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调整原则

燃烧调整原则
燃烧调整原则

一、燃料量调整:

1、负荷增加时,相应增加风量及进入炉膛燃料量;负荷减少时,相应减少风量及进入炉膛燃料量。

2、当锅炉负荷变化不大时,可通过调整运行制粉系统的出力来调整燃料量。若锅炉负荷增加,要求制粉系统出力增大时,应先开磨煤机进口的风量,利用磨煤机内的存粉作为增负荷开始的缓冲调整,然后增加给煤量,同时相应开大二次风门。反之,当锅炉负荷降低时,则应减少给煤量,磨煤机通风量以及二次风量。

3、当锅炉负荷变化较大时,需要通过启停制粉系统来调整燃料量。其原则是:

(1)保证磨煤机在合适的负荷下运行。

(2)保证燃烧器的运行方式尽量集中、同层和对角投入,能保证燃烧工况良好,火焰分布均匀,以防止热负荷过于集中造成水冷壁运行工况恶化。燃烧器应尽量避免缺角运行,保持磨煤机料位稳定,但防止过低或过高运行,保持炉内燃烧工况经常处于最佳状态。当发现燃烧不稳时,应迅速投入油枪稳定燃烧。

(3)在启动制粉系统时,应及时调整一、二次风及炉膛压力,并及时调整运行制粉系统的出力,保持燃烧稳定,防止负荷骤增骤减。燃油系统要处于循环备用状态,定期对油枪进行试投,发现缺陷要及时联系检修处理。

4、磨煤机运行中,通风量应保持在规定范围内。磨煤机通风量过小,一次风速过低,煤粉在炉膛内着火过早会烧坏燃烧器喷嘴,严重时造成一次风管堵塞及磨煤机满煤。磨煤机通风量过大,会造成煤粉细度大,使煤粉在炉膛内着火推迟,引起燃烧不稳,并加剧一次风管磨损。

5、锅炉低负荷运行或燃用劣质煤时,炉膛温度较低,燃烧不稳定时应及时投入油枪助燃稳定燃烧。

6、切换制粉系统时,应先启动备用制粉系统,再停运准备检修的制粉系统。停运的燃烧器要保持一定量的周界风冷却,以防止烧坏燃烧器喷口。

7、投运备用磨煤机时,应先开启清扫风门,对一次风管逐个进行吹扫,启动磨煤机,建立料位后,逐渐开大容量风,并调整相应的二次风挡板,观察着火情况是否正常,正常情况下控制磨煤机分离器出口一次风压在2.0~4.0KPa左右,以确保一次风粉均匀性及燃烧器出口风速及风率合理性。

8、停运磨煤机时,应先关闭对应给煤机入口挡板,将给煤机走空后停止,然后将磨煤机内煤粉吹空,一次风管吹扫完毕后,停运磨煤机。对停用的燃烧器应保持少量周界风通风冷却,以防喷口烧坏。注意监视磨煤机出口温度

≯80℃。

9、锅炉在低负荷运行时,尽量投下层燃烧器。

10、任何情况下,必须保证至少有相邻两层煤火嘴投运,否则应投油助燃。

二、送风量调整:

1、当锅炉负荷发生变化时,随着燃料量的改变,必须同时对送风量进行相应的调整。

2、炉膛风量正常时,炉膛火焰颜色呈金黄色,火焰中无明显火星,均匀地充满炉膛,着火点应在燃烧器出口0.5m处,不直接冲刷水冷壁,火焰无脉动现象,各燃烧器无结焦和烧坏现象;烟气含氧量3~5%;当炉膛内火焰炽白刺眼,烟气含氧量过大时,应适当减少送风量;当炉膛内火焰暗黄色,烟气含氧量小时,应适当增加送风量。

3、两台送风机运行时,其入口动叶、电流、出力应基本一致,同时调整。正常情况应投入送风自动运行,通过氧量偏置进行调整校正。正常运行中应保证二次风与炉膛差压在0.23KPa以上,二次风箱压力在0.5KPa以上。

三、炉膛压力调整:

1、当锅炉负荷发生变化时,随着锅炉燃料量与风量变化,必须对炉膛压力进行相应的调整:

2、炉膛压力的调整主要采用送风量与引风量联合调整的方法,在调整时,为避免炉膛出现正压和缺风现象,原则上先增大引风,再增大送风量,而后增加燃料量。反之,则应先减少燃料量,再减少送风量,最后减少引风量。

3、锅炉正常运行时保持炉膛负压-100~0Pa。

4、两台引风机运行时,其入口动叶、电流、出力应基本一致,同时调整。正常情况应投入引风自动运行。炉膛负压大时,送风量正常情况下,应关小引风机动叶,减少引风量。炉膛负压小时,送风量正常情况下,应开大引风机动叶,增加引风量。

5、炉膛负压过大会增加炉膛及烟道漏风;炉膛冒正压,可能引起火灾,造成人身及设备事故。锅炉低负荷运行、煤质较差以及炉膛负压急剧大幅度波动时应注意调整,防止燃烧不稳引起锅炉灭火。

6、锅炉正常运行时,注意监视各烟道负压变化情况。负荷高时烟道负压大,负荷较低时烟道负压小。当烟道积灰、结焦、局部堵塞时,由于阻力增加,受阻部位以前负压比正常值小,受阻部位以后负压比正常值大。如引风量未改变,炉膛会冒正压。

7、在吹灰、除焦、负荷加减、燃烧不稳、空气预热器堵塞等工况时,应严格监视炉膛负压的变化,及时对引风量进行调整。

四、一、二次风量的调整:

保证煤粉着火稳定,燃烧中心适当,火焰中心在炉膛中部,不冲刷水冷壁及对角喷嘴。各燃烧器来粉量、一、二次风量及风速一致,燃烧器负荷对称均匀;

一、二次风速和风率合适,一、二次风配比适当。

1、当炉膛火焰中心过高时应做如下调整:

(1)开大顶部二次风挡板。

(2)减少上部燃烧器负荷,增加其它燃烧器负荷。

(3)维持下部燃烧器运行,停止上部部分燃烧器。

2、当炉膛火焰中心过低时应做如下调整:

(1)开大下部二次风挡板。

(2)适当减少下部燃烧器负荷,增加其它燃烧器负荷。

(3)启动上部燃烧器运行。

3、当炉膛火焰中心偏斜时应做如下调整:

(1)调整燃烧器二次风挡板,同时调整顶部反切风挡板。

(2)及时开启周界风可提高一次风刚性,防止燃烧器区域还原性气体形成,防止结焦及冲刷水冷壁。

4、机组正常运行时,炉膛压力应保持在0~-100Pa之间运行;保持烟气氧量在3~5%范围内;在油煤混烧过程中,为防止炉膛结焦、积灰,可适当增大风量,并合理配比一、二次风。

5、运行中,控制排烟温度<130℃,150MW负荷时维持氧量5~6%,200MW负荷时维持氧量在4~5%,250MW及以上负荷时维持氧量3~5%,适当调整上层二次风门,使烟气中的NOx含量符合标准。

6、锅炉周界风挡板开度由磨煤机出力所决定;二次风挡板开度则决定于燃油压力或风箱/炉膛差压;燃尽风挡板开度取决于锅炉负荷(从70%B-MCR起打开,100%B-MCR时开完)。运行中可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7、机组负荷变化时,及时调整风量、煤量,以保持汽温、汽压稳定。加负荷时,应先增加锅炉风量,后增加容量风量;减负荷时,应先减少容量风量,后减少锅炉风量。负荷大幅度变化时,调整容量风量不能满足负荷需要,可用启、停磨煤机的方法来满足负荷需要。

8、锅炉运行中,要及时检查各燃烧器来粉及一次风压变化情况,发现来粉少、一次风压异常时,应及时做出正确判断和处理。

9、锅炉单侧风机运行时,应根据风量带负荷,严禁缺氧过负荷运行。

五、锅炉燃烧调整的注意事项:

1、正常运行时,尽量将引风机、送风机、氧量控制、一次风压、磨煤机料位、磨煤机出口温度投自动,运行人员应监视各自动运行情况,发现异常应立即解除自动,进行手动调整。

2、运行中应认真监盘,对仪表指示出现的变化及时分析,并采取相应对策,保持炉膛燃烧的稳定。

3、就地观察炉内燃烧情况,检查各燃烧器、二次风门开度,发现问题及时联系检修处理。炉膛各孔、门应严密关闭。

4、运行中应经常了解所用煤种及其主要指标(如:FC、W、A、V、Q等),保证煤粉细度R90=23%;对煤质化验单进行仔细分析,做出有针对性的燃烧调整,以适应煤质的变化情况;定期对飞灰、炉渣采样分析,保证锅炉经济运行。

5、每小时应就地检查炉内燃烧情况,给煤机运行及下煤情况,油枪运行和备用情况,并清除各火嘴、看火孔等处的焦渣。

6、注意锅炉运行中的漏风情况,所有人孔门应严密关闭,炉底密封良好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