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探析

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探析
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探析

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探析

发表时间:2018-05-28T16:47:46.42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作者:李永新

[导读] 摘要:大型综合体建筑是建筑工程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直接影响商业综合体项目的开发。

广东贝林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广东佛山 528000

摘要:大型综合体建筑是建筑工程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直接影响商业综合体项目的开发。文章依托工程实际案例,探讨了某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中相关要点,旨在为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建筑设计;商业综合体;整体造型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脚步逐渐加快,面对日益严重的土地、交通,环境等时代新问题,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建设成了城市发展的必然。然而,这些建筑本身具有规模大、人员密集、建筑功能复杂的特性。因此,做好其建筑设计极为重要。

1.工程实例

某项目是一次在城市密集区的建筑设计尝试,这是一座集商办、配套、休闲体验为集散地的旧城中心区城市综合体。

这座城市综合体商业部分为3 层,在裙楼之上分立2 座高层塔楼(A 塔楼与B 塔楼),设计上将两种办公在定位上充分区别开来,A 塔楼为22 层大平层写字楼,B 塔楼为18 层小户型写字楼。地下部分共2层,地上地下建设总量控制在9 万m2,是一座形式与功能高度统一的城市中心区建筑。

如何在布局中充分利用场地与地形,如何将空间与功能互相融合,如何让城市中心区建筑得以可持续发展,成为项目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系列问题。

2.场地,建筑脚下的灵魂

城市中心区,需要大量服务性配套建筑,在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周边居民的生活诉求。同时,该项目也是一个商办开发项目,在设计中需要与市场接轨,达到收益与投资的平衡。这是设计中的一个难点,而这个难点主要突破口即是项目的场地设计。

通过对项目用地的环境分析,项目位于城市主干道的北侧,而从周边的人流量来权衡,人流涌入场地的最佳出入口,应位于用地东南角以及西南角。客观事实决定场地走向,所以将项目的人行主要出入口设置在用地的东南与西南两处并在内部形成立体贯通。

项目东侧的城市道路级别也为城市主干道,且直通隧道,南侧的主干道与东侧的主干道形成了该项目的城市最佳城市展示面。同时,项目用地中有一种不利心理影响,即用地东侧的三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此时,将项目中的最高幢建筑(A 塔楼)置于用地的东南角,即形成了优质的城市展示空间,也最大限度地规避了医院对标志性主楼的不利影响。B 塔楼需要在有限的用地空间内,最大限度地拉开与A 幢主楼的间距,从而,将B塔楼以竖向的布置规划在用地的东北侧。

在场地的竖向设计上,项目用地自身存在着3m多的高差,如何合理处理用地的高差,形成了商业部分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该项目有效地利用现状地型,提出了“双首层,无层差”的场地设计思路。即,在地势低处,形成半地下层,而在地势高处形成了一层。“双首层”让商业在不同的竖向标高上,都能以首层的姿态构成最大化的商业价值。而半地下层与一层的无缝接轨,让“无层差”这一概念很好地形成了商业部分中的内部动线,如图1 所示。

图1 总平面设计分析

3.功能,决定建筑的意识

3.1 在空间的分离中实现整合

作为城市密集区的地产类开发项目,办公、商业两种主要功能在分割与销售中,有出于经济利益的考量,这样,会间接影响到城市格局及城市空间的整体性与协调性。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把握在提高项目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可以创造出优质的城市积极空间。

有效的流线组织使空间的序列与布局和城市空间互相融合,强调了城市公共空间的整体性与连续性,将场地主要出入口,设于用地的东北角与西南角,两个主要出入口的对角线的设置,最大限度地贯穿了商业功能的全程流线,再通过场地竖向空间的协调,使商业部分形成了一个立体的城市交往空间。基地中央围合成内向式的中庭,由此可通过垂直交通高效便捷地抵达商业各层。两座高层写字楼位于基地东南角及西北角,主楼直接落地作为出入口,办公人员既能便捷地出入又具有很强的识别性,如图2 所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