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弹性模量测试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方法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方法 1、目的、适用范围和引用标准 本方法规定了测定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的方法和步骤。抗弯拉弹性模量是以 1/2抗弯拉强度时的加荷为准。 2、每组6根同龄期同条件制作的试件,3根用于测定抗弯拉强 度,3根则用作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 3、试验步骤 (1)至试验龄期时,自养护室取出试件,用湿布覆盖, 避免其湿度变化。清除试件表面污垢,修平与装置接触的 试件部分(对抗弯拉强度试件即可进行试验)。在试件上 下面即成型时两侧面)戈U出中线和装置位置线,在千分 表架共四个脚点处,用于毛巾先擦干水分,再用 502胶 水粘牢小玻璃片,量出试件中部的宽度和高度,精确至 1mm。 (2)将试件安放在支座上,使成型时的侧面朝天上, 千分表架放在试件上,压头及支座线垂直于试件 中线且无偏心加载情况,而后缓缓加上约1kN压 力,停机检查支座等各接缝处有无空隙(必要时需加金属

薄垫片),应确保试件不扭动,而后安装千分表,其触 电及表架触点稳立在小玻璃片上。 (3)取抗弯拉极限荷载平均值的 1/2 为抗弯拉弹性模 量试验的荷载标准(即F0.5)进行5次加卸荷载循环,由 1kN 起,以 0.15Kn/s-0.25Kn/s 的速度加荷, 至 3kN 刻度处停机(设为 Fo ),保持约 30s (在此段 加荷时间中,千分表指针应能起动,否 则应提高Fo至4kN等),记下千分表读数△ o, 而后 继续加至F0.5,保持约30s,记下千分表读数△ 0.5;再以同样速度卸荷至 1kN,保持约30s,为第一 次循环。 (4)同第一次循环,共进行五次循环,取第五次循环 的挠度值相差大于 0.5g时,须进行第六次循环, 直到两次相邻循环挠度值之差符合上述要求为止,取最后 一次挠度值为准。 ( 5)当最后一次循环完毕,检查各读数无误后,立即 去掉千分表,继续加荷直至试件折断,记下循环 后抗弯拉强度f‘ f观察断裂面形状和位置。如 1 > 断面在三分点外侧,则此根试件结果无效;如有两根试件 结果无效,则该组试验无效。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方法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弹性 模量试验方法 Revised at 2 pm on December 25, 2020.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方法 1、目的、适用范围和引用标准 本方法规定了测定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的方法和步骤。抗弯拉弹性模量是以1/2抗弯拉强度时的加荷为准。 2、每组6根同龄期同条件制作的试件,3根用于测定抗弯拉强 度,3根则用作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 3、试验步骤 (1)至试验龄期时,自养护室取出试件,用湿布覆盖,避免其湿度变化。清除试件表面污垢,修平与装置接触 的试件部分(对抗弯拉强度试件即可进行试验)。在 试件上下面即成型时两侧面)划出中线和装置位置 线,在千分表架共四个脚点处,用于毛巾先擦干水 分,再用502胶水粘牢小玻璃片,量出试件中部的宽 度和高度,精确至1mm。 (2)将试件安放在支座上,使成型时的侧面朝天上,千分表架放在试件上,压头及支座线垂直于试件中线且无 偏心加载情况,而后缓缓加上约1kN压力,停机检查 支座等各接缝处有无空隙(必要时需加金属薄垫

片),应确保试件不扭动,而后安装千分表,其触电 及表架触点稳立在小玻璃片上。 (3)取抗弯拉极限荷载平均值的1/2为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的荷载标准(即)进行5次加卸荷载循环,由1kN 起,以s的速度加荷,至3kN刻度处停机(设为 Fo),保持约30s(在此段加荷时间中,千分表指针 应能起动,否则应提高Fo至4kN等),记下千分表 读数△o,而后继续加至,保持约30s,记下千分表读 数△;再以同样速度卸荷至1kN,保持约30s,为第 一次循环。 (4)同第一次循环,共进行五次循环,取第五次循环的挠度值相差大于μm时,须进行第六次循环,直到两次 相邻循环挠度值之差符合上述要求为止,取最后一次 挠度值为准。 (5)当最后一次循环完毕,检查各读数无误后,立即去掉千分表,继续加荷直至试件折断,记下循环后抗弯拉 强度f′f,观察断裂面形状和位置。如断面在三分点外 侧,则此根试件结果无效;如有两根试件结果无效, 则该组试验无效。 4、试验结果 (1)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E f按支梁在三分点各加荷载2的跨中挠度公式反算求得: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T 0559-2005) 6.13.1目的、适用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测定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的方法和步骤。抗弯拉弹性模量是以1/2抗弯拉强度时的加荷模量为准。 6.13.2仪器设备 压力机、抗弯拉试验装置 千分表:一个。分度值为0.001mm 0级或1级。 千分表架 毛玻璃片(每片约1.0cm2)、502胶水、平口刮刀、丁字尺、直尺、钢卷尺和铅笔等。 6.13.3试件制备 6.13.3.1试件尺寸符合T 0551中规定,同时在试件长向中部1/3区段内表面不得有直径超过5mm深度超过2mm的空洞。 6.13.3.2每组6根同龄期条件制作的试件,3根用于测定抗弯拉强度,3 根则用作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 6.13.4试验步骤 6.13.4.1至试验临期时,自养护室取出试件,用湿布覆盖,避免其湿度变化。清除试件表面污垢,修平与装置接触的试件部分(对抗弯拉强度试件即可进行试验)。在试件上下面(即成型时两侧面)划出中线和装置位置线,在千分表架共四个脚点处,用干毛巾先擦干水分,再用502胶水粘劳小玻璃片,量出试件中部的宽度和高度,精确至1mm 6.13.4.2将试件安放在支座上,使成型时的侧面朝上,千分表架放在试件上,压头及座线垂直于试件中线且无偏心加载情况,而后缓缓加上约1kN压力,停机检查支座等各接缝处有无空隙(必要时须加金属薄垫片),应确保试件不扭动,而后安装千分表,其触点及表架触点稳立在小玻璃片上。 6.13.4.3取抗弯拉极限荷载平均值的1/2为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的荷载标 准(即F0.5),进行5次加卸荷载循环,由1kN起,以0.15kH/s~0.25kN/s的速

混凝土参数表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条。 C30混凝土受压和受拉时的弹性模量为:(10)4 N/mm2,即30KN/mm2. 000N/m2=3*1010pa=3*104Mpa=30GPa 2500Kg/m3 泊松比为 梁采用C40混凝土,弹性模量E=33GPa,密度γ=2500kg/m3,泊松比为 2500Kg/m3 )))))))))))))))))))))))))))))))))))))))))))))))))))))) 管片结构采用C50混凝土,弹性模量为35 GPa泊松比为,, 密度γ=2500kg/m3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重度r= kN/m3,弹性模量E= GPa,泊松比μ= 2500Kg/m3 $$$$$$$$$$$$$$$$$$$$$$$$$$$$$$$$$$$$$$ 混凝土为C20,弹模E=26000Mpa,,,泊松比, 2500Kg/m3 1Gpa=1000Mpa 1Mpa=1000000pa 1Gpa=00pa ━━━━━━━━━━━━━━━━━━━━━━━━━ 名称弹性模量 E 切变模量 G 泊松比μ GPa GPa ───────────────────────── 镍铬钢 206 合金钢 206 碳钢 196-206 79 铸钢 172-202 球墨铸铁 140-154 73-76

灰铸铁 113-157 44 白口铸铁 113-157 44 冷拔纯铜 127 48 轧制磷青铜 113 41 轧制纯铜 108 39 轧制锰青铜 108 39 铸铝青铜 103 41 冷拔黄铜 89-97 34-36 轧制锌 82 31 硬铝合金 70 26 轧制铝 68 25-26 铅 17 7 玻璃 55 22 混凝土 14-23 纵纹木材 横纹木材 橡胶 电木 尼龙 可锻铸铁 152 拔制铝线 69 大理石 55 花岗石 48 石灰石 41 尼龙1010 夹布酚醛塑料 石棉酚醛塑料 高压聚乙烯 低压聚乙烯 聚丙烯

水泥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弹性模量-要点

日期:2018年3月12日星期一 主题:水泥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弹性模量试验 主讲人:李淑平 记录人:王丽 内容: 一、目的、适用范围 测定水泥混凝土在静力作用下的受压弹性模量。(水泥混凝土的受压弹性模量取轴心抗压强度1/3时对应的弹性模量) 适用于各类水泥混凝土的直角棱柱体试件。 二、试件制备 试件尺寸:150*150*300 mm 每组为同龄期同条件制作和养护的试件6根,其中3个根用于测定轴心抗压强度,3根做弹性模量试验。 三、试验步骤 详见JTG 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103-105页。其中注意事项: 1.加荷/卸荷速率:0.6MPa/s±0.4MPa/s(13.5kN/s±9kN/s) 2.弹性模量加荷方法:

F0=0.5MPa; Fa=1/3棱柱体轴心抗压强度值。 四、试验结果 1.混凝土抗压弹性模量Ec: 式中:Ec--混凝土抗压弹性模量(MPa),精确至100MPa; Fa--终荷载(N)(1/3轴心抗压强度对应的荷载值); F0--初荷载(N)(0.5MPa对应的荷载值,即11.25kN); L--测量标距(mm)(即150mm); A--试件承压面积(mm2)(即22500mm2); Δn--最后一次加荷时,试件两侧在Fa及F0作用下变形差平均值(mm): ?a--Fa时标距间试件变形(mm); ?b--F0时标距间试件变形(mm)。 2.以3根试件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如果其循环后的任一根与循环前轴心抗压强度之差超过后者的20%,则弹性模量值按另两根试件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计算;如有两根试件试验结果超出循环前轴心抗压强度的20%,则试验结果无效。

混凝土弹性模量试验

混凝土弹性模量试验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检测参数标准化流程 1 参数名称 水泥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弹性模量 2 名称解释 水泥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弹性模量是在静力作用下,应力有应变的比值,应力取混凝土棱柱体轴心抗压强度的三分之一。 3 标准规范 《试验机通用技术要求》(GB/T2611-1992 ) 《液压式压力试验机》(GB/T3722-1992) 《水泥混凝土试件制作与硬化水泥混凝土现场取样方法》(T0521-2005)《水泥混凝土棱柱体轴心抗压强度试验方法》(T0555-2005) 《杠杆千分表产品质量分等》(JB/T 54251-1994) 4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方法是测定水泥混凝土在静力作用下的受压弹性模量方法,水泥混凝土的受压弹性模量取轴心抗压强度1/3的对应的弹性模量。 5 设备与要求 (1)压力试验机或万能试验机应符合《液压式压力试验机》(GB/ T3722-1992)及《试验机通用技术要求》(GB/T 2611-1992),其测量精度为±1%,试件破坏荷载应大于压力机全量程的20%且小于压力机全量程的80%。 (2)球座:应符合T0551的2.4要求。 (3)微变形测定仪:符合《杠杆千分表产品质量分等》中技术要求,千分表2个(0级或1级),或精度不低于0.001mm的其他仪表。 (4)微变形测量仪固定架二对:标距150mm,金属刚性框架,正中为千分表插座,两端有三个圆头长螺杆,可以调整高度。 (5)其它:502胶水、平口刮刀、小一字螺丝刀、直尺、铅笔等 6 环境要求 (1)实验室温湿度要求应满足:温度10℃~30℃,相对湿度大于50% (2)砼标准养护温度20℃±2℃,相对湿度大于95%;标准养护室内的试件应放在支架上,彼此间隔10-20mm,试件表面应保持潮湿,并不得用水直接冲淋。7样品要求

c50混凝土弹性模量表格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c50混凝土弹性模量表格 篇一:c50混凝土配比计算书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计算单 c5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 一、设计依据 tb10425-94《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tb10415-20xx《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jgj55-20xx《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tb10005-20xx《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424-20xx《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t50080-20xx《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xx《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082-20xx《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设计图纸要求二、技术条件及参数限值设计使用年限:100年;设计强度等级:c50;要求坍落度:160~200mm;胶凝材料最小用量360kg/m3;最大水胶比限值:0.55; 耐久性指标:56d电通量<1000c;

三、原材料情况 1、水泥:徐州丰都物资贸易有限公司,p·o42.5(试验报告附后) 2、粉煤灰:中铁十五局集团物资有限公司,F 类Ⅱ级(试验报告附后) 3、砂子:(试验报告附后) 4、碎石:5~31.5mm连续级配碎石,5~10mm由石场生产;10~20mm由石场生产;16~31.5mm由石场生产;掺配比例5~10mm为30%;10~20mm为50%;10~31.5mm为20%(试验报告附后) 5、外加剂:山西桑穆斯建材化工有限公司,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试验报告附后) 6、水:混凝土拌和用水(饮用水)(试验报告附后) 四、设计步骤 (1)确定配制强度 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xx、《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xx,混凝土的配制强度采用下式确定: fcu,0fcu,k1.645501.6456.059.(9mpa) (2)按照《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设计规范》 tb10005-20xx规定,根据现场情况: 1、成型方式:混凝土采用罐车运输,混凝土泵送施工工艺。 2、环境作用等级:l2、l 3、h3、h 4、t1、t2。 3、粉煤灰掺量要求:水胶比≤0.55,粉煤灰掺量要求

混凝土静力受压弹性模量试验检测细则

1.适用范围、检验参数及技术标准 1.1适用范围 普通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 1.2检验参数 混凝土静力受压弹性模量 1.3技术标准 GB/T 50081-2002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2.检测环境 1.1 实验室制作混凝土试件及静置时间,温度应保持在20℃±5℃。 1.2 混凝土力学性能试件标准养护条件:温度20℃±2℃,相对湿度95%以上。 1.3 混凝土抗压、混凝土抗折试验环境温度:10℃~35℃。 3.检测设备 压力试验机(DY2008型),量程为0.2000KN,最小分度值为±1%。 微变型测量仪(),最小分度值0.001mm。 4.试样数量、代表批量 见表1。 5.1混凝土静力受压弹性模量试验 5.1.1设备、标准、环境检查 检查核对所需设备正常与否,必要时做记录; 检查核对产品标准和试验方法标准,并记录; 记录环境温度,并记录。 5.1.2试件制备、检查 5.1.2.1试件制备

试件制备依据标准:GB/T 50081-2002。 环境条件:混凝土拌合、试件成型及静置期间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0℃±5℃。 试件制备的细节,注意事项: a.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应以三个试件为一组,每组试件所用的拌合物应从同一盘混凝土中取样。 b.成型前,应检查试模尺寸并符合GB/T 50081-2002中的技术要求的规定;试模内表面应涂一薄层矿物油或其他不与混凝土发生反应的脱模剂。 c.在实验室拌制混凝土时,其材料用量应以质量计,称量的精度:水泥、掺和料、水和外加剂为±0.5%;骨料为±0.1%。 d.取样或实验室拌制的混凝土应在拌制后尽短的时间内成型,一般不宜超过15min。 e.根据混凝土拌合物的稠度确定混凝土成型方法,坍落度不大于70mm的混凝土宜用振动振实;大于70mm的宜用捣棒人工捣实;检验现浇混凝土或预制构件的混凝土,试件成型方法宜与实际采用的方法相同。 f.取样或拌制好的混凝土拌合物应至少用铁锹再来回拌合三次。 g.按5.1.2.1e的规定,选择成型方法成型。 1)用振动台振实制作试件应按下述方法进行: ⅰ.将混凝土拌合物一次装入试模,装料时应用抹刀沿各试模壁插捣,并使混凝土拌合物高出试模口; ⅱ.试模应附着或固定在符合GB/T 50081-2002第4.2节要求的振动台上,振动时试模不得有任何跳动,振动应持续到表面出浆为止,不得过振。 2)用人工插捣制作试件应按下述方法进行: ⅰ.混凝土拌合物应分两层装入模内,每层的装料厚度大致相等; ⅱ.插捣应按螺旋方向从边缘向中心均匀进行。在插捣底层混凝土时,捣棒应达到试模底部;插捣上层时,捣棒应贯穿上层后插入下层20~30mm;插捣时捣棒应保持垂直,不得倾斜。然后应用抹刀沿试模内壁插拔数次; ⅲ.每层插捣次数按在100002 mm截面积内不得少于12次; ⅳ.插捣后应用橡皮锤轻轻敲击试模四周,直至插捣棒留下的空洞消失为止。

混凝土参数表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4.1.5条。 C30混凝土受压和受拉时的弹性模量为:3.00X(10)4 N/mm2,即30KN/mm2. 30000000000N/m2=3*1010pa=3*104Mpa=30GPa 2500Kg/m3 泊松比为0.3 梁采用C40混凝土,弹性模量E=33GPa,密度γ=2500kg/m3,泊松比为0.2 2500Kg/m3 )))))))))))))))))))))))))))))))))))))))))))))))))))))) 管片结构采用C50混凝土,弹性模量为35 GPa泊松比为0.20,, 密度γ=2500kg/m3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重度r=24.5 kN/m3,弹性模量E=29.0 GPa,泊松比μ=0.167 2500Kg/m3 $$$$$$$$$$$$$$$$$$$$$$$$$$$$$$$$$$$$$$ 混凝土为C20,弹模E=26000Mpa,,,泊松比0.27, 2500Kg/m3 1Gpa=1000Mpa 1Mpa=1000000pa 1Gpa=1000000000pa ━━━━━━━━━━━━━━━━━━━━━━━━━ 名称弹性模量E 切变模量G 泊松比μ GPa GPa ───────────────────────── 镍铬钢206 79.38 0.25-0.30 合金钢206 79.38 0.25-0.30 碳钢196-206 79 0.24-0.28 铸钢172-202 0.3 球墨铸铁140-154 73-76 0.23-0.27 灰铸铁113-157 44 0.23-0.27 白口铸铁113-157 44 0.23-0.27

2011混凝土弹性模量试验

检测参数标准化流程 1 参数名称 水泥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弹性模量 2 名称解释 水泥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弹性模量是在静力作用下,应力有应变的比值,应力取混凝土棱柱体轴心抗压强度的三分之一。 3 标准规范 《试验机通用技术要求》(GB/T2611-1992 ) 《液压式压力试验机》(GB/T3722-1992) 《水泥混凝土试件制作与硬化水泥混凝土现场取样方法》(T0521-2005) 《水泥混凝土棱柱体轴心抗压强度试验方法》(T0555-2005) 《杠杆千分表产品质量分等》(JB/T 54251-1994) 4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方法是测定水泥混凝土在静力作用下的受压弹性模量方法,水泥混凝土的受压弹性模量取轴心抗压强度1/3的对应的弹性模量。 5 设备与要求 (1)压力试验机或万能试验机应符合《液压式压力试验机》(GB/T3722-1992)及《试验机通用技术要求》(GB/T 2611-1992),其测量精度为±1%,试件破坏荷载应 大于压力机全量程的20%且小于压力机全量程的80%。 (2)球座:应符合T0551的2.4要求。 (3)微变形测定仪:符合《杠杆千分表产品质量分等》中技术要求,千分表2个(0级或1级),或精度不低于0.001mm的其他仪表。 (4)微变形测量仪固定架二对:标距150mm,金属刚性框架,正中为千分表插座,两端有三个圆头长螺杆,可以调整高度。 (5)其它:502胶水、平口刮刀、小一字螺丝刀、直尺、铅笔等 6 环境要求 (1)实验室温湿度要求应满足:温度10℃~30℃,相对湿度大于50% (2)砼标准养护温度20℃±2℃,相对湿度大于95%;标准养护室内的试件应放在支架上,彼此间隔10-20mm,试件表面应保持潮湿,并不得用水直接冲淋。 7样品要求 (1) 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弹性模量需2组试件,几何尺寸是否满足要求。当被测试件有明显缺陷,如试样承压面不平整度每100mm超过0.05mm,承压面与相邻面的不垂直度超过±1度时不得进行试验。

混凝土弹性模量试验

混凝土弹性模量试验 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

检测参数标准化流程 1 参数名称 水泥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弹性模量 2 名称解释 水泥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弹性模量是在静力作用下,应力有应变的比值,应力取混凝土棱柱体轴心抗压强度的三分之一。 3 标准规范 《试验机通用技术要求》(GB/T2611-1992 ) 《液压式压力试验机》(GB/T3722-1992) 《水泥混凝土试件制作与硬化水泥混凝土现场取样方法》(T0521-2005)《水泥混凝土棱柱体轴心抗压强度试验方法》(T0555-2005) 《杠杆千分表产品质量分等》(JB/T 54251-1994) 4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方法是测定水泥混凝土在静力作用下的受压弹性模量方法,水泥混凝土的受压弹性模量取轴心抗压强度1/3的对应的弹性模量。 5 设备与要求 (1)压力试验机或万能试验机应符合《液压式压力试验机》(GB/ T3722-1992)及《试验机通用技术要求》(GB/T 2611-1992),其测量精度为±1%,试件破坏荷载应大于压力机全量程的20%且小于压力机全量程的80%。 (2)球座:应符合T0551的2.4要求。 (3)微变形测定仪:符合《杠杆千分表产品质量分等》中技术要求,千分表2个(0级或1级),或精度不低于0.001mm的其他仪表。 (4)微变形测量仪固定架二对:标距150mm,金属刚性框架,正中为千分表插座,两端有三个圆头长螺杆,可以调整高度。 (5)其它:502胶水、平口刮刀、小一字螺丝刀、直尺、铅笔等 6 环境要求 (1)实验室温湿度要求应满足:温度10℃~30℃,相对湿度大于50% (2)砼标准养护温度20℃±2℃,相对湿度大于95%;标准养护室内的试件应放在支架上,彼此间隔10-20mm,试件表面应保持潮湿,并不得用水直接冲淋。7样品要求

常用材料的弹性模量及泊松比数据表

常用材料的弹性模量及泊松比数据表(S) 序号材料名称弹性模量\E\Gpa 切变模量\G\Gpa 泊松比\μ 1 镍铬钢、合金钢206 79.38 0.25~0.3 2 碳钢196~206 79 0.24~0.28 3 铸钢172~202 - 0.3 4 球墨铸铁140~154 73~76 - 5 灰铸铁、白口铸铁113~157 44 0.23~0.27 6 冷拔纯铜12 7 4 8 - 7 轧制磷青铜113 41 0.32~0.35 8 轧制纯铜108 39 0.31~0.34 9 轧制锰青铜108 39 0.35 10 铸铝青铜103 41 - 11 冷拔黄铜89~97 34~36 0.32~0.42 12 轧制锌82 31 0.27 13 硬铝合金70 26 - 14 轧制铝68 25~26 0.32~0.36 15 铅17 7 0.42 16 玻璃55 22 0.25 17 混凝土14~23 4.9~15.7 0.1~0.18 18 纵纹木材9.8~12 0.5 - 19 横纹木材0.5~0.98 0.44~0.64 - 20 橡胶0.00784 - 0.47 21 电木 1.96~2.94 0.69~2.06 0.35~0.38 22 尼龙28.3 10.1 0.4 23 可锻铸铁152 - - 24 拔制铝线69 - - 25 大理石55 - - 26 花岗石48 - - 27 石灰石41 - - 28 尼龙1010 1.07 - - 29 夹布酚醛塑料4~8.8 - - 30 石棉酚醛塑料 1.3 - - 31 高压聚乙烯0.15~0.25 - - 32 低压聚乙烯0.49~0.78 - - 33 聚丙烯 1.32~1.42 - -

混凝土徐变次内力计算的换算弹性模量法

第三节 混凝土徐变次内力计算的换算弹性模量法 一、徐变次内力概念 (一)名词定义 1、徐变变形 在长期持续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棱柱体继瞬时变形e ?(弹性变形)以后,随时间t 增长而持续产生的那一部分变形量,称之为徐变变形c ?,如图2-4-16所示。 图2-4-16 棱柱体的徐变变形 2、徐变应变 单位长度的徐变变形量称为徐变应变c ε,它可表示为徐变变形量c ?与棱柱体长度l 之比值,即 c c l ε?= (2-4-15) 3、瞬时应变 瞬时应变又称弹性应变e ε,它是指初始加载的瞬间所产生的变形量e ?与棱柱体长度l 之比,即 e e l ε?= (2-4-16) 4、徐变系数 徐变系数是自加载龄期0τ后至某个t 时刻,在棱柱体内的徐变应变值与瞬时应变(弹性应变)值的比值,可表示为 0(,)/c e t ?τεε= (2-4-17) 或 0(,)c e t εε?τ=? (2-4-17a )

(二)徐变次内力 超静定混凝土结构的徐变变形当受到多余约束的制约时,结构截面内将产生附加内力,工程上将此内力称为徐变次内力。现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明。 设图2-4-17a 中的两条对称于中线的悬臂梁,在完成瞬时变形后,悬臂端点均处于水平位置,此时,悬臂根部的弯矩均为2 2 ql M -=。随着时间的增长,该两个悬臂梁的端部,将发生随时间t 而变化的下挠量t ?和转角t θ(图2-4-17a ),尽管如此,直到徐变变形终止,该梁的内力沿跨长方向是不发生改变的。 图2-4-17 徐变变形与徐变次内力 现在再考察图2-4-17c 的情况,当两悬臂端完成瞬时变形后,立即将合拢段的钢筋焊接和浇筑接缝混凝土,以后虽然在接缝处仍产生随时间变化的下挠量t ?,但转角t θ始终为零,这意味着两侧悬臂梁相互约束着角位移,从而使结合截面上的弯矩从0t M →,而根部截面的弯矩逐渐卸载,这就是所谓的内力重分布(或应力重分布),直到徐变变形终止。结 合截面上的t M 就是徐变次内力,但它与根部截面弯矩的绝对值之和仍为2 2 ql 。 由此可见,静定结构只产生徐变变形,而不产生次内力,但当结构发生体系转变而成为超静定结构时,由于徐变变形受到了约束才会产生随时间t 变化的徐变次内力。 二、徐变系数表达式 (一)三种理论 为了计算结构徐变变形和徐变次内力,就需要知道徐变系数变化规律的表达式。根据一些学者的长期观察和研究,一致认为徐变系数与加载龄期和加载持续时间两个主要因素有关。所谓加载龄期是指结构混凝土自养护之日起至加载之日之间的时间间距,它用i τ表示,i =0,1,2……,单位以天计;所谓持续荷载时间是指自加载之日τ起至所欲观察之日t 的时间间距,即t τ-。但是,在采用具体的表达式时,却提出了三种不同的观点,即三种理- -

2011混凝土弹性模量试验

水泥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弹性模量试验方法审核 - 批准 - 实施日期 - 检测参数标准化流程 1 参数名称 水泥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弹性模量 2 名称解释 水泥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弹性模量是在静力作用下,应力有应变的比值,应力取混凝土棱柱体轴心抗压强度的三分之一。 3 标准规范 《试验机通用技术要求》(GB/T2611-1992 ) 《液压式压力试验机》(GB/T3722-1992) 《水泥混凝土试件制作与硬化水泥混凝土现场取样方法》(T0521-2005) 《水泥混凝土棱柱体轴心抗压强度试验方法》(T0555-2005) 《杠杆千分表产品质量分等》(JB/T 54251-1994) 4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方法是测定水泥混凝土在静力作用下的受压弹性模量方法,水泥混凝土的受压弹性模量取轴心抗压强度1/3的对应的弹性模量。 5 设备与要求 (1)压力试验机或万能试验机应符合《液压式压力试验机》(GB/T3722-1992)及《试验机通用技术要求》(GB/T 2611-1992),其测量精度为±1%,试件破坏荷载应大于压力机全量程的20%且小于压力机全量程的80%。 (2)球座:应符合T0551的2.4要求。 (3)微变形测定仪:符合《杠杆千分表产品质量分等》中技术要求,千分表2个(0级或1级),或精度不低于0.001mm的其他仪表。 (4)微变形测量仪固定架二对:标距150mm,金属刚性框架,正中为千分表插座,两端有三个圆头长螺杆,可以调整高度。 (5)其它:502胶水、平口刮刀、小一字螺丝刀、直尺、铅笔等 6 环境要求 (1)实验室温湿度要求应满足:温度10℃~30℃,相对湿度大于50% (2)砼标准养护温度20℃±2℃,相对湿度大于95%;标准养护室内的试件应放在支架上,彼此间隔10-20mm,试件表面应保持潮湿,并不得用水直接冲淋。 7样品要求

高性能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与泊松比

文章编号:100021506(2004)0120005203 高性能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与泊松比 王元丰,梁亚平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北京100044) 摘 要:分析了一些国内外相关资料,对目前国内外研究人员通过试验得出的高性能混凝土弹 性模量计算公式和柏松比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与总结,得到可以用高强混凝土弹性模量计算公式计算普通集料高强混凝土弹性模量,以及高流动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比普通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低、高性能混凝土的泊松比与普通混凝土的泊松比相差不多等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关键词:建筑材料;高性能混凝土;弹性模量;泊松比中图分类号:TU398.9 文献标识码:A Study on Modulus of E lasticity and Poisson R atio of High Perform ance Concrete W A N G Y uan 2f eng ,L IA N G Ya 2pi ng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4,China ) Abstract :The paper compares and analyzes some formulae for calculating the modulus of elasticity and Poisson ratio of HPC ,which are derived from experiments.Some useful comments and sug 2gestion are gaven ,for instance ,the modulus of elasticity of high strength concrete (HSC )with common aggregate can be calculated by the formula for the modulus of elasticity of HSC ,the modulus of elasticity of self-compacting HSC is lower than that of common concrete ,and the pos 2sion ratio of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is closed to common concrete ’s possion ratio.K ey w ords :building material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modulus of elasticity ;poisson ratio 由于在技术和经济上的优势,高性能混凝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愈来愈广泛.在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内力分析及构件变形、抗裂性等计算中,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和柏松比是不可缺少的依据,因此研究高性能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在弹性材料中应力与应变是线性关系,因而存在一个不变的材料常数,即弹性模量.而混凝土不是真实的弹性材料,而是兼有弹、黏、塑三性,只是在很小的应力范围内(<1/3的混凝土抗压设计强度)表现为弹性,因此在不同的应力阶段联系应力—应变 关系的材料模量是一个变数,称为变形模量.但是高 性能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直到破坏几乎一直为线性,因而对高性能混凝土可以一个确定的常数作为弹性模量.和普通混凝土一样,高性能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也和砂浆及集料的弹性模量、集料用量有关. 混凝土的泊松比是混凝土结构设计与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材料参数,即[1] ν=εlat /εax 其中,εlat 为徐变试验中试件水平方向应变;εax 为试 件的轴向变形. 本文作者对目前国内外研究人员通过试验得出 收稿日期:2003204215 基金项目:教育部科技研究重点资助项目(03040);高校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20030004002) 作者简介:王元丰(1965— ),男,黑龙江嫩江人,教授,博士.em ail :cyfwang @https://www.360docs.net/doc/bd18414115.html, 第28卷第1期2004年2月 北 方 交 通 大 学 学 报JOURNAL OF NORTHERN J IAO TON G UN IV ERSIT Y Vol.28No.1 Feb.2004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方法

四川振通公路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试 文件编号:ZTJ/QC531.2-2008 验室 作业指导书 试验检测细则版本:C页码3/115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方法 1、目的、适用范围和引用标准 本方法规定了测定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的方法和步骤。抗弯拉弹性模量是以1/2抗弯拉强度时的加荷为准。 2、每组6根同龄期同条件制作的试件,3根用于测定抗弯拉强度, 3根则用作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 3、试验步骤 (1)至试验龄期时,自养护室取出试件,用湿布覆盖,避 免其湿度变化。清除试件表面污垢,修平与装置接触 的试件部分(对抗弯拉强度试件即可进行试验)。在 试件上下面即成型时两侧面)划出中线和装置位置 线,在千分表架共四个脚点处,用于毛巾先擦干水 分,再用502胶水粘牢小玻璃片,量出试件中部的宽 度和高度,精确至1mm。 (2)将试件安放在支座上,使成型时的侧面朝天上,千分 表架放在试件上,压头及支座线垂直于试件中线且无 偏心加载情况,而后缓缓加上约1kN压力,停机检查 支座等各接缝处有无空隙(必要时需加金属薄垫 片),应确保试件不扭动,而后安装千分表,其触电 及表架触点稳立在小玻璃片上。 (3)取抗弯拉极限荷载平均值的1/2为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 的荷载标准(即F0.5)进行5次加卸荷载循环,由1kN 起,以0.15Kn/s-0.25Kn/s的速度加荷,至3kN刻度处停 机(设为Fo),保持约30s(在此段加荷时间中,千 分表指针应能起动,否则应提高Fo至4kN等),记下 千分表读数△o,而后继续加至F0.5,保持约30s,记 下千分表读数△0.5;再以同样速度卸荷至1kN,保持 约30s,为第一次循环。 (4)同第一次循环,共进行五次循环,取第五次循环的挠

水泥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弹性模量试验

水泥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弹性模量试验 弹性模量的定义 弹性模量又称杨氏模量。是指材料形变时应力与相应的应变之比,是弹性材料的一种重要、最具特征的力学性质,是物体变形难易程度的表征。用E 表示,单位为M p a 。 试验目的 测定水泥混凝土在静力作用下的受压弹性模量,水泥混凝土的受压弹性模量取轴心抗压强度1/3时对应的弹性模量。 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类水泥混凝土的直角棱柱体试件。 引用标准 G B /T 261 l 一1992《试验机通用技术要求》 G B /T 3722—1992《液压式压力试验机》 J B /T 54251—1994《杠杆千分表产品质量分等》 T 055l 一2005《水泥混凝土试件制作与硬化水泥混凝土现场取样方法》 T 0555—2005《水泥混凝土棱柱体轴心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试验仪器设备 (1)压力机或万能试验机:应符合T 0551中2.3的规定。 (2)球座:应符合T 0551的2.4规定。 (3)微变形测量仪:符合《杠杆千分表产品质量分等》中技术要求,千分表2个(0级或1级);或精度不低于0.001m m 的其它仪表,如引伸仪。 (4)微变形测量仪固定架两对,标距为150m m 。 (5)钢尺(量程600m m ,分度值为1m m )、502胶水、铅笔和秒表等。 试件制备 1.试件尺寸与棱柱体轴心抗压强度试件尺寸相同,符合J T G E 30—2005 T 0551中表T 055l 一1规定(集料公称最大粒径为31.5m m 标准试件的尺寸为 150m m ×150m m ×300m m )。 2.每组为同龄期同条件制作和养护的试件6根,其中3根用于测定轴心抗压强度,提出弹性模量试验的加荷标准,另3根则作弹性模量试验。 试验步骤 1.试件取出后,用湿毛巾覆盖并及时进行试验,保持试件干湿状态不变。 2.擦净试件,量出尺寸并检查外形,尺寸量测精确至l m m ,试件不得有明显缺损,端面不平时须预先抹平。 3.取3根试件按T 0554规定进行轴心抗压强度试验,计算棱柱体轴心抗压强度值f c p 。 4.取另3根试件作抗压弹性模量试验,微变形量测仪应安装在试件两侧的中线上并对称于试件两侧。 5.将试件移于压力机球座上,几何对中。 6.调整试件位置,开动压力机,当上压板与试件接近时,调整球座,使接触均衡。加荷至基准应力为0.5M P a 对应的初始荷载值F o ,保持恒载60s 并在以后的30s 内记录两侧变形量测仪的读数ε0(左),ε0(右)。应立即以0.6M P a /s ±0.4M P a / s 的加荷速率连续均匀加荷至1/3轴心抗压强度f c p 对应的荷载值F a ,保持恒载60s

钢筋混凝土弹性模量计算方法

钢筋混凝土弹性模量计算方法 (1) 首先建立有限元模型,这里我们选用ANSYS软件自带的专门针对混凝土的单元类型Solid 65,进入ANSYS主菜单 Preprocessor->Element Type->Add/Edit/Delete,选择添加Solid 65号混凝土单元。 (2) 点击Element types窗口中的Options,设定Stress relax after cracking为Include,即考虑混凝土开裂后的应力软化行为,这样在很多时候都可以提高计算的收敛效率。 (3) 下面我们要通过实参数来设置Solid 65单元中的配筋情况。进入ANSYS主菜单Preprocessor-> Real Constants->Add/Edit/Delete,添加实参数类型1与Solid 65单元相关,输入钢筋的材料属性为2号材料,但不输入钢筋面积,即这类实参数是素混凝土的配筋情况。 (4) 再添加第二个实参数,输入X方向配筋为0.05,即X方向的体积配筋率为5%。 (5) 下面输入混凝土的材料属性。混凝土的材料属性比较复杂,其力学属性部分一般由以下3部分组成:基本属性,包括弹性模量和泊松比;本构关系,定义等效应力应变行为;破坏准则,定义开裂强度和

压碎强度。下面分别介绍如下。 (6) 首先进入ANSYS主菜单Preprocessor-> Material Props-> Material Models,在Define Material Model Behavior 窗口中选择Structural-> Linear -> Elastic-> Isotropic,输入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分别为30e9和0.2 (7) 下面输入混凝土的等效应力应变关系,这里我们选择von Mises 屈服面,该屈服面对于二维受力的混凝土而言精度还是可以接受的。在Define Material Model Behavior 窗口中选择Structural-> Nonlinear-> Inelastic-> Rate Independent-> Isotropic Hardening Plasticity-> Mises Plasticity-> Multilinear,输入混凝土的等效应力应变曲线如下图所示。 (8) 最后输入混凝土的破坏准则,在Define Material Model Behavior 窗口中选择Structural-> Nonlinear-> Inelastic-> Non-metal Plasticity-> Concrete,设定混凝土的裂缝张开剪力传递系数为0.5,裂缝闭合剪力传递系数为0.9,混凝土的单轴抗拉强度为3e6,单轴抗压强度为30e6,开裂软化参数为1,其他空着使用默认值。其参数具体意义参见《混凝土结构有限元分析》一书。 (9) 接着还要定义钢筋材料性质。在Define Material Model Behavior窗口菜单中选择Material-> New,加入新的材料。添加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