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原发性肝癌的肝内转移途径

浅谈原发性肝癌的肝内转移途径

浅谈原发性肝癌的肝内转移途径

虽然早在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就已提出“肿瘤是一种可以控制的慢性疾病”,但是由于肝癌的早期症状不易被发现,等到被确诊时大多肝癌患者都已到了中晚期,病情就不像早期那样容易控制。

若是肝癌发展到中晚期时,癌细胞很容易发生扩散、转移情况,当癌细胞发生了扩散、转移的情况时,会严重影响到肝癌的治疗效果与预后情况。接下来将就原发性肝癌的肝内转移途径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全军肿瘤诊治研究所专家指出:原发性肝癌的转移途径以血行转移、肝门静脉转移、淋巴转移、胆道转移最为常见。

血行转移:肝内血行转移是肝内转移最早的转移途径,血行转移会侵犯到门静脉并形成瘤栓,当瘤栓脱落在肝内时就会引发多发性的转移病灶,些时的转移不仅会引起肝外转移,还会转移到身体的各个部位。

肝门静脉转移:是肝内转移最主要的转移途径,癌细胞沿着肝门静脉扩散,当肝门静脉经过第一肝门入肝、反复分支汇入到肝小叶的肝血窦,然后不断的在肝内蔓延转移。

淋巴转移:局部肝内癌细胞转移到肝门淋马结也是比较常见的转移途径,形成淋巴管网以后就会发生身体其它部位的淋巴转移,如贲门旁淋马结、腹腔淋巴结等。

胆道转移:当肝门的癌肿压迫到或是侵犯到胆道时,就会形成梗阻性黄胆。

除肝内转移途径以外,原发性肝癌还会发生其它的远处转移,如:邻近器官侵犯、种植性转移、直接浸润等转移途径。

温馨提示:当肝癌发生转移时大多表明肝癌的病情发展基本已进入中晚期,因此,此时患者应该及早到医院进行治疗,争取有效的控制病情的程度、减轻症状,延长生存的期限。

卫生部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

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 一、概述 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以下简称肝癌) 是常见恶性肿瘤。由于起病隐匿,早期没有症状或症状不明显,进展迅速,确诊时大多数患者已经达到局部晚期或发生远处转移,治疗困难,预后很差,如果仅采取支持对症治疗,自然生存时间很短,严重地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原发性肝癌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CC)、肝内胆管细胞癌(ICC)和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细胞癌混合型等不同病理类型,在其发病机制、生物学行为、组织学形态、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等方面均有明显的不同;由于其中HCC占到90%以上,故本文所指的“肝癌”主要是指HCC。 二、诊断技术和应用 (一)高危人群的监测筛查。 我国肝癌的病因因素,主要有肝炎病毒感染、食物黄曲霉毒素污染、长期酗酒以及农村饮水蓝绿藻类毒素污染等,其他肝脏代谢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隐原性肝病或隐原性肝硬化。由于肝癌的早期诊断对于有效治疗和长期生存至关重要,因此,十分强调肝癌的早期筛查和早期监测。

常规监测筛查指标主要包括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和肝脏超声检查(US)。对于≥40岁的男性或≥50岁女性,具有HBV和/或HCV感染,嗜酒、合并糖尿病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一般是每隔6个月进行一次检查。一般认为,AFP是HCC相对特异的肿瘤标志物,AFP持续升高是发生HCC的危险因素。新近,有些欧美学者认为AFP的敏感性和特异度不高,2010版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指南已不再将AFP作为筛查指标,但是我国的HCC大多与HBV感染相关,与西方国家HCC致病因素不同(多为HCV、酒精和代谢性因素),结合国内随机研究(RCT) 结果和实际情况,对HCC的常规监测筛查指标中继续保留AFP。 (二)临床表现。 1.症状。 肝癌的亚临床前期是指从病变开始至诊断亚临床肝癌之前,患者没有临床症状与体征,临床上难以发现,通常大约10个月时间。在肝癌亚临床期(早期),瘤体约3-5cm,大多数患者仍无典型症状,诊断仍较困难,多为血清AFP 普查发现,平均8个月左右,期间少数患者可以有上腹闷胀、腹痛、乏力和食欲不振等慢性基础肝病的相关症状。因此,对于具备高危因素,发生上述情况者,应该警惕肝癌的可能性。一旦出现典型症状,往往已达中、晚期肝癌,此时,病情

肝癌肝内转移如何治疗

肝癌肝内转移如何治疗 文章目录*一、肝癌肝内转移如何治疗*二、肝癌肝内转移的途径*三、如何判断肝癌已经发生了肝内转移 肝癌肝内转移如何治疗1、生物治疗肝癌肝内转移肝癌转移后用生物治疗是理想的选择,生物治疗能有效抑杀残余肿瘤细胞,改变癌细胞的生长土壤,从而改变人体内部癌环境,让人体不适宜癌细胞生存,防治癌细胞复发转移,可大大增强自身免疫抗癌能力,提高患者免疫能力后,患者体内新生的癌细胞,绝大部分被自身免疫细胞杀死,控制肿瘤的发展。 肝癌是恶性肿瘤,确诊疾病后、治疗过程中以及康复时期,患者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不适,据了解,不少患者及其家属对这些不适出现的原因不是很了解,对于相应的护理措施更是一无所知,为此,肿瘤学教授建议在患者出现焦虑、恐惧与绝望情绪的时候,从突然发病或病情较长、忍受较重的痛苦、担忧预后、经济拮据等方面入手对患者进行疏导,帮助患者摆正心态,积极乐观的面对疾病,面对治疗。 2、射波刀治疗肝癌肝内转移 射波刀使用一种革命性的立体定位追踪法,甚至在脑部手术均不须现行的头骨钉及金属头架固定,因此“手术”过程中病患无须局部麻醉而且没有流血及痛苦,“手术”完成后也无需麻醉恢复时间。

此外,射波刀在临床上可以轻易实现、低分次治疗,病患的“手术”过程就如同一般门诊的就诊方式,医师可以依照病患身体状况及接受放射剂量的大小决定治疗的次数,可有效提高肿瘤控制率并降低正常组织的伤害率。 3、手术治疗肝癌肝内转移 现代肝脏外科手术技术日益进步,肿瘤大小并不是制约手术的关键因素。能否切除和切除的疗效除了与肿瘤大小和数目有关,还与肝脏功能、肝硬化程度、肿瘤部位、肿瘤界限、有无完整包膜及静脉癌栓等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行手术切除的患者一般要求其一般情况良好,即没有心脏、肺脏、肾脏等重要脏器的器质性病变,肝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具体需要客观的肝功能储备评估 指标。 肝癌肝内转移的途径1、直接蔓延:癌肿生长侵进肝壁后,向纵深方向发展,突破浆膜层,可直接侵犯相邻器官、组织,以大网膜、肝、胰、横结肠为常见,其次为空肠、膈肌以至腹壁。直接蔓延关系得手术方式及能否根治性切除,一般蔓延到邻近脏器, 如肝等范围较小而局限时可手术切除,范围较大时手术难以全部切除。 2、淋巴结转移:是肝癌扩散的重要途径,而且发生较早。淋巴结转移占肝癌转移的70%,肝下部癌肿常转移至幽门下、肝下

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 (总分:27.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A1题型(总题数:13,分数:13.00) 1.下列因素中,可能成为原发性肝癌促进因素的是______ (分数:1.00) A.油腻食物 B.乙型肝炎病毒√ C.亚硝胺类化学物质 D.酒精肝 E.吸烟 解析: 2.原发性肝癌的病因不包括______ (分数:1.00) A.病毒性肝炎 B.肝硬化 C.黄曲霉素 D.亚硝胺类致癌物 E.肝脓肿√ 解析: 3.原发性肝癌肝外血行转移最多见于______ (分数:1.00) A..骨 B..脑 C..肺√ D..胃 E.胰腺 解析: 4.原发性肝癌肝区疼痛的特点是______ (分数:1.00) A.间歇性隐痛 B.持续性胀痛√ C.阵发性绞痛 D.压榨样疼痛 E.烧灼样疼痛 解析: 5.原发性肝癌最常见的症状是______ (分数:1.00) A.腹水和黄疸 B.贫血 C.上消化道出血 D.肝区疼痛√ E.干燥进行性肿大 解析: 6.对原发性肝癌确诊率高而又简便的检查是______ (分数:1.00) A.甲胎蛋白测定√ B.乙肝五项

D.肝功能 E.磁共振 解析: 7.对直径<1cm的小肝癌的定位诊断,以下哪种检查方法最好______ (分数:1.00) A.B超 B.肝穿刺针吸细胞学检查 C.CT √ D.X线 E.选择性腹腔动脉和肝动脉造影 解析: 8.早期原发性肝癌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______ (分数:1.00) A.肝叶切除术√ B.肝移植术 C.肝动脉栓塞化疗 D.免疫治疗 E.基因治疗 解析: 9.肝癌患者术前准备措施,为改善凝血功能,肌肉注射______ (分数:1.00) A.维生素B1 B.维生素B12 C.维生素K1 √ D.维生素C E.维生素D 解析: 10.肝叶切除患者的术后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______ (分数:1.00) A.吸氧3~4天 B.半卧位 C.鼓励早期下床活动√ D.早期禁食、胃肠减压 E.给予静脉补充营养 解析: 11.肝叶切除术后患者不宜早期下床活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分数:1.00) A.防止肝断面出血√ B.防止肝性脑病 C.有利于患者恢复体力 D.有利于患者伤口愈合 E.防止伤口裂开 解析: 12.原发性肝癌患者突然主诉腹痛并伴腹膜刺激征,最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是______ (分数:1.00) A.癌肿破裂出血√ B.上消化道出血 C.急性腹膜炎

肝癌术后复发和转移的区别

肝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高居第3位,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肝癌,是生长在肝脏里的恶性肿瘤,号称“癌中之王”,尽管肿瘤手术在不断发展进步,可是肝癌的远期五年生存率并没有明显提升。究其原因,肿瘤的复发、转移是导致肿瘤治疗失败的主因。复发、转移这一类医学名词,或许肝癌患者们听说过,但二者详细的区分可能并不知道。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肝癌术后复发和转移的区别。 肝癌术后的复发与转移是什么?二者有何区别? 肿瘤的复发:单凭字面意思我们就可以理解到,肝癌本来可能经肿瘤手术切除,临床判定疗效良好,但是过段时间,经医学检查又检出肿瘤了,那就是肝癌术后复发。 癌细胞的转移:恶性肿瘤有一特性,具有高活跃性,喜欢在患者机体内到处游离,可以假借血液循环、淋巴循环等方式流经全身任何器官组织部位。这种癌细胞特性就叫转移。 这二者的区别在于,肝癌复发多是局部原发器官组织或邻近部位,而转移可能遍布全身往往是全身性的。一般我们都会把肝癌术后的复发、转移一起提出,是因为它们往往是伴随出现,有时候肿瘤没有被手术清除,必然会有残余,也就具有恶性肿瘤基本特性转移,会再次生长复发也是时间问题。而且肝癌,据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袁希福院长提出的观点:肝癌并非单一的局部病变,而是全身性病变的局部显现。癌肿可以被肿瘤手术清除,但影响肿瘤生长的内环境并不能改善,诱发肿瘤的导火索还在,也就致使会重新生长新的肿瘤,也就是复发,有恶性肿瘤也就必然会出现转移。 如何预防肝癌术后的复发与转移? 肝癌术后的复发、转移,终究与肿瘤手术的局限性密不可分。或许是手术不完善、又或是癌环境没有得到有力改善。因此,在肝癌手术后要及时做好中医巩固治疗,针对内环境进行稳定,继续抗肿瘤治疗,可以尽可能的将癌细胞消灭到较低水平,预防肿瘤复发、转移。 中医整体治疗,是根据肝癌复发病人实际病情进展,一人一方,对症下药,针对性强,较为安全,适用于大多数肝癌患者。以扶正祛邪为治疗原则,兼顾扶正与攻毒,在进行抗肿瘤治疗的同时,更注重患者的整体免疫功能,提高及巩固

原发性肝癌肝移植随访表格

随访登记表 姓名:性别:年龄:住院病历号: 移植日期:年月日 通信地址: 邮政编码:联系电话: 主管医师:随访医生: 我们的联系地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中心 邮政编码:100044 电话:-3500,3503 传真号:68318386 首先祝贺您在经历了漫长的住院时间后,终于能顺利地出院了,从此以后一个健康的肝脏将陪伴您度过美好的时光,肝脏具有很多的功能,您要小心爱护,除了与普通肝移植患者相同的治疗方案以外,您还应该特别注意,就是切除的肿瘤有可能潜伏一段时间后会再次出现,这恐怕是威胁您健康的最大敌人,肝移植术后化疗的目的在于能够控制可能存在的微小转移灶的生长,杀灭血液中散在的肿瘤细胞,提高治愈率,延长无瘤生存时间,所以您一定要严格按照此表所建议的内容复诊和接受化疗等辅助治疗,安然度过肿瘤复发的危险期,成为抗肿瘤的明星,与您的家人共同分享天伦之乐。 一般您在住院期间常常要接受第1次化疗,开始时间根据您术后恢复情况而定,您的主管医师会告诉您接受化疗药物的剂量和用法,请您记录清楚。

常用化疗方案(化疗药物及剂量) 表阿霉素mg 健择mg 顺铂mg 草酸铂mg 5-氟尿嘧啶mg 其他化疗药物 辅助治疗药物 化疗副作用 其他 开始时间年月日 结束时间年月日 化疗期间可能出现的副作用有以下几种,常见的有白细胞减少,肝、肾功能异常,胃肠道反应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还可能出现发热、全身无力、脱发、心律失常等,不过一般不会严重影响您的健康。在您出院以后,请您一定记住下次就诊的时间,记住定期化验,定期化疗,与您的主管医师和随访医师保持联系,让我们共同维护您的健康。 一、术后第2周的检查项目 术后第2周,您一般还在住院,检查项目包括抽血化验:血常规、生化20项、电解质、凝血全项、甲胎球蛋白(AFP)、CEA、CA19-9等,还有影像学检查:胸部X光片、腹部B超、腹部CT等,您的主管医师会根据您的病情酌情增减。

转移性肝癌治疗方法的研究

转移性肝癌治疗方法的研究 原发肿瘤的恶性程度、部位、有无肝外部位转移灶、肝受累范围和患者全身情况是决定转移性肝癌预后的因素。通常情况下,肝癌转移后,患者多在1年内死亡,针对结直肠肿瘤的转移病例,预后相对理想。对晚期肿瘤已发生肝转移的病例,在对原发灶尽可能切除的情况下,应用手术为主的综合方案干预,才可使病情最大程度的缓解,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保障生存质量,手术切除是转移性肝癌唯一有可能治愈的治疗措施。 标签:转移性肝癌;外科;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近年来,受环境污染程度加重、公众不良生活方式增多、遗传等多因素影响,恶性肿瘤发病率明显上升,晚期易继发转移,而肝脏是转移性癌常见的器官,仅次于淋巴系统居第二位。转移性肝癌常为诱导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死因,使原发肿瘤治疗更为棘手,在肝脏外科技术和肿瘤诊断治疗技术取得显著成就的今天,对治疗转移性肝癌的方法展开探讨,依据病情选择合适的应对方案,是延长患者生存期,保障生存质量的关键。本文就相关内容展开综述,现分析如下。 1转移性肝癌病发途径与手术治疗的关系 身体各部位恶性肿瘤向肝脏转移途径包括直接蔓延、经门静脉转移、经淋巴转移及经肝动脉转移等,转移性肝癌以多发病灶最为多见,但也有单发病灶的情况存在,盆腔部位及消化道部位恶性肿瘤向肝脏转移的途径多为门静脉,在转移性肝癌中约占30%~50%[1],依据转移途径,合理选择治疗方案,对挽救患者生命意义重大。直接蔓延和区域性转移的肿瘤,如从胆囊、胃、结肠肝曲、肾上腺等的肿瘤直接侵袭肝脏和经区域淋巴结向肝转移的胆囊癌,可行原发病变和转移癌整块扩大根治切除;经门静脉转移者预后较好,如消化道肿瘤特别是结直肠癌肝转移瘤,手术治疗效果较好,应尽可能施行根治性的切肝方案;经肝动脉转移的肿瘤是全身扩散的表现,手术治疗效果很差。 2手术治疗转移性肝癌概括 2.1适应症掌握转移性肝癌应用手术切除方案治疗,是可能延长患者生命的有效方案,多数研究者认为完成手术切除所需具备的条件包括:患者肾脏、心脏、肝脏、肺功能等需基本正常,机体一般情况良好;原发灶已切除或可切除;为单发转移病灶,或虽为多发病灶类型,但仅在半肝发生;虽为双侧病灶但可切除;无肝外转移或肝外转移可获得有效治疗[2]。有研究显示[3],目前肝癌总切除率在国内大型肝胆外科中心可达30%~40%,且由手术诱导的死亡率较低,可控制在5%以下。总结肝癌切除术实施后的5年生存率,据欧美报道[4],为25%~49%。縱观所有治疗方案,手术切除为效果最为理想的手段,但术后转移或复发的病例占70%~80%,在对再次复发病例处理时,与手术条件符合,仍可行再次手术切除。有研究显示积极手术切除残肝复发癌,效果可与肝初次切除相近。再次肝切除与初次手术比较,出血量可能增多、手术时间延长,但在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

原发性肝癌并骨转移

原发性肝癌并骨转移 发表时间:2011-07-13T11:03:23.5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5期供稿作者:吴世荣吕坤中梁文珍 [导读] 患者:张建明,男,60岁,因左前胸及腰痛3月余,伴解黑便1周。 吴世荣吕坤中梁文珍(云南省玉溪市第二人民医院 653100) 【中图分类号】R73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5-0049-02 1 病史摘要 患者:张建明,男,60岁,因左前胸及腰痛3月余,伴解黑便1周,于2010年12月20日下午3点30分入院。患者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前胸及腰部痛疼,呈隐痛,体位改变时加剧,无发热、咳嗽、恶心、呕吐、心慌、胸闷、血尿、便血等。在院外治疗(具体用药不详)后无缓解,继之左前胸出现一鸽蛋大小包块,痛疼,1周前患者出现解黑便,每日1次、成形,量:约100g/次,无乏力、心悸、头昏、腹痛。体重减轻2kg。患者1993年因车祸,右手腕关节、右髌骨骨折。入院时查体:精神差、巩膜无黄染,左锁骨上触及一枚约1cm大小淋巴结,质硬、边界清、轻压痛;肝于右季肋区剑突下2cm处触及、质硬。左上腹及右上腹触及一约4×3cm包块,质中、边界不清、轻压痛。 2 诊治经过 入院后相关检查:胸片无异常,r-GT85 IU/L,ALP169 IU/L,AFP755ug/L。胸部CT:左侧胸锁关节骨质破坏形成组织肿块,考虑为转移性肿瘤。胃镜: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陈旧性),环腔,变形;腹部CT:肝右叶巨块型肝Ca(10cm),胸椎腰椎MRI:胸骨柄及左侧锁骨转移瘤,大小约6.5×4.3×9.0cm。骨盆MRI:右侧股骨头小片骨转移,大小约2.0×1.0×2.0cm。左胸锁关节区穿刺涂片:发现高度可疑恶性细胞。入院考虑:原发性肝Ca并骨转移。治疗:入院后考虑患者一般情况差,暂不作常规化疗,给人血白蛋白、维加宁等对症支持治疗。 3 讨论 黄雄院长(主任医师):患者诊断明确,重点应放在如何治疗减轻病人的痛苦,进一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上。现考虑原发性肝Ca骨转移,但不排除来源于其他组织的Ca。 张炳珍院长(主任医师):从病史、体检及相关辅助资料看:原发性肝Ca的诊断成立,但有无骨转移有待进一步考虑。锁关节上淋巴结肿大,但位置深,给取材带来困难,治疗上建议介入治疗。腹痛不排除肿块压迫。如有骨转移,应考虑全身治疗,痛疼治疗是目前的关键。现不主张用杜冷丁,因此药多于急性疼痛,目前多推鉴用吗啡类药物。可试用博生癌宁贴介入治疗。建议先用冷影葡胺栓塞小血管,再打入化疗药物,最后用明胶海棉栓塞血管即可。 师继红主任(主任医师):目前肝Ca诊断成立,骨骼上的病变不排外其他疾病。目前治疗应以肝Ca为主,然后再解决运动系统的情况。 汤孙主任:从资料上看肝Ca诊断从临床角度能成立,肝Ca发生骨转移的较少,但不是不可能,从现在情况看,应考虑骨转移,目前考虑主要问题为肝Ca。疼痛主要在右肋部,疼痛应考虑肝Ca肿块迫所致。治疗上以原发灶为主,主要考虑能否手术,如能切除原发灶,再进一步处理继发病变。 黄雄总结:根据患者(1)反复左胸及右腰痛3月,黑便1周,进行性消瘦。(2)查体左胸锁关节8×4cm包块,质韧、有压痛;肝大、右肋下2cm触及、质硬。(3)实验室检查,CT提示:肝右叶巨块占位,MRI及CT示:股骨头、腰椎及左胸锁关节骨质破坏,AFP及r-GT,ALP显著升高,病理报告发现可疑癌细胞。所以目前诊断原发性肝Ca并多处骨转移成立。 处理:(1)患者属肿瘤晚期、预后极差,应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告病危。(2)肝癌病灶行肝动脉局灶栓塞+局部化疗。(3)采用博宁针剂治疗溶骨所致疼痛。(4)目前已无手术指征,若家属同意可做活检,明确骨质病变来源。(5)止痛治疗改善病人生存质量。(6)做全身骨扫描。(7)介入治疗。(8)因患者进食少,应加强支持治疗。(9)可用安达酚增强有免疫功能。 4 总结 治疗癌症的初期目的只是控制住病情的发展,而最终目的则应该是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要想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仅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详细的治疗计划,而且还要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首先应对各种症状进行积极治疗,尽最大可能减少病人的痛苦,减轻或消除各种自觉症状。其次要积极治疗各种疼痛症状。最后要加强病人的心理护理,对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至关重要。癌症病人一旦得知病情会出现如恐惧、烦躁等不良情绪,直接影响病人的免疫能力和治疗效果。因此,应进行积极的心理治疗和护理,使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调动病人体内的代偿功能,增强抗病能力。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有:集体心理治疗、暗示疗法、生物反馈疗法等。中医常用气功治疗以改善机体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改善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功能,抑制癌细胞,调节心理活动。因为当患者认定自己没有生存的希望时,很容易导致病情的急速恶化。所以,当家属发现癌症患者情绪有异常时,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切莫耽误了治疗,到头来追悔。 综上可以看出,各种积极有效的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配以心理疗法对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有很大的作用。我们在以关爱病人以“人”为本,减轻病痛的同时,也应考虑病人及其家人的经济负担,做到真正意义的提高服务质量。

肝癌常转移的部位及临床表现

原发性肝癌首发骨痛误诊的教训 肝癌极易侵袭包膜和血管,导致局部扩散和远处转移。肝内转移是肝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尸检发现,肝外癌转移率达40%~71.6%。 肝癌常转移的部位及临床表现 肺转移原发性肝癌在远处转移中肺转移发生率最高,约占90%。由于血管内小癌栓进入血液循环后滞留肺脏,形成肺内癌转移结节,临床可出现干咳、胸痛、咯血痰或咯血等症状,有时可以是首发症状。也有不少病人无特殊症状,直至晚期才有咳嗽、咯血出现。 骨转移骨转移在原发性肝癌中亦较常见,约占3%~11.2%,常见部位有脊椎骨、髂骨、髋骨、肋骨,偶见胸骨、锁骨、颅骨,其中以胸、腰椎最多见。局部疼痛或放射痛和压痛是骨转移的主要临床表现。胸腰椎骨受累,常常引起四肢麻木,病理性骨折,最终造成截瘫。 颅内转移肝癌可经血道转移至脑,从而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及四肢活动不良等神经定位症状和体征。 淋巴结转移约30%的肝癌细胞经淋巴道转移,多数首先转移至肝门淋巴,少数也可以转移到胰周、腹主动脉旁、腹膜后、纵隔及锁骨上淋巴结。 播散转移位于肝脏表面的癌灶,易破坏肝包膜种植于腹膜、盆腔等部位。 原发性肝癌首发骨痛误诊的教训 凡有顽固性、进行性腰腿痛,并有神经压迫症状,尤其有夜间痛或休息痛,一般止痛药不能缓解,牵引、推拿等治疗反使病情加重者,应想到原发性肝癌、肺癌、前列腺癌等骨转移的可能。 若病史中有肝炎(乙肝或丙肝(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且出现腰痛及腰胀痛者,应想到有肝癌及骨转移的可能。 若同时发现肝、肺及多处骨骼有转移癌病变的可能,但其原发病灶难以确定时,应争取做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PET/CT),有助于确定是原发还是继发的病灶。 261医院专家提示:一旦确诊为原发性肝癌发生多脏器转移,应视为肝癌的晚期,多预期后果不良。但仍倡导对肝癌原发灶进行积极干预,如手术切除、介入治疗、局部放疗、射频消融及转移灶联合治疗等,可取得一定效果。切忌盲目手术或牵引、按摩、滥用草药而加重病情,甚至导致病理性骨折或出现截瘫的危险。

转移性肝癌

转移性肝癌 转移性肝癌系由全身各脏器的癌肿转移至肝脏形成。由于肝脏接受肝动脉和门静脉双重血供,血流量异常丰富,全身各脏器的恶性肿瘤大都可转移至肝脏。在原发性肝癌发病率低的区域,如北美和西北欧等地,继发性肝癌的发病率相对较高,为原发性肝癌的13~64 倍,中国二者较为接近。继发性肝癌有时与原发性肝癌不易区别,当原发癌灶比较隐匿时亚临床期继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较为困难。近年来的资料表明,继发性肝癌如能早期发现并治疗,采取外科手术切除可获得痊愈或延长生命的明显疗效,故对继发性肝癌的诊断、治疗应持积极态度。 症状体征 继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与原发性肝癌相似,但因无肝硬化,常较后者发展缓慢,症状也较轻。早期主要为原发灶的症状,肝脏本身的症状并不明显,大多在原发癌术前检查、术后随访或剖腹探查时发现。随着病情发展,肿瘤增大,肝脏的症状才逐渐表现出来,如肝区痛、闷胀不适、乏力、消瘦、发热、食欲不振及上腹肿块等。晚期则出现黄疸、腹水、恶病质。也有少数患者(主要是来源于胃肠、胰腺等)肝转移癌症状明显,而原发病灶隐匿不显。 病因 恶性肿瘤可以向周围组织直接浸润,或侵入淋巴管、血管及体腔,之后癌细胞随淋巴液、血液及各种腔道转移至远处。癌细胞的浸润及转移主要取决于其本身的恶性生物学特性及机体免疫状态。癌细胞具有阿米巴样活动能力,能自主地向周围组织浸润和运动;癌细胞之间黏着力下降使其具有易脱落倾向,增加了转移的机会;癌细胞高表达某些整合素可能赋予癌细胞迁移的动力,使其易于穿透基底膜;机体某些黏附分子(adhesive molecule)有助于癌细胞在转移脏器中的滞留;癌细胞表面蛋白水解酶活力的增高也有利于其浸润和转移。由于荷瘤宿主大多存在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不能有效识别和杀伤转移的癌细胞,一旦癌细胞在远处脏器停留,可释放多种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如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使癌细胞自主性无限制生长。癌细胞的这种恶性生物学特性与其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如DNA 倍体或干系水平有一定关系,异倍体的癌细胞较二倍体的癌细胞更易发生转移。肝脏由于本身解剖及血供的特点,可能更易给多种癌细胞提供

肝癌转移后的症状

肝癌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肝癌早期病情要是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后期是很容易发生转移,肝癌转移会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所以了解肝癌转移的症状也是很关键的,那么肝癌转移后的症状有哪些呢? 肝癌的转移可向内扩散,也可以向其他的器官扩散,在临床上简称为肝内转移、肝外转移,由于肝脏的特殊性导致肝癌的转移是非常常见的,多数肝癌患者在早期即可有肝内转移,肝癌细胞侵犯门静脉分支形成癌栓,癌栓阻塞引起门脉高压及顽固性腹水;肝外转移多见于肝癌晚期,是由于癌细胞累及肝静脉后进入体循环以及浸润种植等转移至全身各部,可涉及肺、骨骼、肾上腺、腹膜、淋巴结等部位。 1、咳嗽、咯血:肿瘤转移至肺可引起咳嗽咯血。 2、黄疸及发热:癌肿经淋巴结转移至肝门淋巴结时还可出现黄疸及发热等症状 3、下肢水肿:癌栓栓塞肺动脉或发枝可引起肺梗塞,突发严重呼吸困难和胸痛。癌栓阻塞下腔静脉,可出现下肢严重水肿,甚至血压下降;阻塞肝静脉。 4、淋巴结肿大:局部转移可转移到肝门、锁骨上、主动脉旁、胰、脾等处淋巴结,引起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5、血性胸水:局部转移到肝门淋巴结最常见,也可转移至锁骨上、主动脉旁、胰、脾等处淋巴结。胸膜转移可使胸膜淋巴结出现胸腔积液或血胸,易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 6、疼痛:癌肿转移到骨可引起局部疼痛,其疼痛特点为由间断性逐渐变为持续性,呈进行性加剧。转移部位骨骼表面向外突出,后期可出现病理性骨折,骨转移患者常因疼痛而就诊,对肝癌患者主诉骨痛而怀疑骨转移时,应仔细检查。在肝癌骨转移中,脊椎转移是最常见的,以腰椎转移多见。若转移到脊柱或压迫脊髓神经可引起局部疼痛和截瘫等。颅内转移可出现偏瘫等神经病理性体征。 以上是对肝癌转移后出现的症状做了相关的介绍,希望能够帮转到患者朋友,当患者发现有类似上述情况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接受治疗,这样才能避免病情的加重,减少疾病对身体健康的侵害。为了安全有效的防止癌细胞的转移,放化疗联合中医药治疗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式,放化疗进行全身性的治疗,可以控制病情的恶化,但是放化疗会产生很多的副作用,辅助中医药治疗可以减少放化疗的副作用,增强放化疗的疗效,防止癌细胞的转移,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免疫力,延长生命。

肝癌肺部转移的CT诊断

—140—《现代医用影像学》2012年6月第21卷第3期 肝癌肺部转移的CT诊断 江苏省东海县人民医院影像科(东海222300) 张少华王红 【摘要】目的:分析总结原发性肝癌肺部转移的CT表现,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我院收治的52例肝癌肺部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肝癌肺部转移的CT表现为两侧肺内单发或多发结节状病灶,此表现最常见;肺内软组织团块影像,分叶状或有毛刺,约占15.4%;全肺的粟粒样结节影像,占 21.2%;肺纹理呈现网状改变,或纹理间沿淋巴管分布的呈细小的结节状影像;HRCT表现小叶间隔变厚,细小结 节影沿肺纹理分布,约占21.2%;同一患者可出现多种形态的转移征象。结论:CT对肝癌肺部转移小病灶的检出较敏感,临床应用价值较大。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肺转移CT诊断 CT Diagnosi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ith Pulmonary Metastases Zhang Shaohua Wang Hong Department of Radiography,The People’s Hospital of Donghai County,Jiangsu,Province222300 【Abstract】Purpose:To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 CT findings of pulmonary metastases of primary liver cancer and to provide reliable clues to clinical diagnosis.Materials and Methods: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our hospital in recent years,52case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ith pulmonary metastases in patients with clinical data.Results:CT finding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ith pulmonary metastases on both sides of the lungs the performance of single or multiple nodular lesions,this performance is the most common;lungs performance soft tissue mass imaging,lobulated,or burr,accounting for 15.4%;lungs performance miliary nodules in whole lung image,accounting for21.2%;markings showing the mesh change or showed a small nodular image texture along the lymphatic distribution;HRCT findings of interlobular septal thickening,small nodules along the markings,distribution,accounting for21.2%;the same patient,there may be a variety of forms of transfer of signs.Conclusion:CT detect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ith pulmonary metastases of small lesions more sensitive clinical value. Key Words:Primary liver cancer Lung metastases CT diagnosis 原发性肝癌为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每年因肝癌死亡人数大于40万[1],其发生肺转移在得到确诊时,大多属中晚期,其治疗效果较差,生存时间明显缩短,该病的早期诊断与及时治疗是延长生存时间的关键,对肝癌患者的肺部情况做出及时明确诊断,对临床治疗的帮助很大。近年来,随着外科手术与化疗技术的进步、介入放射学诊疗方法的推广应用,肝癌的治疗效果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现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我院收治的52例肝癌肺部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对该病的CT表现及诊断等进行分析总结。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原发性肝癌肺部转移病例52例,男31例,女21例,年龄22 83岁,平均52.4岁。50例有肝炎病史与典型临床表现。52例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超声、CT证实。16例经手术病理确诊肝细胞性肝癌,20例为肝癌确诊后的随访过程中于不同时期发现的肺转移灶,10例为确诊肝癌同时发现的肺转移灶,6例为肺部CT检查中发现的转移灶,再行肝脏CT检查发现肝癌。

转移性肝癌的途径

转移性肝癌的途径 *导读:转移性肝癌是指全身各个器官的原发性癌细胞转移到肝脏的病症。在中国,原发性的肝癌与转移性肝癌的症状比较接近,而且发病率也相当,所以比较难以区别。如果原发性的癌细胞比较隐匿,在早期比较难以诊断。大多数病例是在原发癌症的术前检查时候发现的。…… 转移性肝癌是指全身各个器官的原发性癌细胞转移到肝脏 的病症。在中国,原发性的肝癌与转移性肝癌的症状比较接近,而且发病率也相当,所以比较难以区别。如果原发性的癌细胞比较隐匿,在早期比较难以诊断。大多数病例是在原发癌症的术前检查时候发现的。几乎全身各个器官的癌细胞都有可能向肝脏转移,主要通过的途径有四种,分别是门静脉转移,肝动脉转移,淋巴路转移以及直接浸润。 *门静脉转移 门静脉转移是原发性癌细胞散播到肝脏的重要途径。凡是血流入门静脉系统的器官,像胃、小肠、结直肠、胰腺等如果发生原发性癌症,都有可以进过门静脉转移到肝脏。也有可能原发性癌细胞有体静脉传至肺部,然后再通过肺扩散到肝部。 *肝动脉转移 任何能够通过血液运行传播的癌细胞,都能够通过肝动脉将原发性的癌细胞转移到肝脏,像如果肺、肾、乳腺、睾丸、卵巢

等部位发生恶性肿瘤,肿瘤细胞就容易经由肝动脉散播到肝脏。而且肝脏是比较容易感染癌细胞的器官。 *淋巴路转移 容易通过淋巴路转移的是盆腔或腹腔的癌症,会经淋巴管流至主动脉胖的腹膜后淋巴结,在倒流至肝脏。此外,消化道癌细胞也可以颈肝门淋巴结转移到肝脏。乳腺癌或肺癌也可以通过淋巴路转移,不过在临床上比较少见。在临床上,最常见的是胆囊癌严重胆囊的淋巴管,将原发性的癌细胞转移到肝脏。 *直接浸润 如果肝脏附近的器官或组织发生癌变,如胃癌,横结肠癌,胆囊癌,胰腺癌等,癌细胞都可能通过与肝脏粘连直接浸润蔓延到肝脏。另外有责肾脏以及肾上腺癌症是可以直接侵犯肝脏,发生转移性肝癌的。

2006-原发性肝癌肝移植治疗_我们的共识

本刊特稿 文章编号:1005-2208(2006)07-0481-02 原发性肝癌肝移植治疗 ———我们的共识 通讯作者:杨广顺,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上海 200438 E 2mail:gs_yang00@yahoo .com 中图分类号:R6 文献标识码:A 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是我国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严重危害人民健康。自从1967年开展首例肝癌肝移植后,经过对适应证的不断探讨和技术改进,目前肝移植已成为治疗肝癌的重要手段之一。 1996年M ilan 标准发表后,国际上开展了广泛的肝癌 肝移植治疗和研究,有关肝癌肝移植适应证的范围仍在讨论中,不少研究认为,可以在M ilan 标准的基础上适当扩大肝癌肝移植适应证。我国是世界上肝癌发病集中的国家,发病人数约占全球肝癌病人的45%,但是对于肝癌肝移植适应证尚无统一标准。经过近年大量肝癌肝移植实践,国内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同时也存在着适应证掌握不严等问题。为进一步规范肝癌肝移植的治疗,我们在参考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按照循证医学原则,充分讨 论,制订了《原发性肝癌肝移植治疗———我们的共识》(以下简称《共识》 )。本《共识》旨在帮助医生对肝癌肝移植治疗做出决策,不是强制性标准,也不可能包括或解决肝癌肝移植治疗中的所有问题。临床医生在针对某一具体病人时,应充分了解肝癌肝移植的最佳临床适应证和现有医疗资源,并在全面考虑病人具体病情及其意愿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确定是否有肝移植适应证,并制定合理的肝移植治疗方案。鉴于肝癌的肝移植治疗发展迅速,本《共识》将根据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1 肝癌肝移植适应证 根据目前国内外各主要移植中心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可适当扩大经典的M ilan 标准,以挽救更多病人的生命,也便于继续总结肝癌肝移植的经验。建议采取以下肝癌肝移植适应证及禁忌证标准。 1.1 原发性肝癌肝移植适应证 (1)单发肿瘤直径≤9c m;(2)多发性肿瘤数目≤3个,最大直径≤5c m,所有肿 瘤直径总和≤9cm;(3)肝脏无大血管癌栓,包括门静脉主干或主要分支癌栓、肝静脉主干癌栓、下腔静脉癌栓;(4) 肝脏无肝外肿瘤转移证据(包括肝门部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其他系统肿瘤)。 1.2 原发性肝癌肝移植禁忌证 (1)大血管受侵犯,包括 门静脉主干或主要分支癌栓、肝静脉主干癌栓、下腔静脉癌栓;(2)有肝外肿瘤转移证据;(3)全身情况和重要脏器功能障碍不能耐受手术者;(4)有明确全身感染尚未得到有效控制者;(5)无法维持术后继续治疗者。 2 肝癌肝移植术前检查 2.1 实验室检查 (1)血、尿、大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 电解质、凝血酶原时间(PT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纤维蛋白原、血气分析;(2)自身抗体、T 淋巴细胞亚群、巨细胞病毒(C MV )、E B 病毒(E BV )、单纯疱疹病毒(HS V )、柯萨奇病毒、弓形虫抗体、抗核抗体、C 反应蛋白;(3)甲、乙、丙、丁、戊肝炎标志物及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酶(HBV 2DNA )、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 2RNA, HCV 抗体阳性者)、梅毒抗体、抗H I V 抗体;(4)肿瘤标记 物,如甲胎蛋白(AFP )、癌胚抗原(CE A )、C A1929等。 2.2 辅助检查 (1)B 超(肝胆脾胰肾);(2)多普勒超声(肝动脉、门静脉、肝静脉血流测定);(3)心脏多普勒超声(心功能);(4)心电图;(5)肺功能;(6)胸片;(7)胃镜;(8) 肝脏、头颅、肺、腹部CT 或磁共振成像(MR I )加肝血管重建;(9)同位素全身骨扫描(ECT )。 2.3 其他 (1)口腔科常规会诊,了解有无龋齿、牙龈及 牙周感染等隐匿感染性病灶;(2)皮肤科检查,了解有无手癣、脚癣的皮肤感染情况;(3)耳鼻咽喉科会诊,排除局部慢性炎症;(4)根据病人所患相关其他非肝胆外科疾病做相应检查。 3 术前等待供肝期间的处理 3.1 鉴于供肝来源缺乏或受体特殊血型等原因,有时须较 长时间等待供肝 对估计等待时间超过1个月者,为控制肿瘤病情发展,可选择以下治疗:(1)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 ACE ) 常为肝癌病人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2)经皮 瘤内无水酒精注射(PE I T ) 适合于肿瘤直径≤3c m,肿瘤数目≤3个的病人;(3)射频消融术(RF A ) 适合于肿瘤直径≤5c m 的病人;(4)氩氦刀治疗 适合于肿瘤直径≤5 c m 的病人。

转移性肝癌治疗方法有哪些

转移性肝癌治疗方法有哪些 *导读:转移性肝癌较为常见,早期无明显症状。较常见的症状是肝区疼痛,但一般出现较晚。其它晚期表现有肝大、黄疸、腹水、体重减轻和恶液质等。根据转移性肝癌与原发癌临床表现之间的时间关系,把本病分为早发型、同步型和迟发型。转移性肝癌治疗方法有哪些?…… 转移性肝癌较为常见,早期无明显症状。较常见的症状是肝区疼痛,但一般出现较晚。其它晚期表现有肝大、黄疸、腹水、体重减轻和恶液质等。根据转移性肝癌与原发癌临床表现之间的时间关系,把本病分为早发型、同步型和迟发型。转移性肝癌治疗方法有哪些? 手术切除是使患者有可能获得治愈的唯一方法。手术切除的适应症,除患者全身情况良好外,还应具有如下条件:1)原发癌能够切除或根治;2)无肝外转移;3)肝内转移癌的单发,或即使为多发,但转移癌结节局限在肝的一叶或半肝之内,有可能施行肝叶或半肝切除。 经手术治疗后,患者生存时间差异很大。影响术后生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1)切除原发肿瘤与切除转移性肝癌的时间间隔。转移癌出现距离切除原发癌的时间愈近,预后愈差。2)肝转移的数量与浸润范围。局限性肝转移者1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100%

和53%,非局限性肝转移者1年生存率仅为45%。3)手术类型。直肠癌肝转移行肝叶切除,手术死亡率为11%,5年生存率仅为13%;肝段切除无手术死亡,5年生存率为21%;肝切除手术死亡率为3%,5年生存率为24%。4)原发癌类型。转移性肝癌,原发癌为直肠癌、胃癌、胆囊癌、胆管癌,其中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最好,肝切除术后2年生存率为80%,而胃癌肝转移者预后较差,术后无生存2年者。 转移性肝癌治疗方法有哪些?转移性肝癌治疗方法并不多,如果大家还有相关疑问,欢迎咨询专业医院的医生,医生会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为病人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祝早日治愈疾病,恢复健康。

原发性肝癌转移途径

原发性肝癌是世界上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也是相当高的,而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肿瘤是一种可以控制的疾病,但是由于肝癌早期症状不容易被发现,等到确诊时多数患者已经到了中晚期,所以病情不像早期那样容易控制了,中晚期患者还有可能发生肝癌的转移和复发,当癌细胞发生扩散、转移情况时,会严重影响到治疗的效果。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原发性肝癌转移的途径。 血行转移:这是最常见的转移。癌细胞在发展过程中极易侵犯肝静脉和门静脉,这种浸润在早期即可发生。癌肿的静脉浸润是转移的病理基础。癌栓从肝内小静脉形成后逐渐波及较大静脉,癌栓脱落后又可形成肝内多发性播散。门静脉主干癌形成占30%~60%。癌栓可在门静脉内沿血管生长,引起门脉阻塞,从而加重了门静脉高压,产生脾大、腹水、食管下端静脉曲张。癌栓脱落后可进入肺小静脉,形成肺的转移灶。 直接转移:腹膜转移在肝癌累积肝包膜时较为常见,癌细胞可直接浸润或脱落腹膜而引起种植性转移,引起腹膜的癌症及血性腹水。肝癌可直接浸润肝包膜引起疼痛,并在局部形成癌结节,结节破裂可造成严重出血。 肝门静脉转移:是肝门转移最主要的主要的途径,癌细胞沿着肝门静脉扩散,当肝门静脉经过第一肝门入肝,反复分支汇入到肝小叶的肝血窦,然后不断的在肝内蔓延转移。 淋巴转移:这也是肝癌转移的常见途径,主要累积肝门淋巴结,严重者可累积胰周、腹膜后、主动脉旁及锁骨上淋巴结,其中以肝门淋巴结最常见。胆管淋巴道转移较血清转移更为常见。 种植转移是肝癌的转移途径偶尔发生,如种植于腹膜后形成血性腹水,女性尚可有卵巢转移癌。 除肝内转移途径外,原发性肝癌还会发生其他的远处转移,如:邻近器官侵犯、种植性转移、直接浸润等途径转移。 通过上述的介绍,希望大家对原发性肝癌转移途径有一定的了解,当肝癌发生转移时多数表明肝癌病情已经进入中晚期,因此患者应及早到医院进行治疗,争取有效的控制病情、减轻症状,延长生命。

原发性肝癌肺转移

原发性肝癌肺转移 一、原发性肝癌肺转移的概述 肺转移是原发性肝癌肿瘤细胞扩散的一个主要方式,在肝癌患者扩散中几乎排在第二位。患者的临床症状中出现连续的不明原因的咳嗽,甚至于痰中带血丝,也许就是出现肺转移了,这在肝癌病人扩散中几乎排在第二位。肺癌同样化疗效果欠佳,最好的办法仍为放疗,治疗时同样要以肝癌的病情为主。若肝癌不太重或已被“有效控制住”,可考虑专门对肺癌进行放射治疗,否则仍只能是在治疗肝癌的同时在中药方中适当增加治肺癌的药物。原发性肝癌肺癌同原发性肺癌一样,化疗效果欠佳,最好的办法仍为放疗,治疗时同样要以肝癌的病情为主,若肝癌不太重或已被“有效控制住”,可考虑专门对肺癌进行放射治疗,否则仍只能是在治疗肝癌的同时在中药方中适当增加治肺癌的药物。 肺转移瘤早期呼吸道症状较轻或无。常在胸部常规X线检查时,或在根治性手术或放疗后6个月到3年间复发时被发现。就是说症状随转移部位的不同而不同,如果转移发生在肺间质,为孤立性结节时,常无临床症状;如果转移灶位于支气管内膜,患者可出现呼吸道症状。临床出现胸痛常见于同时有肋骨转移者;少数病例的支气管粘膜受侵犯可出现小量咯血,但绒膜癌肺转移可发生大咯血。当转移瘤侵犯胸膜、主支气管或邻近结构时,可出现与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相同的症状,如咳嗽、痰中带血丝、胸痛、胸闷、气急等。症状出现较早时,提示转移灶累及支气管。如果同时伴有纵隔转移,患者可表现为音哑、上腔静脉综合征、膈麻痹及食道或气管压迫症状,偶有肿瘤引起急性肺栓塞,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 二、原发性肝癌肺转移的原因 (1)肺为“大循环的第一过滤器”,是全身血液的必经之路; (2)肺循环是低位系统,血液缓慢,癌细胞易于停滞; (3)肺血的凝固-纤溶活性较高,有利于肺癌细胞的停滞和床; (4)肺脏接受支气管A、肺A的双重供血。肝癌肺转移的X线分析肝癌肺转移的血行转移为最多,而血行转移又以多发癌灶为最多。 三、原发性肝癌肺转移的症状 肝癌肺内转移的临床表现有咳嗽、咯血、气急、胸痛、发热等。也可产生以下肿瘤压迫症状: (1)当肿瘤侵及颈部交感神经时,可表现眼球内陷,上睑下垂、瞳孔缩小、眼裂狭窄等。 (2)若癌组织侵入或压迫喉返神经时,可有声带麻痹,造成音哑。 (3)若癌组织侵入上腔静脉或其内有血栓形成时,则可出现上腔静脉综合征,如颜面水肿、发紫、颈、上胸部、上臂以及上半身有静脉扩张等。 (4)若奇静脉受到癌瘤侵及,则可表现为患侧胸壁静脉曲张及软组织水肿。 (5)若癌瘤压迫或侵犯膈神经时,可造成膈肌麻痹。 (6)若纵隔淋巴结肿大,或癌瘤侵入纵隔及食管时可出现吞咽困难。此时采用断层照片食管钡餐、食管镜检查可以确诊,有别于食管癌。 四、原发性肝癌肺转移的诊断 肝癌发生肺部转移已属病程晚期,但近年来随着外科手术及化疗技术的进展,以及介入放射学治疗方法的应用,许多病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因而对肝癌患者的肺部情况进行及时和精确的诊断,可对临床治疗提供更大的帮助。 (一)肝癌肺转移的X线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