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代码:100209,授医学学位)

一、培养目标

1.掌握护理专业较坚实的基础理论和较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进行专业阅读和初步写作;

2.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具备一定的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的能力;

3.可胜任本学科及相近学科的教学、工程技术工作以及相关的科技管理工作。二、主要研究方向

1.护理教育

2.临床护理

3.社区护理

4.护理管理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为3年。

四、学分要求与分配

总学分要求≥36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要求≥24学分,研究环节要求≥12学分,具体学分分配如下表: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六、研究环节与学位论文

执行学校有关规定。

企业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浙江理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企业管理(120202) 本学科2005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依托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会计系和企业管理研究所、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拥有一支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包括教授8名,副教授10名,其中博士10名,其中,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员2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名。先后承担和完成60多项纵向与横向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及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省科技攻关项目和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等一批重要课题。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社科成果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2项,省教育厅奖多项。本学科在浙江省有较大的影响,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管理学基础理论,具备较高的企业管理理论水平、比较全面的专业素养、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高层次企业管理人才。要求能创造性地研究和解决与本学科有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能独立地承担和组织管理、教学与科研工作,熟练掌握至少一门外语。 二、主要研究方向 根据培养应用型、开拓型、创新型的复合型人才的需要,结合学术带头人深厚的科研基础与相关成果,本着学术梯队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以体现企业管理学科的优势与培养特点。企业管理专业设7个研究方向: 1、价值评估与决策技术。研究现代企业价值评估理论、无形资产评估、现代决策理论、项目管理、决策方法以及知识管理中的基本理论与实践等。

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篇一: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根据《关于公布的通知》(西交研[20XX]59号)文件精神,即日起开始启动我校20XX年“优秀博士生培养计划”,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优秀博士生培养计划,旨在提高我校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鼓励高年级优秀博士生继续安心于科学研究,力争在学位论文研究方向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 2.申报条件: (1)申请人必须是我校在读博士生,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严谨认真的科研作风。 (2)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在本门学科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和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在读博士期间学位课成绩优良,学位论文开题并已经做出了较高水平的学术成果;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和良好的发展潜质,愿意继续深入开展科学研究,扩大已有成果。

(3)身心健康,年龄在40周岁以下、博士入学时间满3年且攻博身份为国家统招统分。 (4)已公开发表了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理工医类申请人应已在最有学术影响力的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上至少发表2篇论文,或已在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上至少发表4篇论文;经管人文类申请人应已在SCI/SSCI/AHCI源刊至少发表2篇论文,或已在所属学科权威期刊上至少发表4篇论文。 3.优秀博士生培养计划每年申报一次,全校选拔名额20名左右,本次不具体分配各学院推荐名额。请在读博士生积极申报,于20XX年10月26日(周一)前将申报材料报送至研究生院学位办。 需报送的电子版材料为:《西安交通大学“优秀博士生培养计划”申请表》 需报送的书面材料为: (1)《西安交通大学“优秀博士生培养计划”申请表》

护理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护理学专业培养方案 (四年制本科) 一、培养目标 护理学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较系统地掌握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临床护理、护理教学、护理研究、护理管理的基本能力,具备创新精神、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我发展的潜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视野宽、基础厚、能力强,能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从事护理和预防保健工作的专业人才。 二、培养规格要求 (一)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要求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责任感、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热爱卫生事业,自强不息、诚实守信、勇于探索、团结协作;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为医学事业发展和人民健康服务而献身的精神。

(二)知识能力 具有较宽厚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坚实的基础医学理论,一定的预防医学知识和能力,系统的护理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理论和技能;基本掌握急、难重症疾病护理的基本原则;具有从事护理教学、护理科研、护理管理的基本能力和较强的自学能力;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籍,具有日常的听说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三)人文素质 具有较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自然科学基础,了解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养成较好的文化修养、优良的道德情操,行为端庄、举止文明;树立正确的医学伦理观。 (四)身心素质要求 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锻炼合格标准,人格健全,意志坚定,有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与社会和环境发展变化相协调,具有较强的情绪自控能力,具有健康的体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护理综合》考试科目及参考大纲

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护理综合考试科目及参考大纲 概述 一、护理综合考试科目包括: 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及外科护理学。 二、考试比例: 护理学基础占30%(其中护理学导论占10%,基础护理学占20%)、内科护理学占40%、外科护理学占30%。 三、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占60%,180分,每题1.5分,120道题,其中护理学基础36道、内科护理学48道、外科护理学36道) 多项选择题(占20%,60分,每题2分,30道题,其中护理学基础9道、内科护理学12道、外科护理学9道) 问答题(病例分析)(占20%, 60分,每题20分,3道题,护理学基础1道、内科护理学1道、外科护理学1道) 总分300分。 四、考试时间: 3小时。 五、参考教材: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最新版的本科教材《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及《外科护理学》。 备注:复试时各学校可根据考生报考的方向重点考核各相关的专科领域,如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社区护理学等。

护理学基础 一、考查目标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包括两部分内容:护理学导论与基础护理学。护理学导论考核内容包括护理学基本概念、常用相关理论、护理程序、常用护理理论、护患关系与沟通等;基础护理学主要考核的内容包括满足患者基本需要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二、考试内容 (一)护理学导论 1.护理学基本概念 (1)人、环境、健康、护理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2)整体护理的概念 (3)专业护士的角色 2.护理程序 (1)护理程序的概念、步骤 (2)护理诊断的定义、分类、陈述方式 (3)护理目标的陈述方式 3.护患关系与沟通 (1)沟通的概念、要素 (2)常用的沟通技巧 (3)不恰当的沟通方式 4.护理学相关理论 (1)一般系统论 (2)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 (3)成长与发展的理论 (4)应激与适应 5.护理理论 (1)Orem自理理论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概况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是医学、管理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按国务院学位办确定的学科分类,是“公共管理”一级学科所属的二级学科。 我国的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创建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近30年的发展,目前可谓枝繁叶茂、欣欣向荣。一方面,不断有新的交叉学科如卫生经济学(Health economics)、卫生法学(Health and law)、医疗保险学(Medical insurance)等加盟,使得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特别是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的联系更加紧密和广泛;另一方面,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两门主干三级学科也不断产生新的分支学科,如社会行为与健康(Social behavior and health)、医院管理(Hospital management)、医学教育管理(Medical education management)、卫生人力资源管理(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n health care)、卫生政策与卫生体系科学(Health policy and system sciences)等,大大推动了本学科的深入发展。 社会医学与卫生管理致力于揭示健康与疾病的社会属性,分析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双向影响,概括和总结卫生事业的发展规律;通过实证研究,为各级政府部门的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通过社区实践,发展符合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社会卫生措施。本学科培养的人才除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外,大多在卫生事业管理、疾病预防与控制和健康管理与促进等岗位上工作,将所学应用于实践,以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中南大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始建于1985年,目前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几个博士学位授予点之一。该学科的社会行为与健康研究方向是国家重点学科“精神病与精神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社会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领域具有综合素质较高、知识面较广、科研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较强的高级专门人才。根据博士学位申请者的背景、课程学习情况和毕业研究论文领域,按国家规定可授予医学博士或管理学博士学位。 本学科要求学生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具有献身科学的强烈事业心和创新精神,具有严谨的科研作风,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能力;具有坚实、宽广的知识面,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数据分析技术,能够深入农村与城市社区,开展社区卫生和卫生事业管理实践工作;具有本学科领域独立从事创造性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创造性地提出新的观点、新的理论和新的方法,以分析和解决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领域中存在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要求博士学位论文具有突出的创新性,获得创

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辽宁省辽阳中医药学校赵丽荣 一、专业定位 (一)市场需求分析 本专业学生的职业范围主要涉及各级各类医院、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农村乡镇卫生院和卫生防疫机构。 (二)职业范围及职业岗位 具体从事的就业岗位如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健康保健 (三)岗位(群)职业能力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就 业领域就业 岗位 工作任 务 岗位所 需能力 对应课程(项 目) 教学方法教学条件 护理临床 护理 生活护 理 1.掌握日常生活护理知识 2.具有熟练规范的生活护 理操作技能 3.具有以人为本的高度责 任心和关爱精神 4.具有与病人进行良好沟 通的能力 护理基础概论 基础护理技术 护理心理学 护理沟通与礼 仪 社会学基础 讲授法 案例教学 法 情境教学 法 项目实训 多媒体教 室 教学观摩 示教反示 教系统 模拟病房 及辅助教 学系统 治疗护 理 1.掌握相关治疗护理知识 2.具有熟练规范的治疗护 理操作技能 3.具有敏锐的常用药物疗 效、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 理能力 4.具有严谨慎独的工作作 风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 神 5.具有与病人进行良好沟 通的能力 人体结构功能 学 护理药理学 健康评估 护理基础概论 基础护理技术 护理沟通与礼 仪 讲授法 案例教学 法 情境教学 法 项目实训 实验实训 室 多媒体教 室 教学观摩 示教反示 教系统 模拟病房 及辅助教 学系统 疾病护 理 1.掌握常见病病人的护理 知识 2.具有运用护理程序实施 整体护理的能力 3.具有熟练规范的基础护 理和专科护理的操作技 能 4.具有敏锐的病情和常用 药物疗效、不良反应的观 察和护理能力 5.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 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人体结构功能 学 病原学 病理病生学 护理药理学 健康评估 内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学 妇产科护理学 儿科护理学 五官科护理学 老年护理学 讲授法 探究式教 学法 案例教学 法 情境教学 法 项目实训 实验实训 室 多媒体教 室 教学观摩 示教反示 教系统 模拟病房 及辅助教 学系统 见习医院

护理学专业培养方案

护理学专业培养方案 一、总体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 (一)总体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面向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能从事临床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管理的高级护理人才。 (二)总体培养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 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本专业的基 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自我继续教育能力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创新精神。具备一定的从事本专业和相邻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3、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 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接受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身心健康,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二、专业培养目标及要求 (一)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健康需要的从事临床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管理工作的高级护理人才。 (二)专业培养要求 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具有奉献于社会及服务人群的信念和牢固的专业思想。 2、具有主动、负责、服务与关怀的精神及人道主义价值观,坚持以减轻和驱除患者的病痛为己任。 3、树立正确的护理伦理观念,尊重个人信仰,理解其人文背景及文化价值;尊重人的权利,尊重病人人格,保护病人隐私。 4、具有较强人际交往能力,善于与病人、家属、同事等沟通,相互学习,善于合作。 5、树立终生学习观念,追求卓越,并具有在护理科学领域内进一步深造的基础。 6、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主动获取信息、适应能力及分析批判的精神。 7、掌握护理伦理学原则,能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护理职业道德规范和护理伦理要求。 专业知识要求: 1、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现代护理新概念、新理论、新技术,能够应用护理程序为病人提供全面、安全、系统的整体护理。 2、熟悉护理管理学的理论和知识,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 3、掌握生物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和科学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护理实践。 4、熟悉有关医药卫生的政策法律和法规。 5、熟悉国内外护理学发展动态和最新科技成果。 专业技能要求: 1、具有对常见病、多发病病情和常用药物疗效、反应的观察和监护能力。 2、具有对危急重症病人的应急处理能力和配合抢救能力。 3、掌握基本的教学理论和方法,具有开展护理理论和实践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 4、熟悉护理研究的理论与基本方法,具备初步的科研能力。 5、具有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指导的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具有独立获得知识、信息处理、科学研究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博士生培养方案

数学物理专业(0701Z1)培养方案 (学术型博士研究生) Mathematical Physics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1. 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 掌握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和社会管理方面的适应性,在科学和管理上能作出创造性的研究成果。 3.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身体健康。 4. 数学物理学科是数学学科的重要分支之一,针对物理学研究已提出的重大原则问题,使用解析方法和半解析方法进行研究,定量地得到问题的结果,加深对这些问题的理解,提供解决问题的理论方案。在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的同时,促使数学本身在理论、方法和技巧上的发展。数学物理学科所培养的人才并不局限于某一具体数学分支,而是能掌握多种数学技能,并擅长于建立物理世界的数学模型,具备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交叉人才。 5. 在数学物理学方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分析能力与计算能力,并具备独立科研能力,成为受欢迎的教学与科研人才。 二、学习年限 学制3年,培养年限总长不超过6年。在完成培养要求的前提下,对少数学业优秀的研究生,可申请提前毕业。 三、研究方向与导师 (一)研究方向 1.引力与宇宙学。 2.微分几何与广义相对论。 (二)导师简介 李新洲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复旦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教授,现任上海师范大学天体物理研究中心主任。曾被聘任为第15届国际引力与广义相对论学会学术委员,曾任第五届中国引力与相对论天体物理学会理事长,现任国际刊物Gravitation and Cosmology 编委。已在Phys. Rev.,JHEP,JCAP,Phys. Lett.,Class. Quantum Grav.,Nucl. Phys.等SCI 刊物上发表论文160多篇,出版著作13部,论文已被40多个国家的学者他人引用2000多次。他首创的广义采他函数正则化方法,得到国际学术界同行公认;他对国际著名学者提出的“正质量猜测”给出的反例,得到原提出者的认同,并修正了猜测的叙述。他在数学物理、理论物理、粒子物理、天体物理等学科领域内均有建树,曾获得包括上海市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类)一等奖在内的9项省部级奖项,由他培养的一位博士成为科学大师霍金的博士后。

湖州师范学院2020年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护理学综合》(308)考试大纲.doc

湖州师范学院2020年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护理学综合》(308)考试大纲 I、护理综合考试科目包括: 新编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 II、考试比例: 新编护理学基础占1/3、内科护理学占1/3、外科护理学占1/3。 III、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占50%,150分,每题1.5分,100道题) 问答题(占50%,150分,6~15道题) 总分:300分 IV、考试时间: 3小时 V、参考教材: 1、《新编护理学基础》,姜安丽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12年第二版 2、《内科护理学》,尤黎明、吴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12年第五版 3、《外科护理学》,李乐之、路潜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12年第五版 备注:《新编护理学基础》中已包含护理学导论部分的内容 VI、考查目标 1. 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学科的有关知识。 2. 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概念、理论和规律。 3. 熟悉并掌握各系统疾病的护理特点,相关技能及注意事项。 4. 运用批判性思维,对相关理论、原理和观点进行推断。 5.运用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外科护理相关知识进行病情推断,并按照护理程序进行评估、计划和实施。 VII、考查内容

一、新编护理学基础 (一)绪论 1.概念:护理学、护理 2.现代护理学的发展和不同阶段的护理特点 3.护理学的四个基本概念 4.南丁格尔对护理专业的主要贡献 5.护理学的任务、目标和护理实践的主要范畴 6.国际和我国护理事业发展的重要事件 (二)健康和疾病 1.概念:健康、疾病、患病、疾病行为、自我概念 2.影响健康的因素 3.疾病谱和致病因素的变化 4.健康模式 5.现代疾病观的特点 6.美国学者萨切曼提出的疾病过程的五个阶段 7.疾病对患者和家庭的影响 (三)卫生保健服务体系 1.概念:卫生保健体系、医院、病区、医院分级管理三级医院 2.门诊部的护理工作 3.急诊科的护理工作 4.医院的类型和分级 5.医院的特征和功能 6.门诊、急诊、病区的设置和布局 7.病区的护理工作 (四)护士与患者 1.概念:角色、角色转变、角色行为缺如、角色行为冲突、角色行为消退、角色行为强化、患者、角色适应、护患关系 2.患者角色的基本特征

护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知识讲解

护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101101 一、培养目标 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为指导,各专业自己拟定,要求:培养目标应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及学科特点,确定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能反映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在社会与专业领域预期能够取得的成就。 培养目标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热爱祖国,忠于人民,对护理学科的性质有正确的认知;关爱生命,平等、博爱,体现人道主义精神和全心全意为护理对象的健康服务的专业精神。 培养目标2:尊重护理对象的价值观、文化习俗、个人信仰和各项权利;尊重同事和其他卫生保健专业人员,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和跨学科合作的意识。 培养目标3:具有科学精神、慎独修养;具有创新精神及主动获取新知识、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和推动专业发展的态度;初步形成科学的质疑态度和批判反思精神。 培养目标4:树立依法行护的法律观念,遵从医疗护理相关法规,自觉将专业行为纳入法律和伦理允许的范围内,具有运用相关法规保护护理对象和自身权益的意识。 培养目标5:掌握与护理学相关的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 培养目标6:掌握护理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培养目标7:掌握生命各阶段常见病、多发病、急危重症护理对象的护理评估及护理干预方法。 培养目标8:熟悉不同人群卫生保健的知识和方法,掌握健康教育、疾病预防、疾病康复和临终关怀的有关知识。 培养目标9:掌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和管理知识。 培养目标10:具有在专业实践中与护理对象和相关专业人员有效沟通与合作的

技能。 培养目标11:具有应用护理程序为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 培养目标12:具有专科护理技能,能初步配合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和应急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具有社区护理的能力。 培养目标13:具有初步从事初步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及科研能力。 培养目标14:具有运用一门外语阅读护理学文献和简单的会话能力。 二、毕业要求 依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中各专业的培养要求,结合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特色,科学地描述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素养。 毕业要求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愿为祖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健康而奋斗;忠于护理事业,具有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奉献精神;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珍视生命,关爱护理对象。 毕业要求2:在执业活动中保护隐私、尊重人格和个人信仰,理解他人的文化背景及价值观;尊重他人,具有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合作开展护理服务工作的意识。 毕业要求3:具有科学精神、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及符合职业道德标准的职业行为;具有创新思维和评判能力,勇于循证实践、善于修正自己或他人的错误;树立终生学习,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和推动专业发展的观念 毕业要求4:树立依法执业的法律观念,具有在执业活动中保护护理对象和自身的合法权益的意识。 毕业要求5:掌握与护理学相关的自然科学、医学基础与临床及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毕业要求6:掌握护理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毕业要求7:掌握生命各阶段的预防保健及健康促进知识。 毕业要求8:掌握生命各阶段常见病、多发病基本的病因、影响因素、发病机制、

护理学考研经验之谈

护理学考研经验之谈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今年护理学考研改考护理学综合了,难度要低于以前的西医综合,再加上都是自己的专业课程。对于各位考生来说复习起来要相对轻松点。但是因为报考人数太多,竞争也远远大于从前。 护理综合的具体科目:新编护理学基础(即护理学导论+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3门。 下面的一些内容觉得很好,就把它转过来了。 1、先要明确你考研是为了什么,如果仅仅是想具有一定的学历,将来可以脱离临床,建议不要盲目报考名牌大学。因为普通大学的竞争相对小一些。当然,如果你想成为优秀的护理教育家,名牌大学还是要考虑一下的。总之,要报考适合自己的学校。 2、不要总是盯着护理教育、护理管理这些方向。一方面,这些方向开设时间早、招生人数多,就业形势相对紧张。另一方面,随着专科护理的发展,临床型的护理学硕士、博士将成为热门人才。关键是你是否有勇气成为“先遣部队”,“先遣部队”是要付出代价的。总之,为了脱离“护理”而考研,不如不考。 3、考研是为了提高,不但是自己,也要带动护理学科,带动护士地位的提高。如果考研是为了逃避,最好放弃。现在研究生也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人才了,只有具有正确的目标才能成功,希望因考研而一劳永逸是不现实的。 4、注意规划自己的职业,如果你还想进一步考博士,那么,报考学校的科研特色、博士学科的设置、师资力量,人文环境等都要综合考虑。切忌只顾眼前利益。

5、注意多和研友交流,不要闭门造车。不要轻信招生简章,注意电话咨询。很多学校都有门道,比如有的学校为了显示自己的公平,在简章里声称对函授、自考等学生一视同仁,而实际情况也许并不是这样,他们可能会在复试时把你刷下来! 6、要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不要一曝十寒,尤其是英语,没有日常的积累绝对不行。是否报班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定,个人认为,基础不行的话,一定要报班,新祥旭的很不错。 7、不要买太多的辅导书,买多了不但是累赘还是浪费。也不要轻信别人的推荐,适合别人未必适合你。多在书店待一会,常用的考研书就是那么多,都翻一翻,不能吸引你的不要去买,因为大多经典考研书内容都差不多,关键看是否有吸引力,也可以说,看你和这本书是否有缘吧。买了书就要认真看,做到“此不毕,彼不启”,不要三心二意。 8、不要频繁上网,这是个人经验。与其在网上搜索资料,不如多做几个阅读理解。考研交流论坛,是好事,也是坏事,关键在度。频繁流连网络,你会不安心学习的。 9、注意劳逸结合,不管为了什么,身体是第一位的,尤其咱们学医的,更应该有正确的健康观念。 10、过了初试,一定要和导师取得联系。当然,也有牛人在初试前就和导师联系上了。总之这是“潜”规则,除非你学的很好,否则很可能被“潜”掉。我第一年就是这种情况,第二年考了个第二名才没被“潜”掉啊。

(新)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科)

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科) 一、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100701 专业名称:护理学(Nursing science)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比较系统地掌握人文社会科学、医学科学、护理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较强自学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与人合作和沟通的能力,成为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需要的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社区护理、护理研究的高素质护理专业人才。 三、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医学基础、预防保健的基本理论知识、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临床护理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对服务对象实施整体护理及社区健康服务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将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相关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基础医学、预防保健的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护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3、掌握护理急、慢性和重症病人的护理原则、操作技术、专科护理和监护技能,并能够应用护理程序对护理服务对象实施整体护理; 4、具有社区健康服务、护理管理和护理教育的基本能力; 5、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护理学的学科发展动态; 7、掌握文献检索、收集资料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8、独立地、持续地获得与本学科专业有关的新知识,促进自身和专业的发展。 四、学制 标准学制:四年 修业年限:4-6年 学分要求:学业期满至少完成 200学分,其中公共基础必修51.5学分,专业基础及专业课必修课86学分,选修课12.0学分,毕业实习48学分。 五、学位授予 按照我院护理学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修满200学分,通过毕业实习综合考核,品学兼优,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经我院学术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六、专业主要(核心)课程与特色课程 人体形态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人体机能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

护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护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作风,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科学作风严谨,重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掌握本门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4、其他方面:具有优良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健康的身心。 二、学习年限 三年 三、研究方向 1、护理教育 以当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将教育学原理运用到护理教育中,主要研究护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材建设和师资培养,并开展中国护理学教育与国际接轨的研究。 2、临床护理 围绕临床病人的生物、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健康问题,探讨其发生发展规律,开展内、外、妇、儿科病人的临床护理及专科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为丰富临床护理理论,制定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重点从事内外科护理研究。 3、护理心理学 培养具有医学、护理学、心理学专业知识,并能够从事护理心理学相关基础与临床研究及应用的高级专业人才。主要研究病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及临床心理护理的科学方法,开展护理人际沟通技巧及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 4、重症监护 以危重病医学理论为指导,探讨危重病的发生、发展、转化的规律,研究危重患者的重要脏器功能的监测技术、护理规范,同时开展对患者及家属由于适应伤病所衍生的不良心理反应及其干预策略研究。 四、课程设置 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学位课程必须全部完成,非学位课程选修不少于6学分的课程。包括学术讲座在内,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 (一)学位课程(必修课):22学分 1、政治理论 (1)自然辩证法40学时2学分 (2)科学社会主义30学时 1.5学分

哈工大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哈尔滨工业大学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REQUIREMENTS OF MASTER TRAINING PROGRAMMES 研究生院 2015-09

前言 研究生培养方案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指导性文件,是制定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完成培养工作各个环节和衡量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随着我国科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我校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都进入了新的阶段。2013年为使我校硕士研究生教育更好地适应发展形势的需要,为在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中进一步明确定位、保证质量,学校组织各硕士学位授权点对我校硕士生培养方案进行了重新修订。我校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工作进一步深化,全校25个一级学科开展了培养模式改革工作,分别制定了学术研究型和应用研究型培养方案。 新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对具有一级学科授权的学科,是按照一级学科或“一级学科学位课平台+方向模块”制定的;对于目前没有一级学科授予权的单位,是将二级学科进行有机的整合后,在所属一级学科范围内制定的。 新的培养方案以“宽口径、厚基础”为基本原则,从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需要出发,科学、系统地设计了课程学习、科学研究、论文工作和学术交流等培养环节。在课程设置上既注重基础性,又体现宽广性和实用性,保留了反映当代学科发展趋势和前沿性最新成果的专题课程,为拓宽研究生的视野,加强研究生综合业务素质的培养创造了条件,为了培育国际一流课程体系,在部分一级学科还特别增设了一批与国际高水平学者合作共建的课程。 新修订培养方案覆盖全校38个一级学科、7个专业学位类别、16个专业学位领域,总共64套。共设置课程1766门,其中学位课675门,选修课717门,专题与实践课307门,含实验课程326门、补修课67门。新修订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凝聚了我校各院(系)、各学科专家和研究生导师以及相关管理人员的智慧和经验。新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实施将更为有效地推进我校研究生教育的规范化、科学化。 本方案为2014年修订版本,供2014年9月以后入学研究生使用。 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 2014年8月

护理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护理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101101) 一、专业介绍 简介:本专业由常州大学、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合作开办,培养具有医学、人文社会科学、预防保健的基本知识,能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护理教学和护理科研的高级护理人才。 办学定位:以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宗旨,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市场需求为导向,创建特色鲜明、服务社会的示范专业。培养能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护理科研的实用型高级护理人才。 二、培养要求 1.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医学、人文社会科学、预防保健的基本知识,尤其是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护理教学和护理科研的能力,且具有较强的国际交往能力,能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与科学进步要求的高级专业人才。 2.毕业要求 要求1: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意识; 要求2:掌握与护理专业相关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人文社会科学、预防保健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要求3:掌握护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护理急慢性和急重症病人的护理原则、操作技术、专科护理和监护技能,并能够应用护理程序对服务对象实施整体护理; 要求4:具备社区健康服务、护理管理、护理教育、护理科研的基本能力;

要求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要求6: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及法规;能遵守与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及伦理道德要求; 要求7: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 要求8: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文献,具备一定的国际交流能力。 三、课程体系 (一)通识课程 通识课程必修课(应修50 学分) 7241006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0) 7233006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0)7237012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6.0) 7250004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 72451021 形势与政策(2.0) 76021-4# 大学英语(12.0) 76211-4# 英语口语(8.0) 40171-2# 大学计算机基础及VB程序设计(5.0) 99011-4# 体育(4.0) 99021-6# 课外体育锻炼(3.0) 99510041 军事理论(2.0) 通识课程选修课(应修6.0学分) 7243004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0必选)公共选修课(任选4.0学分) (二)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必修课(应修64学分) 19370063 医用化学(一)(3.0) 19380061 医用化学(二)(3.0) 19010073 人体解剖学(3.5) 19020053 组织胚胎学(2.5) 19030071 生理学(3.5) 12510063 生物化学(3.0) 19040073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3.5)12070061 药理学(3.0) 19060063 医学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3.0) 12620041 免疫学(2.0) 19080025 机能学实验(1.0) 19090071 护理学基础(3.5) 19101-2# 护理学基础技能训练(2.5)19110061 健康评估(3.0) 19500025 健康评估技能训练(1.0) 19130121 内科护理学(6.0) 19440035 内科护理技能训练(1.5) 19140111 外科护理学(5.5) 19450035 外科护理技能训练(1.5) 19160071 妇产科护理学(3.5) 19460025 妇产科护理技能训练(1.0)19170061 儿科护理学(3.0)

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方案

刑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专业简介 刑法学是研究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学科。它属于部门法学的范畴,是法学中最重要的二级学科之一。广义的刑法学不仅研究刑法本身和实体的刑法规范(刑法解释学),也研究刑法规范的哲学基础(刑法哲学)、刑法历史(刑法史学)、犯罪的原因与对策(犯罪学)以及刑罚的执行(监狱学)等内容。刑法学的研究能够为国家治理犯罪问题献计献策,因此刑法学的命运是和国家的法治进程紧密相关的,刑法学在国家的法治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个人培养目标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品质良好,积极为社会主义服务。 2、坚实掌握马克思主义法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刑法学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刑法学研究、教学工作或司法实际工作的能力。掌握一门外语。能比较熟练地运用该门外语阅读刑法学外文专业文献。 3、具有健康的体魄。 三、个人研究方向简介 中国刑法学:中国刑法学立足中国实际,研究我国刑法的基本理论、原则、制度、体系以及重点、难点等问题。 四、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为3年,最长不超过4年。不延长学习年限;如确需延长学习年限,本人将提出申请,填写《华中师范大学博(硕)士研究生延期毕业申请表》,经导师和所在院系主管研究生负责人同意,报研究生处审批。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 硕士研究生课程实行学分制,要总学分36~38学分,本人将努力完成。 六、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包括教学实践或司法实践。教学实践的形式可以是讲授本专业课程若干章节、专题或主持课堂讨论,也可以是协助主讲老师辅导答疑、批改作业或指导本科生课程论文设计和毕业论文。教学实践在第2学年进行,时间为四周左右,至少完成4个学时的讲授工作或相当于此量的其它工作,并填写《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考核表》。司法实践在导师指导下采取集中或者分散的方式进行,在假期或第五学期进行,到城乡进行法律咨询或法律服务或是到政法机关或者律师事务所协助办案。 参加本学科的学术活动8次以上,其中1次是校外学术活动,每次都要有1000字以上的学习报告(由导师和导师组规定具体要求),并填写《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术活动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科学岛分院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 (2018版) 为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新要求,规范和加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科学岛分院(以下简称“科学岛分院”)的研究生培养工作,更好地调动各方培养研究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形成科学合理的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体系,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关文件精神及合肥研究院具体情况,总结以往研究生培养与管理经验,在合肥研究院原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制定本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 一、培养目标 研究生培养目标必须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特别要注重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具体要求如下:(一)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实守信,学风严谨,团结协作,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敬业精神。 (二)在博士专业及相关领域内,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练掌握本学科的现代实验方法和技能;掌握所从事的研究方向和相关领域的发展趋势;能熟练地运用第一门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有较好的写作和听说能力。 (三)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方法和工作作风,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及工程项目设计研究的能力,具有解

决科学及工程项目中关键问题的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合作能力,具有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竞争和应变能力。 (四)具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学习年限 非定向博士研究生和定向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不少于3年;两类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最长应不超过6年(含休学)。 博士研究生延长学习期间(第四学年至第六学年)的所有培养费用由导师所在课题支付。 三、课程设置 博士研究生学位课程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学位课和必修环节三部分组成,总学分应不低于19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综合英语、学术交流英语和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以课堂教学为主,由科学岛分院统一组织;专业学位课学习可采用读书笔记报告或笔试等多种形式,由导师或导师组具体负责。博士研究生学位课程学习时间可根据科研工作需要确定,一般应安排在第一学期,最迟应在入学后三个学期内完成。申请博士学位研究生通过全部学位学习课程考试,成绩合格者方可参加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考试成绩不合格者不得补考,并取消博士学籍。 (一)公共必修课,共6学分:

护理学综合考研大纲

308-护理综合 护理综合考试科目包括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及外科护理学。护理学基础占30%(其中护理学导论占10%,基础护理学占20%)、内科护理学占40%、外科护理学占30%。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问答题(病例分析)。 一、考试目的 《护理综合》(代码308)是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科目之一。《护理综合》考试要力求反映护理学硕士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利于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护理人才入学。 二、考试要求 测试考生对护理学专业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三、考试内容 一、护理学基础 1.护理学基本概念 (1)人、环境、健康、护理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2)整体护理的概念 (3)专业护士的角色 2.护理程序 (1)护理程序的概念、步骤 (2)护理诊断的定义、分类、陈述方式 (3)护理目标的陈述方式 3.护患关系与沟通 (1)沟通的概念、要素 (2)常用的沟通技巧 (3)不恰当的沟通方式 4.护理学相关理论 (1)一般系统论 (2)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 (3)成长与发展的理论 (4)应激与适应 5.护理理论

(1)Orem自理理论 (2)Roy适应模式 6.医院环境 (1)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2)医院环境的调控 7.舒适与安全 (1)各种卧位 (2)运送患者法 (3)医院常见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 8.清洁卫生 (1)口腔护理 (2)皮肤护理 9.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1)医院感染:概念、分类、防控 (2)清洁、消毒、灭菌:概念、方法 (3)无菌技术:概念、操作原则、操作方法 (4)隔离技术:概念、原则、种类 10.生命体征 (1)体温:生理变化、影响因素、测量与记录、异常及护理 (2)血压:生理变化、影响因素、测量与记录、异常及护理 (3)脉搏:生理变化及异常、测量与记录 (4)呼吸:生理变化及异常、测量与记录 11.冷热疗法 (1)冷疗法:概念、因素、方法 (2)热疗法:概念、因素、方法 12.饮食与营养 (1)人体对营养的需要 (2)医院饮食:基本饮食、治疗饮食、试验饮食 (3)特殊饮食:管喂饮食、要素饮食 13.排泄 (1)排尿护理:影响正常排尿的因素、排尿活动的观察、排尿异常的表现及护理、导尿法及留置导尿病人的护理 (2)排便护理:影响正常排便的因素、排便活动的观察、排便异常的护理、灌肠法14.给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