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经和发展经济学中的理论汇总(硕博研究生必备)

(考博)农业经济中的基础理论汇总

Ⅰ、劳动力转移与流动的相关理论

一、城-乡劳动力流动理论及其三大模型

1、刘易斯模型

1954年,刘易斯提出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的人口流动模型,开创了人口流动部门分析的先河。该模型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从部门间差异的角度来分析流动人口,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加快工业部门的发展,通过吸纳和转移农业部门中的剩余劳动力,最终实现整体经济的增长。而传统农业部门之所以重要,主要体现为替工业部门提供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二是劳动力供给是无限的。只要工业部门提供高于农业中的生存收入工资,就会驱动剩余劳动力源源不断地涌入现代部门。基于这两点,经济增长的关键便在于工业部门自身的扩张,而其扩张的前提和物质基础便是资本积累。故可将资本积累视为经济发展和劳动力转移的唯一动力。

即随着资本累积的增加,劳动力的

边际生产率也不断提高。以资本K1既定时,该状

OL1FD1,

OL1FW,资本家所获利润为WFD1。随

K1至K2或K3),资本家雇佣

(由L1至L2或L3),此时资本家的利

WFD1至WGD1或WHD1)直

至把农业中的全部剩余劳动力转移完为止。

该理论的缺陷在于:一、刘易斯对劳动力无限供给的假定。二、模型中对农业部门发展重要性的忽视。

、拉尼斯-费景汉模型

在该模型中,农业部门能为工业部门的

扩张提供劳动力外,还可提供农产品。这

种农产品支持被拉、费定义为农业剩余。

当农业部门中的劳动总量在随工业部门扩张

而渐渐减少时,保持和提高农业剩余的关键

就必须依靠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图2中,(A)为工业部门,(B)、(C)为农

业部门。在图(A)中dPf是边际生产率曲

线。当资本积累增加时,dPf向外移动,资

本积累和技术进步是dPf移动的决定因素。

由于技术因素,导致实际中的dPf线与标准

刘易斯模型中曲线存在差别:随着资本积累

和技术进步推动时,偏转程度发生变化,即

由技术因素影响的结果。图(B)中,OA

为农业投入劳动力,OB农业总产出,ORCX

为农业总产出,OX代表农业部门的工资,

CX表示当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增加到一定程

度后,其边际生产率为0。(这种边际生产率为0的劳动力称为“多余劳动力”。)农业部门劳动力的工资应该等于农业部门的人均产出水平,此时的工资被称为“不变制度工资”。在农业部门中,凡是边际生产率小于平均收入水平的劳动力,均可算“剩余劳动力”(或“伪装的失业者”)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多余劳动力(边际生产率为0的劳动力,图中线段AD);二是边际生产率>0,但<平均劳动力(图中线段DP)。图(C)中,OA为劳动部门的劳动力,OV为农业平均产出和边际产出,VUDA为农业部门的劳动边际生产率曲线。水平部分DA的边际生产率为0,负斜率VUD表示边际生产率递减,SU为不变制度工资线,与OA的距离等于农业部门的平均产出(等于图(B)中OX线的斜率)。U点以下部分UDA的边际生产率小于平均产出。

根据以上三幅图,可见在农业部门的劳动力转移时,首先应当将劳动边际生产率为0,的那部分劳动力先转移出来;而后才是将边际生产率大于0且小于平均收入部分的劳动力转移出来。经此两个阶段,“伪装的失业”得以消除。最后,农业中边际生产率>平均收入的劳动力进行转移,是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第三阶段。在前两个阶段中,工资保持在制度工资水平;到第三个阶段,工资由市场决定。在度量农业剩余方面,在第一阶段中,人均产业剩余等于不变制度工资水平,人口转移对农业和农业均无影响;在第二阶段中,起点为“短缺点”,由于将农业中具有边际生产率的劳动者转移,总产出下降,人均农业收入将会减少,低于不变制度工资;到了第三阶段中,起点R为“产业点化”,农业和工业两部门工资由市场供求法则决定,农业已经资本主义化。可见,农业部门的发展是其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只有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率,才能弥补二、三阶段劳动力减少对农业总产出的影响。

拉尼斯和费景汉认为农业生产率的增长是保证工业部门扩张和劳动转移的必要条件。强调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的相对平均增长,需要农业部门的农业剩余刚好满足工业部门对农产品的需求。若前者大于后者,农业贸易恶化,粮食过剩;反之,粮食短缺,不利于工业部门。

该理论的缺陷在于:有关不变制度工资水平的假设难以得到实现,且未考虑到城市失业现象。

3、托达罗模型

托达罗(美)在1969年提出一个预期收入的模型,来解释城市失业人口与乡村人口向

城市涌入二者并存的现象。他假设工业部门

可实现完全就业,故决定人们迁移的是实际

收入差异。那么,只有当预期收入>农村劳

动力的平均收入水平时,才意味着劳动力迁

移有利可图。城市中,与少数先进的现代部

门(正规部门)并存的,还有广大的小商店

和小厂(非正规部门)。该模型实际上讨论

的是人口在三部门中的就业情况(即农业部

门、城市正规部门、城市非正规部门),故

又称“三部门模型”。

如图3,假设市场为新古典市场,灵活工资且充分就业,在此条件下,均衡工资W a*=W m*,此时L a*=L m*重合,劳动力获得从分利用。假设城市工资水平为Wm,当W m>W a*,则城市部门可吸纳的就业人数为O m L m。如果不存在失业,则O a L m的劳动力会留在农业部门。此时,农业部门工资为W a**,且W a**<W a*。由于Wm= W a*,W a*>W a**,城乡存在收入差异。若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则在收入差异的诱导下,实现城-乡人口流动,而W a=(L m/L us)W m为农民预期的城市部门工作的收入。当(L m/L us)W m>W a,农民才会迁移,其中QQ’表示了农民选择的无差异关系,新失业均衡点为E,在该点处,城乡实际收入差异为W m-W a。

OmLm在农业部门就业,其余劳动力L a L md则要么失业,要在城市的传统部门就业。

从以上分析中,可得出几个基本结论:一、对迁移的成本——收益比较分析,是人口流动的决策基础。二、城-乡预期收益是决定人们迁移决策的关键质量,而预期收益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现代部门的工资水平和就业概率。三、现代部门的就业概率取决于城市传统部门总人数与现代部门的新创职位数,就业概率的大小能自动调整人们的迁移行为。四、当城-乡存在巨大差异时,就业概率对人们迁移决策行为的影响会减弱,人口净迁移的速度会超过城市现代部门的就业创造率,而出现严重的城市失业现象。

该理论的政策意义在于:一、应当减轻发展战略偏向于城市而引起的城-乡就业机会不均等的现象;二、通过创造城市就业机会难以解决城市失业问题;三、不加区别地发展教育事业,会进一步加剧人口流动和失业;四、在城市部门中,通过工资补贴和对稀缺要素的传统定价方式不能有效地扩大城市就业;五、要想控制和消除城市失业,就必须鼓励和支持农村发展。

三、要素替代理论

诱致性技术——制度变迁理论,也称为“希克斯——速水——拉坦——宾斯旺格假说”。(内涵)指人们为争取获利机会自发倡导和组织实施对现行制度安排的变更或替代,创造新的制度安排,是人们在追求由制度不均衡引致的获利机会时所进行的自发性制度变迁。希克斯的基本思想是:如果一个要素的价格相对于其他要素上涨,就会促进减少这种要素的相对使用量的一系列技术变革。结果是,由资源稀缺带来的对经济增长的制约,可被相对丰裕要素替代相对稀缺要素的技术进步所消除。宾斯旺格把厂商条件下的相对要素价格对要素节约倾向的影响,以及产品需求对技术变革速度的影响综合在一起。在希克斯——宾斯旺格研究基础上,速水和拉坦均认为技术与制度变革是内生的,是由经济力量诱导的,这些经济力量表现为与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相联系的产品需求、初始资源禀赋和资源积累,而这些技术与制度变革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例如“由无弹性的土地供给给农业发展带来的制约,可以通过生物技术的进步加以消除,由无弹性的劳动力供给带来的制约,则可以通过机械技术的进步解决。”

四、比较优势理论

该理论源于解释国际贸易原因和贸易利益的主导理论,按照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古典比较优势理论的观点,价格差异是由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所致,并且平均劳动成本的高低决定了国家间竞争力的强弱,即平均劳动成本相对较高的国家其竞争力越弱。因此,按比较

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各国都能从贸易中获利,即一国出口其平均劳动成本低的产品;进口其平均劳动成本高的产品。新古典主义的比较优势论则进一步指出:各国在交易中形成的价格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源要素的禀赋差异。要素的禀赋差异又决定了要素价格差异,而要素价格差异最终决定了产品成本差异。其结论为:一国如选择出口密集使用其丰裕要素的商品,进口密集使用期稀缺要素的商品来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那么就总能获利。

Ⅱ、产业结构调整理论

一、产业结构理论

产业结构理论(内涵)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组成即资源在产业间配置状态,产业发展水平即各产业所占比重,以及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即产业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方式。该理论的思想源头可以追溯到17世纪,威廉·配第首次发现各国国民收入水平的差异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产业结构的不同。由此得出结论:工业比农业收入多,商业又比工业的收入多,即工业比农业、商业比工业附加值高。

产业结构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考察,即一是从“质”的角度动态地揭示产业间技术经济联系与联系方式不断发生变化的趋势,揭示经济发展过程的国民经济各部门中,起主导或支柱地位的产业部门的不断替代的规律及其相应的“结构”效益,从而形成狭义的产业结构理论。二是从“量”的角度静态地研究和分析一定时期内产业间联系与联系方式的技术经济数量比例关系,即产业间“投入”与“产出”的量的比例关系,从而形成产业关联理论,广义的产业结构理论包括狭义的产业结构理论和产业关联理论。

理论演进:20世纪30-40年代是现代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时期。当时处于在大萧条之中,工业部门衰退,从统计上体现出服务部门在经济中的明显优势。于是,(新西兰)费夏再次提起配第的观点,并首次提出了关于三次产业的划分方法,产业结构理论开始初具雏形。

1932年,(日)赤松要提出了产业发展的“雁形形态论”。该理论主张,国内产业发展要与国际市场紧密地结合,使产业结构国际化;后起国家可通过四个阶段来加快本国工业化进程;产业发展政策是要根据该理论的特点制定。赤松要认为,日本的产业通常经历了“进口→当地生产→开拓出口→出口增长”四个阶段并呈周期循环。某一产业随着进口的不断增加,国内生产和出口的形成,其图形就如大雁展翅。

1940年,C.克拉克在其出版的《经济发展条件》一书中,通过对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同时期三次产业劳动投入和总产出的资料的整理和比较,总结了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结构变化与人均国民的提高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劳动人口从农业向制造业、进而从制造业向商业及服务业的移动,即所谓克拉克法则。其理论前提是,以若干经济在时间推移中的变化为依据。这种时间系列意味着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在此是指不断提高的国民收入。

1941年,库兹涅茨在其著作《国民收入及其构成》中就阐述了国民收入与产业结构间的重要联系。即库兹涅茨产业结构论: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的部门结构将趋于下降;政府消费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趋于上升,个人消费比重趋于下降。在理论前提上,他把克拉克单纯的“时间序列”转变为直接的“经济增长”概念,即“在不存在人均产品的明显减少即人均产品一定或增加的情况下产生的人口的持续增加”。同时,“人口与人均产品双方的增加缺一不可”,而“所谓持续增加,指不会因短期的变动而消失的大幅度提高”。而后,他将产业结构重新划分为“农业部门”、“工业部门”和“服务部门”,并使用了产业的相对国民收入这一概念来进一步分析产业结构。由此,使克拉克法则的地位在现代经济社会更趋稳固。

发展经济学中的产业结构理论的可分为两类:一是二元结构分析思路。刘易斯于1954年发表的《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提出了用以解释发展中国家经济问题的理论模型即刘易斯理论(二元经济结构模型)。拉尼斯他与费景汉把二元经济结构的演变分

为三个阶段,认为不仅仅收入分配变化及与之相对规模以及储蓄、教育、劳动力市场等有关因素之间也存在直接的联系。托达罗模型讨论的是人口在三部门中的就业情况(即农业部门、城市正规部门、城市非正规部门),故又称“三部门模型”。二是平衡和不平衡发展战略分析思路。大推进理论:罗森斯坦——罗丹于1943年提出,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要从根本上摆脱贫穷落后状态,关键在于实现工业化。可以说,经济发展意味着工业化,而投资是工业化的动力。然而,经济发展中广泛存在规模报酬递增现象:主要表现为投资、储蓄供给、需求的“不可分性”,必须在整个工业或整个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同时进行大规模投资,即整体的、同步的“大推进”。其中,对“社会基础资本”的投资最有必要,应先行。平衡增长理论:纳克斯在1960年提出,必须把足够数量的资本同时投入到各种行业中去,使不同行业相互联系,推动社会分工。平衡增长防止经济发展的瓶颈发生,和生产能力过剩。应对各部门的投资应保持合适的比率。纳克斯主张以各部门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需求收入弹性为依据来确定投资比率。不平衡增长理论:1958年,赫希曼倡导,并对平衡增长理论进行批评:一是平衡增长理论是针对发达国家不充分就业的情况开出的药方,不适合发展中国家。二是其与所依据的“外部效应内部化”和“诱导”机制,也就通过制造紧张、不成比例和不平衡来促进经济发展。关键在于投资优先顺序的选择。另外,赫希曼指出有两种可能的不平衡增长途径:即优先投资于社会间接资本,或者优先投资于直接生产活动。该理论的缺陷在于:1、各部门产业不平衡会导致产业间差距过大,总体经济发展不协调或失衡。2、高估了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间的联系。

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产业结构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程度和国际经济竞争力强弱的反映。通常说的是产业结构升级,指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的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渐上升,直至第三产业的比重最大,其次是第二产业,第一产业比重最小。

二、产业融合理论

内涵与主要形式:产业融合(内涵)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合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从产业角度,产业融合可分为产业渗透、产业交叉和产业重组三类。其中,产业渗透是指发生于高科技产业和传统产业在边界处的产业融合。所谓高新技术的渗透融合,即高新技术及其相关产业向其它产业渗透、融合,并形成新的产业。产业交叉是指通过产业间功能的互补和延伸实现产业融合,往往发生于高科技产业产业链自然延伸的部分。所谓产业间的延伸融合,即通过产业间的互补和延伸,实现产业间的融合,往往发生在高科技产业的产业链自然延伸的部分。产业重组主要发生于具有紧密联系的产业之间,这些产业往往是某一大类产业内部的子产业。所谓产业内部的重组融合,主要发生在具有紧密联系的产业或同一产业内部不同行业之间,是原本各自独立的产品或服务在同一标准元件束或集合下通过重组完全结为一体的整合过程。

理论演进:美国学者罗森伯格(Rosenberg,1963)对机械设备工业发展的研究成为产业融合理论的起源。Rosenberg认为使得不同行业之间关联度日益密切的是相同的技术,这就是所谓的产业融合。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学者开始对产业融合进行关注,于刃刚(1997)提出,在一二三产业趋向融合的过程中,他认为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三大产业具有明显界限,虽然农业生产相对独立且落后,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升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二三产之间开始逐渐趋向融合发展,在此基础上产业融合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产业融合打破不同产业之间的界限,将多个产业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相互促进且带动的发展格局,有利于促进产业中的技术创新,实现产业转型、优化升级,有利于增加产业链中的增值空间、优化产业结构。

所产生的效应包括:(1)、创新性优化效应:产业融合促进了传统产业创新,进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发展。(2)、竞争性结构效应:产业融合促使市场结构在企业竞争合作

关系的变动中不断趋于合理化。(3)、组织性结构效应:产业融合不仅导致了企业组织之间产权结构的重大调整,而且还引发了企业组织内部结构的创新。(4)、竞争性能力效应:产业融合有助于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产业之间的竞争其实也就是产业价值链各个环节的竞争。(5)、消费性能力效应:产业融合有助于消费提升。(6)、区域效应:产业融合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在企业内、外部中的差异:从内部而言,产业融合的过程受技术创新的影响较大,伴随着技术创新,传统生产经营模式往往会被更加先进的、更加高效的、更加完善的经营管理模式所互补或替代。企业进行生产经营调整是产业融合的重要体现,并改变企业产品规模生产的成本函数,在结合市场需求为生产导向的背景下,同样能够实现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从而能够增加更大的盈利空间。产业融合也是经济链条互相交融,打造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方式。产业融合促使不同产业间的界限正被逐渐的消除,这为构建地区经济一体化,形成地区优势。从外部而言,产业融合的过程受放松管制因素的影响较大。政府为防止市场自由发展,采取的市场干预性措施,在具备维持市场稳定发展效力的同时,降低了地区经济为适应整体布局,而集约发展或分散发展的可能。管制放松会放宽跨产业经营的界限,促进各个产业的交流合作和竞争,最终形成产业融合。产业融合的结果则以产生新的产业或者新的增长点为标志。

三、产业集聚理论

产业集聚(内涵):20世纪80年代由(美)麦克尔·波特创立,在一特定区域的某一领域,集聚着一组相互关联的公司、供应商、关联产业和专门化的制度和协会,通过这种区域集聚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构建出专业化生产要素优化集聚洼地,使企业共享区域公共设施、市场环境和外部经济,降低信息交流和物流成本,形成区域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外部效应和区域竞争力。

理论演进:1、分工协作理论。亚当·斯密认为劳动分工是国民财富增进的源泉,是经济生活的核心现象。正是因为这种分工,企业集群才会具有无论是单个企业还是整个市场都无法具备的效率优势,过细分工和市场分工都有一系列弊端。而企业集群保证了分工与专业化的效率,与此同时还能将分工与专业化进一步深化,反过来又促进了企业集群的发展。2、规模经济理论。马歇尔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中提出了两个重要概念:“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与内部规模经济往往能因许多性质相似的小型企业集中在特定的地方,即通常所说的工业地区分布而获得。他将专业化产业集聚的特定地区称为“产业区”。大规模生产的主要利益,是技术的经济、机械的经济和原料的经济。因为,大工厂可以采用高效率的机械,从而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从机械的经济所获得的各种利益是小工厂难以企及的。大企业的大批量采购可以获得相对低的价格,而且大批量运输保证了对运输工具的充分利用,因此有着较低的运输成本。企业集聚在“产业区”内,可以降低劳动力的搜寻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信息的溢出可以使集聚企业的生产效率高于单个的分散的企业,特别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了知识在该地区的溢出。协同创新的环境也促进了企业集群的发展。3、产业区位理论。(德)阿尔弗雷德·韦伯在1909年著作《工业区位论》中从产业集聚带来的成本收益的角度讨论了产业集群形成的动因。并认为费用最小的区位是最好的区位,而聚集能使企业获得成本节约。一个企业规模的增大能给工厂带来利益或节约成本,而若干企业集群在一个地点同样也能给各个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或节省更多的成本,技术设备发展的专业化、搜寻劳动力的相关成本的降低,也都促进了企业集聚。把集聚带来的好处视为成本的节省和收益的增加,正是成本的节约促使企业产生了集聚的动因。专业市场的发展可以提高批量购买规模和销售的规模,使企业享有购买原材料的便利和顺利实现产品交易,从而降低了企业成本,提高了效率。4、新产业区理论。该理论认为决定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一个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最主要的因素,不是物资资本的数量与质量,

而是与发挥人力资本潜力相关的经济组织结构和文化传统等社会环境因素。企业聚集使大家可以共享单个企业无法实现的大规模生产和技术以及组织创新的好处。创新环境研究强调产业区内创新主体的集体效率,强调创新行为的协同作用,强调社会根植性。5、增长极理论。(法)弗朗索瓦·佩鲁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在分析经济在空间上的非均衡增长时,佩鲁引入了“推动性单位”和“增长极”的概念。所谓“推动性单位”就是一种起支配作用的经济单位,当它增长或创新时,能诱导其它经济单位增长。推动性单位可能是一个工厂或者是同部门内的一组工厂,或者是有关共同合同关系的某些工厂的集合。而所谓增长极是集中了推动性单位的特定区域。佩鲁认为推动性单位具有三个特点:(1)新兴的、技术水平较高的、有发展前景的产业;(2)具有广泛市场需求直至国际市场需求的产业;(3)对其他产业有较强的带动作用的产业。增长极同时具有“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6、技术创新理论。(美)熊彼特认为,技术创新及其扩散促使具有产业关联性的各部门的众多企业形成集群。7、(美)迈克尔·波特提出全球经济下的钻石理论,决定国家竞争优势的宏观因素共有六个方面:生产要素状况(传统和现代);需求状况(国内需求的性质、国内需求的大小和成长速度、关联的和支持性产业发展状况);关联的和支持性产业(经济主体的素质、经营规模大小);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机遇;政府。构成著名的“国家钻石”或“国家菱形”模型。

更重要的是集群能够改善创新的条件,加速生产率的成长,也更有利于新企业的形成。虽然群内企业的惨烈竞争暂时降低了利润,但相对于其它地区的企业却建立起竞争优势。

产业集群存在和发展的主要前提:一、外部经济效应。二、空间交易成本的节约。三、学习与创新效应。

产业集群理论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一、集群研究资源整合。二、注重竞争优势与比较优势的统一。三、以可持续发展观统领产业集群政策。四、老工业基地振兴要与产业集群结合起来探寻新思路。

Ⅲ、技术进步理论

一、内生增长理论

内生增长理论是罗默、卢卡斯等经济学家在大量汲取前人经济增长思想的基础上,对古典增长理论的疏漏和缺陷进行重新考虑,试图对1980s以来的经济现实作出理论解释的过程中提出来的。

其基本思想与政策主张包括:一、技术进步内生化。将知识或技术如同资本和劳动一样,看作一种生产要素,并且是内生的,是由谋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的知识的积累推动的。因此,某些特定的知识和技术也许是随机的,但技术进步和技术也许是随机的,但技术进步和知识增长与人们的贡献成正比。二、规模收益递增。在长期增长的经济过程中,收益递增不仅是普遍的,而且是必须的;(而即使在收益递增假设下也能得出竞争性均衡)收益递增与完全竞争可以相容,内生增长理论将知识、人才、资本等因素引入增长模型,突破了传统增长理论关于收益报酬递减或不变的假定,说明了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与动力。三、一国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水平。资本、土地、劳动等要素受收益递减规律的制约,不可能决定长期增长,但知识进步则不同,他决定着不断变化的各种投入要素的组合方式。随着知识积累和技术进步,即使同样的投入要素也可以以多样的形式加以组合,由此使边际生产力递增。由于知识与人力资本的外溢,一国既有的知识存量越大,其投资与资本收益率越高,经济增长率也就越大。这表明了经济长期增长的可能性,而且表明了既有的知识存量的差异决定了各国投资与资本收益率的差异,进而决定了各国长期经济增长的不同。四、国际贸易和国际流动是一国经济实现持续增长的重要途径。由于对外开放和参与

国际贸易可产生一种“外溢效应”,即国与国之间展开对外贸易不仅可以增加世界贸易总量,而且可以加速先进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传递,使知识和专业化人力资本能够在贸易伙伴国内迅速积累,从而提高贸易国的总产出水平和经济增长率。因此,国际贸易不再是一方受益一方受损的“零和游戏”,而是双方获益的“正和游戏”。五、劳动分工和专业化在经济增长中具有重要作用。

总之,内生增长理论认为,一国长期经济增长由以人力资本、知识或技术进步为核心的内生变量决定,这些内生变量对政府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是敏感的,并受政策影响,从而重新确立了政府政策对经济增长与发展的重要作用。实质性决定经济周期过程的是知识与技术创新过程,经济周期只是创新周期的表象。故内生增长理论家们主张政府应着力于能促进知识与技术创新的各种政策。

二、技术转移理论

技术转移(内涵)是关于制造某种产品、运用某项工艺流程或提供某种服务所需的系统知识的转让,但不包括货物单纯买卖或租赁。主要的技术转移理论包括:梯度转移理论、技术差距理论、技术转移均衡理论。

转移梯度论:在该理论中,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存在差异,形成一种经济与科技的梯度非均衡特征,或高、中、低的梯度差。因为在增长方式上相差悬殊,从而使科技从较高梯度地带扩散到较低的梯度地带。在后发地区,由于技术力量薄弱,资金不足等原因,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这些地区处于“传统技术”水平上。此外,有的地区的经济实力已摆脱贫穷落后的阶段,但尚未达到经济实力雄厚的阶段,仍处于中等技术的发展行列。还有一些地区呈现出经济较好、科学技术发展等特征,这些地区已经步入“高端技术”的发展行列。因此,在实行对外开放政策过程中,发达国家和地区拥有高端的技术和设备,这些高端技术会按照不同的梯度进行转移,也就是说这些高端技术会逐渐地向中等技术领域转移,随后,这些中等技术便会转移到一般技术领域,从而实现技术的转移与扩散。

技术差距论:最早对技术差距理论进行系统研究的是Posner,随着世界贸易发展,先进技术在各国家扩散与转移,使这些技术在拥有国之外的其他国家所运用,从而出现国际技术差距收敛现象。

现在的技术差距理论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类是Gerschenkron的单独技术差距理论,该类型的理论是建立在产品周期循环的基础之上,认为发达经济体对落后的经济体的工资率是决定技术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发现,跨国技术与设备的转移与传播存在着一定的外溢性,并且会发生正向的作用,科技拥有国在技术吸纳能力方面存在差异性,使得这种外溢效果具有了不确定性。另一类模式是以李嘉图模式为代表的系列商品模式,其观点认为由于对技术的运用和掌握方面较为熟练,所以在生产费用上具有比较优势。

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中,经济力量雄厚、技术较为高端,在国际市场的运作中处于有利地位。而针对后发国家而言,其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科技含量普遍不高,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劳动力和土地等主要生产要素的优势无法得以发挥,经济结构有待实现转型。技术差距理论为我们揭示了有关技术差距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的不同观点,从而有助于我们正确的认识世界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

技术转移均衡论:由(美)克鲁格曼提出,技术转移与收入结构调整以及资源禀赋分配上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其主要观点认为新设备首先在发达国家以创新产品的形式被创造,这些创造性产品的科学技术含量普遍较高,并且对外出售的价格不低,因而发达国家劳动力所获得的工资也比较高。当创新产品转移到经济欠发达地区,此项技术在这些国家和地区中普遍扩散,使得发展中国家吸收并掌握了这些先进技术,从而有助于经济的发展和福利水平的提高。技术传播呈现在普遍平衡的稳定状态之中,使得发达国家和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劳动报

酬能够稳定在一定的平衡中,这种平衡对于发达国家和地区是很有帮助的。假定贸易形式不变,这也就是说由于新技术在经济实力雄厚的国家首先被创造,所以发达国家在创新产品的创建与输出上处于领先地位;而发展中国家多数情况下是学习和模仿先进技术,所以发展中国家总是生产和出口成熟产品,这样二者的福利水平均有所提高。

根据平衡结构的主要特征,科学技术与设备的研发活动对于资本边际产出比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这有助于资本的大量流入。在技术转移与扩散过程中,随着资本的不断运动,最新诞生的工艺可以被研发出来,这就有助于各生产要素能够更有效率的配置,从而使得生产要素市场达到均衡状态。然而,发达国家与后发国家之间在技术水平与管理能力方面存在着差异性,这主要是因为,经济实力雄厚的国家对于创新产品不间断的进行研究与开发,一方面有利于维持其竞争地位,另一方面更是维持其福利水平不断提升的需要。如果发达国家在创造新产品的过程中,其效率呈现出下滑的趋势,或是技术转移的运行机制得到改进,那么发达国家与后发国家在技术水平的差异性便会消失,这样将引起经济整体实力的下降,从而对于发达国家整体的经济运行造成一定的阻碍作用。

三、诱致性技术——制度变迁理论(见前面)

Ⅳ、绿色发展理论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最早是在1972年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大会中提出,会上否定了以经济总量增长为唯一标准的传统发展观,提倡兼顾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社会、技术等多方面相互协调的发展。到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ECD)进一步对可持续发展进行界定:认为这种发展是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也不危及或损害后代人的发展。然而基于我国国情,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需要把握如下几点:1、人是最为重要的要素,以人为本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2、资源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人的生存与发展都需不断消耗各种资源,而且资源的稀缺性往往会导致发展上的差异;3、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即一方面通过财富的创造来满足日益提升的物质需求,同时提高人类福利;另一方面通过社会组织进行有效地整合社会资源,实现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所以,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实现高效合理的自然资源利用方式,促成经济系统的合理性、实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保障社会系统的公平性,在追求人的不断发展的同时,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等各系统之间的协调互动。

二、外部性理论

外部性理论是由马歇尔(Alfred Marshall)于1910 年提出,马歇尔认为除了土地、劳动和资本这三种生产要素外,还有第四种要素,为了说明第四种要素的变化如何导致产量的变化他使用了“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两个概念,是一个经济主体对另一个经济主体产生的不能通过市场价格进行买卖的一种外部影响。随后马歇尔的学生庇古(Arthur Pigou)丰富和发展了外部性理论。

外部性(Externality)可分为正外部性(或称外部经济)和负外部性(或称外部不经济),负外部性是指一些人的行为影响了其他人,使之支付了额外的成本费用,但后者又无法获得相应补偿的现象;正外部性是指一些人的生产或消费使另一些人受益而又无法收费的现象。私人成本和私人收益是某种经济活动给活动者自身带来的损失和好处,社会成本和社会收益是某种经济活动给整个社会带来的损失和好处。当一种经济活动的边际社会效益(MSB,Marginal social benefit)大于边际私人效益(MPB,Marginal private benefit)时,这种

活动就产生了正外部性或称为利益外溢,其中的差额是即为外部边际收益;当一种经济活动的边际社会成本(MSC,Marginal Social Cost)大于边际私人成本(MPC,Marginal Crivate Cenefit)时,其差额就是外部边际成本,这种活动对外部环境带来了负效应的影响也称作成本外溢。当经济活动出现外部经济或者是外部不经济时,均说明资源没有得到有效配置,失误的资源配置会导致市场失灵问题。

如何将外部成本内部化非常重要,(英)庇古指出国家可以采用征税的方式解决(即所谓的庇古税),庇古税是对引起污染的经济主体收税,是一种将外部成本内部化的解决方法。因此污染者不仅考虑它们的常规生产成本,还要考虑它们的活动带来的其他形式的社会成本,对具有负外部性的物品征税或罚款,使私人成本达到社会成本,减少其产生外部性的经济活动;对有正外部性的物品补贴或奖励,使私人收益达到社会收益水平,增加其产生外部性的活动;科斯定理提出,如果存在产权分离,可以采用私下谈判来解决外部性问题,但前提条件是交易成本比较低而且参与的人数不是很多;另外还可以采用企业合并、规定排放标准和行政准入等方式,直接管制并限制排放的污染量,强制采用某种技术来减少排放量,使社会实现其有效生产。

三、循环经济理论

循环经济的源头是六十年代美国学者Boulding(Jarrett H.,1966)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随后英国环境经济学家Pearce 等(1990)第一次用到环境经济学一词,指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可持续性发展思想。20世纪90年代循环经济理念被我国系统引入,随后循环经济在我国迅速发展,目前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领域已经逐步扩展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把倡导循环经济视为农业绿色发展的必然选择和重大举措。

循环经济模式是相对于传统经济和末端治理经济模式而言,是以高效率利用和循环利用为中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是一种“投入→产品+废弃物→再生产→新产品”闭环物质流动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王国印,2012;任勇等,2005);传统经济模式是一种“投入→产品→废弃物”的单线物质流动模式,但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人口数量的增长,环境问题、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末端治理经济模式是指在生产过程的末端,针对出现的污染物进行有效治理,该模式能有效遏制环境污染事件,有利于减缓生产活动对环境的破坏,但末端治理经济模式不能从实施过程进行控制,不能从源头上解决资源有效配置问题。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将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就业统一起来,实施过程管理(高洪深等,2007)。循环经济具有可持续性,是一种解决环境问题的全程清洁型生产模式(尹昌斌等,2006),是实现从开环的末端治理到闭环的全过程控制的变革。

循环经济要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是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和再循环(Recycle),这三个基本原则分别是针对输入端、生产过程和输出端而言的,要求尽可能减少资源消耗以改善环境污染状,从田间地头到餐桌,减少投入资源,并减少难以处理或不可处理的废弃物的产生量,例如种植业通过有机肥提高地力,通过生物措施控制病虫害,从而可以减少化学品的投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物。要求中间生产的产品能够被反复利用,输出端物质能被循环利用。资源被一种有机体使用之后,物质没有消失,对一种有机体来说是废物的产出,对另一有机体就是一种资源,物质从“废物”变成了“原料”,将重新成为另一有机体的资源进入生产过程,因此循环经济的核心就是资源循环利用(陈德敏,2004)。例如种植业的废弃物农作物秸秆,经过青贮成为草食畜禽的优质饲料,而畜禽粪便经过无害化处理后又是农作物的优质肥料。

循环经济的三个层次,个体层次的小循环、区域层次的中循环和社会层次的大循环(Mathews J A e tal.,2011)。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是个体层次的小循环,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是区域层次的中循环,而发展循环经济的保障是社会层面的大循环。循环经济模式既要求

尽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要求物质在系统内多次反复利用,又要求经济系统排放到环境中的废物不超过环境自净能力。

循环经济的核心是系统内的物质单元可以多次经过生产过程,实现产品的增值。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和循环经济一致,农业生产中,尽量减少化肥、农药等资源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产品的利用效率,避免一次性污染,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都是宝贵的有机肥资源,种养结合资源循环利用,不仅减少农业废弃物排放对环境的污染,还会增加原有资源的价值。由上面的分析可知,如果物质在经济体循环的链条加长,例如农作物秸秆如果通过下面方式循环:秸秆→饲料→畜禽粪污→沼气→沼肥→还田→农作物产出→秸秆,该生产模式比秸秆直接还田的效果好,产业链上每个环节都能充分地分享盈利,有较少的农业废弃物排出,减少了对环境的压力。

四、生态经济理论

生态经济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提出的,生态经济是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在生态系统可承载范围内,挖掘可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生态高效、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生产方式,创建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在传统生产模式下,仅靠节约资源不能解决资源稀缺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要想从根本上破解这种制约,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处理好经济增长质量与速度、环境与发展的均衡关系。生态经济是实现经济高速发展与环境保护、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生态经济的实质就是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可承受的基础之上,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坚持绿色经营生产为根本目的,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农业生产要走生态之路,必须合理安排生产结构和产品布局,促进物质在系统内部循环和多次利用,努力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尽可能减少燃料、肥料、饲料和其他原材料的输入,以求得尽可能多的农、林、牧、渔及其加工产品的输出,而不是采用消耗和枯竭生态环境资源、能源不间断地变成废物来换取经济增长。

目前我国的农业生产,随着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的增大,化肥过量投入对可持续发展的障碍越来越大,因此必须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因地制宜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推广农业生产环境友好型技术,提高化肥的利用效率,通过发展有机农业、循环农业等绿色农业形式,提高农产品的产出效率,减轻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农产品品质,满足消费者不断提高的消费需求。

现代农业经济学王雅鹏考研复习重点

现代农业经济学 第一章导论 一、概念 农业:人类利用自然环境条件;依靠生物的生理活动机能。通过人类劳动来强化或控制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过程;以取得所需的物质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广义上是指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产业;包括与其直接相关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狭义上就指种植业。 农业经济学: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中;研究并阐明现代农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发展运动规律和及其应用的科学 二、问答题 1. 农业的特点是什么 ①土地是农业中最基本的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②农产品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③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具有周期性和季节性特点; ④农业生产具有空间上的分散性和地域性;⑤农业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不一致; ⑥农业生产具有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⑦农业生产的成果要在最终的产品中体现出来。 ; 2.农业的基础地位和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对国民经济有哪些贡献 a.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赖以生存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是对各国普遍起作用的规律并且长期起作用; b.农业对国民经济有着贡献:产品、市场、要素(土地,劳动力,资金)、外汇贡献;其新贡献有生态、安全、政治、文化。 3.农业的重要作用和功能 ①社会稳定功能:农业是社会稳定的基本前提,一个国家的自立自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的发展,社会稳定在农村,农村稳定在农业,农业土地资源具有重要的社会福利保障功能;②生态环境功能;③文化传承功能。 第二章现代农业的微观组织 一、概念 # 产权:是指财产主体(生产资料所有者与使用者)对财产(生产资料和生产经营收益)的权利,包括生产资料的的所有、使用和处置权以及收益的分配权。 农业合作经济:农民为了共同的经济目标;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组织起来的实行自主经营、民主管理、共负盈亏的农业经济形式。 二、问答题

发展经济学概论(第2版)

发展经济学概论(第2版) •目录: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发展中国家 •第二节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第三节发展经济学的兴起和演变 • •第二章经济增长理论和论证经济发展问题的基本思路•第一节经济增长理论 •第二节论证经济发展问题的基本思路 • •第三章资本形成 •第一节资本匮乏对经济发展的障碍 •第二节促进资本形成的理论 •第三节资本形成的来源 • •第四章人力资源 •第一节控制人口的重要性 •第二节人力资源的闲置 •第三节开发人力资源的重要性 •第四节发展中国家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人口流动 •第一节刘易斯模式 •第二节拉尼斯-费模式 •第三节托达罗模式 • •第六章工业化和农业进步 •第一节工业化与经济发展

•第二节工业化过程中的农业 •第三节农业的进步 • •第七章技术进步 •第一节技术进步概述 •第二节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第三节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变革 •第四节技术选择、制度创新与技术进步 •第五节技术差距与技术转移 • •第八章经济发展中优先顺序的选择 •第一节平衡增长和不平衡增长 •第二节部门发展优先顺序 •第三节地区发展优先顺序 •第四节收入最大化和就业最大化 • •第九章对外贸易 •第一节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特点 •第二节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 •第三节从发展中国家国情看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第四节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战略 •第五节关税与外汇管理 •第六节区域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 • •第十章外资利用 •第一节外资弥补国内储蓄的模式分析 •第二节外国援助 •第三节外国投资 •第四节对外债务问题 •

•第十一章财政政策和金融体系 •第一节税收政策 •第二节政府支出 •第三节金融抑制 •第四节金融自由化 • •第十二章社会项目评估 •第一节项目评估的历史发展和理论基础 •第二节项目评估的基本结构和内容 •第三节项目评估在发展中国家的应用 • •第十三章计划与市场 •第一节对市场机制缺陷的论证 •第二节对计划化缺陷的论证 •第三节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再认识 • •第十四章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 •第二节可持续发展因素分析 •第三节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 •第十五章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实践 •第一节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过程 •第二节发展中国家经济建设的成就和遇到的问题•第三节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第四节经济全球化中的发展中国家 • •第十六章发展经济学的展望 •第一节发展经济学在西方国家的衰落 •第二节发展经济学的光明前景

农村经济发展的经济学理论和政策研究

农村经济发展的经济学理论和政策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现代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 产品流通等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农村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不同的理论和政策在不同的地区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和实践。 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经济学理论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传统的农业经济结构具有单一、低效、规模小等问题。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对农村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经济学理论中,相关学者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理论模型: (1)农民家庭生产理论 这一理论主张农村经济要从单一的农业经济结构向多元化结构转变,使得农民 家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增加收入,达到家庭经济持续发展的目标。 (2)农业转型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农村经济的转型需要在市场化、产业化和现代化的推动下实现。在这个过程中,农业要从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向市场化经营、多元化和产业化逐步转型。 (3)生态经济理论 这一理论主张要构建生态友好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建立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的制度和政策。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必须考虑到生态和环境的保护,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优化和转型。 二、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研究 除了经济学理论的研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也是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政策:

(1)农村改革 改革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步骤,加强乡村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变革传统农村经济结构,扩大乡村市场,优化乡村生态环境,建立完善的乡村基础设施体系。 (2)政策支持 政策支持主要是为了激发农民的热情,引导资本市场向农村倾斜,促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将畜禽养殖、种植业等生产中的环节向现代农业方向发展。 (3)新型农村建设 为了提升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政府出台了新型农村建设标准,以此来调整农村结构和环境,优化农村经济发展的格局。在实行新型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政府需要加大资源投入,完善政策措施,引入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和思路,使得农村经济生产水平和农民生活质量实现大幅提升。 三、结论 乡村振兴是我国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经济的发展也是一个全局性发展。近几年,中国农村经济政策制定逐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改善也在不断加强。但是,农村经济存在的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发展与政策存在的差距有待进一步缩小。因此,在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方面,必须借助全社会的力量,发挥多方面的协同效应,转化政策与理论的优势,以达到进一步提高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水平的目的。

农经和发展经济学中的理论汇总(硕博研究生必备)

(考博)农业经济中的基础理论汇总 Ⅰ、劳动力转移与流动的相关理论 一、城-乡劳动力流动理论及其三大模型 1、刘易斯模型 1954年,刘易斯提出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的人口流动模型,开创了人口流动部门分析的先河。该模型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从部门间差异的角度来分析流动人口,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加快工业部门的发展,通过吸纳和转移农业部门中的剩余劳动力,最终实现整体经济的增长。而传统农业部门之所以重要,主要体现为替工业部门提供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二是劳动力供给是无限的。只要工业部门提供高于农业中的生存收入工资,就会驱动剩余劳动力源源不断地涌入现代部门。基于这两点,经济增长的关键便在于工业部门自身的扩张,而其扩张的前提和物质基础便是资本积累。故可将资本积累视为经济发展和劳动力转移的唯一动力。 即随着资本累积的增加,劳动力的 边际生产率也不断提高。以资本K1既定时,该状 OL1FD1, OL1FW,资本家所获利润为WFD1。随 K1至K2或K3),资本家雇佣 (由L1至L2或L3),此时资本家的利 WFD1至WGD1或WHD1)直 至把农业中的全部剩余劳动力转移完为止。 该理论的缺陷在于:一、刘易斯对劳动力无限供给的假定。二、模型中对农业部门发展重要性的忽视。 、拉尼斯-费景汉模型 在该模型中,农业部门能为工业部门的 扩张提供劳动力外,还可提供农产品。这 种农产品支持被拉、费定义为农业剩余。 当农业部门中的劳动总量在随工业部门扩张 而渐渐减少时,保持和提高农业剩余的关键 就必须依靠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图2中,(A)为工业部门,(B)、(C)为农 业部门。在图(A)中dPf是边际生产率曲 线。当资本积累增加时,dPf向外移动,资 本积累和技术进步是dPf移动的决定因素。 由于技术因素,导致实际中的dPf线与标准 刘易斯模型中曲线存在差别:随着资本积累 和技术进步推动时,偏转程度发生变化,即 由技术因素影响的结果。图(B)中,OA 为农业投入劳动力,OB农业总产出,ORCX 为农业总产出,OX代表农业部门的工资, CX表示当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增加到一定程

发展经济学重点概念归纳

发展经济学重点概念归 纳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Chapter 1 发展中国家 --指经济落后,社会文明程度低,正处于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特征 --(1)生活水平低,收入差距大;(2)生产率水平低下;(3)出生率高,平均寿命短; (4)失业率高,劳动力利用不充分;(5)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经济存在着严重的发展不平衡现象。 经济发展 --一个国家摆脱贫困落后状态,走向经济和社会生活现代化的过程。 增长 --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上,一个国家的人均GDP持续上升。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联系和区别 --经济发展不仅意味着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更意味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素质的提高。所以,经济发展涉及的内容超过了单纯的经济增长,比经济增长更为广泛。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一方面,没有经济增长就不能取得经济发展,所以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经济增长不是经济发展的充分条件,经济增长不等于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有利于经济进一步增长。 强调增长的传统发展观的度量指标 --人均GDP或其增长率、实际人均GDP或其增长率 效率与公平并重的发展观的度量指标 --人类发展指数HDI、物质生活质量指数PQLI 可持续发展 --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贫困线 --如果一个人的消费或收入水平低于满足其基本需求所必需的最低水平,就会被视为处于贫困状态。这个最低水平通常被称为“贫困线” Chapter 2 经济成长阶段理论 --传统社会阶段→为起飞创造条件阶段→起飞阶段→向成熟推进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起飞阶段的条件 --较高的资本积累率;主导部门(产品供求弹性大的部门);农业和工业采用现代的组织技术与方法 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一个国家或一个经济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ΔY/Y)与其储蓄率s成正比,与其资本-产出比率k成反比。即ΔY/Y=s/k 资本-产出比率 --资本存量与产出之间的关系(有每3元资本才能产出1元的GDP,则k=3:1)

农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理论与实践

农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理论与实践农业经济学理论与实践 农业经济学是研究农业生产、农村发展以及农民生计等与农业相关的经济学科。它探讨农业经济的规律和原理,为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本文将从农业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农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农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农业生产理论、农业供求理论、农业价格理论和农业效益理论等。 1. 农业生产理论 农业生产理论研究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主要内容包括农业生产要素的组合与配置、初级要素与高级要素的转化、农业生产规模与效益关系等。 2. 农业供求理论 农业供求理论研究农产品的供给与需求关系,以及农产品价格的形成和调节机制。它分析农业生产与消费的变动对市场的影响,探讨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原因和特点。 3. 农业价格理论

农业价格理论主要研究农产品价格的形成机制和调控方法。它分析 农产品价格的内在规律,探讨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为 制定农产品价格政策提供理论支持。 4. 农业效益理论 农业效益理论研究农业经济发展的效益及其评价方法。它探讨农业 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分析农业经济发展的效益与成本,为农业发 展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农业经济学的实践应用 农业经济学的实践应用主要体现在农业政策制定、农业管理和农业 市场分析等方面。 1. 农业政策制定 农业经济学为农业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农业生产、农村 发展和农民收入等方面的研究,农业经济学可以指导农业政策的制定,促进农业持续发展和农民生计改善。 2. 农业管理 农业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农业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为农 业生产组织、农业企业和农业合作社等提供决策支持,优化农业生产 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3. 农业市场分析

农业经济学研究方法论

农业经济学研究方法论 农业经济学是研究农业经济问题的一门学科,它将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农业领域,以分析和解决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农业政策等方面的经济问题。农业经济学研究方法论是指在进行农业经济学研究时所使用的方法和原则,它对于农业经济学研究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理论研究方法 理论研究是农业经济学的基础,它通过构建模型、建立假设等方法,来分析和解释农业经济问题。在进行理论研究时,农业经济学者需要运用经济学原理和方法,结合农业生产、农村发展等实际情况,对农业经济问题进行建模和分析,以提出相应的理论结论。这种方法在理论研究中起到了指导和推动的作用。 二、实证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是指通过实际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来验证和检验农业经济学理论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实证研究方法在农业经济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它通过实地调查、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手段,来获取农业经济问题的实际数据,然后运用经济学的模型和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以验证或修正农业经济学的理论结论。 三、比较研究方法 比较研究是指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农业经济体系等进

行比较,来分析和解释农业经济问题的差异和相似之处。在进行比较研究时,农业经济学者需要选择合适的比较对象,运用比较方法和指标,对其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比较研究方法在农业经济学中有助于深入理解农业经济问题的本质和特点,提供了不同角度的研究视角。 四、定量分析方法 定量分析方法是指通过对农业经济问题进行量化分析,来得出具体的结论和预测。在进行定量分析时,农业经济学者需要运用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农业经济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得到准确的结果。定量分析方法在农业经济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帮助农业经济学者更准确地把握农业经济问题的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 五、案例研究方法 案例研究方法是指通过对具体农业经济案例的深入分析,来获得对农业经济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在进行案例研究时,农业经济学者需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农业经济案例,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其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案例研究方法在农业经济学研究中有助于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具体和可行的解决方案。 农业经济学研究方法论是指在农业经济学研究中所使用的方法和原

农村发展专业考研科目

农村发展专业考研科目 农村发展专业是指研究农村经济、农村社会、农村环境等方面的学科。考研科目主要包括农村经济学、农村社会学、农村规划与管理、农村发展战略与政策等。 一、农村经济学 农村经济学是研究农村经济问题的学科。在考研科目中,农村经济学主要涉及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农村经济结构与转型、农村经济政策与管理、农村产业发展等内容。考生需要掌握农村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了解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以及解决农村经济问题的政策和措施。 二、农村社会学 农村社会学是研究农村社会问题的学科。在考研科目中,农村社会学主要涉及农村社会结构与变迁、农村社会发展与治理、农村社会问题与调控等内容。考生需要了解农村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变化趋势,掌握农村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以及解决农村社会问题的政策和措施。 三、农村规划与管理 农村规划与管理是研究农村规划和管理问题的学科。在考研科目中,农村规划与管理主要涉及农村规划理论与方法、农村规划实践与经验、农村管理制度与机制等内容。考生需要了解农村规划与管理的

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掌握农村规划与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及解决农村规划与管理问题的政策和措施。 四、农村发展战略与政策 农村发展战略与政策是研究农村发展战略和政策问题的学科。在考研科目中,农村发展战略与政策主要涉及农村发展战略理论与方法、农村发展政策与实践、农村发展规划与项目管理等内容。考生需要了解农村发展战略与政策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掌握农村发展战略与政策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及解决农村发展问题的政策和措施。 总结起来,农村发展专业考研科目主要包括农村经济学、农村社会学、农村规划与管理、农村发展战略与政策等。考生需要掌握这些学科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了解农村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以及解决农村发展问题的政策和措施。通过深入学习和研究,考生能够为农村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贵州省考研农学复习资料农业经济学重难点梳理

贵州省考研农学复习资料农业经济学重难点 梳理 一、引言 在农业经济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重要且难以理解 的概念和知识点。本文旨在对贵州省考研农学中农业经济学的重难点 进行梳理和归纳,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和复习。 二、农业经济学的概述 农业经济学是研究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经济组织等方面的经 济学科。它主要关注农业发展的经济因素和规律,以及农业与经济社 会发展的关系。 三、农业供给和需求 1. 农业供给的要素 农业供给的要素包括农产品、农业劳动力、农业土地和农业资本等。考生需理解农业供给的要素和其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2. 农业需求的确定 农业需求的确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人口、收入水平、农产品价 格等。了解这些影响因素对农业需求的作用,对于分析农业市场和预 测农产品需求趋势非常重要。 四、农产品市场分析

1. 农产品的市场类型 农产品市场分为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考生需要了解这两种市场的特点和功能,以及其对农产品流通和定价的影响。 2. 农产品定价机制 农产品的定价机制包括市场供求关系、政府干预和农业主体的议价能力等。深入了解这些机制有助于理解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和市场调节的方式。 五、农业发展策略 1. 农业现代化的路径 农业现代化的路径包括资源型农业向科技型农业转变、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以及农业产业链的延伸等。考生需要了解这些路径并能够分析其对农业发展带来的影响。 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农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包括农业耕作结构、农业种植结构和农业养殖结构等方面。考生需了解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意义和方法,并能够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实际问题。 六、农村经济组织 1. 农业合作社的作用和发展

农业经济学原理

农业经济学原理 农业经济学是研究农业经济活动的一门学科,它涉及到农业生产、 农产品市场、农业政策等方面。本文将介绍农业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及 其应用。 一、供求理论在农业经济中的应用 供求理论是经济学中的基础理论之一,也适用于农业经济学的分析。供给方面,农业生产的供给取决于土地、劳动力、农业技术等因素。 需求方面,农业产品的需求受到人口增长、收入水平、消费习惯等因 素的影响。通过供需关系的分析,可以确定农产品的价格和产量,并 预测市场的发展趋势。 二、边际分析在农业经济中的应用 边际分析是农业经济学中的重要工具,它研究农业生产要素的边际 效益与成本之间的关系。以土地为例,当农民增加土地的使用面积时,最初的增益可能很高,但随着土地增加,边际产出逐渐减少。农民需 要通过比较边际产出与边际成本来决定最优的土地使用方式。 三、成本与效益分析在农业经济中的应用 成本与效益分析是农业决策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在农业生产中,农 民需要考虑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例如,农民在选择作物种植时, 需要将种子、化肥、农药等投入与产出的预期收益进行比较,以确定 最有利的决策。

四、农业市场的结构与竞争 农业市场的结构与竞争对产品价格和市场份额有很大影响。市场结构通常分为完全竞争、垄断、寡头垄断和寡头竞争等。不同的市场结构会导致不同的供需关系和价格体系。例如,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价格往往由市场供求决定,而在垄断市场中,垄断者能够通过控制供给来操纵价格。 五、农业政策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农业政策在农业经济中具有重要作用。政府通过税收、补贴、定价管制等手段来影响农业生产和市场行为。例如,政府对农产品的补贴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鼓励他们增加生产;而对进口农产品的限制则可以保护国内农业市场。 六、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原理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当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它强调在满足当代需求的基础上,保护自然资源、环境和农业社会的发展。经济学原理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例如,通过内外部成本考虑,推动农业生产向更环保的方向发展;通过市场机制与可持续农业实践相结合,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结论 农业经济学原理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农业经济问题。供求理论、边际分析、成本与效益分析等理论工具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市场变化、指导农业生产决策。同时,了解农业市场的结构、农业政策

研究生考试中的经济学基础知识重点梳理

研究生考试中的经济学基础知识重点梳理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是研究资源配置和社会经济活动规律的学科。在研究生考试中,经济学基础知识是必考内容之一。本文将对研究生考试中经济学基础知识的重点进行梳理。 一、微观经济学 1. 市场供求 - 市场的定义与分类 - 需求的影响因素及需求曲线的移动 - 供给的影响因素及供给曲线的移动 - 市场均衡及影响均衡的因素 2. 消费者行为与效用理论 - 边际效用及其变化规律 -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 - 消费者行为的最优化决策 3. 生产与成本 - 生产要素及其组合关系 - 短期与长期的概念与区别 - 生产函数与边际产出递减规律

- 成本理论与成本曲线的绘制 - 规模报酬与经济效益 4. 市场结构与竞争模型 - 完全竞争市场模型的特点和假设条件 - 垄断市场模型的特点和假设条件 - 寡头垄断市场模型的特点和对策 - 垄断竞争市场模型的特点和对策 - 垄断与垄断竞争市场模型的比较 5.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 市场失灵的原因与类型 - 政府干预的目的与手段 - 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效果评估 二、宏观经济学 1. 宏观经济运行概述 - 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要素与关系 - GDP、GNI等宏观经济指标计算与解读 - 经济周期与经济波动的原因与特点

2. 政府与市场 - 政府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 - 政府宏观调控的工具与方法 - 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效果与限制3. 消费、投资与储蓄 - 消费函数与消费决策 - 投资决策与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储蓄决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4. 通货膨胀与失业 - 通货膨胀的定义与测度 - 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与类型 - 失业的类型与测度 -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5.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与原则 - 比较优势与比较劣势 - 互补贸易与竞争贸易

内蒙古自治区考研农业经济管理硕士复习必备农业经济学与农村发展重点整理

内蒙古自治区考研农业经济管理硕士复习必备农业经济学与农村发展重点整理 一、农业经济学概述 农业经济学是研究农业经济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它通过运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研究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及其发展问题。在考研农业经济管理硕士复习中,掌握农业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是非常重要的。 1. 农业经济学的定义 农业经济学是对农业及其相关经济活动进行研究的学科,旨在研究农业资源的配置、农业市场的运行、农业决策的制定等问题。 2. 农业经济学的特点 农业经济学具有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农村经济的农业属性、农民现实生活的实证性和农村发展的动态性等特点。 二、农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农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是分析农业经济问题的基础,它包括农业供求理论、土地经济学、农业市场分析等内容。 1. 农业供求理论 农业供求理论是农业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基础,它研究农产品供给与农产品需求的关系,进而分析农产品价格的形成和调节机制。

2. 土地经济学 土地经济学研究土地的利用、配置和价值等问题,主要包括土地产 权制度、土地评估、土地利用规划等内容。 3. 农业市场分析 农业市场分析是研究农产品市场运行规律的理论和方法,主要包括 供求关系、价格波动、市场结构等内容。 三、农村发展的重点问题 农村发展是农业经济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它涉及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村产业发展、农民收入增长等方面的问题。 1. 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是指农村经济部门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旨在提高农村经济的效益和发展潜力。 2. 农村产业发展 农村产业发展是指发展农村的第一产业、二产业和三产业,培育新 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3. 农民收入增长 农民收入增长是农村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它涉及农民的就业、劳 动报酬、农产品价格等因素,需要通过政策和措施来推动。 四、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特点

农业经济学(完整)

1.农业是人们利用太阳能、依靠生物的生长发育来获取产品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农业的 根本特征是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相交织。 2.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产值的绝对量肯定不会增加,但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当中的比重 将会不断下降的原因:国民生产总值(P)=农业生产总值(Pa)+非农业部门生产总值(Pn)。Pa/P减小的原因为Pn增长的速度大于Pa。 3.农产品供给是指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且能够出售 的某种农产品数量。农产品供给的特殊性:①土地是农产品生产不可替代的基本生产资料,同时是有限的稀缺资源,因此在一定地域和一定技术条件下,农产品的可能供给总量是有限的,不会随价格的提高呈现无限增长趋势。②农产品生产周期比一般商品生产周期长。③农产品供给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④农产品供给受政府调控程度较大。 4.农产品需求指农产品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购买并且 能购买的某种农产品的数量。 5.农产品零售市场又称农产品消费市场,它是通过零售方式直接为消费者提供农产品服务 的最终交易场所,反映着农产品的生产者、加工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多方面竞技关系。 6.农产品批发市场又称中心集散市场,是“有形市场”的一种较高级的市场形式。它是指 将来自各产地的农产品进一步集中起来,经过加工、储藏与包装,通过销售商分散销往全国各地。 7.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功能:a 发现价格功能;b 回避风险功能;c 其他功能。 8.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地区结构特征:①出口:到日本和中国香港,其次欧盟、东南亚、 韩国和朝鲜,占出口的30%。②进口: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东南亚、拉美、欧盟。产品结构特征:①出口农产品主要为园艺产品(菜、果、花),占50%以上。②进口主要是谷物及大豆,占50%左右。③出口的农产品中,畜产品出口呈上升趋势。 ④进口农产品中,食糖、原棉、生丝和废丝等其他农产品为第二大进口农产品,其次 园艺产品,再次是畜产品。 9.流通的含义:指产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的转移过程,包括社会性转移和经济性转移。 10.农产品流通特点:a 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制约,生产的季节性、区域性明显,而农产品 消费是常年的、普遍的,在流通过程中需要有储备、运输、分销环节,以保证均衡上市和满足城乡消费者对农产品的普遍需求;b 农产品具有易腐、易损、不耐储藏的特点,特别是生鲜农产品在运输和储藏过程中容易出现质量下降,造成损失;c 农产品体积偏大、重量偏重,运输成本在价格中占的比例较大,不太适合长距离运输;d 消费者零散购买,一次购买数量少、购买频率高;e 农产品的供给价格弹性、需求价格弹性以及需求的收入弹性相对小。 11.土地的经济特性:a 土地供给的稀缺性;b 土地利用的区位性;c 土地利用方向变更 的困难性;d 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 12.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在一定的科学技术水平下,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连续追加其 他生产要素的投入时,在达到一定阶段之前,产量会随投入的增加而不断增加。但当投入增加到一定数量之后,每增加一单位的投入所能新增加的产量会越来越少,最后减少为零,甚至为负值。 13.土地集约经营:指在一定土地面积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应用先进农业技术 装备和技术措施,进行精耕细作,主要靠提高土地生产率来增加农产品产量和收入的经营方式。土地集约经营的类型:①劳动集约型。(指在单位面积土地上投入较多的劳动去获得较多产量和收入的方式)②技术集约型③资金集约型。土地集约经营的重要意义: a.实行土地集约经营,可以弥补我国人均土地资源的严重不足,通过提高土地生产率, 不断增加农产品总量,更好的满足社会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要;b.可以充分发挥我国

农业经济学博士生必读书目

博士生必读书目 一、经济学经典著作及宏微观理论基础 经济学经典著作: 马克思、恩格斯的《资本论》。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凯恩斯的《通论》。 马克·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微观经济学进阶: 初级:萨缪尔森、斯蒂格利茨和曼昆的经济学教材;高鸿业的微观经济学。 中级:平狄克的中级微观经济学教材。 宏观经济学进阶: 初级:萨缪尔森、斯蒂格利茨和曼昆的经济学教材;国内的看高鸿业的宏观经济学。 中级:多恩布什的中级宏观经济学教材。 二、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博弈论 制度经济学: 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商务出版社 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下册)商务出版社 科斯、诺思、威廉姆森等制度、契约与组织——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的透视经济科学出版社 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美道格拉斯·C.诺斯著:《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道格拉斯·C.诺斯等西方世界的兴起——新经济史华夏出版社 道格拉斯.诺思制度变革的经验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 约翰.德勒巴克新制度经济学前沿——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的透视经济科学出版社 奥斯特洛姆等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抉择商务出版社 青目昌彦:《比较制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阿兰.格鲁奇比较经济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阿兰.斯密德制度与行为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埃瑞克.菲吕博顿等新制度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 周其仁真实世界的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 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艾德克.拉丝缪森博弈与信息——博弈论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三联书店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三、公共经济学(公共治理)与发展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公共治理理论): [美曼瑟尔·奥尔森著:《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布坎南:《自由、市场与国家》 [美] 奥斯特罗姆、帕克斯和惠特克著:《公共服务的制度建构》,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美] 盖瑞·J.米勒著:《管理困境——科层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美丹尼斯·C.缪勒著:《公共选择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美乔·B.史蒂文斯著:《集体选择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美威廉姆·A.尼斯坎南:《官僚制与公共经济学》,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出版社。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原理和方法来研究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和农村发展问题的一个学科领域。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发展,农业经济学的重要性逐渐得到认识。农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保障食品安全和农民的生计提供着重要的支持。因此,研究农业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农业生产是农业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农业科技和天气等因素。这些要素合理地组合起来,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数量。农业经济学研究了农民在生产过程中的决策行为和规划管理,探讨了不同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市场供求关系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 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民决策的主要因素是成本和效益。成本包括土地、劳动力、耕作设备、种子、化肥、病虫害防治等,而效益则由市场行情决定。通过分析农产品的供求状况和价格波动,可以帮助农民制定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生产计划,从而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益以及自身经济收入。同时,制定合适的政策和法规也能够提高农村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和劳动安全,增加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 除生产外,农业经济学还研究了农业市场的供求关系和价格变动。农产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供给条件和市场需求受到生产条件、自然灾害、政策改变等因素的影响,其价格动

态也非常复杂。因此,通过研究农产品供求关系和价格变动,可以帮助政府和农民更好地制定农产品市场管理政策,增加农民的收益,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另外,农业经济学也探讨了农村经济结构的演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受到农村人口、土地利用、外部经济要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政府应该制定合理的农业政策,灵活调控农村经济结构,鼓励农村经济向产业化、市场化和多样化方向发展。同时,也应该重视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社会保障问题,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 总体来说,农业经济学研究了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和农村发展问题,对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状态的变化,农业经济学应不断更新研究内容和方法,以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民群体的脱贫致富。

研究生发展经济学讲义四大纲

研究生发展经济学讲义四大纲 人力资本理论与人类发展 第四讲人力资本理论与人类发展 (1) 一、对经济增长的一种观察 (2) 二、内生增长机制 (2) 内生增长机制 (2) 报酬递增理论与专业人力资本理论 (2) 新增长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的意义 (3) 三、人力资本理论框架 (3) 人们应对失衡的能力 (3) 理论框架 (4) 四、人类时间价值研究 (4) 人类时间价值概念 (4) 人类时间价格提高的测度 (5) 研究人类时间价格变化社会、政治、经济意义 (5) 五、发展的目标仍是克服贫困问题 (5) 发展成就与贫苦现象 (5) 收入差距仍在扩大和基本对策选择 (5) 六、技术发展推动经济发展 (6) 当代技术基本特征与主要贡献 (6) 发展中国家技术风险管理 (7) 七、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政策 (8) 知识与福利、经济增长的关系 (8) 知识的获取 (8) 知识的吸收 (9) “人力资本理论”属于所谓的“新经济增长理论”范畴。相对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而言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强调经济增长源泉内生化,故又称为内生增长理论(endogenous growth theory)。本部分研究新增长理论中的人力资本理论的代表性观点,同时介绍联合国开发属编制的人类发展指数等涉及衡量人类发展水平的指标。最后,按照联合国开发属的观点,研究发展中国家如何通过知识开发、引进、利用以及技术创新途径,争取尽快赶上发达国家。本部分的参考书为:(1)W·舒尔茨:《报酬递增的源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2)潭崇台等:《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3)联合国开发属:《1999年、2000年、20001年人类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发展经济学整理(完整版)

发展经济学整理(完整版) 第一章和第二章: 发展国家的主要特征: 1、低下的生活水平。(低下的人均收入水平、悬殊的收入差距、大范围贫困、恶劣的卫生保健状况、低下的教育水平) 2、低下的生产率水平。 3、人口的高速增长和沉重的赡养负担 4、高失业低就业 5、对农业生产的严重依赖 6、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劣势地位 7、不发达的市场经济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和联系 (一)两者的联系 经济增长,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由于就业人数的增加、资本的积累和技术的进步等原因,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大。经济发展,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量的增长与经济结构的优化,包括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一定速度的增长和经济结构的升级换代在内的国民经济整体素质与综合国力的提高。 从理论上讲,经济发展是基于经济增长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及政治结构的变化,基于有效益的增长的前提下发展,因此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经济数量的增长就没有经济发展。产生经济效益的增长意味着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最终是依托于经济增长的。如果经济增长并未带来效益和相应结构的变化,那么增长就是“无发展的增长”。 如果经济增长导致了结构的失衡或者人类生存质量的下降,则这种增长就是发展的倒退。(二)两者的区别 第一,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含义不一样。从新的发展观看,经济发展既包含产生有效益的经济增长,同时也包含经济与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等含义。可以说,经济发展是经济较快

增长与较好效益的统一,持续、快速、健康是其本质涵义。显然,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含义是不同的。 第二,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衡量指标不一样。GDP是单纯的经济增长指标,它只反映国民经济收入总量,它不统计也不可能统计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要素。衡量经济发展的核算指标是“绿色GDP”,它是一套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指标,即对环境资源进行核算,从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费用,其计算结果即绿色GDP。相对而言,经济发展是一个衡量国民经济的综合指标,而经济增长则是衡量国民经济增长快慢的单一指标。 发展经济学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形成和繁荣时期(1940s末至1960s中或末) ①唯资本论、认为唯有资本—以机器、设备或可投资金为主的物质资本及形成的快慢才是促进或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首要条件。 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如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纳克斯(Nurkse, R.)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缪尔达尔(Myrdal, C.)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理论,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钱纳里(Chenery,H. B.)的“两缺口”理论、等。 ②唯工业论、认为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就要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如刘易斯(Lewis, W.A.)的“二元经济”理论、赫希曼(Hirschman, A.O.)的“不平衡增长”理论、罗森斯坦—罗丹的“平衡增长”理论和普雷维什(Pre bisch, R.)的“贸易条件恶化”理论等。 ③唯计划论、强调发展中国家应当在经济发展中发挥计划管理或计划指导的作用。在“大推进”理论、平衡增长理论等思想中,计划化、国家干预等都是应有之意。 ④带来的现实问题、由于受第一阶段发展经济学的影响,发展中国家在这一时期大多走的是一条封闭式的、以物质资本积累为核心、高度计划化的进口替代型工业化发展道路。虽然有些国家经济发展取得了一些成果,但20世纪60年代中期按照那理论而做出决策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出现了和第一阶段经济发展理论所设想的结果不相一致的情

农业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农业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1.农业经济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 农业经济学是经济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专门研究农业领域中各类经济问题的的部门经济学。 研究对象是农业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包括农业生产的运动规律,农业生产关系的运动规律,以及两者相互之间的运动规律。 2.农业的概念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部门,在现代社会中成为第一产业。从本质上看,农业是人类利用生物机体和自然力,通过自身的劳动强化和控制生物的生命过程,以取得人类所需要的物质产品的生产部门。 3.农业再生产得基本特征 自然再生产---指生物的自然生长发育过程,即生物有机体同自然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和转化的过程经济再生产---指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中,人们通过有目的的活动,利用与改造动植物的生理机能和自然环境条件所反复进行的社会再生产过程 4.如何理解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以及农业的多功能性

一,从农产品对人的重要性来看,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 二,从人类社会的发展汗青看,农业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独立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三,农业是工业发展的条件。 农业的多功能性是指农业在向人类提供粮食和工业原料的同时,还具有其他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非商品性产出功能,这些功能所产生的价值无法通过市场交易和产品价格来体现。包括生态环保功能,社会稳定功能,文化传承和教育功能。 5.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业的发展阶段主要特征 恢复和“一五”时期(1949~1957年1949-1952年间,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恢复和提高,1954-1956,XXX提出的“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农业生产力发展思路,到1957年,全面完成了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 “大跃进”和恢复时期(1958~1965年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方法,可概括为“十分指标,十二分措施,二十四分干劲”。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8年以“农业学大寨”运动方式、扣政治帽子、行政压制、方式主义等手段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带领方法。 改革开放以来(1979~2000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

发展经济学知识总结(马春文高等教育出版社)

导言 1、发展中国家的定义:也称作开发中国家、欠发达国家,指经济、技术、人民生活水平较 低的国家,与发达国家相对. 2、发展中国家的界定:详见书P4 3、发展中国家的特点: (1)人均收入水平低 (2)生活水平低(贫困,教育,卫生医疗) (3)高出生率和高赡养负担 (4)较严重的劳动力不得其用的现象(15—24岁的劳动力失业率为30%) (5)发展不平衡,对农业生产和初级产品的高度依赖 (6)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受支配、依附和脆弱的地位 4、购买力评价法 购买力平价理论是由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提出来的,即两国间的货币交换,实际上是两国间货币购买力的一种对比关系。在经济学上,是一种根据各国不同的价格水平计算出来的货币之间的等值系数,以对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进行合理比较. 购买力平价法就是通过一系列统计计算,找到两国间货币购买力的实际对比关系,而不是汇率所表示的对比关系. 思考题 1、中国具有的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特征? ①我国的经济发展不是非常的均衡,在一些地方会有生活水平低、贫困现象严重这一特征 ②在我国的有些经济不甚发达的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水平仍比较低. ③在我国仍处于二元经济结构,对农业生产和初级产品高度依赖 ④我国存在着人口问题严重这一特征,劳动力不得其用,高出生率与高赡养负担 ⑤在我国的部分地区存在市场欠发达的特征。 2、结合当前情况,分析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在经济发展中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有利: 国内宏观经济环境继续保持有利条件。 我国有着充足的劳动力,其中不乏优质人才。 我国有着充足的自然资源。 地域广阔,气候带多样,利于发展多样化的农业。 不利: 部分地区市场欠发达。 有些地方比较贫困。 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教育投资低 人均资源拥有量少,缺乏先进的节能技术,资源储量不容乐观。 二元经济结构 工业化和城市化 发展中国家的6个特点: 政府宏观调控效率低下 环境破坏严重 农业保护力度小, 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 收人水平低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