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活动:学打蝴蝶结

蒙氏活动:学打蝴蝶结
蒙氏活动:学打蝴蝶结

活动名称:蒙氏活动

活动内容:学打蝴蝶结

直接目的

1、学会系蝴蝶结。

2、发展手眼协调能力。

3、锻炼手部肌肉,尤其是二指。

间接目的

1、培养孩子独立穿衣的习惯。

2、秩序感的培养。

活动准备:衣饰框

活动过程:

一、走线

1、听音乐走线。

2、线上谈话:

二、学习工作:系蝴蝶结

1、教师介绍工作名称

2、教师示范工作

(1)把两襟合向中央,从上往下系蝴蝶结。

(2)用右手把左边带子拉向右边,用左手把右边的带子拉向左边。左边的带子与右边的带子成交叉状。

(3)右手把上边的带子从交叉点下方的孔洞中穿过,用左手接住,然后左右拉紧。

(4)再将左边的带子距打结处4~6厘米绕个圈,用拇指和食指牢牢捏住圈的底部。

(5)用右边的带子从后面绕个圈,用右手食指把带子从孔中塞进去,又形成一个圈。

(6)两手捏住圈,同时向两边拉,使其成形。

(7)用同样的方式系以下的蝴蝶结。

3、请个别幼儿操作。

4、收拾工作,评价。

“蒙氏”特色教学——走线活动

“蒙氏”特色教学——走线活动 与体育教学的结合 松溪拓智学校方毅松 走是人类的基本活动之一,比较单调、枯燥,正常的学生入学前亦会走,但是姿势不一定都很正确。教会特殊学生走的正确姿势动作,协调、自然、轻快而持久的走并不容易,走线就更不难了。因此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师必须重视学生走的内容教学。走线活动是“蒙氏”教学活动的一个特色,又是一个重要环节,能够训练特殊学生的均衡感、平衡感、动作的协调性、走路的姿势优雅,能够较好的稳定特殊学生的情绪,使学生尽快投入到工作状态。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完成走线活动,我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以提高学生走线活动的能力。 一、均衡性练习 均衡也就是动态平衡。最简单的一类平衡就是对称。即在走线过程中,让每个学生学会如何以意志力控制自己的速度,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踩到别人。当学生能尊重、体贴别人时正表现了其良善的人际关系。特殊学生均衡感相对较差,为了让学生能够均衡的进行走线活动,我尝试着用全日制小学体育教材的教法对特殊学生的均衡感进行练习,即: 1.先让学生原地踏步:(上下肢动作协调配合,姿势正确)学生可站成体操队形或成圆圈。教师先做正确示范,学会、体会动作,原地进行练习。

2.沿地上画的直线走、现场布置:在相距20-25米处画两条横线,横线上各画上若干个点,将两条横线对应点连接起来,学生排成横对走过来,到标志点返回。 3.看着前方目标走,场地布置:画一方阵,方正外约一米处个角插一根竿沿方阵外边走一圈回原处。 4.背后曲肘,夹体操棒(要求走时挺胸,平视前方)。 5.按节拍(拍手、听铃声、鼓声、音乐等)沿着各种图形(如:圆形、长方形、菱形等)做有韵律的走。 6.通过远足、参观、游览,发展学生走的能力,要求走得自然轻松,协调持久。 7.在蒙氏工作间的长方形走线线条上相距(70CM—80CM)距离(根据班级学生的脚长来定),用彩色的粘纸粘上若干个点。走线活动开始时,学生排成纵对站立于起点处,音乐开始,排头第一个学生出发,走到第二个点时,第二个学生出发,第二个学生走到第二个点时,第三个学生出发,以此类推。在走的过程中我适时提醒学生保持两点之间的距离。开始的时候允许学生低头看点,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慢慢的学生看点的次数减少了,到最后学生就可以完全不看地面上的点凭借自己的感觉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进行走线活动了。 二、身体平衡练习 小学生对于平衡练习的兴致与热爱,似乎是天性使然。我们常可以在乡间小道看到孩子沿着矮土墙上,摇臀扭臂的摆动前进;或者在公园里花圃边的枕木上,摇摇晃晃地踏着步;这时,地面上的一条白

蒙氏教案蒙氏走线优选稿

蒙氏教案蒙氏走线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活动名称: 走蒙氏线、卷工作毯(生活) 教具构成:蒙氏线、工作毯 教育目的: 直接目的:会正确的走线方法 间接目的:培养孩子平衡能力、协调能力 操作过程: (一)开始部分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项走线和卷工作毯的工作。 (二)教学部分 1、介绍蒙氏线:“小朋友看看,我们坐在了什么上面?”(黄线)“这个黄线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蒙氏线。”“我们上课时要坐在蒙氏线上, 我们上课之前要在线上面练习走路。” 2、介绍走线方法:“现在我们把脚放在蒙氏线上。”老师示范走线动作(双手叉腰脚尖对脚跟,逆时针地走) 3、放走线音乐:让孩子练习听音乐走线,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在线上走。 4、在走线同时脚下是脚尖对脚跟,双手可以叉腰、侧平举、前平举等。 5、结束时把音乐慢慢调小,直到没有声音,请小朋友安静的坐在蒙氏线上。

6、请小朋友们跟老师一起来做深呼吸,调整一下情绪。“现在请小朋友们把眼睛闭上,认真听有什么声音。”(大家一起来闭眼倾听,老师可有目的的发出声音,咳嗽声、敲门声等) 7、“小朋友们现在把眼睛睁开,说一说刚才都听到了哪些声音。”(让孩子自由回答) 8、老师轻轻起身走到工作毯架前,双手取出一块工作毯,两手虎口夹住工作毯,把工作毯垂直于地面拿到蒙氏线上。 9、双手四至在前,大指在后,前后交替把工作毯铺在地上。 10、铺好后老师到教具柜中取出姓名卡片,放在工作毯的左上角。 11、老师双手叉腰,从工作毯的右下角逆时针地绕工作毯走一周后跪在工作毯面前。 12、老师把工作毯双手四指在前,大指在后,前后交替把工作毯收好,放回到工作毯架上。 (三)结束部分我的工作做好了,小朋友可以尝试一下。 变化与延伸:手上持物走线,进行视觉的训练 适用年龄:3岁以上 错误控制:蒙氏线 吸引力:走线的过程 成果:孩子走线能稳定平衡

蒙氏教案-蒙氏走线

活动名称:? 走蒙氏线、卷工作毯(生活) 教具构成:蒙氏线、工作毯 教育目的: 直接目的:会正确的走线方法? ? ? ? ? 间接目的:培养孩子平衡能力、协调能力 操作过程: (一)开始部分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项走线和卷工作毯的工 作。? ? ? ? (二)教学部分? ? ? ? ? 1、介绍蒙氏线:“小朋友看看,我们坐在了什么上面?”(黄线)“这个黄线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蒙氏线。”“我们上课时要坐在蒙氏线上,我们上课之前要在线上面练习走路。” 2、介绍走线方法:“现在我们把脚放在蒙氏线上。”老师示范走线动作(双手叉腰脚尖对脚跟,逆时针地走)? 3、放走线音乐:让孩子练习听音乐走线,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在线上走。? 4、在走线同时脚下是脚尖对脚跟,双手可以叉腰、侧平举、前平举等。? 5、结束时把音乐慢慢调小,直到没有声音,请小朋友安静的坐在蒙氏线上。? 6、请小朋友们跟老师一起来做深呼吸,调整一下情绪。“现在请小朋友们把眼睛闭上,认真听有什么声音。”(大家一起来闭眼倾听,老师可有目的的发出声音,咳嗽声、敲门声等)? 7、“小朋友们现在把眼睛睁开,说一说刚才都听到了哪些声音。”(让孩子自由回答)? 8、老师轻轻起身走到工作毯架前,双手取出一块工作毯,两手虎口夹住工作毯,把工作毯垂直于地面拿到蒙氏线上。 9、双手四至在前,大指在后,前后交替把工作毯铺在地上。 10、铺好后老师到教具柜中取出姓名卡片,放在工作毯的左上角。 11、老师双手叉腰,从工作毯的右下角逆时针地绕工作毯走一周后跪在工作毯面前。 12、老师把工作毯双手四指在前,大指在后,前后交替把工作毯收好,放回到工作毯架上。? ? ? ? ? (三)结束部分我的工作做好了,小朋友可以尝试一下。 变化与延伸:手上持物走线,进行视觉的训练 适用年龄:3岁以上 错误控制:蒙氏线 吸引力:走线的过程 成? 果:孩子走线能稳定平衡 关键语言和动作:蒙氏线、双手叉腰脚尖对脚跟、双手四指在前,大指在后,前后交替

蒙氏教案-蒙氏走线

蒙氏教案-蒙氏走线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活动名称: 走蒙氏线、卷工作毯(生活) 教具构成:蒙氏线、工作毯 教育目的: 直接目的:会正确的走线方法 间接目的:培养孩子平衡能力、协调能力 操作过程: (一)开始部分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项走线和卷工作毯的工 作。 (二)教学部分 1、介绍蒙氏线:“小朋友看看,我们坐在了什么上面?”(黄线)“这个黄线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蒙氏线。”“我们上课时要坐在蒙氏线上,我们上课之前要在线上面练习走路。” 2、介绍走线方法:“现在我们把脚放在蒙氏线上。”老师示范走线动作 (双手叉腰脚尖对脚跟,逆时针地走) 3、放走线音乐:让孩子练习听音乐走线,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在线上走。 4、在走线同时脚下是脚尖对脚跟,双手可以叉腰、侧平举、前平举等。 5、结束时把音乐慢慢调小,直到没有声音,请小朋友安静的坐在蒙氏线 上。 6、请小朋友们跟老师一起来做深呼吸,调整一下情绪。“现在请小朋友们把眼睛闭上,认真听有什么声音。”(大家一起来闭眼倾听,老师可有目的的发出声音,咳嗽声、敲门声等) 7、“小朋友们现在把眼睛睁开,说一说刚才都听到了哪些声音。”(让孩子自由回答) 8、老师轻轻起身走到工作毯架前,双手取出一块工作毯,两手虎口夹住工作毯,把工作毯垂直于地面拿到蒙氏线上。 9、双手四至在前,大指在后,前后交替把工作毯铺在地上。 10、铺好后老师到教具柜中取出姓名卡片,放在工作毯的左上角。 11、老师双手叉腰,从工作毯的右下角逆时针地绕工作毯走一周后跪在工作毯面前。 12、老师把工作毯双手四指在前,大指在后,前后交替把工作毯收好,放回到工作毯架上。 (三)结束部分我的工作做好了,小朋友可以尝试一下。 变化与延伸:手上持物走线,进行视觉的训练 适用年龄:3岁以上 错误控制:蒙氏线 吸引力:走线的过程 成果:孩子走线能稳定平衡 关键语言和动作:蒙氏线、双手叉腰脚尖对脚跟、双手四指在前,大指在后,前后交替 2

蒙氏生活班教案-19-21个月教案-第五周教案

第五周课程 一、教学名称: 穿珠子 二、教学目标: 1、锻炼宝宝手眼的协调力,双手的配合能力。 2、培养宝宝的专注力。 三、教具构成: 1、小串珠盒 2、塑料筐1个 3、教具架摆放教具 穿珠子6-8份 锤盒3-4份 五指抓通心粉2份 塞球、拉线玩具各1份 四、教学过程: 1、课前两分钟接待宝宝及家长进入教室。 两位教师同时在门口迎接宝宝及家长,一位教师负责给家长发鞋套,另一位教师引导拖完鞋的宝宝及家长进入教室准备走线。 2、导入――走线 目的:帮助宝宝稳定情绪,更好地进入课程的学习。 训练宝宝良好的身体姿态。 (1)主课老师带领宝宝走线,走线过程中将走线目的讲给家长,请家长协助宝宝安静完成走线活动。 (2)配课老师协助维持课堂秩序,开、关走线音乐,同时接待晚到的宝宝。

(3)音乐渐停后,主课教师请宝宝及家长坐在线上准备看老师操作教具。 3、教师引导展示 (1)、主课教师双手取工作毯,将工作毯铺于宝宝对面的蒙氏线上,边铺边说:“铺工作毯。”(2)、取教具放于工作毯中间。(教师取教具时,要表现出对教具非常喜爱)。 (3)、教师双腿跪在工作毯边说出教具名称:“穿珠子。“把珠子取出依次排列于工作毯中上方,将穿绳取出拉直放于珠子下方,塑料筐放于工作毯右下方 (4)教师左手拿起绳子的一端,右手触摸一下绳子,感知它的长度再把绳子放下,右手三指捏(示意三指捏动作)一个小珠子,这时,左手拿绳子的一端和珠子的小孔对准,缓慢穿过,将绳子拉出,点点头,示意宝宝珠子串好了。依次穿好剩下的珠子。(5)、整理教具,把教具整齐放入塑料筐中,向家长讲述教学目的及家庭延伸方法。(6)、双手拿塑料筐将其送回原来的位置:“玩具不玩了要从哪拿的送回哪去。” (7)、卷工作毯,将工作毯放回工作毯架上。 变化延伸: 穿大小不同的珠子 家庭作业: 妈妈在宝宝对穿的动作有兴趣时敎宝宝练习串珠子 4、宝宝自由工作时间;教师进行个性化指导 (1)、主课教师收好工作毯后,单腿跪在工作毯架旁:“现在请宝宝自己来取工作毯。”(提示家长注意宝宝安全,不要发生碰撞。) (2)、配课教师协助取完工作毯的宝宝将工作毯整齐的铺在蒙氏线的两边上。 (3)、主课教师在教具架旁协助宝宝拿取教具。所有宝宝全部选完后,两位教师开始分工做个性化指导。 (4)、听音乐请宝宝将教具收回原处,一位教师:“音乐响了请宝宝把玩具收好从哪拿的送回哪去。”指导宝宝收玩具,另一位教师协助宝宝收工作毯。 (5)、主课教师:“收好工作毯的宝宝和妈妈一起坐到蒙氏线上和老师一起拍拍手。”引导宝宝坐回蒙氏线上,准备唱名活动。

蒙特梭利教学走线方法练习

蒙特梭利教学走线方法练习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步行练习和人类的手的操作、智能的发展有所关联。为了使幼儿获得平衡的行动发展目标,她设计了“线上步行练习”。线上步行练习虽然并不属于日常生活练习的四大类,但是意义同样重大,正如蒙台梭利所言:“儿童行走能力的发展是通过走路获得的,并不是仅仅等待这种能力的降生。”对儿童来说,学会走路是“第二次诞生”,是儿童真正离开母体的开始。但在迈出这第一步之后,儿童仍然需要经常的实践以取得平衡和稳健的步伐。 “线上步行练习”要求儿童把一脚的脚尖和另一脚的脚跟相接触,同时置于一线上;在这种状态下双脚交互前进时,是很容易失去平衡的。因此,线上练习可以促进孩子平衡与协调能力的发展。 线上步行练习方法 准备事项 1在活动室中心画内外两条椭圆形的同轴线:外圈与活动室墙边距离1.5~2m;外圈与内圈间距为30~40cm。. 2白线的宽度要适合幼儿的脚,以3~5cm为宜。 3线上不得放置桌椅玩具等,如果有,请幼儿协助搬走。 4可准备轻柔舒缓的慢节奏音乐。 在实际操作中,走线圈的规格应根据活动室面积的大小及幼儿人数的多少而做相应的调整。室内面积较大、幼儿人数较多时,走线圈的面积可相应大些,反之亦然。但要注意,内外圈的距离最好不要小于30cm,以免幼儿走线时相互影响。走线方法 1脚踩在线上,眼睛直视前方,两手自然下垂。 2慢慢地把一只脚摆在另一只脚的前方,后脚脚尖接着前脚脚跟,顺着线走,两脚交互前进。3如走不稳时,上肢可稍微提起以助身体平衡。稳住重心,一步一步前进。 4前后两人距离适中,不要太近,以免互相影响。 5可以加入慢节奏的音乐。 6开始走线时间为5~10分钟,以后可渐渐延长。 入园后,在进行个人工作之前,每个幼儿都应加入走线练习。当音乐停止后,请幼儿和老师一起坐在线上,可以进行统一的集体谈话或玩一两个集体游戏后,再开始个人自选工作。延伸与发展练习 当幼儿步行的能力基本熟练,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时,为了使幼儿在行走时增加注意力和锻炼更为复杂的平衡能力、自控力,可以附加一些物品,一次可增加一项(两三岁的幼儿暂不用附加物步行)。 例如: l头顶小沙袋,大小约8cm×8cm,重约100g。 2头顶小碗不落地。 3托盘中放几粒珠子,用两只手托着走,珠子不许落地。 4用一只手拿勺,勺中放着乒乓球,球不许落地。 5手中提一只铃铛不许碰撞发出声音等。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加,自控力、平衡力的稳定,可由易到难地选择附加物,以增加幼儿的兴趣,并不断地对其平衡力、自控力进行挑战。选择的附加物可以是:易倾斜的,易掉落的,易发出声响的,易泼洒的,易翻倒的,易破碎的物品。 线上集体游戏 在完成线上活动或完成个人安静操作教具的活动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在线上进行一些

蒙氏教案蒙氏走线

蒙氏教案蒙氏走线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活动名称:?走蒙氏线、卷工作毯(生活)教具构成:蒙氏线、工作毯 教育目的: 直接目的:会正确的走线方法? ? ? ? ? 间接目的:培养孩子平衡能力、协调能力 操作过程: (一)开始部分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项走线和卷工作毯的工作。? ? ? ? (二)教学部分? ? ? ? ? 1、介绍蒙氏线:“小朋友看看,我们坐在了什么上面?”(黄线)“这个黄线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蒙氏线。”“我们上课时要坐在蒙氏线上,我们上课之前要在线上面练习走路。” 2、介绍走线方法:“现在我们把脚放在蒙氏线上。”老师示范走线动作(双手叉腰脚尖对脚跟,逆时针地走)? 3、放走线音乐:让孩子练习听音乐走线,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在线上走。? 4、在走线同时脚下是脚尖对脚跟,双手可以叉腰、侧平举、前平举等。? 5、结束时把音乐慢慢调小,直到没有声音,请小朋友安静的坐在蒙氏线上。?

6、请小朋友们跟老师一起来做深呼吸,调整一下情绪。“现在请小朋友们把眼睛闭上,认真听有什么声音。”(大家一起来闭眼倾听,老师可有目的的发出声音,咳嗽声、敲门声等)? 7、“小朋友们现在把眼睛睁开,说一说刚才都听到了哪些声音。”(让孩子自由回答)? 8、老师轻轻起身走到工作毯架前,双手取出一块工作毯,两手虎口夹住工作毯,把工作毯垂直于地面拿到蒙氏线上。 9、双手四至在前,大指在后,前后交替把工作毯铺在地上。 10、铺好后老师到教具柜中取出姓名卡片,放在工作毯的左上角。 11、老师双手叉腰,从工作毯的右下角逆时针地绕工作毯走一周后跪在工作毯面前。 12、老师把工作毯双手四指在前,大指在后,前后交替把工作毯收好,放回到工作毯架上。? ? ? ? ? (三)结束部分我的工作做好了,小朋友可以尝试一下。 变化与延伸:手上持物走线,进行视觉的训练 适用年龄:3岁以上 错误控制:蒙氏线 吸引力:走线的过程 成? 果:孩子走线能稳定平衡 关键语言和动作:蒙氏线、双手叉腰脚尖对脚跟、双手四指在前,大指在后,前后交替

蒙氏三项式教案

蒙氏三项式教案 活动名称.:蒙氏感官—三项式 教具构成:漆红、蓝、黑三色的木制立方体及长方体共个,放在木箱里。木箱两侧面下边装铰链以便利打开。木箱盖漆上和箱内立体上面相同的颜色。还有,本教具可作为计算体积的三项式公式的代数教具来使用。教育直接目的:培养视觉对三次元的辩别能力。 教育间接目的:培养数学思考能力。操作方法:1、引导小朋友,介绍教具架上三项式的小立方箱子。 2、准备桌子,把教具慢慢地端到桌子上。 3、老师坐在小朋友右侧。 4、老师拿起箱盖,盖子表面向上,放在木箱旁边。指示小朋友从上 面往下看,箱中立体的表面和盖子上的摸样式相同的。、打开箱子两侧面,指出看到的侧面图形和箱盖左右旋转90度后的模样相同。 6、将立体一个一个取出。按上层、中层、下层分开放置。 7、将立体放回箱里,现放下层的立体,箱子角落先放进红色立方体,然后依次放红黑色长方体 放进去时立方体侧面的颜色应与箱盖图形摸样的一边相同。、上层依相同方法叠在下层下面。、放完后,再

与箱盖的图形摸样比较,以确定放得是否正确。每一个立体同方向相接的面,其颜色、大小均须相等。 10、小朋友练习。后在把教具放回原位。 适用年龄:3-5岁 活动与延伸:找出颜色、大小相同的立体排列之后,再和其余的立体作比较。错误控制:与箱盖的图样不同,或不能整齐的将立体放进箱中。 实验幼儿园专用 活动时间:2012年9月3日 活动名称:洗手 活动准备:洗手桌洗手液洗手盆水壶水桶擦手巾擦桌布 直接目的:学习独立及照顾自己。 间接目的:秩序感、清洁感及顺序感的培养。 适应年龄:2—4岁 操作过程: 一、线上活动: 1、音乐走线 2、线上游戏:“我有一双手“ 二、集体展示活动: 1、介绍工作邀请孩子: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项如何洗手的工作。

蒙氏数学物体对应教案

蒙氏数学物体对应教案

蒙氏数学物体对应教案 【篇一:幼儿园蒙氏数学教案】 篇一:第二学期小班蒙氏所有教案 2012学年第二学期祈福新邨幼儿园小班第1—2周日活动记录 年月日至年月日执教: 2012学年第二学期祈福新邨幼儿园小班第3-5周日活动记录 年月日至年月日执教: 2012学年第二学期祈福新邨幼儿园小班第6-7周日活动记录 年月日至年月日执教: 2012学年第二学期祈福新邨幼儿园小班第8周日活动记录 年月日至年月日执教: 篇二:中班蒙氏数学 中班蒙氏数学:数的守恒(5以内) 活动目标: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吹泡泡”;5辆玩具汽车。2学具准备:“吹泡泡”;塑料拼花1筐;白纸、铅笔。3.《操作册》第4册第25-26页。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走线,线上游戏:一二三四五。幼儿一边念儿歌(儿歌附后)一边走线。儿歌念完,幼儿要快速地找到4个同伴,5人一

组,摆出各种造型,教师扮演猎人,检查每组幼儿人数是否为5个,找错的或找不到5个的则要在圈中跳5下,或学小动物叫5声,原地转5圈等。 2. 集体活动。 ①感知5以内等量物品数量的守恒。 创设情境:动物王国一年一度的汽车拉力赛马上就要开始了.看,小汽车们陆续全场了.教师出示5辆玩具汽车,集体点数并说出总数。教师将5辆玩具汽车摆成不同的队形,每摆一次就请幼儿说说是什么队形,在数量上是否有变化。 小结:不论怎样摆,5辆车还是5辆车,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 ②操作学具,进一步感知5以内等量物品的数量守恒。 继续革命创设情境:小汽车整理好了队形,现在开始造型表演,我们用泡泡代表每辆汽车的停车位,帮它们排出各种不同的造型吧!幼儿拿出学具“吹泡泡”(只拿出一种颜色的泡泡),在工作毯上按大小分类后自由摆放,在操作中感受不论泡泡的大小、摆放位置怎样变化,数量总是不变的。 3. 游戏活动。 游戏“队形变变变”。请5名幼儿上前,教师飞飞告诉他们要站的队形,集体数5理(1-5或5-1),站好后请下面的幼儿说出幼儿这5名小朋友站的是什么队形,在人数上是否有变化。变换两至三次队形后,再轮流请其他最先说出队形的5名幼儿上前来重新玩游戏。` 小结:5个小朋友,不论怎么站还是5个。 4. 分组活动。 教师:还有很多物品都想来玩造型游戏,我们到各种不同的组里看看吧! 第一组:操作塑料拼花,每5片一组,拼不同造型。

蒙氏教案 蒙氏走线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活动名称: 走蒙氏线、卷工作毯(生活) 教具构成:蒙氏线、工作毯 教育目的: 直接目的:会正确的走线方法 间接目的:培养孩子平衡能力、协调能力 操作过程: (一)开始部分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项走线和卷工作毯的工作。 (二)教学部分 1、介绍蒙氏线:“小朋友看看,我们坐在了什么上面?”(黄线)“这个黄线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蒙氏线。”“我们上课时要坐在蒙氏线上,我们上课之前要在线上面练习走路。” 2、介绍走线方法:“现在我们把脚放在蒙氏线上。”老师示范走线动作(双手叉腰脚尖对脚跟,逆时针地走) 3、放走线音乐:让孩子练习听音乐走线,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在线上走。 4、在走线同时脚下是脚尖对脚跟,双手可以叉腰、侧平举、前平举等。 5、结束时把音乐慢慢调小,直到没有声音,请小朋友安静的坐在蒙氏线上。 6、请小朋友们跟老师一起来做深呼吸,调整一下情绪。“现在请小朋友们把眼睛闭上,认真听有什么声音。”(大家一起来闭眼倾听,老师可有目的的发出声音,咳嗽声、敲门声等) 7、“小朋友们现在把眼睛睁开,说一说刚才都听到了哪些声音。”(让孩子自由回答) 8、老师轻轻起身走到工作毯架前,双手取出一块工作毯,两手虎口夹住工作毯,把工作毯垂直于地面拿到蒙氏线上。 9、双手四至在前,大指在后,前后交替把工作毯铺在地上。 10、铺好后老师到教具柜中取出姓名卡片,放在工作毯的左上角。 11、老师双手叉腰,从工作毯的右下角逆时针地绕工作毯走一周后跪在工作毯面前。 12、老师把工作毯双手四指在前,大指在后,前后交替把工作毯收好,放回到工作毯架上。 (三)结束部分我的工作做好了,小朋友可以尝试一下。 变化与延伸:手上持物走线,进行视觉的训练 适用年龄:3岁以上 错误控制:蒙氏线 吸引力:走线的过程 成果:孩子走线能稳定平衡 关键语言和动作:蒙氏线、双手叉腰脚尖对脚跟、双手四指在前,大指在后,前后交替

蒙氏教案-蒙氏走线

活动名称: 走蒙氏线、卷工作毯(生活) 教具构成:蒙氏线、工作毯 教育目的: 直接目的:会正确的走线方法 间接目的:培养孩子平衡能力、协调能力 操作过程: (一)开始部分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项走线和卷工作毯的工作。 (二)教学部分 1、介绍蒙氏线:“小朋友看看,我们坐在了什么上面?”(黄线)“这个黄线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蒙氏线。”“我们上课时要坐在蒙氏线上,我们上课之前要在线上面练习走路。” 2、介绍走线方法:“现在我们把脚放在蒙氏线上。”老师示范走线动作(双手叉腰脚尖对脚跟,逆时针地走) 3、放走线音乐:让孩子练习听音乐走线,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在线上走。 4、在走线同时脚下是脚尖对脚跟,双手可以叉腰、侧平举、前平举等。 5、结束时把音乐慢慢调小,直到没有声音,请小朋友安静的坐在蒙氏线上。 6、请小朋友们跟老师一起来做深呼吸,调整一下情绪。“现在请小朋友们把眼睛闭上,认真听有什么声音。”(大家一起来闭眼倾听,老师可有目的的发出声音,咳嗽声、敲门声等) 7、“小朋友们现在把眼睛睁开,说一说刚才都听到了哪些声音。”(让孩子自由回答) 8、老师轻轻起身走到工作毯架前,双手取出一块工作毯,两手虎口夹住工作毯,把工作毯垂直于地面拿到蒙氏线上。 9、双手四至在前,大指在后,前后交替把工作毯铺在地上。 10、铺好后老师到教具柜中取出姓名卡片,放在工作毯的左上角。 11、老师双手叉腰,从工作毯的右下角逆时针地绕工作毯走一周后跪在工作毯面前。 12、老师把工作毯双手四指在前,大指在后,前后交替把工作毯收好,放回到工作毯架上。 (三)结束部分我的工作做好了,小朋友可以尝试一下。 变化与延伸:手上持物走线,进行视觉的训练 适用年龄:3岁以上 错误控制:蒙氏线 吸引力:走线的过程 成果:孩子走线能稳定平衡 关键语言和动作:蒙氏线、双手叉腰脚尖对脚跟、双手四指在前,大指在后,前后交替

幼儿园大班蒙氏教案:走线活动

工作名称:认识蒙氏教师、走线、工作毯取放、坐姿 工作准备:走线用的线、工作毯、椅子 直接目的:学习基本走路的方法、地毯的正确搬运,协调性。大肌肉运动、懂礼节、学习和他人交往。 间接目的:独立性和专注力,运动机能调整 操作过程: 1.教师自我介绍,并用三种打招呼的方式与幼儿打招呼: (1)双手交叠放与双腿前,双腿并拢,弯腰45度,说“你们好” (2)标准站立姿势,右手举起,打招呼

“你们好” (3)双腿并拢,弯腰45度,伸出右手作握手姿势“你好” 2.开始走线,放音乐,教师带领幼儿站到线上,距离适中。教师作出标准的姿势让幼儿模仿.双手掐腰,右脚先迈步子,脚尖对准脚跟。根据音乐节奏调整步伐。走线过程中换手部姿势:双臂侧平举、双手搭肩等。 3.走线结束开始取椅子,幼儿用右手侧身拿椅子,轻拿轻放。 4.教师讲解取工作毯的姿势,教师示范:手部姿势:四指在外大拇指插入毯心内拿起工作毯,横向拿毯。幼儿取毯时按顺序。 5.铺毯:幼儿走到两条控制线中间站好,将工作毯一端对其控制线平放在地,边铺便用双手整理。结束后到毯侧面站好。

6.取工作垫:幼儿按顺序从过道取工作垫,手部姿势:四指在外大拇在里,插到垫与垫的空隙内取垫,双臂自然垂直,走回位置铺垫。 吸引力:两只脚的交替运动、竖立搬运、直视对方脸 错误订正:离线、搬椅子时发出声音、地毯松开或落下、没有看 注意事项:幼儿姿势是否标准。 备注:幼儿首次接触蒙氏教育,对于新的事物幼儿抱有丰富的兴趣。 但是幼儿在走线的过程中很容易偏离线,弯腰低头看线。速度不一致,两名幼儿之间的间距掌握不好。幼儿铺毯时很容易急躁,将卷好的工作毯一下就打开铺好。没有秩序性,在以后的课中需要训练幼儿的耐性和秩序性。养成做事有条理的习惯。

蒙氏三项式教案

精品文档 蒙氏三项式教案 活动名称. :蒙氏感官—三项式教具构成:漆红、蓝、黑三色的木制立方体及长方体共个,放在木箱里。木箱两侧面下边装铰链以便利打开。木箱盖漆上和箱内立体上面相同的颜色。还有,本教具可作为计算体积的三项式公式的代数教具来使用。教育直接目的:培养视觉对三次元的辩别能力。 教育间接目的:培养数学思考能力。操作方法:1、引导小朋友,介绍教具架上三项式的小立方箱子。 2、准备桌子,把教具慢慢地端到桌子上。 3、老师坐在小朋友右侧。 4、老师拿起箱盖,盖子表面向上,放在木箱旁边。指示小朋友从上 面往下看,箱中立体的表面和盖子上的摸样式相同的。、打开箱子两侧面,指出看到的侧面图形和箱盖左右旋转90 度后的模样相同。 6 、将立体一个一个取出。按上层、中层、下层分开放置。 7 、将立体放回箱里,现放下层的立体,箱子角落先放进红色立方体,然后依次放红黑色长方体 放进去时立方体侧面的颜色应与箱盖图形摸样的一边相同。、上层依相同方法叠在下层下面。、放完后,再

与箱盖的图形摸样比较,以确定放得是否正确。每一个立体同方向相接的面,其颜色、大小均须相等。 10 、小朋友练习。后在把教具放回原位。适用年龄:3-5 岁活动与延伸:找出颜色、大小相同的立体排列之后,再和其余的立体作比较。错误控制:与箱盖的图样不同,或不能整齐的将立体放进箱中。 实验幼儿园专用 活动时间:2012 年9月3日 活动名称:洗手活动准备:洗手桌洗手液洗手盆水壶水桶擦手巾擦桌布 直接目的:学习独立及照顾自己。间接目的:秩序 感、清洁感及顺序感的培养。适应年龄:2—4 岁 操作过程: 一、线上活动: 1、音乐走线 2、线上游戏:“我有一双手“ 二、集体展示活动: 1、介绍工作邀请孩子: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项如何洗手的工作。 2、工作展示: 1) 2)

蒙氏活动:走线、工作毯的使用

活动准备:工作毯 教育目的: 直接:会使用工作毯。 间接:培养专注力。 活动过程: 1 走线 (1)配班教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走线。 (2)如果是初次接触蒙氏线的小朋友,教师要介绍其名称,并简单展示。方法:五指并拢指向蒙氏线,“这是蒙氏线。”并站在线上,开始慢慢地走,走得时候前脚跟挨着后脚尖,注意不要掉到线下面。 (3)站在线上双手叉腰,用温和的语气介绍工作规则:听到音乐的时候开始走,不能掉到线下,掉到线下的小朋友要从原地站到线上重新开始走。 (4)配班教师辅导,随着音乐慢慢减弱停止,走线也停止,老师请幼儿取自己的小垫子坐在线上。 2 教师展示 (1)问好,并互相认识,进行自我介绍。 (2)“今天老师带小朋友们做一个工作。”教师引领小朋友们走到工作毯架前介绍:这是工作毯。我们从这里拿工作毯,还要放回到这里。 (3)示范工作毯的拿法:双手的四指并拢,和拇指分开,左手在下,右手在上抓握工作毯的中间部分,竖着拿起,与身体隔一拳的距离。将毯竖直拿出,垂直放入地毯架,不要使地毯散开。 (4)请小朋友们坐到蒙氏线上,教师轻轻地取一块工作毯,走到蒙氏线前停下,跪姿,将毯放倒,一只手压住工作毯的一边,另一只手灵活的将毯打开。介绍说“我们很多工作要在工作毯上进行。” (5)指出地板上的红色标记,把工作毯的一角与之对齐。从上到下将工作毯抚平。(6)卷工作毯。将工作毯顺时针转过来,使短边对着自己,慢慢把工作毯卷好。邀请小朋友把工作毯放回毯架。 (7)请小朋友们尝试。 错误订正:工作毯不散开。 3 自由工作 请小朋友们轻轻地取一块工作毯,找个小标记,对齐放好工作毯。 请小朋友们在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喜欢的教具,轻轻放到工作毯上。 小朋友们自由工作,教师做个性化指导,并做好观察记录。主要观察小朋友的专注情况及原因。

幼儿园大班蒙氏教案走线活动

幼儿园大班蒙氏教案走线活动 工作名称:认识蒙氏教师、走线、工作毯取放、坐姿工作准备:走线用的线、工作毯、椅子 直接目的:学习基本走路的方法、地毯的正确搬运,协调性。大肌肉运动、懂礼节、学习和他人交往。 间接目的:独立性和专注力,运动机能调整 操作过程: 1.教师自我介绍,并用三种打招呼的方式与幼儿打招呼: (1)双手交叠放与双腿前,双腿并拢,弯腰45度,说“你们好” (2)标准站立姿势,右手举起,打招呼“你们好” (3)双腿并拢,弯腰45度,伸出右手作握手姿势“你好” 2.开始走线,放音乐,教师带领幼儿站到线上,距离适中。教师作出标准的姿势让幼儿模仿.双手掐腰,右脚先迈步子,脚尖对准脚跟。根据音乐节奏调整步伐。走线过程中换手部姿势:双臂侧平举、双手搭肩等。

3.走线结束开始取椅子,幼儿用右手侧身拿椅子,轻拿轻放。 4.教师讲解取工作毯的姿势,教师示范:手部姿势:四指在外大拇指插入毯心内拿起工作毯,横向拿毯。幼儿取毯时按顺序。 5.铺毯:幼儿走到两条控制线中间站好,将工作毯一端对其控制线平放在地,边铺便用双手整理。结束后到毯侧面站好。 6.取工作垫:幼儿按顺序从过道取工作垫,手部姿势:四指在外大拇在里,插到垫与垫的空隙内取垫,双臂自然垂直,走回位置铺垫。 吸引力:两只脚的交替运动、竖立搬运、直视对方脸 错误订正:离线、搬椅子时发出声音、地毯松开或落下、没有看 注意事项:幼儿姿势是否标准。 备注:幼儿首次接触蒙氏教育,对于新的事物幼儿抱有丰富的兴趣。 但是幼儿在走线的过程中很容易偏离线,弯腰低头看线。速度不一致,两名幼儿之间的间距掌握不好。幼儿铺毯时

很容易急躁,将卷好的工作毯一下就打开铺好。没有秩序性,在以后的课中需要训练幼儿的耐性和秩序性。养成做事有条理的习惯。

蒙氏感官教案温觉板

蒙氏感官教案 吴莉教学对象:3-5岁幼儿 教学日期:2012年12月12日 教学目标: 1、培养触觉的敏感度。 2、感受温度间的差异。 3、认识物品可传导不同的温度。 4、培养配对的概念。 5、认识各种质地不同的材料。 走线 音乐名称:《秋日私语》 走线方式:小朋友们好,欢迎大家来到琪琪蒙氏课堂,我是吴老师。我是谁呀?(吴老师)请小朋友们看看你们的脚下,有一条红色的线,它叫“蒙氏线”。跟老师一起说一遍:“蒙氏线”。(好的,说的很好)以后我们每天都会在蒙氏线上活动活动。 现在就请小朋友站在老师的身后,我们要开始走线了。把手伸平,调整前后的距离,两个小朋友之间不要离得太近,也不要太远。现在我们把手打开,保持身体平衡,(走得真不错),像小飞机一样……下面呀,我们把小手放在放在腰上,抬头,挺胸,好神气的小士兵呀。.好的,小朋友们走得非常不错。 听一听,音乐的声音慢慢变小了,我们的走线结束了,请小朋友们按顺序坐下来吧。 静寂游戏 活动准备:小白下楼梯 活动过程:小白小白上楼梯,打开电视机,拔出小天线,电视不好看,关上电视机。小白小白下楼梯,来到肯德基,汉堡呀汉堡,薯条呀薯条,可乐呀可乐,咕噜咕噜吃饱了! 教具示范

教具名称:温觉板 教学准备:一个木箱内装有:大理石、木板、毛毡板、钢板各一对,眼罩一个。 教学过程: 1、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温觉板。 工作要在工作毯上进行,取工作毯,铺工作毯,整理工作毯,取教具。 用托盘装教具,向学生介绍,这是“温觉板”。跟老师一起说一遍:“温觉板”。 取一块毛毡,以整个手掌触摸后说:“这是毛毡,摸起来暖暖的。请你来摸一摸!”请幼儿触摸后放在工作毯上。 取一块钢板触摸后说:“这是钢板,摸起来凉凉的。”请幼儿触摸。 取一块木板触摸后说:“这是木板,摸起来比较暖的。”请幼儿触摸。 取一块大理石触摸后说:“这是大理石,摸起来比较凉的。”请幼儿触摸。 下面老师要考考小朋友,请小朋友摸摸看,这是什么,摸起来是什么感觉(触摸毛毡和钢板,教师在幼儿操作时注意语言指导,如:“这是钢板,摸起来凉凉的。”)小朋友们真不错,一下就分出来了,那我们再来看看这两个(请幼儿触摸木板和大理石,并说如“这是木板,摸起来比较暖。”) 刚才小朋友的记忆力都很不错,都能分辨我们的教具,你把现在老师要看看我们的小朋友的反应能力了,请告诉我哪个是钢板?(幼儿指出钢板,并说“这是钢板,摸起来凉凉的。”以下同上)好,请告诉老师这是什么? 现在老师要加大难度了哦!请带上眼罩,我们要看是了。请摸一摸这是什么,感觉怎么样?(这是钢板,摸起来凉凉的。教师将其配对,其他三个教具同上。)好了,请你摘下眼罩,检查一下是否正确。 自由操作 我的工作做完了,我把它放回教具柜,如果你喜欢这项工作,请自己去取。 收教具,送教具。(东西哪里拿的,放回哪里去) 整理工作毯,送工作毯。 接下来,是小朋友们自由操作的时间,你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教具进行操作。先到这边来领取工作毯,然后去教具柜前选取教具。 课程回顾

蒙氏数学教案大班

蒙氏数学教案大班 【篇一:大班下学期蒙氏数学教案:圆柱体】 蒙氏数学:圆柱体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圆柱体的外形特征。 2、会辨认圆柱体的物体,能从周围环境中找出相似的物体。 1、发展观察能力和辨别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圆柱体的积木若干; 2、操作册:第6册p53.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1)师幼互相问候。 (2)走线,线上游戏:摸摸**快回来。圆圈中摆放若干大砖块、大积木、易拉罐。幼儿听音乐在圆圈周围自由走动。 2、集体活动。 (1)复习长方体、正方体、球体等,感知圆柱体。 请一名幼儿把双手伸到相中选中一个几何体,摸一摸、想一想,充分感知后大声地向其他幼儿描述魔道的东西是什么样的。 (2)认识圆柱体。

游戏继续进行,当幼儿摸到圆柱体,经过描述后,其他幼儿不能准确猜出是什么几何体时,教师举起圆柱体,告诉幼儿:这种形体叫圆柱体。 请幼儿在教室里找出和圆柱体的积木相同形体的物品,通过自有触摸和摆弄,感知圆柱体的外形特征。 (3)请幼儿试着滚动圆柱体和球体,观察它们在滚动的时候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不一样。并尝试从写披上向下滚,看看谁滚得快、滚得远。 3、完成操作册。 (1)教师示范、讲解操作册习题。 (2)分发幼儿操作册,教师巡回指导幼儿进行。 (3)教师批改幼儿操作册,错误的地方督促幼儿订正。 4、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指导幼儿参观学习同伴的活动成果,收拾操作材料。 【篇二:幼儿园蒙氏数学教案】 篇一:第二学期小班蒙氏所有教案 2012学年第二学期祈福新邨幼儿园小班第 1—2周日活动记录 年月日至年月日执教: 2012学年第二学期祈福新邨幼儿园小班第 3-5周日活动记录 年月日至年月日执教: 2012学年第二学期祈福新邨幼儿园小班第 6-7周日活动记录 年月日至年月日执教:

小班蒙氏日常生活教案

篇一:第二学期小班蒙氏所有教案 2012学年第二学期祈福新邨幼儿园小班第 1—2周日活动记录 年月日至年月日执教: 2012学年第二学期祈福新邨幼儿园小班第 3-5周日活动记录 年月日至年月日执教: 2012学年第二学期祈福新邨幼儿园小班第 6-7周日活动记录 年月日至年月日执教: 2012学年第二学期祈福新邨幼儿园小班第 8周日活动记录 年月日至年月日执教: 篇二:蒙氏日常生活教学进度 日常生活教学进度 小班: 一、教室常规 1.走线:目的:稳定情绪,集中注意力,身体平衡能力。 1 (1)徒手走:教孩子听着音乐走,保持距离,跟教师或同伴变换动作(学会观察) 可变换音乐的速度或手部动作,学会自然走,熟悉后增加难度。 (2)持物走:(由易到难,既增加难度,根据孩子的能力给予不同的指导) 托物走,易倾斜的物品——旗;易摇晃的物品——铃铛、串珠;易掉落的物品——大匙端球 2.寂静游戏:目的:听力,注意力的训练。 听力练习,听的记忆力训练、顺序性训练、差异性训练 3.铺工作毯:强化正确使用工作毯的方法铺、卷、搬、绕工作毯走、使用规则(可在各区域入口处放工作毯)

4.拿取教具的方法:(老师应去重点培养的,是在建立秩序感,同样也要强化收工作) (1)正确掌握教具的方法 (2)正确拿托盘的方法 (3)正确辨别标志符号 5.认识物品: (1)认识班级中的物品 (2)认识自己物品的位置(小班可以贴小贴纸,中班开始用名字号次等) 6.正确使用危险品 (1)使用西餐刀(做一个刀套) 2 (2)使用剪刀(老师要注意:?让幼儿会拿?老师要妥善保管) 二、大肌肉动作练习 1、基本动作:(走:学会自然站立、跑、双脚跳;双手双膝着地爬;拍球;滚拍) 2、学会基本体操(略) 三、小肌肉动作练习 1.五指抓: 大颗粒?中颗粒?(下学期)增加小颗粒 在准备材料时,可让孩子区别颜色、大小、材质等。 例:往盛手抽纸的盒子里抓球 2.三指抓: (1)融入分类的概念,按材质、大小、颜色的分类 (2)练习点数,可以增加数量; (3)配对练习,相同物、相似物的配对

蒙氏数学-1-第一册-教案

蒙氏数学-1-第一册-教案

活动名称:颜色配对 活动目标 1.认识红、黄、蓝三原色,能通过辨认将相同颜色的物体进行配对。 2.在游戏中体验两物体间的色彩关系,发展观察、辨别能力,培养良好的操作习惯。 3.乐意参加游戏活动,体验游戏与操作的乐趣。 活动重点 认识红、黄、蓝三原色,能将相同颜色的物体进行配对。 活动难点 在游戏中体验两物体间的色彩关系。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能说出1-2种生活中常见的颜色。 2.物质准备 (1)教具:“色板”,磁性黑板一块,红、黄、蓝三色标识卡,红、黄、蓝皱纹纸大花各一朵,歌曲《找朋友》,钢琴曲《化蝶》,红、黄、蓝皱纹纸剪成的彩条,红、黄、蓝三色蝴蝶图片若干张。 (2)学具:“色板”,白色图画纸每人三张,红、黄、蓝色广告色三盘,水

(2)颜色配对。 ①教师出示红、黄、蓝色板各一块放在黑板上,请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颜色。 师:“红色、黄色、蓝色说它们太孤单了,想找一个好朋友。我们帮它们找个好朋友吧!”出示三种颜色的另一块色板,请幼儿将它们对应排放在磁性黑板上原有三种颜色色板的旁边,让幼儿感受相同颜色的配对。 ②幼儿集体操作学具“色板”,进行颜色配对活动,教师巡回指导幼儿。 3.分组活动 第一组:印色。给幼儿提供三张白色图画纸和三盘广告色(红、黄、蓝),幼儿根据教师手中的色彩标识卡在白纸上用手蘸广告颜料进行拓印。 第二组:操作学具“色板”。将相同颜色的两块色板放在一起,并说出每块色板的颜色名称。 第三组:“彩蝶纷飞”涂色活动。将涂有半边颜色的蝴蝶图片发给幼儿,请幼儿将蝴蝶的另一半涂上相同的颜色。 4.游戏活动 (1)音乐游戏“找朋友”。 教师带领幼儿在《找朋友》的音乐声中进行游戏。音乐停止,请佩戴相同色蝴蝶图片的幼儿手拉手站在一起。师:“为什么你们是好朋友呢?”引导幼儿说出是根据颜色来选择的。游戏反复进行两次。 (2)游戏“彩色的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