,令人有如见其人、如处其境之感。真挚的文字,跌宕的情感,极具历史沧桑感。

历史伟人的事迹五篇800字以上

历史伟人的事迹五篇800字以上 历史伟人事迹1 尝君姓田,名文。他的父亲是齐威王的小儿子、齐宣王的异母弟弟。因为孟尝君的生日是五月初五,按照当时的习俗,说这样的孩子一旦长得跟门框一样高了,对他的父母是十分不利的。于是,父亲便想把他扔掉,可是母亲舍不得,坚持着把他养大了。 长大后,他问父亲为什么不要自己,父亲不耐烦地说出缘由。不曾想,孟尝君的一番话令父亲大吃一惊。孟尝君说:“人生究竟是受制于天呢,还是门框?如果受制于天,那你再忧虑也是没有用的,如果受制于门框,那就把门框抬高就是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孟尝君的才能越来越显现出来,父亲也抛弃了偏见,让他主持家政。父亲去世后,他接替了父亲的爵位及封地。 孟尝君的门下有三千多门客,他们无论出身贵贱,只要到了孟尝君这里,都能受到相同的待遇。 秦昭公听说了孟尝君的名气,就邀请他到咸阳去,说是要拜他为丞相。孟尝君的门客们知道后,都极力反对,可是,孟尝君犹豫一番,最终还是到秦国去了。秦昭公亲自欢迎他,孟尝君则把一件纯白的银狐皮衣送给秦昭公作见面礼,秦昭公十分高兴,命人把它藏在内府的库里。 秦昭公本来真心打算拜孟尝君为丞相,可是,他的大臣说:“这个人是齐国的贵族,手下又有那么多的门客,他当了丞相,一定事事先替齐国着想,哪里还会想着我们秦国呢?”

秦昭公一听,有些后怕,马上把孟尝君软禁起来。 孟尝君后悔没有听取门客们的意见,冒险到秦国来。到了这时,只得想方设法地逃出去。他打听到秦王身边有个受宠的妃子,便托人向她求救。那个妃子叫人传话说:“叫我救你们并不难,不过我也希望能有一件银狐皮衣。” 皮衣只有一件,已经献给秦昭公了,哪里还能要回来这时,有一个门客站起来,说:“您放心吧,我有办法。” 当天夜里,这位门客便潜入王宫的内府库里,把那件银狐皮衣偷了出来。 孟尝君把银狐皮衣送给了那位妃子,妃子果然在秦昭公耳边大说好话,并一再为孟尝君求情,秦昭公真的释放了孟尝君,并发下过关文书,让孟尝君他们回国。 孟尝君一刻不敢停留,急急忙忙往函谷关赶去。他怕秦昭公反悔,半路上更改了通行证,连自己的姓名也换了。半夜里,他们来到函谷关,只见关门紧闭,根本无法出去。依照秦国的规矩,关口要在鸡叫的时候才能开关放人,可现在离鸡叫的时候还早,如何才能过关呢? 正在大家愁眉苦脸的时候,忽然有个门客学起了鸡叫,他一声接一声地叫着,竟把关里的公鸡引逗得全都叫了起来。 守关的兵士以为天要亮了,便开了关门,放孟尝君他们出去了。 孟尝君他们出关不长时间,秦国的追兵就赶到了。原来,秦昭公真的后悔了,他要杀掉孟尝君,可惜追兵晚到了一步,孟尝君已经跑远了。

唐代气候变化与唐代历史兴衰

唐代气候变化与唐代历史兴衰 作者:蓝勇 【内容提要】本文支持唐代是一个温暖湿润的时期。温暖湿润的气候使唐代农牧业界线北移,农耕区扩大;农业经济作物种植北线北移,复种指数提高,产出的多样性更明显;农作物单产量提高,粮食总产量也提高;水利建设成效显著。由于国力强盛,使南方地区的开发有了保证。气候的温暖湿润为唐代农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农业经济的发展为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基础。本文赞同8世纪中叶气候有一个由暖转冷过程的观点,认为8世纪中叶的气候转寒造成了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压力增大,北方游牧民族纷纷入主中国北方建立区域性王朝,安史之乱是这个南下进程开始的标志性事件。经过南宋12世纪的再一次寒冷突变后,北方游牧民族则开始了入主中原建立大一统王朝的历史。 【关键词】唐代/气候变化/兴衰 【正文】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强盛的一个王朝,经济强盛,城市繁荣,文化昌盛,人才辈出,幅员广阔,国力鼎盛,外夷四服。对于造就唐代文明的原因,以往多从人为的因素出发去考察,从历史的积累和开明的君主去寻求原因,这不失为一个重要的考察角度。近年来已有学者注意到气候温暖时期往往与兴盛的中国封建王朝在时间上相对应。 不过,这种温暖湿润的环境基础与文明昌盛的机理怎样?这种机理与历史的承传积累和开明君主的功用怎样?本文拟从唐代气候变化与唐代历史的关系来解决这个问题。再者,治史者都知道,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鼎盛的王朝,而开元、天宝年间又是唐王朝鼎盛的时期,也是一个由盛转衰的转折时期。在这个时期内“安史之乱”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在某种程度上讲,安史之乱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个很令人玩味的转折点,而这个转折点是否与唐代百年以上尺度的气候变化有内在联系呢,这是本文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 一 1.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温暖时期 竺可桢先生认为,公元7世纪是一个温暖湿润的时代,其主要是通过对梅树、柑桔物候和农作物生长期的对比,从物候学角度得出结论,后又用一万年挪威雪线、格陵兰冰块反映的气候特点作了应证。(注: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初步研究》,《中国科学》1973年2期。)从此以后,虽有人对此作过一些修正(注:近年来,牟重行先生撰《中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再考证》一书(气象出版社,1996年),对竺可桢的观点和史料问题提出了系统的商榷。),但几乎所有的历史地理专著和教材都沿用竺老之说,将唐代定为温暖期。如马正林《中国历史地理简论》、张步天《中国历史地理》、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史念海《中国历史地理纲要》、张全翼、张全明《中国历史地理论纲》等。张家诚等《气候变迁及其原因》、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龚高法等《历史时期我国气候带的变迁及生物分布线的推移》及台湾学者刘昭民《中国历史气候之变迁》等也支持唐代温暖说。

读《历史的选择》有感作文5篇

读《历史的选择》有感作文 5 篇 篇一:读历史的选择有感 500 字 利用假期的时间,我读了《历史的选择》这本书。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更深 刻地明白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 在这本书里, 我认识了许多伟大的英雄人物。 舍己救人的黄继光勇敢地用自 己的胸膛堵住了正在喷着火光的机枪口, 董存瑞大无畏地选择了与敌人同归于尽。 要说我最佩服的就是宁死不屈的江姐和不受敌人威胁利诱的刘胡兰了, 这些英勇 的革命烈士,为我们新中国的成立发展贡献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今天的中国以其蓬勃的发展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中国现今所有的辉煌成就都 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战胜各种困难险阻创造的。 做为新世纪的接班人, 我们绝不能忘记中华民族曾经历过的水深火热, 一定 要牢记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努力严格地要求自己,做德、智、体、美、劳全 面发展的好少年, 从小立志为了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们全体队员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 在德、 智、 体、 美、 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争当热爱祖国、理想远大的好少年;争当勤奋学习、追求上进的好少年;争当品 德优良、团结友爱的好少年;争当体魄强健、活泼开朗的好少年。争当四个好少 年,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思想境界,是一种高尚品德,更是一种责任。同学 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时刻准备着: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篇二:读历史的选择有感 500 字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生活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而这些,都是共产主义 实施的结果, 党中央十六大确定了“全民奔小康”的计划。 “小康”是科技发展 的结果,全民都应该奔“小康”! 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共产党于 1921 年 7 月 23 日成立了,毛泽东、朱 德、陈毅于 1928 年 4 月在井冈山胜利会师。这两个关于共产党的重要日子,标 志了中国注入了新的力量。从此,共产党走过了 28 年艰苦卓绝的日子,才正式 宣告新中国成立。 我也是信奉共产主义的少年, 胸前的红领巾标志着我的理想: 当好一名共产 主义接班人!我以后学习要奋进、踏实,脚踏实地的应对每一次作业,每一次考 试 。品德上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与同学之间团结互助,这才能对得起自己

“每一段历史,都值得被重读” ——读《大人物的世界史》有感

“每一段历史,都值得被重读” ——读《大人物的世界史》 有感 正如书中所言历史并不像是一台随着时间推移,上演一个个 令人震惊的事件的戏,我们必须理解我们的过去,这样才能理解 现在和未来。 本书以时间线为纵轴,列举了历史上的思想家、政治家、军 事家、帝王、文学家、探险家,以中西方地域为横轴对比同时期 的人物对人类历史进程的推进。其实,每一位历史人物的丰功伟 绩都足以写一本厚厚的人物传,而本书对人物的浓缩概括更像是 一本名人导读,能将这么多领域的伟人编纂在一起可见作者的知 识面和文学功底的深厚。每一篇题首下都有一段妙语连珠的话作 为批注,像是墓志铭, 思想领域,书中选取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是希 腊哲学史上三杰。师徒三人,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苏格拉底 是城邦政治学说的先驱者,将西方哲学从向外探索转向向内探索,从自然哲学转向伦理哲学和政治哲学。柏拉图将哲学与现实结合 起来,让哲学理论用于改造社会,《理想国》、《政治家》都是城 邦政治学额早期论著,亚里士多德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无论古 罗马、中世纪到近代,都有从他思想上的遗留痕迹,通过其自身

努力将英雄主义史诗和哲学灌输到希腊文明中。不难看出,三位 哲学家在前者身上既有传承也有突破。柏拉图曾说灵魂被囚禁在 身体内,迫切寻求逃离这个充满改变和幻想的世界,这是对思想 自由意志的诉求。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灵魂是身体内化的一部分,生活因其本身而令人感到满意,这又让人去审视自己的内在。 一边是光明、自由与平等、法制社会,另一边书中又向我们 展示了专政、独裁与霸权带来的伤害。军事上,作者选取的希特 勒的法西斯主义与东条英机的军国主义无不是对他国充满殖民幻 想的驱使贪恋造成的。二战中,日本最后以美国向广岛、长崎投 原子弹后投降而终结。而我最近也在阅读石黑一雄的《远山淡影》,一本关于描述长崎在遭受战争后的对当地百姓带来的生活影响与 心理创伤的小说。书中藤原太太安慰女主人悦子说“如果人们不 能向前看,这(长崎)下面将是一片废墟。而今,这里充满了叮叮 当当的机械声,这是希望与重建的声音。”硝烟已去,而战争带 来的代价却时刻值得的我们警醒。 文学领域,作者选择简?奥斯丁、莫泊桑和托尔斯泰等文人作为英、法、俄三国的文坛代表。如果你想了解英国乡绅儿女情长 不妨从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中一探究竟,当然其诙谐幽默又暗含讽刺的文风中也反映了社会百态,大团圆式的结局中也揭 示了那个时代妇女地位——女人的命运由婚姻决定。如果你想看 看法国上流社会,不妨看看莫泊桑短小精悍的短篇小说,他以小 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实,写背叛与色诱、写集体的伪善,也写

汉唐时期的文化精神(1)

重评汉唐时期的文化精神 ——兼论汉唐儒学的宇宙论 冯达文 (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 2005年8月24日演讲于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相知论坛” 很高兴有机会和朋友们一起,讨论讨论汉唐时期的哲学与文化精神。 一、问题的提出 选取汉唐时期的哲学与文化作一番讨论,首先是出于这样一种情况:先秦时期由于近十多年出土文献的不断增多,已经很自然地带动起学界的研究热潮,宋明时期则因海外新儒学的研究成果被引进,也激发了学界重新审视的兴趣。相比之下,汉唐思想研究,就显得有些疏落了。所以我有意鼓动年青学人提起劲头关切汉唐哲学及其体现的文化精神。 然而,选取汉唐思想作为话头,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汉唐社会发展的繁荣状况与对汉唐思想现有的许多评价有一个巨大的反差。 我们都知道汉唐为中国古典社会的繁荣期。汉朝经“文景之治”后,至汉武帝时,其国力实际上超过了古罗马。唐朝的长安更成为当时世界经济文化的中心。费正清撰写的《中国:传统与变迁》称,长安市的人口总数达到196万。长安城墙周长有38公里,布局井井有条,一派繁荣景象。那时的中国,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汉朝时中国与地中海地区还可以说并驾齐驱,而从唐朝开始的一千年中,中国成为世界上最为强大、富裕和先进的国家。①与汉唐时期社会的这种繁荣状况相比较,学界对汉唐之际的哲学思想与文化精神的研究与评价,却使人感到很不相称。这种状况也许在近代已开其端,如章太炎就以为“汉得一人”,只有一人可以值得称道的,就是王充。②上个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因为汉唐流行的是宗教,故内地批判之声浪更甚;及八十年代,开始有所肯定,也只是觉得汉唐流行的宇宙论有系统论或科学认知的因素。海外学者如牟宗三先生,所著《历史哲学》对“气论”与英雄人格的关联有不错的评价。③然于《中国哲学十九讲》中,竟然没有用一讲专门讨论汉唐儒学。其中涉猎“气论”或宇宙论的,也只肯定《易传》《中庸》一系,而并不看好董仲舒一系。④唐君毅先生比较有宗教情怀,在《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中,从比较宗教的角度认肯董仲舒与汉学有特色,但在价值评判方面着墨亦不多。⑤及劳思光先生更说:自汉至唐末,中国文化精神之衰落及哲学思想之混乱,皆已至极可惊之程度。两汉经术,为后世所称。然按其实 ①参阅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张沛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117-121页。 ②章太炎所撰《检论》卷三《学变》篇称:“董仲舒以阴阳定法令,垂则博士,神人大巫也。使学者人人碎义逃难,苟得利禄,而不识远略。……(王充)作为《论衡》,趣以正虚妄,审乡背。怀疑之论,分析百耑。有所发擿,不避上圣。汉得一人焉,足以振耻。至于今,亦鲜有能逮者也。”(见《章太炎全集》第三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44页)章氏此间即极力贬斥董仲舒而挺王充。 ③参阅牟宗三:《历史哲学》第三部第一章《天才时代之来临》,台湾学生书局,1988年版,第149-163页。 ④牟宗三称:“依儒家的立场来讲,儒家有《中庸》、《易传》,它可以向存在论那个地方伸展。它虽然向存在方面伸展,它是道德的形上学(moral metaphysics)。他这个形上学还是基于道德。儒家并不是metaphysical ethics,像董仲舒那一类的就是metaphysical ethics。董仲舒是宇宙论中心,就是把道德基于宇宙论,要先建立宇宙论然后才能讲道德,这是不行的,这在儒家是不赞成的,《中庸》、《易传》都不是这条路。”(《中国哲学十九讲》,台湾学生书局,1983年版,第76页)牟氏于此即贬斥董仲舒。 ⑤参阅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第十六章第四节:《董仲舒之天人关系、及受命论》,台湾学生书局,1986年,第568-579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