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工作智能化建设调研报告

政法工作智能化建设调研报告

作为政法机关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政法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围绕省委、咸阳市委及我市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政法工作的正确方向。围绕上级政法工作精神展开本次调研活动,主要围绕以下三方面:

一、加强政法工作智能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正在引发超越历史、创造未来的颠覆性变革,给政法工作创新发展带来无限空间和广阔前景。科技革命带来巨大的红利,大大提高了办案效率,通过网络数据平台进行事项委托、网上拍卖、限消限高黑名单、网络查控布控、查封冻结账户等措施,这样做不仅减少了人力、财力、物力的消耗最主要的是大大缩短办案时间、有效限制想要逃避法律责任的当事人限制他们的生活范围敦促他们履行义务、打击了犯罪的锐气,这样做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要抓住大机遇,主动拥抱现代科技,积极利用互联网思维,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共享发展,积极推进信息基础设施一体化、实战应用智能化。要把大数据、云计算真正应用到司法公开、打击犯罪、服务群众等领域,提升新时代政法工作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水平,在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工作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当前政法工作职能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维稳的任务繁重,长效机制还未建立。在我市因各种非正常死亡、城镇建设房屋拆迁、农村土地征用、医疗纠纷等引发的各种群体性突发事件数量大,处置化解的难度大。在我市,矛盾纠纷发生后,群众的期望值高,同时诉求的渠道单一,总是寄希望于行政干预,希望政府部门组织人员进行调解,从不诉诸法院。另外,各乡镇(场)、街办、开发区在处理涉稳事件过程中,虽说是“谁主管、谁负责”,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职责不够明确,存在相互推诿的现象。

2.基层政法综治工作没有形成合力。在各乡镇(场)、街办、开发区政法工作上有政法委、综治办、信访办、司法所、派出所和法庭,但这些部门在工作上没有形成合力,不能做到资源共享,往往各自为战,遇事相互推诿,对各种矛盾纠纷不能很好地进行集中受理、统一梳理、分流处理。

3.政法队伍方面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还没有深入到政法干部的头脑之中,执法效果与广大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差距。政法干警的素质还需提高,数量还要不断充实。我市政法干警中业务尖子少,专家型、复合型的办案能手非常缺乏,政法干警总数占全市人口的总数偏低,且与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以及我市的治安复杂状况不相配。法院的法官人员不够,审判效率不高。同时市直政法部门办公经费不够,财政经费只能维持人员的工资,致使政法队伍的战斗力和工作效率受到制约。

三、加强政法工作智能化建设的对策和思考

智能化建设在政法部门基本已经建立起来,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加强智能化技术的学习,智能化基础设施健全了但依然有很多干警运用智能化成果的能力欠缺,并且智能化成果日新月异,要加强学习提升掌控智能化本领,真正做到把智能设备用到实处。统筹兼顾法院各个部门做到智能化设施全覆盖,在智能化成果方面要共享成功经验,培养少数智能型人才,以少数带动多数。人人或智能,人人用智能办案的效果。

兴平市人民法院

2019年8月20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