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练习题教学文案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练习题教学文案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练习题教学文案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练习题

填空:

(1)表面积和体积的意义不同,表面积是物体的()大小,体积是物体所占的()大小。

(2)、表面积和体积所用的计量单位不同,计量表面积常用的单位有()()

()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计量物体体积常用的单位有()()();相邻的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

(3)、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不同。计算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是()或()。计算长方体的表面公式是();计算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是()或()。

(4)、一个正方体,棱长是8分米,这个正方体的棱长之和是;表面积是();体积()。

(5)、一个长方体,长2米,宽5分米,高0.4分米。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体积是()。

(6)、一根长方体材料,宽3分米,厚2厘米,体积是0.12立方米。这根木材的长是,放在地上占地面积最大是()。

1.填空。

(2)用字母表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是( )。

(3)棱长2分米的正方体,一个面的面积是( ),表面积是( ),体积是( )。

(4)一个长方体长是0.4米、宽0.2米、高0.2米,它的表面积是( ),体积是( )。

(5)5立方米=( )立方分米 2.8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720立方分米=( )立方米 32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2.7立方米=( )升 1200毫升=( )立方厘米

4.25立方米=( )立方分米=( )升 1.2立方米=( )升=( )毫升

1、长方体有()个面,()条棱,()个顶点。

2、物体所占()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3、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54平方米,它的每个面的面积是()平方米,它的棱长是()米。

5、把棱长3cm的正方体切成棱长1cm的小正方体,可以切成( )块。

6、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个文具盒的体积大小约有140();货车的油箱的容积是50()

数学书的封面的面积大约是300();一个热水瓶的容积约是2()

7、3.08 m2=()dm2 870cm3=( )dm3

6.47L=( )ml=( ) dm3 489ml=( )cm3=( ) dm3

8、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它的4倍,面积扩大到它的()倍,体积扩大到它的()倍。

9、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之和是72厘米,它的表面积是(),

体积是()。

10、把80升的水倒入一个棱长为4 dm 的正方形容器里,水的高度是()dm。

2、判断:

1)、长方体中可以有两个相同的面是正方形。()

2)、长方体中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

3)、正方体的6个面是完全一样的正方形。()

4)、长方体相邻的两个面一定不完全相同。()

5)、用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正方体,最少要用8个这样的正方体。()

6)、长方体中有四个面是完全一样的长方形。()

7)、当正方体的棱长是6厘米时,它的表面积和体积就相同。()

1、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长方体的六个面都是长方形。()

2、把一块正方体橡皮泥捏成一个长方体后,虽然它的形状变了,但是它所占的空间大小不变。()

3、棱长6分米正方体,它的体积和表面积相等。()

4、冰箱的体积就是冰箱的容积。()

5、长方体的底面积越小,它的体积就越小。()

3、选择正确答案:

(1)、3.05立方米=( ) A、305立方分米 B、3050立方分米 C、30.5立方分米

(2)、4560立方分米=()A、4.56升 B、4560升 C、4.56立方米

2、做一个正方体的礼盒要用多少硬皮纸,就是求礼盒的()。

①、表面积②、侧面积③、体积

3、体积为27cm3的正方体积木,放在桌面上所占面积是()。

①、27cm3 ②、3cm3 ③、9cm3

4、一块20 cm3的石块完全浸入一个长5cm,宽2cm的长方体容器中,水面会上升()。

①、2cm ②、5cm ③、4cm

5、用一根56 cm 的铁丝恰好可焊成一个长7cm,宽4 cm,高()cm的长方体教具。

①、2 ②、3 ③、4

4、学校要修长50米,宽42米,的长方形操场。先铺10厘米的三合土,再铺5厘米的煤渣。需要三合土和煤渣各多少立方米?

5、用15根规格完全相同的木板堆成一个体积是3.6立方米的长方体。已知每根木板宽0.3米,厚0.2米,求每根木板的长。

6、一个长方体油箱的容积是20升。这个油箱的底长25厘米,宽20厘米,油箱的深是多少厘米?

7、有一个棱长是6分米的正方体水箱,装满水后,倒入一个长方体水箱内,量得水深3分米,这个长方体水箱得底面积是多少?

8、学校有一个长43分米,宽34分米,深5分米的沙坑,沙坑内沙面离坑口1分米。求沙坑内沙子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若每立方分米沙子重1.4千克,长满这个沙坑需要沙子多少千克?

9、一列火车有容积相同的车厢20节,每节车厢从里面量长13米,宽2.5米,装煤的高度是1.2米。这列火车每次运煤多少立方米?每立方米煤重1.4吨,这列火车共运煤多少吨?(质量=比重×

体积)

10、一个正方体水箱的容积是125立方分米,把这一满水箱水全部注入到一长方体水箱内。已

知长方体水箱长10分米,宽5分米,这个水箱内的水深多少分米?

11、一个正方形的铁板(如图),从四个顶点个边长2分米的正方形后,所剩下部分正好焊接成一个正方体铁皮盒。(铁皮厚度忽略不计。)

(1)这个铁皮的容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2)这个铁皮盒用铁皮多少平方分米?

(3)原来铁皮的面积是多少?

12、有一个长方体玻璃缸,长3分米,宽2分米。放入一块不规则的石头后水深1.5分米,捞出这块石头后,水面下降了0.5分米。这块石头的体积是多少?

2.一块砖长24厘米,宽1.2分米,厚6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3.一个长方体的沙坑装满沙子,这个沙坑长3米,宽1.5米,深2米,每立方米沙子重1400千克。这个沙坑里共装沙子多少吨?

4.有一根长0.5米的方木料,横截面的边长为2厘米,这根方木,平放时占地面积有多大?体积是多少?

1、一个长方体沙坑的长是12m,宽是3.2m,深是2.5m,每立方米沙土重1.75 吨。填平这个沙坑共需要沙土多少吨?

2、已知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8dm,5dm,4dm,制作这样一个长方体框架,至少需要多长的铁丝?如果用包装纸包装,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包装纸?

3、一个无盖的正方体鱼缸,棱长4.2dm2,制作这个鱼缸时至少需要玻璃多少平方分米?

它的容积是多少?

4、将一块棱长是6厘米的正方体的钢铁,锻压成底面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的长方体,这段方钢的长是多少厘米?

5、一个房间长7米,宽5米,高4米,要粉刷这个房间,除去门窗面积5.5平方米。如果每平方米需要4元涂料费。粉刷这个房间需要花费多少钱?

一、填空。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2.1平方米=()平方分米 2.04立方米=()立方分米

0.08立方米=()升= ()毫升 3.8升=()升()毫升

2、长方体、正方体都有()个面、()条棱和()个顶点。

3、一个长方体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长5厘米、3厘米、4厘米,这个长方体的所有棱长之和是()厘米。体积是()

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都可用字母公式()来表示。

5、一个正方体的底面积是2平方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6、用三个长5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木块拼成一个表面积最大的长方体,这个大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10分)

1、一个长方体木箱,竖着放和横着放时所占的空间不一样大。()

2、一个厚度为2毫米的铁皮箱的体积和容积完全相等。()

3、正方体的棱长扩大2倍,它的表面积就扩大8倍。()

4、体积相等的两个正方体,它的表面积也一定相等。()

5、一个棱长为1米的无盖正方体铁箱,它的表面积是5平方米。()

三、一种汽车上的油箱,里面长8分米,宽5分米,高3.5分米。做这个油箱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这个油箱可以装多少升汽油?(8分)

四、用一根长36厘米的铁丝做成一个最大的正方体框架,在框架外面全部糊上白纸,需要白纸多少平方厘米?(7分)

五、把一个棱长6分米的正方体钢块,锻造成横截面积为4平方分米的长方体钢锭,这根钢锭长多少米?(7分)

附加题:

一个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所有棱长的和是100厘米,它的高是7厘米,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一、填空

1.( )叫物体的体积。

(完整版)五年级长方体和正方体概念和公式归纳

长方体和正方体 一、概念: 1、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2、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长方体。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3、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正方体(也叫做立方体)。正方体有12条棱,它们的长度都相等,所有的面都完全相同。 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的数目都一样,只是正方体的棱长都相等,正方体可以说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它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5、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6、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7、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们的容积。 3 8、a 读作“a的立方”表示3个a相乘,(即a? a ?a)

二、计算公式: 长方体公式:棱长和=(长+宽+高)×4 底面积(占地面积、横截面积、上面积)=长×宽 侧面积(左面、右面)=宽×高前(后)面积=长×高 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没盖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或=(长×宽+长×高+宽×高)×2-长×宽 体积(容积)=长×宽×高=底面积×高 正方体公式: 棱长和=棱长×12棱长=棱长和÷12 表面积=棱长×棱长×6(任意一个面积×6) 没盖的表面积=棱长×棱长×5 体积(容积)=棱长×棱长×棱长=底面积×棱长 三、体积单位换算: 高级单位化成低级单位乘进率 低级单位化成高级单位除以进率 进率: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000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知识点回顾 1、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⑴长方体有6个面,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长方体有8个顶点。 ⑵正方体有6个面,6个面的面积相等;正方体有12条棱,12条棱长度相等;正方体有8个顶点。 ⑶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面相交的线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长方体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它的长、宽、高。 ⑷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⑸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⑹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用字母表示S=2(a b+ah+bh)或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 用字母表示S=2a b+2ah+2bh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用字母表示S=6a2 ⑺解决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实际问题时,我们要注意有时只求长方体、正方体的4个面(如:烟囱、通风管等)或5个面。 本节内容 ⑻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这个容器的容积。 ⑼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cm3)、立方分米(dm3)、立方米(m3)。常用的容积单位有升(L)、毫升(ml)。 ⑽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 相邻体积单位的进率是1000。 ⑾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V=abh 长方体的长=体积÷宽÷高 ⑿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 a3 ⒀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V=sh 长方形的高=体积÷底面积 长方体的体积=横截面积×长 长方体的长=体积÷横截面积 ⒁长方体的棱长和=(长+宽+高)×4 C=4(a+b+h) 长方体的棱长和=长×4+宽×4+高×4 C=4a+4b+4h 长方体的高=棱长和÷4-长-宽 正方体的棱长和=棱长×12 C=12a 正方体的棱长=棱长和÷12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3)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抽象概括、归纳推理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人合作。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理解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的的推导过程,掌握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体积的知识,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掌握了一种计算机体积的方法,是什么方法? 生:数体积单位。 师:是的,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一个物体含有几个体积单位,那么它的体积就是多少,我们再一起来复习一下这种方法(出示

正方体教具)这是一个体积为1 cm3 的正方体,如果用4个这样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它的体积是多少? 生:4cm3 师:你是怎么算的? 生:只要计算它含有几个1 cm3 的体积单位这个长方体含有4个1 cm3体积单位,因此它的体积是4 cm3 师: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生:长:4cm,宽:1cm,高:1cm(板书:把数据填入表格) (二)探索新知 1、探索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①探索长方体体积与长、宽、高的关系 师:说得真好,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要计算电冰箱、电视包装箱等比较大的物体时,这种方法显然就行不通了,那有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首先我们先来研究长方体的体积与什么有关系。 师:还是刚才这个长方体,如果在它的右侧再加上一个1 cm3正方体(操作:加上一个正方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长、宽、高各是多少?

(完整版)《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课时数:1课时 教材简析: 着重引导学生利用认识长方体的已有经验,自主探索并归纳正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体会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正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棱长的含义; b、掌握正方体的基本特征,体会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联系与区别;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操作、验证、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及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图形学习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正方体与长方体的比较。 教学用具:多媒体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 昨天,我们学习了长方体。请大家回顾一下:长方体有哪些特征?

长方体 数量特征 面6个 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棱12条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顶点8个三条棱相交的点 2、口答:说出每个图形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3、设疑:第4个图形的长、宽、高相等,说明:这样的物体叫作正方体。大家想不想研究它?这节课我们要研究它的有关知识。(揭示课题:正方体的认识) 二、自主探究,概括特征 1、以小组为单位发学具。 2、以小组为单位研究手中的正方体。建议:用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量一量、比一比的方法来研究。 3、自主探究。让学生结合手中的实物进行探究,再让他们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 4、汇报交流 (1)让生结合实物说说面有什么特点?你是怎样验证的?从中明确:正方体的6个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2)让学生说说棱有什么特点?你是怎样验证的?从中明确:正方体的12

长方体正方体计算公式及练习

注:计算时,一定看清单位名称,单位不统一,一定要先换算统一后再计算。 一、长方体公式: 1、棱长总和: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 长+宽+高=长方体的棱长总和÷4 2、长方体表面积公式=(长×宽+长×高+宽×高)×2 S=(a×b+a×h+b×h) ×2 3、长方体无盖或粉刷房屋(或水池)的面积=(长×高+宽×高) ×2+长×宽 S=( a×h+b×h)×2+a×b 3. 计算长方体通气管或排水管面积=(长×宽+长×高)×2 S=(a×b+a×h)×2 4. 计算长方体贴四周商标或瓷砖的面积=(长×高+宽×高)×2 S=( a×h+b×h)×2 5.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V= a×b×h 6.长方体体积=底面积×高 V= s×h 7.底面积=长×宽 s= a×b 二、正方体公式: 1、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正方体的一条棱长=棱长总和÷12 2、正方体表面积公式=棱长×棱长×6 S= a×a×6 3、正方体无上盖面积=棱长×棱长×5 S= a×a×5 4、正方体贴四周商标=棱长×棱长×4 5、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S= a×a×4 V= a×a×a 6、正方体体积=底面积×高 V= s×h 三、体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3立方厘米 1 m3=1000 dm3 1 dm3=1000cm3 1升=1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 1 L=1 dm31mL=1cm3 1L=1000mL

四、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 五、长度单位换算: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 四周只有四个面、无盖只有五个面、占地面积指的是地面面积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计算公式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第三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 裴家营中心小学陈文辉 教学内容: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目标: 1、在理解了长正方体体积公式,能运用公式进行计算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求长正方体体积的其它计算公式。 2、进一步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1、计算长正方体体积的其它公式。 2、逆向思维的题可以用方程方法解。 教学难点: 几何知识与一般应用题的综合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如何计算长正方体的体积及字母公式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二、新授: 长方体或正方体底面的面积叫做底面积。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底面积怎样求呢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底面积底面积

所以长正方体的体积也可以这样来计算:长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V =sh 三、巩固练习: 1、长方体的底面积是24平方厘米,高是5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V=sh 24×5=120(立方厘米) 2、一根长方体木料,长5厘米,横截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这根木料的体积是多少 理解横截面积的含义,体会长方体不同放置,说法各不相同。 出示另一种计算方法:长方体体积=横截面积×长 3、家具厂订购500根方木,每根方木横截面的面积是24平方分米,长3米。这根木料一共是多少平方米 理解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要一致。但不可能相同。 5、练一练:用方程法。 (1)、一块长方体的木板,体积是90立方分米。这块木板的长是60分米,宽是3分米。这块木板的厚度是多少分米 (2)、一根长方体水泥柱,体积是1立方米,高是4米,它的底面积是多少(选择方法解答) 1、学校要修长50米,宽42米,的长方形操场。先铺10厘米的三合土,再铺5厘米的煤渣。需要三合土和煤渣各多少立方米 2、有一块棱长是10厘米的正方体钢坯,锻造成宽和高都是5厘米的长方体钢材,求长方体钢材的长。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的教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 学情分析:在本册教材的第二单元中,学生学习了长方体的认识及表面积的计算,学生对长方体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本单元的前两节,学习体积和容积,体积单位的认识,为学习长方体的体积打下了必要的知识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推导、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综合、归纳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1.复习: ①什么叫物体的体积? ②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③计量物体体积的方法? 2、引入课题:我们已经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那么怎样计算任意一个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会推导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2)记住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3)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2、课件出示一根长4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提问:怎样计算这个长方体的体积呢? (引导学生回答:把长方体切成一个个1立方厘米大的小正方体,看一共可以切成多少个,就能知道它的体积有多大。) 学生回答完后,教师演示切长方体的过程,指导学生观察。 (1每排摆4个棱长1厘米的小方块,摆3排,摆1层。 (2)想一想:摆成了什么形状?它的体积是多少?它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 (3)教师用课件出示摆图的过程,学生观察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 提问:每个小方块的体积是1立方厘米,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长、宽、高分别是多少?木块的个数怎么计算?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 小方块的总数=4×3×1=12(个) 它的体积=4×3×1=12(立方厘米) 3、长方体的高是3厘米,4厘米,5厘米时的体积分别是多少? 学生回答后,教师课件出示拼的过程。 观察回答问题:一排摆几个?摆几排?摆几层? 长方体体积是多少?长方体体积与每排个数、排数、层数有什么关系? 板书:长方体体积=每排个数×排数×层数 每排个数、排数、层数与长方体的长、宽、高的关系。 (每排个数相当于长;排数相当于宽;层数相当于高) 4、你认为长、宽、高与长方体的体积有没有关系?是什么关系? (长方体体积等于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个数,所含体积单位的个数正好等于长方体长、宽、高的乘积) 5、板书:总结出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长方体体积=长X宽X高如果用V 表示长方体的体积,用a、b、h分别表示长方体的长、宽、高。那么,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用字母怎样表示? 板书:V= abh 6、公式的应用. 想一想:求长方体的体积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出示例1:一个长方体,长7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①要求学生闭着眼睛想一想,这个长方体应该怎样算? ②课件显示这个长方体.

五年级数学教案《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教案《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重点正方体的特征及长、正方体的异同点。 教学用具①教师准备:教材第22页的正方体实物和一个长方体纸盒、投影仪。②学生准备:上节课做好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请大家拿出昨天做好的长方体,边观察边填写下表:(投影显示) 2、填好表后请回答:(投影显示) (1)什么叫做棱? (2)什么叫做顶点? (3)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这个长方体的什么? 以上是长方体的特征及有关知识,(拿出一个正方体)你知道它有什么特征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和研究正方体的特征,并板书课题。 二、探索实践

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正方体,小组合作学习。 (1)观察并回答: ①它们的形状都是什么体?(正方体) ②正方体还有一个名称你知道吗?(立方体) (2)小组讨论。 请同学们拿出你们准备好的正方体,观察和讨论一下正方体有什么特征。然后选一个代表说出你们观察讨论的结果,最后将学生的发言归纳在下表中。(投影出示) (3)用填空的形式小结。 正方体是由个的正方形围成的图形。正方体也有条棱,它们的长度。正方体也有个顶点。 (4)做第22页的做一做。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正方体展开图的硬纸片,动手将它折、贴成一个正方体,再量出它的棱长,并标出它的棱长。 2.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点。

首先将复习与新课的两张表合在一起如下图:(投影显示) \ (1)请你观察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看它们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根据学生的回答填完上表。 (2)想一想: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关系? 结论:正方体可以说成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它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用图表示。(投影显示) 长方体 正方体 三、课堂实践 1.练习五的第5题。 2.练习五的第6题。 3.练习五的第7题。先让学生口述出上下、左右、前后六个面的的长和宽,再让学生观察后归纳出相对的两个面的长和宽。 四、课堂小结

《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及反思

《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抽象概括、归纳推理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人合作。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理解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的的推导过程,掌握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体积的知识,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掌握了一种计算机体积的方法,是什么方法? 生:数体积单位。 师:是的,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一个物体含有几个体积单位,那么它的体积就是多少,我们再一起来复习一下这种方法(出示正方体教具)这是一个体积为1 cm3 的正方体,如果用4个这样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它的体积是多少? 生:4cm3 师:你是怎么算的?

生:只要计算它含有几个1 cm3 的体积单位这个长方体含有4个1 cm3体积单位,因此它的体积是4 cm3 师: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生:长:4cm,宽:1cm,高:1cm(板书:把数据填入表格) (二)探索新知 1、探索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①探索长方体体积与长、宽、高的关系 师:说得真好,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要计算电冰箱、电视包装箱等比较大的物体时,这种方法显然就行不通了,那有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首先我们先来研究长方体的体积与什么有关系。 师:还是刚才这个长方体,如果在它的右侧再加上一个1 cm3正方体(操作:加上一个正方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长、宽、高各是多少? 生:5 cm3,长:5cm,宽:1cm,高:1cm(板书:把数据填入表格)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一组数据,想一想长方体的体积与什么有关系? 生:与长方体的长有关系。

小学五年级数学 正方体的认识教案

正方体的认识教案 五年级数学教案 第二课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30页,练习五相关题目。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并掌握正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物和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正方体的特征。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点正方体的特征及长、正方体的异同点。 教学难点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学准备一个正方体实物和一个长方体纸盒、投影仪。上课前学生做好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请大家拿出昨天做好的长方体,边观察边填写下表:(投影显示) 形体 面棱顶点面的形状面积棱长 长方体 2、填好表后请回答:(投影显示) (1)什么叫做棱? (2)什么叫做顶点? (3)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这个长方体的什么? 以上是长方体的特征及有关知识,(拿出一个正方体)你知道它有什么特征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和研究正方体的特征,并板书课题。 ●二、探索实践 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正方体,小组合作学习。 (1)观察并回答: ①它们的形状都是什么体?(正方体) ②正方体还有一个名称你知道吗?(立方体) (2)小组讨论。 请同学们拿出你们准备好的正方体,观察和讨论一下正方体有什么特征。然后选一个代表说出你们观察讨论的结果,最后将学生的发言归纳在下表中。(投影出示)

长方体和正方体周长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大全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大全 周长: 长方形周长公式=(长+宽)X2 正方形周长公式=边长X4 直径=半径×2 半径=直径÷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或=圆周率×半径×2 面积: 长方形面积=长X宽 正方形面积公式=边长X边长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容积:容器若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 表面积:长方体或正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 正方体的表面积:S=6a×a(棱长×棱长×6) 正方体体积公式:V=a×a×a(棱长×棱长×棱长) 长方体的表面积:S=2×(ab+bc+ac)((长×宽+长×高+宽×高)×2) 长方体体积公式:长X宽X高 长方体棱长总和公式:(长+宽+高)X4 正方体体积:Va×b×c(长×宽×高) 正方体棱长总:棱长X12 圆柱体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 圆柱体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或S=2π*r*r+2π*r*h(2×π×半径×半径+2×π×半径×高)] 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或V=π *r*r*h(π×半径×半径×高)] 圆锥体积:V=S底×h÷3(底面积×高÷3) 正方体体积公式:棱长X棱长X棱长 通用体积公式:底面积X高 截面积X长

表面积的变化要会人折。 长方体或正方体被锯开后,一次会增加两个面;反之,两个相同,体或长方体拼在一起,一次 会减少两个面。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相同点和不同点要牢记。 平面图形 名称符号周长C和面积S 正方形 a—边长 C=4a S=a2 长方形 a和b-边长 C=2(a+b) S=ab 三角形 a,b,c-三边长 h-a边上的高 s-周长的一半 A,B,C-内角 其中s=(a+b+c)/2 S=ah/2 =ab/2·sinC =[s(s-a)(s-b)(s-c)]1/2 =a2sinBsinC/(2sinA) 四边形 d,D-对角线长 α-对角线夹角 S=dD/2·sinα 平行四边形 a,b-边长 h-a边的高 α-两边夹角 S=ah =absinα 菱形 a-边长 α-夹角 D-长对角线长 d-短对角线长 S=Dd/2 =a2sinα 梯形 a和b-上、下底长 h-高 m-中位线长 S=(a+b)h/2

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

复习三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 一、基本公式: 正方体表面积 = 棱长×棱长×6= 一个面的面积×6 正方体体积 = 棱长×棱长×棱长 长方体表面积 = (长×宽+长×高+宽×高)×2 长方体体积 = 长×宽×高 正方体、长方体都有12条棱、6个面。 正方体的棱长和=棱长×12 长方体的棱长和=(长+宽+高)×4 二、认识表面积和体积 做一个长12厘米,宽6厘米,高5厘米的长方体框架,至少需要铁丝多少厘米?在这个框架外糊一层纸,至少需多少平方厘米的纸,这个纸盒占空间多少立方厘米? 三、典型习题 1、用铁丝焊成图形/绣花边棱长 例题:用一根铁丝刚好焊成一个棱长8厘米的正方体框架,如果用这根铁丝焊成一个长10厘米,宽7厘米的长方体框架,它的高应该是多少厘米? 2、占地面积即底面的面积 例题:有一个长20米,宽15米,深5米的长方体游泳池,该游泳池占地面积有多大? 3、贴瓷砖/给墙壁粉刷面积,要注意是几个面,是否要减门窗等 例题:天天游泳池,长25米,宽10米,深1.6米,在游泳池的四周和池底砌瓷砖,如果瓷砖的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那么至少需要这种瓷砖多少块?

4 例题:一个带盖的长方体木箱,体积是0.576立方米,它的长是12分米,宽是8分米,做这样一个木箱至少要用木板多少平方米? 5、一物体放置入令一盛水容器体积不变,上升水的体积即该物体的体积 例题:有一个底面积是300平方厘米、高10厘米的长方体,里面盛有5厘米深的水。现在把一块石头浸没到水里,水面上升2厘米。这块石头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6、铁块熔铸成另一图形前后体积不变 例题:有一块棱长是80厘米的正方体的铁块,现在要把它溶铸成一个横截面积是20平方厘米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长是多少厘米? 7、切锯后截面积截a次,增加2a个截面,成为a+1段 例题:把长1.2米的长方体木料锯成3段,表面积增加48平方分米,原来木料的体积是多少? 解题的方法:1、判断是求体积、表面积、棱长、还是单个面的面积? 2、根据单位来帮助判断是面积还是体积,还是棱长;

长、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教案讲课教案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 教学设计 大兴五小 杨杰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几何初步认识知识教学中,应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应注重通过观察物体、认识方向、制作模型、设计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因此,在教学《长正方体的体积》时我注意充分利用和创造条件,让学生自主探索,亲身体验,丰富学生对形体的感知,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在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立体图形,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飞跃。本单元前几课时已经基本上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性质,学习了表面积的计算,掌握了体积的概念和常用的体积单位。这节课要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认识体积公式的来源,掌握公式的意义和用法。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是今后继续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 2、学情分析: 体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由学习平面图形扩展到学习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发展的一次逾越。课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体积和体积单位,对物体的体积有一个比较模糊的认知。在教学中,教师要着眼

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和创造条件,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利用互动多媒体课程,引导学生通过对物体、模型等的观察、测量、拼摆、画图、制作等活动,丰富学生对形体的感知,以培养学生的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概括能力。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和实践,使学生发现长方体体积与长、宽、高的关系,从而推出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 2、能根据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这个关系,推出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 3、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通过操作,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意义。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图等。 学具: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积木24块,相关体积计算的表格等。 四、教学过程: (一)、巧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老师今天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明明的妈妈过生日,他到蛋糕店发现有两种长方体规格蛋糕,他想送给妈妈,但不知道哪个大。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设计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设计者】郑州航空港区第十六小学王永胜 【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基于标准】 结合生活情景和实物认识长方体。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 教材首先呈现四幅情景图,图中分别有长城、高楼大厦、冰箱、柜子、电视机纸箱。这些情景都与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如,垒长城的砖是长方体,电视机纸箱是正方体等等。教材把这些物体都用红色箭头标示出来,由此引出长方体,让学生了解到长方体和正方体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教材通过例1,从身边实物开始观察,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实例中来观察认识长方体。在此基础上观察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使学生对长方体的面、棱、顶点有一些直观的认识。 教材通过例2,教师指导学生用小棒做长方体,认识到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为三组。 【基于对学情的分析】 1、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1)一年级初步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学生可以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的几何图形。 (2)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能简单归纳出几何图形的特征。 2、学生已有的活动经验: 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 3、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可能出现的困难: 学生空间观念较差,观察立体图形有困难。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2)通过操作比较,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3)在亲自动手操作过程中,让学生建立起空间观念,培养归纳总结能力。 【评价任务】

长方体和正方体_概念和公式归纳

《长方体和正方体》概念和公式归纳 、概念: 1、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在一个长方体 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2、正方体是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正方体也叫立方体)。正方体有12条棱, 它们的长度都相等,所有的面都完全相同。 3、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 的长、宽、高。 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的数目都一样,只是正方体的棱长都相等,正方体可以说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它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5、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和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计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规定:棱长是1cm的正方体,体积是1cm3. 棱长是1dm的正方体,体积是1dn3. 棱长是1m的正方体,体积是1n3. 7、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们的容积。 8、a3读作“ a的立方”表示3个a相乘,(即a ? a ? a) 9、至少用(8 )个小正方体能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10、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们的容积。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 11、计量液体的体积,如水、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也可以写成L和ml 。 12、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要从容器里面量长、宽, 13、计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可以用排水法。(水面上升的那部分水的体积就是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二、公式:

长方体公式: 棱长和=(长+宽+高)X 4 底面积(占地面积、、上面积)=长乂宽 左面、右面=宽乂咼前(后)面积=长乂咼 表面积=(长x宽+长X高+宽X高)X 2 没盖的表面积=长乂宽+ (长x高+宽X高)X 2 或=(长X宽+长X高+宽X高)X 2—长X宽 体积(容积)=长乂宽X高 长=体积*宽*高宽=体积*长*高高=体积*长*宽 体积(容积)=底面积X高 =横截面积X长 底面积=体积*高高=体积*底面积横截面积=体积*长长=体积*横截面积正方体公式: 棱长和=棱长X 12 棱长=棱长和* 12 表面积二棱长X棱长X 6 (任意一个面积X 6) 没盖的表面积二棱长X棱长X 5 体积(容积)=棱长X棱长X棱长=底面积X棱长 三、体积单位换算: 进率: 1L= 1000ml 1L=1dm 3 1ml=1 cm 3 1 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000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 1立方厘米二1毫升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蟠龙小学:高秀莲 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材第29页至30页的内容。 二、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在学习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掌握了体积的概念和常用的体积单位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第一次学习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学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计算,是学习体积单位进率的基础,更是学习容积的基础。同时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知识来源于实践,用于实践的道理,学习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从研究平面图形到研究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一次飞跃。对常见平面图形特征及其周长、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索,既为进一步探索长方体、正方体这样的立体图形的特征以及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奠定了知识基础,同时也积累了探索的经验,准备了研究的方法。通过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以数学的眼光观察、了解周围的世界,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同时也能为进一步学习其它立体图形打好基础。 三、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数学基础知识和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具备了一些基本的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技巧。大部分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发展的意识,对有挑战性的任务很感兴趣。这使得我们在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上除了关注数学的用处之外,也应当设法给学生经历做数学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在这些活动中表现自我、发展自我,从而感受到数学学习是很重要的活动,初步形成并学会数学地思考。此外,学生已经学过长方形等基本图形,对长方体、正方体有了认识与了解,因此对本节课的内容理解起来并不是难事,关键是如何利用他们对实践及探究活动的热情,让他们在活动中建立数学模型的数学发现的过程。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学具操作的基础上探究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并能应用体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探究过程。通过实验操作、讨论归纳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关概念与公式

第一部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1、长方体是由六个长方形,特殊情况下(由两个相对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正方体是由六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2、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长方体相对的2个面的面积相等,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正方体的6个面完全相同,12条棱长度都相等。正方体可以看成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3、长方体中最少有2个面完全相同,最多有4个面完全相同。长方体最少有4条棱长度相等,最多有8条棱长度相等。 4、计算长方体或正方体的棱长总和就用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4+宽×4+高×4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 =(长+宽+高)×4 长+宽+高=棱长总和÷4 长方体的长=棱长总和÷4 -(宽+高) 长方体的宽=棱长总和÷4-(长+高) 长方体的高=棱长总和÷4 -(长+宽)5、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正方体的棱长=棱长总和÷12 第二部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1、长方体和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们的表面积。 计算表面积也用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2、长方体上(下)面的面积=长×宽 长方体左(右)面的面积=宽×高长方体前(后)面的面积=长×高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 ×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正方体一个面的面积=正方体的表面积÷6

第三部分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和容积 1、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每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3、棱长1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用3根1米长的木条做成一个互成直角的架子,放在墙角,是1立方米。 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一个粉笔盒的体积接近1立方分米。 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一个手指尖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 4、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 abh 长方体的长= 长方体的体积÷宽÷高 长方体的宽=长方体的体积÷长÷高 长方体的高=长方体的体积÷长÷宽 正方体的体积= 棱长×棱长×棱长 V=a×a×a=a 5、长方体或正方体底面的面积叫做底面积。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 6、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a倍,棱长总和扩大a倍,表面积扩大a×a倍,体积扩大a× a× a倍。 7、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可以用排水法。 水中物体的体积(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容器的底面积×水面上升(或下降)的高度。 水面上升(或下降)的高度=水中物体的体积(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容器的底面积。 8、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它们的容积。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计量液体的体积,常用容积单位升或毫升,也可以写成L或ml。 1ml=1cmlL=1dm 1L=1000ml 9、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容积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是容积要从容器里面量出长、宽、高。物体的容积一般都小于物体的体积。只是,为了计算方便,我们把厚度忽略不计。

长方体体积计算练习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习题 1. 把一根长2米的长方体木料锯成1米长的两段,表面积增加了2平方分米,求这根木料原来的体积。 2. 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之和相等,已知长方体长、宽、高分别是6分米、4分米、2分米,求正方体体积。 3. 一段钢材长15分米,横截面面积是1.2平方分米。如果把它煅烧成一横截面面积是0.1平方分米的钢筋,求这根钢筋的长。 4. 将表面积分别为216平方厘米和384平方厘米的两个正方体铁块熔成一个长方体,已知这个长方体的长是13厘米,宽7厘米,求它的高。 5. 把8块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铁块熔成一个大正方体,这个大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6. 有一块棱长2分米的正方体铁块,现把它煅造成一根长方体,这长方体的截面是一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求它的长。 7. 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48立方厘米,并且长、宽、高是三个连续的偶数。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8. 把棱长分别为1厘米、2厘米、3厘米的三个正方体的面胶合在一起(两个正方体胶合时,较小正方体的一个面必须全部胶合在较大正方体的面上),所得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最大是多少? 9. 大正方体的棱长是小正方体棱长的2倍,大正方体的体积比小正方体的体积多21立方厘米,小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10. 长方体的表面积是52平方米,底面积是12平方米,宽是3米,求长方体的高。 11. 一个长40厘米、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如长增加5厘米,表面积增加80平方厘米,求原来长方体的表面积。 12. 有一个长方体,它的前面和上面的面积和是110平方厘米,且长、宽、高都是不同的质数,那么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13. 一个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把它的侧面展开后,正好是一个边长是8厘米的正方形。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立方厘米,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14. 一个长方体水池的长为10分米,宽5分米,高8分米,当这个长方体第二次出现正方形的面时水的体积是多少? 15. 用一段铁丝,正好做一个长7厘米、宽6厘米、高5厘米的长方体框架。如果用这段铁丝改做成一个正方体框架,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体积是多少? 16. 在一个长8分米,宽和高都是5分米的长方体的容器里装了一些水,水面高2分米,如果将这个容器竖起来,水面高多少分米? 17. 有一个长方体容器,长30厘米、宽20厘米、高10厘米,里面的水深6厘米。如果把这个容器盖紧,再朝左竖起来,里面的水深应该是多少厘米? 18. 一个长方体的底面是边长7厘米的正方形,它的侧面积是560平方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19. 一根长3米的长方体木块,截成4段后,表面积增加了0.48平方米,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0. 一个正方体的高增加2厘米后,表面积增加了48平方厘米,原来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分别是多少? 21. 将表面积为54平方厘米,96平方厘米,150平方厘米的三个铁质正方体熔成一个大正方体,求这个大正方体的体积。 22. 把一个底面为正方形且边长是3分米,高5分米的长方体石料加工成最大的正方体,

人教版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____年___月____日授课教师:_________ 课时:2课时 教学内容:P18-19例1例2,及做一做,练习五第1、2题。 学情分析: 学生对平面图形的认识已经有了清晰的网络,但对于立体图形来说,学生的认知仅仅保留在能辨认是长方体还是正方体的层面上,对长方体的构造和组成一无所知,所以,认识长方体的特征对于学生来说难度较大,特别是对面和棱长的认识更加难,往往对面的认识和棱长的计算学生非常困难,尤其是在已知棱长总和和一条长、一条宽求高的长度时更是困难,故此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让学生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在操作中认识面的特征,棱长的特征。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立体图形、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2.通过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继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形成勇于探索、善于合作交流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课件,长方体物品,长方体框架。 教学方法:观察、操作、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谈话引入,回忆以前学过哪些几何图形?它们都是什么图形?(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 2.投影出示教材第18页的主题图。提问:这些还是平面图形吗?(不是) 引导:这些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它们都是立体图形。 提问:在这些立体图形中有一种物体是长方体,谁能指出哪些是长方体? 3.举例: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长方体的物体?

揭题:长方体又具有什么特征呢?我们一起来认识长方体 二、新知学习 1.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1)请学生拿出长方体学具,摸一摸,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长方体有平平的面) 板书:面 (2)再请学生摸一摸长方体相邻两个面相交的地方有什么? 讲述:把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 板书:棱 (3)再请同学摸一摸三条棱相交的地方有什么?(一个点) 讲述:把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板书:顶点 (4)师生在长方体教具上指出面、棱、顶点。 学生依次说出名称。 2.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1)面的认识。 ①请学生拿出长方体学具,数一数,长方体一共有几个面?(6个面) 引导:按一定的顺序数(上下、左右、前后) 有几组相对的面?(3组)前--后,上--下,左--右。 ②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的6个面各是什么形状的? 板书: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教师分别出示这两种情况的教具。 ③引导学生进一步验证长方体相对的面的特征。 板书: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④请学生完整叙述长方体面的特征。 (2)棱的认识。 教师出示长方体框架教具,引导学生注意观察: ①长方体有几条棱? ②这些棱可分为几组?

《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古城二小王静艳 教学内容:《现代小学数学》第十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指导思想】 当前课程改革强调课程的实施要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重点。课堂教学的设计应依据《新课标》中所倡导的“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理论依据】 ⒈依据《新课标》理念: 义务阶段的学习学生应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针对“空间与图形”这部分内容,学生需要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掌握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⒉依据“体验式学习”理论 体验式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它注重为学习者提供真实或模拟的环境和活动,让学习者透过个人在实际活动中充分参与来获得个人的经验、感受、觉悟并进行交流和分享,然后通过反思再总结并提升为理论或成果,最后将理论或成果放到实践应用中去检验。由此可以概括,体验学习是一种充分体现主体性、过程性、交往性、反思性,个性化以及建构式特征的学习方式。 ⒊依据“研究性学习”理论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开放的现实生活情境中,通过亲身体验进行的解决问题的自觉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定和确定研究专题,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以特定的角度和途径让学生联系生活实例,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研究性学习”是重视实际问题解决,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 二、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属于空间与图形这一部分的重要教学内容,它们是最简单的几何体。学生在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将进一步了解简单几何体的基本特征,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在教学中,应注重使学生探索现实世界中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帮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的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