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考行测备考:必要条件句型详讲.doc

联考行测备考:必要条件句型详讲.doc
联考行测备考:必要条件句型详讲.doc

2017年联考行测备考:必要条件句型详讲

True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是翻译推理中最常见的一种句型,其典型的基本形式就是只有A才B ,只有后面的信息A是句子中强调的一个必不可少条件,才后面的信息B是使这个必要条件成立达到的一个结果,即通过B这个结果的成立能够推知一定满足了A这一条件,用逻辑符号表示为B A,可以归纳为一个口诀只有才,后推前,这里的前和后分别指逻辑意义上的前件与后件。除了只有A才B 外,还有一些有着相同逻辑意义的必要条件假言命题,这通常是我们考试时的一个重难点,需要进行理解记忆,这里列举三种常考句式。第一,不不这类双重否定的句式,例如无规矩不成方圆,这里强调了有规矩对于成方圆的必要性,因而通过成方圆可以推知有规矩,可写作:成方圆有规矩;第二,除非否则不,例如除非道歉否则不原谅你,强调原谅你的必要条件是道歉,也就能够通过原谅这一结果推知已经满足了道歉的条件,写作:原谅道歉;第三,A是B的基础/前提/必不可少的,这一句式亦在着重强调A对B的不可或缺性,写作B A。这类必要条件句型同样也使用逆否命题的两条定律,即:肯前必肯后,否后比否前,否前肯后推可能。接下来通过一道例题,加深我们对必要条件句型的理解和应用:

True 例1.对于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理解,下述选项表达相同意思的是:

True A.只有到过长城,才是好汉

True B.只要到过长城,就是好汉

True C.凡是到过长城的都是好汉

True D.如果不是好汉,那么肯定没有到过长城

True 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话有明显的双重否定,符合必要条件句型的特点,可翻译写作:好汉到长城。A只有到过长城,才是好汉,典型的后推前:好汉到长城,逻辑形式完全一致;B和C都是前推后的形式,翻译为:到长城好汉;D如果不是好汉,那么肯定没有到过长城,翻译写作:-好汉-到长城,通过逆否规则,也是到长城好汉,可见B、C、D的翻译形式和题干都不同,A即是正确答案。

True 翻译必要条件句型的方法就是要抓住逻辑关联词,利用翻译口诀,分清前后关系,用箭头连接两个条件,必须理解其逻辑含义熟记几种替代形式,才能够在做题过程中举一反三,找准答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