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仪器总复习题第三版(包括答案)

精密仪器总复习题第三版(包括答案)
精密仪器总复习题第三版(包括答案)

2012《精密机械与仪器》总复习:

1.中等精度、高精度、超高精度的区分;【精密机械设计,8页】

答:精度又称为精确度,是指准确的程度。精度的高低是用误差的大小来衡量的,误差小则精度高,误差大则精度低。

1)中等精度:1um~10um主轴回转精度1 um~10 um圆分度精度1’’~10’’。

2)高精度:0. 1 um~1 um主轴回转精度0.1 um~1 um圆分度精度0.2’’~1’’。

3) 超高精度:直线度小于0.1 um,主轴回转精度小于0.1 um,圆分度精度小于0.1’’.

2.力变形对精度的影响,要求那几种机床受力对精度的影响,影响最大的是悬臂梁。

答:机床制造误差对工件加工精度影响较大的有:主轴回转误差、导轨误差、传动链误差。

3.能计算某个部件的自由度;

分析:自由度分为构件自由度(构件具有独立运动参数的数目)和机构自有度(机构具有独立运动参数的数目)

4.三球支撑系统。

具体见【现代精密仪器设计,45页,例2-8】

5.制造、安装、运行和原理误差在精密机械与仪器中的程度;

答:在仪器的各种误差源中,制造误差数值最大,运行误差次之。但在仪器测量误差中运行误差将是主要的。

6.XY工作台的部件,以及电控XY工作台微动系统的原理和分析;

答:x-y工作台系统基本上是由工作台滑板、直线移动导轨、传动机构、驱动电机、控制装置和位移检测器等组成。

由于工作台使用的情况不同,因而对性能的要求也各异。一般的静态和动态性能要求包括有如下一些内容。

(1)静态性能

①工作台的几何精度包括x-y工作台的导轨在水平面内的直线性、垂直平面内的直线性、x方向与y方向的垂直度、x-y 方向的反向间隙和反向精度以及工作台面与运动平面间的不平行性;

②系统的静刚度工作台传动系统受重力、摩擦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而产生相应的变形,其比值称为静刚度;

③工作台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

(2)动态性能

①工作台系统的振动特性和固有频率;

②速度与加速度特性;

③负载特性;

④系统稳定性等。

7.滑动导轨、滚动导轨、静压导轨的特点。

答:导轨主要由运动件和承导件两部分组成。

滑动导轨是由支承件和运动件直接接触的导轨。优点是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接触刚度大。缺点是摩擦阻力大,磨损快、动静摩擦系数差别大,易产生爬行。

滚动摩擦导轨是在两导轨面之间放入滚珠、滚柱、滚针等滚动体,使导轨运动处于滚动摩擦状态。由于滚动摩擦阻力小,是工作台移动灵敏,低速运送时不易产生爬行。工作台起动和运行消耗的功率小,滚动导轨磨损小,保持精度持久性好。故在仪器中广泛应用。

气静压导轨油以下优点:

①运动精度高:由于提高了导轨面得直线性和平行度,可以减小支承的间隙。

②无发热现象:不会像液体静压导轨那样因静压油引发热,也没有热变形。

③摩擦与振动小:由于导轨之间不接触故没有摩擦,气体粘性极小,可以认为是无摩擦,故使用寿命长。没有振动和爬行现象,可以进行微细的送进和精确地定位。

④使用环境:由于使用经过过滤的压缩空气(去尘、去水、去油、去湿),故导轨内不会浸入灰尘和液体。另外由于不使用润滑油,故不会污染环境。气浮导轨可用于很宽广的湿度范围。

除以上优点外,还有下列缺点:

①承载能力低,因气模的压力,即使在静压情况下,也只有0.3MPa左右(气源压力为0.5MPa左右)。

②刚度低,在重载荷下,不宜使用。

③需要一套高质量的气源.

④对振动的衰减性差,仅为油的1/1000,如果设计不当,可能出现自激振荡等不稳定问题。

⑤由于气模厚度很小,安装不准确,产生变形影响精度。使用条件要求苛刻,费用高。

8.传动的作用、传动比计算、传动比分配。

传动的作用:

(1)改变速度的大小:增速、减速、调速;

(2)改变运动的方向:顺时针、逆时针、空间变向;

(3)改变运动的方式:转——转,转——移,转——间歇,转——摆动。

在精密机械中所采用的机械传动装置,按传动的用途可分为以下3种:

(1)力(功率)传动。主要用来传递动力,改变力或力矩的大小。对它的要求主要是应保证足够的强度。

(2)示数(测量)传动。主要用来传递运动,包括传递数据或进行读数。对它的要求主要是保证必需的精度。

(3)一般传动。只作一般传动或驱动用,对强度和精度均无严格要求。对这类传动可按结构条件或类比法设计。

传动比计算、传动比分配如下PPT所示:

9.摩擦轮传动的特点;【精密机械设计,71—73页】

答:摩擦轮传动是利用主动轮与从动轮在直接接触产生的摩擦力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

其传动的优点:

(1)由于摩擦轮表面为光滑圆柱,故传动平稳,工作时无噪声或噪声小。如果在轮面上再覆盖上一层橡胶则传动更平稳,这对大多数精密机械设备来说极为重要。

(2)结构简单,制造使用均比较方便。

(3)传动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故使用范围广泛。

(4)超载时可自动打滑,故可防止重要零件受损坏。

(5)采取相应措施后,传动比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可实现平稳或无级地改变,因此几乎所有机械式的无级变速器都是以摩擦传动为基础的。

传动的缺点:

(1)需要增加压紧装置(如弹簧等)以产生所需要的压紧力。

(2)由于压紧力一般比较大,故摩擦轮在接触点处将产生弹性形变,使实际传动比不能保持理论值,从而影响传动精度,故在设计时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减小压紧力。

(3)传动效率低,工作表面易被磨损,且易发热,不宜传递大的力矩,故摩擦轮传动主要使用在传动要求平稳、低速、轻载等场合,且多用于高精度。

10.皮带传动带的受力分析和带选型特点;

皮带传动的特点:带传动是一种摩擦传动,它结构简单,传递平稳,噪音小,不需要润滑,过载时能打滑。

11.齿轮传动中齿轮选用的一般标准;

答:(1)使用要求。从给定的已知条件中分析出最主要的要求,并根据这个主要要求,参照已给定的总传动比、传递功率、传动速度、各传动轴相互位置的关系等,初步选定传动的类型。

(2)工艺条件。如生产厂的工艺水平、设备条件和生产批量等,尽量达到工艺合理。

(3)先进性和经济性等方6面的问题。

(4)参考已有的或类似传动的经验选型。

12.涡轮蜗杆传动特点;

(1)传动平稳,振动、冲击和噪声均很小。这是由于蜗杆的轮齿是连续螺旋齿的缘故。

(2)能获得较大的单级传动比,故结构紧凑。在传递动力时,传动比一般为8~100,常用范围为15~50。在分度机构中,传动比可达几百,甚至到1000。这时需采用导程角很小的单头蜗杆,但传动效率很低。

(3)当蜗杆的导程角γ小于啮合轮齿间的当量摩擦角时,机构具有自锁性。

(4)由于啮合轮齿间的相对滑动速度较高,使得摩擦耗损较大,因而传动效率较低。此外,在传动中易出现发热和温升过高的现象,磨损也较严重,故常需用耐磨材料(如锡青铜等)来制作蜗轮,因而成本较高。

13.螺杆螺母传动的几种类型;

螺旋传动是利用螺杆和螺母的相对运动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一种机构,将螺旋运动变为直线运动。

答:根据螺旋传动在机械中的作用,分为:(1)传力螺旋;(2)示数测量螺旋传动;(3)一般传动螺旋

按接触面的摩擦性质分为滑动螺旋传动、滚动螺旋传动、静压螺旋传动,目前应用最多的是滑动螺旋传动。

14.杠杆传动中正弦、正切机构的简图、传动系数;

杠杆传动在精密仪器中的主要作用:

(1)用以改变位移的性质,即把线位移转换为角位移或者相反;

(2)用于传动放大,即把主动件的微小位移放大为从动件所需要的位移;

(3)获得线性刻度(等分刻度),即利用杠杆传动的非线性来补偿敏感元件的非线性,从而使示数装置获得线性刻线;

正弦机构

摆杆的长度为,当摆杆由(),转到时,推杆的位移。

正弦机构的传动系数:

(1)正弦机构的传动系数不是一个常数,而是变量,而其传动特性是非线性的;

(2)只有当时,传动系数为一常数(),因此,当正弦机构在附近的很小角度范围内工作时,其传动特性可近似认为是线性的。

正弦机构的相对传动系数为:

,式中为某一瞬时的传动系数。

正切机构

设摆杆回转中心到推杆的距离为,当摆杆由()转到时,推杆的位移为:

当推杆为主动件时,正切机构的传动系数为:

由此可知:(1)正切机构的传动系数不是一个常数,而是变量,因而其传动特性是非线性的;(2)只有当时,传动系数为一常数(),因此,当正切机构在附近的很小范围内工作时,其传动特性可近似地认为是线性的。

正切机构的相对传动系数为:

15.瞄准精度的几种方式,最高精度的方式。

高精度角度标定:

16.阿贝误差及其补偿方法;阿贝误差的计算

答:阿贝原则:要使量仪给出准备的结果,必须将被测量部件布置在基准原件沿运动方向的延长线上,也就是共线原则。

不满足阿贝原则下的补偿措施:

①首先在结构上采取措施,从设计及工艺上提高导轨的运动精度,减小因为导轨运动不直线性带来的倾角。从结构布置上,尽量使得读数线(线纹尺、光栅尺、激光等)和被测量的测量线靠近得近些,减少两者之间的相隔距离。

②爱彭斯坦(Epenstein)准则(间接补偿)

Epenstein原理是:利用各种机构,使得可能产生的误差相互抵消或削弱,或故意引入新的误差,以减小某些误差的影响。

③直接补偿。在光栅、激光等信号转换原理的数字计量仪器中,可采用直接补偿。补偿原理是:由自动校准仪直接得到的与导轨不直线性成比例的输出电压,通过128进位计数器及比较线路,用干涉条文的脉冲当量数相平衡,并将此脉冲当量数加到计数器计算机进行误差补偿,在整个测量过程中,补偿是自动连续进行的。

④布莱恩原则:位移测量系统工作点的路程应和被测位移作用点位于同一直线上,不可能时,必须使得传送位移的导轨没有角运动,或者必须算出角运动产生的位移,然后用补偿机构给予补偿。第一条为广义Abbe原则。

17.分辨率、重复精度、再现精度;

分辨率与精确度紧密相关,提高仪器的分辨率能提高测量的精确度。但有时又是完全独立不相关的。

仪器的分辨率低,一定达不到高精度;但是仪器的分辨率高,也不一定达到高精度;只有相应的分辨率(通常这个分辨率应取仪器精度的1/3~1/10,视仪器精度高低而定)才能达到要求的精度。

衡量仪器精度的指标通常有两种:重复精度和复现精度。

(1)复现精度

它是用与标准量(真值或约定值)的偏差来表示。如双频激光干涉仪的侧量精度为μm。它是与标准米尺的偏差,并随测量长度L而改变。测量长度愈长,误差就愈大。

(2) 重复精度

有些仪器在使用时只要求其在多次测量中的重复精度。如ZFJ型自动分步重复照相机的精度指标为重复定位精度士1μm。

由此可见,复现精度是要求仪器的精确度高,而重复精度则是要求仪器的精密度高。

18.摩擦分类;

摩擦的定义:两个解除表面作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将会有阻止其产生相对运动的现象发生,这种现象称为摩擦。

答:摩擦分类:内摩擦和外摩擦。外摩擦分为静摩擦和动摩擦。动摩擦又分为摩擦副和表面润滑状态。摩擦副由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构成。

19.磨损分类;

答:粘着磨损;磨粒磨损;疲劳磨损;腐蚀磨损

20.斜齿轮传动受力分析;

受力分析的目的:计算齿轮的强度;设计轴及选择轴承的依据。

受力类型:工作力;附加动载荷;摩擦力。

斜齿圆柱齿轮受力如下图所示:

CM6132机械系统设计课程设计精密车床主轴箱与变速箱系统设计说明

目录 绪论 (1) 1.概述 (5) 1.1机床主轴箱课程设计的目的 (5) 1.2设计任务和主要技术要求 (5) 1.3操作性能要求 (6) 2.技术参数确定与方案设计 (6) 2.1原始数据 (6) 2.2开展CM6132功能原理设计 (6) 3.运动设计 (7) 3.1确定转速极速 (7) 3.1.1计算主轴最高转速 (9) 3.1.2计算主轴最低转速 (10) 3.1.3确定主轴标准转速数列 (11) 3.2主电动机的选择 (12) 3.3变速结构的设计 (14) 3.3.1 主变速方案拟定 (14) 3.3.2 拟定变速结构式 (14) 3.3.3拟定变速结构网 (15) 3.3.4 验算变速结构式 (16)

3.4绘制转速图 (17) 3.5 齿轮齿数的估算 (20) 3.6 主轴转速误差 (23) 4.动力设计 (26) 4.1电机功率的确定 (26) 4.2确定各轴计算转速 (26) 4.3 带轮的设计 (27) 4.4传动轴直径的估算 (30) 4.5齿轮模数的确定 (33) 4.6主轴轴颈的直径 (36) 4.6.1主轴悬伸量a (36) 4.6.2主轴最佳跨距0L 的确定和轴承的选择 (36) 4.6.3主轴组件刚度验算 (37) 5. 结构设计 (38) 5.1齿轮的轴向布置 (39) 5.2传动轴及其上传动元件的布置 (40) 5.2.1 I 轴的设计 (42) 5.2.2 II 轴的设计 (42) 5.2.3 III 轴的设计 (42) 5.2.4 带轮轴的设计 (42) 5.2.5 Ⅳ轴的设计 (43) 5.2.6主轴的设计 (43) 5.2.7 主轴组件设计 (43) 5.3齿轮布置的注意问题 (44)

机械设计基础试题及答案解析

A卷 一、简答与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70分) 1. 简述机构与机器的异同及其相互关系 答. 共同点:①人为的实物组合体;②各组成部分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不同点:机器的主要功能是做有用功、变换能量或传递能量、物料、信息等;机构的主要功能是传递运动和力、或变换运动形式。相互关系:机器一般由一个或若干个机构组合而成。 2. 简述“机械运动”的基本含义 答. 所谓“机械运动”是指宏观的、有确定规律的刚体运动。 3. 机构中的运动副具有哪些必要条件? 答. 三个条件:①两个构件;②直接接触;③相对运动。 4. 机构自由度的定义是什么?一个平面自由构件的自由度为多少? 答. 使机构具有确定运动所需输入的独立运动参数的数目称机构自由度。平面自由构件的自由度为3。 5.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什么?当机构的原动件数少于或多于机构的自由度时,机构的运动将发生什么情况? 答.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条件:自由度=原动件数目。原动件数目<自由度,构件运动不确定;原动件数目>自由度,机构无法运动甚至构件破坏。 6. 铰链四杆机构有哪几种基本型式? 答. 三种基本型式: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和双摇杆机构。 7. 何谓连杆机构的压力角、传动角?它们的大小对连杆机构的工作有何影响?以曲柄为原动件的偏置曲柄滑块机构的最小传动角minγ发生在什么位置? 答. 压力角α:机构输出构件(从动件)上作用力方向与力作用点速度方向所夹之 锐角;传动角γ:压力角的余角。α+γ≡900 。压力角(传动角)越小(越大), 机构传力性能越好。偏置曲柄滑块机构的最小传动角γmin发生在曲柄与滑块移动导路垂直的位置 8. 什么是凸轮实际轮廓的变尖现象和从动件(推杆)运动的失真现象?它对凸轮机构的工作有何影响?如何加以避免?

机械设计基础试题(含答案)

二、填空题 16.槽轮机构的主要参数是 和 。 17.机械速度的波动可分为 和 两类。 18.轴向尺寸较大的回转件,应进行 平衡,平衡时要选择 个回转平面。 19.当一对齿轮的材料、齿数比一定时,影响齿面接触强度的几何尺寸参数主要是 和 。 20.直齿圆柱齿轮作接触强度计算时,取 处的接触应力为计算依据,其载荷由 对轮齿承担。 21.蜗杆传动作接触强度计算时,铝铁青铜ZCuAl10Fe 3制作的蜗轮,承载能力取决于抗 能力;锡青铜ZCuSn10P 1制作的蜗轮,承载能力取决于抗 能力。 22.若带传动的初拉力一定,增大 和 都可提高带传动的极限摩擦力。 23.滚子链传动中,链的 链速是常数,而其 链速是变化的。 24.轴如按受载性质区分,主要受 的轴为心轴,主要受 的轴为传动轴。 25.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进行工作能力计算时,为了防止过度磨损,必须使 ; 而为了防止过热必须使 。 16.槽数z 拨盘圆销数K 17. 周期性 非周期性 18.动 两 19. 分度圆直径d 1(或中心距a ) 齿宽b 20. 节点 一 21. 胶合 点蚀22.包角1α 摩擦系数 23. 平均 瞬时 24.弯矩 扭矩 25. [][]υυp p p p ≤≤ 三、分析题 26. 图1所示链铰四杆机构中,各构件的长度为a =250mm,b =650mm, C =450mm,d =550mm 。 试问:该机构是哪种铰链四杆机构,并说明理由。 图1 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250+650)小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450+550),满足存在曲柄的 必要条件,且最短杆为连架杆。 故该铰链四杆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 27. 图2所示展开式二级斜齿圆柱齿轮传动,I 轴为输入轴,已知小齿轮1的转向n 1和齿

精密机械设计基础第7章习题答案资料

习题讲解 题7-6如图7-68所示,有一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用卡尺测量其三个齿和两个齿的公法线长度为W3=61.83mm和W2=37.55mm,齿顶圆直径da=208mm,齿根 圆直径df=172mm,数得齿数z=24。要求确定该齿轮的模数m、压力角α、齿*顶高系数ha和径向间隙系数c*。 解法1: 由齿轮公法线测量原理,有: Pb=W3-W2=24.28mm Sb=W2-Pb=13.27mm 由渐开线圆柱齿轮任意圆上的齿厚公式: Si=S?ri-2ri(invαi-invα) r =

=Sbinvm=dadf Pbdb=Pb?z=24.28?24=185.49mm d zππ已知:db

错误解法1: PbP24.28m====8.22 ππ?cosαπ?cos20 Pb24.28m====8.0012 ππ?cosαπ?cos15 α不是已知的。

P 题7-14 已知二级平行轴斜齿轮传递,主动轮1的转向及螺旋方向如图所示。 1) 低速级齿轮3、4的螺旋方向应如何选择,才能使中间轴Ⅱ上两齿轮的轴向力方向相反? 圆周力Ft的方向:在主动轮上与转动方向相反,在从动轮上与转向相同(驱动力)。 径向力Fr的方向:方向均指向各自的轮心(内齿轮为远离轮心方向)。 轴向力Fa的方问:取决于齿轮的回转方向和轮齿的螺旋方向,可按"主动轮左、右手螺旋定则"来判断。即:主动轮为右旋时,右手按转动方向握轴,以四指弯曲方向表示主动轴的回转方向,伸直大拇指,其指向即为主动轮上轴向力的方向;主动轮为左旋时,则应以左手用同样的方法来判断。主动轮上轴向力的方向确定后,从动轮上的轴向力则与主动轮上的轴向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Fa3 FFa1 F所以,齿轮2和齿轮3为左旋,齿轮4为右旋。

《精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合肥工业大学 《精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指导教师:刘善林 设计人员: 08-测控三班20080090刘昊乐 08-测控三班20080091李建荣 08-测控三班20080092 金鑫 08-测控三班20080093 蒋婷婷 08-测控三班20080094 宋冰清 08-测控三班20080095 盖玉欢 08-测控三班20080096 杨杰

二级圆柱直齿轮减速器设计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二、传动方案的比较和拟定; 三、各级传动比的分配,计算各轴的转速、功率 和转矩; 四、电动机的选择; 五、齿轮的设计计算; 六、轴的设计计算; 七、滚动轴承的选择和计算; 八、联轴器的选择; 九、减速器的技术特性、润滑方式、润滑剂的择; 十、其他说明; 十一、参考文献

一、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课题 二级圆柱直齿轮减速器的设计 (二)技术指标 1、减速器输出功率1.95kw; 2、减速器输入轴转速960r/min; 3、总传动比i=10; 4、使用寿命10年,每年工作250天,每天工作8小时; 5、双向传动(传动无空回),载荷基本稳定,常温工作。 二、传动装置总体设计 拟定设计方案: 展开式

特点:输入输出轴不在同一方向,结构简单,非对称分布,轴向尺寸小,径向尺寸大。 三、各级传动比的分配,计算各轴的转速、功率和转矩 1、分配各级齿轮传动比 i i i )5.1~3.1()5.1~3.1(3212/=== 1.4*10 =3.74 i 2’3=2.67 2、计算各轴的转速、功率和转矩 (1)转速n n 1=n 3*i n 2=n 3* i 2’3 n 1=960r/min n 3=96r/min n 2=256.32r/min (2)功率p p g =p 3*ηr ηr ---一对轴承效率(0.97) p 3=p 2*ηr *ηs ηs ---低速级齿轮传动效率(0.97) p 2=p 1*ηr *ηf ηf ---高速级齿轮传动效率(0.97) p 1=p*ηc ηc ---联轴器效率(0.99) p---电机的输出功率 p g ---减速器输出功率(已知) ∵p g =1.95kw ∴p 3=2.01kw p 2=2.14kw p 1=2.27kw p=2.29kw (3)转矩T 及其分布

机械设计基础测试题(一)及答案

****学院 -- 学年第学期期考试试卷 课程:机械设计基础出卷人:考试类型:闭卷【√】 开卷【】适用班级: 班级学号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25分,1分/空) 1.两构件之间为接触的运动副称为低副,引入一个低副将带入个约束。 2.如图所示铰链四杆机构中,若机构 , 以AB杆为机架时,为机构; 以CD杆为机架时,为机构; 以AD杆为机架时,为机构。 3.在凸轮机构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中,、运动规律有柔性冲击。 4.采用标准齿条刀具加工标准齿轮时,其刀具的线与轮坯圆之间做纯滚动;加工变位齿轮时,其刀具的线与轮坯圆之间做纯滚动。一对相啮合的大小齿轮齿面接触应力的关系是,其接触强度的关系是。 5.普通平键的工作面是,工作时靠传递转矩;其剖面尺寸按选取,其长度根据决定。6.螺纹常用于联接,螺纹联接常用的防松方法有,和改变联接性质三类。 7.轴按照承载情况可分为、和。自行车的前轴是,自行车的中轴是。 二、问答题(16分,4分/题) 1.加大四杆机构原动件上的驱动力,能否是该机构越过死点位置为什么 2.一对标准直齿轮,安装中心距比标准值略大,试定性说明以下参数变化情况:(1)齿侧间隙;(2)节圆直径;(3)啮合角;(4)顶隙 3.在机械传动系统中,为什么经常将带传动布置在高速级带传动正常运行的条件是什么 4.移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若出现运动失真,可采取什么改进措施 三、# 四、计算题(49分) 1.某变速箱中,原设计一对直齿轮,其参数为m=2.5mm,z1=15,z2=38;由于两轮轴孔中心距为70mm,试改变设计采用斜齿轮传动,以适应轴孔中心距。试确定一对斜齿轮的主要参数(模数、齿数、压力角、螺旋角),并判断小齿轮是否根切。(15分) 2.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1= z2′= z3′=15,z2=25,z3= z4=30,z4′=2(左旋),z5=60,z5′=20(m=4mm)。 若n1=500r/min,转向如图所示,求齿条6的线速度v的大小和方向。(16分)

精密机械设计基础第5章习题答案

习题讲解 题5-5 当给定连杆两个位置时,设计的铰链四杆机构可以有无穷多解,若要有唯一确定解,可以附加哪些条件? 给定连杆三个位置 答:可附加以下条件之一: 曲柄与摇杆的长度 固定铰链A或D的位置,A、D间的距离 主、从动件的转角 …… 可以有唯一确定解。 题5-7何谓机构的原理误差?如果推杆行程和摆杆长度相同 时,正弦机构和正切机构误差各为多少?若正弦机构的原理 误差比正切机构小,为什么在高精度的光学比较仪中都采用 正切机构? 答: 所谓原理误差是指仪器中采用的机构的传动特性与要求 的传动特性不相符而引起的仪器误差。若推杆行程和摆杆长 度均相同时,正弦机构的原理误差为aα3/6,正切机构的原理 误差为-aα3/3。

虽然正弦机构的原理误差比正切结构小,但在高精度的光学比较仪中仍采用正切结构,是由于采用了两级放大,第一级将线位移转换为角位移,即S=a tanα, 对于线性刻度标尺,示值小于实际值;第二级光学放大,将角位移变为线位移,对于线性刻度标尺,示值大于实际值,两者原理误差方向相反,可以抵消一部分,减少了原理误差。 题5-8 图5-40所示铰链四杆机构中,已知L BC=50mm,L CD=35mm,L AD=30mm,AD为机架。问: 1)若此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且AB为曲柄,求L AB的最大值。 2)若此机构为双曲柄机构,求L AB的最小值。 3)若机构为双摇杆机构,求L AB的值(取值范围)。 解: 1)当此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且AB为曲柄时,由曲柄 存在的必要条件(杆长条件),有: L AB + L BC ≤L CD + L AD 即L AB +50 ≤35+30 L AB≤15mm ∴L AB的最大值为15mm。 2)当此机构为双曲柄机构时,应有: 机架AD为最短杆 且L AD + L BC≤L CD + L AB 即30+50≤L AB +35 L AB≥45mm ∴L AB的最小值为45mm。 3)若机构为双摇杆机构,则有以下三种情况: (1)AB为最短杆,即L AB≤30mm 不存在曲柄,即无法满足曲柄存在的必要条件,有: L AB + 50 > 35 + 30,L AB > 15mm ∴15mm< L AB≤30mm

机械设计基础试卷及答案

2007~2008下学期《机械设计基础》期考试题(B) 一、填空题(30分) 1、根据轮系中各轮轴线在空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固定,轮系分()和()两类。 2、按轴的承载情况不同,可分为(),(),()。 3、当两个构件通过运动副联接,任一个构件的运动受到限制,从而使自由度减少,这种限制就称为()。 4、一对直齿圆柱齿轮要正确啮合,其()和()必须相等。 5、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有()、()、()三种。 6、加惰轮的轮系只改变(),不改变()。 7、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有()、()、()、齿顶高系数和顶隙系数。 8、凸轮机构按从动件形式的不同可分为()从动杆、()从动杆和()从动杆。 9、键联接主要用于联接()和()用来确定转动零件的()和()。 10、螺纹联接的防松方法常用()、()、()。 11、根据摩擦性质的不同,轴承可以分为()( )两大类。 12、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离合器主要分为 ( )( )两大类 三、选择题:(15分) 1、机械中常利用()的惯性力来越过机构的死点位置。 A、主动构件 B、联接构件 C、从动构件 2、普通螺纹的牙型角是()。 A、30° B、55° C、60° 3、()个构件直接接触产生某种相对运动的联接称为运动副。 A、1 B、2 C、3 4、标准齿轮的压力角为20°,在()上。 A、基圆 B、分度圆 C、节圆 5、复合铰链的转动副数为()。 A、活动构件数-1 B、构件数-1 C、等于构件数 6、一对渐开线齿轮传动()。 A、保持传动比恒定不变; B、传动比与中心距有关 C、在标准中心距的条件下,分度圆与节圆不重合。 7、螺纹的公称直径是指()。 A、螺纹小径 B、螺纹中径 C、螺纹大径 8、双线螺纹的螺距P=导程L的()倍。 A、1/2 B、2 C、3/2 9、一个作平面运动的构件具有()个自由度。 A、1 B、2 C、3 10、在不能开通孔或拆卸困难的场合宜采用()。 A、圆柱销 B、圆锥销55° C、内螺纹圆柱销(圆锥销) 四、指出下面机构运动简图中的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并计算机构的自由度,并判断机构是否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15分)

精密机械设计基础复习题

精密机械设计基础复习题 一、判断题 1、具有一个自由度的运动副称为Ι 级副。() 2、平面高副连接的两个构件间,只允许有相对滑动。() 3、在平面机构中一个高副引入两个约束。() 4、任何机构的从动件系统的自由度都等于零。() 5、平面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机构的自由度数等于1。() 6、无急回运动的曲柄摇杆机构,极位夹角等于00,行程速比系数等于 1。() 7、平面连杆机构中,同一位置的传动角与压力角相等。() 8、平面高副连接的两个构件间,只允许有相对滑动。() 9、行星轮系是机构自由度等于 1 的周转轮系。() 10、平行四边形机构没有曲柄。() 11、一对外啮合齿轮传动的中心距,等于两齿轮的分度圆半径之和。() 12、渐开线在任一点的法线总是切于基圆。() 13、曲柄摇杆机构中,以曲柄为主动件时,最小传动角出现在曲柄与连杆两次共线的位置 之一处。 14、增大模数,可以增加齿轮传动的重合度。 15、仿形法加工齿轮时,因为不需要专用的机床,所以适于大批量生产。 16、当压力角为900时,机构将处于自锁状态,所以应该避免自锁现象。()()()() 二、填空题 1、平面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机构的自由度数等于。 2、连杆是不直接和相联的构件;连杆机构中的运动副均为 3、无急回运动的曲柄摇杆机构,极位夹角等于,行程速比系数等于。 4、平面连杆机构中,同一位置的传动角与压力角之和等于。 5、平行轴外啮合斜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是、、。 6、一对外啮合齿轮传动的中心距,等于两齿轮的圆半径之和。 7、行星轮系是机构自由度等于的周转轮系。 8、平行四边形机构有个曲柄。 9、一个曲柄摇杆机构,极位夹角等于36o,则行程速比系数等于。 10、为减小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应该凸轮的基圆半径。 11、凸轮推杆按等加速等减速规律运动时,在运动阶段的前半程作运动,后半程作运动。 12、增大模数,齿轮传动的重合度;增多齿数,齿轮传动的重合度 。 13、平行轴齿轮传动中,外啮合的两齿轮转向相,内啮合的两齿轮转向相。 14、轮系运转时,如果各齿轮轴线的位置相对于机架都不改变,这种轮系是轮系。 15、构成高副的两构件通过接触,构成低副的两构件通过接触。 16、以高副联接的两个构件的速度瞬心位置在。 17、曲柄摇杆机构中,以曲柄为主动件时,最小传动角出现在与两次共线的位置之一处。 18、用法加工正常齿制的标准直齿圆柱齿轮时,如果齿轮齿数少于,将发生根切。

《精密仪器设计(1)》课程教学大纲

《精密仪器设计(1)》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MI310 2、课程名称(中/英文):精密机械设计 Precision Machine Design 3、学时/学分:72学时,4学分 4、开课院(系)、教研室:电子信息及电气工程学院仪器系 5、先修课程:《互换性技术与测量》、《工程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 6、面向对象:测控技术及仪器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 7、教材、教学参考书: 教材名称: 《精密机械设计》庞振基、黄其圣等主编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01年7月 教学参考书: 《电子精密机械设计(第3版)》徐祥和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1986年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何雪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机械原理》郑文纬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高延新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2年《机械零件》郑志祥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年 《理论力学》王崇斌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 《材料力学》沈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西北工业大学机械学教研组编著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年 《机械零件学习指南与课程设计》张绍甫徐锦康魏传儒编写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年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巩云鹏田万禄张祖立黄秋波编写东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席伟光杨光李波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二、课程性质和任务 《精密机械设计》是仪器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学习的与机械类有关的最后一门专业课,同时也是一门与仪器仪表相关的专业基础课。这门课程综合了《机械原理》、《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及《机械零件》等课程的知识,因此本门课程涉及知识面广、专业性强、授课难度大。 《精密机械设计》主要研究精密机械中常用机构和常用的零件和部件。是从机构分析、工作能力、精度和结构等诸方面来研究这些机构和零、部件,并介绍其工作原理、特点、应用范围、选型、材料、精度以及设计计算的一般原则和方法。本门课程涵盖的内容有常用工程材料和热处理方法、零件几何精度、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摩擦轮传动和带传动、齿轮传动、螺旋传动、轴、联轴器和离合器、支承、直线运动导轨、弹性元件、联接、仪器常用装置和机械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教学内容。这些教学内容涵盖了有关精密仪器设计所有的基础知识,可以为以后进一步的精密仪器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程教学目的: 1、使用学生初步掌握常用机构的结构分析、运动分析、动力分析及其设计方 法; 2、使常用掌握常用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特点、选型及其计算方法,培养学 习能运用所学基础理论知识,解决精密机械零、部件的设计问题; 3、培养学生具有设计精密机械传动和仪器机械结构的能力某些典型零、部件 的精度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4、使学生了解常用机构和零、部件的实验方法;初步具有某些零、部件的性 能测试和结构分析能力; 5、使学生了解材料与热处理、公差与配合方面的基本知识,并能在工程设计 中如何正确选用;

2011厦门大学年精密机械设计A试卷

第一部分:简答题和简单计算题 1、计算图中的机构自由度,指出机构中的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10分)。 2、在图2中标注出压力角与传动角,画出死点位置,说明设计机构时为什么压力角不能太大(10分)。 3、如图,曲柄摇杆机构中,已知机架长L AD=500mm,摇杆长L CD =250mm,要求摇杆CD能在左右位置各摆100,试确定曲柄与连杆的长度(10分)。 图2压力角与死点 题1自由度计算 题3

4、如图为一带传动的小带轮,请解释什么是弹性打滑?如何表示该弹性打滑(5分)? 5、图5为角接触轴承受力图,如果F A +F s2>F s1,试计算两轴承上的轴向力F a1、F a2(5分)。 6、已知二级平行轴斜齿轮传动,主动轮1的转向及螺旋方向如图6所示。 1) 低速级齿轮3、4的螺旋方向应如何选择,才能使中间轴II 上两齿轮的轴 向力方向相反? 2) 若轮1的β1=180,d 2/d 3=5/3,欲使中间轴II 上两轮轴向力相互 完全抵消,齿轮3的螺旋角β2应多大(10分)? 图5 轴承受力图 F 1 2 题4

7、图中行星减速器中,已知z1=10,z2=32,z2’=30,z3=74,z4=72及电动机的转速n1=1450r/min,求输出轴的转速n4(13分)。 题7 第二部分:综合题 1、有一对使用日久轮齿严重磨损的标准直齿圆柱齿轮需要修复。已知z1=24,z2=96 ,m=4mm,α=20o,h a*=1,c*=0.25。按磨损情况看,大齿轮的外径要减小8mm。在维持中心距不变的情况下,是否可以采用高度变位齿轮进行修复?如能修复,试计算修复后大齿轮的几何尺寸以及新配的小齿轮的几何尺寸,并要求验算其重叠系数和齿顶厚度(20分)。 2、设计某传动装置中的V带传动。传递P=7.5kW,电动机为Y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电动机转速(主动轮转速)n1=1440r/min,从动轮转速n2=720r/min,载荷变动较小,两带轮中心距大约为850mm,希望大带轮直径不超过280mm,每日工作不超过16h(17分)。

精密机械设计基础总结与答案

1、表征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时,主要有哪几项指标? 解:表征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时,主要指标有:强度(弹性极限、屈服极限、强度极限),刚度、塑性、硬度。 2、金属材料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影响其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解:钢材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影响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有:含碳量、合金元素、温度、热处理工艺。 3、常用的硬度指标共有哪些? 常用的硬度指标有三种:布氏硬度(HBS)、洛氏硬度(HRC -洛氏C标度硬度)、维氏硬度(HV)。4、列出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的含碳量围是多少? 解:低碳钢(C ≤0.25% );中碳钢(0.25% <C ≤0.6% );高碳钢(C >0.6% ) 5、什么是合金钢?钢中含有合金元素Mn、Cr、Ni,对钢的性能有何影响? 解:冶炼时人为地在钢中加入一些合金元素所形成的钢就是合金钢。其中加入Mn 可以提高钢的强度和淬透性;加入Cr 可以提高钢的硬度、耐磨性、冲击韧性和淬透性;加入Ni 可以提高钢的强度、耐热性和耐腐蚀性。 6、非铁金属共分几大类?具有哪些主要特性? 解:有色金属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 )铜合金: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耐蚀性、延展性。 2 )铝合金:比强度高,塑性好,导热、导电性良好,切削性能良好。 3 )钛合金:密度小,机械强度高、高低温性能好,抗腐蚀性良好。 7、常用的热处理工艺有哪些类型? 解:常用的热处理工艺有:退火、正火、淬火、回火、表面热处理和化学热处理。 8、钢的调质处理工艺过程是什么?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解:钢的调质处理工艺指的是淬火加高温回火。目的是为了获得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即良好的强度、韧性和塑性。 9、镀铬和镀镍的目的是什么? 解:镀铬的目的是为了使材料表层获得高的化学稳定性,并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镀镍是为了获得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10、选择材料时,应满足哪些基本要求? 解:选择材料时主要满足使用要求、工艺要求和经济要求。 2. 计算所示冲压机构的自由度

精密机械及仪器设计

《精密机械及仪器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0208813学时:1周 适用专业:测控技术及仪器授课单位:测控教研室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任务 目的:通过课程设计实践,巩固学生所学精密机械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综合运用精密机械设计课程和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与生产实际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精密机械设计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设计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任务:通过对精密机械系统的设计,使学生综合运用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进行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的基本训练,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完成从方案拟订到机械结构设计的过程训练,进行精密机械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例如计算、绘图、查阅资料和手册、运用标准和规范,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绘图的训练,运用CAD技术完成机构分析、零部件设计、绘制装配图、零件图和设计说明书。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使学生受到精密机械设计的全面训练,起到培养学生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目的: 1、针对设计题目开展调查研究,了解与设计题目相类似的产品情况,增加设计的感性知识。 2、认真参加与之相关的机械实验。 三、课程设计内容 精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通常以一般用途的精密机械传动装置或简单通用精密机械为设计对象,通常包括下列内容: 1、精密机械系统方案的拟定 2、精密机械系统运动动力参数计算 3、传动零件设计,包括带传动设计,齿轮传动设计等 4、减速器轴的结构设计,滚动轴承的选择,键和联轴器的选择 5、绘制零件图、装配图; 6、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四、学时分配 共一周时间:其中任务分析、方案设计两天,计算机绘图三天。 五、课程设计教材(讲义)、参考资料 《精密机械及仪器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六、课程设计成绩考核与评定 根据学生出席情况,课程设计任务完成情况综合评定,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

精密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简答全 天津大学出版社

C 2 2-1 表征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时,主要有哪几项指标? 解:表征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时,主要指标有:强度(弹性极限、屈服极限、强度极限),刚度、塑性、硬度。 2-2 常用的硬度指标有哪些? 解:常用的硬度指标有三种:布氏硬度(HBS)、洛氏硬度(HRC-洛氏C标度硬度)、维氏硬度(HV)。 2-3 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的含碳量范围是多少? 解:低碳钢(C≤0.25%);中碳钢(0.25%<C≤0.6%);高碳钢(C>0.6%) 2-4 什么是合金钢?钢中含合金元素 Mn,Cr,Ni,对钢的性能有何影响? 解:冶炼时人为地在钢中加入一些合金元素所形成的钢就是合金钢。其中加入Mn可以提高钢的强度和淬透性;加入Cr可以提高钢的硬度、耐磨性、冲击韧性和淬透性;加入Ni可以提高钢的强度、耐热性和耐腐蚀性。 2-5 非铁金属共分几大类?具有哪些主要特性? 解:有色金属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铜合金: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耐蚀性、延展性。 2)铝合金:比强度高,塑性好,导热、导电性良好,切削性能良好。 3)钛合金:密度小,机械强度高、高低温性能好,抗腐蚀性良好。 2-6 常用的热处理工艺有哪些类型? 解:常用的热处理工艺有:退火、正火、淬火、回火、表面热处理和化学热处理。 2-7 钢的调质处理工艺过程是什么?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解:钢的调质处理工艺指的是淬火加高温回火。目的是为了获得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即好的强度、韧性和塑性。 2-8 镀铬和镀镍的目的是什么? 解:镀铬的目的是为了使材料表层获得高的化学稳定性,并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镀镍是为了获得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2-9 选择材料时应该满足哪些基本要求? 解:选择材料时主要满足使用要求、工艺要求和经济要求。 C4 4-1 何谓运动副和运动副要素?运动副如何进行分类? 解:由两个构件直接接触而组成的可动的连接称为运动副。 两个构件上参与接触而构成运动副的点、线、面等元素被称为运动副要素。 运动副有多种分类方法: 按照运动副的接触形式分类: 面和面接触的运动副在接触部分的压强较低,被称为低副,而点、线接触的运 动副称为高副。

《精密机械设计(上)》课程期末考试试卷B卷

《精密机械设计(上)》课程期末考试试卷B卷 一、单选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 ?渐开线齿轮变位后,_____ 发生改变。 (A)基圆;(B)分度圆;(C)齿根圆。 2. 用齿条型刀具范成切制直齿圆柱齿轮,_______ 时,将发生根切现象。 (A)z> 17; (B)z v 17; (C)‘ ‘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般情况下机构的对称部分可能产生。 (A)复合铰链;(B)局部自由度;(C)虚约束。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曲柄滑块机构中,若要增大滑块行程,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度。 (A)增大连杆;(B)减小连杆;(C)增大曲柄。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述凸轮机构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中,存在柔性冲击。 (A)等速;(B)等加速等减速;(C)摆线。 6. 某基孔制孔轴配合,基本尺寸为25,最大间隙X max= +54卩m,配合公差T f =34卩m, 轴的最小极限尺寸为*24.067,此配合为__________ 己合。 (A)间隙;(B)过渡;(C)过盈。 二、计算题(本题12分)试计算图示运动链的自由度数,并判断它能否成为机构。 (注意):(1)若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或虚约束,必须明确指出。 ⑵计算自由度数时,必须先列出公式,再代入数字进行计算。 三、(本题18 分)一四铰链机构ABCD,已知l BC = 100mm,l CD = 70mm,l AD = 50mm,AD 为固定件。 (1)如果该机构能成为曲柄摇杆机构,且AB为曲柄,求l AB的值; ⑵如果该机构能成为双曲柄机构,求|AB的值; (3)如果该机构能成为双摇杆机构,求I AB的值; 四、(本题14分)一对渐开线外啮合直齿圆柱齿轮机构,两轮的分度圆半径分别为 A 二30mm,r2二54mm, : =20 ,求: 1、当中心距a'86mm,啮合角:「等于多少?两个齿轮的节圆半径n和q各为多少?

精密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简答全

C2 2-1 表征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时,主要有哪几项指标? 解:表征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时,主要指标有:强度(弹性极限、屈服极限、强度极限),刚度、塑性、硬度。 2-2 常用的硬度指标有哪些? 解:常用的硬度指标有三种:布氏硬度(HBS)、洛氏硬度(HRC-洛氏C标度硬度)、维氏硬度(HV)。 2-3 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的含碳量范围是多少? 解:低碳钢(C≤%);中碳钢(%<C≤%);高碳钢(C>%) 2-4 什么是合金钢?钢中含合金元素 Mn,Cr,Ni,对钢的性能有何影响? 解:冶炼时人为地在钢中加入一些合金元素所形成的钢就是合金钢。其中加入 Mn可以提高钢的强度和淬透性;加入Cr可以提高钢的硬度、耐磨性、冲击韧性 和淬透性;加入Ni可以提高钢的强度、耐热性和耐腐蚀性。 2-5 非铁金属共分几大类?具有哪些主要特性? 解:有色金属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铜合金: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耐蚀性、延展性。 2)铝合金:比强度高,塑性好,导热、导电性良好,切削性能良好。 3)钛合金:密度小,机械强度高、高低温性能好,抗腐蚀性良好。 2-6 常用的热处理工艺有哪些类型? 解:常用的热处理工艺有:退火、正火、淬火、回火、表面热处理和化学热处理。 2-7 钢的调质处理工艺过程是什么?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解:钢的调质处理工艺指的是淬火加高温回火。目的是为了获得良好的综合机械 性能,即好的强度、韧性和塑性。 2-8 镀铬和镀镍的目的是什么? 解:镀铬的目的是为了使材料表层获得高的化学稳定性,并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 磨性。镀镍是为了获得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2-9 选择材料时应该满足哪些基本要求? 解:选择材料时主要满足使用要求、工艺要求和经济要求。 C4 4-1 何谓运动副和运动副要素?运动副如何进行分类? 解:由两个构件直接接触而组成的可动的连接称为运动副。 两个构件上参与接触而构成运动副的点、线、面等元素被称为运动副要 素。 运动副有多种分类方法: 按照运动副的接触形式分类: 面和面接触的运动副在接触部分的压强较低,被称为低副,而点、线接 触的运动副称为高副。 按照相对运动的形式分类:

机械设计基础试题(含答案)69634

二、填空题 16.槽轮机构的主要参数是和。 17.机械速度的波动可分为和两类。 18.轴向尺寸较大的回转件,应进行平衡,平衡时要选择个回转平面。19.当一对齿轮的材料、齿数比一定时,影响齿面接触强度的几何尺寸参数主要是 和。 20.直齿圆柱齿轮作接触强度计算时,取处的接触应力为计算依据,其载荷由 21 22 23 24 25 16 18 20. 24 26度为a 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250+650)小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450+550),满足存在曲柄的必要条件,且最短杆为连架杆。故该铰链四杆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 27.图2所示展开式二级斜齿圆柱齿轮传动,I轴为输入轴,已知小齿轮1的转向n1和齿轮1、2的轮齿旋向如图所示。为使中间轴II所受的轴向力可抵消一部分,试确定斜齿轮3的轮齿旋向,并在图上标出齿轮2、3 F t2、F t3和轴向力F a2、F a3的方向。(垂直纸面的力,向纸内画稍,向纸外画⊙)

27.答案参见第27题答案图斜齿轮3、4的轮齿旋向 Ft2、Fa2、Ft3、Fa3的方向 四、计算题 28.计算图 3所示机构的自由度(若图中含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等情况时,应具体指出)。 图3 解E 、F 处之一为虚约束 29. ,,分(1S 。 (2r 1 解((2(或30.已知图4所示轮系中各齿轮的齿数为:Z 1=20,Z 2=30,Z 3=80,Z 4=25,Z 5=50。求轮系的传动比i 15。 解该轮系为混合轮系。由齿轮1、2、3和转臂H 组成行星轮系,齿轮3固定,03=ω。 则420 80133113-=-=-=--=z z i H H H ωωωω

精密机械设计基础第3章习题答案

第三章 3-1 解:截面法,求直杆任一截面处的内力。 1)截面Ⅰ-Ⅰ处的内力,根据平衡条件: F 1=30KN , σ1=30000/300=100(Mpa ) 1 114 100 10000.52010 l l mm E σ?==?=? 2)截面Ⅱ-Ⅱ处的内力,根据平衡条件: F 2=30-50KN =-20(KN ) σ2 l ?3)F σ3l ?) 3-2 解: 。 []259.8B BC MPa σσ≈<,所以AC 杆和BC 杆的强度合格。 3-3 解:受力分析围绕B 点,将AB 、BC 两杆截开得分离 体,设F 1压力,F 2为拉力,根据平衡条件: 2sin30F F ?= []20.50.548BC F F B KN σ==?= 21cos30F F ?= []210.50.5/cos300.540AB F F F A KN σ==?=?≈ 在B 点可吊最大载荷为40KN (若是48KN ,则AB 杆内的应力会超出许用应力)。 F 1F 2 Ⅲ Ⅱ Ⅱ Ⅰ Ⅲ F B F A 1F 2

3-4 解:题示螺栓联接有两个剪切面,则剪切力Q =F/2=100KN ,由[]2 /4 Q d ττπ= ≤ 得 : 40d mm , 即螺栓直径应大于等于40mm 。 3-5 解:题示铆钉联接剪切面,剪切力Q =F []222 4424 106/4(17) Q F KN MPa d d mm ττπππ?= ==≈≤? 所以铆钉强度合格。 3-6 解:杠杆为三力杆,三力汇交,故在B 点处受力F 如图所示。列平衡方程: 12122()040sin 45800cos 450sin 45B X BX Y BY M F F F F F F F F F F ?==?-??? ==-++??? ==-?? ∑∑ 即d ≥ 15mm 。 3-7 3-8 段内I-I 处截开, 体, 12=2000(N.m) 可作扭矩图如图。 2) ma m x ax max 33 50000.20.20.1 t Mn Mn W d τ=≈=?=25(Mpa) 处于CB 段外圆周边。 3) 11 64 5000 0.50.00382000100.10.1 p Mn l GI ?-=≈ ?≈-???(rad) 2264 2000 0.50.001282000100.10.1 p Mn l GI ?= ≈?≈???(rad) 所以123 1.20.0018???=+=-+=-(rad)≈-0.103° 即截面C 相对A 的扭转角为 0.103° F B M 1 M 2 Mn Mn Ⅰ Ⅱ Ⅱ Ⅰ 2000 -5000 + -

精密机械设计基础第7章习题答案

习题讲解 题7-6如图7-68所示,有一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用卡尺测量其三个齿和两个齿的公法线长度为3W =61.83mm 和2W =37.55mm ,齿顶圆直径a d =208mm ,齿根圆直径f d =172mm ,数得齿数z =24。要求确定该齿轮的模数m 、压力角α、齿 顶高系数* a h 和径向间隙系数*c 。 解法1: 由齿轮公法线测量原理,有: mm W W P b 28.2423=-= mm P W S b b 27.132=-= 由渐开线圆柱齿轮任意圆上的齿厚公式: )(2ααinv inv r r r S S i i i i --? = ==S b inv = m a d d f P b mm z P d b b 49.18524 28.24=?= ?= π π 已知:a b d d d << (f a d d d <<也可以),由于z d m =

z d z d m z d a b <=<,将已知数据代入得: 67.87.7<

错误解法1: 24.28 8.22cos cos 20 b P P m ππαπ====?? 0012.815 cos 28 .24cos =?=?== παππb P P m α不是已知的。

题7-14 已知二级平行轴斜齿轮传递,主动轮1的转向及螺旋方向如图所示。 1) 低速级齿轮3、4的螺旋方向应如何选择,才能使中间轴Ⅱ上两齿轮的轴向力方向相反? 圆周力F t 的方向:在主动轮上与转动方向相反,在从动轮上与转向相同(驱动力)。 径向力F r 的方向:方向均指向各自的轮心(内齿轮为远离轮心方向)。 轴向力F a 的方问:取决于齿轮的回转方向和轮齿的螺旋方向,可按"主动轮左、右手螺旋定则"来判断。即:主动轮为右旋时,右手按转动方向握轴,以四指弯曲方向表示主动轴的回转方向,伸直大拇指,其指向即为主动轮上轴向力的方向;主动轮为左旋时,则应以左手用同样的方法来判断。主动轮上轴向力的方向确定后,从动轮上的轴向力则与主动轮上的轴向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所以,齿轮2和齿轮3为左旋,齿轮4为右旋。 n F a1 F a2 F a3 F a4

机械设计基础试卷及答案A

一、填空题(共22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1.普通平键的工作面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渐开线齿廓形状取决于________大小。 3.普通螺纹的牙型为_______________形。 4.刚性联轴器无补偿__________的能力。 5.滚动轴承72211AC中“11”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 6.斜齿轮的____________参数为标准参数。 7.所谓高副就是指两构件的直接接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平面连杆机构当行程速比K________时,机构就具有急回特性。 9.曲柄摇杆机构产生“死点”位置的条件时摇杆为__________,曲柄为_________。 10.分度圆上的压力角等于____________。 11.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平面四杆机构中,若各杆长度分别为a=30,b=50,c=80,d=90当以a为机架,则该四杆机构为____________。 13.齿轮传动重合度越大,表示同时参与啮合的轮齿数目________,齿轮传动越________。 14.闭式软齿面齿轮传动强度设计,先按_________强度条件计算,校核__________。 15.带传动主要依靠___________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 16.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正确啮合条件为:____________。 17.在正常条件下,滚动轴承的主要失效形式是____________。 18.零件是机械______的最小单元。19.为了使机构顺利通过死点常采用____________方法。 20.三角带表面上印有B2240,表示该三角带是_________,______长度为2240mm。 21.滚动轴承按所受载荷方向不同分为_____、_____和_____ 轴承三类。 22.滚动轴承由内圈、_____、_____和_____四部分组成。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由于安装不准确,产生了中心距误差,但其传 动比的大小仍保持不变。() 2. 通过离合器联接的两轴可在工作中随时分离。() 3. 凸轮转速的高低,影响从动杆的运动规律。() 4.带传动张紧装置,张紧轮通常安装在松边内侧靠近大轮处。( ) 5.工作中转动的轴称为转轴。() 6.凸轮副、齿轮副均属于高副。() 7.对心曲柄滑块机构,因极位夹角θ=0°故无急回特性。() 8.曲柄摇杆机构压力角α越小,机构的传力性能越好。() 9.为保证带具有一定传动能力,V带小带轮的包角α≥120°() 10.一个双线螺纹副,螺距为4mm,则螺杆相对螺母转过一圈时,它们沿轴向相对移动的距离应为4mm。(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1.部件是___ ____的最小单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