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成型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微成型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微成型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微成型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摘要:综述了近年来微成型在微热压成型、微挤出成型、微注射成型三个领域的发展及现状,概述了三种成型模具的设计方式,对微成型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建议,并对微成型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微热压成型; 微挤出成型; 微注射成型; 模具设计

Research Status and Prospect of Microforming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microform in Micro-hot forming, Micro-extrusion Molding and Micro-injection molding in recent years. The design methods of three molds are summarized,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forming is summarized and summarize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microforming is prospected

Key words:Micro-hot forming; Micro-extrusion Molding; Micro-injection molding; Mold design

0 引言

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现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在流体、医疗、光学和电信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进一步拓展微机电系统的应用领域,微型部件或构件的批量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现有的生产方法可以生产三维的单晶硅、纯金属和一些二元合金等微型部件,然而多数情况下生产成本是非常高的,且难以做到批量生产。与其他工业领域一样,塑料在微机电系统中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原料,因为其可以通过注射成型技术进行批量生产,于是微成型技术应运而生。微成型技术是一种可以进行重复的批量生产复杂而有精密微

细结构塑件的制造技术。应用微型注塑模具成型微机电系统中的构件,与目前应用在微机电系统领域的硅基材料构件相比,其制造成本低,生产周期短,成型工艺简单,构件质量更易于保证。

1 微热压成型

微热压成型作为一种快速复制微结构的成型技术,其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①加热、②加压、③保压、④冷却脱模。首先将聚合物放到模具上,把基板加热到温度使其软化,恒温一段时间,施加一定的压力把模具上微结构图案复制到聚合物上,保压一段时间,最后冷却脱模,获得所需制品。热压成型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微热压成型示意图

1.1微热压成型的研究

微热压成型方法最早是在1972年由Ulrich[1]提出发现的。他利用热压法将宽为7um,深3.5um的微通道压印到高聚物PMMA上,从而制备出光波导元件,但后续研究较少。接着到1995 年美籍华裔科学家chou[2]率先使用热压技术应用于纳米尺度,成功将点阵列微结构复制到PMMA薄膜上,之后很多学者针对热压过程中材料的充填高度、变形特征及产品质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Pan Li-Wei[3]等研究了时间、温度、压力对微透镜成型高度的影响,得出聚合物粘度以及表面张力对微透镜的曲率和成型高度有直接关系;压力对微透镜的曲率影响较小,但成型高度随着压力增大呈线性增长趋势;温度对微透镜高度及曲率影响大且复杂;随时间延长,在相同温度、相同压力下,微透镜的充填高

度呈非线性增加,最后趋于平缓。

奥克兰大Yao Dong-gang[4]等人研究聚合物在非等温情况下微流道,实验结果表明,当微流道的宽厚比一定时,随着宽度变大,聚合物在成型中逐渐出现爬壁行为,原因是聚合物热压过程快于热传递过程,靠近壁面处聚合物温度较高,充填高度高于中心部位。

浙江大学贺永[5]对聚合物在热压过程中的理论基础和装备技术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研究了聚合物在微热压成型过程中,模具结构和工艺参数对基板流动形貌、微结构复制精度以及应力分布等影响;同时也探究了聚合物在小变形脱模阶段,基板的应力场随脱模速率、脱模角度的变化规律。

吉林大学左春柽[6]教授通过热压法成型微流控芯片,研究工艺参数对芯片微结构的影响,同时通过数值仿真模拟芯片在热压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得到微结构尺寸与工艺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

1.2微热压成型模具设计

微热压成型需要首先在模具表面加工微结构,然后经过热压将微结构转印到聚合物基体。微热压成型过程大多在专门设计的热压装备上进行。国外的热压装备研究较早,一些科研院所和公司已经研制出各自的成型试验设备,而且部分已经实现产业化。国内的一些高校对热压工艺及装备开展了研究,如大连理工大学开发出的RYJ系列热压机及微流控芯片全自动加工系统。在热压成型装备研究中,合理设计参与压印的微热压模具尤为重要。

平压式热压工艺中,模具被平整地压在基板表面,在一次工艺周期中转印复制出模具上所有特征结构。步进式热压工艺中,一个小面积模具在大面积基板的一个位置完成转印之后移动到下一个位置,重复进行热压过程。连续滚压式热压转印工艺成型可以分为辊子—平和辊子—辊子滚压成型2类。设计辊子—平板热压模具有2种方法:①加工出圆形辊子模具,接着使模具在聚合物基板上滚压成型;②将平板模具放在基板上,然后用光滑辊子滚压平板模具。设计辊子—辊子热压模具时,可以首先将微结构加工在板状模具表面,然后弯曲固定

在辊子上,但难以避免地出现连接缝隙,造成周期性的不连续压印。因此,可以将微结构直接设计在金属辊子表面,对于保证滚压成型质量更为有利。

微热压成型过程,脱模前需要降低模具温度以保证填充模腔的聚合物充分固

化。冷却阶段会增加成型时间,因此可以通过提高模具的热循环速率来提高微热压成型效率和质量。例如,美国麻省大学的FAGAN等[7]设计了一种传送带式的变温滚压模具。传动带模具和聚合物薄膜预热后进入压印系统,充分冷却后脱模进入下一个热压循环,不仅保证了较高的滚压效率,而且提高了微结构复制精度。

采用微热压方法成型大深宽比微结构时,往往需要自动脱模装置。常规自动脱模装置可能会导致聚合物翘曲变形,因此可以通过设计新型的脱模机构提高微热压制品质量。例如,浙江大学的贺永等[5]设计了气动脱模机构集成到自行设计的热压装备中,并且通过压印试验验证了该脱模装置的有效。

2 微挤出成型

微挤出成型一般是指成型截面尺寸微小(外径≤?2 mm)、壁厚为微米量级型材的微成型技术。由于微挤出制品通常尺寸小、中空内腔、截面形状复杂、壁厚不均匀、几何精度要求高,传统挤出模设计理论不再完全适用于微挤出成型模具设计,同时对模具微小成型流道的加工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典型的微挤出成型如图2所示。

图2 微挤出成型过程示意图

2.1 微挤出成型的研究

G. Hetsroni等[7]研究了直径在15~4000 μm范围内,圆形、矩形、三角形、梯形等截面微流道中流体的流动行为和热传递现象,研究结果表明,微流道的长径比和流体的雷诺数是影响流体热传递的主要因素,而一定量的热量耗散将导致流体产生不稳定流动,但G. Hetsroni 等没有讨论流体的速度波动对层流和湍流的影响。

W. B. Young[8]研究了聚合物熔体在具有微结构型腔中的流动行为,并提出了

一种简化的二维数值模型,用于估算聚合物熔体在微流道中的填充能力,并显示填充能力与成型工艺和型腔几何结构之间的关系,虽然W. B. Young 提出的二维模型能较好的显示聚合物熔体在具有微结构型腔中的填充能力与成型工艺和型腔几何结构的关系,但用二维模型指导实际中三维模具的设计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徐斌等[9]在分析聚合物熔体的壁面滑移机理和微通道中尺度效应对壁面滑移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微通道的壁面滑移模型,并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计算出了直径为0.5 mm 的微通道中在不同剪切速率下的滑移速度和压力降。

L. Meng等[10]研究了微流道直径大小对PP熔体黏度和壁面滑移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流道中熔体的流动行为有别于宏观尺度流道中的流动行为,且微流道直径的大小对熔体的流动行为也存在明显影响。

2.2 微挤出成型模具设计

在聚合物微挤出成型过程中,模具流道结构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制品的成型质量。模具结构参数设计不合理,可能会导致制品内筋开裂、壁厚不均、熔体破裂、扭曲、翘曲等缺陷。聚合物微挤出模具设计主要包括模具结构形式设计、非对称流道的流动平衡设计、成型段流道设计和注气系统设计等。

(1)模具结构形式设计。根据聚合物熔体挤出成型方向和挤出机轴线的关系,微挤出模具主要分为直通式、十字头和补偿式3种结构形式。直通式模具的成型流动方向与挤出机轴线方向相同。这种结构可保证聚合物熔体的流动平衡,但是容易产生熔接痕,且模具的注气孔难以加工和密封。大连理工大学的赵丹阳等[11]和北京化工大学的邹维东等[12]分别设计了无注气系统和具有分路注气系统的直通式双腔挤出模。十字头模具的挤出成型流动方向与挤出机轴线呈一定角度。这种结构的优点是制品不会产生熔接痕,注气孔也相对容易加工和密封,然而其转角处的非对称流道结构较难实现熔体流动平衡。补偿式模具流道过2次转向后,模具成型段流道与挤出机轴线平行。这种结构通过第2次转向来补偿第1次转向引起的熔体流动不平衡,但模具结构复杂,生产中较少使用。

(2)模具非对称流道的流动平衡设计。聚合物熔体流动平衡是指在挤出模出口各个区域获得均匀的挤出压力和挤出速度。国外的微挤出模设计主要是凭借多年试错法获得宝贵的经验,被国Guill、Maillefer、M&S、Putnam 等公司所垄断。

随着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模具制造前进行挤出流动模拟及模具结构优化,成为提高挤出模设计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手段。华南理工大学的龚炫[13]基于数值模拟进行了微挤出模的流动平衡性设计。但是由于仿真程的大量简化假设,其计算结果通常与真实的成型过程存在较大差异,还需要建立流动平衡理论。(3)模具成型段流道设计。微挤出模成型段流道设计主要包括成型段长度设计和成型段截面设计2个方面。模具成型段长度较短容易引起显著的挤出胀大,但是成型段长度的增加会导致挤出机压力显著增大而降低生产效率、增加能耗。大连理工大学的靳国宝等[14]根据力学平衡原理推导了狭缝形、圆形和非规则形3 种口模的微挤出模成型段长度模型。成型段截面设计的合理性是决定微挤出制品精度的重要因素。具有复杂截面形状的多腔微管具有各向异性的粘弹性挤出胀大,难以通过传统模具设计方法实现模具成型段截面形状的准确设计。由于制品形状的杂性,对模具成型段截面的设计多基于数值分析和优化设计理论实现。例如,(4)注气系统设计。对于具有中空型腔的微小型材,微挤出模需要引入微细注气系统。但微细注气系统容易与模具流道发生干涉,增大了模具结构的整体布局难度。大连理工大学的靳国宝等[15]指出,为实现不同型腔注气参数的分路控制,多腔微挤出模具应该采用十字头模具的结构形式,沿流动方向在芯棒上加工注气孔,以避免流道结构与注气系统的干涉。另外,为了降低注气孔的加工难度,应当将注气孔设计成沿流动方向直径不断减小的阶梯状结构

3 微注射成型

微注射一般是指用来成型尺寸为微米级、质量为毫克级的制品的注射方法,

微型制件很难用普通的加工方法成型,因此,微细加工技术在微注射成型技术中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当今社会对微型部件和系统的日益重视,使得微注射成型技术

在过去短短几年内便有了很大的发展。典型的微挤出机如图3所示。

图3 微挤出机的结构示图

1-模板;2-模具模板;3-塑化单元;

4-驱动装置;5-柱塞;6-喷嘴;7-型腔

3.1 微挤出成型的研究

微注射成型与传统注射成型相比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如高速注射和微尺度效应等。因此工艺参数对微结构特征的复制和微制品质量的影响因素与传统注射成型不完全相同。工艺参数对微结构特征的复制质量仍然是研究热点。

Chu等[16]利用柱塞式微注射机成型POM、HDPE、PC三种材料的微制品。自行开发数据采集系统记录工艺参数随时间的变化。充型实验中,以毫秒为计时单位,使用短射试验同时跟踪注射压、流道压力和柱塞位置化。采用DOE技术研究了充型和保压阶段,6种工艺参数的影响。在充型阶段,注射速度是影响柱塞速度和注射压力的主要因素。而模具和熔体温度的影响与材料和注射机设置有关。庄俭等[17]对500 um和100 um微流道的型腔进行工艺实验均值分析,结果表明,成型工艺参数的影响顺序有所不同。随着塑件微结构特征尺寸的减小,注射压力和模具温度对填充率的影响明显增强;熔体温度对填充率的影响程度有所增加;注射行程对填充率的影响程度有所降低;保压压力和保压时间对填充率的影响相对不明显。

卢振等[18]也研究了影响制品质量的因素,认为高的模具温度和注射压力有利于微结构部分的填充,注射前模具抽真空不仅可以提高微结构的填充性能,还可以改善其表面质量。其他学者的相关研究[18]也得到了同样的结论。填充完好的聚丙烯微结构表面粗糙度取决于硅模具表面粗糙度值。工艺优化对于微注射成型也

非常重要。

Attia等[19]利用DOE方法,研究5个工艺参数对制品重量和重量变化这两个质量标准的影响。结果表明,保压压力,熔体温度和注射速度对制品重量影响最大;而仅注射速度,对重量变化有显著影响。注射速度对两个指标影响不同,它的影响正比于重量变化,反比于制品重量。利用满意度函数寻找一个复合因子,能够在满足规格质量同时满足重量变化。最后提出了一种针对多重质量标准优化微注射成型工艺条件的统计学方法。

3.2 微注射成型模具设计

微注射成型模具的加工精度及成本决定了制品的成本以及大规模生产的可能,因此设计具有合理结构的模具是获得高质量注射制品的关键。微注射成型模具设计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变温模具设计、真空排气系统设计、脱模机构设计等。

(1)变温模具设计。在微注射成型过程中,因模具型腔表面积与体积之比较大,导致熔体温度在填充阶段变化范围大,严重影响制品的成型质量和成型周期,因此,微注射模通常需要设计模具变温系统。目前,模具变温系统主要有感应加热变模温系统、电热水冷变模温系统等。例如,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YAO等[20]设计的高频感应加热变模温系统,能在5 s内使型腔温度从室温提高到240℃,极大地缩短了成型周期。

(2)真空排气系统设计。由于微模具表面加工精度高,当模具合模后,动模与定模之间的间隙极小,型腔内所残留空气和熔体释放的气体很难从型腔间隙排出,影响制品成型质量和熔体填充率,微模具通常设计真空排气系统。目前,真空排气方式主要是通过将型腔周围进行密封,在分型面上开设排气通道,再用真空泵将气体从型腔内抽出[21]。

(3)鉴于微制品具有质量轻、壁薄、强度低的特点,传统的脱模机构容易使微结构变形,甚至损坏,严重影响制品的成型质量。为使制品顺利脱模且保证其成型质量,微注射模需要设计适合微制品结构特点的脱模方式。研究学者针对不同微制品结构的特点,采用不同的脱模设计机构。大连理工大学于同敏等[22]设计一种微制品间接脱模机构,该机构的推杆推出作用力不直接作用在制品上,而是直接推出尺寸相对较大的流道,再通过流道和浇口带动制品脱模,从而保证了制品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4 总结与展望

微成型技术的发展趋势由于微成型技术是新兴的技术领域,许多基础理论还不够完善,微成型工艺也不够成熟,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同时,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微注射成型技术的开展提供许多新思路和新方向。因此,微成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还面临着许多挑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进一步完善新材料的微成型工艺研究,发展适用性广的新型材料。在微成型选材时,不但要考虑制品的精度要求,还要考虑到材料的可模塑性和脱模性能。因此,需要开发粘度低、热稳定性更好的材料。

(2)探索新的材料塑化方式,解决现有塑化方式带来的诸多问题,达到整洁、高效塑化注射材料的目的。

(3)研究和改进微成型工艺和成型技术,确保得到合格的制品。比如温度控制和检测系统、抽真空装置等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4)微塑机的高精度、高效率产品检测单元的探索为微型注塑机提供可靠的性能测试和评价标准。

(5)新型微型模具制造手段和工艺方法还需不断丰富和完善,目前对三维微注塑模具型腔的加工还是主要依靠光刻技术阁。

(6)智能化和网络化微射成型的开发应用研究,使微型注塑机在计算机和网络的帮助下实现多元控制和远程在线控制生产。断发展与完善,研究适合微型注塑模具和微型注塑机的成型理论和制造方法,寻找和研制适合微型塑件生产的塑料原料,开发相应的检测元件、装置和技术,扩展其应用范围,已成为目前和今后该领域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Ulrich R,Weber H P,Chandross E A, et al. Embossed Optical Waveguides[J].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1972, 20 (6): 213-215.

[2] Inzelt G,Pineri M,Schultze J W, et al. Electron and proton conducting polymers:

recent developments and prospects[A]. In Asme Turbo Expo: Turbine Technical Conference & Exposition[C], 2000; 2403–2421.

[3] Shen X J,Pan L W,Lin L. Microplastic embossing process: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characterizations [J]. Sensors & Actuators A Physical, 2002, 97 (02): 428-433.

[4] Yao D,Virupaksha V L,Kim B. Study on squeezing flow during nonisothermal

embossing of polymer microstructures[J]. Polymer Engineering & Science, 2005,

45 (45): 652-660.

[5] 贺永. 聚合物微热压过程理论及其装备技术研究[D]. 浙江大学2007.

[7] G. Hetsroni, A. Mosyak, E. Pogrebnyak, et al. Fluid flow in micro-channel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2005, 48(10):1 982~1 998.

[6] 文伟力. 聚合物微流控芯片的制作、检测及仿真研究[D]. 吉林大学2007. [8] W. B. Young. Simulation of the filling process in molding components with

micro channels[J]. Microsystem Technologies,2005, 11(6):410~415

[9] 徐斌, 王敏杰, 于同敏,等. 微尺度效应对聚合物熔体壁面滑移影响的研究

[J]. 材料工程,2008,(10):16~20(+24).

[10] L. Meng, D. Wu, A. Kelly, et al.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the rheological

behaviors of polypropylene in a capillary flow[J].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2016, 133(22): 43 459.

[11] 金翼飞.聚合物微挤出流变学理论与试验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

学,2010:79-97.

[12] 邹维东.小截面精密异型管材挤出模拟与实验研究[J].工程塑料应

用,2006,34(3):54-57.

[13] 龚炫.微管挤出机头流道数值模拟及微管成型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

学,2009:33-54.

[14] 靳国宝.面向介入医疗导管的聚合物微挤出模具设计制造技术与工艺研究

[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4:38-94.

[15] 靳国宝,王敏杰,赵丹阳,等.聚合物双腔微管挤出成型工艺试验研究[J].机械工

程学报,2012,48(24):19-27.

[16] Chu J S, Kamal M R, Derdouri S, 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the mi-croinjection

molding process[J]. Polym. Eng. Sci., 2010, 50(6):1214-1225.

[17] 庄俭,吴大鸣,赵中里,等.微注射成型工艺的实验研究[ J].化工学报, 2009,

60(4): 1040-1045.

[18] 卢振,张凯锋,微注射成形制品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机械工程学报, 2009,

45(12): 295-299.

[19] Attia U M, Alcock J R. Optimising process conditions for multiplequality criteria

in micro-injection moulding[J]. Int. J.Adv. Manuf.Technol., 2010, 50(5-8): 533-542.

[20] YAO D G,KIMERLING T E,KIM B.High-frequencyproximity heating for

injection molding applications[J].Ploymer Angineering and Science,2006,46(7): 938-945.

[21] 徐斌,王敏杰,卢玉斌,等.抽真空对微型制品成型质量影响[J].材料科学与工

艺,2011,19(4):20-23.

[22] 杨铎,刘冲,徐征,等.微注塑成型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进展[J].塑料工

业,2010,38(10):1-5.

酶学性质研究

1.6 酶学性质研究 (1)pH 的影响:分别测定粗酶液在pH3.0、4.0、5.0、6.0、7.0、8.0下的酶活力,确定其最适反应pH 值;将粗酶液用上述pH 缓冲液稀释后,45℃水浴保温4小时后,测定其剩余酶活力。 (2)温度的影响:分别在40~95℃下测定酶活力,确定其最适反应温度;将酶液在40~90℃范围内的不同温度下保温60 min 后,测定其剩余酶活力。 (3)金属离子的影响:在酶液中分别添加各种金属离子,使其浓度为4 mmol /L ,然后测定酶活力。 2.5 纤维素酶粗酶液酶学性质 2.5.1酶反应的最适pH 值和酶的pH 稳定性 粗酶液在不同pH 值下测得的酶活及在不同pH 值下处理4小时后测得的相对酶活示于图11。结果表明,CMCase 在pH 3.5~4.5有较高的酶活力,最适反应pH 值为4.0;β-Gluase 在pH 4.5~5.5酶活力较高,最适反应pH 值为5.0,同样方法测得FPA 最适反应pH 为5.0。可见,该菌株所产的各组分纤维素酶是酸性酶。 图11表明,该菌产CMCase 在pH3.0~6.0的范围内,β-Gluase 在pH3.5~5.5的范围内,酶活力均可保持在80%以上,说明该菌株所产酸性纤维素酶可在较宽的pH 值范围内保持其酶活力的稳定性。2.5.2 酶反应的最适温度和酶的热稳定性 在不同温度下直接进行酶促反应测得的酶活及在不同温度下热处理60 min 后于最适反应温度和最适pH 下测得的相对酶活(以4℃保存的酶液活力为100%)示于图12。结果表明,CMCase 、β-Gluase 及FPA 最适反应温度均为65℃。 c e l l u l a s e a c t i v i t y ( U .m l -1) pH r e l a t i v e y a c t i v i t y (%) c e l l u l a s e a c t i v i t y ( U .m l -1) temperature ( o C ) r e l a t i v e y a c t i v i t y (%) 图11 pH 值对酶活力及酶稳定性的影响 Fig.10 Effects of pH value on Cellulase activity and stability 图12 温度对酶活力及酶稳定性的影响 Fig.11 Effects of temperature on activity and stability of cellulase

最新-户外重组竹生产技术及市场分析 精品

户外重组竹生产技术及市场分析 摘要阐述了我国户外重组竹产品的生产技术和市场现状,并对其行业和生产企业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户外重组竹;生产技术;市场现状;建议竹产业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在竹制品研发方面科研工作者和企业也在不断地进行探索创新,其中重组竹是技术和投资门槛相对较高的一种新型材料。 重组竹是由竹束或纤维化竹单板为构成单元,按顺纹组坯、经胶合压制而成的板方材。 按应用分类,重组竹分为户外重组竹和室内重组竹,而户外重组竹因密度大、尺寸稳定性好、物理力学性能优异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工程设计院和业主喜爱,本文主要阐述户外重组竹的生产技术、市场现状及发展建议。 1生产技术11按碳化工艺分类1深度碳化。 深度碳化重组竹由于碳化程度深,颜色普遍为深褐色或者深黑色,防霉效果最好,但是由于碳化久,其物理力学性能相对浅碳或者本色下降幅度较大。 2浅碳化。 浅碳化重组竹的物理力学性能相对比深度碳化要好,而且颜色丰富,但是由于养分没有充分去除,防霉效果比深度碳化差,影响其使用。 各个科研单位和企业的科研团队也在努力改善防霉效果,通过各种物理和化学方法处理,使其防霉效果达到和深度碳化乃至和无机材料一样,这样对重组竹的推广和应用空间的拓展具有深远意义。 12按竹丝形态分类1细度碾压。 根据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于文吉研究员专利报道专利号2009100773846此碾压方法极大地增加了竹丝的比表面,竹丝形态非常细、竹条碾压均匀,竹青、竹黄基本无需剔除,工艺简便,减少了原材料浪费。 竹丝压制的成品吸水厚度膨胀率和静曲强度均较好。 2普通碾压。 竹丝相对均匀,竹青竹黄都要剔掉,大部分工厂都在使用此法制备竹丝,其压制的重组竹机械性能一般。 3深碳碾压。 竹丝比较粗,很不均匀,竹青竹黄都需要剔掉,主要是供深度碳化工艺使用。

微课国内外研究现状文档完整版

微课国内外研究现状文 档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我国微课程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综 述 我国微课程的相关研究是从2011年开始,2012年、2013年微课程逐渐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2011年是微课程研究的兴起,通过对文献进行分析可知,最早发表的与微课程相关的文章是2011年关中客的《微课程》,文章阐述了国内外“微课程”概念的源,并批判性地指出:微课程不可能适用所有的课程,适用哪些课程哪些教学内容需要我们通过实践检验。此后微课程逐渐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大家开始对微课程进行解读,研究其概念含义特征等。 一、研究内容 我国微课程的研究时间较短,当前研究大多停留在对微课程的概念、含义、特征等浅层次的探讨,对微课程的设计、应用方面的研究较少。以下从微课程的含义特征、设计开发、应用领域三方面展开综述(见表1)。 (一)微课程的含义特征 目前很多学者对微课程进行了定义和解读,其核心和理念是一致的,但是还没形成统一的概念定义。 胡铁生从系统观的角度首次提出了微课程的概念,他认为“微课程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他还提出教学设计、素材,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学点评等教学资源是构成微课程教学资源生态系统的要素,这些资源以一定的结构关系和呈现方式营造了一个微课程资源生态系统。焦建利教授认为,微课程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教学。黎加厚教授认为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课程。同时他还指出“”并非等同于“微课程”,其只有与学习单、学生的学习活动流程结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微课程”,否则它只是一个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材料。 从以上阐释可知,微课程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教学环节,而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它不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截屏,而是围绕某个知识点进行教学设计后开展的教学活动,微课程包括课堂教学的全部因素: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师生互动、教学资源等,将这些教学因素以高度凝练的方式融合形成短小精悍的即形成微课程。 胡铁生通过对微课程资源库的设计开发以及一系列的实践研究,总结微课程的特征包括:“主题突出,指向明确;资源多样,情景真实;短小精悍,使用方便;半结构化,易于扩充”。国内微课程领航人李玉平关注的却是微课程的呈现,认为微课程长度在5分钟左右,由文字、、画面三部分组成。这种生动活泼、短小精悍的形式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引发思考,让学习者在充忙的生活中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实现“5分钟完成一次学习,300秒经历一次思考”。 从以上众多学者的理解可知,微课程有两个显着特征:一是以为呈现方式;二是凸显微课程的“微”。这里的“微”是微小,碎片化,能让学习者借助移动技术和设备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学习。“微”是微课程的灵魂,可从四个方面理解:一是教学内容含量小,每集只针对一个知识点或一个具体问题;二是微课程时间短小,一般在3-8分钟以内,这种时长符合学生的驻留规律和学习认知特点,能让学生在短暂的零碎时间中高效的完成学习任务而不会感到疲劳和注意力分

微课设计的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基于“2016湖南省第二届微课大赛”作品分析

微课设计的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基于“2016湖南省第二届微课大赛”作品分析作者:张振英 来源:《发明与创新·教育信息化》 2017年第5期 张振英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南长沙 410006) 【摘要】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新型教育信息资源形式,微课以其“主题突出、短小 精悍、交互性好、应用便利”等特征被教育领域广泛认可,文章通过微课的概念、特征及制作 方法的简要介绍,并以“2016湖南省第二届微课大赛”小学数学《鸡兔同笼》专题的参赛作品 为对象进行分析,研究微课资源设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而从两个方面提出微课资源设计的 有效策略和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微课设计;微课大赛;现状分析;设计策略 一、微课 随着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蓬勃发展,各种以微型课程视频为主要载体的创新型教育教学实 践在全球范围内迅速铺开。2010年11月,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老师针对目前国内教育 教学信息资源利用率低的现状,率先提出了微课(Micro-lecture)这一概念,在此后,微课概念在我国教育领域迅速传播,并带动了各级各类的“微课大赛”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微课这一 新型的教育信息资源形式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起来。 胡铁生(2015)将微课界定为“以教学微视频为核心载体,基于一个学科知能点(如知识点、技能点、情感点等)或结合某个教学要素和环节(如目标、导入、活动、评价等),精心 设计和开发的微型优质学习资源”。在“2016湖南省第二届微课大赛”中,将微课界定为以视 频为主要载体,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围绕单一的、严格定义的学习主题(或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从上述定义可以总结得到微课具有以下特点:(1)以视频为主要载体;(2)围绕学科知识点(如重难点或教学环节)进行设计制作;(3)时长短;(4)内容精;(5)支持多种形式的自主学习。 微课以微视频为主要载体,微视频是微课的核心部分。鉴于此,微课视频的制作尤其重要,微课视频的制作水平直接反映了微课的质量。孟祥增等人指出,有关微课视频的制作方法主要 有五类:教学录像型、屏幕录制型、多媒体讲解型、动画讲解型和视频剪辑型。 二、“2016湖南省第二届微课大赛”分析 为了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扎实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探索微课资源在课堂教与学应用中的创新模式和有效方法,深入挖掘并大力推广各 地区的典型示范和先进经验,切实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 建共享,湖南省教育厅举办了“2016湖南省第二届微课大赛”,旨在丰富教师教育教学方法的 同时,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研究水平,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更好地将微课应用于教学实践之中, 推进教育教学信息化改革。 (一)参赛微课基本情况

二氧化碳驱油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二氧化碳驱油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的生产与供求矛盾越发突出,石油作为工业发展的命脉,由于其储量的有限性,使得人们对它的研究和关注程度远胜于其它能源。寻找有效而廉价的采油新技术一直是专家们不断探索的问题。 针对目前世界上大部分油田采用注水开发面临着需要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和水资源缺乏的问题国外近年来大力开展了二氧化碳驱油提高采收率(EOR)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这项技术不仅能满足油田开发的需求,还可以解决二氧化碳的封存问题,保护大气环境。该技术不仅适用于常规油藏,尤其对低渗、特低渗透油藏,可以明显提高原油采收率 (一)二氧化碳驱油技术机理 1、降粘作用 二氧化碳与原油有很好的互溶性,能显著降低原油粘度,可降低到原粘度的1/10左右。原油初始粘度越高,降低后的粘度差越大,粘度降低后原油流动能力增大,提高原油产量。 2、改善原油与水的流度比 二氧化碳溶于原油和水,使其碳酸化。原油碳酸化后,其粘度随之降低,同时也降低了水的流度,改善了油与水流度比,扩大了波及体积。 3、膨胀作用 二氧化碳注入油藏后,使原油体积大幅度膨胀,便可以增加地层的弹性能量,还有利于膨胀后的剩余油脱离地层水以及岩石表面的束缚,变成可动油,是驱油效率升高,提高原油采收率。 4、萃取和汽化原油中的轻烃 在一定压力下,二氧化碳混合物能萃取和汽化原油中不同组分的轻质烃,降低原油相对密度,从而提高采收率。二氧化碳首先萃取和汽化原油中的轻质烃,随后较重质烃被汽化产出,最后达到稳定。 5、混相效应 混相效应是指两种流体能相互溶解而不存在界面,消除了界面张力。二氧化碳与原油混合后,不仅能萃取和汽化原油中轻质烃,而且还能形成二氧化碳和轻质烃混合的油带。油带移动是最有效的驱油过程,可使采收率达到90%以上。 6、分子扩散作用 多数情况下,二氧化碳是通过分子的缓慢扩散作用溶于原油。分子的扩散过程很

兽用中草药研究开发展望

中兽医医药杂志J TCVM 2005年第4期 综述专论兽用中草药研究开发展望 梁剑平1,张应禄2,李滋睿2 (1.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农业部新兽药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50;2.中国农业科学院) 中图分类号:S85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6354(2005)04-0021-03 兽用中草药被广泛应用于预防和治疗畜禽疾病,或促进动物生长,提高饲料报酬。由于它无药物残留,对人类健康不构成危害,所以受到了广大消费者和畜禽养殖者的欢迎。有关专家认为,兽用中草药由于不会对食品安全构成威胁,将在很大程度上逐步取代化学药品,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使其开发商机凸现。兽用中草药是我国兽医药学的宝贵遗产,长期以来对畜禽的繁殖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它不仅在中国得到了继承和发展,而且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亚洲的很多国家和地区把兽用中草药当成提高畜禽健康质量的重要手段,与西方现代兽医药共同用于临床。欧美各国在/回归大自然0的口号影响下,也越来越重视兽用中草药的研究,一些兽用中草药的治疗作用逐渐得到了临床的认可。 1畜牧业发展对兽用中草药开发及其技术需求分析近些年来,食品安全、药残与耐药性等问题日益受到重视,许多发达国家已经禁用了许多兽用药品饲料添加剂。美国基于人畜交叉抗药性的顾虑而撤销了恩诺沙星与沙拉沙星在禽类使用的注册标准,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也不再审批任何氟喹诺酮类作为兽药。2000年7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在日内瓦召开会议,提出了限制对家畜使用化学抗菌药新建议。近年来发现化药、抗生素类具有毒副作用及其残留,严重地影响人类健康,甚至引起/三致0和损害免疫功能。自1987年以来,英国和法国植物药的购买力分别上升了70%和50%,而美国市场每年亦以高于20%的速度增长。日本的汉方制剂从90年代开始,每年都以15%以上的速度增长。国际植物药市场份额每年已达270亿美元。 标准化是我国传统医药进入国际市场的突破口,是兽用中草药现代化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物种丰富,药物种植面积大,品种齐全,但所占市场份额还不足5%。其中最大的制约因素是我国中药标准化程度低,生产工艺较落后,缺乏科学规范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手段。这是中兽药界的难点问题,同时也是制约中兽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瓶颈0。因此,必须要建立健全中药材的质量规范标准,在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所列的药材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 2国内外科技发展水平比较分析 国外由于受到中药资源的限制,中兽药的发展起步较晚,主要是通过微生物发酵制备多糖、寡糖。多糖能提高动 收稿日期:2004-12-27 项目来源:/十五0国家攻关计划资助 作者简介:梁剑平(1963-),男,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兽药研究。物免疫力,其中消化道免疫占动物免疫系统的很大部分,因而能对消化道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另外,肠道黏膜内的IgA 抗体还可通过其自身产生的抗体细胞毒素直接杀灭细菌。寡糖为1~9个单糖所组成,由于其能促进猪、鸡肠道内有益菌群优势形成,其中主要是拟杆菌、双歧杆菌及乳酸杆菌等,能有效地降低病原菌的致病力,结合吸收外源性病原菌及调节机体免疫系统,提高动物免疫力等功能,成为研究的热点。在国外寡糖是最有希望替代化药与抗生素的天然物质。其研究主要通过完成了菌种鉴定与系统发育分析、酶的生产条件、酶的纯化与特性、酶基因的克隆表达与序列分析、酶的高产菌株选育、寡糖的组分、结构及生理功能分析,以及酶和寡糖的工业生产试验等涉及多学科的系统工程,结合极端菌及极端酶的特性,以新的方法解决了酶的碱、盐、热稳定性、酶活力、寡糖生成率等,实现了极端B-聚糖酶以及寡糖的生产及应用。国内在多糖、寡糖研究方面也进行了诸多的研究,已通过对酵母菌培养,成功的生产出甘露寡糖。除多糖、寡糖研究外,中兽药主要是围绕我国丰富的中药资源进行了中药的方剂学,有效单体的提取、合成及结构修饰,与中兽药的稳定性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因为在新兽药创制中,重要的环节是要保证有高质量的、稳定可控的中药材原料。 2.1中药资源开发取得新的进展 我国现有的中药资源种类已达12807种,其中药用植物11146种,药用动物1581种,药用矿物80种。仅对320种常用植物类药材的统计,总蕴藏量就达850万吨。全国药材种植面积超过580万亩,药材生产基地600多个,常年栽培的药材达200余种。野生变家种取得了积极成果,许多已成为主流商品。对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品种开展了人工种植、养殖和人工替代品研究,对进口药材的引种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能力,药材进口的数量明显减少。云南西双版纳分布的植物锡生藤已合成新药/傣肌松0,与进口的/氯化箭毒碱0有相似的肌肉松弛作用。从进口药材的国产近缘植物中寻找代用品的实例还有很多,如以国产安息香代进口安息香;以国产马钱子代进口马钱子;以西藏胡黄连代进口胡黄连;以白木香代沉香等等,应用有效成分为指标,从近缘科、属中扩大药源,这方面中国已做了大量比较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工作,已进行研究的主要种类有小檗属、薯蓣属、鼠尾草属、葛属、黄连属、大黄属、甘草属、石蒜属、丹参属、金银花属、莨菪类、蒿类、柴胡属、淫羊藿属、苦参属等植物。 2.2科研开发形成新的局面 2.2.1提取和合成制药在提取和合成制药的研究及生产 21

重组竹地板的加工工艺及生产线布局设计开题报告

重组竹地板的加工工艺及生产线布局设计开题报告目录 1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2 研究现状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3 研究内容及预期目 标 (2) 3.1研究内 容 (2) 3.2预期目 标 (2) 4 研究方 案 (2) 4.1 重组竹地板加工工艺研 究 (2) 4.2 生产线布局设 计 ...................................................... 4 5 研究进度计划 .. (5) 参考文 献 (5) 1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重组竹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竹材产品,自20世纪90年代末问世以来,在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中,凭借其优良的产品性能、巨大的应用潜力和相对低廉的价格得到了国内外市场的广泛认可,产业已初具规模。近年来,随着原竹价格的快速上涨,传统竹材产品原材料利用率低的缺点凸显,与重组竹这类原料利用率较高产品的竞争中处于劣势,重组竹产业得以迅猛发展,一举成为目前我国竹材工业的主流产品。本课题针对不同品种的重组竹地板产品,根据其加工工艺方案,规划设计其生产线布局,及生产线连线的关键技术研究。 2 研究现状 重竹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型绿色环保材料,是一项填补国内外空白的新型建筑装饰材料。重竹是根据重组木的制造工艺原理,以竹材为原料加工而成的一种新型竹材人造板。重组竹的构成单元是网状竹束,它是先将竹材疏解成通长的、相互交联并保持纤维原有排列方式的疏松网状纤维束。再经干燥、施胶、组坯成型、冷压或热压而成的板状或其他形式的材料。 重组竹地板与其他竹、木地板相比。主要有以下优势: 第一,重竹地板采用可再生资源毛竹为原料,替代以木材为原料的传统生产方式。该生产方式毛竹的利用率高,达到90%以上,是传统生产方式的原料利用率的2倍以上,这样,既可持续生产,又可有效地保护环境。 第二,重竹地板密度高达1200kg/m3,是普通竹木地板的1.6倍以上,硬度高、强度大,冲击韧性高。因此具有密度大、强度高、耐冲击、耐磨损等特点。 第三,重竹地板具有耐吸水、不变形等优点,据测定24小时吸水厚度膨胀率仅为0.4%,这远远优于?2.0%的欧洲标准。 第四,重竹地板游离甲醛释放量在0.35mg/L以下,以达到欧美绿色标准要求,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绿色环保产品。

国内外微课研究现状

国内外微课程概念辨析及其研究实践现状 作者:张静然,单位:中央电化教育馆 (独家授权发布,请勿转载) 一、关于“微”的遐思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微”既有“细小,轻微”的意思,又有“精深奥妙”的解释。不得不说,“微博”“微信”“微视频”……大行其道的今天,早已经被打上了“微时代”的标签,“微”这个字所代表的意义,必然不是微不足道、微乎其微,而更代表了“微言大义”。微时代下的诸多微功能,不仅给传统的互联网应用带来了革命性的冲击,更在教育领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教师,首当其冲地成为各功能的探路先锋。 不超过140字的微博,给了不喜欢长篇大论的草根们更多的发挥空间,并相继衍生出了微小说、微刊、微访谈等功能,曾经风光一时的博客不免显得“垂垂老矣”;在教育领域,许多教师也从博客的早期追随者和饯行者,转而开始尝试应用微博来支持德育教育,甚至辅助教学。 对于相当一部分的智能手机使用者来说,已经有20年历史的、曾经不可或缺的短信功能也逐渐地“风光不在”,微信因为其语音即时通信功能占用流量少、不用输入文字等优势,正成为年轻人的新宠;在教育领域,微信成了家校互通的重要渠道,它让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更加迅速、便捷。 流媒体技术的发展、视频网站的兴起,更让制作成本低、周期短、播放时长短(短则30秒、长不过20分钟)的微视频、微电影使“人人都成为生活的导演”,草根民众成为媒介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在教育领域,来自一线的教师开始尝试以数字故事的方式制作自己的微视频课程,某些网校的行动更为迅速,他们早已经推出称之为“微课程”的、时长定义不尽相同的学习视频,供没有大段时间学习的学习者实现无时、无处不在的学习。 以上诸多“微”功能均具有“短”、“快”、“精”的核心特色,更有制作简单、容易上手,传播范围广、接受程度高、传播成本低,互动参与性强、可以形成具体相同兴趣的社交群体等共同特点,广泛分布在桌面软件、浏览器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上,这些对于教育领域中的无论是教师还是学习者来说,都是天然的优势。 二、关于“微课程”的争鸣 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中,微课程的界定还不够明晰,在e-Learning业界、基础教育领域、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定义和理解都各有不同。 1.国外的研究及实践现状

重油加氢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

113重油加氢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 卜蔚达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 102249) 摘要:本文针对重油加氢技术的重要性和应用情况,从工艺和催化剂角度分别介绍了固定床、悬浮 床、沸腾床、移动床加氢技术的特点和发展现状,通过对四个工艺优缺点的分析提出了重油加氢的研 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重油加氢;固定床;悬浮床;沸腾床 引言 随着原油的变重、变稠以及轻质油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大,重油加工成为现代炼厂面临的主要问题。目前重油加工主要有延迟焦化、减粘裂化、重油催化裂化和重油加氢4个工艺过程[1]。延迟焦化和减粘裂化属于热加工过程,其特点是可以处理各种渣油,但是液体产物的质量差、焦炭产率高。重油催化裂化对原料的要求较高,无法处理劣质的渣油。重油加氢一方面可以处理高硫、高残炭、高金属的劣质渣油,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液收率和液体产物的质量。同时可以和其它工艺进行组合,特别是重油加氢和催化裂化组合工艺。我国在重油加氢方面和国外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但是随着国内环保机制的日益严格化,对油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重油加氢技术显得尤为迫切。 1 重油加氢技术 1.1 固定床加氢技术 固定床渣油加氢技术的应用最为广泛,工业化过程也最多。我国引进和自行设计开发的渣油固定床加氢工艺如下[2,3]: 1.1.1 VRDS工艺 我国第一套渣油固定床加氢工艺,于20世纪90年代初由齐鲁石油化工公司从美国Chevoron公司引进。最初的设计以孤岛减压渣油为原料,以生产低硫燃料油为目的,后来发展成VRDS-RFCC组合工艺,即减压渣油经固定床加氢处理后给重油催化裂化提供原料。采用组合工艺后,其渣油能够全部转化,加工深度高,轻质油收率高。 1.1.2 ARDS工艺 我国从UOP公司引进的中东含硫原油常压渣油加氢脱硫装置。对常压渣油进行加氢脱硫、脱氮、脱金属、脱残炭等使加氢后的重馏分可在催化裂化等装置中进一步轻质化。 1.1.3 S-RHT工艺 茂名石油化工公司渣油固定床加氢脱硫装置是我国自行设计开发的固定床加氢处理技术,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承担此项目的工程开发、工程设计,设计原料为中东含硫原油的减压渣油及部分减压蜡油混合料,主要产品为少量石脑油、柴油和大量的脱硫改质催化裂化进料。 固定床重油加氢的优点是工艺成熟,产品收率高,精致深度高,脱硫率可以达到90%[4]以上,工艺和设备结构简单,易操作。缺点是无法及时更新催化剂,在处理高金属和高沥青质、高胶质含量的原料时,催化剂减活和结焦较快,床层也易被焦炭和金属有机物堵塞。只能加工金属<200μg/g,残炭<15%的渣油[4],因此对原料的适应性较差。固定床反应器是非等温反应器,对于放热的加氢反应容易产生飞温现象。另外,固定床加氢工艺单程转化率低(20%-50%)[4],需要有较大的重油催化裂化、柴油加氢精制装置进行配套,产品中柴汽比较低。1.2 悬浮床加氢技术 我国悬浮床加氢工艺还处于研究和开发阶段,目前主要有两种工艺过程,即[1]。 1.2.1 FRIPP的悬浮床工艺 该工艺采用空筒式反应器和高活性水溶性多金属分散催化剂、现场乳化分散、硫化剂直接加入到原料中,在加热过程中催化剂进行预硫化的方式操作,催化剂具有较强的抑焦功能,可实现长周期连续运转。催化剂水溶液被乳化分散在原料油中直接通过反应器,流程简单、操作方便,克服了早期的悬浮床工艺尾油中含有大量固体颗粒从而难以 2010年第3期2010年3月 化学工程与装备 Chemical Engineering & Equipment

尘肺病临床治疗研究概况

实、叙述的写作手法来记录检查的情况,切忌在笔录中作评论、推断。现场笔录应该是执法人员在现场所看、所听的实录,而不应是询问笔录。2.2 贴近案情 可以采取“由大到小”、“由粗到细”的方法,首先简要描述大环境、方位地点,再收缩到具体需要重点检查的位置;从物品总体摆放、堆码再聚焦到具体商品数量,包装标签及现场痕迹等等。同时,对现场从业人员在从事何种活动,也要作好记录。对与具体案情关联不大的内容,可以简写,而对于与案情关联紧密的商品、标识、人员作业情况、工具、原料、广告、检查过程,甚至能证明案件事实的地面污水痕迹、废弃损毁物品的状况都应详记,并尽可能地加以固定、提取。2.3 抓住重点 现场检查中,往往可以意外地发现一些对定案十分关键的证据,要注意策略,可以采取以虚掩实、迂回反抄的方法将这些证据予以固定、提取。3 制作要点 3.1 当事人在被检查场所开展经营活动的由来或 当事人与被检查场所的关系。3.2 场所的概况。情况复杂的场所应交代方位,必 要时绘图说明。 3.3 与违法行为有关的物品、工具、设施的名称、规格、数量、状况、摆放位置、使用情况及相关的书证、物证。3.4 与违法行为有关的人员的活动情况,包括当事人及其职工、帮工以及顾问、消费者的情况。3.5 检查人员检查的活动及结果。3.6 当事人在检查活动中的异常表现及其行为。3.7 交代现场询问当事人、旁证人员,现场摄影、录像、绘图,当事人主动提交的证据的情况。3.8 交代抽样取证、强制措施的情况。情况复杂、 规模较大的场所,可以按照分工,由检查人员按照各自的检查任务,分别制作笔录,但最后应制作汇总笔录,总结整个检查情况。3.9 《现场检查笔录》应在现场检查时当场制作,不能今天检查,第二天才完成笔录。3.10 笔录写好后要交给当事人阅读或向其宣读,并由当事人签章(逐页)。当事人拒绝签名或不能签名的应当注明原因,并且由2名以上执法人员在笔录上签字。有其他人在场时,可由其他人签名。法律、法规和规章对现场检查笔录的制作形式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综 述? 尘肺病临床治疗研究概况 崔 萍,侯 强 (山东省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002) [收稿日期]2007204230 山东省医药卫生计划科技项目 项目号:(2003-133) [摘要] 我国尘肺病是危害人数最多的职业病,发病率约占所有职业病的80%,建国以来,政府对尘肺病的防治一直十分重视,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作者回顾了近50年尘肺病临床治疗的几个主要阶段,从基础治疗(营养、运动)、西药、中药、肺灌洗几个方面,分别概述了与其相关的药物成分、作用机制、临床研究和疗效。提倡目前依病人的病情进行肺灌洗、抗纤维化、减轻非特异性炎性反应、调节免疫功能、抗脂质过氧化、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措施。提出霜桑叶有望成为疗效高、无毒副作用、价格低廉、依从性好治疗尘肺病的新药。 [关键词] 尘肺病;治疗方法;药物疗法;中医中药;肺灌洗 [中图分类号]R13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131(2007)0320226204 尘肺病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 主的全身性疾病。尘肺病被称为中国头号职业病,卫生部称截至2005年,中国尘肺累积病例607570

解磷菌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生态环境 2003, 12(1): 96-101 https://www.360docs.net/doc/bd19055886.html,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E-mail: editor@https://www.360docs.net/doc/bd19055886.html, 基金项目:国家“十?五”科技重点项目(2001BA5377)  作者简介:王光华(1966-),男,博士研究生,副研究员,从事环境微生物及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研究。E-mail: guanghuawang@hotmail.com 收稿日期:2002-07-16  解磷菌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王光华1,2,赵 英3,周德瑞1,杨 谦1  1: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2: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3:黑龙江省科技推广中心,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摘要:磷素是植物生长的大量必需营养元素之一,在土壤中极易被固定而使其有效性降低,因此对解磷菌的研究一直受到科学家的重视。文章对解磷菌的种类、在土壤中的存在数量和生态分布、解磷作用机理、解磷菌剂的应用效果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了综述,并论述了对解磷菌的研究意义及今后应加强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解磷菌;生态分布;解磷机制  中图分类号:S154.3;X1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75(2003)01-0096-06 磷是生物重要的营养元素之一。磷是原生质的重要组分,高能磷酸键是能量的载体。植物的光合作用和体内的生化过程都必须有磷参加。大气中没有磷素的气态化合物,因此土壤磷素的循环与碳、氮、硫等元素的循环不一样,没有大气阶段。它是一种典型的沉积循环,主要在土壤、植物和微生物之间进行[1]。  在未受干扰的生态系统中,磷素循环是封闭型的,进入植物体内的磷,大多来自植物残体中的磷的再循环,后者是在微生物作用下进行。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由于农产品被取走,以及由于地表径流和侵蚀的影响而使磷遭损失,因而磷素循环是开放型的。  土壤中的磷素是以无机和有机化合物这两种状态存在。土壤中无机磷的含量约占全磷量的1/2 ̄1/3。土壤中无机磷的形态主要有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二种类型。原生矿物主要有磷灰石,其主要成分为钙氟磷灰石和氟氧磷灰石。次生矿物主要指化合态即沉淀态的磷酸盐,它可分为闭蓄态和非闭蓄态二种类型。闭蓄态磷指磷酸铁和磷酸铝被氧化铁胶膜所包蔽,其活性低,供磷能力弱。非闭蓄态磷酸盐包括磷酸铁、磷酸铝、磷酸三钙三种形态。这三种形态的磷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释放出来,供植物利用。  土壤中有机磷约占全磷量的1/2 ̄1/3,其中50%是磷酸肌醇(2% ̄50%)、磷脂(1%)、核酸(3%)和少量磷蛋白、磷酸糖。另外50%的一类在化学形态和性质上还不清楚[2]。土壤中的有机磷不能被植物 直接吸收,它们必须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变成可利用的无机态形式才能被利用。  土壤中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有效态无机磷很低,一般只占全磷量的2% ̄3%。土壤中的有效磷和土壤中的全磷量往往并不相关,这就是说土壤全磷含量高时并不意味着磷素供应充足,而土壤全磷低时,则意味着土壤供磷不足。这是因为易溶性的磷肥施入土壤后,部分可被植物吸收利用,而另一部分与土壤组分发生反应后移出土壤液相,成为植物难利用的形态,这个过程称为磷的固定。磷的固定分为吸附和沉淀两大类。现代的研究者又将磷固定机制细化为物理吸附(physical absorption)、化学吸附(chemical absorption)、阴离子交换(anion exchange)、表面沉淀(surface precipitation)和独立固相沉淀(separate solid phase pre-cipitation)等形态[3]。土壤磷固定现象的存在,表明尽管土壤中磷全量很高,但可提供给植物生长发育的有效磷含量可能很低。  土壤磷素循环是以微生物活动为中心的。微生物的活动对土壤磷的转化和有效性影响很大。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证明土壤中存在许多微生物,能够将植物难以吸收利用的磷转化为可吸收利用的形态,具有这种能力的微生物叫做解磷菌或溶磷菌(phosphate-solubilizing microorganisms)。  1 解磷菌的种类  人们在20世纪初开始注意到微生物与土壤磷之间的关系。Sackett(1908)[4]发现一些难溶性的复合物施入土壤中,可以被作为磷源而应用,他们

微课国内外研究现状文档

我国微课程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 综述 我国微课程的相关研究是从2011年开始,2012年、2013年微课程逐渐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2011年是微课程研究的兴起,通过对文献进行分析可知,最早发表的与微课程相关的文章是2011年关中客的《微课程》,文章阐述了国内外“微课程”概念的源,并批判性地指出:微课程不可能适用所有的课程,适用哪些课程哪些教学内容需要我们通过实践检验。此后微课程逐渐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大家开始对微课程进行解读,研究其概念含义特征等。 一、研究内容 我国微课程的研究时间较短,当前研究大多停留在对微课程的概念、含义、特征等浅层次的探讨,对微课程的设计、应用方面的研究较少。以下从微课程的含义特征、设计开发、应用领域三方面展开综述(见表1)。 (一)微课程的含义特征 目前很多学者对微课程进行了定义和解读,其核心和理念是一致的,但是还没形成统一的概念定义。 胡铁生从系统观的角度首次提出了微课程的概念,他认为“微课程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他还提出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学点评等教学资源是构成微课程教学资源生态系统的要素,这些资源以一定的结构关系和呈现方式营造了一个微课程资源生态系统。焦建利教授认为,微课程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教学视频。黎加厚教授认为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课程。同时他还指出“微视频”并非等同于“微课程”,其只有与学习单、学生的学习活动流程结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微课程”,否则它只是一个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材料。 从以上阐释可知,微课程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教学环节,而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它不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截屏,而是围绕某个知识点进行教学设计后开展的教学活动,微课程包括课堂教学的全部因素: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师生互动、教学资源等,将这些教学因素以高度凝练的方式融合形成短小精悍的视频即形成微课程。 胡铁生通过对微课程资源库的设计开发以及一系列的实践研究,总结微课程的特征包括:“主题突出,指向明确;资源多样,情景真实;短小精悍,使用方便;半结构化,易于扩充”。国内微课程领航人李玉平关注的却是微课程的视频呈现,认为微课程视频长度在5分钟左右,由文字、音乐、画面三部分组成。这种生动活泼、短小精悍的视频形式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引发思考,让学习者在充忙的生活中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实现“5分钟完成一次学习,300秒经历一次思考”。 从以上众多学者的理解可知,微课程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以视频为呈现方式;二是凸显微课程的“微”。这里的“微”是微小,碎片化,能让学习者借助移动技术和设备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学习。“微”是微课程的灵魂,可从四个方面理解:一是教学内容含量小,每集只针对一个知识点或一个具体问题;二是微课程视频时间短小,一般在3-8分钟以内,这种视频时长符合学生的视频驻留规律和学习认知特点,能让学生在短暂的零碎时间中高效的完成学习任务而不会感到疲劳和注意力分散;三是微课程视频形式生动活泼,趣味性强,

咸宁竹概况

咸宁竹概况 咸宁位于湖北东南部,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国土总面积9861平方公里。咸宁竹资源丰富,是湖北省竹子主产区,咸宁因竹而绿、因竹而美、因竹而名、因竹宜居,在全国享有“楠竹之乡”的美誉。 一、咸宁竹的历史和现状 咸宁栽培竹子历史悠久。明代便有诗人朱廷立“云归桥转万竹连,石屋云关生翠烟”的诗句,佐证了咸宁深厚而悠远的竹文化。咸宁很早就有人开始将竹子制成各种日用品或工艺品。日用品有竹席、竹床、竹椅、竹篙、竹拖鞋、竹碗等;工艺品有竹编、竹雕、竹刻、竹扇、竹伞等。民间以竹为题材的山歌小调也为生活增色不少。 目前全市有竹类12属150余种,竹林面积153.5万亩,其中楠竹面积150.6万亩,立竹量2.5亿株,年产量2200万株。楠竹面积、蓄积量、产量占全省的80%以上。全市已建成万亩以上竹基地26个,建成千亩以上毛竹基地178个。通山的黄沙,洪港、九宫、闯王、厦铺,崇阳的港口、桂花泉、路口,通城的黄龙等乡镇毛竹均在2万亩以上,咸安的汀泗桥,桂花,大幕等乡镇毛竹面积发展到5万亩以上,赤壁官塘驿、陆水湖两镇办竹林面积均突破10万亩。其中咸安区以楠竹为主;而赤壁市主要发展慈竹;崇阳县以雷竹为主。各个地区依照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形成自身特色。咸安成为“中华楠竹之乡”,而崇阳以“华中雷竹第一县”远近闻名。 全市已建成以楠竹为主要原料的加工企业233家,其中竹材人造板8家,竹凉席厂7家,大小造纸厂58家,竹筷厂、竹器厂、竹工艺厂等120多家,已开发10个系列600多个品种。具

有一定规模的竹加工企业32家,巨宁竹业、利源林农、天和鑫鑫、蓝宝竹业、恒通竹业等企业已形成品牌效应,主要涉及板材、工艺品、日用品、食品等多个系列。在竹产业发展过程中,涌现了一批龙头企业和优势产品。如崇阳县新径合营竹胶板厂生产的模板多次荣获全国金奖,日产竹模板40多立方米,年产值3000万元;咸安区巨宁森工集团8万立方米竹木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建成投产,2001年通过中国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和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在行内率先通过德国ISO9002认证;赤壁市楚天仿古竹简获第四届中国竹文化节金奖产品称号,远销日本、韩国等国家;崇阳县瑞发雷竹味美可口为绿色保健食品,2003年获第四届中国竹文化节金奖产品称号,产品行销海内外。 竹林旅游显现活力,初步形成了鄂南大竹海以及随阳、大幕、黄龙、金沙、九宫、潜山等竹生态旅游景区体系。 目前咸宁“将竹产业打造成主产业,力争建成百亿产业”已开了个好头,仅2012年全市竹业产值就达8.7亿元,其中竹材收入2.3亿元、加工增值4.3亿元、竹笋收入1.3亿元、旅游及其它收入0.8亿元。 二、咸宁竹的发展和前景 自市委市政府通过《关于加快竹产业发展的意见》以来,初步明确总投资80亿元,到2016年基本建成竹产业“一基地四体系”(竹林基地,加工利用、科研推广、市场营销和政策支撑体系),竹林基地发展到165万亩(其中楠竹160万亩、立竹量3亿株),实现竹产业总产值40亿元,其中一产业8亿元、二产业25亿元、三产业7亿元。到2020年,竹林基地发展到180万亩(其中楠竹172万亩、立竹量3.6亿株),形成完善的加工利用、科研推广、市场营销和政策支撑体系,实现竹产业总产值100亿元,其中一产业20亿元、二产业65亿元、三产业15亿元。

微课研究背景与现状

研究背景与现状: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微文化”的悄然诞生,我们已经悄然进入了一个微时代”一―微博、微信、微访谈、微电影、微小说等,手机的普及,4G技术的应用,是人类社会迈入了微信息时代。有了互联网,知识的传播速度大大加快,信息量大大增加,达到了知识爆炸,信息爆炸的程度,教学也由此进入了数字时代。时代的进步要求我们小学英语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在传统教育模式遭遇信息时代冲击的当下,小学英语教学应该疏堵结合,将信息化的趋势与传统教育的优势进行有机的结合。 我们学校处于城市与农村结合部,学生学前教育参差不齐,家庭教育背景较为复杂,对于语言学习,缺乏语言运用的机会,有些学生对于知识的重难点家长能够辅导,但有些家长忙于生计,对英语的辅导和检查真是心 有余而力不足,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短,很 容易走神,听课的效果差,容易错过老师讲授的重难点知识;还有个 别学生因为生病或者其它原因缺课,影响后期的持续学习;所以我们在教学平台上推行微型课程、发微信帮助学生复习,重难点知识。,拓展教学资源,更新教材形式,扩大学生的英语接触面,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其最终目的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概念界定与解读:微型课程”的全称是微型视频课程”它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围绕学科知识点、例题习题、疑难问题、实验操作等幵展教学。微型课程是一种在线教学视频,它满足了不同学习者对不同学习内容、不同学习时间、不同学习地点、不同学习成本、不同学习方法的碎片化需求,使用多媒体,尤其是PPT课堂技术,在较短的时间内,就某个知识点、考点进行针对性的讲授及学习。 研究内容:1.学习有关微课的相关理论及视频。了解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基于微课的近五年研究的文献综述

基于微课近五年研究成果的研究 摘要:本文从微课的内涵与特点、微课的研究状况、微课翻转课堂、微课的质疑对微课的研究状况进行了近5年的分析。对微课的认识由形式到内容、由片面到全面、由感性到理性、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学术界对微课的研究也是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微课和翻转课堂共同作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微课热是暂时的,微课却是长期的,因为微课符合了网络时代学习碎片化的需要。 关键词:微课;内涵与特点;研究状况;翻转课堂; 二十一世纪,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方便快捷的移动设备广泛普及。与此同时,现代社会人们对学习方式的多元化需求不断增长。以高科技产品为传播媒体、能满足任何人随时随地学习的微课,便应运而生。 然而微课并非中国本土产物,而是“舶来品”2011年,中国广东省佛山市举办了中小学微课设计与制作大赛。佛山教育局在大赛中首次正式给出“微课”概念。2011年,“佛山市中小学优秀微课作品展播平台”和“微课网”创立,微课自此开启了在实践层面上的建设与发展。2014年举办的中国外语微课大赛,全国已有28个省筹备参与。由此可见,微课的影响已经由广州一省逐步扩展到河北、河南、四川、云南、江西、浙江、内蒙、辽宁、广西、海南、山西等多省及北京、重庆、上海和天津市。微课在中国通过短短的几年时间,经历了由区域到全国、由中小学到高校的发展趋势演变,内容所涉及的学科也越来越丰富。对微课研究也成了学术界一个很热的话题,介于此,我想从学者们对微课的解读、微课的研究状况、微课的发展课堂的理论研究以及对微课的理解的误区探讨近些年来学者们对微课的研究。 (一)微课的内涵与特点 微课又称微课例或微课堂,主要以视频的方式记录课堂某学科知识点的教与学,此外还包括与其相关的教学设计、课件素材、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学生反馈、专家同行点评等多种教学辅助资源。一个“微”字就可以说明微课的关键所在。“微”字意味着微课的上课时间短,而时间的短暂决定了课堂的学习内容少而精。 微课是个“舶来品”,国内对微课内涵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胡铁生是教育硕士,中学电教高级教师。他2012年起担任全国中小学教师微课大赛评委,专注于微课等领域的实践与研究。他在2011年、2012年和2013年三个不同时期分别给出了微课的定义: (1)2011年,胡老师把微课定义为“以教学视频为载体,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体。 (2)2012年,他定义微课是包含与教学相配套的“微教案”“微练习”“微课件”“微反思”及“微点评”等支持性、扩展性资源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3)2013年,胡老师定义微课是“基于网络运行的、不受时空限制的微型网络课程资源。” 通过把胡铁生老师不同时间对微课的定义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从2011年到2013年,以胡老师为代表的微课研究专家们对微课的认识由最初的把微课定义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